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版甘肃狮西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女娲造人导学案1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女娲造人导学案精品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女娲造人导学案精品

《女娲造人》导学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字词,熟悉课文,能复述故事;了解神话的特点;理解本文联想和想象手法的运用。

2.感受我们祖先大胆奇特的想象力,认识文中女娲的伟大形象。

3.发挥自己的联想、想象来感受神话传说的魅力,运用联想、想象创编神话故事。

过程与方法1.小组合作探究,展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2.通过阅读富有想象力的文字,激发学生的灵感,发挥想象力改写《女娲造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女娲伟大的母亲形象以及文中对于人类诞生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2.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强烈欲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体会文中大胆而新奇的想象。

2.学习文章对原有故事的人性化演绎与扩充,培养改写神话故事的能力。

教学难点1.初步掌握阅读古书的科学态度和思考方法。

2.思考神话的现实意义并形成个性看法。

课时安排:1课时新课导入同学们,随着岁月的流逝,你们在悄悄地长大,你们的心灵也一天天变得丰富和成熟。

仰望苍穹,俯瞰大地,你们也许会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如太阳为什么东升西坠?月亮为何有阴晴圆缺?小草为什么“一岁一枯荣”?……那么你们可曾想过我们人类是从哪儿来的?这个朴素的问题从远古到今天,人们一直在探寻。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老而迷人的神话,走进前人奇特瑰丽的想象世界。

自主学习1.作家作品袁珂,原名袁圣时,汉人,作家,著有《中国古代神话》、《中国神话传说》、《古神话选释》、《神话论文集》、《袁珂神话论集》、《中国神话百题》、《神话故事新编》、《中华文化集粹丛书·神异篇》等。

文体知识:神话是古代先民用拟人化的超自然的形象和虚幻的表达方式反映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认识的一种文学样式。

一定程度上表达出古代先民对自然力的斗争和对理想的追求。

它的特点是:富于神奇的幻想和奇异的色彩;神话中的人或神都会具有超人力量;情节比较曲折,语言生动,形象鲜明。

中国的神话极为丰富,主要见于《山海经》《淮南子》等作品中。

神话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开辟神话、自然神话和英雄神话。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阅读:23女娲造人》优质课教案_0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阅读:23女娲造人》优质课教案_0
明确:女娲——人类母亲:(板书:智慧)
思考,回答;朗读
第四版块:【美图配音,读懂神话】
1.根据你的理解,如果你要给故事配图,你会画几幅图?
(莽莽榛榛的原野,孤单的女娲)
(女娲用泥捏人,泥人对女娲叫妈妈)
(女娲用枯藤甩出泥人,许多泥人在女娲身边跳跃欢呼)
2.展示图片,配音解说。
3.神话的特质,
思考,回答;
1.浏览课文,作出解答。
浏览
解答
第三版块:【精读课文:读出神奇】
1.选读课文,说说女娲是怎么想到造人的?
(天地之间没有人,荒凉寂寞,了无生气)
齐读(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呢?)
明确:这真是一个神奇的创意!(板书——创造)
2.“人”是女娲用什么创造出来的呢?
(黄土,加水)
齐读(她就顺手从池边……模样的小东西)
解说。
第五版块:【角色自居,读出神圣】
我是谁?我来自何方?
1.我的神圣使命(创造,爱,智慧,英雄的担当)
2.我与黄土地的关系
3.我与华夏神话(神秘,神奇,神圣)
说话,朗读
板书:女娲造人
创造 神秘
爱 神奇
智慧 神圣
【《女娲造人》教学框架】
课题:女娲造人
课时数:1
教材解读:
本文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是一篇神话,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原始先民关于人类起源的极富想像力的解释,引导学生理解女娲身上所寄托的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感受人类诞生后的欢欣与愉快和神性特征,
教学
目标
A类
1.会读会写课后的字词,理解词的意思。
2.根据自己的理解,绘声绘色的朗读课文。
B类
3.能按一定的顺序,用自己的语言生动的讲述这个故事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精品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精品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第1篇】知识与技能:1、积累“女娲.澄清.幽光.灵敏.绵延.神通广大.莽莽榛榛”等词语2、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3、了解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

4、.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类起源,进化的科学知识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1、体会想象联想在神话中的作用。

经过比较,掌握想象的方法和思路。

2、学习文章对原有故事的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培养改写神话故事的本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体会文中女娲朴实感人的母亲形象。

