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由使契丹

合集下载

送子由使契丹

送子由使契丹

送子由使契丹我寄身此地和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何必因为你要远行又泪湿衣巾。

你不辞劳苦充当信使去冒风雪,为的是要让异族认识朝廷杰出的精英。

你将在沙漠留恋地回望京都夜月,梦魂定会越过湖山见到杭城春景。

辽国国主若是问起你的家世,可别说朝中第一等人物只在苏家门庭。

[1]创作背景编辑这首诗作于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其时,苏轼54岁,以龙图阁学士出知杭州,苏辙迁翰林学士兼吏部尚书,在汴京。

是年八月,苏辙奉命出使辽国,庆贺辽主生辰。

契丹本是东北辽河上游的游牧民族,公元916年。

阿保机建立辽朝,成为与五代、北宋并立的国家,雄峙北方近200年,成为宋朝的北方之患。

宋自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订立“澶渊之盟”以来,每年要向辽国、西夏进贡银两、绢匹,岁以百万计。

其国主生辰,还要派使臣去庆贺。

卑事小国,国弱臣辱,做这样的使臣内心是屈辱的。

苏轼写诗送别,尽劝慰告诫之意。

[1][2]作品鉴赏编辑文学赏析苏轼此诗,谆谆嘱咐,劝勉有加,壮爱国之行色,见兄弟之亲情。

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

苏轼兄弟情谊颇深,苏辙23岁前与兄住在一起,未曾一日分离。

23岁进入仕途,从此宦游四方,会少离多。

尽管如此,他们仍息息相关。

苏轼一生屡遭贬谪,苏辙受累不怨。

在“乌台诗案”中,苏辙宁肯舍弃官帽以营救其兄,感人至深。

故《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

”苏辙此去,虽为远别,但暂作分离,一向乐观旷达的苏轼自然不作儿女之态。

“那因远适更沾巾”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句意。

颔联劝勉。

上句勉励苏辙不辞辛苦,其中的“驿骑”原指驿站快马.此代使臣;“凌风雪”写出了路途的艰辛。

下旬鼓励兄弟不辱使命,汉朝时匈奴自称天骄,以后用以代异族。

凤是传说中的祥瑞之鸟;麟是传说中的仁德之兽,此以之代辙。

既指子由之美德,更见国家之仁惠。

这句是说.要让辽主认识你这仁德之国派出的使臣。

苏轼《送子由使契丹》原诗、注释、翻译与赏析

苏轼《送子由使契丹》原诗、注释、翻译与赏析

苏轼《送子由使契丹》原诗、注释、翻译与赏析导读:【注释】①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②适:往。

③驿骑:犹言驿使,传驿的信使。

④凌:冲、冒。

⑤天骄:汉时,匈奴自称天之骄子(《汉书匈奴传》,后泛指强盛的边地民族。

此处指契丹。

⑥凤麟:凤凰与麒麟,比喻杰出的、罕见的人才。

⑦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⑧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⑨单于,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此借指辽国国主。

⑩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苏氏一门,尤其是苏轼在契丹声名尤著,故化用此典,说明中原人才众多,不止苏氏。

【翻译】我寄身此地和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何必因为你要远行又泪湿衣巾。

你不辞劳苦充当信使去冒风雪,为的是要让异族认识朝廷杰出的精英。

你将在沙漠留恋地回望京都夜月,梦魂定会越过湖山见到杭城春景。

辽国国主若是问起你的家世,可别说朝中第一等人物只在苏家门庭。

【简析】《送子由使契丹》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诗中抒写了兄弟远离的惜别之情,并以壮语鼓励弟弟:所以不辞辛劳不畏严寒出使,为的是使异族之邦了解宋朝杰出的人才和高度的文明。

