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有媒体舆情对高校思政课的影响及对策思考
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与影响
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与影响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与影响也越来越显著。
新媒体成为了一种新的教育载体,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同时也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
一、新媒体的作用1、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以纸质书刊、课堂讲解、辅导班等形式传播,而新媒体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更多更广的传播方式,如微信、微博、网络课堂等。
这些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交流机会,拥有更加细致和个性化的教育体验。
通过新媒体渠道,思政教育也可以跨越时间、地域的限制,大大加强了教育的普及度和覆盖面。
2、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新媒体以信息丰富、交互性强、灵活性高等特点,不仅可以为思政教育注入更多新思想、新理念,而且还可以组织和展示大量的文化、历史、艺术、科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势,形成更加全面和独特的知识体系。
3、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和生动性新媒体平台具有互动性强的特点,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生动、活泼的教育体验。
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观点、体验和问题来参与到讨论中来,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多方交流和互动,从而让思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性。
1、冲击传统思政教育模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主要以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语言解说、应付考试的复习和听课、看书为主,而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学生接触到的外界信息显得越来越多元化、丰富化。
这即会使得传统思政教育模式逐渐失去吸引力,也迫使思政教育者对教育模式进行更新和改革,将思政教育向数字化、多元化发展。
2、改变学生接受思政教育的方式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主要集中在教室内,讲课时间长,一次性吸收大量信息,学生容易产生问题疲惫、学习压力大、思维难度高、知识接受少等多个问题。
而新媒体的出现使得学生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了解更多实际案例,抓住学习的机会学习思想政治知识,知识呈现直观化,接受效果更为明显。
1、传承优良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优良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随着新媒体的普及和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也愈加明显。
本文将从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挑战和对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变得更加快速、广泛、多样化,也让传统的教育模式面临了新的挑战。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新媒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信息来源的多样化新媒体的普及让学生的信息获取途径更加丰富、方便、及时,同时也增加了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学生们可以通过微信、微博、QQ等社交媒体平台了解各类信息,以及寻找与自己兴趣爱好相符的信息。
但是,也有一些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教育工作方向的信息和观点大量涌现,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负面影响。
2.传播的广泛性新媒体的传播范围非常广泛,可以快速覆盖到不同地域、不同群体的人群,不论是青年学生还是老年人群体,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电脑等设备接收到信息,这也让大众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度提升了。
但新媒体的广泛传播也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受到挑战,教育宣传的影响力在受到市场宣传和新媒体传播的冲击下大幅降低。
新媒体的传播速度非常快,消息通过网络平台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传递到大众,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由于网络传播速度的快速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宣传速度和效果也需要同步提升。
1.新媒体的影响新媒体的影响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新媒体平台的特有优势和广泛覆盖,会使得学生们在接收信息的同时,也容易受到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教育工作方向的信息和观点的影响,从而导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偏差。
2.学生的独立性和议题选择性随着年代的变迁和信息的爆炸,学生的独立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这也意味着学生们在思想和行为方面的选择性也更加强烈。
一个好的学生都应该是具有独立思考的人才,但这也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力越来越低。
另外,学生更倾向关注自己喜欢或者认为有意义的议题,对于一些看似冗长、繁杂的教育内容则容易产生反感情绪,更容易影响学生的接受效果。
不良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析
赵心玉,程守梅(牡丹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摘要:深入研究不良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的转变以及应对网络舆论危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校应根据网络舆情传播的特点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采取的改进对策,构建网络舆情信息监测体系,完善网络舆情处理联动模式,引导学生提高网络文明素养,从而有效控制不良网络舆情的影响。
关键词:不良网络舆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检测体系;处理模式;网络文明素养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01-0057-0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67亿,较2021年12月增长3549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5.6%[1]。
互联网的普遍应用使舆论表达的空间和平台都得到了扩展,但不良的网络舆情相比正能量的信息传播速度有时更快、范围更广,因此网络舆情的传播特点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文对如何通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预防和消除不良网络舆情的影响进行探讨,以期净化网络环境,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一、不良网络舆情的内涵及传播特点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为人们的交流沟通和学习工作提供了便捷的方式,但有时也带来一些风险。
