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7-11-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初中七年级初一信息技术上下册全册教案
![初中七年级初一信息技术上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57499f856a561252d36fe2.png)
只要计算机连在网络上,就有被病毒传染的可能,因此在网络上浏览的时候,应该注意不要轻意去打开来历不明的文件或电子邮件.
(3) 定期用杀毒软件查毒
养成隔一定时间用杀毒软件检查系统的习惯.但是必须认识到,没有万能的杀毒软件.同时,要注意经常对杀毒软件进行升级.
(4) 安装病毒监视软件
1、多实践
2、勤动脑
3、善应用
(四)计算机使用的良好习惯
三.课堂总结:
1.电脑病毒的特征有哪些?
2.使用电脑要注意那几点防病毒?
3.上网时我们要注意做到哪几点?
4.学习信息技术有什么意义?怎样学习?
5.我们使用计算机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
四.课堂反馈:
一、学生看书:
二、精讲:
1、通信技术的应用
2、微电子技术及其应用
3、电子计算机及其应用
科学处理
数据处理
实时控制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教学
办公自动化
人工智能
多媒体应用
网络应用
三、小结:
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
四、练习:
什么是信息技术?它由那些技术组成?
什么是通信技术?
电子计算机主要用于那些领域?
第3课时信息技术的发展
初
中
信
息
技
术
教
案
(上学期使用)
第一章:生活在信息社会
第1课时信息与信息社会
教学内容:信息与信息社会
教学目的: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涵义和主要特点,知道人们获取信息的基本途径,增强信息意识。
教学过程:
一、学生看书,并进行实践。
二、精讲:
1、信息:人们通常把数据图片、文字、影像等在载体中传递,叫着信息。
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一课 信息与信息技术优秀教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一课 信息与信息技术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4af4a4cf84b9d529ea7a44.png)
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的相关常识和信息与我们的生活、学习的关系知道计算机的主要组成设备及其功能,了解计算机在生活学习中的应用情况。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上机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计算机的主要组成设备及其功能
教学难点:计算机各局部功能的理解
教学方法:小组协作、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资源准备:课件,实物教具〔竹简、硬盘等〕
教学过程设计:。
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一章教案设计
![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一章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946d474d1f34693dbef3e83.png)
分析讲解:
信息只能依附于某种载体才能存在。
信息载体:承载加工后信息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称为信息的载体。
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一章教案设计
课题
信息技术与信息技术
第1课时
累计课时
教学目的和要求
⒈理解信息的一些主要特征,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
⒉利用感觉器官感受信息,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信息的能力。
⒊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
重点和
难点
信息的一些主要情景导学法、动手实践法、讨论法、演示法和讲授法等
分析讲解:
信息并不神秘,信息无处不在,信息就在我们身边。
自然信息:没有被人类加工过的信息。如:四季的变换。
加工信息:经过人们加工后得到的信息。如:金鸡报晓的音频
操作1:“自然信息和加工信息.ppsm”(见《课堂练习》一、选择题)
二、信息的主要特征
1.普遍性
信息无处不在,信息就在我们身边。
2.依附性
演示1:“西安火车站”图片“西安火车站”被打乱的图片。
引入新课:(1分钟)
信息时代已经到来。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
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信息与信息技术。
讲授新课:(37分钟)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感受信息
观察与实验:
看:通过窗外植物的样子分辨季节。
听:金鸡报晓。
闻:食物的气味(醋,酱油,香油)。
尝:食物的味道(糖,水)。
触:通过触摸辨别物品(日用品)。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精选7篇)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4c16f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25.png)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初一信息技术教案教案的定义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教案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一信息技术教案(精选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一信息技术教案1授课时间总第1课时课题第一章迈向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简介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第一节信息和信息处理第二节信息技术简介教学目标(思想、知识、能力)1.正确把握信息的基本概念,了解简单的信息获取、处理、传递方法,完成“个人信息卡片”制作。
2.结合课堂教学,查阅有关资料,完成命题作文:“从烽火台到因特网”,并展开讨论。
3. 会开机、关机操作教学重、难点信息的概念信息技术简介教法、学法师:讲演辅结合生:边学边练,自主探究教学程序认知操作一、复习提问1. 统计在小学学过计算机的人数?2. 怎样开机,关机你还记得吗?二、新知我们生活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无处不在,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它,了解信息,认识信息,掌握信息技术,已成为一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1、信息的基本概念信息是需要感知的,信息的作用只有在它为人所感知,并理解的时候才能发挥出来。
信息是现实世界中可以被感官直接或间接感知的一切有意义的东西。
2、信息的获取、处理、传递方法3、信息社会4、信息技术初步信息技术是信息的获取、理解、加工、处理、保存、传播过程中所用的方法、手段、工具的统称。
(简介因特网、计算机辅助教学、远程教育、信息高速公路)5、信息技术展望三、小结:1.信息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资源,正确认识、运用各类信息及其载体,探索广阔的获取信息的渠道,培养自觉、高效的信息意识是我们学习信息技术的根本目的。
人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95a9c5964bcf84b8d57bb0.png)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一教学目标:具体要求:1.知识方面:理解信息的含义及特征;理解信息技术及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了解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
2.能力方面: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进行辩证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理论和实际。
三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涉及到的有关概念及其具体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该课在多媒体教室上.五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比喻法六教学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板书)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在初中我们学了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从现在起我们要继续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请看(蓝底白字投影)(教师)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世纪之交,千年更迭,人类进入了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的时代,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
