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学交往空间及其环境构成研究

合集下载

中学生人际关系及其环境营造

中学生人际关系及其环境营造

中学生人际关系及其环境营造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

在学校,每个学生都是学校群体的一员,学生个体心理的发展与学习活动,都是通过学校群体,并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进行的。

人际关系是在人际交往中形成和发展的,在交往中,每个人的人际反应倾向可以有不同,这与人的认识及交际环境有关,也受到人的个性差异的影响。

中学生还处在思想品格和世界观形成的阶段,因而,中学生人际关系的改善,人际关系心理的成熟,仰赖于学校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的影响。

可以说,中学生人际关系的优劣与否,成了影响学校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而营造良好的学生人际关系环境,成了学校十分重要的工作。

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城市中学生的生源状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有这么几个特征:1.几乎都是独生子女;2.单亲、父母离异家庭的子女增加。

3.下岗、双下岗职工家庭的子女增加。

以我校1998年录取的初一年新生为例,在全部三百五十个新生中,后两种情况的学生有一百一十二人,占近三分之一。

由于家庭构成/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现在的学生具有了明显时代烙印的个性特征:由优越感而产生的自以为是,却又经受不了某种挫折,因而优越感的背后是不易容忍,是脆弱;或由孤独感而产生的排他性格,敏感、孤独,而孤独感的背后是难以融入人际关系环境。

1998年上半年我校心理教育课题组对初二、高一、高二206名学生进行了心理问卷调查,其中涉及到中学生人际关系的问答反映了一定的问题:如关于“中学生心目中的理想教师”:学生在答卷中要求“宽容”的占%,高居首位,关于“中学生择友的标准”:选择“真诚”的占%,“理解”的%,二者相加%。

以上表明,学生多数在师生关系上首选“宽容”,生生关系选择“真诚”、“理解”,反映了学生对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的追求,比较符合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需求。

反过来看,影响学生心理的,可能与人际关系环境的不和谐有关。

如学生对问卷中问及的“造成中学生心理紧张的内容及因素”的回答,也很能说明问题:如关于“造成心理紧张的内容”:回答属于学习的%,“人际关系”的%。

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研究

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研究

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它涉及到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和发展。

以下是关于中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些研究:
1. 人际关系状况:研究发现,中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一定的困扰和问题。

一些研究发现,超过一半的中学生存在人际交往问题,如与同学、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不畅、关系紧张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可能会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2. 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中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常常与心理健康问题相关。

例如,有研究发现,中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与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 人际交往能力:中学生的社交能力对其人际关系的质量和心理健康都有重要影响。

研究发现,社交能力强的中学生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心理压力。

因此,培养中学生的社交能力对于提高其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水平至关重要。

4. 人际交往的策略:在中学生的人际交往中,一些特定的策略可以有效地提高其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质量。

例如,主动沟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原谅等策略都可以帮助中学生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

5. 家庭因素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家庭环境对中学生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有重要影响。

例如,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等因素都可以影响中学生的社交能力和人际关系。

综上所述,中学生的人际交往是一个复杂的课题,需要更多的研究和实践探索。

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该关注中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来促进中学生的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发展。

高校校园交往空间研究

高校校园交往空间研究

高校校园交往空间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研究和探讨高校校园交往空间的设计、功能、影响及其优化策略。

交往空间作为高校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交活动,还直接影响着校园的文化氛围和整体环境。

因此,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高校校园交往空间进行全面分析,以期为我国高校校园规划建设和优化改造提供有益参考。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采用文献综述、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等多种方法。

通过文献综述梳理国内外关于高校校园交往空间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通过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深入了解高校校园交往空间的实际情况,挖掘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通过比较研究和综合分析,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和建议。

在研究内容上,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阐述高校校园交往空间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功能,明确研究范围和对象;分析高校校园交往空间的布局、设计和使用现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再次,结合实例和案例,对比分析不同高校校园交往空间的优劣和特色,总结成功的经验和教训;提出高校校园交往空间优化改造的原则、目标和具体措施,为我国高校校园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高校校园交往空间的规划、设计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推动高校校园建设的不断发展,为学生创造更加舒适、便捷、富有活力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文献综述高校校园交往空间作为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逐渐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交往空间不仅是学生、教职工进行学术交流、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更是校园文化形成和传播的重要载体。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本文发现,高校校园交往空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空间规划、功能定位、文化意义等方面。

在空间规划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高校校园交往空间应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开放性指交往空间应便于不同群体之间的交流,多样性则强调交往空间应满足多样化的活动需求,灵活性则要求交往空间能够适应不同时间和场合的变化。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中学教学楼公共空间交往性研究