诗中又以想象之笔写出弟弟在异国他乡思念京都、思念兄长的情景,且谆谆嘱咐其切勿承认苏氏父子是最佳的人才,因为中原人才济济,不一而足。

这首诗饱含着诗人热爱邦家民族、努力维护朝廷声誉的深厚感情。

【赏析】苏轼此诗,谆谆嘱咐,劝勉有加,壮爱国之行色,见兄弟之亲情。

这首诗以送别为题,写出苏轼对子由出使辽国的复杂心理,一再劝勉,谆谆嘱咐,殷殷盼归。

语言平实,自然流畅,属对工稳,用事精警。

写寻常之题材,寄兄弟之亲情,明国家之大义,实乃苏诗中抒写爱国情怀之佳作。

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

苏轼兄弟情谊颇深,苏辙23岁前与兄住在一起,未曾一日分离。

23岁进入仕途,从此宦游四方,会少离多。

诗词赏析:苏轼《送子由使契丹》

诗词赏析:苏轼《送子由使契丹》

诗词赏析:苏轼《送子由使契丹》送子由使契丹宋代: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译文我寄身此地和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何必因为你要远行又泪湿衣巾。

你不辞劳苦充当信使去冒风雪,为的是要让异族理解朝廷杰出的精英。

你将在沙漠留恋地回望京都夜月,梦魂定会越过湖山见到杭城春景。

辽国国主若是问起你的家世,可别说朝中第一等人物只在苏家门庭。

注释适:往。

驿骑:犹言“驿使”,传驿的信使。

凌:冲冒。

天骄:汉时,匈奴自称“天之骄子”(《汉书·匈奴传》,后泛指强盛的边地民族。

此处指契丹。

凤麟:凤凰与麒麟,比喻杰出的、罕见的人才。

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武林:山名,即今杭州西灵隐山,后多用武林指杭州。

苏轼时知杭州。

单于:匈奴首领的称号,此借指辽国国主。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哲宗元祐四年(1089年),其时,苏轼54岁,以龙图阁学士出知杭州,苏辙迁翰林学士兼吏部尚书,在汴京。

是年八月,苏辙奉命出使辽国,庆贺辽主生辰。

卑事小国,国弱臣辱,做这样的使臣内心是屈辱的。

苏轼写诗送别,尽劝慰告诫之意。

赏析苏轼此诗,谆谆嘱咐,劝勉有加,壮爱国之行色,见兄弟之亲情。

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

苏轼兄弟情谊颇深,苏辙23岁前与兄住在一起,未曾一日分离。

23岁进入仕途,从此宦游四方,会少离多。

即使如此,他们仍息息相关。

苏轼一生屡遭贬谪,苏辙受累不怨。

在“乌台诗案”中,苏辙宁肯舍弃官帽以营救其兄,感人至深。

故《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

”苏辙此去,虽为远别,但暂作分离,一向乐观旷达的苏轼自然不作儿女之态。

“那因远适更沾巾”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句意。

颔联劝勉。

上句勉励苏辙不辞辛苦,其中的“驿骑”原指驿站快马.此代使臣;“凌风雪”写出了路途的艰辛。

[中秋月送苏轼]苏轼的《送子由使契丹》赏析

[中秋月送苏轼]苏轼的《送子由使契丹》赏析

[中秋月送苏轼]苏轼的《送子由使契丹》赏析导语:《送子由使契丹》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诗中抒写了兄弟远离的惜别之情,并以壮语鼓励弟弟。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苏轼的《送子由使契丹》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送子由使契丹宋代: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译文我寄身此地和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何必因为你要远行又泪湿衣巾。

你不辞劳苦充当信使去冒风雪,为的是要让异族认识朝廷杰出的精英。

你将在沙漠留恋地回望京都夜月,梦魂定会越过湖山见到杭城春景。

辽国国主若是问起你的家世,可别说朝中第一等人物只在苏家门庭。

注释⑴适:往。

⑵驿骑:犹言“驿使”,传驿的信使。

凌:冲冒。

⑶天骄:汉时,匈奴自称“天之骄子”(《汉书·匈奴传》,后泛指强盛的边地民族。

此处指契丹。

凤麟:凤凰与麒麟,比喻杰出的、罕见的人才。

⑷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⑸武林:山名,即今杭州西灵隐山,后多用武林指杭州。

苏轼时知杭州。

⑹“单于”二句:《新唐书·李揆传》:“揆美风仪,善奏对,帝(肃宗)叹曰:‘卿门第、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信朝廷羽仪乎?’故时称三绝。

”德宗时他曾“入蕃会盟使”,至蕃地,“酋长曰:‘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揆畏留,因绐之曰:‘彼李揆安肯来邪!’”苏氏一门,尤其是苏轼在契丹声名尤著,故化用此典,说明中原人才众多,不止苏氏。

