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 溶解性总固体 作业
水质检测之TDS笔(溶解性总固体)可行性分析报告
水质检测之TDS笔(溶解性总固体)项目可行性分析一、项目背景水是人类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活和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
本世纪下半叶,随着各种自然资源的滥开滥用,环境污染愈演愈烈。
生产和生活排出的大量污水,含有诸多有害因素,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淡水资源的日趋紧张也向人类发出警告,全世界缺水的国家已多达80多个。
地球上的淡水总共为400万立方公里,据估计每年被污染的淡水达到400立方公里,已出现美国向加拿大,西德向瑞士购买淡水的新鲜事。
凡此种种,不能不引起世人的担忧和关注。
西欧和北美等发达国家早就兴起控制水源污染的声浪,制定了一系列严重的法规。
大大推动了水质监测传感器的研制和水质监测技术的发展。
水质检测的指标有很多,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物理的,生物的和化学的指标。
水体环境的物理指标颇多,包括水温、渗透压、混浊度(透明度)、色度、悬浮固体、蒸发残渣以及其它感官指标如味觉、嗅觉属性等等。
水质化学指标利用化学反应、生物化学的反应及物理化学的原理测定的水质指标,总称为化学指标。
包括碱度、酸度、硬度、总有机碳(TOC)、微粒有机碳(POC)、总耗氧量(TOD)、化学耗氧量(COD)、生物化学耗氧量(BOD)、溶解氧、氯离子含量、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pE)、pH值、生物营养元素、各种化学形态的重金属离子、非金属微量元素、微量有机物、水体的污染物(如有机农药、油类)以及放射性元素等等。
综观这些检测项目的产品,有以下几个特点:(1)检测原理多为光学原理,成本较高;(2)通常以整机形式销售;(3)通常体积较大,售价较高;(4)市场用量不大等。
针对以上特点,根据我们现有的技术力量和资源配置,短时间内很难有所作为,由于这些原因,留下可供我们选择的项目并不多。
溶解氧和氨氮我们已经在做,溶解氧有高端的极谱式和低端的原电池式;氨氮的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检测原理可以推广到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以及氟、氯离子等。
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我们倾向于通常和饮水机配套销售的TDS笔(溶解性总固体)的开发。
52 水质 溶解性总固体0064
烘箱内烘 30min,干燥器内冷却 30min 称重,反复称重直至两次质量相差不超过 0.0004g。管吸取过滤水样 100mL 于蒸发
皿中,如水样的溶解性总固体过少时可增加水样体积。将蒸发皿置于水浴上蒸干,将蒸发皿移入 180℃±3℃烘箱内,1 小
时后取出,干燥器内冷却 30min 称重。将称过质量的蒸发皿再放入 105℃±3℃烘箱内 30min,干燥器内冷却 30min 称重,
量相差不超过 0.0004g。吸取过滤水样 100mL 于蒸发皿中,如水样的溶解性总固体过少时可增加水样体积。将蒸发皿置
于水浴上蒸干,将蒸发皿移入 105℃±3℃烘箱内,1 小时后取出,干燥器内冷却 30min 称重。将称过质量的蒸发皿再放入
105℃±3℃烘箱内 30min,干燥器内冷却 30min 称重,直至恒定质量。2)180±3℃烘干:将蒸发皿洗净,放在 180℃±3℃
第1次
( )( ) 第2次
备注
检测:
复核:
审核:
第 页共 页
FYT/CX-22-JL52-2020A
重量法分析水中(溶解性总固体)原始记录
任务单号:检测Βιβλιοθήκη 目溶解性总固体到样日期
烘箱温度
105℃ 180℃
检测依据 检测日期 实验环境
DZ/T 0064.9-2021 GB/T 5750.4-2006(8.1)
环境温度: oC 相对湿度:
%
仪器设备
口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 FYT/FX-022
直至恒定质量。精准加入 25ml 碳酸钠溶液于蒸发皿内并混匀。同时做一个只加 25ml 碳酸钠溶液的空白,计算水样结果
时应减去碳酸钠空白的质量。
计算公式
(TDS)(m2 m1)10001000 V
自来水中的总溶解固体及其影响
自来水中的总溶解固体及其影响自来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它提供给我们饮用、洗涤、烹饪等多种用途。
然而,自来水中的总溶解固体可能对我们的健康和生活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自来水中的总溶解固体及其影响。
一、什么是总溶解固体总溶解固体(TDS,Total Dissolved Solids)是指自来水中所含有的所有溶解的固体物质的总量。
它包括了水中溶解的无机盐类、有机物质、矿物质等。
常见的溶解固体包括钙、镁、硬度、砷、铜、铁等。
二、自来水中的总溶解固体对人体的影响1. 健康问题高含量的总溶解固体可能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一些溶解的有机物质和重金属可能导致慢性毒性,对肾脏、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一些微生物和细菌也可能存在于总溶解固体中,进一步增加了患病的风险。
2. 水质味道总溶解固体的高含量可能会导致自来水的味道变得异味,例如苦味、金属味或者其他不愉快的味道。
这些味道会影响我们对自来水的接受度,从而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
