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讲 南北朝文学(发学生)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
沈德潜《古诗源》:“子桓诗有文士气,一 变乃父悲壮之习矣。要其便娟婉约,能移人 情。”
王夫之《姜斋诗话》:“曹子建之于子桓, 有凡之隔,而人称子建,不知有子桓,俗论 大抵如此。
(一)诗歌 《燕歌行》
秋风萧瑟天气凉, 草木摇落露为霜。 群燕辞归雁南翔, 念君客游思断肠。 慊慊思归恋故乡, 君何淹留寄他方? 贱妾茕茕守空房, 忧来思君不敢忘, 不觉泪下沾衣裳。 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 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 牵牛织女摇踵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
(4)注重文学与哲学的结合。
第一章 建安与正始文学
一、建安文学繁荣的社会原因
建安文学的时间段限,上起汉献帝元年(公 元196)下到魏明帝太和六年(公元233)指 汉末魏初的文学,共27年。 其主要作家大 都生活在汉献帝建安时期。
(一)儒学失去统治地位,思想意识的解 放。
谢灵运:“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 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奇才敏捷,安 有继之?”(李瀚《蒙求集注》)
明代张戎《岁寒堂诗话》“韩退之之文,曹子建 杜子美之诗,后世所以莫能及也。”
二、创作 曹植的诗歌创作,可以曹丕称帝为界,划 分前后两期。
前期诗歌,主要是抒写自己政治上的雄心 壮志和对建功立业的向往。代表作他的 《白马篇》。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主要特征 ——文学的自觉
“文学的自觉”是本时期文学的最主要 的特征。贯串整个魏晋南北朝,大约 经过三百年才实现。
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
➢ 第一,对文学的重视和文学观的发展。
➢ 第二,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 区分,更重要的是有了对各种体裁的文体 辨析的意识。
魏晋南北朝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大学论文必备课件)
B 嵇康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钓叟,得鱼忘筌。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赠秀才入军》
(5)正始诗歌的特点
• 表达曲折、隐晦、风格清隽艰深
2、西晋、东晋诗歌
(1)西晋 左思《咏史》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 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 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籍旧业,七叶珥 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4. 绘画和书法
注重内在精神世界: 气韵生动
《 进 食 图 》
魏 晋 南 北 朝 嘉 峪 关 墓 室 壁 画
仕女出游图
二、文学成就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散 文、辞赋、小说、文学批评上。 这一时期诗歌发展的总趋势是慷慨任气、刚 健爽朗的建安风骨没能继承发展下去,而 精细的感情挖掘、精致的形式表达日渐成
(2)魏晋风度 超尘脱俗的精神,放达不羁的行为, 师心使气的风格,越名任心的性情。
(3)竹林七贤
嵇康、阮籍、阮咸、刘伶、山涛、 向秀、 王戎
竹林七贤
嵇康为司马昭所杀。康将刑东市, 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 已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 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
《晋书· 阮籍传》 “籍容貌环杰, 志气宏放,傲 然独得,任性 不羁,而喜怒 不形于色。或 闭户视书,累 月不出;或登 临山水,经日 忘归。”
• 刘伶恒纵酒放达,
或脱衣裸形在屋中。
人见讥之,伶曰:
“我以天地为栋宇,
屋室为裈衣,诸君
何为入我裈中!”
• 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 “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 “何可一日无此君?”
• 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 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 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 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 见戴?”
南北朝文学
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概况魏晋南北朝文学,上起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下迄隋朝建立(公元589年),前后约近四百年。
魏晋南北朝期间,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的自觉和文学创作的个性化,在这些变化中是最有意义的,正是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其他的变化和发展。
