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地理真题同类题型F (农业区域优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课标全国卷]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通过大量技术投入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

巴西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在积极培育优良品种的同时,鼓励农民组建农场联合体,实现了大豆的规模化生产与经营。

目前,巴西的大豆产量、出口量仅次于美国。

中国曾是世界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近些年大豆的质量下降(品种退化,出油率低),生产成本较高,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据此完成3~5题。

课标文综3.F1[2011·课标全国卷] 巴西大豆总产量增加的潜力大于美国,主要是因为巴西( ) A .技术力量较雄厚 B .气候条件较优越
C .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
D .劳动力较充足 课标文综3.F1[2011·课标全国卷] C 【解析】 巴西人口比美国少,巴西高原面积广大,适宜大豆种植,“20世纪70年代开始种植大豆”,开发种植较晚,因此,可开垦的土地资源较丰富是最大的优势。

课标文综4.F1[2011·课标全国卷] 在国际市场上,巴西大豆价格低于美国的主要原因是巴西( ) A .专业化水平较高 B .科技投入较大 C .劳动生产率较高 D .劳动力价格较低 课标文综4.F1[2011·课标全国卷] D 【解析】 巴西大豆的专业化水平、科技投入、劳动生产率都没有美国高。

巴西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价格便宜,D 项正确。

课标文综5.F1[2011·课标全国卷] 中国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 ) A .加大科技投入 B .扩大种植面积 C .增加劳动力投入 D .加大化肥使用量 课标文综5.F1[2011·课标全国卷] A 【解析】 中国大豆种植历史悠久,“品种退化”严重,所以要提高大豆质量亟需加大科技投入,A 项正确。

中国后备耕地资源少,不能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劳动力投入,加大化肥使用量不能提高大豆质量。

文综36.(1)C5 (3)M4 (3)F1 (4)F3[2011·全国卷]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

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

图7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

图8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图7
图8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

(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

(4)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

文综36.(1)C5 (3)M4 (3)F1 (4)F3[2011·全国卷] 【答案】 (1)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高于20℃);全年降水量大(达1600毫米以上),5~10月(6~9月)降水较丰(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10月至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干季)。

(2)为(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海拔低于200米)地势低平,自北(西北)向南(东南)(或自内陆向沿海)倾斜(或渐低)。

(3)水网密,水量丰,便于运输;利于干季或干旱时对黄麻的灌溉;便于浸沤黄麻。

(4)位于黄麻集中生产区(原料地);稠密的水系便于原料运输,连河通海便于产品外运;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麻纺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基础好,麻纺织的历史长、工艺精,有(技术好、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特征。

结合图例可知,黄麻主要分布在恒河下游,该区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描述气候特征从气温、降水两方面分析。

结合气候资料图可知,气温特点为全年高温;降水从降水总量及季节分配两个角度入手:全年降水量大,6~9月降水较多,10~次年5月降水较少。

(2)本题主要考查印度恒河流域的地形特征。

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及分布、特点等方面进行描述。

河流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河口处形成三角洲;地势低平;根据河流流向可知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3)本题主要考查河流对农业生产的作用。

印度的黄麻出口量较大,水网稠密,便于运输;黄麻产区降水季节变化较大,旱季可利用河流水灌溉;“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由此可知,黄麻需水的浸泡。

(4)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

工业区位从以下方面考虑:原料、燃料、工业基础、社会协作条件、劳动力、市场、交通、政策、科技、信息通达性等。

结合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历史及麻纺织业的特点即可分析出有利条件。

[2011·福建卷] 某山区为了改造低产的山坡地,先是增施肥料,但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

后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增产效果显著。

完成1~2题。

课标文综1.F1[2011·福建卷] 增施肥料效果微弱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 ) A .土层薄 B .降水变率大 C .坡度大 D .植被覆盖率低 课标文综1.F1[2011·福建卷] C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生产条件。

