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卷(历史部分)试卷分析
2009年福建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综历史部分
2009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n 卷(非选择题) 。
第I 卷为必考题,第n 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满分 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 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选择题答案使用2B 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答案使用 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 •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 并用28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 号涂黑。
5 •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3 •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图7所示 车”字形体演进的基本趋势是()A •逐渐形象化B •逐渐多样化C .逐渐简约化D •逐渐国际化14•史书记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是A •收藏玉玺,天子喜好B •以玉制玺,天子专有C .皇位世袭,君权神授D .天子至尊,皇权至上15 •唐朝前期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管理。
可以作为其直接证据的是A •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 ”B ・勒坊内开门,向街门户,悉令闭塞”-聊一車一車弋”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 )21.据《维多利亚地方史白金汉郡志》记载,到1800年前后, 在这个郡中已找不到任何C.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D. 坊巷桥门及隐蔽去处,俱是铺席买卖16.明嘉靖年间,户部主事海瑞向深居西苑、潜心修道的皇帝上书,直言其 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
此举()A •意在规劝嘉靖皇帝遵守法律B •履行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责C .体现了理学倡导的社会责任感D •反映了君臣间的权力之争17.图8系福建省档案馆馆藏文献,其中收录了 国难期间大家要厉行节约倡用国货 ”、洋货畅销是全国同胞的耻辱 ”、用国货就是实际救国”等多条标语。
2009(全国卷一)历史
2009年高考文综(全国卷一)历史部分解析12.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孟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
”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A.官名B.爵名C.谥号D.行业【答案】A【考查目标】通过分析姓氏起源考查历史推理能力。
【解析】根据题干:以国名为氏──齐鲁秦吴,以居住地为姓——东门北郭;司马、司徒等属于古代官职的名称,所以这些姓氏应源自官职;故A正确。
13.“四面楚歌”典出楚汉战争。
西汉初期,“楚歌”在社会上风行一时。
这主要是因为A.南方经济的影响B.统治集团的更替C.北方文化的衰落D.民族融合的结果【答案】B【考查目标】考查西汉歌舞艺术的知识和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析】“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来自南方的刘邦集团建立的西汉取代秦朝成为全国性政权,南方的楚文化也在社会上风行开来;秦汉时期北方是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所以A、C错误;楚歌楚舞具有浓郁的南方地域特色,D错误;故B正确。
14.南朝秀美灵动,北朝刚健雄浑,南北文化共同孕育了唐代文化的新气象。
以下最能体现南方文化特征的是A.初唐书法B.秦王破阵曲C.飞天壁画D.唐三彩【答案】A【考查目标】考查对唐朝文化特色的理解。
【解析】唐朝文化汇合了南朝的秀美灵动和北朝的刚健雄浑,初唐书法三大家主要受东晋王羲之的影响,因此初唐书法能体现南方文化的特征;秦王破阵曲受西域的影响;敦煌壁画飞天受印度半岛和中亚文化的影响;唐三彩器物形体圆润、饱满,体现唐代艺术的丰满、健美、阔硕的特征,因此并不能体现出南方文化“秀美灵动”的特征;故A正确。
15.影响表2汉代至宋代南北方户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朝代时间长短B.王朝力量强弱C.疆域面积大小D.经济格局变化【答案】D【考查目标】考查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知识和考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析】中国古代是农耕经济,经济的发展主要靠劳动力的投入,人口的多少体现了经济的发展程度,随着江南的开发,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南方户数也远远超过了北方;A、B、C主要是影响全国的总户数;故D正确。
一道典型的“问题试题”——简析2009年福建省高考文综试卷第Ⅰ卷第23题
想 。柯林 伍德 在详 细论 述之后 , 概括 性地 指 出: 历 史 的过 程 “
不 是单 纯事件 的过 程而 是行 动 的过 程 , 有一 个 由思 想 的过 它 程 所构 成 的内在方 面 ; 而历史 学家 所要 寻求 的正是 这些思 想 过 程 。一 切历 史都 是 思想 史 。 0 而易 见 , 林 伍德 是从 规 ”显 柯 定 历史 研究 对象 人手 , 调历 史学 家必须 透过 历史 事件外 在 强 表 现 , 究其 内在思 想 , 而在 历史本 体论 层面 对“ 探 从 一切历 史 都 是思 想 史 ” 的“ 中 思想 ” 了明确 的界 定 。也 就是 说 , 历 作 从 史 本 体论 层 面看 , 一切 历 史都 是思 想史 ” “ 中所谓 的 “ 想 ” 思 , 指 的是历 史 活 动者 生发 于 特定 历 史环 境并 主导其 行 动 的思
“ 问题 试 题 ” 。
柯林 伍德 ( 8 9年—— 1 4 年 ) 18 9 3 是英 国著 名 的历 史哲 学 家和历史 学家 ,一 切历史 都是思 想史 ” 其历 史哲 学 的核 心 “ 是 命 题 之一 , 构成 他 的史学 思 想 的内核 。正 因为 如此 , 历来 的 柯 林伍 德 研究 者都 将 这一 命题 看作 是 解读 柯 林伍 德 史学 思 想的关键 所在 , 图对这 一命 题作 出合符 其原 意 的阐释 。与 试
