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
(普通植物病理学)第九章 植物病害流行
2020/7/22
第一节 植物病害流行的概念
❖2、什么是植物病害流行学? ❖研究植病发生规律、病害预测和病害管理的综合性学 科称为植物病害流行学(epidemiology)
❖3、研究植病流行规律的目的 ❖研究植病流行的时空动态,为植病预测提供依据 ❖研究植病流行的影响因素,为植病控制提供依据
水平的平均发病严重度。病情指数=I*S 。
=
调查总数×最高级代表值
×100
第三节 植物病害流行的概念
❖2)作物品种分布及生长状态监测; ❖3)环境变化监测,其中是小环境湿度等监测; 4、监测方法 ❖1)大面积普查法 ❖2)重点调查法 ❖3)调查研究法
2020/7/22
第四节 植物病害流行的监测
❖1、什么是植物病害流行的监测? 对农田病害生态系统的现场实况进行全面、持续的、定量和 定性的观测记载。 ❖2、监测的目的意义: 目的在于掌握农田病害生态系统和影响该系统的主要因素变 化情况,从而在生产上为进行病害预测和防治决策提供可靠 依据,在科研上为研究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和预测方法提供 依据。
2020/7/22
第二节 植物病害流行的类型 ❖植病流行的类型
❖积年流行病害(单循环病害) ❖单年流行病害(多循环病害)
2020/7/22
2020/7/22
2020/7/22
2020/7/22
第三第节一 三节植物植病物害病流害行流的行影的响概因念素
❖影响植病流行的因素 ❖1)寄主:大面积种植感病品种是植病流行基本因素 ❖2)病原:致病力强的病原亲和群体大量存在。 ❖3)环境:适宜的环境条件(温、湿、水量)是诱因 ❖4)栽培措施:通过改变以上因素而起作用。 ❖什么是植病流行的主导因素?——影响植病流行的其它因 素基本具备,且相对稳定,仅因某个或某几个因素的剧变而 导致病害流行(如气象)。该因素即植病流行的主导因素。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
严重度:表示植株或器官的病面积所占 的比率,如叶片上病斑面积占叶片总面 积的比率。严重度用分级法表示,如小 麦条锈病严重度分级。 病情指数:全面考虑发病率与严重度两 者的综合指标。若以叶片为单位,当严 重度用分级代表值表示,计算公式为:
的
其他计量植物群体的发病程度的指标: 病田率; 病点率; 病田单位面积内传病中心或单片病叶数量。
(二)、按照预测的时限可分为长期预测、中期预测和短期 预测。 1、长期预测亦称为病害趋势预测,其时限尚无公认的标准, 习惯上概指一个季度以上,有的是—年或多年,多根据病害 流行的周期性和长期天气预报等资料作出。预测结果指出病 害发生的大致趋势,需要以后用中、短期预测加以订正。
2、中期预测的时限一般为一个月至一个季度,多根据当时的 发病数量或者菌量数据,作物生育期的变化以及实测的或预 测的天气要素作出预测,准确性比长期预测高,预测结果主 要用于作出防治决策和作好防治准备。
马鞍型流行曲线:如果发病后期因寄主成株抗病性 增强,或气象条件不利于病害继续发展,但寄主仍 继续生长,以至新生枝叶发病轻,流行曲线呈马鞍 型,例如甜菜褐斑病、大白菜白斑病等。 多峰型曲线:有些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有多个发 病高峰,流行曲线为多峰型。稻瘟病在南方因稻株 生育期和感病性的变化可能出现苗瘟、叶瘟和穗颈 瘟等三次高峰。在小麦条锈病菌越冬地区,冬小麦 苗期发病有冬前和春末两次高峰。华北平原玉米大 斑病常在盛夏前后也有两次高峰,因盛夏高温抑制 了病菌侵染。
4.根据菌量、气象条件、栽培条件和寄主植物生育 状况预测 有些病害的预测除应考虑菌量和气象因素 外,还要考虑栽培条件和寄主植物的生育期和生育状 况。 例如,预测稻瘟病的流行,需注意氮肥施用期、施用 量及其与有利气象条件的配合情况。 水稻纹枯病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栽植密度、氮肥用量 和气象条件,可以作出流行程度因密度和施肥量而异 的预测式。 油莱开花期是菌核病的易感阶段,预测菌核病流行多 以花期降雨量、油菜生长势、油菜始花期迟早以及菌 源数量(花朵带病率)作为预测因子。
第二节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精简版范文
第二节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第二节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是指根据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预测模型,对一段时间内的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预测和预报的工作。
1. 病虫害的预测方法
统计法:通过对历年病虫害发生情况的统计分析,找出发生规律和影响因素,以此预测的发生趋势。
模型法:建立数学模型,将病虫害发生与环境因素进行关联分析,通过模型预测的发生情况。
传染病模型:根据传染病理论,将植物、真菌等病原体的传播规律纳入模型,预测病虫害在不同区域的传播趋势。
遥感技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的地表信息,结合病虫害的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空间分布图绘制,预测病虫害的发展趋势。
2. 病虫害的预报方法
模型预报:根据预测模型得出的结果,预报一段时间内各地区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预警系统:搭建病虫害预警系统,通过监测站点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及时发布病虫害预警信息,提醒农民防虫害。
调查预报:通过对病虫害发生情况的实地调查和病虫害种群数量的监测,预测的发生情况和危害程度。
3. 病虫害预测预报的意义
提前预警:通过预测预报,可以提前发现病虫害的发生趋势,进行防治准备,减少病害危害和经济损失。
合理施策:根据预测结果,合理选择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和药剂使用,提高防治效果,减少农药使用量,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更加
友好。
积累经验:通过不断的预测预报,可以积累经验,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影响因素,为今后的预测预报工作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
依据。
以上是关于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的内容介绍,通过科学的预
测预报工作,可以更好地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农民的利益。
第十二章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
