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 16有教无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诸子散文选读》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人教版选修之《先秦诸子选读》1.1《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ppt
(5)斯 ①君子之至于斯也(代词,这个地方)
No ②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代词,这,这些)
(6)为
Image ①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动词,作为)
②夫执舆者为谁/为孔丘/子为谁/为仲由(表判断,是) ③杀鸡为黍而食之〔动词,做(饭)〕 ④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动词,做)
(7)之 ①君子之至于斯也/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君子之仕也,行其义
容。 (2)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
Image 答案:这种句读体现了后儒对孔子的推崇,但“人马并重”并非
孔子的本意。因为孔子的“仁”并非兼爱,他主张在“亲亲”的基础 上推己及人。
解析:解答本题应明确孔子的“仁爱观”的内容,再联系题中所 给的句子的内涵,分析其中所包含的观点态度以及与孔子观点的 关系。
Image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论语·宪问》) 箪食瓢饮,不改其乐;子路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皆
所谓不耻
者。
(宋·真德秀《西山读书记》)
(1)补出上面材料的空缺部分。 答案:颜子 恶衣恶食 解析:我们由《当仁,不让于师》一课“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No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可以判断,此处应该填写“颜子”;结合
3.2012·福建高考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No ①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
语·雍也》)
②孟子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
Image 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
敬之。”(《孟子·离娄下》)
4.词类活用
No (1)耰.而不辍(名词用作动词,用耰松土并使土块细碎)
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1.6《有教无类》课件
孔子所说的境域,追求着成圣成贤,忘记贫困的忧恼,所以他乐;虽然家境 富贵,可是他绝不会有骄慢心,处处都能够遵礼而行,在富贵当中也不自知富 贵。换句话说,他将贫富都忘了,心中已经没有贫富的区分。这就是圣人的境 域了。
这段文字启示我们:贫困时不要自卑,富贵时不要骄傲;贫困时要有志向, 富贵时要守礼守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此才能活得从容而有意义。
【课外人物志】 于漪:教文育人 德智融会
于漪,这是一个在谈到新中国语文教育思想变革时 不得不提的名字,也是无数中国教师心中的偶像。68年 的从教生涯,于漪用“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的精 神走出了自己的语文教学之路。“教文育人”“德智融 合”等主张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被誉为“育人的一代 师表,教改的一面旗帜”。
【明确】选B。“结合受教育者的地位高下”错,应是结合受教育者的资质水平。
2.从上文看,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材”包括哪两个方面? 【明确】 一是资质水平的不同;二是性情、能力的不同。
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走进学生的内心,还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庸医杀人不用刀,教师 教学出了错,就像庸医一样,是在误人子弟。”于漪告知青年教师,最重要的 是在实践中不断攀登,这种攀登不只是教育技能,更是人生态度、情感世界。
从教生涯中,于漪总是想方设法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她首创教师与教师 的师徒“带教”方法,让一批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并形成了全国罕见的“特 级教师”团队。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 有教无类 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有教无类》学案设计1. 认知目标识记文章中的文言基础知识。
2. 技能目标分析理解文中体现出的作者的观点并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
