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课堂教学落到实处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山西省平定县冠山联校洗马堰学校刘素芬参加工作到现在,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告诉我:要想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从而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积极、有效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而如何创设情境,合理引导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上做文章。
我所在的工作单位班级容量较小,每个班级平均近20人。
但学生来源较广,波动性大,有外省份随父母暂住在我校附近的学生;有外乡镇暂住在我校附近的学生;有随祖父母或外祖母生活在我校附近的学生。
这些学生行为习惯不太好,更无法谈得上有良好的学习方法。
而这部分学生是我校学生总数的50%,为此针对我校生源现状及我们农村小学教育教学条件相对落后的现实条件,我校教师在实践中探索提出了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经过教师们十多年的实施已成共识并形成了我校小学数学教学的特色。
我们认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创设情景,回顾旧知——主动参与,探究新知——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全课小结,深化新知。
一、创设情景,回顾旧知“温故而知新。
”这是教学的起始环节,时间不超过五分钟,针对学生学习新课所需要的关键性的旧知识和重点技能技巧组织学生复习。
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教给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就是转化的思想,在这个环节也就是提前渗透转化思想,以旧引新,分散难点,为学习新知识铺路搭桥,促进知识正向迁移。
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百分数中的“用百分数解决问题”例3时,我用投影出示准备题:1、把下列分数化成百分数。
小学数学精美范文-“三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实效_通用版
“三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实效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阵地, 如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精神, 创设新型的数学课堂,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一直是我们数学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思考的问题。
如何创新课堂教学, 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呢?笔者通过实践, 认为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要做到“三新”。
一、教学理念要新理念决定实践, 有什么样的理念, 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 受传统数学教学理念的影响, 数学教学只是把学生当作一个被动接受的容器, 教师单方面的灌输, 学生只要通过课堂学习可以解答书本上或试卷上的题目就可以了。
这种数学教学理念是狭隘的, 短浅的。
2019年版的《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 “要面向全体学生, 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如果我们要求学生总是千篇一律地完成相同的学习任务, 这就不符合新课标的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所以, 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要确立这样一个理念, 那就是我们的数学教学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原有的知识水平, 要让每一个学生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都能够有所发展, 而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要达到教师所要求的理想状态。
所以, 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 要更新我们的教学理念, 首先要把班中的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摸清楚, 知道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已有数学经验, 然后在课堂上才能有的放矢。
其次, 在教学过程中, 要把自己的教学观念从单纯的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上来, 要合理组织教学活动, 采用启发式教学, 开放我们的教学空间,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 都能够主动地去学习。
二、教学目标要新教学目标是数学课堂教学的线索, 课堂教学要围绕教学目标层层展开。
它决定了我们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导向、方法与途径, 更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起到决定性作用。
从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的变革来看, 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目标也在一步步的完善与更新, 从多年前《数学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要掌握双基能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目标到后来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课堂要完成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过程与方法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再到2019年版的《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四维目标(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
寓教于乐,实现小学数学高效教学
寓教于乐,实现小学数学高效教学寓教于乐,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尤其需要注重在游戏、实践中让孩子们能够快乐地学习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如何实现小学数学高效教学,让孩子们在快乐中成长。
要注重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往往比较难理解和接受。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数学知识。
可以通过数学游戏、数学故事等形式,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比如通过数学游戏让学生学习数学运算,通过数学故事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都是很好的方法。
这样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同时也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数学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数学概念和解决数学问题。
可以通过数学实验、数学建模等方式,让学生们亲自动手去计算、测量、观察,并从中总结归纳规律。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体验和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注重综合素养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数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让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同时培养综合能力。
