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表格教案

合集下载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具体章节为《古诗三首》。

教学内容包括《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及《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三首古诗的学习与欣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三首古诗的基本内容,了解古诗的背景及诗人的情感表达。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古诗中的意境及诗人的情感。

重点:掌握三首古诗的基本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首古诗的背景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感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诗词学习(20分钟)(1)介绍诗人及诗词背景。

(2)逐句解读诗句,分析诗句中的意境。

3. 例题讲解(10分钟)选取一首古诗,进行详细解析,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诗句的方法。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自主分析另外两首古诗,教师进行点评与指导。

5.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首古诗,结合生活实际,创作一首现代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三首古诗的全文。

2. 在黑板上列出三首诗的主题、意境、情感等关键词。

3. 画出每首诗的意境图,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熟读并背诵三首古诗。

(2)选择一首古诗,分析诗句中的意境及情感。

(3)结合生活实际,创作一首现代诗。

2. 答案:(1)见课本。

(2)示例:《宿建德江》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热爱,抒发了诗人离乡背井的愁绪。

(3)见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实践情景引入等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点评与指导。

2.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课后阅读其他古典诗词,提高鉴赏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反思
一、学习目标
•了解《平原游侠》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掌握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和主题
•能够表演故事情节
二、教学重点
•《平原游侠》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教学课文中的生字生词
三、教学难点
•理解《平原游侠》故事的含义和主题
•教学内容的生动呈现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播放一段与《平原游侠》故事相关的视频,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

2. 学习故事
1.请学生跟读课文,并分析每个段落的内容。

2.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

3.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归纳故事的主题。

3. 生字生词学习
1.教师解释生字生词的意思,并进行示范读音。

2.学生跟读并做语文卡片。

4. 故事表演
学生分组,用表演的方式展示《平原游侠》故事的情节。

鼓励学生通过表演来理解故事,提升表达能力。

五、课后作业
1.撰写心得体会:请学生写下对《平原游侠》故事的感悟。

2.背诵课文:要求学生背诵课文中的重要段落。

3.复习生字生词:学生复习当天学习的生字生词。

六、教学反思
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故事的理解能力有所欠缺,下节课可以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另外,在生字生词的教学中,可以尝试多种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如拼读、游戏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希望能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做出改进,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课程标准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课程标准教案

《七律·长征》教学方案教材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组教学主题:走近毛泽东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设计者:朱老师/###中心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3)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2.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语言文字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平时已对中国历史有了一定的粗浅的理解,在初读课文后对这段历史又加深了了解,让学生学习和继承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作了铺垫。

3.教材分析《七律长征》是一首中国革命的不朽史诗,革命乐观主义的不朽之作,深刻表现了毛泽东的艺术风格和高昂气概。

全诗生动地概括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

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正确理解下列词语:只等闲、逶迤、腾细浪、磅礴、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

2、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

3、有感情地朗诵全诗,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背诵全诗。

评价任务:1、会写生字,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诗句中有关词语的意思。

2、借助相关的资料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中表达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诵全诗,感受诗的节奏和韵律,背诵全诗。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七律长征毛泽东远征难:逶迤、磅礴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乐观主义精神(千里雪更喜、尽开颜)只等闲:细浪、泥丸(夸张)《七律·长征》教学方案教材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组教学主题:走近毛泽东课时:共2课时,第2课时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设计者:朱老师/###中心小学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主题是“神话故事”,包括《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追日》三个神话故事。

这些故事富有想象力,充满了神奇色彩,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这些神话故事,让学生了解和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神话故事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

但他们对神话故事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感悟还不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中给予个别关注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大意,把握神话故事的主要情节;能够复述神话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神话故事的主要情节。

2.教学难点:神话故事深层内涵的理解和感悟;学生朗读、表达能力的提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环节。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神话故事的基本情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播放神话故事的音乐、展示神话故事的相关图片等,引导学生进入神话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逐段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神话故事的主要情节。

在此过程中,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共同探讨神话故事的深层内涵。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1 教学目的:1、通过习作使学生明白读书有益的道理。

