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语文六上《中华少年》word教案
六年级语文《中华少年》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中华少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中华少年》,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了解《中华少年》中的经典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和价值观。
3.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4.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主要围绕教材《中华少年》展开,包括以下内容:1.课文阅读: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其中的情节和故事主题。
2.课文分析:学生通过分析课文,理解其中的语言运用和修辞手法。
3.课文背诵:学生通过背诵课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4.写作训练:学生通过写作练习,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
5.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等合作学习方式,加强互动交流。
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童蒙训》1.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童蒙训》的课文和相关教具。
2.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入相关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课文阅读:学生跟读课文,理解课文中的情节和含义。
4.课文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语言运用和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等。
5.课文背诵:学生分组进行课文背诵,加强记忆和表达能力。
6.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童蒙训》中的道理和教育意义。
7.总结归纳:教师带领学生总结《童蒙训》的故事主题和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罗成的背影》1.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罗成的背影》的课文和相关教具。
2.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引入相关背景知识,激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
3.课文阅读: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标出重点句子和生词。
4.课文理解:教师带领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情节、人物形象,以及其中的启示。
5.分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罗成的背影》中的道德和人性问题。
6.写作训练: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撰写一篇心得体会或感想。
7.交流展示:学生互相交流和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分享彼此的观点和感受。
第三课时:《屠呦呦与青蒿素》1.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屠呦呦与青蒿素》的课文和相关教具。
2.导入新课:教师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草本植物中的草甘膦”这一话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中华少年》教案三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中华少年》教案三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热爱祖国是人世间最纯洁最博大的情感,本诗作者以新时代中华少年的视角_赞美了祖国,抒发了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教学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意2、尝试分角色朗诵或表演朗诵,感受诗歌真挚的爱国热情和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学情分析:本诗一是首朗诵诗,适合于分角色表演朗诵,课前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发展,课堂上运用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读后,组织学生交流体会,可交流对诗句含义的理解,也可交流对诗句表达特点的感受,还可交流内心情感的体验。
鼓励学生谈自己真实的想法。
在这样的基础上再读全诗,自然达到“情动于中而形于外”的境地。
教学重难点:1、了解祖国的过去、今天、明天2、感受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自豪感。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唱歌《中国少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最爱喝的水永远是黄河水,最爱写的字永远是方块字,因为我们是龙的传人,是中国娃,让我们一起唱起那首熟悉的旋律——中国少年!三、_导入新课。
是呀,中国,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作为中国少年的我们更应该男儿当自强,让我们带着这份骄傲与自豪一起走进李少白的诗歌——中华少年(板书)四、作者简介李少白,笔名少白,唐太宗第四十七世孙,当代书画家,诗人,学者,艺术评论家,中国水墨书法的代表人物,中国新水墨画派的创始人出版有儿童诗集《长胡子的娃娃》《捎给爱美的孩子》《小蝌蚪会唱歌》等。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中华少年》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中华少年》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中华少年”和“中华巨龙”的含义;鼓励学生积累并运用与课文相关的诗句、名言警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诵课文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中蕴含的爱国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爱国情感,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难点】1.重点:引导学生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时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2.难点:理解诗句中蕴含的深刻意义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播放《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的录音带,并配以中国大好河山的图片。
听完歌曲后,提出问题: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引出课题——《中华少年》。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3.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
