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休闲农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合集下载

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行动的通知》(节选)

农业农村部《关于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行动的通知》(节选)
三 、进 一 步 明确 推 进 行 动 的 目标 任 务  ̄J2020年 ,农 村 产 业 融 合 主体 规 模 不 断 ;l士大 ,产 业 链 不 断延 长 ,价 值 链 明 显提 升 ,供 应 链 加快 重 组 ,企 业 和 农 民 的 利 益 联 结 机 制 更 加 完善 ,融 合模 式 更 加 多 样 ,建 成 一 批 农 村 产 业 融 合 发 展 先 导 区 和 示 范 园 ,融 合 发 展 体 系初 步 形 成 ,为 实 施 乡村 振 兴 战 略 提 供 有 力支 撑 。
农 业 农村 部 《关 于 开 展 农 村 一 二 三 产 业 融 合 发 展 推 进 行 动 的 通 知 》 (节 选 )
为 深 入 贯 彻 落 实 党 的 十 九 大 关 于 “促 进 农 村 一 二 三 产 业 融 合 发 展 ,支 持 和 鼓 励 农 民 就 业 创 业 ,拓 宽 增 收 渠 道 ” 的 决 策 部 署 ,按 照 今 年 中央 1号 文 件 “大 力开 发 农 业 多 种 功 能 ,构 建 农 村 一 二 三 产 业 融 合 发 展 体 系 ” 和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 “多 渠 道 增 加 农 民 收 入 ,促 进 农 村 一 二 三 产 业 融 合 发 展 ” 的 要 求 ,农 业 农 村 部 决 定 实 施 农 村 一 二 三 产 业 融 合 发 展 推 进 行 动 (以 下 简 称 “推 进 行 动 ” ) 。 现 将 有 关 事 项 通 合 。 推 进 农 产 品 加 工 流 通 、休 闲 旅 游 、 电子 商 务 、投 资 贸 易 、展 示 展 销 等 平 台 建 设 , 通 过 政 府 购 买服 务 等 方 式 为 企 业 提 供 政 策 咨 询 、融 资 信 息 、人 才 对 接 等 公 共 服 务 ;加快 制修 订 一 批 行 业标 准 ,规 范 行 业 管 理 和 提 升 自律 能 力 :完 菩 统 计 制 度 和 调 查 方 法 ,开 展 行 业运 行 监 测 分 析 ,指 导 和 推 动 农 村 产 业 融 合 有 序 发 展 ;进 一 步 加强 与金 融 机 构 、 产 业投 资基 金 的合 作 ,加 大 农村 产业 融合 发 展信 贷 支持 力度 。

林州市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情况

林州市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情况

河南农业2018年第9期(上)NONG YE ZONG HENG农业纵横体经济组织经营和管理机制,2015年林州市专门成立了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扎实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

截至目前,全市签定合同率达到97%,发证率达到97%。

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依托阳光工程,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截至目前,已举办种养业、乡村旅游等各种培训200多期,培训农民2万多人次,培育了一批现代职业农民,推动农业经营主体职业化。

同时,在北京市、山西省等外出务工人员集中地举办专题创业招商会,吸引了一大批有市场开拓意识的返乡农民工、青年创业者、农民企业家等回乡创业。

元,辐射带动农户15万户。

(二)加强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近年来,林州市以区域特色优势农产品为基础,按照企业集中、要素集聚、产业集群、经营集约的要求,投资建设了红旗渠农产品精深加工园,目前,太行藜有限公司、山中美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已签订了入驻协议,预计提供就业岗位1500多个。

(三)加强特色农业基地建设依托红旗渠农产品加工园,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基本实现了“农景变风景、市区成游园”的目标。

建成了以东姚+农和“互联网+”863科技园,大力进社,建立农产品市、乡、村电商服务中心,在全市建立了425个网络服务网点,基本形成了电商应用广泛、保障体系健全、配套服务完善的农业农村电子商务新格局,较好地解决了农民“最后一公里”问题。

总的来看,林州市立足生态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放大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推动农产品产值成倍增长,为实现产业价值的最大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8年林州市将严格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围绕乡村振兴主旋律,进一步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真正实现农产品供给质量提升和农民增收。