3. 情感目标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4. 重点、难点主要讲授第一则、第三则、第五则、第六则、第七则选文引导学生掌握孔子关于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
5. 课时分配一课时6.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自主学习1. 字音熟记语上()愠色()弑君()罔()不悱不发()一隅()殆()切磋()贫而无谄()2. 通假字学而不思则罔通,理解为于吾言无所不说通,理解为u3. 古今异义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古义今义至于他邦,则曰:\'\' 犹吾大夫崔子也。
\'\' 古义今义4. 词类活用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礼后乎5. 特殊句式(写出判断依据)①判断句回也非助我者也起予者商也②省略句赤也惑,敢也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③宾语前置句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
何如其斯之谓也何谓也合作探究一、导入自从我们开始学习这本先秦诸子就开始研究一个人‘孔子’,通过前边几篇选文的学习现在对于孔圣人的了解就算做不到耳熟能详最起码也略知一二了,大家都知道他不仅是思想家、学者更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在孔子之前就有了,但在孔子之前,文化教育是贵族的专利,即所谓\'学在官府\'.直到孔子创办私学,才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格局.。
旧时的学堂,大多悬挂孔子像,尊孔子为\'万世师表\'.可见孔子作为教育家的至尊地位。
作为教育家,我们前面介绍孔子的时候说过他在教育方面的主张思想是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以及启发式教学,那么今天我们就学习他在教育及教与学的一些重要思想主张。
本文共十则选文,现将十则选文归类分为四部分:通过本选文我们要明确两个问题,作为学生应该怎么学习,作为老师应该怎么教育学生。
人教版语文高二选修 先秦诸子选读 有教无类 课件2
子贡曰:“贫而(却) 子贡说:“贫困却不谄媚,富有
无谄,富而无骄,何 却不傲慢,怎么样?”孔子说:
如?”子曰;“可也。 “可以啊,但比不上贫困却快乐,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 富有却喜好礼义。”子贡说:
礼者也。”子贡曰: “《诗·卫风·淇奥》说像切磋加
“《诗》云:‘如切 工象骨、琢磨加工玉石一样,那
如磋,如琢如磨。’ 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
子路问:“闻斯行 子路问:“听到了
诸(之乎)?”子 就行动起来吗?”
曰:“有父兄在, 孔子说:“有父兄
如之何其闻斯行 之?”冉有问:
在,怎么能听到就 行动起来呢?”冉 有问:“听到了就
“闻斯行诸?”子 行动起来吗?”孔
曰:“闻斯行之。” 子说:“听到了就
行动起来。”
公西华曰:“由也问
‘闻斯行诸(之 乎)’,子曰,‘有
以上,吾未尝无诲 焉。”意思是说,只要是来拜
我为师的人,我从来没有不教他的。
从孔子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富有如冉有、
子贡,贫穷如颜 渊,贵族子弟如孟懿子,卑贱出
身如仲弓,勤奋刻苦的如颜渊,懒 惰贪睡如宰予,
都成了孔门的弟子,并无贵贱亲疏的区别。
孔子不愧是中国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子曰:“中人以上, 孔子说:“具有中
【评析】
孔子通过同一句话的不同解释,告诉了我 们一个基本的道理,那就是对不同的人要 采取不同的方式去进行教育,同样对于同 一句话,在不同的场合也可以做出不同的 理解和解释,不能那么死板或墨守成规。
子张问曰:“令尹子 子张问:“楚国的令尹子
文三仕为令尹,无喜 文多次做令尹,没有露出
色;三已(罢免)之, 无愠色。旧令尹之政, 必以(把)告新令尹。
子曰:“回也非助 我者也,于(对) 吾言无所不说。”
高二语文先秦诸子选读课件1-6有教无类(新人教版选修)
之(指罢免) . 三已 学不可以已(停止) 已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不久,后来)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语气词,用法同“矣”)
4.古今异义 中人 以上(古义:资质中等的普通人,一般人。今 .. 义: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等并作见证的人。) 至于 他邦(古义:到。今义:①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 ②表示另提一事。)
的实践,改变了教育对象限于统治阶层成员的历史传统,
开创了平民教育的新纪元。孔子自己说:‚自行束脩以上, 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脩‛是干肉。‚束脩‛
是指十条儿干肉。按照他这句话,那些自己带十条儿干肉
以上的薄礼来的人,他从未有不教诲的。平民阶层获得受 教育的机会是我国历史上的大事,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 和文化的发展。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 组是
唯《易》乎 其 . A 天之苍苍,其 正色邪 . 出 拂衣而 . B 和之 倚歌而 . 遂得免焉 . C 风雨兴焉 . 蜀 复还于 . D 楚也 且贰于 .