4.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
5.回顾刚才的阅读,提出诗歌中不理解的地方。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让学生互相评价。
2.小组交流:通过阅读这首诗,你了解到了哪些内容?你对中华少年有什么看法?3.教师小结。
四、品读课文,感受诗情1.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文,了解诗歌所描述的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并从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2.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诵诗歌,并互相评价。
3.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让学生互相评价。
4.小组交流:通过阅读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你对这首诗中的哪些句子有深刻的印象?为什么?5.教师小结。
五、诵读课文,激发爱国情怀1.引导学生以充分的情感读出内心的自豪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中华少年》教案3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中华少年》教案3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中华少年》教案3篇《中华少年》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意。
2.尝试分角色朗诵或表演朗诵,感受诗歌真挚的爱国热情和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课前准备学生:自学课文,找一找,你可以从诗中找出哪些有所了解的景物、人物和事件?收集相关的资料。
读通,把课文读得字正腔圆1.自由朗读课文,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划出自己觉得最难读好的句子。
2.同桌之间读一读课文,指出对方读得特别好的地方,一起读一读这些诗句。
3.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大组,分别承担“甲、乙、丙、丁”四个角色,一齐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师适时纠正、指导。
读懂,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
1.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诗歌的情境,说说自己最喜欢读哪一个段落。
2.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适当指导与点拨。
第1自然段:我们都是中华少年引导学生划出“高原──雪莲”、“宝岛──乳燕”、“草原──雄鹰”、“黄土坡──红高粱”。
自由说说:(1)透过这些词语,你有哪些与此相关的联想?(2)把四组词语联系起来想一想,你又想到了什么?指名四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一段诗句。
第2自然段:共同的家园放声朗读。
祖国的大好河山还有哪些给了你人生的启迪,借鉴诗歌的表达试着说一说。
指名四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二段诗句。
第3.4自然段:千年文化、中华精神在这两段诗中,出现了哪些你熟悉的先人与先烈?你最想跟同学们介绍的是哪一位?指名学生作简要的发言,特别要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用典,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由五月端阳与爱国诗人屈原;中秋月色与中华传统等。
第5自然段:苦难的母亲,惊醒的睡狮出示:黄河的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
多次指名朗读这两句诗,引导学生联想,描述仿佛看见的场景。
出示并提问:啊!是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让东方的雄狮从噩梦中奋起。
教师:本句当中涉及的是哪儿重要的历史事件?“春天的故事”响彻大江南北,中华啊!展开了崭新的画卷。
六年级《中华少年》语文教案(最新3篇)
六年级《中华少年》语文教案(最新3篇)《中华少年》教学设计篇一一、谈话导入1、通过阅读资料,同学们,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祖国的一些情况吗?(生自由谈)2、我们的祖国正走向富强,作为他的儿女,就让我们自豪地说:“中华少年”。
二、读略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1、以充沛的感情朗读诗歌,读出自豪,读出对祖国的深情。
2、采用不同形式的读,然后交流读后的体会。
三、自由诵读,扫清文字障碍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2、找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并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理解这些字词在文中的意思。
3、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全班交流解疑。
(师重点指导理解字词)四、角色朗读,了解内容1、分节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
2、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3、结合朗读,评议,逐步了解主要内容。
4、说说:通过朗读诗歌,你从中感受到中华少年怎样的情怀。
(引导学生从第1—5小节中体会作为中华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从第6—8小节中体会到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5、结合体会,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指名分角色读-----小组分角色比赛读。
)五、品析交流,畅谈感受1、学生畅所欲言,交流各自朗读后的体会。
2、组织学生介绍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说明原因。
(老师要引导学生在说明喜欢的原因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交流:对诗句含义的理解,对诗句表达特点的感受,自己内心的情感体验或真实的想法等。
)3、教师重点引导品析以下诗句:1)东方之美,滋养着龙的传人,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心田。
这是本节的小结,也是2—4小节的概括。
屹立在世界东方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她哺育了我们,培养了我们。
2)要做旗舰去长风破浪,……要用爱心把世界相连。
这是中华少年的铿锵誓言,四个排比句和上面的四个“不”字句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其爱国心、自豪情自然流露出来。
4、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全班再次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课堂小结:教师总结:热爱祖国是人世间最纯洁的、最博大的情感,作为中华少年的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让我们时刻铭记中华母亲的。
小学六年级语文《中华少年》经典公开课教案三篇
小学六年级语文《中华少年》经典公开课教案三篇小学六年级语文《中华少年》经典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能够准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意。
4.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了解祖国的过去、今天、明天,感受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自豪。
