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昆虫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改革与探讨

合集下载

农业昆虫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探讨,农业基础范文.doc

农业昆虫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探讨,农业基础范文.doc

农业昆虫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探讨,农业基础-农业昆虫学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探讨①孔海龙苏宏华杨国庆(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江苏扬州225009)摘要:为了顺应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对农业昆虫学教学实行研究性教学改革很有必要。

研究性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一种课程教学模式。

本文通过分析农业昆虫学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该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的措施,以期促进农科专业课程的研究性教学的推广。

关键词:农业昆虫学研究性教学主要问题改革措施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1)10(b)-0035-02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宽广的知识面,更重要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只有学生具备了较强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在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05年1月7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性教学是基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活动,也是目前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1]。

农业昆虫学是一门园艺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必修的专业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在传统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农业昆虫学”课程教学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为了顺应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那么我们必须通过教学改革来解决这些问题。

下面以研究性教学作为指导思想,对“农业昆虫学”传统教学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1农业昆虫学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1.1教学观念陈旧农业昆虫学课程传统教学活动中,存在着所谓的教学“三中心论”,即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2],以“填鸭式”和“满堂灌”教学为主[3],教师过分重视农业昆虫学基础知识、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的传授与知识体系的构建,忽视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运用的能力,把学生看作是灌输知识的容器,一味地以老师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几乎完全被动从属的地位。

《普通昆虫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普通昆虫学》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
识 才会 终生 受益 。 自学能 力是 学生 通过 自己独 立学 习获 取知 识和
1 教 学 方 法
多年来 , 普 通 昆虫 学 实 验课 一 直 采 用传 统 的实 验教 学方 法 , 即学生 在 教 师 指 导下 做 一 个 个传 统 的
验证 型 的实验题 目。实 验 中教 师 起 主 导作 用 , 学 生
基 金项目: 贵州大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建设项 目: 普通 昆虫学课程教学结构改革 与探索 ; 贵州省普通 高等学校本科示 范性专业 ( 植物保 护) 建
设项 目; 国家 级 昆 虫 学 教 学 团 队 作者 简介 : 廖启荣 ( 1 9 5 6一) , 女, 贵州省瓮 安县人 , 贵州大学 昆虫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 方向农业 昆虫及害虫防治。 郭建军 , 男, 山东青岛人 , 贵州 大学 昆虫研究所副教授 、 博士。主要研究 方向为动物学 。
“ 跟着 走 ” , 没有 充分发 挥 学 生 主观 能 动性 。为 了让 学 生适 应社 会发 展需 要 , 提 高实 际操 作能 力 , 作 者进
行 了以下 尝试 :
收 稿 日期 : 2 0 1 2一l 1 —0 9
高 了学 生 自己动 手 、 自学 、 分 析 问题 和解决 问题 的 的 能力 。如植 物保 护 2 0 0 6级 的李 小 燕 同学 在 饲 养 斜 纹夜 蛾 的过 程 中 , 发 现 斜 纹夜 蛾 化 蛹 前 需做 土 室并
材和参考资料 , 正确理解实验内容 , 能够借助实验教 材或仪器独立进行实验” 。即要求他们有较强 的 自
学 能力 。在 授课 时 , 我 们特别 强 调 了这 一点 , 指 出 当 前 的社会是 一个 知识 迅速增 长 、 迅速更 新 的社会 , 绝

普通昆虫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普通昆虫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16 3
保定学 院学报
21 0 0年第 3 期
2 完 善 实 验 教 学 , 重 学 生 实验 能 力 的培 养 注
普 通 昆虫 学实 验 课是 增 加感 性认 识 , 理解 、 掌握 课 堂讲 授 内容 的 重要 环 节 . 通 昆虫 学 的 实验 内容 大多 是 观察 昆 普
虫的外部形态 、 内部器官及昆虫的生物学特性等 , 实验材料主要是各类 昆虫标本 _ 但有些昆虫标本保存时 , 3 l , 虫体需要 浸泡 , 致使褪色失真 ; 干制标本翅面较脆极易损坏 , 实验过程中损耗量大. 又因为初学者不具备较高的实验技术, 很难 观察 到要求的特征. 所以实验课会 出现做实验时学生不知所措 的现象 , 直接导致学生不能顺利地完成每个实验环节.
基金项 目: 河北农业大学教研项 目“ 新形 势下昆虫标本建设与电子化管理体 系研 究” 2O 1 2 ) 物保护实验教学示范 中心及 河北省高等学 (O 7 17 : 植 校本科教育创新高地( 植保专业 ) 资助 作者简介 : 李 静(9 6 , , 17 一)女 河北邢 台人 , 理学博士 , 讲师 , 主要从事普通昆虫学的教学和相 关研究 工作.
效果.
2在授课形式上采用启发式 、 ) 总结式 、 讨论式 、 互动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 比如讲解鳞翅 目昆虫特征时 , 我们 不是一上来就直接介绍鳞翅 目的特征 , 而是运用启发式教学 , 从大家熟悉 的蝴蝶人手 , 从蝴蝶翅膀上 的鳞片 , 出鳞 引 翅的概念 , 再从我 国古代的词牌名“ 蝶恋花” 明它们吸食花蜜 、 说 引出虹 吸式 口器这一特征 , 让大 家边学 习边总结 , 提 高了学习兴趣和学 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 充分调动学 习积极性 和主动性 , 鼓励学生 向老师提出问题 , 老师也要在课前准备好需提 出的关键性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问. 例如在讲昆虫的有害方 面时 , 首先鼓励学生表达 自己的见解 , 一般提问2 个同学后 , 老师就先总结 , 出正确的答 案 , 给 然后老师针对性 的提 出 “ 我们是否可以把这些 害虫变废为宝” 的问题 , 之后举出从卫生 害虫苍蝇体 内提取抗 菌肽应用在医学领域 , 蝗灾爆发