2、能把要推荐的一本书的名字、作者及推荐的原因写清楚。

3、培养学生评价与修改习作的才能。

教学重点:1、通过习作使学生明白读书有益的道理。

2、能把要推荐的一本书的名字、作者及推荐的原因写清楚。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评价与修改习作的才能。

教具准备:课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你最喜欢的书是什么?请把这本书介绍给大家吧。

生畅所欲言师:这次习作就是向大家推荐一本书。

板书:推荐一本书【设计意图:在轻松的谈话中引入“书”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的欲望。

】二、明确要求。

〔出示课件2〕1、读习作要求,把握习作重点。

内容上:推荐一本喜欢的书。

2、考虑,我们推荐哪些内容才能让别人承受呢?生畅所欲言〔出示课件3〕明确:可以推荐书的内容、推荐书中吸引人的情节或者推荐个性鲜明的人物等。

3、考虑文章的写法:板书:写法上:写出书名、作者及推荐原因;写后读给大家听一听,评一评,再修改。

4、小结:不管你怎样介绍,书名、作者及推荐的原因是一定要说清楚的。

【设计意图:明确要求是习作的第一步,只有读懂了要求,学生习作的时候才不至于跑题、偏题,这样也就是降低了写作难度。

】三、小组活动,交流选材。

将自己喜欢的书推荐给大家:〔出示课件4〕1、要介绍清楚书的栏目、内容。

2、要说清楚你的推荐理由。

3、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推荐自己的书,听的同学可以给他提问题或者意见。

4、评价他的介绍。

注意是否说清楚了推荐的原因。

5、学生独立完成习作。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各自的书,实现组内资共享,形成奇文共赏。

组内交流,还给予每位学生一个口语交际展示的时机,在交流中完善学生的说话过程,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一个铺垫。

】四、交流收获,习作评改。

〔出示课件5〕1、请学生读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提出修改意见。

2、师:你们觉得他写得怎么样?哪一句话或是哪些词语用得好,用得准?是否写清了推荐的原因?你对他的书是否感兴趣?〔学生互评〕【设计意图: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学会考虑,学会分析^p ,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与交流,从而进步听说才能和思维才能。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部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部教案
讨论
14.老师邀请学生朗读他们的作品,并针对学生的内容和语言表达进行点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5.老师安排学生互看作业并相互点评。
练习
16.老师让学生对比课文和自己写的作品,回答以下问题:
–自己写的作品和课文中的情感描写有哪些相似之处?
–自己写作中的表达方式和语言技巧是否有改进的空间?
17.老师要求学生将自己修改后的作品重新发给本班同学,让大家看看自己的进步与不足。
第二课时
导入
10.老师播放一段与自然风光有关的视频素材,让学生观看创新。
11.老师向学生发问:“你认为自然风光中最令你印象深刻的地方是哪里?”
学习
12.老师向学生介绍古诗中的情感描写技巧,并举例说明诗人如何运用这些技巧在《登高》中表达情感。
13.老师指导学生学习习作中的语言技巧并模仿,让学生练习书写,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全部教案
教学目标
•了解古诗《登高》的作者、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
•阅读理解古诗《登高》并感悟诗歌的意境。
•掌握情感描写的语言技巧,表达自己对自然风光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
•已备诵古诗《登高》
•课件:丰富的图片素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1.老师播放一段与登高有关的音频,并向学生提问:“大家可能都听过‘再高也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顶峰’这样的话,你们有听过什么名句表达相似的意思吗?”
总结
18.老师以五分钟简短回顾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再次复习本单元学习的内容。
19.老师要求学生将本节课的内容,以及学生自我表达情感的作品制作成总结报告。
作业
20.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任务。
21.阅读《天净沙·秋思》。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教案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目录第八单元单元说明 (1)25 古人谈读书 (3)26 忆读书 (15)27 我的“长生果” (26)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 (35)习作推荐一本书 (39)语文园地八 (43)第八单元单元说明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一主题来编排。

