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忆汶水原文翻译

合集下载

【中小学资料】吉林省2018年中考语文 古诗词曲鉴赏专题训练

【中小学资料】吉林省2018年中考语文 古诗词曲鉴赏专题训练

古诗词曲鉴赏专题训练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题。

(5分)题金陵渡①张祜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②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③。

【注】①金陵渡:渡口名,今江苏镇江附近。

②行人:旅客,指作者自己。

③瓜州:在长江北岸,今江苏邗江县南边。

(1)“一宿行人自可愁”的“宿”在诗中的意思是。

(1分)(2)诗歌第三句“潮落夜江斜月里”中哪个字用得最好?请作简要赏析。

(2分)(3)诗歌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5分)田园乐(其六)王维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1)“柳绿更带朝烟”的“朝”在诗中的意思是。

(1分)(2)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

(2分)(3)作者描写静景的同时又写了“花落”“莺啼”,有何作用?(2分)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5分)塞上忆汶水曹元用沙碛秋高苑马肥,哀笳一曲塞云飞。

南都儿辈应相念,过尽征鸿犹未归。

注:沙碛:沙漠。

苑马:西域大宛所产的马。

(1)“过尽征鸿犹未归”的“犹”的意思是。

(1分)(2)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3)最后一句写“征鸿”有什么作用?(2分)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5分)杨柳枝温庭筠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映绣芙蓉。

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

(1)“一面新妆待晓风”的“待”的意思是。

(1分)(2)诗词的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3)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景阳楼畔千条路,一面新妆待晓风”。

(2分)五、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题。

(5分)秋月朱熹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1)“清溪流过碧山头”的“碧”的意思是。

(1分)(2)本首诗题为“秋月”,全篇无一笔写月,却又处处见月,请分析作者是如何做到的?(2分)(3)这首诗通过秋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5分)寒塘赵嘏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病句修改及古诗鉴赏答案

病句修改及古诗鉴赏答案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取得广 大群众信任的重大问题。 B.从陈部长的讲话中,使我们明白办好人民满意 的教育是十九大对教育工作的明确要求。 C.司法大数据显示,近年来,10%的交通事故案 件发生的原因为开车看手机造成的。 D.我们一定要跳出惯性思维,提高思想认识,着 力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促进经济转型。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A一 面对二面,在“保持”前加“能否”。B缺少主 语,去掉“从……中”或“使”。C“的原因” 和“造成的”句式杂糅,删除“造成的”。D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推进自治区CEPA示范基地,加大对 外资企业的服务力度。 B.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赛场上,球迷们的疯狂表现,令人 不得不否认足球的魅力。 C.西江机场建设全面提速,力争实现年底试飞目标,向自 治区成立60周年献礼。 D.文化和旅游部近期部署查处恶搞英雄烈士的违法行为, 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经营制度。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修改病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 、语意不明、不合 逻辑。修改病句要尽量不改变原意,在原意的基础上进行 修改,改动的字数要尽量少。A.“推进”与“自治区 CEPA示范基地”搭配不当,应在“自治区CEPA示范基地” 前加“建设”;B.滥用否定词,应改为“2018年俄罗斯 世界杯赛场上,球迷们的疯狂表现,令人不得不承认足球 的魅力”;C.正确;D.“规范”与“制度”搭配不当, 应将“制度”改为“秩序”。
二.古诗鉴赏
公子行(孟宾于) 锦衣红夺彩霞明,侵晓春游向野庭。 不识农夫辛苦力,骄骢踏烂麦青青。 译文:富贵人家的公子们穿着锦缎做的比彩霞还要鲜艳的 衣服,一大清早就骑着马去野外游春。他们尽兴玩耍, 根本不管农民辛辛苦苦种出的庄稼,纵马奔驰,踏烂 了无数的麦苗。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富家子弟任意糟蹋 庄稼的恶劣行径的气愤。 1.本诗描述的是:富家公子身穿“____”,骑着“骄 骢”,天渐明时就到野外“___”,结果“___”。 (1)锦(红)衣 (2)春游 (3)踏烂麦青青(骄 骢踏烂麦青青)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对贵公子春游损坏庄稼的不满,抨击了贵族子弟 的恶行。(意对即可)

2023年塞上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3年塞上原文翻译及赏析

2023年塞上原文翻译及赏析2023年塞上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译文:一随轻车简从,将去宣慰将士护疆守边,奉使前行啊,车轮辘辘辗过居延。

恰是路边的蓬草,随风飘转出了汉朝的世界,又如那天际的大雁,翱翔北飞进入胡人的穹天。

只见──灿黄无限的沙漠,挺拔着一柱,灰黑直聚的燧烟,横卧如带的黄河,正低悬着一团,落日火红的苍凉与浑圆。

行程迢迢啊,终于到达萧关,恰逢侦察骑兵禀报──守将正在燕然前线。

赏析: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

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

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象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象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