3. 水质污染过高的总溶解固体含量可能导致水质污染问题。
其中一些固体物质在水中不溶解,会形成沉淀物或泥沙,进而导致水质浑浊,影响水的透明度和净化效果。
此外,高含量的总溶解固体也可能导致水垢问题,加速水管和家电设备的磨损,降低使用寿命。
三、减少总溶解固体的方法1. 水处理设备使用水处理设备是减少总溶解固体的有效方法之一。
常见的水处理设备包括反渗透系统、离子交换器、滤水器等。
这些设备能够去除大部分的总溶解固体,提供更清洁、安全的自来水。
2. 烧开水将自来水煮沸后冷却饮用,可以有效减少总溶解固体含量。
烧开水不仅可以杀灭一定数量的细菌和微生物,还能够蒸发掉水中的一部分溶解固体。
3. 使用过滤器通过选择合适的过滤器来过滤自来水也是一种方法。
适用于减少总溶解固体的过滤器包括活性炭滤芯、陶瓷滤芯等。
这些过滤器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溶解固体,提供更清洁的水质。
水质采样作业指导书
水质采样作业指导一、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本公司环境检测水质采样样品的现场采集工作二、依据标准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 91-2002)2.《水质河流采样技术指导》(HJ/T 52-1999)3.《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2004)三、器具1.采样设备水质采样可选用聚乙烯塑料桶、单层采样器、泵式采样器、自动采样器或自制的其他采样工具和设备。
场合适宜时也可以用样品容器手工直接灌装。
2.样品容器四、采样程序现场采样程序包括以下步骤·接受采样任务单·采样准备·现场采样实施·样品交接1、接受采样任务单根据山东嘉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程序文件》JYJC/A-2014(第一版)的规定,中心化验室从营销管理部接受采样任务单同时详细了解该次采样任务的时间、地点、项目、频次等内容。
2、采样准备根据采样任务单的内容,中心化验室安排采样人员(须两人以上)准备合适的采样工具、足够的样品容器和现场固定剂等用品,并逐一清点。
携带相应的水质采样原始记录表格,并根据现场情况详细填写表格内容。
3、现场采样的实施3.1、废水采样方法3.1.1测定pH、COD、BOD5、DO、硫化物、油类、有机物、余氯、粪大肠菌群、悬浮物、放射性等项目的样品,不能混合,只能单独采样。
对不同的监测项目应选用的容器材质、加入的保存剂及其用量与保存期、应采集的水样体积和容器的洗涤方法等见表 1—1。
实际的采样位置应在采样断面的中心,当水深大于1M时,应在表层下1/4深度处采样;水深小于等于1M时,在水深1/2处采样。
一类污染物(总共、烷基汞、总镉、总铬、六价铬、总砷、总铅、总镍、苯并芘、总铍、总银、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
二类污染物(ph值、悬浮物、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石油类、动植物油、挥发酚、总氰化物、硫化物、氨氮、氟化物、磷酸盐、甲醛、苯胺类、硝基苯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铜、总锌、总锰、彩色显影剂、显影剂及氧化物总量、元素磷、有机磷农药、粪大肠菌群、总余氯)在排污单位排放口采样。
溶解性总固体
溶解性总固体(称量法)(GB/T 5750.4-2006)1 原理1.1水样经过滤后,在一定温度下烘干,所得的固体残渣称为溶解性总固体,包括不易挥发的可溶性盐类、有机物及能通过过滤器的不溶性微粒等。
1.2烘干温度一般采用1050C±30C。
但1050C的烘干温度不能彻底除去高矿化水样中盐类所含的结晶水。
采用1800C±30C的烘干温度,可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
1.3当水样的溶解性总固体中含有多量的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镁、硝酸镁时,由于这些化合物具有强烈的吸湿性使称量不能恒定质量。
此时可在水样中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而得到改进。
2 仪器2.1分析天平,感量0.1mg。
2.2水浴锅。
2.3电恒温干燥箱。
2.4瓷蒸发皿,100ml。
2.5干燥器:用硅胶作干燥剂。
2.6中速定量滤纸或滤膜(孔径0.45um)及相应滤器。
3 试剂碳酸钠溶液(10g/L):称取10g无水碳酸钠(Na2CO3),溶于纯水中,稀释至1000ml。
4分析步骤4.1溶解性总固体在1050C±30C烘干。
4.1.1将蒸发皿洗净,放在1050C±30C烘箱内30min,取出,于干燥器内冷却30min。
4.1.2在分析天平上称量,再次烘烤,称量,直至恒定质量(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0004g)。
4.1.3将水样上清液用滤器过滤。
用无分度吸管吸取过滤水样100ml于蒸发皿中,如水样的溶解性总固体过少时可增加水样体积。
4.1.4将蒸发皿置于水浴上蒸干(水浴液面不要接触皿底)。
将蒸发皿移入1050C±30C烘箱内,1h后取出。
干燥器内冷却30min,称量。
4.1.5将称过质量的蒸发皿再放放1050C±30C烘箱内30min,干燥器内冷却30min称量,直至恒定质量。
4.2溶解性总固体在1800C±30C烘干4.2.1将蒸发皿在1800C±30C烘干并称量至恒定质量。
4.2.2吸取100ml水样于蒸发皿中,精确加入25.0ml碳酸钠溶液于蒸发皿内,混匀。
溶解性总固体原始记录
检 验 原 始 记 录(水)
样品编号( )字第 号 共 页 第 页
样品名称 被检单位
采/送样单位 收样日期 年 月 日 检验日期 年 月 日
