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合集下载

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展开
(2)春秋争霸的目的(实质) (3)春秋时期,最先起来称霸的是 。 课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读案
二、春秋五霸
1、 齐桓公(春秋首霸): (1)称霸的原因:①齐国盛产鱼盐,是东方大国。
②齐桓公任用 为相,积极改革内政, ,增 强了国力。③以“ ”为口号,提高了齐国的地位。 (2)齐桓公霸主确立的标志: 会盟。
我国奴隶社会朝代更替顺序
夏(前2070年)(禹—桀) 先 秦 商(汤—纣) 西周(周武王—周幽王) 周 东周(周平王)

春秋
战国
一、春秋争霸
春秋战国的时代特点: 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室衰弱,大国争霸、战乱众多。
(1)春秋争霸的背景(阅读课本P35页)
春秋时期周王室
大国之间为了 了争霸战争。 、
,各诸侯国
岳麓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案
凯里市第十二中学 龙生水
第二单元
第8课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春秋战国的纷争
教学目标: 1、说出东周分为哪两个历史时期,了解春秋争 霸和战国七雄兼并战争情况。 2、通过学习探讨改革与强兵富国之间联系?
重点:齐桓公称霸和春秋争霸的历史作用。 难点:春秋争霸与战国兼并战争的实质和历史 作用。
课文导读案
4.吴王阖闾
春秋末期吴王 打败楚国,成为霸主。
5.越王勾践(吴越争霸,春秋最后一位霸主):
后来吴越争霸,越王勾践 成为春秋 一个霸主。
勾 践 卧 薪 尝 胆
,最后灭掉吴国,
苏州盘门
课文导读案
春秋五霸:
、 、 、 、 被称为春秋五霸。
春秋争霸的影响:
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 , 但诸侯国减少,各民族之间交往增多,客观上 有利于 。

第八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八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八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湖北省罗田县三里畈高中童利双【课标要求】: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

【名师说课】:·教材分析:本课是第二单元社会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迈入封建社会的时期,是一个大变革大动荡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的时期。

改革与争霸并存是这个时期的显著特点。

春秋和战国时期争霸战争的特点和影响又有很大的不同。

这500多年的纷争战乱,中华民族在痛苦的呻吟中脱胎换骨,在优胜劣汰的大潮中拼搏前进,完成了历史发展中的又一次重大转折。

·学情分析:对于这段历史,学生有零星的感性认识,如纸上谈兵、将相和、卧薪尝胆等历史故事,西施、商鞅、孙子等历史人物,学生可能略知一二。

这为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

可通过这些知识导入本课。

对于春秋、战国的分界,春秋战国争霸与改革并存的特点,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具体情况,学生需要借助本课的学习去进一步了解和厘清。

教学方法:讲故事法,用分析比较法分析春秋战国两个时期兼并战争的特点及影响,运用归纳分析法总结春秋战国时期改革使国家强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春秋战国的历史分期;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战争不断;战国时期七国之间战争此起彼伏。

使学生初步认识大国之间军事力量的较量,实际上就是国与国之间政治、经济和军事等综合国力的较量。

2、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春秋与战国战争的不同特点和影响;了解改革可以富国强兵。

培养学生改革创新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

过程与方法:1、用学生熟知的历史故事或相关内容导入本课,可以缩短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让学生有熟悉感和认同感。

2、本课分“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两目介绍。

春秋时期可以按五霸顺序讲解,结合争霸战争和相关成语去学习,既加强了历史与语文学科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比较条理,合乎学生认知规律。

3、教材中有许多以少胜多的战争实例,学生会比较感兴趣,可引导学生分析和讨论,提升学生分析判断能力。

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8课大国争霸教学目标:1、春秋的争霸战争和战国七雄2、以丰富的历史故事,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思路3、引导学生为国家的兴亡增强毅力发奋学习教学重点: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七雄并立教学难点: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七雄并立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过程:【导入】:思考讨论:春秋时期,为什么齐桓公能够首先称霸?当时又有哪些霸主呢?【新课教学】:一、春秋争霸1、春秋争霸的原因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势。