这期间宫廷起着核心的作用,以宫廷为中心形成文学集团。
集团内部的趋同性,使文学在一段时间内呈现出一种群体性的风格,另一段时间又呈现为另一种风格,从而使文学发展的阶段性相当明显。
文学集团内出现了一些杰出的作家,如曹植、阮籍、庾信,但成就最高的陶渊明却不属于任何集团,他以超然不群的面貌高踞于众人之上。
魏晋南北朝文学对两汉文学的继承与演化,在五言古诗和辞赋方面痕迹最明显。
文人在学习汉乐府的过程中将五言古诗推向高峰;抒情小赋的发展及其所采取的骈俪形式,使汉赋在新的条件下得到发展。
一、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建安时代,“三曹”“七子”并世而出,为中国诗歌打开一个新的局面,并确立了“建安风骨”这一诗歌美学的典范。
曹操古直悲凉,曹丕便娟婉约,曹植风采气骨兼备。
曹氏父子的创作,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乐府诗乃至徒诗的转变,为五言诗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以曹氏父子为中心,王桀、刘桢等“建安七子”竞逞才藻,各造新诗,都有鲜明的文学个性.正始时期司马氏专权,政治险恶,作家陷入极度苦闷之中。
阮籍的《咏怀》诗,用比兴的手法,隐晦曲折地抒发感慨、批判现实,形成了与建安文学不同的风貌。
嵇康则继承了从《诗经》到曹操的四言诗创作经验,用四言诗表现其高蹈独立的情怀,语言率直,能体现“清峻”的风格。
二、两晋诗坛两晋诗坛上承建安、正始,下启南朝,呈现出一种过渡的状态。
两晋与东晋又各有特点,西晋诗坛以陆机、潘岳为代表,所谓太康诗风就是指以陆、潘为代表的西晋诗风,讲究形式,描写繁复,辞采华丽,诗风繁缛,艺术性强。
左思的《咏史》诗,主要是写寒士之不平及对士族的蔑视与抗争:(1)其中有的表达对门阀制度的不满及对豪右的蔑视,有的肯定寒士自身的价值,有的慨叹寒士生活的困顿。
魏晋南北朝文学.ppt
三、思想文化特点
1、玄学兴起 玄学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 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是道家和儒家融合而 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外部环境
一、时代特点:分裂与战乱
魏指三国曹魏。由于曹魏受汉室禅让,在三 国及后世被肯定为中原王朝,而蜀、吴为该时代 的附属割据王国,所以魏为正统,可称魏朝。而 晋主要指三国亡后,由司马氏所建的西晋与后来 割据南方的东晋(此时北方是“五胡十六国”时 代),南北朝指晋朝正式灭亡后,南北对峙形成 的几个朝代,南方包括宋、齐、梁、陈,北方则 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直到统一中 国南北方后,近四百年的魏晋南北朝才算结束。
3、道教兴盛
道教是发源于古代中国的传统宗教,是一 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 要宗旨是追求得道成仙、济世救人。
道家虽然从战国时代即为诸子百家之一, 但直到汉朝之后才有教团产生,其个别派系为 奉老子为道德天尊,把原为道德哲学家神化了。 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
现在学术界所说的道教,是指在中国古 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承袭了方仙道、黄老 道等一些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 以“道”作为最高信仰。
(3)文学赏析
A、隐约跌宕的情感表达方式
忧(人生短暂;功业未就;贤才不得) 乐(得贤;安天下;) B、引用《诗经》成句,古朴庄重 C、运用比兴,形象生动,含蓄蕴藉
美国心理学家家 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 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 所提出“需求层次理论”
第三讲 三国两晋南北朝概述
思考:
• 是什么力量使中国能够摆脱近四百年 分裂的困境,重新走向统一?
• 为什么中国文化在分裂、混乱的年代 中,在历经外来文化的冲击之后能够 继续延续下来,不断地自我更新和发 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史 的研究概况
• 吕思勉 • 陈寅恪 • 王仲荦 • 唐长孺 • 汤用彤 • 田余庆
吕思勉(1884~ 1957),字诚之,江 苏武进(今常州市) 人。吕思勉先生是我 国现代著名的史学家, 知识渊博,学术造诣 高。他的史学研究遍 及各时代、各领域, 在中国通史、断代史 和各种专史领域都做 出了独到的贡献。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 ——佛教的急剧发展期
• 般若学盛行 • 士大夫阶层积极参与佛学探讨
• 儒释道论争
魏晋南北朝思想文化上发展的原因
• 魏晋南北朝时期 ,人口的大流动和民 族关系的大变动,带来了文化的大交 流。 • 儒学独尊地位的丧失,给其它思想文 化留下了发展的空间。 • 汉文化同域外文化的碰撞、冲突、交 流和融合,给这一时期的思想界吹进 强劲的新风。
注重中外历史比较研究的特点:
• 在《两晋南北朝史》一书中,吕思勉 先生时有将该时期历史与罗马史的对 比研究。如在该书“总论”中,吕先 生就指出:“东洋之有秦、汉,西洋 之有罗马,其事盖颇相类;中国见扰 乱于五胡,罗马受破毁于蛮族,其事 亦未尝不相类也。然蛮族侵陵以后, 欧洲遂非复罗马人之欧洲,而五胡扰 乱之余,中国为中国人之中国如故 也。”
《曹全碑》 全称《汉合 阳令曹全碑》,汉中平二 年(185年)刻,1956年藏 入西安碑林博物馆。该碑 书法清秀娟雅,字体结构 扁平匀齐,为汉隶奇葩。
王羲之《兰亭序》局部
王羲之的《丧乱、二谢、得示贴》
什么叫玄学?