山坡地由于坡度大,增施肥料后肥料会随降水而流失,土壤仍然贫瘠,因此造成农作物增产效果微弱,选项C 正确。

课标文综2.F1[2011·福建卷] 将山坡地改造成水平梯田,主要是为了( ) A .调节大气温度 B .提高土壤肥力 C .增大空气湿度 D .增加日照时数 课标文综2.F1[2011·福建卷] B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生产区位因素的改善。

山坡地不利于保持水土,不能很好地蓄水,农田耕作不便,农作物产量低,而水平梯田具有保土保水、减少水土流失、耕作方便、提高土壤肥力的特点,因此将山坡地改造为水平梯田,选项B 正确。

课标文综36.(1)M1(2)H1(3)H3(4)N2(5)F2[2011·四川卷] 图8为北半球某区域图。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图8
(1)据图示有关地理要素,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图幅范围内:①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冬季气温分布的总体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环境条件,说明甲盆地内城市间交通联系适宜发展航空运输的理由。

(3)乙城市在国内最大粮食批发市场基础上,建立了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试分析乙城市布局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的有利区位条件。

(4)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丙地所在的大地形区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

(5)图幅最南与最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差异明显,试比较两地区在发展种植业方面的不同。

课标文综36.(1)M1(2)H1(3)H3(4)N2(5)F2[2011·四川卷](1)【答案】①中部高,东南部、西北部低;
②东南暖(高)、西北寒(低),南北温差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河流流向确定地势高低的能力及根据气温曲线描述气温分布特点的能力。

根据图示河流的流向可知,图幅范围内,河流发源于中部,流向东南或西北,说明该区域地势中部高,东南部、西北部低。

结合A、B两地地理位置及气温变化图可知,冬季位于东南部的B地气温为20℃,较高;位于西北部的A地气温为-10℃以下,较低;南北温差较大。

(2)【答案】甲盆地内沙漠、戈壁广布,建设地面交通不便;盆地面积广大,城市分散(或者城市间相距远),航空运输速度快,适宜长距离运输;盆地内无高大山脉且晴天多、云雾少,有利于飞机航行。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甲盆地为塔里木盆地,沙漠、戈壁广布,不利于修建公路、铁路等地面交通设施。

人口稀少,城市间距离较远,且晴天多,适宜发展航空运输。

(3)【答案】乙城市位于华北平原,邻长江中下游平原,近东北平原等粮食主产区,粮食商品来源丰富;乙城市位于东部人口稠密区,该区域粮食消费量大;乙城市地处东西、南北交通枢纽(或京广、陇海铁路交会地),交通运输便利;乙城市是省会,信息、金融、仓储等服务条件好。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粮食交易中心的区位条件。

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规模较大,需要有充足的粮食供应、便捷的交通及广阔的消费市场等条件。

乙城市为郑州,位于华北平原,距离我国商品粮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较近,粮食丰富。

人口稠密,市场广阔。

郑州是京广、陇海铁路的交通枢纽,便于运输粮食。

郑州作为省会城市较一般城市的资金、仓储、信息条件好,利于粮食交易。

(4)【答案】丙地形区(青藏高原)阻挡东南季风、西南季风深入内陆,使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在丙地形区东南缘形成丰富降水,丙地形区西北部降水稀少。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丙地所在的大地形区为青藏高原,海拔高,位于我国西南地区。

夏季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以及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受其阻挡,使西北内陆降水稀少,丙地东南部因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5)【答案】最南地区:水田农业,熟制一年两熟或三熟,粮食作物水稻为主、热带经济作物;最北地区:绿洲农业,熟制一年一熟,粮食作物小麦为主、经济作物棉花。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生产活动。

比较种植业的不同时主要分析农业类型、农作物种类、熟制等方面。

最南地区由于纬度低,气温高,降水较丰富,适宜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种植,农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最北地区由于纬度高,冬季气温低,降水较少,适宜小麦和棉花生长,农作物一年一熟。