,而一些大的诸侯国实力大增,从而不断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的支配权,以获得原来周天子享有的政治经济特权。

2、争霸的实质其真正的目的是为了争夺土地、人口、财富,获得原来周天子享有的政治经济特权。

3、齐桓公霸主地位的确立(1)、齐桓公称霸的标志: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齐桓公的霸主地位确立。

(2)、齐桓公最早称霸的原因:A、根本原因:齐桓公即位后,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增强了国力,这是他能够称霸的根本原因。

(管仲:春秋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其卓越的谋略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B、物质条件:齐国是富庶的东方大国,有渔盐之利,为其争霸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

C、“尊王攘夷”策略的正确以此为号召,通过争战,提高了齐国的地位。

4、晋楚争霸(1)、晋文公成就霸业晋文公即位后,重用人才,救济贫弱,减轻赋税,发展工农商业。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采用“退避三合”的政策。

在城濮之战中打败楚军,称霸中原。

◆城濮之战——前632年,四月初四,楚军和晋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交战。

晋文公兑现当年流亡楚国许下“退避三舍”的诺言,令晋军后退,避楚军锋芒。

子玉不顾楚成王告戒,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

楚军大败。

(2)、楚庄王即位后,采取措施稳定政局,发展生产,为北上争霸奠定了基础。

◆思考: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有什么影响?讲解: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但诸侯国减少,各民族之间交往增多,客观上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初一历史上册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初一历史上册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重农抑商政策
商鞅变法中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农业生产,限制商业发展,增 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
加强中央集权
商鞅变法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削弱了贵族的势力,使秦王的权力得到 加强,为秦国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04
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
百家争鸣现象分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1
02
03
04
儒家思想
以孔子、孟子为代表,强调仁 爱、礼制和道德教化。
民族融合现象探讨
01
02
03
华夏族的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 之间的兼并战争促进了民 族融合,华夏族逐渐形成。
各民族文化的交流
各民族在融合过程中,相 互交流、借鉴各自的文化, 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 涵。
民族认同感的增强
随着民族融合的深入,各 族人民的民族认同感逐渐 增强,为后来统一多民族 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频繁进行战争和外交活动,加强了不同文化、思想和技术的交流 与融合,为后世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和变革,促进了社会制度的演变和进步,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注入了新 的活力,推动了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辉煌时期,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纷呈,为 中华文化注入了丰富的内涵和多元的思想。
05
经济变革与科技发展
铁器牛耕普及对农业影响
铁制农具广泛使用
铁器逐渐取代石器、木器 成为主要农具,提高了农 业生产效率。
牛耕技术的推广
牛耕逐渐普及,使得耕作 更加精细,提高了土地利 用率。
农业产量提高
铁器牛耕的普及促进了农 业生产的发展,增加了粮 食等农产品的产量。

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争》课件

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争》课件

吴越争霸
勾 践 卧 薪 尝 胆
吴 其 为 沼 伍 乎 子 胥 !
二 十 年 之 外 ,
而 十 年 教 训 ,
越 十 年 生 聚 ,
1、“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是什么意思? 2、“卧薪尝胆”的故事给你什么启示?
——
卧薪尝胆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吴既赦 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 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成语寓意:越王勾践被夫差战败,囚 禁在吴国。勾践在吴三年,受尽苦难。 越王勾践的成功 周敬王二十九年(公元前491年),吴王 夫差赦勾践归国。他回国后,广纳贤士,给我们的启示? 立志报仇雪恨,为了不忘屈辱,他在室 要成为霸主就必须 内挂了一个苦胆。吃饭时一定要先尝苦 胆。睡觉时候身下垫着木柴,以使自己 改革内政,发展军事, 警惕,不得居安忘危,丧失报仇雪恨的 决心。后来越国终于强大起来,灭掉了 增强国力;统治者必 吴国。‚卧薪尝胆‛常被用来形容人刻 须勤于政事,与民休 苦自励,发奋图强。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马陵之战
马陵
秦赵长平之战
战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
今陕西咸阳东北
燕 赵 魏 秦 韩 楚
今北京 今山西高平西北