普通昆虫学实验教学的改进

普通昆虫学实验教学的改进

a d o p t e d, i n c l ud i ng e mp h a s i s o n i n s e c t c o l l e c t i o n, r e n e wi ng i ns e c t e x p e r i me n t a l ma t e r i a l s , a d d i n g t e r m pa p e r a n d s o o n. Th e o b j e c t i v e
Ab s t r a c t : We n o w f a c e s o me s e r i o us p r o b l e ms t h a t s o me c o l l e g e s t u d e n t s l a c k i n t e r e s t i n E n t o mo l o g y, h a v e n o g o o d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o p e r a t i n g s ki 1 1 . a n d c a n no t i d e nt i f y i n s e c t c o r r e c t l y. Ac c o r di n g t o t h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d i f f e r e n t p a r t s o f t he ” Ex p e r i me n t s o f Ge n e r a面对 当前反 映 出的学生对 昆虫学不感兴趣 , 实验操作 能力较弱 , 昆 虫鉴定和标本 识别水平较差的现状 , 分别 以“ 普通 昆虫学实验 ” 所 涉及 的六部分 内容 , 针对性地 提 出对该课 程教 学改革的几点建 议 , 如重视 昆虫采 集 、 更新 实验材料 , 增 设课 程论 文的考核 等途 径 , 以提 高实验 效果 ,力求 使昆 虫学成 为一 门富有活 力,同学喜爱的 学科 。 关 键词 : 普通 昆虫学 实验 内容 教学 改革 中 图分 类 号 : G 7 1 7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 6 7 3 - 9 7 9 5 ( 2 0 1 4 ) 0 2 ( a ) -0 0 9 5 - 0 3

普通昆虫学课程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

普通昆虫学课程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
! =
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Nl 2一l 3 5 2 / N





第1 6卷
第 6期
2 0 1 3年 1 2月
LAB 0RAT 0RY S CI E NCE
Vo 1 . 1 6 No . 6 De C . 2 01 3
普通 昆虫学课程建设与实验 教学改革
董 会 ,杨 广玲 ,张卫光
中图分类号 : Q 9 6: G 6 4 2 . 0 文献标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6 7 2 — 4 3 0 5 . 2 0 1 3 . 0 6 . 0 4 8
Ge n e r a l e n t o mo l o g y c o u r s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a n d e x p e r i me n t a l t e a c h i n g r e f o r m
生从事 昆虫学基 础研 究 的能力 。其 主要 内容包 括 昆 虫 的外 部 形态 、 昆虫 的生 物学 、 昆虫 的内部解 剖和 生
程。课程组所有主讲教师均从事普通昆虫学课程教 学工作 l 0 年以上( 其 中 2名教师 2 O年以上 ) , 积累
了丰富 的教学 经 验 , 教 学 效 果优 秀 。课 程 组 成 员 积 极 开展教 学研 究 , 坚 持贯 彻 “ 以教研 促 教 改 , 以教 改
森 林保 护 、 蚕学 、 养蜂 学专 业本科 生 的主 干课 和重要
1 建设“ 普通 昆虫学” 精 品课程
为 了进一 步推进 我 国高校 教学 改革 工程 和人才 培养 工程 , 教育 部从 2 0 0 3年在全 国各 高校 开展 了精 品课 程建 设 J 。 山东 农 业 大学 普 通 昆虫 学 2 0 0 4年 被评 为校 重点 建设课 程 , 2 0 0 7年被 评 为 省级 精 品课

普通昆虫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普通昆虫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普通昆虫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普通昆虫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昆虫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学科,也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然而,传统的昆虫学实验课程往往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实验内容单一、实验条件不足、实验过程繁琐等。

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普通昆虫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一、实验内容的改革针对传统实验内容单一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实验内容的拓展和更新。