【教学重点】1、激发和训练学生大胆而新奇的想像。

2、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学生:熟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教师:投影仪。

【教学方法】1、复述法。

文章浅显易懂,经过复述故事把握文章的资料。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本故事性强,洋溢着一种天真的新鲜感,课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比如本文是根据古代神话故事改写的,可经过比较,获得对于联想想象的方法,思路的启示。

在学生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可在疑难处给予指导点拨。

3、研究拓展。

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开阔其视野,收集整理有关人类起源的神话和科学资料。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在奇幻的神话世界里,有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有对月流珠的在岸鲛人……那么,人,是从哪里来的对这个趣味的话题,今日我们再看看远古时代的人们是如何理解的。

二、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像手法的运用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情节。

②投影出示《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然后让学生复述课文故事情节,其他学生边听边在课文中划出投影中的短文所没有的资料。

待复述完后,讨论整理归纳,看看课文中丰富了哪几个情节。

这个环节一要靠学生课前预习,熟悉课文资料。

二是锻炼学生上课专注地听别人说,学习筛选信息,并锻炼归纳、概括本事。

实施前要做好指导,学生讨论的结果可能不太梦想,教师可提示补充。

如果复述的学生对课文情节有遗漏,也可提醒学生补充。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语文第六单元第23课《女娲造人》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语文第六单元第23课《女娲造人》教案
二、核心素养目标
《女娲造人》一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学习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自豪感。
2.提升思维品质:培养学生对神话传说的分析、概括和评价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审美情趣:引导学生感受神话传说中的艺术魅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
4.发展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掌握并运用丰富的词汇、句式,提高表达、交流及写作能力。
5.培养合作意识:课堂讨论与分享,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交流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女娲造人》的基本内容,了解女娲造人的过程及意义。
(2)学习并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如“盘古”、“混沌”、“捏塑”等,掌握相应的词汇、句式。
(3)分析课文中的神话传说特点,理解作者运用想象、夸张等手法塑造女娲形象。
(4)体会神话传说中的艺术魅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举例:
-在讲解女娲造人的过程中,强调女娲用泥土捏塑人类、用五彩石补天的壮丽场景,让学生感受神话传说的魅力。
-通过分析课文中的描述,让学生掌握“捏塑”、“五彩石”等生字词的用法,并学会运用到实际表达中。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手工活动,用泥土模拟女娲造人的过程,体会创造的乐趣。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手工活动的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女娲造人故事在现代生活中的启示”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女娲造人的过程和神话传说的特点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现实与神话的差异,以及分析故事中的想象和夸张手法来帮助大家理解。

人教部编本版(2016)七年级语文 上册 第六单元 女娲造人 教案设计

人教部编本版(2016)七年级语文 上册 第六单元 女娲造人 教案设计
合作探究
1、作者简介:
袁珂,生于1916年,神话学家。四川新都人,现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2、整体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
2)理清结构层次
3)学生自由读课文
3、课文精读
设置思考题,引导学生有目的的精读课文,理解教材。
4、文章脉络
读书指导法
自学指导法
讲解本节课的具体要求
1.分析表现对人类的诞生感到喜悦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
2.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你对女娲的认识。
3.为什么女娲的身上具有这么多人的特点呢?
4.思考探究:神话是怎么产生的呢?
5、文章分几部分?每部分都写了些什么内容?
读书法
自主学习法
使用探究法
分组讨论法
论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古神话选释》《山海经校注》《神话论文集》《中国神话传说辞典》。《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
可以从另外角度引导学生感受,如人类生命的可贵、人类生命与自然的关系、要珍爱生命等。
从她身上,我们看到神话的情节是想象。
对于有困难或弄不准的问题,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最后达成共识
选派将要发言的代表,组织语言。
15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
时间
二次备课
三、大组汇报
教师点拨
各小组就本组的自学情况在全班范围内汇报
课时计划
课题
女娲造人
课时
二次备课
班别
授课人
时间
教具
课件




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试着对女娲造人的动机、方法等作另一种推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本文浅显易懂,可以通过复述故事的形式把握文章内容。

部编版语文 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二十一课 《女娲造人》导学案

部编版语文 七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二十一课 《女娲造人》导学案

《女娲造人》导学案学习目标:(一)、了解神话的产生,识记重点生字词;(二)、通过对比阅读,了解神话想象的写作特点;(三)、学习文章对原有故事的人性化演绎与扩充,培养改写神话故事的能力。

