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A)B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统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卷(A)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基础知识。
(共12题;共100分)
1. (10分)看拼音,写词语。
dòng jiāng tuì suōchéng xiàng jiān chén yāo qǐng páo xià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分)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手臂
A . bì
B . bèi
(2)刷子
A . shuā
B . shuà
(3)蟋蟀
A . shài
B . shuài
(4)振动
A . zhèn
B . zèn
(5)掠过
A . lüè
B . luè
(6)绽开
A . zàn
B . zhàn
3. (10.0分)选择合适的量词填空。
一________男孩一________钢筋一________缝隙
一________飞机一________屋子一________救援队
4. (3分)在括号中找出恰当的词语。
(1)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极大地________(震惊震撼)和________(鼓弄鼓舞)着人们。
(2)数百年来,坚定而________(执着固执)的炎黄子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遭受了无数失败。
(3)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华民族的历史________(打开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呈现出勃勃生机。
5. (2.0分) (2019四上·东源期末) 下面的词语前后两字能变换位置的请在横线上打“√”,不能的打“×” 。
语言________ 问题________ 清晰________ 著名________
明白________ 欢喜________ 代替________ 是否________
6. (3分)把下列比喻句补充完整。
(1)天空中的圆月像________,像________……把柔和的月光洒向大地。
(2) ________仿佛________。
7. (3分)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①我们________没有见过面,我和妈妈________接到过您的问候。
②今天,我们中国孩子________生活在和平环境中,________世界并不太平。
③________战争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灾难,________全世界人民都反对战争。
8. (4分)读课文《我不是最弱小的》,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妈妈笑着说________不________不________你能保护更弱小的________你是勇敢的孩子啦________
9. (3分)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威尼斯小艇的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
(改为比喻句)
(2)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
(仿写拟人句)
(3)这是一幅开阔而又雄浑的画卷。
(改为感叹句)
(4)任选一个情景写一段话,写出景物的动、静之美。
A.放学后的校园B.群鸟飞过湖面
10. (15分)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为“我不能”举行葬礼(节选)
唐娜老师神情严肃地让学生拉起手,在“墓地”周围围成一个圈儿。
接着,他庄重地说道:“朋友们,今天我很荣幸地邀请到你们前来参加‘我不能’先生的葬礼
“‘我不能’先生,您在世的时候,曾经与我们朝夕相处,您影响着、改变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您的名字几乎每天都要出现在各种场合:学校、市政府、议会,甚至是白宫。
这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不幸的。
“现在,我们把您安葬在了这里,为您立下墓碑,刻上了墓志铭。
希望您能够安息。
同时,我们更希望您的兄弟姊妹——‘我可以’、‘我慝意’,还有‘我立刻就去做,等等能够继续陪伴我们。
希望它们对我们每一个人、对全世界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我不能’先生,您安息吧,从今以后,我们每一个人都将振奋精神,勇往直前!”
(1)联系课文想一想“我不能”具体指什么?
(2)唐娜老师说这些话是为了告诉学生什么道理?
(3)为了警醒与激励自己,请你为自己写一则座右铭。
11. (20分)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苇花温暖(节选)
①喜欢看初冬的芦苇,白茫茫的,好似原野提前飘落的雪。
“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
”在元人黄庚眼里,平分秋色的是芦花和蓼花,蓼花以热烈为美,那芦花则是清淡传神。
萧瑟之中舞动的柔软的苇花,已是初冬原野里的主角。
②关于芦苇的诗句散落在历史的书卷中,最初的,是来自《诗经》的“蒹葭苍苍……在水一方”,再没有哪一个词比“苍苍”更能写出芦苇的韵味,而这种韵味只有在秋冬之际才能体会得到。
③去看它们,在立冬,它们也立于苍茫中。
收割过的大地平静、平和,它们宁静、宁和。
走近一群无语的苇。
想起那位叫苇岸的诗人,在每个节气的上午九点去观察、拍照、记录,收割大地上美好的意象。
我只想收割往事,收割淡定。
或者什么也不想,和苇花一起接受这入冬清澈的阳光。
④芦苇上的露水刚刚被朝阳晒干,身子骨似乎轻盈了不少,风很轻,苇花也微微舞动。
它们能称为花吗?没有芬芳,没有娇嫩,灰白的一茎,也难怪清少纳言感叹苇花“全然没有什么可看的地方”,可我还是执意把它们称为花,甚至比对菊更喜爱它们。
它们持久、恬淡,在细颈的瓶里插了数月也依旧没有谢幕的意思。
⑤一些往事漫过记忆,像风轻盈地漫过苇花。
村子里的人会有一些口口相传的方子,看病不需找大夫,哪一种植物的叶子治咳,哪一种草木的花驱毒,或是去火补虚。
老人们常常如数家珍。
看见母亲脸上手上的细痕.知道母亲去了苇塘,篮子里的芦根还要分给邻里一些。
用它炖水喝,据说可以除燥,我们小孩子。
也不知道什么是燥的岁月里,也就当解渴的水,喝了一碗又一碗。
⑥最实用的,也是费了母亲数月工夫,集了蓬松松一包苇花,它们再也不能飞散时,是被缝进一个布袋里,枕在我们有梦的夜晚。
至少,不用枕寒寒宰宰作响的稻壳芯的枕。
⑦苇花,从此和温暖关联。
(1)作者对苇花是一种()的态度。
A . 敬佩
B . 喜爱
C . 可有可无
D . 讨厌
(2)作者为什么要在初冬去看苇花?
(3)作者对苇花“甚至比对菊更喜爱它们”,是因为________
(4)第①自然段中引用了元人的诗句“十分秋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5)下列说法或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苇花,从此和温暖关联。
”这句话是对温暖母爱的怀念之情。
B . 文章最后一段巧妙照应文章的题目,起到篇末点题的作用。
C . 文章最后一段是对母亲为我们采集苇花缝制枕头这一往事的感受的概括总结。
D . 因为苇花开在初冬,天气并没有那么寒冷,所以它和温暖关联。
12. (25分) (2018六下·云南模拟) 生活是一本博大精深的无字之书,它给我们启迪、思考。
在生活中我们能感受到人问的真情,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体验到生命的意义……这些都是生活馈赠给我们的一笔财富。
请你以“最珍贵”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先补全题目,空缺处可填:友情、亲情、善良、诚信、尊严等词。
②内容具体,写出真情实感。
③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