[2011·浙江卷] 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

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

读图2(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5~6题。

课标文综5.F2[2011·浙江卷] 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图2
A.①B.②
C.③D.④
课标文综5.F2[2011·浙江卷] D【解析】解题的关键是对比四幅图中粗、细箭头代表的事物流向的变化,然后结合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特点:羊毛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小麦出口也在世界上占重要位置。

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为D项。

课标文综6.I1[2011·浙江卷] 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①_x0001_土壤盐碱化
②_x0001_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
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A.①④
B.②③C.③④D.①②
课标文综6.I1[2011·浙江卷] A 【解析】 从材料可以得出环境问题的产生是由于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造成的,原因找到了,问题就出来了:不合理的灌溉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引河水过多,使得河水水量减少,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2011·广东卷] 读“汽车产业链结构图”(图4),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0~11题。

图4
课标文综10.F3[2011·广东卷] 从产业链角度看,P 代表的产业最有可能是( ) A .配套产品生产(仪表、轮胎等) B .汽车研发(发动机、变速箱等) C .农机制造(拖拉机、农用车等) D .能源加工(石油、天然气等)
课标文综10.F3[2011·广东卷] A 【解析】 从图中来看,P 属于汽车产业中汽车制造环节,结合图中P 与整车制造的关系,可以确定P 是整车制造的周边一些配套厂家,故答案为A 。

课标文综11.F3[2011·广东卷] 影响汽车服务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 .原料 B .市场 C .动力 D .劳动力 课标文综11.F3[2011·广东卷] B 【解析】 从图中来看,影响汽车服务业布局的主导因素肯定是市场,故答案为B 。

课标文综40.(1)B4 (2)C5 (3)I1 (4)F3 (5)F4[2011·广东卷] 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三国资源环境独特,经济发展水平高。

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 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地理位置示意图(图9)。

材料二 2007年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发电量构成(图10)。

图9
图10
(1)2011年6月8日,三个国家的首都,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__________。

(2)这三个国家南部沿海地区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__________控制,地带性植被是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10,热电比重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__,风电比重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_____。

风力发电与火力发电相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__________。

(4)意大利自然资源比较贫乏,但那不勒斯市的炼油、钢铁、汽车等工业发达。

简要分析其工业布局的主要原因。

(5)20世纪60年代,法国的人口、产业高度集中于巴黎,巴黎与周边地区发展差异大。

对此,法国实施了以均衡化发展为目标的政策,分析其可能采取的措施。

课标文综40.(1)B4 (2)C5 (3)I1 (4)F3 (5)F4[2011·广东卷] 【答案】 (1)巴黎 马德里 (2)副热带高气压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3)意大利 西班牙 小
(4)主要原因:①优良的港口;②廉价的海运;③较高的技术。

(5)措施:①实施产业转移;②建设卫星城市;③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④扶持周边地区发展;⑤引导人口外迁。

【解析】 (1)2011年6月8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为夏季,故纬度越高,昼长越长,三个国家的首都都在北回归线以北,全年没有直射,故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结合图中的纬度即可得出答案。

(2)由图中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分析,可知三个国家的南部沿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故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3)根据图中比例的大小即可得出答案。

(4)工业布局的主要原因从市场、交通、经济基础、劳动力、政策、技术协作等方面来分析,再结合那不勒斯市的位置来组织答案。

(5)从材料来看,实施均衡化发展的措施,主要从发展周边地区、转移巴黎的一部分城市职能等方面来分析。

课标文综37.F3[2011·课标全国卷] 图9示意2007年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的空间分布,读图9 ,回答下列问题。

图9
(1)简述中国大陆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分布的特点。

(2)分析图示资料,以某城市或某区域为例,说明其吸引制造业企业总部的优势条件。

课标文综37.F3[2011·课标全国卷] 【答案】(1)分布不均衡。

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省市,以环渤海地区(或京津冀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最为集中。

