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经常项目赤字的可持续性_论美元资产本位的稳定性
布雷顿森林体系
1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原因
第7 页
— 7—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特里芬难题”的存在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充作国际支付 手段与国际储备手段,发挥着世界货币的 职能。只有美元保持币值稳定,才会在国 际支付中被其他国家所普遍接受。但是, 美元保持币值稳定要求美国有充足的黄金 储备并保持国际收支顺差,但这样无疑会 造成国际支付手段短缺。
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从而确定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
第4 页
— 4—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与特点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确立国际货币制度;二是建立国际 金融机构。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1)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2)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与美元建立起固定 汇率。 3)规定调节国际收支的措施。 4)建立权威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 基金组织。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
第5 页
— 5—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内容与特点
统一性是指布雷顿森林体系几乎把世界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包括在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 汇兑本位制下,各国均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的制约,并实行统一的国际汇率制度、 储备制度、清算制度等。
权威性是指布雷顿森林体系不是像国际金本位制那样自发形成,而是各国通过国际性会议协 商建立,并通过国际性的金融机构加以协调、监督与管理。
储备资产的缺陷。 国际收支调节不对称。 汇率制度缺乏弹性。 加剧了通货膨胀的国际传播。
国际金融
— 第1010—页
优点
优点
1
缺点
2
第9 页
— 9—
四、对布雷顿森林体的评价
布雷顿森林体系促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和生产的国际化;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际清偿力不足的问题,解决了黄金供应乏力的问题; 消除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各个货币集团的对立,稳定了战后国际金融混乱的局面; 缓解了各国国际收支困难,保障了各国经济的稳定、高速发展。
自考00076国际金融重点笔记
自考00076国际金融重点笔记2018年4月自考国际金融重点笔记第一篇国际金融基础篇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净差错与遗漏产生得原因・> (1)编表原理与实际会计核算之间存在差界.(2)由于国际收支所涉及得内容紧狡统汁得资料与数据來源于不同得部门•所搜集到得资料与数据不可能完全匹配。
(3)人为因素•一些交易主休所进行得违反国家政策与法律许可得经济活动,当事主体不可能主动申报•相关得统计部门也难以搜集与统计•到准确得数据。
(4)存在统计误差.经常项目得构成与作用-经常账户又被称为经常项目,就是反映一国与她国之间真实资源(又称实际资源)转移得项目。
通过此项目形成得外汇收入,就是一国可以自主支配得外汇,所以,该项目又就是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基木、最重耍得项目一该项目又可细分为货物、服务. 收益与转移四个子项目。
(1)货物。
也曾被译为商品,就是反映一国商品得出口与进口,又称有形贸易交易规模得项目・(2)服务c也曾被译为劳务,就是指一国居民为非居民提供得衿种服务与该国居民利用非居民提供得服务。
(3)收入•又译为收益•就是指由于生产要素在国际间得流动而引起得耍素报酬得外汇收入与支出。
(4)经常转移°又称为巾・方面转移•就是抬货币资金在国际间转移得过程中•无对等得经济交易同时发生得国际间得资金流动。
丄金融项目得构成与作用。
鼻金融嫌户就是资木与金融账户中得主要部分,就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反映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国际资木流动得项目.按照投资类型•亦即功能,主要确定为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两部分.并将这两种形式以外得所有其她形式得国际资木流动,统统归类于其她投资。
13)直接投资包括分别反映投资人得原始得股木投入与撤回得浄额及由直接投资企业中得外国投资人所得收益得再投资得状况。
(2)从资木流动得方向瞧.包括木国居民购买国外证券金融资产与外国得非居民向木国居民出吿其原先持有得木国得证券金融资产而形成得木国金融账户下得外汇流出,或反之而形成得外汇流入・人(3)在其她投资项目也就是先按照由债权债务关系决定得资产与负债來分类•并在资产负债项下.按照贸易信贷、贷款.货币与存款及其她共四项來分类。
浅议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启示
浅议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及启示始于20XX年8月的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已经发展成为一场世界范围的资本主义金融危机,它不仅重创了美国金融与经济,无疑也给全球金融体系和世界经济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使国际金融体系遭受到“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冲击与考验,同时也逆转了世界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加速了世界经济的下滑。
相信这场危机的影响会是空前的,留下的反思也会是相当深远的。
一、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美国此次金融危机的直接影响是造成了美国大量金融机构的破产或重组,导致货币供给的紧缩,逆转了美国经济增长的势头,并且至今尚未看到好转的迹象,最终影响如何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本文从美国金融危机对全球收入再分配、金融自由化进程和国际货币体系的运作所造成的影响这三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一)对全球范围内收入再分配的影响金融市场作为虚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应在于它服务实体经济的融资,降低经济社会的交易成本,优化经济资源的配置。
但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虚拟经济在社会整体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极速膨胀,资本在金融市场的加速流转越来越表现为追逐超额利润的投机行为。
在虚拟经济条件下,庞大的投机性交易成为主要的收益来源,而虚拟经济交易的对象是经过各种加工以及粉饰过的“风险”,这些交易并不是以合理的条件融通和配置资金,而是围绕着货币和证券的价格波动和利率变动所造成的损失由交易当事者的哪一方承担或盈利的归属。
资本市场的运行是在资产定价模式的基础上由心理预期的支撑而自我实现的,在金融创新的杠杆放大作用下,人们对于超额利润的向往超出了对于风险的评估,表现为一种典型的“博傻”行为。
一旦外在扰动引起金融市场运行趋势的逆转,高台跳水式的资产价格暴跌不可避免,出现一轮又一轮“剪羊毛”似的财富再分配。
而在这种再分配过程中,一种比较悲惨的情况是富人对穷人的侵占,富国对穷国的伤害。
鉴于一国内部收入的再分配受制于国家主权、经济体制和机制等方面的强约束,我们这里主要讨论金融危机带来的国家间的收入再分配。
美元主导下的国际货币体系
美元主导下的国际货币体系近些年来,人们对于美元主导下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讨论日益增多。