检测地点及环境条件 水质理化室 室温 ℃ 相对湿度 %
检测项目 溶解性总固体 检测依据 GB/T 5750.4—2006(8.1)
检测仪器及编号 ES-120J 电子分析天平 No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称量法
步骤:1、溶解性总固体(在105℃+3℃)将蒸发皿洗净,放在105℃+3℃烘箱内30min 。
取出,于干燥器内冷却30 min 。
再次烘烤、称量,直至恒重(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0004g ),记录蒸发皿的质量(m 0)。
2、将水样上清液用过滤器过滤。
用无分度吸管吸取过滤水样(V )100mL 于蒸发皿中,在水浴上蒸干后,移入105℃+3℃烘箱内30min ,1h 后取出。
于干燥器内冷却30 min 。
再次烘烤、称量,直至恒重,记录蒸发皿的质量(m 1)。
计算公式:
检验者: 复核者: 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ρ(TDS)=
(m 1-m 0)×1000×1000 V。
水质__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_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_(GBT_5750.4_2006_8.1)_称量法_方法确认
水质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4-2006 8.1) 称量法方法确认1 目的通过精密度测试来验证水样中的溶解性总固体GB/T 5750.4-2006 8.1,判断本实验室的检测方法是否合格。
2适用范围本标准试用于饮用水及水源水中溶解性总固体。
3 方法原理3.1水样经过过滤后,在一定温度下烘干,所得的固体残渣称为溶解性总固体,包括不易挥发的可溶性盐类、有机物及能通过滤器的不溶性微粒等。
3.2 烘干温度一般采用105℃+3℃。
但105℃的烘干温度不能彻底除去高矿化水样中盐类所含的结晶水。
采用180℃+3℃的烘干温度,可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
3.3 当水样的溶解性总固体中含有多量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镁、硝酸镁时,由于这些化合物具有强烈的吸湿性使称量不能恒定质量。
此时可在水样中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而得到改进。
4分析方法4.1 测量方法简述溶解性总固体(在105℃+3℃烘干)4.1.1将蒸发皿洗净,放在105℃+3℃烘箱内30min。
取出,于干燥器内冷却30min。
4.1.2 在分析天平上称量,再次烘烤、称量,直至恒定质量(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0004 g )4.1.3 将水样上清液用滤器过滤。
用无分度吸管吸取过滤水样100ml 于蒸发皿中,如水样的溶解性总固体过少时可增加水样体积。
4.1.4 将蒸发皿置于水浴上蒸干(水浴液面不要接触皿底)。
将蒸发皿移入105℃+3℃烘箱内,1h 后取出。
干燥器内冷却30min ,称量。
4.1.5将称过质量的蒸发皿再放入105℃+3℃烘箱内30min ,干燥器内冷却30min ,称量,直至恒定质量。
4.2 溶解性总固体(在180℃+3℃烘干)4.2.1按(5.1)步骤将蒸发皿在180℃+3℃烘干并称重至恒定质量。
4.2.2吸取100mL 水样于蒸发皿中,精确加入25.0mL 碳酸钠溶液于蒸发皿内,混匀。
同时做一个只加25.0mL 碳酸钠溶液的空白。
水质 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称量法 方法确认
水质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称量法方法确认1 目的通过精密度测试来验证水样中的溶解性总固体GB/T ,判断本实验室的检测方法是否合格。
2适用范围本标准试用于饮用水及水源水中溶解性总固体。
3 方法原理水样经过过滤后,在一定温度下烘干,所得的固体残渣称为溶解性总固体,包括不易挥发的可溶性盐类、有机物及能通过滤器的不溶性微粒等。
烘干温度一般采用105℃+3℃。
但105℃的烘干温度不能彻底除去高矿化水样中盐类所含的结晶水。
采用180℃+3℃的烘干温度,可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
当水样的溶解性总固体中含有多量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镁、硝酸镁时,由于这些化合物具有强烈的吸湿性使称量不能恒定质量。
此时可在水样中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而得到改进。
4分析方法测量方法简述溶解性总固体(在105℃+3℃烘干)将蒸发皿洗净,放在105℃+3℃烘箱内30min。
取出,于干燥器内冷却30min。
在分析天平上称量,再次烘烤、称量,直至恒定质量(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 g )将水样上清液用滤器过滤。
用无分度吸管吸取过滤水样100ml 于蒸发皿中,如水样的溶解性总固体过少时可增加水样体积。
将蒸发皿置于水浴上蒸干(水浴液面不要接触皿底)。
将蒸发皿移入105℃+3℃烘箱内,1h 后取出。
干燥器内冷却30min ,称量。
将称过质量的蒸发皿再放入105℃+3℃烘箱内30min ,干燥器内冷却30min ,称量,直至恒定质量。
溶解性总固体(在180℃+3℃烘干)按()步骤将蒸发皿在180℃+3℃烘干并称重至恒定质量。
吸取100mL 水样于蒸发皿中,精确加入碳酸钠溶液于蒸发皿内,混匀。
