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芎
川芎功效与作用
川芎功效与作用
川芎,又名川芎、女貞子,是一种中药材,主要生长于四川、陕西等地。
川芎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下面是其中一些主要的:
1. 活血祛瘀: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血管的弹性,预防和改善心脑血管疾病。
它还可以消除瘀血引起的疼痛,例如月经痛、创伤等。
2. 缓解经期不适:川芎具有调节月经的作用,可以缓解经期不适的症状,如经痛、经前紧张综合征等。
它可以促进血液流畅,缓解子宫平滑肌的痉挛,减少经血凝结,改善月经不调等问题。
3. 舒张血管:川芎富含一种叫做川芎素的活性成分,可以扩张血管,提高血管的流动性,降低血液黏稠度,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4. 抗菌消炎:川芎中的川芎酮具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炎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它还可以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红肿等症状。
5. 调节免疫:川芎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它可以提高免疫球蛋白的产生,增强巨噬细胞的活性,增强抗体的产生和杀伤功能,从而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6. 促进消化:川芎具有一定的促进消化的作用,可以增加胃酸和胆汁的分泌,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它还可以减少胃肠道的蠕动,缓解胃肠道的痉挛和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
7. 缓解头痛:川芎具有镇痛作用,可以缓解头痛、偏头痛等疼痛症状。
它可以改善脑血管的血液循环,减少血栓的形成,缓解脑组织的缺氧和缺血,从而减轻头痛的程度。
总之,川芎具有活血祛瘀、缓解经期不适、舒张血管、抗菌消炎、调节免疫、促进消化、缓解头痛等多种功效和作用。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用量和方法,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川芎《全国中草药汇编》
D、E、F、G、H[即顺-6,7-二羟基藁本内酯(cis-6,7-dihydrox-yligustilide)]、Ⅰ[即反-6,7-羟基藁本内酯(trans-6,7-dihydrox-yligustilide)]、J[4]、K、L、M[6]、N[4]、O、P[8]、(E)-洋川芎内酯[(E)-senkyunolide]E[4],洋川芎醌(senkyunone),2-甲氧基-4-(3-甲氧基-1-丙烯基)苯酚(2-methoxy-4-(3-mnethoxy-1-propenyl)pheneol),2-戊酰基-苯甲酯[2-(1-oxopentyl)-benzoic acid methyl ester][8],5-羟甲基-6-内-3-甲氧基-4-羟苯基-8-氧杂双环[3.2.1]辛-3-烯-2-酮[5-hydroxymethyl-6-endo-3-methoxy-4-hydroxyphenyl-8-oxa-bicyclo(3。
2。
1)-oct-3-one][5],4-羟基-3-甲氧基苯已烯(4-hydroxy-3-methoxy styrene),1-羟基-1-(3-甲氧基-4-羟苯基)已烷[1-hydroxy-1-(3-methoxy-4-hydroxyphenyl)ethane]\4-羟基苯甲酸(4-hydroxybenzoic acid)、香草酸(vanillic acid),咖啡酸(coffeic 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9],阿魏酸(ferulic acid),大黄酚(chrysophanic acid),瑟丹酮酸(sedanonic acid),L-异亮氨酰-L-缬氨酸酐(L-isoleucyl-L-valine anhydride),L-缬氨酰-L-缬氨酸酐(L-valyl-L-valinc achydride),黑麦草碱(perlolyrine),川芎酚,脲嘧啶(uracil),盐酸三甲胺(trimethylamine-HCL),氯化胆碱(chloine chloride),棕榈酸(palmitic acid),香草醛(vanillin),1-酰-β-咔啉(1-acetyl-β-carbo-line)[10],匙叶桉油烯醇(spathulen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亚油酸(linoleic acid),二亚油酸棕榈酸甘油酯(dilinoyl palmitoyl glyceride)及蔗糖(sucrose)等[11]。
川芎
川芎
川芎川芎拼音:Chuanxiong 英文:Szechuan Lovage Rhizome 日文:センキユウ拉丁文:Rhizoma Chuanxiong 【异名】芎蒡《本神农本草经》,香果《吴普本草》,胡蒡《名医别录》,马衔芎蒡《本草经集注》,雀脑芎、京芎《本草图经》,贯芎《珍珠囊》,台芎《本草蒙荃》,西芎《本草纲目》。
【品种考证】本品入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原名芎蒡,列入上品。
《本草图经》指出:“今关、陕、蜀川、江东山中多有之,而以蜀川者为胜。
四、五月生叶似芹、胡荽、蛇床辈,作丛而茎细。
”《本草纲目》载:“蜀地少寒,人多栽莳,清明后宿根生苗,分其枝横埋之,则节节生根,八月根下始结芎蒡。
”据上所述,现四川等省栽培的川芎与本草所述的种类是一致的。
【性味、归经】辛,温。
归肝、胆、心包经。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研末,每次1~1.5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撤或煎汤漱口。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月经过多及出血性疾病慎服。
1.《本草经集注》:“恶黄连。
” 2.《本草衍义》:“若单服既久,则走散真气。
” 3.《本草蒙筌》:“恶黄芪、山茱、狼毒。
畏硝石、滑石、黄连。
反藜芦。
” 4.《本草经疏》:“芎蒡性阳味辛,凡病人上盛下虚,虚火炎上,呕吐咳嗽,自汗,易汗,盗汗,咽干口燥,发热作渴,烦躁,法并忌之。
” 5.《药品化义》:“凡禁用者,如心虚血少,惊悸怔仲,肺经气弱,有汗骨蒸,恐此辛温香散故也。