魏晋玄学是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 崇尚老庄的思潮。“玄学”的字面意 思是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说。魏晋 人注重《老子》 、《庄子》和《易 经》,称之为“三玄”。魏晋玄学以 “三玄”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 “有无”问题的辩证思考,解决名教 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中学生必知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文学
中学生必知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从公元220年到公元589年是我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短短的三百多年经历了汉末动乱、三国争雄、八王之乱、永嘉南渡、北方十六国混战、南北朝对立等事件,战争不断,政权更换频繁,人民生活在动乱之中。
政治的混乱和儒学自身发展的衰颓使传统的儒家思想失去了维系人心的力量,老庄哲学受到人们的崇尚,在魏晋时期演变成玄学,而佛教的传入、佛学思想的流行,也使玄学中有了佛学的成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人们也有了新的价值观念,这些都影响了文学的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儒家思想的失落使文学摆脱了经学的附庸地位,进入了自觉发展的阶段。
文学的地位获得了空前的提高,开始和儒学、玄学、史学并立。
这一时期人们对文学的认识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出现了一些探讨文学体裁、总结创作理论的著作,最著名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
作家们开始自觉地追求文学的审美价值,他们不再为政治教化而创作,追求文学上的成就成为文人新的人生追求,文学变成了作家个体的行为,他们在创作中展现自己的个性,描写自己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情怀。
魏晋南北朝文学包括建安文学、正始文学、西晋文学(其中太康时期是西晋文坛的繁荣期,也有人以太康文学作为西晋文学的代表)、东晋文学、南北朝文学。
建安(196—220)是汉献帝的年号,文学史上一般以建安文学作为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开始,建安文学还包括魏文帝、魏明帝时期的文学,主要代表人物是“三曹”、“七子”,他们用诗歌记录了当时的社会情况,抒发了自己建功立业的理想,诗风慷慨悲凉,后来人们就以“建安风骨”来指称他们的诗歌风格。
正始(240—248)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但正始文学一般包括正始以后到公元265年西晋建立之前的文学,主要代表是阮籍、嵇康。
因为这一时期司马氏掌权,政治黑暗,而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玄学也在这时期盛行,所以嵇康、阮籍在作品中揭露了礼教的虚伪,表现了自己的苦闷和对名教与自然的崇尚。
本科中国古代文学授课教案魏晋南北朝文学
一、课程简介1.1 课程名称:本科中国古代文学授课教案-魏晋南北朝文学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基本特点、主要流派及其代表性作家和作品,掌握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思维。
1.3 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讲授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文学流派、作家作品、文学思想及文学批评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方法2.1 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使学生了解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基本知识和主要特点。
2.2 案例分析法:通过对代表性作家和作品的深入剖析,使学生掌握文学鉴赏方法,提高批评思维。
2.3 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安排3.1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背景与特点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主要流派3.2 第二章:魏晋南北朝诗歌魏晋南北朝诗歌的兴起与发展代表性诗人及其作品3.3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散文魏晋南北朝散文的概况与特点代表性散文家及其作品3.4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辞赋魏晋南北朝辞赋的起源与繁荣代表性辞赋家及其作品3.5 第五章: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的兴起与发展代表性文学批评家及其理论四、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4.2 作业与测验: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
4.3 课程论文:评估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研究能力。
五、参考教材与文献5.1 《中国古代文学史》(魏晋南北朝部分)5.2 《魏晋南北朝诗歌鉴赏》5.3 《魏晋南北朝散文选读》5.4 《魏晋南北朝辞赋研究》5.5 《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教程》六、教学实践与案例分析6.1 诗歌创作与欣赏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代表性诗歌为例,进行创作背景、艺术特色、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分析。
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实践,培养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
