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思想政治保障体系的建设探析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2012]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卫生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卫生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卫生局,教育部等部门部属有关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加快推进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教育部、卫生部决定共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强化医学人才是卫生事业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遵循医学教育规律和医学人才成长规律,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国际有益经验,立足长远制度建设,着眼当前突出问题,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核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培养适应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高水平医学人才,提升我国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按照‚立足国情,分类指导,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
根据我国国情,遵循医学人才成长规律,科学制定医学人才的培养标准,支持不同类型医学院校参与‚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
以试点高校的改革为重点,力争取得突破,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二、目标任务和建设内容(一)目标任务。
适应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探索建立‚5+3‛(五年医学院校本科教育加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大批高水平医师;适应国家医学创新和国际竞争对高水平医学人才的要求,深化长学制临床医学教育改革,培养一批高层次、国际化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适应农村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深化面向基层的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大批农村基层实用型全科医生。
(二)建设内容。
1.开展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根据区域教育、卫生规划,确定若干所地方医学院校和中央部委所属高等学校,开展五年制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推动高等医学院校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确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医学生医德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推进医学基础与临床课程的整合;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推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倡导小班教学、小班讨论;完善评价考核方法,建立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的全过程评定体系;加强医教结合,强化临床实践教学环节,严格临床实习过程管理,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培养医学生关爱病人、尊重生命的职业操守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实施方案(1)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实施方案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着眼医学教育中的突出问题,以点带面,分类实施,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实施方案,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法,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加强全科医学教育,加强临床实践教学能力建设,加强医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整体推进四川省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确保项目取得实效,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卫生厅《关于实施省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川教函【2013】111号)、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标准(试行)〉的通知》(卫科教发【2012】59号)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卫生厅《关于实施省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川教【2013】111号)、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助理全科医生培训标准(试行)〉的通知》(卫科教发【2012】59号)文件精神,全面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遵循医学专科人才培养规律,树立全科理念,以“六位一体,服务基层”为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以提高人才思想品德、职业道德、临床技能为核心,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3+2”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植根老区、面向秦巴、服务民生”的办学理念,为川陕革命老区和秦巴连片特困地区脱贫致富、同步小康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基层适用型卫生人才。
二、项目主要实施内容1、项目名称:“3+2”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即三年学历教育和两年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
2、组织机构:为切实完成项目建设,在达州市人民政府、达州市卫生局的协调下成立“达州市卓越医生培训理事会”。
理事长由市卫生局唐启烈担任,副理事长由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杨大荣、达州市中心医院李红兵、达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罗云担任,理事分别为:潘大兵、李元进、唐荣伟等。
将思政教育融入医学课程的实践探索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和竞争力。
02 思政教育与医学课程的结 合点
医学伦理与职业道德
1 2
医学伦理原则
尊重生命、热爱和平、积极向上、引人向善。
职业道德规范
救死扶伤、敬业奉献、平等仁爱、精益求精。
3
医学伦理与职业道德的实践应用
临床决策中的伦理考量、医患关系中的道德责任 、医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等。
医学人文关怀与沟通技巧
02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03
