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技法:巧借物象揭示主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维技法:巧借物象揭示主题
作者:吴建兴
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8年第27期
采用托物言志法写就的文章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

实际上,在记叙文的写作中,我们也不妨借鉴这种方法,巧借物象来揭示主题,也就是说,在行文中根据文章的主旨、匠心设置一个相关物象,赋予其特定的品质,或设置与其相关的情节,由此借这个物象阐发一个哲理,而这个哲理正是连接文章人物的纽带,是文章的主题。


此一来,写作者只需要围绕着这个物象和哲理,设置情节,发挥想象或加强联想,同时将人物
的动作、语言或神态进行细致描写和刻画,就自然连缀成了一篇生动形象、哲思情思兼备的记
叙文。

【名家范本】
赶考的棉树
□汪亭
从小到大,我的兴趣一直非常广泛,性格也很要强。

画画、书法、写作,必须样样出色才行,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那年,高考临近,每次模拟考试,我的成绩都在班级垫底。

压力让心高气傲的我无比沮丧,一度心灰意冷,不想参加高考了。

周末,我逃回了家。

在屋后的一块棉花地里,我望见父亲站
在棉树丛中,正拿着剪刀麻利地剪下棉花枝叶。

衬衣被汗水浸透,紧紧地贴在父亲的背上。


远远地注视着,心里说不出的难过。

一会儿,父亲弯腰用草绳把剪下的枝叶捆了起来。

就在这时,他看见了我,顿时神情很惊讶,朝我大喊:“小子,咋回来了啊?”
我低着头,沉默不语,摆弄狗尾巴的双手不停地颤抖。

我实在不敢看父亲那被骄阳晒烤得
如黑炭般的脸。

父亲见我良久没有吱声,匆忙跑到我身旁,把自己头顶上的草帽摘下扣在我的
头上,关切地问:“是不是没有生活费了?”
我压低声音,快速地说了句:“我不参加高考了。


父亲的表情顷刻凝固。

原以为他会对我吼叫,甚至拿起棉花枝抽我一顿。

我做好了一切准备,可父亲却意外地轻声细语问我:“为什么?”
我仍然不敢抬头,兀自一五一十地把心事告诉了他。

父亲就势在我身旁坐了下来,点燃了
一根劣质香烟。

在沉默了好久后,他突然指着旁边的一捆棉花枝,憨笑地问我:“小子,知道
为什么我把这些枝叶剪下来吗?”我无精打采地摇了摇头,心里也正在纳闷。

父亲猛地吸了口香烟,很平静地说:“这些枝叶在棉树上,不但是多余的,而且还影响着
整株棉树结苞开花。

其实,每株棉树只需要三五枝最好,这样所有的养分就会集中起来,结出
许多饱满的花苞。

所以,每年我都要剪掉一些棉树枝。


我静静地站立在田间,若有所思。

阵阵微风吹过,这片棉树,因为枝叶稀少,每枝都能摇曳弄姿,尽情享受着清风的抚摸。

父亲拍拍我的肩,背上棉枝,朝家走去。

我跟在身后,父亲接着说:“其实啊,我们每个
人何尝不是一株棉树呢?枝叶多了,当然结不出好的果实。

兴趣太过广泛,便影响了主干的发育,明白吗?”听了父亲的话,我的心仿佛涌进一片阳光,透亮了许多。

我重新回到学校,将
学习以外的兴趣抛下……那年8月,我收到了一所专科院校的录取通知书。

如今,我一直铭记着父亲当年的那番话,他用朴实简单的务农经验告诉了我终生受益的生
活哲学: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株棉树。

