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防毒安全管理规定
防尘防毒设施安全管理制度(5篇)
防尘防毒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第一条存在粉尘作业的场所必须配备防尘防毒设备、设施,所属单位应对其进行经常性的维护保养和检修,确保其始终处于完好状态。
第二条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项目产生尘毒危害的,应按规定配齐防尘防毒设备、设施、并经有关部门进行效果鉴定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三条防尘防毒设备、设施应与生产设备同时使用,并与主体设备同时进行定期维护保养。
作业人员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确保设备、设施稳定正常运行。
第四条防尘防毒设备、设施停运、拆除或闲置必须向企业安全管理部门申报,严禁擅自停运、拆除或闲置防尘防毒设备、设施。
第五条企业内存在尘毒危害的单位应设立职业卫生检查员,负责职业危害防护设备、设施运行及相关制度落实的监督检查。
第六条对违反职业危害防护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制度,并造成严重后果的,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防尘防毒设施安全管理制度(2)是指企业或组织为了预防和控制粉尘和有毒气体对人员健康和安全的影响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和规定。
以下是一个样本防尘防毒设施安全管理制度的内容:1. 目的: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预防和控制粉尘和有毒气体的危害。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工作场所存在粉尘和有毒气体的部门或岗位。
3. 职责分工:- 管理部门负责制定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培训和宣传。
- 班组长或主管负责组织实施安全管理制度,并监督员工的履行情况。
4. 防尘防毒设施的选择和使用:- 根据工作场所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防尘防毒设施,并保证其质量和有效性。
- 员工必须按照设施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使用,不得私自更换或拆卸设施。
5. 风险评估和操作控制:- 对工作场所进行风险评估,确定粉尘和有毒气体的危害等级并制定相应的操作控制措施。
- 确保员工严格按照操作控制措施进行工作,并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6. 员工个人防护措施:- 为员工提供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其正确佩戴和使用。
- 及时更换和维修个人防护装备,保证其功能完好。
7. 应急预案:- 制定防尘防毒设施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和紧急情况的处理流程、应急设备和应急人员的安排等。
防尘、防毒安全管理规定(3篇)
防尘、防毒安全管理规定为认真做好生产性防尘、防毒工作,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障职工身体健康,特制定本规定。
一、防尘、防毒工作遵循“预防为主、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二、生产过程中限制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防止粉尘、毒物的泄漏和扩散,保持作业场所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三、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使用过程,采用密闭的设备和隔离操作,以无毒或低毒物代替有毒物料,生产工艺实行机械化、自动化、连续化。
四、对散发出的有害物质,应加强通排风,并尽量采取回收利用、净化处理等措施。
未经处理不得随意排放。
五、对检测出的超标因素要加强治理,通过技术改造和引用新技术、新设备等手段,逐步消除尘毒危害。
六、作业场所应当设置适当的警示标志,作业现场要及时清理,保持整洁。
七、对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工艺设备和管道,要加强维护,定期检修,保持设备完好,杜绝跑、冒、滴、漏。
八、有毒有害岗位作业人员要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九、严禁在尘毒作业岗位饮水、吃饭。
十、作业现场配备必需的急救器材,并定期组织急救业务培训。
十一、生产现场配备洗眼、喷淋等冲洗设施,防护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或挪用。
十二、新职工入厂后,应进行上岗前的健康查体;对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职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监护档案。
十三、对从事有毒、有害物质作业的人员,可逐步实行轮换、短期脱离、缩短工时、进行预防性治疗或职业性疗养等措施。
对患职业禁忌症和过敏症者,应及时调离,并妥善安置。
十四、职业病的范围和诊断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对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进行积极治疗。
十五、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防尘、防毒安全管理规定(2)是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在工作环境中预防和控制尘埃、有毒气体的危害而制定的规定。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防尘、防毒安全管理规定:1. 预防措施:工作场所应进行尘埃、有毒气体的评估,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包括增强通风、使用防护设备等。
2. 防护设备:对于有尘、有毒气体的操作,员工应佩戴相应的防尘、防毒口罩、防护眼镜等个人防护设备。
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泄漏管理制度(三篇)
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泄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单位的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单位所有员工。
第三条单位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部门应当负责本制度的宣传、培训、管理及执行。
第四条单位内所有从事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泄漏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持证上岗。
第五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配备相应的消防设备、防爆设备、防尘设备、防毒设备以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并进行定期检测维护。