适用范围:一般为病害发生在5%以前,或 发展非常迅速的病害如马铃薯晚疫病以病 株率为单位的情况。
Company Logo
4.6.2 逻辑斯蒂增长模型
(Logistic growth model)
又称自我抑制性方程。 微分式是:dx/dt=rx(1-x)
式中: x为病情;(1-X)为未发病的健康组 织。 r 为速率参数,即病害的增长速率 (或称流行速率)。
病情指数=
调查总叶数X最高级值
x100
Company Logo
四 植物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
时间动态是指病害数量或发病程度随时间进程而发生 的变化。
时间动态主要研究病害流行的季节发展曲线、定量描 述的数学模型、流行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4.1 单年流行病与积年流行病的比较
比较项目
病害过程 病原物越冬 与初菌量 传播体 传播方式 发生部位 典型病例
葡萄霜霉病在法国,导致财政损失和发明波尔多液
Company Logo
国外植物病害流行的主要事例
1870-1880 1916-1917 世界之最。 1930面积发生, 1942-1943 1970 咖啡锈病在斯里兰卡种植者财政破产和英国人改饮茶水。 马铃薯晚疫病在德国,造成种薯匮乏, 大量引种导致品种混乱居 美国从欧洲引入板材,造成荷兰榆树病(Dutch elm disease)大 减少遮荫树种(美国榆树), 使房地产产值下降。 水稻胡麻斑病在孟加拉引,起孟加拉饥荒,饿死近200万人。 玉米小斑病在美国,引致美国玉米减产15%,计165亿kg 。
辣椒疫病
Company Logo
大区流行(pandemic) 是指流行过程中自然传播很广的状态,也称为泛洲流行或泛域流 行。
小麦秆锈病
第二节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第二节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第二节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植物病虫害是农业生产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它们不仅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可能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损害。
因此,对植物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显得尤为重要。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是一项综合性工作,它涉及到植物病理学、昆虫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通过对病虫害的监测和调查,预测预报能够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病虫害发生规律的掌握了解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是进行预测预报的前提。
通过对病虫害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可以总结出病虫害的发生规律,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病虫害监测和调查通过对病虫害的监测和调查,可以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情况。
监测和调查的方法包括定点观察、普查、抽样调查等。
三、气象资料的收集和分析气象因素是影响植物病虫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收集和分析气象资料,可以预测病虫害的发生趋势。
例如,气温、湿度、降雨量等气象因素都会影响病虫害的发生。
四、遥感技术的应用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大范围病虫害发生的情况。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到植被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情况。
五、数学模型的应用数学模型可以用来预测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
例如,利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可以建立病虫害预测模型,预测未来的发生情况。
总之,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通过预测预报,可以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常见植物病虫害标题:识别与防治:常见植物病虫害的应对策略引言:在家庭的园艺和农业活动中,植物病虫害是常见的现象。
这些病症和虫害不仅对植物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而且还可能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了解和识别这些病虫害,以及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是保护植物和环境的重要步骤。
植物病虫害概述:植物病虫害包括由真菌、细菌、病毒、原生动物、线虫、昆虫和螨虫等引起的疾病和虫害。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它可以帮助农民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方法以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一、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方法1.天气因素预测天气因素是影响植物病虫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降雨量有助于病虫害的繁殖与传播。
因此,通过监测和分析天气因素,可以进行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常用的方法包括气象站数据收集与分析、卫星遥感技术以及气象模型模拟等。
2.病虫害历史数据分析通过统计和分析过去几年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可以总结出其发生的规律和趋势,对未来的预测提供参考。
通过建立病虫害数据库,可以更好地对病虫害的预测进行模型建立和数据分析。
3.生物学特性研究病虫害的传播与繁殖与其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
通过对病原体或虫害昆虫的生命周期、繁殖特点以及环境适宜性等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预测其发生情况。
