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人民币对公贷款违约概率计量模型研究_许一览

合集下载

基于KMV模型的我国商业银行违约风险实证研究

基于KMV模型的我国商业银行违约风险实证研究

n a’ s b a n k i s s t i l l r e l a t i v e l y b a c k wa r d, wh i c h ma i n l y i n c l u d e s n o n — p e r f o r mi n g a s s e t r a t i o a n d c a p i t a l a d e q u a c y r a t i o .
Th e pa p e r u s e s t h e l a t e s t is r k e v a l u a t i o n mo d e l KM V mo de l a n d t h r o u g h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d e f a u l t d i s t a n c e c o mp a r i s o n
( B u s i n e s s F a c u h y , N i n g b o U n i v e r s i t y , N i n g b o 3 1 5 2 1 1 ,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Th e d e f a u l t r i s k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b a n ks a nd p r e v e nt i n g ba n k d e f a u l t r i s k a r e v e r y i mpo r t a n t t o t h e s t a b i l i t y o f t h e f i n a n c i a l s y s t e m a n d t he p u b l i c a n d r e g u l a t o y r a u t h o r i t i e s .An d t h e e v a l u a t i o n me t h o d o f t h e d e f a u l t r i s k o f Ch i —

浅议商业银行违约概率的测算方法

浅议商业银行违约概率的测算方法

浅议商业银行违约概率的测算方法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谢虹0311995 提要:违约概率是计算贷款预期损失、贷款定价以及信贷组合管理的基础,因此如何准确、有效地计算违约概率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十分重要。

本文根据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分析了建立违约概率估计模型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建立违约概率模型的一些建议,希望对指导建立内部评级体系和信用风险管理有些许借鉴意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虚因变量模型,Logistic模型,违约概率国际银行业监管的统一标准——《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在2004年6月正式定稿。

与1998年的协议相比,新协议的最大创新之处是提出IRB法,即允许银行采用内部数据估计风险计量参数,包括违约概率PD,违约损失率LGD违约风险暴露EAD和有效期限M等。

其中,无论是初级法还是高级法都要求银行自行估计客户的违约概率PD。

因此,违约概率是银行信用风险计量的基础,准确测算违约概率对银行防范和控制信用风险十分重要。

但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普遍落后于国外先进银行,尤其表现在风险量化方面,因此把《新资本协议》实施作为银行监管和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的手段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下面本文将在可供商业银行选择的概率计算方法中结合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对违约概率测算中相关问题进行研究。

一、数据采集对一个客户信用状况的分析包括两方面:一是定量分析,主要是财务数据的分析;二是定性分析,包括管理水平、市场竞争力和领导者素质等。

因此我们测算客户违约概率时采集的数据也必须包括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两部分。

建模数据的质量很关键,其好坏直接关系到模型结果正确与否。

建模所需要的数据有两类,一类是违约客户(坏客户),另一类是非违约客户(好客户)。

根据经验,建立相关的企业客户违约概率模型至少需要1000个以上客户样本,所建立的违约概率模型才可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样本越多,其结果的精确性也越高。

由于国内大部分银行一般从2000年以后才开始注意收集并保存完整的客户数据,所以违约客户的数量相对较少。

金融风险管理中的违约概率模型研究

金融风险管理中的违约概率模型研究

金融风险管理中的违约概率模型研究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风险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违约风险。

在金融交易中,不同类型的市场主体通过信用合作来进行交易,其中一方的违约可能导致不可预测的损失。

因此,在金融风险管理中,研究违约概率模型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课题。

一、违约概率模型的概念和适用范围违约概率模型是研究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它通过对借款人的信用质量等因素进行测量和评估,来确定借款人未来偿还贷款的可能性,并以此作为基础进行信贷风险的控制。

违约概率模型广泛适用于银行信贷、保险、债券等领域。

在银行信贷领域,违约概率模型用于评价申请贷款人借贷的能力与意愿,这有助于银行做出智能贷款决策。

在保险领域,违约概率模型有助于确定保险品种的风险以及理赔金额。

在债券领域,违约概率模型有助于评定发行债券方的信用水平和偿债能力。

二、违约概率模型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当前,违约概率模型的研究已经逐渐走向成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模型结构和构建方法的创新违约概率模型的构建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其中,基于统计学的方法包括试探性因子分析、因果分析、回归分析等,通过建立违约概率与规模等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方程来优化预测模型。

同时,基于计算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方法也在不断涌现,如人工神经网络、分类树、随机森林等。

2、数据源和数据挖掘技术的丰富应用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加,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也得到了广泛推广。

违约概率模型基于历史数据的学习对未来的预测能力取决于数据的质量和广度。

因此在数据源的多样化、数量与质量的提升以及数据挖掘工具的普及化等方面的快速发展,为违约概率模型的学习与预测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3、金融科技的应用金融科技也为违约概率模型的研究提供了创新机遇。

以区块链技术为例,其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的特性可以有效防范违约交易的风险,提高违约概率模型的预测准确性。

同时,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也大大提升了违约概率模型的研究和应用水平。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违约概率判别及预测模型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违约概率判别及预测模型研究