2.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具准备:祖国发展变化的图片及资料教学程序一、谈话引入1.同学们,昨天老师已经让大家收集资料啦!那么现在我们就来个比赛,看谁最能把流利地把你所知道的表达出来。
讲得好的同学,大家将会给他最热烈的掌声!(生自由谈)2、师生互动时引入课题“中华少年”。
二、课文阅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就是引导同学们体会诗中中华少年的那种爱国情感和自豪感,所以教学也沿着这条线索而展开。
1、在朗读全文之前先快速找出不懂的生字词。
让同学们对其读音和意义都有一定的了解。
(师重点指导理解以下的词语)如:莽莽:形容辽阔,无边无际。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本文指更美好。
山丹丹: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披针形,花红色,鳞茎可以吃。
多在黄土高原的阴坡上与杂草伴生。
因其花色鲜红、生命力极强受到人们的喜爱。
2、读略读提示,明确这节课的学习任务。
.以充沛的感情朗诵诗歌,读出自豪、读出对祖国的深情。
.采用不同形式的读,然后让同学们说说,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三、分配任务,学生自读诗文1、先分小组朗读,进行小组之间的竞赛,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再让学生自主搭挡,分角色朗读,注意引导他们去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2、生分组活动。
四、全班交流学习成果1、生按自己的角色分配,全班一起读诗文。
2、老师也读一次给学生听,让他们比较一下到底是老师读得好,还是同学们读得好,好在哪里。
3、词句解析。
六、课堂小结教师总结:热爱祖国是人世间最纯洁、最博大的情感,作为中华少年的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让我们时刻铭记中华母亲的功德,不忘她承受的千灾百难,努力学习,为祖国谱写更璀璨的诗篇!七、作业布置小学六年级语文《中华少年》经典公开课教案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中华少年》教案
《中华少年》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背诵《中华少年》诗文,感受诗歌中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2. 通过学习《中华少年》,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
3.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4. 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中华少年》是当代诗人李谷一创作的一首诗歌,表达了中华少年的爱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2. 诗歌内容解析:诗歌通过描绘中华少年的英勇形象,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3. 诗歌语言特色:诗歌采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生动的描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并背诵《中华少年》诗文。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
3.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四、教学难点1. 理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生动描绘。
2.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感悟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内容解析和语言特色。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3.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4.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诗歌背诵和创作练习。
六、教学准备1. 教材:《中华少年》诗文文本。
2. 课件:诗歌背景图片、内容解析、语言特色等。
3. 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
4. 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和文化知识资料。
七、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诗歌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诗歌讲解:解析诗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诗文的意义。
3. 诗歌朗读: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文。
4. 诗歌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5. 诗歌背诵:布置背诵任务,让学生熟读诗文。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互动中的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诗歌理解:通过提问和回答,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
《中华少年》教学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中华少年》教学案(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理解诗歌语言和吟诵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流程】一、导入二、交流资料资料举例:“枫桥的钟声”:(唐)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大漠的孤烟”:《使至塞上》〔唐〕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五月端阳,心随龙舟把诗魂追赶”: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佳节之一,人们在这一天的重要活动,就是赛龙舟,这一民俗,由来已久。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自读课文。
2、学习生字、词:(读准字音,然后再抄写一遍)翱翔、莽莽、昆仑、水浒、女娲、大禹、萦绕、蹒跚、敖包、铭记、焊接、璀璨、芦笙、唢呐、竞相。
多音字:刚劲(jìn jìng)、哈达(hā hǎ)⑵理解词义:翱翔:莽莽:萦绕:蹒跚:强悍:噩梦:璀璨:四、读文感悟,加深理解1、自己大声地朗读课文。
2、说说读懂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读懂了:想到了:点播提示:1/2节介绍了祖国锦绣山川是我们的家园。
“雪莲”喻指纯洁,“海燕”喻指勇敢乐观,“雏鹰”喻指抱负远大,“山丹丹” 喻指热烈顽强。
这里都暗指中华的少年3、4节介绍祖国五千年的文化。
5“七月的星火,南湖的航船”这里指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后因遭法租界巡捕房骚扰,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继续举行。
这次会议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6、少年要谱写中华更璀璨的诗篇。
7、8对中华少年的祝愿和赞叹。
“五十六朵鲜花”这指。
“历史和未来将由我们焊接……少年要谱写中华更璀璨的诗篇!”这是全文的中心句,直接表达了作者对少年们的殷切期望。
中华少年,你们是中华历史和未来的连接点,时代的接力棒要靠你们传承。