哪我们看一下今天所要讲的内容:(打出投影片,此投影内容的说明如下)谈到信息技术那我们就要谈“信息”一:什么是信息?(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从上到下打开)1、什么是信息?A: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比如我有一个科技成果,它是以文字或语言的方式表示的,是一条信息,知道的人越多它的价值就越大。
它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或经济效益。
信息是一种资源。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共同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但信息与物质和能源不同的是物质和能源使用后减少,信息使用以后却不会减少,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这就是信息的共享性。
B: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信息不存在的例子(设问)。
不论你说不说话,睡不睡觉,你都给别人一个信息。
由于宇宙中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
信息是事物运的状态和方式,因此,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C:信息也会过时(提问)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总结:信息的时效性要求及时获得和利用信息,这样才能体现信息的价值。
初中七年级初一信息技术上下册全册教案
![初中七年级初一信息技术上下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720607dd36a32d737581f1.png)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上学期使用)第一章:生活在信息社会第1课时信息与信息社会教学内容:信息与信息社会教学目的: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涵义和主要特点,知道人们获取信息的基本途径,增强信息意识。
教学过程:一、学生看书,并进行实践。
二、精讲:1、信息:人们通常把数据图片、文字、影像等在载体中传递,叫着信息。
2、信息的获取:人们主要用眼及其它感官来获取信息。
3、信息的处理:人工处理机器处理:主要是指用计算机处理。
4、信息社会:三、小结:信息的概念和信息的处理方法四、学生练习: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第2课时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教学目的: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涵义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一、学生看书:二、精讲:1、通信技术的应用2、微电子技术及其应用3、电子计算机及其应用科学处理数据处理实时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教学办公自动化人工智能多媒体应用网络应用三、小结: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四、练习:什么是信息技术?它由那些技术组成?什么是通信技术?电子计算机主要用于那些领域?第3课时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目的:了解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学过程:一、学生看书:二、精讲及板书:1、计算机的KCB-300发展历程2、通信技术的发展3、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小型化网络化4、生物计算机三、小结: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四、练习:1、计算机发展经历了那几代?2、计算机向什么方向发展?3、我国计算机发展的情况怎样?第4课时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教学内容: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教学目的: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以及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2、引导学生遵守网络上的道德规范以及了解学习信息技术的意义与方法。
3、教育学生养成计算机使用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计算机病毒的几个特征。
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教学难点:计算机使用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一定都生过病,人为什么么会生病,很多情况下是因为感染了病毒。
[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套)
![[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c0caa9bae518964bce847c25.png)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课题: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2、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教学器材:、演示用计算机。
授课地点:电教室教学过程1、引言本章是教材的第一章,这章的内容对学习信息技术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有较强的信息意识。
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计算机的组成,硬件和软件知识,计算机的安全与病毒防治以及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同学们对中学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同学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2、什么是信息?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就有了信息交流。
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到20世纪后叶我们把信息与信息技术交流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研究。
(举例)有关信息、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
所谓信息,通常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3、什么是信息技术一般说来,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的技术。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可以直接从生产、生活、科研活动中收集和获取信息,也可以从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获取间接的信息。
其中计算机网络上收集和获取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一条途径.请阅读P2-P4。
(实例演示)从信息学的角度,从为了解1990年到1999年十年中,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分析相应的教育发展情况作为例子,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示例告诉我们信息世界里,必须学习和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
操作步骤:A、连接上网,B、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C、检验结果:D、依次选取“中国教育概况"“中国教育科研网”E、从中找到数据输入到电子表格中,F、再把数据以图表的形式表示。
4、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由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对人类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它的技术范畴。
七年级-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新部编本
![七年级-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新部编本](https://img.taocdn.com/s3/m/1f6f74ac0066f5335b81213f.png)
二、新知内容(30分钟)
1、信息和信息社会
1)什么是信息?教师启发如:早晨的闹钟声,红绿灯信号。
简单的地说,信息就是对人们有用的数据消息。
概念:是对事物的状态,特性和运动变化,以及事务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客观描述。
载体:文字、图像、声音等表现形式称为信息的载体。
重要性:信息同物质、能量一样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之一。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学校
芝田一中
年级
七年级
授课人
付园园
班级
75班
课题
第一课 信息与信息技术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知道什么是信息社会。
④网络误用
四、达标检测(10分钟)
1举出几个信息实例
2.信息的作用是什么?