同时做一个只加碳酸钠溶液的空白。
计算水样结果时应减去碳酸钠空白的质量。
5. 计算溶解性总固体的计算公式Vm m TDS 10001000)()(01⨯⨯-=ρ 公式中:)(TDS ρ—水样中溶解性总固体的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 ); 0m —蒸发皿的质量,单位为克(g );1m —蒸发皿和溶解性总固体的质量,单位为克(g );V —水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溶解性总固体TDS测定电子教案(精)
《水环境监测》课程教案教学目标能力训练任务(1)能完成饮用水中总溶解性固体测定实训材料清单编制和实训准备工作;(2)能完成饮用水中总溶解性固体测定水样的采集、预处理和保存运输;(3)能完成饮用水中总溶解性固体测定的操作;(4)能正确处理数据、采取质控措施和编写监测报告。
(1)理解TDS含义;(2)熟悉GB/T 14415相关内容和要求;(3)掌握重量法测定饮用水中总溶解性固体的原理和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1)培养整洁、有序、安全、规范的实验习惯;(2)培养实事求是、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3)提高自主学习、团队合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1)水样的采集及预处理方法的选择;(2)重量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TDS。
难点:(1)重量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TDS。
教学方法、手段知识讲解:问题探究、现场教学与传统讲授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实验实训:任务驱动下学生主体的教、学、做一体化实训活动。
教学组织形式1.课前准备:实验小组(4-6 人)编写解性总固体测定实验所需仪器、器皿和试剂的材料清单,再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验实训准备工作。
2.实验实训:(1)教师讲解溶解性总固体测定的原理、适用对象、关键技术和注意事项;(2)学生以组为单位边学边做;(3)教师抽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巡查指导并及时规范学生操作;(4)实训操作结束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分析测定结果合理性和改进措施,将定稿后的实训报告上交;(5)实训小组整理实训台,值日学生检查、记录每个小组实验台面的整理情况,给出成绩等级。
3.总结评价:老师批阅实训报告,登记成绩后下发,点评总结实训活动。
作业 1.解决实验方法后的练习题; 2.编写溶解性总固体测定检测报告。
备注溶解性总固体TDS 测定溶解性总固体的概述1.1溶解性总固体溶解在水里的无机盐和有机物的总称,曾称总矿化度。
其主要成分有钙、镁、钠、钾离子和碳酸离子、碳酸氢离子、氯离子、硫酸离子和硝酸离子。
水质工程学作业及参考答案
思考题和作业1水循环定义1:水循环是指水由地球不同的地方透过吸收太阳带来的能量转变存在的模式到地球另一些地方。
定义2:在太阳能和地球表面热能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不断被蒸发成为水蒸气,进入大气。
水蒸气遇冷又凝聚成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称为水循环。
定义3:水循环是指大自然的水通过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等环节,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中进行连续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分为海陆间循环(大循环)以及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小循环)。
从海洋蒸发出来的水蒸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凝结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其余部分成为地面径流或地下径流等,最终回归海洋。
这种海洋和陆地之间水的往复运动过程,称为水的大循环。
仅在局部地区(陆地或海洋)进行的水循环称为水的小循环。
环境中水的循环是大、小循环交织在一起的,并在全球范围内和在地球上各个地区内不停地进行着。
水的社会循环:由于人类生产与生活活动的作用与影响,自然水循环径流部分参与的水循环。
水的社会循环对水量和水质有较为突出的影响,近年来,河流、湖泊来水量大幅度减少,甚至干涸,地下水位大面积下降,径流条件发生重大改变,不可复原水量所占比例愈大,对自然水文循环的扰动愈剧烈,天然径流量的降低将十分显著,引起一系列的环境与生态灾害。
简述水质污染指标在水体污染控制、污水处理工程设计中的作用。
水质指标是水中某一种或某一类杂质的含量,直接用其浓度表示,如某种重金属和挥发酚;有些是利用某类杂质的共同特性来间接反映其含量的,如BOD 、COD 等;还有一些指标是与测定方法直接联系的,常有人为任意性,如浑浊度、色度等。
水质指标是判断和综合评价水体质量并对水质进行界定分类的重要参数,是通过对污染物质做出定性、定量的检测以反映污水的水质,能综合表示水中杂质的种类和含量。
通过水质污染指标能指导水体污染控制和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的进行与发展。
溶解性总固体测定.
