2010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训练(十)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古今异义+通假字)(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古今异义+通假字)(附参考答案)

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古今异义1.写出下面加粗字词的古义。

(1)其实百倍古义:今义:实际上、事实上(2)思厥先祖父古义:今义:即父亲的父亲(3)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今义:之后(4)至于颠覆古义:今义:表示对事物进行补充说明或处理(5)率赂秦耶古义:今义:率领;不慎重(6)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今义;表示又一次(7)于反覆不宜卤莽古义:今义: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8)不任区区向往之至古义:今义:小或少(9)故略上报古义:今义:向上级汇报(10)必固其根本古义: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11)凡百元首古义:今义:国家的最高领导人(12)则纵情以傲物古义:今义:尽情(13)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古义:今义:走路(14)则思三驱以为度古义:今义:认为2.下列各组句子全都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汝可以模拟得之裹足不入秦不如拼搏一笑B.行李之往来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期山东为三处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D.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于是项王大呼驰下役聪明之耳目3.下列选项中加粗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傲物则骨肉为行路楚人一炬,可怜焦土B.与战败而亡者,其实百倍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C.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D.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4.下列句子中加粗字词不全属于古今异义的一组是()A.行李之往来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敢以烦执事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C.而听细说持千金之资币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太子欲求天下之利匕首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5.下列句子中,不含有古今异义词语的数量是()①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②于反复不宜卤莽③汉天子我丈人行也④以货物与常⑤律知武终不可胁⑥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⑦匈奴诡言武死⑧武等实在⑨蹑足行伍之间⑩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⑪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⑫朝夕遣人候问武A.1B.2C.3D.46.对下面每组句子中加粗双音节词语意义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优秀人才)②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动心)B.①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公公和婆婆)②传其事以为官戒(把……作为)C.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文雅)②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人力能做到的事)D.①不抑耗其实而已(它的果实)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它的旁边)7.下列加粗的文言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安定强盛)②汝可以模拟得之(模仿)③约为婚姻(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④燕赵之收藏(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⑤故略上报(向上级汇报)⑥思厥先祖父(泛指祖辈父辈)⑦依乎天理(天然的道理)⑧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古代指中原地区)⑨行李之往来(外交使者)⑩童子六七人(小孩)A.①②⑤⑦B.③⑥⑧⑩C.④⑤⑥⑧D.①③⑥⑨8.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思全都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①既窈窕以寻壑②悦亲戚之情话③感慨系之矣④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⑤气息奄奄⑥桂影斑驳A. ①③⑥B.①②④C.①④⑥D.②③⑤(二)通假字一、填空类1.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张良出,要项伯“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5)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令将军与臣有郤“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假字(1)无以,则王乎:()(2)然则废衅钟与:()(3)王说,曰:“诗云……”:()(4)为长者折枝:()(5)刑于寡妻:()(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7)无不为已:()(8)盖亦反其本矣:()(9)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10)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11)无不为已:()(12)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1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二、选择类1.下列对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鼓瑟希希:同“稀”,稀疏B.批大郤郤:同“隙”,隔阂,嫌隙C盖亦反其本矣盖:同“盍”,何不D.距关,毋内诸侯内:同“纳”,接纳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所守或匪亲圣人无常师B.外连横而斗诸侯赢粮而景从君子生非异也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輮以为轮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吞二周而亡诸侯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下列句子通假字最多的一项是()A鼓瑟希,铿尔莫春者,春服既成夫子喟然叹曰B.距关,毋内诸侯令将军与臣有郤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C不复一一自辨张良出,要项伯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D.振之以威怒高低冥迷,不知西东各抱地势,钩心斗角4.下列各组句子,全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藉寇兵而赉盗粮河海不择细流乌江亭长檥船待B.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君冯轼而观之抚军亦厚赉成C总此十思,弘兹九德乡师而哭堕军实而长寇仇D.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遂散六国之从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5.下列各组句子中,通假字最多的一组是()A隰则有泮偭规矩而改错鼓瑟希,铿尔辟邪说,难壬人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芳菲菲其弥章刑于寡妻距关,毋内诸侯C扈江离与辟芷兮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因击沛公于坐振之以威怒D.来吾道夫先路须臾成五采技盖至此乎遂散六国之从6.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皆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来吾道夫先路(《离骚》)/郡县逼迫,催臣上道(《陈情表》)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兰亭集序》)/园日涉以成趣(《归去来兮辞》)C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西当太白有鸟道(《蜀道难》)D.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2010年高考文言文字词整理(实词)

2010年高考文言文字词整理(实词)

2010年高考文言阅读常用词语归类整理从1994年以来,高考文言文选用的材料基本是人物传记。

主人公多是正面的文臣武将,文章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或几件突出的事迹,凸现该人物正直敬业、奉公孝顺的品行或卓越的才能;选材多来自全是纪传体的“二十四史”。

《史记》正是这一体例的开创者。

选材的相对稳定,必然带来遣词用字的相对稳定。

如果我们理解并牢记这些比较稳定的常用字,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会提高准确率。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

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w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

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

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

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w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w22.多:赞扬,欣赏。

“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

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

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1)判断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是否正确。

(正确打“√”,错误打“X”)()1.【2004】以功除岷州刺史除:授予官职()2.【2009】若真鄙儒也鄙:品德低下()3.【2010】未尝诣取直诣:前往()4.【2011东城期末】以闰六月朔朔:农历每月十五()5.【2011海淀期末】擢太子率更令擢:提拔农田()7.【2003】其所宝者异也。