六年级《中华少年》语文教案
六年级《中华少年》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中华少年》。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通过分析诗歌的结构和语言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创作练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祖国的忠诚和责任感。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中华少年》的朗读和背诵。
(2)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3)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修辞手法的掌握。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
(2)诗歌意境的深入体会。
(3)诗歌语言风格的鉴赏。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1)教材中的诗歌《中华少年》。
(2)相关资料和参考书籍。
2. 教学工具:(1)多媒体教学设备。
(2)黑板和粉笔。
(3)朗读和背诵的音频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关于中华文化的诗歌和散文。
(2)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好奇心和兴趣。
2. 朗读与背诵:(1)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诗歌《中华少年》。
(2)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背诵,加强记忆。
3. 内容理解与讨论:(1)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内容。
(2)讨论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修辞手法。
4. 情感体验与表达:(1)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五、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1)要求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中华少年》。
(2)要求学生结合诗歌内容,写一篇读后感或创作一首类似的诗歌。
2. 课堂作业:(1)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诗歌《中华少年》的朗读和背诵。
(2)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讨论。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朗读、讨论和创作等方面。
六年级语文教案《中华少年》
六年级语文教案《中华少年》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中华少年》的主题和内容。
掌握一些重点词语和句型的用法。
提高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会通过课文中的例子来分析和理解问题。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内容:课文《中华少年》是一首描述中华少年英勇奋斗、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贡献的诗歌。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中华少年的英雄事迹和崇高品质。
2.2 教学资源:课文文本《中华少年》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对课文主题的关注。
3.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课文《中华少年》,理解课文的大意和内容。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3 词语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型的用法。
学生通过举例和练习来巩固对词语和句型的理解。
第四章:写作练习4.1 写作任务: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中华少年的短文。
4.2 写作指导:教师提供写作指导和示例,帮助学生组织思路和表达清晰。
4.3 学生写作:学生根据指导和示例,进行写作练习。
第五章: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1 课堂小结:5.2 作业布置:学生完成课文阅读理解练习。
学生准备下一节课的相关预习内容。
第六章:教学评估6.1 评估目的:通过评估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和阅读写作能力的提升。
6.2 评估方法:课堂提问和讨论,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学生写作练习的批改和评价,了解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第七章:教学延伸7.1 延伸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中华少年英雄故事分享会,让学生展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创造性的思考。
7.2 活动指导:教师提供活动指导和示例,帮助学生准备和展示自己的故事。
第八章:家长沟通与反馈8.1 家长沟通:8.2 家长反馈:教师鼓励家长提供反馈和建议,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六年级《中华少年》语文教案_1
六年级《中华少年》语文教案六年级《中华少年》语文教案1 课前准备搜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当你看到祖国的锦绣山川,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日新月异的变化时,你是否为祖国的日益强盛感到骄傲?是否为自己是一位中华少年而感到自豪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中华少年》。
初步感知〔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
〔2〕或联络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讨论交流〔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2〕互相交流: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阅读欣赏课前搜集的有关历史典故、传统风俗的资料和图片。
整体把握,难句理解〔1〕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雪莲”“乳燕”“雏鹰”“山丹丹”各喻指什么?〔2〕默读第2.3.4.5自然段,想一想,是什么哺育滋养了中华少年?〔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3〕读第6.7自然段,感受四个“不”句和四个“要”句的鲜明比照,它们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中华少年建立中祖国的坚强决心。
〕〔4〕齐读第8自然段,体会诗歌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5〕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交流对诗句含义的理解,诗句的表达方法及内心情感体验。
〕诵读,激发爱国情怀〔1〕自由朗读以充分的情感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2〕分角色朗读甲、乙、丙、丁分配朗读或四人小组合作读,也可以全班分角色朗读。
〔3〕表演朗读配上音乐,化装表演朗读。
总结升华交流对有诗歌朗读的体会。
六年级《中华少年》语文教案2 教学目的1、可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意。
