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专题六文学文化常识(试题部分)课件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总复习练习题含答案6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

中考语文总复习练习题含答案6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

基础义务教育资料考点跟踪突破6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一、文学文化常识1. 下列文学常识的说法,表述有误的一项是(B)A. 《孟子》是孟子与其门人所作,是儒家经典著作,记录了孟子的仁政,民本等政治主张。

B.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深刻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虚伪腐败,范进、严监生,孔乙己等都是其中的艺术典型。

C. 老舍,原名舒庆春,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

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

D.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中的“三词客”指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

“四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

2.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A. “千里共婵娟”里的“婵娟”指月亮。

月亮的别称还有玉兔、嫦娥、金乌和曦和等。

B. “朝服衣冠,窥镜”中的“镜”并非玻璃做成,我国古代铜镜为多,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上镜”,是指人在影视镜头中的相貌比本人好看。

C. 《史记·陈涉世家》中有“足下事皆成”,其中“足下”是对人的敬称,出自晋文公与介子推的故事。

D.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此中的“竹”增加了景物层次,清新雅致、安闲淡泊。

竹还有正直、奋进、虚怀等象征意义,竹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

3. (2017大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D)A. 鲁迅,原名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故乡》《孔乙己》均选自小说集《呐喊》。

B. 《孟子》是记录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轲与其弟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

C.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中,主人公保尔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是在他患伤寒症病愈后,在烈士墓前进行的。

D. 古人将“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作阴。

《愚公移山》中“达于汉阴”是指“到达汉水的北面”。

4. (2017日照)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 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专题六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讲解部分)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专题六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讲解部分)

天干:甲㊁乙㊁丙㊁丁㊁戊㊁己㊁庚㊁辛㊁壬㊁癸㊂ 两两相配,60 周年而复始㊂ ②王公即位年次纪年: ③年号纪年: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㊂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㊂ 季月节气表
季 春 夏 秋 冬
地支:子㊁丑㊁寅㊁卯㊁辰㊁巳㊁午㊁未㊁申㊁酉㊁戌㊁亥㊂
如,鲁庄公十年㊁赵惠文王十六年㊂ 汉武帝始有年号;
童生㊂
院试:县㊁府级考试,及格者称生员( 秀才) ,未考取秀才者称 乡试:省级考试,秀才参加,及格者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㊂
会元㊂
会试:礼部 主 持, 举 人 参 加 考 试, 及 格 者 称 贡 士, 第 一 称 殿试:皇帝主持,贡士参加考试, 及格者称进士, 前三名称状
元㊁榜眼㊁探花㊂ 6. 地理
㊀ ㊀ ʌ 经典情节鉴赏ɔ 鲁 提 辖 拳 打 镇 关 西 林 教 头 风 雪 山 神 庙 汴 京 城 杨 志 卖 刀
ì ï 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遭遇, 非常生气㊂ 第二天他把金氏父女送 ï 走,然后去找镇关西算账, 一开始他让 郑屠 做臊 子, 把郑 屠激 怒㊂ ï ï 鲁提辖见郑屠一刀过来就朝郑屠小腹一脚踢去, 郑屠倒在地上, 鲁 í 提辖冲过去打,一拳比一拳厉害, 先是打在鼻子上, 郑屠叫好, 鲁提 ï ï 辖又一拳打在眼睛上, 郑屠求饶, 鲁提辖又一拳打在太阳穴上, 郑 ï ï 屠躺倒在地上,鲁提辖看郑屠死了就逃走了㊂ î
重阳:赏菊㊁饮酒㊁登高㊁插茱萸等,九月初九日㊂ 农历十一月内㊂ 宗㊂ 又称除夜㊂ 5. 科举
冬至: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 庆贺往来, 有如年节㊂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 洒扫去尘, 钉桃符, 贴春联, 祭祀祖
上,以朝东为尊㊂ 古人乘车, 把左边的座位留下给客人坐, 表示 尊敬,叫作虚左㊂ 8. 古人表示年龄的特称 (1) 周晬( 周岁) (2) 豆蔻( 女子十三四岁) (3) 及笄( 女子十五岁) (4) 二八( 十六岁) (6) 而立( 三十岁) (7) 不惑( 四十岁) (8) 知命( 五十岁) (9) 花甲( 六十岁) (10) 古稀( 七十岁) (11) 耋( 七八十岁) (12) 耄( 八九十岁) (13) 期颐( 百岁) (5) 弱冠( 男子二十岁)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化文学常识含答案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化文学常识含答案