6.2 散文阅读与批评选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代表性散文作品,进行内容理解、手法分析、价值评价等方面的探讨。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30学时)概述(1学时)(一)(一)社会历史概况魏、蜀、吴三国鼎立,司马迁建立西晋。
十六国混战东晋。
南朝和北朝。
杨坚建立隋朝。
南北朝复归统一。
(二)文学概况建安文坛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创作高潮,形成了“建安风骨”这一优良传统。
正始文坛的阮籍、嵇康基本继承了“建安精神”。
两晋诗坛的形式主义诗风。
陶渊明的“田园诗”开辟了一代诗风。
七言诗的确立。
新体诗的产生。
南北朝乐府民歌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汉赋之后,这一时期辞赋有新的发展。
骈文的盛行。
志怪小说和记录人物轶闻锁事小说的产生。
文学批评的空前繁荣。
第一章建安文学教学目的;掌握建安文学的特征,体会建安文人建功立业的精神。
学时分配:5教学环节:讲课第一节关于建安文学介绍建安文学的盛况,建安文学的特点,建安文学兴盛的原因,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
第二节三曹(一)曹操曹操的生平及文学成就曹操作品选讲分析《步出夏门行》二首《观苍海》、《龟虽寿》和《短歌行》(对“酒当歌”)。
(二)曹植曹植的生平及文学成就曹植作品选讲分析前期代表作《白马篇》和后期代表作《野田黄雀行》选读《步登北邙坡》、《美女篇》、《赠白马王彪》、《洛神赋》(三)曹丕曹丕的诗歌创作曹丕作品选讲简析七言诗《燕歌行》其一第三节建安七子(一)王粲1、王粲的生平和创作2、王粲作品选讲分析《七哀》其一(“西京乱无象”)选读《登楼赋》(二)陈琳陈琳的生平陈琳作品选讲分析《饮马长城窟行》第四节其他作家诗文选读:诸葛亮的《出师表》蔡琰的《悲愤诗》思考题:1、简述这一时期的社会和文学概况。
1、 2、建安文学有哪些特点?建安文学兴盛的原因是什么?3、曹操在诗中如何反映了汉末社会现实?他的《观苍海》、《龟虽寿》、《短歌行》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三首诗各有何艺术特色?4、曹丕的《燕歌行》在文学史上有何地位?5、曹植的诗在艺术上有何特色, 曹植一生的诗歌创作前期和后期内容和风格上有何不同?《白马篇》和《野田黄雀行》各自反映了曹植什么样的思想?它在艺术上各有何特色?6、试述“三曹”诗歌风各有何差异?7、“建安七子”是指哪些作家?他们的诗主要有哪些方面内容?8、王粲的《七哀》、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和蔡琰的《悲愤诗》各有怎样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性?9、背诵曹操的《观苍海》、《龟虽寿》、《短歌行》、曹植的《白马篇》、《野田黄雀行》。
魏晋南北朝文学讲义
绪论一、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起讫及分期: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建安(196)开始,到隋文帝统一中国(589)结束,约400年的文学史。
它包括建安文学、正始文学、西晋太康文学、东晋文学、南朝文学、北朝文学等几个大的阶段。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所处的时代、政治、思想、文化环境:1、魏晋南北朝四百年间的时代特征是:全国长期处于分裂,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动乱不休,民族矛盾尖锐和民族大融合。
2、由于政权的更迭频繁,统治集团中为了争夺权力的斗争也充满着杀气,许多文人被卷入政治斗争而遭到杀戮。
3、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界的特点是:儒学衰微,玄学兴起,清谈成风,佛道盛行。
玄学是魏晋时期形成的一种新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玄学的产生魏晋玄学对文学艺术的影响玄言诗的历史地位佛、道二教广泛传播流行佛、玄、儒的交流及大量的佛寺的创设佛教对文学的影响道教约产生于汉末,相传张道陵为道教创始者,此期广泛传播道教的文学影响:游仙诗及文学作品中生命意识与主题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主要特征——文学的自觉1、对文学的重视和文学观的发展,2、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有了对各种体裁的文体辨析的意识3、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的追求。
表现在:一是开拓了一些新的题材。
二是文学形式的更新演化。
三是追求修辞的华美。
4、注重文学与哲学的结合。
第一章 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第一节 曹操与曹丕*名词解释:建安风骨:指在汉末建安年代前后,出现了以三曹、七子等代表的一批作家,他们在诗歌创作中,多反映时代动乱和人民疾苦,抒写个人理想抱负,形成一种悲凉慷慨,刚健有力的时代风格,后人称之为“建安风骨”,又称“建安风力”。
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父子三人,三人在文学创作中均有一定成就,尤以曹植为高,后人因合称之为“三曹”。
建安七子:指在汉末建安年代前后的孔融、王粲、刘桢、陈琳、阮瑀、徐干、应玚等七人。
这七人均属曹氏集团中人物,创作风格大体相近,此名称最早出自于曹丕《典论•论文》。
第三讲 魏晋南北朝文学
• 题材:不仅抒写传统的忧国忧民、建功立业、个人际 遇,也面向更为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面 向与人的形神息息相通的自然山水。 • 技法:确立了声律的理论规范,形成了典故的运用传 统,丰富了文学的修辞技巧。 • 体裁:既是五言诗的繁荣期、七言诗的发展期、抒情 赋的高峰期、骈文的成熟期、小说与格律诗的草创期 ,也是理论散文进入更加思辨化的时期。 • 文学批评与理论:涌现出一大批专门的文章和著作, 且就文学的创作和审美,提出了诸如文气、风骨、意 象、缘情、神游、兴会、味象、形神、滋味等一系列 重要的概念和范畴。
• 3、语言富丽精工,工于锤炼字句,重辞采, 讲对偶,多用典。
• 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 物,辞必穷力而追新。 ——刘勰《文心雕龙· 明诗篇》 • 4、结构单调:形成“叙事——写景——说理”的 模式 • 多名句,少名篇。
南北朝乐府民歌
• 南朝乐府民歌 • 南朝(公元420-589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建 都于建康(今南京)的四个汉人政权——宋、齐 、梁、陈的总称。 • 南朝乐府民歌可分“吴歌”与“西曲” • 吴歌曲目少而歌辞集中,今存曲目二十四种, 诗歌三百二十六首,出于以建业为中心的江南 地区。
