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季学期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7.36.2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教案2
望庐山瀑布优秀教案10篇
望庐山瀑布优秀教案望庐山瀑布优秀教案10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望庐山瀑布优秀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望庐山瀑布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借助相关资料理解重点词语,进而读懂古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通过对古诗内容的理解,领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4、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想象能力、欣赏美的能力和艺术感染力。
感受庐山瀑布的美丽与壮观。
教学重点:通过图画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庐山瀑布的美丽与壮观。
教学难点:通过品读古诗,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想象能力、欣赏美的能力和艺术感染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喜欢旅游吗,看这里,你感觉怎样,想说些什么?2、唐朝大诗人李白就曾被这里的瀑布深深的震撼,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望庐山瀑布》。
(板书诗题:望庐山瀑布)齐读。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感受诗人语言文字的魅力吧。
二、了解诗人,检查预习1.通过预习请你用最简单的话介绍一下李白,注意不要重复。
2.老师也查找了一些资料,可以帮我们进一步了解李白,谁来读一读。
a出示课件,请一名生读。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史上,被称为诗仙。
他的诗他的诗想象新奇,语言清新明快,所以广为流传。
b师:我们曾学过几首李白的诗,谁能背?注意每人背一首,不要重复别人背过的诗。
《赠汪伦》、《夜宿山寺》、《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
三、试读古诗,初知诗意1.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那么诗人李白笔下的瀑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打开书81页)请同学们自由读,注意要读准字音。
2、谁愿意读一读?指名朗读古诗,相机纠正读音,标注节奏。
(2人)四、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1.为了更好的理解古诗,读的时候要有节奏,读出诗的韵律美。
西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七单元 36 古诗两首》教案_11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篇是西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十六课。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开元十三年(725)出蜀后的第二年游览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富含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
学情分析:教学本课时,要让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句,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去感悟古诗优美的意境,使学生感受祖国古诗文化的瑰丽,从而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教学目标:1、会朗读、背诵和默写《望庐山瀑布》2、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字词“生”“遥”和“挂”,体会“飞流直下”“疑”和“落九天”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具准备:课件、多媒体设备、古诗的音频、庐山瀑布的视频教学设计:一、诵读美文,传承经典。
让学生在讲新课前诵读《静夜思》、《赠汪伦》、《早发白帝城》、《秋浦歌》。
二、激趣导新,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诵读的4首古诗,都是同一位诗人所写,他是(李白)。
师:对,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本节课就让我们跟随李白的步伐走进神奇壮丽的庐山,感受气势磅礴的庐山瀑布!伸出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望庐山瀑布。
师:注意“庐”是广字旁,“瀑”的最后四笔是点、提、撇、点。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三、解诗题,知诗人。
(1)让生讲课题的意思(看庐山的瀑布)。
(2)师:同学们知道庐山在什么地方吗?生回答,师画山、树简笔画。
(3)师:那同学们去看过庐山的瀑布了吗?(没有)师出示庐山瀑布的介绍,指生读,再出示庐山瀑布的图片给同学们看并解说:被誉为庐山第一景观的三叠泉瀑布、最早被录入史册的石门涧瀑布、以龙潭为名的飞瀑中最有名的一个,黄龙潭瀑布,数尺之上尚是水,数尺之下全是烟的玉帘泉瀑布。
师:同学们,你能用哪些词来形容我们刚才所欣赏的庐山瀑布群(雄伟壮观、美丽壮观、雄伟壮丽等)。
西师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望庐山瀑布》教学案例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宜兴市新建小学张云芬【设计意图】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打破传统的逐字逐词逐句牵引,而后串诗意的串讲式的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带领学生遨游诗作的海洋。
入情入境,加强有感情的朗读。
注意课内外结合,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讨论学习,自读自悟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2、了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生平,积累描写瀑布的诗句。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读懂诗歌含义,体会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理解诗题播放几张瀑布图片。