当生活中各种枝叶繁茂地疯长时,我们应该立即有选择地
剪去一些,让所有的精力全集中在仅有的几枝上,然后用心地去浇灌栽培。

这样,我们的“棉树”,才能开出更饱满的花朵。

【技法点拨】
文章采取了事理结合的结构,前半部分先写自己因为兴趣广泛耽误了学业,因成绩垫底压
力过大而在高考前逃回家的事情,可以说是记叙文事件的开端。

接着在“我”和父亲的对话中
充分发挥了“棉树”的作用,父亲以“剪去棉树枝叶”作喻,阐释了做事情要集中精力,要懂
得抓当下主要矛盾的道理。

这样的处理,既符合父亲的农民形象,也便于“我”接受,同时也
使得行文更加生动形象,说理更加含蓄蕴藉,符合记叙文的审美要求。

【学生运用示例】
素胚青花浓转淡
□屠静怡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峰浓转淡,甁身上的牡丹一如你初妆……”从古至今青花瓷瓶不知蕴
含了多少细微的哀愁与故事。

我向来不喜欢去旅游,景点大多和人潮交织在一起,丧失了它原本的美和意。

吵闹与喧哗
不难放松心灵,反而步步紧逼将我引到崩溃的边缘。

而景德镇,却留下了我最深刻的记忆。

依旧是充斥着铜臭味的大街小巷,有故事的瓷被买卖,有文化的瓷被讨价还价。

当时我只
想走出这里,脚步愈快,心弦愈紧。

这些有灵魂的器物,这些承载文化的传统,如今就落得如
此下场?走到快要到街尾,反倒是一片清静了。

我抬头看,有人在制瓷。

我禁不住上前去看。

捏胚的是一个二十来岁的女生,穿着一件映满青花瓷图案的围布,额
角流着细细的汗。

她很纤瘦,身上带着一丝淡然之意。

她抬头看了看我,眼里飘过一抹慌神。

这是太过专注于手中器物没看见我而被吓到了吗?
我很快发现并不是仅仅如此。

她按停胚盘,站起来,抿了抿嘴想说什么,脸却越来越红,
最后吐出一句:“想做个瓷瓶吗?”我也穿上了跟她一样的围布,就坐在店堂门口捏起了泥胚。

由于不会使用转盘,我的第一胚泥摔糊在了地上。

她见状也不恼我浪费泥,反而手把手教我怎
么捏出花形。

而后在等待瓷瓶烧制的过程中我便与她聊天,我说几句她才回一句,看来平常她
的话确实不多,而在说到瓷瓶时她显得激动。

她是诚然喜欢着这瓷。

“瓷瓶并不需要多的款式纹样,一只素瓶温润光洁,就足以让别人着迷。

”她向我展示一
些烧制好的瓶子,“越是素的瓶子越是难烧制。

上釉的时候得要足够洁滑白润才可以烧出无斑
无丝的瓶子。

”我仔细一看,店堂确实是素瓶较少。

符合现代人的眼光、色彩鲜艳款式讨喜的
瓷器居多。

“有那样深刻的内涵胚质,才能够表现得洁白无瑕呀……”她的话,远远地,恍若
隔世地传来,给了我重重的一击……
一只瓷瓶吞进天地的笑泪,紧握疆土的辽阔,沉稳而谦虚,温润而柔和,在不起眼的外表
下藏住了万象。

而只有谦和、才华与知识才能真正属于你自己。

所有釉色会浓转淡,沉淀进去,才能成就一只瓷瓶。

回到家的几天后,我收到从景德镇寄来的一个包裹,里面不是我烧制的瓷瓶,而是一只素
色瓷瓶。

干净明亮,谦和平静。

评点:文章借瓷瓶这个物象,着力写其“温润光洁”,以此来衬托做瓷瓶的女生的形象,
也借以揭示主题:“只有谦和、才华与知识才能真正属于你自己”,人的外表应该“沉稳而谦虚,温润而柔和”,哪怕是外表并不起眼,但“在不起眼的外表下藏住了万象”。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点明,难免有假大空之嫌,但文章巧妙地设置物象,让作者想要阐明的主题有了坚实的
依托,借此“和盘托出”,则显得水到渠成。

(编辑:李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