中考语文总复习6:文化文学常识要点梳理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学生文学素养的考查还将继续,为此我们复习时要加以梳理识记,并适当理解。

《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化文学常识的要求: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明确要求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0万字以上,倡导“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这当然离不开对文学作品特别是名著的阅读。

文学作品,尤其是文学名著的文化文学常识,是必不可少的考查亮点。

关于新课标推荐的中学生必读的名著作品,将在下一专题分述。

文化文学常识是中考积累与运用的常考容,从容上看包括四个方面:1.作家的生活年代、朝代,外国作家的国别;2.重要作家的作品与出处;3.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和性格;4.与课本相关的容,包括诗文容与写作目的。

近年来文学文体常识题的命题有以下特点:①试题涵盖量逐年增加,难度增大。

②命题的围由教材课文中出现的作家作品扩展到课外推荐的名篇名著。

③考点由常规的作家作品名称到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④体裁常识题以小说、散文、诗词为主。

从题型看,主要是客观选择题,也出现了多种形式的主观题,以及开放题,还会超出课本,拓展到新课标规定的课外阅读中去,为此要注意平时的阅读积累。

考点解析近年文化文学常识的考查的试题,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1.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文学常识,外国作家的国别及作品;2.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的出处及主要人物;3.识记文学体裁常识及文化常识;4.了解作品中的重要人物和性格。

题型示例一下列作家、作品、体裁或国别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老舍——《骆驼祥子》——小说B.冰心——《繁星》——诗歌C.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法国D.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联答案:C解析:该题是文化文学常识一种基础的考查题型。

就是将作家、作品、国籍(或朝代)、体裁等一一对应,选出搭配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积累与运用专题及参考答案: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

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全国版)积累与运用专题及参考答案: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

专题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类型1 文学文化常识1. [2019·河北]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住宅旁边常栽种桑树和梓树,后来就用“桑梓”指代家乡。

B.“晋太元中”中的“太元”、“元丰六年”中的“元丰”,都是帝王的年号。

C.“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丝竹”泛指音乐。

D.古代的中国人有“名”有“字”。

如杜甫字子美,弃疾字稼轩,韩愈字退之。

[答案]D[解析]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

D项,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

2.[2019·宜宾]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化传统中,古人称谓有谦敬之别,如“舍弟”是谦称,“家母”是敬称。

B.《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风、雅、颂、赋、比、兴合称“诗经六义”。

C.古人常以号显示某种志趣或情感,如欧阳修自号醉翁,苏轼号东坡居士。

D.诗句“千里共婵娟”“呼作白玉盘”中“婵娟”“玉盘”都是月亮的别称。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项“家母”是指自己的母亲,是谦称。

3.[2019·无锡]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发展到宋朝达到巅峰,形成了豪放和婉约两大流派,其中豪放派的代表是苏轼、辛弃疾,合称“苏辛”。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诗歌《饮酒》,这两句诗表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闲适心情。

C.《出师表》中的“表”,是臣写给君主的奏章,“中道崩殂”中的“崩”和“殂”一般用来称大臣的死。

D.《雁门太守行》中的“行”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歌”都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识记与理解能力。

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学习中,注意多积累,多背诵,这样才能轻松应对此种题型。

C项的“崩殂”古时指皇帝的死亡。

4.[2019·徐州]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明代作家吴敬梓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通过刻画科举制度下的众多士人形象,对整个封建社会的“儒林”做出了深刻的批判。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文学常识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文学常识

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文学常识文学常识【考查要点】了解课本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阅读一定数量的文学名著。

【知识疏理】文学常识也是中考积累与使用的必考内容。

从内容上说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作家的生活年代、朝代(外国作家的国别);2.重要作家的作品及出处;3.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与性格;4.与课本相关的内容,包括诗文内容、写作目的。

文学常识的复习,要以基本篇目所涉及的古今中外重要作家、作品为主,可将众多的作家、作品按古代、现当代、外国三个方面分类整理,再列出表格,将作家姓名(字号)、朝代、作品、出处、作家简介甚或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名句都网络进去,力求全面。

另外复习时可与“诗文背诵默写”部分结合起来。

【试题特点】《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7—9年级的学生要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并列出了学生必读的中外名著目录。

