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走进信息世界课时一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
(粤高教A版)第一章走进信息世界《第一节人与信息世界》PPT课件
信息技术课程 秋季学期七年级上册
在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中,在纷繁的人类活动中,从古 到今,从天上到地下,新信息无处不在,一直发挥着重大 作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方方面面。现代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信息的应用和影响更加快速、广 泛和深远。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正步入信息社会,“信息”、 “信息技术”“信息时代”等词语经常在电视、报纸、杂 志等媒体中出现,你对它们的认识有多少呢?让我们一起 走进信息世界,感受其中的魅力吧!
谢谢观赏!
信息技术课程 秋季学期七年级上册
一、人与信息:游戏小结
在游戏中,老师提供的“词语”就是 信息 ,3位同学用不同的方 法方式表达是在 传递 信息,然后同学们 获取 信息,将信息 存储 在大脑 中,大脑对这些信息进行 识别 与 处理 信息,最终将答案写到导学单当 中。
信息不是送上门来的,而是需要你主动去获取、存储、识别、处理和传递,对信 息的积极态度能激活我们的信息意识,而参与信息活动能提升我们的信息能力。
wenku.baidu.com
第一节 人与信息世界
人自出生那一天起,就与信息密不可分。
目录
一、人与信息 二、人与信息技术 三、总结
一、人与信息:概念
信息(Information)通常是通过语言、文 字、图形、图像等信号传递的音信、消息。它 反映一切事物的属性、状态和动态。
一、人与信息:任务
七年级信息技术第1章走进信息世界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的获取与管理课件
$
7、目录搜索
• 目录索引搜索引擎: • 顾名思义就是将网站分门别类地存放在相应的目录中,例如“新闻”、
“娱乐”、“科技”、“财经”、“教育”等。
• Hao123
http://www.hao123.com
• 搜狐目录分类 http://dir.sogou.com
$
目录搜索引擎完全依赖手工操作。用户提交网站后,目录编辑 人员会亲自浏览你的网站,然后根据一套自定的评判标准甚至 编辑人员的主观印象,决定是否接纳你的网站。
③查书 ④上网查资料 ⑤看电视 ⑥打电话问专家
口头型信息源 同学、朋友、 灵活、方便 (个人信息源) 亲戚、父母、
老师
信息带有主观 成分
电子型信息源 广播、电视、 更新快、范围 需要一定的设 电话、因特网 广、易复制、 备 生动、直观
实物型信息源 运动会、动物 直观、真切 (现场信息源) 园、销售市场、
• 在使用全文搜索引擎时,应该先确定所找信息中的关键字,以便快速 地搜索到所需信息。
$
$
4、课堂实践
• 活动一:分别打开“百度”和“必应”搜索引擎,查找有关“手机有哪 些污染”、“手机污染”的信息,观察搜索结果与期望结果是否一致? 关键词的不同,搜索结果是不是也不相同?
• 活动二:在关键字中运用空格和半角双引号,分别搜索有关“手机污染” 的信息。空格和双引号有什么影响?
苏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一章 走进信息世界教案
第一章走进信息世界
课时一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一课 走进信息技术 课件
二、信息技术的应用
请同学们举例说出你生活中所接触到、感受 到、或听说过的、甚至幻想的信息技术的应 用。
三、信息处理工具——计算机
显示器
键盘
主机 鼠标
计算机工作原理上分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运算器
控制器
存储器
输入、输出设备五大功能部分。
CPU(中央处理器)
内存
外部存储器 鼠标、键盘 显示器
打印机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冯· 诺依曼结构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什么是信息呢?
消息、情报、知识等
信息技术:
(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人们 用来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和分析、 处理信息的技术。
思考:信息技术发展的历程
信息技术发展的历程
第一次是语言的使用,语言成为人类进行思想交流和信息传播不可缺 少的工具。(时间:后巴别塔时代)
四、认识操作系统
比较常用的 接触比较多的
比较新的 本学期接触的
更改计算机的桌面背景
思考:与你windows XP系统下更改桌面背景有什么 不同?