今山东淄博东北 今山东范县西北 今河北邯郸 今河南开封 今河南新郑 今湖北江陵纪南城
你还知道战国时期 的什么著名战役?能讲 一讲吗?
桂陵之战、即墨之战、伊阙之战等
息,赢得民心等。
越王庙
越 王 勾 践 剑
苏州盘门
齐 桓 公 晋 文 公 吴 王 阖 闾
齐 越 桓 王 公 勾 践
楚 庄 王
春秋时期的霸主有 哪些共同点?
①有成就宏图霸业的雄心壮志; ②重用人才; ③重视改革内政和发展生产,增强国力;

春秋战国的纷争初中七年级历史讲课PPT课件

春秋战国的纷争初中七年级历史讲课PPT课件

分小组讨论
1 春秋争霸的历史原因 2 春秋五霸的称霸原由 3 城濮之战的历史意义
战国的由来
从周元王元年至秦王政二十六年 的二百五十五年中,有大小战争 二百三十次。
齐楚燕韩赵魏秦
战国时期,铁器开始出现与使用, 取代了石器而与青铜器同时并进 使用,而春秋时的井田制被取消。 农业进一步发展,各国人口增多。
春秋战国的纷争
演讲人
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中国历史 上继西周之后的朝代,诸侯拥立原先被废 的太子宜臼为王,史称周平王。
东周
春秋
公元前 770年~476年
战国
公元前 475年~221年
本课重难点
桓公称
春秋的由来
春秋时期的得名,是因孔子修订 《春秋》而得名。
春秋时期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 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史称“春秋五霸”。
齐桓公称霸
齐桓公在位期间任管仲为相,推行 改革,齐国逐渐强盛。
宋楚之争
宋襄公试图效法齐桓公,以 抵抗楚国进攻为名,再次大 会诸侯以成为霸主。
践土之盟
周襄王二十年(前633年), 楚军包围宋国都城商丘。
商鞅变法
前356年和前350年,秦孝 公任用商鞅,两次进行变 法,史称商鞅变法。
秦并两周
秦昭王于是发兵攻西周,西周君 不得不将其三十六邑全部献给秦, 西周国灭亡。
周赧王五十四年,秦派大将王龁夺取上党,与廉颇军在长平交战,赵军数 败。
秦灭六国
秦王政九年(前238),平嫪毐之乱,秦王 嬴政亲自执掌政权,随即出动大军,以摧枯 拉朽之势,横扫六国旧势力,史称秦灭六国。
百家争鸣
所谓“诸子百家”,并非实指百 家,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和 法家。

第8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8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3.学生在认知障碍点上,刚进中学,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较薄弱,况且历史是一门刚接触的新学科。许多学生出现知识遗忘,因此应该全面系统的去讲述。另外,学生学习本知识,改革与国家的强大关系不容易理解,所以应该讲解得简单明白,进行入浅出的分析
4.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历史知识,我引导他们学习历史的专门著作。向他们推荐《中华上下五千年》、《史记》、《资治通鉴》、《春秋》、《战国策》等历史著作。
课题
第8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1.学生熟悉许多历史成语,这是我们在本节课中可以利用的资源。通过历史成语故事的营造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分析历史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析、探讨家喻户晓的历史时,学生表现出极其强烈的学习欲望,利用这个特点,积极引导学生剖析历史背后本质问题。有些学生对历史的兴趣重在历史过程的起伏跌宕,而不注重理性分析。评价历史人物时往往比较片面,需要加强引导分析讨论。
活动目的
课前预习
约10分钟
布置预习(p34—38)内容
快速阅读后完成预习作业
了解内容