(1)提问: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瀑布)师板书瀑布。
什么叫瀑布?一提到瀑布,我们就想到水从高山陡峭的地方倾泻而下,像一块白布挂在那儿。
齐声拼读两遍。
(2)祖国的山川秀美,在神州大地上有数不清的瀑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江西庐山的瀑布,欣赏唐代大诗人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
板书:望庐山李白(3)齐读课题,课题中“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用看呢?过渡:李白在远处看到的庐山瀑布到底是怎样的呢?请大家自由读诗文。
【设计意图:由瀑布图片导入,初步认识瀑布,感知瀑布的美丽。
进而引出庐山瀑布,通过比较“望”与“看”了解诗人观察瀑布的落脚点是远处。
】二、初读古诗,读通诗句1、打开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读古诗3-4遍,要求是: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这首诗中有几个生字,你认识了吗?给它组个词。
重点写“疑”2、我们把生字送回诗中,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同学们听?(课件出示全诗)(你真棒,把诗的节奏都读出来了,字音读得真准。
)3、齐读。
三、再读古诗,品味诗意过渡:读诗只读准字音还不够,要边读边想象,才能读懂诗的意思,才能品出诗的滋味。
1、我们就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学习方法,再读这首诗。
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2、来,和同桌分享一下你的学习收获。
西师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执教:尹娟娟【教学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学会“庐、瀑、炉、疑”4个生字。
2、朗读、背诵《望庐山瀑布》。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掌握夸张的修辞手法,并学会判断以及运用。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的意境。
掌握夸张的修辞手法,并学会判断以及运用。
【教学难点】品出诗的韵味,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掌握夸张的修辞手法,并学会判断以及运用。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毛笔字【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问答法【教学时间】20分钟【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同学们,我们上了一下午的课了,大家一定累了吧。
那我们就放松下,先去庐山游览一番,欣赏一下庐山风光吧!庐山的云雾特别美,大家看——(点击有关庐山云雾的课件)。
庐山还有更美的瀑布呢!大家看过瀑布吗?瀑布是什么样子的呀?——从陡峭的山上直流下来(倾泻)的水,远远看上去就像白布请看——点击有关瀑布的图片。
庐山风景迤俪,吸引了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在游览庐山后题写的诗作《望庐山瀑布》。
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看老师写课题,谁知道是什么意思?望——看(不是近距离地看),看庐山的瀑布。
读课题两遍,指导停顿。
二、复习生字庐炉瀑疑(1)请同学给生字注音(2)大家一起给生字组词三、初读感知请大家一起来把诗歌齐读一遍。
四、分析诗句(1)问题探究1、“香炉是指什么?“烟”指什么?“香炉”指“香炉峰”“烟”指“云雾”2、“生”是什么意思?可以把“生”字换成“升”字吗?为什么?“生”是升起的意思。
不可以。
一个“生”字把云雾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赋予了云雾人的灵性。
用“升”字时,云雾只是物体,没有这种效果。
3、诗中的哪几个字照应了文章标题?遥看瀑布4、第二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5、第三句、四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里描写的瀑布有什么特点呀?那我们在朗读这两句诗时应该用什么语气呢?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教案
《古诗二首-望庐山瀑布》教学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语言建构与应用: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掌握古诗的朗读技巧,增强语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学会运用优美的词汇表达自然景观。
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从诗人的视角观察大自然,激发想象力,培养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文化传承与理解:深入体会古诗中的传统文化内涵,了解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的基本内容。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歌,诗人李白运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对庐山瀑布的赞美之情。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逐句分析诗句,看看诗人是如何通过文字捕捉瀑布的动态美。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通过夸张手法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壮观。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创作练习,尝试用文字描绘一个自然景观。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创作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短诗”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此外,关于课堂讨论。在今天的小组讨论中,学生们表现出较高的热情,但在分享成果时,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为了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多给他们提供发言机会,并指导他们如何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最后,情感教育。