主要由《古人谈读书》、《忆读书》和《我的“长生果”》这三篇文章组成。

目的是通过介绍读书的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2.本单元重点:(1)通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这三篇文章都明确了作者在读书中悟出的道理。

如《古人谈读书》的三篇文章都介绍了名人自己悟出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忆读书》中,通过介绍自己读书的过程,悟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我的“长生果”》中,通过介绍自己读书和写作的经历,悟出写作的道理。

(2)学习在阅读时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习作 1.会写题为“推荐一本书”的文章。

重点要把推荐的理由写清楚。

2.通过习作使学生明白读书有益的道理。

1课时提示学生推荐哪些内容能让别人接受。

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语文园地1.学会找课外读物的方法。

2.学会把比喻的修辞方法用到句子中。

3.学习书写,规范自己的字体。

4.增加积累。

1课时学会把比喻这种修辞方法运用到句子中,使句子生动形象。

扩大积累。

25 古人谈读书评价)古人喜欢读书,古人又经常会把自己的读书方法和学习态度写下来,供后世参考。

今天,我们就学习《古人谈读书》这篇文章,去看看古人是如何对待学习的。

板书:古人谈读书2.这课总共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出自《论语》,记录的孔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第二部分的作者是朱熹;第三部分的作者是曾国藩。

今天,我们就去学习这三篇文章,从中获取营养。

(出示课件3)事引入本课,引起学生的兴趣。

】新课教学( )分钟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出示课件4)1.师范读正音,把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八单元 教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 第八单元  教案

第八单元(教案)教材分析一、单元主题本单元以“读书明智”为主题,编排了精读课文《古人谈读书》《忆读书》和略读课文《我的“长生果”》。

三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分别介绍了从古至今人们读书的态度、方法、经历与感悟。

《古人谈读书》选取古人关于读书学习的文言文片段,告诉我们读书的态度和方法。

《忆读书》和《我的“长生果”》通过回忆作者自己的读书经历,总结读书、作文的方法,告诉我们应该读什么样的书,怎样读书,阐明从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二、语文要素1.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借助圈画关键词句、列提纲、画表格或结构图等形式,根据需要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把握主要内容。

本单元的课文,围绕“读书”这一主题提供了很多信息,如读书经历、读书态度、读书方法以及对某些书的评价,都要求学生梳理相关信息,把握内容要点,如,《忆读书》要求学生梳理作者读书的经历、选好书的标准;《我的“长生果”》要求学生梳理作者读书的类型和从读书、作文中悟出的道理。

2. 学习书面表达,体会习作的乐趣。

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让学生根据习作要求,对材料有所选择,并有条理地表述,把重要的内容写具体。

本册教材第四单元已经进行了“分段表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的训练,这次习作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有条理、有重点地表达的能力。

口语交际和习作衔接紧密,从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达,从分条到分段,有梯度地引导学生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地表达。

要素分解教法建议1. 可以把三篇课文作为一组进行教学,或者再补充一些与读书相关的文章,组织指向“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这一目标的学习活动。

如,可以让学生从多篇文章中梳理作家的读书经历,梳理关于读书方法的信息,可以提取、整合文章中介绍的书目信息。

2. 建议围绕“读书”这一主题组织开展实践活动。

可以在本单元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用学到的读书方法进行阅读实践,读一读课文中作者提到的一些书籍。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的主题是“观察与想象”,包括三篇课文:《麻雀》、《鲸》和《不死之鸟》。

这一单元旨在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和想象的能力,学会通过细节去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对于通过细节理解课文和进行阅读写作也有一定的基础。

但部分学生在观察时可能缺乏细致和深入,对课文的细节理解不够,写作时想象能力有限。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通过细节理解课文,提高阅读能力;通过观察和想象,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的能力;通过写作实践,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和想象,理解课文;通过写作实践,提升写作能力。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深入细致的观察能力,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和写作实践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3.写作纸张和文具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对课文主题进行初步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朗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如词语的选择、句子的构造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相关的练习活动,如填空、选择、问答等,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课文的细节,如词语的选择、句子的构造等,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根据课文内容,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想象,如“如果你是课文中的主人公,你会怎么做?”等。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次课程进行小结,强调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注意。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的教材内容。