天津市农委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天津市农委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天津市农委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02.28•【字号】•【施行日期】2017.02.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村科技与社会发展正文市农委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有农业的区农委,市农委系统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进我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增绿,我委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落实。

天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2017年2月28日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为促进我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入推进我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增绿,按照中央和市农村工作会议的有关部署和安排,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意义和重大作用(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我市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我市农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亟需在质量和效益上实现较大提升。

进一步发挥都市优势,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的发展动能,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农业全产业链和价值链,强化农产品保障能力,提升农业生态服务水平,拓展城乡居民美好生活空间,是天津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我市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动力。

我市农村经济发展面临新挑战,亟需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变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进一步发挥我市农村资源特色,减少资源性消耗,聚集管理、技术、资本、人才等现代要素,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深度挖潜,发挥优势,壮大优势和绿色产业规模,优化农村从业人员结构,为农村经济创新发展注入不竭动力,是持续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繁荣稳定的关键所在。

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6〕85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以发展新理念为引领加快农业现代化高标准全面建成小康的意见》(成委发〔2016〕19号)精神,加快推进我市农村一二三产业(以下简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工作思路。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省委“三大发展战略”要求和市委“157”总体思路,以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抓手,以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为重点,进一步做大做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多元主体,进一步创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方式,进一步建立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利益联结机制,进一步完善保障措施,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

(二)主要目标。

力争到2020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基本形成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产村融合更加协调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农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活力显著增强。

全市农业增加值超过565亿元,农产品加工率达55%以上,乡村旅游总收入达500亿元,建成农村产业融合示范项目50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6000元左右。

二、进一步做大做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多元主体(三)强化家庭农场的基础作用。

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职业经理人,进一步落实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业职业经理人队伍建设的意见》(成办发〔2014〕39号),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到2020年,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万人以上,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2万人以上。

支持家庭农场发展,修订完善加快推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建立健全家庭农场名录库,到2020年,累计培育家庭农场5000家以上。

加强园区建设优化产业布局 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加强园区建设优化产业布局 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编者按:11月26日,全国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经验交流会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座谈会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

会议深入学习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的发展理念为指引,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统领,总结交流了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的成效和经验,分析了面临的形势任务,研究部署了园区建设的思路和措施。

会议由农产品加工局(乡镇企业局)刘明国副局长主持,宗锦耀局长以“加强园区建设 优化产业布局 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题作了讲话。

一、深刻认识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等方面新的目标要求,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的发展理念。

而要实现新的目标要求,就必须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实现平衡性发展;遵循自然规律,实现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实现包容性发展,统筹考虑产前产中产后协调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缓解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和价格“天花板”成本“地板”挤压,从农业产业延伸、农业功能拓展这一纵一横中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切实走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出高效、产品安全”的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建设可谓正逢其时、势在必行。

加强园区建设 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按照企业集中、要素集聚、产业集群、经营集约的要求,优化配置各类要素,将相互关联的加工企业首尾相连、上下衔接组合在一起,使企业共享公共资源、服务平台和分工协作效应,实现集约化、标准化、高效化生产的产业组织形式和生产力载体。

它的发展对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绿色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农村繁荣稳定和我国经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县农业局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情况汇报

县农业局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情况汇报

县农业局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局按照“一产助推旅游、二产服从生态、三产激活全局”的发展模式,以打造“全省优质农产品安全岛”为目标,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唱响休闲农业,壮大农业产业化,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工作开展情况1、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我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初步形成了稻米加工、油料加工、莲籽深加工、XX血鸭等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农产品加工业呈现跨越式发展态势。

据统计,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1044个,主要包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4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9家市级龙头企业13家县级龙头企业13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15个。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总投资35.1亿元,其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投资20.6亿元,销售收入19.8亿元。

全县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合作社带动农户1.6万户。

2、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通过多年努力,我县休闲农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先后被授予全省休闲农业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

通过举办五届油菜花节和三届莲文化旅游节,同时以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为载体,导入休闲、旅游和养生等功能的观光休闲农业,提升农业的生态价值、休闲价值和文化价值,进一步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实现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结合,农业与旅游业相交织,推动了我县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观光农业企业35家,年接待旅游人数100万人次,农产品销售收入3000万元。

全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新增就业人数10000多人,带动农民增收每年人均在8000元以上。

