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晚清第一大案--戊午科场案
晚清科举第一舞弊案
晚清科场第一案在清代,科举考试是国家最为重要的人才选拔方式,也是众多读书人跻身仕途的晋身之阶。
清朝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参加各级考试的学子数以万计,但是录取的比例非常低。
这样的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自然会有人想在考试中做点手脚。
有人靠真才实学获得功名,也就有人靠打通关节在考试中胜出,这就是所谓的科场舞弊。
虽然历朝历代对科场舞弊的惩处都非常严厉,但也无法完全杜绝考试中贪墨作弊的行为。
清代的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等朝都曾发生过科场大案。
到了清朝末年,社会动荡,吏治腐败,科举制度自身也呈现出穷途末路之相,考试中的作弊行为更为常见。
在清朝林林总总的科场案中,最值一提的是发生在咸丰八年的顺天乡试。
此案之所以有名,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主角柏葰是中国封建帝制时期由于科场舞弊被斩杀的官阶最高的一个人,而它涉及的一些具体争议一直留存到后来。
时值咸丰八年(1858)八月,正逢乡试。
明清两代的乡试在各省城举行,每三年一次,考期在子、午、卯、酉年的秋八月,故又称“秋闱”,为正科。
遇新君登基、寿诞、庆典,加科为恩科。
届时,朝廷选派正副主考官,试《四书》、《五经》、策问、八股文等,各朝所试科目有所不同,每次考三场,每场三日。
乡试的场所称为“贡院”,考中者称为举人。
按照中国传统的干支纪年,这一年刚好是戊午年,所以这一次考场舞弊案,又叫做戊午科场舞弊案。
这个案件发生在京城的八月初八。
八月初六,咸丰帝颁布圣旨,任命时年六十三岁的柏葰为此次秋闱大典的主考官。
柏葰原名松俊,蒙古族人。
按古时习惯,处以极刑的犯人的姓名往往会被官方更改,或者加三点水,或者加草字头,意为这些人都属于那种山贼草寇之流。
所以案发之后,柏俊的“俊”字上被加了一个草字头。
柏葰出任主考官之前,身份高贵,地位不凡。
按照当时的官品,他是从一品,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
另外两位副主考也都是当朝大员,一个叫做朱凤标,位列尚书;另一个叫做程庭桂,身为最高检察机构——都察院的左副都御史,同时兼任户部侍郎。
历史趣谈在清朝如果国考泄题那么负责人的下场是很惨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在清朝如果国考泄题那么负责人的下场是很惨的
导语:在历史书中,清朝一直是一个饱受诟病的王朝。
这个王朝闭关锁国、夜郎自大,帝王昏庸无道,政府腐败无能。
这个王朝扼杀进步思想,文字狱盛行
在历史书中,清朝一直是一个饱受诟病的王朝。
这个王朝闭关锁国、夜郎自大,帝王昏庸无道,政府腐败无能。
这个王朝扼杀进步思想,文字狱盛行;这个王朝偏安一隅,掀起了中国近代史屈辱的篇章。
但是无论怎么说,这个朝代在科举制中所行使的严刑峻法却着实让人感叹。
一、辛卯科场案
清康熙年间,江南乡试。
这场案子的起因是,发榜后中举的人的构成,从概率论的角度讲,不太科学。
中举的人里边,除了苏州的十三个,其他都是扬州盐商的儿子。
这种感觉就好像公务员考试,笔试的前三名的爹(当然,娘也可以)不是地方首富就是部门领导。
在这种完全没有证据,纯粹是通过概率论推理所引发的舆论,一时间在社会引发了乱七八糟的质疑。
有两个愤青(其实是逗逼)还写了一副对联来讽刺这件事,说“左丘明两眼无珠,赵子龙一身是胆”。
讽刺的是主考官左必蕃和副主考官赵晋。
这当然都不是重点,舆论么,不合乎官方口径的,自然就定义为谣言了。
重点是句容县王曰俞所荐的吴泌、山阳县知县所荐的程光奎是两个草包,大字都不识几个。
如果说舆论是空穴来风,那么这种猪一样的队友就是给这种空穴来风的舆论充当了佐证。
(图)贡院是会试的考场,图为贡院内的号舍