宝:宝贝()8.【2007】上唱而民和唱:倡导()9. 平江伯陈瑄初亦恶原吉,原吉顾时时称瑄才。

顾:照顾()10.【2011丰台期末】元俨自以属尊望重属:地位()11.【2009海淀区一模】乃罢陈之戍,立陈之后罢:罢免()12. 【2009东城二模】一人失家,一世非之非:不是()13.【2009】竟朝置酒竟:直至……终了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

竟朝置酒,无敢喧哗失礼者。

()14.【2010】终不复言复:回答岁终,度不能报,辄焚券,终不复言。

()15.【2009西城一模】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趋:趋向,表示追随于后。

孝景帝季年,万石君归老于家,以岁时为朝臣,过宫门阙,必下车趋,见路马②必式焉。

()16.【2010东城一模】李生并会客皆往候之候:等待明旦,李生并会客皆往候之。

至则唯茅舍尚存,独孤生不见矣。

()17. 【海淀区2008高三期末】民必甚病之病:损害()18.【2010】居善药居:聚积,搜集宋清,长安西部药市人也,居善药。

有自山泽来,必归宋清氏,清优主之。

()19. 原吉危坐俨然危坐:端正地坐着()20.【09东城】会昌初致仕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2)判断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是否正确。

(正确打“√”,错误打“X”)()1.【2010海淀二模】召诣校书部,除兰台令史除:铲除()2.【2009西城二模】辟太尉李修府辟:征召()3.【2011海淀高三期中】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卒:终于“阴选精兵,昼夜兼道,径袭成都,璋既不武,又素无预备,大军卒至,一举便定,此上计也。

[VIP专享]2010高考 经典文言实词习题100道

[VIP专享]2010高考 经典文言实词习题100道

2010高考经典文言实词习题100道(共100题,每小题1分,共100分。

答题时间80分钟)1.选出与“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的“爱”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秦爱纷奢B.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爱而不见,搔首踯躅2. “安”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风雨不动安如山何故置某于安闲之地B.然后得一安寝则宜抚安,与结盟好C.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既来之,则安之D.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千古英雄,而今安哉哉3.与“将军身被坚执锐”的“被”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禹汤被之矣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C.(屈原)被发行吟于泽畔D.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4. “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B.五则攻之,倍则分之C.每逢佳节倍思亲D.我军十倍于敌5.“本”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人穷则反本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B.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是无难,别具本上奏C.此之谓失其本心舍本逐末,吾不为也D.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于此乎抓纲务本,教学之道6. 与“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的“鄙”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蜀之鄙有二僧B.先帝不以臣卑鄙C.孔子鄙其小器D.鄙人不胜感激7.与“短兵相接”的“兵”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B.左右欲兵之,王止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D.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8.与“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的“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欺软怕硬,实乃人性之病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C.今人乃以俭相诟病D.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9.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强国请服,弱国入朝②于是入朝见威王③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④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0.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②人至察则无徒③因利乘便,宰割天下④乘人之危,非君子所为也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1. 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战败而亡,诚不得已②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③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必能生擒敌首④诚听臣之计,可不攻而降城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C.①②③④各不同D.①②③④都相同12. 对下列两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黎明即起,洒扫庭除②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④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13.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B.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从善如流C.樊哙从良坐弟走从军阿姨死D.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14. 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木兰当户织有大石当中流B.将献公堂,惴惴恐不当意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C.臣欺大王之罪当诛犯法当死D.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15.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道”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B.伐无道,诛暴秦C.臣之所好者,道也D.道不同,不相为谋16. “得”有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B.得无教我猎虫所耶C.某亦守法,与公甚相得D.吾得兄事之17.加点词意义不同的一组是A.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日而语矣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当斩C.度义而后动审时度势D.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张弛有度,文武之道18. 与“非难”的“非”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人非生而知之者B.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C.世人非之,一时间恶评如潮D.觉今是而昨非19.“复”属于通假现象的一项是A.明年复攻赵,杀两万人B.山重水复疑无路C.王辞而不复D.复之以掌,虚若无物20. 与“不负众望”的“负”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B.秦贪,负其强C.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决负约不偿城21. 与“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的“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B.盖锺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C.前狼假寐,盖以诱敌D.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22.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以故法为其国与此同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B.父母俱在,兄弟无故无缘无故C.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臣闻兵以计为本,故多算胜少算D.暮去朝来颜色故君安与项伯有故23. 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固”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固请,召有司案图B.至于颠覆,理固宜然C.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D.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24. 与“君臣相顾,泣下沾襟”的“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三顾臣于草庐之中B.顾野有麦场,乃奔倚其下C.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D.顾不如蜀鄙之僧哉25. 与“李凭中国弹箜篌”的“国”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B.登斯楼也,则有去国还乡C.等死,死国可乎D.长此以往,国将不国26. 与“过犹不及”的“过”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闻大王有意督过之C.今公子故过之D.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27. 与“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患”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后患无穷B.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C.此数者用兵之患也D.故军之患于军者三28. 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的“或”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B.云霞明灭或可睹C.或王命急宣 D.或以为死,或以为亡29.与“疾言厉色”的“疾”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B.草枯鹰眼疾,雪劲马蹄轻C.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D.疾恶如仇30. 与“过犹不及”的“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怀王悔,追张仪,不及。