在总目标中也强调:“理解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的智慧。

”所以,中外名著走进中考已经成为很多省市中考语文试题的显著特色之一。

2004年中考对名著的考查在以往的基础上又迈出了一大步。

从题型上看,文学常识题既有客观型的选择题,也有主观型的填写表述题。

【解题导引】例1.(2004·常州)语文课展开“走近名著”活动,请接着甲同学的发言,也讲述一个你熟悉的名著中的故事。

(要求:说出书名、人名和相关情节,在叙述中至少使用一个成语或名言、警句、格言。

)同学甲:《水浒传》中,嫉恶如仇的鲁提辖听了金氏父女的哭诉,毅然出手,三拳打死了镇关西,解救了金氏父女。

他真不愧是一位见义勇为的英雄。

你的讲述:。

2003年中考涉及中外文学名著的试题大多是主观题,例如:《西游记》中“大闹五庄观,推倒人参果树”的是。

(2003河南省题)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 (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2003年宁波市题)而这个道名著阅读题在上述主观题的基础上已向开放性试题方向发展。

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专题 文学文化常识

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专题  文学文化常识

文学文化常识1.【中考2019浙江衢州试题】用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称呼右图中的礼仪正确的一项是()A.我要向你稽首..(《雷电颂》)B.(翠莲)向前来深深的道了三个万福..(《水浒传》)C.范进向他作揖..(《范进中举》)D.(秦王)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答案】C【解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语言得体的判断。

语言表达得体,主要是指使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所谓“语境”包括说话的对象(称谓、语气),场合(时间、地点、氛围),目的(说什么、怎么说)以及说话人自己的身份。

C项正确,作揖:两手抱拳高拱,略弯,表示向人敬礼。

2.【中考2019浙江绍兴试题】下列句子出自哪本古代典籍?根据句意选择。

(1)言必信,行必果。

(_____________)(2)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_____________)(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_____________)A.《大学》B.《孟子》C.《论语》D.《中庸》【答案】(1)C (2)A (3)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名句的出处,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积累。

(1)“言必信,行必果”出自《论3.【中考2019江苏连云港试题】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

错误的一项是()A.“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B.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敝、子”等,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等,对尊长者的称谓有“足下、先生、大人”等。

C.“六书”指古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构成方式,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诗经》中的“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D.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三皇五帝”“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古代文化常识的了解和识记。

中考语文复习第一部分 积累 专题三 文学、文化常识(共48张PPT)

中考语文复习第一部分 积累 专题三 文学、文化常识(共48张PPT)

3.哀挽联 又称挽联,指的是用于吊唁亡人的对联。其内 容限于对亡人的吊唁、缅怀、评价,其风格一 般是哀痛、肃穆、深沉、庄严的。 4.行业联 是指专门为某一行业或机构创作的一种对联。 行业联要能表述该行业或机构的突出特征,让
5.名胜联 是指为某一名胜古迹撰写、镌刻的楹联,多用 于亭台楼榭、殿阁寺庙、名山大川等古迹处。 就创作手法而言,名胜联可以分为写景、咏史、 叙事、抒情、议论等。 6.题赠联 是专门指题赠给他人的对联,内容一般带有某
◆行孝百态
四、节日文化
【春节】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 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 个传统节日。按照我国历史,正月初一古称元 日、元正、元旦,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 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 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春节有贴春联、贴年 画、除夕守岁,放鞭炮、吃饺子、拜年等习俗。
3.年号纪年法,如《岳阳楼记》中“庆历四年 春”。 4.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 列后。如《核舟记》中“天启壬戌秋日”。
(二)纪月法 1.序数纪月法,如《记承天寺夜游》中“元丰 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2.地支纪月法。古人常以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 月,每个地支前要加上特定的“建”字。如杜甫 《草堂即事》诗:“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 “建子月”按周朝纪月法指农历十一月。
高朋、高邻 贤 贤弟、贤侄
(二)谦辞类

舍 小 愚 拙 敝
家父、家严、家君、家母、家 慈 舍弟、舍妹 小弟、小儿、小女、小店 愚兄、愚见 拙作、拙著、拙见 敝人、敝姓、敝校
七、古代纪年纪月纪日纪时法 (一)纪年法 1.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如《曹刿论战》中 “十年春,齐师伐我”。 2.干支纪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癸;

2019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9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陕西省2019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积累和运用1.【答案】C【解析】A.“溯”应读“sù”。