第二章防火管理制度第六条所有员工应当在入职期间进行防火安全培训,并对其进行考核。
第七条所有员工应当熟悉单位内的防火疏散路线和应急疏散通道,定期参加防火演练。
第八条所有员工应当严禁在办公区域吸烟,并合理使用电气设备,避免无人看管的情况下使用明火。
第九条单位应当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包括灭火器、消防栓等,并定期检测维护。
第十条单位应当定期组织防火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并建立防火安全档案。
第三章防爆管理制度第十一条所有员工应当在入职期间进行防爆安全培训,并对其进行考核。
第十二条防爆区内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入内,严禁使用未经防爆认证的电气设备。
第十三条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划定防爆区域,并标示明确。
第十四条单位应当配备适用于防爆区域的工具和设备,并定期检测维护。
第十五条单位应当定期组织防爆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并建立防爆安全档案。
第四章防尘管理制度第十六条所有员工应当在入职期间进行防尘安全培训,并对其进行考核。
第十七条单位应当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制定相应的防尘措施和工艺流程。
第十八条所有员工应当定期清理工作区域的尘土,合理使用防尘设备。
第十九条单位应当配备适用于防尘区域的设备和材料,并定期检测维护。
第二十条单位应当定期组织防尘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并建立防尘安全档案。
第五章防毒防泄漏管理制度第二十一条所有员工应当在入职期间进行防毒、防泄漏安全培训,并对其进行考核。
防火、防爆、防中毒、防尘安全管理制度(四篇)
防火、防爆、防中毒、防尘安全管理制度防火、防爆、防中毒、防尘是企事业单位进行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了加强这几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定并实施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以下是一个防火、防爆、防中毒、防尘安全管理制度的范例,供参考。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和工作环境,防止火灾、爆炸、中毒和粉尘危害的发生,保护员工和财产的安全,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生产、加工、储存、运输、使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质以及粉尘较多的企事业单位。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标是明确各类危害的防范措施,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员工的安全防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第四条本制度的实施主体是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并由各部门、各岗位负责人共同负责。
第二章防火管理第五条企事业单位应制定详细的防火安全管理计划并加以实施,确保各项防火措施有效。
第六条建筑物和生产设备应按照国家建筑防火标准和相关规定进行设计、施工和维护,并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设备。
第七条企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火灾报警系统,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八条企事业单位应定期开展火灾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第九条火灾风险较大的工作场所应设置专人进行巡查和监控,确保隐患及时发现和排除。
第三章防爆管理第十条企事业单位应对易燃易爆场所和设备进行专门管理和防范。
第十一条易燃易爆和有爆炸风险的工作场所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分区划定,并设置防爆设备和防爆措施。
第十二条企事业单位应配备专门的防爆工具、设备和防爆仪器,并对人员进行专门培训。
第十三条防爆工作场所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第四章防中毒管理第十四条企事业单位应制定防中毒管理计划,并按计划实施防范措施。
第十五条企事业单位应对易产生有毒气体、易导致中毒的场所进行监控和防范。
第十六条企事业单位应建立中毒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员工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第十七条中毒风险大的工作场所应配备相应的防毒器材,并对使用人员进行培训。
防尘、防毒、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度(四篇)
防尘、防毒、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本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护单位的设备和财产安全,制定本《防尘、防毒、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全体员工和外来访客。
第三条本单位应当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第四条本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防尘、防毒、防火、防爆设备和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第二章防尘安全管理第五条本单位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尘埃的产生和扩散。
第六条本单位应当定期清洁和维护设备和工作场所,防止尘埃积聚。
第七条从事有尘工作的员工应当佩戴防尘口罩,保护呼吸道的健康。
第三章防毒安全管理第八条本单位应当对从事有毒作业的员工进行培训,教育其正确使用防毒设备。
第九条本单位应当定期检查和维护防毒设备,确保其正常使用。
第十条从事有毒作业的员工应当佩戴合适的防毒面具,防止有毒物质对身体的伤害。
第四章防火安全管理第十一条本单位应当制定消防预案,明确消防设备和器材的使用方法。
第十二条本单位应当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能力。
第十三条本单位应当保持工作场所的清洁和整齐,防止火灾的发生。
第十四条不得在禁止区域吸烟,防止引发火灾。
第十五条本单位应当定期检查和维护消防设备和器材,确保其正常使用。
第五章防爆安全管理第十六条本单位应当制定爆炸物品的存放和使用规定,确保安全使用爆炸物品。
第十七条从事易燃易爆作业的员工应当佩戴防静电衣物和防爆器具,保护自身安全。
第十八条本单位应当对易燃易爆物品进行分类存储,防止火灾和爆炸的发生。
第十九条本单位应当定期检查和维护防爆设备和器材,确保其正常使用。
第六章管理措施第二十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
第二十一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安全巡查制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