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培养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意 识和精神,积极投身医疗卫生事 业,为保障人民健康贡献力量。
发挥医学专业优势,积极倡导健 康生活方式,提高公众健康意识 和自我保健能力。
挑战与对策:进一步优化
05 思政教育与医学课程的融 合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思政素质
严格教师选拔和聘用标准,确保 教师具备较高的政治觉悟和理论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参 加医疗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活 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
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06 结论与展望
总结实践经验,巩固思政教育成果
梳理医学课程中思政教育的融入点和教学方法
通过回顾和梳理实践过程,明确在医学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关键点和有效的教学方法 ,如案例讨论、角色扮演、社会实践等。
将思政教育融入医学课程的实践探 索
汇报人:XX 2024-01-20
目 录
• 引言 • 思政教育与医学课程的结合点 • 实践探索:思政教育融入医学课程的方法与途
径 • 实践成果:思政教育对医学人才培养的促进作
用
目 录
• 挑战与对策:进一步优化思政教育与医学课程 的融合
对医学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思考
对医学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思考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快速发展,医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
然而,单纯的学科知识教学只是医学专业教育的一部分,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还需要进行课程思政。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对医学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
一、加强德育教育,增强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医学生是未来医生的“种子”,他们不仅需要掌握医学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因此,在医学专业课程中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通过授课内容的设置,引导医学生了解国家的医疗卫生政策,强调医生的社会责任。
例如,开设课程“医疗制度与改革”,让医学生了解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政策调整等方面的信息。
并引导学生审视和思考医疗卫生领域存在的问题,强调医学生要以人民群众的健康为中心,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设置社会实践环节。
让学生参与社区卫生服务、义诊活动、走进贫困山区等活动,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生活环境。
通过“半路出家”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到医生在人类健康保障中承担的重要的社会责任,提升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最后,建立健全的考核制度。
严格医学生的考核,要求医学生不能仅仅在学术上取得好成绩,更要求他们身体力行,为医疗卫生事业和社会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扶持医学生的人生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宪法所载的基本法律文书,是科学、共产主义和先进生产力相统一的价值体系。
将其融入医学专业课程,可以对医学伦理道德教育产生积极影响,提升医学生的人生观。
首先,课程内容的设计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例如,在医学伦理方面,通过介绍医学史上一些有价值的案例来强调患者的自尊和尊重。
在医学实践方面,培养医学生的精神独立和自我约束意识,提高医学生的行业荣誉感。
在医学要求方面,注重落实“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让学生明白“时刻保持医师应有的人文关怀、同理心、责任心”。
其次,通过课外活动逐步引导医学生,让其更好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医学思政目标
医学思政目标
医学思政目标指的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医学专业的学生具备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塑造高尚的医学道德情操,成为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为人民健康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1. 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医学思政教育要求学生要遵循唯物史观,认识到人类历史是不断发展的,实现自我价值是基于社会价值的基础上的。
同时,学生还需对生
命有深刻理解,认识到生命的尊严和神圣。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学
生应当珍惜时光,努力学习,追求真理、进步和完善,树立正确的人
生道路和目标,做有价值的人。
2. 塑造高尚的医学道德情操
医学思政教育应当引导学生遵循医德,严守医德道德规范,尊重患者
的人格尊严和感受,行医走向仁爱、维护公平、谦逊守诚,在专业上
不断超越自我,成为新时代的医学精英。
3. 成为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
医学思政教育强调学生既要具备医学知识的学术素养,又要发扬人性
化医疗的医学精神,注重医疗质量和临床安全问题,提高医学实践能
力和医患沟通技巧,同时要加强综合素质的提升,包括语言表达能力、
心理健康、人际交往和领导能力,成为具有综合素质和医学专业优势的新型医学人才。
4. 为人民健康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医学思政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医学学生健全的思想体系、优秀的医德医风、扎实的医学基础、丰富的医学知识、敏捷的临床思维,使其能够在未来的医疗实践中更好地为人民健康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究
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探究摘要:伴随着行业的发展,社会各界对医风医德的要求在逐步提高,作为培养医学后备人才的医学高职院校,突破现有教育体系限制,加强课程思政教育实践,提高课程思政教育的适应能力已刻不容缓。
基于此,本文就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进行简要探讨。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1 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1.1 以人为本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核心是立德树人教育,其本质在于育人。
因此,课程思政建设必须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学生成长成才需要什么样的品格,教师就应该提供相适应的素质资源。
1.2 润物无声在课程思政实施中,课堂教学必须做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思政化”,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融为一体,并最终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同心同向、协同育人。