3..P12第1题。
4.信息能否脱离载体而存在?
五、小结(2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
1.信息和信息社会
2.信息的获取和处理。
3.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认真思考,举倒回答。教师启发更正。
学生自学P2
举倒回答:上课铃声,教师讲课所传达的知识……
2.信息的获取和处理
铃声、红绿灯、广告等是人们通过什么方法获取的?
获取的方法: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上网浏览等。
获取信息的工具:照相机、摄像机、电视和电脑等。
重要性:计算机和计算机连接形成的计算机网络是信息社会的基础。
[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套)
![[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c0caa9bae518964bce847c25.png)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课题: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2、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教学器材:、演示用计算机。
授课地点:电教室教学过程1、引言本章是教材的第一章,这章的内容对学习信息技术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有较强的信息意识。
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计算机的组成,硬件和软件知识,计算机的安全与病毒防治以及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同学们对中学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同学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2、什么是信息?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就有了信息交流。
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到20世纪后叶我们把信息与信息技术交流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研究。
(举例)有关信息、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
所谓信息,通常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3、什么是信息技术一般说来,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的技术。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可以直接从生产、生活、科研活动中收集和获取信息,也可以从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获取间接的信息。
其中计算机网络上收集和获取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一条途径.请阅读P2-P4。
(实例演示)从信息学的角度,从为了解1990年到1999年十年中,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分析相应的教育发展情况作为例子,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示例告诉我们信息世界里,必须学习和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
操作步骤:A、连接上网,B、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C、检验结果:D、依次选取“中国教育概况"“中国教育科研网”E、从中找到数据输入到电子表格中,F、再把数据以图表的形式表示。
4、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由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对人类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它的技术范畴。
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一单元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一单元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5b7ffc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b6.png)
- 信息 → 信息技术 → 信息素养
- 信息特征 → 准确性、时效性、完整性
- 信息组成 → 数据、文字、图像、声音
- 信息处理 → 收集、分析、存储、传递
2. 教学总结
然而,在教学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部分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困难,今后可以加强对这些学生的个别辅导和指导。另外,在课堂互动环节,我发现学生的参与度有待提高,可以考虑采取更多的互动方式,如小组竞赛、游戏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和调整。首先,对于抽象的概念,我将尝试使用更多具体的实例和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其次,我将增加小组讨论的时间和数量,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思考和交流。同时,我也将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在信息时代下的竞争力。
- 实践活动:建议学生参加与信息相关的竞赛、讲座、实践活动等,如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学校信息科技节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信息素养。
2. 拓展建议:
- 深入了解信息的相关知识: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深入学习信息的基本理论、技术与应用,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 实践操作:让学生尝试使用各种信息工具和技术,如搜索引擎、数据分析软件等,进行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应用,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信息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391e152b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07.png)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信息及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能力。
重点难点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及应用,能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
什么是信息信息的种类什么是信息技术使用教具电脑设备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以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总结信息的定义教师:大家都知道信息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怎么来认知信息,搜集信息,利用信息为人类服务?下面我们了解一下信息和信息技术。
内容组织信息:信息就是消息,它是多种多样的,文字、符号、图像、声音、语言都是信息的载体。
学生举例说明。
教师总结:现代社会中,信息对于人们来说就像水和空气一样重要,每时每刻都离不开信息。
人们通过信息推动社会的发展和前进。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指一切与信息的收集、存储、传递、处理和应用等有关的各种技术和手段。