单于,匈奴最高首领的称号,此借指辽国国主。

赏析苏轼此诗,谆谆嘱咐,劝勉有加,壮爱国之行色,见兄弟之亲情。

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

苏轼兄弟情谊颇深,苏辙23岁前与兄住在一起,未曾一日分离。

23岁进入仕途,从此宦游四方,会少离多。

尽管如此,他们仍息息相关。

苏轼一生屡遭贬谪,苏辙受累不怨。

在“乌台诗案”中,苏辙宁肯舍弃官帽以营救其兄,感人至深。

《送子由使契丹》试题及答案

《送子由使契丹》试题及答案

(封面)《送子由使契丹》试题及答案授课学科:___________________授课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授课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XX学校(二)古代诗歌鉴赏(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6 分)试题答案:(二)14.BD15. 首联表现了苏轼乐观、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化用了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之句,兄弟二人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此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表现了苏轼乐观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鉴赏试题及答案。

2023三明市初三上册诗歌鉴赏语文试卷

2023三明市初三上册诗歌鉴赏语文试卷

2023三明市初三上册诗歌鉴赏语文试卷一、九年级上册诗歌鉴赏1.古诗文阅读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释】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2)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结合诗歌内容加以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

减字木兰花·竞渡黄裳(宋)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

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

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

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

(1)中国有很多传统节日,这首词描绘的是________(填写传统节日名称)的场景。

(2)有评论者认为词中“飞”改为“冲”更好。

你认为有道理吗?请说说理由。

(1)端午节(2)有道理,“冲”比“飞”好。

“冲”字更能表现出在龙舟竞赛时划龙舟人的气势冲天,从众多龙舟中脱颖而出争得第一的豪迈气概,照应题目“竞渡”中的“竞”字,也照应下文的“惊退万人争战气”的“争”字,更加地生动形象有气势。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

黄裳的这首词以龙舟竞渡为题材,颇具历史价值。

龙舟竞渡,即赛龙船。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阅读附答案(年新课标II语文高考试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阅读附答案(年新课标II语文高考试题)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阅读附答案(年新课标II语文高
考试题)
宋诗,完成14~15题。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着,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

宋诗送子由使契丹阅读附答案

宋诗送子由使契丹阅读附答案

宋诗送子由使契丹阅读附答案
宋诗,完成14、15题。

(11分)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着,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

《送子由使契丹》试题浅析

《送子由使契丹》试题浅析

《送子由使契丹》试题浅析
《送子由使契丹》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全诗共有十句、言辞方法采用的是《诗经·秦风·大雅·士颂》的原型,内容主要讲述的是王维给自己儿子赋予使命的心愿:要他代替自己去使契丹。

诗的前八句分别重现了秦代三分以来,天下大乱,先帝在皇位上无力为天下百姓纾抚息苦的景象:“殷殷收徒去,坐汉宫一时春,千门万户苦数省”;“徒籍法儿张,百战万伤无穷歎”;“何日见此节!此节将思归心似月。

”诗的最后两句把心怀投向儿子:“把节付送子由使契丹,翘首望奴日日不移轩。

”这里王维用自上付使命之节,把自己原本应承担的使命转让给了自己的儿子,祈祷他用自己鲜活的双臂去争取天下太平。

总体来看,《送子由使契丹》是一首富有感染力和高度宗教色彩的诗歌,被尊为“武器身上的诗”。

它尊崇民族英雄,做出无私的牺牲,以自己的血肉换取国家的复兴和安宁,令人唏嘘不已。

形容契丹的诗句

形容契丹的诗句

形容契丹的诗句
1.《送子由使契丹》宋朝·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2.《鹧鸪天·休舞银貂小契丹》宋朝·范成大
休舞银貂小契丹,满堂宾客尽关山。