一、预习自学(一)、神话的产生神话是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的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为基础,并且借助和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这种想象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

同时,这种奇特的想象也创造了古代的神话故事。

(二)、生字词的识记1、给下面的字注音女娲.澄澈..幽.光莽.莽榛.榛绵延.掘.起枯藤...生气蓬勃2、解释下列词语澄澈:幽光:灵敏:绵延:神通广大:莽莽榛榛:(三)、预习课文,理清文章脉络默读课文,讲述故事。

注意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来讲述。

(默读要求不发出声音、不指读、不回读、不逐字逐句地读)二、合作互学(一)、品读《风俗通》的两则短文,比较袁珂的《女娲造人》,完成以下问题。

俗话天地开辟,未有民,女娲抟(tuán)黄土做人。

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于泥中,举以为人。

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者,引縆(gēng)人也。

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媒人,因置婚姻。

译文:通常说天地开辟以后,还没有人类。

女娲揉团黄土造成人。

这项工作太费力了,女娲忙不过来,就把一根绳子放到泥浆中,拉出来,溅出的泥点子就成了人。

所以富贵的人,是黄土做的;贫贱的人,是用粗绳子拉出来的。

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媒,于是女娲就安排男女婚配。

(二)、讨论探究1、女娲为什么能造人,是怎样造的?这显示了她怎样的特征?2、女娲为什么要造人?造人之后有怎样的反映?这显示了她怎样的特征?3、文中女娲造人的过程中处处洋溢着生命诞生的喜悦感,找出相关的句子体会,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丰富的蕴意?4、结合文中想象的情节,体会女娲形象。

完成句式:女娲是一个。

参考:勤劳、慈祥、聪明、活泼、情感丰富、有伟大的神力……三、提升检学1、请根据对《女娲造人》的分析,放飞想象的翅膀,发挥想象,对夸父逐日的动机、经过结果做另一种推测(任选一个),说给大家听。

2016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23《女娲造人》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6年秋七年级语文上册23《女娲造人》教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人,到底从何而来?思索着的远古人们用他们丰富的想像创造了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今天我们所要学的《女娲造人》。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把握情节
自由朗读课文,感知故事情节,并思考下列问题。
1.请你用口头语言,再现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
2.女娲为什么要创造人类?(用课文内容回答。)
她看到周围的景象感到十分的孤独,当她走到池水旁时,照见了自己的面容,看到自己的影子,忽然灵机一动,就想到了为什么不造和自己一样的生物呢。于是人类就诞生了。
☞目标导学三:主旨探究,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神话版的“人类的起源”呢?
生甲:彝族史诗《阿细的先基》中描述阿热和阿味两位大神造人时说:“称八钱白泥,称九钱黄泥,白泥做女人,黄泥做男人……”然后向泥人吹了一口气,泥人就活了。
罗马神话中以泥土和泉水捏出人类的是普罗米修斯,他还从各种动物中摄取善和恶,放在人的胸腔里。
(1)神:一天变化七十二次、揉黄泥造人、挥洒泥浆造人……具有“神”的非凡能力和神奇方法。
(2)人:寂寞孤独、自豪欣慰、忙碌疲倦……勤劳、慈祥、聪明、活泼、情感丰富。具有“人”的心理、情感、活动。
【教学备注】
‖教学提示‖
讲故事:选择自己喜欢的情节讲述,尽量投入感情,表述连贯,力求生动。
同位之间合作,互相讲述;推荐两三个同学当众讲述,鼓励借助肢体语言表现。
23女娲造人
知识目标
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能力目标
理解本文大胆而新奇的想象,探究神话故事的魅力,体会想像和夸张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
情感目标
理解女娲的形象,感受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了解关于宇宙起源的朴素的解释。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知识贫乏,人们对于一些自然和社会现象,比如日月出没、电闪雷鸣、人类自身来源等,不能科学地解释,于是被困惑的原始人便通过幼稚的想像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并且依照人类的英雄形象,创造了许多动人的神话故事。一个被幻想加工过的神奇世界便产生了:山川日月风雨等自然事物都有一个专司其职的神灵;开天辟地后的盘古“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威武的太阳神每天乘坐羲和驾驶的车子绕天巡行……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阅读:23女娲造人》优质课导学案_1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阅读:23女娲造人》优质课导学案_1