【解析】
A 项,第一个 “ 其 ” 译为 ‚ 难道 ” ,第二
情景浑然一体,并富有图画美。在这首诗中,诗人通
过对终南山及其雪后美景的描绘,在自然而然中流露出一 种对国家和民族生命的思考,丰富了诗歌的内涵。
2.诗人对用字所蕴含的深意的挖掘。
一个“浮”字,就把终南山写活了。其实雪是静的, 云是动的,这是让人从云的流动中观赏到雪的动感,真是 妙不可言。
(2010年高考浙江卷)(原文在第五课)
( 以及对当时那些缺乏真才实学的读书人的不屑。 B.文章叙述了胡叟在京城受人召见的过程,刻画出 他言辞犀利,不能容忍他人怠慢自己的性格特征。 C.文章通过对胡叟为僧人解难一事的叙述,赞美胡 叟敢为他人仗义执言但又不求回报的高尚品德。 ) A.胡叟与友人的交谈,显示出他对经典的独特见解,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人教语文选修《诸子散文选读》课件63尚贤
修身名句
,始于足下。 ——《老子·第六十四章》
赏读:千里遥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任
何事情的成功都是从头开始,从小到大逐渐积累的。万事
开头难,没有个开头就不会有结果。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
一滴的小事开始做起。
,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
也。
——《礼记·曲礼上》
赏读:礼节重在相互往来:有往无来,不符合礼节;有
④无能则下.之___使__…__…__下__用法 ⑤然则众.贤之术__使__…__…__增__多______ ⑥必将富.之贵.之_使_…__…__富__有__,__使__…__…尊贵 形容词作名词 ⑦美.章而恶.不生美__好__的__事__,__丑__恶__的__事
《兼爱》首段即指出自己的观点:“天下之害”在于不相 爱。接下去两个段落分别从反正两方面均按照国、家、人 的顺序进行分析,指出:不相爱,则天下祸篡怨恨起,仁 人非之;而相爱,则天下祸篡怨恨不起,仁人誉之。最后 一段作者则进一步结合现实形势“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 利、辩其故也”,举出晋文公、楚灵王、越王的例子,指 出“君说之,故臣能为之也”的道理。而现今自上而下不 能“兼相爱、交相利”,只是由于“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 为行故也”,再次阐明自己的观点,要求统治者“兼爱”。 在上位者实行“兼爱”了,天下百姓自然也会兼相爱。文 章的结构,大致是先提出问题,然后从反正两方面加以分 析,最后得出结论即解决问题之法。
来无往,也不符合礼节。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之间应平等
相待,互助互济。
1.通假字
①今上举义不辟.贫贱_“_辟__”__通__“__避__”__,__回避 ②四鄙之萌.人闻之_“_萌__”__通__“__氓__”__,__民 ③谨.上为凿一门_“_谨__”__通___“__仅__”__,_ 只 ④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罝罔.之中__“_罔__”__通__“__网__”__,____ 用__绳__线__等__结__成__的__捕__捉__鸟__用__的__器__具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6有教无类课件(共17张PPT)
1.注字音
加点字
无愠.色 弑. 不悱.不发 一隅.
读音 yùn shì fěi yú
加点字 读音
罔.
wǎnɡ
殆.