到此,康熙收到风了。
康熙这个人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明主,所谓明主不在于在他治下一定歌舞升平,而是在于出了问题他如何处理。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揭开清朝四大冤案背后的秘密 吏治腐化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揭开清朝四大冤案背后的秘密吏治腐化
导语:清朝末期,国家吏治腐化,官员贪污妄行。
以致民生凋敝,冤案横生。
但普通民众无权无势,有苦难说,有冤难申,下面看一下,清朝四大冤案。
清朝末期,国家吏治腐化,官员贪污妄行。
以致民生凋敝,冤案横生。
但普通民众无权无势,有苦难说,有冤难申,下面看一下,清朝四大冤案。
清朝四大冤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杨三姐告状、张文祥刺马案、淮安奇案
杨乃武与小白菜
杨乃武与小白菜
清代同光年间发生在浙江余杭县城的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是当时轰动朝野的一件著名公案,被后人称为晚清四大冤案之首(其他三个冤案分别是:杨三姐告状、张文祥刺马案、淮安奇案)。
该案审理历经四年之久,案情复杂、过程曲折。
杨乃武是浙江余杭县人,于同治12年(1873年)乡试中举。
小白菜原名叫毕秀姑,因为比较喜欢穿绿衣、系白裙而被称为小白菜,同治11年嫁于豆腐店伙计葛连品。
婚后,二人租住在杨乃武家中,因杨乃武经常教小白菜读书识字,被葛连品怀疑二人之间有奸情。
同治12年,葛连品搬出杨家之后暴病而亡。
葛母怀疑葛连品是被杨乃武和小白菜下毒害死,旋即向县衙告状。
杨乃武与小白菜在县衙被屈打成招,被处以斩决。
其间,杨家人三次进京控诉。
负责案件监督的中央司法机关都察院3次将案件发回重审。
发回重审的过程中只有第二次未进行刑讯。
杨乃武与小白菜都翻供,致使难以定案。
光绪元年(1875年),户部给事中边宝泉上奏朝廷,对该案提出异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午门斩首之谜 明清执行死刑的地点在何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午门斩首之谜明清执行死刑的地点在何处导语:“午门斩首”早为人们熟悉,描写明清时代故事的影视片中常出现“推出午门斩首”这句台词,以前的民间说书也常有“午门斩首”的故事情节。
午“午门斩首”早为人们熟悉,描写明清时代故事的影视片中常出现“推出午门斩首”这句台词,以前的民间说书也常有“午门斩首”的故事情节。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明清时代真的有在午门执行死刑的做法吗?从天安门进入故宫,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午门。
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非常雄伟,它由墩台和城楼两部分构成,平面呈凹字形,形成“阙”和“观”的规制。
墩台用城砖砌筑,以石灰、糯米等做胶结材料,中间砌出五个券洞,其中城台正面三个门洞,左右各有一掖门,这种样式称为“明三暗五”。
文武百官出入左(东)门,宗室王公出入右(西门),两边的掖门只在朝会时打开,文武官员分别从东西鱼贯而入。
中间的门洞当然是皇帝专用的御门,中间铺有青白石,门洞所对的道路从永定门一直通达钟楼、鼓楼,恰好是紫禁城的中轴线。
除了皇帝,还有两种人在特定的时候也可以通过。
一是皇帝大婚时,正宫皇后的喜轿可从中门入宫;二是太和殿殿试结果公布出来(称为传胪)后,殿试的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可从中门出宫。
城楼上的正殿,面阔九间(长六十点零五米)、进深五间(宽二十五米),这是宫殿建筑的最高形制。
古代以阳数为尊,九是阳数之最,五为阳数之中,两数并用,代表“九五之尊”,只有皇帝才可使用。
