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吴瑭对温热类疾病的发挥
塘医话温热论
塘医话温热论温热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肺主气属卫心,心主血属营。
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
盖伤寒之邪,留变在表,然后化热入里。
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胞,邪尚在肺。
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
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谓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
温于湿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
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症,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
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
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
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
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
如从湿热陷入者,用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
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
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退斑为要。
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
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或其肾水毒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彷徨矣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
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
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症。
此时宜令病者安舒静卧,以养阳气来复。
旁人切勿惊惶,频频呼唤,扰其元神,使其烦躁。
但诊其脉,若虚软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却非脱症。
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汗大出,便为气脱之症矣。
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
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症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
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
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势转气,如犀角、元参、羚羊等物;入血恐就耗血动血,宜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之类。
吴瑭及其《温病条辨》的学术思想研究
吴瑭及其《温病条辨》的学术思想研究关键词吴瑭温病条辨温病三焦辨证中医学术发掘文献研究《温病条辨》由清代著名医家吴瑭著于嘉庆三年(1798)。
该书创立三焦辨证纲领,由上及下、由浅入深,旨在“认证无差”。
后世认为,此书创立的三焦辨证体系与张仲景伤寒六经辨证理论、叶桂温热病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互为羽翼,成为温病创新理论之一。
1吴瑭其人其书吴瑭(1758—1836)。
字配珩,号鞠通,江苏淮阴人,清代著名医家,其学术思想对后世温病学理论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吴瑭少时习儒,19岁时其父亲病重年余,终至不起。
吴瑭悲痛欲绝,心中愧恨难言。
觉得身为人子,却因不懂医学,而在父病之时无能为力。
于是,他在习儒之余,兼以自学医理。
后来,看到了张仲景《伤寒论》中“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
慨然决定,放弃举子业,专心攻读医书。
至学医4年,其侄巧官患温病喉痹。
先请外科医师,用冰硼散吹喉,病情加重。
此后,又延请了多位医生,所用之药大多是双解散、人参败毒散之类,依然无效,其侄发黄而死。
当时,吴瑭医学造诣还不高,不仅未能对此进行评价,还不知道应当选用何方。
这更坚定了吴氏研究医学、专攻温病的决心。
又3年之后,吴塘去京师参加检校《四库全书》,得到了接触大量医学著作的好机会。
他广泛阅读。
用心体会,逐渐有了较深刻的感悟,学识大有长进。
但是,吴氏生性谨慎,未敢轻易为人治病。
一直到了乾隆五十八年(1794),吴瑭已经36岁,北京温疫大流行,在朋友们大力劝说下,吴瑭才一展身手,救治了重病患者十数人。
在医疗实践中,吴瑭深切地体会到当时的医生治病缺少正确的理论和治法,十分感慨“晋唐以来,诸贤议论,非不珠璧琳琅,求一美备者,盖不可得,其何以传信于来兹?”长期的阅读积累,又经过成功的临床实践,吴瑭开始著书立说,希望能完成一部真正切合温病临床实用的医学著作。