26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水环境监测
完,谢谢!
27
21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
2.5 结果计算
22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
主要内容
溶解性总固体的概述
重量法测定溶解性总固体
注意事项和思考题
23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
3. 注意事项和思考题
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
1.2 TDS与水质的关系
• 溶解性总固体的量与饮用水的味觉直接有关。 • 下表列出了饮用水TDS值与水质之间的关系: • 表1 TDS值与饮用水水质间的关系
水质状况 极好 好 一般 差 无法饮用 TDS浓度 少于300mg/L 300-600mg/L 600-900mg/L 900-1200mg/L 大于1200mg/L
18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
2.3 实验准备
(2)蒸发皿准备: ①将蒸发皿洗净,放在105±3℃烘箱内30min,取出,于干燥器 内冷却冷却30min。 ②在分析天平上称量,再次烘烤,冷却,称量,直至恒重(两 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0004g)。
19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10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
主要内容
溶解性总固体的概述
重量法测定溶解性总固体
注意事项和思考题
11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量法测定溶解性总固体
12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水质检测之TDS笔(溶解性总固体)可行性分析报告
水质检测之TDS笔(溶解性总固体)项目可行性分析一、项目背景水是人类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活和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源。
本世纪下半叶,随着各种自然资源的滥开滥用,环境污染愈演愈烈。
生产和生活排出的大量污水,含有诸多有害因素,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
淡水资源的日趋紧张也向人类发出警告,全世界缺水的国家已多达80多个。
地球上的淡水总共为400万立方公里,据估计每年被污染的淡水达到400立方公里,已出现美国向加拿大,西德向瑞士购买淡水的新鲜事。
凡此种种,不能不引起世人的担忧和关注。
西欧和北美等发达国家早就兴起控制水源污染的声浪,制定了一系列严重的法规。
大大推动了水质监测传感器的研制和水质监测技术的发展。
水质检测的指标有很多,按其性质不同,可分为物理的,生物的和化学的指标。
水体环境的物理指标颇多,包括水温、渗透压、混浊度(透明度)、色度、悬浮固体、蒸发残渣以及其它感官指标如味觉、嗅觉属性等等。
水质化学指标利用化学反应、生物化学的反应及物理化学的原理测定的水质指标,总称为化学指标。
包括碱度、酸度、硬度、总有机碳(TOC)、微粒有机碳(POC)、总耗氧量(TOD)、化学耗氧量(COD)、生物化学耗氧量(BOD)、溶解氧、氯离子含量、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pE)、pH值、生物营养元素、各种化学形态的重金属离子、非金属微量元素、微量有机物、水体的污染物(如有机农药、油类)以及放射性元素等等。
综观这些检测项目的产品,有以下几个特点:(1)检测原理多为光学原理,成本较高;(2)通常以整机形式销售;(3)通常体积较大,售价较高;(4)市场用量不大等。
针对以上特点,根据我们现有的技术力量和资源配置,短时间内很难有所作为,由于这些原因,留下可供我们选择的项目并不多。
溶解氧和氨氮我们已经在做,溶解氧有高端的极谱式和低端的原电池式;氨氮的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检测原理可以推广到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以及氟、氯离子等。
所以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我们倾向于通常和饮水机配套销售的TDS笔(溶解性总固体)的开发。
溶解性总固体测定.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
主要内容
溶解性总固体的概述
重量法测定溶解性总固体
注意事项和思考题
11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
2.重量法测定溶解性总固体
12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
2.1 原理及适用对象
17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
2.3 实验准备
(1)滤膜准备: ①将称量瓶洗净,置于 105℃烘箱中 2小时左右。 ②取出已烘干的 称量瓶放入干燥器内,冷却后取出称量瓶,用分析天平称量。③ 反复烘干、冷却、称量至恒重,即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 0.2mg 即 可。④用扁咀无齿镊子夹取微孔滤膜放于事先恒重的称量瓶里, 移入烘箱中于103~105℃烘30分钟后将称量瓶取出置于干燥器 内。⑤冷却至室温后,用分析天平称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 ,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小于等于0.2mg。
3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
教学内容
溶解性总固体的概述
重量法测定溶解性总固体 注意事项和思考题
4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
1.溶解性总固体的概述
5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
1.1溶解性总固体的概念
9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
1.3 TDS值与水质关系的其他报道