本单元的主题为“民间故事”,包含了《牛郎织女》、《猎人海力布》两个经典的民间故事。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深入解读这两个故事,理解其文化内涵,同时也对民间故事这一文类进行学习和探讨。

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体会《牛郎织女》、《猎人海力布》两个民间故事的内容,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2. 能够运用学习到的方法,独立阅读并理解其他民间故事,提高阅读能力。

3. 通过学习本单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其语文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并体会《牛郎织女》、《猎人海力布》两个民间故事的内容,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难点:能够运用学习到的方法,独立阅读并理解其他民间故事,提高阅读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民间故事”为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对民间故事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通过PPT展示,详细讲解《牛郎织女》、《猎人海力布》两个民间故事的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体会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

3. 练习: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学习到的方法,独立阅读并理解其他民间故事,提高阅读能力。

4.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阅读其他民间故事的心得,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本节课的主题“民间故事”,以及《牛郎织女》、《猎人海力布》两个故事的梗概和主要情节。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阅读一部你喜欢的民间故事,并写一篇读后感。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民间故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他们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其他民间故事,提高了阅读能力。

同时,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心得,培养了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民间故事的文化内涵的讲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全部课件+配套教案+作业设计

2019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语文第8单元全部课件+配套教案+作业设计

概括内容
这课总共有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出自《论语》, 记录的孔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第二部分的作者 是朱熹;第三部分的作者是曾国藩。今天,我们就去 学习这三篇,从中获取营养。
初读课文
1.师范读正音把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好学 是知也 识
2.读第一、二部分,根据注释,解决生字词。 3.大声朗读课文。
忆读书
人教五年级上册
导入新课
千层宝典一翻开, 谜底:书 黑白纵横一排排, 历代住事它记载, 知识没它传不开。
不同的人读书有不同的感受。作者的 感受是什么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 看吧。
初读课文
冰心(1900 ——1999),原名谢婉莹, 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 文学作家。冰心的作品体裁广泛,在 小说、诗歌、散文等方面均有建树; 但成就最大、影响最深的还是散文。 作品有:《梦》、《寄小读者》、 《再寄小读者》,散文集《往事》。
习方法两方面进行了介绍,让我们受益匪浅。现在,我们学习第
三篇文章。这是曾国藩对读书人的要求。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出示课件9)
1.根据注释,解决生字词。
师补充:恒:恒心
自足:自我满足
2.朗读课文,划分节奏。
划分指导:我们在划分节奏的时候,要注意,不能把完整的
词划分开来,要保持词语的完整。如:盖/士人/读书,第一/要/
有志----不甘为下流 有识-----知学问无尽,不满足 有恒-----恒心,不放弃,能成功
作者是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
正面:如果我们遵循这三点,那么会达到高 尚、博学、成功的境界。反面:如果做不到 这三点,则一事无成。最后作者进行总结, 告诉我们,读书的时候这三者缺一不可,点 明这三点的重要性。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单元教学分析和教学反思)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教案教学设计(含单元单元教学分析和教学反思)

第八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的课文主要围绕“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一主题来编排。

主要由《古人谈读书》、《忆读书》和《我的“长生果”》这三篇文章组成。

目的是通过介绍读书的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口语交际是以“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为内容。

重点是能大胆、准确、清楚地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人物。

能积极参与口语交际,并能认真倾听,迅速抓住说话的重点。

习作会写题为“推荐一本书”的文章。

重点要把推荐的理由写清楚,通过习作使学生明白读书有益的道理。

语文园地学会找课外读物的方法,学会把比喻的修辞方法用到句子中,学习书写,规范自己的字体,增加积累,扩大积累。

二、单元教学重难点1.通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这三篇文章都明确了作者在读书中悟出的道理。

如《古人谈读书》的三篇文章都介绍了名人自己悟出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忆读书》中,通过介绍自己读书的过程,悟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道理;《我的“长生果”》中,通过介绍自己读书和写作的经历,悟出写作的道理。