通过学习《望庐山瀑布》,我希望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珍惜美好事物的情感。课后,我观察到学生在欣赏诗句时,确实流露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之情。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将情感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望庐山瀑布》公开课教案语文优秀教案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望庐山瀑布》公开课教案语文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感受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难点: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庐山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庐山瀑布的古诗。
2.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3.学习生字词教师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自学生字,注意读音、书写。
4.朗读课文,理解内容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律美。
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介绍庐山瀑布的景色。
5.分析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关键词语,如“飞流直下”、“疑是银河落九天”等,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描绘手法。
学生讨论:诗人为什么要把瀑布比作银河?6.体会诗人情感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让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明原因。
7.拓展活动教师出示其他描写瀑布的古诗,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感受不同诗人对瀑布的描绘。
学生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朗诵或背诵。
学生谈谈自己对本节课的感受。
四、课后作业1.抄写课文,注意书写规范。
2.家长签字确认。
第一课时一、导入1.教师出示庐山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描写庐山瀑布的古诗。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
三、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自学生字,注意读音、书写。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望庐山瀑布》,谁知道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色?二、朗读课文,理解内容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律美。
2.学生用自己的话简要介绍庐山瀑布的景色。
三、分析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关键词语,如“飞流直下”、“疑是银河落九天”等,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描绘手法。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望庐山瀑布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望庐山瀑布一、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西师大版教材名称:语文(三年级下册)课时数: 1二、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欣赏《望庐山瀑布》课文,培养学生朗读、欣赏文学的兴趣和能力。
2.让学生理解“庐山瀑布”给人们留下的感受和意义。
3.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对文中形象描写的感受理解。
2.理解诗歌的意义。
难点:1.理解比喻及其深层含义。
2.体会诗歌的意境。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望庐山瀑布》这篇课文。
课堂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把课文理解清楚,包括诗歌的意义和比喻的深层含义。
同时,也要加强学生对文学的朗读和欣赏能力。
2. 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解、朗读和欣赏相结合的方式。
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讲解,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在朗读中深入理解课文,从欣赏中体会诗歌的意境。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互相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加强学习的交互性。
五、教学步骤1. 课前准备教师在讲解课文之前,应该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如教案、PPT等。
2.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以自然风景的图片展示,用简单生动的语言和学生们聊一聊“庐山瀑布”的魅力引入新课。
3. 详细讲解课文教师应该先让学生朗读课文,再对每段文字进行详细解释,并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比喻、意象等。
4. 欣赏诗歌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可以一起朗读、欣赏整篇文章,体会作者的诗意。
5. 讨论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就自然风景的重要性展开探讨,并分享各自的心得。
六、教学反思这节课教学手段多样,既有朗读、欣赏等方式,也有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在自己的思考和探索中不断提升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同时,本节课还加强了学生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意识,有利于让他们成为珍爱自然的先锋。