《女娲造人》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把握神话的特点,体会想像在神话创作中的作用,了解原始先民关于自身起源的极富想像力的解释,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追寻人类起源。

2.能力目标:使学生理解女娲身上所寄托的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3.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人类诞生的欢欣与愉快,感受创造的快乐,思考自身来源,珍爱生命。

二. 教学重、难点理解神话丰富奇异的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三. 教法分析这篇课文属神话,内容浅显易懂,所以教师要让学生通过自读、想像女娲另一种造人的动机、方法,并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进一步理解女娲的形象,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丰富的想像力。

适当延伸拓展,使学生熟悉神话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深了解神话的特点,并对“人”的自身发展作进一步思考。

四. 学法指导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小组合作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一种愉悦、主动的学习状态。

五.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由学生思考人类起源导入。

2.通过知识抢答,了解神话特点。

3.通过故事接龙,复述故事情节,感知想象的特点。

4.合作探究,师生互动(1)比较阅读,对照课后第一题里面的两则短文,说说课文都丰富了哪些内容(目的是初步感受想像力的作用)①造人的原因(明确:寂寞荒凉,添点生气。

)②造人的具体过程、方法(明确:揉泥成团造人、挥藤撒泥造人。

)③繁衍生存:(明确:男女结合。

)④人造出来后欢欣喜悦的场面(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之后大屏幕出示。

)⑤女娲像人一样具有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等情绪。

(从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之后大屏幕出示。

)(2)女娲形象分析(目的:体会神话的情节是想像的,但又是合乎现实生活的情理的,体会女娲神性与人性的统一)大屏幕出示一些句式,要求学生讨论,合作探究,填写完整。

教师小结:女娲是神,更是人,神性与人性在女娲身上得到高度的统一。

(3)结合女娲的形象,体会想象的特点。

(目的:培养学生的想像力)①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的吗?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方面分析:生产力水平低下及科学技术水平低下无法解释自然界中的现象,因此只能用想象或幻想来解决。

人教版(2016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 女娲造人 导学案

人教版(2016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 女娲造人 导学案

仙槎桥中心中学“三学四导”导学案主备人:审核人:时间:年学期课型新授年级七课时 1科目语文课题21、女娲造人学习目标一、初步了解神话极其特点。

二、了解鲜明的人物形象,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三、初步培养自己的想象能力。

重点难点一、了解鲜明的人物形象,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二、初步培养自己的想象能力。

导学过程主讲人备课自主预学情趣导入:明确目标,个性导入神话是古代劳动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不能正确地解释而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故事。

神话特点:1、它是以事实为基础的。

2、充满奇妙的想象和幻想,非常有趣。

3、人物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

自主预习单:一、我国远古比较著名的神话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精卫填海鲧禹治水刑天舞干戚共工怒触不周山二、字词积累女娲(wā):传说中造人、补天的神。

澄澈(chénɡ chè):清澈透明。

幽光(yōu)灵敏:反应快。

绵延:延续不断。

莽莽榛榛(mǎnɡ zhēn):草木丛生的样子。

神通广大:原是佛教用语,指无所不能的力量,今指极其高明的本领。

互助探学探究导研:合作探究,互助研讨一、本文根据什么而改写?《风俗通》:通常说天地开辟以后,还没有人类。

女娲揉团黄土造成人。

这项工作太费力了,女娲忙不过来,就把一跟绳子放到泥浆中,拉出来 ,溅出的泥点子就成了人。

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

于是女娲就安排男女婚配。

二、比较阅读:在《风俗通》里关于“女娲造人”的记载基础上,本文丰富了哪些内容?1、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2、人造出来后欢欣喜悦的场面;3、女娲的心理活动和喜怒哀乐的情绪;4、作者的评述。

三、小组合作1、女娲为什么要造人?2、女娲是怎样造人的?3、女娲如何让人类繁衍生息的?天地开辟以后,还没有人类。

( )女娲揉团黄土造成人。

()这项工作太费力了,女娲忙不过来,就把一根绳子放到泥浆中,拉出来,溅出的泥点子就成了人。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阅读:23女娲造人》优质课教案_1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阅读:23女娲造人》优质课教案_1

23 女娲造人教学目标1.积累字词。

2.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出人类的。

3.体会这个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

重点难点1、把握课文内容,说说女娲是怎样一步一步创造人类的。

2、体会女娲为人类所作的贡献,感受人物的可爱与生动,给世界带来的精彩与生机。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很高兴和大家一起走进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