第二十二条本单位应当建立事故报告和调查制度,总结经验教训,防止安全事故的再次发生。
第七章法律责任第二十三条违反本制度的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依法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防尘、防毒安全管理规定
防尘、防毒安全管理规定1 目的为了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控制生产过程产生的各类职业危害因素,加强防尘、防毒管理,改善劳动条件以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促进生产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内部的防尘、防毒管理。
3 职责3.1 HSE部是公司防尘、防毒管理制度的管理和监督的责任部门;3.2 生产部、研究所、化验室、营销部、设备科等从事接触尘、毒工作的部门是防尘、防毒管理制度实施的执行部门,其部门领导应负责对所辖操作人员的日常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
4 控制要素4.1 基本原则防尘、防毒管理应遵循以防为主,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4.2 新项目设计时应执行防尘、防毒制度的规定4.2.1 凡新产品、新建、改建项目,设计和施工部门(设计室、技术部和设备科等),必须严格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认真做到劳动保护设施和主体工程“三同时”,具体有以下几点:4.2.1.1产生粉尘、毒物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应尽量考虑机械化和自动化,加强密闭,避免直接操作,并应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风措施。
放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应首先考虑采用湿式作业。
有毒作业宜采用低毒原料代替高毒原料。
因工艺要求必须使用高毒原料时,应强化通风排毒措施。
4.2.1.2产生粉尘、毒物的工作场所,其发生源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放散不同有毒物质的生产过程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毒性大与毒性小的应隔开;粉尘、毒物的发生源,应布置在工作地点的自然通风的下风侧;如布置在多层建筑物内时,放散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上层。
如必须布置在下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上层的空气。
4.2.1.3根据生产工艺和粉尘、毒物特性,采取防尘防毒通风措施控制其扩散,使工作场所有害物质浓度达到《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要求。
4.2.1.4产生粉尘、毒物或酸碱等强腐蚀性物质的工作场所,应有冲洗地面、墙壁的设施。
产生剧毒物质的工作场所,其墙壁、顶棚和地面等内部结构和表面,应采用不吸收、不吸附毒物的材料,必要时加设保护层,以便清洗。
防火、防爆、防尘、防中毒管理制度范本
防火、防爆、防尘、防中毒管理制度范本1. 目的和范围该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保障企业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预防和控制火灾、爆炸、粉尘、中毒等危险,确保生产经营活动的持续稳定进行。
该制度适用于所有员工,包括办公区域、生产车间、仓库、实验室和其他场所。
2. 防火管理2.1 严禁在禁烟区域内吸烟,严禁在生产车间使用明火。
2.2 加强电器用具的安全管理,确保用电设备的完好,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2.3 组织员工进行消防知识培训和灭火器使用教育,确保员工具备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识与技能。
2.4 建立并定期演练火灾应急预案,确保员工熟悉应对火灾的紧急措施和逃生路线。
3. 防爆管理3.1 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进入生产车间和办公区域。
3.2 进行爆炸危险性评估,针对存在爆炸危险的场所或岗位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3.3 强化气体、液体和粉尘等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和使用管理,确保存储区域的通风良好。
3.4 建立并执行遗留爆炸物清理和处理制度,严防危险废物的积累。
4. 防尘管理4.1 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粉尘产生和扩散,如合理布局、安装防尘设施等。
4.2 严格执行粉尘作业操作规范,确保员工佩戴防护设备,进行防尘措施培训。
4.3 定期检查和清理设备、管道和通风设施,保持清洁。
4.4 设置粉尘监测系统,并进行连续监测和报警。
4.5 定期组织清理和清扫,及时清理储存区域和生产区域的积尘。
5. 防中毒管理5.1 对于有毒物品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管理,保证员工的安全使用。
5.2 设置中毒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加强监测和检测工作。
5.3 建立中毒事件报告和处理制度,对中毒事件进行及时报告、处理和处理后的检讨。
5.4 定期组织中毒防护培训,提高员工对中毒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6. 管理措施6.1 建立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管理责任和权限,确保该管理制度的执行。
6.2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6.3 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保存相关安全资料和记录。
防毒、防尘安全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防毒、防尘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规范防毒、防尘工作,提高工作安全运行水平,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各个部门、岗位,所有员工必须严格遵守。
第三条公司应建立健全防毒、防尘工作规章制度,配备各类防毒、防尘设备,并进行定期检测和维护。
第四条公司应开展定期的防毒、防尘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并建立健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第五条公司违反本制度的相关规定,将依法进行处罚,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章防毒管理第一节防毒器材的配置第六条公司应根据各个部门、岗位的工作环境和可能产生的毒物类型,确定相应的防护器材配置标准。
第七条公司应将防毒设备存放在指定的地点,保证其完好无损。
第八条公司对防毒设备应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更换损坏的设备。
第九条公司应建立防毒运维台账,记录每次检查和维护的情况。