他广泛采辑自《内经》以降历代名贤著作,去其驳杂,取其精华,并附以本人的学术见解与临床经验,合成一书,名日《温病条辨》。
浅谈吴瑭对温热类疾病的发挥
血,气血两燔,邪入心包。吴瑭认为,“凡病温者,始于 上焦在手太阴。”“太阴之为病,脉不缓不紧而动数,或 两寸独大,尺肤热,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 不渴,而咳,午 后 热 甚 者,名 曰 温 病。”上 焦 肺 卫 证,但 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 太阴风 温,温热、温疫、冬温……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 银翘散主之; 气分证,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 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 营分证,寸脉大,舌绛而 干,法当渴,今反不渴者,热在营中也,清营汤去黄连主 之。血分证,血从上溢者,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主之; 气血两燔者,玉女煎去牛膝加元参主之; 发疹者,银翘 散去豆豉,加细生地黄、牡丹皮、大青叶,倍元参主之; 发斑者,化斑汤主之; 邪入心包,舌謇肢厥,神昏谵语 者,清宫汤主之,牛黄丸,紫雪丹,局方至宝丹亦主之。
·164·
光明中医 2013 年 1 月第 28 卷第 1 期 CJGMCM January 2013. Vol 28. 1
浅谈吴瑭对温热类疾病的发挥
屈强
关键词: 温热类疾病; 温病; 吴瑭; 经验. 1003-8914. 2013. 01. 087
文章编号: 1003-8914( 2013) -01-0164-02
吴瑭 约 生 于 清 乾 隆 二 十 三 年,卒 于 道 光 十 六 年 ( 公元 1758 ~ 1836 年) ,据朱彬 1811 年为《温病条辨》 作序,是书约成于其前,此时吴瑭约为 53 岁,正是学验 俱丰之时,朱彬称: “一以仲景为依归,而变化因心,不 拘常格,往往神明于法之外。”又上焦第 16 条自注中 说: “考温病中发疹者,十之七八,发斑者,十之二三。 盖斑乃纯赤,或大片,为肌肉之病,故主以化斑汤; 疹系 红点高起,麻、瘄、沙皆一类,系血络中病,故主以芳香 透络,辛 凉 解 肌,甘 寒 清 血 也。”凡 此 非 渊 博 者 不 能 为也。 2. 3 中焦证治 中焦病也有气分、营分和血分的不同 表现。吴瑭 认 为“面 目 俱 赤,不 恶 寒,语 声 重 浊,呼 吸 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里有芒刺,但恶 热,不恶寒,日 晡 益 甚 者,传 至 中 焦,阳 明 温 病 也。”风 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证见脉浮洪躁甚者,白虎汤 主之; 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小而实者,大承气汤主之; 若肢厥,神昏,不大便,或胸腹坚满,甚则拒按,亦大承 气汤主之; 诸证悉具而微,脉不浮者,小承气汤微和之; 纯利稀水无粪者,为热结旁流,调胃承气汤主之。阴虚 之人,患阳明 温 病,无 上 焦 证,数 日 不 大 便,不 可 用 承 气,宜增液汤。阳明温病,下后汗出,当复其阴,用益胃 汤。阳明温病在营血分者,与上焦同法。同时,吴瑭还
浅谈吴瑭清热养阴法
内容 , 盛津伤 病 机 特 点 始 终 贯 穿 温 热病 全 过 程 , 热 吴
瑭认 为温 为 阳邪 , 盛 伤 阴 , 而 治 疗 温 热病 大 力提 阳 因
倡清 热养 阴之 法。本 文从 吴鞠 通 《 温病 条 辨 》 中下 上 三焦 不 同病 变阶段 简要 阐述 其 清热养 阴法特 点 。 关 键词 : 吴瑭 ; 温病 ; 热 ; 阴 清 养
中图分 类号 : 2 3 R 4 文献标 识 码 : A
不足者 , 阳盛则 阴衰 , 阳则 阴得 安其位 , 日实其 泻 故
阴 。泻 阳之 有余 , 所 以 补 阴 之不 足 , 日补 其 足 即 故
也 ” 。
文 章编 号 :0 7 3 9 2 1 ) 5 0 1 0 1 0 ~2 4 (0 0 O 一O 1 - 2
[ ] S E . LL MS N,EL Z E 5 HE S I WI E E IAB THANS (MB C ) E,Ar a d ly t n Pa
Gr u ea y frPr — Sc o l i e n e tda d Afe tdby o p Th r p o e h o Chl n I fce n fc e — dr
21 年第3 卷第 5 00 1 期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浅谈 吴瑭清 热养阴法
郑贵 良 , 陈文慧 ,孙 艳红 ,陈 宗标
(.云 南 中医 学院 20 级研 究生 ,云南 昆 明 6 00 ;2 警 云 南总队 医 院,云 南 昆 明 60 0) 1 07 55 0 .武 5 10 摘 要 : 观 吴鞠通《 纵 温病条 辨 》 关温 热病 证 治 有 热 为 主 症 , 变 过 程 中身 热 不 退 , 津 外 泄 , 烁 阴 病 逼 消 液, 变生 它证 。因而吴 鞠通 在 温热 病 三焦 辨证 证 治 中 大力 提倡 清 热 养 阴 之法 。《 枢 ・ 病 篇 》 :泻 其 灵 热 日 “ 热 而 出其 汗 , 其 阴 以补 其 不 足 ” 实 。吴 瑭 自注 云 :取 “ 之 诸 阳 以泄其 阳邪 , 阳之 通 则 汗 随 之 , 其 阴 以补 其 实
温病学讲稿-讲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条辨》
05《温病学》形成与发展:温病学四大家之吴鞠通和《温病条辨》上节课咱们讲了叶天士和薛生白对温病学的贡献,温病学派可以说,自从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问世以后,就正式的形成了。