比如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进行思维导图、逻辑推理等综合能力的训练,让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不仅仅是单一的知识,更是全面的素养。
要注重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
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进行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上成长。
可以通过个别辅导、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们在个性化的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激发他们更大的学习潜力。
活跃小学数学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有效性
活跃小学数学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有效性数学课堂氛围的活跃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效果。
一个活跃的数学课堂氛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有效性,是每个数学老师都要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课题。
一、建立互动的学习氛围互动是一个活跃课堂的重要基础,互动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还包括学生之间的互动。
教师应该注重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和学生们打成一片,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友好和关怀。
教师还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工具和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通过提问、讨论、合作等方式,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二、精心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而且对于活跃课堂氛围的营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丰富多彩、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充分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角色表演、游戏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灵活运用教学技巧教学技巧是活跃课堂氛围的重要保障,只有教师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提高教学效果。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灵活运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亲自动手解题、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等教学技巧,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学生更加主动参与。
四、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情感体验直接关系到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态度和兴趣。
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正确树立数学学习的态度,鼓励学生比较、分析、总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逐渐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励学习者、引导他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学习价值,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快乐、满足、自信、好奇等积极情感。
五、注重知识的延伸和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知识的延伸和应用,引导学生通过掌握基础知识,进一步深入探索学科的内涵,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实践与探索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践与探索摘要: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师减负增效能否落到实处。
本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明确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效的练习设计,巩固课堂教学效果五方面出发,就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探究一二。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如何在学生面前展示出一个五彩缤纷的数学世界,把抽象枯燥的数学变得生动有趣,让他们发自内心地爱数学,主动地运用数学,我认为关键是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
近几年来,我在学习同行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工作。
通过实践,我深刻体会到,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明确教学目标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个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必定能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那么,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的制定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首先,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通俗地讲,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合理地安排一节课的信息量。
由于不同级的学生思维发展水平不一样,对低年级和高年级的学生要进行区分,相应的教学进度也要区别对待。
其次,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也要有所区分,这样能够避免教师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以致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古人云:“疑者,觉悟之机也。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现代教学论认为,激疑是教学的重要策略,教师善于激疑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有学习的好奇心,才能把精力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教学中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1.12《有理数的乘法(一)》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1.4.1 有理数的乘法(1)1.成功之处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本节课的教学教者以知识为载体,以展示思维过程为主线,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培养学生探索、合作精神,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的教学目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到实处。