• 具有一定溶解性固体含量的井水和自来水首先容易被人体吸收,并能 补充人体所需要的一些微量元素。 • 与此同时,具有一定溶解性固体含量的井水或自来水还可以有效阻断 人体对有毒有害物质的吸收,从而减少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 的损害。 • 科学研究表明,长期饮用具有一定溶解性固体含量的水,可以有效降 低心脏病患者的死亡率。
溶解性总固体标准
溶解性总固体标准溶解性总固体(TDS)是水中溶解的无机盐和有机物质的总和。
TDS是水质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于水的饮用、工业生产、农业灌溉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制定和执行溶解性总固体标准对于保障水质安全、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制定溶解性总固体标准有利于保障饮用水质量。
饮用水中TDS含量过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例如导致肾脏负担加重、影响血液循环等。
因此,通过制定TDS标准,可以限制饮用水中TDS含量,保障人们的饮水安全。
其次,溶解性总固体标准的制定对于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用水中TDS 含量过高会影响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加大设备的维护成本,甚至影响产品质量。
因此,通过制定TDS标准,可以规范工业用水的TDS含量,保障工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此外,农业灌溉也是溶解性总固体标准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灌溉水中TDS含量过高会导致土壤结壤、作物生长受阻,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因此,通过制定TDS标准,可以控制灌溉水中TDS含量,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在制定溶解性总固体标准时,需要考虑不同用途水质要求的差异性,因此可以根据饮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灌溉水等不同用途的要求,分别制定相应的TDS标准。
同时,还需要考虑地区的气候、地质等因素,因为这些因素会对水质产生影响,从而影响TDS标准的制定。
在执行溶解性总固体标准时,需要建立健全的监测和管理体系,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和检测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TDS超标的问题。
同时,需要加强对水源的保护和治理工作,减少外源性污染物对水质的影响,保障水质的稳定和安全。
总之,溶解性总固体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水质安全、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TDS标准,加强对水质的监测和管理,才能有效地保障水质的安全和稳定,为人们的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提供可靠的保障。
溶解性总固体测定(精)
2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教学目标
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
2.知识目标
3.素质目标
(1)理解TDS含义;
(1)培养整洁、有序、安全、规
(2)熟悉GB/T 14415相关 范的实验习惯;
内容和要求;
(2)培养实事求是、严谨认真、
(3)掌握重量法测定饮用水 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中总溶解性固体的原理和关 (3)提高自主学习、团队合作能
9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
1.3 TDS值与水质关系的其他报道
• 具有一定溶解性固体含量的井水和自来水首先容易被人体吸收,并能 补充人体所需要的一些微量元素。
• 与此同时,具有一定溶解性固体含量的井水或自来水还可以有效阻断 人体对有毒有害物质的吸收,从而减少这些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 的损害。
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3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教学内容
溶解性总固体的概述
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
重量法测定溶解性总固体
注意事项和思考题
4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
1.溶解性总固体的概述
5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
(4)蒸发皿准备过程:
20
国家职业教育水环境监测与治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2.4 测定步骤
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
(1)将水样上清液用滤器过滤。用无分度吸管吸取过滤水样 100.00mL于蒸发皿中,如水样的溶解性总固体过少时可增加加 水样体积。
(2)将蒸发皿置于水浴上蒸干(水浴液面不要接触皿底),将 蒸发皿移入105±3℃烘箱内,1h后取出,干燥器内冷却30min, 称量。
饮用水溶解性总固体与总硬度、氯化物、硫酸盐的相关分析
我 们认
、
4里
。
2
.
为 异 搏 停 与 酮 替 芬 联 用 治 疗 支 气 管咚 喘 急 性 发 作 控 制哮 喘 作 用 快 服 用 方便 使 用安 全 副 作 用少 妥 疗效 较高
参 考文 献
、 。
王 孔 振几 李莲桂 朱 彭茸编 钙拈 杭荆 的 临床应 用 第 l
、
.
,
版 北 京 ! 国 氏 药 科技出版社
以 成立
3
、
督工 作者 在结 果 分 析 方 面 提 供 了具 体 的科 论 学 依据 对 以 上 四 项 的 检 测 起 到 指 导 作 用 检 测 结 果 直 观 分析 得 出 溶 解性
, ,
讨
3
.
,
。
1
、
对 检 测 结 果 的 错 报 误 报起 到 积 极 的检查 作
用
。
总 固 体超 标 时 其 它 三项 最少 有 一 项超标
抓化物 ( m s
旅 酸盐 ( m g /
/Lຫໍສະໝຸດ )一4土 58
.