例如,增加了实验室昆虫的形态学、生态学、行为学等方面的研究,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昆虫的生物学特征和行为规律。

此外,我们还增加了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实验,例如模拟昆虫在野外生存的场景、制作昆虫标本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二、实验条件的改革针对传统实验条件不足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实验条件的改善和优化。

例如,增加了实验室的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条件,以确保实验过程中昆虫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此外,我们还采用了现代化的实验设备和仪器,例如显微镜、电子天平、光学显微镜等,以提高实验的精度和效率。

三、实验过程的改革针对传统实验过程繁琐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实验过程的改革和创新。

例如,采用了“小组合作”模式,让学生分组共同完成实验任务,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此外,我们还采用了“虚拟现实”技术,通过虚拟现实设备,让学生感受到昆虫的生态环境和生存状态,以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四、结论和论文的写作针对传统实验结论和论文写作单一的问题,我们进行了结论和论文写作的改革和创新。

例如,我们将实验结果用图表的形式展示出来,以使结论更加清晰易懂。

基于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普通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普通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普通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一、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和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越来越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在生物学专业的课程中,普通昆虫学是一个重要的课程,它不仅涉及广泛的生物学知识,还涉及到实践操作和实验研究。

基于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普通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显得十分必要。

普通昆虫学是生物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可以了解昆虫的分类、生活习性、形态结构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作用等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普通昆虫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加强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未来的科研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1.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普通昆虫学是一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科,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操作和实验研究来巩固和拓展。

应该在课程中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昆虫的形态特征、行为习性、生活习性等。

还可以组织实验课程,让学生进行昆虫的标本制作、昆虫的观察和实验研究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验设计能力。

2. 开展课外科研实践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可以组织学生参与昆虫学方面的课外科研实践活动,比如昆虫调查和采集、昆虫标本制作和分类鉴定等。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研素养,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强化学科交叉和综合实践普通昆虫学涉及到生物学、生态学、昆虫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内容,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应该在课程中强化学科交叉和综合实践。

可以邀请跨学科的教师共同授课,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学习和科研实践,开拓学生的学科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4. 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为了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比如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参与学校的科研竞赛等。

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学生不仅可以接触到真实的科研工作,还可以锻炼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将来进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应用型本科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1. 引言1.1 背景介绍昆虫是地球上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的生物群体之一,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昆虫的认识和了解往往局限于它们传统的观赏或害虫的形象,忽略了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加强对昆虫学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变得尤为重要。

应用型本科昆虫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旨在提高学生对昆虫学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昆虫生态环境和功能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案例和评价数据,探讨应用型本科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经验和效果,为昆虫学课程的进一步改进和发展提供参考。

【2000字】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对当前应用型本科昆虫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教学改革的策略和方法,通过教学实践案例分析,评价教学实践效果,并为今后的教学改革提供启示和指导。

具体目的包括:1.分析现有昆虫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找出瓶颈和挑战;2.探索教学改革的策略和方法,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3.通过实践案例分析,验证改革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总结成功经验和教训;4.评价实践效果,了解改革对教学质量的影响,为未来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5.总结研究成果,展望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未来发展方向,为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持。

通过本研究,旨在促进应用型本科昆虫学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1.3 研究意义昆虫学作为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之一,具有广泛的研究领域和应用前景。

应用型本科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升教学效果:通过对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深入研究和改革,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2. 适应社会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对昆虫学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教学改革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增强就业竞争力。

动植物检疫专业《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动植物检疫专业《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动植物检疫专业《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摘要】本文对动植物检疫专业《昆虫学》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初探。

在分别介绍了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从课程内容的调整与更新、教学方法的创新探索、实践教学的加强、课程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学生学习效果的调查分析等方面展开论述。

在对教学改革的效果评估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同时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

该研究旨在提高昆虫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为动植物检疫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动植物检疫专业、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调整与更新、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课程评价、学习效果、效果评估、存在问题、改进措施、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动植物检疫专业《昆虫学》课程是动植物检疫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对昆虫学相关知识的认识和掌握,为未来从事动植物检疫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昆虫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亦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传统的昆虫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学内容相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不足等问题比较突出。

急需对昆虫学课程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研究旨在探索动植物检疫专业《昆虫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通过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创新探索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课程评价体系,并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今后的课程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动植物检疫专业《昆虫学》课程教学的改革初探,探讨如何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分析当前《昆虫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后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二是探索如何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使其更加符合动植物检疫专业的实际需求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尝试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参与度;四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五是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最终目的是为提升《昆虫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培养优秀的动植物检疫专业人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昆虫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昆虫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昆虫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引言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和多样化的生物群体之一,其在生态系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昆虫生态学作为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对于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当前的教学中,昆虫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尚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和探索。

本文将对昆虫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昆虫生态学课程的现状分析1. 课程内容单一目前昆虫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侧重于昆虫种类、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适应性等方面,其中对于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影响的讲解相对较少。