1.3 各具特色课程思政建设应该根据不同专业、不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来开展,以教研室或课程组为单位,紧紧围绕课程本身的性质和功能,制定出各门课程课各俱特色的程思政建设路径和方法,真正做到“一课程一特色”。
2 高职院校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问题2.1 高校课程思政教育缺少系统设计和整体架构在课程思政建设初期,专业教师对思政缺乏深刻的认识,找不到挖掘内在资源的切入点,且很难把握其中的尺度,更无法确认获取的信息是否合适需要、整体方向是否正确、采用的授课模式与介入方式是否合适、课程思政教育成果能否经得起推敲等。
课程思政并没有实现与相关课程之间的完美融合,其关注点更多地放在如何落实课程思政上,对于教学方法明显缺乏认识。
上述问题的解决,均要借助顶层设计,搭配高度契合的组织体系、运行模式与政策规定,调动各方力量强化资源汇总、全面推动创新,不仅要及时予以个人“挖掘者”肯定,还需为参与教师创造沟通交流的条件。
在高职院校内,应打造跨院系分配师资力量的格局,令所有医学课程教师都有发展思政教育的资源支持,形成协同作战的局面。
2.2 医学专业教师对课程思政认识与应用能力不同教师是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医学专业课程教师应该在传授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推行价值塑造,通过学科间教学联动,使思政教育实现有效渗透。
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
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18.09.17•【文号】教高〔2018〕4号•【施行日期】2018.09.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机构与医师正文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卫生计生委、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卫生计生委,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为深入贯彻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现就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树立“大健康”理念,深化医教协同,推进以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服务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医学专业结构,促进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深度融合,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医学专业,培养一流医学人才,服务健康中国建设。
二、目标要求经过5年的努力,以“5+3”为主体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建立,医教协同育人机制更加健全,综合大学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医学教育质量文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建设一批一流医学专业,推出一批线上线下精品课程,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
三、改革任务和重点举措建设健康中国是实现国家实力全面提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基础。
全方位全周期维护群众健康需要医学教育变革,健康服务业快速发展催生医学教育变革,健康领域科技进步孕育医学教育变革。
医学教育要主动适应新要求,以创新促改革,以改革促发展,着力培养大批卓越医学人才。
地方医学院校卓越医生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
地方医学院校卓越医生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摘要:在分析当前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潍坊医学院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的建设与改革,提出了基于卓越医生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思路,由此提出了融素质、知识、能力为一体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临床医学;卓越医生;课程体系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209-02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卫生部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加快推进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重大举措。
潍坊医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的五年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获批成为全国第一批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我校也成为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试点高校。
我校是山东省属医学类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具有60余年的办学历史,是学校的传统优势专业,结合我校学生在全国第二、三届临床技能大赛中获奖情况和学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的建设,探索出适合卓越医生培养的课程体系。
一、临床医学专业现有课程体系分析课程体系是一个专业所开设的课程之间分工与配合,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包含课程设置、课程计划、课程教学内容、课程教学方法等因素。
课程体系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所培养的人才质量,经查阅全国近50所地方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目前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多采用原苏联模式,支撑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主要沿用苏联的“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课程结构,必修课总学分都比较高,明显高于其他专业,选修课学分所占比例较低;实验实践学分较少,与理论课的比例大都达不到1:1;由于地方医学院校学科结构相对单一,公共选修课特别是以人文学科为主导的基本素质和综合素质教育课程较少,缺乏医学生医德素养培养课程。
在我校2007年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分为通修课、专业主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和实践的教学五部分,通修课63.5学分,专业主修课80.5学分,专业选修课38学分,公共选修课共37门,要求学生修完15学分,实践教学70学分。
新时代医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时代医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泰州市中医院摘要:本文针对大学医学生,他们的思政现状以及思政教育中所面临的问题,从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方式和方法、专业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和评估及体制机制的具体内容等多个角度出发,探讨了大学里如何高效地进行医生们的思政教育,从而提高医生们的思政教育水平。