7
。
o s
; 2
)
,
2 02 士 10 4
.
溶解 性总 因体 与其它 三项 的单元 线性 相关 分析 结果 见 表
表
项 日
` , 山 吐 八 U
2
2
溶解性总固体与其 它三 项的相关系 擞 与 回 归 方祖 回 归方 程
2O 0 9 4 0 0
丫比
,
o N
.
2
洲 挑翻 到以 L
OF
H八刊 口八月
姗沟比 八L
C 创山 EG仁
如.
.
19 9 5
水中溶解性总固体测定方法探讨
水中溶解性总固体测定方法探讨一、重量法测定重量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一定量的水样蒸发至干燥,然后称重,根据称重前后的质量差计算出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含量。
该方法的步骤相对简单,不需要特殊的设备,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实验室和实地监测。
然而,重量法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该方法需要较长的蒸发时间,且操作相对繁琐,不适用于大量样品的连续测定。
其次,溶解性总固体在蒸发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失真,特别是在高温下容易发生分解或挥发,因此不能完全准确地测定。
另外,该方法只能测量总的溶解性固体含量,无法进一步分析具体的成分,对于水质评价和水处理过程中的精确控制较为有限。
二、滴定法测定滴定法是通过化学滴定反应来测定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含量。
该方法的原理是先将水样进行预处理,使其中的溶解性固体以沉淀或显色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用标准溶液滴定,根据滴定试剂的消耗量计算溶解性总固体含量。
滴定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连续测定等优点,适用于实验室和现场监测。
然而,滴定法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滴定法需要事先了解水样中主要固体物质的性质,以选择适当的滴定试剂,并进行适当的预处理,比较繁琐。
其次,对于溶解度较低的固体物质,可能需要较长的滴定时间或增加滴定试剂的浓度,从而影响分析效果。
此外,滴定法无法对个别固体物质进行分析,只能测量总的溶解性总固体含量,对于一些特定物质的测定不适用。
三、仪器分析法测定近年来,随着仪器分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测定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方法。
例如,离子色谱、原子吸收光谱、质谱等技术的应用可以对个别离子进行测定,进一步分析和判定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成分和含量。
这些仪器分析法具有选择性好、准确度高、能同时分析多种成分的优点,对于水质检测和水处理过程中的控制具有更大的优势。
然而,仪器分析法也存在一些限制。
首先,这些分析方法需要昂贵的设备和专业技术的支持,不适用于一般实验室和现场监测。
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 溶解性总固体测定
2.3 实验准备
(1)滤膜准备: ①将称量瓶洗净,置于 105℃烘箱中 2小时左右。 ②取出已烘干的 称量瓶放入干燥器内,冷却后取出称量瓶,用分析天平称量。③ 反复烘干、冷却、称量至恒重,即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 0.2mg 即 可。④用扁咀无齿镊子夹取微孔滤膜放于事先恒重的称量瓶里, 移入烘箱中于103~105℃烘30分钟后将称量瓶取出置于干燥器 内。⑤冷却至室温后,用分析天平称量。反复烘干、冷却、称量 ,直至两次称量的重量差小于等于0.2mg。
7
1.2 TDS与水质的关系
•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中TDS的限值为1 000mg/L。 • 饮用水中TDS值过低会因口感平淡无味而不受欢迎,也会对输水 管道造成破坏。 • 过高的TDS浓度,会造成口味不佳和水管、热水器、热水壶及家 用器具的使用寿命减短,因而引发居民的反感。
8
1.3 TDS值与水质关系的其他报道
• 曾报道饮用水中的TDS与癌症、冠状动脉疾病、动脉硬化和心血管 疾病呈负相关。也有报道称饮用水中的TDS与死亡率亦呈负相关。
• 已确认TDS中的组分,如氯化物、硫酸盐、镁、钙和碳酸盐会腐蚀 输水管道或在管道中结垢。
9
1.3 TDS值与水质关系的其他报道
• 具有一定溶解性固体含量的井水和自来水首先容易被人体吸收,并能 补充人体所需要的一些微量元素。
14
分析天平
干燥器
15
水浴锅和蒸发皿
烘箱
16
2.2 试剂准备
(1)碳酸钠溶液(10g/L): ①用分析天平称取10g无水碳酸钠。②将无水碳酸钠倒 入烧杯中,加入蒸馏水用玻棒搅拌至无水碳酸钠全部 溶于水中。③将融化后的碳酸钠溶液倒入容量瓶,反 复冲洗烧杯和玻棒。④将容量瓶中加水到1000mL,盖 上容量瓶塞,摇匀即可。
溶解性总固体
溶解性总固体1. 适用范围1.1 本标准适用于矿物质水、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