第十条公司应对新入岗员工进行防毒设备的使用培训,确保其正确佩戴和使用。
第二节防毒工作程序第十一条工作前,员工应了解工作场所可能产生的有毒物质和防护设备的选择。
并在工作中需佩戴合适的防护设备。
第十二条工作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或突发事故,应立即停止工作,并向上级报告,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十三条防毒器材的佩戴、使用和保养应按照相关规定操作。
第十四条工作结束后,员工应及时清洗和保养防护设备,并将其存放在指定的地点。
第三节防毒培训第十五条公司应定期组织防毒技能培训,确保员工具备相应的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六条防毒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有毒物质的性质、危害和防护措施、防护设备的使用和保养等。
第十七条新进员工应在入职后的一个月内进行防毒培训,通过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第十八条公司应建立防毒培训档案,记录每次培训的时间、地点、人数和内容。
第四节防毒事故的应急救援第十九条公司应建立健全防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明确责任和处置程序。
第二十条防毒救援人员应经过培训合格,并定期组织演练和考核。
第二十一条防毒救援队伍应定期检查和维护救援设备,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泄漏安全管理制度(3篇)
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泄漏安全管理制度一、背景在现代工业生产中,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泄漏等安全管理措施至关重要。
正确实施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因此,制定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泄漏安全管理制度,对于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的本安全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企业在实施工作过程中能够正确采取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泄漏等安全措施,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保护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适用范围本安全管理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所有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工作。
四、责任分工4.1 企业领导层负责制定本安全管理制度,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
4.2 生产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4.3 安全管理员负责组织实施本安全管理制度,并进行日常的安全巡查和隐患排查。
五、安全措施5.1 防火安全措施5.1.1 确保生产区域内没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存放,生产设备和电气设施要符合防火要求。
5.1.2 加强工作场所的通风设施,及时清理积累的可燃物。
5.1.3 定期进行火灾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防火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5.2 防爆安全措施5.2.1 确保生产设备和工具符合防爆要求,建立防爆设备和设施检查制度。
5.2.2 对潜在的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等进行有效防范和控制。
5.2.3 加强防爆平台和通风设施的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5.3 防尘安全措施5.3.1 加强生产车间的清洁工作,及时清理和收集产生的粉尘。
5.3.2 配备合适的工作服和防尘口罩,保护员工的呼吸系统免受粉尘的侵害。
5.3.3 采用封闭式生产工艺,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5.4 防毒安全措施5.4.1 确保员工配备合适的防毒面具和防毒服,正确使用和保养防护设备。
5.4.2 对潜在的有毒气体、有毒液体等进行有效防范和控制。
5.4.3 定期进行防毒演练,培训员工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并加强对有毒物质的管理和监测。
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泄漏安全管理制度范文(4篇)
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泄漏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泄漏安全管理的工作,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泄漏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本单位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本单位的相关规定执行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泄漏安全管理工作。
第四条本单位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泄漏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坚持科学管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做到系统全面、层级分明、人人有责、整体协同。
第五条本单位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泄漏安全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安全管理人员的作用,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第六条本单位建立与上级行政部门及消防、安监、环保等职能部门的定期联络、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了解和接收相关业务信息,保持与相关职能部门的紧密沟通与合作。
第七条本单位建立健全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泄漏安全管理档案,对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泄漏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
第八条本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本单位的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泄漏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和责任部门,做到责任到人,追究责任。