dài
如切如磋. cuō
—
-3-
*六、有教无类
了解作
2.释词义
(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告诉 (2)求也退.,故进之 退却,引申为退缩 (3)由也兼.人.,故退之 一人顶两人、超过别人 (4)弃而违.之 离开 (5)不愤.不启 郁结,指有疑难问题想弄明白 (6)不悱.不发 想说而说不出来,不知如何表达 (7)思而不学则殆. 危险 (8)富而无骄. 骄傲自大
(2)以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表时间和处所,在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表并列,并且
阅读鉴赏 -5-
*六、有教无类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皆以美于徐公 以为,认为
(2)以 木欣欣以向荣 表修饰,不译 作《师说》以贻之 表目的,来
4.辨活用 (1)求也退,故进.之 进:使动用法,使……进 (2)由也兼人,故退.之 退:使动用法,使……退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1.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译文:资质处于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给他讲授高深的学问和 道理;资质在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给他讲高深的学问和道理。 点评:在孔子看来,每一个学生由于智力、志向和后天的勤奋刻 苦程度不同,学习基础也不相同,教育者要立足于学生的基础施教, 不论是教育的过程还是教育的内容都不能完全不变。承认学生的 差异,“因材施教”,这种教育思想是符合教育规律的,即使在今天对 我们也具有很大的指点作用。
-13-
*六、有教无类
走进新课
高二语文下学期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有教无类》课件
重言传身教
传 用递
象
想特
思向
书
信是一
种
定
对
交
信息、 流 感情的应
书
文。
问 署候
颂呼
祝称
般
书
信一 由 、 、正
名
文、 语、 语、 、
构
期
日
等 成。
结 书
义
定
信的
子曰:“不愤(郁结,有疑难问题想弄明白)不启,不悱(想
说而说不出来,不知如何表达)不发。举一隅(墙角)不以三隅
反(类推),则不复也。”
说而说不出来,不知如何表达)不发。举一隅(墙角)不以三隅
反(类推),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
教学方法:启示式教学
孔子反对“填鸭式”“灌注式”教学,强调 教师要循循善诱,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让学生积极思考。
启示式教学,是学生有了迫切的求知愿望时, 想要弄明白某个问题却还没有弄明白,急切要说 又说不出来的时候,才给予开导、启示,就叫做 点化,使之进入反复思考和实践的状态中,最终 获得茅塞顿开的感觉,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有教
目录 壹贰叁肆
文展 文
的重要 。 本文的重要 。
掌 握
掌 握 教
积 累
育
言
联 考 优 秀 范
知
识
词 汇
思 想
示
预习检查
走近孔子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 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他对我国的 教育发展和文化传播做出了伟大贡献。 据记载孔门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 孔门十哲,明嘉靖皇帝封他为“至圣先 师”,清康熙皇帝封他为“万世师表”。 他有比较全面的教学内容——德行、言 语、政事、文学,也有一套相辅相成的 教材——诗、书、礼、易、乐、春秋。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人教语文选修《诸子散文选读》课件16有教无类
文本审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论语》中孔子形象的塑造 《论语》塑造的是群像:颜回的好学深思,子路的率真 勇敢,子贡的尊师练达,曾皙的从容超逸,即使是性格 面目不清楚,只是被孔子骂过一回的宰予、樊迟,都能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久不忘。当然,这些形象中, 最为成功、最为丰富也最能感动人的还是他们的老师—— 孔子。
孔子首先是一位文化名人。但他又不是一个学究式的文化名 人。他因为出身低下,做过许多事情,所以“多能鄙事”, 吹拉弹唱,无所不通;他虽然宣扬礼仪、极力反对暴力,但 他本人是武士之后,身材高大,孔武有力;他做过官,为了 兜售自己的政治学理论,他两度领着一帮学生周游列国,一 走就是几年、十余年;他早年就开始创办私人学校,开门办 学,广收弟子,“三盈三虚”,也有过波折;他研究古代文 献,领域涉及政治制度、历史、文学、音乐等。这么一位涉 猎广泛、阅历丰富的文化名人,若是用常见的文学作品形式 去刻画,去描写,一定会是洋洋洒洒的一部大著作。