他形成之后又有很大的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吴鞠通的著作《温热条辩》作者叫吴瑭,字配珩,号鞠通,他生于1758年到1836年,江苏淮阴人,他的著作比较多,除了《温病条辨》之外,还有《医医病书》,《吴鞠通医案》,这些书今年都有再版,都可以看得到,本来吴鞠通,他不是学医的,他是读孔孟之书,考科举的是一个儒者,他为什么学医?他在《温病条辨》自序里面说“瑭19岁时父病年余”,他父亲病了一年多,“至于不起”,最后病故了,“瑭愧恨难名,哀痛欲绝,以为父病而不止医,尚复何言立于天地间”,遂“慨然弃举子业,专事方术”,从此就不考科举了,开始学医,所以说吴鞠通是一个自学成才的,也是个大家,“又越四载”他叫“犹子”,“犹子”就是侄子,“犹子巧官病温。
开始喉痹,外科就给他吹冰硼散,吹完以后呢?喉遂闭,就完全闭住了,然后又遍延诸时医治疗,请了很多医生治疗,一般用药都是双解散,人参败毒散这一类的,最后发黄而死,没治好,所以吴鞠通当时也认为这个方法不好,但是他自己也不知道应该怎么治?因为当时对温病的治法大家都不熟悉,也都不了解。
所以更激励他发奋读书。
过了三年,他来到北京,参加了检校四库全书,看到了明末吴又可的温疫论,中医学,温病学这个领域里边,进入四库全书的只有一本温疫论,因为什么呢?在温疫论之前,没有温病的专著,所以在修《四库全书》的时候,只有温疫论收进去去了,其他温病学著作都没有收进去,所以他就在书海里面博览群书,这个过程,他自己也有说法,我给大家念一下,他在问心堂温病条辨里面说,“盖张长沙悲宗族之死,作《玉函经》,为后世医学之祖。
奈《玉函》中之《卒病论》亡于兵火”还是讲这个《卒病论》在伤寒论里面已经丢失了。
“后世学者,后世学者无从仿效,遂至各起异说,得不偿失。
吴瑭《温病条辨》
【原文】 5.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 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
【提要】 风热犯肺证治。
吴氏在上焦篇治温热邪犯手太阴,均主用辛 凉,但有轻、平、重之分,桑菊饮乃辛凉轻 剂,是治风热侵肺卫,邪浅病轻的方子。
【原文】 6.太阴温病,脉浮洪,舌黄,渴 甚,大汗,面赤恶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 之。
吴氏太阴病的主要表现是:脉象不浮缓,不 浮紧(以别于太阳中风和太阳伤寒),而是 躁动快速,发热,还有头痛,轻微的怕风寒, 全身发热,有汗,口渴也可不渴,发热在午 后较明显等症。
(二)上焦篇
1.温热病 【原文】 4.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
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 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温毒、暑温、 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原文】 11.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 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 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 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 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 三仁汤主之。
【提要】 湿温初起证治及治禁
【释评】 湿温初起有三大禁忌。一则禁汗:若见 恶寒头痛,身重疼痛,误认为伤寒而用辛温发汗之 药,则会耗伤心阳,湿浊随辛温之品上蒙清窍,可 致神昏、耳聋、目闭等症。二则禁下;若见胸闷不 饥等湿热阻滞脾胃之症,误以为胃肠积滞而妄用苦 寒攻下。则脾阳受损,脾气下陷,湿邪下趋而为洞 泄。三则禁润:若见午后身热等而误认为阴虚,妄 用滋腻阴柔之药,势必使湿邪锢结难解,病情加重 而难以治愈。
【提要】 暑温与湿温概念上的区别及联 系。
暑温与湿温的区别在于:暑兼湿热,偏于 暑热者为暑温,多表现为手太阴肺经热盛 的病证,治疗以清为主;偏于湿者为者湿 温,多表现为足太阴脾经湿盛的病证,治 疗以温燥祛湿为主。
【《温病条辨》清吴瑭(鞠通)】卷二中焦篇
【《温病条辨》清吴瑭(鞠通)】卷二中焦篇卷二·中焦篇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一、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
脉浮洪躁甚者,白虎汤主之;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反小而实者,大承气汤主之。
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阳明之脉荣于面,《伤寒论》谓阳明病面缘缘正赤,火盛必克金,故目白睛亦赤也。
语声重浊,金受火刑而音不清也。
呼吸俱粗,谓鼻息来去俱粗,其粗也平等,方是实证;若来粗去不粗,去粗来不粗,或竟不粗,则非阳明实证,当细辨之,粗则喘之渐也。
大便闭,阳明实也。
小便涩,火腑不通,而阴气不化也。
口燥渴,火烁津也。
舌苔老黄,肺受胃浊,气不化津也。
(按《灵枢》论诸脏温病,独肺温病有舌苔之明文,余则无有。
可见舌苔乃胃中浊气,熏蒸肺脏,肺气不化而然),甚则黑者,黑,水色也,火极而似水也,又水胜火,大凡五行之极盛,必兼胜己之形。
芒刺,苔久不化,热极而起坚硬之刺也;倘刺软者,非实证也。
不恶寒,但恶热者,传至中焦,已无肺证,阳明者,两阳合明也,温邪之热,与阳明之热相搏,故但恶热也。
或用白虎,或用承气者,证同而脉异也,浮洪躁甚,邪气近表,脉浮者不可下,凡逐邪者,随其所在,就近而逐之,脉浮则出表为顺,故以白虎之金飙以退烦热。
若沉小有力,病纯在里,则非下夺不可矣,故主以大承气。
按吴又可《温疫论》中云∶舌苔边白但见中微黄者,即加大黄,甚不可从。