本节课特别注重“知识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
“过程”是丰富多彩的,往往体现数学的思想方法和价值;结论是重要的,但结论的获得离不开过程。
因此在研究有理数乘法时,首先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解答有关“水位变化”的问题;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把实际问题“数学化”,探索有理数乘法的法则;最后让学生对所得的数学式子进行观察思考,引导学生感受“规定”的合理性,明晰结论,归纳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另外在归纳法则时,教者还引导学生类比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归纳方法进行分类讨论,同时与小学的乘法进行类比,找出异同点,从而让学生建构起自己的“有理数乘法”的认知结构。
这样不仅让学生学了知识,也让学生长了智慧,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也得以培养与提高。
新课标在课程实施建议中强调:有条件的地区应尽可能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增加数学课程的技术含量。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大量的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直观形象地呈现方式,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不足之处1)在探究法则的过程中,尽管在情景中的实际含义是由学生完成的,但教师的教学痕迹还是比较明显,可以更加开发一些,探究的程度不够。
2)总体设计前重后轻,使后面的例题讲解和习题练习进行有点快。
3)课堂知识容量有点大,应该精简习题。
4)对学生灵活方法的鼓励和及时评价,还要进一步提高。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争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对新课标下的新课堂的丰富内涵进行积极的探索与有益的尝试。
着力做到新课堂是数学活动的场所,是讨论交流的学堂,是渗透德育的基地。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数学课堂教学更应注重实效——面对当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诸多现象引发的思考及探索
师 : 来 我们 过去 学 过 的知 识 都 没 法 解 决 这 个 问 题 , 天 看 今 我 们 就 一起 来 学 习 新 的知 识 “ 通分 ” 。 这个 情 境 的创 设 , 既符 合 学 生 的心 理 特 征 , 动 了学 习兴 调 趣 . 让 学 生 复 习 了 同分 母 、 分 子 分 数 比 较 大 小 的 旧 知 。 又 同 情 境 的 创 设 充 分 调 动 起 了 学 生 原 有 的 生 活 经 验 或 数 学 背 景 . 发 起 由情 境 引 起 的数 学 意 义 的 思 考 , 而 让 学 生 有 机 激 从 会 经 历 “ 题 情 境 一 建 立 模 型一 解 释 或 应 用 ” 一 重 要 的数 问 这 学活动过程。 个 好 的 数 学 问题 情 境 应 具 有 衍 生 性 , 也 就 是 通 过 这 个情 境能够产 生一连 串 、 环相扣 、 环 由浅 人 深 的 问 题 。 此 , 因 我 们 在 创 设 情 境 的 时候 , 思 考 这 样 的 情 境 是 否 存 在 “ 而 要 华 不 实 ” 问 题 , 蕴 含 了多 少 数 学 问 题 , 发 了 多 少 数 学 思 的 它 激 考 。 我 们 要 让 所 创 设 的 情 境 , 学 问 题 多 一 些 , 考 价 值 大 数 思
维 交 流
040 ) 2 00
同 . 比分 母 , 母 小 的分 数就 大 , > , 以说 爸爸 最 喜 欢 就 分 所
2 3
桃花。 师 : 小 东 最 喜 欢什 么花 ? 那 [ 有 学 生举 手 ] 没 师 : 什 么 不 能做 出判 断 ? 为 生: 因为 和二 的分子、 分母 都 不 相 同 , 好 比较 。 不
1 0 1 5
在 新 课 程 实施 过 程 中 ,刻 意追 求 形 式 之 风 存 在 于 不 少 的 数 学 课 堂 . 得 数 学 教 学 极 具 “ 赏 性 ”显 示 出一 派 “ 使 欣 , 喜人 ” 的 景 象 。 别 是 一 些 公 开课 、 示课 , 师 使 出 浑身 解 数 , 设 情 特 展 教 创 境 、 践 操 作 、 组 讨 论 、 作 交 流 等 , 出不 穷 , 生 的 学 习 实 小 合 层 学 兴 趣 得 到 了 激 发 , 生 参 与 热 情 高 涨 , 似 乎 说 明数 学 课 程 标 学 这 准 理 念 已经 落 到 实处 了 。 形 式 的背 后 露 出 浮华 , 但 折射 出一 些 值 得 思 考 的 问 题 : 学 问 题 少 了 , 考 感 悟 少 了 , 维 交 流 少 数 思 思 了 , 力 提 高少 了 。倘 若 不 冷 静 反 思 , 很 容 易使 数 学 教 学 误 能 则 入 “ 途 ” 当务 之 急 是要 让 数 学 课 堂 更 注重 实 效 。 歧 。 华 丽情 境 应 少 一 些 。 学 问 题 应 多 一些 数 《 学 课 程 标 准 》 出 , 学 教 学 要 紧 密 联 系 学 生 的生 活 数 指 数 实 际 . 学 生 的 生活 经 验 和 已有 知 识 出发 , 设 生 动有 趣 的情 从 创 境 。 确 , 数 学 教 学 中 , 的 问题 情 境 能 激 发 学 生求 知 欲 、 的 在 好 唤 起 学生 学 习兴 趣 。 因此 , 境 创 设 已经 成 为 当前 数 学 教 师煞 费 情 苦 心 的一 件 事 , 他们 往 往 为 了 突 出 “ 、 、 ”挖 空 心 思地 创 新 奇 趣 , 设 华 丽 的情 境 . 而结 果 却 引 发 了 不少 问题 。 然 案例( )《 分》 一 :通 一课 的教 学 片段 师 : 面 是 小 东 一 家 对 自家小 花 园的设 计方 案 。 下
如何把小学数学自主教学落到实处论文
浅谈如何把小学数学自主探索教学落到实处《新课标》指出:学生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对象的某些特征或与其他对象的区别和联系,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实践证明,课堂教学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既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过程,教学过程的关键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通过探索、发现、思考、辩论、论证来学习新知识,解决数学难题。
一、用心引导,培养探索兴趣教师要提供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自我发现新知识。
对于学生的探索活动,教师要引导而不是代替,促进而不是强迫,要逐步培养探索的兴趣,享受探索的乐趣。
我们要求教师给每个学生在课堂上至少有1/3主动探究活动时间保证。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大部分时间花在教师按编制的程序,或讲解或与学生“一问一答”地执行教案上,大部分学生处在被动听“问答”的状态。
尽管听问答也要集中注意力,但基本上是接受式的。
我们要求教师改变这种状态,每节课至少要有1/3的时间让每个学生主动探究性学习,包括思考、猜测、假想、操作、练习、验证、讨论等各种方式,即使用一问一答的方式,也要求教师尽可能扩大提问面。
这一看似简单但略带强制性的时间要求,实际上成了其它方面改革的突破口。
如学生学习了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方法后,让学生去研究这样一道题,由两个正方形组成的如图所示的图形,只知小正方形的边长为6,求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开始学生会觉得很简单,因为它与知道两个正方形边长的题目很相似,再仔细一看,发觉缺少一个条件,即缺少大正方形边长,于是陷入一种困惑,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去探究。
二、操作互动,寻找探索方法师生互动的多种方式的形成,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提高、师生在课堂上承担角色的多元化相关,其本质是课堂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