导入
新课
1.讲述故事《烽火戏诸侯》。
2..什么是烽火台呢
学生听故事后:
理解春秋和战国两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内涵。
了解内容




教学中多媒体显示(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一、春秋争霸东周的建立和分期
德育目标
通过对齐桓公、晋文公和越王勾践建立霸业过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坚韧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第8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8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2、水平目标:通过讨论齐桓公最先称霸的原因和霸主的共同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水平,通过度析春秋争霸的历史作用,培养学生初步学会辩证的看待历史现象。

3、情感目标:通过齐桓公不计前嫌、晋文公退避三舍等故事,培养学生宽容忍让、诚信、坚毅的优良品格。

【重点、难点】齐桓公称霸和春秋争霸的历史作用是重点。

春秋争霸的实质和历史作用是难点。

【课前导入】同学们还记得平王东迁的史实吗?学生答后指出: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事期,此时在政治上的一大特点战乱频繁,社会大动荡。

主要表现在春秋的争霸和战国的纷争,为什么会出现诸侯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局面呢?带着这些问题走进第8课。

【学习流程】一、自主预习1、指导学生阅读书本35-39页,完成自主学习方案。

2、自主学习方案:见导学案二、质疑反馈三、交流展示(拓展提升)1、春秋时期为什么会出现春秋争霸的局面?争霸的实质是什么?2、齐桓公为什么能最先称霸?其成为霸主的标志是什么?3、春秋五霸是指哪五霸?他们具体是怎样称霸的?4、春秋时期的霸主有哪些共同点?春秋争霸在客观上有何作用?5、什么是战国七雄?它与春秋五霸有什么不同?战国七雄按地理方位能记住吗?战国七雄兼并战争中著名的战役有哪些?在春秋时期的中原大国有晋国,在战国时期的地图上看不到了是怎么回事?6、知识梳理四、巩固检测1、基础训练(必做)2、总结:春秋五霸齐桓公,尊王攘夷有管仲。

齐楚秦燕韩赵魏,桂陵马陵孙膑计。

长平之战秦称雄,封建社会始形成。

五、【教学后记】。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课件2 岳麓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课件2 岳麓

提出建议,让一匹老马走在前面,果然找到了路,
这就是成语
的典故。
战国时期两大国秦、楚相争频繁,各诸侯国视
利害所重,时而助秦,时而事楚。因而产生了
一个形容在列国争夺势力范围的条件下,各集
团和人们的态度动摇多变、反复无常的成


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 刺杀秦王嬴政,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 王宠臣,得见秦王。荆轲假称要向秦王献地图, 当嬴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 首,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争脱。荆轲 被秦王武士所杀。这一故事成为成语 的典故。
一、春秋争霸
1、春秋争霸的原因和性质 2、春秋五霸 3、春秋争霸战争的影响
二、战国七雄
阅读下列资料:“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 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 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1、春秋争霸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春秋争霸的性质是什么?
诸侯国之间为争夺土地、人口和支配别国的 权力展开的斗争。
②重用人才; ③重视改革内政和发展生产,增 强国力;
④能运用正确的谋略,取得政治上、军事 上的优势;
⑤他们的争霸战争都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但又在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融合和国家 走向统一。
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但 诸侯国减少,各国之间交往增多, 客观上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战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
公元前春7秋70年:.鲁周国史官把当时各国报道的重大事
平件王,.洛按邑年、季、月、日记录下来,一年分
春、夏、秋、冬四季记录,简括起来名为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战国:春秋以后,各诸侯国相互连年战争,人

第8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第8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课题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争教时9 时间9.24教学目的1、知识与能力:掌握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综合归纳能力;通过学习,提高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分析春秋争霸的历史作用,初步学会辩证地看地历史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丰富生动的历史材料,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通过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的故事,培养学生宽容忍让、诚信、坚毅的优良品格。

教学重点齐桓公称霸;春秋争霸的历史作用教学难点春秋争霸的实质和历史作用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计思路备注一、板书题目东周分为春秋和张果果两个时期。