2、尝试分角色朗读或扮演朗读,感受诗歌真挚的爱国热情和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课前准备同学:自学课文,找一找,你可以从诗中找出哪些有所理解的景物、人物和事件?搜集相关的资料。
读通,把课文读得字正腔圆1、自由朗读课文,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划出自身觉得最难读好的句子。
六年级《中华少年》语文教案
六年级《中华少年》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中华少年》。
(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学会通过诗歌描绘的画面,发挥想象,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中华少年》的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3. 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诗歌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和表达。
2. 如何通过朗读和背诵,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诗歌《中华少年》的文本。
3. 生字词卡片。
4.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一些我国的风景名胜、历史古迹等,引导学生产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进而引入本课《中华少年》。
2. 学习诗歌1. 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 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并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美感。
3. 理解诗歌1. 让学生合作探讨,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 通过诗歌描绘的画面,发挥想象,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4. 体会情感1. 让学生闭眼冥想,想象自己就是那位少年,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2. 分享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培养民族自豪感。
5. 朗读与背诵1. 分组进行朗读比赛,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 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 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中华少年》的作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朗读和背诵情况,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合作探讨和作文写作,评价学生在过程与方法方面的运用能力。
3. 通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分享,评价学生对爱国情感的激发和民族自豪感的培养。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中华少年》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中华少年》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课文中描绘的中华少年的英勇形象。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三、教学难点:1. 体会课文中所描绘的中华少年的英勇形象。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想象联想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运用想象和联想,让学生感受课文中描绘的中华少年的英勇形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中华少年》。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在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进行指导和反馈。
3. 学习课文重点词语和句式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并掌握其用法。
4. 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完成与课文相关的小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想象与联想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感受课文中描绘的中华少年的英勇形象。
6. 情感教育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汲取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7. 课堂小结8. 作业布置布置与课文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9. 板书设计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简洁明了的教学板书,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
10. 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本节课结束后,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重点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掌握以及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中华少年》。
六年级语文教案《中华少年》
六年级语文教案《中华少年》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课文《中华少年》的基本内容,理解其中的寓意和表达的主题。
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培养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1.2 教学内容课文《中华少年》的阅读与理解。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讨论课文中的主题和寓意。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运用分组合作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运用示范法,为学生提供正确的示范和指导。
2.2 教学步骤引入新课,介绍课文《中华少年》的作者和背景。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把握。
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其含义。
第三章:课堂活动与练习3.1 课堂活动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课文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3.2 练习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心中的中华少年的作文。
选择一篇相关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分析两篇文章的异同。