午门从地面到正楼顶的兽吻,通高三十七点九五米,两翼的南北两端各建有四角攒尖的方亭,正殿与四座方亭宛如五峰杰出,错落有致,所以又称“五凤楼”。
午门前是一片宽阔的广场,所谓“午门斩首”指的就是这里。
然而“午生活常识分享。
晚清刑部大牢轶事
晚清刑部大牢轶事清朝文学家方苞在文章《狱中杂记》中,把他当年因文字狱关在牢狱的所见所闻记了下来。
狱中公权私用,官府的权力被那些牢役用来给自己谋利,其敲骨吸髓,手段之残忍,仿佛人间地狱。
方苞是康熙年间人,他当时关在刑部监狱,直至晚清,刑部大牢似乎没什么变化,刑部大牢原址在天安门广场西侧,今天人民大会堂西南位置。
读晚清史籍,有时常读到些监狱之事,残酷的详情读方苞就可以了,现在说说晚清监狱的一些奇事轶事。
晚清有几个政治案件,其中比较有名的是戊戌六君子案件,被捕入狱的有谭嗣同,杨锐,林旭,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
汪精卫因刺摄政王在刑部大牢呆过近2年,他出来在《南社诗话》写了不少在牢中听到六君子在牢中的轶事。
一个老狱卒叫刘一鸣,当年看管六君子,说当年几人赴刑场时有歌,有笑,有哭,有咆,相映成趣。
歌者谭嗣同,还从地上拿煤渣在墙上吟诗,边歌边吟,最潇洒,以至我自横刀向天笑流传久远。
康广仁是康有为的弟弟,自认无辜,以头撞墙,痛哭抱怨“哥子的事,要兄弟承担”。
而林旭秀美如处子,时时做微笑状。
刘光第原在刑部为官,当狱卒来押解,他还安慰说:是提审,莫慌。
但出牢门走直奔西角门。
刘知道规矩,方知是杀头,大声咆哮“未提审,未定罪,就杀头?何此昏聩?”在帝制时代,皇帝太后一个旨令,是可以不审即斩的。
礼部主事王照在戊戌年参与变法,政变后逃亡日本,庚子后潜回北京,被抓入狱,也是在刑部大牢,因为事件已过了几年,没掉脑袋。
他进去看到牢里墙上大片黑紫晕迹,壁顶甚至有星点污痕,经询问才知,是不久前沈荩血痕。
当时国内有轰动的两个文字案,南有苏报案,北有沈荩案。
苏报案章太炎和邹容进的是租界监狱,虽然邹容病死狱中,太炎还是活着出来。
但沈荩(沈北山)就悲惨多了。
沈荩本是中国最早的记者,跑新闻提供西报,因为探得《中俄密约》内容,登载报刊,引起慈禧大怒,被抓入狱,慈禧密令在狱中处死,以病报死。
结果狱卒就在牢中将沈荩活活打死。
据说狱卒久打不死,狱卒塞住口鼻绳勒才气绝。
历史趣谈咸丰自杀是真的吗 咸丰戊午年发生了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咸丰自杀是真的吗咸丰戊午年发生了什么
导语:咸丰死于自杀仅为无历史依据的猜测,咸丰在逃往热河承德山庄避难的时候确实身患肺病,但有人猜测其病尚不能危及性命,若说是当时时局内忧外
咸丰死于自杀仅为无历史依据的猜测,咸丰在逃往热河承德山庄避难的时候确实身患肺病,但有人猜测其病尚不能危及性命,若说是当时时局内忧外患致使咸丰郁结难抒,心神迷乱之际渴望求得解脱也是情有可原的。
传言咸丰赶至承德后,仍心挂北京,若是英法联军进驻北京城,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亡国君主,背负千年历史骂名,当时咸丰的病情已不堪重负,生理与心理上的双重压力逼得咸丰自我放逐,成天醉心于花天酒地之中,以此来麻醉其近乎奔溃的心态。
咸丰内心深知,如此消极度日终将会有梦醒的一刻,但身处朝堂之外,朝中又无可推心置腹的重臣,他现在只是一个虚名的皇帝。
他将满心的没落倾诉于各类治病偏方中,他将太医配制的药方弃之一旁,开始自己配药。
可是咸丰根本不同药理,此行为相当于引火上身,自取灭亡,不久,咸丰的病情恶化,
咸丰临终,急召八大臣前来交待后事,等众人退下后,咸丰命太医以自己所开的药方煎药,而这药方以鹿血为主,对其病症百害而无一利,咸丰一口气喝下三大碗,遂不知身亡。
如此说来,咸丰自开药方,慢慢消耗自己所剩无几的生命,最终命丧与此,此中虽有诸多漏洞,难以听信,但落寞帝王的最后境遇也实在是令人同情。
咸丰戊午年发生了什么
咸丰戊午年即为咸丰八年,这一年清朝发生了一场科举舞弊案,因生活常识分享。
再论清代科场案——以戊午科场案为中心
作者: 韩军强