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训练(十套)学生版

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训练(十套)学生版

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训练(一)1.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 (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3)齐国虽褊小,我何爱一牛( ) (4)向使三国各爱其他( )(5)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 ) (2)然后得一夕安寝( )(3)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 ) (4)衣食所安( )(5)既来之,则安之( )3.被(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 (2)将军身被坚执锐( )(3)被发行吟泽畔( ) (4)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 ) (5)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 )4.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3)每逢佳节倍思亲( )5 本(1)盖亦反其本矣( ) (2)此之谓失其本心( )(3)若止印三二本( ) (4)本末倒置( )(5)抑本其成败之迹( )6 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3)孔子鄙其小器( )7.兵(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 (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 (4)左右欲兵之( )8.病(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3)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9。

察(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2)虽不能察,必以情( )(3)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4)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5)人至察则无徒( )10.朝(1)朝服衣冠( ) (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4)于是入朝见威王( )(5)两朝开济老臣心( )(6)坐南朝北( )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训练(二)1.曾(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 (4)曾益其所不能( )2.乘(1)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2)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3)乘鄂渚而反顾兮( )3 诚(1)帝感其诚( )(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 )4.除(1)为汉家除残去秽( )(2)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3)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5.辞(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 )(2)动以朝廷为辞( )(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4)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 (5)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6)大礼不辞小让( )(7)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6.从(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 )(4)樊哙从良坐( )(5)弟走从军阿姨死( )(6)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7)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8)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7.殆(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2)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 (3)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8.当(1)木兰当户织( )(2)有大石当中流( )(3)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 )(4)臣欺大王之罪当诛( )(5)犯法当死( )(6)有狼当道,人立而啼( )(7)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8)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9)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 )9 道(1)怀其璧,从径道亡(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于是废先王之道( )(5)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6)臣之所好者,道也( )(7)道不同,不相为谋( )10.得(1)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 )(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3)未得与项羽相见( )(4)吾得兄事之( )(5)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6)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7)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8)此言得之( )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训练(三)1.度(1)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 (2)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3)乃曰:“吾忘持度”( ) (4)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5)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 ) (6)一夜飞度镜湖月( )(7)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8)崔九堂前几度闻( )(9)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 (10)春风不度玉门关( )2.非(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 )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 (3)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 (4)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5)觉今是而昨非( )3.复(1)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 (2)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3)山重水复疑无路( ) (4)复之以掌,虚若无物( )4.负(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 (3)秦贪,负其强( )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5)决负约不偿城( ) (6)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5 盖(1)日初出大如车盖( ) (2)员径八尺,合盖隆起( )(3)况刘豫州帝室之胄,英才盖世( ) (4)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 (5)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6)技盖至此乎?( )(7)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6.故(1)暮去朝来颜色故( ) (2)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3)君安与项伯有故( ) (4)既克,公问其故( )(5)故遣将守关者( ) (6)故臣复取璧( )(7)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8)病故,物故( )7.固(1)江山险固,沃野万里( ) (2)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3)固请,召有司案图( ) (4)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5)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 (6)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 8.顾(1)赢得仓皇北顾( ) (2)顾野有麦场( )(3)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4)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5)大行不顾细谨( ) (6)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 (7)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 )(8)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9.归(1)后五年,吾妻来归( ) (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 (4)诚如是也,民归之( )10.国(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3)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 ) (4)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5)等死,死国可乎( )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训练(四)1.过(1)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 (2)以其境过清(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 (4)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5)一日,大母过余曰( )2.何(1)却看妻子愁何在( ) (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3)又何间焉( ) (4)今日之事何如( )(5)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 ) (6)如太行王屋何( )(7)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3.恨(1)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 (2)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 )(3)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 )4.胡(1)国胡以相恤( ) (2)胡取禾三百廛兮( )(3)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5.患(1)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2)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3)为操后患( )(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5)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 (6)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 ) 6.或(1)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 )(2)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3)一食或尽粟一石( ) (4)云霞明灭或可睹( )7.疾(1)君有疾在腠理( ) (2)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3)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 (4)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8.及(1)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 ) (2)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3)其贤不及孔子( ) (4)及第( )(5)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9.即(1)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 (2)项伯即入见沛公( )(3)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 (4)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 10.既(1)既克,公问其故( ) (2)将军既帝室之胄( )(3)既而得其尸于井( ) (4)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5)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训练(五)1.假(1)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 (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3)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 (4)汉人未可假大兵权( )2.间(1)奉命于危难之间( ) (2)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 )(3)安得广厦千万间( ) (4)彼节者有间( )(5)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 (6)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7)间关莺语花底滑( ) (8)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3.见(1)事不目见耳闻( ) (2)项伯即入见沛公( )(3)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 (4)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5)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4.解(1)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君之仇者,何如( )5 就(1)金就砺则利( ) (2)连辟公府不就( )(3)轲自知事不就( ) (4)若无罪而就死地( )(5)荆轲遂就车而去( )6.举(1)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 ) (2)举类迩而见义远( )(3)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 (4)将军向宠……,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 (5)杀人如不能举( ) (6)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 )(7)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 ) (8)戍卒叫,函谷举( )7.绝(1)大声发于水上,噌吨如钟鼓不绝( )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佛印绝类弥勒( ) (4)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5)不如早与之绝( ) (6)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8.堪(1)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2)可堪回首,佛狸祠下( )(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4)不堪吏人妇,岂合今郎君( )9.克(1)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 ) (2)然操遂能克绍( )(3)克己复礼为仁( ) (4)克己奉公( )(5)与克期俱至( )10.类(1)举类迩而见义远( ) (2)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3)佛印绝类弥勒( )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训练(六)1.怜(1)可怜身上衣正单( )(2)爱士卒,楚人怜之( )(3)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 )(4)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2.弥(1)奉之弥繁,侵入愈急( )(2)病日臻,既弥留( )(3)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 )3.莫(1)至莫夜月明( )(2)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4)其事体莫须有( )4.乃(1)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3)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4)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 5.内(1)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2)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 )(3)距关,毋内诸侯( )6.期(1)失期,法当斩( )(2)良剑期乎断,不期乎镆铘( )(3)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7 奇(1)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3)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4)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 )(5)此奇货可居( )(6)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8.迁(1)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2)再迁为太史令( )(3)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9.请(1)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2)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10.穷(1)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4)复前行,欲穷其林( )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训练(七)1.去(1)欲呼张良与俱去( )(2)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3)为汉家除残去秽( )(4)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 )(5)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6)公然抱茅入竹去( )(8)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 2.劝(1)一日主用足,二日民赋少,三日劝农功( )(2)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 ) 3.却(1)相如因持璧却立( )(2)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5)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6)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 )4.如(1)坐须臾,沛公起如厕(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4)其如土石何( )5.若(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若入前为寿( )(3)曾不若孀妻弱子( )(4)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 )6.善(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2)素善留侯张良( )(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4)善刀而藏之( )(5)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7)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7.少(1)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3)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4)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5)少间、少顷、少时、少焉、少刻( )8.涉(1)楚人有涉江者( )(2)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 )(3)涉猎( )9.胜(1)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 )(2)刑人如恐不胜( )(3)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4)予观夫巴陵胜状( )10.识(1)相逢何必曾相识( )(2)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训练(八)1.使(1)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 )(2)人皆得以隶使之( )(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2.是(1)觉今是而昨非( )(2)是又在六国下矣( )(3)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4)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5)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 )3.适(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2)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3)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 )(4)从上观之适与地平( )(5)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4.书(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2)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4)家贫,无以致书以观( )(5)拜送书于庭( )(6)《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高考文言文文言实词选择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高考文言文文言实词选择题专项训练(含答案)