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

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

作者出使,恰在春天。

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

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

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

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

学年第一学期八校联考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学年第一学期八校联考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天国领袖②_________▲________曾经在这里全军覆没,最后落得被凌迟处死的下场。
涛涛:我最佩服陕西革命根据地的建立者刘志丹,他被斯诺说成是现代侠盗罗宾汉,对有钱 人怀有山区人民的一贯仇恨,对穷人却是个大救星。在地主和老财中间,他成了惩恶除奸的 天鞭。参加红军后,指挥战斗所向披靡,根据地不断扩大。后来在抗日东征途中牺牲,葬在 ③_________▲_______,苏区把红色中国的一个县名保安县改名叫志丹县来纪念他。
10.现在各地“校园欺凌事件”频频发生,你觉得文中的“先生”与“姓黄的孩子的家长”
做得合适吗?你觉得他俩分别该如何处理这起打架事件?(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乡下的雨》选读(13 分)
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
②猜猜他是谁?( ▲ )
【活动二】下面是两位同学读了《红星照耀中国》后的看法,请补充完整下面的空格,然后
分享你的阅读感受。(6 分)
波波:长征中,红军的英勇事迹数不胜数,令人可歌可泣,有爬雪山、过草地、湘江血战、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等等,①_________▲_______是长征中关系最重大的一个事件,太平
本报讯昨天下午,台州市域铁路 SI 线一期 PPP 项目举行合同签约仪式。这是国内首条
采用 PPP 模式并落地的市域铁路项目。
市域铁路 SI 线一期工程总投资 228 亿元,项目投资规模大、技术要求高。我市通过科
学统筹、规范操作,成功打造出国内 PPP 项目的“轨道样本”,实现了以小额本金撬动社会
巨资的效果。
(李白《渡荆门送别》);广袤无垠的大漠能触动心弦“大漠孤烟直, ▲

2016年济宁中考语文题(含标准答案)

2016年济宁中考语文题(含标准答案)

济宁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4分)雅胜似仙子;时而旋转对鸣,轻盈仿佛芭蕾。

草地上的天鹅像白雪公主那么美丽,双腿一蹬,极富艺术感染力。

1、文中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喷薄(báo)斑斓(lán)B.袅娜(nuó) 娴雅(xián)ﻫC.旋转(zhuǎn)跃出(yào) D.曲线(qǔ) 飘逸(yì)ﻫ2.文中画线的词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2分)( ) ﻫA.竟游B.剪影C.宛如D.弧度 3ﻫ.在文中横线上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ﻫA.时而如同将军,神气地挺脖昂首B.时而神气地挺脖昂首,如同将军ﻫC.时而神气如同将军,挺脖昂首ﻫD.时而挺脖昂首,神气地如同将军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ﻫA.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光明小学开展了《让阅读陪伴我成长》主题读书活动。

ﻫB.新城区的立体斑马线视觉效果神奇:远远看去,仿佛一个个长方体凸起在地面上。

ﻫC.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至今仍以戏剧、壁画、传说……等形式广泛传播。

D.面对各种突发事故,很多没有经验的司机都束手无措,不知道该怎么处理?5、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对于跑鞋来说,舒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跑鞋制造商也是绞尽脑汁,重点考虑消费者双脚的感受。

ﻫB.来到兵马俑博物馆,你会发现,每个兵马俑的表情都惟妙惟肖,古代匠人们的工艺实在令人震撼。

ﻫC.我钦佩《荒野求生》的男主角贝尔,因为面对艰苦的生存环境,他不以为然,总能乐观面对困难。

ﻫD.目前,全球大约有20亿人拥有智能手机,智能手机销量逐年上涨,普及程度让平板电脑相形见绌。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设立交通安全宣传站,发放宣传材料,讲解今天安全常识,使市民增强了安全意识。

ﻫB.导致青少年营养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偏食挑食、吃零食过多、为追求身材过度节食造成的。

唐朝诗人高适简介及作品翻译与赏析八首

唐朝诗人高适简介及作品翻译与赏析八首

唐朝诗人高适简介及作品翻译与赏析八首高适(700 年-765 年),字达夫、仲武,景县(今河北省衡水)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

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

20岁西游长安,功名未就而返。

开元20 年去蓟北,体验了边塞生活。

后漫游梁、宋。

天宝三载,与李、杜同游梁园,结下亲密友谊,成为文坛佳话。

天宝八载(749 年),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50 岁应举中第, 授封丘尉。

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

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

这是他生活的转折点,以后仕途遂顺,创作渐稀。

安史之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渤海县侯终散常侍,世称“高常侍”。

有《高常侍集》等传世。

永泰元年(765 年)卒,终年65 岁,赠礼部尚书,谥号忠。

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

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

开封禹王台五贤祠即专为高适、李白、杜甫、何景明、李梦阳而立。

后人又把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和称“边塞四诗人”。

高适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世称“高常侍”。

作品收录于《高常侍集》。

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其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高适自己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所以他对保卫边疆的爱国将领作了热情的歌颂。