以往的课堂,课堂上所教的一切都是教师根据对大纲教材的理解、教育参考资料和个人经验,上课前准备好的。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提高的几点看法南康市赞贤小学王佑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都在努力学习和实践着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课堂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生机,教师运用录音、录像、电脑、教具、挂图、卡片等多种手段;游戏、故事、实践操作、媒体渲染等多种形式创设教学情境,极大地丰富了数学课堂,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和探索的空间,创设了合作互动,平等对话的平台。
但是,我们也发现,有些教师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诸多的操作材料,学生却是为“操作”而“操作”,为“讨论”而“讨论”,为“合作”而“合作”,表面上热热闹闹,但教学活动是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效果不理想。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深思,下面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谈谈我个人的几点浅显看法。
一、课堂教学的现状为了推进课程改革的发展,探索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首先,我们就得谈谈当今课堂教学的现状,也就是说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听课、亲身经历,与同行交流和向专家请教,我认为当今的课堂教学存在如下的问题。
1、有的课堂,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显露出浮躁,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典型表现在“自主”变成了“自流”,课堂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却是教师有针对性进行的引导、点拨和具体帮助的重要职责。
2、有的课堂,有“温度”无深度。
课堂上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
虽然让人感到热闹、喧哗,但极少让人怦然心动,究其原因,就是课堂缺少思维的力度和触及心灵深处的感受。
3、有的课堂,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
学生之间在缺乏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的背景下,而应付式、被动式的进行“讨论”,缺乏平等的沟通和交流,尤其是缺乏深层的交流和碰撞。
4、有的课堂,探究有形无实。
学生只是机械地按部就班地经历探究过程的程序和步骤,缺乏好奇心的驱使和思维的探险以及质疑,从而导致探究的形式化和机械化,变成没有内涵和精神的“空壳”。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效性
—
。 。
学 术 论 坛
如何提 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效性
李 凤 芹 ( 山市开平 区体 育运 动学校 河北唐 山 唐
032) 6 0 1
摘 要 : 文 结 合 课 程 改 革 的 实 践 从 四 个 方 面 阐 述 了如 何 提 高课 堂 实 效 性 , 调 了数 学课 堂 应 “ 本 强 以 ,关 持 续 发展 ” 通 过 营造 和 谐氛 I 、 入钻 研教 材 、 化 课 堂 结 构 培 养 学 习兴 趣 , 教 育改 革 的新 思想 , 。 I 深 1 优 使 新观 念 , 到 实处 。 正达 落 真 到提 高课 堂 实效 性 的 目的 。 关键词 : 氛围 教 材 结构 兴趣 实效性
随 着 义 务 教 育 阶 段 国 家 数 学 课 程 标 准 》 不 断 深入 , 为 一 线 的 教 育 工 作 者 , 的 作 我 们 清 楚 地 认识 到 , 青改 革 的 新 思 想 、 教 新 观 念 , 有真 正 融 入 教 师的 脑 海 和 行 动 中 , 只 融 人 到 课 堂 教 学 的 每 一个 环 节 , 过 每 ・ 通 位 教 师 和 学 生积 极 的 参 与 , 才能 落 到 实处 。 广 大 教 师 积 极 探 索 课 堂 教 学 改 革 , 弃 传 摒 统 的 教 学 方法 而 采 用 情 景 设 置 、 手 实践 、 动 主动 探 究 、 合作 学 习 等新 的教 学 方 法 , 充分 调 动 学 生 学 习 的 积 极 性 , 发 学 生 学 习数 激 学 的 兴 趣 , 到 _较 好 的 效 果 。 在 这 “ 收 r l 但 热 闹 ” 课 堂 教学 背后 , 们 不 准 发 现 , 些 的 我 有 教 师过 于 追 求 课 堂 教 学 改革 的 形 式 , 导致 学 生 知 其 然而 不 知 所 以然 , 础 掌握 不 中 。 基 那 么 怎 样 才能 提 高 数 学 课 堂 教 学 的 实效 性 呢? 经过 几千 的 教 学 实践 有 以 F L 感悟 。 r J点
对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与探究
过程 。 让 学 生 全 面参 与 . 得 出线段 、 射线 和直 线 的概 念 及 表示 方 法, 总结 出线 段 、 射线 和直 线 之 间 的 区别 和联 系 。 教 学 活 动是 师 生 共 同 参 与课 堂 活 动 . 在 教学 中 , 教 师 善 于创 设 情境 , 鼓励 学 生 积极学习 . 主 动参 与 , 善 于 从 学生 的年 龄特 征 和 个 体差 异 出发 , 让 学 生 自己发 现 问题 、 解 决 问题 , 最 后 得 出结 论 。这样 , 学生 才 会 主动 探 索 、 学会 学 习 , 主 体 作用 才能 得 到充 分 发 挥 。 ( 三) 巧 选 数 学教 材— — 为 有 效 课 堂 助推 如 何 让 数 学 贴 近 学 生 的 生 活 实 际 .从 而 使 学 生 对 数学 产 生 一种 亲 近 感 , 这 是 一 个 值 得 研究 的问 题 。 数 学 教 学 要 紧 密 联 系学 生 的生 活 实 际 , 从 学 生 的生 活 经 验 和 已有 知 识 出发 , 让 数 学 生活化 , 生 活数 学 化 , 这 样 学 生 学 习数 学 才 有 亲 近 感 , 学 习 兴趣才会更浓厚 , 学习数学才会更 轻松 、 愉快, 学 习 效 果 也 才 会 更 好 。我 校 方 老 师 执 教 的 《 有 理 数 的加 、 减、 乘、 除混 合 运 算 复 习》 一课 , 细细品味 , 感 受 颇 多 。开 课 伊 始 , 方 老 师 巧妙 地 选 取 全 民运 动 会 的 城 镇 足 球 联 赛 这 一 即时 性 的 生 活 资 源 .通 过 精 心设 计 的 四个 小 问 题 , 全 面 地 复 习 了有 理 数 的 加 、 减 、 乘、 除 的法则 . 以及 减 法 转 化 为 加 法 、 除 法 转 化 为 乘 法 的转 化 思 想 。 选 取 的素 材 如 果 是 学 生 熟 悉 的 ,能 对 知 识 的 理 解 有 一 定 的 帮 助, 学生 就 会 乐 于接 受 。 这 样 的 素 材能 更 好 地 为数 学 教 学 服务 、 为 学 生 的发 展 服 务 。 如: 多 媒 体 出示 全 名 运 动 会 的 城镇 足球 联 赛 画 面 。 在 全 民 运 动会 的城 镇 足 球 联 赛 中 ,前 三 甲的 三 支 球 队 某 两 场 比赛 的 净 胜球 情 况 如 下 表 所 示
让数学课堂充满创新活力
让数学课堂充满创新活力一、创设以“民主和谐为真谛”的课堂氛围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快乐等与知觉联系起来的温和、愉悦、宽松的情绪,对认知具有组织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教学已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思想碰撞、交流共鸣的过程。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相互尊重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将会消除胆怯和依赖心理,他们便可以无拘无束地充分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不怕出错和失败,在这样的教学环境里,学生就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能积极探索和思考。
1.把爱洒向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和学生交朋友,要以一个大朋友的身份融入学生之中,并做到把爱洒向每一位学生。
由于遗传、教育条件、家庭和社会环境等不同因素的影响,学生表现出来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经调查表明,如果我们“喜”优“厌”差,学习暂时困难的学生受到“冷遇”,久之他们会对数学产生畏难情绪和自卑感受,体验不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而丧失学习的信心,从厌恶教师发展到厌恶数学学科;相反,如果我们给他们一席之地,课堂上多厚爱他们,让他们多发表意见,多进行个别辅导,让爱的阳光撒向每一位学生,在他们心目中建立起可亲可信可敬的形象,尊重学生的差异,还学生以自信、自尊,他们定会“亲其师而信其道”。