选择题:文言实词1.下列各组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却匈奴七百余里②王无罪岁③群贤毕至,少长咸集④序八州而朝同列⑤小学而大遗⑥履至尊而制六合⑦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⑧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⑨泣孤舟之嫠妇⑩木直中绳,輮以为轮A.①⑨⑩/②③④⑧/⑤⑥⑦ B.①⑨⑩/②④⑥⑧/③⑤⑦C.①④⑨⑩/②⑤⑧/③⑥⑦ D.①④⑨⑩/②⑥⑧/③⑤⑦2.以下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①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②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A.攻:攻打 B.然:这样,一样 C.宜:应该 D.爱:吝啬3.以下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①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②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A.蚩蚩:忠厚貌 B.贸:换 C.言:说 D.悼:悲悼、悲伤4.以下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①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②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A.徒:徒弟 B.其:难道 C.下:在六国之后 D.故事:旧事5.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何莫学夫诗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学不可以已C.天下归仁焉自牧归荑,洵美且异D.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6.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②亦去之离开③进兵北略地夺取④秦之遇将军遇见⑤人不敢与忤视逆⑥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预料⑦持千金之资币物钱币⑧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发现⑨亡去不义死亡⑩沛公则置车骑丢弃列作其次次序向之所欣从前A.①②④ B.②③⑦ C.⑧ D.⑤⑥⑩7.下列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敢以烦执事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C.申之以孝悌之义 D.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8.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群臣惊愕,卒起不意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9.下列加点词语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吾其还也其孰能讥之乎 B.诚能得樊将军首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C.大王来何操剑长,操其室 D.沛公安在君安与项伯有故10.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晋军函陵②箕踞以骂曰③越国以鄙远④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⑤与郑人盟⑥则秦未可亲也⑦函封之⑧顷之未发,太子迟之⑨群臣怪之⑩吾得兄事之火尚足以明也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A.①④⑤/②⑦/③ /⑥⑩ /⑧⑨ B.①④⑤ //②⑦⑩/③/⑥ /⑧⑨C.①⑤ /②⑦⑩/③/⑥ /④⑧⑨ D.①⑤ /②⑦/③/⑥⑩ /④⑧⑨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尔其勿忘乃父之志还是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这些C.冀幸君之一悟希望 D.杀人如不能举尽1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是()A.始速祸焉开始加速 B.暴秦之欲无厌满足C.所操之术多异故也坚持 D.重念蒙君实视遇厚看待、对待13.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永保无疆之休美好 B.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万物C.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治理 D.虽董之以严刑判决14.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人君当神器之重主持,掌管B.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谨慎C.诸将吏敢复有言当迎操者,与此案同判决D.邪曲之害公也危害15.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词解释不正确的是()A.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亲附 B.下而从六国破灭之故事旧事C.辟邪说,难壬人谬论 D.胥怨者民也相互16.下面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①虽有槁暴暴:晒干②暴殄天物暴:糟蹋、损害B.①而绝江河绝:横渡②乘小舟来此绝壁下绝:隔绝的C.①用心一也用:因为②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用事:当权D.①小人喻于利喻:明白②王好战,请以战喻喻:比喻17.对下列句子中字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归:归附②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事:从事,实行③出门如见大宾见:看见④饭疏食,饮水饭:吃。

2010年高考文言文题目

2010年高考文言文题目

2010年文言文高考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9分,每小题3分)(10年全国卷Ⅰ王祎,字子充,义乌人。