如《送浑将军出塞》诗中对浑将军的刻画是很出色的。

在敌人入侵、“昨日边庭羽书至”的时候,浑将军就慷慨出征。

“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二句不沾将军本身,却正衬托出将军忠勇为国、心情异常激动的精神面貌。

“黄云白草”的塞外风光,与“击剑酣歌”的昂扬精神,进一步突出了一个不畏艰苦、为国忘身、心情乐观的爱国将领的形象。

通篇严整而飞动,魄力雄毅,风骨遒上,与《燕歌行》同样表现了高适七古的艺术特征。

八年级诗歌赏析专题复习训练

八年级诗歌赏析专题复习训练

八年级诗歌赏析专题复习训练主备:朱燕清审核: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宋]杨万里梅从山下过溪来,近爱清溪远爱梅。

溪水声声留我住,梅花朵朵唤人回。

1 •杨万里的小诗妙用动词。

结合全诗,分析第一句中“过”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杨万里的小诗巧用叠词。

分析诗歌三、四句中叠词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意宋苏舜钦别院深深夏席①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②时一声。

【注释】①席:竹席。

②流莺:即莺。

流:指其鸣声婉转。

3•本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_________________ 、树阴满地、______________ 、等四幅夏日画面,流露出诗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情。

(3分)4•赏析“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字的妙处。

(3分)江上董颖①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②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③。

【注】①董颖:北宋诗人,一生为生计常年奔走异乡。

②摩挲:用手抚摸。

③钓舟:指行舟。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6•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

(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暮春归故山草堂钱起谷口①春残黄鸟稀,辛夷②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注释】①谷口,山谷的入口。

②辛夷:木兰树的花,比杏花开得早。

7.试分析诗歌前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诗中有画——描绘诗歌画面

诗中有画——描绘诗歌画面

诗中有画——描绘诗歌画面一、题型阐释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

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用自己的话,描绘某一句(联)所展现的画面”。

二、考点解读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

这是中考诗歌阅读的常考类型。

提问方式有以下几种: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所表现的景象。

2.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3.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上片一、二两句所描写的景象。

三、技法点拨解答此类题目的一般思路: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如可用“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伟壮阔、萧瑟凄凉”等词语。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感伤”、怎样的“感伤”。

考生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常见的失误有2点:一是描摹事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二是考生往往着重于“思与境谐,情景相融”的正衬模式,而忽略了一些诗歌是通过景物来反衬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

【答题格式】①捕捉意象,把握特点+②联系背景,发挥想象+③描摹诗歌图景(切忌翻译原句)、概括意境特点(幽静、萧瑟、凄凉、孤独、生机盎然等)+④依景辨情,剖析作者思想(注意情景一致或相对)四、真题链接(山东济宁中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4分)塞上忆汶水[元]曹元用沙碛秋高苑马肥,哀笳一曲塞云飞。

南都儿辈应相念,过尽征鸿犹未归。

[注释]沙碛:沙漠。

苑马:西域大宛所产的马。

1.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分)2.最后一句写“征鸿”有什么作用?(2分)答案1.茫茫沙漠,秋高气爽,马匹肥壮(1分),耳畔传来了悲哀婉转的笛声,演奏的是富有边塞风情的《塞云飞》(1分)。

塞上忆汶水征鸿的作用

塞上忆汶水征鸿的作用

塞上忆汶水征鸿的作用
首先,塞上征鸿在整首诗中起到了烘托壮丽景色的作用。

诗中的“塞上”指的就是长城,长城绵延数千里,起到了抵御外敌入侵的重要作用,是中华民族的守卫线。

而“征鸿”则指的是高飞的雁群。

塞上的飞鸿寓意着身负使命,勇往直前的英勇精神,为塑造壮丽景色和表现长城的威严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此外,塞上征鸿还可以理解为一种象征和隐喻。

塞外长城是中华民族抵御外敌入侵的重要防线,而征鸿则象征着边军的英勇勇往直前的精神。

它们一起呈现出了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坚持不懈的精神追求,体现了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

最后,塞上征鸿还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宁静的氛围。

诗中的“沉沉楚天长”描绘出了广袤的天空和长城的辽阔景色,与塞上征鸿相呼应,营造出了一种旷远寂静的感觉,增强了读者对壮丽景色和边军英勇的共鸣。

总之,塞上征鸿是《塞上忆长城》中的一句重要描述,它从多个角度展示了诗中的景色和情感,烘托了长城的壮丽景色,与长城和我们对边军的无限敬佩和那些辛勤劳作的农民的关心和支持相呼应,同时也使整首诗更加贴近人们生活与情感,展示了壮丽领土与民族精神。