当然 , 林伍 德 从历 史 本体 论 层 面提 出“ 柯 一切 历 史都 是 思 想史 ” 不仅 仅是规 定 了历史 学的研 究对 象 , 际上是 表达 , 实 了他对 历史 的一种 根 本看法 , “ 想” 即 思 因素对人类 历史 活动 具 有根 本性 的影 响作用 : 对历 史学来 说 , 要发 现的对 象并 “ 所 不是单 纯 的事件 , 而是 其 中所 表现 的思 想 。发现 了那种 思想 就 已经 是理 解 它 了 。 既然 “ 想 ” “ 解 ” ” 思 是 理 历史 事 件 的钥 匙, 那么 , 研究历 史 , 当然需要 揭示 能够 反 映历史事 件本质 的 内在 思想 。而把 “ 想 ” 思 因素 提 到对 人类 历史 活 动产 生归 根 结 底作 用 的高度 , 然会 遭到 学者们 的质 疑 : 即使 思想 是历 必 “ 史 最 主要 的内容 , 也没有 理 由可 以引 申出思 想就是 历 史的决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含答案)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含答案)第Ⅰ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24.图4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
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
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A.人寿年丰B.祈盼丰收C.庄稼收获D.祭祀谷神25.西周实行的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影响,其主要表现是A.嫡长子继承制B.反复出现的分封制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D.传统的宗族观念26.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
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A.众人集体生产B.田庄规模生产C.个体农户耕作D.官府募民耕作27.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
这反映了A.生活习俗改变B.经商方式不受限制C.官府鼓励经商D.城市商业功能增强28.明朝“折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六部所掌主要是A.决策B.行政C.监察D.司法29.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
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
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30.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31.表一:美国钢铁业统计表表一所反映的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展变化的主要特征是A.行业竞争激烈B.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C.企业规模保持稳定D.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32.1942年3月30日,毛泽东在《如何学习中共党史》讲话中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2009年福建文综历史37题逻辑分析
——摘编自刘明翰主编《世界通史-中世纪卷》
①16世纪资本主。②16世纪欧洲新航路的开辟,世界
答 市场的逐渐形成进一步促进其经济、政治发展。③文艺复兴、宗教 改革推动欧洲思想解放,促进先进思想的传播。
答 萌芽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正统思想仍占据统治地位。 案 李贽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现存秩序,没有对未来社会提出
自己的设想。
评 价
临川二中精品课件
政治:君主专制趋于强化,对思想控制加强。
答 案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但受传统封建经济的影响, 无法进一步发展。
思想:其叛逆思想不为时人所接受,难以传播,故没能
评 价
临川二中精品课件
(2)相同原因:两者的思想主张与传统相背离,
答 为“异端”思想,不被人接受。 案 相似之处:宁死不屈,坚守自己的主张,向守旧
势力挑战
答 相同原因:挑战正统,威胁专制统治。相似之处: 案 誓死捍卫自己的信念。(5分)
特别注意审清题意,他们到底被谁视为“异端”? 如理清了这一关键点,表述时就不难写出“挑战
两种探究模式,一种是要求我们在学习中对相关历史现象从纵向角 度加以梳理,理解历史发展的线索和发展趋势,另一种是从横向角 度将必修课的三本教材中有关同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思 想等内容整合在一起,理解其中的内在联系,探讨某一历史现象发 生的相关原因。
明确提出了考核的目标和要求,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 用知识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注 重考生思维的形成过程和表述,这与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有利于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倡导学生主动学习”是一脉相承的。
福建两年高考试卷分析
A.王羲之
B.颜真卿
C.柳公权
D.怀素
D
启示:
要把文明史观、唯物史观、全球史观 等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中,用新的视角和史 学观念统领备考,整合知识。
二、两份试卷的共同特点
5、突出历史阶段特征,重视中外历史 横向联系比较
“历史的阶段特征比历史的阶段分期重 要。”(黄牧航《史学观念的转变与高考历史 试题的命制》)
B
例6(2010)21.《法国政治制度史》写道:
“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 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解读 准确的应包括 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产物 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 政权 ③“政治代表”是公社委员 ④“新政治制度”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制度。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二、两份试卷的共同特点