西北部的省区总部数量较少。

(2)举例。

优势条件。

(说明:所述优势条件应与所举城市或区域相符,具体包括地理位置特点、经济水平、工业基础、基础设施、信息交流、科技水平、交通运输等方面。

)
【解析】第(1)题,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

由图可知,世界500强企业总部多分布在经济和科技发达的地区。

第(2)题,影响制造业投资可从地理位置特点、经济水平、工业基础、基础设施、信息交流、科技水平、交通运输等方面分析,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课标文综29.F3[2011·山东卷] 汉阳铁厂的兴衰和武汉钢铁厂的建设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8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筹划在湖北设铁厂,考虑的厂址是大冶或省城武昌附近的汉阳。

1893年,铁厂最终在汉阳建成投产。

图10是19世纪末湖北省局部区域示意图。

图10
材料二张之洞认为,若铁厂设于大冶,“厂在省外,实缺大员,无一能到厂者。

岁靡巨款,谁其信之?若设在省,则督、抚、司、道皆可常往阅视,局务皆可与闻”。

——据《张文襄公全集》
(1)据材料一,指出与大冶相比,当时在汉阳建设铁厂的区位优势。

材料三195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

2011年,汉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物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

(5)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若1955年选择在汉阳铁厂原址建设武汉钢铁厂,可能会对武汉的城市发展造成哪些不利影响。

课标文综29.F3[2011·山东卷] 【答案】(1)接近市场(枪炮厂);有技术、人才优势;水运(交通)更加便利,接近燃料地(煤矿)。

(5)城市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交通拥挤。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在汉阳建设铁厂,靠近汉口枪炮厂,汉口枪炮厂对铁需求量大;靠近武昌(武汉),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和技术优势;由图可知,有发达的汉水(江)和长江内河航运优势;离马鞍山煤矿较近,燃料丰富。

第(5)题,随着城市的发展,汉阳属于武汉市的一部分,若继续在汉阳建设钢铁厂则会造成城市土地日益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

课标文综33.(1)K2(2)F3(3)F4[2011·安徽卷] 根据材料和图1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一方面争取了国产大飞机总装等项目,另一方面向安徽等地转出部分制造业。

同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制造业集中分布区不断调整。

图13表示上海市2004年制造业就业比重的空间分布。

图13
(1)图中甲地为________(功能区),简述判断理由。

(2)分析国产大飞机总装基地落户上海的原因。

(3)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

课标文综33.(1)K2(2)F3(3)F4[2011·安徽卷] 【答案】(1)商业区制造业就业比重比周边低;位于市中心;交通便捷,土地租金高。

(2)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金融中心,营销市场广阔,资金雄厚,工业基础和协作条件好;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科技发达,劳动力素质较高;政策支持,创新环境较好。

(3)安徽承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发展机会增多;与上海相比,安徽的生产生活成本较低,劳动力资源丰富,能源、原料充足;安徽政策优惠,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返乡人员掌握了技术、市场信息,积累了资金,具有乡土情感。

(亦可从上海产业结构升级等角度分析)
【解析】(1)该题考查城市空间结构和主要功能区。

首先回忆课本相关知识:城市的主要功能区——中心商务区(面积非常小)、商业区(城市中心,交通便利)、住宅区(占地面积最大的功能区)、工业区(多在城市外围)等等。

然后观察图可知甲地位于该区域的中心、占地面积较小且制造业就业比重最少。

(2)该题考查工业区位选择。

可以从位置、交通、市场、政策、劳动力、科技、自然条件等角度考虑。

答题时最好结合初中地理知识,这样内容才会更加具体、完善。

(3)该题要重视审题,否则说的越多错的越多。

此题必须从“产业转移角度”来进行分析。

可从移出地或移入地任选角度来回答,答题时注意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完成。

[2011·全国卷] 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图2。

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

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

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

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

据此完成3~5题。

图2
文综3.H3[2011·全国卷] 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 A .濒临五大湖
B .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
C .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
D .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
文综3.H3[2011·全国卷]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农产品集散中心的区位条件。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时间“1848年后”和“主导”区位。