表现出异常高涨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发挥“体态效应”英国数学教育家利贝克在《儿童怎样学习数学》一书中指出:人获得信息7%来自文字,38%来自语言,而55%来自面部的表情,这也告诉我们发挥语言及表情的“体态效应”对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也尤显得十分重要。
因此,当我们一走进教室,就应面带微笑、精神饱满,动作神态逼真传神。
“相信大家这节课一定会积极动脑、发言、提出问题,你们一定会大有收获的!”“真棒,真会动脑,赛过同年时的爱迪生”等口头激励、表扬语,“别急,慢慢想”、“谁来帮忙”等温柔体贴的鼓励语并伴之以微笑信任的眼神,促使师生的情感交流,促进各种智力的展开。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总结(精选7篇)
北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作总结(精选7篇) ⽇⼦总是像从指尖流过的细沙,在不经意间悄然滑落,这段时间⾥,我们有得也有失,有苦也有甜,何不赶紧对过去⼯作做⼀个总结,以往后的⼯作做参照。
想必许多⼈都在为如何写好教学总结⽽烦恼吧,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北师⼤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作总结(精选7篇),欢迎⼤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作总结1 ⼀个学期来,本⼈严格按照学校的教学⼯作计划和科组计划,认真细读新课程标准,使教学⼯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以课堂教学为核⼼: 1、认真备课。
熟读教材,把握住教材的重难点,针对学⽣实际。
思考学⽣怎样学,确⽴教学⽅法,此外,在备课本中注重教师的引导,学⽣的主动学习过程。
充分理解课后习题的作⽤,精⼼设计好练习。
2、上课。
(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思考。
在教学中我注重利⽤学⽣⾝边的事和数来创设问题情境;常⽤学⽣⽣活中熟悉的例⼦来吸引学⽣的注意⼒,激发学⽣的学习兴趣,使学⽣在⾃主探索中获取知识,获得快乐。
(2)注重评价。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采⽤⼀些奖励措施对学⽣进⾏评价。
根据每个学⽣在课堂上的不同表现,采⽤加分的形式对其进⾏⿎励,⼀周⼀⼩评,每⽉⼀⼤评,奖励⼀些⼩物品,学⽣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氛也活跃起来,使传授起知识也⾼效起来,因为每个学⽣都在认真听讲,你不必再为维持课堂纪律⽽浪费时间。
3、作业批改。
与上学期相⽐,本学期在作业⽅⾯进⾏了多⽅⾯的改变,注重了作业的实效性。
作业本不仅是检查学⽣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还是我和学⽣情感交流的通道、教师改进教学的镜⼦。
通过作业本,我会发现学⽣在哪些知识点上掌握的不够,需要在下节课上加以强调。
也充分利⽤⼀帮⼀互助⼩组的⼒量,培养学⽣学习积极性,提⾼学⽣互助能⼒,并善于⽤激励性评语,或着⽤⼀个笑脸⿎励学⽣进步,对学⽣建⽴学好数学的信⼼,对激发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较好效果。
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发布时间:2022-03-18T06:52:17.185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3月4期作者:黄志华[导读] 数学是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
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
而课堂作为数学教学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研究并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现实意义。
黄志华五华县梅林镇中心小学 514413【摘要】数学是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时,《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
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
而课堂作为数学教学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研究并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2)03-052-01新课程标准理念下,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因此,从教材、课堂活动、课堂氛围、创设问题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几点提高小学数学有效课堂的教学策略,以促进数学教学发展。
一、提高教师教的有效行为,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俗话说“国无君,民亦乱”,在课堂教学中也是如此,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教师来带领这群无忧无虑的学生,那么,再好的学生也不过是“一盘散沙”,不能成就大业。
活跃小学数学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有效性
活跃小学数学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有效性一、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要想创建一个活跃的数学课堂氛围,就必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等来引导学生进入数学的世界。
可以在课堂上设置一些趣味数学游戏,或者通过数学实验来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乐趣。
还可以选取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数学题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只有让学生感觉数学是有趣的,才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成为知识的获取者和创造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具体做法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让他们通过交流和讨论解决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营造出一个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三、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数学是一门很注重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
通过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题目和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和探索,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可以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解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和讨论,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开发自己的思维能力。
只有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有效的激发和引导,他们才能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大的收获和成就感。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提升课堂效果在当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利用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