从今嫋嫋盈盈处,谁复端端正正看。

模泪易,写愁难。

潇湘江上竹枝斑。

碧云日暮无书寄,寥落烟中一雁寒。

3.《契丹风土歌》宋朝·萧总管
契丹家住云沙中,耆车如水马若龙。

春来草色一万里,芍药牡丹相间红。

大胡牵车小胡舞,弹胡琵琶调胡女。

一春浪荡不归家,自有穹庐...
4.《奉使契丹二十八首·绝句二首》宋朝·苏辙
乱山环合疑无路,小径萦回长傍溪。

仿佛梦中寻蜀道,兴州东谷凤州西。

日色映山才到地,雪花铺草不曾消。

睛寒不及阴寒重,搅箧犹存未著貂。

苏轼写给其弟苏辙的诗词5首

苏轼写给其弟苏辙的诗词5首

苏轼写给其弟苏辙的诗词5首
1、《送子由使契丹》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2、《满江红·怀子由作》
清颍东流,愁目断,孤帆明灭。

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

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

恨此生,长向别离中,生华
发。

一尊酒,黄河侧。

无限事,从头说。

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

衣上旧痕余苦泪,眉间喜气占黄色。

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
雪。

3、《狱中寄子由二首·其一》
圣主如天万物春,小臣愚暗自亡身。

百年未满先偿债,十口无归更累人。

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

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

4、《九月二十日微雪怀子由弟二首·其一》
岐阳九月天微雪,已作萧条岁暮心。

短日送寒砧杵急,冷官无事屋庐深。

愁肠别后能消酒,白发秋来已上簪。

近买貂裘堪出塞,忽思乘传问西琛。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
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娟。

《送子由使契丹》试题及答案

《送子由使契丹》试题及答案

《送子由使契丹》试题及答案《送子由使契丹》试题及答案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试题,借助试题可以检验考试者是否已经具备获得某种资格的基本能力。

你所了解的试题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送子由使契丹》试题及答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6分)试题答案:(二)14.BD15. 首联表现了苏轼乐观、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化用了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之句,兄弟二人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此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表现了苏轼乐观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2020届高考语文古典诗歌鉴赏:送子由使契丹

2020届高考语文古典诗歌鉴赏:送子由使契丹

2020届高考语文古典诗歌鉴赏:送子由使契丹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故事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诫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6分)
【答案】
14.BD
15.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

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2020届高考语文古典诗歌鉴赏第1 页共1 页。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送子由使契丹苏轼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送子由使契丹苏轼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送子由使契丹苏轼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古代诗歌阅读答案送子由使契丹苏轼。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古代诗歌阅读答案送子由使
契丹苏轼。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D
15.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一方。

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古代诗歌苏轼《送子由使契丹》阅读练习及答案案(哈师大附高2022学年高二下期末)

古代诗歌苏轼《送子由使契丹》阅读练习及答案案(哈师大附高2022学年高二下期末)

4.哈师大附高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四、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13题。

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 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 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①月, 湖山应梦武林②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 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

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12.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常相似。

B.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慎,平安归来。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13. 此诗以寻常之题材寄兄弟之深情,诗人对弟弟有哪些殷殷劝勉、谆谆嘱托?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6分)12.『 D项』根据注解③借古讽今来推测,苏轼并没有告诫苏辙“切莫以家世傲人”之意。

他其实是担心弟弟的安危,盼其平安归来,并没有让其展示“君子风度”之意。

13. ①勉励弟弟要不辞出使路途的艰辛;②鼓励弟弟要不辱使命,不失大国风范;③叮嘱弟弟不要忘记故国与家人。

(以上3点,每点2分)。

送子由使契丹赏析

送子由使契丹赏析

送子由使契丹赏析
《送子由使契丹赏析》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的一篇赋文,描写了唐朝末期宰相李德裕担任使节前往契丹,将自己的儿子李复送给契丹国王作人质的故事。

该篇赋文由于其内容感人,文笔优美,被誉为杜牧的代表作之一。

文章开头,杜牧先描绘了李德裕儿子李复的形貌,以及他母亲对他的期望,使读者对李复这个人物有了直观的印象。

接着,杜牧叙述了李复被送入契丹的情景,以及他和母亲的离别之痛。

通过对母子情感的描写,杜牧展示了人性的柔弱和感性,让读者感受到母爱和亲情之深厚。

接下来,杜牧叙述了李复在契丹的经历,描述了他的生活和成长过程,以及他对契丹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同时,杜牧也描绘了契丹国王对李复的关爱和重视,以及李复在契丹的荣誉地位,展现了契丹文化的魅力和李复的成长之路。