基于环境行为学的中学教学楼公共空间交往性研究

但若加入抽象 的视 角就可 以解决 时 间维度 的难题 , 而 其抽 象 南加大 、 德 国汉堡学院等大学 。直到柏林 犹太博 物馆 的建成让 他 仿 ,

炮而红 。 开始有机会接手世界各地 的实 际项 目。
再 到具 体的过程 即是创新 变革 的过 程。也就 是说类 型 为创新 提
供 了物质基础。
1 里伯 斯金 生 平与成 就
在 建筑 领域 , 它 并不 是 里伯斯金 1 9 4 6年 出生于波兰的罗兹城 ( 见图 1 ) , 7岁时全 家 在现代西方思想 中 占有非 常重要 的地位 , 而是一种认识和 思考 的方式 。类型学 的逻辑 过程 相继迁家至 以色列和美 国。他 自小音乐 造诣颇 高。之后 , 他转 型 阐述如何设计 , 具体一 抽象一具体 ” _ 2 J , 如 果缺 少 中间一 步将 会是 刻 板 的模 成为建筑师 , 但 一开始 只从 事理 论研究 , 他 曾任 教 于哈 佛 、 耶鲁 、 是“
第三幕中只有少量 念 白且没 有谱 曲。这部 歌剧 的魅力 也就 在 于 它的“ 未完成 ” , 念 白中断处 的无声超 越 了任何音 符 、 曲调 所能 表 如今 , 里伯斯金 已成 为“ 全 球最 炙手 可热 的建筑 师之一 ” , 他 达的境界 , 是 这种“ 空缺 ” 深深 地打 动了里 伯斯金 , 形 成 了在犹 太 的作 品有柏林犹太博物馆 、 曼彻 斯特帝 国战争博物 馆 以及震 惊全 博物馆“ 虚空” 空间 的理念 ( 见图2 ) 。
[ 1 2 ] 陆 超. 大学教 学楼 交往 空 间设计 的量化研 究 [ D] . 广 州:
转译下 , 这一符号被放大成灾难 的解码 , 并 且把博物馆设计成一个
锯齿状的裂缝 , 好 比一个即将引爆城市导火索的霹雳M ( 见图 3 ) 。 华 南理工大 学, 2 0 0 6 .

中学教学楼内部交往空间特性的初探

中学教学楼内部交往空间特性的初探

二、灯光音响
二、灯光音响
灯光音响是教学楼内部交往空间的灵魂。适宜的照明可以营造出舒适的学习 环境,减轻学生的视觉疲劳,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而音响设备则能确保学生在 享受彼此交流的乐趣的同时,不会受到噪音的干扰。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些 因素,采用环保、节能的照明设备,以及高质量的音响设备,打造出一个宜人的 交流环境。
四、墙面色彩
四、墙面色彩
墙面色彩是教学楼内部交往空间特性的一个关键元素。不同的色彩能给人带 来不同的心理感受,对空间氛围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柔和的色调 可以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氛围,让学生在学习和交流过程中感到放松;明亮的色 调则能带来积极、向上的情绪,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因此,设计者应根据 教学楼的使用性质和目标受众,选择适当的墙面色彩,以促进学生的学术交流和 成长。
三、家具布置
三、家具布置
家具布置是教学楼内部交往空间特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舒适的家具不仅可以 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还能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例如,设计者可以根据实际情 况,选择合适的沙发、桌椅以及图书资料等家具,以满足学生在学习、交流等方 面的需求。同时,家具的摆放位置也能影响交往空间的氛围,比如将家具摆放成 组团式,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六、总结
六、总结
该中学教学楼的建筑设计充分体现了现代化、绿色环保的理念,既满足了教 学需求,又注重了环保和人文关怀。相信这座建筑将成为该中学的一道亮丽风景 线,为师生提供一个舒适、安全、健康的学习环境。
谢谢观看
二、高层教学楼内部公共交往空 间的设计原则
二、高层教学楼内部公共交往空间的设计原则
1、空间宽敞与环境舒适在高层教学楼的公共交往空间设计中,首先要确保空 间宽敞,光线充足,温度适宜。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宜人的交流环境。 此外,适当的绿化和装饰也是营造舒适空间的重要元素。

交流空间,报告

交流空间,报告

调查各校教学区交往模式现状交往模式1:一个人空间的模式通过观察以及作为在校学生的切身体会,其交流的主要形式有形式:或放声朗诵,或悠闲散步,或静寞思考。

例如常可以看到的场地有:新科12号楼后,河师大图书馆前宽敞处,新乡各大高校的小树林,以及环境优美的湖畔其环境绝大部分是与自然环境,周围绿化景观相结合的,空间较为开敞。

交往模式2:两个人的交流空间模式此种在教学区的主要交流形式有(1):朋友间的畅聊谈心,文娱互动或进行一些体育活动,(2)同学间课业讨论,师生间的“答疑解惑”。

而他们的这种交流空间主要集中在:教学楼连廊节点处,或教学楼内较隐秘的场所,或空间较为开阔的羽毛球场地。

以及答疑解惑所需要的教室,自习室等。

其空间尺度则是开敞与窄小兼具的。

交往模式3:多于三人少于一个班的模式此种教学区的主要交流模式形式:文体活动,班会,团课等。

而其场地空间主要有:教室,或室外草地。

其空间尺度一般是封闭或开敞交往模式4:公共共享交流模式此种教学区的主要交流形式不仅是人与人的直接交流,如集会演讲等开放性交往活动,还包括各系间的信息交流,图文交流等,主要依靠的场地有活动室,展厅,展廊,例如各校的阶梯教室,教学楼内一层,教学楼前交流空间尺度:修整建议:现阶段形式过于单一传统,可作适当分割空间,以及装饰改造。