这导致学生对于昆虫生态学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意义的理解不足,影响了他们对于该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3.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由于昆虫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相对单一,导致学生对于该学科的学习兴趣不高。

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也影响了对于生态学学科的发展和推广。

2. 多样化教学方法在昆虫生态学课程的教学中,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仅包括课堂讲授和实验教学,还应该加强对于实际生态环境的考察和调查。

例如组织学生进行生态环境的实地考察和调查,让他们亲身感受并了解昆虫在实际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和活动规律。

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对于该学科的实际掌握程度。

3.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丰富课程内容和多样化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昆虫生态学的学习兴趣。

还可以组织一些昆虫观察活动、昆虫摄影比赛等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于该学科的学习兴趣。

这样能够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昆虫生态学,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

三、昆虫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措施1. 教学团队培训为了顺利开展昆虫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首先需要对教学团队进行培训。

通过组织相关的教学研讨会、学术交流会等形式的培训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开展昆虫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工作。

应用型本科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应用型本科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一、现状分析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昆虫学课程教学仍然停留在传统的理论教学阶段,学生大多只能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缺乏实践环节。

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毕业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等。

应用型本科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亟待实施。

二、教学改革方向三、实践案例在应用型本科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中,有不少学校已经进行了一些积极的尝试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例如某高校在昆虫学课程中设置了“昆虫采集与鉴定”、“昆虫标本制作”等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该校还注重引导学生参与昆虫学科相关课外科研项目,帮助学生培养科研兴趣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

还有一些学校将昆虫学课程与生态旅行结合起来,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自接触自然环境,了解昆虫生活习性和栖息地特点,形成了一种生动实践教学模式,深受学生喜爱。

以上实践案例表明,应用型本科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是可行的,并且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

四、教学改革的挑战与对策在进行应用型本科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时,也会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教师队伍的建设,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强的昆虫学理论基础,还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能够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其次是实践教学条件的保障,需要学校拥有一定的昆虫标本、实验器材等实践教学条件。

再次是学生素质的提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学科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实践操作和科研训练。

针对这些挑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加大实践教学条件的投入,更新实验室设备和昆虫标本等物资;加强学生的学科基础知识培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

五、结语应用型本科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是当前昆虫学教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通过调整教学内容,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创新意识,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但在实施教学改革时,也需要面对一些挑战,需要教师、学校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昆虫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昆虫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昆虫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昆虫作为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环境的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加强对昆虫生态学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对于培养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而如何通过更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昆虫生态学的学习兴趣和认识水平,是当前昆虫生态学课程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从课程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探讨昆虫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及手段的改革,以期提高学生对昆虫生态学知识的接受和理解程度,促进学生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的培养。

一、昆虫生态学课程内容的教学改革1.传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传统昆虫生态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多以昆虫的形态结构、分类特征和生活习性为主,较少涉及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作用,学生容易产生枯燥乏味的学习感受。

而且对于昆虫生态学中一些前沿知识、新颖技术和研究进展往往只是在课外拓展性学习或者实习中接触,不能深入地了解其实质及应用,在培养学生对昆虫生态学的研究兴趣和认识水平上存在不足。

2.课程内容的教学改革为改善传统昆虫生态学课程的问题,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必要的改革。

可以在传统昆虫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加强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讲解,引导学生了解昆虫在食物链、物质循环、生态平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还可以增加一些关于昆虫生态学前沿科研领域和应用技术的内容,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使其更好地了解昆虫生态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

二、昆虫生态学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1.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传统的昆虫生态学课程教学方法大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 passively接受知识,缺乏积极性。

课堂上缺乏互动和实践环节,学生难以融入到课程中去,导致学习效果不明显。

2.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为了提高昆虫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可以引入案例式教学法,通过讲述生动的昆虫生态学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加深对昆虫生态学知识的理解。

昆虫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方面思考

昆虫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方面思考

昆虫学教学改革的若干方面思考《昆虫学》融昆虫形态学、生物学特性、昆虫生理生化、昆虫分类、昆虫生态等于一体,是高校植物保护学等专业主要的基础课程之一。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深学生对昆虫学相关知识的理解,是《昆虫学》教学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笔者结合几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深刻的体会,并已在教学中加以实施应用,旨在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有效掌握主要知识点,达到教学的要求和目的。

1 注重专业引导教师对所讲课程的第一堂专业引导课即绪论部分的讲解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起着关键的作用。

教师如果能在绪论部分就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实用性,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被调动起来。

比如,教师在讲解《昆虫学》绪论部分的时候,首先要讲解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密切相关,它对人类既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有益的一面。