关键词:医学生;思政教育;问题;对策1 新时代医学生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1.1 医学生课程专业性强、课程思政融合度差医学生课程一般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和应用分子生物技术等,由于专业课的特殊性,使得其与思政教育的关联度不高,联系不紧密,因此,在课程运行中,专业课和思政是两个独立的、封闭的体系,存在着“两张皮”的问题,这样一来,就造成了课程的缺失和缺位。
1.2 单一导师制培养模式缺乏有效的思政教育指导作用教师在学生的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教育质量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大多数医科大学都是一位老师一次负责多个学生的单一培训方式,这种方式造成了老师的负担很重,老师的助手作用很少,老师基本上是“放养”式的辅导和教学,老师很难照顾到学生的思政工作,也很少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1.3 思政教育整体理念相对落后、缺乏实效性在部分医科大学,对思政课程的关注度不够,无论是从校方还是对学员的指导,都没有充分认识其含义和本质,而且大部分思政工作都依赖于学生部门或者思政部门和思政中心来进行,因此,在提升学员的生活和学习效率和满意度,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性格,以及加强自身健康的保护等方面,都不可能真正实现他们的思政工作。
当前,在大部分的高校中,都有心理学教师、学工干部、思政辅导员等构成了思政教学工作的人员。
因为教师配备不足,专业化程度较差,以及从业素质和岗位能力不符,使得这支队伍一般都缺少了必备的心理学及思政教学理论知识和专业技巧。
因此,当他们遇到了一些心理困惑、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等情况时,这些工作人员不但不能够帮助他们解决现实问题,还会加剧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所引起疾病的病情。
新时代下医学生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探究
新时代下医学生思政教育的实践路径探究作者:王信翔来源:《西部学刊》2022年第02期摘要:医学思想政治教育相比于其他专业有其教学对象的特殊性、教学场域多样性和教学任务艰巨性,因而从人文教育、医患困境、职业发展三方面构建“三位一体”的医学思政内容体系尤为重要。
然而,目前医学思政教育实践过程存在着“强专业,弱思政”的教育实践模式、传统型医学思政教育与现实情境相脱节、医学思政教育体系有待完善、思政教育与医学生个人成长相脱节等局限性。
欲优化当代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必须强调:(一)坚持“理论+实际”,构建全局性思政教育思维;(二)创新思政教育载体,发挥思政课堂主阵地作用;(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达到精准思政教育成效;(四)做好顶层设计,形成协同育人机制。
关键词: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路径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02-0128-05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思政课是高等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场域,承担思政育人,弘扬时代主旋律的使命。
自古以来,医者便被赋予了更多道德责任与使命。
在医学育人体系中,思政教育是强化医德医风,营造医学风尚,引导医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重要基石。
医学思政教育兼具理论知识传授、价值引导,培育崇高职业素养等多项任务。
近年来,非正常化的医患事件频频发生,成为当下社会存在并且难以化解的社会矛盾之一,也间接折射出医学生人文关怀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短板。
目前,医学教育事业对人文教育的需求越发迫切。
因此,对于高等医学院校而言,要发挥思政教育培育合格医学人才的价值性,有效构建符合医学规律,具有医学特色的医学思政,提高医学思政课程质量和水平,从而有效引导医学生立德成才,化解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无力感”。
一、概念厘定与内容系构建(一)医学思政概念厘定在传统文化中,医学又称为“仁术”,旨在以精湛的医术救死扶伤,其本身就蕴含“敬畏生命,救助他人”的人文元素。
基于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J O U R N A L O F C H E N G D E M E D I C A L C O L L E G E ·534·Vol.36 No.6 2019要求,将使用傣医药知识所得收益与知识所有人分享,实现傣医药产业化发展中各方主体间的利益平衡;在质量管理方面,应对傣医药相关产品进行专门的质量监控,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借鉴泰国的做法,以传统医药食品、药品的注册模式保证相关食品、药品上市后的质量水平,同时还应加强对相关市场宣传工作的审查,维护傣医药在市场中的良好声誉,为傣医药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Taweesak Suntorntanasat.泰国传统医药的发展现状[J].亚太传统医药,2005,(4):51-52.董作军,黄文龙.泰国传统医药保护及对我国中医药保护的启示[J].中国新药杂志,2008,17(14):1278-1280.周明高.加强地方立法保护促进民族医药发展[J].亚太传统医药,2008,4(9):1-3.(收稿日期:2019-05-06)[1][2][3]基于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李玉红,张泓波,徐晓惠,于晓敏,石 鑫,齐 菲(承德医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关键词】 卓越医生;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6879(2019)06-0534-03教育部和国家卫计委的“卓越医生教育培养2.0计划”是推进医学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工程,它更加注重医生岗位胜任力、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的培养,深层次地推动了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1]。
该计划指出,要全过程培育医学教育质量文化,推动医学院校将质量价值观落实到理论教学、临床实践教学等人才培养各环节。
2015年,承德医学院入选“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以卓越医师培养计划为导向开展了全方位的教育教学改革,并完善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在中医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落实质量价值观,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当代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
2023-11-11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当代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 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原则 • 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路径 • 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的意义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研究背景和意义
当前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如内容单一、缺乏要进一步扩大样本 量,深入研究不同类型医学院校的思 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情况,以提供更 加全面和准确的研究结果。
03