依托4A级景区荷花博览园,打造了黄沙村、竹湖村、黄桥村、XX 村等4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大力发展“三产”体验农业、观光农业,不断完善旅游设施,整治景区环境,打造景点,提升园区旅游功能,真正实现农业生产强、农村生态美、农民生活富。

3、发展农业电子商务,推动现代农业发展XX年培育农产品销售电商30个以上,建立村级益农信息社10家。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指在农村地区,将农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互动和互补,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第一步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地区应加大对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和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此外,还应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高效耕作、节水灌溉等先进农业技术,为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奠定基础。

二、培育新的农业经营模式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培育新的农业经营模式,推动农民从传统的小农经济转变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此外,还应加强农民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使其能够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和服务业。

同时,鼓励农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引导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有机融合。

三、推动农产品加工和农村旅游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方向是推动农产品加工和农村旅游。

通过农产品加工,可以将农产品加工成具有附加值的农副产品,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农村旅游能够吸引城市人口到农村地区观光、休闲和消费,带动当地农业、农村产业的发展。

因此,农村应发挥自然资源和传统文化的优势,开发农家乐、民宿等农村旅游项目,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四、鼓励农村创业创新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鼓励农村创业创新。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创业的支持力度,在农村地区建立创业孵化中心和科技企业孵化器,提供创业资金和技术支持。

同时,提供创业培训和咨询服务,帮助农村创业者开展自己的事业。

鼓励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创新企业和创业项目的孵化,以推动农村经济的创新发展。

五、促进农村人才流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促进农村人才的流动。

要鼓励优秀的农村青年留在家乡创业就业,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机会。

同时,还应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农业、农村和现代服务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休闲农业视角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与创新路径

休闲农业视角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与创新路径

KEJI2019年9月(下)63休闲农业视角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与创新路径陈世梅(湟源县委党校,青海湟源812100)[摘要]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休闲农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本文主要分析休闲农业视角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并探讨休闲农业视角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创新路径;休闲农业[中图分类号]F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19)27-63-21休闲农业视角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1.1休闲农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发展休闲农业促进乡村振兴的同时,需考虑产业内部的法规、资源,还需考虑外部的市场性(休闲旅游市场供给与需求)。

发展休闲农业,不是无中生有地进行规划,必须结合当地的产业结构与资源来进行发展。

例如,浙江省绍兴市休闲农业采用“当地特产+美食文化”及“当地特产+农产品加工”的发展模式,挖掘富有特色与高端品牌的农畜加工产品;产品包装与形象设计环节融入当地的艺术元素,并做好宣传推广工作,打响自主品牌并拓宽销售渠道,提升绍兴市休闲农业综合实力。

绍兴模式是“农村+企业+市场”一体的产业融合模式。

换句话说,对于绍兴市而言,为了发展休闲农业,必须考虑本地产业结构与特色,规划具有吸引力的项目。

这样便促成了农业、制造加工业及休闲旅游产业的融合,休闲农业是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推手。

1.2休闲农业带动都市农业融合发展都市农业是一个城市在都市化与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所衍生的一种面向都市需求的新型农业形态。

其特征包括生产区位于都市周边、生产方式集约程度高以及主要经济来源为农产销售。

由于城镇居民收入与文化水平较高,往往对休闲旅游具有更高需求。

因此,休闲农业的发展模式可朝着都市型休闲农业方向发展。

具体来说,在城镇地区,通过发展休闲农业来有效保存更多农业土地与绿地,维持农村自然生态景观,同时不仅农产品可以满足都市/城镇居民的蔬果需求,而且休闲娱乐产品可满足都市/城镇居民酒足饭饱之后的教育、求知、学习及娱乐需求。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措施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措施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指农村农业、农村产业和农村服务业之间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过程。

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下提出一系列措施: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1.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通讯、水利等方面,为农业生产、农村产业发展、农村旅游等提供便利条件。

2.加强农村电商物流和金融服务的建设,促进农产品、农村特色产品的营销和流通。

3.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推动现代科技与农业生产、农村产业相结合。

二、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1.引导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加强种植、养殖、加工等环节的整合,推动现代农业产业链的构建。