虽云伤寒重在误下,温病重在误汗,即误下不似伤寒之逆之甚,究竟承气非可轻尝之品,故云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脉体沉实,的系燥结痞满,方可用之。
或问∶子言温病以手经主治,力辟用足经药之非,今亦云阳明证者何?阳明特非足经乎?曰∶阳明如市,胃为十二经之海,土者万物之所归也,诸病未有不过此者。
前人云伤寒传足不传手,误也,一人不能分为两截。
总之伤寒由毛窍而溪,溪、肉之分理之小者;由溪而谷,谷、肉之分理之大者;由谷而孙络,孙络、络之至细者;由孙络而大络,由大络而经,此经即太阳经也。
【温病学】吴瑭《温病条辨》
8/9/2019 2:02 PM
6
吴 鞠 通 《温病条辨》
三.《温病条辨》简介
《温病条辨》是一部辉煌的温 病学著作,该书以三焦为纲, 病名为目。分别论述风温、 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暑温、伏暑、湿温、秋燥、 寒湿及疟、痢、疸、痹等病 证治。共计265条文,208首 方。
8/9/2019 2:02 PM
8/9/2019 2:02 PM
17
吴 鞠 通 《温病条辨》
【提要】风温、温热、温疫、冬温4种温病 初起,邪在卫分的证治。 辛凉平剂银翘散是温病初起, 邪在卫分的代表方,是治疗温 病上焦证的首方。
8/9/2019 2:02 PM
18
吴 鞠 通 《温病条辨》
2.湿温病初起证治及治疗禁忌
11.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 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 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 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 三仁汤主之(上焦篇43) 。
第十三章
吴瑭《温病条辨》(选)
8/9/2019 2:02 PM
1
吴 鞠 通 《温病条辨》
一、吴瑭生平
吴 瑭 , 字 佩 珩 (heng) , 又字鞠通,江苏淮阴人。 清代著名医学家,生于清 乾 隆 道 光 年 间 1758 年 1836年。
8/9/2019 2:02 PM
2
吴 鞠 通 《温病条辨》
34
吴 鞠 通 《温病条辨》
外感内伤治则的区别及三焦的治疗大法。 三焦分证的治疗大法: 治上焦之药物如羽毛那样轻。 治中焦如秤杆那样保持平衡,不平衡不平安。 治疗下焦则如秤铊一样,不用性质沉重的药物就不能 直达在下之病所。吴氏用“羽”、“衡”、“权”三 字,突出了三焦治疗上的主要特点。
吴瑭温病初起治方初探
吴瑭温病初起治方初探吴瑭治疗温病初起,主要遣方有三:桑菊饮、银翘散、桂枝汤。
观其大意,此三方皆为解表剂,属八法中的汗法。
吴瑭师承叶桂,叶氏曾有“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之说;吴氏又在《条辨〃上焦篇》条2提出“凡温病者,始于上焦,在于手太阴”,从而弥补了历来“膀胱主表”说的不足,并云“温病亦喜汗解”,可见桑菊、银翘、桂枝三方的本意在于发汗驱邪。
一、治上焦如羽。
《内经〃至真要大论》云“风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苦甘”,这该是后世在外感热病的治疗过程中所能找到的、辛凉解表法的最早依据。
此后,喻昌“芳香辟秽”之说,叶氏“上焦药味宜以清”之论,无疑给吴氏创立桑菊饮、银翘散打下了理论基础。
这两则方剂,气味轻清,以清可去实,可清肃上焦、宣透肺卫风热,且预护津液,不犯中下二焦,开创了新感温病初起的崭新局面。
后世多以此二方为“温病在表,除用辛凉轻剂”的典范,但也有医家逐渐拘泥于“热者寒之,”或囿于凡炎症必用清热解毒法的偏见。
实际上,吴氏在这里所体现的根本精神是“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条辨》卷四)。
他根据温病初起,病在上焦,病势如羽的特点拟制以“轻、举”为治则,以桑叶菊花之属作为治疗上焦温病初起的首选药物,并认为辛透、辛凉宜重轻;沉寒厚味,则药过病所。
这里的“轻”字,包含了药物性味、归经功效、质地轻重、药量大小等内容;而沉寒厚味本非宣肺方法,用之必克伐胃气,误犯中下:其一,苦寒沉降之剂用之不当,多耗伤阴液,且易遏伤阳气。
故吴瑭有“苦先入心,其化以燥,服之不应,愈化愈燥”之说,主张投以辛凉,微寒微苦,却邪不伤正,截断温邪由上焦向中下二焦的传变,甚或缩短整个温病的病程。
其二,温病初期,寒凉过之则有碍宣闭,早用凉血必引邪深入,阴柔误用则妨胃助浊。
尤其对于上焦湿热证,滋腻之物更会助湿留邪。
相比之下,吴氏桑菊饮、银翘散二方微汗以驱邪、清热以保津,恰到好处,并且传达了吴瑭“治则紧扣三焦,治法本于药性”的主要遣方思想。
目前批驳银翘散的主要观点有二。
温病学吴瑭温病条辨
禁润:若见午后身热等而误认为阴虚,妄用滋腻阴柔之药,势必使湿邪锢结难解,病情加重而难以治 愈。这些均为难得的经验之谈。
(三)中焦篇证治举例
16.面目俱赤,语声重浊,呼吸俱粗,大便闭,小便 涩舌苔老黄,甚则黑有芒刺,但恶热,不恶寒,日晡 益甚者传至中焦,阳明温病也。脉浮洪躁甚者,白虎 汤主之;脉沉数有力,甚则脉体反小而实者,大承气 汤主之。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中焦篇原文1)
【注释】 1.应下失下:应攻下法治疗的病症但没能及时攻下 2.正虚不能运药:人体正气严重虚损,影响了药物的吸收和运化,使其治疗作用不能正常发挥。 3.左尺牢坚:左手尺部的脉象实大弦长而硬。 4.二十四刻:一小时为四刻,二十四刻为六小时。 【提下,邪气留连,正气内虚,不能运药。当采用扶正逐邪,邪正合治。用 新加黄龙汤。 脏腑合治法:适用于痰热阻肺,腑有热结者。方用宣白承气汤。 二肠同治法:用于阳明腑实,小肠热盛证。选用导赤承气汤,属大小肠合治之法。
外感内伤治则的区别及三焦的治疗大法。 三焦分证的治疗大法: 治上焦之药物如羽毛那样轻。 治中焦如秤杆那样保持平衡,不平衡不平安。 治疗下焦则如秤铊一样,不用性质沉重的药物就不能直达在下之病所。吴氏用“羽”、“衡”、 “权”三字,突出了三焦治疗上的主要特点。
(七)名词术语解释