《论语》塑造孔子形象,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写出了 这样一个跟普通人一样有血性、有喜怒哀乐却又比普 通人高明一点点的人。这样的人物形象,在中国文学 史上堪称空前绝后。孔子之所以能够流芳百世、屹立 千古,我认为与《论语》一书的塑造之功密不可分。
石门晨门(管开门的官吏,或者就是门卫)说孔子是“知其不可 为而为之者”(《宪问》);楚国狂人接舆唱着歌经过孔子家门 口,孔子想跟他说话,他却扬长而去;隐士长沮、桀溺规劝被 孔子打发去向他们问路的子路不如跟他们一起避世(《微子》)。 这些例子都可以说明,当时的许多有识之士都不认为孔子那一 套理论能行得通。 孔子绝不是一个喜怒不形于色的哲人,绝不是一个一团和气的 好好先生。相反,该高兴时,他会大笑,该悲伤时,他会大哭; 生气的时候,他不是和风细雨,而往往是雷霆万钧。“学而时 习之”,孔子是在那里微笑;“有朋自远方来”,孔子会在那 里开怀大笑。得意弟子颜回、子路死的时候,孔子都曾经号啕 大哭,喊着“老天这是要我的老命啊!”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 1-6有教无类学案1 新人教版选修《诸子散文选读》
高中语文 1-6有教无类学案(1)新人教版选修《诸子散文选读》课题
班级授课(完成)时间2课时教师(学生)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学习和掌握本文的重要词汇
2、尝试理解孔子关于教育方面的一些重要思想
过程与方法围绕目标自学为主,理解孔子思想;习题巩固知识点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领会孔子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启发意义
重点难点重点:学习和掌握重点字汇:愠弑谄罔殆隅说等。
难点:鉴赏3、5、6、7则选文
教学方法诵读——理解——自主讨论——点拨
学生
自学
反馈
教学过程
新知导学备注
一、导入。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教育家。
孔子辞世后,一些封建君王给孔子屡加尊谥,如鲁哀公的"尼父",汉元帝的"褒成宣尼公",唐太宗的"先圣",宋真宗的"至圣文宣王"等.但最终固定下来并被普遍接受的,是明世宗的"至圣先师".旧时的学堂,大多悬挂孔子像,尊孔子为"万世师表"。
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在孔子之前就有了.但在孔子之前,文化教育是贵族的专利,即所谓"学在官府".直到孔子创办私学,才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格局.
孔子在教育史上的地位,既来自其首创私学之功,更在于其"有教无类"(《卫灵公》)主张的提出和实践.所谓"有教无类"。
这四个字也是我们这整课的纲目,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孔子的教学。
一、生字注音
愠弑悱谄注明知识要求:A “识记类”B“理解类”C“应用。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语文人教版《先秦诸子》课件 1.6 有教无类
-1-
*六、有教无类
X 学习导引 UE XI DAO YIN
S 深入探究 HEN RU TAN JIU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教育家。孔子辞世后,一些封建君王给孔子 屡加尊谥,如鲁哀公的“尼父”,汉元帝的“褒成宣尼公”,唐太宗的“先圣”,宋真 宗的“至圣文宣王”等。但最终固定下来并被普遍接受的,是明世宗的“至圣 先师”。旧时的学堂,大多悬挂孔子像,尊孔子为“万世师表”。孔子作为教育 家的至尊地位,即使在其反对派那里,也无法动摇。
-15-
*六、有教无类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X 学习导引 UE XI DAO YIN
S 深入探究 HEN RU TAN JIU
《论语》塑造孔子形象,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写出了这样一个跟普通人 一样有血性、有喜怒哀乐却又比普通人高明一点点的人。这样的人物形象, 在中国文学史上堪称空前绝后。孔子之所以能够流芳百世,屹立千古,我认 为,与《论语》一书的塑造之功密不可分。
(2)以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表原因,因为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表时间和处所,在
-5-
*六、有教无类
X 学习导引 UE XI DAO YIN
S 深入探究 HEN RU TAN JIU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表并列,并且