6、关注历史素养的培养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要充分体现历史学科所特有的教育功能。在命 题时,将知识和能力的考查视为全面提高学生人 文素养的载体。
例10(2009)23.西方历史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在这里,柯林伍德强调的 是 A.思想史构成了全部历史的主干 B.一切历史都可以被置换为思想史 C.思想史决定了整个历史的发展 D.历史学离不开人的主观判断
文明史观
• ①文明史观认为历史研究中可以独立说明问题的基 本范畴或单位是文明 • ②强调的是长时段的历史变迁。 • ③认为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样重要 • ④认为应该在历史中寻找对今天仍然起作用的东西。 (如古希腊、古罗马历史中的民主精神、法律精神) • ⑤强调历史对个人的影响以及个人对历史的影响。 (强调人性的光辉) • ⑥研究方法强调多学科的综合。(日渐关注社会史 的研究)
[文综]2009年高考福建文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
1.哀鸿遍野:比喻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到处都是。
哀鸿,哀鸣的大雁,比喻悲哀呼号的灾民。
2. 安步当车:古代称人能安贫守*。
现多用以表示不乘车而从容不迫地步行。
安,安闲。
3. 安土重迁: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重,看得很重。
4. 嗷嗷(áo)待哺(bǔ):形容受饥饿的悲惨遭情景。
嗷嗷,哀号声;哺,喂食。
5. 筚(bì)路蓝缕:驾着柴车,穿着破旧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筚路,柴车。
蓝缕,破衣服。
形容创作的艰苦。
6. 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改进。
7. 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白驹,骏马。
9. 杯水车薪: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
比喻无济于事。
10. 别无长(cháng)物:没有多余的东西。
形容穷困或俭朴。
11. 不足挂齿:不值得一提。
谦虚说法。
12. 不足为训:不值得很为效法的准则。
训,准则。
13.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
形容蛮横或固执。
比喻,使明白。
14. 不胫而走:比喻消息传得很快。
胫,小腿。
16. 不为(wãi)已ji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已甚,过分。
17. 不即不离:不接近也不疏远。
即,接近。
18. 不卑不亢:对待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了不傲慢自大。
卑,低下;亢,高。
19. 不稂(láng)不莠(yǒu):比喻人不成材,没出息。
稂、莠,田里的野草。
20.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21. 不容置喙(huì):不容别人插嘴。
喙,嘴。
22.不塞(sāi)不流,不止不行:比喻旧思想文化不予以破坏,新思想、新文化就不能树立起来。
23.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含有轻视意。
然,对,正确。
24.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不加注意。
25.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削除,修改。
26.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一急促。
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历年解析2009年福建省高考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统计与分析
⏹掌握NE5000E/80E/40E产品的体系结构⏹掌握NE5000E/80E/40E的单板构成⏹掌握NE5000E/80E/40E换板操作⏹了解NE5000E/80E/40E升级操作2009年福建省高考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统计与分析一、2009年福建省高考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统计二、2009年福建省高考历史试题双向细目表说明1、严格依据《考试说明》命题,保证稳妥过渡4种能力层次12种能力,以1、2种能力层次为主,3、4种能力层次为辅各题难度介于0.35-0.80之间,整卷难度0.55左右;整卷从易到难排列:选择题、非选择题的必考题、选考题。
整卷难度系数预定为0.57左右主干知识考查、两种版本兼顾通盘考虑知识范围、呈现方式、考查层次、难度把握、版本差异、地区公平……杜绝偏、难、怪、繁试题,体现能力立意而非知识立意自主命题的特色—自主性、地方性2、自主命题的地方特色(1)取材地方课程资源案例:福建题材——14题“以海为田”、19题“企业松绑”、38题“李贽思想”(2)探究新的文综形式在以历史学科内部综合基础上,探求新的综合形式——史地综合案例:17题“东渡黄河”、历史政治综合案例:24-25题用历史题面设置历史、政治题组。
(3)涉及史学前沿动态课改导向作用——20题雪莱语、23题柯林伍德语(4)重视时代特征考查案例:14题“以海为田”、15题“农产品出口”、18题“过渡时期”、22题“外交思想”、38题“李贽与布鲁诺”、41题C“孙中山与华盛顿”……3、鉴近年全国各地课改卷成果(1)新史观的统领案例:第14、15、16、20、23、24题……(2)传承“三新”(材料、情境、问题)风格(3)关注历史学科特色案例:1题“计算年代”为陈题新作常规、16题“号外”新文化运动成果在五四中展现、24题“增长率表”并考察阅读与提取能力;14、20、23题具有史论色彩……(4)重视现代公民教育(热点、现实)案例:17题“东渡黄河”——国共合作;19题“松绑”——改革30周年回顾;38题、41题A、B、C都涉及“民主、科学”等现代公民意识。
2009年福建高考历史试题点评
2009年福建高考历史试题点评点评老师:福州一中历史教研组组长、高级教师谢绍宁2009年福建高考文综历史学科的试题体现了较高的试题命制水平:能严格依据《考试说明》,以学科能力立意,创设新情境,使用新材料,超越教材人民版和岳麓版本之分,凸显了新课程倡导理念,符合“让改革者受益”的指导思想。
历史学科的试题特征鲜明,杜绝了偏、难、怪、繁题,有较好的信度,有利于选拔人才。
实体分布较为科学、合理:必修一和必修二、必修三分值趋于一致,中国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分值略高于中国近现代史。
作为福建省第一次文综自主命题,试题也适度涉及福建历史特点:如第14题“闽人以海为田”,第19题“1984年松绑”呼吁等。
点评教师:福州三中历史备课组组长、高级教师缪明燕缪老师对试卷的评价是———历史试题命题遵循考纲,重点考查主干知识和基础知识,做到了平稳中见新,体现新课标的要求。