最后,杜牧回顾了李复母亲送他出门时的情景,表达了母子之间的思念之情。

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认为李复在契丹的成长和文化交流,不仅造福了自己和契丹,也促进了中外的友好交流和文化交流。

总体来说,《送子由使契丹赏析》通过对李复和他母亲的故事,描绘了人类情感和文化交流的深刻内涵,同时也表现了杜牧对这种情感和文化交流的关注和思考。

这篇赋文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中外友好交流和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的诗句

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的诗句

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的诗句
《送子由使契丹》:“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和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何必因为你要远行又泪湿衣巾?
这是兄弟远离的惜别之情。

没有眼泪,却泪流在心、处处牵挂。

《召还至都门先寄子由》:“远来无物可相赠,一味丰年说淮颍。

“元祐七年(1092年)八月,苏轼从扬州召还。

苏辙奉召出迎,苏轼先寄此诗给弟弟。

这么远来都没有礼物相赠,只能一味地说淮颍的丰收。

这是兄弟团聚的相惜之情。

没有客套,却满是真情、满怀关心。

《吾谪海南子由雷州被命即行了不相知至梧乃闻其尚在藤也旦夕当追及作此诗示之》:“莫嫌琼雷隔云海,圣恩尚许遥相望。

“宋哲宗绍圣四年四月,苏轼再次被贬为琼州(今海南海口),苏辙被贬谪雷州。

被贬的两兄弟,却有了淡然,不在乎琼州和雷州隔着云海遥遥相望。

这是兄弟豁达的勉励之情。

两颗受伤的心,在相互扶持和劝慰中治愈。

【古诗文阅读】宋诗送子由使契丹阅读附答案

【古诗文阅读】宋诗送子由使契丹阅读附答案

【古诗文阅读】宋诗送子由使契丹阅读附答案宋诗,完成14、15题。

(11分)契丹特使苏轼云海互相对视,把这具尸体送去,尸体上沾满了毛巾,因为它很不舒服。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当沙漠回到被禁之月①, 湖光山色应该梦见武林之春②.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 清办:故宫。

苏哲是当时的一位宫廷学者,经常出入宫殿。

② 武林:杭州的另一个名字。

苏轼当时认识杭州。

③ 唐朝的李总理被皇帝誉为“世界第一,人物第一,文学第一”。

后来,当他加入吐蕃联盟时,首领问他:“我听说唐朝有第一个人,李总理,对吗?”由于害怕被拘留,李鹏总理对他撒谎说:“彼得,李鹏总理,安肯来邪恶吗?”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这副对联使用李总理的典故准确而恰当,因为苏轼兄弟当时很有名,与李总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从李鹏总理的暗示可以推断,如果苏哲承认他的家人是第一个,他很可能会被契丹君主拘留。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

e、苏轼和苏哲深深相爱。

此时,距离他较远的弟弟很担心,希望他小心,安全返回。

1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

(6分)(三)“契丹公使送子”[答]14.b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尾联用典的意图。

应结合全诗以及典故的内容分析。

b项“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错,诗歌的标题是“送子由使契丹”,而典故中李揆因担心被扣留,不承认自己是“第一人李揆”,可见诗人此时运用典故的目的应与李揆有相同之处。

d项“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的君子风度”有误,这个选项忽视了子由出使契丹这一背景以及李揆典故的内容。

【终点】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应试者应该首先澄清典故的类型以及诗人使用典故的目的。

典故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典故,另一类是个人典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送子由使契丹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 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 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 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 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送子由使契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14.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 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本联用李揆的典故准确贴切,因为 苏轼兄弟在当时声名卓著,与李揆非 常相似。 • B.中原地域辽阔,人才济济,豪杰辈 出,即使卓越如苏轼兄弟,也不敢自 居第一。 • C.从李揆的典故推断,如果苏辙承认 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 主扣留。
• D.苏轼告诉苏辙,作为大国使臣, 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谦恭 的君子风度。 • E.苏轼与苏辙兄弟情深,此时更 为远行的弟弟担心,希望他小心谨 慎,平安归来。
5.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 格?请加以分析。(6分) • • • •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湖山应梦武林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
• 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苏轼 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 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 一方。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 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 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