三年级语文下西师大版《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西师大版《望庐山瀑布》教课方案教课目的:1、认识本首诗中的“紫、尺、疑”三个生字,熟读并背诵这首古诗。
2、理解古诗的意思,领会“生”与“挂”二字的用法之妙,想像古诗所描述的境界,感情朗诵这首古诗。
3、感悟祖国大好河山的壮丽,遇到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
要点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想像古诗所描述的境界之美。
教具准备:庐山瀑布实景录像。
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本学期,我们学习了一篇相关庐山的文章《庐山的云雾》,知道了庐山风景艳丽。
是的,庐山以她艳丽的风景吸引着无数中外游人去旅行参观。
唐代的大诗人李白也曾慕名前来。
他在山间闲步,一会儿弄石临溪坐,一会儿寻花绕寺行。
一路走来,不时闻鸟语,到处是泉声。
峰回路转,突然,一个奇怪的风景出此刻他眼前——一道瀑布突如其来!李白诗兴大发,一首流传千古的名诗信口开河(课件出示《望庐山瀑布》,指名读。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这篇古诗。
跟老师一同写课题。
(二)沟通学法,准备自学。
1、同学们,我们从前也学了许多的古诗了,想一想看,我们从前是怎么样学习古诗的?(要会读,要弄懂诗的意思,要会背诵,还要会默写。
)2、自由读好古诗。
3、沟通理解诗意的方法。
先理解诗句中要点字的意思,再理角诗句的意思。
方法有:查工具书,看诗下边的说明,问他人,联系上下文等,依照学生回答随即板书,在板书中必定要加入省略号,免得学生被框在这几种方法里。
(三)、学生自学古诗。
1、学生选择最合适自己的方法自学古诗。
师巡视,随时帮助有问题的学生。
2、在自学基础长进行小组合作,在合作中扬长避短。
(四)、全班沟通,理解诗意。
1、沟通对诗题的理解。
重在指导学生对“望”字的理解:不不过看,而是从远处看。
2、沟通对第一行诗的理解。
(1)指名谈谈诗句中要点字的意思。
日:太阳照:照射(假如不这么仔细地去剖析,孩子们很可能把日和照当作“日照”这个城市来对待。
)香炉:香炉峰,庐山上的一座山岳;生:飘浮紫烟:紫色的烟雾(2)连起来谈谈诗句的意思:太阳光照射下的香炉峰上飘浮着紫色的烟雾。
三年级下语文说课36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_西师大版
三年级下语文说课36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_西师大版【说教材分析】:《望庐山瀑布》是“诗仙”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下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抓住了瀑布的动态美,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壮与漂亮,品读全诗,短短28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景有情”,充分表达了诗人浪漫主义的风格。
尽情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颂扬之情。
通过学习本诗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爱美乐趣。
【说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爽朗好动,大胆且独立,喜爱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刻比较短。
这首古诗语言琅琅上口,便于记诵,也可能多数同学已会背,但诗意不一定明白得,教师在教学时适时进行点拨,要求不宜过高,不搞字字落实,只要能说出诗意即可。
注意体会诗的意境,是低年级古诗教学中的难点。
【说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对低段的古诗教学,要求与高段的有专门大不同,一二年级只要求学生大致了解诗意,能熟读成诵就行了。
因此,我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依照古诗特点和学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庐、瀑、炉、疑四个生字,明白得诗句内容,能想象诗文所描画的情境,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积存古诗中的名句。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合理利用电教手段,通过自主学生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记字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朗诵古诗的能力;通过文白对读,了解诗意;通过品评诗句,体会诗句的意境和韵味。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好奇心和学习爱好,陶冶学生的爱美乐趣。
【说教学重点】:认识生字,熟读成诵。
【说教学难点】:依照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诗句意境。
【说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观赏庐山风景,导入课题,引入庐山,了解庐山,在最短的时刻里拉近学生与庐山的距离,为揭示课题作预备。
一边是外校老师,一边是二年级的小孩们,彼此生疏的双方,如何样才能排除生疏感,拉近距离,以便有一个良好的情绪状态进入学习呢?小小孩天性好玩,我抓住这一特点说:今天,老师要带你们一起去游山玩水。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36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_西师大版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36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_西师大版一、创情境,引入境师:在讲课之前,先请同学们观赏一部短片。
(播放庐山美景的录像片)师:这儿的山,这儿的雾,这儿的飞流瀑布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使我们不由得想起了李白的那首《望庐山瀑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
(板书课题)(点评: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让学生感受庐山山水的美,激发学习爱好。
)二、知诗人,解诗题师: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能说说你对李白这位大诗人有哪些了解?生:李白是唐朝人,号清莲居士,字太白。
生:李白被称为诗仙。
师:人们对他的诗篇喜爱至极,因此给他如此的称号。
生:这首诗是李白二十六岁时在庐山的黄岩瀑布写的。