摘要
随着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各国的金融监管机构对风险的管理和监控也逐步 加强,信用风险因其重要性及影响深远,成为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对于
商业银行来说,能否有效管理和控制信用风险会对其盈利水平和稳健能力产生决 定性的影响。因此,从2004年新资本协议出台到2010年巴塞尔协议III的问世, 负责监控发达国家银行业风险的巴塞尔委员会在不断总结风险管理经验的基础
medium
most of the still
commercial
have

banks in China,represented by small
and
commercial bank
advanced
history
SO
significant advanced
on
spac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Basel New Capital Accord level of the international banking.Foreign risk for
负债率、资本积累率、总资产增长率、财务杠杆系数、营业收入现金比率、营业 利润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作为建立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自变
量,然后分别建立Bayes判别模型、Logisitic模型以及BP神经网络模型,对样 本公司的信用违约进行判别和预测。从实证结果来看,Bayes判别模型在对上市
第三章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综述………………………………………………………………11
3.1古典的信用风险度量方法……………………………………………………11 3.2传统信用风险度量方法………………………………………………………13
3.3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方法………………………………………………………16 第四章主要信用风险判别方法的实证分析…………………………………………19

商业银行的贷款违约概率模型

商业银行的贷款违约概率模型

商业银行的贷款违约概率模型贷款是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之一,但同时也面临贷款违约的风险。

在风险控制的背景下,商业银行积极采用贷款违约概率模型来评估借款人的违约风险,并通过该模型来管理和控制风险。

本文将探讨商业银行的贷款违约概率模型的应用。

一、贷款违约概率模型的定义贷款违约概率模型是一种基于统计学和金融学理论的数学模型,用于评估借款人违约的可能性。

该模型根据借款人的个人特征、经济状况以及其他相关因素,建立一个与之相关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得到借款人的贷款违约概率。

二、贷款违约概率模型的构建贷款违约概率模型主要由以下几个步骤构建:1.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商业银行搜集借款人的相关数据,如个人信息、收入状况、资产状况、征信记录等,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缺失值填充等。

2. 特征选择与变换:从收集到的数据中选择与借款人违约相关的特征变量,并对这些特征进行数值化处理,方便后续模型的建立与计算。

3. 模型选择与建立:根据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型类型,如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并利用借款人的特征变量建立贷款违约概率模型。

4. 模型评估与优化:通过评估模型在历史数据上的预测精度和稳定性,对模型进行优化,如参数调整、特征筛选等,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5. 模型应用与监测:将优化后的贷款违约概率模型应用于实际的贷款审批和风险管理中,并定期监测模型的性能,及时更新和调整。

三、贷款违约概率模型的应用1. 贷款审批与风险控制: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贷款违约概率模型对借款申请进行评估,从而判断借款人是否具备还款能力和意愿。

通过模型评估结果,银行可以决定是否批准贷款申请,或者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或增加贷款利率等措施,以降低贷款违约的风险。

2. 贷款定价与产品设计:商业银行可以根据贷款违约概率模型评估借款人的违约风险水平,进而决定贷款利率的定价和产品的设计。

违约风险高的借款人可能需要支付较高的利率或提供更多的担保,而违约风险较低的借款人则可以获得低利率或更灵活的贷款产品。

商业银行贷款违约预测模型研究

商业银行贷款违约预测模型研究

商业银行贷款违约预测模型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为了给客户提供更好、更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需要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

商业银行贷款是银行主要的盈利来源,但随之带来的风险也是巨大的。

为了预防贷款违约的风险,各大银行都开始研究贷款违约预测模型。

商业银行贷款违约预测模型是什么?商业银行贷款违约预测模型是一种通过对借款人的信用评估,来预测其未来还款能力的模型。

利用这个模型,银行可以提前预测贷款违约可能性,避免巨大的经济损失。

商业银行贷款违约预测模型包括哪些方面?商业银行贷款违约预测模型通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从而对借款人的未来还款能力进行预测。

具体而言,商业银行贷款违约预测模型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借款人的财务状况。

比如,收入、支出、债务等情况。

第二,借款人的个人信用历史。

比如,与银行的往来历史、信用卡还款记录等情况。

第三,借款人的工作状况。

比如,职业稳定性、工作收入等。

第四,借款人的担保能力。

比如,拥有哪些不动产或可抵押借款的财产。

如何建立一个商业银行贷款违约预测模型?1.分类模型分类模型是建立银行贷款违约预测模型的一个重要方法。

该模型通过数据挖掘,将客户抽象成数据,并对其进行分类,最后预测其违约概率。

分类模型主要分为以下四种:逻辑回归、决策树、支持向量机,以及随机森林。

2.神经网络模型神经网络模型是经过长时间考验的预测银行贷款违约的模型。

该模型是用于建立资询档案、预测客户违约率等。

3. 定量模型定量模型是在对客户的银行信用记录和表现进行分析后,预测客户贷款违约概率的一种方法。

定量模型主要针对信用评估。

商业银行贷款违约预测模型在金融领域中的重要性商业银行贷款违约预测模型在金融领域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这是因为商业银行贷款违约会直接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和声誉。

通过建立贷款违约预测模型,银行可以在借款人违约前作出相应措施,减小违约损失。

此外,银行还可以利用预测模型评估客户的信用风险,从而减小贷款审核的风险,提高审核效率。

我国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率计量模型研究

我国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率计量模型研究

我国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率计量模型研究一、内容概览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我国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率的计量模型,通过对当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性梳理,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不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率计量模型,并对该模型的应用效果进行实证分析。

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与意义,接着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本研究的内容安排和方法设计。

本文的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提高我国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率的计量准确性,为金融风险管理和监管提供科学依据。

1. 全球金融业的发展和不良贷款问题的严峻性随着全球金融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金融市场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不良贷款问题也日益严峻。

这个问题不仅影响到了金融机构的稳定发展,也对整个经济体系带来了严重的潜在风险。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金融业经历了高速发展,信贷规模不断扩大。