试题选取了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反映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的图片等作为命题素材。
如新文化运动、抗战、工业化、抗美援朝、十月革命、戊戌变法、明治维新、华盛顿、孙中山等,体现了对主干知识和基础知识的考查。
总的来讲,试题较好地解决了“一标多本”情况下命题面临的问题。
当然试题也重视能力考查,体现能力性。
从选择题来看,考查多从历史阶段特征角度出发,如第15、18、19题等;试题还通过文字材料、图片材料营造新的历史情境,考学生在新的历史情境下,运用所学的知识、阅读、理解、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选择题第16、17、20、21、22、23题;试题关注文史常识和地方史的考查,如第13、14题。
选择题总体难度不大,但较灵活。
从主观题来看,体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
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阅读材料,从所给的材料中捕捉和发现有效信息,理解信息并根据题意对材料进行分层、提炼、概括并组织答案。
第38题和选考题的设问基本如此。
新课改的理念也在试题中充分渗透。
文明史观、全球史观都在试题中得到了渗透。
2009年福建高考历史试题“能力”透析
已形 成 的 历 史 条 件 为 前 提 , 对 其 后 历 史 的发 展 产 生 着 影 响 。 又 遵 循 马 克 思 主 义 历 史 主 义 所 阐 明 的 这些 基 本 原 则 ,用 多 向联 系 和 发 展 变 化 的眼 光 看 待 历 史 事 物 , 是 所 谓 “ 史 的 思 维 ” 这 种 即 历 。
背 景 , 讨 改革 前 后 梭 伦 的 个 人情 感 的变 化 , 样 就 能 够 使 学 生 探 这 从 更 深层 次上 理 解 改 革 的 必 然 性 和进 步 意 义 ,深 刻 体 会 到 改 革 家 的 个人 素 质 对 改 革 进 程 和 效 果 的 巨 大影 响 。
会 矛 盾 和 梭 伦 强 烈 的爱 国情 感 , 此 在 教 学 衔接 中 , 们 可 以通 因 我
合 必 修 、 修 模块 知 识 的 能力 。 由于选 修 模 块 的 专 题 性特 征 相 对 选 于 必 修 模块 更 加 突 出 , 一个 专 题 都 是 一个 相 对 独 立 的可 供 学 生 每 探 究 的 课题 , 也 因此 在各 专 题 知 识 的 背景 上 显 得 相对 孤 立 。复 但 习课 的 教学 中有 意识 地 通 过历 史 材 料 创 设历 史 情 境 、 导 学 生 的 倡
求 站 在 学 科 思想 性 高 度 , 历 史 的 思 维 ” 一 学 科 能 力 要 素 确 将“ 这 立 为 立 意 的主 题 之 一 。然 而 , 们 从 2 0 我 0 9年福 建 高 考 历 史 试 题 的 题 干 表 述 和 问题 设 置 两 方 面 , 难 以 明确 地 感 悟 到 有 关“ 史 却 历
的开 掘 。
在 历 史 学 学 科 能 力 诸 要 素 中 , 历 史 的思 维 ”属 于 历 史 认 知 “ 能力 范 畴 , 较之 搜 集 、 理 、 辨 和 运 用 史 料 等 技 能 性 能 力 , 着 整 考 有 更 为 深 刻 的 学科 思想 内涵 。 依 据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历 史 主 义 ,任 何 一 个 历 史 事 物 都 是 特 定 历 史 时 期 的产 物 ,不 仅 与 同 一 时 期 其 它历 史 事 物 存 在 着 相 互 联 系 、 互 制 约 的 关 系 , 时 由历 史发 展 的 延 续 性 所 决 定 , 以既 相 同 即
09年高考全国卷1文综历史试题分析及复习建议
号
平均得分
2.22
难
度
0.55
0.97
1.17 3.21 1.78 3.16 2.34 1.32 0.58
0.24
0.29 0.80 0.45 0.79 0.59 0.34 0.15
题
号
21 22 23
平均得分
0.61 2.62 2.62 7.29 3.22 3.89
难
度
0.15 0.65 0.65 0.52 0.32 0.48
5.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积 累起一定的人文知识,开阔视野。当然, 高三学生本身学习任务繁重,也不大可 能有较多时间去搜集、了解社会人文知 识。在这方面,教师可以有较大作为, 比如将相关的一些人文常识加以整理, 印发给学生进行“恶补”。在09届高三 迎考复习中,有的中学由于事先做过这 样的工作,所以第12题不存在失分的现 象。
09年高考全国卷1文综历史试题 分析及复习建议
一、试题内容 二、试卷分析 三、试卷评价 四、高三历史复习的建议
二、试卷分析
从全省高考试卷抽样分析统计的结 果来看,2009年全国卷I难度略为偏难, 但仍处在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试题难 度为0.46。各题平均得分和难度如下表:
题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三)反猜题意图明显,刻意回避 时事热点
(四)加强了学科间的渗透,视野开阔
09年全国卷I一改过去学科界限明显的特点,突 出了学科间的联系。过去,高考文综试卷基本采用 的是“拼盘式”,各学科间知识很少串连。但在 09 年全国卷 I 中,不同学科的试题相互渗透的特点明 显,尤其是政治学科与历史学科的知识更是交织在 一起。比如第 39题,很多考生甚至不清楚哪一问是 历史,哪一问是政治。结果有不少考生将政治题当 作历史题来回答。又如第21题,要求考生回答“美 国宪法的主要原则”,结果很多考生没有理解到 “宪法原则”的内涵,只是简单地根据材料“不得 授予贵族爵位”作出判断,误选了“民主主义”或 “平等主义”。
2009年高考历史科命题质量分析报告12搞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文科综合历史学科命题质量分析报告福建省历史学科高考评价组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以福建省《考试说明》为依据,并结合我省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实际命制。
参加本次考试的考生有105167人,主要为应届高中文科考生(含体音美艺术类考生)和部分非应届考生。
本分析报告包括试卷评价、实测分析、命题建议及教学建议等方面。
一、试卷评价(一)总体评价1.严格依据《考试说明》命制试题2009年福建省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自行命题依据《考试说明》,本着“有利于高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切实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改革精神”的原则,根据我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的实际情况,贯彻省教育厅领导关于“平稳过渡、稳步推进、服务基层”的原则和“让改革者受益”的要求。
命题较好体现了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主要表现在:考查内容立足于历史课程内容而不局限于历史教科书的内容,推进课程观的转变;既考查历史学科基础知识,更考查历史学科基本能力,推进学习观念的转变;体现史学观念的更新和史学研究角度的多元化,促进历史价值观的转变。