分析不良网络舆情的内涵以及传播的特点,能够更好地帮助大学生了解不良网络舆情,从而找到应对方法,规避风险,有效控制其不良影响。
1.不良网络舆情的内涵舆情的“舆”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文字中,是车的意思,也引申为运载的意思,后来通常与人联系在一起,“情”就是感觉、情绪、情感。
舆情在古代表示人们的情绪、意见或态度。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舆情的含义大体与古代相同,只是被时代赋予了更多平台和表达方式。
舆情是指“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2]。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解决路径
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解决路径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困境。
一方面,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大学生更喜欢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
另一方面,新媒体的普及和发达,还为一些虚假信息和不负责任的言论提供了更广泛的传播渠道,有可能引导学生的思想方向偏离正确的轨道。
面对这些困境,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解决路径:一、更加人性化的思政课传统的思想政治课程通常采用讲台教学或者上课的方式,缺乏互动性,学生往往难以专注。
因此,在新媒体时代,我们需要更加人性化的思政教育方式。
例如,鼓励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或者小组辩论,有针对性地进行互动式教学,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发挥学生的灵活思维。
二、优化思政课程内容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需求,优化思政课程内容是必要的。
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等现代价值,将它们与时政等热点问题结合起来,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同时,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让他们能够在新媒体时代更加明确自己的价值观,更好地面对各种信息和诱惑。
三、创建学校新媒体平台创建学校新媒体平台是一种创新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
学校可以建立微信公众号、博客或者其他新媒体平台,向学生提供思政知识、时政评论、社会热点、德育情感等方面的信息。
同时,在平台上可以设置互动区域,让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思考,使之成为学生与思想政治教育双方交流互动的桥梁,通过互联网宣传正确的思想。
四、发扬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在新媒体时代,我们更应该发扬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积极心态和向上精神。
学校可以通过编写校园文化、名人言行和优秀文章等內容,提升学生自尊心和认同感。
同时,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文化活动祭扫、访问红色基地、外出游学等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人文精神的丰富和博大。
总之,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和内容,要与时俱进,通过创建新媒体平台和发扬传统文化等方式,使思政教育更加深入人心,更加符合教育和传统文化的要求,使学生的思想得以正确引导。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新媒体时代的快速发展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诸多挑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盛行,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样化和便捷化,但同时也面临着信息真假难辨、虚假信息泛滥、信息碎片化等问题。
这些问题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文将就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以及相应的对策进行探讨。
一、挑战:1.信息真假难辨:随着新媒体的兴起,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虚假信息和谣言,很多时候学生很难分辨信息的真伪,容易受到错误信息的影响。
2.虚假信息泛滥:许多社交平台上充斥着低俗、暴力、黄色等不良信息,这些信息容易误导大学生,影响其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信息碎片化: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越来越碎片化,很多时候只看到事件的表面,缺乏系统全面的思考。
4.社交媒体的传播特点: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大,一些不良信息、谣言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影响大量的人,特别是大学生群体。
二、对策:1.提高大学生的媒体素养:大学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媒体素养教育,培养学生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
2.引导大学生健康上网:学校可以加强网络道德和网络安全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远离低俗暴力的信息,倡导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
3.加强新媒体思政课程建设:学校可以设置新媒体思政课程,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让他们能够理性分析信息,明辨是非。
4.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学校可以积极营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建设和维护网络文明,抵制网络谣言和不良信息。
5.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引导:学校可以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引导工作,培养学生正确认识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6. 教育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学校可以加强对学生的新媒体使用规范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发挥其积极作用,为社会传播正能量。
网络舆情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网络舆情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与应对策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舆情日益成为影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因素。
网络舆情的爆发与传播速度之快,可能对教育机构、教师以及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网络舆情对教育领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网络舆情对教育领域的影响(一)声誉受损网络舆情往往以负面事件为主导,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容易对教育机构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