(2)以
皆以美于徐公 以为,认为 木欣欣以向荣 表修饰,不译
作《师说》以贻之 表目的,来
4.辨活用
(1)求也退,故进.之 进:使动用法,使……进 (2)由也兼人,故退.之 退:使动用法,使……退 5.析成语 有教无类: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类,类别。 举一反三: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反,类推。 切磋琢磨:古代加工兽骨、象牙切了还要磨治,加工玉石用刀刻了还要 打磨。后以“切磋琢磨”或“切磋”比喻道德学问上的互相研讨、砥砺。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六、有教无类》课件(共31张PPT)
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一个国家去了,就又说:‘这里的大夫就像我们齐国的大夫崔杼啊。’
违之。何如?”子曰:“清矣。” 又离开了这个国家。怎么样?”孔子说:“算得上清白了。”子张
曰:“仁矣乎?”子曰:“未知。焉得仁?” 说:“算得上仁吗?”孔子说:“不知道。哪里算得上仁呢?”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句意】 光学而不动脑子思考就会上当受骗,只空想而不读书 学习就会疑惑而危险。孔子主张学与思的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结合, 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 【评析】 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 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这种思想在今天的 教育活动中依然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句意】 若非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还没弄明白,就不 去开导他;若非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表达不出来,就不去启发他。 举一个墙角做例子给弟子讲清楚,而弟子不能触类旁通推知另外三个 墙角的情况,那么就没有必要再去教他。 【评析】 在这里,孔子提出了“启发式”的教学思想。从教学 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做法。要求学生能够“举 一反三”,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 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还活着,怎么能听到了就实践它呢?”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冉有问:“听到了就实践它吗?”孔子说:“听到了就实践它!”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 公西华说:“子路问‘听到了就实践它吗’,您说:‘有父亲、
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 兄长活着’;冉有问‘听到了就实践它吗’,您说:‘听到了就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教无类”教育思想的实施意义何在? 提示 使接受教育的对象不再局限于统治阶层。这为平 民士人通过接受教育而进入官僚阶层开辟了道路,对推 进当时的政治和教育发展都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孔子第 一次使得教育的目的得以明确,那就是要立足于提高全 民族的知识水平和文化素质。
本文在表达思想上有什么特点? 提示 借具体的事例来表达思想。 在本文的具体行文中,借助了许多具体的事例来表述教育 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如第3则中孔子对公西华所提问题 的回答,就阐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分类教学思想,第4则 中与子张的谈话就阐明了“忠”“清”和“仁”的界限区 别。这对于我们的写作来说,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2.一词多义
由也兼人,故.退之 所以
既克,公问其故. 原因,缘故
①故 温故.而知新 轩东故.尝为厨
旧的知识 旧时,从前
暮去朝来颜色故. 衰老,衰退 广故.数言欲亡 特意,故意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举出
吾力足以举.百钧
举出
②举 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行动 发动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用,起用