B.“惩”应读“chéng”,“凛”应读“lǐn”。

D.“召”应读“zhào”,“刹”应读“chà”。

【考点】汉字的字音。

2.【答案】B【解析】A.腊烛—蜡烛,消声匿迹—销声匿迹。

C.隐天敝日一隐天蔽日。

D.雄辨—雄辩,分廷抗礼—分庭抗礼。

【考点】汉字的字形。

3.【答案】(1)迸发(2)持之以恒【解析】(1)迸射:四散喷射。

迸发:由内面外地突然发出。

迸溅:向四外溅。

“迸射”强调喷射,“迸发”强调发出,“迸溅”多形容液体,“劳动与创新的活力”应强调发出,故选“迸发”。

(2)齐心协力:思想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坚定不移:指立场、观点、主张等牢固稳定,毫不动摇。

持之以恒:长久地坚持下去。

从“久为功”“不是速成的”来看,应选“持之以恒”。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4.【答案】(1)秋风萧瑟(2)长河落日圆(3)日暮乡关何处是(4)欲渡黄河冰塞川(5)低绮户(6)淫慢则不能励精(7)虽乘奔御风(8)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9)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10)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5.【答案】(1)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2)提升与自己相处的能力,关键在于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解析】(1)第①句中“与自己相处的前提”做主语,“是”做谓语,“保持高尚的价值追求”做宾语。

(2)一面对两面,应删掉句中的“能否”。

【考点】分析句子成分、辨析并修改常见病句。

(3)【答案】B A【解析】“丰富”的程度大于“充实”,应先“充实自己”,再“丰富自己”。

【考点】语言表达连贯。

6.【答案】小萝卜头传递情报(或:打探消息)【解析】宋振中年幼时随父母被关进了监狱。

由于长年住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再加上营养不良,七八岁却只有四五岁孩子那么高,成了一个大头细身子、面黄肌瘦的孩子,难友们都叫他“小萝卜头”。

专题六 文学文化常识(试题部分)

专题六 文学文化常识(试题部分)
答案 A 《日出》是我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曹禺的代表作之一。 知识拓展 话剧《龙须沟》《茶馆》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老舍因创作《龙须沟》被授予“人 民艺术家”的称号,《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4.(2017河池,6,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楷书(正楷)的特点是字体方正,笔画工整,结构部位之间互不连接。 B.“唐宋八大家”的作品一直为人称颂,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以及陆游的《游山西村》等。 C.“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D.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真实性和客观性是新闻最重要的属性。
答案 C 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
B组 2014-2017年广西中考题组
1.(2017北部湾经济区,7,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泰戈尔是印度文学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 B.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被誉为“秋思之祖”的小令。小令,一般只有一个曲牌。 C.“万钟于我何加焉”“一食或尽粟一石”中的“钟”“石”都是古代的容器,也作容量单 位。 D.我国的“二十四节气”已被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端午”是其中的一个节气。 答案 D 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端午”不属于“二十四节气”。 知识拓展 二十四节气有一首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 冬小大寒。”里面包含了二十四个节气,便于记忆。端午不是节气,是传统节日。
2.(2018桂林,6,2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把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B.《资治通鉴》是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C.谦称是表示自谦的称呼,如:卑职、愚、不才、鄙人等。 D.《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为“五经”。

湖南专版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专题六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讲解部分pdf201

湖南专版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专题六文学常识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讲解部分pdf201

端午:吃粽子,饮雄黄酒,赛龙舟等,五月初五日。 七夕:妇女乞巧,七月初七日。 中秋:团圆,赏月等,八月十五日。
������������������������������������������������������������������������������������������������������������������������������������������������������������������������������������������������������������������������������������������������������������������������������������������
( 寅时)
3. 节气
2. 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①干支纪年:
满、芒种、夏至、小暑、 大暑、 立秋、 处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 立春、 雨水、 惊蛰、 春分、 清 明、 谷雨、 立 夏、 小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两两相配,60 周年而复始。 ②王公即位年次纪年: ③年号纪年: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季月节气表
季 春 夏 秋 冬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如,鲁庄公十年、赵惠文王十六年。 汉武帝始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冬月 腊月 节 立春 惊蛰 清明 立夏 芒种 小暑 立秋 白露 寒露 立冬 大雪 小寒 气 雨水 春分 谷雨 小满 夏至 大暑 处暑 秋分 霜降 小雪 冬至 大寒
皇帝即位,均要改年号,称改元; 如,贞观、嘉祐、崇祯、康熙等。 ④生肖纪年: (2) 纪月