一旦出现教师涉及不当行为、学校管理问题或教育教学质量问题等,舆论将快速扩散,使学校的形象受到质疑甚至遭到攻击,影响到学生、家长的信任度。
(二)心理健康问题网络舆情往往带有强烈的情绪化因素,很容易引发教育工作者的心理健康问题。
教师或学生受到网络舆情的负面评价和攻击,可能导致情绪波动、消极情绪增加,严重时甚至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
(三)教学秩序受干扰网络舆情的一大特点是信息传播快速,范围广泛,一旦出现负面事件或谣言,学生和家长可能对学校产生疑虑,并提出要求或抵制行动,教学秩序和正常教育活动将受到干扰。
二、应对策略(一)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教育机构应建立健全的网络舆情监测机制,及时掌握网络舆情的动态。
借助网络舆情监测工具和专业团队,能够快速了解网络舆情的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并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二)健全危机公关机制面对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教育机构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危机公关机制。
在网络舆情危机发生后,迅速启动危机公关预案,及时发布公告、发表权威态度,采取措施平息舆情,积极回应家长和学生的关切。
(三)加强教育宣传与正面形象塑造为了降低网络舆情对教育机构的影响,教育机构应当加强自身教育宣传,主动展示教育实力和优势,提升师资力量、教学质量以及学校环境等方面的公众形象。
通过积极宣传优异的办学成果,增强正面信息的传播力度,增信于舆情发生前。
(四)引导积极健康的网络言论环境教育机构及教育工作者可通过引导学生积极发声,建设积极健康的网络言论环境。
帮助学生正确理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绪,培养他们的网络公民意识和良好的网络行为习惯,从而减少不良言论和网络谣言的传播。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境因素。
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既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顺应新媒体发展的大趋势,也需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建立多样化的教育模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本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面临的问题和机遇,并探讨应对新媒体环境的策略。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1.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已经悄然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让信息获取更加容易和广泛。
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信息泛滥、谣言传播、虚假信息、不当引导等。
这些负面影响也会影响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和效果。
2.新媒体对教育模式的挑战新媒体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更加注重互动、参与和创新性。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单向的知识传递和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现在,学生希望参与教学过程,希望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种需求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互动性和参与性。
3.新媒体对师生关系的挑战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增多了,不再完全依赖于老师,而老师的主导也受到挑战。
老师需要采取更加创新的方法和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这需要老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态度,同时保持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正确关系。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1.新媒体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新媒体在信息获取和传递方面具有许多优点,它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资源,使得教育质量得到了更大的提升。
在新媒体的支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依托网络、云平台、手机APP等方式,将教育内容传递到更广泛的人群和地区,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教育内容和资源。
2.新媒体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教育方式新媒体提供了更为灵活的教育方式,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更加丰富多样化,教学效果也更明显。
网络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消极影响及对策
网络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消极影响及对策摘要:网络对思政教育的消极影响有: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对高校大学生的精神腐蚀,对高校思政传统教育模式的冲击;从三个方面重构大学生思政教育模式: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抢占网上教育阵地、优化校园网络的建设和调控、打造顺应网络时代的思政教育工作者。
关键词:网络消极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对策1网络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消极影响1.1.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据统计,网上语言的使用比例分别是:英语95%,法语5%,其他5%。
〔1〕在当前国际互联网信息中,80%以上的网上信息和95%以上的服务信息由美国提供。
我国仅占0.1%和0.05%。
〔2〕互联网中的信息流动跨越了文化交流中的隔阂和差异,这在网上必然形成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语言、思想和文化为核心的全球传播体系,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也必然在网上占据统领地位。
高等院校历来是西方敌对势力实施“西化”、“分化”战略的重点。
大学生在网上不自觉地处于这种“和平演变”的渗透之中,这对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道德伦理、民族精神等方面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
1.2对高校大学生的精神腐蚀广播、报纸、刊物、电视等传媒是以往学生们的信息源,其内容已经过层层过滤和把关,而如今网络中能够过滤的信息是微乎其微。
大量的色情、暴力等信息对青年学生来说是挡不住的诱惑,自制力较弱的大学生往往是处于好奇、冲动和寻求刺激刻意去寻找这些不良信息。
这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部分大学生沉溺网络易诱发“互联网成瘾综合症”。
这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花费了大量学习和人际交往时间,也耗费了大量的上网费用。
结果往往造成孤独不安、情绪低落、精神不振、思维迟钝、逃避现实、为人冷漠、缺少信任感、以自我为中心、严重的还会有莫名其妙的言行,导致人格异常和心理障碍。
医学上把这种症状叫做“互联网成瘾综合症”,简称IAD。
这不仅耽误了大学生的学业,还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大学生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关系分析