2.学习在阅读时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

三、单元课时安排25 古人谈读书………………………………………………2课时26 忆读书……………………………………………………2课时27 我的“长生果”…………………………………………2课时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2课时习作:推荐一本书……………………………………………2课时语文园地八……………………………………………………2课时25古人谈读书教学目标1.会认“矣、耻”等3个生字,会写“耻、诲”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每篇文章所表达的重点。

3.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发。

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朗读这三篇文章,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整篇文章的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发。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
教案概述
本教案根据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编写,通过表格形式整
理了该教材中各个单元的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

目的是
为教师提供一个清晰的教学指南,以帮助他们有条不紊地组织教学。

教学目标
1. 理解并掌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各个单元的研究目标;
2. 知晓各个单元的课程内容和重点;
3. 掌握适用于各个单元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4. 提供给教师一个可参考的教学计划表,以便他们有组织地进
行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1. 集体讨论:引导学生自由思考,并在集体讨论中共同探讨问
题的解决办法;
2. 观察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力,通过实验、观察等
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点;
3. 游戏活动:通过游戏和活动形式,增加学生的研究兴趣,提
高语文学科的吸引力;
4. 分组合作:通过小组活动和合作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和团队精神。

教学资源
1. PPT课件:提供丰富的图片、动画和文字展示,辅助教师的
课堂讲解;
2. 电子教案:包含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等详细信息,方便教师备课和教学的整理;
3. 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用于展示教学资源和课堂互动;
4. 练册和教辅书:以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提供额外练为目的。

以上为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的概述。

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以适应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教案
3、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
5、了解一代伟人毛泽东作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感受他无产阶级革命家旷达的心胸和无私的襟怀。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体会毛泽东丧子后极度悲伤的心情和常人难有的宽广胸怀。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整理与修改






一、诗歌导入,激情引出课题
1、课前背诵毛泽东诗词。
2、引出课题
二、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基点
①生理解
②老师适当引导学生明白主席想到了小家、大家、甚至跨越了国界。
(2)主席下意识地踌躇了一会儿,那神情分明在说岸英难道真的不在了父子真的不能相间了
①“踌躇”什么意思(犹豫)他在犹豫什么
②岸英是主席最心爱的长子,这一签字就意味着什么
③齐读:“主席黯然的目光……电文稿放在上面”。
④补充毛主席的几个儿子的资料,让生谈谈看完的感受
C、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JV=#}:9N.+vN]nFF(q网你从哪里感受到长征的艰难
千里雪
展开你的想像,让自己置身于茫茫的雪山之中,要翻过这样的雪山,你会遇到哪些困难
②那你又怎么感受到红军战士的只等闲呢

从诗歌中找一找,红军战士遇到了哪些“喜”“更喜指什么”还指什么
③翻过雪山,就迎来了长征的胜利,所以说——三军过后尽开颜,把你的感受融入朗读中。
(3)听之让人心头一颤,那声音里有掩饰不住的痛。
C、主席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1)聚焦主席的眼睛,这眼睛中充满了什么预设:悲痛、眷恋、矛盾。
(2)为什么矛盾
D、学习两封电报
(1)男女生分读电报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教案标题:《传统文化之美》——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内涵。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2. 难点:引导学生发现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八单元《传统文化之美》。

2.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3. 教具:图片、PPT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思考。

2. 学习新课(30分钟)a. 阅读理解: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教材第八单元的课文,理解文章大意和细节内容,并进行相关的问题讨论和解答。

b. 文化讲解:结合课文内容,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内涵,如中国书法、中国绘画、中国传统节日等。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传统文化。

3. 拓展延伸(15分钟)a.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设计展示形式,如海报、PPT等。

b.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

4. 归纳总结(5分钟)通过学生展示和评价的过程,总结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价值,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思考。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短文,并附上相关的图片或插图。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阅读和写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参与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和创新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_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_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25 七律·长征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远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教学重点: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