如火气升上,吐衄,咳嗽,热据痰喘,中满肿胀,恐此引气上腾故也。
” 6.《本草从新》:“气升痰喘不宜用。
”7.《得配本草》:“火剧中满,脾虚食少,火郁头痛皆禁用。
”【药论】1.论川芎为血中气药①李时珍:“芎藭,血中气药也。
肝苦急,以辛补之,故血虚者宜之。
辛以散之,故气郁者宜之。
”“血痢已通而痛不止者,乃阴亏气郁,药中加芎为佐,气行血调,其病立止。
”(《纲目》)②倪朱谟:“芎藭,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尝为当归所使,非第活血有功,而活气亦神验也。
川芎
幼果两侧扁压,长2-3毫米,宽约1毫米;背棱槽内油管1-5,侧棱槽内油管2-3,合生面油管6-8。花期7-8月, 幼果期9-10月。
病虫防治
病害
虫害
叶枯病 叶枯病多在5-7月发生。发病时,叶部产生褐色、不规则的斑点,随后蔓延至全叶,致使全株叶片枯死。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65%代森锌500倍液,或50%退菌特100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防治。每10天1次, 连续3-4次。 白粉病 川芎 6月下旬开始至7月高温高湿时发病严重,先从下部叶发病,叶片和茎秆上出现灰白色的白粉,后逐渐向上蔓 延,后期病部出现黑色小点,严重时使茎叶变黄枯死。 防治方法:收获后清理田园,将残株病叶集中烧毁;发病初期,用25%粉锈宁1500倍液,或50%托布律1000倍 液喷洒,每10天1次,连喷2-3次。 根茎腐烂病 根茎腐烂病在生长期和收获时发生,发病根茎内部腐烂成黄褐色,呈水游状,有特殊的臭味,成软腐状。
植物文化
历史传说
川芎(5张)唐朝初年,药王孙思邈带着徒弟云游到了四川的青城山,披荆斩棘采集药材。一天,师徒二人累 了,便在混无顶的青松林内歇脚。忽见林中山洞边一只大雌鹤,正带着几只小鹤嬉戏。药王正看得出神,猛然听 见几只小鹤惊叫,只见那只大雌鹤头颈低垂,双脚颤抖,不断地哀鸣。药王当即明白,这只雌鹤患了急病。
粉末特征:淡黄棕色或灰棕色。
淀粉粒单粒椭圆形、长圆形、类圆形、卵圆形或肾形,直径5-16μm。长约21μm,脐点点状、长缝状或人字 状;复粒由2-4粒组成。
川芎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川芎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川芎,学名Chuanxiong,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被称为川芎穗、四川川芎。
它是伞形科川芎属植物的干燥根茎部分,主要生长在中国的四川、云南等地。
川芎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被称为“补气活血、行气止痛”的好药。
本文将重点介绍川芎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一、化学成分川芎被广泛研究,其主要的活性成分包括挥发油和红素类化合物。
挥发油是川芎最重要的成分之一,其中的主要成分包括川芎酮、丁香酮、伞花烯酮等。
这些化合物赋予了川芎独特的香气,并具有补气活血、舒筋活络的作用。
红素类化合物是川芎的另一个重要成分,其中包括红花酮、川芎红素、丹参酮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对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此外,川芎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如维生素C、镁、锌等。
二、药理作用1. 补气活血川芎的主要药理作用之一是补气活血。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川芎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增加红细胞的弹性,促进血管扩张。
此外,川芎还可以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
这些药理作用使得川芎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血液循环不畅、气血不足引起的各种疾病。
2. 舒筋活络川芎还具有舒筋活络的药理作用。
川芎中的挥发油成分可以促进血管扩张,增加血液流通,从而缓解痛症。
此外,川芎还可以调节炎症反应,减轻组织炎症,对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3. 抗血小板聚集川芎中的红素类化合物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血小板聚集是血栓形成的重要环节,而血栓的形成往往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川芎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4. 抗炎作用川芎的红素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它们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对于风湿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等炎症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5. 调节免疫川芎的红素类化合物还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
它们可以促进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对于免疫功能低下、感染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川芎的作用与功效
川芎的作用与功效川芎,又称川芎、杜衡,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较广泛的应用价值。
川芎主要生长在我国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
下面主要介绍川芎的作用与功效。
川芎的主要作用:1. 血液循环作用:川芎对血管有很好的扩张作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增加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的血流量,从而减少心肌缺血及脑缺氧的发生。
2. 抗炎作用:川芎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减轻组织炎症反应,对缓解风湿痛、关节炎等炎症有较好的疗效。