(点评:课前查阅古诗作者及写作背景资料,,既为学习古诗打下基础,又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课上介绍作者,又培养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及听说能力,也为明白得古诗内容做好预备。
)三、勤质疑,明诗意师:你们明白的可真多!那李白笔下的庐山瀑布怎么说是什么样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师:谁情愿试读?(学生纷纷试读)师:现在,同学们就找自己喜爱的小伙伴用你喜爱的方式来学习这首诗,开始。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点评: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师:刚才看到同学们学习的专门认真,哪个小组情愿先来汇报,说说你们组学明白了什么?生:“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的意思是太阳照在香炉峰上,升起了紫色的烟雾。
远远的看瀑布就像一条河挂在山上。
生:老师,我们发觉李白写了一个错别字,他把“升起”的“升”写成了“学生”的“生”。
(点评:学生在读明白古诗的情形下,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师:同学们快看看,李白是写错别字了吗?生:没有,那个地点的“生”是“产生”的意思,李白是说香炉峰产生了紫色的烟雾,而不是升起了烟雾。
师:(转向质疑的同学)你明白了吗?那你再来重新说明一下诗句的意思。
(学生说明诗句)师:这位同学善于发觉问题,说明他用心读书了,大伙儿要向他学习!谁情愿来有感情的读读前两句?(学生纷纷试读,群体练读)(点评:指导学生认真读书,在读中去体会,去感受,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师:谁来说说后两句是什么意思?生:“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望庐山瀑布
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望庐山瀑布一、教材分析本教案是以西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为基础的。
其中,本教案对第三课《望庐山瀑布》进行分析和教育实践。
该课程的重点是:学生通过课文《望庐山瀑布》对庐山、庐山瀑布进行了生动的描写。
通过应用教育的手段,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的文学知识,比如描写词、形象词、感受词等。
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语感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目标1.学生可以理解庐山瀑布的自然与美。
2.学生能够理解文本中的写作技巧,并掌握其技巧。
3.学生能够掌握理解文本的方法并能够有效的应用这些技巧。
2.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性认识。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2.3 情感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领略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让他们学会欣赏、热爱、尊重自然。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1.学习理解庐山瀑布所表达的意境和意义。
2.学习掌握作者使用的描写技巧和语言运用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认识能力。
3.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意境。
2.如何引导学生掌握语言的感性认识和表达能力。
3.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认识能力。
4.1 案例教学法通过列举一些具体的事例,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意境和意义。
4.2 归纳分析法引导学生归纳分析作者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运用方法。
4.3 互动式教学法采用互动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动手参与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五、教学流程5.1 导入环节1.讲解庐山介绍视频,让学生了解庐山的独特之处。
2.引导学生讨论”瀑布是怎么来的?“3.让学生看下面的诗歌《望庐山瀑布》5.2 讲解细节1.讲解诗歌的大致内容。
2.对文中的描写用心生动的描绘3.分析诗歌中的关键词、句式、比喻、夸张等文学手法。
5.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文本意义和写作技巧。
2.针对性的让学生撰写一些写作练习,提高学生写作和阅读的能力。
3.学生自习,通过讨论和阅读,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望庐山瀑布》公开课教案(语文)优秀教案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望庐山瀑布》公开课教案(语文)优秀教案《望庐山瀑布》公开课教案1一、揭题二、检查“预习”,作者简介(一)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是唐诗。
(二)预习中哪些诗句读懂了,哪些还没读懂,并划下来。
三、读《望庐山瀑布》把下面的字音读准:庐l*紫z!川chu1n 四、出示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理解诗意(一)提问:这首唐诗是谁写的?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知诗人。
(二)“望庐山瀑布”是什么意思?查字典“望”当什么讲?“望”与“看”的区别是什么?望庐山瀑布”就是远看庐山的瀑布。
分别查出“庐山”和“瀑布”的意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他在游庐山时观赏了瀑布,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二步:解诗题。
(三)读一读古诗,弄懂诗句的意思。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三步:明诗意。
逐词逐句理解全诗,指导看图。
1.日照香炉生紫烟“日”、“香炉”、“紫烟”各指什么?“生”是什么意思?让同学加以理解。
日:太阳。
香炉:香炉峰。
紫烟:紫色的烟云。
生:升腾起(变成了)。
太阳照射在香炉峰,高高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云。
2.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一词说明作者站在哪儿观察瀑布?离瀑布较远。
因为瀑布高大,遥看才干观其全貌。
“挂”、“前”、“川”各是什么意思?放在一块儿是什么意思?挂:悬挂。
前:前面。
川:河流。