这可以通过实验室研究、田间观察等方式进行。
二、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应用1.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通过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农民可以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例如,在知道某种病虫害易发生的年份,农民可以提前购买相应的农药,并进行预防性喷洒,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优化农药使用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还可以帮助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农药的过量使用。
通过预测可知,某种病虫害今年发生的可能性较低,农民可以相应减少农药购买量,从而节约成本并减少环境污染。
3.农业保险及金融支持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对于农业保险和金融支持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预测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可以帮助农业保险公司合理制定保险费率和赔付标准,为农民提供更好的保险服务。
同时,预测预报也能帮助金融机构对农业贷款进行风险评估,保障金融支持的稳健发展。
三、结论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通过准确预测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农民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植病流行学
植病流行学名词解释1. 植物病害流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病原物大量传播,诱发植物群体发病,并随时间的增长,病害数量不断增加,发病空间不断扩展,造成严重随时的过程和现象,称为病害流行。
2. 稳态流行:指病害在某地区早已存在、年年或经常发生而波动不大的流行状态,也称常发病。
3. 突发流行:指病害在某地区以前没有,一旦出现就迅速蔓延成灾的流行状态。
4. 植物病害流行学:植物病害流行学又称植物流行病学,是研究植物群体中病害在环境影响下发生发展规律、病害预测和病害管理的综合科学。
5. 协同进化: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密切生态关系但不交换基因的生物的联合进化,在其中,两种生物互相施加选择压力,使一方的进化部分地依靠另一方的进化。
它是一种基因调节的过程。
6. 毒性频率:是表现型的统计量,指针对一定品种具有毒性的病原物标样占总标样的百分率。
7. 定向选择:垂直抗病性的品种,如果其隐存的水平抗性很脆弱或较弱,逐步大面积推广后,当遇上侵袭力较强的相应毒性菌系,则后者便能得天独厚地发展成为优势小种,这就是毒性或毒性小种的定向选择。
8. 稳定化选择:和定向选择方向相反,垂直抗病品种面积减少,感病品种面积增加的条件下,毒性小种的侵袭力不如无毒性小种强,在感病品种上竞争不过无毒性小种,不利于毒性突变,使之后代中出现毒性小种频率越来越低的选择,叫稳定化选择,又叫自发平衡。
9. 微梯佛利亚效应:在进行垂直抗性育种的过程中,水平抗性丧失的现象。
10. 遗传漂变:有限的群体由于继代繁殖中随机“取样”的结果,群体中某些类型往往会被丢失,而其他被选类型在下代中频率相对增高,从而使群体结构发生意想不到的随机波动或振荡,这就是遗传漂变。
11. 基因流动:在寄主病原物群体遗传学中,基因流动和包子远程传播是紧密相关的。
当甲地区推广了抗病品种,病原菌群体中也产生了毒性小种后,通过孢子的远程传播,新的毒性基因也就传入了原来没有这个基因的乙地区,这就是基因型或亚群体的流动。
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
预测预报的重要性
减少经济损失
保护生态环境
及时预测预报植物病虫害,可以采取有效 的防治措施,减少农作物损失,保障农业 生产的经济效益。
通过预测预报,可以合理使用农药,减少 农药使用量和残留,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产 品质量安全。
提高防治效果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准确的预测预报可以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 依据,提高防治效果,减少防治成本。
实践方法
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预测预报,如田间调查、实验室检测、数据分析 等,确保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践效果
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和应用,提高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的准确性和 效率,为农业生产提供有力支持。
成功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地区水稻稻瘟病的预测预报。通过对该地区历年稻瘟病发生情况和环境因子的分析,预测了当年稻瘟病的发生趋势 ,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经过实践验证,该预测结果准确可靠,有效控制了稻瘟病的危害。
,推动植物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的发展。
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1 2
数据获取与处理难度大
植物病虫害的监测数据获取和处理难度较大,需 要加强技术研发和数据共享,提高数据质量和可 用性。
防治技术研发与应用不足
目前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研发和应用相对滞后, 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3
跨部门合作与协调不足
03
预测预报方法
经验判断法
01
02
03
观察症状
通过观察植物的症状,如 叶片变色、枯萎、长斑等 ,初步判断可能发生的病 虫害。
经验积累
根据长期实践经验,总结 出不同季节、不同环境条 件下可能发生的病虫害种 类和时间。
专家咨询
向农业专家咨询,了解病 虫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 法。
植物病害流行与预测
病害锥体(disease pyramid)
❖ 由于流行离不开速度,速度又包含时间, 所以在病害流行中应增加时间要素,这就 形成了如下的病害锥体图。 易感病的 寄主、具有强致病力的病原物、有利于发 病的环境条件同时并存并持续一定时间是 侵染性病害发生、流行的必要因素。以上 四因素都是病害发生流行的原因。