第四章:教学评价与反馈4.1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和作文质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4.2 反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的反馈,鼓励他们的优点,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拓展5.1 教学延伸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文化遗址或博物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5.2 教学拓展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课外阅读,扩展知识面。
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的文化活动或比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第六章:教学资源与材料6.1 教学资源课文《中华少年》的原文。
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图片。
相关的音频和视频材料。
6.2 教学材料分组讨论的表格和卡片。
作文评分的标准和范例。
第七章:教学安排与时间分配7.1 教学安排每个章节课文的学习内容和教学活动。
课堂讨论和练习的时间安排。
7.2 时间分配第一课时:介绍课文和作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分组讨论和课堂活动。
六年级《中华少年》语文教案
六年级《中华少年》语文教案课程概述《中华少年》是一个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教材,适用于小学生涯全阶段的课程教学。
本教案旨在帮助六年级学生掌握《中华少年》这一课程内容,提升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
教学目标•理解并掌握课程涵盖的文化知识与语文知识;•开展听、说、读、写、演等多种语文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交际能力,提升综合素养。
教学内容第一单元:中国传统节日1.1《中秋节的起源》•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了解中秋节的起源与传统习俗;•学生通过课堂讨论与演讲等方式,表达自己对中秋节的情感与思考。
1.2《端午节的风俗》•学生学习端午节民间传说与风俗;•学生通过文化体验与创意活动,感受端午节的独特魅力。
1.3《春节习俗》•学生了解春节的起源与习俗;•学生通过学习春联、贴春联等传统文化活动,感受春节的喜庆气氛。
第二单元:中华名人2.1《鲁迅》•学生学习鲁迅的成长经历、思想与作品;•学生通过阅读鲁迅的文学作品,领悟其艺术价值与人文精神。
2.2《李时中》•学生了解李时中的事迹与贡献;•学生通过展开小组研究与口头报告,体验探究中华名人的魅力。
第三单元:中华美食3.1《中国八大菜系》•学生系统学习中国八大菜系的历史、发展与特点;•学生结合自身经验,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3.2《饺子的制作》•学生掌握饺子的制作流程、历史与文化内涵;•学生通过亲身动手制作,锻炼动手能力与团队协作意识。
第四单元:中华传统艺术4.1《京剧》•学生学习京剧的历史、传统色彩与表演技巧;•学生欣赏“红楼梦”选段,领悟京剧艺术的魅力与生命力。
4.2《中华传统乐器》•学生了解中华传统乐器的历史和表示方法;•学生通过制作简单乐器,了解简单节拍与旋律,体验中华文化的音乐之美。
教学方法•问答式授课:教师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思考,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互动式授课: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开展小组讨论,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实践式授课:利用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例如制作饺子、唱京剧等。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中华少年》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中华少年》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探讨课文中描绘的中华少年的形象。
(2)学会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中华少年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三、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华少年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2.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
2. 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课文相关背景资料。
3. 学生分组名单。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三、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中华少年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2.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
2. 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3.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课文相关背景资料。
3. 学生分组名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单元所学内容,对中华文化的自豪感进行复习。
(2)简介本课《中华少年》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情感的把握。
3. 学习课文:(1)学生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中华少年(人教版六年级教学设计)
中华少年(人教版六年级教学设计)
中华少年(人教版六年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
2.为祖国拥有丰富的资源、灿烂的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美好的未来,为身为中华少年而自豪。
3.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二、教学重难点与突破方法:
教学重点:了解祖国的过去、今天、明天
难点:感受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自豪感。
三、突破方法:课前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发展,课堂上运用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四、教学准备:祖国发展变化的图片或资料介绍
五、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通过阅读资料,同学们,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祖国的一些情况吗?(生自由谈)
2.祖国正走向富强,作为他的儿女,你感到什么?
3.那让我们自豪地说:“(读课题)中华少年”
(二)、读略读提示,明确学习目标
1.读略读提示,想想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
(1.以充沛的感情朗诵诗歌,读出自豪、读出对祖国的深情。
4.交流自己写的感受,在听别人感受后,可以充实自己的感受。
(四)朗诵比赛,评比总结。
1.各组再分工,练习朗诵,准备比赛。
2.朗诵活动,各组上台朗读,可以一个小组朗诵一个小节来评比。
3.评比总结
中华少年们,你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真心祝愿你们能为祖国谱写璀璨的诗篇!