• 曹操诗歌内容 • 1、反映了汉末社会动乱和民生多艰 • 如《蒿里行》、《苦寒行》、《薤露行》、《却 东西门行》 • 《蒿里行》反映了初平之年关东州群起兵讨伐董 卓,便令会师之后,他们各怀异心,观望不前, 不久各路人马为争夺权势相互火并、自相残杀。 军阀长期混战,造成百姓惨死,抛骨露尸于野的 衰败景象。作品真实地反映了这个历史事实,并 流露了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苍凉激楚,形象鲜 明。因此,后人称《蒿里行》为“诗史”、“汉末 实录”。
• • • •
2、表现政治理想,抒发雄心壮志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气魄宏大,意境深远。
马工程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上册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全套PPT课件 50109
二、文体辨析、文集编纂及文学批评的兴盛
▪ 汉魏六朝的文学写作,一方面是呈现出繁荣的景象,文章体 类增多,作品数量加大;另一方面则是文体界限不清,写作 体例往往有所混乱。
▪ 文体辨析至南朝时变得尤为迫切。 ▪ 文体辨析的兴盛、文学流派的形成,是文学繁荣和进步的重
要标志,它一方面促进了写作,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批评。
▪ 1.诗歌风格 ▪ 2.文体新变
二、声律的创建
▪ 从理论上开始注意声律的追求和研究,是汉末魏晋以后的事, 与佛教的传入相关联。译经对中国音韵学的创始和发展都有 极深的影响,反切和四声的发现便是受了佛经翻译的启发。
▪ 声律的创建和运用主要是在诗歌和骈文领域。
三、诗歌的典范
▪ 魏晋南北朝时期虽非中国诗史上最昌盛的时期,但许多诗歌 和诗人已成为后世景仰的典范。
一、曹操对乐府旧题的改造
▪ 2.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愿望、理想和抱负,如《善哉行》后 二首、《对酒》、《步出夏门行》五首
▪ 对酒歌,太平时,吏不呼门。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 良。咸礼让,民无所争讼。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 斑白不负载。雨泽如此,百谷用成。却走马,以粪其土田。 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子养有若父与兄。 犯礼法,轻重随其刑。路无拾遗之私。囹圄空虚,冬节不 断。人耄耋,皆得以寿终。恩德广及草木昆虫。
▪ 北朝的环境与东晋、南朝有极大差异,其统治思想以儒学为 正统,继承的是汉代以来的经学传统,统治者自上而下以至 文人学士大多不好诗文,而是崇尚质朴,即便汉族高门士人 也大多致力于政治和学术,而无心于文学创作。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地位与影响
一、文学的新变
▪ 魏晋南北朝文学的确以新变见长,每个时代、每种文体、每 位作家,皆呈现出独具的面貌。
魏晋南北朝文学全集(DOC)
魏晋南北朝文学建安文学、正始文学、太康文学、永和文学、元嘉文学、永明文学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第一次高峰,是文学“自觉的时代”。
这一时期的文学,可分为建安文学、正始文学、两晋文学、南北朝文学几个阶段。
诗歌是这一时期最为发达的文学样式,散文、辞赋、骈文、小说等体裁和文学理论,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本段文学的学习,要突出诗文名家,如三曹、阮籍、左思、陶渊明、谢灵运、鲍照、谢脁、庾信等,要结合代表作品,掌握其生平、思想、艺术特色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要注意重要的文学现象,如建安风骨、左思风力、玄言诗、田园诗、山水诗、永明体、宫体诗、南北朝乐府民歌、志怪小说、志人小说等。
文学史上所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始于东汉建安年代,迄于隋统一,历时约四百年。
从社会思想来说,魏晋南北朝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
相对而言,这一时期的社会思想显得自由活跃,各种学说同时并兴,某些异端思想也得以流行。
这是继战国“百家争鸣”以后,我国历史上又一个思想解放的时代。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一股重视个体价值的社会思潮,而且它本身又是推动社会思想和学术文化多样化的重要动力。
总体上,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为:对文学的重视和文学观的发展。
对文学的重视,首先表现为这一时期社会的上层包括许多帝王在内,普遍热心于文学创作,从而影响了整个社会。
由于文学受到重视,文学作品日见繁多,就开始产生了将文学与其他学术相区别、视之为一种独立学科的意识。
在这样的背景下,从理论上探讨关于文学创作的各种问题,评论历代作家的得失,就成为一项很有必要的工作。
因此,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呈现出空前的繁荣,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这方面最重要的论著,有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各种文体的特点的探究,对文学的基本性质的认识,不仅在理论上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推进文学创作的发展,也起了极大的作用。
学习_课件第三讲__魏晋南北朝文学
王维《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
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
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王维也曾《早秋山中作》中说“却嫌陶令去官迟”,可事实 上他一生都没有离开官场,谙熟官场识时务的代表,可以低头李 林甫,也可屈身叛军,晚岁更是辋川别业中亦官亦隐,这是王维 别样仕宦人生。
文学代言
• 南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敕勒 歌》
文学代言
• 南朝山水诗:大小谢(谢灵运、谢朓 )
文学代言
• 志怪小说: 干 宝《搜神记》 • 志人小说: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代言
文学理论著作