3. 镇痛作用:川芎可以通过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炎症反应,从而减轻疼痛感觉,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
在中医药中常用川芎配伍其他药材治疗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
4. 促进消化作用:川芎可以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胃肠道的蠕动性,从而加快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改善胃肠功能。
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
5. 降低血脂作用:川芎可以通过促进脂肪的氧化代谢,加强脂肪酸的分解,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水平,对预防和治疗高血脂症具有一定的功效。
川芎的主要功效:1. 缓解头痛:川芎具有扩张脑血管的作用,可以增加脑血流灌注量,改善大脑供血不足,从而缓解头痛症状。
2. 改善风湿痛:川芎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关节和肌肉的炎症反应,缓解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3. 舒缓经痛:川芎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可通过改善子宫血液供应,舒缓经期痛经,改善月经不调等问题。
4. 改善冠心病:川芎可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流量,改善心肌供血,减轻心绞痛症状,对冠心病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
总的来说,川芎是一种具有血液循环作用、抗炎作用、镇痛作用、促进消化作用和降低血脂作用的中药材。
它在中医药学中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头痛、风湿痛、经痛等疾病。
然而,川芎也有一定的禁忌症,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出血倾向的患者等不宜使用。
在应用川芎时,应注意剂量和用药方法,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用量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用量
川芎,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短圆柱形。
川芎在中医药中被广泛应用,被誉
为“四君子”之一,具有独特的药用价值。
下面将着重介绍川芎的功效、作用及禁忌
用量。
一、川芎的功效与作用
1. 舒经活血
川芎具有活血化淤、舒经止痛的功效,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从而
达到祛瘀通络的效果。
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各种因气和血凝滞所致的疼痛症状。
2. 调经止痛
川芎能够活血调经,对痛经、闭经等妇科疾病有一定疗效。
其特殊的药理作用
可以减轻疼痛感,在中医药中广泛应用。
3. 降火明目
川芎还具有降火明目的作用,对目赤肿痛、视物模糊、夜盲等眼部疾病有辅助
作用。
川芎可清热明目,有助于保护眼睛健康。
二、川芎的禁忌用量
1. 用量
川芎热性较大,不宜过量使用。
一般情况下,每次用量不宜超过3~6g。
2. 禁忌人群
•孕妇忌服:孕妇应慎用或避免使用川芎,以免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
•肾功能不全者: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川芎,以免加重病情。
•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不宜过量使用川芎,以免影响血压稳定。
•腹泻患者:川芎具有活血化淤的功效,腹泻患者慎用。
综上所述,川芎是一味非常有价值的中草药,具有较好的药用效果。
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合理用量,避免禁忌人群,以确保疗效与安全性。
在选择川芎药材时,最好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合理选用,并慎重遵医嘱。
川芎
【 药 理 作 用 】
1.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2.抑制血小板凝集作用 3.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4.解痉作用 5.镇静作用 6.其他作用
如何鉴别真伪川芎
真品川芎 外观 伪品藁本
呈不整齐结节状拳形圆块 呈不规则的结节状圆柱形 ,表面深黄棕色,有明显 ,有分枝,稍弯曲,多横 结节状起伏轮节。 向生长,外皮棕褐色或棕 黑色,皱缩有沟纹。
川芎(根茎)粉末图 1.淀粉粒 2.草酸钙簇晶 3.木栓细胞 4.导管 5.木纤维 6 .油室碎片
【化学成分】
1.生物碱,主要含有川芎嗪(chuanxiongzine) 2.挥发油约含1%,主成分为藁本内酯(ligustilide) 等。 3.酚类及有机酸类:川芎酚、阿魏酸等。 4.多糖
【理化鉴别】
川芎片
显微鉴别
显 微 特 征
形成层成波状环
根茎横切面:
1. 木栓层细胞扁平。皮层散有根迹维管束,
细胞切向延长,有类圆形油室。
2.
4. 木质部导管单列或排成“V”字形,
偶有木纤维束。 5. 髓部大,散有油室。
粉末:淡黄棕色或 灰棕色。 ①有草酸钙晶体 ②木纤维呈长梭形, 壁厚薄不匀,纹孔 及孔沟较密。③网 状螺纹导管。④木 栓细胞常多层重叠, 壁甚薄,微波状。 ⑤淀粉粒较多,有 油室碎片。
真品川芎
伪 品 藁 本
The end Thank you !
性状
质坚硬,断面类黄色, 形成层呈明显环状, 有黄色小油点; 含有挥发油,有股特异 的清香味,口尝味苦。
虽亦质硬但易折断,断 面淡黄色或黄白色 无油点; 香气较淡,无特异香味 口尝味苦略带辣味。
药理作用
中枢镇静作用 无上述功效,虽可入药 ,但不可代替川芎使用 平滑肌解痉作用 降血压、抗菌抑菌作用 。 能避免因维生素E缺乏 而引起的营养性脑病
川芎
川芎(《本经》)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
多系栽培。
主产于四川省以及贵州、云南、陕西等地。