其中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它是因和鲁国编年史《春秋》记载的时间大致相当而得名。

战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

它是因各诸侯国连年相互战争而得名。

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上的一大特点是战乱频繁,社会大动荡、大变革。

板书课题:第8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二、揭示目标1.掌握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2. 通过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的故事,培养宽容忍让、诚信、坚毅的优良品格三、自学指导幻灯片展示学生需要自主学习的问题,以教材中的重点知识为主,给学生5分钟时间自主阅读教材,3分钟时间小组讨论统一答案。

四、先学大屏幕显示自学题目,分组回答、讨论。

1.为什么会出现诸侯争霸的局面?2.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是如何确立霸主地位的?最先称霸的霸王是谁?最后一个霸主是谁?3.春秋争霸的历史作用。

4.“战国七雄”指的是哪七个国家?七国进行兼并战争过程中有哪些著名的战役?交战双方是谁?战果如何?五、后教教 学 设 计 思 路备 注 1.更正2.教师补充讲解:(1)齐桓公称霸:他称霸的主要原因:第一,齐国是富庶的东方大国,为其争霸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第二,齐桓公即位后,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增强了国力;第三,“尊王攘夷”策略的正确。

齐桓公霸主地位确立的标志是公元前651年的葵丘会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自己动手
临摹《战国时期黄河、长江 中下游地区图》,标明战国七雄 的位置,以及马陵、长平两个战 役的地点。
27
祝同学们学心愉快!
28
16
战国时著名战役
马陵之战:马陵之战中孙膑诱敌深入,他每天减少一部分军
队作饭用的灶,庞涓以为这是因为齐国军队士兵士气低落, 逃兵越来越多,军队人数越来越少,于是就率领一队骑兵亲 自去追,结果中了埋伏,战败身亡。
17
战国时著名战役
长平之战:前后耗时三年。是
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 围歼灭战。此场战争,发生于最 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极 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据载秦军前后坑杀赵军四十万人, 被后人认为是战国形势的转折点, 此战后,山东诸侯国均不再有对 抗秦军的实力。秦统一中国的战 争从而只剩下时间问题。长平之 战,对中国历史走向有着深远的 影响,它催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 个封建集权的大帝国。
著名战役
22
知识巩固 畅想天地
自己动手
23
史书记载西周初年有800个 诸侯国,到了春秋初年,还剩 170多个,而到战国初期只有十 几个诸侯国了,这一历史现象说 明了什么?
24
(1)大国兼并小国,诸侯国数量逐渐减少,出现了局部统一 的局面,形成了统一的趋势; (2)争霸战争激烈和残酷无情; (3)弱肉强食,优胜劣汰; (4诸候国的减少是争霸战争的结果,频繁的战乱给人民带来 了人员伤亡、财物损耗、生产破坏的恶果; (5)为避战乱,人民大量迁徙,各地区、各民族加强了联系 和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
8
你知道“退避三舍”的故事吗?
城濮之战
9
退避三舍典故
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国发生的一则故 事:晋公子重耳逃亡到楚国,楚成王在接待他时问,你如果回到 晋国的话,将怎样报答我?重耳说,楚国遍地是人杰,到处物产 丰饶,比晋国富多了,我拿什么报答您呢?楚成王又说,那你还 是报答一下我吧。重耳说,若以您的贤明,让我回国,以后如果 晋楚会师中原,交起战来,我将率兵后退九十里地,如果您认为 这样还不足以报答,我将只好与您战斗下去!听了重耳的话,楚 成王认为重耳很了不起,老天一定会让他复兴晋国,违反天意是 要闯大祸的。于是以礼相待,并把重耳送到了秦国。后来重耳回 到晋国当了国君,在晋楚城濮之战中他果然率兵退避了九十里。 (舍:古时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三舍”即九十里)虽然晋楚 城濮之战时的真实情况是:晋国对于楚国的行军迅速,来不及准 备战阵,为了避免失败,晋军不得不后撤,以每天退一舍计,等 于是退了三舍。鉴于有些军吏表示异议,晋大夫狐偃对晋军说: 这是大王先前允诺了要用来报答楚王的。对此,后世多信以为真, 人们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还是用“退避三舍”来比喻对人让步或 有所回避,以避免冲突。
10
6、吴越争霸: (1)吴王阖闾打败楚国,成为霸主。 (2)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打败吴国,成就霸 业。
你道卧薪尝胆的故事吗?和同学们说
一说。
11
卧薪尝胆
越 王 勾 践
12
春秋时期的霸主有 哪些共同点?
都有成就宏图霸业的雄心壮志; 重用人才;重视改革内政和发展 生产;能运用正确的谋略,取得 政治上、军事上的优势;他们争 霸战争都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但 客观上又有利于民族融合和国家 走向统一。
19
秦赵长平之战
20
战役名称