大学生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关系分析摘要:正确认识大学生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直接关系到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质量与效果,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首先,网络舆情的正确疏导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正确参与网络舆情具有基础和保障作用。
关键词:网络舆情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关系分析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使用越来越得到普及。
据2012年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2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13亿,居世界第一,其中网民主体是30岁及以下青少年,约占网民总数的2/3。
从职业结构来看,学生所占比例最大,达到30.2%。
如何有效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对近年来逐渐兴起的网络舆情的引导,已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
2012年初,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提出当年工作要点,其中提出关于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两点意见:第一,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
第二,培育文明理性高校网络环境,深入推进大学生网络诚信体系建设试点,探索建立大学生行为安全自约束机制,提升文明上网自觉性。
由此可见,加强对网络舆情的监控与引导已成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然而,正确认识大学生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又直接关系到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的质量与效果,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理论上科学定位二者的基本关系是实践中正确处理这种关系的前提。
一、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一)网络舆情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由“虚”向“实”的转变,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针对性。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将解决理论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而目前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理论灌输有余而实践教学不足。
网络舆情恰好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契合,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鲜活的原始材料。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新思路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新思路【摘要】在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需要新思路来适应时代发展。
传统思政教育存在单一方式和内容的问题,新媒体对大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新媒体在思政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可以通过多样化、互动性和实时性的特点拓展教育方式。
为提升思政教育效果,可以探索新途径如建立线上互动平台,推广教育App等。
加强新媒体素养培养也是关键。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新思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未来需要更加注重个性化、互动性和实效性,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结中建议,应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的特点,开拓思政教育新领域,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思政教育、传统问题、影响、作用、提升效果、新途径、素养培养、重要性、未来发展、总结、建议1. 引言1.1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新思路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大学生思政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已经显得有些滞后和局限,急需创新和改进。
探索新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政教育新思路变得尤为重要。
新媒体的多样化和互动性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资源。
通过新媒体平台,可以更好地传播和分享优秀的思想文化资源,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考能力。
新媒体也能够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思政教育内容的设计和传播提供更有针对性和针对性。
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也可以更注重互动和参与。
通过建立在线讨论平台、开展网络辩论赛等活动,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思想成长和自我实现。
新媒体还能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开拓视野,拓展思维,增强综合素养。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思路势在必行,这既是对传统思政教育模式的一种补充和完善,也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只有不断创新和探索,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为广大大学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思政教育服务。
新形势下使用新媒体新技术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探索
新形势下使用新媒体新技术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探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智能终端的普及,新媒体、新技术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新媒体新技术优势,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面提升,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现状入手,结合新媒体、新技术的特点探讨如何运用新媒体新技术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创新与探索。
一、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现状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面临许多挑战和困难,例如学生群体日趋多元化、知识获取途径不断多样化、传统教育方式难以满足需求等。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管理效率和效果亟待提高。
新媒体、新技术的迅速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