针对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未来研究 可以尝试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如个案 研究、深度访谈等,以更加深入地探 讨当代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建构 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同时,应该注重 研究的实践性和应用价值,为医学院 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 考和借鉴。
当前的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基础理论上,而缺乏对医学伦理、医德 医风、医疗法律等方面的教育。
缺乏针对性的教育内容
医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职业要求需要更加贴近实际的思想政治 教育内容,而当前的教育内容对此考虑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落后
教育方式陈旧
传统的讲授、灌输方式在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仍占主导地位,缺乏互动和实践性的教学方式。
培养批判性思维
通过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培养,医学生可以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对
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实践中的问题有更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遵循医学教育规律
强调医学伦理学
在医学教育中,伦理学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医学生需要深入学习 医学伦理学,了解如何在未来的医疗实践中遵循伦理原则。
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学生需要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 相结合,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医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医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医疗改革的推进,人们对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除了扎实的医学知识和临床能力,医学生还应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因此,医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医学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对医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
首先,医学生思政教育对于提高医生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医生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医术上的精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人格品质和道德修养。
在医学生思政教育中,重点强调道德伦理、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理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确医生应有的专业道德标准。
这将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责任心、敬业精神、公益意识等素质,从而提高医生的综合素质,使其不仅具备优秀的医学技能,还能够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医务工作者。
其次,医学生思政教育有助于提升医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医学是一门高度技术性的学科,但医生的工作不仅是技术层面上的治病救人,更是关乎病人身心健康的人文关怀。
医学生思政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他人,让学生理解医生的使命和责任,培养他们对病人的关爱和同情心。
这样的思政教育能够提高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技巧,在与病人互动中更加关注病人的情感需求,提供更为全面的医疗服务。
同时,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也能够推动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此外,医学生思政教育对于培养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是一个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学科,医学生思政教育应当鼓励学生勇于创新,不断追求卓越。
思政教育可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前沿医学科研动态,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思政教育也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终身学习意识,使他们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
医学科技的不断发展与更新,要求医生具备持续学习和自我更新的能力,而思政教育有助于激发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使其具备不断进修和学习的习惯。
对医学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思考
对医学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思考医学专业是一门特殊而重要的学科,涉及到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保障。
尽管学生们在医学知识和技能方面接受了系统的培训,但在面对复杂的医疗环境和伦理道德挑战时,仍然需要更多的思政教育。
在医学专业课程中实施课程思政,对于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课程思政可以促进医学专业学生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的培养。
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医学伦理、职业道德等内容,加强学生们对人类健康、医疗行业道德的认识,培养学生们的正确价值观和道德情操。
医学专业是一种责任重大的职业,从事这个职业的人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课程思政,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医生的职业道德要求,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树立正确的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
实施课程思政可以提高医学专业学生的思维素质和创新意识。
医学专业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思政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和创新意识。
医学领域是一个不断变化和进步的领域,需要学生具备持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通过课程思政,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对医学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对医学发展的团队合作和创新意识。
实施课程思政可以拓宽医学专业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素养。
医学专业是一个国际性的学科,需要面对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的患者。