2.实测结果基本达成预期目标(1)文综卷历史试题平均分、难度值符合高考要求上述实测数据表明,从客观题到主观题考查的难度逐次提高,难度值下降,体现了考查的层次性。
(2)文综卷历史试题平均分、难度值明显提高与近几年全国试题相比,2009年我省高考历史试题的实测难度值明显提高,难度明显下降。
它客观反映了三年来推进高中历史新课程取得的成效,也较好贯彻了平稳过渡要求。
但历史试题实测难度值0.54,与《考试说明》规定的“难度值0.60左右”的目标还存在差距。
(3)基本完成“平稳过渡、稳步推进、服务基层”的使命从福建省高招办等有关部门反映的情况看,包括历史学科在内的文科综合卷的难度、效度和区分度都较为理想;基层师生、家长、媒体对此也给予正面的评价;今年7月中旬,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专家评审高考自行命题的各省区13套试卷历史试题,我省历史试题位居广东、江苏、山东、上海、浙江等省市之后,得到肯定和鼓励。
0032009福建文综历史003
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卷(历史部分)40分钟13.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相关。
这场战争发生于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晚期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14.古代有“闽人以海为田”之说,这种说法突出反映了福建人A.临海而居的居住方式B.围海造田的生产方式C.靠海谋生的生存方式D.四海为家的生活方式15.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6.图6是一份报纸的号外,从中可获取的准确信息是A.开国人创办政论性报刊之先河B.使用白话文报道新闻C.抨击国民政府失败的外交政策D.表明工人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17.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八路军主力从集结地开赴华北战场协同友军作战,途中需要A.东渡黄河 B.北渡长江C.跨越陇海线 D.挺进大别山18.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A.工业化抗美援朝三大改造B.一边倒人民公社另起炉灶C.大跃进两弹一星和平共处D.合作化求同存异三个面向19.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
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
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名话强调是的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21.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军事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旅行。
2009年福建高考历史试题“能力”透析
2009 年福建高考历史试题“能力”透析“能力立意”是最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命制的基本指导思想之一, 2009 年福建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也不例外。
可是,若从历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出发,对 2009 年福建高考历史试题加以剖析,则不难发现,其所内含的学科能力因素,存在着明显的缺误。
笔者不揣浅陋,试举两例,以期抛砖引玉:例子之一: 2009 年福建高考历史试题的题千表述和问题设置大多缺乏历史感。
这类现象反应在学科能力层面,则是“历史的思想”这一能力因素的缺失,表示试题在能力立意方面忽略学科思想性内涵的发掘。
在历史学学科能力诸因素中,“历史的思想”属于历史认知能力范围,较之收集、整理、考辨和运用史料等技术性能力,有着更加深刻的学科思想内涵。
依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任何一个历史事物都是特定历史期间的产物,不单与同一期间其余历史事物存在着相互联系、互相限制的关系,同时由历史发展的持续性所决定,即以既已形成的历史条件为前提,又对后来历史的发展产生着影响,按照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义所说明的这些基来源则,用多向联系和发展变化的目光对待历史事物,即是所谓“历史的思想”。
这类“历史的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史学最为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在研究历史、以及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拥有方法论的意义。
很明显,有着深刻学科思想内涵的“历史的思想” ,可以指引人们辩证地认识历史事物,从而形成必定的历史认知能力,正因为这样,它作为一种学科能力因素,毫无疑问应是高中历史课程能力培育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
详细到高考历史试题命制,更要求站在学科思想性高度,将“历史的思想”这一学科能力因素确定为立意的主题之一。
但是,我们从 2009 年福建高考历史试题的题干表述和问题设置双方面,却难以明确地感悟到有关“历史的思想”的立意意识:其一,试题的题干表述过于简单,大多限制于所观察知识的狭小范围,忽略从多向联系出发,指引考生在必定的历史大背景中进行剖析、判断和考虑。
这类现象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类试题中都存在,以选择题为例,多半试题的题干表述没有烘托以背景性的历史知识,如历史选择题第 10 题 (2009 年福建省文综试卷第 1 卷第 22 题 )的题干是这样表述的:1971 年 7 月,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城发布演讲,指出:“当我发布任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很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行的行动包含 (以下选项略 )只管有时间、地址、人物和演说词,但就高考历史试题而言,美国政府的外交由“抗衡” 转入“谈判” 的历史背景,却语焉不详,而同一试卷、以中美关系为对象的政治选择题第 5 题 (2009 年福建省文综试卷第 1 卷第 19 题),则对历史背景作了明确的陈说,为考生的剖析、判断供给了一个基本的历史思想框架:中美建交 30 年来,两国关系虽历经风雨,存在着分歧和利益矛盾,但整体上保持了踊跃、稳步的发展态势,中美关系的发展历程表示 (以下选项略 )两对比较,后者明显更具历史感,其内含的“历史的思维”能力因素正是前者所缺失的。
2009年福建省高考文综试题(历史部分)