1.辛凉轻剂,辛凉平剂,辛凉重剂的区别和主治 辛凉轻剂指桑菊饮方,是治风热侵犯肺卫,邪浅病轻之方. 5(上焦篇6)214: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
11.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 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 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 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 三仁汤主之(上焦篇43) 。
叶桂、吴瑭论暑温
2019年第20卷第4期暑温,属于温病的一种,是感受暑热病邪导致的一种外感热病。
暑温之名的正式确立见于吴氏《温病条辨·上焦篇》,“暑温者,正夏之时,暑病之偏于热者也”。
《温病条辨》中有云:“形似伤寒,但右脉洪大而数,左脉反小于右,口甚渴,面赤,汗大出者,名曰暑温。
”温病与伤寒都是感受外邪而引起的疾病,都属于外感热病的范畴,但是治法却迥然不同。
虽历代医家对其各有阐述,但令人遗憾的是,诸代医家对于二者的论述比较模糊,直至清代,形成了以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为核心的辨证论治体系,温病之学才逐渐繁荣昌盛。
其中“温热大师”叶天士、“治温之津梁”吴鞠通是温病学家较为杰出的代表,二者对于温病的论治各有所长,在温病学领域挥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现笔者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及养阴护阴等方面简述二者论治暑温特点[1]。
1病因病机1.1病因“太阳居六经之首,为六经之藩篱,外邪传变先由太阳之表,然后传至阳明之里”,叶氏提出温病的传变与伤寒不同,他在《温热论》中指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对此,吴氏认为“温病由口鼻而入,自上而下,鼻通于肺,始手太阴”,不难看出,吴氏与叶氏的观点是一致的,伤寒与温病的病因、入侵途径皆不一致,临床诊治理应区别对待。
而暑温作为温病的一个分支,与一般温病的发病机制又有所不同,叶天士在《三时伏气外感篇》中提出“夏暑发自阳明”的见解,明确指出了暑温的发病起点,即阳明经首先受邪发病,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故发病时多见高热、汗多、烦渴、脉洪等症状。
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暑温的发生大多与人体内在正气不足,不能抵御暑热病邪侵袭有着直接的关系。
夏季温度升高,暑邪泛滥,若体虚羸弱,正气不足或饮食不节伤正,皆可以导致暑热病邪侵入人体导致暑温之病。
除上述病因外,若外界暑热之邪过于强盛,虽正气不虚,然邪过于强盛,正气无力驱邪外出,亦可发病。
1.2病机叶天士认为暑热病邪侵犯人体发病多经入气[基金项目]安徽省创新创业一般项目(2018153)[作者简介]李成义,在读本科,E-mail :3020666908@ [通讯作者]周雯,副教授,E-mail :towenwen@叶桂、吴瑭论暑温Discuss on theory of fever disease in summer of Ye Gui and Wu Tang李成义,刘辉,黄明俊,崔思贤,周雯(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230038)摘要暑温是一种由暑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
浅谈吴瑭清热养阴法
浅谈吴瑭清热养阴法纵观吴鞠通《温病条辨》有关温热病证治内容,热盛津伤痛机特点始终贯穿温热病全过程,吴瑭认为温为阳邪,阳盛伤阴,因而治疗温热病大力提倡清热养阴之法。
本文从吴鞠通《温病条辨》上中下三焦不同病变阶段简要阐述其清热养阴法特点。
标签:吴瑭;温病;清热;养阴吴瑭,字配珩,号鞠通,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江苏淮阴人,著《温病条辨》全书分为七卷;以三焦辨证为核心。
吴氏说:“温热,阳邪也。
阳盛,伤人之阴也。
”所以温热病邪自口鼻而入,侵犯人体,可以导致上中下三焦所属脏腑功能失调和实质损害,临床以发热为主症,病变过程中身热不退,逼津外泄,消烁阴液,变生它证。
因而吴鞠通在温热病三焦辨证证治中大力提倡清热养阴之法。
《灵枢·热病篇》日:“泻其热而出其汗,实其阴以补其不足”。
吴瑭自注云:“取之诸阳以泄其阳邪,阳之通则汗随之,实其阴以补其不足者,阳盛则阴衰,泻阳则阴得安其位,故日实其阴。
泻阳之有余,即所以补阴之不足,故日补其不足也”。
1三焦论治温邪自口鼻而入,首先犯肺,故始于手太阴,病位在上焦。
治以辛凉解表、散热解毒,佐以养阴。
吴氏谓:“谨遵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甘苦。
”常用辛凉方剂以辛凉透达,祛邪外出。
然温为阳邪,最易伤阴。
又“温病忌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它患。
”温病初起,亦忌苦寒。
吴氏谓:“岂有上焦温病,首用中下焦苦寒雄烈劫夺之品,先劫少阴津液之理”。
因此吴氏根据其热势及病情的轻重,用辛凉轻剂之桑菊饮、平剂之银翘散、重剂之白虎汤为主方,以清热保津。
中焦温病是邪正交争颇为激烈的阶段,温邪内结,阳明腑实,劫灼津液,故用辛凉甘咸之品,荡涤实邪。
然此法并非单纯为了泻热去实,而是急下撤热又能保存阴液。
吴氏在继承仲景下法的基础上,又大胆创新,如采用增液承气汤,一面攻泄热势,一面滋养阴液。
吴鞠通认为“热结液干之大实证,则用大承气汤;偏于热结而液不干者,旁流是也,则用调胃承气汤;偏于液干多而热结少者,则用增液承气汤,所以回护其虚,务存津液之心法”。
吴瑭重阴救阴学术思想探讨
吴瑭重阴救阴学术思想探讨标签:温病学;重阴救阴;吴瑭;中医各家学说清代吴瑭《温病条辨》是温病学说的标志性专著,“重阴救阴”学术思想贯穿其中,在酸苦辛甘咸淡中审度,由寒热虚实中辨证立法,创立了理法方药较完善的辨证论治体系。