特别是数学课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丰富的数学教学资源,比如图片、视频、动画等,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技术也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手段和资源,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展示和解释数学知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数学课堂教学提效几点思考
关于数学课堂教学提效的几点思考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阵地,教学目标主要在课堂时段完成。
课堂如何提效一直是一线教师所关心的话题,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我从教数十载,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关于数学课堂教学提效的几点思考。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习惯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效率,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
我平时要求学生数学课前准备好数学书、练习本等课上必需品,并按顺序放在桌子左上角。
其次,朗读数学书上的概念、定理。
预备铃响后,教师就让领读班长领读这些内容,以及教师让记下来的笔记。
再次,上课时必须保证纪律,要让学生学会倾听。
学生必须在倾听的前提下才能张扬个性,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提问、质疑。
当学生回答错时,我从不批评学生,而是正确引导。
同时,在学生做题时,我提醒学生仔细审题、认真计算。
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语言要优美、准确、通俗,带有激励性要使数学课充满活力,教师的语言功底必须深厚。
首先,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简洁明了、切中要点、指向明确,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使之容易接受和理解,切忌啰唆冗长、晦涩难懂。
如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尝试使用“谁敢试一试”“谁愿意表现一下”“我想你们会有好办法”等语言,激发学生的探究的信心和勇气。
其次,教师的教语言应具有引导、启发性。
课堂45分钟,若要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离不开教师的有效引导与启发。
只有教师循循善诱、启发到位,学生的思维才能充分活跃起来,和谐的师生互动才能成为现实。
在课堂提问时,教师要尽可能地不断变换口头语言,再辅之以恰当的肢体语言,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灵感。
比如,教师可以这样来提问:“你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答案吗?”“你能帮老师解决一下这个问题吗?”“你愿意帮助大家指明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吗?”“你还有什么疑惑要和老师或同学商讨吗?”再次,教师的教学提问要因人而异。
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现状成因分析与对策
我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一、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现状成因分析从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要求,课程标准的新理念,贯彻落实的不够彻底。
特别是把《纲要》、《标准》中的基本理念和核心概念没有很好的吃透,达不到融会贯通的程度。
往往是头痛顾头脚痛顾脚,遇到实际问题,才搜索解决问题的若干办法。
缺少对解决问题的预见性和系统性学习把握。
在遇到课堂教学中需要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时,显得力不从心。
不能从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数学学科的特点去把握学生的内心世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对学生课堂教学的组织实施略显被动,缺乏创造性和个性化的特点。
对教材的使用缺乏创造性,个性化的处理,教教材的现象多于用教材教;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把握缺乏动态把握,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多,主动的学习状态少。
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不达标一是教材解读不够准确。
只关注教材的例题讲解和练习处理,不关注教材中渗透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挖掘;只关注教材的知识点教学,不注重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是课标理念领悟不够深入。
只了解学段目标的总体要求,不能够准确把握课时目标的基本要求。
三是教学手段的创新与实践不足。
有了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教师自制教学用具,学具的创造与发明越来越少。
教学手段的使用不能够与时代发展同步。
部分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基本实现了现代化,但是部分教师对教学设备的熟练化使用程度还不达标。
四是课堂教学中不注重对学生的评价。
教师课堂教学评价形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目标不够多元,不能够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的目的。
(二)教师有职业倦怠感1.对教学工作缺乏创造力。
通过与教师的走访和调研发现有部分教师有职业倦怠的现象。
对于每天的三点一线式工作缺少动力,缺少激情,缺少创造力,缺乏幸福感。
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满足于当下的现象。
认为自己的工作相对固定,既没有压力,也没有动力,工作中缺少闯劲,缺少奔头,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实施新课程以来,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不断更新是许多教师在新课程教学中展示和追求的亮点,他们自觉反思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内涵,更加关注数学课堂中教的行为和学的方式的有效性。
如何以师生必要的精力消耗,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形成数学能力、发展个性品质、内化数学精神等方面得到尽可能多的实际效益呢?以下结合本人几年来实践新课程的经历,谈谈自己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提高教学有效性进行的探索实践与反思。
有效的数学教学更应体现数学的本质,以挖掘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揭示数学规律的形成过程、提炼数学的思想方法、体验数学的理性精神为核心,强调对更多学生适度紧张的智力活动的关注,数学课堂的学习活动应充分体现数学味道,以智力活动反对形式主义,已有经验的简单再现和低水平重复很难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
学生的进步不能仅限于知识的掌握,任何一个有效教学必定要促进学生当下发展,同时对学生长远发展也会有影响,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
一、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教学数学如此抽象,人们在小学时或许还感受得到数学之美,但接触到更加抽象复杂的领域后,往往望而却步,所以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其数学学习在很长一个时段需要相对具体形象的材料来支撑。