态和管理;1989年,遗传、抗病性和管理。 ❖ 6.坎贝尔:1990年,植物病害流行学导论; ❖ 7.曾士迈、杨演:1986《植病流行学》; ❖ 8.曾士迈等:1996《植保系统工程导论》。
(四)学科的基本特点
❖ (四)学科的基本特点 ❖ 1.群体和群体水平的科学 ❖ 2.采有了生态学观点和系统论的方法,注
协生作用和拮抗作用
❖ 协生作用:指病原物接种体在高密度下, 相互协助,促进侵染,侵染概率提高,曲 线的斜率增大。
❖ 拮抗作用:有些病原物在接种体过大时, 孢子间相互抑制,侵染概率下降。
(五)潜育期、产孢量测定
❖ 1.潜育期-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到寄主开始 表现症状所经过的时间。 实查:从接种到 表现症状的时间。在病害流行中是一个重 要参数。
(三)季节流行动态的基本模型
❖ 1、指数增长模型 (1)模型的形式: Xt=X0 ert X0—初始病情;Xt-t时刻的 病情;r-流行速度。 (2)模型的条件: A. 只考虑新生病斑的发生,不考虑老病斑 的消亡和报废; B. 可供侵染的寄主组织是 无限的; C. 环境条件是稳定的,增长率不 随时间而改变。
(三)病害流行的遗传学基础
❖ 寄主-病原物互作中的遗传关系 ❖ (1)基因对基因假说(Flor,1956):对应于寄主方面的每一个 决定抗病性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一、名词解释1 植物病害流行指植物病原物大量传播,在一定的环境下诱发植物群体发病,并且造成严重损失的过程和现象。
2 植物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指研究病害数量随时间而增长的发展过程。
3 植物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病害流行的空间动态是指病害的传播发展的过程,研究病害由点到面的发展变化。
反映了病害在空间的发展规律。
4 积年流行病害:指病原物需要经过连续几年的菌量积累,才能流行成灾的病害。
又称单循环病害、单利病害。
5当年流行病害:指在作物一个生长季节中,只要条件适宜,菌量能不断积累、流行成灾的病害。
又称多循环病害、复利病害。
6中间型病害:有许多病害介于上述两类病害之间,或兼有上述两类病害的特点,故称之为中间型号病害,如油菜菌核病、土传丝核菌引起的水稻纹枯、小麦纹枯、玉米纹枯病等。
7定向选择:抗病品种大面积推广应用后,相应的毒性小种便会大量繁殖增多,形成优势小种,最终导致品种抗病性丧失。
8稳定化选择:感病品种面积扩大时,强毒性小种适应性差,竞争不过无毒性或弱毒性小种而使频率降低,无毒性或弱毒性小种频率升高,不能形成优势小种。
9 S形曲线:S形曲线指病害发生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初始病情很低,其后病情随着时间不断上升直至饱和点而病情不再增长的病害曲线,如马铃薯晚疫病的流行。
10指数增长期:由开始发病到发病数量(发病率或病情指数)达到0.05(5%)为止,此期经历的时间较长,病情增长的绝对数量不大,但增长速率很高。
11 逻辑斯蒂增长期:由发病数量0.05开始到达0.95(95%)或转向水平渐近线,从而停止增长的日期为止。
在这一阶段,植物发病部位已相当多,病原菌接种体只有着落在未发病的剩余部位才能有效地侵染,因而病情增长受到自我抑制。
随着发病部位逐渐增多,这种自我抑制作用也逐渐增大,病情增长渐趋停止。
逻辑斯蒂增长期经历的时间不长,病害增长的幅度最大,但增长速率下降。
12 基因对基因学说:对应于寄主方面的每一个决定抗病性的基因,病原物方面也存在一个决定致病性的基因。
植物病理-第十五章 植物病害流行530
proportion of area or amount of tissue diseased
一般人为划分为几个级别(1,2,3……)并赋予一个代表值 以便计算
0级:叶片上无病斑 1级:叶片上仅有<0.5cm病斑
葡萄霜霉病分级标准
2级:病斑面积不超过叶面积1/3
3级:病斑面积占叶面积1/3-1/2 4级:病斑面积占叶面积1/2以上
• 综合菌量和气象因子的流行学效应,作 为预测的依据,已用于许多病害。
• 我国南方小麦赤霉病流行程度主要根据 越冬菌量和小麦扬花灌浆期气温、雨量 和雨日数预测,在某些地区菌量的作用 不重要,只根据气象条件预测。
根据菌量、气象条件、栽培条件和寄主生育状况预测
• 有些病害的预测除应考虑菌量和气象因素外, 还要考虑栽培条件和寄主植物的生育期和生育 状况。
目的——指导防治策略的研究,为制定防治计划、物资和技术准备等服务。 准确性不大。对土传、种传等传播方式简单、规律明显。
➢ 预测的依据
菌量预测 气象条件预测 菌量和气象条件 菌量、气象条件,栽培条件和寄主生 育状况
根据菌量预测
• 单循环病害的侵染概率较为稳定,受环境条件影响 较小,可以根据越冬菌量预测发病数量。
筛选出必备(波尔多液)、戊唑醇、醚菌酯、丙环唑、斗 秀(噻霉酮+戊唑醇)等低毒、高效杀菌剂。
褐斑病高效防控技术体系和技术规范
在果园褐斑病发生初期,病叶率达到1%左右之前开始第一 次用药(6月下旬-7月上旬)
褐斑病高效防控技术体系和技术规范
使用单一药剂戊唑醇效果较差。
褐斑病高效防控技术体系和技术规范
发生期预测
• 估计病害可能发生的时期。
• 根据小气候因子预测病原菌集中侵染的 时期,即临界期(critical period),以 确定喷药防治的适宜时机,这种预测亦 称为侵染预测。
植物病毒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植物病毒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植物病毒是引起作物病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农作物的健康和产量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以及国际贸易的加剧,植物病毒的监测、预防和控制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分析当前植物病毒的发展现状,并展望未来的趋势。
目前,全球植物病毒的发展现状呈现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植物病毒的种类和分布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化,新的病毒种类不断出现,并且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例如,亚马逊雨林的棕榈树遭受到的霉变病是由于新型病毒的出现而引发的。
此外,一些病毒如黄瓜花叶病毒和香蕉绿化病毒在亚洲地区愈发猖獗。
其次,全球植物病毒的传播速度加快。
随着国际交通和货物贸易的增加,植物病毒通过风、昆虫、介体携带等途径快速传播。
例如,‘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和‘Potato virus W’(PVW)等多种病毒已经在全球广泛分布。
这种快速的传播使得植物病毒的控制变得更加困难。
此外,全球气候变化对植物病毒的传播和流行产生重要影响。