题干强调“1848年后”,由此可排除A 、B 两项。

结合材料可知,1848年后修通了联系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运河,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故D 项正确。

文综4.F3[2011·全国卷] 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 ) A .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 B .五大湖沿岸各城市 C .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D .美国本土 文综4.F3[2011·全国卷]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活动联系范围。

20世纪之前,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说明其工业活动主要联系的是周边农村地区。

文综5.F3[2011·全国卷] 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 A .良好的工业基础 B .便捷的交通运输 C .充足的劳动力 D .丰富的原料和燃料 文综5.F3[2011·全国卷]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

工业基础、交通、劳动力、原料和燃料均为工业区位条件,但题干要求回答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修通了联系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运河,兴建铁路,形成了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便捷的交通运输是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

文综36.(1)C5 (3)M4 (3)F1 (4)F3[2011·全国卷]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

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

图7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

图8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图7
图8
(1)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2)简析图示黄麻产区的地形特征。

(3)说明该地区有利于黄麻生产的水文条件。

(4)分析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有利条件。

文综36.(1)C5 (3)M4 (3)F1 (4)F3[2011·全国卷] 【答案】 (1)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高于20℃);全年降水量大(达1600毫米以上),5~10月(6~9月)降水较丰(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10月至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干季)。

(2)为(两)大河下游冲积平原和三角洲,(海拔低于200米)地势低平,自北(西北)向南(东南)(或自内陆向沿海)倾斜(或渐低)。

(3)水网密,水量丰,便于运输;利于干季或干旱时对黄麻的灌溉;便于浸沤黄麻。

(4)位于黄麻集中生产区(原料地);稠密的水系便于原料运输,连河通海便于产品外运;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麻纺织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基础好,麻纺织的历史长、工艺精,有(技术好、经验丰富的)技术工人。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特征。

结合图例可知,黄麻主要分布在恒河下游,该区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描述气候特征从气温、降水两方面分析。

结合气候资料图可知,气温特点为全年高温;降水从降水总量及季节分配两个角度入手:全年降水量大,6~9月降水较多,10~次年5月降水较少。

(2)本题主要考查印度恒河流域的地形特征。

地形特征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起伏状况、主要地形区的名称及分布、特点等方面进行描述。

河流下游形成冲积平原,河口处形成三角洲;地势低平;根据河流流向可知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

(3)本题主要考查河流对农业生产的作用。

印度的黄麻出口量较大,水网稠密,便于运输;黄麻产区降水季节变化较大,旱季可利用河流水灌溉;“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沤后,才能进行初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由此可知,黄麻需水的浸泡。

(4)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

工业区位从以下方面考虑:原料、燃料、工业基础、社会协作条件、劳动力、市场、交通、政策、科技、信息通达性等。

结合甲城市发展麻纺织业的历史及麻纺织业的特点即可分析出有利条件。

文综39.F3(3)(4) M3(5)[2011·重庆卷] 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符合时代的主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朝鲜半岛的经济发展是东北亚和平稳定的基础之一。

半岛南北差异化的区域发展受到了区域地理要素的影响。

图7反映了朝鲜半岛的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状况,下表是图7所示区域四个代表性城市降水量的年内分配表。

图7
(3)图7中松林与浦项相比,发展钢铁工业的资源优势有哪些?
(4)浦项资源贫乏,但钢铁工业发达。

根据图7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资源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对钢铁工业布局影响的变化。