交流空间尺度方面交往模式1建议:校园交往空间很难具有单一的功能,如走廊,楼梯间,门厅,其主要功能是交通空间,但在使用过程中人们在此停留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建议在设计时考虑在此的舒适性、合理性,能够提供全时的,专有的,供部分学生静思,交流的的私密性空间。

交网模式2建议:大学生交往具有随机性,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且喜欢广交朋友,上课前的偶遇,下课后的通行都肯能引发一次信息交流,这时就需要便捷的交通引致舒适的空间,同时考虑在此建立生动活泼的环境,让学生间、师生间能再课外自由交往,平等交往。

校园内的中心广场公共性集聚性较强,但也要适当通过花坛,台阶树木矮墙等围合成私密性较强的小空间,以供两三人能安静的在此聚集。

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研究成果

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研究成果

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研究成果
中学生人际交往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许多研究者都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以下是一些中学生人际交往的研究成果:
1. 中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一项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感到满意,但也有一部分中学生存在人际关系问题,如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孤独感等。

2. 影响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因素:研究显示,影响中学生人际关系的因素有很多,包括个人性格、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网络社交等。

其中,个人性格中的自卑、内向、社交焦虑等会影响中学生的社交能力,而家庭环境中的父母教育方式、社会环境中的文化背景等也会影响中学生的人际关系。

3. 中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显示,中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相反,不良的人际关系可能会导致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加剧。

4. 如何改善中学生的人际关系:研究显示,通过培养中学生的社交技能、提高自我认知、加强家庭和社会支持等措施可以有效改善中学生的人际关系。

此外,学校和家长也应该为中学生提供更多的社交机会,促进中学生的人际交往。

总之,中学生人际交往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来解决。

希望这些研究成果能对改善中学生的人际关系提供一些启示。

浅谈岭南校园交往空间的营造

浅谈岭南校园交往空间的营造

浅谈岭南校园交往空间的营造摘要:本文以增城市石滩中学工程项目为例,采取以人为本的设计手法来彰显学校的文化气息,探究校园交往空间在实际工程项目中的构成形态及展现属性,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实例的价值。

关键词:教育建筑;交流空间;传播媒体;工程概况及项目思考增城市石滩中学工程项目位于增城市石滩镇“退二进三”园区,基岗村以西,横岭村以南,东临增滩路,西临增莞深高速。

基地内有自然山体,谷地及水塘,环境资源丰富,交通便利。

结合用地现状山体及水体,贯彻生态、文化与高效原则,力求营造出一个环境优雅、高效节源、求真务实的校园空间。

坚持建筑布局与设计具有时代感与东方地域性,并充分体现面向21世纪的生态特点、科技内涵、现代景观和传统文化的融合。

本项目贯彻三大设计原则:以绿色生态为本的设计原则、以院落空间为本的设计原则、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力求营造出一个环境优雅、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校园人文景观空间。

现代教育建筑不应是仅有教学功能的单一场所,而是融合教学、交流、生活、成长的复合型场所。

教学交流的场所也不应限制在教室,而是散布在整个校园。

交往空间作为承载教育交流的空间载体,如何将交往空间融入整个校园规划空间肌理将是本项目设计研究的重点。

规划设计1.设计构思:●基地设计构思:依山就势,因地制宜。

本项目充分尊重现状自然地貌,保留西、北两座山丘及西面水塘。

以此为景观节点将绿轴渗透至校园内部,一方面利于降低规划路的噪声干扰,另一方面利于营造丰富的交往空间。

为保障校园内外生态脉络的完整性与连续性,本项目将原地貌散布的绿植集中布置在新校园庭院,降低原始生态网络的折损率,同时通过化整为零的设计手法疏密有致布局校园建筑,提高土地有效利用率。

结合中水回收、可再生源利用,智能化系统,太阳能利用等绿建措施打造二星绿色建筑,呼应以绿色生态为本的设计原则。

●空间设计构思:“轴”“心”相间,环环相扣。

本项目遵循“一心两轴四片区”的规划思路。

以图书馆为核心,布置南北、东西两条校园主轴,将场地划分为教育区、生活区及两个活动区四大片区。

中学教学楼内部交往空间设计分析

中学教学楼内部交往空间设计分析

Building & Science︱120︱2017年8期中学教学楼内部交往空间设计分析母 丹中煤科工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 400016摘要:在整个教育活动中,中学阶段可以说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在中学学习过程中,良好的人际交往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同时还能实现校园中信息的流通,促进学生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而中学中的教学楼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中心和主要场所,在对内部空间进行设计时,应该重视交往空间的布局和规划,从而保证教学楼内部空间的合理性,达到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中学;教学楼内部;交往空间设计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8465(2017)08-0120-01在学校中,教学楼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所,所以教学楼不仅是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互相交流和和沟通的重要空间。