作者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硕士研究生,四川成都626001
出版物刊名: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页码: 33-37页
主题词: 吏治;戊午科场案;清代;咸丰帝
摘要:清代,科场舞弊案层出不穷,在科考前考官与士子交通舞弊,关节条子盛行,致使科场舞弊不断发生,科场大案要案接连出现。
为整肃科场、整顿吏治,清代尤其是清前期采取严厉措施惩治舞弊的考官士子,进而整肃科场,使科场秩序有所好转,同时也使吏治廉洁。
本文拟以戊午科场案为中心,从整顿吏治的角度以及把此案置于清代整个科场案中两个方面来探讨清代科场案。
古代科举命丧考场轶事 清朝第一起科举舞弊大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古代科举命丧考场轶事清朝第一起科举舞弊大案导语:一种制度的产生必是有利有弊。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产生在历史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有消极的影响。
如同现代的考试作弊,在古代科举舞弊一种制度的产生必是有利有弊。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产生在历史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有消极的影响。
如同现代的考试作弊,在古代科举舞弊这种现象也是经常发生的。
在清朝的科举制度中,就有这样第一起的舞弊大案。
这场舞弊答案的主角是谁呢?是考生作弊还是由考官主导的作弊呢?一起接着往下看。
科举制与科场案历来是相伴的。
清朝开国以后发生的第一起科场大案,要算是顺治十四年(1657年)顺天(今北京)乡试时,因考官贿卖“关节”而引发的舞弊案了。
按干支纪年,这一年是丁酉年,顺天乡试贡院又称“北闱”,所以此案常被人们称作“丁酉北闱大狱”。
顺治十四年(1657年)参加科举考试的有多少人?这一年,参加顺天乡试想考举人的考生共有五千七百人。
其中,直隶各府、州县送来的生员也就是秀才有四千人,国家最高学府太学也就是国子监的贡生、监生们有一千七百人。
考生这么多,可是,正榜和副榜的举人名额算在一起总共才二百零六名,录取率还不到百分之四,竞争激烈的程度可想而知。
顺治帝派出的正主考官是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曹本荣,副主考官是詹事府右春坊右中允宋之绳。
根据大清《钦定科场条例》,主考官之外,皇帝还要钦点同考官十几名,协助主考官阅卷。
所有试卷,都先由同考官们分头批阅,然后择优向主考官推荐。
这次顺天乡试,同考官共有十四人。
而这次乡试酿成大狱,恰是由于充任同考官的大理寺左评事李振邺、大理寺右评事张我朴等疯狂贿卖“关节”引发的。
生活常识分享。
晚清第一大案,戊午科场案:考试营私舞弊的后果有多严重
晚清第⼀⼤案,戊午科场案:考试营私舞弊的后果有多严重咸丰⼋年(1858年),对⼤清国来说,正处于开国以来前所未有的⽔深⽕热之中,内有太平天国,外有英法联军,咸丰皇帝终⽇担惊受怕,偏偏在这当⼝,⼜发⽣了⼀场科举舞弊⼤案。
尽管天下很不太平,⼈才还是要选拔的。
这⼀年⼋⽉,乡试还是如期拉开帷幕。
顺天府是京畿重地,担任顺天府主考官的是户部尚书协办⼤学⼠兼军机⼤⾂柏葰,⼀等⼀的朝廷⼤员,可见重视。
九⽉⼗六⽇揭榜,虽然舆论已经哗然,但科举考试历来中者喜落者悲,并没有引起官府注意。
乡试结束后,柏葰也晋升为⽂渊阁⼤学⼠,再加上⾝兼军机⼤⾂,他已位极⼈⾂。
⽹站建设谁知好景不长,⼗⽉初七,御史孟传⾦上奏,指出这次考试⾥出现了舞弊⾏为,并且不⽌⼀起,牵涉到考官,戊午科场案由此案发。
咸丰相当重视,下旨由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兵部尚书全庆和陈孚恩会审,特令“此旨尔等看完, 交军机处写明发, 孟传⾦原折不必交军机处”。