教学用具:中国地图;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视频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读通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生读题、解题。

教师简介历史背景:二、学生自读课文,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小组交流疑难问题,教师点拨。

四、范读、教读。

1.老师先范读课文,明显暗示出诗句停顿节奏。

2.学生按节奏试读,达到能读上口,会停顿的程度。

五、读句、释词。

1.读每一句诗,先理解句中词语的意思。

2.再读诗句,说说每一句话的意思。

六、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七、作业。

1.朗读这首诗。

2.抄写文中生字新词。

3.解释:“只等闲”、“尽开颜”、“万水千山”这三个词语的意思。

26 开国大典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典礼”、“汇集”、“庄严”、“宣告”、“欢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抄写课文第七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毛泽东的伟人风采,体会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4、学习场面描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能比较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体会比喻句、排比句的作;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3、体会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毛主席、热爱心中国、热爱解放军的思想感情,了解新中国成立的伟大意义。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顺序。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情,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知道1949年的10月1日是什么日子吗?2、过渡:(出示图片:中国贫穷落后、人们衣衫褴褛的情景。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八组阅读指南:感受伟人的风格主备教师刘春青一、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走近毛泽东”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

其中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两篇。

《长征》,一首中国革命的不朽史诗,革命乐观主义的不朽之作,深刻表现了毛泽东的艺术风格和高昂气概。

《开国大典》,通过对1949年10月1日开国盛况的描写,展现了人民领袖、一代伟人的风貌。

《青山处处埋忠骨》,情感细腻、真挚,毛泽东的那种常人的情感和不同常人的宽阔胸怀跃然纸上。

《毛主席在花山》,记叙了毛泽东在花山村的几件事,体现的是毛泽东既是伟人,也是普通群众。

总之,这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毛泽东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

二、教学目标:1、学习本单元生字新词。

认识27个生字,会写17个生字,正确读写“远征、典礼”等词语。

2.背诵长征第七自然段和开国典礼,积累语言。

3.走进毛泽东,让学生感受毛泽东伟人的风格和凡人的感受。

4.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伟大的领袖和慈爱的父亲。

他和普通人在一起。

5、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场景描述和人物描述的一些基本方法。

困难:感受毛泽东伟人的风格和凡人的感受。

4、教学方法和手段:1、组织学生搜集与课文相关的材料,以帮助学生读懂课文;2、注重学生已有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尽可能地帮助学生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和方法自读课文;3.注意理解的要求,不盲目追求深度和渗透。

学生可以大致理解这首诗,并有一些感受。

教学过程:一、利用插图,借助资料,了解长征和毛泽东。

1.网络情境音画视频:让学生了解长征、毛泽东的生平二、朗读课文,小组合作学习字词。

1.小组采用查字典或交流的方式阅读单词的发音,掌握单词的意思,并将生词写在练习本上。

2.小组利用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小组成员分别承担不同的任务。

3.学生对课文中的字、词、句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师生合作加以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材分析毛泽东──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

本组教材以‚走近毛泽东‛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

《七律〃长征》,一首中国革命的不朽史诗,革命乐观主义的不朽之作,深刻表现了毛泽东的艺术风格和高昂气概。

《开国大典》,通过对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盛况的描写,展现了人民领袖、一代伟人的风貌。

《青山处处埋忠骨》,情感细腻、真挚,毛泽东的那种常人的情感和不同常人的宽阔胸怀跃然纸上。

《毛主席在花山》,记叙了毛泽东在花山村的几件事,体现的是毛泽东热爱人民群众的高贵品质,深刻地表现出毛泽东既是伟人,也是普通群众。

总之,这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毛泽东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读后,让人深深地感到毛泽东──他是杰出的诗人,他是伟大的领袖,他是慈爱的父亲,他和普通的群众在一起。

走近毛泽东,让学生去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是本组教学的主要目标,同时,在感受的过程中,要重点帮助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

感受毛泽东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对学生而言,有诸多困难,加上本组是本册的最后一组教材,更要注重已有语文能力的综合运用。