第九条本单位定期组织对防火、防爆、防尘、防毒、防泄漏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综合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整改,确保安全目标的实现。
第十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本单位安全管理部门。
第二章防火安全管理第十一条本单位建立防火责任制度,落实防火措施,确保建筑、设备、电气设施等防火安全。
第十二条本单位建筑必须符合国家有关防火标准和规定,建筑内部设置防火隔间,购买符合标准的防火材料和设备。
第十三条本单位建立消防设备和灭火器材的检查、维护与保养制度,确保消防设备和灭火器材的完好有效。
第十四条本单位禁止在生产、办公区域进行违规使用明火作业,严格按照规定使用电器设备,杜绝火灾隐患。
第十五条本单位建立火灾应急预案,组织火灾演练,提高职工的火灾应急处理能力。
防尘、防毒管理规定
防尘、防毒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防止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生产区域内尘毒对人体的危害,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公司所属各部门防尘、防毒的管理与治理工作。
第三条防尘防毒管理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第四条定义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较长时间浮游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
生产性毒物:指在生产中使用、接触的能使人体器官组织机能或形态发生异常改变而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病理变化的物质。
第五条引用法规、标准《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列》(国发〔1987〕105号);《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352号);《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标准化通用规(AQ3013-2008)。
《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第二章工作职责第六条安全环保处(一)负责本规定的编制、修订,并组织实施。
是本规定的归口管理部门;(二)负责对本规定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三)负责对违反本规定的部门、人员及外来人员进行查处。
第七条生产技术处(一)负责对各岗位操作规程修订、工艺控制参数;(二)负责安全生产过程,工艺运行参数的监督管理。
第八条质量检测中心(一)负责定期对存在尘毒区域进行检测;(二)负责对检测结果判定、下发、建立监测资料档案。
第九条各部门负责本规定的具体执行,负责对员工进行防尘防毒培训,负责生产区域内防尘、防毒的全面管理,负责各项防尘、防毒措施的具体实施。
第三章安全技术措施第十条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职业卫生设计应符合《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的有关要求,职业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第十一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必须有相应的职业卫生设施,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投产使用。
防尘防毒工作制度
防尘防毒工作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本防尘防毒工作制度。
二、防尘防毒组织管理1.企业应设立职业病防治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防尘防毒工作。
2.企业应设立专门的防尘防毒工作岗位,配备专业的防尘防毒工作人员,负责日常的防尘防毒工作。
3.企业应定期对防尘防毒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防尘防毒意识和技能。
4.企业应定期组织防尘防毒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三、防尘防毒设施管理1.企业应根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毒物的性质,选用合适的防尘防毒设施。
2.企业应定期对防尘防毒设施进行维护、检修和更换,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3.企业应定期对防尘防毒设施进行检测,确保设施的防尘防毒效果。
4.企业应建立健全防尘防毒设施的档案管理制度,记录设施的型号、数量、安装位置、使用情况、维护检修情况等内容。
四、防尘防毒个人防护1.企业应根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毒物的性质,为员工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
2.企业应定期对个人防护用品进行维护、检修和更换,确保用品的防护效果。
3.员工应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并按照规定进行使用和维护。
4.企业应定期对员工进行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培训,提高员工的个人防护意识。
五、防尘防毒工作监测1.企业应定期对生产过程中的粉尘、毒物进行监测,掌握粉尘、毒物的浓度和分布情况。
2.企业应建立健全监测档案,记录监测数据和相应的处理措施。
3.企业应根据监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粉尘、毒物的浓度,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
六、防尘防毒工作考核1.企业应定期对防尘防毒工作进行考核,评估防尘防毒工作的效果。
2.企业应根据考核结果,对防尘防毒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提高防尘防毒工作的水平。
七、防尘防毒工作宣传和教育1.企业应开展防尘防毒工作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员工的防尘防毒意识。
防尘、防毒、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度范文(4篇)
防尘、防毒、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员工的工作安全与健康,防止因尘、毒、火、爆等因素导致的事故和伤害,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制订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存在尘、毒、火、爆等危险因素的各项岗位工作,包括工厂生产、工地施工等。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的目标是保障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预防事故和伤害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第四条全体员工都应当严格遵守本管理制度,并且共同参与安全管理工作,共同创建安全和谐的工作环境。