幼敏慧,及长,身长岳立,屹有伟度,以文章名世。

睹元政衰敝,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

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

隐青岩山,著书,名日盛。

太祖征江西,祎献颂。

太祖喜曰:‚江南有二儒,卿与宋濂耳。

学问之博,卿不如濂。

才思之雄,濂不如卿。

‛太祖创礼贤馆,召臵馆中。

累迁侍礼郎,掌起居注。

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赐金带宠之。

太祖将即位,召还,议礼。

洪武元年八月,上疏言:‚祈天永命之要,在忠厚以存心,宽大以为政,法天道,顺人心。

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

浙西既平,科敛当减。

‛太祖嘉纳之,然不能尽从也。

明年修《元史》,命祎与濂为总裁。

祎史事擅长,裁烦剔秽,力任笔削。

书成,擢翰林待制,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

奉诏预教大本堂,经明理达,善开导。

召对殿廷,必赐坐,从容宴语。

五年正月议招谕云南,命祎赍诏往。

至则谕梁王,亟宜奉版图归职方,不然天讨旦夕至。

王不听,馆别室。

他日,又谕曰:‚朝廷以云南百万生灵,不欲歼于锋刃。

若恃险远,抗明命,悔无及矣。

‛梁王骇服,即为改馆。

会元遣脱脱征饷,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

王不得已出祎见之,脱脱欲屈祎,祎叱曰:‚天既讫汝元命,我朝实代之。

汝爝火馀烬,敢与日月争明邪!且我与汝皆使也,岂为汝屈!‛或劝脱脱曰:‚王公素负重名,不可害。

‛脱脱攘臂曰:‚今虽孔圣,义不得存。

‛祎顾王曰:‚汝杀我,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

‛遂遇害。

(节选自《明史•王祎传》)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危素、张起岩并荐,不报.报:答复。

B.多惠政,赐金带宠.之宠:重用。

C.祈.天永命之要祈:恳求。

D.法.天道,顺人心法:效仿。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祎有非凡胆识的一组是①为书七八千言上时宰②雷霆霜雪,可暂不可常③浙西集平,科敛当减④裁烦剔秽,力任笔削⑤亟宜奉版图归职方⑥天兵继至,汝祸不旋踵矣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③④D.④⑤⑥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祎兼有堂堂仪表和雄健才思。

2010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

2010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项训练

文言文过关检测题【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魏崔亮攻硖石未下,与李崇屡约水陆并进,崇违期不至。

胡太后以诸将不壹,乃以吏部尚书李平为使持节、镇军大将军兼尚书右仆射,将步骑二千赴寿阳,别为行台,节度诸军,如有乖异,以军法从事。

萧宝寅遣轻车将军刘智文等渡淮,攻破三垒;二月,乙巳,又败将军垣孟孙等于淮北。

李平至硖石,督李崇、崔亮等刻日水陆进攻,无敢乖互,战屡有功。

上使左卫将军昌义之将兵救浮山,未至,康绚已击魏兵,却之。

上使义之与直阁王神念溯淮救硖石。

崔亮遣将军博陵崔延伯守下蔡,延伯与别将伊瓮生夹淮为营。

延伯取车轮去辋,削锐共辐,两两接对,揉竹为纟亘①,贯连相属,并十馀道,横水为桥,两头施大鹿卢,出没随便,不可烧斫。

既断赵祖悦走路,又令战舰不通,义之、神念屯梁城不得进。

李平部分水陆攻硖石,克其外城;乙丑,祖悦出降,斩之,尽俘其众。

胡太后赐崔亮书,使乘胜深入。

平部分诸将,水陆并进,攻浮山堰;亮违平节度,以疾请还,随表辄发。

平奏处亮死刑,太后令曰:“亮去留自擅,违我经略,虽有小捷,岂免大咎!但吾摄御万机,庶几恶杀,可特听以功补过。

”魏师遂还。

(节选自《资治通鉴?梁纪》有删节)注①纟亘:大索,此处指竹做成的索。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无敢乖互,战屡有功乖:违背B. 揉竹为纟亘揉:柔软C. 横水为桥,两头施大鹿卢施:设置D. 李平部分水陆攻硖石部:部署2、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A. 无敢乖互,(李崇)战屡有功。

B. (刘智文)又败将军垣孟孙等于淮北。

C. 可特听(崔亮)以功补过。

D. 与李崇屡约水陆并进(硖石)。

3、文中“胡太后以诸将不壹”的“以”字,与下列句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焉用亡郑以陪邻B.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C.不然,籍何以至此D.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梁武帝派左卫将军昌义之领兵去解救浮山,军队没有赶到时,康绚已经开始攻打北魏军队,击退了他们。

高考语文文言实词专项训练

高考语文文言实词专项训练

高考语文文言实词专项训练
1. 本:①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

(《种树郭橐驼传》)②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种树郭橐驼传》)③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五代史伶官传序》)④性本爱丘山。

(《归园田居(其一)》)⑤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陈情表》)
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礼记·大学之道》)
2. 信:①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谏太宗十思疏》)②其信然邪?其梦邪?(《祭十二郎文》)
在高考语文复习中,文言文是重点内容之一。