曹丕《典论·论文》 陆机《文赋》 钟嵘《诗品》 心雕龙》
刘勰《文
第二节 晋代文学——陶渊明
(江西九江)陶渊明纪念馆
★陶渊明田园诗之创立
3.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另一贡献,就是创造了情 味极浓的冲淡之美。建安诗歌为中国文学带来一种 慷慨悲凉的美,西晋诗人为中国文学带来绮丽之美 ,而陶渊明则开拓了一个以冲淡为美的天地。他诗 作的境界韵味,是一种平和淡泊,于世事无所争, 无所求,心与自然泯一的人生境界的自然流露,表 现为宁静平淡的境界,是一种新的意境美的类型。
、子瞻者,此四子者,苟无文学之天才 ,其人格亦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
格, 而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殆未之有也。
——王国维
一、陶渊明其人、其历、其思
•
陶
渊 陶渊明(365-
明 逸
427),一名潜,
致
字元亮,世号
图
靖节先生,世
称“五柳先
生”。
浔阳柴桑(今九
江西南)人。
◆魏晋时代——世纪乱离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文学
二、南北朝乐府的新成就
南北朝乐府民歌继承并发扬了《诗经》和 汉乐府的优良传统,表现了广大人民的思想感 情。南歌多写爱情,风格清丽婉转;北曲反映 生活面广,粗犷刚健。《西洲曲》和《木兰诗》 是南北民歌的代表作品。
三、南北朝辞赋、散文 南北朝辞赋、
魏晋南北朝的辞赋同汉赋相比,题材、内容 有所扩大和充实,思想、艺术有所提高和发展。 王粲、曹植、陶渊明、鲍照,江淹和庾信等著 名的赋作家,都写出了一些优秀的赋篇。 这期的散文虽然逐渐被骈文所代替,但也 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曹操、诸葛亮、曹植、 嵇康、陶渊明以及陈寿、范哗、郦道元、杨衙 之等,都有一些优秀的散文传世。
南朝的宋、齐时期,山水诗代替了玄言诗。谢 灵运、谢跳开拓了诗歌新领域。鲍照抨击门阀制 度,多写怀才不遇情怀,与建安精神一脉相承。沈 约等人创立了“永明体”,追求形式,但为近体诗 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梁、陈时期,产生了以艳词丽 句表现色情内容的宫体诗,影响不好。但徐陵、庾 信精审声律,也为后世提供了艺术借鉴。北朝在北 魏、北齐时,有温子异、邢劭、魏收等诗人,但成 就都不高。后来,庾信到了北方,写出一些思想艺 术都较好的作品,为北朝诗坛开拓了新的局面。
一、卓越的文人五言诗
建安诗歌的代表作家是三曹、七子和蔡琰, 他们的作品较广泛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 充满积极进取精神,情调慷慨悲凉。正始诗人阮 籍、嵇康揭露司马氏的残暴统治,反对虚伪礼教, 诗风隐晦。西晋太康诗人有三张、二陆、两潘、 一左和傅玄:有脱离社会生活和走向形式主义两 种不良倾向,左思能继承建安优良传统。永嘉时 期,玄言诗充斥诗坛,刘琨能继承建安传统,抒 写家国之痛。东晋士庶界限更严,玄言诗人占统 治地位,陶渊明的出现,开辟了田园诗苑,一扫 玄风,使诗歌重新回到清新自然的境地。
第三讲 南北朝文学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Page 11
LOGO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陆凯《赠范晔》
1、蝉联 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说它“续续相生,连跗接萼, 摇曳无穷,情味愈出” 2、托物寄情:双关、比喻与象征
Page 4
2、主要内容、作者
内容: 写男女浪漫爱情 (非伦理因素的爱 情),绝大多以女子 口吻,表现女子对男 子爱慕相思。 作者: 这些歌曲在城市 产生,作者主要是歌 女和中下层文士。表 现了较高的文学素养 和修辞技巧。
Page 5
LOGO
3、吴声
《子夜歌》42 首
LOGO
现存三百四十多首,主要曲调有:
一、谢灵运
1、生平 (385—433),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 人。出身东晋最显赫的世族,祖父谢玄。年 轻时即袭封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有《谢 康乐集》。 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 本自江海人,忠义感君子。
24
谢公屐
• 谢氏家产丰厚,因此,谢灵运在任职永 嘉、临川及隐居家乡始宁时,经常带领 僮仆、门生四出探奇寻胜。游历的经过 ,便用诗来纪述。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谢公宿处 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 ,身登青云梯。”
25
2、诗歌特色
(1)捕捉山水景物客 观美,不遗馀力勾勒 描绘,力图真实再现 。 陶 谢 • 从写意到摹象 • 从启示性到写实性
白振奎《陶渊明谢灵运诗歌比较研究》
26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沈。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魏晋南北朝文学PPT课件
1)开创了田园诗的新的艺术境界。在陶 渊明笔下,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第一次 被当作重要的审美对象,由此为后人开 辟了一片情味独特的天地。
2)平淡自然,语言朴素而含蕴丰美。
3)融理于景、融理于情。如“此中有真 意,欲辩已忘言。”就涉及到玄学中言 意之辩的命题。
.
24
南朝文学
南朝始自宋武帝刘裕取代东晋,包括宋、 齐、梁、陈四小朝。
.
30
3 鲍照
字明远,出身寒微,曾任临海王刘子顼 参军,刘子顼举兵叛乱失败时,死于乱 军中,世人因此称他为鲍参军。
鲍照的一生是不断向门阀制度抗争而最 终失败的一生。他的人生欲望极其强烈, 毫不掩饰自己对富贵荣华、及时行乐、 建功立业等种种目标的追求,并认为自 己的才华理应得到这一切。
.
31
鲍照的诗用词警醒,色泽浓郁,节奏奔 放,表现出愤世疾俗的深沉忧愤。感情 冲动、激荡和紧张,造成一种前所未有 的、富于刺激性的总观。如其乐府诗 《拟行路难》:
字叔达,与齐帝室同宗,后起兵篡夺帝 位,建国号梁,为梁武帝。爱好民歌, 所作大多为乐府诗。其《江南弄》被追 溯为词的起源。
游戏五湖采莲归,发花田叶芳袭衣,为 君艳歌世所希。世所希,有如玉,江南 弄,采莲曲。
.
42
2 萧统
字德施,梁武帝长子。30岁去世,谥号 “昭明”。主持编撰《文选》,是我国 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
在思想方面,南渡后,士人们为了在心 理上逃避惨痛的现实,普遍将热情灌注 于哲学领域,玄学开始盛行。文学成了 玄学的牺牲,变得枯燥无味。在诗坛上 出现了用抽象语言来谈论哲理的玄言诗。
.