写景优美的句子或段落要写上书名

写景优美的句子或段落要写上书名

写景优美的句子或段落要写上书名1. 书上写景的优美段落标有书名的银白的月光洒在地上,到处都有蟋蟀的凄切的叫声.夜的香气弥漫在空中,织成了一个柔软的网,把所有的景物都罩在里面.眼睛所接触到的都是罩上这个柔软的网的东西,任是一草一木,都不是象在白天里那样地现实了,它们都有着模糊、空幻的色彩,每一样都隐藏了它的细致之点,都保守着它的秘密,使人有一种如梦如幻的感觉.(巴金《家》)月光如银子,无处不可照及,山上竹篁在月光下变成了一片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落落落落嘘”啭着它的喉咙,不久之间,这小鸟儿又好象明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沈从文《边城》)他靠纱窗望出去.满天的星又密又忙,它们声息全无,而看来只觉得天上热闹.一梳月亮象形容未长成的女孩子,但见人已不羞缩,光明和轮廓都清新刻露,渐渐可烘衬夜景.小园草地里的小虫琐琐屑屑地在夜谈.不知哪里的蛙群齐心协力地干号,象声浪给火煮得发沸.几星萤火优游来去,不象飞行,象在厚密的空气里漂浮,月光不到的阴黑处,一点萤火忽明,象夏夜的一只微绿的小眼睛.(钱钟书《围城》)中山公园的水池象是一面镜子,圆圆的月亮映在池面.池子附近树旁的几盏路灯,那圆圆的灯光映在水里,就象是一个小月亮似的,围绕着池中的月亮.一片一片臃肿的白云缓缓地移过池面,仿佛是一群老妇,弯着背,一步一步吃力地从月亮前面走过,想把月亮遮住,月亮却透过云片的空隙倾泻下皎洁的光芒.一片白云和一片白云连起,如同一条宽大的不规则的带子,给澄澄的天空分成两半.白云移过,逐渐消逝在远方.天空碧澄澄的,月亮显得分外皎洁.(周而复《上海的早晨》)五月末的北方夜晚,是最清新、最美好的时刻.天空象是刷洗过一般,没有一丝云雾,蓝晶晶的,又高又远.一轮圆圆的月亮,从东边的山梁上爬出来,如同一盏大灯笼,把个奇石密布的山谷照得亮堂堂,把树枝、幼草的影投射在小路上,花花点点,悠悠荡荡.宿鸟在枝头上叫着,小虫子在草棵子里蹦着,梯田里春苗在拔秆儿生长着;山野中也有万千生命在欢腾着……(浩然《艳阳天》)月光洒满了这园庭,远处的树林,顶上载着银色的光华,林里烘出浓厚的黑影,寂静严肃的压在那里.喷水池的喷水,池里的微波,都反射着皎洁的月光,在那里荡漾,她脚下的绿茵和近旁的花草也披了月光,柔软无声的在受她的践踏.(郁达夫《秋河》)2. 写景的优美段落要写这时候万籁无声,只有那暖夜沉默的黑暗将他们团团围着。

《塞上忆汶水》原文翻译

《塞上忆汶水》原文翻译

《塞上忆汶水》原文翻译《塞上忆汶水》原文翻译《塞上忆汶水》本诗为元代大臣曹元用的作品。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塞上忆汶水》原文翻译,欢迎大家分享。

《塞上忆汶水》原文:沙碛秋高苑马肥,哀笳一曲塞云飞。

南都儿辈应相念,过尽征鸿犹未归。

《塞上忆汶水》译文:茫茫沙漠,秋高气爽,马匹肥壮,悲哀宛转的笛声吹奏着。

南方的将士们应该想家了吧,如同远飞的大雁还未回家。

《塞上忆汶水》注释:1、沙碛:沙漠。

2、苑马:西域大苑所产的马。

作者简介:曹元用(1268年—1330年),字子贞。

祖籍阳谷阿城(今嘉祥县纸坊镇李村),后迁居汶上。

元代大臣,与清河元明善、济南张养浩并称为“三俊”。

父曹宗辅,官德清县主簿。

早年随家人迁徙至汶上大张村(今嘉祥县梁宝寺镇)。

幼时嗜书,过目成诵,尤精於《易经》、《春秋》,每晚读书,常达旦不寐。

后来担任镇江路儒学正,在大都时为翰林学士承旨阎复所赏识,任御史台掾史。

延祐六年(1319年),为太常礼仪院经历。

作者生平:1、嗜好读书。

曹元用祖籍阿城,后迁居汶上。

曹元用天资聪敏,性格开朗,幼好读书,过目不忘,每夜读书,常通宵达旦。

父亲怕他因此得病,阻止他,他却用衣蔽住窗子,在房内默读。

2、名列三俊。

曹元用开始任镇江路儒学正,期满考核合格,游于京师。

翰林承旨阎复,对于各地来的士子很少有称赞的,见到元用,将他所写的文章给曹元用看,曹元用立即指出其中的毛病,阎复认为曹元用是个奇才,荐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