文言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基础,需要考生熟练掌握。

通过专项训练,可以有效提高考生对文言实词的掌握程度。

文言实词测试题答案解析

文言实词测试题答案解析

文言实词测试题答案解析1. 答案:B,爱惜,吝惜。

A喜欢,爱好。

C爱慕,欣赏。

D,隐蔽,躲藏2. 答案:D哪里。

A安稳;安全。

B安逸;安抚,抚慰。

C养生;使……安。

3. 答案:C,通“披”。

A蒙受,遭受。

B表被动。

D 覆盖4. 答案:A,“倍”通“背”,违背。

5. 答案:A,根本,基础。

B版本,文本;奏章。

C 本来,原来;根本,主要。

D推究,考查;课本,教材。

6. 答案:B,见识短浅。

A边界。

C轻视。

D自谦之词7. 答案:C,兵器。

A军队。

B名作动,杀。

D用兵策略8. 答案:D,担心,忧虑。

A毛病,缺点。

B困窘。

C 责备,羞辱9. 答案:B。

①朝见,朝拜;②朝廷;③竟然;④竟然10. 答案:B。

①考虑;②精明;③趁着;④趁着11. 答案:A。

①确实;②确实;③如果,果真;④如果,果真12. 答案:D。

①台阶;②拜官,授职;③几乎;④大概13. 答案:B,向……学习。

A跟随;听从,采纳。

C 依傍;参与。

D官名;办事14. 答案:D应当;应当。

A对着;阻挡。

B适合;必定。

C应当;判罪15. 答案:C,均为“道理,规律”。

A义“主张”,B义“道义”,D义“意向,主张”16. 答案:A,“得”通“德”,感激。

B“得无”,文言固定结构,译为“莫非”“岂不是”“恐怕是”。

C“得”,融洽。

D“得”,应该。

17. 答案:C,前“度”考虑,后“度”估计。

A“度”均为度量,计算;B“度”均为估计;D“度”均为限度18. 答案:C,责怪。

A不是。

B除了。

D不对,错误19. 答案:D,通“覆”,覆盖。

A再,又。

B重复。

C回答。

20. 答案:C,辜负,对不起。

A使担负,使承受。

B 依仗,凭借。

D违背21. 答案:D,副词,大概。

A连词,表原因。

B发语词,不译。

C表判断,原来是22. 答案:A,均为“旧”。

B,事故;缘故。

C,故意,特意;所以。

D,衰老;旧交。

23. 答案:B,本来。

A坚持,坚决。

C,固然,诚然。

D,坚守24. 答案:B,看。

2010年高考文言文实词全部复习与练习

2010年高考文言文实词全部复习与练习

2010年高考文言文实词全部复习与练习,考了21次,,考了37次,,考了25次,于考了14次。

(以80次计算)实词则不然,年年都有不同。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实招秘诀一、解题步骤第一步,审题。

看要求是选正确的还是选不正确的。

第二步,对有把握的选项迅速作出判断。

第三步,借助方法,主攻难点。

对于有理解难度的实词可以借助联系旧知、语境推理、语法分析三个方法来解决。

二、解题方法1.语境分析法即根据上下文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是一词多义的,但在具体的语境中意义是确定的,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语境所说的事和理来判定实词的含义。

如:(2006年全国卷Ⅰ)“士类益以此多之”,题目中给的词义是:称赞。

在古汉语中,“多”有五个义项:①数量多;②重要,重视;③赞美;④多数,大都;⑤实足,只。

我们根据语境“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士类益以此多之”来推断,原文说何远离开东阳回到家乡后,数年不谈荣誉耻辱之事,士大夫们更因为这样而赞赏他,由此可以判定解释为“称赞”是正确的。

2.结构分析法即根据整句中对应词语的意思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词句等对举的现象很多,在两两、三三的对举句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

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性、词义。

如:“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不见也。

”(《屈原列传》)上下句以“而”相连,表并列关系,据“亡国破家”这个并列结构的短语可推知“圣君治国”亦当为并列关系,译为“圣明之君,治平之国”。

若译成“圣明的君主治理国家”,则为主谓关系,与前句结构显然不相对应。

3.语法分析法即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

如主语、宾语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语法分析包括:根据句子结构推断该词的词性或语法成分;根据语境分析该词可能涉及的文言词法现象,如文言多义词、古今异义词、单音双音词、通假字、异读字、偏义复词、词类活用等。

2010年高考文言文字词整理(实词)

2010年高考文言文字词整理(实词)

2010年高考文言阅读常用词语归类整理从1994年以来,高考文言文选用的材料基本是人物传记。

主人公多是正面的文臣武将,文章主要围绕该人物展开记叙,叙述其生平或几件突出的事迹,凸现该人物正直敬业、奉公孝顺的品行或卓越的才能;选材多来自全是纪传体的“二十四史”。

《史记》正是这一体例的开创者。

选材的相对稳定,必然带来遣词用字的相对稳定。

如果我们理解并牢记这些比较稳定的常用字,既提高了阅读速度,又会提高准确率。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

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w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

②通“促”,催促。

8.劾:举报,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

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

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

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

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

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w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w22.多:赞扬,欣赏。

“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010届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项检测题1

2010届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项检测题1

2010年高考语文文言文专项检测题一、(2008 重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景公出游于寒涂,睹死胔,默然不问。