气候变化对虫媒病毒和昆虫的生存和繁殖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气候变暖可以改变蚜虫和介体的迁徙和生态位,从而增加了病毒的传播机会。
因此,能够准确预测并适应气候变化的植物病毒防控策略变得尤为重要。
未来,植物病毒的发展将面临以下几个趋势:首先是技术的进步将推动植物病毒监测和早期预警能力的提高。
随着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植物病毒的检测方法将更加快速、准确和高通量。
例如,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可以快速识别和鉴定新的病毒株系,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其次,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将推动抗性品种的培育和病毒的防控。
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精确地修改植物基因组,从而培育出抗性品种。
这将为植物病毒的防控提供一种新的手段,并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全球合作与政策制定将对植物病毒的防控产生重要影响。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预报
壳浅紫色。 株型半紧凑 , 27 株高 9 厘米。 高抗矮花 叶病 , 抗大斑病、 小斑病和丝黑穗病 , 中抗纹枯病。 田问抗 陛皎女 。1 子 . 2适宜地区: 根据“ 锦玉青贮 2 ” 8
不 同地点的试验和生产示范结果 ,该品种适应范 围较广, 适宜在北京平原地区、 天津 、 河北北部 、 山 西中部 、 辽宁东部、 中南部、 吉林 黑龙江省第一积 温带 、内 蒙古呼和浩特春播区作专用青贮玉米品 种种植。 2栽培要点。. 21整地施肥。 要加深耕层 , 改善 土壤结构 , 耕作层要求达到 6 寸以上 , 在生产 中应 逐年加深耕层。要施足底肥 、 配合施肥, 保证三叶 临界期对养分质的要求 , 保证玉米吐丝 、 灌浆期最 大效率期的肥料需求量。2 . 2种子处理 : 精选的种 子要大小均匀 , 去掉虫蛀 、 霉变、 破裂和子粒小的 种子。 播前应做好发芽试验; 要进行晒种和防虫拌 药 ,— 是播前 晒种 2 3 ,可提 高 发芽率 1%左 -天 3 右 。二是防治地下害虫。三是种子包衣或拌种 , 在
责 任编辑 : 明月 胡
植 物病害 的流行 与预测预 报
郭红岩 ’ 杨春秀 。
( 、 兰 区方 台镇 农 业 综 合服 务 中心 , 1呼 黑龙 江 哈 尔滨 1 00 0 2 康金 镇农 业 综 合 服 务 中心 , 龙 江 哈 尔滨 1 00 ) 55 0 、 黑 5 50
摘 要: 植物病 害在一个时期 , 一个地 区内发生是普遍 而又严重的, 谈谈植物病害流行原 因及预 防。 关 键 词 : 物 病 害 ; 行 ; 防 植 流 预 1影响病害流行的主要因素。1 . 1初浸染源 与感病寄主的距离。 越冬或越夏后存活的初浸 染源是病害发生的启动因子。病原从越冬 ( 地 夏) 点传播时, 其接种密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急剧降 低, 因而初浸染源离寄主作物的远近, 影响接种体 的浓度。 2感病寄主的数量分布。 1 在—个地区大 面积种植感病基因型相类似的品种或连片种植感 病品种 , 都有助于接种体的繁殖、 传播 , 而促进病 害的流行。 在这种条件下, 病原接种体的有效利用 率最高, 繁殖倍数最大、 病害循环最快。 3寄主的 l 易感性。 寄主除由基因控制的感病外 , 环境条件也 能在—定程度上影响其感病。当环境条件十分有 利于发病时 , 感病品种更为感病, 中度感病 的品种 也可能成为高度感病的品种, 病原繁殖快, 浸染效 率高。1 . 4转主寄主或它种植物寄主的存在。 对于 浸染链中必须通过转主寄主的病害,有病的转主 寄主往往是病害的初浸染源。对于没有或不必须 通过转主寄主的病害 , 在没有某种寄主作物的季 节 ,病原可在其它寄主作物或野生 寄主上越冬 ( 或繁殖, 夏) 成为“ 桥梁” 寄主 , 以便在流行季节给 该作物提供大量的浸染源。 如菌核病常发区, 向日 葵种植面积的比例与大豆菌核病的流行程度呈高 度正相关,许多病毒病的流行与其杂草寄主的存 病。 这一类型的病害最易爆发成流行病 , 其浸染 速 在密切相关。1 . 5有浸染力强的病原生理小种( 株 度最快。 . 2 2积年流行病。 —个生长季节内不能引 系) 对当地主要栽培品种具有较强的侵袭力的病 起流行, 。 而需逐年积累病原, 数年达到流行程度的 原生理小种或株系达到一定的比例或数量 ,是病 病害称为积年流行病。 这类病害没有再浸染 , 称为 害流行的重要条件。1 . 6病原具有很高的繁殖能 单循环型病害。其潜育期多数较长,或为土传病 力。能引起流行病的病原真菌都能在短时间内形 害, 传播效率很低。 成大量孢子 , 使病原在浸染率很低 , 有利发病的环 3流行的预测预报。 病害流行的预测预报, 可 境条件持续时间短的情况下 ,仍然可以引起大量 以预测流行程度 ,以确定何时何地需要采取何种 成功的浸染。1 . 7接种体能被 陕速传播。能引起流 防治措施 , 是否需要种植产量较低、 品质较差的抗 行病的病原除繁殖率高外 ,还能适应快速传播。 病品种, 以取代产量高、 品质好 的感病品种 , 或轮 1 . 于发病 的环 境条 件。 8适 即使 以上 各种 条件均适 作年限是否可以缩短 ,也可预测抗病品种抗性保 于病害流行,而环境条件不十分有利也不能引起 持的年限或病原群体毒力的变化。预测预报的根 流行。 如露水对于孢子萌发侵人 , 相对于湿度对于 据一是根据初始菌量预测 , 对于单循环型病害, 初 孢子形成 , 温度对于病害潜育期 长 , 短 以及降雨埘 始菌量是病害流行极为重要的因素;二是根据气 候条件预测 , �
普通植物病理学-第十一章植物病害流行与预测
也 称 为 损 失 估 计 (disease loss assessment),主要根据病害流行程度预 测减产量,有时还将品种、栽培条件、 气象条件等因素用作预测因子。
经济损害水平(economic injury level) 和经济阈值(economic threshold)
2.按照预测的时限可分为 长期预测、中期预测和短期预测。
图12—l为小麦条锈病严重度分级标准图,以叶 片为单位,将其严重度分为8级,用百分率表 示。国际水稻研究所(IRRl)则大多采用0,l,3, 5,7,9六级记载标准;
3、 病情指数:是全面考虑发病率与严重度 两者的综合指标。若以叶片为单位,当严重 度用分级代表值表示时,病情指数计算公式 为:
病情指数=
2、 多循环病害(polycyclic disease) 是指在一个生长季中病原物能够连续繁 殖多代,从而发生多次再侵染的病害, 例如稻瘟病、稻白叶枯病、麦类锈病、 玉米大、小斑病、马铃薯晚疫病等气流 和流水传播的病害。这类病害绝大多数 是局部侵染的,寄主的感病时期长,病 害的潜育期短。
三、病害流行的条件
预报(测)量:代表一定时限后病害流行 状况的指标,例如病害发生期、发病数 量和流行程度的级别等称为预报(测)量。
预报(测)因子:而据以估计预报量的流 行因素称为预报(测)因子。
当前病害预测的主要目的是用作防治决 策参考和确定药剂防治的时机、次数和 范围。
一、预测的种类 1.按预测内容和预报量的不同可分为: 流行程序预测 发生期预测 损失预测等.