新媒体、新技术可以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方式,将优质的教育资源传递给广大学生。
新媒体、新技术可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例如借助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设计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
新媒体、新技术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效率,通过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实时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新媒体、新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不容小觑。
在新媒体、新技术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撑手段的也面临一些需要突破的问题。
由于新媒体、新技术更新换代较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保持与时俱进。
新媒体、新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合理应用需要有一个较为完整和成熟的指导体系,包括技术标准、管理规范、教育内容等方面的制定和完善。
新媒体、新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需要有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避免因技术安全隐患带来的风险。
网络舆情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
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 高校 网络舆情的构成及其特点
一
言表达 ;⑤ 由于大学生正处 于 自我价值观 的形成 阶段 , 因此对一些问题探讨 不够深 入 , 仅仅停 留在交流和传播 的层 面 , 并且 “ 从众 ” 现象 明显 ,楼下 ” “ 跟帖者观点会 受
“ 楼上 ” 的影响 。 二、 网络舆情给高校思想政治教 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和看法 ,从而增 强 自我给高校 网络思想政治 教育_ T作提 出新的
难题 。
2 .网络舆情的实时性 和交互性也对 高校思想政治
题, 容易激发 大学生的爱 国热情 和民族情怀 , 引发他们
在各大论坛上迫不及待地发表 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关键词 : 高校 ; 网络舆 情 ; 想政 治教 育 思
据 我 国互联 网络信息 中心 ( N I ) 5 C N C 第2 次互联 网
( ) 三 与师生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的问题
学校 这个 大环境质量 的好 坏直接影 响到师 生的切
发 展状 况调查报告指 出 , 截至2 0 年 1 月3 日, 0 9 2 1 中国网 民规模 已达到38亿人 , . 4 普及率达2 . 8 %。目前网民的最 9 大群体 仍是学生 , 特别 是大学生 , 以说 网络 的触角 深 可 入 到了他们生活和学 习的方方面面 。随着 以互联 网为 载体 的 “ 四媒体 ” 第 的渗透和普 及 , 网络越 来越 成为 各
种社会思想交锋的前沿阵地。其 中 , 网络舆情就是公 众
身利益 。针对学校的教学质 量 、 科研水平 、 管理水平 、 后
勤服务质量等方面 , 师生们经 常就某个环节 出现 的问题 通过 网络进行投诉 、 批评或反映意见 。 由于互联 网的快捷性 、 性等特点 , 交互 使得在校 园 网络 中形成 的网络舆情呈现出 自身 的某些特点 : ①形成
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与影响
125周刊课堂聚集|教法实践摘 要: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对高校学生群体的学习和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新媒体形式多样且覆盖范围大,通过新媒体能够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有着非常高的教育价值,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新媒体对思政教育的作用和影响,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影响引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新媒体逐渐成为了现阶段高校学生最受欢迎的传播媒介,同时国家和政府也非常重视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让思政教育工作和信息网络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提升思政教育的时代感。
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更好的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是高校思政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校园新媒体是移动互联网深入发展的产物,借助于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网络上逐渐诞生了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兴媒体,其传播形式和传统的媒体具有一定的区别,新媒体传播内容是双向的,具有效率高且实效性强等优点。
思政教育课程是高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受限于传播媒介的制约,导致渗透力以及吸引力不强,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新媒体的出现,则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借助新媒体能够有效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渗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时间的累计往往蕴含着重大的能量,在现阶段要想提升思政教育活动的渗透力,就需要在教学互动中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群体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到思政教育,让思政教育犹如空气一般,在无形中对学生群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现阶段学生群体的生活环境以及学习环境来分析,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移动智能终端也在逐渐普及,信息数据的生产方式以及接收方式相比较过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社交逐渐受到了学生群体的青睐,并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媒介,其传播的内容和学生群体的生活以及学习息息相关,因此深受学生群体的喜爱,因此新媒体能够对学生群体的思想价值观念产生影响,也能将思政教育内容通过新媒体渗透到学生群体的生活和学习中去,从学生群体的心理特征以及年龄特征来看,现阶段的学生群体都生活在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他们往往思维活跃且容易接受新事物,在心理层面以及思想层面和过去的学生群体存在区别,他们往往敢于挑战权威,同时具有怀疑精神以及批判精神。
基于社会舆情事件的高校思政教育思考
基于社会舆情事件的高校思政教育思考摘要随着网络的盛行,网民素质参齐不一,社会舆情事件陆续发生,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越发艰巨。
本文将基于社会舆论事件,结合高校思政教育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社会舆情事件高校思政教育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愈发地处于世界的顶端,可精神文明建设渐渐地偏重失衡。
“我爸是李刚”、“小悦悦事件”、“扶老太遭连环索赔”、药家鑫等社会事件连续发生,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造成了严重冲击,我们高校思政教育的工作愈发艰巨。
本文将从社会舆情事件分析,结合高校思政教育的特点,提出几点思考。