2019年浙江省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语言表达、文学文化常识及参考答案

2019年浙江省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语言表达、文学文化常识及参考答案

2019年浙江省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06:语言表达、文学文化常识一、单选题1.绍兴兰亭景区有一副楹联,上联为:雅集鸿文传百代。

请从下列选项中找出它的下联是()A. 至乐无声唯孝悌B. 流觞韵事足千秋C. 来听渔鼓唱前朝D. 愿无忘名士风流【答案】B【考点】补写对联【解析】【分析】根据上联的“传百代”可以判断出此题的答案为B,因为“千”和“百”都是数词,而ACD则不符合这个要求。

故答案为:B【点评】本题考查补写对联的能力。

对联一般分上下两联,上下联字数相同,相对应的词语词性相同,语义相关。

2.下列文学、文化常识,分类恰当的一项是()A. 谦辞:家君、在下、愚见、寒舍B. 法国:莫泊桑、普希金、法布尔、都德C. 小说:《儒林外史》、《水浒传》、《朝花夕拾》、《骆驼祥子》D. 律诗:《游山西村》、《春望》、《木兰诗》、《钱塘湖春行》【答案】A【考点】称谓,作家作品【解析】【分析】A.分类恰当。

B.普希金是俄罗斯著名文学家、诗人、小说家。

C.《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不是小说。

D.“木兰诗”不是律诗,属于汉乐府诗。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

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解题时需细心对比,防止张冠李戴,时代混淆等。

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中国古民居的窗户、门楼讲究图案装饰,为显示主人高洁、坚贞的志趣,常与“松”一起出现并具有固定文化内涵的一项是()A. 梅、鹤B. 竹、兰C. 兰、鹿D. 竹、梅【答案】 D【考点】其他常识【解析】【分析】松、竹经冬不凋,梅耐寒,早春开放,故名岁寒三友。

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为高洁志士。

竹:筛风弄月,潇洒一生,清雅澹泊,是为谦谦君子。

汉族传统寓意图案。

指松、竹、梅经冬不衰,因此有“岁寒三友”之称。

(山东专用)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专题六综合性学习(讲解部分)(pdf)

(山东专用)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专题六综合性学习(讲解部分)(pdf)