六 有教无类
哲思短章
爱 人与人之间,部落与部落之间,种族与种族之间,国家 与国家之间,为什么会仇恨?因为利益的争夺,观念的 差异,隔膜,误会,等等。一句话,因为狭隘。一切恨 都溯源于人的局限,都证明了人的局限。爱在哪里?就 在超越了人的局限的地方。
只爱你的亲人和朋友是容易的,恨你的仇敌也是容易的, 因为这都是出于一个有局限性的人的本能。做一个父亲爱 自己的孩子,做一个男人爱年轻漂亮的女人,做一个处在 种种人际关系中的人爱那些善待自己的人,这有什么难呢? 作为某族的一员恨敌族,作为某国的臣民恨敌国,作为某 一宗教的信徒恨异教徒,作为情欲之人恨伤了你的感情、 损了你的利益的人,这有什么难呢?难的是超越所有这些 局限,不受狭隘的本能和习俗的支配,作为宇宙之子却有 宇宙之父的胸怀,爱宇宙间的一切生灵。
(《论语·先进》),《公羊传·哀公十四年》颜回死的那次痛 哭,是有弟子在跟前的。 大概是看着老师一直在哭泣,弟子 就劝他,说老师已经表示过伤心了,不需要一直伤心下去。 孔子就说:“我真的太伤心了吗?我不为这样的人伤心,还 为什么人伤心呢!”读《论语》,看孔子发怒是一件有趣的 事情,具体情形已经不得而知,现在所能知道的就是其语言 的精辟、恶毒、有力。学生偷懒,大白天睡觉,他破口而出 就是“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身为君子,咒 骂时,也是词儿一套一套的,“君子成人之美,小人成人之 恶”“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 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骂人,如大侠用 刀,刀刀见血。
复 也。” 次去教他。”
(《论语·述而》)
主旨归纳
本课所录选文主要阐述了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 想,因材施教的施教原则,重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能力的教学理念和学习与思考必须有机结合、 二者不可偏废的治学主张,这些思想及方法在我国历史 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直至今天还有很高的指导价 值。
但是,孔门弟子毕竟与众不同,他们竟然只用一两万字 的篇幅,以记录孔子片言只语的轻巧无比的方式,就给 我们呈现了一个如此丰富、如此生动的孔子! 春秋时代是一个刀箭之下谋生存的军事时期,诸侯国的 君王们关心的都是怎么尽快地富国强民,战胜敌国,争 霸天下。而孔子这个时候却在那里祖述尧舜、典章文武, 宣讲根本不能很快见到实效的礼乐制度。他的政治学说, 一点都不切合时代的需要。这就注定了孔子的一生是 “迂阔”的一生。《论语》是孔门视角,当然不会描写 这个。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孔子的同时代人对他的议论、 评价,得到这个印象。
石门晨门(管开门的官吏,或者就是门卫)说孔子是“知其不可 为而为之者”(《宪问》);楚国狂人接舆唱着歌经过孔子家门 口,孔子想跟他说话,他却扬长而去;隐士长沮、桀溺规劝被 孔子打发去向他们问路的子路不如跟他们一起避世(《微子》)。 这些例子都可以说明,当时的许多有识之士都不认为孔子那一 套理论能行得通。 孔子绝不是一个喜怒不形于色的哲人,绝不是一个一团和气的 好好先生。相反,该高兴时,他会大笑,该悲伤时,他会大哭; 生气的时候,他不是和风细雨,而往往是雷霆万钧。“学而时 习之”,孔子是在那里微笑;“有朋自远方来”,孔子会在那 里开怀大笑。得意弟子颜回、子路死的时候,孔子都曾经号啕 大哭,喊着“老天这是要我的老命啊!”
修身名句
,霜情与晚节弥茂。 ——《宋书·陆徽传·荐朱万嗣表》 赏读:洁净的心地与不知足的贪婪争相撞激,而寒霜 般洁白坚贞的情怀与可嘉的晚节相映而更加美盛。 ,病起莫教忘了。
——清·申涵煜《省心短语》 赏读:人在患病的时候,一定会有许多悔过觉悟的地 方,但愿病好之后不要忘了。
1.通假字 于吾言无所不说.“__—说_—_”—__通—_—_“—_悦_—_—”_—_,_—_喜—_ —欢—,—高——兴—
6.文白对照
5 子曰:“
不愤
孔子说:“教导学生,如果不是弟子想努力弄明白某个问题
不
启,
不
悱
却还没有弄明白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弟子想表达某种意
不
发 。举一 隅
不
思却表达不出来时,就不去启发他。举一个而弟子不能触类旁通推知另外三个墙角的情况,就不再
重点突破
本文涉及了孔子教育思想的哪几个方面? 请一一分析。 提示 本文涉及的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 方面: (1)平等的教育观念。这一观念主要通过“有教无类”这 句话来体现。其中的“无类”,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不论贫富、贵贱、老幼、“国籍”等差别,对所有 的人都施行教育;二是不管品行善恶、习性优劣,对所 有的人都平等地加以教育。