1 社会舆情事件描述事例一:2009年10月24日,长江大学陈及时、何东旭、方招等15名同学在长江荆州宝塔湾江段野炊,因救两名落水儿童,陈及时、方招、何东旭三名同学不幸被江水吞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事例二:2009年11月14日,万鑫扶起摔倒的老太,但老人及其子女称其是肇事者,起诉并要求其父母赔偿。
一审时多人证明少年清白,法院驳回老人诉讼请求,老人不服上诉。
二审开庭这天,老人撤诉。
事例三: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
当小悦悦被送进医院时,已经脑死亡。
八天之后,小悦悦离世……众多的社会事件无一不表明:中国传统的美德如“爱幼扶老”、“见义勇为”等在物质文明建设高度发展的今天在渐渐地迷失。
是什么让我们在见到需要帮助的人面前踌躇不前呢?当互相帮助成了奢侈,当信任变成了敲诈砖,作为孕育“祖国花朵”的我们,教育又将何去何从?究其原因,归根在于引导与教育。
在网络信息化、多元化的今天,高校是青年人培养的摇篮,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我们如何定位培养教育大学生,促使其往我们所期望的方向进行呢?2 高校思政教育形势严峻在网络的舆论渲染下,大学生从小建立的人生观、价值观受到严重冲击。
大学生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大学生网络舆情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摘要:近年来高校的突发事件大都跟网络舆情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对策的研究,对维护高校的和谐稳定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以人人网为例对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形成原因及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高校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网络舆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网络舆情的概念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刘毅在《网络舆情研究概论》一书中为舆情作出如下定义:舆情是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
[1]这是学术界比较认同的关于舆情的定义。
所谓大学生网络舆情就是指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的群体通过贴吧、论坛、网站等各种网络平台,针对自己所关注的社会焦点热点问题、校园管理及学校生活等方面发表言论意见,从而形成倾向性的意见、态度或者情绪的总和。
二、大学生网络舆情形成原因1、焦点、热点问题的激发大学生是社会群体的一部分,当有社会焦点问题和热点问题出现时,大学生出于猎奇心理会极其关注并且进行讨论。
尤其是出现国际问题、社会治安问题、腐败问题时,更能激起大学生心中热血,是触发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导火索之一。
大学生面对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最初可能只是某人或者极少数的意见,随着建议和言论的扩散和传播,更多人会更认可或者认为某种观点与自己的想法有了交流和碰撞,这时个人意见会转化为多数人的意识,就形成了一定规模、具有明确指向性的网络舆情。
2、大学生对高校管理及学生根本利益产生意见的拓展除了社会焦点问题以外,大学生最关注的就是自己周围的学校生活,比较普遍的就是高校管理以及与大学生切身利益有关的事件。
如在人人网上,一个大学因为学校的食堂饭菜涨价,一位学生发表了一个状态,号召大家在某年某日这一天大家集体不要去食堂吃饭来抵制食堂饭菜涨价,相信这位学生在发表的初期是没有想到这样的效应的,成百的学生转发了这条状态,并且在宿舍班级相互转告,在这一天真的做到了食堂“门前冷落车马稀”的情境,且不说这个方法是否合适、有效,但是网络在这个时候的的确确做到了在大学生中形成了一种集体舆情,并且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了效果。
网络舆情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网络舆情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和政治立场的重要任务,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舆情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对高校校园文化、师生关系、学生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网络舆情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成为迫切的需求。
如何利用网络舆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者与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的分析,探讨网络舆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进而提出网络舆情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最终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和改进提供参考和支持。
共2000字。
1.2 研究意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
随着网络舆情的快速发展和普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种背景下,对网络舆情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研究和创新,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化,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更快,影响力更广。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更加及时地关注和回应网络舆情,以及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信息、辨别真伪,做到理性思辨。
网络舆情的传播具有高度互动性和个性化特点,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产生深远影响。
通过研究网络舆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和需求,针对性地设计教育内容和形式,提高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通过研究网络舆情视阈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可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影响力,为学生的成长和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新媒体的兴起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容易受到各种信息的冲击和干扰,思想观念更容易受到外部影响,甚至迷失方向。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来应对。
一、挑战1.信息泛滥:新媒体环境下,各种信息源不断涌现,大学生容易受到各种信息的冲击,难以分辨真伪,容易陷入信息泛滥的困境,影响正确认知和思考能力。
2.碎片化阅读: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更倾向于碎片化的阅读和获取信息,缺乏系统性的思考和学习,思想容易变得碎片化,缺乏深度思考和独立见解。
3.消极思想影响:新媒体中存在大量负面、消极的信息,容易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发消极情绪和行为。
4.思想偏激:新媒体中存在大量偏激、极端的言论和观点,容易激发大学生的情绪和行为,影响其理性思考和客观看待问题的能力。
5.虚拟社交: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更倾向于虚拟社交,而忽视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和沟通,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建立受到影响。