(1)流行程度预测:
预测结果可用具体的发病数量(发病率、 严重度、病害指数等)作定量的表达,也 可用流行级别作定性的表达,流行级别 多分为大流行、中度流行(中度偏低、中 等、中度偏重)、轻度流行和不流行,具 体分级标准根据发病数量或损失率确定, 因病害而异。
第12章 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
第十二章植物病害的流行与预测1.试举例比较多循环病害和单循环病害的流行学特点。
根据病害的流行学特点不同,可分为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两类。
单循环病害(monocyclic disease)是指在病害循环中只有初侵染而没有再侵染或者虽有再侵染,但作用很小的病害。
此类病害多为种传或土传的全株性或系统性病害,其自然传播距离较近,传播效能较小。
病原物可产生抗逆性强的休眠体越冬,越冬率较高,较稳定。
单循环病害每年的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初始菌量。
寄主的感病期较短.在病原物侵入阶段易受环境条件影响,一旦侵入成功,则当年的病害数量基本已成定局,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小。
此类病害在—个生长季中菌量增长幅度虽然不大,但能够逐年积累,稳定增长,若干年后将导致较大的流行,因而也称为“积年流行病害”。
许多重要的农作物病害,例如小麦散黑穗病、小麦腥星穗病、小麦线虫病、水麦恶苗病、稻曲病、大麦条纹病、玉米丝黑穗病、麦类全蚀病、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以及多种果树病毒病害等都是积年流行病害。
小麦散黑穗病病穗率每年增长4—10倍,如第一年病穗率仅为0.1%,则第四年病穗率将达到30%左右,造成严重减产。
多循环病害(polycyclic disease)是指在一个生长季中病原物能够连续繁殖多代,从而发生多次再侵染的病害,例如稻瘟病、稻白叶枯病、麦类锈病、玉米大、小斑病、马铃薯晚疫病等气流和流水传播的病害。
这类病害绝大多数是局部侵染的,寄主的感病时期长,病害的潜育期短。
病原物的增殖率高,但其寿命不长,对环境条件敏感,在不利条件下会迅速死亡。
病原物越冬率低而不稳定,越冬后存活的菌量(初始菌量)不高。
多循环病害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增长率很高,病害数量增幅大,具有明显的由少到多,内点到面的发展过程,可以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菌量积累,造成病害的严重流行,因而又称为“单年流行病害”。
以马铃薯晚疫病为例,在最适天气条件下潜育期仅3—4天,在一个生长季内再侵染10代以上,病斑面积约增长10亿倍,—个田间调查实例表明,马铃薯晚疫病菌初侵染产生的中心病株很少,在所调查的4669㎡地块内只发现了1株中心病株,10天后在其四周约1000㎡面积内出现了1万余个病斑,病害数量增长极为迅速。
植物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03
在使用农药后,注意控制作物上市时间,确保农药残留量在安
全范围内。
生物防治措施
利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敌
01
利用病原菌的天敌或益虫等生物防治手段,控制病原
菌的繁殖和传播。
使用生物农药
02 采用生物农药防治病害,如使用抗生素、细菌等,对
植物和环境友好,不易产生抗药性。
增强植物免疫力
03
通过施用植物免疫诱抗剂等生物技术手段,提高植物
科学施肥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和磷钾 肥,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
加强田间管理
及时清除病残体,减少病原菌 的传播和繁殖。
化学防治措施
选用高效低毒农药
01
选用对病害具有较高防治效果且低毒的化学农药,控制病害的
扩散和蔓延。
合理使用农药
02
根据病害发生规律和作物生长情况,合理使用农药,避免滥用
和过度使用。
注意安全间隔期
大豆胞囊线虫的防治
发病症状:大豆胞囊线虫是一种危害大豆根部的寄生性 线虫,导致根部发育不良,影响养分吸收和产量。病株 表现为生长缓慢、叶片发黄、根系弱小等症状。 选用抗病品种。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浇水,促进根系发育。
防治方法 与非豆科作物轮作。 使用药剂防治,如阿维菌素等。
06
未来展望与挑战
植物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汇报人: 2023-12-02
目 录
• 植物病害概述 • 植物病害的发生 • 植物病害的流行 • 植物病害的控制 • 植物病害案例分析 • 未来展望与挑战
01
植物病害概述
植物病害的定义
• 植物病害:是指植物在生物或非生物因子的影响下,发生一系 列形态、生理和生化上的异常,导致产量下降、品质变坏、甚 至死亡的现象。
植物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土壤中的腐生菌可以分为土壤寄居菌(soil
invaders)和土壤习居菌(soil inhabitants)两类。 土壤寄居菌主要随病株残体生活在土壤中,病株 残体分解,它们就死亡,大部分植物病原真菌和 细菌都属于这一类;土壤习居菌对土壤的适应性 强,在土壤中可以长期存活,并且能够在土壤有 机质上繁殖,如腐霉菌(Pythium)、丝核菌 (Rhizoctonia)和镰刀菌(Fusarium)多属于这 种类型。 病原物并不一定能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当数量增 加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自然衰退,主要原因可 能是土壤拮抗性微生物数量增加。