(4)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自主探究,灵 活运用,融会贯通。如果学生做不到这些,他认为这样的 学生就不必再去教了。 (5)注重学思结合。孔子特别强调学习和思考的结合。学 习是迅速扩大知识面的捷径,不注重学习的人不可能很好 地发展自己。“学而不思”就不能保证学习的科学性。通 过学习,人们可以获得思考的坚实基础和正确方向。可是 思考的意义同样是不可忽视的。
4.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名词作动词 ①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____告__诉__________ (2)动词的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 ②求也退,故进.之___使__…__…__前__进_____ ③由也兼人,故退.之___使__…__…__后__退_____
5.文言句式 ①回也非助我者也_____判__断__句_______ ②其斯之谓与____宾__语__前__置__句____ ③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___省__略__句__,__“__以__”__后__省__略__“__之_ ”。 ④何谓也___宾__语__前__置__句_____
(2)从实际出发的理念。教育是对人的教育,施教者必须 从受教者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他们的智力高下、个性 差异,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活动。这是孔子教育弟子的 一个重要方法,所以对子路和冉求的回答就会有所不同。 (3)注重启发诱导的教育思想。孔子是我国第一位自觉运 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教育家。他注重诱导学生主动思考。 学生努力思考而不得要领时,他才会去开导;思考已有 一定眉目却不能确切说出来时,他才会去启发。
文本审美
《论语》中孔子形象的塑造 《论语》塑造的是群像:颜回的好学深思,子路的率真 勇敢,子贡的尊师练达,曾皙的从容超逸,即使是性格 面目不清楚,只是被孔子骂过一回的宰予、樊迟,都能 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经久不忘。当然,这些形象中, 最为成功、最为丰富也最能感动人的还是他们的老师—— 孔子。
孔子首先是一位文化名人。但他又不是一个学究式的文化名 人。他因为出身低下,做过许多事情,所以“多能鄙事”, 吹拉弹唱,无所不通;他虽然宣扬礼仪、极力反对暴力,但 他本人是武士之后,身材高大,孔武有力;他做过官,为了 兜售自己的政治学理论,他两度领着一帮学生周游列国,一 走就是几年、十余年;他早年就开始创办私人学校,开门办 学,广收弟子,“三盈三虚”,也有过波折;他研究古代文 献,领域涉及政治制度、历史、文学、音乐等。这么一位涉 猎广泛、阅历丰富的文化名人,若是用常见的文学作品形式 去刻画,去描写,一定会是洋洋洒洒的一部大著作。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攻取
闻斯行诸. 兼词,之乎 ③诸 举直错诸.枉 兼词,之于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 副词,众多,各个
三已.之 罢免
④已
学不可以已.
停止
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已而,然后
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语气词,矣
3.古今异义 ①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 今义: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等并做见证的人 古义资:质__中___等__的___普___通__人___,__ 一般人 ②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 古义:___到___了______________
《论语》塑造孔子形象,其成功之处,就在于写出了 这样一个跟普通人一样有血性、有喜怒哀乐却又比普 通人高明一点点的人。这样的人物形象,在中国文学 史上堪称空前绝后。孔子之所以能够流芳百世、屹立 千古,我认为与《论语》一书的塑造之功密不可分。
它意味着对所学的知识加以认真审视、整理甚至提升, 意味着创造。不加审视而盲目地学,往往上当受骗,越 热情越勤奋结果就越危险。会学习再加上能思考,则是 如虎添翼。所以,孔子既注重向弟子传授知识,又注重 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 (6)注重师徒切磋。在教育过程中,孔子特别重视跟弟子 相互切磋,使教与学形成良性的互动。在这一互动过程 中,尽管孔子起着主导作用,然而每当从弟子那里得到 启发时,他都会很兴奋。孔子不希望弟子言听计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