在这一过程中,不良贷款的积累也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

由于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一些借款人在面临经济困境时无法按时偿还贷款,从而导致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上升。

不良贷款问题的严峻性不仅体现在对金融机构的直接冲击上,还表现在对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和经济可持续性的影响上。

不良贷款的增加会导致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下降,进而影响到其偿债能力和稳健运营。

不良贷款问题还会导致银行信贷资源的浪费,甚至可能引发金融风险的传导和扩散。

更为严重的是,不良贷款问题还可能对经济体系产生负面影响。

不良贷款的增加会导致银行业务收入的减少,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投资和发展。

不良贷款问题还会降低社会的信任度,增加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从而影响到整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针对不良贷款问题的研究和应对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深入研究不良贷款的形成机理、计量模型以及风险管理策略,可以为金融机构提供有效的工具和方法来降低不良贷款率,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和经济的持续增长。

2. 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率的定义及其重要性不良贷款违约损失率是指在银行贷款业务中,借款人无法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还款义务,从而导致银行无法收回全部本金和利息的损失比例。

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违约概率模型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消费信贷违约概率模型研究

02
文献综述
国外研究综述
早期研究
早期关于消费信贷违约概率的研究主要基于统计模型,如Logistic回归和Probit模型。这些研究主要关注于探 索影响违约概率的因素,如借款人的财务状况、信用历史等。
近期研究
近年来,机器学习算法开始被广泛应用于消费信贷违约概率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利用算法模型的高度非线性 拟合能力和特征处理能力,以更准确地预测违约概率。其中,决策树、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算法被广泛使 用。
回归分析
通过引入多个解释变量,建立消费信贷违约概率的 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对违约概率的影响。
模型选择
根据拟合优度、变量显著性和模型经济学意 义等方面,选择最优的模型进行预测。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
数据来源
从我国商业银行的消费信贷数据库中获取 相关数据,包括借款人信息、贷款信息、 逾期信息等。
VS
样本选择
数据预处理
包括数据清洗、填补缺失值、处理异 常值等,以保证数据质量。
02
变量筛选
根据相关性分析和显著性检验,筛选 对违约概率有显著影响的变量。
01
03
模型选择
选择适合的预测模型,如逻辑回归、 决策树、随机森林等。
模型评估
使用交叉验证、ROC曲线等评估方法 ,对模型进行内部和外部验证,以确 保模型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债务信息
债务信息如债务总额、债务期限、债务种 类等,可以反映借款人的负债情况,与违 约概率密切相关。
居住与地区
居住环境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可能影响 违约概率,如大城市和非发达地区的违约 风险可能较高。
收入与职业
收入与职业是反映借款人偿债能力的指标 ,高收入和稳定职业往往意味着较低的违 约风险。模型构建过程源自国内研究综述要点一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违约风险管控及违约概率估计模型研究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违约风险管控及违约概率估计模型研究
1、加强信用评估: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完善借款人的信用评估体系,充分了 解借款人的信用状况、收入状况和还款能力,以减少违约风险。
2、严格贷款审批:商业银行应严格把控贷款审批流程,对申请人的贷款金 额、期限和用途进行严格审查,以降低违约风险。
3、加强贷后管理:商业银行应加强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贷后管理,对借款 人的还款情况、房产状况等进行跟踪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
3、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违约风险 的管控策略和措施
为了有效管控小微企业违约风险,商业银行需要采取以下策略和措施:
(1)完善信贷管理体系,提高信贷审批标准。商业银行应建立严格的小微 企业信贷管理制度,完善信贷审批流程,加强对借款人信用状况、经营状况和还 款能力的审查,从源头上降低违约风险。
(2)推广担保抵押贷款,降低信用贷款比例。担保抵押贷款能够有效降低 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商业银行应积极推广担保抵押贷款,同时降低信用贷 款比例,以降低违约风险。
一、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违约风险 管控
1、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违约风险 管控的背景和意义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违约风险是指在银行贷款或其他信用活动中,借款人未能 按照约定履行还款义务而给商业银行带来损失的风险。随着金融市场的深入发展 和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视对小微企业违约风险的管控。有效的违约风 险管控不仅可以提高银行的资产质量,降低不良贷款率,还可以提升银行的信誉 和客户满意度,有利于银行的长期发展。
2、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违约风险 的类型和原因
商业银行小微企业违约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其 中,信用风险是最主要的风险,主要由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意愿不足导致。市场 风险是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如经济下行、行业周期性波动等,导致借款人无法 按时还款。流动性风险则是指银行在面临大规模集中还款时,可能因资金紧张而 无法及时满足借款人的还款需求。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违约预测模型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违约预测模型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违约预测模型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商业银行面临着诸多风险,其中信贷风险是最为关键和突出的。

有效的信贷风险管理不仅关乎银行的稳健运营,更直接影响到金融体系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而在信贷风险管理中,违约预测模型的构建和应用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信贷违约,简单来说,就是借款人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

这种违约行为会给银行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包括本金损失、利息损失以及追讨债务所产生的各种费用。

更严重的是,大量的信贷违约可能引发银行的流动性危机,甚至波及整个金融市场。

为了提前识别和防范信贷违约风险,商业银行纷纷致力于开发和运用各种违约预测模型。

这些模型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对大量历史信贷数据的分析,挖掘出与违约行为相关的特征和规律,从而对新的信贷申请或现有信贷客户的违约可能性进行预测。