2.鼓励农村企业依托农产品资源和土地资源,发展加工制造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高效、环保、安全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三、促进农村服务业发展1.发展农村旅游业,挖掘农村特色文化和自然资源,提高乡村旅游的品质和吸引力。

2.鼓励设立农村服务中心,包括乡村医疗服务、教育服务、文化活动等,满足农民基本生活需求。

3.支持农村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团队开展公益活动,促进社会资本投入农村服务领域。

以上所提措施,旨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农村产业和农村服务业的协调发展,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落实好这些措施,共同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措施中,政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加强对农业生产、农村产业发展、农村服务业等领域的支持。

政府还应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定专门的政策措施,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加强政策引导1. 制定支持政策。

政府应当针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一揽子的支持政策,包括财税激励、土地政策、人才支持等,鼓励和引导各方面资源向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倾斜。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总结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总结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总结近年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

通过将农业、工业和服务业有机结合,可以实现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本文将总结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并探讨其中的关键因素。

一、加强政策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政策的支持和引导。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资金和税收优惠等支持,鼓励农村企业和农民参与融合发展。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宣传解读,引导农民和企业家树立正确的发展理念。

二、发展特色产业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注重发展特色产业。

特色产业能够发挥地域优势,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以乡村旅游、农副产品加工、休闲农业等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可以吸引城市人口前来观光、消费,带动农村经济的繁荣。

三、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传统的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需要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济组织。

引进市场化的经营模式,培育农村创业者和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经济的转型。

四、加强资源整合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加强资源整合。

农村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产业融合发展。

比如,农村工业可以利用农田、农产品等资源进行生产和加工,服务业可以为农村产业提供专业化的支持和服务。

五、改善基础设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改善基础设施。

农村地区的交通、通信、供水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强,以便更好地支持产业融合发展。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提升农村地区的发展环境。

六、加强人才培养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加强人才培养。

农村地区缺乏专业化的经营管理人才,需要通过培训和引进等方式解决这一问题。

政府可以组织农村产业发展培训,吸引相关专业人员前往农村地区工作,提升农民的产业经营水平。

七、加强市场开拓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要加强市场开拓。

农村产业要走向市场,需要找到适销对路的渠道和销售方式,提高产品竞争力。

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

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等

◎国务院出台《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利用农村“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滩)资源发展多种经营,开展农业环境治理、农田水利建设和生态修复。

对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连片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高标准农田、生态公益林等,允许在符合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利用一定比例的土地开展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加工流通等经营活动。

◎姜大明签署国土资源部第64号令1月8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姜大明签署国土资源部第64号令,对《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土地调查条例实施办法》《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共6部规章进行修改,并废止《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管理办法》。

此次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规章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用地政策支持力度加大1月8日,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大用地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意见》。

文件要求,各级发展改革和水利水电行业主管部门在编制相关发展规划时要统筹考虑用地问题,做好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在用地选址、规划布局等方面要严格论证,尽量避让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要采取有效的工程技术措施和方案,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切实减少对耕地的占用。

要积极做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用地服and resour ce newsL国土资讯政 策资源导刊/024务与保障。

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及时了解水利水电行业发展情况,将水利水电用地需求、空间布局、建设时序等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时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加快推进稀土等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5〕95号,以下简称“《意见》”),对稀土产品等重要产品追溯体系的建设工作作出指示。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工作总结报告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工作总结报告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工作总结报告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迫切需要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更加完备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农业农村经济优质高效发展。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要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供给体系质量,更好满足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态等方面美好生活的需要。

一、基本情况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大荒地村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打造新农业、建设新农村、培育新农民,以推进产业融合为主要手段,促进农民增收,转变村民观念。

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大荒地村的做法值得借鉴。

二、主要做法(一)注入资金开启“村企共建”在经过多方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大荒地村与省内产业化龙头企业——东福集团形成了“村企共建”的新型合作关系。

这种新型合作关系,一方面为大荒地村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为村内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企业持续增效、村民持续增收”,形成了村企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局面。

(二)推进整村土地流转在保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和自愿流转的前提下,大荒地村以每公顷XX万元的价格从农民手中将耕地统一流转到种植公司,流转合同一签五年不变,继续流转费用只增不减。