调查结果,乡试果然有猫腻,⽐如中标的试卷,有的错别字达到300多个,“讹字⾄三百余”,这在科举中是难以想象的。
此外,还发现考⽣试卷被修改、调包等舞弊⾏为。
接着调查下去,结论是考⽣罗鸿撰,通过关系求助同考官浦安,浦安⼜通过主考官柏葰家丁靳祥说服了柏葰,把罗鸿撰已被淘汰的试卷改成了中试。
最严厉的是事后的处罚。
载垣、端华等上奏案情, 提出处理⽅案,别的都还好说,其中有⼀条,“(柏葰)⽐照交通嘱托,贿买关节例, 拟斩⽴决”,这让咸丰有点为难。
⼤学⼠柏葰作为主考官和直接责任⼈,当然难辞其咎。
然⽽柏葰⼜是朝廷重⾂,深受咸丰倚重,如何处理柏葰,成了问题的焦点。
按照咸丰的意思,处死柏葰⼼有不忍,“柏俊早正揆席, 勤慎⽆咎, 欲曲待之”,他是想从轻发落的。
这时,肃顺的意见起了决定性作⽤。
肃顺认为:“取⼠⼤典, 关系⾄重, 亟宜执法, 以惩积习”, 柏俊罪不可宥,“⾮正法不⾜以儆在位”。
权衡之下,咸丰准奏,柏葰被判斩⽴决,成为清朝唯⼀⼀位因为考试舞弊被处死的⼤学⼠,也会⾃科举制开创以来,因为舞弊被问斩的最⾼级官员。
科场案清代最惨烈的戊午科场舞弊案
科场案清代最惨烈的戊午科场舞弊案中国历史上几宗最大、最惨烈的科场舞弊案,都发生在制度最细密的有清一朝;而登峰造极者,莫过于咸丰八年的那一场戊午科场大案。
晚清顺天贡院1905年,清廷宣布废除科举,一位身在山西的举人刘大鹏听闻后顿感“心若死灰,看得眼前一切,均属空虚”。
这种巨大的失落感来自于对科举制度的依赖与热望。
如史学家罗志田所言,延绵千年的科举考试制度,是“一项集文化、教育、政治、社会等多方面功能的基本体制”,它适应了耕读社会的需要,为社会开启了一条上升通道。
从理论上,任何身家清白的男性都有可能通过考试担任一定级别的官员,它在行动和制度上落实了中国传统的“布衣卿相”梦想。
古往今来,无数士子将一生押在科举考试上,期望一朝跃龙门,光宗耀祖,衣锦还乡。
在这样巨大的压力之下,旁门左道自然应运而生。
伴随着科举考试的,是永远无法彻查杜绝的舞弊行为。
夹带、抄袭、冒籍、倩代……即使清廷制定了《钦定科场条例》,将科举考试纳入法律范围,也无法抑制这轰轰烈烈的舞弊风气,终究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中国历史上几宗最大、最惨烈的科场舞弊案,都发生在制度最细密的有清一朝;而登峰造极者,莫过于咸丰八年的那一场戊午科场大案。
“条子”牵出舞弊大案咸丰八年(1858),农历八月,又是一个大比之年。
这一年顺天乡试的主考官,选中的是63岁的柏葰。
八月六日,接到任命,他即刻与两名副主考官—兵部尚书朱凤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程庭桂在午门外坐上亮轿,直奔崇文门的贡院。
顺天乃天子脚下、首善之地,又是录取举人最多的一省,首场试题都需由皇帝“钦命”,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因此,顺天乡试主考官必须由进士出身、具有真才实学的一二品大员担任。
柏葰于咸丰六年(1856)升任军机大臣,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不久又任职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官秩为从一品,已近人臣顶峰。
年过花甲而能再掌北闱大典,不禁让他喜出望外。
乡试三场,八月初九开始,至十六日结束。
虽然十来天里也发生了种种让人手忙脚乱的事情—例如考卷用纸来迟差点来不及刻英官员互相怄气等等—但总算都一一解决,平平安安到了九月放榜。
清朝历史上三大科场案之一,为什么柏葰被咸丰帝下令处决?
清朝历史上三大科场案之一,为什么柏葰被咸丰帝下令处决?本文导读:科举考试是读书人获得功名利禄的重要渠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句俗语并非完全出自老百姓对知识的敬畏,而是反映了民众对通过科举制获得崇高社会地位之人的艳羡。
由于科举制在古代社会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想在科举考试中舞弊者为数不少。