常见的违约预测模型可以大致分为传统统计模型和现代机器学习模型两大类。

传统统计模型如线性判别分析、逻辑回归等,它们具有原理简单、解释性强的优点。

以逻辑回归为例,它通过构建一个线性的数学表达式,将借款人的各种特征(如年龄、收入、负债比等)与违约概率联系起来。

银行可以根据模型的输出结果,判断借款人的违约风险高低,并据此做出信贷决策。

然而,随着数据量的急剧增加和数据类型的日益复杂,传统统计模型逐渐显现出其局限性。

现代机器学习模型应运而生,如决策树、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神经网络等。

这些模型能够处理高维度、非线性的数据,具有更强的预测能力。

例如,随机森林模型通过构建多个决策树,并综合它们的预测结果,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在构建违约预测模型时,数据的质量和特征工程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数据质量直接决定了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银行需要收集全面、准确、及时的信贷数据,包括借款人的基本信息、财务状况、信用记录、贷款用途等。

同时,还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和预处理,去除噪声和异常值,以确保数据的质量。

特征工程则是将原始数据转化为有意义的特征,以便模型能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

贷款违约风险评估模型构建与优化

贷款违约风险评估模型构建与优化

贷款违约风险评估模型构建与优化导言:随着金融行业的迅猛发展,贷款业务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金融服务。

然而,贷款违约风险是银行和金融机构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因此构建有效的贷款违约风险评估模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讨论贷款违约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和优化方法。

一、贷款违约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贷款违约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是基于历史数据和统计分析来建立的。

首先,需要收集大量的客户数据,如个人信息、财务状况、信用历史等。

然后,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这些数据,识别和建立与贷款违约相关的关键因素。

1. 数据预处理在构建贷款违约风险评估模型之前,需要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

这包括数据清洗、数据整合、缺失值填充等步骤。

通过这些预处理方式,可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特征选择特征选择是贷款违约风险评估模型构建的关键步骤。

通过统计学方法和机器学习算法,可以筛选出对贷款违约风险具有重要影响的特征。

这些特征可以是客户的个人信息、财务状况、信用历史等。

根据选择出的特征,可以建立一个初步的贷款违约风险评估模型。

3. 模型建立在模型建立阶段,可以采用多种算法和模型来构建贷款违约风险评估模型。

例如,逻辑回归模型、支持向量机模型、决策树模型等。

通过使用这些模型,可以对训练数据进行拟合,并基于拟合结果进行贷款违约的预测和评估。

二、贷款违约风险评估模型的优化贷款违约风险评估模型的优化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模型优化方法:1. 引入新的特征除了基本的客户个人信息、财务状况和信用历史外,可以考虑引入一些新的特征来提高模型的预测性能。

例如,客户的收入稳定性、职业背景等可以作为重要特征加入模型,以提高贷款违约风险的预测准确性。

2. 优化模型参数模型的参数选择对结果的影响很大。

通过调整模型的参数,例如正则化参数、核函数参数等,可以优化模型的预测能力。

这可以通过交叉验证等方法来实现。

3. 数据平衡由于正常还贷的客户比违约的客户要多,导致数据不平衡问题。

金融风控中的违约概率预测模型构建与实验验证

金融风控中的违约概率预测模型构建与实验验证

金融风控中的违约概率预测模型构建与实验验证在金融行业中,违约风险一直是广大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为了有效地管理违约风险,金融机构需要准确预测违约概率,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化解。

因此,构建可靠的违约概率预测模型成为金融风控工作中的关键一环。

1. 违约概率预测模型构建的重要性违约概率预测模型的构建可帮助金融机构识别出具有较高违约风险的个体,降低不良贷款的风险。

通过准确预测违约概率,金融机构能够更加科学地评估贷款申请人的信用风险,从而制定更加合理的贷款策略和风险定价策略,有效防控违约风险。

2. 违约概率预测模型构建的方法与步骤构建违约概率预测模型通常需要采用统计学方法和机器学习算法。

以下是构建违约概率预测模型的一般步骤:2.1 数据收集与清洗首先,金融机构需要收集与违约相关的大量数据,包括个体的基本信息、历史贷款数据、收入状况、信用报告等。

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清洗,去除异常值、缺失值等错误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

2.2 特征选择与工程在数据清洗完成后,需要对数据进行特征选择与工程,以提取出与违约概率相关的重要特征。

常用的特征选择方法包括相关性分析、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等。

特征工程的方法包括特征缩放、特征降维、特征交叉等。

2.3 模型选择与训练在特征选择与工程完成后,可以选择合适的预测模型进行训练。

常用的预测模型包括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决策树、随机森林等。

通过将数据集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利用训练集对模型进行训练,然后使用测试集对模型进行验证。

2.4 模型评估与优化在模型训练和验证过程中,需要进行模型的评估与优化。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值等。

如果模型的表现不理想,可以尝试调整模型参数、增加样本量、改进特征工程等方法进行优化。

3. 违约概率预测模型的实验验证为了验证构建的违约概率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需要进行实验验证。

在实验验证过程中,可以使用一部分历史数据进行模型预测,然后与实际违约情况进行对比。

金融风险管理中的违约模型研究

金融风险管理中的违约模型研究

金融风险管理中的违约模型研究在金融业中,违约是一种常见的风险。

金融机构面临的违约问题主要包括信用违约、违约债券和违约风险。

为了应对这些风险,金融机构需要研究和开发有效的违约模型。

一、违约模型的定义和分类违约模型是指一种用于衡量借款人信用违约概率的数学模型。

这些模型有很多种,根据建模方法和应用领域的不同,违约模型可分为经典违约模型、结构违约模型和人工智能违约模型。

经典违约模型是指基于统计方法的模型,如回归模型、判别分析模型和聚类模型等。

经典模型的优点是对模型结构的要求较低,而且适用范围较广。

但是,经典模型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例如对某些非线性因素的拟合效果较差,且对数据的分布和异常值敏感。