原植物喜温暖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的环境,稍能耐旱,怕荫蔽和水涝。
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中性或酸性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
味辛、性温。
归肝、胆、心包经。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临床用名有川芎、酒川芎。
川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
多系栽培。
主产于四川省以及贵州、云南、陕西等地。
原植物喜温暖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的环境,稍能耐旱,怕荫蔽和水涝。
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中性或酸性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
味辛、性温。
归肝、胆、心包经。
功效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临床用名有川芎、酒川芎。
【本草汇言】《神农本草经》:味辛,温。
主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
《神农本草经》:味辛,温。
主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创,妇人血闭无子。
《名医别录》:无毒。
主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温中内寒。
《药性论》:臣。
能治腰脚软弱,半身不遂,主胞衣不出,治腹内冷痛。
《日华子本草》:畏黄连。
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
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破疗结宿血,养新血,长肉,鼻洪吐血及溺血,痔瘘,脑痈,发背,瘰沥,瘿赘,疮疥,及排脓,消瘀血。
《开宝本草》:味辛,温,无毒。
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如醉,诸寒冷气,心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温中内寒《本草图经》:蜜和大丸,夜服,治风痰殊效。
《本草衍义》:此药今人所用最多,头面风不可阙也,然须以他药佐之。
沈括云:予一族子,旧服川芎,医郑叔熊见之云:川芎不可久服,多令人暴死。
后族子果无疾而卒。
又朝士张子通之妻病脑风,服川芎甚久,亦一旦暴亡。
皆目见者。
此盖单服耳,若单服既久,则走散真气。
既使他药佐使,又不久服,中病便已,则于能至此也。
《药类法象》:补血,治血虚头痛之圣药也。
如妊娠妇人胎不动数月,加当归,二味各一钱半,或二钱,水二盏,煎至一盏,服之神效。
川芎
【理化鉴别】
1.取本品粉末1g, 加石油醚5ml, 置水浴上加热回流1小时, 滤过, 滤液挥干, 残渣加醋酸乙酯2 ml使溶解, 再加2%3,5 二硝基苯甲酸的甲醇液2~3滴与氢氧化钾甲醇饱和溶液2滴, 显红紫色(内酯反应). 2.薄层层析 ⑴ 川芎(江苏) ⑵ 川芎(四川) ⑶ 对照药材 样 品 液:取粉末1 g, 加乙醇适量, 加乙醚20ml, 置水 浴上加热回流1小时, 滤过, 滤液挥干, 残渣加乙酸乙酯2 ml使溶解, 作为供试品溶液. 对照品液:取川芎对照药材, 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 液.展 开:硅胶G薄层板上, 以正己烷-乙酸乙酯(9∶1)为 展开剂. 显 色: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在与对照品 相对位置, 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医学作用
【化学成分】 根茎含挥发油约1%.鉴定出油中成分有40种, 占挥发油的93.64%, 其 中主成分为藁本内酯(ligustilide)占58%、3-丁酜内酯(3-butylphthalide) 5.29%和香桧烯(sabinene)6.08%.根茎中所含的内酯化合物, 除上述提 到的二种外, 尚含丁烯酜内酯(butylidene phthalide)、川芎内酯 (sankyunolide)、新蛇床内酯(neocnidilide)、4-羟基-3-丁酜内酯(4hydroxy-3-butyl phthalide)、川芎酚(chuanxingol)、双藁本内酯(2, 2′diligustilide), 以及3-丁基-3, 6, ⒎三羟基-4, 5, 6, 7-四氢苯酞等.含氮化 合物有四甲基吡嗪(tetramethylpyrazine, 川芎嗪, chuanxiongzine)、 perlolyrine、盐酸三甲胺、盐酸胆碱、L-异亮氨酰-L-缬氨酸酐(L-isobutyl-Lvaline anhydride)、L-缬氨酰-L-缬氨酸酐、1-乙酰基-β-卡啉、尿嘧啶、腺 嘌岭和腺苷.酸性或酚性化合物有4-羟基-3-甲氧基苯乙烯、1-羟基-1-(3-甲 氧基4-羟基苯)-乙烷、4-羟基苯甲酸、咖啡酸、香荚兰酸、阿魏酸(ferulic acid)、瑟丹酸(sadanic acid)、大黄酸(chrysophic acid)、棕榈酸、香 荚兰醛和亚油酸.此外, 川芎根茎尚含中性油, 其成分为十五、十六、十七、 十八烷酸乙酯, 异十七、异十八烷酸乙酯和异十七烷酸甲酯.另含5, 5′-联呋 哺甲酰醚(bis-5, 5′-formylfurfuryl ether)、匙叶桉油烯醇(spathulenol)、 β谷甾醇、蔗糖和一种脂肪酸甘油酯
川芎中药材鉴定
川芎中药材鉴定(实用版)目录1.川芎的概述2.川芎的药用价值3.川芎的鉴定方法4.川芎的保存与使用注意事项正文川芎,学名为 Ligusticum sinense Oliv.,为伞形科川芎属植物,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川芎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主要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等方面。
在临床应用中,川芎被广泛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产后恶露不尽等症状。
为了保证川芎的药效,正确的鉴定和保存方法至关重要。
一、川芎的概述川芎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于中国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川芎的药用部位为根茎,通常在秋季采挖。