晏子谏曰:“昔吾先君桓公出游睹饥者与之食睹疾者与之财,使令不劳力,藉敛不费民。

先君将游,百姓皆说曰:‘君当幸游吾乡乎!’今君游于寒涂,据四十里之氓,殚财不足以奉敛,尽力不能以周役。

民氓饥寒冻馁,死胔相望。

而君不问,失君道矣。

财屈力竭,下无以亲上;骄泰奢侈,上无以亲下。

上下交离,君臣无亲,此三代之所以衰也。

今君行之,婴惧公族之危,以为异姓之福也。

”公曰:“然。

为上而忘下,厚藉敛而忘民,吾罪大矣。

”于是敛死胔,发粟于民,据四十里之氓,不服政其年,公三月不出游。

景公使圉人养所爱马,暴死。

公怒,令人操刀解养马者。

是时晏子侍前,左右执刀而进。

晏子止而问于公曰:“尧、舜支解人,从何躯始?公矍然曰:“从寡人始。

”遂不支解。

公曰:“以属狱!”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

臣为君数之,使知其罪,然后致之狱。

”公曰:“可。

”晏子数之曰:“尔罪有三:公使汝养马而杀之,当死罪一也。

又杀公之所最善马,当死罪二也。

使公以一马之故而杀人,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候闻之,必轻吾围。

汝杀公马,使怨积于百姓,兵弱于邻国。

汝当死罪三也。

今以属狱。

”公喟然叹曰:“夫子释之!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

”景公走狗死,公令外共之棺,内给之祭。

晏子闻之,谏。

公曰:“亦细物也,特以与左右为笑耳。

”晏子曰:“君过矣!夫厚籍敛不以反民,弃货财而笑左右,傲细民之忧,而崇左右之笑,则国亦无望已。

且夫孤老冻馁,而死狗有祭;鳏寡不恤,而死狗有棺。

行辟若此,百姓闻之,必怨吾君;诸候闻之,必轻吾国。

怨聚于百姓,而权轻于诸候,而乃以为细物,君其图之。

”公曰:“善。

”趣庖治狗,以会朝属。

[注]胔(zì)腐尸。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先君将游,百姓皆说曰:“君当奉游吾乡乎?”说:高兴B、据四十里之氓,不服政期年服:服从C、公曰:“以属狱。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

高考120个文言实词练习及答案 1 爱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喜爱)2.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3.向使三国各爱其地(爱惜,吝惜)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慕,欣赏)2 安1.风雨不动安如山(安稳)2.何故臵某于安闲之地。

(安全)3.然后得一夕安寝(安逸)4.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抚慰)5.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安臵、安放)6.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哪里)7.衣食所安(养生)8.既来之,则安之(使---安)3 被1.禹,汤被之矣(蒙受,遭受)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表示被动)3.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5.一日昼寝帐中,落被于地(被子)6.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覆盖)4 倍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背叛,违背) 2.五则攻之,倍则分之(一倍,加倍)3.焉用亡邻以倍郑(增加)4.每逢佳节倍思亲(越发、更加)5 本1.凡植木之隆,其本欲舒,(草本的根或茎干)2.盖亦反其本矣(根本。

基础)3.本在冀州之南(本来,原来)4.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版本,稿本) 5.是无难,别具本章(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 6.若止印三二本(量词,书册的计量单位)7.此之谓失其本心(天赋的善心)8.本未倒臵(树根,树梢,引申为主次,先后等) 9.抑本其成败之迹(推究本源、考查)6 鄙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边界地方)2.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庸俗,浅陋,鄙俗)3.鄙人不知忌讳。

(鄙人,复合词,自称的谦辞)4.孔子鄙其小器(轻视)7 兵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兵器,军械)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士兵,军队)3.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用兵策略,战略)4.左右欲兵之(用兵器杀人)5.赢闻晋鄙之兵符常在王卧内(兵符,复合词,古代调兵用的凭证)8 病1.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疾病)2.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困乏)3.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毛病,缺点)4.范宣子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担心,忧虑)5.夫粜,二十病农,九十病末(损害)6.今人乃以俭相诟病(责备、羞辱)9 察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仔细看,观察)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详审)3.虽不能察,必以情(了解,弄清楚)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洁白的样子)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看清楚)6.人至察则无朋(精明)10 朝cháo1.朝服衣冠(zhāo 早晨)2.相如每朝时,常称病(朝见,朝拜)3.强国请服,弱国入朝(朝见,朝拜)4.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5.两朝开济老臣心(朝代)6.期年不听朝(朝政)7.坐南朝北(对、向)11 曾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当于"连----都----"或"竟"、竟然")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4.是高、曾时为一户(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12 乘chéng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3.自京师乘风雪(冒着)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èng量词,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shèng四)13 诚1.帝感其诚(真心真意)2.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实在,的确)3.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果真,如果)4.帝感其诚(诚心,诚意)14 除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台阶)2.为汉家除残去秽(清除,去掉)3.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清除,去掉)4.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整修,修理)5.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6.扶辇下除(台阶)15 辞1.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言词,言语)2.皆好辞而以赋见称(文词,文学)3.动以朝廷为辞(藉口)4.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推辞)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告别,辞别) 6.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古代的一种文体)7.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8.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辞令,应酬的言辞)9.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辞谢,婉言道歉)10.近者奉辞伐罪(命令)16 从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跟随,随从)2.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听从,顺从)3.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向---学习)4.樊哙从良坐(依傍)5.从此道至吾军(由,自)6.弟走从军阿姨死(参与)7.其从如云(随从的人)8.欲不可从(放纵)9.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zòng次于最亲的亲属,堂房亲属)10.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通"纵"。