在这片天地里有一块古代文学的瑰宝,它就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一个产物——神话。

请同学们浏览屏幕上中国古代神话的几个片段。

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同学们,随着岁月的流逝,你们在一天天悄悄地长大,你们的心灵也一天天丰富和成熟。

仰望苍穹,俯瞰大地,你们也许会提出许许多多的问题:太阳为什么东升西坠,月亮为什么阴晴圆缺------那么你可曾想过我们人类是从哪里来的?这个朴素的问题从远古到今天,人们一直在探寻。

对呀,人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今天让我们学习《女娲造人》,对这个有趣的话题,让我们再看看远古时代的人们是如何理解的。

一神话介绍神话是远古人民对自然及文化现象的理解与想象的故事。

由于远古时代生产力的水平很低,人们不能科学的解释世界、自然现象和原始社会文化生活的起源和变化,以他们贫乏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观世界拟人化的结果。

这种想象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烈的探求欲望。

同时,这种奇特的想象也创造了古代的神话故事。

二课题解说三初读课文,初步感知(复述故事情节)1、复述故事2、从女娲的角度复述故事3、从女娲造出来的第一个人的角度复述故事四看奇事请选择其中一个小话题说说女娲造人这件事之奇造出的事物之奇会说话,有情感造人的动机之奇孤独造人的契机之奇看到自己的影子造人材料之奇泥造人方法之奇五话奇人对奇异美好的实物不能浅尝辄止,下面我们工哦太难过探讨这则神话中奇异的焦点人物女娲。

来,读,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童广大的女神,叫做女娲,据说,他一天当中能够变化七十次。

同学们从这两句描写中,获得了什么信息。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2.学习作者根据文章中心详略有致的安排写作结构,并会运用到写作上。

3.学习文章对原有故事的演绎与扩充,体会想象联想在创作中的作用,培养改写神话故事的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对本文的学习,会在文学创作中运用想象,详略有致地进行讲述。

教学难点:激发和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融入写作。

教学准备:要求学生预习课文,解决字词障碍。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由人类的起源导入,引出神话出现的原因——古代人类由于生产力低下,知识贫乏,所以原始人便通过幼稚的想象,把自然力想象化、人格化,并依照人类的英雄形象,创造出很多动人的神话故事,我国就有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它就是——女娲造人。

(生回答,师板书课题。

)二、阅读《风俗通》进行思考,引出学习的第二个目标——应根据写作中心安排文章的详略。

1.请学生朗读《风俗通》,其他同学思考《风俗通》中分为了几层意思。

2.学生回答分3层意思的缘由。

3.师问:如果老师就以《风俗通》为材料,让你去扩写成一篇文章,题目为《女娲造人》,我们应该着重写哪个层次呢?为什么?4.生回答,引出目标二——在进行文章扩写时,需根据中心选择重点描写的部分,做到详略得当。

5.师板书:根据中心,详略得当。

三、通过课文与《风俗通》的比较,找出扩写的内容,总结扩写的方法。

1.师引导:我们知道了应该在哪个方面进行详细描写,但是我们应该如何去扩写呢?应该从哪些方面进行着手呢?让我们进入课文,看看作者袁珂是从哪个方面着手,进行扩写的。

请同学朗读课文,然后将课文和《风俗通》进行对比,回答老师的问题。

2.进行朗读比赛(每小组推荐一个同学进行朗读,要求读准字音,带有感情)。

师生共同评分。

3.学生总结出课文进行扩充的方面。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4.师总结并板书:情节具体化,人物形象化。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女娲造人导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女娲造人导学案[新人教版]

23.女娲造人一、预习案1、预习目标(1)学会本课“藤、添、娲”等10个生字。

掌握“管理、果然、终止、未免”等词语的用法,并能模仿造句。

(2)掌握神话的特点,体会想象在神话中的作用。

(3)使学生理解女娲身上所寄托的人类母亲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思考自身来源,珍爱生命。