目前我国中学中教学楼的设计已经趋于成熟,但是如何有效利用除教室外的其他空间,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和交往环境依然是中学教学楼内部设计的重要问题。

教学楼建筑作为学生的主要学习场所,良好的交往空间能够为学生们互相交流的良好环境,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通过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可以分享学习经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1 中学教学楼内部交往空间设计的特点中学阶段的学生大多以课堂学习为主,所以主要的交往活动大部分发生在课间活动中,其中既有于几个人打闹嬉戏或者自由交谈的小规模活动,又有以打电话或者上网为主的单个人活动。

主要的交往形式比较简单,都是以娱乐或者放松为主,比如聊天、向远处眺望等,能够更好的缓解学习带来的紧张感。

2 中学教学楼内部交往空间的设计2.1 教室周围空间的设计在教室之间可以设置一定的交往空间,主要表现形式是在教室外设置阳台,这一交往空间的设计具有不宜被干扰,使用率高的优点,但是也有明显的缺点主要表现为用途单一,占用较大空间面积。

2.2 走廊交往空间的设计走廊作为主要的交通因素是学生经常使用也是容易到达的地方,所以在中学教学楼中走廊成为交往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走廊设计其宽度一般是内廊不得小于2.5米,外廊不得小于1.8米,但是这个宽度只能满足教学楼内部消防疏散能功能,如果想要将走廊作为作交往空间的主要场所,其宽度应不得低于3米才能满足需求。

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题中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及对策研究

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题中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及对策研究

社会综合实践活动课题中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及对策研究开封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审评书课题名称中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及对策研究负责人姓名张巧霞负责人所在单位开封市祥符区实验中学通讯地址开封市祥符区实验中学填表日期 .4.13开封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一、简表二、课题设计论证三、完成课题的条件和保证(一)已取得相关研究成果的社会评价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由张巧霞老师撰写的《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获得河南省论文二等奖。

主要社会和专家评价:我校一直是家长示范学校,注重德育工作的实施和落实。

近几年来,,北京师范大学对学校各项工作进行一系列的参与和指导;学校积极组织青年教师进行班级管理工作的探索与创新,对此,社会各届有较高的评价。

主要参考文献:1. 《青少年心理治疗指导计划》第三版美琼斯玛中国轻工出版社2.《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程方平学苑出版社3.《人性的弱点》美卡耐基成功之路丛书4.《现代社交礼仪》张岩松清华大学出版社5.《礼仪训练》李荣建、宋和平编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6.《实用礼仪教程》李莉中国人民大学7.网络资源中国文明网http:/中国礼仪网http:/(二)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本课题组核心成员由骨干教师和专业教师组成,具备良好教育教学理论与信息技术素养,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年龄在30—40岁之间,有足够的精力保证课题的顺利完成,成员结构比较科学、合理,有助于各方面信息的交流和整合。

近几年来各成员积极参加教学教改,并在各级论文比赛及市教科所论文、案例比赛中屡次获奖。

课题负责人:张巧霞 1977年生,本科学历,中学一级语文教师,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语文教学中的小组合作》获省级论文二等奖,县级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县级新长征突击手,市级优质课一等奖。

时建东:1981年生,中学一级语文教师,诗歌《愿为你留香》国家级三等奖,县级骨干教师,市级优秀班主任。

赵玉君:1984年生,中学二级语文教师,论文《鼠标下的道德教育》获市级一等奖,中学生作文能力大赛市级优秀辅导教师,县级优秀教师。

中学生人际交往过程的研究个人研究过程综述

中学生人际交往过程的研究个人研究过程综述

中学生人际交往过程的研究个人研究过程综述中学生人际交往过程的研究个人研究过程综述
本次研究着重于中学生进行人际交往过程的研究,主要为了探究中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背景、行为机制及其影响因素。

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中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背景:随着社会发展,中学生的社会实践越来越频繁,从而导致中学生的人际交往也在发生变化,应付异性恋时代中的人际交往变得尤为重要。

在这种背景下,中学生必须根据自己的属性和特点,正确地发挥自己的能力,积极参与和他人的交往,以及更好地获得成功。

2、关于中学生人际交往的行为机制:中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接触到外部的新知识,也带来对自身的认知变化,改变了他们的人际交往方式,如以言传身教的教学方式,引导他们从被动交流走向主动交流,以学习行为的方式开展人际交流,以此来激发学生自身学习的热情,有效地完成他们的人际交流。

3、关于中学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中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心理因素,教育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心理支持等各方面都可能影响中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导致他们在进行人际交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表现。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旨在了解中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背景、行为机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中学生在进行人际交往过程中提供一个正确的方法,有助于提高中学生在进行人际交往的能力。

我国学生生活区建筑交往空间设计与营造

我国学生生活区建筑交往空间设计与营造

我国学生生活区建筑交往空间设计与营造摘要:随着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化时代,现代高等教育重视素质教育,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不仅是知识框架,更重要的是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社会生活中的人格修养。