交战双方
所用计谋


公元前632 城濮之战 年 马陵之战 公元前342 年 公元前262 长平之战 年-公元前2 60年
晋——灶计
齐胜
秦——赵
反间计
秦胜
21
小结
春秋争霸
春 秋 战 国 的 纷 争 各国改革 战国七雄 为秦统一 中原奠定 基础
围魏救赵:战国时,
魏将庞涓率军围攻赵国 都城邯郸。赵求救于齐, 齐王命田忌、孙膑率军 往救。孙膑认为魏军主 力在赵国,内部空虚, 就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 梁,因而,魏军不得不 从邯郸撤军,回救本国, 路经桂陵要隘,又遭齐 兵截击,几乎全军覆没。 这个典故是指采用包抄 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 兵的战术。
13
二、战国七雄
1、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 2、三家分晋: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 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 3、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史称“战国七雄”。 4、战国时期著名的战役:马陵之战,长平之 战,桂陵之战等。
14
战国形势图
15
战国时著名战役
4、齐恒公争霸: ( 1 )原因:齐恒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 发展生产,增强了国力。并以“尊王攘夷” 为号召,通过征战,提高了齐国的地位。 (2)称霸的过程:公元前651年,齐恒公召集 诸侯在葵丘会盟,确定了齐恒公霸主地位。 (3)齐恒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
4
管仲
管仲(约前723或前716~前 645),名夷吾,谥曰“敬仲 ”,汉族,颍上(今属安徽 )人,史称管子。春秋时期 齐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周穆王之后代。管仲少时丧 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 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 ,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 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 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 为齐国上卿(即丞相),有 “春秋第一相”之誉,辅佐 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 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 士”。
18
纸上谈兵典故
出自《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 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 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 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然而赵奢却很 替他担忧,认为他不过是纸上谈兵,并且说:“将来赵国不 用他为将罢、如果用他为将,他一定会使赵军遭受失败。” 果然,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 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 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 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 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 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 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 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
.
.
25
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一些大 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不断进行兼并战争。 材料二 越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 其为诏乎?
1.春秋时期,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的原因是 什么? 2.材料二所说越国国王是谁?
3.材料二中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是什么 意 思?
5
管仲箭射公子小白(齐恒公)
6
齐恒公伐楚
7
5、晋楚争霸: (1)晋文公称霸的过程:即位后,重用人才, 发展农工商业,公元前632年,晋文公“退 避三舍”,在城濮之战中打败楚国,从而称 霸中原。 (2)楚庄王称霸的过程:即位后,采取措施稳定
政局,发展生产。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大败晋军, 成就霸业。
第8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User
1
本课主要内容
齐恒公
春秋争霸
晋文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战国七雄
2
一、春秋争霸
1、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 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2、春秋争霸的原因:平王迁都后,周王室地 位下降,一些大的诸侯国实力大增,从而不 断争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的支配权。 3、争霸的实质:争夺土地、人口、财富,以 3 获取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政治、经济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