新鲜的川芎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表面黄褐色,有浓烈的香气。
二、川芎的药用价值川芎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主要表现为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等功效。
在临床应用中,川芎被广泛用于治疗月经不调、痛经、产后恶露不尽等症状。
此外,川芎还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三、川芎的鉴定方法1.性状鉴别:川芎呈不规则结节状,表面黄褐色,有浓烈的香气。
断面呈黄白色,具有放射状纹理。
2.显微鉴别:川芎粉末显微下呈棕色,具有分泌细胞、草酸钙针晶、木栓细胞等特征。
3.理化鉴别:川芎中含有挥发油、生物碱、黄酮等成分,可以通过薄层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进行鉴定。
四、川芎的保存与使用注意事项1.保存方法:川芎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以防受潮、霉变或虫蛀。
在保存过程中,可定期检查药材的质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使用注意事项:川芎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应注意剂量。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
在使用川芎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合理选用其他药物进行配伍。
总之,川芎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正确的鉴定和保存方法可以确保川芎的药效,从而为患者提供优质的药物治疗。
川芎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经济作物之川芎学院名称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名称农学1101学生姓名胥伟秋学号20113044教师唐永金二〇一四年五月一、概述(一)植物学名称及分类情况1、中文学名:川芎2、拉丁学名:Ligusticum chuanxiong Hort.Rhizoma Chuanxiong P.E.(川芎提取物)3、别名:芎䓖、小叶川芎、山鞠穷(《左传》)、芎藭(《本经》)、香果(《吴普本草》)、胡藭(《别录》)、马衔芎藭(陶弘景)、雀脑芎、京芎(《本草图经》)、贯芎((珍珠囊》)、抚芎(《丹溪心法》)、台芎(《本草蒙筌》)、西芎(《纲目》)。
4、植物学分类:多年生草本植物,伞形科藁本属。
5、类别:川芎根据高山、平原和采收季节的不同,分为坝川芎、山川芎和抚芎三种。
(1)坝川芎:在平原栽培的川芎,一直要长到第二年“小满”才成熟,这时采收的川芎称之“坝川芎”,其质地上乘。
(2)山川芎:每年立秋季节采收山川芎时,将其茎秆的结节运到平原栽种,“立春”时,再挖取一部分运到山上育种。
“立秋”时取下芎苓子后剩下的根茎“母子”,即为“山川芎”。
这种川芎疙瘩显著,质硬,油性小,加工后质地枯燥、不丰满,故又有“山疙瘩”之称。
(3)抚芎:是“立春”后采挖的高山育种未成熟的川芎,干燥后内心不实,质量较次。
(二)重要价值1、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疏肝解郁的功能。
主治头痛、胸胁痛、经闭腹痛、风湿痛、跌打损伤等症。
2、川芎煎剂对动物放射病实验治疗有一定疗效。
3、可治疗维生素E缺乏症。
4、川芎口服可促进骨折大鼠及家兔的骨折愈合和血肿的吸收。
5、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对白血病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三)生态习性川芎喜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而又较湿润的环境。
主产区海拔600-700m,年均气温15.2℃,极端最高气温34℃,极端最低气温-5℃;年平均相对湿度81%。
川芎图片_川芎的功效与作用
川芎图片_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别名:山鞠穷、芎、香果、胡、马衔芎、雀脑芎、京芎、贯芎、抚芎、台芎、西芎,为伞形科草本植物川芎的根茎。
辛,温。
归肝、胆、心包经。
1.活血行气:用于血瘀气滞的月经不调如月经后期限、痛经、经闭,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的作用,故前人称“血中气药”。
常与当归相须为用,以增强活血、行瘀、止痛之效,如<血府逐瘀汤>。
2.祛风止痛:用于感受风邪(感冒)引起的头痛、身痛及风湿痹痛等,如(<和剂局方>川芎茶调散)、(羌活胜湿汤)。
【药物形态】本品为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直径2~7cm。
表面黄褐色,粗糙皱缩,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顶端有凹陷的类圆形茎痕,下侧及轮节上有多数小瘤状根痕。
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黄自色或灰黄色,散有黄棕色的油室,形成层环呈波状。
气浓香,味苦、辛,稍有麻舌感,微回甜。
【药效鉴别】本品为重要的活血止痛药。
“走而不守”。
活血而兼能行气开郁,为“血中气药”。
“能通周身血脉”,“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
活血止痛而能祛散外风,尤长于止头痛。
川芎炒去油,生用痹痛攻。
【临证应用】1.偏头痛:用川芎,白芷,炙远志各50g、冰片7g,共研末,用纱布包少许药末塞鼻,右侧头痛塞左鼻,左侧头痛塞右鼻。
【应用与配伍】1.用于血瘀气滞的痛证。
本品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又能行气,为“血中气药”,能“下调经水,中开郁结”。
治妇女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滞腹痛等。
为妇科活血调经之要药,常配当归、桃仁、香附等同用。
若血瘀经闭、痛经,配赤芍、桃仁等,如血府逐瘀汤;若寒凝血瘀者,配桂心、当归等,如《妇人良方》温经汤;若产后恶露不行,瘀滞腹痛,配当归、桃仁等,如生化汤。
治肝郁气滞,胁肋疼痛者,常配柴胡、白芍、香附等,如柴胡疏肝饮;若心脉瘀阻,胸痹心痛者,常配丹参、桂枝、檀香等。