高校学生生活区提供了学生集体生活的可能。

研究高校学生生活区交往空间的设计与营造,有利于在学生生活区中诱发多种交往活动的发生,让学生博采众长、锻炼能力,促使人才培养的完成。

关键词:高校学生生活区;交往;交往空间现代教育不仅向学生传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生活与教育不可分离,把课内课外的教育结合起来,可以增强教育的活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高校中,学生生活已成为高校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交往活动是学子生活学习与成长过程中重要一环。

在高校中,学生间的交流会发生在课室里,但更多地会发生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研究高校学生生活区的交往空间的设计与营造,就是研究在学生生活区内为学生的交往行为提供优良的物质场所,让存在、交流与思想在这里自然地发生,提高交往活动的频率与效率。

高校学生生活区建筑内部的交往空间是学生生活区整体交往空间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生活区建筑内部的交往空间与其他的交往空间相比较,有其自身的特点:首先使用者到达建筑内部交往空间最为便捷,而且使用者较为固定;再者建筑内部交往空间属于建筑内部,可以不受季节气候的影响,为学生提供交往场所,学生对其的归属感最为强烈;最后,建筑内部交往空间与整体建筑物密不可分,交往空间的质量会影响到整个建筑的使用。

学生生活区建筑内部交往空间的质量对使用者的交往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高校学生生活区建筑内部的交往空间主要包括两方面: 公共性质建筑内部交往空间与学生宿舍内部的交往空间。

(一)公共性质建筑的内部交往空间在高校学生生活区公共性质建筑的内部交往空间中通常发生的是综合性的交往活动,这就要求学生生活区公共性质建筑的内部交往空间应该具灵活性与综合性,便于多种功能的使用。

在高校学生生活区中的公共性质的建筑一般包括有:学生食堂、学生活动中心以及商业服务设施。

中学学生社会适应与交往指导

中学学生社会适应与交往指导

中学学生社会适应与交往指导社会适应和良好的交往能力是中学生发展过程中必须学会的重要技能。

中学时期,学生经历了从小学到中学的过渡,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面对更复杂的社会关系和挑战。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积极的社会互动能力。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中学学生的社会适应问题,并提供相应的交往指导。

一、适应中学新环境进入中学,学生需要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学校的规模扩大,学科增多,师生关系也变得更加疏离。

此时,学生需要逐渐适应较为自由的学习方式,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他们需要与不同班级和年级的同学相处,建立新的社交网络。

为了适应新环境,学生应积极参与班级和学校活动,了解学校的学习和其他资源。

与教师和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参与集体学习和合作项目,这将有助于他们逐步融入新的环境。

二、积极参与学校生活积极参与学校生活是中学学生社交能力的重要一环。

学生可以报名参加学校的社团、俱乐部和学生会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他们可以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并培养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另外,学生还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课外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晚会等,通过这些活动展示自己的特长和才能。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社交能力,还可以培养自信心和个人价值感。

三、倡导积极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中学生的社会适应至关重要。

在与同学相处过程中,学生应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差异,倡导和谐的人际关系。

树立友善的态度,尊重他人的观点,包容并接纳不同的意见。

不给他人贴上标签或进行歧视和排斥。

相反,积极与他人交流,建立互助互利的关系。

通过这种积极的交流和互动,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友谊的建立和发展。

四、提高沟通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有效交往的基础。

中学生应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并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

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要注意表达清晰、简洁,不造成误解。

与此同时,学生还应提高非语言沟通能力,如肢体语言、眼神交流等。

这些技巧对于提高沟通的效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更好地传达和理解他人的信息。

浅议学校交往空间的塑造

浅议学校交往空间的塑造
中 图分 类 号 : U9 4 1 T 8 .4 文献 标 识 码 : A
单位 , 学生公 寓交 往空 间 的层 次划 分为 : 间寝 室交往 空 间一 把 单
O 引 言
学校交往空 间既是校园规划 的中心区 , 又是校 园建筑 艺术 的 高潮空间 。校园 中心 区通常是师生 聚合量最 大 的地 方 , 担负着 它
以有效地利用 空间 。 绿地栽 植式 。可见 , 往空 间应是一 种动态 空 间, 交 在这 个容 易引 置 , 起交往 的场所里 , 可能 就发生了师生们生活 中特定 的重要事 件。
12 多 间寝 室交往 空 间设计 .
多间寝室交往空 问主要是促进 和满足寝室之 间的相互交往 ,
下 面以学校 中的学生 宿舍 和餐饮 楼 两方 面内容来 谈 学校 的
交往空 间。
1 学生宿 舍
随着社会经济 和物 质文 化的发 展 , 人们 在选 择居住 环境 时 , 必然会将心理要求 学 的迅速发展 和借鉴 国外学 生宿舍建设 的优秀范 例 , 为适应 现
代校 园生活 和建筑发展 的多样 性 , 目前 也 已经 开展 了对 这一领域 的重新探索和研究 。亲密 的同学 之 间心 心相印 的交 谈 、 良好 的室
出版 社 ,0 4. 20
[] 段 4
进. 空间研 究 1M] 南京 : [ . 东南大学 出版社 ,0 6 20 .
[ ] 彭一 刚. 1 建筑空 间组合论 [ . M] 北京 : 中国建筑 工业 出版 社 , [ ] 粱 骏 . 日 门” 5 昨 之“ 与今 日 道” ]南昌: 之“ [ . D 南昌大学 , 0. 26 0 19 9 8. [ ] 郑绍江 . 6 乡土 民居 室 内外 过 渡 空 间探 析 [ . 明 : 明理 工 D] 昆 昆 f ] 王 金 平. 2 山右 匠作 辑 录 [ . 京: M] 北 中国建 筑 工业 出版 社 ,