这一体系的形成始于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和世界金融格局的演变,美元逐渐成为世界货币的代表。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的演变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这一国际货币体系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
首先,美元主导下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着系统性风险。
由于美元的主导地位,美国政府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旦美国出现经济危机或政策调整,全球经济都将随之受到冲击。
例如,2008年的次贷危机就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金融风暴,世界各国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种系统性风险使得全球经济过度依赖美元,容易造成金融危机的传染效应。
其次,美元主导下的国际货币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他国家的货币主权。
由于大部分国际贸易都依赖于美元,其他国家不得不将大量的外汇储备持有在美元资产中,从而使得其货币价值受到美元波动的影响。
这种情况下,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受到了限制,无法完全独立地采取适应自身经济的货币政策。
此外,美元主导下的国际货币体系也加剧了全球贫富差距的扩大。
由于美元的稳定性和全球储备货币地位,美国能够便利地利用货币发行权进行金融操作,而其他国家则难以对此进行相同规模的操作。
这种不平衡导致了全球贸易不公平,加剧了全球贫富差距的不平等。
然而,要改变美元主导下的国际货币体系并非易事。
首先,美元庞大的发行量和全球广泛的流通使得它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通用性,其他国家的货币难以与之相比。
其次,全球金融市场对美元的依赖程度较高,短时间内无法找到一个替代者。
目前虽然有人提出了国际化人民币的可能性,但由于中国的金融市场仍存在不足以及制度方面的问题,人民币难以完全替代美元的地位。
此外,由于全球经济的复杂性和各国利益的不同,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需要达成全球共识,这在实践中可能会面临巨大的挑战。
然而,尽管改变美元主导下的国际货币体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我们可以尝试寻找一种更加稳定和公平的方式来进行国际贸易和金融合作。
(能源化工行业)中国一年能消耗多少能源
(能源化工行业)中国一年能消耗多少能源中国壹年能消耗多少能源0分中国能源消耗统计中国官方日前发布能源消耗公报表示,能耗最高的省份为宁夏省,广东、浙江和江苏等省份能耗则较低。
能耗高低和产业结构有关。
上海「第壹财经日报」报导,官方日前发布中国第壹份能耗指标公报,今后更将以省为单位公布相关能耗的四项指标,分别是: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电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单位GDP能耗降低率。
统计结果显示,二零零五年中国全国单位GDP能耗1.22(吨标准煤/万元);单位GDP电耗1358.5(千瓦时/万元);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2.59(吨标准煤/万元)。
报导说,由於是首次公报,没有可比数据。
此外,也没有GDP能耗降低率的统计。
中国国家统计局表示,这次发布的数据将作为计算「十壹五」经济和社会建设计画时期各地区单位GDP能耗等指标降低率的基数。
据报导,中国万元GDP能耗从二零零壹年开始不断走高;二零零二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壹改多年低於1的局面,达1.19;二零零三年达1.66,能源消费增速开始超过GDP增速。
公报数据显示,中国大陆能耗最高的为宁夏、贵州和青海,单位GDP能耗分别是4.14(吨标准煤/万元,下同)、3.25和3.07;较低的省份为广东、浙江、江苏,能耗分别是0.79、0.90和0.92。
报导说,能耗的高低主要和产业结构有关。
回答:2007-06-1015:57相关资料:我国能源现状和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思考.pdf更多资料>>从根本上说,当下我国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的人均可开采储量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1%、55%和5%。
相比而言,确实存在资源不足的问题。
这其中,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很重要的原因。
去年我国的人均GDP是1087美元,从国际经验和产业发展的壹般规律来见,1000-3000美元这个阶段应该是资源消耗增长最快的时期,我们称之为工业化的加速时期,或者重工业时期。
而重工业能源的消耗量大概是轻工业的4倍。
布雷顿森林体系相关资料
资料一:一:布雷顿森林体系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1)本位制度。
在本位制方面,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
(2)汇率制度。
在汇率制度方面,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3)储备制度。
在储备制度方面,布雷顿森林体系通过“两个挂钩”,即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确定黄金和美元同为主要国际储备资产的储备体制。
(4)国际收支调节制度。
在国际收支调节机制方面,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成员国对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外汇交易不得加以限制,不得施行歧视性的货币措施或多种货币汇率制度。
(5)组织形式。
为了保证上述货币制度的贯彻执行,1945年12月建立了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货币事项进行磋商。
1945年12月,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成立。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局限性:(1)以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货币,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
(2)缺乏有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3)对发展中国家不公平4.具有很强的国际剥削性。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1)1971年美国“新经济政策”的推行,意味着美元与黄金脱钩,支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两大支柱之一倒塌了。
(2)1973年3月,西方国家达成协定,各国相继以浮动汇率制代替固定汇率制,各国货币与美元脱钩。
至此,支撑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另一根支柱也倒塌了,从而标志着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彻底瓦解。
资料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及崩溃摘要: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是指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然而,布雷顿森林体系从建立直至瓦解只经历了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这期间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在其影响下的国际经济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这将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