近代以川芎及川芎为主的复方治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此外,伤科之跌扑损伤,外科之疮疡痈肿,亦可用之。
川芎
川芎靡芜嘉树列群芳,御湿前推药品良。
时摘嫩苗烹赐茗,更从云脚发清香。
——宋·韩琦“久服令人暴亡”川芎,原名芎穷,又称香果,为伞形科植物,历史上均以四川省所产为胜,故名川芎。
《益都方物略记》载:“芎劳蜀中处处有之,成都九月九日药市,芎穷与大黄如积,香溢千里。
”其中又首推灌县,而成都、重庆只不过是重要的集散地。
芎莠每因产地而命名,如产陕西省者为西芎,陕西蓝田县所产又特称蓝芎,产浙江温州及金华者日南芎,出关中者称京芎,出天台者日台芎,江南者日抚芎。
但总的来说,除四川所产外,其余皆不地道。
近代日本国亦有所产,但气味恶劣,不堪人药。
川芎人药很早,在《神农本草经》里已被列为中品之药,但李时珍《本草纲目》却说它是“本经上品”,这可能是笔误,因为上品之药“养命以应天,多服久服不伤人,益气不老延年”。
而川芎“久服则走散真气”(《品汇精要》),甚至有“单服久服,令人暴亡”之戒(《本草求真》),绝不可作为上品补益之用。
对于“暴亡”之说,北宋沈括《梦溪笔谈》中有两则案例:“一族子旧服芎蒡,医郑叔熊见之云,芎蒡不可久服,多令人暴亡,后族子果无疾而卒。
”又:“朝士张子通之妻,病脑风,服芎蒡甚久,一旦暴亡,皆目见者,此皆单服既久,则走散真气,若使它药佐使.又不久服,中病便已,则焉能至此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望常服食者引以为训。
时珍:“川芎,肝经药也,若单服既久,则辛喜归肺,肺气偏胜,金来贼木,肝必受邪,久则偏绝,岂不夭亡?故医者贵在格物也。
头痛必用川芎川芎主治甚广,但有两个独特之处。
其一治头痛,其二调月经,诚如明代李杲所云:“川芎,上行头角,助元阳之气而止痛;下行血海,养新生以血以调经。
”据统计,历代以川芎命名或以川芎配方治疗头痛的方剂约有150首之多,古人早有“头痛必用川芎”之说,但古今仍有争议。
比较一致的是,对外感头痛,川芎为必备之品,且效果确切,经得起重复验证。
正如《本草正》所云:“惟风寒之头痛,极宜用之。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禁忌症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禁忌症川芎,又名白芷、川芎、戏普芎,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
川芎在中医药学中具有重要地位,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方剂和中药饮片中。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川芎的功效与作用、适用症以及禁忌症等方面的内容。
一、川芎的功效与作用川芎具有独特的药理成分和作用机制,主要功效与作用如下:1、活血祛瘀:川芎含有丰富的挥发油、黄酮和生物碱等成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微循环血流,避免血液凝结,减轻血管阻塞,从而具有活血祛瘀的作用。
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瘀血引起的疼痛、痉挛等症状。
2、舒肝理气:川芎能够调节肝气,舒缓肝脏紧张和痉挛,改善肝胆郁结和气滞血瘀的症状。
因此,川芎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肝胆疾病,如肝郁气滞型头痛、月经不调等。
3、祛风解表:川芎具有较强的发散风寒的作用,能够舒展经络,促进血液循环,缓解风寒引起的痛症。
常用于治疗风寒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等症状。
4、抗菌消炎:川芎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和挥发油等抗菌、消炎成分,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皮肤感染、口腔溃疡等症状。
5、抗肿瘤:川芎中的挥发油和黄酮类成分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增强人体免疫力。
因此,川芎常被用于辅助治疗肿瘤疾病。
二、川芎的适用症根据川芎的功效与作用,我们可以总结出川芎的适用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瘀血症状:川芎能够活血祛瘀,适用于瘀血引起的疼痛、痉挛等症状,如瘀血型头痛、痛经、血瘀性疼痛等。
2、肝胆疾病:川芎具有舒肝理气的作用,适用于肝胆郁结和气滞血瘀的症状,如肝郁气滞型头痛、月经不调等。
3、风寒症状:川芎能够祛风解表,适用于风寒引起的症状,如风寒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等。
4、皮肤感染:川芎具有抗菌消炎作用,适用于皮肤感染、口腔溃疡等症状。
5、辅助治疗肿瘤:川芎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可以辅助治疗肿瘤疾病。
三、川芎的禁忌症虽然川芎具有较好的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价值,但也有一些禁忌症需要特别注意:1、孕妇禁用:川芎具有促进血液循环和活血祛瘀的作用,在孕妇身体内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孕妇应禁用川芎。
懂得这些你就能正确辨别川芎的真假了
懂得这些你就能正确辨别川芎的真假了川芎,又名四川芎,是中医常用的一味中药材,具有活血祛瘀、舒经止痛的功效。
然而,在市场上,有着许多假冒伪劣的川芎产品。
为了能够正确辨别川芎的真假,我们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懂得这些知识和技巧后,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辨别川芎真假的方法。
一、外观特征川芎的外观特征是非常重要的判断依据之一。
真正的川芎外观型态呈现为干燥的茎叶和根系,颜色呈灰棕色或黑褐色,表面具有一定的光泽。
真正的川芎的气味浓郁独特,有一种独特的芳香气味。
如果发现川芎的外观无光泽、颜色不正、气味淡或没有特殊气味,那么它很有可能是假冒的。
二、制作工艺川芎的制作工艺对于真假鉴别也是非常重要的。
真正的川芎在制作过程中会经过煮制、烘干等工艺,而且干燥后的川芎质感较硬,具有一定的韧性。
而假冒的川芎可能会不进行煮制或烘干,外观会比真品更脆弱且质地较软。
三、品质认证在购买川芎时,确保选择正规的药店或药材商。
正规的商家会有相关的品质认证,如国家药材质量标准认证等。
在选择川芎时,可以查看包装上的证书编号,然后登录相关网站进行查询。
如果查询不到相关的认证信息,就需要警惕是否购买到假冒产品。