基于环境行为学分析中学教学楼公共空间交往性

基于环境行为学分析中学教学楼公共空间交往性

基于环境行为学分析中学教学楼公共空间交往性罗彬【摘要】针对教学楼内部交往空间设计,结合实例,以环境行为学为基础,在明确学生交往重要性及交往空间设计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围绕几项常见问题研讨解决与完善措施,为教学楼优化设计,发挥促进学生交往作用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建材与装饰》【年(卷),期】2017(000)029【总页数】2页(P88-89)【关键词】环境行为学;交往空间;问题;完善措施【作者】罗彬【作者单位】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贵州贵阳 5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44.2如今,学生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良好的协作和沟通能力,这是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

为对学生协作和沟通能力进行激发,有必要塑造适宜的交往空间,为学生展开交往活动提供场所和便利。

1.1 基本需求交往伴随人类一生,属于人类基本需求。

马斯洛通过长时间的分析与总结将人的基本需求划分成五类,之后又将其分成了八个层次,如图1所示,这些需求包括生理、安全、归属、自尊、审美、认知、自我实现与超越。

不同层次间既存在高低之分,还遵循一定顺序。

如同生物进化过程,想要实现更高层次的需求,就必须先满足低层次需求[1]。

在某种低层次需求满足后,往往会产生新的高层次需求,继而对人的行为进行支配,形成组织中心,调动驱动力。

基于此,可将此八种需求进一步分成两大类,将较低等级的视为基本需求,而较高等级的则视作成长需求。

对基本需求而言,它主要由心理与生理方面存在一定缺陷而产生,因此还可以称作匮乏性需求。

其中包含的每一个需求都无法在个体中得到满足,仅靠个人努力很难在外界得到满足,必须借助交往等手段实现。

因此,无论需求层次的等级,交往都是需求的根本,也是满足需求的重要举措。

1.2 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心理学家指出,交往是获取安全感最为快捷且有效的手段,如果一个人因为身处险境而感到无助与恐慌时,若能有其他人陪伴则会有效减轻恐慌。

中学教学楼内部交往空间特性的初探

中学教学楼内部交往空间特性的初探

习兴趣,互相分享学习经验,为学生们提供与他人轻松愉快的交流场所。在国外,中学
的交往空间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功能和内涵,如多功能开放空间取代由长外廊连接普通教
室的封闭空间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有一定的设计理论基础,而在我国现有的中 学建筑设计中,设计者一般不太重视其中的交往空间设计。研究中学教学楼在在设计中 的交往空间设计成为中学建筑设计的一个全新领域。在我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研究中 学教学楼中的交往空间如何通过空间形式、构成手法、材料质感、自然因素等多方面的 变化,为学生创造更有利于身心全面发展的教学楼内交往空间环境成为探讨的方向。
processing
of communication space.summarize its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methods of discipline
and
and
discusses briefly characteristics
design method under
(1)中学校园规划设计及建筑创作
(2)中学校园空间环境塑造 (3)中学校园文脉的延续与创造
(4)中学校园建设管理
(5)中小学廊空间的设计和研究 关于中小学建筑设计的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建筑研究所张宗尧、李志民等 教授的研究水平目前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八十年代初编写了《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 范》,在此基础上1987年出版了《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较全面地论述了我国中小学建 筑设计原理、步骤与方法等内容。2000年以后针对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对于学校建筑设计 的影响,开始从事适应素质教育的中学建筑设计的系统研究,先后发表了《中小学校建 筑发展及其动向》、《新型中小学校建筑空间及环境特征》,并指导完成了相关硕士论文 多篇。 从整个研究发展的状态来看,我国对交往空间的普遍性研究己经有了一些初步成 果,但研究中学教学楼中的交往空间设计还是一个比较新的课题。

交往空间——精选推荐

交往空间——精选推荐

交往空间本⽂运⽤环境⼼理学的研究⽅法⾸先对住区中⼼交往空间的性质及使⽤⼈群进⾏了初步研究分析,进⼀步总结了住区中⼼交往空间的设计原则及⼀般⼿法.并最终确⽴了建设具有功能复合性、领域性、层次性以及场所性的住区中⼼。