课程思政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国际医学发展的了解,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国际交流能力和综合素质。
医学专业人才需要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素养,能够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医疗环境和文化差异。
通过课程思政,可以培养学生的世界观和国际视野,提高学生在国际医学领域的竞争力和交流能力。
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对于培养优秀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医学专业学生需要在知识和技能的也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具备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以及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素养。
通过实施课程思政,可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提高医学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为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医学课程思政研究课题申报书
当涉及医学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时,申报书可以探讨医学教育中如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医学课程思政研究课题申报书的基本结构和内容提纲:
申报书标题:探索医学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与实践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医学教育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对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影响
-探索医学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需求和深远意义
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国内外医学课程思政教育融合的研究现状
-医学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相关研究的理论框架与方法
3. 研究目标与内容
-确定医学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目标
-探讨具体的融合内容和形式
-设计并实施相关的教学实践方案
4. 研究方法与路径
-深入调研医学生的思想现状与教育需求
-教学实验与案例研究
-问卷调查与访谈等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的结合应用
5. 预期成果与创新点
-对医学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实践路径提出建议
-提出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教学模式
-形成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为医学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6. 研究过程与安排
-调研与访谈
-课程设计与实施
-数据整理与分析
-结果呈现与总结
7. 参考文献
以上提纲仅供参考,实际申报书的内容和结构还需根据具体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和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具体设计。
同时,在编写申报书时,还需要充分考虑学校、学科的指导意见,以及研究资金、时间等具体因
素。
全科住培医师思政教育
全科住培医师思政教育摘要:一、引言二、全科住培医师思政教育的必要性1.提升医师职业素养2.强化医德医风3.增强团队协作能力三、全科住培医师思政教育的实施方法1.课堂教学2.实践教学3.案例分析四、全科住培医师思政教育的成效评估1.学员满意度调查2.学术成果及竞赛成绩3.临床实践表现五、全科住培医师思政教育的未来发展1.融入常态化培训2.创新教育方式3.建立持续改进机制正文:全科住培医师思政教育:提升职业素养,强化医德医风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全科住培医师作为基层医疗服务的主力军,其思政教育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思政教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全科住培医师的职业素养,更能强化医德医风,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一、全科住培医师思政教育的必要性1.提升医师职业素养全科住培医师思政教育旨在培养具备高尚医德、精湛医术的医疗人才。
通过思政教育,使住培医师深刻认识到医生职业的神圣使命,从而增强职业荣誉感,全面提升职业素养。
2.强化医德医风医德医风是医疗行业的灵魂,全科住培医师思政教育正是立足于强化医德医风,教育住培医师关爱患者,恪守医德,严谨作风,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3.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全科住培医师思政教育注重培养团队精神,促使住培医师学会在医疗团队中发挥协同作用,为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二、全科住培医师思政教育的实施方法1.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全科住培医师思政教育的主要途径。
通过系统地学习党的医疗卫生方针政策、医学伦理学、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提高住培医师的政治觉悟。
2.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将思政教育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
通过组织住培医师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志愿服务,使其将思政教育理念付诸实践。
3.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全科住培医师思政教育的有效手段。
通过剖析医疗行业内的正反面典型案例,引导住培医师从中汲取教训,提升自身思政素质。
三、全科住培医师思政教育的成效评估1.学员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了解住培医师对思政教育的满意度,评估教育效果。
医学教育课程思政
医学教育课程思政一、引言医学教育是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医学伦理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基石。
近年来,随着医学发展的蓬勃壮大,社会对医师职业道德、医学伦理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加。
为了更好地培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养和医学伦理修养的医学专业人才,医学教育中的思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医学教育的角度探讨医学教育课程如何融入思政教育的方向和方法。
二、医学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医学教育与思政教育并非完全独立的两个领域,而是可以相互渗透、融合发展的。
医学教育课程作为培养医学专业人才的主要途径,对思政教育的融入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在医学教育课程中注入思政教育的内容和精神,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医学知识的同时,增强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