板书:8*中华少年
自豪骄傲。
六年级语文教案《中华少年》
六年级语文教案《中华少年》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中华少年》。
(2)理解诗歌的主题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中华少年的豪情壮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2)学会欣赏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他们团结协作、勇敢担当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诗歌《中华少年》的朗读与背诵。
2. 理解诗歌的主题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中华少年的豪情壮志。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修辞手法的欣赏与运用。
2.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敢担当的精神风貌。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诗歌主题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诗歌原文及其注释。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2)引导学生说出诗歌的题目《中华少年》,并板书课题。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对新诗的理解和感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中的中华少年具有哪些优秀品质?(2)全班交流:中华少年的豪情壮志体现在哪些方面?4. 诗歌品鉴(1)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2)欣赏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谈谈自己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受。
(2)讨论如何培养团结协作、勇敢担当的精神风貌。
6. 朗读与背诵(1)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
(2)组织学生进行诗歌背诵,提高记忆力。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阅读诗歌,培养文学素养。
8. 布置作业(1)熟读并背诵诗歌《中华少年》。
(2)写一篇关于自己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作文。
9. 板书设计中华少年主题: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品质:豪情壮志、团结协作、勇敢担当10. 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人教版语文六上《中华少年》word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意。
2.尝试分角色朗诵或表演朗诵,感受诗歌真挚的爱国热情和中华少年强烈的历史使命感。
3.通过课文里的景物描写,使得学生对祖国丰富的资源、灿烂的民族文化、悠久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为身为中华少年而感到骄傲二、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诗句中的所有描写都与祖国息息相关,进一步使他们懂得我们也是和祖国紧紧相连在一起的。
三、教学难点感受中华少年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自豪感。
四、教学准备:祖国发展变化的图片或资料介绍.五、教学方法:课前引导学生了解祖国的发展,课堂上运用多种形式的读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六、教学时间:一课时七、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当你看到祖国的锦绣山川,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和日新月异的变化时,你是否为祖国的日益强盛感到骄傲?是否为自己是一位中华少年而感到自豪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诗歌:《中华少年》。
板书课题:中华少年(二)初步感知(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读后,同桌间互相检查。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可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讨论交流如:翱翔:在空中回旋地飞。
莽莽:形容辽阔,无边无际。
蹒跚: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强悍:勇猛无所顾忌。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鲜明。
本文指更美好。
雪莲: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长椭圆形,花深红色,花瓣薄而狭长。
生长在新疆、青海、西藏、云南等高山中,花可入药。
山丹丹: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披针形,花红色,鳞茎可以吃。
多在黄土高原的阴坡上与杂草伴生。
因其花色鲜红、生命力极强受到人们的喜爱。
女娲:是中国神话中一位古老的神。
她的主要功绩:一是炼石补天,二是创造人类。
大禹:大禹姓姒(念sì),名文命,因治水有功,后人称他为大禹,是夏代第一个君主。
(3)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4)互相交流: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整体把握(1)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雪莲”“乳燕”“雏鹰”“山丹丹”各喻指什么?(2)默读第2.3.4.5自然段,想一想,是什么哺育滋养了中华少年?(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3)读第6.7自然段,感受四个“不”句和四个“要”句的鲜明对比,它们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中华少年建设中祖国的坚强决心。
)(4)齐读第8自然段,体会诗歌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
(5)读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交流对诗句含义的理解,诗句的表达方法及内心情感体验。
)难句理解①东方之美滋养着龙的传人,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们心田。
请同学们根据这句话谈谈自己的理解。
这是本节的小结,也是对2、3、4小节的一个概括。
屹立在世界东方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她哺育了我们,培养了我们。
朗诵时应充满感激、自豪之情。
②我们铭记着中华母亲的功德,/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灾百难。