中⼼交往空间领域性场所引⾔环境⼼理学研究的是⼈与环境的相互作⽤,在这个相互作⽤中,个体改变了环境,反过来他们的⾏为和经验也被环境所改变。

它有两个⽬标:⼀是了解“⼈⼀环境”的相互作⽤,=是利⽤这些知识来解决复杂和多样的环境问题。

因此本⽂从环境⼼理学⽅⾯⼈⼿研究住区中⼼交往空间,以便使以后在此设计⼱有所启发。

1住区中⼼交往空间分析l住区中⼼交往空间的性质住区中⼼交往空间是属于住区中公共空间这⼀层次,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般可以为整个住医的居民所共享。

中⼼交往空间的设计应该促进功能的综合和多样化,满⾜居民活动的叫空重叠性要求.设置较丰富的服务活动设施。

在空间的处理上,要注意对周围的空间场所的吸引和渗透,还可以建⽴具有意向性的标志物,创造空间场所的⽂化韵味,增强居民的地域认同感。

l2住区⼈群活动特点住区中⼼的空甸环境应该是能满⾜并促进居民户外活动和户外交往的发⽣。

为此,有必要先分析⼀下住区公共空间⼱的⼈群活动特点,从⽽得出以下⼈群活动特点:(1)中⼼空间是居民进⾏较⼤规模户外活动的场所,如集体⼤型活动等。

在⽇常⽣活中,中⼼交往空间使⽤率最⾼的是早晨和傍晚。

(2)“⼩群”活动。

⾸先,以⽼年⼈的晨练为主的⼩群活动主要发⽣在早晨。

持续时间⼀般⽐较短。

其次,以散步和交谈为主的⼩群活动发⽣在中午与傍晚时分,持续时间⼀般较长。

因此,中⼼交往空间不仅应该为⼤规模的括动提供开敞的活动空间;同时还应该为⼩群进⾏较私密的活动提供适当的场所,这样的场所才具有较强的领域感,能够留得住⼈。

2住区中⼼交往空间设计⽅法住区中⼼交往空间具有公共的性质,它的位置⼀般位于整个住区的节点或中⼼地段。

有时结合住区的公北服务设施如社医活动中⼼,幼⼉园婶设置。

中小学建筑及学校交往空间的设计研究

中小学建筑及学校交往空间的设计研究

中小学建筑及学校交往空间的设计研究摘要:21世纪我国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改革,教育的普及导致中小学类型的建筑数量快速增长。

陈旧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与现代技术的发展相适应,教育形式由传统模式到开放模式的变革,教育空间也趋于更加开放,传统单一的建筑形态无法满足新时代青少年学生的使用需求。

学校的空间模式需要发生变化,打造以人为本的开放化的校园空间。

如何打造以人为本的开放化校园空间至关重要。

同时,对学生活动的空间环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应的交往空间在教育类建筑中就显得十分必要。

本文根据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和实际需求以及我国国情,针对交往空间的概念进行深入探讨,从室外交往空间、室内交往空间和灰空间三方面进行分析。

通过结合国内优秀设计实例,对其进行部分分析,并加以理解和验证,探寻各个具体交往空间的特征及其构成要素,总结其构成特点,处理方法和规律。

最后,结合实际工程中的学校建筑--宿舍和食堂分析了交往空间的设计和处理手法,比如:宿舍的要求和布置,食堂设计的交往空间需求等。

关键词:学校宿舍和食堂,中小学建筑,交往空间绪论21世纪我国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改革,如何打造以人为本的开放化校园空间就显得至关重要。

在满足教学模式的同时,尽可能地使学校建筑具有多样化的综合性和灵活的空间特征。

重视环境对人的心理导向性。

加强信息的沟通与交流是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条件之一,相应的交往空间在教育类建筑中就显得十分必要。

校园交往空间是老师和学生进行基本教学和交流的主要场所。

现代城市中小学建筑交往空间应更为开放、社会化乃至多元化。

交往过程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地方,小到构筑物,大到广场中厅,也可以是某个通往教室的廊道。

交往空间遍布于校园的各个角落。

如何设计出一个有趣、积极、能促进交流的空间,这是建筑师在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中小学建筑交往空间的研究在中小学校中,知识的传授和指导,学生自身的发展,都需要在交往中实现。

学校交往空间既是校园规划的中心区,又是校园建筑艺术的高潮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现代中学交往空间及其环境构成研究姓名:许峥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建筑与土木工程指导教师:魏春雨;刘叔华20070430现代中学交往空间及其环境构成研究摘要在“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方针指引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学校园建筑在规模和质量上是往昔无法比拟的。

但设计思想和社会认知也存在好大喜功、不切实用等误区;加之高考指挥棒使得中学生埋头书本,身心负担极为沉重。

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从改善校园交往空间的设计入手,试图借助对校园建筑外部和内部的交往空间的系统分析和科学安排,为中学师生提供有亲和力的课间交往活动场所,陶冶情操,缓解身心压力,实现校园和谐。

文章第一、二章就是这样提出问题和工作任务并界定相关范畴,并作出了历史回顾。

全文第三章以科学(数学物理学和行为科学)对空间和人际交往的现代论述为基础,以建筑空间理论为依据,进行规范分析,推出了关于中学校园交往空间作为“人性场所”若干宏观解释。