同时,农民脱离土地后,可优先到村内的粮食加工企业或旅游温泉度假村就业,年收入X万元左右。

综合来看,农村土地流转后,农民收入远高于耕种收入,也规避了耕种过程中的自然灾害等风险。

通过整村土地流转,实现了农民增收、村集体和企业增效的双赢目标,为农业规模化、品质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在政策和土地保障的前提下,大荒地村将一二三产业充分融合发展,基本实现农业集约化、机械化、生态化、信息化、休闲化,不断向现代生态农业迈进。

一是实现农业集约化,大荒地村全村XX公顷土地全部实现流转,由种植公司统一经营、统一管理,水稻种植实现标准化、规范化。

积极探索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多种业态打造

积极探索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多种业态打造

积极探索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多种业态打造作者:李曼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18年第06期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更是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有效途径。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指以农业农村为基础,通过要素集聚、技术渗透和制度创新,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培育农村新型业态,形成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惠农富农的利益联结机制、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一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一举多得的综合性举措,对于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目前重要农产品价格下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推动农村创业创新,汇聚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对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后,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农村产业融合蓬勃发展,产业链条持续延伸,农业功能加快拓展,新型业态不断涌现,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农村创新创业的热点和亮点,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方面的作用和效果日益显现。

本文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万寨乡伍家台村为例,研究探讨当地依托茶产业发展,创新茶旅融合,利用休闲体育健身拓展农业多功能的基本经验和做法。

一、探索推进茶旅融合发展伍家台村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万寨乡,2016年年底,全村人口2056人(常住人口约1500人),556户;年人均纯收入约11050元(其中茶叶收入占到约75%),高于宣恩全县农民平均收入(8550元)近30%。

全村总面积8.5平方公里。

是农业部自1988年开展定点扶贫的地区。

通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该村发展名茶生产,茶产业不断创新升级,使广大农民从茶产业发展中脱贫致富,农民群众实实在在分享到改革发展成果。

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

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

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相关文件精神,加快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方案。

一、发展目标坚持长三角的“菜篮子”“米袋子”和江苏省的“大公园”“梦田园”乡村发展定位,以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为导向,以产业质量效益双提升为目标,以体制、技术和模式创新为动力,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实现产业融合增值收益留在乡村,构建结构合理、链条完整的乡村产业融合发展格局,打造实施乡村振兴的新支撑、农业转型发展的新亮点和产业富民增收的新载体,努力把我市建设成苏北现代农业示范区、全省农村三产融合样板区,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到2022年,全面建成优质稻米、标准化果蔬、园艺型花木、农牧循环型生猪、精深加工型肉禽、生态河蟹六大百亿级产业体系,形成一批链条完备的特色主导产业、内涵提升的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功能健全的休闲农旅业、底蕴丰富的乡土新产业、多元发展的乡村服务业,农业综合产值超100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 2.5:1,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增加值占县域生产总值比重大幅提升。

二、明确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布局方向(一)突出规模集聚,优化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布局。

坚持六大产业培育方向,制定县域“1+2”产业体系建设计划,实施工厂化食用菌、花木电商、生态河蟹三个“单打冠军”产业建设行动,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立足特色主导产业布局,构建“一带三区”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格局。

“一带”,即以古黄河沿线果蔬产业为依托,打造集高端园艺、精深加工、乡村旅游于一体的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带。

“三区”,即以洪泽湖环线优质食味稻米和大规格河蟹产业为基础,建设集规模农业、农(水)产品加工、农业服务业于一体的以传统种养业延链补链为代表的融合发展示范区;以沭阳县花木优势产区为主体,培育集园林造景、家庭园艺、农村电商、物流快递于一体的以花木产业转型升级为代表的融合发展示范区;以环中心城区周边果蔬种植、生态养殖为基础,构建集高效种养、精深加工、农事体验、农旅休闲于一体的以都市农业为代表的融合发展示范区。

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 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 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全文共计10422字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
各市(含定州、辛集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93号)精神,加快推进我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经省政府同意,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原则。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探索不同地区、不同产业融合模式;坚持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获得合理的产业链增值收益;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坚持改革创新,激发融合发展活力;坚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相衔接,引导农村产业集聚发展。

(二)发展目标。

到2019年,全省基本建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形成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产城融合协调、城乡一体发展的新格局,建成一批类型多样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示范乡、示范村。