1.气流传播 病原物随风分散而扩大为害范围称气流传播或风力 传播。 各类病原物中,孢子小而轻、易从产孢机构脱落或 放射的一些真菌主要靠气流传播。土壤中的细菌、 线虫和列当等寄生性种子植物的种子也可随风飞散 传播,但一般距离较近。而在活细胞中的病毒、类 病毒、类细菌、类菌原体、螺原体,呈粘液状的细 菌,孢子常与胶状物混在一起或难以从产孢机构脱 落的某些真菌等一般不能靠气流传播。 病原物气流传播的特点是距离远、范围广,但传播 的方向性、有效性比较差,传播后能否引起病害受 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
2.雨水传播 也称雨露或流水传播,就是靠雨滴飞溅、雨露 流淌、灌溉水及雨水流动传播病害。 雨水传播的病原物具有菌体或孢子常与粘液状 的胶质混生、孢子的产生与脱落和降雨密切相 关、孢子不易被风吹落及病原体较重较大等特 点。在各种病原物中,细菌以及产孢结构带有 胶质和产生游动孢子的真菌,主要靠雨水传播。 靠雨水传播的距离一般都比较近,有明显发病 中心,早期消灭发病中心或当地菌源,避免灌 溉水从病田流向无病田,能取得一定防治的效 果。
3.土壤 土壤是病原物在植物体外越冬或越夏的主要场 所。病原物可以休眠、腐生或寄生在其他生物体的 方式在土壤中存活。 以休眠的方式:病原物的休眠体可以在土壤中较 长时间的存活,如鞭毛菌的休眠孢子囊、卵菌的卵 孢子、黑粉菌的冬孢子、真菌的厚垣孢子和菌核、 菟丝子和列当的种子以及线虫的胞囊或卵囊等。 以腐生的方式:一些病原真菌和细菌。 以寄生的方式:病毒可以寄生在土壤真的病株、土壤、病株残体、粪肥、传播 介体、温室和贮窖以及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等。 有些病原物有一种越冬场所,有些多种,但有主次之 分。 1.田间病株 田间带病的活植物体,为田间病株。无论是多年 生或一年生的植物,病原物都可以不同的方式在田间 病株的体内外越冬或越夏。 黄瓜霜霉病菌在北方以连续侵染的方式在露地和保 护地间传播和为害。 大白菜软腐病可以在田间生长的芜菁属寄主上越夏, 冬季在贮藏的种菜上越冬。 田间病株还包括其他作物、野生寄主和转主寄主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概念中得知:
(1)研究对象:植物群体病害; (2)流行学重视的是环境因素对植物病害的影 响; (3)流行学研究的内容是病害的数量在时间和 空间上变化的动态过程; (4)流行学任务是既要研究病害发生发展规律, 又要研究病害的预测预报、病害损失估计和防 治策略等内容。
2.寄主植物大面积集中栽培
农业规模经营和保护地栽培的发展, 往往在特定的地区大面积种植单一农作 物甚至单一品种,从而特别有利于病害 的传播和病原物增殖,常导致病害大流 行。
3.具有强致病性的病原物
许多病原物群体内部有明显的致病 性分化现象,具有强致病性的小种或菌 株、毒株占据优势就有利于病害大流行。
种传、土传、近 弱 长 高
玉米黑穗病 消灭初始菌源(X0)
4、防治策略比较
积年流行病害与单年流行病害的流行特点不 同,防治策略也不相同。
防治积年流行病害,消灭初始菌源很重要, 除选用抗病品种外,田园卫生、土壤消毒、种子 清毒、拔除病株等措施都有良好防效。即使当年 发病很少,也应采取措施抑制菌量的逐年积累。
多峰曲线:玉米大斑病、稻瘟病
一个季节中病害由于环境变化或寄主阶段抗病性 变化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高峰。
季节流行曲线常见形式
A. S型曲线 C. 双峰曲线
B. 单峰曲线 D. 多峰曲线
常见的S型曲线
1.0
病 情 指 0.5 数
0
20
40 60 80 100
日期
始发期
盛发期
衰退期
流行阶段的划分
(1)始发期:又称指数增长期,从始见 微量病情发展至0.05这段时期。
防治单年流行病害主要应种植抗病品种,采用 药剂防治和农业防治措施,降低病害的增长率。
三、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
植物病害的流行是一个发生、发展和衰退的 过程。这个过程是由病原物对寄主的侵染活动和 病害在空间和时间中的动态变化表现出来的。
病害流行的时间动态是流行学的主要内容之 一,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有重要意义。
指已发病单元发生病变的程度,通常用发 病面积或体积占该单元总面积或总体积的百分 比表示。
严重度有时还用发病等级的方式来表示, 尤其是对于一些系统侵染的病害。
分级标准一般采用国家统一标准,如国家无 统一标准,可自行制定可行性标准,用文字描 述或用图谱表示。
番茄花叶病毒病严重度分级标准 0级: 无病; 1级: 仅上部叶片有轻微花叶或条斑; 2级: 上部叶片明显花叶或条斑,叶变形,
在种植寄主植物抗病品种时,病原 物群体中具有匹配致病性(毒性)的类型将 逐渐占据优势,使品种抗病性丧失,导 致病害重新流行。
4.病原物数量巨大
有些病原物能够大量繁殖和有效传播, 短期内能积累巨大菌量。
有的抗逆性强,越冬或越夏存活率高, 初侵染菌源数量较多,这些都是重要的流行 因素。
对于生物介体传播的病害,传毒介体数 量也是重要的流行因素。
叶片有少量病斑(10%—25%)
5
3 植株下部叶片有多量病斑(50%以上),出现大
片枯死现象;中部叶片有中量病斑(25%—
50%);上部叶片有少量病斑(占10%—25%)
6
4 植株下部叶片基本枯死;中部叶片有多量病斑
(50%以上),出现大片枯死现象,上部叶片有
中量病斑(25%—50%)
3.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
1、病害的传播特点
主要因病原物种类及其传播方式而异。 气传病害的自然传播距离相对较大,其变化主 要受气流和风的影响。 土传病害自然传播距离较小,主要受田间耕作、 灌溉等农事活动以及线虫等生物介体活动的影响。 虫传病害的传播距离和效能主要取决于传病昆 虫介体的种群数量、活动能力以及病原物与介体 昆只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植物病害的计量
1.发病率