有害的一面可以举例比如2008年柑桔大实蝇对四川大桔子造成严重的损失甚至影响到社会的稳定等。

而昆虫对人类也有有益的一面,比如蜜蜂可以为人类采蜜传播花粉等,家蚕蚕丝蛋白能制成人工皮肤治疗烧伤等皮肤疾病等。

教师在讲解的同时就已经逐渐培养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注重教学改革在第一堂绪论部分已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为了能让学生能在后续的学习时间内都始终保持着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更好地掌握《昆虫学》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和最新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实时地做出一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坚持“求新”、“求活”和“求实”的指导方针,具体内容如下。

2.1 教学内容求新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飞速发展和科技成果的日新月异,使得我们教科书的一些内容总是相对滞后于现代科技。

如果我们的教学还只是停留于教科书上的内容,那么我们的学生就只能了解到一些比较经典的知识,而没有办法学习到最新的科技成果。

这就需要教师与时俱进实时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不断充实、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中,这样才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知识面。

普通昆虫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改革与探讨

普通昆虫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改革与探讨

普通昆虫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改革与探讨摘要: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怎样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针对普通昆虫学的课程特点及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我们进行了2年的研究性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教学和考评考核标准等措施。

通过2年的研究性教学实践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普通昆虫学研究性教学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 (2015)07(a)-0175-03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成为了21世纪的主要竞争力。

现在世界各地的高校教学在怎么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改革。

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表示“高校教育要紧跟国际学术研究方向,成为创新实践和高层次人才诞生的场所。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怎样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教育部于2005年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大力开展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普通昆虫学”是高等院校植物保护专业的专业基础性的课程,它为农业昆虫学、昆虫生理学、检物检疫和城市昆虫学等后继学科奠定了基础。

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会影响到学生对该专业其他课程学习的兴趣和效果,也影响到是否能够系统全面的掌握该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水平。

因此,大力开展研究性教学是现阶段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迫切需要推广的一项教学手段。

1 农业学科专业课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1)教学方式沉闷和枯燥,教学观念陈旧,即以传统的“传承性”和“灌输式”教学为主,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去接受知识,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2)教学内容狭窄,缺乏前沿和新动态的知识,即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仍受传统的教材和教学大纲的束缚,限制了学生对新技术、新知识和当前新的研究动态的了解和掌握。

(3)教学方法单一,师生缺乏交流和互动,课堂气氛枯燥无味和沉闷,即部分教师通常是完全依赖于“PPT”,整堂完全对着“PPT”从头念到尾,完全不顾及与学生的交流,也没有了与学生互动,学生则是“上课忙于记笔记,下课忙于拷PPT,考前突击背笔记,考后丢笔记”,学生完全变成装知识的容器[1]。

浅谈高师院校普通昆虫学实验教学的改革

浅谈高师院校普通昆虫学实验教学的改革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0引言、,。

、、,、、、[1-4],、。

,,,。

1现行高师院校昆虫学实验课存在的问题1.1实验标本数量不足且质量差,。

,,。

:(1),;(2),、、;(3),,;(4),。

1.2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创新,、、、,[5,6]。

,,,。

,。

1.3实验项目简单,缺乏设计性实验,,[7]。

,,,,。

,[8]。

1.4实验室建设及管理不规范。

,:(1)、;(2);(3)。

2高师院校昆虫学实验课程的改革建议2.1加强标本的建设;;※基金项目:包头师范学院科研启动金项目(01108022/020)。

作者简介:杜超(1985—),男,内蒙古鄂尔多斯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昆虫学。

浅谈高师院校普通昆虫学实验教学的改革杜超伏召辉(包头师范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30)【摘要】文章分析了高师院校普通昆虫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教学提出一定的建议,旨在提高普通昆虫学实验教学的质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高师院校;普通昆虫学;实验教学中图分类号:Q964;G642文献标识码:A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21.29.1433. All Rights Reserved.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

,:(1),;(2);(3)、,。

2.2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

,,,[6]。

,,,,,。

,,。

,,,,,。

,,,,。

2.3改革实验项目,增加设计性实验,、。

,,,;、;。

,。

2.4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

:(1),;(2),,;(3),,,。

3结语,、、,,,、,。

【参考文献】[1]李晓明,李世广.植物保护专业普通昆虫学实验课教学模式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455-5456.[2]戴武,花保祯,魏琮.普通昆虫学课程建设的实践和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0):15083-15085.[3]董会,杨广玲,张卫光.普通昆虫学课程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科学,2013,16(6):152-154.[4]张方梅,潘鹏亮,陈俊华,等.《普通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7):141-143.[5]段亚妮,江俊起,李桂亭.普通昆虫学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与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8):268-370.[6]张方梅,常晨希,尹健,等.高校普通昆虫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13):157-158.[7]孙海燕.设计性实验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J].科技视界,2015(20):106-124.[8]刘勇,赵春青.《普通昆虫学实验》的教学改革与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11(5):77-79.34. All Rights Reserved.。

基于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普通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普通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基于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普通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一、引言昆虫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学科之一,对于认识和了解自然界中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的构建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在本科生的教学中,昆虫学课程往往是生物学专业中的重要一环。