我们将要学的是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感测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1.信息技术的发展2.信息技术的应用3.信息技术的展望树立正确的态度,养成了良好的习惯1.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人是信息技术的发明者,信息技术有不足,不可能完全代替人2.人要学习并使用信息技术3.要正当使用,不可违法使用信息技术课堂小结人类离不开信息技术要学会信息技术,开发信息技术,正当利用信息技术为人类造福。
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学好信息技术布置作业(1)我们身边能接触到哪几类信息?(2)你和朋友传递信息采用哪些方式?(3)信息社会中,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能力是什么?第二篇:七年级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教案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来,很高兴有机会参加本次说课大赛,聆听评委老师的悉心指导。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信息与信息技术》。
下面我分三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与学生分析1、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第一册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它是基础性章节,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学习。
七年级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教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227c6e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0d.png)
七年级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技术说课教案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一、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的定义和特征。
2. 掌握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领域。
3. 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1. 信息的定义和特征:信息的概念、信息的种类、信息的特点。
2. 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领域:信息技术的定义、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3. 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信息在信息技术中的作用、信息技术对信息处理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特点和关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信息技术应用案例,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信息的定义和特征。
2. 讲解概念:讲解信息的定义、特征以及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领域。
3. 分析关系:分析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二者之间的互动。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信息的定义和特征,掌握了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应用领域,理解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信息的处理和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信息的需求也促进了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
六、作业布置:1. 总结信息的定义、特征和信息技术的概念、应用领域。
2. 思考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举例说明。
六章:信息处理的基本操作一、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处理的基本操作。
2. 掌握信息加工、整理和表达的技巧。
3. 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信息处理的基本操作:文字处理、数据处理、图像处理、音频处理、视频处理。
2. 信息加工、整理和表达的技巧:筛选有效信息、整理信息、表达信息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演示信息处理的基本操作。
2. 实践法:学生动手实践,进行信息处理。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信息处理的重要性。
2. 讲解基本操作:讲解文字处理、数据处理、图像处理、音频处理、视频处理等基本操作。
[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套)
![[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c0caa9bae518964bce847c25.png)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课题: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2、了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强化信息意识。
教学器材:、演示用计算机。
授课地点:电教室教学过程1、引言本章是教材的第一章,这章的内容对学习信息技术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有较强的信息意识。
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计算机的组成,硬件和软件知识,计算机的安全与病毒防治以及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同学们对中学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同学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2、什么是信息?自从有了人类,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就有了信息交流。
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到20世纪后叶我们把信息与信息技术交流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研究。
(举例)有关信息、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
所谓信息,通常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
3、什么是信息技术一般说来,信息技术是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传输信息的技术。
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有很多,可以直接从生产、生活、科研活动中收集和获取信息,也可以从网络、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获取间接的信息。
其中计算机网络上收集和获取信息是极其重要的一条途径.请阅读P2-P4。
(实例演示)从信息学的角度,从为了解1990年到1999年十年中,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分析相应的教育发展情况作为例子,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示例告诉我们信息世界里,必须学习和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
操作步骤:A、连接上网,B、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C、检验结果:D、依次选取“中国教育概况"“中国教育科研网”E、从中找到数据输入到电子表格中,F、再把数据以图表的形式表示。