(5)表2中6~9月降水量占全年比重最高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

根据图7、表2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朝鲜半岛降水的总量和时空分布主要特征。

文综39.F3(3)(4) M3(5)[2011·重庆卷] 【答案】 (3)①原料(铁矿石)丰富;②燃料(煤炭)充足;③水资源丰富。

(4)①资源因素的影响减弱;②(市场、技术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增强。

(5)新义州。

降水总量和时空分布特征:①大部分地区年降水总量丰富;②降水集中在6~9月;③夏秋季节降水集中程度由北向南减弱(或夏秋季节降水集中程度由南向北增强);④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增加(或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解析】 (3)本题考查两地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由图可以看出与浦项相比,松林地区煤炭、铁矿资源丰富,年均降水降水量在800~1000mm 之间,水资源相对充足。

(4)本题主要考查影响钢铁工业的因素的变化情况。

在早期钢铁工业应是在资源的基础上发展的,后来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交通条件及市场的变化,资源因素所起的作用逐渐减弱,而科技、市场及交通等社会经济因素所起的作用逐渐加强。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图表获取信息及分析问题、描述问题的能力。

由表可以直接看出6~9月降水量占全年比重最高的城市是新义州。

由图7可以看出朝鲜半岛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600mm 以上,说明年降水量丰富,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要说明区域之间的递变规律(由图7可知年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增加)
;降水的时间分布要
从降水的季节分配、集中季节或月份、集中程度等方面来分析。

课标文综37.(1)D5 (2)F3 (3)D4 (4)D5[2011·福建卷] 图14为R 河流域及周边地区图。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14
R 河塑造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峡谷平均深度达1600 m 。

R 河中上游地区年降水量约为250~500 mm ,下游地区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00 mm 。

甲国在R 河干支流上修建了近百座水库和大型引水工程,促进了该国西部的城市和工农业的发展。

(1)R 河大峡谷呈现出谷底荒漠、北壁林木苍翠、南壁植物稀少的景观,分别说明其成因。

(2)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相比,R 河沿岸地区工业较不发达,分析其原因。

(3)分析R 河河口出现断流现象的人为原因。

(4)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R 河径流量减少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

课标文综37.(1)D5 (2)F3 (3)D4 (4)D5[2011·福建卷] 【答案】 (1)大峡谷深居内陆,谷底受下沉气流控制,降水稀少,形成荒漠景观;北壁为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水多,林木苍翠;南壁为背风坡,降水少,植物稀少。

(2)R 河中上游为重要的水源保护区,且流域生态环境脆弱,限制了工业发展;大部分地处内陆山区,水陆交通较不便;城镇数量少,人口较少;技术水平低于甲国西部沿海地区。

(3)甲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对水的需求量不断增多,R 河梯级开发和引水工程截留了大量中上游来水,使下游的径流量减少,河口出现断流现象。

(4)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剧,水质变差;来水来沙的减少,使沿岸土地肥力下降,河口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减少;海水入侵,海岸线侵蚀加剧;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蒸发旺盛,气候更加干旱,大陆性增强;荒漠化加剧,下游生态环境趋向恶化。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植被的因素、影响工业的因素、河流的流量和地理环境整体性。

(1)从题目所给条件可以看出谷地、北壁和南壁景观不相同,则可以判断三地的降水有差异,可以从大气环流和地形因素来考虑。

(2)从R 河位于山区发散思考,河流要考虑环保,山区要考虑地形及由此影响下的交通、城市、人口等因素。

(3)可以从用水量和水坝的建设两大方面考虑。

(4)河流流量变化会影响下游的水质、海岸线、渔业资源、气候、植被等方面。

[2011·浙江卷] 某市寻找适合布局工厂的地点,该厂址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地形平坦;②距河流1 km 范围内。

图3中“空间资料”是该市地形与河流的空间分布,每一小方格代表1 km 2(该区面积共16 km 2);“属性资料”是地形和河流的类别资料。

根据选址条件,对照空间资料和属性资料,符合条件为“1”,不符合条件为“0”,若同一小方格内有两种不同属性类别分布时,为求简化,占有面积比例较大的属性作为评估对象。

完成7~8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