传统的昆虫学课程教学往往以知识传授为主,忽略了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性。

本文将围绕基于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普通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希望为提高本科生科研能力、拓展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普通昆虫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目前,普通昆虫学课程在本科生的教学中往往以系统地介绍昆虫的分类、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生物学特性为主,忽略了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主要围绕昆虫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教学方法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缺乏实践环节和科研性质的教学活动。

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科研兴趣和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培养和提升,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科研需求。

在当前科研与创新驱动的时代背景下,本科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基于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具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

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通过科研性质的教学活动,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方法论意识,使其具备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能力。

拓展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

通过引入实验、实习、课外科研实践等活动,可以拓展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昆虫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之间的联系,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提高本科生的综合能力。

科研能力培养的昆虫学课程教学改革可以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1. 调整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昆虫学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引入一些前沿的昆虫学科研领域的知识,如昆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生物化学研究、昆虫生态学研究等,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相关的昆虫学前沿知识。

2. 引入科研性质的教学活动。

多元化考核体系在“普通昆虫学”研究性教学中的探索和应用

多元化考核体系在“普通昆虫学”研究性教学中的探索和应用

多元化考核体系在“普通昆虫学”研究性教学中的探索和应用主题,对每一主题目设定不同的探究问题。

(2)分组资料查阅与信息收集:每组人数4~5人,小组各成员间有明确的分工,根据组内需要解决的主题内容,通过网上教学系统或学校图书馆等完成资料的查阅与收集工作。

(3)师生交流:在教师的有效组织下,指导学生用的形式或课堂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充分展示问题的形成过程和解决过程,同时通过与其他小组间的交流和讨论,创设热烈的气氛和激发积极的情绪,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促成高效的互动过程。

(4)教学评价:通过合作学习评价量表,对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资料收集与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员合作能力、多媒体体制作能力等的效果进行等级评价,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思维。

自主学习与课堂讨论以教师上课时布置的思考题为引导、以课程网站及学校图书馆作为学习媒介,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学习昆虫学相关的引申知识及研究进展等,学习评价以提交课程论文、展开课堂讨论为主要形式;为在本门课程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充分发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4 实际观察教学该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对昆虫学的学习兴趣等都具有较好的作用。

(1)设定主题: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将学习内容分为不同的主题,布置每一主题目所需掌握的知识点。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4~5人为1小组,每个组员进行不同分工,饲养稻飞虱或菜青虫,每日观察、拍摄昆虫的生长、发育过程,并作记录。

(3)资料分析与制作:小组成员间密切合作,对所记录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数据统计等,将资料数据及结论制作成,准备课上交流;为帮助学生完成合作学习,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每组将分派一位研究生参与资料的分析与指导。

(4)教学评价:通过合作学习评价量表,对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实际操作、资料收集与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员合作能力、多媒体体制作能力等的效果进行等级评价,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思维。

高等院校普通昆虫学课程中昆虫行为部分的教学改革探索

高等院校普通昆虫学课程中昆虫行为部分的教学改革探索

0引言,4:(1)。

, 4.6。

(2)。

100,600,1/2,2/3。

(3)。

,,,。

(4)。

,。

,,,,、,。

,、,、、、、、、、。

,,、、、、、。

,,、[1]。

“”()、、、。

、、、。

,、,。

、,。

1进行昆虫行为教学的必要性[1]。

,[2]。

,,,、、。

,。

,,、、、、、。

,。

,,高等院校普通昆虫学课程中昆虫行为部分的教学改革探索罗昌庆(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摘要】文章分析了“普通昆虫学”课程中昆虫行为部分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在该部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教学改革方法。

昆虫行为部分的教学改革方法:一是通过引入国外教材作为补充、参考最新的研究成果等方式优化教学内容;二是改变教学观念,重视昆虫行为部分的教学,在学时分配上给予倾斜;三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并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文章希望通过昆虫行为部分的教学改革,提升该部分的教学质量,进而提升学生对“普通昆虫学”课程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普通昆虫学;昆虫行为;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S763.3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22.07.26※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青年科技人才成长项目“喀斯特洞穴芒灶螽属昆虫的物种分化及生物声学研究”(黔教合KY字〔2018〕099)。

作者简介:罗昌庆,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昆虫行为学和昆虫系统学研究。

90Science&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3]。

,。

,、、、。

,,,。

,“”(、、),·“”。

,。

,。

,,、,,。

2昆虫行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

,、,。

,。

,,,,、。

,,,、、、。

,,。

,、。

,。

,。

,,,,。

,。

,,。

,。

,,,。

,。

、、,[4]。

,,。

、,,。

3昆虫行为教学的改革举措,。

、,、、。

,。

,:, ,。

,、。

、。

、,。

,、,,,“”。

,,,,。

,。

,,,、,91Science&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昆虫学课程研究性教学的改革与探讨摘要: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怎样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针对普通昆虫学的课程特点及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我们进行了2年的研究性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践教学和考评考核标准等措施。