结构违约模型是指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模型,如Merton模型和Black-Scholes模型等。

结构模型的优点是可以通过考虑借款人和债权人之间的利益冲突来提高违约模型的准确性。

但是,结构模型需要对借款人的信用证券进行详细建模,因此需要更多的前期研究和分析。

人工智能违约模型是指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如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决策树和随机森林等,来构建的违约模型。

人工智能模型的优点是可以发现数据中的隐藏规律,识别非线性关系和随机变化,并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进行自适应调整。

但是,人工智能模型也需要大量的样本数据和计算资源进行训练和优化。

二、违约模型的应用场景违约模型广泛应用于金融机构的信贷和投资业务中。

违约模型可以帮助机构了解风险,制定风险管理策略,评估财务风险和售后服务能力。

在信贷业务中,违约模型主要用于评估借款人的信用情况。

借助违约模型,金融机构可以更好地了解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制定合理的信贷方案,减少信用风险和损失。

在投资业务中,违约模型主要用于预测债券违约率。

借助违约模型,投资机构可以更好地了解债券的风险和潜在的违约风险,制定相应的投资策略,提高投资回报率和降低投资风险。

三、违约模型的评估方法违约模型的评估是模型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基于违约概率的贷款定价模型实证分析

基于违约概率的贷款定价模型实证分析

基于违约概率的贷款定价模型实证分析引言贷款定价是银行和金融机构的核心业务之一。

在贷款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确保贷款具有合理的风险与回报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确定贷款的定价水平,银行需要综合考虑借款人的违约风险。

因此,基于借款人违约概率的贷款定价模型成为一种常用的方法。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分析,探讨基于违约概率的贷款定价模型。

首先,将介绍违约概率以及其对贷款定价的影响。

然后,将介绍常用的违约概率计算方法和贷款定价模型。

接着,将使用实例数据对该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总结分析结果。

最后,将讨论该模型的优缺点,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违约概率及其对贷款定价的影响违约概率是指借款人在特定时间内违约的可能性。

违约概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贷款的风险水平和定价。

借款人违约概率越高,银行对贷款的风险越大,因此需要提高贷款利率以补偿风险,从而保证贷款业务的可持续性。

违约概率的计算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包括基于历史违约率的统计方法、基于信用评级的评估方法等。

不同的计算方法能够更精确地估计借款人的违约概率,从而更准确地确定贷款的定价。

常用的违约概率计算方法和贷款定价模型1. 基于历史违约率的统计方法基于历史违约率的统计方法是最简单的一种计算违约概率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分析历史数据,计算出特定时间段内违约的比例,从而估计借款人的违约概率。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但缺点是没有考虑到借款人个体特征的差异,因此预测准确性较低。

2. 基于信用评级的评估方法基于信用评级的评估方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违约概率计算方法。

该方法通过对借款人的个人信息、财务状况、还款能力等进行评估,将借款人划分为不同的信用等级,然后根据信用等级确定相应的违约概率。

这种方法考虑到了借款人的个体特征,因此预测准确性相对较高。

3. 贷款定价模型贷款定价模型是基于违约概率的贷款定价的数学模型。

该模型将借款人的违约概率作为输入变量,通过考虑贷款期限、贷款金额、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贷款利率,从而实现合理的风险回报平衡。

商业银行公司贷款违约损失率计量实证研究

商业银行公司贷款违约损失率计量实证研究

商业银行公司贷款违约损失率计量实证研究通过多年的探索和完善,历经多次经济危机和金融风暴,国际银行业形成了巴塞尔新协议(BASEL Ⅱ&Ⅲ),成为银行业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该协议风险计量的核心是内部评级法(IRB),贷款违约损失率(LGD)、违约率(PD)和违约暴露(EAD)组成IRB的三大核心参数,同时三个参数的计量问题贯穿了BASEL Ⅱ&Ⅲ三大支柱始终。

一方面,我国银行业的现状是三个核心参数尤其是LGD(违约损失率)严重缺失。

原因一是我国银行业在信贷数据积累方面缺少统一的规范且起步较晚,二是由于四大国有银行股改上市前的不良贷款商业化出售或剥离,LGD建模需要的数据严重缺乏,更为严重的是真实性不足,导致PD、LGD的模型估算结果偏差较大,因此,迅速开展我国商业银行违约损失率(LGD)的研究,尽快落实我国银行业的较为完整有效的LGD数据积累,建立科学有效的LGD模型,能够提升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夯实我国银行业实施BASEL Ⅱ&Ⅲ的的基础。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多年的快速发展,总体经济规模已超越日本,位列全球经济体第二位,但由于中国金融业的国际信用评级决定了其在世界上的话语权和定价权,而标准普尔、穆迪和惠誉三大公司在国际信用评级市场上占据了主导地位,成为世界金融业信用评级市场的垄断者。

中国金融机构实施“走出去”战略,减少国际化道路上的成本和代价,较为现实的做法就是必须密切与国际信用评级组织之间LGD计量的合作,强化在量化和预测企业违约损失方面LGD数据库的引导作用,创造条件来提高评级模型精确度。

我国2013年实施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及国际巴塞尔资本协定将违约概率(PD)和违约损失率(LGD)纳入监管资本衡量的基本框架,国内外银行业在前期研究PD的基础上,进入了PD 和LGD研究并重的时期,且日益呈现出更加关注LGD的趋势。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LGD理论与实证研究成果的回顾,对国内某商业银行公司贷款业务LGD进行了实证研究,取得了一些结论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人民币对公贷款违约概率计量模型研究