曹元用认为国史院的官员都才不称职,请于测试后录优任用。

御史台聘他为属官,曹元用不曾学过如何办理公务,但对一些事情却能有明确的判断,御史台的属吏们反而要向他请教。

转为中书省右司的属员,与清河的元明善、济南的张养浩,并称为“三俊”。

后授任应奉翰林文字,又转任礼部主事。

在当时历朝皇后死后,还是称其名,没有谥号,曹元用认为:“皇后为天下之母,岂可直接称其名,应加上美好的称号,以发扬其美德。

”改任尚书省右司都事,转为员外郎。

塞上曲二首戴叔伦的诗原文赏析

塞上曲二首戴叔伦的诗原文赏析

塞上曲二首戴叔伦的诗原文赏析塞上曲二首戴叔伦的诗原文赏析《塞上曲二首》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

第一首写将士安边定远的豪情,并对汉高祖夸耀的和亲之策提出质疑,实际是对唐代和亲强藩政策的责难和批评。

第二首写将士为了全歼入侵之敌,不惜以身殉国,义无反顾的豪壮之情,何必像班超年老时犹想生入玉门关。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塞上曲二首戴叔伦的诗原文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塞上曲二首唐代戴叔伦军门频纳受降书,一剑横行万里馀。

汉祖谩夸娄敬策,却将公主嫁单于。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评析戴叔纶的《塞上曲》共两首,为七言绝句。

这两首诗少有被同选的,多是选了第二首。

至于为什么,不妨将这两首统一说完后再做分析。

(一)中提到了个娄敬。

这娄敬是汉初时人。

他最早一个劝说后来的高帝刘邦建都长安,占得地利之优,因此被赐以刘姓,且封为建信侯。

后称之为刘敬。

汉初那个时候匈奴兵强,他曾提出和亲之策,并迁徙原六国贵族后代及豪强大族十万余人充实关中(今东西横贯陕西、北经西安的渭河流域地区),以增实力。

历史对其当时的这个举措是肯定的。

但此诗对这个故事是持否定态度的。

该诗先在上一联赞颂了武力靖边、匈奴归降的一剑横行之功,而后是讽刺汉高祖刘邦诈夸娄敬的和亲之策,卑下地将汉之公主嫁与匈奴王单于。

搞清了这是一首和亲靖边的讽刺诗,也就弄清了为何屡屡被漏选。

原来人们对边事的处置天然的存有尚武意识,也天然的鄙视和亲靖边,似乎那是一种掉大价的举动。

(二)则较之(一)浅明了许多,只是里面也有一典故,就是“生入玉门关”。

这“生入玉门关”原本是定远候班超的句子,是说班超出使西域30多年,老时思归乡里,上书言“臣不敢望到九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班超30年驻使西域,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老而思乡求返,本无可咎。

但以戴叔纶之见,班超的爱国主义还是不够彻底---他不应提出“生入玉门关”,也无须提出“生入玉门关”,安心报国是了。

李白《塞上曲》翻译及赏析

李白《塞上曲》翻译及赏析

李白《塞上曲》翻译及赏析李白《塞上曲》翻译及赏析塞上曲·大汉无中策李白大汉无中策,匈奴犯渭桥。

五原秋草绿,胡马一何骄。

命将征西极,横行阴山侧。

燕支落汉家,妇女无华色。

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

萧条清万里,瀚海寂无波。

【前言】《塞上曲》是诗人李白的五言古诗,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64卷第10首。

诗人以汉喻唐,歌颂贞观三、四年间唐太宗委任李靖等名将平定突厥离叛的煌煌武功。

借古鉴今,提醒唐玄宗要重视边防,侧重讲述非战的重要性,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注释】大汉句:谓中原汉族政权对付匈奴实在没有办法。