通过2年的研究性教学实践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普通昆虫学研究性教学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 (2015)07(a)-0175-03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成为了21世纪的主要竞争力。

现在世界各地的高校教学在怎么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改革。

我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表示“高校教育要紧跟国际学术研究方向,成为创新实践和高层次人才诞生的场所。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怎样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教育部于2005年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大力开展实践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普通昆虫学”是高等院校植物保护专业的专业基础性的课程,它为农业昆虫学、昆虫生理学、检物检疫和城市昆虫学等后继学科奠定了基础。

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会影响到学生对该专业其他课程学习的兴趣和效果,也影响到是否能够系统全面的掌握该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水平。

因此,大力开展研究性教学是现阶段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迫切需要推广的一项教学手段。

1 农业学科专业课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1)教学方式沉闷和枯燥,教学观念陈旧,即以传统的“传承性”和“灌输式”教学为主,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地去接受知识,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2)教学内容狭窄,缺乏前沿和新动态的知识,即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内容仍受传统的教材和教学大纲的束缚,限制了学生对新技术、新知识和当前新的研究动态的了解和掌握。

(3)教学方法单一,师生缺乏交流和互动,课堂气氛枯燥无味和沉闷,即部分教师通常是完全依赖于“PPT”,整堂完全对着“PPT”从头念到尾,完全不顾及与学生的交流,也没有了与学生互动,学生则是“上课忙于记笔记,下课忙于拷PPT,考前突击背笔记,考后丢笔记”,学生完全变成装知识的容器[1]。

(4)对学生学习的考核评价体系老化,即主要以整个学期上课考勤和期末考试成绩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阻碍了教师对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只培养了一些“应试高手型”的学生[1],使学生完全缺乏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当这样的学生步入社会,完全不能适应当前快节昼和高要求的社会环境。

因此,高校课堂的研究性教学在这一时代要求下应运而生,它不仅展现了教学与科研的紧密关系以及时代对于人才的需求,也使得教育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对普通昆虫学课程进行了了2年的研究性教学的探讨,在教学方法与手段及实践教学等提出了以下要求,想要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真正系统而全面地掌握课程的精髓,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2.1 重视绪论课的讲解在接受一个新的事物时,人们一般都会有“先入为主”的想法。

所以,绪论课上的好与坏,在学生对这门课是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起着至关生要的作用。

我们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时候,从绪论课的讲解着手培养[2]。

对于普通昆虫学课程的绪论课先简单讲解昆虫对于动物界的作用和地位以及它的分类和演变过程,使学生对于昆虫有准确的定位和大致的了解。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区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节肢动物与昆虫纲的异同点,采用启发式和比较式的讲解昆虫纲的特点及它与其他常见节肢动物的主要区别(如蜘蛛、钱串子、蟹、马陆、蜈蚣等),显著地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在“昆虫的害虫与益处”这一环节的讲解时,最好采用最新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讯息进行讲解,如一些新闻里报道的昆虫的害虫与益处的发生和中央7套里一些害虫发生防治的视频用到课堂上来,这样使课堂上即有视觉和听觉,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和趣味性,增强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如在国内外水质检测和水质评价中,水生昆虫所具有的作用和地位;昆虫食品在以后的发展方向和市场趋势,使得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不满足课堂和课本上所讲授的知识,积极主动地在课下查阅网站搜集相关信息或查找文献资料,从而扩大了专业的知识量[2]。

2.2 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相结合我们选用的是许再福主编《普通昆虫学》属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

该教材包括了5个篇章,分别是昆虫的生理学和内部结构、昆虫的外部形态、昆虫系统学、昆虫生态学和昆虫生物学。

根据整个植物保护专业培养教学大纲的安排,其中普通生态学课程涉及到第五编章昆虫生态学的内容。

因此,第五编章内容不在该课程的讲授内容之中。

对于其他4个部分的内容,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与手段。

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以及生理学这部分理论性的内容,可以采用板书或者幻灯片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熟练而准确地画图来进行传授,加强学生在课堂上对这些知识的了解和印象。

特别重视讲课过程中的效率,做到主次分明,尽量与人体各个部位相类比的方法来讲解这些知识和概念,更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些知识点和概念的理解[3]。

如昆虫的咀嚼式口器的结构、功能与人的嘴唇、牙齿及舌进行比较;昆虫消化道的器官与人体的消化系统各器官的功能进行类比等。

因此,通过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对这些原本枯燥无味的知识点更有兴趣,也让学生比较容易理解。

生物学部分的相关内容比较容易理解,教师在授课之前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学,在课堂上教师回答同学们疑问的地方。