清朝顺治与康熙年间均发生过重大的科举舞弊案,清朝中后期官场贪污腐化之风愈演愈烈,从而为科举舞弊提供了温床。
轰动一时的“戊午科场案”起因于一个戏子。
咸丰八年的顺天乡试,满族旗人平龄高中第七名。
由于平龄曾经演戏,在古代戏子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而获得功名的读书人则受到整个社会的尊敬。
因此,一个戏子的高中在京城引起了轩然大波。
御史孟传金向咸丰帝检举此事,认为平龄的誊录试卷与考试试卷不符,可能存在作弊行为,请求进行审查和复试。
咸丰帝下令郑亲王端华、怡亲王载垣、户部尚书全庆、兵部尚书陈孚恩等调查。
经调查,平龄的考试试卷草稿不全,所作的诗竟然还有错别字。
咸丰帝要求勘察本次乡试的所有试卷,结果发现五十多人的试卷存在问题。
载垣等查出此次科考高中的罗鸿绎通过同乡关系托请考官照顾,经过层层疏通说情,本次乡试的主考官柏葰最终将一位已经考中的考生替换成罗鸿绎。
事后柏葰收受了罗鸿绎及下属“孝敬”的28两银子。
柏葰此时刚任文渊阁大学士不久,道光帝与咸丰帝都对其非常倚重,咸丰帝对于如何处置柏葰颇伤脑筋。
最终为了杀一儆百,整顿科场风纪,咸丰帝决定将柏葰处决。
柏葰不仅是清朝死于科场案职位最高的官员,也是自隋朝实施科举制以来死于科场案职位最高的官员。
除了柏葰以外,“戊午科场案”中另有4人被处决,因涉及该案而受到惩处的达91人。
但“戊午科场案”的震慑力并不能长久,事后一段时间内科场风气暂时好转。
但好景不长,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后,科场舞弊之风又开始大行其道。
历史奇案:戊午科场舞弊案
历史奇案:戊午科场舞弊案明清时期,科举考场频频出现的“关节条子”是最时髦的作弊手段,一度有取代夹带、枪替等作弊手段的趋势。
“关节条子”就是有钱有势的人与考官约定在试卷的某处用一些字眼作记号,并把这些字眼写在条子上交给考官,考官在阅卷时特意留心,凭着条子上的字眼一一对照,完全吻合者就是要录取的考生。
当然,考官能如此俯首帖耳地为考生服务,是因为考生在条子上标明了事后给考官的辛苦费。
清道光、咸丰年间,这一手段更是风靡科场。
每逢科考,考生们四处奔波,挖门子、找路子,辗转相托,想方设法与考官搭上关系、递上条子。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一时期,不仅考生以递不上条子为憾,考官也以收不到条子为耻。
据清代笔记载,考官欣然接受条子,甚至主动索要,或为收拢门生,扩大政治势力,或为了满足虚荣心,似乎收的条子越多,自己的威望就越高,权势就越大。
结果,自然是“此风已久,昌言无忌,恬不为怪”,科场风气糜烂不堪。
清朝咸丰八年(1858年)戊午年,经历了康乾盛世治隆繁盛的清廷已经逐渐病人膏肓,内忧外患日趋严重,但其规章制度仍在按部就班地沿着先前的轨道运转着。
这一年,又是三年一次的乡试大比之年。
戊午年的这次乡试,各地方都进行得波澜不惊,唯独在天子脚下的顺天举行的考试却出了大乱子。
这年的八月初六日,按照安排,皇帝钦点了此次顺天乡试的主考官和副主考。
主考官是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柏葰,两位副主考分别由兵部尚书朱凤标和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户部右侍郎程庭桂担任。
接着,三位主考官就带了行李,赶到贡院,开始为期月余的、与外界隔绝的乡试工作。
柏葰,原名为松葰,字静涛,蒙古正蓝旗人,道光六年(1826年)进士,先任内阁学士,在刑部、户部、吏部等做过侍郎,为官老成持重,很得咸丰帝的宠信,后升为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为从一品的高官。
63岁,又能被钦点为主考官,是一份很光宗耀祖的事。
在同僚的祝贺声里,柏葰入闱后随即展开了紧张有序的工作。
此次顺天乡试考生有上千人,最后录取300名,整个考试过程比较顺利,到九月十六日发榜时,一切都平静如水。
那个在晚唐趁乱割据湖北长达19年的戏子,后来怎么样了?