人民币对公贷款违约概率计量模型研究

人民币对公贷款违约概率计量模型研究随着金融这一名词的诞生,金融危机也应运而生,西方各国在数百年时间里经历了大大小小各类金融危机数以百计。

但随着最近数十年金融全球化愈演愈烈,全球金融行业动荡加剧,金融危机时刻笼罩在世界各重要国家。

2007年初,美国次贷危机逐渐浮出水面,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体几乎都受到了冲击。

从国内看,由于存在汇率管制和利率管制,全球金融危机并未对国内的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产生冲击。

但在利率市场化完成以后,商业银行将直接面对市场,经受各类市场的考验。

为此,巴塞尔Ⅲ在一个特殊的时刻诞生了,并被人们寄予了厚望。

国内的金融监管部门已经有了危机意识,一方面正努力将本国的金融监管纳入到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中,如积极实施巴塞尔Ⅲ;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认真研究中国的实际情况,结合本国金融体系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管。

因此,内评法体系建设是国内商业银行国际化的需要,也是监管部门对商业银行的外部要求,更重要的是,内评法体系建设源自商业银行内在的动力。

内评法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能在一篇研究论文中涵盖所有的内容。

因此本文将研究的关键点聚焦在信用风险计量模型中的违约概率计量模型。

同时,我们将研究对象限定在人民币对公贷款上。

我们对模型留有一定的可拓展性,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最终,我们的违约概率计量模型将能够满足巴塞尔协议的相关要求,且符合国内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相关规定。

更为重要的是,商业银行能够使用模型给出真实可信的企业贷款违约概率,并成为商业银行贷款评级的主要依据,模型将真正帮助商业银行控制未来可能发生的违约风险。

更为深远的意义是,商业银行可以将违约概率计量模型应用于日常的风险管理、定价、考核、资产负债管理等日常经营活动中,使商业银行的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

文章首先充分地对巴塞尔协议Ⅲ及各类信用风险计量模型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对较为常见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逐一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总结了它们的优缺点。

商业银行信贷违约风险测度的SBP模型研究

商业银行信贷违约风险测度的SBP模型研究

On the Loan Default Risk of Commercial Banks
Based on SBP Model
作者: 任兆璋[1];杨绍基[1]
作者机构: [1]华南理工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广东广州市广东广州市
出版物刊名: 金融研究
主题词: 贷款;违约概率;样本选择偏差;SBP模型;UP模型
摘要:对贷款违约概率的测算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贷款违约概率模型的参数估计过程中,样本选择的非随机性会产生样本选择性偏差,导致参数估计有偏。

本文构建一个测度贷款违约概率的联立双变量Probit模型(SBP模型),对样本选择偏差问题进行纠正。

实证结果表明,SBP模型的参数估计精度高于存在样本选择性偏差的单变量Probit模型(UP模型),对贷款违约影响因素的评估和违约概率的测算也比UP模型更加全面和准确。

直接应用存在样本选择性偏差的违约概率模型评估贷款风险将会导致错判,而SBP模型则可以很好地解决由样本选择性偏差带来的估计结果不可靠问题。

对违约相关性计量模型的研究

对违约相关性计量模型的研究
当两个企业完全相关时其违约相关性趋于因此企业违约相关性是上的一个区间值当今企业发展的现状是在企业市场与网络化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相互联系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既不是绝对的市场交易也不是纯组织的关系网络化形式的关联企业已成为企业间关系的重要特征当我们把企业理解为一系列交易的网络时企业的概念将扩展为一个由模糊集表示的整体单个企业的边界则是一种动态的模糊边界因此企业之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从而导致企业之间具有违约相关性企业违约相关性与企业资产水帄相关性企业信用质量等级等因素密切相关基于这两个因素许多学者已经给出了企业违约相关性分析的两种方法本文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个改进的模型违约相关性的量化分析对于两个企业我们分别用其他假设两个企业的违约事件相互独立则它们的联合违约概率为当两企业的违约事件相关时它们具有违约相关性定义违约相关性为假如两公司违约事件独立其联合违约概率为5可算得其联合违约概率为后者几乎是前者的10因此违约相关性对联合违约概率的大小具有非常大的影响违约相关性也可用于计算多个公司中任一公司违约的概率本例中
文章编号: (!))!) &)))>!?@! )#>)&&A>)B
对违约相关性计量模型的研究 "


玲 ,曹艳春
?&))A!)
(湖南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湖南 长沙
要: 对企业的违约相关性进行了说明, 并介绍了违约相关性的两种
传统分析方法, 提出了一个改进的模型, 对其结论作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 违约相关性; 联合违约概率; 03,67>C.66.D5>73E5 模型 中图分类号: F!!? 文献标识码: G
!"(


玲等: 对违约相关性计量模型的研究
" % #& !% " "& # !% " "& ) 如果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他 ! #% " "#& ( % ! ! # & & ()$ !!) 当#’ "$’ 时, 根据 *#++)(,$ (%--!) 的研究结果, 我们可得到更广义情况下的解。 其中, 单个公司违约概率为

国内商业银行的违约概率研究的开题报告

国内商业银行的违约概率研究的开题报告

国内商业银行的违约概率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商业银行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具有特殊地位和地位的金融机构,是金融市场的中心和直接参与者。

面对经济市场的动荡变化,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至关重要。

违约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之一,特别是在经济下行时期,商业银行面临更大的风险。