4、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由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结合而成的.计算机网络对人类的影响,已经超出了它的技术范畴。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f875cfa300a6c30d229f61.png)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篇一: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课信息与信息技术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含义。
2、使学生掌握信息获取以及信息处理的过程。
3、使学生认识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培养学生收集、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增强自身素质,加强学生使用信息的能力和道德,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体会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优越性,使其能端正学习态度,能主动学习,并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概念;三、教学难点:信息的获取、处理过程及发展。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和手段讲授法、任务驱动法、辅导法六、教学过程:123七年级上学期第二课信息技术及其发展趋势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2.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
3.认识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与人类社会的关系。
4.激发学生了解、掌握并应用先进技术的热情。
技能目标:1.了解信息的发展有关知识。
2.利用网络查找有关信息知识。
3.了解信息的发展趋势·情感目标:通过利用搜索查找信息发展、信息技术与其它科学,发展方向,让学生感受信息的重要性,体验信息时代发展快速的感受。
培养同学们的团结、协作、相互交流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重点:了解如何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三、教学难点:知道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五次革命)。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和手段:任务驱动法、讲授知识、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共同协作完成,教师辅导。
六、教学过程:45篇二:教案:初一信息技术全册教案科目:初中信息技术初一年级蓝坊初中熊恩霖制作教学计划新年过,新的学期又来临,为使今后工作做得更好些,在教育教学中取得更大的成绩,特对本期教育教学工作作出如下的计划。
一.总的奋斗目标:通过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新特”理论,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讲文明、守纪律的”四有新人”;同时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自觉性,下定决心为四化建设学好科技文化知识和各项本领,学习实用科学技术,为顺利进入20世纪取得通行证而努力学好电脑知识。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苏教版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bcd7fea417866fb94a8e18.png)
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教案(新教材)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2课时)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知识与技能:(1)理解信息的含义,了解信息的特征。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简史、现状及未来趋势。
(3)初步了解计算机中数据与信息的关系,知道信息的编码方式和度量单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顺利衔接小学与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使学生在心理上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4、行为与创新:加深对信息和信息技术的理解,关注与日常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
二、教学过程第1课时1.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自然界和人类活动的有关图片,请学生说一说看到每幅图片时的想法。
2.新课讲授。
教师:这些图片向我们传达了某种信息。
所谓信息,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
人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鉴别实验,体会在生活中是如何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
实践学习1:准备甲、乙、丙3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分别装有酒、酱油和盐水3种不同液体,每个杯子上都没有贴标签。
根据液体传递的某些信息,鉴别酒、酱油和盐水,请说出你的鉴别方法并记录操作过程。
(学生回答问题并记录操作过程)教师:可见,不同的事物所包含的信息是不同的。
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利用耳闻、目睹、鼻嗅、口尝、触摸等方式直接获取外界的信息,并根据颜色、气味等不同特征来鉴别事物。
但是人类的感官功能是有限的,对于感官无法直接看到、听到、摸到的信息,应该如何获取呢?学生:发明工具、仪器来延伸感官功能,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师:请举例说明。
学生:显微镜、电话、网络……教师:各种传播媒体的运用,使人类收集信息的能力突破了时空限制,如广播、电话等相当于听觉的延伸;照相机相当于视觉的延伸;电影、电视相当于视觉、听觉的延伸;网络更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空间,使人们体会到“信息就在指尖上”的神奇。
初中七级初一信息技术上下学期全册教案
![初中七级初一信息技术上下学期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abda98f242336c1fb95e6b.png)
初中七年级初一信息技术上下册全册教案第一章:生活在信息社会第1课时信息与信息社会教学内容:信息与信息社会教学目的:理解信息技术的根本涵义和主要特点,知道人们获取信息的根本途径,增强信息意识。
教学过程:一、学生看书,并进展理论。
二、精讲:1、信息:人们通常把数据图片、文字、影像等在载体中传递,叫着信息。
2、信息的获取:人们主要用眼及其它感官来获取信息。
3、信息的处理:人工处理机器处理:主要是指用计算机处理。
4、信息社会:三、小结:信息的概念和信息的处理方法四、学生练习: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第2课时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教学目的:理解信息技术的根本涵义及其在消费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一、学生看书:二、精讲:1、通信技术的应用2、微电子技术及其应用3、电子计算机及其应用科学处理数据处理实时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教学办公自动化人工智能多媒体应用网络应用三、小结: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四、练习:什么是信息技术?它由那些技术组成?什么是通信技术?电子计算机主要用于那些领域?第3课时信息技术的开展教学内容:信息技术的开展教学目的:理解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开展趋势。