面信息跟现实生活相联系,深入揣摩作者的创作意图,在类比中 明晓图画寓意。
(4)客观描述画面,注意描述的顺序。 抓住图的整体结构 ( 左右、上下等) ,人物可按“ 穿着( 从上到下) —动作—神态—心 理” 的顺序描述。 但不可超越图画所给信息,不可用主观想象代 替画面中并不存在的东西。
2.表文转换题 表文转换,就是通过阅读图表,分析图表所表现的规律或现 象,并进行概括表达 [ 答题指导] ( 1) 解读图表的流程: 根源信息(图表)—观察认读—理解分析—归纳概括—文字表达。 ( 2) 答题步骤: ①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表尾的文 字,弄清楚图表说明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 ②仔细认读图表,全面准确捕捉信息。 对图表要认真观察, 找出图表中所含的信息: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及项目、各种数据 及变化特点等。 抓信息要全面而准确。 分析图表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a.注重整体阅读。 先对图表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 大主题或方向。 b.重视数据变化。 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些问题,而这 可能正是图表的重要之处,是得到观点的源头。 c.注意图表细节。 图表中的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 示作用。 ③依据题干要求,规范作答。 要把握考题要求,考题要求往 往对内容有一定提示性。 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 在反映事物变化或规律时,所用词语要准确。 ④针对题目要求和图表内容复核答案,看有无遗漏、多余、 误推或表述不详等错误。 例 综合性学习。 (2 分) 请对下表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写出结论。
1.综合性学习题的考查目的 (1)文化的积累。 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或地方文化的了解 情况。 (2)语文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如对某一文化现象进行分析。 (3) 社会实践,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 如提出建议、说出 调查的方法等。 (4)对材料的分析探究。 如出示几则材料,要求提炼隐含的 观点并写出自己的评价。 (5)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教育。 如设计一定情景,要求考生表 明自己的情感与观点。 2.综合性学习题的主要特点 ( 1) 试题在呈现方式上以独立的综合性学习形式出现,题内 所需的学科间知识的综合交叉比较充分,着眼于考查学生语文 素养的整体水平,重点考查学生语文实践的综合能力。 设题的 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连;设题主要着眼于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和 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注重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 合。 有时还关注到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 ( 2) 这种题型一定不是客观题,它切切实实地需要考生用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 A B.“书圣”指王羲之。C.表示四季开始的四个节气应是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D.“ 河东”为柳宗元的家乡而非其封号。
知识拓展 我国古代文人的作品集的命名方法大致可归纳为如下七种:(1)以“地名”命名,如 《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河东(今山西永济一带)人,世称柳河东;(2)以“书室名”命名,如 《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聊斋”是其书室名;(3)以“谥号”命名,如《王文公集》,作者王 安石,谥号“文”;(4)以“名号”命名,如《稼轩长短句》,作者辛弃疾,号稼轩;(5)以“字”命 名,如《李太白全集》,作者李白,字太白;(6)以“官职名”命名,如《王右丞集》,作者王维,官 至右丞。(7)以“年号”命名,如《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此集于唐穆宗长庆年间编辑出 版。
答案 D 本题考查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端午”不属于“二十四节气”。 知识拓展 二十四节气有一首歌谣:“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 冬小大寒。”里面包含了二十四个节气,便于记忆。端午不是节气,是传统节日。
2.(2017贵港,4,3分)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我的叔叔于勒》《变色龙》《威尼斯商人》的作者分别是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 夫、英国的莎士比亚。 B.《陋室铭》《陈涉世家》《桃花源记》《马说》中的“铭”“世家”“记”“说”都是 表示文体。 C.《童年》是高尔基写的自传体小说,通过叙述“那些铅一般沉重的丑事”,生动地再现了十 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D.《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在庞大复杂的贾府里,能够左右逢源,处理事务有条不紊,人际交往得 体恰当;在她身上也有见风使舵、阴险狡诈、贪婪自私和居心叵测的一面。
答案 B 《尚书》不是“四书”之一。
知识拓展 儒家经典“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经》 《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尚书》是“五经”之一,不属于“四书”。
13.(2014河池,6,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和文体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鲁迅小说《故乡》中的“我”就是鲁迅本人。 B.我国文学发展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如: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C.形声字由表示字义的形旁和表示字音的声旁两部分组成。 D.说明文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
专题六 文学文化常识
五年中考
A组 2018Βιβλιοθήκη 广西中考题组1.(2018梧州,6,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诗词的意象内涵丰富,如:“月亮”常代表思念,“鸿雁”可抒发乡愁,“梅花”有高洁之 意。 B.中国文化历史中的“史圣”“书圣”“诗圣”分别指司马迁、柳公权、杜甫。 C.中国“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四季开始的四个节气是立春、夏至、立秋、冬至。 D.《范文正公集》《柳河东集》《李太白全集》,这几部作品集命名方式分别是谥号式、封 号式、表字式。
答案 B 陆游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知识拓展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洵、苏轼、苏 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可用“唐有韩柳,宋为欧阳、三苏和曾王”概 括。
5.(2016钦州,6,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 A.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 B.《战国策》着重记录了春秋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 C.现代散文家、诗人朱自清先生在《背影》中抒发了浓浓的父子之情。 D.《蔚蓝的王国》作者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他的代表作有《猎人笔记》等。 答案 B 根据书名可知:《战国策》着重记录的是战国时期一些谋臣策士的言论和谋略。