因此,研究商业银行的违约概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商业银行的财务数据,构建违约概率模型,并通过模型预测商业银行的违约概率,以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保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三、研究内容
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概述
2. 违约概念、类型及影响因素
3. 违约概率模型的构建方法
4. 模型的验证和应用
四、研究方法
1. 文献综述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围绕商业银行违约概率研究的进展、方法、应用与问题,建立全面的理论体系。

2. 数理统计法
通过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数理方法建立违约概率的统计模型。

3. 实证研究法
通过实证数据分析,根据模型的实际预测结果,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五、研究意义
本研究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保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并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商业银行违约概率的研究,为投资者、监管机构、学者和实践者提供相应的决策支持,促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深入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金融》2013年第8期摘要:巴塞尔协议Ⅲ要求商业银行使用内部评级法对信用风险进行计量。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法体系萌芽于本世纪初,起步于2007年,目前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但由于对违约概率的计量方法受限于历史数据的积累,未得到中国银监会的完全认可,且与巴塞尔协议Ⅲ的相关监管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由于内评法建设水平是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化程度的体现,也是银行上市的一个必备条件,所以,商业银行有动力做好这项工作。

笔者对国内部分商业银行内评法实施情况和咨询公司内评法项目进行了调研,针对违约概率计量中的难点,提出了独立建模原理,并运用一系列辅助模型解决计量模型中的难点,文章还对违约概率计量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和检验。

关键词:违约概率;内部评级法;风险计量JEL 分类号:G21中图分类号:F830.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3)08-0104-04收稿日期:2013-04-12作者简介:许一览(1981-),男,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许一览(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上海200433)一、违约概率计量方法综述国内外的信用风险计量模型起源于20世纪初期,主要包括信用评分模型、莫顿模型、Credit Metrics 模型、KMV 模型、Credit Risk+模型和CreditPortfolio View 模型等。

信用评分模型是最早评估信用风险的模型,也称ZETA 模型,它通过财务指标建立回归模型后获得相应参数,然后对公司进行评分。

回归的方法主要包括:线性概率模型、概率单位模型、多元判别式模型和对数模型。

该方法由Altman (1968)提出的五变量模型,被发展为七变量模型。

模型的统计结果显示,公司的盈利指标、财务杠杆指标和流动性指标对违约的影响最大。

莫顿模型是风险计量模型的鼻祖,由Black 和Scholes (1973)提出。

该模型把某个公司的股权看作为一项认购期权,这提出了信用风险计量的一个思想。

随后Merton (1973,1974),Black 和Cox (1976),Ingersoll (1977)对这一思想进行了发展,后人把这种方法称为莫顿模型。

莫顿模型假设:公司发行股票,并承诺给投资者连续的固定股息,久期为无穷大,且该公司没有其他现金支出。

那么,该公司资产的市场价值服从对数正态过程,模型可以求出该公司负债价值的封闭解。

虽然Jones,P.S.Mason,E.Rosenfeld (1984)和Ogden,Joseph P.(1987)对莫顿模型进行了扩展,但其主要思想方法变化不大。

Credit Metrics 模型是1997年以JP.Morgan 为主研发的一个信用风险评级模型,该模型对公司在设定时间范围内的股价及贷款的价值进行分析,给出其未来评级的变化,通过将公司的相关参数进行一系列复杂的模拟计算得出公司的信用情况,模型的核心部分是信用转移矩阵。

KMV 模型是建立在莫顿模型基础上的一个更为普遍的公司资本结构模型。

KMV 模型把公司的违约概率作为一个整体,而不只是评估债务的价值。

KMV 模型认为公司资产的市场价值低于一定值(默认点)时,该公司将违约。

而且公司的违约事件是整体性的,不是针对某一特定债务的。

模型的核心是违约距离的计算。

Credit Risk+模型采用保险学中的精算方法,来推导资产组合的损失分布情况。

该模型假设每笔负债的违约是独立的,不研究公司的资产价值,使用泊松分布计算违约事件金融实务研究104《上海金融》2013年第8期发生的频率,通过计算违约的联合概率来计算资产组合的违约情况,模型可以从单期拓展到多期。

CreditPortfolio View模型是1998年由麦肯锡公司开发的,该模型着重分析宏观经济因素对信贷违约概率的影响,采用的方法是对宏观经济因素(包括GDP增长率、失业率、通货膨胀率)运用一个Logistics概率分布函数计算违约概率。

而且宏观经济因素中的单个变量满足一个二阶自回归过程。

该模型的计量结果显示,在宏观经济基本面走好的情况下,违约概率会下降,反之则会上升。

该模型可以说是对Credit Metrics模型的一个扩展,综合考虑了多种因素对违约概率的影响。

目前,国内有部分先行的商业银行已经建立了用于计量贷款信用风险的内部评级法高级法,不过,他们使用的方法类同,大都是基于对数回归法,通过财务指标取得初始数据。

通常情况下,四大类财务指标分别体现了借款人活动和周转能力、举债和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及流动性状况。

同时,计量模型将非财务因素作为初始PD的调整,包括管理层状况、财务管理状况、银企关系及市场与法律等因素。

在对参数设定时,银行会充分考虑企业规模、地区风险因素和行业前景等情况。

当然,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由于种种原因,现有的计量模型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各种问题或缺陷,在建模过程中还有不少难点和问题,这也为进一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违约概率计量模型中的难点及解决思路一个简单或复杂的计量模型已经难以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违约概率(PD)进行计量,我们只能把Logistic模型作为计量方法的一个重要步骤,此外还必须寻找一个新的建模思想方法,突破以下诸多难点。