五、网络教室规章制度
进入网络教室后,不能大声喧哗、随便走动,讨论问题要小声;及 时找到自己相应的位置坐好,等待教师上课。 不准将饮料、零食等带进网络教室; 因特殊情况带来的食物,请先 放置于教室外面、或在室外解决后,方可进入教室。 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课堂布置的任务;在老师不允许的情况下 ,不能玩游戏;任何时候,都禁止浏览不良网站。 没有老师的允许,不准将自己的软盘带进机房使用 ,防止病毒的传 播。 要爱护机房设备, 禁止拆、涂、拔、插计算机设备,若有问题,请 及时报告老师。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1课走近信息世界》ppt课件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世界里。学习,听广 播,看电视,上网浏览,都是在获取信息。现代社 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传递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人 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
让我们感受信息传递的快速发展,体会信息 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走进信息世界。
有哪些现代通讯工具呢?
报纸
网络
还有手机、电脑、电 话、广播、电视、书籍、 语言、网络、小灵通、 书信、快报、广播、邮 件、短信 、传真、视 频……
时代与信息传递的方式
远古: 口耳相传或借助器物 信息传递速度慢、不精确。
古代: 靠驿差长途跋涉 信息传递速度慢、信息形式单一。
近代: 依靠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 信息传递速度相对快一些、距离远相对就慢、且费用高。
现代 电报、电话 速度快。信息单一。
当代 计算机网络 传递信息量大、信息多样,传递速度快、不受地域阻隔。
传递信息新技术
MIT可触摸 媒体的应用 触觉传递信 息的电话
信息传递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让我们能更方便、快捷的获取信息, 了解世界。
信息安全
首先是信息道德的养成,只有加强了信 息道德素养,才能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树立积极向上、求知好学的上网风尚, 争做文明的网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信息道德的养成
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信息道德观 树立遵守信息法律法规的法制意识 提高鉴别与抵制不良信息的能力 要有尊重他人利益的信息道德观念 树立正确的义务与责任观念 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 倡导道德自律
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必修第一章 信息和信息技术 1.1.2 信息的一般特征(共23张PPT)
时效性 昨日黄花
时效性 老黄历看不得
载体依附性 烽火狼烟
真伪性 指鹿为马
04 课堂小结
1.1.2信息的一般特征
学以致用,通过做练习题,加深加强对信息的一般特征的理解,学会分析不同的信息体 现了什么特性。
Ability promotion
01 情境引入
02 教学过程
03 能03力提升 能力提升
01 情01境引入 情境引入
02 教学过程
03 能力提升
04 课堂小结
以上三幅图片分别体现了信息的什么特征?
1.1.2信息的一般特征
信息的一般特征
一般而言,不管世界上的信息如何丰富,它们通常都具有以下的一些特征。
Teaching process
01 情境引入
1. 载体依附性
02 教02学过程 教学过程
信息具有真伪性
1.1.2信息的一般特征
Teaching process
4. 时效性
01 情境引入
02 教02学过程 教学过程
03 能力提升
04 课堂小结
小故事:从前,有两家人是邻居,王家卖油、张家卖报纸。 王家媳妇每次卖油时都会偷偷省下一勺油,到年底时,就 积攒了一罐油,再卖掉它,就有了过年的钱。而张家媳妇 看在眼里十分羡慕,也学王家媳妇的样子,每个月也都偷 偷省下一份报纸,可等到年底却没换到钱。 想一想:为什么?