关键字:金本位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经济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是指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关税总协定作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补充,连同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各项协定,统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外汇自由化、资本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多边经济制度,构成资本主义集团的核心内容,是按照美国制定的原则,实现美国经济霸权的体制。
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全球性不平衡
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与全球性不平衡摘要:所谓“新布雷顿森林体系”为全球经济失衡提供了一种解释。
该体系的机制和格局使世界经济的灵活性增强,即使在全球性不平衡积累的背景下,“新布雷顿森林体系”所指的国际金融货币安排也难以在短期内终结。
关键词:新布雷顿森林体系;全球不平衡;国际融资中图分类号:F11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987(2007)05-0058-06彭志文(北京邮电大学文法经济学院,北京100876)收稿日期:2007-03-18作者简介:彭志文(1979-),男,山西左云人,经济学博士,北京邮电大学文法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世界经济。
Dooley、Folkerts-Landau和Garber(简称DFG)在一系列关于国际货币体系的文章中,指出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突出特征之一是众多货币尤其是亚洲货币非正式地钉住美元。
他们将其类比于60年前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称之为“新布雷顿森林体系(arevivedBrettonWoodssystem,下文有时用BW2指代)”。
这一视角简洁地勾勒出现行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基本特征,对近期亚洲一些国家的汇率政策以及美国的汇率和利率行为给出一种鲜明的解释,因而引起广泛关注。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回顾[1]两次世界大战间隔时期各国竞相贬值货币,实行以邻为壑的歧视贸易政策。
世界经济由此引发的灾难性后果充分彰显了稳定的国际货币安排具有极端重要意义,国际社会认识到有必要在国际货币事务中确立正式的“游戏规则”。
1944年7月,以英美为首的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协议最后决议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
这一协议是众多国家明显分歧的诉求,主张互相竞争和妥协的产物,主要是代表英国立场的凯恩斯计划与代表美国利益的怀特计划的折中。
首先,当时大多数欧洲国家的姿态有些自相矛盾,既对汇率调整的作用表示怀疑,又不愿回到传统金本位制严格的钉住汇率,希望汇率调整能够与维持内部平衡的政策相兼容。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原因探析
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原因探析建立于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持续了仅29年的时间,便走向瓦解。
这不能仅仅归结为美国经济实力地位的下降和美元危机的不断爆发,其本身存在的内部问题更值得我们去探究。
从而为维护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起到一种范例和警示的作用。
标签: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危机特里芬难题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鉴于20世纪20、30年代混乱的国际货币金融关系造成的严重破坏,二战尚未结束,美国就开始筹划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货币体系,该体系力求以美元为支柱、并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
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提出了“联合国外汇稳定基金”方案,即“怀特计划”,方案规定各国必须缴纳资金来建立这种基金,各国的发言权和投票权取决于向基金缴纳份额的多少。
1944年7月初,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的有44国参加的国际货币会议上,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议定书》,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这两个文件,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该协定基本上采纳了怀特计划,并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其它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原则,此会议所确立的这一新的国际货币关系体系,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
它同时也确立了美元在国际金融领域的霸主地位。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逐步瓦解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西欧和日本的经济实力恢复并迅速发展,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实力的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造成美元地位衰落,美元经常成为被抛售的对象,最终导致了1960年第一次美元危机的爆发。
同时使得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中的垄断和统治力量大大削弱,1961年11月由美、英、法等十国组成的“十国集团”,最初是以解决储备货币危机的“借款总安排”而建立的,后来发展成为围绕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进行斗争和讨价还价的工具。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美国侵越战争扩大后,美国的财政金融和国际收支状况更加恶化,黄金储备已大大低于对外短期负债,1968年又爆发了一次严重的美元危机,抢购黄金的风潮极其猛烈。
布雷顿森林体系介绍
2019/1/19
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 )是指第 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协定。布 雷顿森林体系是该协定对各国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 的调节、国际储备资产的构成等问题共同作出的安排所 确定的规则、采取的措施及相应的组织机构形式的总和。
⒈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历史
1943年,美国财政部官员怀特和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分别 从本国利益出发,设计战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提出了两个不同 的计划,即“怀特计划” 和“凯恩斯计划”。
小资料:
特里芬难题