2. 技术依据2.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T 5750.4—2006 8.1.5所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检测方法。
(105℃干燥—重量法)2.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检验方法。
GB/T8538—2008 4.8.1 所规定的饮用天然矿泉水中溶解性总固体的检测方法。
(105℃干燥—重量法)2.3 TB—214电子分析天平(51060462)使用说明书干燥箱(2030308)使用说明书3. 原理3.1溶解性总固体是水中溶解的无机矿物成分的总量。
水样经0.45μm滤膜过滤除去悬浮物,取一定体积滤液蒸干,在105℃的烘干温度下,所得的固体残渣称为溶解性总固体,包括不易挥发的溶解性盐类、有机物及能通过过滤器的不溶性微粒等。
4. 仪器4.1 分析天平,感量0.1mg。
4.2 水浴锅。
4.3 点恒温干燥器。
4.4 瓷蒸发皿,100ml。
4.5 干燥器:用硅胶作干燥剂。
4.6中速定量滤纸或滤膜(孔径0.45μm)及相应滤器。
5. 分析步骤5.1 将蒸发皿洗净,放在105℃+3℃烘箱内30min。
取出,于干燥器内冷却30min。
5.2 在分析天平上称量,再次烘烤、称量,直至恒定质量(两次称量相差不超过0.0004 g)5.3 将水样上清液用滤器过滤。
用无分度吸管吸取过滤水样100ml于蒸发皿中,如水样的溶解性总固体过少时可增加水样体积。
5.4 将称过质量的蒸发皿再放入105℃+3℃烘箱内30min,干燥器内冷却30min,称量,直至恒定质量。
6. 计算6.1 溶解性总固体的计算公式ρ(TDS)=(m1-m0)*1000*1000/V公式中:ρ(TDS)——————水样中溶解性总固体的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m0————————蒸发皿的质量,单位为克(g);m1————————蒸发皿和溶解性总固体的质量,单位为克(g);V ————————水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解性总固体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称量法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的溶解性总固体。
本法适用于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的溶解性总固体。
2 原理
2.1水样经过滤后,在一定温度下烘干,所得的固体残渣称为溶解性总固体,包括不易挥发的可溶性盐类、有机物及能通过滤器的不溶解微粒等。
2.2烘干温度一般采105±3℃。
但105℃的烘干温度不能彻底除去高矿化度水样中盐类所含的结晶水。
采用180±3017的烘干温度,可得到较为准确的结果。
2.3当水样的溶解性总固体中含有多量氯化钙、硝酸钙、氯化镁、硝酸镁时,由于这些化合物具有强烈的吸潮性使称量不能恒重。
此时可在水样中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而得到改进。
3 仪器
3.1 分析天平,感量0.1mg。
3.2 水浴锅。
3.3 电热恒温干燥箱。
3.4 瓷蒸发皿:100mL。
3.5 干燥器:用硅胶作干燥剂。
3.6 中速定量滤纸或滤膜(孔径0.45um)及相应滤器。
4 试剂
碳酸钠溶液(10g/L):称取10g无水碳酸钠(Na2CO3),溶于纯水中稀释1000mL。
5分析步骤
5.1 溶解性总固体在105±3℃烘干。
5.1.1 将蒸发皿洗净,放在105±3℃烘箱内30min。
取出放在干燥器内冷却30min。
5.1.2在分析天平上称其重量,再次烘烤,称量直至恒重(两次称重相差不超过0.0004g)。
5.1.3将水样上清液用滤器滤过。
用无分度吸管吸取振荡均匀的滤过水样100ml 于蒸发皿内,如果水样的溶解性总固体过少时可增加水样体积。
5.1.4 将蒸发皿置干水浴上蒸干(水浴液面不要接触皿底)。
将蒸发皿移入105±3℃烘箱内,1h后取出。
放入干燥器内,冷却30min,称量。
5.1.5 将称过重量的蒸发皿再放入105±3℃烘箱内30min,再放入干燥器内冷却30min,称量直至恒重。
5.2 溶解性总固体在180±3℃烘干。
5.2.1按(5.1)步骤将蒸发皿在180±3℃烘干并称量至恒重。
5.2.2用无分度吸管吸取100mL水样于蒸发皿中,精确加加入 25.0m碳酸钠溶液于蒸发皿内,混匀。
同时做一对只加25.0mlL碳酸钠溶液的空白。
计算水样结果时应
减去碳酸钠空白的重量。
6 计算
式中:
P(TDS)───水样中溶解性总固体的质量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mg/L);m 1───蒸发皿和溶解性总固体的质量,单位为克(g);
───蒸发皿的质量,单位为克(g);
m
V───水样体积,单位为毫升(m L)。
7 精密度和准确度
279个实验测定溶解性总固体为170.5 mg/L的合成水样,105℃烘干,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9%,
相对误差为2.0%;204个实验室测定同一合成水样,180℃烘干测定的相对标准差为5.4%,相对误差为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