1。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以下简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以制度、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为动力,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发展新格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严守耕地保护红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探索不同地区、不同产业融合模式。

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强化利益联结,保障农民获得合理的产业链增值收益。

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加快培育市场主体。

坚持改革创新,打破要素瓶颈制约和体制机制障碍,激发融合发展活力。

坚持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相衔接,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引导农村产业集聚发展。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总体水平明显提升,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产城融合更加协调的新格局基本形成,农业竞争力明显提高,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村活力显著增强。

二、发展多类型农村产业融合方式(四)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

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乡镇及产业园区等集中。

培育休闲农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培育休闲农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培育休闲农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今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

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

加大对乡村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强线上线下营销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研究制定促进乡村旅游休闲发展的用地、财政、金融等扶持政策,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激活农村要素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农业部《关于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农发[2015]2号)提出,以“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为途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引导发展传承农耕牧渔文化、科学普及体验的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大力挖掘农村文化资源,强化农业产品、农事景观、乡土文化的创意设计,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根据国内外的发展经验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指的就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得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民增加收入。

很显然,以农业为基本依托,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农民分享三次产业“融合”中带来的红利,有利于吸引现代要素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有利于拓展农业功能培育农村新的增长点,有利于强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新农村建设。

如何科学解读和具体落实,是我们农业部门今后一段时间一项重要的工作。

去年我就农业产业化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向大家进行过宣讲,今天我结合前面引述的1号文件内容,侧重从休闲农业角度,与大家谈一谈如何培育休闲农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积极引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积极引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行业视角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背景下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我国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遵循。

要通过农业“接二连三”、农产品加工业“接一连三”、休闲农业“接二连一”和信息技术接三连二连一,将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落到实处。

一、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背景意义为什么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我认为这是由四大背景所决定的。

一是缓解资源环境刚性约束的背景。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从中低档向中高档转型的阵痛期、高速向中高速转变的换档期和前期投资的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要实现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双中高”目标,长期以来依靠拼资源、拼环境、拼劳力地力的我国农业同样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瓶颈问题,资源环境刚性约束的弦绷得越来越紧,农产品产量、库存和进口三重增加,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越来越难以提高,这就迫切需要从农业产业延伸、农业功能拓展中寻找新的发展空间。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以缓解农业生产成本地板不断抬升、价格天花板不断下压的双重挤压,将拉长的产业链条细分出无限的环节和空间。

据分析,经融合发展后,粮油薯可增值2~4倍,畜牧水产品可增值3~4倍,果品蔬菜可增值5~10倍,在资源不增加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增加效益。

二是助推“老乡”全面小康的背景。

现在距离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剩下五年的时间了,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但农民的小康不能是被平均的小康,而必须是实实在在的小康。

当前农民就业增收形势总体不错,但是政策、科技、投入的边际效益都在递减,也必须引起我们的关注。

如何为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寻找新的渠道和来源成为当前很重要的问题。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可以让农民不仅分享种养业而且分享加工流通、休闲旅游带来的收益,助推“三农”强美富,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是建设现代农业三大体系的背景。

关于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

关于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国办发﹝2015﹞5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62号)等文件精神,进一步优化政策措施,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着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先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发展休闲农业的重要意义休闲农业作为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融合体,近年来发展迅猛,已成为一种新型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传承中华农耕文明、建设美丽乡村、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因发展时间较短,也存在服务设施不足、经营主体融资不畅、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员素质亟待提升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和旅游发展进入新阶段。

发展休闲农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在资源环境硬约束背景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要求;是在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是在城镇化深入发展背景下打造农村经济“升级版”、培育国内消费新增长点、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战略举措;是在扶贫开发工作进入攻坚拔寨冲刺期背景下引入扶贫新兴业态、促进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确保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脱贫目标的战略措施。

各地要充分认识休闲农业在助推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建设美丽中国和美丽乡村中的重大作用,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完善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推动休闲农业的发展。

二、正确把握发展休闲农业的总体要求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部署要求,紧紧围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居民休闲消费关于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的目标任务,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以创新创造为径,以古朴村落为形,将休闲农业发展与现代农业、美丽乡村、生态文明、文化创意产业建设、农民创业创新融为一体,注重规范管理、内涵提升、公共服务、文化发掘和氛围营造,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育休闲农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今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指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教育价值。