第五条本管理制度的执行部门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第二章防尘管理制度第六条防尘管理制度针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尘埃污染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保障员工的工作健康。
第七条在需要进行粉尘作业的工作岗位,应当制定相应的防尘作业方案,包括防护设施和措施。
第八条在进行粉尘作业的过程中,应当使用合适的防尘设备,如防尘口罩、安全眼镜等。
第九条粉尘作业应当在密闭或者远离员工活动区域进行,避免尘埃对员工产生影响。
第十条定期对工作区域进行清理,包括尘埃的清理和设备的维护,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和整洁。
第三章防毒管理制度第十一条防毒管理制度针对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气体和化学物质,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保障员工的工作健康。
第十二条对于有害气体和化学物质可能泄露的工作岗位,应当制定防毒作业方案,包括防护设施和措施。
第十三条在进行防毒作业的过程中,应当使用合适的防护设备,如防毒面具、防护手套等。
第十四条有害气体和化学物质的存放和使用应当符合相关的安全规定,避免泄露和事故的发生。
第十五条对于可能存在有害气体和化学物质的工作区域,应当进行定期的检查和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四章防火管理制度第十六条防火管理制度针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火灾隐患,制定相应的防火措施,保障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十七条对于有火灾隐患的工作岗位,应当制定防火方案,包括防火准备工作和灭火措施。
防尘防毒管理制度(三篇)
防尘防毒管理制度一、概述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预防职业病和事故的发生,制定本防尘防毒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企事业单位,主要目的是对危险性较高的岗位或工作环境进行防尘防毒措施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员工的工作环境安全。
二、防尘防毒的基本要求1. 对于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粉尘或有害气体的岗位,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传统工程控制、工艺改进、使用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等。
2. 对于进入可能含有有害粉尘或有害气体的工作区域的员工,必须接受相应的培训,了解有关防尘防毒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并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3. 定期检查和维修防尘防毒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转,并定期更换个人防护装备。
4. 加强员工的健康监测和疾病诊断,及时发现和防治职业病。
三、防尘防毒管理的责任1. 企业领导层必须重视和支持防尘防毒工作,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并确保相关设备和资金的配备。
2. 安全生产部门负责编制和实施防尘防毒管理制度,组织相关培训和演练,并协助进行风险评估和事故调查。
3. 岗位责任人负责制定具体的防尘防毒操作规程,并对员工进行培训和督促执行。
4. 雇主必须提供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并对员工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5. 员工有义务遵守和执行防尘防毒管理制度,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配合进行健康监测和疾病诊断。
四、防尘防毒的操作要求1. 岗位责任人必须对工作环境进行风险评估,并将结果报告给安全生产部门。
2. 对于工作环境中存在的粉尘、毒气或有害物质,必须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通风设备的安装、工艺的改进、物料的更换等。
3. 在无法采取控制措施的情况下,必须配备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
员工必须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定期更换。
4. 对于进入有害物质环境的员工,必须进行培训,了解相关知识,并进行适当的健康监测和疾病诊断。
五、防尘防毒的培训和教育1. 进行防尘防毒工作的员工必须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了解有关防尘防毒的知识和操作技能。
防毒防尘安全管理制度
防毒防尘安全管理制度xx年xx月xx日contents •防毒防尘安全管理体系•防毒防尘安全预防措施•防毒防尘安全事故处理•防毒防尘安全法律法规与标准•防毒防尘安全监督与持续改进目录01防毒防尘安全管理体系1防毒防尘安全管理政策23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防毒防尘的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
建立完善的防毒防尘安全管理制度,包括有害物质控制、职业健康监护等。
制定符合实际的防毒防尘安全管理策略,包括目标、计划、措施和应急预案等。
防毒防尘安全培训与教育01对员工进行防毒防尘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02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和事故预防能力。
03定期组织安全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
定期进行防毒防尘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安全隐患。
对企业的防毒防尘设施、设备等进行评估,确保其符合相关要求和标准。
对企业的安全管理状况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防毒防尘安全检查与评估02防毒防尘安全预防措施定期开展防毒防尘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制作宣传资料,包括图片、视频和文字等,用于宣传防毒防尘安全知识和技能。
防毒防尘安全宣传为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及粉尘的员工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对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及粉尘的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职业病隐患。
防毒防尘个体防护措施防毒防尘污染源控制对生产设备和工艺进行改进,减少有毒有害物质及粉尘的产生和排放。
对有毒有害物质及粉尘的储存和使用场所进行规范和管理,防止泄漏和污染环境。
对有毒有害物质及粉尘的排放进行控制和管理,确保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排放标准。