四、价格因素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川芎的真假。
川芎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市场价位相对较稳定。
如果某个商家的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位,很可能是假冒或劣质产品。
同时,也要警惕过度高价的情况,以防被商家故意炒作。
五、购买渠道选择购买川芎时,选择正规的药店或药材市场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商家经营多年,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品牌形象,一般不会贩卖假冒产品。
另外,可以通过与其他消费者交流、查看评价等方式,了解川芎购买经验,避免上当受骗。
六、专业鉴定如果对川芎的真假仍然存在疑问,可以寻求专业机构的帮助进行鉴定。
例如,可以将川芎样品送至相关的药物分析实验室或医疗机构,经过专业的测试和鉴定,可以准确地判断川芎的真伪。
综上所述,判断川芎的真假需要综合考虑外观特征、制作工艺、品质认证、价格因素、购买渠道选择以及专业鉴定等多个因素。
川芎图谱
中药图谱大全:川芎图谱【药名】:川芎【拼音】:CHUANXIONG【英文名】:Szechuan Lovage Rhizome【来源】:为双子叶植物药伞形科植物川芎的根茎。
【功效】:行气开郁,祛风燥湿,活血止痛。
【主治】:治风冷头痛,旋晕,胁痛腹疼,寒痹筋挛,经闭,难产,产后瘀阻块痛,痈疽疮疡。
【性味归经】:辛,温。
入肝、胆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用药忌宜】:阴虚火旺,上盛下虚及气弱之人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白芷为之使。
恶黄连。
”②《品汇精要》:“久服则走散真气。
”③《本草蒙筌》:“恶黄芪、山茱、狼毒。
畏硝石、滑石、黄连。
反藜芦。
”④《本草经疏》:“凡病人上盛下虚,虚火炎上,呕吐咳嗽,自汗、盗汗咽干口燥,发热作渴烦躁,法并忌之。
”⑤《本草从新》:“气升痰喘不宜用。
”⑥《得配本草》:“火剧中满,脾虚食少,火郁头痛皆禁用。
”【别名】:山鞠穷(《左传》)、芎藭(《本经》)、香果(《吴普本草》)、胡藭(《别录》)、马衔芎藭(陶弘景)、雀脑芎、京芎(《本草图经》)、贯芎(《珍珠囊》)抚芎(《丹溪心法》)、台芎(《本草蒙筌》)、西芎(《纲目》)【处方名】:川芎、西芎、西川芎、炒川芎、炙川芎、酒川芎、酒炒川芎,老川芎处方中写川芎、西芎、西川芎指生川芎。
为原药洗净切片晒干入药者。
炒川芎又名炙川芎。
为生川芎片用文火微炒入药者。
酒川芎即酒炒川芎。
为生川芎片用黄酒喷洒,待酒吸干,再用文火微炒,然后入药者。
【商品名】:京芎:为产于甘肃、陕西者。
云芎:为产于云南者。
抚芎:又名西抚芎、川抚芎、抚川芎。
为产于江西者。
小抚芎:产于江西,抚芎中形体瘦小者。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川芎:为产于四川者。
或指各类川芎的统称。
大芎:又名大川芎、正川芎、真川芎。
产于四川,属川芎中个大肉多、油足气香者。
为地道药材,品质最佳。
坝川芎:产于四川灌县者。
产量大,品质好,销往全国,井供出口。
杜芎:产于四川省外的引种品。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
川芎的功效与作用
川芎,又称川芎、川芎、川芎、藁本,是常见的中药材之一,被广泛用于中医药学中。
川芎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
1. 活血化瘀:川芎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减少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流动,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它常用于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的疾病,如痛经、瘀血性疼痛等。
2. 抗炎止痛:川芎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并且有镇痛作用。
它常用于缓解各种炎症引起的疼痛,如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3. 舒筋活络:川芎有舒筋活络的功效,能够缓解肌肉和关节的紧张和疼痛,促进气血的流通,提高运动功能。
它常用于软组织损伤、肌肉酸痛等。
4. 脑保护:川芎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能够增强脑血流,改善脑缺血和脑供氧不足的状况,有助于防治脑血栓等疾病。
5. 调经止痛:川芎被广泛用于妇科领域,具有调节月经周期、减轻经期不适症状的作用。
它常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的治疗。
总的来说,川芎具有活血化瘀、抗炎止痛、舒筋活络、脑保护和调经止痛等功效与作用,并且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
但使用川芎时应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川芎···
川芎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别名芎穷、小叶川芎,以干燥的根茎入药,是常用中药材之一。
四川省是川芎主要栽培地,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
川西平原的都江堰市、崇州等地是川芎的主产区,常年种植面积在2000公顷左右,川芎在当地农业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其他省份如陕西、江西、云南、湖北等地也有种植,但川产川芎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其中都江堰市占全国的65%以上,且个大、饱满、坚实、断面色黄白、油性足、香气浓郁,质量最佳。
川芎喜温暖和湿润气候,要求阳光充足但幼苗期忌强光和高温;适种在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含腐殖质丰富的砂壤土上;忌连作、忌涝洼地。
一、川芎的繁殖采用地上茎节(苓子)进行无性繁殖,苓种培育一般在1月上旬至2月初,先将平地栽培的川芎草根茎掘起,除去须根、泥土和茎叶,即成为“抚芎”,然后运往高山区繁殖。
栽植穴距离分大、中、小3级,分别为30厘米×20厘米、25厘米×15厘米和20厘米×10厘米。