2010年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训练10147129

2010年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训练10147129

2010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训练(十)1.相(1)伯乐学相马( )观察、审查(2)儿已薄禄相( )容貌、相貌(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帮助(4)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宰相、丞相(5)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互相(6)杂然相许( )偏指一方(7)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古代主持礼仪的官吏(8)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相与:一起(9)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相应:合适、恰好2.谢(1)阿母谢媒人( )推辞、谢绝(2)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道歉(3)乃令张良留谢( )辞别(4)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辞别(5)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感谢(6)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告诫(7)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否?”( )请问3 信(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诚实、忠诚、信用(2)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送信之人(3)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确实、实在(4)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随意(5)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信誓:真诚的誓言(6)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可靠的(7)言必信,行必果( )守信用4.兴(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兴起、发生(2)大楚兴,陈胜王( )兴盛、复兴(3)夙兴夜寐( )起、起来(4)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作(5)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兴办、举办5.行(1)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行走(2)赵王畏秦,欲毋行( )前往(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品行、行为(4)《琵琶行》( )古代文体(5)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行列、队伍6.幸(1)则吾斯役之不幸( )幸运(2)大王亦幸赦臣( )侥幸、幸亏、幸而(3)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宠爱(4)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皇帝到来7.修(1)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修理、整治(2)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修建、修造(3)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学习、研究(4)邹忌修八尺有余( )长(5)臣修身洁行数十年( )修身:修养身心8.徐(1)不徐不疾( )迟缓(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慢慢地、缓缓地9.许(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答应、允许(2)塞上长城空白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赞许、同意(3)高可二黍许( )表约数(4)不知何许人也( )处所10.阳(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山的南面(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阳光、太阳。

【文言文阅读复习宝典】专题10 实词(十)(原卷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文言文阅读复习宝典】专题10 实词(十)(原卷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高考120个常见实词学习运用百宝箱10实词知识运用模拟卷(原卷版)(2021·全国·高三专题练习)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杜慧度,交阯人也。

父瑗,字道言,仕州府为日南、九德、交阯太守。

初,九真太守李逊父子勇壮有权力,威制交土,闻刺史滕遯之当至,分遣二子断遏.水陆津要,瑗收众斩逊,州境获宁。

除龙骧将军。

遯之在州十余年,与林邑累.相攻伐。

遯之将北还,林邑王范胡达攻破日南、九德、九真三郡,遂围州城。

时遯之去已远,瑗与第三子玄之悉力固守,多设权策,累战,大破之。

连捷,故胡达走.还林邑。

乃.以瑗为龙骧将军、交州刺史。

卢循窃据广州,遣使通好,瑗斩之。

义熙六年,年八十四,卒。

慧度,瑗第五子也。

初为州主簿、流民督护,迁九真太守。

瑗卒,府州纲佐以.交土接寇,不宜旷.职,共推慧度行州府事,辞不就。

(选自《宋书·杜慧度传》,有删改)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分遣二子断遏.水陆津要遏:禁绝B.与林邑累.相攻伐累:多次C.故胡达走.还林邑走:逃跑D.府州纲佐以交土接寇,不宜旷.职旷:空缺2.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性,并画出正确的释义。

(1)乃.以瑗为龙骧将军、交州刺史乃:_________词(于是;才;你)(2)府州纲佐以.交土接寇以:_________词(认为;因为;凭借)(2021秋·河北邢台·高一威县第一中学校考期末)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狄仁杰则天将不利王室,越王贞于汝南举兵,不克,士庶坐死者六百余人,没官人五千余口。

司刑使相次而至,逼促行刑。

时狄仁杰检校刺史,哀其诖(guà)误,止司刑使,停斩决,飞奏表曰:“臣欲闻奏,似为逆人论理,知而不言,恐乖陛下存恤之意。

奏成复毁,意不能定,此辈非其本心,愿矜其诖误。

”表奏,特敕配流丰州。

诸囚次于宁州,宁州耆老郊迎之曰:“我狄使君活汝耶!”相携哭于碑侧,斋三日而后行。

诸囚至丰州,复立碑纪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实词专项训练之十
1.相
(1)伯乐学相马( )观察、审查
(2)儿已薄禄相( )容貌、相貌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帮助
(4)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宰相、丞相
(5)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互相
(6)杂然相许( )偏指一方
(7)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古代主持礼仪的官吏
(8)于是舍人相与谏曰( )相与:一起
(9)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相应:合适、恰好
2.谢
(1)阿母谢媒人( )推辞、谢绝
(2)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 )道歉
(3)乃令张良留谢( )辞别
(4)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辞别
(5)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感谢
(6)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告诫
(7)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否?”( )请问
3 信
(1)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诚实、忠诚、信用
(2)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送信之人
(3)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确实、实在
(4)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随意
(5)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信誓:真诚的誓言
(6)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可靠的
(7)言必信,行必果( )守信用
4.兴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兴起、发生
(2)大楚兴,陈胜王( )兴盛、复兴
(3)夙兴夜寐( )起、起来
(4)事不成则礼乐不兴( )作
(5)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兴办、举办
5.行
(1)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行走
(2)赵王畏秦,欲毋行( )前往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品行、行为
(4)《琵琶行》( )古代文体
(5)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行列、队伍
6.幸
(1)则吾斯役之不幸( )幸运
(2)大王亦幸赦臣( )侥幸、幸亏、幸而
(3)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宠爱
(4)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皇帝到来
7.修
(1)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修理、整治
(2)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 )修建、修造
(3)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学习、研究
(4)邹忌修八尺有余( )长
(5)臣修身洁行数十年( )修身:修养身心
8.徐
(1)不徐不疾( )迟缓
(2)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慢慢地、缓缓地
9.许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答应、允许
(2)塞上长城空白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赞许、同意
(3)高可二黍许( )表约数
(4)不知何许人也( )处所
10.阳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山的南面
(2)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阳光、太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