03防毒防尘安全事故处理事故报告责任人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员为事故报告第一责任人,负责在事故发生后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和单位。
报告内容报告应包括事故发生的地点、时间、原因、事故性质、影响范围和造成的损失等信息,以便相关部门迅速了解事故情况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防尘、防毒安全管理规定范文(4篇)
防尘、防毒安全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防尘、防毒工作,保障职工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所有职工,包括正式员工、临时工、实习生等。
第三条本规定的宗旨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持续改进。
第四条本规定的目标是:建立健全防尘、防毒安全管理机制,减少职工接触有害尘埃、有害气体的可能性,确保职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第五条本规定由单位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相关部门负责具体工作的执行。
第六条职工应严格遵守本规定,积极参与防尘、防毒工作,接受必要的培训和教育,增强安全防护意识。
第二章防尘工作第七条本单位应制定防尘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人、措施和时间节点。
第八条本单位应配备齐全的防尘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口罩、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并负责设备的定期检查、维修和更换。
第九条在工作场所进行防尘工作前,应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清理工作,确保工作环境符合相关标准。
第十条职工在进行有尘作业时,应佩戴防尘设备,并正确使用和维护。
第十一条职工不得随意更换、弃用防尘设备,如发现设备损坏或无法正常使用,应及时上报并更换。
第十二条每位职工应经常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慢性职业性肺病等相关疾病。
第十三条本单位应建立防尘工作档案,包括但不限于防护设备的购买记录、维修记录、职工体检记录等。
第三章防毒工作第十四条本单位应制定防毒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人、措施和时间节点。
第十五条本单位应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毒设备,并负责设备的定期检查、维修和更换。
第十六条在工作场所进行防毒工作前,应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清理工作,确保工作环境符合相关标准。
第十七条职工在进行有毒气体作业时,应佩戴防毒设备,并正确使用和维护。
第十八条职工不得随意更换、弃用防毒设备,如发现设备损坏或无法正常使用,应及时上报并更换。
第十九条每位职工应经常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慢性职业性中毒等相关疾病。
第二十条本单位应建立防毒工作档案,包括但不限于防护设备的购买记录、维修记录、职工体检记录等。
防毒、防尘管理制度(5篇)
防毒、防尘管理制度一、公司各级领导要把关心职工安全、健康和关心生产统一起来,把防毒、防尘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坚持做到“五同时”。
二、在新建、改建、扩建时,必须按照国家《工矿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要求和环境保护的标准要求,做到“三同时”,不得削减劳动保护设施。
三、凡生产过程中,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车间或工段,都要采取有效措施,如采用新工艺、新设备、密闭或隔离操作等措施尽可能减少危害。
四、对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车间、工段,要定期监测,严格对照剧毒物品的保管。
五、对接触尘毒的作业人员登记造册,定期体检,建立员工健康监护卡。
六、对接触尘毒严重的岗位,实行六小时工作制或采取定期轮换制,对患有职业性中毒者,应给予治疗并妥善安排工作和生活。
防毒、防尘管理制度(2)是一种组织和规范企业或工作场所中防止有害物质(如化学物质、粉尘等)对员工健康造成危害的制度。
该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风险评估与管理:对工作场所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潜在的有害物质以及可能的健康危害,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降低风险。
2. 个人防护装备: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面具、防护手套、防护服等,确保员工在接触有害物质时能够有效地进行保护。
3. 培训与教育:为员工提供相关的防毒、防尘培训和教育,使他们了解有害物质的危害以及正确的应对措施,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4. 工作环境监测:定期对工作环境中的有害物质进行监测,确保其不超过安全标准,及时采取措施处理超标情况。
5. 废物处理:制定合理的废物处理措施,防止有害物质的泄漏和污染。
6. 紧急情况处理:建立紧急情况处理方案,包括事故发生时的应急措施和紧急疏散计划,以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
7. 监督与检查:建立监督与检查机制,确保防毒、防尘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通过制定和执行防毒、防尘管理制度,可以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减少工作场所的事故和职业病发生率,提高工作环境的质量和员工的生产效率。
防毒、防尘管理制度(3)是一项重要的安全管理制度,它旨在保护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预防因毒物和粉尘引起的事故和职业病。
防尘防毒设施管理制度(五篇)
防尘防毒设施管理制度一、目的加强防尘防毒设施管理,保证职工健康,充分发挥安全防护设备效能,预防危险和安全隐患发生。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各单位防尘、防毒设施的安全管理。
三、工作程序1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将防毒防尘措施和防毒防尘设备管理纳入年度安全计划和长远规划。
2科学使用有毒、有害物料,保持作业场所的有毒有害物质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尽最大可能减少人员与尘毒物料的接触,对重点场所和人员要定期进行监测及体检。
3对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工艺设备和管道,要加强维护,定期检修,保持设备完好;对散发出的有害物质,应采取净化处理措施。
4对于防尘防毒设备和设施,任何人不得损坏、移动或拆除,如生产上需要变动也要本着不减弱原防护能力的原则,做适应性变动。
5由于生产设备检修需要挪动防毒防尘设施时,修完后必须给予恢复,并达到原来的水平。