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 特里芬(Robert Triffin) 在其《黄金与美元危机-自由兑换的未来》一书中提出的布雷 顿森林体系存在着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由于美元与 黄金挂钩,而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虽然因此而取 得了国际核心货币的地位,但是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 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 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 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又 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两个要求互相矛盾, 因此是一个悖论。” 这一内在矛盾在国际经济学界称为“特 里芬难题(Triffin Dilemma)”正是这个“难题”决定了布雷顿 森林体系的不稳定性和垮台的必然性。
World Bank
(WB)
世界银行
成立时间:1945年 现成员国:180多个 资金来源:会员国认缴 的股金、营业收入和在 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借款
布雷顿森林体系2
目前只有少部分新兴经济体,如墨西哥和波兰加入了上述计划,不仅因为向IMF贷款很丢脸。也许其他国家也会被说服进来(最好是所有国家,一大群)。经济危机期间暂时把美联储和新兴经济体间的交换制度化可能也可以减少储备要求。当然也要加强地区性的集中储备的行动。
过去十年新兴市场积聚储备来应对以上的情况。他们需要其他选择。巴西,韩国,泰国和其他一些国家采用的IMF支持的方法,是征收或提高税和规则来减缓资金流入。一些学者建议列出可行的策略,比如WTO就有一个合法贸易壁垒的清单。
列清单是个明智的办法,但也有局限。限制资金流入可以临时阻止现钞涌入。上世纪90年代智利的经验就是个明显的例子,证明此手段改变的是外资结构而非数量,可以说没什么效果。随着全球贸易联系加强,各国金融必将更息息相关。
如果全球储备资金保持现状,大量持有美国长期国库券,美国将不堪重负。除非获取外国资本来减轻国库负担,否则美国会发现自己欠外债越来越多。Triffin建议的解决方案就是人为制造一种储备资产,与商品挂钩。John Maynard Keynes凯恩斯在几年前也有相似的建议,他称这种货币为Bancor,美国人对此嗤之以鼻, Triffin的建议也被忽视了20年。
发展中国家的经验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外汇储备的“安全”标准究竟在哪里。经济学家们过去常常说发展中国家需要外汇主要是为了紧急进口和偿还短期贷款。上世纪90年代得出的普遍认同的真理就是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应该能够应付一年的债务。当下的情况可就不止要求这点了。
在这些新兴经济体中,中国在全球货币体系中影响巨大。其一是因为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尽管人民币实际上已经升值了,很多国家还是认为人民币被低估了,其二因为中国对资金流动的限制比其他国家更广泛更成功,中国能够在不引发通货膨胀的前提下保持人民币相对低廉。
黄金飙升背后的大国博弈 特里芬难题与美元陷阱
黄金飙升背后的大国博弈特里芬难题与美元陷阱2011年09月14日 10:39:53来源:上海证券报新华微博【字号:大中小】【打印】黄金飞涨。
2001年9月11日,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12月份交割的黄金期货收盘价为280美元/盎司;2011年9月6日,在创下1922美元的历史新高后,黄金当日收盘价为1873美元/盎司。
十年间,黄金的价格上涨了669%。
震惊世界的“9·11”事件改变了美国,也几乎改变了全世界,包括黄金的价格。
“9·11”之前的世界,站在新千年第一个十年门槛上的美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一骑绝尘,美元在国际支付体系中担当绝对“主角”。
十年后的今天,我们面对的世界是:黄金在涨,欧元处于分崩离析的边缘,或许最为重要的是,美元正在长期走低,全世界对美元国际储备地位的信心在动摇。
美国学者弗朗西斯·加文(Francis Gavin)指出,布雷顿森林体系破灭后,与黄金脱钩的美元得以自由地吹胀,几十年来,世界纸面财富总量增加速度高于实际财富增长的数十倍。
如今,地缘政治的动荡、全球金融危机后遗症、欧美债务危机,甚至还要包括“9·11”以后美国耗资巨大的反恐战争等综合因素,刺破了长期以来美元主导下滥发“纸币”的泡沫,寻求价值之“锚”的各国央行和投资者抓住了黄金。
于是,具其天然货币属性的黄金登场表演了。
黄金既是商品也是金融品,还是政治品。
归根到底,黄金本轮的上涨,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坍塌后国际货币体系核心的储备货币制度“病兆”的体现。
黄金价格是一种货币现象分析人类开采黄金并用作货币的历史,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黄金是人类迄今为止找到的最好的衡量和储藏财富的“货币”;二是全球处于和平稳定发展时候,黄金价格就处于低位,甚至被人淡忘,但当全球局势动荡、危机四伏时,黄金的价格就会飙升。
在人类历史上,尝试了各种货币形式,黄金是最好的衡量和储藏财富的方法。
“土地当然有价值,用货币的形式衡量总是往上走,但是,土地的权力可能被没收,或者丢失。
布雷顿森林体系名词解释
布雷顿森林体系名词解释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指的是1944年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与英、法、苏等国外长会议谈判中提出的以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一种安排。
基辛格主张由六国组成一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美元为世界货币。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制度,即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以黄金为基础,各国货币之间不能自由兑换。
因此,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货币汇率都以黄金平价为基础。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1944年7月,美、英、法、苏四国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上,就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确定美元同黄金挂钩进行讨论,并达成协议的国际货币制度。
8。
美国国际复兴开发银行American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Bank简称AIB美国国际复兴开发银行(AIB)于1944年12月15日宣告成立,目前资本金总额约达860亿美元。
根据《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该行有权发放优惠贷款,可向所有愿意接受贷款的国家及国际机构提供贷款,条件为必须偿还贷款本息。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之外,美国的另一重要银行。
9。
国际开发协会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ssociation是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授权向有关国家提供双边援助的非盈利性组织,是全球最大的区域性多边援助机构。
成员国需向该协会交纳年费。
每个国家按其援助实绩的数额,计算交纳相应的会费。
10。
发展援助United StatesDevelopment Assistance简称ODA是发展中国家请求政府、民间团体或企业给予它们发展援助的书面文件。
政府通常以援助换取设备、材料、劳务和技术转让等形式,而民间团体或企业也往往采用无偿或低价提供服务或投资的办法,来促进本国的工业化和经济发展。
此外,美国经济学家约翰·托兰和詹姆斯·赫克歇尔还提出了特里芬难题,即各国对黄金的需求无限增加,可是世界产金量不能满足这种需求。
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及其影响
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及其影响近几十年来,美元一直占据着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地位,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储备和交易货币之一。