挂前川:指瀑布远看就像悬挂在山峰前面的一条大河流。
远远望去,瀑布就像一条悬挂在山峰前面的大河。
用自身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
3.飞流直下三千尺“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水流快、山势陡真有三千尺吗?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夸张手法)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
4.疑是银河落九天“银河”、“九天”各指什么?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出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
九天:天的最高处。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
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
“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疑:怀疑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设计之一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绝句》教学设计之一教材分析:本文有两首古诗。
一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一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
前者抓住瀑布的动态,用夸张的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磅礴的气势,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
后者以轻快的笔调描绘了浣花溪的风物景色与幽雅的环境,表现了诗人重归草堂暂留蜀地的喜悦,同地也表现了他对重游故地的向往和盼望回乡的心情。
学情分析:这两首古诗语言琅琅上口,便于记诵,也可能多数同学已会背,但诗意不一定理解,教师必须在教学时进行点拨,之后让学生去读悟,去体会,去感受,去理解,最后让他们串讲诗意。
要求不宜过高,不搞字字落实,只要能说出诗即可。
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
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描述的情景。
3、理解诗的内容,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和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
二、学习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1、板书课题,指名拼读生字:庐(Lú)、瀑(Pù)。
2、简介作者。
这首诗是我国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
他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具有积极的浪漫主义色彩。
3、解题(1)“望”是什么意思?(远看)(2)“庐山”是个山名。
同学们没有亲自去过庐山,或听别人说过,或从电影、电视里看过,谁能说说庐山的风景怎样?(指出:瀑布是庐山的美景之一)三、学生初读诗句,说说自己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
1、自由读诗句,读准“遥、尺、疑”3个生字的音。
2、通过读、查字典,你理解了哪些词义及诗句的意思?四、再读诗句,想象画面。
1、读第一行诗,说说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
(教师点拨)围绕:烟:指云雾。
紫烟:因为有太阳光的照射,云雾显出紫红色的光彩。
生:产生。
生紫烟:发出一种紫色的烟雾来。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望庐山瀑布》《鹿柴》
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望庐山瀑布》《鹿柴》《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学会本课生字。
2.反复朗读,结合注解,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喜欢大自然的感情。
3.背诵课文,增加积累。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感受诗中描写的意境。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搜集李白、王维的有关资料,搜集描写瀑布的诗词、文章。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一、背诵古诗,引入课题1.师即兴背一首古诗,引发学生兴趣。
问:在你记住的古诗里,最喜欢的是哪一首?请勇敢地背给大家听一听。
2.师生一起回忆李白、王维的诗,学生齐背。
3.交流搜集的资料,了解诗人李白和王维。
4.揭题并板书,齐读课题。
二、初读诗歌,自学字词,感知大意1.自由练读,读准字音。
2.结合注解,试着自己了解诗的意思。
3.自学检查:(1)读准生字读音,特别是“瀑”和“疑”。
(2)说一说,通过自学,学懂了什么?是用什么方法学懂的?还有那些不懂的地方?三、小组合作,描画诗歌1.朗读全诗,说说通过自学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2.小组合作画诗歌:瀑布在太阳照耀下像有紫色的烟雾在缭绕,远看瀑布犹如一条白练,高高地挂在山川之间,从峭壁上一泄千尺,好像银河从天而降。
诗人把这气势磅礴的景象囊括在四句诗里。
各小组先把诗歌内容讲一讲,再合作画出一幅画来。
四、精读品味,感悟意境1.展示各组图画,再读诗歌。
按顺序让小组代表讲解图画内容。
2.全班争议:紫烟用在这里恰当吗?“三千、九天”是什么意思?你从诗中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3.再读课文,重点指导学生体会“生、挂”的妙处,理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意思。
4.学生独自读全诗,体会诗歌在措辞和修辞方面的特点。
抽生说出自己的发现,大家点评。
最后教师小结。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6.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画面指导学生背诵。
五、拓展延伸以朗读比赛的形式,交流搜集到的描写瀑布的诗词、文章。
六、总结学法,半扶半放学《鹿柴》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36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_西师大版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反思36古诗两首望庐山瀑布_西师大版当我上完《望庐山瀑布》一课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感受颇深:要想上好一节课,确实要花专门多的时刻与精力。