代表植物群体中病害发生的普遍程度, 一般以发病单元数占调查总单元数的百分率 来表示,一个发病单元可以是一张叶片、果 实、枝干、穗或植株等。人们常用得病穗率、 病果率、病叶率、病株率等都反映的是病害 发生的普遍率。
发病率
病样数 调查总样数
100%
2.严重度(severity)
(2)盛发期:又称Logist增长期,由发 病数量0.05到0.95的这段时期。
(3)衰退期:在盛发期后,流行曲线趋 于水平,病情不再发展,有时由于寄主 继续生长,流行曲线会呈下降趋势。
指数增长模型 Exponential growth Model
模型形式(指数增长方程) 积分形式:xt = x0 . e rt (x0为初始病情 ;xt
5.有利的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气象条件、土壤条件、栽 培条件等。
气象因素能够影响病害在广大地区的流行, 其中以温度、水分(包括湿度、雨量、雨日、雾和 露)和日照最为重要。气象条件既影响病原物的繁 殖、传播和侵入,又影响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寄主植物在不适宜的条件下生长不良,抗病 能力降低,可以加重病害流行。
远程传播:大量孢子被上升气流、旋风等抬 升离开地面达到千米以上的高空,形成孢子云, 继而又被高空气流水平运送列上百公里乃至数千 公里之外,最后靠锋面降雨、湍流或重力作用降 落地面,实现了远程传播。远程传播的病害有小 麦锈病、燕麦冠锈病和叶锈病、小麦白粉病、玉 米锈病、烟草霜霉病等少数病害。
我国小麦条锈病和秆锈病在不同流行区域间 也发生菌源交流和远距离传播现象。
是将普遍率和严重度结合起来,用一个数值 全面反映植物群体发病程度,可用下式计算:
病情指数 = 普遍率×平均严重度
式中平均严重度是多个严重度调查值的平 均,以百分率表示,其中不包括未发病即严重 度为0的记载。如果严重度是以级别来表示, 则改用下式计算病情指数:
(各级病叶数×各级代表值)
病情指数 =
100
植株轻度矮化; 3级: 叶片畸形,茎秆条斑较多,扭曲,
植株矮化; 4级: 植株严重矮化,上部叶片枯死。
玉米小斑病严重度分级标准
严重 各级 度 分 代表值
级
分级标准
1 0 全株叶片无病斑
2 0.5 植株下部叶片有零星病斑(10%以下)
3
1 植株下部叶片有少量病斑(10%—25%)
4
2 植株下部叶片有中量病斑(25%—50%);中部
在诸多流行因素中最重要的有以下 几方面:
1.感病寄主植物
存在感病寄主植物是流行的基本前提。 感病的野生植物和栽培植物都是广泛存在的。 虽然人类已能通过抗病育种选育高度抗病的品 种,但是现在所利用的主要是小种专化性抗病性, 在长期的育种实践中因不加选择而逐渐失去了植物 原有的非小种专化性抗病性,致使抗病品种的遗传 基础狭窄,易因病原物群体致病性变化而丧失抗病 性,沦为感病品种。
当寄主、病原物条件具备时,环境因素便 成为主导因素,而当病原存在,环境条件又 利于发病时,寄主抗性便成为主导因素。
流行主导因素的时空条件性很强,“主 导”是相对的概念,同一种病害,处在不同 的时间和地点,其流行主导因素可能全然不 同。
又称为“多循环病害”。
2、积年流行病害
此类病害特点是:多为种传或土传的全株性或 系统性病害,自然传播距离较近,传播效能较小。
积年流行病害每年的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初始 菌量。寄主的感病期较短.在病原物侵入阶段易 受环境条件影响,一旦侵入成功,则当年的病害 数量基本已成定局,受环境条件的影响较小。
此类病害在—个生长季中菌量增长幅度虽然 不大,但能够逐年积累,稳定增长,若干年后将 导致较大的流行。
按照研究的时间规模不同,流行的时间动态 可分为季节流行动态和逐年流行动态。
1、植物病害季节流行曲线
在一个生长季中如果定期系统调查田间发病 情况,取得发病数量(发病率或病情指数)随病害 流行时间而变化的数据,再以时间为横坐标,以 发病数量为纵坐标,绘制成发病数量随时间而变 化的曲线。该曲线被称为病害的季节流行曲线 (disease progress curve)。
植物病害流行的时间和空间动态及其影响 因素是植物病害流行学的研究重点。
病原物群体在环境条件和人为干预下与植物 群体相互作用导致病害流行,因而植物病害流 行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需要采用定 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即定性描述 病害群体性质和通过定量观测建立关于群体动 态的数学模型。
2、病害近程、中程和远程传播
流行学中常用一次传播距离和一代传播距离的 概念。
一次传播距离:病原菌孢子从释放到侵入植 物体这段时间内所引起的病害传播,以日为时间 单位,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为一日之内实现的病害传播距离。
一代传播距离:病害一个潜伏期内多次传播 所实现的传播距离。传播距离在百米以下的,称 为近程传播;传播距离为几百米至几公里的,称 为中程传播;传播距离达到数十公里乃至数百公 里以远的为远程传播。
二、植物病害流行
早期定义:病害在短时间内突然大面积严 重发生从而造成重大损失的过程。(该定义忽 略了病害在空间的变化)
现在定义: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病害在 植物群体中大量且严重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 很大的损失。该病害称为植物流行病害,此病 害的特点是病害群体数量大,造成损失严重。
第一节 植物病害的流行
曲线的起点在横坐标上的位置为病害始发期, 斜线反映了流行速率,曲线最高点表明流行程度。
病害季节流行曲线
S型曲线:黄瓜霜霉病 初始病情很低,其后病情随着时间不断上升直至
饱和点, 而寄主群体不再增长。
单峰曲线:白菜白斑病
植物生长前中期发病且达到高峰,后期因寄主抗 性增强或气候条件变为不利,导致病情不再发展,但 寄主全体群体仍继续生长,故病情高峰从高峰处下降。
6、病害流行的地区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