以上种种挑战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了严峻的考验,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来加以解决。
二、对策1.提高信息辨别能力:大学生需要重视信息素养的培养,提高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学会区分主流观点和边缘信息,对信息进行深入思考和质疑。
2.推广系统化学习: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应更加重视系统化的学习和思考,避免陷入碎片化的阅读和学习,培养对问题全面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3.引导健康消费:大学生需要培养健康的消费习惯,拒绝负面、消极信息的传播和接纳,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态度。
4.加强辩证思维:大学生应当养成辩证的思维习惯,避免被片面、偏激的言论所影响,理性看待问题,客观评价信息和观点。
5.平衡虚拟与现实:大学生应适当平衡虚拟与现实社交,注重发展真实、健康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交能力和沟通技巧。
6.优化思政教育形式:学校应当不断优化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方法,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和优势,增加多媒体教学、网络课程等形式,提高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新媒体的发展带来的第一个影响就是信息爆炸,大学生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丰富的信息,但同时,新媒体也会给大学生们带来大量琐碎、不负责任的信息,这些信息会对大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比如,一些有不良嗜好的人在网上发布不良信息、不良视频,以此吸引大学生们点击观看,此类观看行为可能会让大学生产生错误的认知,导致其产生不良情绪,进而影响大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因此,我们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夸张、过度的言论,认清什么是假新闻、谣言。
另外,新媒体也会对大学生的社交行为产生影响。
在社交网络上,大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与朋友们交流、分享生活,但有时这种交流也可能带来一些消极因素。
例如,一些网友在网络上发布低俗、暴力、血腥等内容,当大学生们看到这些内容时,可能会受到不良影响,产生负面情绪和行为。
同时,一些网络语言也可能带有不正确的思想,例如“666”(好赞)、“咕咕咕”(没课我逛街)、“老铁”(朋友)等。
我们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理解言行举止是我们与人交往的重要表现形式,正确使用语言规范和礼仪,避免使用过于粗俗、武断的网络语言。
除此之外,新媒体还会给大学生带来思想上的浮躁。
在网络上,无需面对面交流,不同人可以匿名随意发言,很多人会被其他网友的评论、赞同或反对所影响。
此时,大学生们的个人情感不稳定,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甚至因为一些草率的言论而形成极端的观点。
因此,需要加大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让他们明白宣扬爱国、民族团结、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性,同时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世界、认清世界的错综复杂,从而更好地抵制思想上的浮躁和不良影响。
总之,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好处,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问题和挑战。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需要我们及时引导和教育。
我们应该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和舆论引导,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辨别信息、避免思想上受到干扰。
同时,利用新媒体的特点,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和实践,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环境,让大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对策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对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
尤其是在高校学生中,网络已经成为了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却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出发,分析问题所在,并提出一些对策,以期能够更好地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1.网络媒体内容单一化在大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他们更多地依赖于网络信息获取。
网络上的热点新闻、娱乐内容居多,政治文化、思想教育的内容相对单一。
这使得学生难以接触到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导致其思想政治素养发展不够全面。
2.网络虚拟空间与现实生活脱节在网络虚拟空间中,学生可能沉迷于游戏、娱乐软件,忽略了现实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
这种脱节现象使得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缺乏积极性。
3.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一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往往以讲座、宣传栏、主题班会等形式为主,学生对此已产生审美疲劳,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
1.多样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学校可以结合网络平台,制作多样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包括微电影、微视频、微文章等,以吸引学生的关注。
学校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利用网络直播的形式进行线上讲座,让学生不出校门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2.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学校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推送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精准推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学生在网络上得到更加个性化的教育。
3.提升学生的网络素养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网络素养培养,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思考和分析网络信息,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学校可以组织网络素养培训班,教授学生如何使用互联网进行学术研究和获取权威信息。
4.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学校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发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比如针对性的手机应用、游戏等,引导学生通过这些载体主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探析