在整平耙细的畦面上开穴深6~7厘米,每穴栽“抚芎”l块,芽头向上,栽正压实,再浇少量稀薄肥水。
每亩用“抚芎”量150~250千克。
川芎苓子繁育技术有以下3种:1.高山育苓。
四川主产区一般采用山区(海拔l000~1500米)育苓,供坝区(海拔500~l000米)栽种。
l2月底至翌年1月中旬,最晚不应迟于2月上旬,将平坝地区的川芎挖出,除去茎叶和须根(成为“抚芎”),运到山区栽种。
栽时在整好的畦上按20~30厘米距离开穴,深6~7厘米,每穴栽“抚芎”1个,小的可栽2个,芽向上放好,穴内施堆肥或人畜粪水,再盖土整平。
3月上旬出苗,3月底至4月初当苗高l0~12厘米时进行亮蔸疏苗,把蔸土扒开,露出根茎顶端,选留粗细均匀、生长健壮的地上茎8~l2个,把其余的地上茎从基部割除。
在疏苗后和4月下旬各中耕除草1次,同时进行追肥,每次每亩施用人畜粪水500~1000千克,第二次加腐熟饼肥50千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川芎(学名:Ligusticum chuanxiong),是一种中药植物,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本品辛温升散,凡阴虚阳亢及肝阳上亢者不宜应用;月经过多、孕妇亦忌用。
药用价值
药用成分
理论一:含川芎嗪(chuanxiongzine)即四甲基吡嗪(te-tramethylpyrazine),黑麦草碱或含川哚(perlolyrine)即1-(5-羟甲基-2-呋喃基)-9h-吡啶并[3,4-b]吲哚[1-(5hydroxymethyl-2-furyl)-9H-pyrido[3,4-b]indole],藁本内酯(ligustilide),川芎萘呋内酯(wallichilide),3-亚丁基苯酞(3-butylideniphthalide),3-亚丁基-7-羟基苯酞(3-butylidene-7-hydroxyphthalide),丁基苯酞(butylphthalide),(3S)-3-正丁基-4-羟基苯酞[(3S)-3-butyl-4-hydroxyphthalide]即(3S)-川芎酚((3S)-chunxiongol),3-正丁基-3,6,7-三羟基-4,5,6,7-四氢苯酞(3-n-bntyl-3,6,7-trihydroxy-4,5,6,7-tetrahydrophthalide),新川芎内酯(neocin-dilide),洋川芎内酯(senkyunolide),洋川芎内酯(senkyunolide)B、C、D、E、F、G、H[即顺-6,7-二羟基藁本内酯(cis-6,7-dihydrox-yligustilide)]、Ⅰ[即反-6,7-羟基藁本内酯(trans-6,7-dihydrox-yligustilide)]、J[4]、K、L、M[6]、N[4]、O、P[8]、(E)-洋川芎内酯[(E)-senkyunolide]E[4],洋川芎醌(senkyunone),2-甲氧基-4-(3-甲氧基-1-丙烯基)苯酚(2-methoxy-4-(3-mnethoxy-1-propenyl )pheneol),2-戊酰基-苯甲酯[2-(1-oxopentyl)-benzoic acid methyl ester],5-羟甲基-6-内-3-甲氧基-4-羟苯基-8-氧杂双环[3.2.1]辛-3-烯-2-酮[5-hydroxymethyl-6-endo-3-methoxy-4-hydroxyphenyl-8-oxa-bicyclo(3。2。1)-oct-3-one][5],4-羟基-3-甲氧基苯已烯(4-hydroxy-3-methoxy styrene),1-羟基-1-(3-甲氧基-4-羟苯基)已烷[1-hydroxy-1-(3-methoxy-4-hydroxyphenyl)ethane]\4-羟基苯甲酸(4-hydroxybenzoic acid)、香草酸(vanillic acid),咖啡酸(coffeic acid),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大黄酚(chrysophanic acid),瑟丹酮酸(sedanonic acid),L-异亮氨酰-L-缬氨酸酐(L-isoleucyl-L-valine anhydride),L-缬氨酰-L-缬氨酸酐(L-valyl-L-valinc achydride),黑麦草碱(perlolyrine),川芎酚,脲嘧啶(uracil),盐酸三甲胺(trimethylamine-HCL),氯化胆碱(chloine chloride),棕榈酸(palmitic acid),香草醛(vanillin),1-酰-β-咔啉(1-acetyl-β-carbo-line),匙叶桉油烯醇(spathulenol),β-谷甾醇(β-sitosterol),亚油酸(linoleic acid),二亚油酸棕榈酸甘油酯(dilinoyl palmitoyl glyceride)及蔗糖(sucrose)等。
药(毒)理学
毒性:川芎嗪静脉注射对小鼠的LD50为239mg/kg。川芎水溶性粗制剂给于小鼠ip和im的LD50分别为65.86与66.42g/kg。川芎嗪小鼠iv的LD50为239mg/kg。小鼠每日po川芎嗪5或10mg/kg,连续4周,动物体重、血象、肝、肾功能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理论二:根茎含挥发油约1%。鉴定出油中成分有40种, 占挥发油的93.64%,其中主成分为藁本内酯(占58%、3-丁酜内酯(3-butylphthalide)5.29%和香桧烯(sabinene)6.08%.根茎中所含的内酯化合物, 除上述提到的二种外,尚含丁烯酜内酯(butylidene phthalide)、川芎内酯(sankyunolide)、新蛇床内酯(neocnidilide)、4-羟基-3-丁酜内酯(4-hydroxy-3-butyl phthalide)、川芎酚(chuanxingol)、双藁本内酯(2,2′-diligustilide), 以及3-丁基-3,6,⒎三羟基-4,5,6,7-四氢苯酞等。含氮化合物有四甲基吡嗪(tetramethylpyrazine,川芎嗪, chuanxiongzine)、perlolyrine、盐酸三甲胺、盐酸胆碱、L-异亮氨酰-L-缬氨酸酐(L-isobutyl-L-valine anhydride)、L-缬氨酰-L-缬氨酸酐、1-乙酰基-β-卡啉、尿嘧啶、腺嘌岭和腺苷.酸性或酚性化合物有4-羟基-3-甲氧基苯乙烯、1-羟基-1-(3-甲氧基4-羟基苯)-乙烷、4-羟基苯甲酸、咖啡酸、香荚兰酸、阿魏酸(ferulic acid)、瑟丹酸(sadanic acid)、大黄酸(chrysophic acid)、棕榈酸、香荚兰醛和亚油酸.此外,川芎根茎尚含中性油, 其成分为十五、十六、十七、十八烷酸乙酯,异十七、异十八烷酸乙酯和异十七烷酸甲酯.另含5,5′-联呋哺甲酰醚(bis-5,5′-formylfurfuryl ether)、匙叶桉油烯醇(spathulenol)、β谷甾醇、蔗糖和一种脂肪酸甘油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