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不应只在新课发生前起作用,它应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
在很多课堂上,教师只在课前运用故事、问题、图片等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后引入课题,之后则致之不顾而忽视情境的全程性。
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绝不是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的,不能只注重情境提供的方式是否采用了多媒体技术,采用的内容是否新颖时尚,营造的气氛是否热烈轰动等。
而是应该突出数学学习这样的主题,为了对学生理解新的数学概念、数学原理、数学公式或数学思想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数学背景,更能激发起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意义的思考。
所以数学情境的创设应以能否引起学生主体的数学思考,能否有利于数学本质的揭示及凸显数学本质之实为基本标准。
教学常规落到实处数学教学反思
教学常规落到实处数学教学反思
在常规管理自查整改阶段中,发现我校在常规管理中从领导到普通的教职工对常规管理的理解还不细致深入,对档案的管理、收集不齐全,有些工作、活动做过了没有留下足迹。
为了更好的规范管理,把常规42条落到实处,我认为应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是转变思想观念:学校要发展,就要从细节上进行规范和管理。
学校教学常规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转变领导和教师的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只有在思想上提高了认识,行动上才能跟上步伐。
认真的领会教学常规的精神和实施细则,才能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
其次是在学校管理方面:管理制度作为一种规范行为准则在学校的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管理制度,对教学应达到的标准提出相应的要求,明确教师的岗位职责,使教学管理工作做到有制度可循,有规定可依,避免管理工作的盲目性、片面性。
再次是在教师的教学活动方面:教师要规范教学的各各环节,从开学出的计划制定到日常的工作中的备课、授课、辅导、作业批改、考试及质量分析、教研活动等,都要把常规落实的这些环节当中去。
步步踏实,并做好记录和档案的收集、归档,突出过程性常规管理。
同时学校、教导处、教研组对教学的各各环节形成三级督导管理,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做好记录,肯定成绩,
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逐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
把数学课堂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把数学课堂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作者:伊平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校长》2007年第04期合作学习的目标是什么?应该怎样进行合作?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合作呢?下面,结合本人数学教学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明确学习目标,精心设计问题布鲁姆说过“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讨论的目标要明确、恰当、便于操作。
它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落在学生身上,即让学生明确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讨论有什么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难易要适当,如果太容易,学生不需要他人协助也能完成,就会失去合作学习的意义,学生的合作也会失去动力;太难,小组通过一定的努力仍不能达到目标,便会饱尝失败的苦果,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也就失去了合作的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要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热点和学生实际,确定三维目标。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出具有层次性、启发性、思考性、探索性、开放性和指导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让学生的思维和讨论活动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这样才具有挑战性,才有利于激发学生个体的主动性,以及小组合作的积极性,才能发挥小组这一“学习共同体”的创造性。
一次成功的课堂讨论,首先要精心设计问题。
问题的内容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既不能超越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范围,又不局限于已有知识,应保持适当的难度,并且能引发兴趣和探究欲望,切忌随意选择。
一般来说,应选择以下内容作为讨论的话题:(1)疑难问题;(2)需要出谋划策的问题;(3)可以交流思想感受的内容;(4)看法不一致的问题。
二、创设合作情境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与外界交互作用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上讲合作不是一种顺从,而是一种相互认同与接纳,要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
除了创设外在的环境和氛围使学生敢于合作外,还必须创设能激发学生合作的情景或交流的意境,使学生感到合作的必要性。
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合作的积极性,才能使合作学习更加有效。
比如:在教学“统计的初步认识”时,教师播放了一分钟内经过校门口的各种车辆的录像,让学生数一下各种车辆的数目,学生要求教师再放一遍录像,因为车辆太多,速度又快,学生数不过来,教师又放一遍,学生还没有数清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数学课堂教学落到实处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刻意追求形式之风存在于不少的数学课堂,使得数学教学极具“观赏性”,显出一派“喜人”的景象。
特别是一些公开课、展示课,教师几乎是使出浑身解数,创设情境、实践操作、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层出不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得兴致盎然,学生的参与热情被调动得淋漓尽致,这似乎说明数学课程标准理念已经落到实处了。
但形式的背后露出浮华,折射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数学问题少了,思考感悟少了,思维交流少了,能力提高少了。
倘若不冷静反思,则很容易使数学教学步入“歧途”。
当务之急是要让数学课堂回归本色,教师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地教;让学生真正弄懂并学会。
一、让华丽情境少一些,数学问题多一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
的确,在数学教学中,好的问题情境能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发求知欲、唤起好奇心,使看似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富有吸引力,让数学课堂充满诗意。
因此,情境创设已经成为当前数学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他们往往为了突出“新、奇、趣”,挖空心思地创设华丽的情境,然而结果却引发了不少问题。
案例:《倒数的认识》教学片断
师:(出示汉字吞、呆。
)你知道这些汉字的部首调换位置后各是什么字?
生1:“吞”字上下部首调换应是“吴”字。
生2:“呆”调换部首是“杏”。
师:下面老师可要出一些比较难的题目,你们敢挑战吗? 请把我说的句子倒过来念。
师:“客上天然居”!
生:“居然天上客”!
师:“人过大佛寺”!
生:“寺佛大过人”!