其学术思想对中医立法尤其对于温热性疾病的治疗方法的革新和理论的完善都具有重大意义。
现探讨如下。
1 理论渊源《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在阴阳基本关系中,阳气是主导,具有主动性,阳以阴为用,在消耗阴精以维持生命活动的同时又对阴精有顾护和滋长的作用;但阴阳互根互用,如阴精耗尽,阳气则无所依从。
故《伤寒论》在扶阳气基础上,注重存津液的重要性,并强调津复以“小便利”为指征来判断疾病由重转轻向愈方面转化。
之后,朱丹溪“治伤阴者,重在脾肾,以精血为要”,其“阴”泛指供“阳”为用的各种储备,如气、血、精、津、液等有形或无形的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救阴”实质是保全精气、正气[1]。
吴瑭“救阴”思想遥承《内经》、《伤寒论》、朱丹溪等。
《温病条辨·原病篇》说:“盖谓冬伤寒则春病温,惟藏精者足以避之……盖能藏精者,一切病患皆可却,岂独温病为然哉。
”指出人体阴精充足,机体抗病能力强,外邪无隙可乘。
若阴精耗损,机体抗病能力弱,邪气乘虚而入,易发温病,故“病温者,精气先虚”,强调“伤阴”是温病发展变化的病机关键,阴精的盛衰是关系温病传变预后的关键,阴精“耗之未尽则生,尽则阳无留恋必脱而死也”。
温病中的死证以阴精消亡为主要原因,治法上“泻阳之有余,即所以补阴之不足”。
故临证应重视“救阴”,治宜“救阴为主”。
2 救阴法则因温病不同时期其病理机制各异,故救阴之法又有坚阴护阴、育阴养阴两大法门。
坚阴护阴重在消除热邪,坚固、保护阴津;育阴养阴即重在培育滋养阴津。
此二法分别着重于祛邪与扶正两方面来达到救阴之目的。
2.1 坚阴护阴本法主要通过清热、泄热等祛邪手段达到保护阴津目的。
名医金方:三仁汤治急性发热
30三仁汤治急性发热□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吴金莲三仁汤出自清代吴瑭所撰名著《温病条辨》,由杏仁、白蔻仁、薏苡仁、半夏、厚朴、通草、滑石、竹叶组成,其主要功效是清热化湿,常用于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孟肾炎、急性卡他性中耳炎、妊娠呕吐、伤寒、百日咳等。
笔者曾就本院38例发热患者用此方加减治疗,其中男26例,发热,凡是因气机不畅,湿热内蕴,脾胃不和而致身热不扬(午后为甚)、头重身困、汗出而热不解、舌苔厚腻等,都可用三仁汤加减进行治疗。
方中白蔻仁、半夏健脾燥湿,和胃降逆;薏苡仁、竹叶、滑石、通草清热利湿;厚朴宽中理气;杏仁宣通肺气。
全方具有燥湿健脾、和胃降逆、宣畅气机之功效。
不过,对体温超过39℃、血象中白细胞较高、全身症状较重的急性感染者,光使用三仁汤效果比较有限,尚需配合抗生素等西药进行治疗。
对于原因不明的低热,患者如在上述症状基础上兼有气阴两伤,可采用上方加青蒿、银柴胡、人参、麦冬等辨证加减治疗,亦有较好效单方治病急性乳腺1~2个月的初产妇多见。
常因哺乳时被婴儿吮破乳头,细菌趁机侵入;加之排乳不畅,以致细菌得以次。
急性乳腺炎编辑/李宇杰****************刊允许,谢绝转载)女12例,年龄12~73岁,病程3~15天,体温一般在38.5℃左右。
15例服用三仁汤(加减)3剂后体温恢复正常,17例服用5剂后体温恢复正常,4例服用7剂后体温恢复正常,2例服用10剂后才退热。
全部患者体温正常后复查血象均恢复正常,痊愈出院。
发热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病证,无论是外感发热,还是内伤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吴塘 的治病故事
吴塘的治病故事:吴塘,著名的医学家,著有《温病条辨》、《医医病书》等书。
他主要学术思想为确定伤寒、温病属两种截然不同的两大类疾病,且治法上又存在明显差异,继承并完善了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并使二者有机结合,即以三焦辨证为经,卫气营血辨证为纬贯穿于各种温病辨证论治过程中。
他跪拜父亲灵堂前苦读医书,立志从医。
青年时的吴塘攻科举习儒,十九岁的时候,父亲得了病,吴鞠通四处奔波寻找医生,家里积蓄花的精光,也没治好,甚至父亲临终前都没有诊断出到底得了什么病。
身为读书人的吴鞠通伤心欲绝,既痛恨医者不专心钻研医术,又痛恨自己的无能。
他守在父亲灵前,越想越难过,于是他做了个决定他要学医,而且绝不做害人性命的庸医。
他就这么披麻戴孝的跑上街头的书摊,直接问学医的都看些什么书。
书贩推荐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他抱着书,跪在父亲陵前,借着微弱的长明灯,看得如饥似渴,想从中翻找父亲的病因。
他还有一个治病故事,主要讲了他的侄子患了温病,遍请名医治疗,却效果不佳,最终也病故了。
由于当时他学医时间不长,不敢妄加评论,后来常常为此感到遗憾。
又过了3年,吴瑭到京城游历,恰逢朝廷征招《四库全书》的誊录人员,为了养家糊口,他便前去应聘,没想到应聘后让他抄写和校对的都是医书,这给他阅读中医文献提供了很大便利。
在书中,他开创性的提出了温病的三焦辨证理论,分别将心肺、脾胃、肝肾划分为上焦、中焦、下焦,概括了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还对人体患温病后的发展变化规律进行了总结,并创立了不同阶段的治疗方药,其中桑菊饮、银翘散、羚翘解毒丸等名方,至今仍是临床常用方剂。
他创建的三焦辨证体系,补充和完善了叶桂的卫气营血辨证思路,两种辨证方法一纵一横,为温病学说的系统化做出了突出贡献。
吴塘治病小故事充分体现了他学以致用、勇于实践的品质。
吴瑭治疗温病用药特色
吴瑭治疗温病用药特色
王蕾;秦玉龙
【期刊名称】《中医药通报》
【年(卷),期】2009(008)003
【摘要】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吴瑭在<温病条辨>书中详论温病三焦用药,分析各篇药物使用可见其重视中焦脾胃.三焦用药以治上焦轻宣温邪,兼顾养阴益气;治中焦平调脾胃,权衡邪实正虚;治下焦填精益髓,随证逐邪于外为特点.