这一地位的形成和影响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本文将探讨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以及其对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影响,同时分析其优点和缺点。
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作为二战胜利国之一,美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迅速上升。
战后,美国主导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将美元作为国际支付的主要货币,使美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
此后,美国通过与其他国家签署的货币互换协议巩固了美元的地位,让更多国家接受和使用美元。
美元的国际地位不仅体现在国际储备货币的角色上,还表现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交易中的广泛使用。
大部分国际贸易以及重要的国际金融交易(如石油等商品的计价和结算)都以美元为基准。
例如,几乎所有的石油交易都是以美元计价,这导致国际市场对美元的需求稳定而强大。
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对全球经济和金融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美元的主导地位使美国能够更容易地融资和借贷,获取全球资源。
美国通过发行国债吸引全球投资者购买,这使得美国能够以较低成本融资,促进了经济增长。
其次,美元地位带来了美元升值的压力。
由于全球对美元的需求,美元的供给量相对较少,使得美元升值。
这对美国进口商品的成本降低起到积极作用,但也增加了美国的出口竞争力。
然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也存在一些缺点和问题。
首先,美元的国际地位使得美国对全球贸易和金融的稳定负有更大责任。
美国的货币政策和经济状况会对全球产生较大影响,如美元贬值可能引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
其次,美元的国际地位加剧了全球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
全球金融危机中,美国发行的高风险金融产品导致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这是因为全球大量投资者持有美元资产。
此外,美元的主导地位也对其他国家的经济产生了影响。
美元的升值压力可能对其他国家的出口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出口导向型经济体。
高中历史: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学习目标】布雷顿森林体系重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背景、形成、内容难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知识概述】1.背景:①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旧的经济体系遭到破坏,战后许多有识之士主张建立有效的机制,以稳定世界秩序。
②美国企图按照自己的意志规划战后“世界经济蓝图”,确立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
2.形成: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召开,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1945年成立两个组织。
3.内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宗旨: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世界银行宗旨:提供长期贷款,促进该国的经济恢复和发展。
原则:①“双挂钩一固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②加权投票制度(指每个成员国的投票权与其在基金的配额,即向基金的认股份额成正比)。
4.评价:积极作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暂时结束了战前货币金融领域里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并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
美国通过赠与、信贷、购买外国商品和劳务等形式,向世界散发了大量美元,客观上起到扩大世界购买力的作用。
同时,固定汇率制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由于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动荡,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主要国家的货币汇率,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此体系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中的特权和支配地位,美国由此建立起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制度,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知识延伸】黄金作为支付手段由来已久,正因为黄金产量少,且不可复制,所以将其作为支付手段才更为让人放心,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则与黄金无关,当时黄金并不与各国货币直接挂钩,问题应该出在作为可以用于兑换黄金的货币上,即美元发行过剩,无法支撑美元﹣金互换,这才导致了体系的混乱和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前可自由兑换时期经历了汇率的较大波动
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前可自由兑换时期经历了汇率的较大波动,而在可自由兑换时期,汇率则相当稳定,甚至比金本位制时期还稳定(Bordo, 1992)。
然而,布雷顿森林体系也是相对短命的。
与古典金本位制一样,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核心国与外围国之间的不对称性既维持了该体系的运行也最终导致了该体系的崩溃。
所不同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第一个主要靠人为因素推动而建立起来的国际性货币体系,而且,作为惟一核心国的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而言远高于古典金本位制下核心国(英国)的霸权地位。
这就决定了该体系的不对称性必有其自身的特点会影响人们对美元的信心,引起美元危机。
而美国如果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就会断绝国际储备的供应,引起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
这是一个不可克服的矛盾。
从5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美国经济竞争力逐渐削弱,其国际收支开始趋向恶化,出现了全球性“美元过剩”情况,各国纷纷抛出美元兑换黄金,美国黄金开始大量外流。
到了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再也支撑不住日益泛滥的美元了,尼克松政府被迫于这年8月宣布放弃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兑换黄金的美元“金本位制”,实行黄金与美元比价的自由浮动。
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日本、加拿大等国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不再承担维持美元固定汇率的义务,美元也不再成为各国货币围绕的中心。
这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已全部丧失,该体系终于完全崩溃。
与古典金本位制一样,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核心国与外围国之间的不对称性既维持了该体系的运行也最终导致了该体系的崩溃。