2、预习要点(1)预习重点生词并做好标记。

(2)阅读课文,能够简要概括文章各段段意。

3、达标练习(1)解释下列词语:澄澈:。

幽光:。

灵敏:。

绵延:。

莽莽榛榛:。

神通广大:。

(2)女娲为什么要造人?(用课文内容回答。

)(3)女娲是怎么样造人的?二、探究案1、要点回顾第一部分(1):交代故事的起因。

开天辟地后,万物具备,世界上没有人类。

第二部分(2——12):写女娲造人的过程。

第三部分(13——15):写人类广泛出现在世界上。

第四部分(16——17):写女娲把人分成男女,叫他们自己创造后代,使人类代代延续。

2、问题展示①朗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层次。

②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

③女娲造出来的人是什么样的呢?④女娲的慈爱、辛劳与不懈努力不正是一位勤劳、智慧、伟大的母亲形象吗?⑤故事中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的“人”性?3、方法总结小组间讨论预习的收获,选一名同学课上做总结汇报。

4、拓展交流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

B.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C.谈起围棋,这孩子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连专家都惊叹不已。

D.邓稼先被张爱萍将军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参考答案达标练习(1)清澈透明。

昏暗的亮光。

反应快,机灵敏捷。

延续不断。

草木丛生的样子。

有无所不能的力量,后指极其高明的本领。

(2)她看到周围的景象感到十分的孤独,当她走到池水旁时,照见了自己的面容,看到自己的影子,忽然灵机一动,就想到了为什么不造和自己一样的生物呢。

于是人类就诞生了。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比较阅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的作用。

2、探究阅读,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3、拓展阅读,试运用创造性想象扩写神话。

教学重点1、体会神话故事中想象的魅力。

2、把握想象的特点,尝试运用大胆合理的想象。

课前准备学生: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教师:相关资料与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大家喜欢神话吗?你们熟悉的神话都有哪些?(生答:盘古开天辟地、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夸父追日……)那么这些故事是不是真有其事?明明明白这些并不存在,可我们听起来还是觉得津津有味,为什么?(生答:故事趣味、神奇,有神秘色彩,想象奇特……)确实如此,神话故事当中有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情节,瑰丽的色彩,以及奔放的情感。

它表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天真”,具有“永久的魅力”。

今日就让我们一齐走进奇妙的神话世界,感受一下女娲抟土造人的神奇。

二、比较阅读,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的作用。

1、请大家把书打开到153页,齐读课后习题下头的词语。

然后小声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①将课文与课后《风俗通》中的短文比较阅读。

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②比较后筛选,课文中哪些情节更能体现作者的想象力?有感情地读一读。

2、小组交流后明确:①大多数同学更喜欢课文。

袁珂的《女娲造人》是根据《风俗通》中的两则短文改编的。

《风俗通》中的短文想象大胆,情节较简单,是故事的骨架。

袁珂的《女娲造人》在此基础上,想象更丰富,情节更具体,使得故事血肉丰满。

②更能体现作者的想象力的情节,如:女娲造人的动机、造人的过程、人类诞生后的喜悦感、女娲的喜怒哀乐……挑出语段品读,着重体会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3、给大家提高点要求,能不能用你的口头语言,再现这个生动趣味的故事?讲故事:选择自我喜欢的情节讲述,尽量投入感情,表述连贯,力求生动。

说明:同位之间合作,互相讲述;推荐两三个同学当众讲述,鼓励借助肢体语言表现。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女娲造人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想象丰富的神话,作者以大胆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人性化的扩写,再现女娲造人的整个过程,使得这个古老的传说充满生活气息。

全文浅显易懂,能够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复述故事情节,并透过与《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比较理解神话中联想和想像手法的运用。

然后让学生品味文中想像语段,从中感悟出人类诞生的一种喜悦感,最终体会到神话的潜力。

为了开拓学生视野,能够让其在课后收集一些人类诞生说的不同说法,让学生明白神话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学习目标:1、知识与潜力目标:让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复述故事,理解文中联想和想象运用,并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并能加以想像的训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文中对于人类诞生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学习重、难点:1、体会文中大胆而新奇的想像。

2、感悟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课前准备:1、熟读课文,熟悉故事情节。

2、你明白人到底是从哪儿来的?(要求学生收集有关人类诞生说法)教学方法:课堂上要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采用讨论法。

教学课时:1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从古到今,对于“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搞笑话题,人们展开了丰富想像与严密推测,猜想着人类诞生。

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先谈谈你们了解了几种人类诞生说法?(同学们能够用简短的语句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阐述给大家,如:伊甸园说、女娲造人、海猿说、外星人说……)这天,我们来看看我国远古时代的人们对人类诞生的看法《女娲造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情节。