20
1陶渊明的生平简介
2 陶渊明诗文的思想内涵
陶渊明在其作品中表达了对“自然”社 会的向往,这种“自然”社会是他把儒 家虚构的纯朴无争的上古之世与道家宣 扬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结成一体的产 物。这些在他的《桃花源记》、《归去 来兮辞》和大量田园诗中都有显著的表 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其他
张助
南顿张助,于田中种禾,见李核,欲持去。 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馀浆溉灌。后 人见桑中反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 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 目痛,小疾,亦行自愈。众犬吠声,盲者得 视,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 沱。间一岁馀,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 “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
代表作家
梁简文帝萧纲、梁元帝萧绎及徐摛、 庾肩吾、徐陵等。 陈叔宝及其侍从文人等。
4、徐庾体
曹道衡:徐庾体指南北朝时期徐摛、徐陵父子和庾肩吾、 庾信父子的诗文风格。徐摛和庾肩吾皆南朝梁后期诗人, 为简文帝萧纲所器重,并以写艳体诗闻名。徐陵和庾信早 年仕梁,诗风亦承父辈,比较靡丽,而多用典。徐陵后来 仕陈,继续写作艳体诗。庾信则因出使被留在北周,后期 诗风有所变化,显得苍凉刚健,非徐陵所及;但重辞藻、 用典多的特点,仍与徐有相似之处。唐代元稹为杜甫作墓 志铭,曾概括“徐庾”的特色为“流丽”,这是就诗来说的。 就骈文而论,则专指徐陵和庾信两人。他们比前辈沈约、 任昉等,更讲究用典,写得更丽逸,但由于过份拘泥于典 故,有时个别文句欠通顺,影响了文章的流畅。
代表作家
元嘉三大家 谢灵运:完成了从玄言诗到山水诗的转变。意境幽 深、明丼、孤峭,词句别致、精美,刻画细致、巧妙。 颜延之:语艰深,喜铺排,好用典,重藻饰,多对 仗;风格繁密凝重、华美典雅。 鲍照:华艳、浅俗、雄放。 “谢诗如芙蓉出水,颜诗如错彩镂金。” (《诗品》引 汤惠休语 )
代表作品
2、志人小说概说
《西京杂记》(东晋葛洪著 托名 刘歆,有《王嫱》) 《语林》(东晋中期裴启,佚) 《郭子》(晋宋之际郭澄之,佚)
《世说新语》
该书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族人物的遗闻轶 事。其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 雅量等三十六门分类记事,比较全面地反映 了这个时期士族的放诞生活和士林风气。在 中国小说中自成一体,后代仿作很多。书中 或批判黑暗、讽刺奢淫,或表彰善良、张扬 风度。
《典论· 论文》
中国第一部文论著作。
2、陆机与《文赋》
字士衡,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因曾为 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少有奇才,文 章冠世”(《晋书 陆机传》),与弟陆云 俱为西晋著名文学家。又是一位杰出书法 家,其《平复帖》是我国古代存世最早的 名人法书真迹。
3、钟嵘与《诗品》
钟嵘:(?-约518)南朝梁文学批评家。字仲 伟,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西)人 。撰有《诗 品》,品评自汉至梁100多位诗人,提倡风力, 反对玄言诗、声病说等,约成书于梁武帝天监 十二年(公元 513年)以后。
《文心雕龙》
成书于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501-502) , 是中国古代最系统、最完整、影响最大的 文论专著。它奠定了我国古典文学批评的 理论基础,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影响极大, 被誉为中国古代的“艺苑之秘宝”。
参考书目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 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 杨明照《文心雕龙校注》 《梁书〃刘勰传》 《南史〃刘勰传》 杨明《刘勰评传
4、北朝民歌
特点:粗犷豪放 代表:《木兰辞》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
1、曹丕与《典论· 论文》
曹丕:(187--226)字子桓,沛国谯县(今安 徽亳县)人。即魏文帝,三国魏廸立者、文学 家。220-226 在位。曹操次子,操死,袭魏王, 行九品中正制。旋代汉称帝,都洛阳,国号魏。 好文学,诗多反映贵族生活和感情,形式上则 颇受民歌影响,语言通俗,描写亦较细致; 《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所著 《典论· 论文》,是我国较早的文学批评著作。 有《魏文帝集》。
关于干宝
干宝:(?-336),字令升,新蔡(今属河南)人。东晋的史 学家、文学家、志怪小说的创始人。著《晋纪》20卷, 记西晋50多年历史,时称良史,已佚。另有《周易宗 涂》、《周官注》等著作。因性喜阴阳术数,集古今 怪异之事为《搜神记》,时人因称干宝为“鬼之董 狐”。 《搜神记》:原为30卷,后散佚,明人胡应麟辑20卷。 通行本有今人汪绍楹校注《搜神记》20卷。
产生:民间巫风+道教+佛教影响与刺激 动机:宣扬神道 倾心怪异 作品: 题名曹丕《列异传》 题名班固《汉武敀事》《汉武帝内传》 郭宪 《洞冥记》 干宝《搜神记》 刘义庆 《幽明录》
《搜神记》