第1课 主题一 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与信息技术-闽教版(2020)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课件
❖ 信息技术是一切与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存储 、传输、交流及应用有关的各种技术。
1.1 信息与信息编码
总结
❖ 信息概念:广义:信息是任何一个事物的运动状态以及运动 状态形式的变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狭义:指人们所能感觉 到并能理解的东西
❖ 信息的特征:依附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传递性、可共 享性、可伪性、可存储性
1.1 信息与信息编码 分享学习经验
共享性:信息作为一种资源,通过交流可以在不同的个体或 群体间共享;
1.1 信息与信息编码
真伪性:并非所有信息都是对事物的真实反映。
1.1 信息与信息编码
可存储性:贮存信息的手段多种多样。如人脑的记忆、书写、印刷、录像、拍照等
1.1 信息与信息编码
深入地了解信息的各种特征,既有利于我们准确地把 握和理解信息的基本内容,也有利于我们有效地获取 信息、利用信息,并形成新的知识以至于发挥出信息
1.1 信息与信息编码
用眼睛——颜色、厚度 用 手——质地 用鼻子——味道 显微镜——微观世界
1.1 信息与信息编码
1.1 信息与信息编码
看一看 从下列图片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1.1 信息与信息编码
什么是信息?
人们所能感知到并能理解的东西
1.1 信息与信息编码
说说你身边每天都接触到、应用到哪些信息?
❖ 信息技术是一切与信息收集、加工、处理、存储、传输、交 流及应用有关的各种技术。
清华大学出版社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一单元第一课走进信息社会——信息与信息社会教案
教学内容:第1课走进信息社会——信息与信息社会
课标分析: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信息科技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这四个方面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共同促进学生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清华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小学三年级上册(彩色版)第一单元第1走进信息社会——信息与信息社会。本教材主要让学生了解认识如今的信息社会,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通信方式,信息是怎样传递及保存的,信息社会对人类的影响。
学情分析: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由于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每个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也就有一定的差别。另外,由于知识储备能力不同,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的差异过大。在教学中应该要注重这种差异的存在,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教学目标:1.知道如今的信息社会;2.知道视频聊天工具;3.知道信息保存及传递;4、知道信息社会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重点:1、理解什么是信息;2、信息是如何保存和传递的;3信息社会对人类的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信息与信息社会的含义,了解信息是如何保存和传递的以及信息社会对人类的影响
育人目标:培养学生独立对事物的理解归纳总结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室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情景导入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这句诗的大意是:家书应该寄向哪里?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在古代,人们通常是通过书信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在当时收到一封书信非常不易。而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人们的通信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快捷又方便我们可以打电话,可以视频聊天。无论是寄书信还是视频聊天,这些通信方式都是传递信息,那这节课我们首先来学习一下,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社会吧!
信息技术沪科版第一单元 走进信息社会-信息与信息技术 单元授课课件
活动2 探究信息技术对人们工作、生活的影响
(2)对科技进步的影响。信息技术促进了新技术的变革,极 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帮助人们攻克了 一个又一个科学难题,使得原本用人工需要花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 能解决的复杂的计算,可能几分钟就能完成。
(3)对人们生活与学习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 人们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也正 发生转变。信息高速公路的建成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家上班;消 费者可以坐在计算机前,自由地从国内外购买商品;医生可以使用 “远程医疗”技术,给远在千里之外的患者进行诊断;学生可以不受 时空限制,非常方便地获取世界各地的信息资源,可以选择自己认 为最好的学校、最优秀的老师,学习任何感兴趣的课程。