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打造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闲产品。

加大对乡村旅游休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增强线上线下营销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研究制定促进乡村旅游休闲发展的用地、财政、金融等扶持政策,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激活农村要素资源,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农业部《关于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农发[2015]2号)提出,以“做强一产、做优二产、做活三产”为途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引导发展传承农耕牧渔文化、科学普及体验的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大力挖掘农村文化资源,强化农业产品、农事景观、乡土文化的创意设计,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根据国内外的发展经验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指的就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产业联动、产业集聚、技术渗透、体制创新等方式,将资本、技术以及资源要素进行跨界集约化配置,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餐饮、休闲以及其他服务业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得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民增加收入。

很显然,以农业为基本依托,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农民分享三次产业“融合”中带来的红利,有利于吸引现代要素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有利于拓展农业功能培育农村新的增长点,有利于强化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新农村建设。

如何科学解读和具体落实,是我们农业部门今后一段时间一项重要的工作。

去年我就农业产业化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向大家进行过宣讲,今天我结合前面引述的1号文件内容,侧重从休闲农业角度,与大家谈一谈如何培育休闲农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休闲农业的概念和内涵休闲农业是利用农村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业经营、农耕文化、农业设施、农家生活等资源,为城市居民提供观光、休闲、体验等多项需求的农业经营活动。

它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以城镇市民为对象,贯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紧密连结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的新型产业形态和新型消费业态。

这个概念有四个内涵:第一,休闲农业是一项涵盖范围广、涉及领域多的综合性产业。

休闲农业能够融合一、二、三产业,将农业从单一的食品保障功能向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涵养、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多功能拓展,带动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人文创意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满足城乡居民休闲消费需要,开辟了现代农业建设新途径。

第二,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依托的产业。

她以农业为依托,以农村为空间,以农民为主体,以城市居民为客源,能够实现“大农业”与“大旅游”的有机结合,使得城乡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为环境,必将在加快城乡经济文化融合和三次产业联动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三,休闲农业是城乡的一种互动。

能够有效引导生产要素流向农村,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发展,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和村容村貌;能够加快培养一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从而整体带动农业生产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和乡风文明水平的提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四,休闲农业与旅游业有本质的区别。

现在很多人没有将“休闲”和“旅游”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而是将休闲简单的与旅游混淆在一起。

休闲的范围更加广阔,创造的产业空间也更大,而不是简简单单地出去玩一趟。

当前是旅游消费向休闲消费转型的关键时期,大力发展集农业生产、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参与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农业,对于适应我国旅游消费转型升级,培育新型消费业态,提高居民幸福指数具有重要意义。

二、充分认识发展休闲农业的重大意义第一、发展休闲农业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通过发展休闲农业,有利于带动餐饮住宿、农产品加工、交通运输、建筑和文化等关联产业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良性互动;增加农业单位面积的多功能产出,提高综合效益,增加农民的生产性收入;把农家的庭前屋后变为经营场所,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保障农民收入四季不断,开辟农民增收的新空间。

第二、发展休闲农业是增加就业容量、促进社会和谐的有效渠道。

通过发展休闲农业,可以有效吸引资金、技术、管理、人才、设施等要素流向农村,增加就业容量,实现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培养一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带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乡风文明水平的提高;促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分享现代化成果。

第三、发展休闲农业是传承农耕文明、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

通过发展休闲农业,能够系统整合农业生产过程、农民劳动生活、农村风情风貌中的文化要素,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有机融合,促进农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能够顺应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新期待,把农业文化遗产、历史古村、特色民居等作为历史文化资源和景观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实现在发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

第四、发展休闲农业是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手段。

通过发展休闲农业,能够有效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促进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农业产区向产区景区融合发展转变,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高农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有利于农村生态、景观等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经济优势。

因此,发展休闲农业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是人们对农业的新认知,是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生态文明发展的重要内容,是居民怀念绿色田园的有效体现,是人们对生活质量的客观追求,是生存观、生活观、发展观、价值观的一种本质升华。

目前,发达国家的公民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用于休闲,三分之一的收入用于休闲,三分之一的人员就业在休闲产业,国家三分之一的GDP由休闲产业创造。