/黄河纤夫拉不直问号般的身躯,/长城的古砖挡不住洋炮的弹片这两句巧妙过渡。
“我们铭记着中华母亲的功德”一句承上,是对2、3、4小节的总结,“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灾百难”是启下,领起本小节诗句的内容。
后面选择的两个典型事例写出了祖国曾经遭受的屈辱,告诉我们落后就会被挨打。
朗诵后三行要低沉缓慢。
③要做旗舰去长风破浪,要做火箭去推动飞船,要像利剑把贫穷斩断,要用爱心把世界相连。
这是中华少年的铿锵誓言,表达了中华少年建设中华的坚强决心。
八、布置作业:(一)朗读,激发爱国情怀(1)自由朗诵以充沛的情感读出内心的自豪,读出对祖国的一片深情。
(2)分角色朗诵甲、乙、丙、丁分配朗诵或四人小组合作读,也可以全班分角色朗诵。
九、附板书设计:8* 中华少年自豪骄傲锦绣山川崭新画卷灿烂文化璀璨诗篇十、教学后记:附送:2019人教版语文六上《伯牙绝弦》word教案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
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
学习重点:凭借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背诵积累。
学法提示:1、查字典或对照文中注视,解释词语,说出句子的完整意思。
2、根据句子的意思来正确流利地读通课文。
根据情况,教师范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后,指导学生读文、背诵课文。
再读中感受朋友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谊,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
一、课前预习1、初读课文,我能扫清文字障碍。
(1)、读题目,“伯牙绝弦”中的“绝”的意思是(),“伯牙绝弦”的意思是()。
(2)、读3—5遍课文,我能把带有拼音的字读正确,记在心里,然后给下列字注音:弦()哉()兮()峨()(3)、我能把文中难写的字写得既正确又美观:2、我能根据文中句子的意思,把文章读得正确流利,并能用“|”把读法在文中标注出来。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对照注释,查字典、读课文,我能理解课文每一个词、每一句话的意思,并能把句子中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
⑴、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⑵、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⑶、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4、对比阅读,加点字的意思分别是: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善.哉5、读了几遍课文后,让我最感动的几句话是:6、我有几点疑问想与老师讨论。
Α:我理解词语的方法是:a、查字典。
()b、看注释。
()c、联系上下文()d、先理解句子中重点的字,再连起来理解。
()Β、本课中我认为难写的字是我采用的方法是。
С、课文我读了,知道全文的意思是通过:a、大声得朗读。
()b、先读,读熟后再看课文注释和查字典。
()c、默读,边读边看课后的注视或查字典。
()d、先通过看课文注释或查字典,知道了文章大意后,再大声得朗读来进一步理解。
()二、课堂合作探究1、从何处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的?找出文中原句,说说你的感受。
2、终于有一天,伯牙遇到了自己的知音钟子期!面对如此善听的子期,面对这样难得的知音,伯牙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他一定会对子期说什么?3.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4.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拓展和运用: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伯牙的琴声,你感受到那徐徐的清风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透过伯牙的琴声,你看见那皎皎的明月了吗?于是你怎么赞叹?5.一起想象这样一幅画面:伯牙正在鼓琴,子期正在听琴。
当伯牙鼓琴志在杨柳、志在春雨、志在云雾、志在炊烟……子期会怎样赞叹?引导学生以排比句的形式说句子。
6、再读课文,想一想:伯牙和钟子期为什么互称知音?找出文中原句,读一读,说一说自己的理由。
7、伯牙为何破琴绝弦?对此你有何感受?8.子期死,伯牙怎么就会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了呢?9.子期死了,伯牙又要回到过去的生活中了,没有知音,无人理解的日子,他已经不堪承受。
这种无人能够倾诉的痛苦,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10、面对伯牙的痛苦与绝望,你想对他说什么?将你的想法写下来。
11、我能把这篇古文改写成小故事,生动地讲给别人听。
三、拓展延伸根据括号里的注释,读懂下面文言文小故事,再完成练习。
楚人有涉(渡)江者,其剑自(从)舟中坠于水(掉到水中),遽(急忙)契(刻)其舟,曰:“是(这)吾剑之所从坠(掉下去的地方)。
”舟止,从其所契者(刻着记号的地方)入水求之(寻找剑)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这样),不亦惑乎?1、这是个成语故事,题目叫。
2、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这里的“若”的意思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四、课堂达标训练1、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解释,把序号填入括号。
绝:①断绝②穷尽③走不通的④独一无二的⑤极、最伯牙绝.琴()斩尽杀绝.()绝.处逢生()美妙绝.伦()绝.大多数()悬崖绝.壁()善:①擅长、善于②好③善良④容易,易于⑤办好、弄好伯牙善.鼓琴()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心怀不善.()多愁善.感()善.始善终()英勇善.战()2、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句是:()①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②善哉,洋洋/兮若/江河!③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④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3、按课文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①句子含义:②从这个句子我体会到☆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
①句子含义:②从这个句子我体会到古今交友的名言名句和成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之交淡如水☆士为知己者☆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酒逢知己千杯少☆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莫逆之交管(仲)鲍(叔牙)之交刎颈之交忘年之交患难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