在答疑过程中也加放“昆虫的变态、羽化”和《人与自然》栏目中有关昆虫的VCR等。

这种教学方式不但激发了学生对于该学科和自然的兴趣,而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3]。

多媒体教学可以将传统教学不容易展现的内容以图形、动画、文字及声音等形式表达出来,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具体,将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

所以,昆虫分类部分主要在实验室进行授课并借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再结合实验室的实物,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我们院昆虫学在2009年获得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精品课程,制定昆虫学精品课程网站(http:///course/kchx/index.asp),制作了包括多媒体课件、教学大纲和录像、习题和参考书、科教片和图库等一系列的网络资源,并且每年不断的增加完善网站的课程信息,实现了远程教学,让学生可以自由地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实现了多途径的学习。

2.3 尝试教师-学生主客体颠倒教学方式我们在讲授“绪论”课后就给每个小组(5人/小组)布置1个开放性问题和1节课的讲授内容,让学生走上讲台,变成老师的角色。

每次完成一次PPT讲解由学生提问和学生回答,最后老师总结和补充,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们院昆虫学实验室也给贫困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教师对昆虫学学习特别有兴趣的贫困学生提供了与专业有关的勤工俭学的工作。

例如整理和鉴定昆虫的标本,饲养昆虫等。

该工作可以强化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

同时我们也让这些勤工助的学生多带动周围兴趣不浓的学生,让他们成为另一部分学生引导的老师,这种以“生带生”的方式比教师沟通交流效果明显。

3 加强实践教学《普通昆虫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是也是高等院校很多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包括实验课和教学实习两个内容,怎么样才能曾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教师应该在研究性教学过程中进行一些改革和探索。

3.1 增强实验课教学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4]:(1)学生对实验课存在认识上的误区,缺乏兴趣,也没有课堂上的主动性高。

学生认为实验课就是听课后按照材和标本进行绘图或回答问题,就完成了实验。

再加上很多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昆虫,心里特别害虫和排斥。

导致原因可能是在实验课准备实验所用的器材和仪器的过程中,只能简单地重复课本上的实验步聚以及操作规范;结束后,批改实验报告,学生毫无主动性,也无兴趣。

(2)教学方法单一,实验器材比较老旧。

传统的昆虫学实验课是教师在幼灯片或挂图前讲授知识,然后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多年前的残缺不全的盒装或瓶装标本,使得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够准确和全面,特别是一些瓶装标本,浸泡时间特别长,学生解剖根本无法进行,一碰就烂。

(3)实验课程简单。

传统的实验多以验证性的实验为主,大致包括观察昆虫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生物学特性(昆虫的变态及蛹)及一些常见30个目中的昆虫分类等内容。

这样最多只有助于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加深,缺少对学生动手能力的锻炼,即使在实验课有要求这方面动手能力,但很多学生也是疲于应付,并且教师也没一定的考核考评机制,很多学生一个学期下来根本没有动手操作,但作业完成的很好,反而实验成绩很高,根本体现不出学生在实验课的真正掌握程度和公平性。

(1)开设学生自行选题的综合性实验。

我们设计的综合性实验,实验教材一般只有实验目的,实验仪器和参考资料,而没雨实验材料,包括实验仪器,昆虫标本等。

而学生如果想要完成实验,就必须按照实验要求,自己动手采集和制作标本、自己查找文献进行鉴定等,或自己饲养昆虫并记录整个昆虫生命周期[5]。

或教师带领学生采集昆虫,带回实验室集中进行分类鉴定和观察形态特征,并保存一些标本在以后的实验课上进行解剖,既解决了陈旧腐烂的实验材料不利学生形态结构和内部结构的观察,又提搞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通过综合实验的实施既解决了实验课教学方法单一,实验材料陈旧、老化的问题,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2)让学生讲解实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把学生分来5人/小组,让学生去讲解实验内容,学生必须作好充分准备。

在实验内容的准备过程中既可以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图书馆或在百度上查阅相关资料,又改变了过去学生的传统观点认为实验课就是来画图和回答实验册后的问题,无需动脑也不需要记笔记的观点,认为实验课是所有课程中最轻松的一堂课。

但在准备实验讲解内容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拓宽了她们的思维以及言语表达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5]。

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对于实践活动的兴趣,还调动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当讲解昆虫分类实验时,课前让学生自己依据实验材总结常用的33个目的特点。

实验课上教师先根据其中33个目中的任意7~8目来讲解如何进行对分式检索表的构建,然后学生自己根据总结每个目的特点,任选其中的8~10个目来讲对分式检索表构建,通过这种实验教学,改变了以往老师“满堂灌”的方法,学生一堂下来听的“云里雾里”,根本不能掌握对分式检索表的构建,而且也不可能记忆33个目的典型特征。

通过这各新的教学模式使教学课堂效果比传统的老师讲解使学生地掌握程度有着千差万别,不但加深了学生对33个目特点记忆,而且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的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