那个在晚唐趁乱割据湖北长达19年的戏子,后来怎么样了?乱世崛起演员在眼下是一个很火、收入也十分不菲的行业,但在古代,戏子、伶人是很没有地位的,甚至不能和其他平头百姓通婚。
晚清著名的“戊午科场案”的黑幕之所以闹得舆论大哗,就是因为一个戏子取得了高名次。
取得高名次还在其次,问题是戏子是连参加科举的资格都是不应该有的。
而在无人维持秩序的乱世,戏子出头的可能性当然就大一些了。
唐僖宗乾符(874年- 879年)末年,以黄巢之乱为代表,民变蜂起。
为了抵御农民军,鄂州刺史崔绍组建了一支民风强悍的民兵,称为“土团军”。
而就在这支军队中,就有这么一位叫杜洪的戏子,因功被授为牙将。
中和四年(884年),也就是黄巢之乱平定的这一年,因为军阀钱镠占据杭州,朝廷任命的杭州刺史路审中无法上任,只能停留在黄州;同年,崔绍去世,鄂州无首。
当不了杭州刺史,当个鄂州刺史总行吧?路审中征召三千士兵,接手鄂州。
杜洪见状也有样学样,驱逐了岳州刺史,自称刺史。
黄巢虽死,余党仍在。
光启二年(886年),周通农民军攻打鄂州,路审中弃城而逃,杜洪当仁不让接管了鄂州,自称武昌军节度留后,并且得到了唐僖宗的认可。
说是认可,其实也就是默认现状。
鄂州,就是武昌军的治所,武昌军治下有鄂、岳、蕲、黄、安、申六州。
但岳、蕲失控了。
杜洪很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所以他的人生目标比较现实:抱好大腿,做好小弟。
死心塌地他拜的大哥,是当时逐鹿中原的大军阀宣武军节度使朱全忠。
当时,以淮南节度使杨行密为首的东南藩镇不买朱全忠的账,杜洪就阻断了他们进贡朝廷的道路。
乾宁元年(894年),杜洪的下属黄州刺史吴讨转投杨行密,杜洪攻打吴讨,吴讨向杨行密献城,杨行密命都将先锋指挥使瞿章权知黄州。
乾宁三年(896年),杜洪、镇海节度使钱镠、镇南节度使钟传因为忌惮杨行密,都向朱全忠求助,于是朱全忠命养子汝州刺史朱友恭率一万步兵骑兵南下以为救援。
无论杜洪阻断东南地区的进贡是不是为了向朱全忠表忠,受损的毕竟是朝廷。
晚清第一刺杀大案的来龙去脉
晚清第一刺杀大案的来龙去脉在广州吉祥路西侧,市政府北邻,有一条名字令人好奇的街道,其名曰“新墙头”、这“墙”原非寻常百姓家。
它的“新”更有着一段不寻常的故事。
在清代之时,今天广州的人民公园和市政府,是广东巡抚衙门的所在。
清朝的地方巡抚是总揽一省军事,行政、司法的封疆大吏,而他的办公地点自然是高墙深院,戒备森严。
就算如此森严的戒备也有缝隙可钻,再高的墙也挡不住胆大包天的革命志士。
光绪二十六年10月28日凌晨,轰隆巨响,巡抚衙门的后墙崩塌了一大段,睡梦中的广东巡抚德寿被震堕落地,吓得魂飞魄散……巡抚署内一片慌乱。
一场惊天的爆炸,揭开了民国第一刺杀案的序幕。
自古英雄出少年案发第二天,一位体弱多病、样貌斯文、举止文静的年轻后生被清廷爪牙捕获,谁也无法想象这么一位文弱书生竟然敢行刺当朝高官,而这位策划炸死广东巡抚德寿的是当时的青年革命志士史坚如。
史坚如是广州人士,1879年生,家庭比较富裕,较早地受到西方民主自由共和思潮的影响,喜读新书,关心国事。
有关史坚如的出身,有说他是明末抗清英雄史可法的后代,这已经无从考证。
唯一能查到的是在《革命逸史》中提到史坚如是穆堂的后人,穆堂即史澄,是咸丰同治年间的翰林,广东著名学者。
作者冯自由先生在书中称赞,史坚如是名门之后,一生继承了当年史公舍生取义的风骨。
史坚如从小关注时事,为中华的衰落忧心忡忡。
中日甲午战争清朝惨败,以及随后割地求和的消息传来,当时的史坚如为此痛心疾首,他愤然疾呼:“今日中国,正如千年破屋,败坏不可收拾,非尽毁而更新之不为功”。
慷慨激昂赴革命1898年,当北京传来的戊戌变法失败的消息,对史坚如触动很大。
据邹鲁所著《中国国民党史稿》记载,他对残杀维新党人的慈禧太后充满愤恨,说:“此老妇可杀也!”他与友人“备述其事,相与嗟叹,决意推陷廓清之举动”。
史坚如确立起反清革命的志向,立志做“世界第一等事业人物”。
后来他到香港结识了陈少白和杨衢云,经陈、杨介绍,加入了兴中会。
盘点历史上的科举事件 明朝南北榜事件在清朝延续下去
盘点历史上的科举事件明朝南北榜事件在清朝延续下去本文导读:今天聊聊明朝南北榜事件!那么这个南北榜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那就是朱元璋在位的洪武30年,在南京举行的全国会试发榜了。
总共录取贡生是52名,经过殿试之后高中状元的是福建人,陈安,但是有人注意到金榜题名的52名贡生,全都是南方人,北方的一个都没有,而更巧的是这次主考的考官是刘三吾,他是湖南茶陵人,也是南方人。
这个发现很快就引起了北方考生的不满。