第四、五章依线性、节点、界面三元素,分别对建筑外部和内部交往空间的构建进行微观分析。

第六章以作者主持参与的两项中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进行实证分析。

最后通过结论对各章加以整合,引出几点认识,并审查其不足之处,以待继续改进。

综上所述,本文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对加深当前中学校园建筑存在的问题认识,端正设计思想,优化校园交往空间的设计等,提出了切实的办法。

关键词:中学;校园建筑;交往空间;环境AbstractUnder the strategic guidelines of “Rejuvenating the country wi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and "brain power", along with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scale and quality of the middle school’s construction is totally unmatched in the past.However, there are also some misunderstandings exist in the design ideology and social cognition area, such as crave for greatness and success, and non-utility, etc. Moreover,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lso works like baton making students immersed into the book, students bearing lots of heavy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burdens.This paper focus on these issues, from the start of a design with improving the campus communicating space, using the help by system analysis and scientific arrangement of communication space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of construction in campus, and to provide an affinity communicating places during renew time for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middle school, in order to cultivate their temperament, to obtain the easing on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pressure, to achieve a harmonious campus.The first and second chapter of this article are to raise questions and tasks, defining the relevant areas, and made a historical review.In the third chapter of this article, using the exposition by the influences of science (physics, mathematics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for space and human communication as foundation, using the theory of Architectural Space as standardized, processing a regulate analysis, as a result, to launch a number of macro explains, which related to turning middle school campus communication space into a "humane places". In the fourth, fifth chapter, according to three elements, nodes, linear and interface, engage a microscopic analysis on constructing the communication space both external and internal of construction. Chapter six offer two case analysis, which are presided over by the author in the two secondary campus planning and architectural design.Finally, concluding all chapters of integration, raises some awareness, and to review their shortcomings, in order to be improved in future.Key words:middle school; campus construction;communicating space;environment插图索引图 2.1 明德中学乐诚堂综合楼 (8)图 2.2中华职业学校(中专)教学楼 (8)图 2.3 长沙求忠书院与贺池精舍平面图 (9)图 2.4 荷池精舍三维图 (9)图 2.5明得中学屈子湖及达材楼 (11)图 4.1丹绒加东中学建筑围合道路 (24)图 4.2上海街头植物围合道路 (24)图 4.3 可坐性空间 (25)图 4.4线性空间a (25)图 4.5线性空间b (25)图 4.6 温州中学入口广场 (26)图 4.7温州中学中心广场 (27)图 4.8上海育才中学中心广场 (27)图 4.9萧山二中中心广场 (27)图 4.10上海进才中学中心广场 (27)图 4.11紫薇田园都市国家级示范高中 (28)图 4.12天津第二南开中学 (28)图 4.13女皇镇中学中心广场 (28)图 4.14海格女校中心广场 (28)图 4.15浙江职业技术学校中心广场 (29)图 4.16杭州江南实验学校雕塑 (29)图 4.17中国美院院落空间 (30)图 4.18 香港大学底层架空空间 (32)图 4.19女皇镇中学底层架空间 (32)图 4.20上海华东师大附属二中总平面图 (32)图 4.21上海华东师大附属二中廊空间 (33)图 5.1上海华东师大附属二中门厅 (36)图 5.2某学校中庭结合楼梯设计 (37)图 5.3克信女校中庭结合回廊设计 (37)图 5.4 伏特柯林斯中学中庭 (38)图 5.5 北大附中教学楼中庭 (39)图 5.6南方中学中庭顶部采光 (39)现代中学交往空间及其环境构成研究图 5.7中国美院中庭 (39)图 5.8克信女校走廊............................................. (40)图 5.9女皇镇中学走廊........ (40)图 5.10密歇根州特洛伊中学楼梯 (41)图 5.11某学校门厅内的楼梯 (41)图 5.12 温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总平面图 (42)图 5.13温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底层架空 (42)图 5.14温州市职业技术学校楼梯枢纽式布局 (42)图 6.1龙湾中学鸟瞰图 (43)图 6.2龙湾中学结构分析 (44)图 6.3龙湾中学空间分析 (44)图 6.4龙湾中学轴线关系 (45)图 6.5 龙湾中学入口广场 (45)图 6.6 龙湾中学中心广场 (46)图 6.7龙湾中学底层架空 (47)图 6.8龙湾中学连廊 (47)图 6.9龙湾中学共享空间 (47)图 6.10龙湾中学行政图书楼平面图 (48)图 6.11乐清教育园区总体规划 (50)图 6.12乐清教育园区鸟瞰图 (50)图 6.13乐清中学总平................... (51)图 6.14乐清中学中心广场 (52)图 6.15乐清中学院落空间 (53)图 6.16乐清中学花坛 (53)图 6.17乐清中学底层架空 (53)图 6.18乐清中学沿河界面 (53)图 6.19乐清中学沿河景观 (53)图 6.20乐清中学共享空间 (54)注:本文所用图表,资料来源均在正文中各图图名中注明湖南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许峥日期: 2007 年5月 20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湖南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