教学时,一是要尽可能地组织学生搜集与课文相关的材料,以帮助学生读懂课文;二是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和方法自读课文;三是要注意把握理解的要求,不要盲目求深求透,如,对《长征》一诗的理解,学生有所感悟、大体读懂即可。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4-15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4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交流平台‛2课时,‚日积月累‛、‚成语故事‛1课时。

课题25 七律〃长征课时 2课型讲授设计者使用时间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毛泽东在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诗。

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八行,每行七个字,每两行为一句,共四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首联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高屋建瓴,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不怕‛两字,铿锵有力,下笔千钧,以坚定的语气表现出红军面对长征过程中的千难万险,全无惧色,顶天立地。

‚等闲‛两字则将困难轻轻一瞥,加深了对‚不怕‛的表述,表现出红军藐视困难、从容不迫的自豪感。

‚万水千山‛以静写动,一词概括了长征遇到的艰难险阻,语言高度凝练。

颔联承接‚千山‛。

作者先用‚逶迤‛和‚磅礴‛的夸张手法极言山势雄险,用的是‚扬‛的手法,而后用‚细浪‛和‚泥丸‛的比喻手法言其渺小,用的是‚抑‛的手法,这抑扬之间更显出红军的伟大。

‚腾‛与‚走‛的拟人化动态描写,使静止的山有了生气,大山与红军都灵动起来。

此联可谓想象超绝,用语新奇,境界广阔,气象万千。

颈联承接‚万水‛。

一‚暖‛一‚寒‛,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了心理感受。

作者以两种感觉互相对比,既表达了红军渡过金沙江后的喜悦,又表现了夺取泸定桥的惊心动魄,足见红军的神勇无比。

一‚拍‛一‚横‛一动一静。

此联对仗自然、工整,以自然环境寄寓无限感慨,极具气势。

尾联描述了长征的最后历程。

翻越‚千里雪‛的岷山,其困难程度超过‚逶迤‛的五岭和‚磅礴‛的乌蒙山,但这时由于胜利在望,心情舒朗,‚喜‛由心生,眼中望去的风雪交加路也就变得美不胜收了。

最后以‚开颜‛收篇,写出了红军翻过雪山后一片欢腾的喜悦之态,同时预示了长征的最后胜利。

纵观全诗,气势磅礴,气魄宏伟,格调高昂,笔力雄健。

不仅大处雄浑,节奏强烈,而且小处精细,抑扬顿挫。

诗中对仗极为工整,用词极为精当。

对张牙舞爪、穷凶极恶的敌人不置一字,视之若无。

──这种傲视山川的夺人之气,非百战百胜、总揽全局的三军统帅、一代伟人而不能拥有此胸怀,无此胸怀亦不能出此语。

这就是毛泽东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毛泽东诗词艺术的魅力所在!选编这首诗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诗句的理解,感受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战胜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后无比喜悦的心情,领略毛泽东作为诗人的豪情和作为一代伟人的博大胸怀、高昂气质。

这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的难点是理解二、三句诗的意思并体会蕴含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远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二、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诗句,分析诗句,给诗分层,归纳各层意思。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四、感受红军大无畏的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理解长征中红军遇到的艰难险阻和战士们对待困难的态度,领会全诗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精神。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讲授法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普通教室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或补充内容教学用具拟使用)中国地图;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录象(一)解题。

教师简介历史背景:学生自读课文,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二)范读、教读。

1.老师先范读课文,明显暗示出诗句停顿节奏。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学生按节奏试读,达到能读上口,会停顿的程度。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三)读句、释词。

(远征:指二万五千里长征。

万水千山:‚万‛和‚千‛都不是实数,而是说无数的山、无数的水,实指在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