信息技术在人类社会得到 了广泛的运用,信息技术 的飞速发展对人们的工作、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采集、存储、传递、处理和利用等的 技术和方法。20世纪4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 大大加强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它的发展也经历着一 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的发展过程。早期 的计算机在工厂和实验室里被视为贵重仪器设备,需要由专业技术 人员小心翼翼地“服侍”,如今计算机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收音 机、电视机和电话机等设备,早已从几十年前的奢侈品成为现在的 日常生活用品。
每个单元一活动形式展开,以任务完成的过程呈现。每个活动 下设有“知识向导”“操作坊”和“学习单”三个板块。每个单元 设有“单元小结”。
苏科版(2018)七年级全册信息技术 1.1.3信息的数字化 课件
• 数字化信息的特点ຫໍສະໝຸດ Baidu易于表示与存储、易于处理和检索、易 于传播和集成、易于获取与共享等。
4.二进制表示数据
表现形式:只有0和1两个数码 逢二进一
运算法则: 0+0=0,0+1=1, 1+0=1,1+1=10
试一试
快速写出右侧十进制数与 之对应的二进制表示方式
十进制 0 1 2 3 4 5 6 7 8 9
•ASCII码值 A B C---- a b c----- 0 1 2--- CR ——
65 66 67 97 98 99 48 49 50
13 32
汉字国标码
汉字编码(GB2312编码 6763个简体汉字、 GB18030编码 70244个字)占用2个字节
字形编码
试一试
体验汉字字形编码: 在“16X16”的方格纸 上,用0和1表示汉字 字形,白格子里写0, 黑格子里写1。
视频的信息表示
❖数字视频:以一定的采样频率对模拟视频信号进行捕 获、处理并生成数字视频信号的过程。
• 特点:数字视频信号可以在无损的情况下无限次地 复制和长时间地保存,方便进行编辑和加工。 两种方式:
1、 将模拟视频信号数字化 2、 由数码摄像机之类的设备直接摄制
小结与思考
认识信息的数字化 二进制 字符编码
第1章 走进信息世界 第1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第一册第1课学历案
小学《信息技术》第一册学历案
【课题与课时】
课题:初识信息技术(青岛版《信息技术》小学第一册第一单元走进信息世界第1课初识信息技术)
课时:1课时
【课程分析】
《初识信息技术》是根据青岛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走进信息世界》第1课中的知识内容进行设计的。本节课主要学习认识“信息”的概念,常见的信息技术设备有哪些,对信息的传递及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有所了解。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能够在结合日常生活的过程中,感受信息技术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提供的便利。
【学习目标】
1.认识什么是“信息”。
2.能够清楚常用的信息技术设备有哪些。
3.通过合作探讨对信息的传播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有所了解,并结合日常生活,感受信息技术为我们的学习、生活提供的便利。
重点:认识“信息”,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
难点: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
【评价任务】
任务1:说一说常用的信息设备有哪些?
任务2:合作学习信息的传递方式(古代、现代)。
任务3:条形码、二维码的分辨
实践任务:与朋友、家人通过二维码交换信息。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景,自主学习。(3分钟)
你知道什么是“信息”吗?
你知道“信息传递”的方式吗?
看一看:自主学习人们在生活中有那些信息传递的方式,了解什么是信息?
说一说:常用的信息技术设备有哪些?(任务1)
信息的传递及信息技术的应用是怎样的发展起来的呢?信息技术对我们的生活和
学习有哪些用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和了解信息技术。
(二)任务驱动,探究新知。(20分钟)
L信息的传递
学习目标中提到了“信息的传播“,观察图片,想一想:
1.1 走进信息时代
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根据采用的电子元器件的不同,一般认为计算机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1946-1958年
第二阶段 1959-1964年
第三阶段 1965-1970年
核心电子元器件 电子管 晶体管 中、小规模集成线路
主要软件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主要应用领域 军事与科研
高级语言、操作系统
数值处理和事务处理
补充知识
ABC(阿塔纳索夫-贝瑞计算机):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由美国科学家阿塔纳索夫在1937年开始设 计,不可编程,仅仅设计用于求解线性方程组,并在1942年成功进行了测试。是公认的计算机先驱,为今 天大型机和小型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EDVAC(离散变量自动电子计算机):1944年8月,EDVAC的建造计划就被提出,1945年冯·诺依曼以 “关于EDVAC的报告草案”为题,起草了长达101页的总结报告。报告广泛而具体地介绍了制造电子计算机 和程序设计的新思想。这份报告是计算机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文献,它向世界宣告:电子计算机的时代开 始了。EDVAC方案明确奠定了新机器由五个部分组成,包括:运算器、逻辑控制装置、存储器、输入和输 出设备,并描述了这五部分的职能和相互关系.报告中,诺伊曼对EDVAC中的两大设计思想作了进一步的 论证,为计算机的设计树立了一座里程碑。其设计思想之一是二进制,他根据电子元件双稳工作的特点,建 议在电子计算机中采用二进制。报告提到了二进制的优点,并预言,二进制的采用将大大简化机器的逻辑线 路。1949年交付使用,1951年正式运行。 EDSAC(电子延迟存储自动计算器):是英国的早期计算机。1946年,英国剑桥大学数学实验室的莫里 斯·威尔克斯教授和他的团队受冯·诺伊曼的First Draft of a Report on the EDVAC的启发,以EDVAC为蓝 本,设计和建造EDSAC,1949年5月6日正式运行,是世界上第一台实际运行的存储程序式电子计算机。