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呀。
从最开始的备课,到最后的授课,这过程中有专门多值得反思和摸索的。
一、目标的确定要准确《望庐山瀑布》是一首古诗。
这首诗歌是唐朝大诗人李白写的。
诗歌专门美,诗歌里蕴藏的画面更美。
他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壮壮美,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颂扬之情。
这是李白的名篇之一,读起来朗朗上口,但关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要深入地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难度专门大。
如何说,二年级学生的阅历,感悟能力,知识水平依旧专门有限的。
因此,目标的确定要准确。
我也花了专门大的功夫。
第一次试讲是在我自己班上上的,学生专门熟悉老师的教法,也专门灵活,回答问题也专门积极,课中表现都专门杰出,感悟的也专门深刻,只是花的时刻专门长,导致后面的写字任务没有完成。
试讲完之后,自我感受不行。
明显的感受到,学生要深入地体会要的是时刻,教师也时有越俎代庖的现象。
我们学校语文组的老师也提出了意见,一致认为:二年级的诗歌只要求明白得大意,重点是背诵。
我吸取了教训,将目标降低了要求。
重点放在朗读上了。
目标中感悟诗意前加上了一个词“粗浅的”。
是的,作为教师,不管上那一课,第一一定要把目标确定好,不要随意的拔高或降低要求。
二、导语的设计要杰出一堂好的课,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要将学生深深地吸引住,让学生想,乐学。
在第一次备课中,我只在想,如何让学生多积存点知识,多了解一些大诗人的常识,没考虑到学生的爱好。
因此,在开课时繁琐的向学生介绍李白的出生、经历、字号、诗集等等。
这真是白费无功,事半功倍呀!学生一点爱好都没有,认确实学生还跟着读一读,不爱学的学生简直不明白老师在做什么。
就连我的激情范读都没能与学生产生共鸣。
如此的导入是失败的,得改!在所有老师的关心下,在猛烈的讨论中得出了结论: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直截了当出示瀑布的画面,从视觉上清晰的感受瀑布的壮观,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的眼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庐山瀑布
一、揭题
二、检查“预习”,作者简介
(一)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是唐诗。
(二)预习中哪些诗句读懂了,哪些还没读懂,并划下来。
三、读《望庐山瀑布》
把下面的字音读准:庐lú紫zǐ川chuān
四、出示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理解诗意
(一)提问:这首唐诗是谁写的?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知诗人。
(二)“望庐山瀑布”是什么意思?
查字典“望”当什么讲?“望”与“看”的区别是什么?望庐山瀑布”就是远看庐山的瀑布。
分别查出“庐山”和“瀑布”的意思。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他在游庐山时观赏了瀑布,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二步:解诗题。
(三)读一读古诗,弄懂诗句的意思。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三步:明诗意。
逐词逐句理解全诗,指导看图。
1.日照香炉生紫烟
“日”、“香炉”、“紫烟”各指什么?“生”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加以理解。
日:太阳。
香炉:香炉峰。
紫烟:紫色的烟云。
生:升腾起(变成了)。
太阳照射在香炉峰,高高的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云。
2.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一词说明作者站在哪儿观察瀑布?离瀑布较远。
因为瀑布高大,遥看才能观其全貌。
“挂”、“前”、“川”各是什么意思?放在一块儿是什么意思?挂:悬挂。
前:前面。
川:河流。
挂前川:指瀑布远看就像悬挂在山峰前面的一条大河流。
远远望去,瀑布就像一条悬挂在山峰前面的大河。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
3.飞流直下三千尺“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
水流快、山势陡真有三千尺吗?这是一种什么修辞手法?(夸张手法)长长的水流,飞快地从山上直泻而下。
4.疑是银河落九天
“银河”、“九天”各指什么?银河:晴天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
九天:天的最高处。
古人认为天有九重,最高的一重称为九天。
诗里形容极高的天空。
“疑”是什么意思?作者疑什么?诗句的意思是什么?疑:怀疑。
真让人怀疑是天上的银河流到了人间。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句的意思。
由瀑布到银河,这是作者的一种奇特的联想;将瀑布的高大、急的特点展示无余。
5.让学生把整首诗连起来讲一讲它的意思。
(四)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这是学习古诗的第四步:悟诗情。
(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师要给学生范读,要读出语气、感情。
(六)学习有关的生字,教师重点指导。
“庐”和“炉”是同音字,要区别字形,会应用。
“紫”和“川”的读音要读正。
在学习生字时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自已去分析、去记忆,培养自学能力
五、小结
(一)你认为这首诗写得好吗?好在什么地方?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二)出示挂图,说说诗人是站在什么地方观察瀑布的?观察的顺序是怎样的?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
(三)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诗人观察细致?“日照”与“紫烟”的因果关系?“飞流”、“直下”对流速水势的观察“三千尺”、“落九天”是对瀑布的长、大、高的观察。
除观察仔细、细致外,本诗还有什么特点?丰富奇特的联想,如“挂前川”,“疑是银河落九天”。
本诗的写作特点:观察细致有序,联想丰富。
学习古诗的方法:除去上述四步,那就是读、查、究、诵、赏。
六、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古诗。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文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