师:在我们的数学中也有这种有趣的现象,它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倒数。
这个案例中的情境可用“漂亮、华丽”来形容,教师充分挖掘语文中的教学资源,通过汉字的倒写、句子的倒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感知倒
数这一概念。
但这是否就是一个好的情境?它蕴含了多少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多少数学思考?回答是否定的。
在“倒数的认识”学习之后,少数学生把“6”的倒数写成了“9”,“3.27”的倒数写成了“7.23”。
这应该说是教学的误导。
二、低效活动少一些,思考感悟多一些
课堂活动不但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而且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并不是让人生畏、令人讨厌的,而是其乐融融、美妙至极的一件乐事。
但是,现实很多的课堂活动学生的“手”动了,“心”却未动,操作多了,气氛活跃了,可思考、感悟少了。
案例:《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教学片断
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小明上学时究竟是走中间的直路较近,还是分别绕道位于直路两侧的邮局和商店较近?然而,尽管从一开始被提问的学生就能立即对上述问题正确作答,大多数学生并能依据“两点间直线最短”对此作出必要的论证,但任课教师却仍然坚持要求学生去量一量来验证结论,并重新提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猜想。
这个案例让我们首先来思考“究竟什么是真正的活动”,我想真正有效的活动应是带有一定目的性、指向结果的,并又能达成一定“过程性目标”的探究活动。
而在这案例中学生对活动的结果已经一目了然了,还有活动的动力和积极性吗?当然唯一的“过程性目标”也会大打折扣。
我们说:“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因此我认为好的数学活动应该是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数学、总结方法、揭示数学的本质,使思维更加灵动、活跃。
三、空泛提问少一些,思维交流多一些
“思维从问题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置科学的问题,是师生间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是师生的思想认识产生共鸣的纽带;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有位教育家说:“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作答。
”提问的艺术越高,对激
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就越好。
而新课程下的很多课堂提问成为了公开课的一种装饰,提出的问题没有质量,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只是随意的应和,不加以科学的、深度的引导,使得师生间没有思维得交流,造成课堂从表面看轰轰烈烈,但是却少了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思维的有效提升,提问的积极作用也就转化成了消极作用。
案例:《圆的面积》练习课教学片断
教师出示习题:用一根31.4米长的绳子,在草地上围出一个平面图形,怎样围面积最大?
生1:平面图形我们学过的太多了,有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和圆形。
生2:要使围成的图形面积最大,三角形和梯形肯定不划算,因为计算它们的面积都要除以2。
师:若围成平行四边形呢?
生4:也不行,因为S平行四边形=底×高,若以一条边为底,那么这条底上对应的高一定比这一条边短,这样所得的面积肯定比同底的长方形小。
生5:看来只能考虑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
师:有道理,在这三种平面图形中,你估计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互相讨论讨论!
这个案例中教师组织了学生进行了智慧型的对话,很快排除了几种面积较小的图形的可能性,将目标锁定在三种图形上。
再通过进一步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学生很快在对话交流中发现了规律。
出乎意料的是,学生还发现了在周长相等的情况下,长、宽的米数越接近面积就越大这一规律。
我认为教师的课堂提问要做到切口适量,具有数学含量,提一些看似简单却能揭示规律的有价值的问题。
教师更要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对话,利用集体的智慧,取长补短,更要在学生回答出现偏差时及时地引导,学会与学生思维交流。
这样既能让学生经历规律的生成过程,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概括性。
四、过程铺设少一些,能力提升多一些
新课程目标注重学生自己的探索与发现,强调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体验充分,数学思考,但又不能放松对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尽可能想做到面面俱到,每个过程的铺设都尽可能“全”和“齐”,但结果却是重了形式而少了实质,少了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案例:四年级下册《三角形面积练习课》教学片断
师出示:三角形的面积为12平方厘米,底为6厘米
(1)学生计算三角形的高
(2)学生画三角形
(3)反馈(投影展示)
这个案例中,教师练习的设计本身是很好的,但由于教师预设后面还有很多的练习,所以当学生画好后,教师校对了就结束了。
而没有对学生所画的进行比较,让学生发现它们的共同点,得出等底等高的特征;然后可以让学生思考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三角形除了底为6厘米高为4厘米以外,还有哪些可能?从而得出底和高相乘的积是24的三角形面积都是12,增加学生思维的含量,合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否则练习再多、再新也只是“蜻蜓点水”的教学流程。
特级教师朱乐平说的好:不要对一节课求全责备。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不能定太多的、过于丰富的目标,要从课堂整体入手,考虑每节课的特点,或注重学生自己探索发现、过程体验,或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样才能较为全面地落实数学课程教学目标,当然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也能得到落实。
什么是数学,它应该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
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我们应时刻反思自己:在滚滚而来的改革中,我们应坚守什么?舍弃什么?关注什么?有没有带着冠冕堂皇的帽子、心安理得地进行着“不着边际”的教学活动?应该做到不管外面的风向如何,潮流如何,都要有自己的思想,去粗取精、去虚求实、与时俱进。
让我们还它那份质朴与宁静,让它生命的本色重见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