2009年福建省高考文综试题(历史部分)一,选择题13.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相关。
这场战争发生于A.公元前2世纪早期B.公元前2世纪晚期C.公元前3世纪早期D.公元前3世纪晚期14.古代有“闽人以海为田”之说,这种说法突出反映了福建人A.临海而居的居住方式B.围海造田的生产方式C.靠海谋生的生存方式D.四海为家的生活方式15.1873—1910年,我国农产品出口总值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促成这种趋势的因素不包括A.列强对华经济掠夺加强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C.自然经济进一步发展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16.图6是一份报纸的号外,从中可获取的准确信息是A.开国人创办政论性报刊之先河B.使用白话文报道新闻C.抨击国民政府失败的外交政策D.表明工人阶级已登上政治舞台17.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八路军主力从集结地开赴华北战场协同友军作战,途中需要A.东渡黄河B.北渡长江C.跨越陇海线D.挺进大别山18.下列几组词汇,最能准确反映“过渡时期”这一特殊年代的是A.工业化抗美援朝三大改造B.一边倒人民公社另起炉灶C.大跃进两弹一星和平共处D.合作化求同存异三个面向19.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
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A.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B.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C.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源皆在希腊。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名话强调是的A.英国人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B.英国文化缺乏原创性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21.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北京政府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军事会下令,凡政府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旅行。
2009届福建福州高三综合练习文综历史部分
2009届福建省福州市高三综合练习文科综合能力试卷历史部分(完成练习时间:150分钟)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40--42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共144分)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3.中国姓氏产生方式很多,有以出生地、居住地为姓的,有以古分封的国名为姓的,有以封邑为姓的,有以担任的官职为姓的等等.—就产生方式而言,下列四个姓氏中区别于其他三个姓氏的是()A.宋B.鲁C.齐D.司马14.图6是福建武夷山下梅文化村景点图,其中反映了古代的重要经济现象是()A.小农经济B.长途贩运C.会馆出现D.海外贸易发展15.孙中山主持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借鉴了美国宪法的主要精神。
《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其与美国的最大不同是()A.议会民主B.三权分立C.责任内阁制 D.共和总统制16.综合图7两幅文物,可以采集到的历史信息有()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②山东已沦为日本殖民③青年学生是运动先锋④南京国民政府奉行卖国政策A.①②B.③④C.①④ D.①③17.图8所示是民国时期的“北京五星啤酒贴花烟灰缸”的陶瓷广告。
作为直接证据,它可以用于研究()①近代实业救国的思潮②近代中国品牌的商品③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史④近代中外交往史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18.2008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强调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
与这次改革最为相似的是()A.国有企业改革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19.恩格斯在谈到氏族制度的解体时说:“使古代氏族制度终结的革命的原因在于平民和贵族的斗争。
福建省2009年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福建省2009年高考语文试卷分析第一题:古代诗文朗读1、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重点考察考试大纲必选的古诗词和名言名句。
(1)哀民生之多艰金就砺则利(2)无边落木萧萧下人道寄奴曾住(3)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徘徊于斗牛之间2、文言文阅读:文言文为一篇明代人物传记。
重点考察考生的古文功底3、古代诗歌阅读:《江行》选自宋代严羽,是一首宋诗,从2009年以来,福建省高考试题偏向于宋词,诗歌多为不出名的诗人所著,为考生答题增加了难度。
题目其一由诗内容作答,其二为从景和情的角度分析诗歌颔联。
第二题:文学名著、文学经典阅读1、文学名著阅读第一题是道选择题,重点考察考生的文学常识,如茅盾的《子夜》、曹雪芹的《红楼梦》、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巴金的《家》等知识的判断。
2、简答题二选一,第一道为中国经典名著红楼梦场景第二道为文学名著中巴黎圣母院中诗人误入黑王国,差点被乞丐王下令绞死,艾丝美拉达答应嫁给他,救了他一命。
3、文化经典阅读《论语》第三题:现代文阅读1、论述类文本阅读《尺度》1)选择题,排除错误项2)提取原文分析即可3)猜测作者的情感态度2、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阿庆》1)选择题,考察考生的观察能力,用排除法排除错误项也可2)找外在原因,即找客观原因。
分数为4分,最好找出四个3)分析作品情感,即要判断出作者的情感走向,分值为6分,至少四条。
第四题:语文文字运用1、心理咨询下定义2、一句话概括材料,考察考生概括能力第二小题谈谈自己的看法,自由发挥即可第五题:写作题目:这也是一种。
写作分析:2009年福建省高考命题,补充式的作文题目给予考生很大的发挥空间。