1、数据的分类。

如果我们将采集到的样本数据采用标准的Logistic方法(或者变种模型,如Logit模型和Probit模型)进行建模,拟合的结果必然不够理想。

然而,商业银行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企业规模1、行业类别2和区域分布等因素的数据进行分类后,拟合效果会明显提升。

即使国有商业银行将历史数据按照多种因素进行划分后,也会出现数据匮乏的情况,因此只能将这些数据进行重新分类。

但在分类时,多为主观判断,缺乏一个科学的分类标准,可能会对模型的最终计量结果产生不利的影响。

2、解决模型自变量的自相关问题。

在Logistic模型中,自变量大部分为企业的财务或非财务指标,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和速动比等,这些变量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自相关性,即一个企业在发生违约前,一系列的财务指标,甚至包括非财务指标都会同向变坏,使得回归模型的前提假设条件遭到破坏。

如果这个难点不解决,回归模型的结果就不是最优线性无偏估计。

3、内评模型评级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

以往商业银行对客户或债项的评级一般由授信部承担,采用专家打分的方式进行主观评级并估计相应的违约概率。

商业银行完成内评法系统开发后,通常会把内评法与原有的授信评级法并行使用。

在实践中发现,内评模型测算结果与专家打分结果偏差较大。

在我国,财务因素或许不是决定违约概率的唯一因素,某些特殊因素是难以进行建模的,如涉农企业的政府补贴、农产品的保护收购价等,专家打分的方式或许更能够体现出这些特殊因素。

如何将内评模型与主观评级进行有机结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4、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

我国商业银行的内评体系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数据是相当匮乏的,一些IT系统比较先进的银行,所积累的数据刚足以进行建模,这些数据的时间跨度尚未经历一个完整的宏观经济周期。

而且,大部分银行的数据是从2000年以后开始积累起来的,这十多年时间我国经济一直高速增长,未出现过真正的衰退期,如果未来经济出现大幅波动,违约事件发生的概率将大大增加,2000年以后的数据是不能准确反映经济衰退时期的违约情况的。

5、模型的后评估存在一定困难。

首先,商业银行的历史数据积累少、时间跨度短,这些数据或许刚能进行建模,但没有更多的数据来检验模型的正确性。

而且,10年多的数据时间跨度甚至比一笔长期贷款的期限还短,由于长期贷款尚未到期,其违约情况还不得而知。

其次,使用模型对新发生业务的数据进行测算,并对模型结果进行后评估也比较困难,而且一般的Logistic模型不能将相同风险等级的客户进行分类,这样会使模型的后评估产生更大的偏差。

最后,模型的评价标准很难确定。

巴塞尔协议中提及检测指标的效果不尽理想,有部分商业银行在采用高级法后,全行的经济资本占用总额竟然高于初级法下的总额,与巴塞尔协议中所描绘的结论相悖。

解决上述这些难点,并非简单地对Logistic模型进行优化或改造,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仿效丁伯根法则3,通过以下方法对模型进行优化,即辅助模型用来解决主模型不能解决的问题,一个辅助模型解决至少一个问题,或是多个辅助模型共同解决至少一个问题,而且这些辅助模型之间必须是相互独立的,且与主模型也是互相独立的,称为独立建模原理。

比如,在上述PD计量的Logistic模型(主模型)中存在的五个难点,我们可以采用决策树算法(辅助模型1)解决数据的分类问题,采用因子分析法(辅助模型2)解决Logistic 模型参数自相关的问题。

在实际建模中,决策树算法和因子分析法不会相互影响,他们与Logistic模型之间也不存在相互影响。

当我们需要完全解决上述五个难点时,可以选取多个辅助模型进行建模。

在建模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推理或1划分企业规模的标准按《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通知》(国统字〔2011〕75号)规定执行。

2划分行业类别的标准按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执行。

3丁伯根法则:政策工具的数量或控制变量数至少要等于目标变量的数量;而且这些政策工具必须是相互独立(线性无关)的。

金融实务研究105《上海金融》2013年第8期推导的方式论证所有辅助模型及主模型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违约概率计量建模的整体框架违约概率计量模型中的前四个难点,可以逐一使用辅助模型解决,最后一个难点可以在模型建立后得到解决。

我们用二叉树模型解决数据分类问题;使用因子分析法解决Logistic模型参数自相关的问题;建立宏观经济辅助模型对经济各周期的违约概率进行调整;使用聚类分析方法形成不同评级下违约概率的分布;使用Logistic模型与主观评分相融合的方法使计量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违约概率计量建模的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使用决策树模型中的穷举CHAID算法对数据中的关键字段进行训练。

决策树模型是对样本数据进行分类统计的常用方法,其原理是从空间的一个样本点出发,根据预先设定的规则形成分枝,一个分枝就是对空间的一次划分。

决策树主要包括CHAID和CRT算法,在我们的模型中两种算法差别不大,不妨使用更为常用的穷举CHAID算法。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重点对企业规模、行业类别和区域分布等变量进行训练,通过不断调整相应的验证参数、生长参数、区间参数和惩罚参数寻找较为合适的分类方式,根据这些变量将企业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别。

由于决策树模型仅仅是对采集的样本数据起到分类的作用,不会对后续的建模过程产生影响。

步骤二:Logistic模型参数的筛选。

首先使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对样本数据中的所有变量及派生变量进行逐一分析,使用检验指标(如AR、WGRP、对数似然率)作为主要的判别标准,选择出与违约事件最具有相关性的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