走进信息世界知识点
主题一:走进信息世界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有用的消息。
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
2、信息处理:一般包括信息的采集、处理、传递几个过程,获取信息并对它进行加工
处理,使之成为有用的信息并发布出去,主要包括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发布、和表示。
3、信息技术:是指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利用和服务过程中涉及的相
关技术,由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组成
4、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应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和计算机辅助教学(CAI)、人工智能。
5、计算机是一种高效率的“信息处理机器”。
二、信息的数字化
在计算机内部存储、处理和传输的信息均采用二进制代码来表示。
(1)二进制概念
二进制:由0和1组成,逢二进一。
(2)数据编码
●二进制数:由0和1组成的数如:10011100
●ASCII码
“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简称ASCII码。表示英文字母、数字、和特殊字符。
●汉字:国标GB2312-80等。表示汉字
三、信息的获取
1、信息获取途径:感官获取、文献检索、广播电视、浏览网络、调查研究
2、收索引擎使用:主要有百度、谷歌、搜狗、114搜索、必应、新浪爱问等
搜索方式有全文搜索和目录搜索
3、文件下载工具:迅雷、BT、电驴、哇嘎、快车等
4、常见文件格式:
文件类型文件扩展名图标
文本文件Txt(纯文本不含图片声
音等)
图形文件Bmp
Word文件doc
Excel文件Xsl
压缩文件Rar
Web Html
5、常见应用程序
文字处理软件:Word 、wps 、记事本、写字板
电子表格(信息管理软件):Excel
八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1章 走进信息世界(第1课时 信息获取与管理)教案 苏教版
信息获取与管理
教学课题信息获取与管理课型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 3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备课日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掌握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存储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分组讨论、讲述亲历,共同体验信息获取的过程、经历、经验,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作一定的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用切合实际的亲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获取信息的相关内容,并教育学生信息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教学重点、难点:信息获取过程的分析和确定信息获取方案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复习:
1、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人性化、大众化)本节内容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的第一章第二节内容,是整本书的基础理论知识部分,为以后更好的学习本册书奠定基础。本节内容的重点在于如何让学生灵活掌握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并熟练地应用于日常生活学习当中。计划授课课时为1学时。
导入新课
一、从书中小故事引入,如何有效的获取信息。
二、从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分析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三、剖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
①定位信息需求(准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信息的时间范围
信息的地域范围
信息的内容范围
即:获取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的什么样的信息
②选择信息来源
比较各种信息来源的类型,例子,优缺点。对信息来源进一步细分。
③确定信息获取方法
信息来源不同,获取的方法也不同
④评价信息
评价的依据: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适用性、载体形式、可信度、时效性等。不成功:调整过程重新获取信息。综合实践: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一单元第1节 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单元走进信息世界
第1节信息与信息技术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了解信息的编码方法。内容的实用性是连接信息知识运用和学生接受操作的纽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动手能力,本节知识设置合理,内容丰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整个信息教学中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了解信息的编码方法。
(二)能力目标:掌握信息的含义、信息的基本特征。知道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发长和展望。以及,信息的编码。