可以从社会正能量写起,例如,《这也是一种能量》,联系最近社会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逐渐拉大,通过举例来讲述社会的正能量。
这样写的好处是,写作命题传递出正面的积极精神,很好写作,也很容易得到阅卷老师的心理认同。
2009高考历史全部试题与解析全国2卷分析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题卷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第I卷(选择题)说明: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关于中国姓氏起源,唐人柳芳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谥,则文武成宣;氏于事,,则巫乙匠陶。
”由此类推,王、侯、公孙等姓氏应源自A.族名B.邑名C.爵号D.官名12.D 解析:“司马、司徒”是中国古代的重要的官职,根据材料的推论可知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官名。
13. 隋唐时期商业经济较之前代有很大的发展,但仍有许多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其中有A.废除五铢钱B.市坊分区C. 实行两税法D.草市兴起13.B 解析:隋唐时期城市中,实行严格的坊市制阻碍了商业的发展。
14.图3所示战役是A. 明朝与瓦剌之战B. 明朝与后金之战C.清军反击噶尔丹之战D.清军平定大小和卓之战14.C 解析:注意图片中的关键词“京师”和“乌兰布通”。
15. 表1 1978表1反映了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变化。
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结构不断调整B.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C.市场经济逐步形成D.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15.D 解析:从图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从1978年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到1997年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这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
16. 17~18世纪,欧洲大陆仍处于以土地贵族和依附农民为主体的社会,而英国较早发展成以土地贵族——中间阶级——工资劳动者为主体的新的社会结构,这表明A.英国工业发展水平远高于欧洲大陆B.欧洲大陆农业发展水平远高于英国C.英国的社会结构更有利于工业革命D.社会结构变迁与工业革命同步发生16.C 解析:注意题干的时间“17—18世纪”,这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
17.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在《美国革命是(1763—1790)》中写道:“1776年革命派认为自由是保护个人权利,反对政府暴政的侵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卷(历史部分)试卷分析
南靖四中王东建
一、试卷特点
1、稳中求变
文综卷历史试题的“稳”主要体现在非选择题上。
无论是题型、试题所提供的材料和设问,还是考查的深度、广度和开放性,都是十分平稳的,与往年相比没有什么变化。
文综卷的“变”主要体现在选择题上。
2009年福建高考历史试卷运用了大量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试题灵活,形式多样,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体现了高中历史学科的课改理念。
侧重于学科能力的考查。
选取上体现了丰富多彩的特点:既有简明扼要的表达,如13,14,17,18题,也有用丰富材料的表达,如19,20,21,22;既有文字材料,如13、14、19和20,21题,也有图表材料,如16和24题;既有原始材料,如14、20、21、22题,也有命题依据历史知识自己或他人概括的材料,如17和18题。
在考查知识和角度的选择上,命题者十分重视考查学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如13题和23题,是对学生在新情境下解决历史问题能力的考查。
2、知识点多,覆盖面广
今年的考点数合计有35个之多,是考查知识点数量比较多的一年,也是考查范围比较广的一年。
这对于全面、高效地进行高三复习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3、新课程理念在命题中的渗透。
(1)以新课程倡导的文明史观重新审视和解读历史
新课程三个历史模块实质上是讲述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史,六个选修模块主要是文明史重要问题的展开和深化。
近年文综材料题命题已明显受到文明史观的影响。
(2)考点选择体现了新课改以“课程观”取代“教材观”的基本理念
今年的试题情境化达到了历年文综命题最高比率。
从命题数量上看,12道选择题中,以情境切入的有5道,全卷15道历史题中,以情境切入的有8道;从分值看,以情境切入的历史试题达70分之多。
情境化试题的增多,其导向是为努力寻找命题与课程改革接轨的契合点和着力点,使高考命题改革与中学新课程教学改革顺利合流。
4、凸显专业化
今年试卷中专业化的概念、专业化的叙述、专业化的结论比比皆是。
如13题的楚汉之争、18题的“过渡时期”、21题“广义派”、第41题“开制度局而定宪法”及38题、40题选用专业水平较高的历史专著为材料背景等。
二、存在的问题
1、能力要求高
表现为思维能力要求高,脱离了中学历史教学实际。
如16题“报纸号外”、24题“曲线图”和38题“布鲁诺“你们宣读判决书时,要比我听宣判更感到害怕”这句话的理解”等,过高估计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2、容量大
文字阅读量多,还有2张图片需要分析。
考生既要拼思维,还要求速度,使试题测试的效度受到严重影响。
3、难度大
不少题目的设问不是直截了当,而是“转了弯”,甚至是转了几个“弯”,必须调动很多知识,还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才能做出。
如17题,首先必须明白“集结地”指的是陕北,还必须理解“华北战场友军”的含义,即使明白了其含义,还很难作答,因为还要有比较好的地理知识才行。
三、复习备考
高考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高考所具有的导向作用和引领功能是其它任何考试所无法替代的。
而且永远只可能是中学历史教学适应高考试题要求的标高,而不可能要求高考命题适应中学历史教学的现实水平。
这应该是一个中学历史教师应有思想准备。
我们是要做理性的思考,仔细研究今年的试题,认识其命题的趋势,服务于以后的高考。