6认真执行防护设备点检制度,按设备分工对设备进行技术状态检查,对关键工位上的防毒防尘设备进行点检,发现问题要及时检修,并做到检查有记录,修理有记载。
7确保通风,使防毒防尘设备在良好的技术状态下运行;管路系统不得有明显失风现象;各种风机不得有强烈震动,并适当采取隔音降噪措施。
8使用部门对防毒防尘设备要设专人管理和保养。
在生产设备启动前要先启动防毒防尘设备,生产设备使用停止后再停防毒防尘设备。
9在使用中发现防毒除尘设备有异常现象要立即停机,同时通知有关人员及时排除故障,待故障排除后再继续使用,恢复工作。
防尘防毒设施管理制度(二)1目的1.1为了充分发挥职业危害因素防治设备设施效能,使设备设施在生产过程中能够与工艺设备同步运行,且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使职业病危害因素得到有效控制,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规定了企业内的防尘、防毒、降噪以及通风降温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程序和要求。
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分厂、职能部室。
3总则3.1职业危害因素防治设备设施是生产设备设施的组成部分,设备能源部将其管理纳入正常的工艺装备管理之中,建立相应的设备设施台帐。
防尘、防毒安全管理规定(三篇)
防尘、防毒安全管理规定防尘、防毒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方面。
为了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防止灰尘和有害气体对员工造成伤害,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
本文将从防尘、防毒安全的重要性、相关法律法规、防尘、防毒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防尘、防毒安全的重要性灰尘和有害气体对人体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长期暴露于灰尘和有害气体中会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肝脏等器官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甚至会引发严重的职业病。
因此,防尘、防毒安全管理对于保护员工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二、相关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职业病防治法》3.《劳动合同法》4.《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三、防尘、防毒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
采取综合防护措施,防止有害灰尘和气体产生和扩散。
2.个人防护。
员工必须按照规定佩戴防护用品,保护好口鼻、皮肤和眼睛,避免吸入灰尘和有害气体。
3.现场防护。
对有灰尘和有害气体的工作场所,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护措施,如局部排风、防尘罩等。
4.定期检测。
对可能产生灰尘和有害气体的工作场所,必须定期进行检测,确保空气质量符合安全标准。
5.教育培训。
开展职业健康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防尘、防毒意识和技能。
四、防尘、防毒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1.制定工作场所管理标准。
根据不同工种、作业环境的不同,制定相应的工作场所管理标准,规定必须采取的防尘、防毒措施。
2.建立防尘、防毒设施。
对于可能产生灰尘和有害气体的工作场所,必须建立相应的防尘、防毒设施,如局部排风系统、防尘门、防尘罩等。
3.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
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和风险评估结果,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如防尘口罩、防毒面具、防护服等,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4.定期维护设施和设备。
保持防尘、防毒设施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性,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
5.加强露天作业的管理。
对于露天作业的工作场所,应加强现场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灰尘和有害气体向周围环境扩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尘、防毒安全管理规定
撰写人: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
防尘、防毒安全管理规定
为认真做好生产性防尘、防毒工作,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障职工身体健康,特制定本规定。
一、防尘、防毒工作遵循“预防为主、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二、生产过程中限制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防止粉尘、毒物的泄漏和扩散,保持作业场所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
三、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使用过程,采用密闭的设备和隔离操作,以无毒或低毒物代替有毒物料,生产工艺实行机械化、自动化、连续化。
四、对散发出的有害物质,应加强通排风,并尽量采取回收利用、净化处理等措施。
未经处理不得随意排放。
五、对检测出的超标因素要加强治理,通过技术改造和引用新技术、新设备等手段,逐步消除尘毒危害。
六、作业场所应当设置适当的警示标志,作业现场要及时清理,保持整洁。
七、对可能产生有毒、有害物质的工艺设备和管道,要加强维护,定期检修,保持设备完好,杜绝跑、冒、滴、漏。
八、有毒有害岗位作业人员要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九、严禁在尘毒作业岗位饮水、吃饭。
第 2 页共 2 页
十、作业现场配备必需的急救器材,并定期组织急救业务培训。
十一、生产现场配备洗眼、喷淋等冲洗设施,防护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或挪用。
十二、新职工入厂后,应进行上岗前的健康查体;对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职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监护档案。
十三、对从事有毒、有害物质作业的人员,可逐步实行轮换、短期脱离、缩短工时、进行预防性治疗或职业性疗养等措施。
对患职业禁忌症和过敏症者,应及时调离,并妥善安置。
十四、职业病的范围和诊断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对已确诊的职业病患者进行积极治疗。
十五、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第 2 页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