教学过程:一、学生看书:二、精讲及板书:1、计算机的开展历程2、通信技术的开展3、计算机的开展趋势小型化网络化4、生物计算机三、小结:计算机的开展趋势四、练习:1、计算机开展经历了那几代?2、计算机向什么方向开展?3、我国计算机开展的情况怎样?第4课时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教学内容: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教学目的:1、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征以及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2、引导学生遵守网络上的道德标准以及理解学习信息技术的意义与方法。
3、教育学生养成计算机使用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计算机病毒的几个特征。
2.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教学难点:计算机使用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一.导入:二.新授:〔一〕信息平安1、计算机病毒的特征(1) 隐蔽性(2)传染性 (3)破坏性〔1〕软盘和光盘是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2〕网络是计算机病毒传播的一个主要桥梁〔3〕定期用杀毒软件查毒〔4〕安装病毒监视软件(二)网络上的道德标准1.上网要有节制,不应终日沉湎于网络,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2.选择可以开阔眼界,启迪思维的有益内容,自觉抵抗不安康的信息.3.培养高尚的情趣,不发表低级兴趣的或不负责任的言论.4.进步自己的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三)学习信息技术的意义与方法1、多理论2、勤动脑3、善应用〔四〕计算机使用的良好习惯三.课堂总结:1.电脑病毒的特征有哪些?2.使用电脑要注意那几点防病毒?3.上网时我们要注意做到哪几点?4.学习信息技术有什么意义?怎样学习?5.我们使用计算机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习惯?四.课堂反应:作业:练习一、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与信息技术(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
【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信息与信息技术是甘肃教育、甘肃声像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教材第一册模块一《信息世界》第一节教学内容0。
【学情分析】
初一新生刚入学,对信息技术课很感兴趣。
本课又是七年级信息技术课的第一课,对于学生来说,“信息”及“信息技术”等概念也比较抽象,因此教学中应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意从生活素材中进行导入,精心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甘肃教育、甘肃声像出版社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一册模块一《信息世界》第一节教学内容。
本节主要让学生了解信息的含义、特点和表现形式,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发展历程和分类,学会正确使用信息。
教材首先从学生生活体验出发引入了信息的含义,然后分别介绍了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基本应用。
总的来看,本课内容点很多,应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重点突出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特点:传递、接收、存储、处理信息。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的含义、特点和表现形式,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发展历程和分类,学会正确使用信息。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讲授、学生阅读课本、小组讨论,让学生对信息与信息技术有初步的了解,并通过具体的例子把抽象的知识化为形象,使学生理解信息收集、存储、处理和传输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信息对生活与学习的作用,产生学习与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
能够养成积极思考生活中的信息的真假性、有用性的行为习惯。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信息与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教学难点:信息与信息技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社会里,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信息。
那什么是信息呢,信息又有哪些作用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出示课题:信息与信息技术)
(二)新授:
一、信息
(出示课件图片1)
师问:从这张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
(生答)
(出示课件图片2-4)
分别问:通过观看以上图片,你能得到什么信息呢?
(生分别回答)
师问:你还能说出其它的信息呢?(生答)
我们可以知道:信息是一些消息,在我们学习、生活、工作中都离不开信息。
(阅读课本P2-3)
[师生归纳]
1.信息就是有用的消息,包括我们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知识、消息、数据、新闻等等。
2.信息的特点:
(1)信息无处不在
(2)信息可以共享
(3)信息可以传递
3. 信息的表现形式:信息通常以文字、图象、图形、声音、语言等形式表达。
二、信息技术
[自主探索]阅读“人类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图文资料,从人类信息技术发展的五次革命历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自己阅读课本,小组讨论完成。
写出探索结果。
师:结合课件讲解演示并与学生一起归纳。
[归纳小结]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
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
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
主要包括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
信息技术中具有代表性的技术:
1.传感技术
2.通信技术
3.计算机技术
三、正确使用信息
[自主探索]阅读观察下列文字与图片,议一议,你怎样看待当今社会丰富多彩而又纷繁复杂的信息?
生:自己阅读课本,小组讨论完成。
师:结合课件讲解并与学生一起归纳。
[归纳小结]
1.学会辨别有用信息、无用信息和有害信息,自觉抵制垃圾信息。
2.培养高尚的情趣,不发表低级趣味的或不负责任的言论.
3.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
【作业】
P8 实践与提高:1 2
【附录】
登录甘肃省信息技术课程网站(网址:http://)下载配套资源。
补充资料:通信技术的发展
古时候,人们修筑高高的烽火台,当发现敌人入侵时,便立即点燃烽火台上的柴草,利用冒火的烽烟,来传递敌情信息,召集军队前来援助。
后来,人们又发现了骑马传送信息的方法,在全国各地设置很多驿站,有专门的人接力传递信件,这样,可以骑着马把信息传送到很远的地方。
再以后,人们又发明了用旗语、灯光传递信息的方法。
现代,人们充分利用电话、电报、广播、电视、传真、通信卫星、电子计算机等选进技术传递信息。
无论在地球的哪个角落,都可以很快知道发生在世界各地的事情,并把本地的情况及时传送到世界的各个地方。
传递的信息又多、又快、又准。
【自我评价】
本节以“设疑引入、自主探究学习、交流、小组讨论、交流、自主学习、讲授、小组讨论、总结”几个教学环节进行组织教学,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信息与信息技术有了一定的理解,并能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具体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