2、让学生仔细品味课后练习一中《风俗通》里两则短文,然后请一学生复述课文故事情节,其他学生边听边在课文中划出短文中所没有的资料。

3、请学生评定复述者优缺点,补充遗漏处。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女娲造人》教学案新人教版1

2016年秋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女娲造人》教学案新人教版1

23 *女娲造人【导学目标】1.复述故事情节,体会本文联想与想象手法的运用,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2.体会本文中所洋溢的对人类诞生的喜悦。

【课时计划】2课时教法指导:1.自主学习让学生围绕步骤一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三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三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不能独立完成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大家喜欢神话吗?(喜欢)你们熟悉的神话故事都有哪些?(学生回答)这些故事是不是真有其事?(不是)明明知道这些是不存在的,可我们听起来还是津津有味,为什么?(故事有趣、神奇,有神秘色彩,想象奇特……)确实如此,神话故事中有丰富的想象、奇妙的情节、瑰丽的色彩以及奔放的情感,它表现了“人类童年时代的天真”,具有永久的魅力。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神话世界去感受女娲造人的神奇。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生难字词(1)字音开辟.(pì)女娲.(wā)莽莽榛.榛(chēn )揉.(róu)崛.起(jué) 澄澈..(chéng chè) 掺.和(chān)(2)词义生气蓬勃: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蓬勃,旺盛的样子。

兴高采烈:兴致高,情绪热烈。

采,神采,神色。

疲倦不堪:形容非常疲乏到难以忍受的地步。

堪,忍受。

2.作者名片袁珂(1916-2001),四川新都人。

神话学家。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3 女娲造人导学案1 新人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3 女娲造人导学案1 新人教版(2021学年)

(2016年秋季版)甘肃省定西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 女娲造人导学案1 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年秋季版)甘肃省定西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 女娲造人导学案1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年秋季版)甘肃省定西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3 女娲造人导学案1 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23课《女娲造人》学习目标1. 通过复述故事情节,并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2.引导学生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3. 指导学生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学习重点1.大胆而新奇的想像.2.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学习难点理解本文联想与想像手法的运用,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学法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复述故事情节,体会文中感情。

知识准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神话故事的特点知识。

备课组补充预习指导1.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2.有关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在奇幻的神话世界里,有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有对月流珠的在岸鲛人……那么,人,是从哪里来的?对这个有趣的话题,今天我们再看看远古时代的人们是如何理解的。

1.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像手法的运用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情节。

学习流程任务导学②让学生复述课文故事情节,待复述完后,讨论整理归纳,看看课文中丰富了哪几个情节.2.讨论:a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的吗?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b你也发挥自己的想像,对女娲造人的动机、经过做另一种推测,说给大家听听.(女娲造人的情节显然是想像的,要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白,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人的诞生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

人教版(2016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女娲造人教案

人教版(2016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女娲造人教案

女娲造人教案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2.学会品析重点语句,感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3.培养学生用感恩的心来对待周围的一切。

教学重点1.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的体会2.心怀感恩一、导入本文体裁?——神话。

你还知道哪些神话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

如《嫦娥奔月》《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盘古开天辟地》《哪咤闹海》《精卫填海》《刑天舞干戚》·····今天来学习一则神话叫《女娲造人》,作者袁珂。

(教师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1、给下列有下划线的生字词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Wa jimo peng chanhuo mu女娲寂寞蓬勃掺和模样Chengche rou tan澄澈揉团泥潭 miányán 枯téng绵延藤2、根据意思写出成语。

神通广大:比喻有强大的本领可以自由发挥。

赞美很好很强大。

眉开眼笑:眉头舒展,眼含笑意。

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莽莽榛榛:草木丛生的样子。

兴高采烈:心情很愉快;兴致很高。

分别找三个组的三个同学,看哪一组表现最好。

其他同学在作业本上写。

写完之后同桌交换,检查。

完了给黑板上的同学检查。

将错的字词在空白处多写几遍,没错的,再读一读加深记忆。

三、整体感知在初看到这个课文标题《女娲造人》的时候,大家最想了解有关女娲造人的什么?众说纷纭:女娲是谁?为什么造人?怎么造人?造的人是什么样的?人是怎么来的?大家是问题真是不少,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勤学好问才有收获。

女娲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创世女神,又称“娲皇”,是华夏民族人文先始。

女娲人首蛇身,一日之中七十化变,以黄土仿照自己抟土造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并建立了婚姻制度;后因世间天塌地陷,于是熔五色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留下了女娲补天的神话传说。