(三)情感目标:通过创作——交流——评比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们学习热情,在操作的同时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学会表达生活的意义。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信息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认识信息确定为本节的重点;如何有效地获取信息,更好的利用信息确定为本节的难点;
四、说学生
学生求知欲强,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富有个性,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他们渴望学到更多更有趣的信息技术知识。在教学中为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说教法
“作品演示观摩——教师引导——学生创作——小组交流评选——展示总结”。以“学生参与制作为主,教师指导为辅”。
本节课将在网络教室里展示,并以“讲解—演示—实践”为主线,通过“讲解—演示—练习—展评—总结”的程序,过渡到知识的应用和练习,实现对知识点的认识理解和记忆,最后达到熟练应用。
做课件来阐述基本内容及各个知识点,这样可以省去板书,有更多时间来让学生思考和操作。
初中信息技术全套教案(完整版)
第一章走进信息世界
课时一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
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走进信息世界课时一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信息及其特征‛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生:(讨论)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生:(讨论)找不到。师:这说明了什么?生:(齐)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师:(课件演示)1、载体依附性(1)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2)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3)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师:老师讲课中传授的信息能增长同学们的知识,广播传出的音乐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下课的铃声能给大家带来兴奋。还有很多的信息,他们的存在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作用呢?生:(齐)信息的存在有一定的价值性。师:(课件演示)2.信息的价值性。(1) 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给人们物质需要,体现在两方面:①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②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2) 信息可以增值;(3)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生1:(疑问)信息可以增值,怎么理解呢?生2:(回答)人们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
择、重组、分析等方式处理,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使原有信息增值。师:商场上某种产品供不应求,而产家知道信息后他们会大量生产该产品,说明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师:台风‚维达‛给我们带来的伤痕依然存在,有关台风‚维达‛的天气预报当时对我们十分有用,但是现在对我们还有用吗?生:(讨论)信息的价值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就如:今天来讲,神六的圆满成功远比神一给我们带来的兴奋多。今天的报纸总比昨日的报纸好卖,……生:(疑问)书本中的科学知识会随时间的流失而变得贬值吗?师:如果是理论知识几乎不会贬值,但如果是技术知识同样会随时间而变化,但所花的时间会比一般的信息长很多。师:(课件演示)3.信息的时效性(1) 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有长或短)。(2)信息的时效性必须与价值性联系在一起。师:(补充)因为信息如果不被人们利用就不会体现出它的价值,那也就谈不上所谓的时效性。也就是说信息的时效性是通过价值性来体现的。师:老师讲课的声音只是一位同学听到吗?电视台播出的新闻只会被一位观众知道吗?生:(齐)不是。师: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周围还有那些信息是能够被大家所共同知道的?生:(讨论)每位同学的相貌、教学楼的形状、树叶的颜色、汽车的形状、……看来所有的信息都是可以共享的,除非它不为人所知。师:(课件演示)4.信息可以共享- - 3 萧伯纳名言(1)信息资源共享。(2)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3)信息共享不会丢失、改变。
思考:1、师:同学们对以上的信息形态分析得很透切、独特。下面我们一起来思考:信息除了上面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特征?(传输性、无色无味、概括性、可以识别、再生等)2、信息的众多特征中,相对于物质能源,哪些是信息独有的?(共享性)实践题:课本第5页,作完后把答案上交到教师机:网上邻居——>teacher——>所在班级文件夹。
教学反思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讨论活动,教师引导来达到教学目标。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主动,课堂气氛较好。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精神,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变化,不再是以前的传统教学方式。通过实践题巩固这节课所学过的知识点。因为这是高一第一堂课,所以是很关键的一节课,如果这节课上好了对下面课程的学习会使到一个促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