等闲:平平常常的意思。

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边境。

逶迤:弯弯曲曲连绵不绝的样子。

细浪:翻着浪花的细流。

乌蒙:即乌蒙山,在云南、贵州两省之间。

磅礴:气势雄伟。

泥丸:泥团子,小泥球。

云崖:高耸入云的山崖。

铁索: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红军过桥时桥上只剩下13根铁索。

岷山:在四川省北部,绵延四川、甘肃两省边境,海拔4000米左右,终年积雪。

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

尽开颜:全都喜笑颜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战士不害怕在长征中遇到的无数艰难困苦,这些艰难困苦在红军眼里被看作是平平常常的事。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在红军眼里不过是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在红军看来,不过像泥丸一样在脚下滚过去。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江两岸是悬崖峭壁,水流很急,激流拍岸,给人以暖的感觉;大渡河上的泸定桥上的铁索悬挂在水流湍急的江面上,使人有寒气逼人的感觉。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更让红军战士欣喜的是千里岷山、皑皑白雪,红军过了岷山,心情豁然开朗,个个笑逐颜开,表现了红军历尽艰难险阻,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

读每一句诗,先理解句中词语的意思。

再读诗句,说说每一句话的意思。

(四)作业。

1.朗读这首诗。

2.写课后练习读读写写的词语。

3.解释:‚只等闲‛、‚尽开颜‛、‚万水千山‛这三个词语的意思。

第二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或补充内容一、复习检查指名背诵并解释全诗。

朗读全诗。

二、明确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3.反复朗读诗句,分析诗句,给诗分层,归纳各层意思。

4.感受红军大无畏的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诗意三、品诗、品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指名读开头两句诗:‚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师:这两句是全诗的总起,从1934年10月到1935年10月,红军徒步长征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每天跟敌人,跟饥饿、疲劳、伤病,跟自然界的困难作生死的搏斗。

这中间的艰难险阻是可想而知的,但红军战士对这一切的回答是什么?你从这里感受到什么?2、自由朗读全诗,思考: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红军不怕远征难‛?你是怎么想的?让学生根据下面的提示,在四人小组里练说:第一步先找出的是那一句。

第二步说说能看出红军遇到了什么困难。

第三步说说红军是如何对待困难的。

3、学生交流后,汇报。

4、你能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吗?5、想象诗句所展示的画面,体会‚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等词语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1)轻声读中间四句诗,想象一下红军过五岭、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的情景。

(观看录象)(2)交流。

(3)讨论‚腾细浪、走泥丸、云崖暖、铁索寒‛这四个词语中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6、红军长征途中征服了万水千山,作者为何只选择五岭、乌蒙、金沙江和大渡河来写?7、。

师:毛泽东用‚更喜‛来形容什么?这突出了红军的什么精神?朗读这两句诗,进一步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自由朗读全诗交流,汇报齐读最后两句四、朗读,背诵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五、欣赏歌曲《长征》。

作业:背诵全诗理解全诗完成本课同步练习七、总结。

伟大的长征虽然已经过去半个世纪了,但红军的英雄形象还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教学亮点教学不足改进措施课题26、开国大典课时 2课型讲授设计者使用时间一、教材内容分析本文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课文按开国大典进行的顺序叙述。

先讲大会开始前会场上的情况;然后讲典礼的主体部分──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升国旗、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接着讲阅兵式的盛况;最后讲群众游行。

本文主要通过对开国大典一个个场面的描写来表现人民自豪、激动的心情,展现毛泽东的领袖风采。

记叙大会开会前这一部分,课文先交代了举行开国大典的时间、地点和参加典礼的人员和人数,然后描述了会场的布置和群众队伍的场面。

虽然典礼还没开始,但我们从参加会议的人员、人数,主席台的布置,会场上群众队伍的场面,分明感受到了这个典礼的盛大和隆重,也感受到了参加典礼的人们那种激动、兴奋的心情。

从记叙大会开始,这种激动、兴奋、自豪的感情表达得更加强烈。

当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时,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主席台‛,这显然表达了对领袖的无限热爱,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

当毛泽东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之后,课文用了‚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这样两个长句子,表达了全场三十万人以及全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的心情。

当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时候,三十万人‚一齐脱帽肃立‛,‚一齐‛抬起头,瞻仰五星红旗,‚五星红旗升起来了,表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激动、自豪的感情溢于言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