关于人类的起源的问题,我们这节课解决不了,人类的起源现在还没有科学的解释,不过有很多假设,有进化说,海洋起源说,外星人说等,这些假设还要等你们以后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解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艺文类聚》卷一引《三五历记》)
(2)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肤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绛史》卷一引《五运历年记》)
③目前一个包括生命生态学家、哲学家、律师和伦理学家等组成的小组对“人造生命”这一命题进行论证。但有一点共识已经达成,那就是他们都认为,该项实验已经可以证实,
④不管怎样,一个可怕的前景已摆在人类面前:往试管中加小条条的基因,最终这些化学物品却成了活生生的生命,甚至就是人类本身。
1.题目中的“造”字可用一个新近产生的词来诠释,这个新词是克隆。
而第2个讨论题,是让学生锻炼自己的想像力,合理即可。)
拓展
延伸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
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
①在美国马里兰州的洛克维里市有一个神秘的机构——基因研究院(TIGR)。这是一个专门收集研究人类基因的地方 。据科学家估计,人类大概 有8万余条基因。这显然是个很庞大的数目,但这8万余条基因有多少是多余的废基因呢?剔除废基因后把有用的基因留下再经组合,人类就可以“造”出来了吗?TIGR主席克莱尔·费拉斯特领导的小组努力的方向正是如此:在试管中制造生命。
第23课《女娲造人》
学习
目标
1.通过复述故事情节,并激发学生探求未知领域的欲望。
2.引导学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受文中所表现的喜悦之情。
3.指导学生初步了解神话故事的特点。
学习重点
1.大胆而新奇 的想像。
2.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
学习难点
理解本文联想与想像手法的运用,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学法
指导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复述故事情节,体会文中感情。
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情节。
②让学生复述课文故事情节,待复述完后,讨论整理归纳,看看课文中丰富了哪几个情节。
2.讨论:
a女 娲造人的具体过程是真的吗?你怎样理解这种写法?
b你也发挥自己的想像,对女娲造人的动机、经过做另一种推测,说给大家听听。
(女娲造人的情节显然是想像的,要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白,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人的诞生做出科学的准确的解释。但是,人类又想要探求自身起源, 所以,只好借助于想像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像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试想,没有了这种想像,还有神话故事的存在吗?这种想像体现了远古时代人们那种强 烈的探求欲望。今天的社会 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但仍有广阔的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寻,去研究 ,所以,这种想像力、创造意识,都是我们今天仍迫切需要的。
学习小结
女娲造人,体现了人类可贵的创造力与探求精神,也使我们感受到生而为人的自豪。今天,我们面对的广大世界,依然有许多未知领域,等待我们去探 求,去追索,去感受那种创造成功的喜悦。
作业布置
下面是盘古开天辟 地的古代神话故事,借助工具书读懂原文,然后将它改写成现代汉语。改写 时,可以发挥想像,增加细节描写,进行形象刻画。
2.第③段画波浪线句子的含义是什么?人和其他生命不是上帝创造的。
3.从文章内容来看,美国科学家在基因研究方面取得了怎样的进展,作者对美国科学家闭门造人持什么态度?
往试管中加入一条条有用的基因就可以创造出活生生的生命。作者认为利用基因创造生命对人类来说是一个可怕的前景。
达标检测
《配套练习册》“读写思考 ”和“限时练习”两个环节内容。
②为了证明废基因的存在,他们选择了一种寄生虫 ,该虫共有470条基因。他们把基因一条条剥离,结果发现有170条是多余基因。也就是说,只要把有用的那300条基因一一加入试管,就可能“人造”出一条有生命的寄生虫:“这是多么美妙而危险的禁区!我们必须停止实验。我们必须等待伦理学家 拿结论。”TIGR老板克莱格·文特下令暂停在实验室制造生命的研究。
(3)先儒说盘古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古说盘古氏喜为晴,阴为怒。——(《述异记》)
课后
反思
知识
准备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神话故事的特点知识。
备课组补充
学习流程
预习指导
1.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2.有关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
任务导学
在奇幻的神话世界里,有隔河相望的牛郎织女,有对月流珠的在岸鲛人……那么,人,是从哪里来的?对这个有趣的话题,今天我们再看看远古时代的人们是如何理解的。
1.复述故事情节,理解本文联想与想像手法的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