大汉:汉朝,实指唐朝。

中策:中等之策。

《汉书·匈奴传》:“严允谏曰:‘臣闻匈奴为害,所从来久焉。

未闻上世有必征之者也。

后世三家周、贵、汉征之,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

周得中策,汉得下策,秦无策焉。

当周宣王时,猃狁内侵,至于泾阳,命将征之,尽境而还。

其视戎狄之侵,譬犹蚊虻之螫,驱之而已。

故天下标明,是称中策。

汉武帝选符练兵,约赍轻粮,深入远戍,虽有克获之功,胡辄报之,兵连祸结二十余年,中国罢耗,匈奴亦创艾,而天下称武,是为下策。

秦始皇不忍小耻而轻民力,筑长城之固,延袤万里,转输之行,起于负海。

疆界既完,中国内竭,以丧社稷,足为无策。

’”匈奴句:意谓匈奴侵略军已逼近长安。

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七月,突厥颉利可汗自率十万余骑进寇武功,京师戒严。

癸末,颉利至于渭水便桥之北,太宗率大臣高士廉、房玄龄等六骑,驰至渭水,与颉利隔河而语,责其负约,后众军皆至,军威大盛,太宗独与颉利临水对话。

颉利请和,引兵而退。

见《旧唐书·突厌传》。

此即写此事。

渭桥,汉唐时长安附近渭水上的桥。

五原:唐郡名,在今陕西定边县一带。

史称颉利曾建牙于五原之北,常骚扰唐边境。

西极:汉唐时之长安以西的疆域。

阴山:在今内蒙古境内,东西走向,横亘二千余里。

燕支二句:燕支,亦作焉支。

在今甘肃永昌县西、山丹县东南。

《塞上》原文及翻译赏析

《塞上》原文及翻译赏析

《塞上》原文及翻译赏析《塞上》原文及翻译赏析《塞上》原文及翻译赏析1苏武令·塞上风高塞上风高,渔阳秋早。

惆怅翠华音杳。

驿使空驰,征鸿归尽,不寄双龙消耗。

念白衣、金殿除恩,归黄阁、未成图报。

谁信我、致主丹衷,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

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

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

古诗简介《苏武令·塞上风高》是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李纲所写的一首词。

词的上片写作者思念宋徽宗、钦宗被虏北方,叹息自己还不能复仇雪耻,下片表达自己为国救民的抱负和抗敌必胜的信心。

词中借典故抒情,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翻译/译文边境上朔风凌冽,北方的秋天来得特别的早,并早早地有了寒意。

让人感到惆怅万分的是被金人掳掠而去的徽、钦二帝,至今没有任何消息。

驿使来来往往,空自奔驰,可以凭递书信的大雁早已归尽,没有带来微钦二帝的半点消息。

想我曾是一介布衣,后考中进士蒙圣上金殿授官,于国家危难之时被任命为宰相,肩负重任。

但却力未及施,谋未及用,图报君主的恩遇而未成。

有谁相信我对君主的一片丹心和衷情,感伤当世朝政的多变,让我空怀方、召之才,却得不到重用,无法救国救民于水火之中。

换头处紧承上片,一语道出。

若我身在相位。

我就要尽到一个宰相应尽的职责,为民着想。

我若军权在握,我就要驱尽敌虏,收复国土,横扫燕然敌境。

我将率领十万精兵,横行于胡地,奉迎徽、钦二宗回朝。

注释(1)塞上:边境线上。

(2)渔阳:古郡名,战国燕置。

这里泛指北方。

(3)翠华:皇帝依仗中用翠鸟作装饰的一种旗子。

(4)双龙:指宋徽帝、宋钦帝二帝。

(5)白衣:或谓白身,旧指无功名、无官职的人。

(6)除恩:指授官。

(7)丹衷:丹心、衷情。

(8)调鼎:以鼎之调味,比喻宰相治理天下。

(9)燕然:即杭爱山,在今蒙古国境内。

(10)奉迎:敬辞。

迎接之意。

赏析/鉴赏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靖康之难后的南宋初年。

南宋高宗即位之初,曾萌生抗金的志向,李纲也是在那个时候重新得到起用。

思君若汶水

思君若汶水

思君若汶水
《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译文:
我来这里终究是为了什么事?高枕安卧在沙丘城。

沙丘城边有苍老古树,白日黑夜沙沙有声与秋声相连。

鲁地酒薄难使人醉,齐歌情浓徒然向谁。

我思念您的情思如滔滔汶水,汶水浩浩荡荡向南流去寄托着我的深情。

这首诗是李白寓居沙丘怀念诗友杜甫时所作。

此诗以景带出思念之情,言辞朴素无华,率性写出,或行,或卧,或所见,或所感,絮絮叨叨皆入诗来,写得情深意长,凄怆感人,深刻地表现了两位伟大诗人的真挚友谊。

全诗流畅自然,而又含蓄蕴藉;感情极苦,而又不失豪放本色。

唐诗三百首赏析第34首《塞上曲》

唐诗三百首赏析第34首《塞上曲》

唐诗三百首赏析第34首《塞上曲》1.原文《塞上曲》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作品,其全文如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重点词汇解析2.1黄河:中国第二长河,发源于青海省,流经九个省份,最终注入渤海。

2.2羌笛:古代羌族的一种乐器,常用于表达哀怨之情。

2.3杨柳:指柳树,常在春天发芽,象征春天的到来。

2.4玉门关:古代西域的关口,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西,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3.直译远望黄河如同飘带一般高悬于白云之间,一座孤单的城池坐落于万仞高山之中。

羌笛何必吹奏出对杨柳的哀怨,春风从未到过那遥远的玉门关。

4.意译放眼望去,黄河似乎与天际的白云相接,一座孤城背靠着险峻的山峰。

何必用羌笛吹奏出对春天的渴望和对远方的思念,因为春风从未跨过那遥远的玉门关,给这片荒凉之地带来生机。

5.赏析5.1作者介绍王之涣,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作以描写边塞风光和抒发壮志豪情而著称。