世界各地,尤其是我国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为我们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学习借鉴。

可以说,休闲农业的发展要以高人气的休闲农业为载体,融入高附加值的创意农业,采用高品质的有机农业,引进高科技的生物农业,做成高市场竞争力的品牌农业,让农村成为美丽而宜居的家园,让农业成为快乐而高效的产业,让农民成为富裕而又有尊严的群体,让农庄成为时尚而有价值的行业,这是休闲农业发展的行业愿景。

三、当前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也正在发生变化,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有六个方面:1、休闲农业的产业规模迅速壮大。

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各省休闲农业快速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国各类休闲农业经营主体已经超过180万家,其中农家乐超过150万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超过4万家,年接待游客9亿人次,营业收入2700亿元,带动2900万农民受益,接待人数和经营收入均保持年均15%以上的增速。

这表明,我国休闲农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为建设现代农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现代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新型产业。

2、休闲农业的空间分布从最初的城市和旅游景点周边向平原、城郊、山区等全方位发展。

休闲农业开始阶段都是分布在大城市周边地区,而现在已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发展。

在大城市,也从近郊区向中、远郊区发展,从而形成了休闲农业分布的新格局。

一般而言,以城市为中心,城市周边10~50公里以内,为观光、采摘、科技、教育、餐饮休闲圈;城市周边50~100公里以内,为观光、休闲、体验、住宿休闲圈。

3、休闲农业的经营主体由农户向主体多元化发展。

过去以农户经营为主,大家称为农家乐。

现在随着社会资本的参与,逐步向以股份制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酒店托管等多元化投资主体转变。

4、休闲农业的产业依托从依托景区向依托农业产业发展。

过去一些旅游景区主要是从自己本身考虑发展,现在一些景区旅游延伸到农村,实行景区旅游开发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在自己发展的同时,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引导村民参与服务业,发展农业和休闲农业,走休闲脱贫致富的道路。

5、休闲农业的功能从单一观光型农业向休闲、教育、体验型农业发展。

过去休闲农业多是以农业观光和农家乐为主,功能单一,层次较低,现在休闲农业还开发乡村的民俗文化、农耕文化、生态文化资源,增加了休闲、娱乐、养生、健身和回归自然的内容,从而使休闲农业向高品位、高层次、多功能方向发展。

6、休闲农业的管理从自发性发展逐步向规范化发展。

过去,休闲农业很多是自发性的发展,近年来各地都重视规范化管理,制定了休闲农业的评定标准。

依据标准定期进行评估,评出星级休闲农业示范区(点),使休闲农业逐步走向规范化和专业化。

四、我省休闲农业的主要特点我省休闲农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国处于先进行列。

表现在以下方面:(一)起步较早。

我省是全国发展休闲农业较早的省份之一,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一是自我发展阶段。

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末,随着城市居民到农村休闲需求的增加,利用农户自家条件,纷纷创办“农家乐”。

二是转形发展阶段(2000-2005年)。

一些经营得比较好的“农家乐”转变为休闲农业企业,创办休闲农庄。

同时,一些从事建筑、农产品加工的企业积极投资兴办休闲农庄。

三是规范发展阶段(2006年至现在)。

2006年,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文件,明确提出支持和鼓励发展休闲农业,并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明确了全省乡镇企业局系统为休闲农业管理部门。

该文件的出台,为我省休闲农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在全国率先组建了省休闲农业协会,创办了专门的网站和杂志,开展了星级农庄评定和大规模的培训,省政府名义召开休闲农业工作会议,制定休闲农业地方标准和发展规划,对推动我省休闲农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为全国规范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发展迅速。

到2014年底,全省休闲农业庄园发展到3751家,其中星级休闲农业企业发展到452家,农家乐和民俗旅游接待户24000户,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休闲农庄800多家;接待休闲观光人员8000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150亿元;带动建立种养基地150多万亩,带动相关产业产值100多亿元,直接安置农民27.4万人。

在短短的十多年时间里,我省休闲农业从无到有,迅速发展成为一个过100亿元产值的产业,年经营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

近年来全省正在新建和扩改建的休闲农业项目500多个,其中计划投入4000万元以上的项目60个。

这些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每年可新增营业收入30亿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