所不同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是第一个主要靠人为因素推动而建立起来的国际性货币体系,而且,作为惟一核心国的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而言远高于古典金本位制下核心国(英国)的霸权地位。
这就决定了该体系的不对称性必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其一,前可自由兑换时期,经济实力严重不对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除美国之外的其他参战国的经济近于瘫痪,与美国的经济实力有天壤之别。
其直接后果是该体系设计者所构想出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则几乎无法实现一方面,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可自由兑换难以实现。
公司金融朱叶习题答案
公司金融朱叶习题答案【篇一:国际金融公司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xt>1. 金本位制下,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如何?2.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特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是金汇兑本位,以双挂钩为特征,即美元与黄金挂钩——确定每盎司黄金价值为35美元;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在与美元的比价确定后各国可计算出他们的货币与黄金的比价。
美国承诺各国可以以它们持有的美元无限制的按官价兑换黄金。
其他国家承诺维持其货币汇率的波动幅度在平价的一定范围内。
若波动幅度超出这个水平,各国有义务在外汇市场进行干预。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除了以黄金为储备资产外,美元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和支付手段。
3.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金汇兑本位下,为满足各国储备资产增长的需要,充当储备货币的国家必然会出现国际收支持续的逆差,而这又将导致各国民众对储备货币的信心危机,从而引发体系的崩溃。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安排使美元处于这样的一种尴尬的境地:美元作为除黄金之外最重要的储备资产,需要美国向其他国家持续不断地供给美元,而大量美元资产的外流,不可避免地对美国造成极大的黄金兑换压力,最终致使美国不得不放弃它原先对其他国家做出的按官价自由兑换黄金的承诺。
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已经发生动摇。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这个问题变得严重起来,最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4. 不同的国家为什么实行不同的汇率制度?一国实行固定还是浮动汇率,取决于该国一系列的宏观经济因素,如通货膨胀水平,对外贸易状况,就业形势,以及经济增长等。
具体选择要在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和国际经济一体化之间进行权衡。
若一国专注于本国独立的经济目标,追求本国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很可能它会放弃实行固定汇率制的好处;相反,若经济一体化是各国推崇的目标——如欧元区各国,则固定汇率制的好处会被特别看重。
5. 在当代的货币安排中,实行固定和浮动汇率的国家数量基本相当,你认为今后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向固定汇率制还是浮动汇率制发展?今后的国际货币体系会向浮动汇率制发展。
应用文-美国经济账户赤字的演变及其影响
美国经济账户赤字的演变及其影响'\xa0\xa0\xa0\xa0 2005年,尽管经历了两次大的飓风,尽管油价的上升使美国人减少了1400亿美元真实收入,超过了GDP的1%,美国真实GDP依然增长了3.5%,令世人为之瞩目。
但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却令全世界为之担心,2005年达到了GDP的6.4%,并且还有逐渐扩大之势。
美国巨大的经常账户赤字到底会给美国或世界带来多大的负面影响,并没有历史可循。
在最近的30多年里只有小的工业化国家的经常账户赤字曾经超过GDP的5%,像澳大利亚、丹麦、芬兰、挪威和葡萄牙等国。
而且很少有国家,无论是工业化国家还是新兴国家,这种高的经常账户赤字能够持续5年以上。
美国是唯一不同的国家,在于其:一是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其经济实力举足轻重;二是自1991年美国出现最后一次贸易盈余后(当时经常账户盈余占GDP的O.7%),美国的经常账户即处于赤字水平,并延续至今。
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之所以能够长久持续,与美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独一无二的地位有关。
美元是世界最主要的流通和储备货币,美国可以尽享铸币税的好处,美国投资机会的收益比日本和欧洲都高,比许多新兴市场更稳定更,美国金融市场又特别发达。
在这种“美元霸权”的机制下,贸易盈余国的中央银行被迫购买大量的荚元资产,因为他们几乎没有别的选择,对美国居高不下的经常账户赤字起到了融通的作用,虽然对这些国家来说并不一定划算。
反过来说,既然是必须依赖外国中央银行对政府债券的购买才能融通赤字,美国经济相应的就有了薄弱之处,因而有许多分析认为美国超过GDP6%的经常账户赤字是难以持续的,在未来将不得不进行削减。
从全球的视角来看,美国经常账户赤字的削减意味着世界其他地区总的经常账户盈余的减少。
因而对经常账户的调整不仅涉及到赤字国,也将涉及到盈余国,这又会对世界其他国家造成或大或小的影响。
美国经常账户的历史演变美国的经常账户赤字有其历史必然性。
_新特里芬难题_提出_表现及应对措施
理论探讨“新特里芬难题”:提出、表现及应对措施□苏 彤 逯其江 一段时间以来人民币的强势升值和美元的相对疲软,我国外汇储备的迅猛增加,美国次贷危机的余波未平,国内QD II 投资的失利,让我们不得不关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的地位和美国经济及美元走势对我们的影响。
在国际清算银行(B I S )所做的一份关于各国外汇储备的季度报告中,特别把中国的外汇储备作为一个单独部分,也是唯一的国别案例。
这可以反映出中国经济之于世界的重要性,也反映出作为经济大国,美日欧的货币都是主要的储备货币,而中国不仅不能充当储备货币的发行国,反而是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
关于我国储备货币的货种构成,据B I S,I M F 等国际金融机构的研究数据中显示,美元占有70%以上的比例。
纵观全球,美元的储备地位仍然十分强势。
因此,半个世纪之前曾经困扰了全世界的“特里芬悖论”再一次引起关注。
一、“新特里芬难题”的提出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美国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在《美元与黄金危机》一书中提出,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如果充当国际货币,则必然在货币的币制稳定方面处于两难境地。
一方面,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持有的国际货币增加,这就要求该国通过国际收支逆差来实现,这就必然会带来该货币的贬值;另一方面,作为国际货币又必须要求货币币制比较稳定,而不能持续逆差。
这就是著名的“特里芬难题”(Triffin D ile mma )或者叫“特里芬悖论”。
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里芬难题”再次被提出,其表现为: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取决于美元的稳定,美元的稳定又取决于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但全球清偿力供应依赖于美国的国际收支逆差,美国的铸币税特权诱惑美国经常帐户逆差不断扩大。
最早提出这一理论的是马克麦考利(McCauley )(2003),他在2003年国际清算银行(B I S )第一季度经济评论中,考察了美国与东亚国家之间的资本流动状况,他认为美国通过负债方式吸引东亚的资本流入,弥补收支逆差,而东亚国家用自己的收支顺差来为美国的逆差融资,当这种资金循环效应难以持续进行的时候,就会出现危机。
次贷危机的历史演化(1).