他的诗作多采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深受后世赞誉。

5.2写作背景《塞上曲》创作于唐朝开元年间,当时唐朝国力强盛,边疆稳固,但边塞的艰苦环境和士兵的思乡之情仍然是诗人关注的焦点。

王之涣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边塞将士的深切同情和对国家边疆的关注。

5.3诗歌结构这首诗共四句,每句五个字,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象单元。

前两句以黄河和孤城为背景,描绘了边塞的壮阔景象;后两句则通过羌笛和春风的意象,传达了士兵的哀愁和对家乡的思念。

5.4意象分析黄河与白云、孤城与万仞山,构成了一幅辽阔而苍凉的边塞图景,展现了边塞的遥远和艰苦。

羌笛和杨柳则是边塞诗中常见的意象,代表着士兵的乡愁和对春天的渴望。

春风不度玉门关,更是加深了这种边塞的荒凉和士兵的无奈。

5.5主题思想《塞上曲》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边塞将士的同情和对国家边疆的关注。

诗中通过对边塞风光的描绘和对士兵情感的抒发,传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

6.相关知识拓展6.1边塞诗边塞诗是唐代诗歌中的一个重要流派,主要描写边塞风光、将士生活和战争场景。

《从军行》原文赏析

《从军行》原文赏析

《从军行》原文赏析《从军行》原文赏析(精选11篇)赏析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为大家带来了《从军行》原文赏析,欢迎大家参考!《从军行》原文赏析篇1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参考注释:①从军行:乐府旧题,内容多写军队战争之事。

②青海:指青海湖。

③雪山:这里指甘肃省的祁连山。

④穿:磨破。

⑤金甲:战衣,金属制的铠甲。

⑥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泛指当时骚扰西北边疆的敌人。

译文青海上空的阴云遮暗了雪山,遥望着远方的玉门关。

塞外的将士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攻不下西部的楼兰城誓不回来。

赏析:“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湖的北面,横亘着绵延千里的隐隐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

这幅集中了东西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边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

它是对整个西北边陲的一个鸟瞰,一个概括。

为什么特别提及青海与玉门关呢?这跟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有关。

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

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护河西走廊。

“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

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

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与玉关。

与其说,这是将士望中所见,不如说这是将士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

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李白飘逸的诗

李白飘逸的诗

李白飘逸的诗金陵酒肆留别李白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去相赠,欲行不行各尽觞。

恳请君何况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诗品酒杨絮飘飞的时节,江南水乡山村的一家小酒馆里,即将离开金陵的李白,满怀别绪,独坐小酌。

店内满是被春风卷起四处纷飞的杨花;酒馆里的江南女捧出新压榨出来的美酒,劝他品尝。

这么一幅令人陶醉的春光春色的画面,诗人仅用风吹柳花满店香七字,就将风光的骀荡,柳絮的精神,以及酒客沉醉东风的场面,生动自然地浮现在纸面之上;而且又极洒脱超逸,信手拈来,自然流畅,纯任直观。

吹柳花满店茶时,店中简直就是柳花的世界。

柳花本来没香气,这里何以用一个茶字呢?一来心清闻妙香,任何草木都有它微妙的香味;二来这个香字代表了春之气息,同时又暗暗勾出下文的酒香。

这个香字初看似觉突兀,细细品味却又感到是那么的妥贴。

首句就是阒无一人的境界,第二句吴姬压酒劝客闻,当垆红粉碰到了酒客,存有了人场面就养了,要到金陵子弟一坑口而至时,酒店中就更冷清了。

初恋之际,本来未必无心饮酒,而吴姬一力劝,加之金陵子弟的前来,更觉情长,谁能够舍此而回去呢?如此热辣辣的诀舍,总无法绝情而跑吧?于是又变为欲泡果各天下闲游,欲行的诗人固陶然欲醉酒,而相赠者也各天下闲游,情意如此之短,于是落出了恳请君何况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的结句,以含蓄的笔法,意韵流长地完结了这一首抒情的短歌。

沈德潜说此诗语不必深,写情已足(《唐诗别裁》)。

诗人留别的不是一两个知己,而是一群青年朋友,因此诗中将惜别之情写得饱满酣畅,悠扬跌宕,唱叹而不感伤,表现了诗人青壮年时代风华正茂、风流潇洒的情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进我梦,清我常相忆。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容测。