他们认为这里面有问题,北方人士大为不满,就议论纷纷,有的甚至于做出一些过格的行为,比如把皇榜给撕了,有的联名写信上书,说取试不公。
事情闹大之后,朱元璋马上下旨,让张信等十二位大臣去重新评阅试卷,看看这里面到底有没有问题。
那么重新阅卷的结果是怎么样?在当时由于南方的文化胜于北方,所以说在当时这种考试这些卷子通过复查还是优秀的,但是这个结果,朱元璋很不高兴。
因为明朝刚刚平定北方没多久。
他需要北方的人心呀!怎么办?就在这时候有人打了一个小报告,说张信这些人故意把北方最差的卷子拿出来,给皇上看,这一下朱元璋可就发飙了,他立即命令刑部严查此案,把会试的考官和所有的贡生全部都抓了起来,还抓了他们家的好几百人。
就这样通过严刑逼供,刑部造出了一个600多人的徇私舞弊的证词,按照这份证词朱元璋大笔一挥,除了将已经85岁的刘三吾革职,发配边疆之外,其他所有的官员,包括奉命复查的张信等人,还有全部的贡生,包括状元,陈安在内通通都杀了。
这就是震惊史册的南北榜事件,上演了一出科场上的悲剧。
但是这样的悲剧并没有结束,在清朝顺治年间还上演过一次。
不过这一次出了一个很勇敢的奇人。
哈哈,竟然交了一张白卷。
他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这个人就是一个叫做吴兆骞的举人,那是在顺治14年三月份丁酉,科考顺天府乡试发榜,可是这个榜很奇怪,京官三品以上的子弟榜上全部都有,因为这些人全部都买通了主考官李振业,结果顺治帝把李振业等等七个考官全给杀掉。
戊午科场大案
戊午科场大案
江心
【期刊名称】《江淮法治》
【年(卷),期】2017(0)22
【摘要】科举考试舞弊现象伴随着科举制度的产生而出现。
咸丰八年,清朝爆出戊午科场大案。
那年是三年一次的乡试大比之年。
皇帝钦点了顺天乡试的主考官和副主考。
主考官是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柏葰,两位副主考分别由兵部尚书朱凤标和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户部右侍郎程庭桂担任。
整个考试过程比较顺利,【总页数】2页(P38-39)
【作者】江心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咸丰朝“戊午科场案”考论
2.清代戊午科场舞弊案
3.对戊午科场案的考察
4.再论清代科场案——以戊午科场案为中心
5.从对戊午科场案的差异性理解看晚清社会心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晚清第一大案--戊午科场案
导语:当社会目睹违法行为麻木不仁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些违法行为就会逐渐变成社会的潜规则,甚至进一步变成显规则,结果必然是有法不依,黑
当社会目睹违法行为麻木不仁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些违法行为就会逐渐变成社会的潜规则,甚至进一步变成显规则,结果必然是有法不依,黑白是非不分,公平公正荡然无存。
清朝咸丰八年(1858年)为干支纪年的戊午年,这一年正逢首都顺天府(北京)的乡试(考中者为举人),主考官是协办大学士(从一品)、军机大臣蒙古正蓝旗人柏葰,副主考是户部尚书朱凤标和左副都御史程庭桂。
八月初八日乡试一开场,即谣传在考场所在的贡院大堂发现了大头鬼,据传贡院中的大头鬼不轻易出现,出现一定有大案将要发生。
九月十六日发榜,前十名中赫然见旗人平龄,他是一位著名的京剧票友,经常登台演出,因而引起舆论大哗,质疑优伶居然能高中举人。
十月初七日,御史孟传金上奏咸丰皇帝,参劾此次乡试有舞弊行为,特意指出“平龄朱墨不符”。
为了防止考官认出考生笔迹从中舞弊,清代科举考试规定考生亲笔所写的试卷用墨笔,然后指定人员用朱笔照抄呈送考官批改,“朱墨不符”即意味着平龄的试卷已经被篡改或调换。
咸丰命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户部尚书全庆、兵部尚书陈孚恩会审此案,戊午科场案就此开场。
平龄被提审,但不久即死于狱中。
等重新勘察平龄的试卷后,竟然发现其墨卷内的草稿不全,朱卷内也有七个错别字曾被人改动过。
十月二十四日,此次乡试的全部试卷在圆明园的九卿朝房重新勘察,发现“本年乡试主考、同考荒谬已极”,有错误的试卷竟然有多达50多本,甚至有一人的试卷错别字达三百多字,竟然也中举。
咸丰闻讯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