次贷危机的历史演化(1)本文从次贷危机产生的效果引入,揭示次贷危机的产生过程,从金融监管、消费观念、贷币体系三方面探讨了引发危机的深层原因,进而阐述了危机对美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且预测了发展趋势,最后针对应对举措和现行状况,提出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文章多采用历史的角度和辩证的方法,意在说明危机发生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关键词:次贷危机历史原因实体经济一、前言2007年2月13日,美国最大次级房贷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p 减少放贷,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New Country Financial发出2006年第四季度盈利预警,汇丰控股为在美次级房贷业务增加18亿美元坏账拨备。
自此,次贷危机开始浮出水面,随后全面铺开,危机从信贷市场扩展到整个金融领域,并向实体经济蔓延。
危机由美国开始,进而波及全球,使世界经济面临衰退的风险。
因卷入次贷问题倒闭的企业不断增加,遭受损失的公司不计其数,美国各类金融机构几乎无一幸免。
美国三大股指自07年出现转折以来一路下挫,并带动全球股市进入下行通道。
2007年9月,美联储调低联邦基金利率,进入降息周期,同时向市场注资挽救低迷的经济状况,世界各地的央行也纷纷采取降息注资的措施。
然而,美国失业率还是急剧攀升,企业裁员减薪的现象比比皆是,危机的规模远超亚洲金融危机和互联网泡沫。
实体经济中,房地产及与其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遭受重创。
美元持续贬值,原油价格因需求降低跌破50美元,通胀的压力减小,全球投资热潮退去,泡沫破裂,多国经济步入衰退。
危机影响极其深远,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评价这次危机“百年一遇”。
二、次贷危机的产生原因1、次贷危机产生过程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推出资产证券化产品,意在回流资金和改善资产负债管理,产品包括RMBS(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CMBS(商业房地产抵押贷款支持证券)、ABS(资产支持证券)、CDO(债务抵押证券),其规模迅速扩张,当前已远超其他固定收益债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个问题是,在美元崩溃即将到来的时候,为 什么我们没有看到美国经济出现紧缩的先兆?国际金 融学的经典理论告诉我们,在当今经济一体化的年代, 至少对像美国这样一个开放的经济体来说,如果经常 项目赤字是不可持续的,通过市场信号或价格信号的
传导,必定会对美国经济作出自动调整,紧缩美国消 费和经济。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特里芬两难( Triffin’s D ilem m a) 的还魂。早在 1959 度将会超过 50% 甚至更多。[2]5R onald M ckinnon 则认为,
年,罗伯特·特里芬( R obert Triffin) 就认为世界储备 美国当前的情况更类似于上世纪 70 年代初布雷顿森林
不足日益加深,有可能在较短的几年时间内出现 1931 体系崩溃前的情形。[3]
其次,美国上世纪 90 年代“ 网络泡沫”形成的财 富效应提高了美国人的消费倾向。网络经济泡沫破灭 后,大量亚洲国际资金涌入导致的低利率又成为推动 美国消费的主要力量。在低利率的刺激下,美国的居 民投资连续 3 年保持强劲势头,2004 年更是达到了年 增长 5.75% 的高水平。[9]7 股价回升和房产价值的提高, 使美国家庭的财富收入比率达到 5.4% 。家庭财富的不 断增加,使美国人在增强消费信心的同时,也提高了 其银行信用水平,从而使他们能够获得更多的消费信 贷。与此同时,支持美国家庭消费的金融机构在 2004 年资产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并由此减少了坏账 准备的计提。[9]22 因此,美国人消费远非想像得那么“ 不 理智”,而且在严格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巴塞尔协议的约 束下,美国商业银行不理智的说法更是不能让人信服。
三、美国巨额贸易赤字的可持续性
( 一) 美国保持输入外国商品和输出美国证券格 局的合理性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即以美元钉住黄金、外围国家 货币钉住美元的国际货币体系下,黄金是美元价值和 美国国内物价稳定的基础,贸易项目或经常项目的恶 化意味着黄金的不断流失,会不可避免地动摇当时的 国际货币体系。并且,由于各个国家的资本流动受到 严格的控制,美国很难利用外国储蓄来弥补国内的储 蓄缺口。因此,保持国内储蓄与投资的平衡也成为教 科书的经典理论并一直延续至今。
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
·59·
当代财经 2006 年第 1 期 总第 254 期
被动贬值);[6]而共同点是,他们均认同美国经常项目赤 字是不可持续的。
二、对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不可持续的评价
其 实 , 罗 伯 特·特 里 芬 在 提 出 著 名 的 特 里 芬 两 难 时,心情并不是那么悲观,“ ……最为直接、简单的 做法就是使世界货币储备的外汇组成国际化”。[7]10 特里 芬提出的外汇储备国际化或许就是特别提款权( SD R) 的前身。虽然他认为这是解决两难问题最直接和简单 的办法,但也不无担忧地提到,“ 这类体系所赋予国 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能力,若被不适当地使用,会 将通货膨胀的强劲势头传给世界经济”。[7]11 可以说,这 种担心也是各个主权国家的担心,以致于后来 SD R 在 国际储备货币中并没有得到广泛使用。因此,由于缺 乏强有力条约进行约束或是缺乏强大的物质基础作为 担保,任何单方面的、超越国家主权的“ 储备货币” 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尽管有学者认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是“ 后布雷顿 森林体系”,①暂且不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但可以肯 定的是,单从资本的自由流动角度来说,现在的“ 后布 雷顿森林体系”相对于 20 世纪 60-70 年代的布雷顿森 林体系,已是今非昔比。在全球一体化进程步入 21 世 纪时,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是( 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 开放的经济体,资本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金融工具 的不断创新,确保了世界各地的资本持有者可以在各 个市场上从容地在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等方面进 行平衡;其发达程度,远非建立在战后废墟上的国际