【总页数】3页(P14-16)
【作者】王蕾;秦玉龙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300193;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各家学说教研
室,30019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
【相关文献】
1.吴瑭运用温热药治疗温病浅探 [J], 宋福印
2.吴瑭论治胎产病及小儿病学术特色 [J], 刘寨华;杨威;刘红梅
3.叶桂、吴瑭论暑温 [J], 李成义;刘辉;黄明俊;崔思贤;周雯
4.浅谈吴瑭对情志病的治疗 [J], 张蕾
5.新安医家治疗骨痿骨痹用药特色对临床治疗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的启示 [J], 张芮;胡顺金;刘兰林;黄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温病条辨》应用辛味药的特点浅探
《温病条辨》应用辛味药的特点浅探刘志芳;谷永红【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年(卷),期】2000(000)0S1【摘要】清代温病大师吴瑭 (字鞠通 )擅用辛味药。
据统计 ,其所著《温病条辨》总载方 2 0 0余首 ,而用辛味药的者竟达百余首 ,其中以苦、辛并用最多 ,中焦及湿温病证应用较为广。
兹就其应用特点浅探如下。
1 辛凉轻宣以透表对温病初起病邪在表 ,内应于肺所致的发热、恶寒、头痛、咳嗽等一系列肺卫表证 ,吴氏宗《内经》“风淫于内 ,治以辛凉”的原则 ,并结合自己长期临床实践之经验 ,提出“治上焦如羽 ,非轻不举”的治疗细则 ,以揭示临床选用药物应注重以辛凉轻宣之品为主 ,充分体现出轻巧灵活、宣举上焦之特点。
其代表方如桑菊饮、银翘散。
桑菊饮以辛凉轻宣之桑叶、菊花为君 ,配辛凉疏散之薄荷、连翘 ,以助其疏散在表的风热 ;桔梗与杏仁相伍 ,乃升提苦降并用 ,使肺气宣畅、咳嗽易止 ;更用甘寒之芦根清热生津 ,甘草调和诸药。
共奏疏散风热、宣肺止咳之功。
由于此方在轻宣肺热以止咳 ,而疏散之力尚轻 ,故又称之为“辛凉轻剂”。
银翘散以银花、连翘为君 ,二者质轻性凉 ,轻清宣散 ,既可宣透表邪 ,又能清热解毒 ;配薄荷、牛蒡子等辛凉疏散之品 ,以增强清透之力 ,值得提出的是吴氏不囿于温病忌“温”之说 ,于方中配伍辛香开达 ,温而不燥之荆芥...【总页数】1页(P)【作者】刘志芳;谷永红【作者单位】呼市第二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1【相关文献】1.“药排”临床应用浅探 [J], 陆乾人2.《温病条辨》药物性味配伍规律浅探 [J], 赵聚山3.祛风药在杂病中的应用浅探 [J], 袁继丽4.辛味药药性理论及归经应用 [J], 孙坤坤;王加锋5.张仲景药对配伍应用浅探 [J], 杨新年;刘景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叶桂、吴瑭论暑温
叶桂、吴瑭论暑温李成义;刘辉;黄明俊;崔思贤;周雯【摘要】暑温是一种由暑热病邪引起的急性外感热病.叶氏创卫气营血辨证的理论体系,后吴氏师古而不泥古,创立了温病三焦辨证纲领,将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一炉而冶,相辅而行,完善了温病的辨证论治体系,丰富了温病的证治内容,完善了温病证、理、法、方、药,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继将温病学推上了又一个顶峰.叶天士、吴鞠通于暑温的认识颇有独到之处,到目前为止对于夏暑当令所患之疾的诊治仍极具指导意义.【期刊名称】《山西中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9(020)004【总页数】3页(P235-237)【关键词】暑温;叶天士;吴鞠通;异同;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作者】李成义;刘辉;黄明俊;崔思贤;周雯【作者单位】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230038;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230038;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230038;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230038;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23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21●传统中医药学史和文献是中医药学发展进程中永远都敞开的一扇“视窗”,透过这扇视窗望去,看到那许多曾经发生的和记录下来的,就像在一个拂晓的晨间看到凝结在生命叶片上的露珠,于是,我们深深地凝思文化和科技传承的意义和价值,并在整理和二次研究过程中吸其精华弃其糟粕。
暑温,属于温病的一种,是感受暑热病邪导致的一种外感热病。
暑温之名的正式确立见于吴氏《温病条辨·上焦篇》,“暑温者,正夏之时,暑病之偏于热者也”。
《温病条辨》中有云:“形似伤寒,但右脉洪大而数,左脉反小于右,口甚渴,面赤,汗大出者,名曰暑温。
”温病与伤寒都是感受外邪而引起的疾病,都属于外感热病的范畴,但是治法却迥然不同。