网络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探析作者:贾红英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第18期摘要:随着网络新媒体的发展,网络新媒体为大学生创造了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方法、预见性和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能力等问题提出了挑战。
文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以此来构建网络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机制,以全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关键词:网络新媒体; 挑战; 对策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27-0429-01一、网络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一) 网络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的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教师上课前精心准备授课内容,除了根据教学目的准备相关理论知识外,还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典型的事例,然后在课堂通过一对多的方式给学生讲解。
但在网络新媒体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自由而广泛地获取各种信息,网上信息良莠不齐,学生很难分辨信息的好坏,很容易将网络上的负面信息吸收,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错误的引导,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对相关网络信息进行梳理,选取适合学生的内容进行讲解。
( 二) 网络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教师通过在课堂给学生讲理论、讲典型事例等教育方式进行。
这种教学方式的特点就是可控性强,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合适的材料对学生进行特定的信息传输。
然而,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得到信息的速度和数量大大超出教师所能掌控的范围,这些信息将会影响到大学生自身价值观念的判断,面对网络上的疑问,学生们也迫切地想知道答案。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针对学生的疑问有针对性地讲解,及时将网络上的负面信息从学生头脑中删除,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 三) 网络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预见性构成了挑战在网络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播越来越便捷,高校大学生在获得网络信息时,对于良莠不齐的信息全盘接受,容易走向歧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福州大学 福州 3 5 0 1 1 6 ]
[ 摘 要] 共有媒体舆情改变 了传统舆情 “ 自上而下”的传播模 式,吸引了包括大学生在 内的众 多 参与者。这种鼓励 “ 参与和分享”的舆情共建体 系参与 高、影响大,将其与高校 思想政治课结合能提 高 学生的课 堂参与, 增进教学实效。 但不 当的结合却会造成理论弱化 、 学生情感异化等弊端 , 反而对高校 思政课不利。因此 , 有必要在正确分析共有媒体舆情 的现状和对 高校思政课 的影响基础上, 探讨合理结 合和改善教 学的有效 策略 。
帖刑拘 ”事件 的 “ 围观”甚至还牵出 “ 公安局长有 案在身”和 “ 张家川县豪华行政楼 ”等 引申热点。 仅 “ 退 学事 件 ”当天 的相 关 网络 新 闻就超过 2 0 0 篇, 相 关微 博 则超过 5 . 7 万 条 。在 强 大 的舆 论 压力 下 ,当 事 人 最终 “ 可 以重返 学 校 学 习 ”【 3 】 。 由此可 见 ,共 有媒 体舆情 的导 向足 以影响到事件 发展和处理 结果 。 ( 二) 共有媒体舆情可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共 有 媒 体 用 户 虽 然 以虚 拟 的形 式 参 与 舆 情 互
巨大变 革 。它 使 用户 在 舆情 中的角 色 由单 纯 的受众
转 变 为 了主动 的创 造 者 ,通 过鼓 励 “ 参 与和 分 享 ”
的共建 体 系 改变 了传 统 由权 威机 构 或信 息 发布 者集 中控制 主导 的 、“自上而 下 ”的舆情 传 播模 式 ,充分
调 度和 利 用集 体 智 能 ,完成 了舆 情 “ 话 语权 ” 由精 英 向所 有社 会大 众 的扩 散 。
动 ,但关 注或 希 望解 决 的事 情 都是 现实 生 活 中真 实 存 在 的事 件 。由于 我 国社会 目前处 于深 刻 的转 型 期 和 利益 调 整 波动 较 大 的时期 ,涉及 公 民维权 、公权 监 督 、社 会道 德 、法 治公平 等 重大 社会 问题层 出不
共 有媒 体 大 大增 加 了舆 情 的时 效性 ,将 虚 拟 性
众 参 与 和互 动 ,在 网络 空 间 中形 成 的社情 民意 。共 有 媒 体舆 情 的 出现 ,使 网络舆 情对 思想政 治 教 育双 刃剑 作 用表 现 得更 为 明显 。高校 思想 政 治教 育 理论 课 ( 以下 简称 “ 高校 思政课 ” )是对 大 学生进 行 思想
政 治教 育 的主 渠道 和 主 阵地 ,厘 清共 有 媒体 舆情 对
和 现 实感 做 了很 好 的结 合 。在个 体 化互 动 的舆 论 空
间, 小到 坊 间琐 事大 到 国 际争端 ,只要 “ 有看 点 ”
[ 收 稿 日期】 2 0 1 4 —1 2—1 6 【 基金 项 目】 福建省教 育厅社会科 学研究项 目 ( 思想政治理 论课教学研 究专项 )“ 网络舆 情对高校 思想政治 理论课教学 的影响及对 策研究 ” ( J Al l 4 0 2 S ) [ 作者 简介 ] 詹 志华 ( 1 9 7 4 - )男 ,博 士 ,福 州 大学 马 克思主 义 学 院副教 授 、硕士 研 究生 导师 ;董 皓 ( 1 9 9 0 - )男 ,福 州大 学 马克 思主 义 学院硕 士研 究 生.
J o u r n a l o f UES TC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J u n . 2 0 1 5 , V o 1 . 1 7 , No . 3
共有媒体舆情 对高校 思政课 的影 响及对策思考
[ 关键 词] 共 有媒 体 舆情 ; 高校 思政课 ;对 策 [ 中图分 类号] G6 4 [ 文 献标 识码 I n
共 有媒 体 是基 于数 字技 术 ,集 制作 者 、销 售者 、 消 费 者 于 一 体 , 消 解 了传 统 的信 息 中介 的 媒 体 系 统【 1 ] 。共 有 媒 体舆 情 是 借助 移 动 互联 设 备 ,通 过 大 [ DOI ] 1 0 . 1 4 0 7 1 / j . 1 0 0 8 . 8 1 0 5 ( 2 0 1 5 ) 0 3 . 0 0 9 5 . 0 4
高校 思政 课 的影 响 , 探讨 妥善 处理 二者 关系 之对 策 , 这对 提 高 教学 质量 ,扩 大 主 流意 识 形态 的影 响 具有
重 要作 用 。
共有媒体舆情的现状
( 一) 共有媒体舆情的参与度 高,影响面广
共 有媒 体 的 出现 带来 了舆 情 形 成和 传播 模 式 的
就 会 立 马吸 引人 们 的眼 球 ,他 们 自发 地关 注事 件 ,
或悄 无 声 息地 点击 、转 发 ,或 写 下长 短不 一 、嬉 笑
怒 骂的 跟帖 留言 。在这 个 由用 户 言论 构筑 起 的庞 杂 舆论 空 间 中 ,不论 多 么细 小 的事 或是 不起 眼 的人 , 也许 只 是 一小段 文 字 或是 一 个细 节 ,都 可 能被不 断 发 掘细 节 ,成 为新 的 舆论 热 点 【 2 】 ,无 形 中又会 吸 引 了更 多 人 持续地 关 注 。极 高 的 公众参 与 热情 使共 有 媒 体舆 情对 事 件 的发 展具 有 巨大 的影 响 力 ,尤其 是 民生 、司 法 、反腐 败 等社 会 热 点 问题 更 容 易成 为舆 情 的敏 感 点 。 ̄ t n 2 0 1 3 年 “ 张 家川 少年 发 帖被 刑拘 ” 事 件 的始 末及 后 续 的 “ 张家 川 发帖 被拘 少年 称 被赶 出学校 ”事件 都 受 到 了舆 论 的持 续 关注 ,一度 成 为 网络上 一 个舆 情 热度 较 高 的热 点事件 , 网友对 “ 发
.
J o u r n a l o f UES T C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J u n. 2 01 5 , Vo 1 . 1 7 , No.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