2.1 医学伦理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医学伦理是医学教育中重要的内容之一,与思政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
医学伦理强调医学专业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伦理原则,体现了社会的价值观和伦理观念。
在医学伦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入丰富的思政教育内容,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律法规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2.2 社会责任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医学专业人员具有较高的社会责任感,他们肩负着保护和救助生命的重要使命。
通过在医学教育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以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奉献精神,使其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医学专业人才。
思政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理解社会责任的内涵,并通过医学教育课程的实践活动将这些理念付诸于行动。
三、医学教育课程思政融合的实施方法融合思政教育的医学教育课程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和方法:3.1 融入案例教学通过以真实案例作为教学材料,可以将医学伦理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引发学生的思考。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伦理问题,并引导他们探讨解决方案。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思辨和决策能力。
3.2 引入讨论和辩论环节在医学教育课程中引入讨论和辩论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辩证思考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 育 教 学 论 坛
ED UC A T1 ON T EAC HI N G F O RUM
Ja n. 2 0l 5
N O. 2
实现“ 卓越 医生教 育培 养计划” 思想政治保 障体 系 的建设 探析
任东 明 , 张世忠 , 骆碧云 , 罗 蓉 ( 三峡 大学 医学 院 , 湖北 宜 昌 4 4 3 0 0 2 )
来, 随着高等医学 院校研究生招生规模 的扩 大 、 招生类 别 的多元化和学位类 型的调整 ,医学研究生 教育 出现 了培养教育质量下滑 、 人文精神缺失 、 学术与 医德行 为 等问题 , 对医学研究 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提 出了新 的要求 。医学教育 工作者 必须根据 出现 的新 问题 , 多 形式、 多途 径地加 强医学研 究生思想政 治工作 。
究生教育 中开设 的 《 自然辩证法 》 、 《 科学社会 主义理 论 与实践》 没有起 到强化 研究 生思想 政治教 育 的效
作者简介 : 任东 明( 1 9 7 7 一 ) , 男, 湖北宜 昌人 , 硕士 , j峡大学医学院科研与研究生管理 办公 室主任 。
— —
3 4— —
2 01 5年 1 月 第 2期
关键词 : 卓越 医生; 临床 医学硕 士专业 学位 ;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 图分 类 号 : G6 4 1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f 】 1 5 ) 0 2 — 0 0 3 4 — 0 2
国家 《 医药卫生 中长期发展 规划 ( 2 0 1 1 —2 0 2 0 ) 》 明确提 出 : N2 o 2 o 年, 要 造就一支数 量规模适宜 、 素质
摘要 : 国家实施“ 卓越 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 加强对专业 学位研 究生的培养 , 但研究生思想政 治教 育工作存
在 重视不足 、 机制不合理 、 人 力投入不足的 问题。明确导师责任 , 党组织建设 、 研 究生教育行政管理与思想政 治
工作 的三线统一 , 以加强 医学研究生的思想政 治教 育工作的力度 , 提 高医生研究生的道德和人 文素养。
总支部 , 下设各研 究生支部 ; 学 院 的研究 生辅 导员 , 具 体负责研究 生学生工作 日常事务和思想政 治教育 ; 导 师 负责专 业指导 , 虽 然一部 分高校 明确 指 出 , 导师 为 研 究生思 想政 治工作 的第 一责任 人 ,但在 具体 实施 时, 缺乏 相应 的联动 机制 , 造成研 究生思 想政 治教育 和专业教育分离 。在没有设立 医学部 的综合性 大学 的 医学教 育 中, 研究生思想政 治工作体制 在二级学 院断 档 ,医学研究生前期完成课程 学 习和实验室工作 , 后 期 进入 临床实践 能力 培养后 , 各 临床 医学 院 、 教学 医 院对研 究生思想政治工作 缺乏有效 的管理机制 , 研究 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由导 师 、 临床科室 、 辅 导员 、 医院党 委多头管理 , 互相推诿 , 造 成研究生进 入临床后期 , 思 想政治工作断档的现状。 4 . 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 明显 。医学研究 生在入 学考试 备考 中 已对 马克思 主义 基本原 理 、政 治经 济 学、 科学 社会 主义 理论具备 一定 的基 础知识 , 高 校研
医生教育培 养计 划” , 构建 “ 5 + 3 ” 为 主体 的临床 医学人 才培养体 系 , 改革临床医学硕士专 业学位研究 生培养
模式 ,强化临床实践能力培养培训 ,为培养大批高水
师个人均 以量化考评细则作为工作指南 ,研究生思想 政治和学生工作体现在平 时的细微工作之 中 ,无法量 化计算 ,只有 以不出人身伤害事件和政治事件为量化 准则 ,导致大多数医学院校在研究生培养 的具体工作 人才将 以临床 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人才为 主。医 学 研究 生教育是 高层 次 的医学教 育 中最 高 的培 养层 次, 承担着为国家培养高素质 医学人才的使命 , 如何加 强医学研究生的思想政 治教育工作 ,确保 医学研究生 的培养质量 ,是研究生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课题 。近 年
合性 大学 的研究 生思想 政治 教育体 制为校 院二 级管 理: 学校设 立党 委研究 生工 作部 ; 学 院设 立研 究生 党
教 育 教 学论 坛 ED U CAT I ON TE AC HI N G‘ F O RUM
Ja n. 2 01 5 N O. 2
2 . 思想政治素质无法量化 。目前 的高校排名 、 学科 评审 、科研平 台认定均是 以可 以量化的科研数据 为基 础, 高校 自上而下出台各种量化考评细则 , 从学 院到老
能力优 良、 结构分布合理的医药卫生人 才队伍 。 《 教育 部卫 生部关 于实施 临床 医学教 育综合 改革 的若 干意 见》 强调 : 要 优化 临床 医学 人才 培养结 构 , 实 施“ 卓越
3 . 思想政治工作体制不合理 。综合性 大学医学教 育涉及学院多 、 管理体制不近合理 。 在管理体制上 , 综
平、 高素质 临床 医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部 、 人力资 源部联合印发的 《 关于深入推 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模式改革的意见 》提 出要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 的培 养。 可 以预测 , 未来县市级 医疗卫生机构 的高层次应用
一
、
综合性大学 医学研 究生思想 政治工作面 临的
问题
1 . 思想认识不到位 。科学研究与临床实践 能力 是 高层次 的医学专 门人 才的执业基础 ; 研 究生指导教 师 的各种科研任务 和压力都传递到研 究生 , 研究生 的科
研和临床学习压力较重。研究生培养 的重心 自然偏 向 业务能力 , 对思想政治工作不重视I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