摘 要: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即以资产为本位的泛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中心国家美国和外围亚洲国家形成 了双赢的局面。该体系与布雷顿森林体系相比具有更大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美国能够承受更大规模的经常项目赤 字,并由此获得了更为灵活的政策操作空间。在某种程度上,美国巨额的经常项目赤字是其雄厚的金融和经济实 力的体现。
最后,物价稳定是推动美国储蓄率下降的另一个 因素。从上世纪 90 年代前后开始,亚洲国家的廉价商 品大量向美国输出,美国的各类物价指数保持了相当 的稳定性。2004 年,美国的 C PE 和 PC E 指数均有一定 程度的攀升,显示出短期美国面临通货膨胀压力。③但 是,从代表长期物价走势的 TIPS 的收益率来看,美国 的中长期物价指数仍有能力保持在 2.75% 的低水平上。
生较大变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可以说,在“ 无航海图”时代,特里芬 成了私人部门的低储蓄率,进而推动了美国经常项目
两难矛盾并没有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终结而结束; 赤字;另一种观点广泛见诸报端,干脆将其归因于美
相反,随着世界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特里芬两难的矛 国人消费的不理智和大手大脚。[4]然而,无论是什么原
盾似乎还在不断激化,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问题始终 因导致美国私人部门储蓄率低下,经济学家们普遍预
( 二) 美元资产本位和泛布雷顿森林体系 保持物价在低水平的稳定有利于促进美国家庭的
消费。不仅如此,国内物价的稳定对于作为储备货币 国家的美国来说,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但是,从美 国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不断出现并强化的经常项目赤 字和反常的美元走势来看,我们隐隐约约地感到,美 元在很多时候并不具备信用本位的特征,④或者说,美 元并不是完全以信用为基础。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后的情况来看,更确切地讲,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是以 美元资产为本位的,即并非美元信用本位,而是美元 资产本位。所谓美元资产本位,指的是美元钉住美国 境内的资产,即美元的价值是以其对美国资产的购买 力作为保证的。或者从本质上说,美元资产取代了布 雷顿森林体系下的黄金,成为美元的“ 锚”。
但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成 为“ 经常”现象并呈不断扩大的趋势,也就是说,美 国储蓄与投资的缺口在逐年扩大并创新高。在美国, 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政府社会保障支出面 临很大压力。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美国人在应该节 俭度日的时候反而储蓄率越来越低呢?
首先,从上世纪 90 年代末开始,亚洲金融危机改 变了出口导向性亚洲国家的资本利用模式,②开始将贸 易盈余大规模投资于美国的银行票据和国债。这种所 谓的“ 储蓄泛滥”成为美国近几年利率不断走低和经 常项目赤字不断攀升的重要原因。美国的长短期利率, 稳步有序地进入了历史上少有的低水平时期。
讨论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是否可持续,首先需要分 析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并不总是和 美元的贬值联系在一起。即使是不考虑 1985 年的“ 广 场协议”,在从 1982 年到 1985 年的时间里,与不断扩 大的经常项目赤字相对应的是美元的节节攀升;在整 个 90 年代及 21 世纪初,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美国 历史上多次出现的贸易赤字也并非一定对应着美元的 贬值。[8]并且,即使是在 2001 年以后美国经常项目赤字 以前所未有的惊人速度攀升时期,美元的实际汇率也 只是出现温和、有限的贬值。这种跌势与上世纪 70 年 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时美元的暴跌有着天壤之别。 因此,将美元目前温和、有限的贬值同美元王朝的崩溃 联系在一起的理由并非十分充分。
关 键 词:美国经常项目赤字;泛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资产本位 中图分类号: F82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5- 0892 (2006) 01- 0059- 06
一、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和美元贬值关系的文献回顾 在 2004 年修正了 2000 年的计算结果,指出如果美国
美国经常项目赤字和美元贬值并存,这似乎就是 的经常项目赤字达到 G D P 的 5.4% ,那么美元贬值的幅
第四个问题是,美国的财政赤字或私人部门的负 债是否导致经常项目赤字或推动了经常项目赤字?的 确,通常美国保持了较高的财政赤字,我们直观上有 理由认为,财政赤字是使美国经常项目出现赤字的重 要原因。但是,为什么日本、法国、德国等赤字国家 却没有出现美国类似的情况呢?
那么,美国人不理智的、狂欢般的消费是否是经 常项目赤字的罪魁祸首呢?如果认为某些美国人消费 不理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把整个美国社会都 认定为消费不理智,这不符合实际也不符合逻辑。另 外,对于美国家庭和小企业不理智消费导致信用等级 恶化的说法,也有些似是而非。因为,正如麦金农所 说,美国家庭的信用只是间接来源于外国人的储蓄, 却直接来源于美国当地银行。[5]176 而美国当地银行是受 到严格的公司治理约束和财务约束的,因此,即使假 定全部美国家庭都在无理智地消费,也没有任何理由 认为美国银行正在无理智地发放信用。令人吃惊的是, 在经济学家纷纷断言美元即将崩溃的前夕,美国各种 期限的利率仍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预警,认为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在中期内不可持续; 在看淡美元的浪潮中,仅有的一点争论是,目前美元
要扭转这种势头需要美元实际汇率贬值 12%  ̄14% ,[1]并 的贬值是美国政府的主动行为还是市场行为( 或美元
— —— —— —— —— —— —— ——
收稿日期: 2005- 06- 14
作者简介:王贵平,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蒋惠惠,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专业博
2006年 第 1期 总 第 254期
当代财经 CONTEMPORARY FINANCE & ECONOMICS
NO.1, 2006 Serial NO.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