虽历代医家对其各有阐述,但令人遗憾的是,诸代医家对于二者的论述比较模糊,直至清代,形成了以卫气营血、三焦辨证为核心的辨证论治体系,温病之学才逐渐繁荣昌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 在 多南 方 证 , 又立论甚简 , 但 有 医 案 散 见 于 杂 证 之
中, 人 多 忽之而 不深 究 。 ” 他“ 抗 志 以希 古 人 , 虚 心 而师 百 氏” , 又 贯通刘 完 素 、 王履 、 喻 昌等 有 关论 述 , 结合 自
己的心得 体会 , 终 于悟 出了温 病 依 三焦 而 变 化 的病 机
果基 础上 , “ 进 与病谋 , 退 与心 谋 ” , 著成 《 温 病 条辨 》 一
温, 温热 、 温疫 、 冬 温 ……但 热不 恶寒 而渴 者 , 辛 凉平 剂 银翘 散 主之 ; 气分证 , 脉 浮洪 , 舌黄 , 渴甚 , 大汗 , 面赤 恶
热者 , 辛 凉重 剂 , 白虎汤 主 之 ; 营分 证 , 寸脉大 , 舌 绛 而
宏 阔, 却 发 前人 之未 发 , 但 其 治 法 支 离驳 杂 , 他 心折 于
叶桂 , 故说 “ 叶天 士 持论 平 和 , 立 法精 细 , 然 叶 氏吴 人 ,
吴瑭 约 生 于 清 乾 隆 二 十 三 年 , 卒 于 道 光 十 六 年 ( 公元 1 7 5 8~1 8 3 6年 ) , 据朱 彬 1 8 1 1年 为《 温病 条 辨 》
・
1 6 4。
光 明 中医 2 0 1 3年 1月 第 2 8卷 第 u a r y 2 0 1 3 . V o l 2 8 . 1
浅谈 吴 瑭 对 温 热类 疾 病 的发 挥
屈 强
关键词: 温热类疾病; 温病; 吴瑭; 经验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3 . O 1 . 0 8 7 文章 编 号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3 ) - 0 1 - 0 1 6 4 — 0 2
温 热类 疾病 是 临床上 的常 见病 多发 病 , 它发病 急 ,
血, 气 血两 燔 , 邪人 心 包 。吴 瑭认 为 , “ 凡病温者, 始 于
传 变快 , 具体 讲 是指 风温 、 温热 、 温毒 、 温疫 、 冬温 而言 。
自仲 景 以来 , 一 千 多年多 数 医者将 六淫 混为 一谈 , 茫无
总结 , 以下从 4方 面予 以 阐述 。
1 追源 溯流 创 立 新 说
针 对温病 流行 , 医者多 用辛 温 、 苦 寒治 病 的实 际情
况, 多致 误 治甚 多 , 他精 研 《 灵枢 》、 《 素 问》 精 选 出 十九 条, 从《 灵 枢 ・营卫 生会 》 篇得到三焦分部的概念, 细 究《 伤寒 》 追 踪乎 仲景 , 认为 吴有 性 的《 温 疫论 》 虽议 论
俱粗, 大便 闭 , 小便涩, 舌苔老黄, 甚 则里 有 芒 刺 , 但 恶 热, 不 恶寒 , F t 晡益 甚者 , 传 至 中焦 , 阳明温病也。 ” 风
论述 。
2 . 3 中焦 证治 中焦病 也有 气 分 、 营分和 血分 的不 同 表 现 。吴瑭 认 为 “ 面 目俱 赤 , 不恶寒, 语声重 浊, 呼 吸
2 传 变 规律 和辨 证论治
2 . 1 吴瑭说 : “ 风温者 , 初 春 阳气 始 开 , 厥 阴行 令 , 风 夹 温 也 。温 热 者 , 春末夏初 , 阳气弛张 , 温 盛为热也。 温疫 者 , 厉气 流行 , 多兼 秽 浊 , 家家如是 , 若疫使然也。 温 毒者 , 诸温 夹毒 , 秽 浊太 盛 也 。冬 温 者 , 冬 应 寒 而 反
准的, 治误 甚多 , 吴瑭 本 人 一 生 经 历 多次 瘟 疫 流 行 , 故 专 心致 力 于外感 热 病的研 究 。在整 理研 究前 人 医学成
上焦 在手 太 阴 。 ” “ 太阴之 为 病 , 脉 不缓 不 紧而 动数 , 或
两寸 独大 , 尺 肤热 , 头痛 , 微 恶风 寒 , 身 热 自汗 , 口渴 , 或 不渴 , 而咳, 午后热甚者 , 名 日温病。 ” 上焦肺卫证 , 但 咳, 身不 甚热 , 微渴者 , 辛 凉轻剂桑 菊饮主之 ; 太 阴 风
干, 法 当渴 , 今 反 不渴 者 , 热 在 营中也 , 清 营汤 去黄 连 主 之 。血 分证 , 血从 上 溢 者 , 犀 角 地 黄汤 合 银 翘 散 主 之 ;
气 血两 燔者 , 玉 女煎 去 牛 膝 加元 参 主之 ; 发疹者 , 银 翘 散 去豆 豉 , 加 细 生地 黄 、 牡丹皮 、 大青 叶 , 倍 元 参 主之 ; 发 斑者 , 化斑汤主之 ; 邪入心包 , 舌謇肢厥 , 神 昏谵 语 者, 清 宫汤 主之 , 牛 黄丸 , 紫雪 丹 , 局方 至宝 丹亦 主之 。
红 点高 起 , 麻、 痦、 沙 皆一 类 , 系 血络 中病 , 故 主 以芳 香 透络, 辛 凉 解肌 , 甘寒 清血 也。 ” 凡 此 非 渊 博 者 不 能
为也 。
规律 , 创新 性 的 著 成 《 温病条辨》 一书 , 将 风温 、 温热 、
温毒 、 温 疫 和冬 温 等病 , 分 作 上焦 、 中焦 、 下 焦 分 别
书, 使 温病 学从 理论 到 临 床 更 臻 于完 善 , 自成 系统 , 较
吴有 性 、 叶桂学 说 又前进 了一 步 。他对 温热 类疾 病 , 一
一
条 分缕 析 , 系统 地 阐述 了这 类疾 病 的三焦 病机 , 总结 了治 温 大法 , 并 制 订 了许 多名 方 , 是理论 和 临床 实践 的
作序 , 是 书约成 于其 前 , 此 时吴瑭 约为 5 3岁 , 正 是学 验
俱丰之时, 朱彬 称 : “ 一 以仲 景 为依 归 , 而变化因心, 不
拘常 格 , 往 往 神 明于 法 之 外 。 ” 又上焦第 1 6条 白注 中 说: “ 考 温 病 中发 疹 者 , 十 之 七八 , 发斑者 , 十之二三。 盖斑 乃 纯赤 , 或大 片 , 为肌 肉之病 , 故 主 以化斑 汤 ; 疹 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