从高考改革的方向看,突出能力考核是大势所趋,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能力并非空中楼阁,需要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重组再现、灵活应用体现出来。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反映,没有厚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如无源之水。
“双基”薄弱,能力就无从谈起,“双基”扎实,能力自然水到渠成。
以今年文综历史卷为例,单纯属于考查记忆的基础题有:13题楚汉相争,18题过渡时期,38题李赀的主张,41题华盛顿和孙中山的修为.(共计29分),其余的主客观题主要考查各种能力,但必须都要有基础知识作为铺垫。
我认为备战2010年高考应该从以下4方面落实基础知识。
第一. .要求高中历史教师更新和改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树立符合高中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新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把课程改革实验的过程作为学习、领会素质教育思想的过程,更新教育观念的过程。
在心理上对新的课程改革给以认同,增强课程改革的自觉性。
第二,我们高中教师在准备高中历史课程时,必须认真的研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对高中新课程的历史课程必修课的三个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有深入的理解和了解,使之在时序上、内容上、难易程度上和内在逻辑上有一个总体的设计。
教师只有通过新的课程标准的学习,才能理解和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以及本课程的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和评估建议等。
只有了解和理解了这些内容,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
因此,我们一定要确立课程标准的法规地位,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指导教学,全面建构高中历史教学,而不能讲一课备一课。
我们在使用教科书时,要根据课程标准,特别是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学生的兴趣领域、学生技能水平、学生的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差别,对模块与模块之间以及模块内各专题之间的顺序进行调整,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裁减、调整或整合,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和育人作用。
教师的教学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计划、教
案的过程,更是课程创新和开发的过程,教学过程要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和转化的过程,教师也要成为课程开发的研究者和参与者。
第三,在普通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行为也要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一是由教师的教为中心转向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二是从教师权威的讲授转向师生平等的对话,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三是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创建灵活、宽松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学习,要允许学生采用自己的方式学习,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心态开放、主体性凸显、个性张扬和创造性解放.。
设计符合学生需求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
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教学,在形式上应该是灵活多样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再用“填鸭”式的满堂灌,而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逐步推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学生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在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善于思考和交流合作,切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新课程下,学生要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则成为问题的点拨者和研究的指导者,由学生自己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四,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落实“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及时对学生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价,不断激励学生的学习。
改变以往历史教学重视量化评价而忽视定性评价的不足和弊端,按照历史课程的三维目标,综合运用历史习作、历史制作、历史调查、考试、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调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我们的学生能够生动活泼地发展,他们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地发展,为学生今后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必须以历史课标为指南,以历史教材为依据,从学生实际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出发,充分利用和开发各种资源,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运用评价杠杆,调动师生的共同积极性,才能搞好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
争取在明年高考取得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