答案 A 《日出》是我国现代杰出的戏剧家曹禺的代表作之一。 知识拓展 话剧《龙须沟》《茶馆》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老舍因创作《龙须沟》被授予“人民 艺术家”的称号,《茶馆》被西方人誉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4.(2017河池,6,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楷书(正楷)的特点是字体方正,笔画工整,结构部位之间互不连接。 B.“唐宋八大家”的作品一直为人称颂,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以及陆游的《游山西村》等。 C.“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D.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真实性和客观性是新闻最重要的属性。
答案 B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
3.(2018北部湾经济区,7,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一门父子三词客”指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人也并称“三苏”,苏轼为“大 苏”。 B.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其代表作。 C.古时男子十八岁行加冠礼,仪式上男子束发戴帽,后人就常用“冠”或“加冠”表示成年。 D.“飞来山上千寻塔”“方七百里,高万仞”中的“寻”“里”“仞”都是古代的计量单 位。
答案 B 《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是一部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的编 年体通史。《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所著的一部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的纪传体 史书。除了作者人名相似,其他方面差别很大,请考生们注意区分。
10.(2015来宾,6,2分)下列有关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代常用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年龄,如用“垂髫”来指小女孩。 B.《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作者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芦花荡》是孙犁的“白洋淀纪事之二”,其环境描写富有诗情画意,充满水乡气息。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俄国诗人普希金所写,他的诗作有《自由颂》《致大海》等。
2.(2018桂林,6,2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戏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它把多种艺术综合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样式。 B.《资治通鉴》是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C.谦称是表示自谦的称呼,如:卑职、愚、不才、鄙人等。 D.《诗》《书》《礼》《易》《春秋》合称为“五经”。
答案 B 古时男子二十岁举行加冠仪式。 易错警示 古代指年龄的词语有很多,要注意区分年龄大小和男女性别。古代女子满十五岁 “及笄”,表示已到出嫁年龄。男子二十岁成年,以“加冠”(戴上帽子)来指代,《送东阳马生 序》中提到的“既加冠”,指的是宋濂已经成年了。
7.(2016北海,7,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说、记、铭、表、序都是古代常见的文体,其中“说”是臣下给皇帝的奏章,比如韩愈的 《马说》、周敦颐的《爱莲说》。 B.在生活中,有一些古代常用的借代词仍沿用至今,如手足(指兄弟)、巾帼(指女子)、桃李(指 学生)、桑梓(指家乡)等。 C.《忆读书》的作者是冰心,原名谢婉莹。她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她的主 要作品有《繁星》《春水》等。 D.马丁·路德·金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1964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我有一个梦想》是 他留给世人的一篇精彩的演讲词。
知识拓展 初中阶段接触的史书可以分成编年体、国别体和纪传体三类。编年体史书的代 表作有相传为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的《左传》,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国别 体的代表作有西汉刘向编纂的《战国策》。纪传体的代表作有西汉司马迁所著的《史 记》。
6.(2016百色,6,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元代戏曲作家马致远,他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元人周德清誉为“秋思之祖”。 B.古时女子二十岁举行加冠(束发戴帽)仪式,表示已经成人。后人常用“冠”或“加冠”表 示年已二十。 C.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初中阶段学过他的作品有《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我的叔叔于勒》。 D.郑愁予的《雨说》采用拟人手法,让“雨”对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喃喃细语,使人感受 到“雨”这位爱的使者亲切温柔的形象。
答案 A 小说中的人物是虚构的艺术形象,即使是自传体小说中的“我”,也只是带有作者 部分真实的经历和感情,绝不等同于作者。
14.(2014桂林,6,2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古人常有一些雅称,如把笔、墨、纸、砚称为“文房四宝”;把琴、棋、书、画称为“文人 四友”;把梅、兰、松、菊称为“花中四君子”。 B.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圣人”;孟子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宗师,被尊为“亚 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C.《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作者通过对范进丑态的生动描绘,深刻地揭露了科举制 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D.《沁园春·雪》是最能体现毛泽东诗词宏伟气魄的代表作,词的上阕写北国雪景,下阕评价历 史人物。
答案 B 郭沫若的诗集代表作有《女神》《星空》,《野草》是鲁迅所著的散文诗集。
9.(2015崇左,6,2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论语》共20篇,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B.《资治通鉴》是西汉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史事。 C.美国女作家海伦·凯勒身残志坚,一生写了十几部作品,其代表作是《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D.《五猖会》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短文描述了“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 的阻拦,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
答案 A “说”是古代用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法来阐述事理的一种文体;“表”才是臣 下给皇帝的奏章。
8.(2015贺州,6,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诗经》中的《关雎》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民歌,诗歌中主要运用的手法是“起兴”。 B.郭沫若,原名郭开贞,现代作家、诗人、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他在文学方面的著作很多, 有诗集《野草》,话剧《屈原》等。 C.“唐宗宋祖,稍逊风骚”,“风骚”指的是文学才华。风骚,原为《诗经》里的《国风》和 《楚辞》里的《离骚》,也可指《诗经》和《楚辞》。 D.都德,法国小说家。他的小说《最后一课》谱写了一曲悲壮昂扬的爱国主义颂歌。
答案 B “世家”不是表示文体。
3.(2017桂林,6,2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人民艺术家”老舍的代表作是《茶馆》和《日出》。 B.古代把祭祀时宰杀的牛、羊、猪等牲畜称为“牺牲”。 C.敬称是表示尊敬的称呼,我国古代对帝王的敬称有万岁、圣驾、陛下等。 D.《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合称为“四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