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

落下月八十屋梁,犹豫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作品赏析杜甫的两首《梦李白》,分别按梦前、梦中、梦后叙写,依清人仇兆鳌的说法,两篇都以四、六、六行分层,所谓“一头两脚体”(见《杜少陵集详注》卷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塞上忆汶水》本诗为元代大臣曹元用的作品。本文的内容是介绍塞上忆汶水原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元代:曹元用
沙碛秋高苑马肥,哀笳一曲塞云飞。
南都儿辈应相念,过尽征鸿犹未归。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茫茫沙漠,秋高气爽,马匹肥壮,悲哀宛转的笛声吹奏着。
南方的将士们应该想家了吧,如同远飞的大雁还未回家。
Hale Waihona Puke 注释 沙碛:沙漠。
苑马:西域大苑所产的马。
相关阅读:
曹元用(1268年—1330年),字子贞。祖籍阳谷阿城(今嘉祥县纸坊镇李村),后迁居汶上。元代大臣,与清河元明善、济南张养浩并称为“三俊”。
父曹宗辅,官德清县主簿。早年随家人迁徙至汶上大张村(今嘉祥县梁宝寺镇)。幼时嗜书,过目成诵,尤精於《易经》、《春秋》,每晚读书,常达旦不寐。后来担任镇江路儒学正,在大都时为翰林学士承旨阎复所赏识,任御史台掾史。延祐六年(1319年),为太常礼仪院经历。
泰定三年(1326年)夏,发生日食、地震、星变,也孙铁木儿诏令廷臣商议消灾之策,曹元用提出:避免天灾的办法,是不讲空话,但务实际,也就是实行德政。具体说就是:节省一切不应开支的费用,选拔贤能者为各地守令,抚恤贫民,祭祀天地,禁止佛事,停止不必须的制作以减轻人民负担,慎重地实行赏罚以鼓励和惩罚士民。这些意见都切合实际,清除当时政治中的弊端。他还论及科举取士之法,认为应当革除冒名顶替,严格进行考核,使得有真才实学的人得到任用。这些意见朝廷都予以肯定。拜为中奉大夫、翰林侍讲学士兼经筵官,参与修纂仁宗、英宗两朝实录。又奉旨纂集甲令为《通制》,把唐朝的《贞观政要》译为蒙古语言。这些书编成后都流行于世。凡朝廷的文告和命令,都是元用起草的。文宗时他起草宽恤之诏,受到也孙铁木儿的称赞,赐金织纹锦。
仕途经历
延祐六年(1319年),授太常礼仪院经历,建议太子硕德八剌亲自参加祭祀之事,精心于礼乐。硕德八剌亲自主持祭祀的礼节、仪仗队、车马、服装等制度,都是他裁定的。原来太庙九代皇帝的灵位分室供奉,但都在一殿之内祭祀。
元仁宗驾崩后,殿内也无室可以供奉了,便在武宗室之前接了一间供奉。元英宗上京召集礼官讨论此事。曹元用认为,应该建大殿于原殿之前,内设十五室。元英宗认为此议甚好。授曹元用为翰林待制,迁任直学士。
御史台聘他为属官,曹元用不曾学过如何办理公务,但对一些事情却能有明确的判断,御史台的属吏们反而要向他请教。转为中书省右司的属员,与清河的元明善、济南的张养浩,并称为“三俊”。
后授任应奉翰林文字,又转任礼部主事。在当时历朝皇后死后,还是称其名,没有谥号,曹元用认为:“皇后为天下之母,岂可直接称其名,应加上美好的称号,以发扬其美德。”改任尚书省右司都事,转为员外郎。废除尚书省后,他退居任城,在那里住很久,齐、鲁间士人向他求学的甚多。
至治三年(1323)八月,发生铁失刺杀元英宗的事变,叛党赤斤铁木儿突然来到京师,收缴各衙门大印,召两院学士北上。元用一人未去,并声称:“此非常之变,我宁死也不能屈服。”不久,这次政变以失败告终,人们都说曹元用有先见之明。
尽心尽职
泰定二年(1325年),朝廷授曹元用为太子赞善,后转为礼部尚书,兼经筵官,又任大朝会的纠仪官,在退朝时号令循序而退,无夺门而出的事情发生。他认为太医、仪凤、教坊等官,不应列入正班,应自成一列。这些建议均被采纳。丞相拟废除科举制,曹元用反对:“国家文治正要用此制度,怎么能废!”有人提出对太庙的祭祀由四季减为冬季,曹元用说:“禴祠尝烝(古四时之祭的代称,禴指最薄一祭、祠为春祭、烝为冬祭、尝为秋祭),是一年四季的祭祀,一个都不能少,这是经典礼仪中十分重要的事情,怎么可以因为吝啬钱财而废除利益呢!?”
天历二年(1329年),曹元用代表皇帝到曲阜孔子庙举行祭祀,回来献上孔子像及所撰的代祀记,元文宗非常高兴。正值太禧宗禋院副使是个缺职,中书省上奏让曹元用担任,元文宗不答应,说:“他是翰林院学士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要把他任用在大事情上。”当曹元用去世时,皇帝哀悼很长时间,告诉侍臣说:“曹元用尽忠竭力,现在死了,应当赐赙钞五千缗(一千文)。”又追封为政奉大夫、江浙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护军、东平郡公,谥号文献。 济宁市太白楼、曲阜孔庙、邹城孟庙,存其撰文碑。
人物生平
嗜好读书
曹元用祖籍阿城,后迁居汶上。曹元用天资聪敏,性格开朗,幼好读书,过目不忘,每夜读书,常通宵达旦。父亲怕他因此得病,阻止他,他却用衣蔽住窗子,在房内默读。
名列三俊
曹元用开始任镇江路儒学正,期满考核合格,游于京师。翰林承旨阎复,对于各地来的士子很少有称赞的,见到元用,将他所写的文章给曹元用看,曹元用立即指出其中的毛病,阎复认为曹元用是个奇才,荐为翰林国史院编修官。曹元用认为国史院的官员都才不称职,请于测试后录优任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