作者:两晋之际干宝所作。凡二十卷,共有大小敀事 454个。《自序》言:“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 之不诬也。” 内容:承前, 多录诸种仙方灵异之事。 记近, 部分反映人间世态及思感。 分类:孝义,爱情,抗争 特点:情节完整,形象生动,语言质朴。
3、萧梁宫体诗
宫体诗:南朝梁后期及陈所流行的一种诗歌风格。是一种有特定 内容和浮靡轻艳风格的宫廷文学。因流行于太子东宫且以描写宫 廷生活为主而得名。其名缘自人们对徐摛诗体的称呼,《梁书· 徐 摛传》云:“属文好为新交,不拘旧体。……摛文体既别,春坊 尽学之,宫体之号,自斯而起。” 内容:宫中妇女生活、抒情咏物之作。 特点:情调轻艳,诗风柔弱,文词绮靡 。 影响:消极一面,隋及唐初诗风流于靡弱,多是受其影响;积极方面, 形式上较永明体更趋格律化。其多用典故、辞藻艳丽的特点,对 后世亦有一定积极作用。 参考:胡大雷《宫体诗研究》
(二)散文
散文 骈文
鲍照:《芜城赋》 鲍照:《 登大雷岸与妹书》
二、北朝文学
历史
历史上所谓“北朝”大致开始于北魏道武 帝拓跋珪进兵中原,灭北燕前后(公元407 年左右),结束于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 9年)灭陈,历时约一百八十多年。
南北比较
《隋书· 文学传》认为南朝文人“贵于清 绮”,擅长诗歌;北朝文人“重乎气质”,便 作应用文字。 近人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论》主张:“北 朝文人,舍文尚质”与《隋书》看法近似。 钱钟书《管锥编》指出:北朝文人实皆模仿 南朝,仅辞藻绮丽方面有所不及,文风上并无 独创。
谢灵运:《登池上楼》、《石壁精舍还 湖中作》。 颜延之:《五君咏》。 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拟行路 难》18首。
谢灵运
《登池上楼》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狥禄反穷海,卧痾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索居易永久,离羣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鲍照
《拟行路难》其六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2、萧齐永明体
永明体:南朝齐永明(齐武帝萧赜年号,483-493) 年间出现的一种新诗体,亦称“新体诗” 。 以强调 声韵格律、讲究四声、避免八病为其主要特征 。它对 “近体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来源:《南齐书·陆厥传》:永明末,盛为文章,吴 兴沈约、陈郡谢朓、琅琊王融以气类相推毂;汝南周 颙,善识声韵。约等文皆用宫商,以平上去入为四声, 以此制韵,不可增减,世呼为“永明体”。 特征: 篇幅缩小,句趋定型 重视技巧,骈偶对仗 流转圆美,通俗易懂
链接:白水素女
晋安侯官人谢端,少丧父母,无有亲属,为邻人所养。至年十七、 八,恭谨自守,不履非法。始出居,未有妻,邻人共愍念之,规为娶 妇,未得。端夜卧早起,躲耕力作,不舍昼夜。 后于邑下得一大螺,如三升壶,以为异物,取以归,贮瓮中。畜 之十数日。 端每早至野,还见其户中有饭饮汤火,如有人为者。端谓邻人为 之惠也。数日如此,便往谢邻人,邻人曰:“吾初不为是,何见谢 也?”端又以邻人不喻其意。然数尔如此,后更实问,邻人笑曰: “卿已自取妇,密著室中炊,而言吾为之炊耶?”端默然心疑,不知 其故。 后以鸡鸣出去,平早潜归,于篱外窥其家中,见一少女从瓮中出, 至下燃火。端便入门,径至瓮所视螺,但见壳。乃到灶下问之曰: “新妇从何所来,而相为炊?”女大惶惑,欲还瓮中,不能得去,答 曰:“我天汉中白水素女也。天帝哀卿少孤,恭慎自守,故使我权为 守舍炊烹。下年之中,使卿居富,得妇,自当还去。” ——《搜神 后记· 白衣素女》
徐陵
徐陵(507-583):字孝穆,东海郯(今
山东郯城)人,南朝陈文学家。梁时 官东宫学士,陈时历任尚书左仆射、 丹阳尹、中书监。其诗及骈文轻靡绮 艳,为当时宫体诗重要作者之一。与 庾信齐名,世称“徐庾“。原有集, 已佚,后人辑有《徐孝穆集》。
5、南朝民歌
南朝民歌的特点:清新婉转 作品:《西洲曲》、《子夜歌》
一、南朝文学
追求新变的文学风气(新题材、新 风格、新形式)。 日趋褊狭的题材范围。
(一)诗歌
精工华美
1、刘宋元嘉体
刘宋诗歌的特点: 山水文学兴起 文辞典雅华美 状物工巧刻炼 《文心雕龙· 明诗》: 宋刜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 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 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以追新。
王褒
王褒:字子渊,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 北周文学家。梁元帝时官吏部尚书、 左仆射。江 陵陷后入北朝。北周时官小司空,出为宜州刺史, 卒年六十四。在梁为宫廷诗人,居北朝文名颇高。 原有集,已,还似洞庭波。 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 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 薄暮临征马,失道北山阿。
颜延之
南朝宋文学家。字延年,琅邪临沂(今属 山东)人。初仕晋,入宋后官至金紫光禄大夫。 与谢灵运齐名,世称“颜谢”,但实际成就不 如谢。有《五君咏》等名篇。明人辑有《颜光 禄集》。
《五君咏》
咏魏晋名士阮籍﹑嵇康﹑刘伶﹑阮咸﹑ 向秀五人。因贬官永嘉太守,颜延之怨愤而作 《五君咏》以自况。五君皆“竹林七贤”人物。 因其中山涛、王戎二人显达,故延之弃而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