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计算作业流程
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步骤
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步骤作业成本法(Job Costing)是一种将成本与特定作业(例如特定产品或项目)相关联的成本核算方法。
在作业成本法中,成本是通过将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分摊到各个作业上来确定的。
以下是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步骤:第一步:标识作业首先,需要明确要核算成本的作业。
作业可以是产品、项目或服务等。
例如,如果一家公司生产多种产品,则每种产品都可以视为一个作业。
第二步:收集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是直接与作业相关的原材料成本。
首先,需要确定使用了哪些原材料,然后计算出实际使用的原材料数量和单价。
最后,将实际使用数量和单价相乘,得出直接材料成本。
第三步:收集直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成本是直接与作业相关的人工成本。
需要识别与作业相关的直接劳动力,并记录他们实际工作的时间。
然后,将实际工作时间与直接劳动力的时薪相乘,计算出直接人工成本。
第四步:分摊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与作业相关的除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以外的其他费用。
制造费用包括间接材料成本、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企业的一般费用。
这些费用通常无法直接分配给特定的作业,因此需要按照一定的分摊基础进行分摊。
分摊的基础可以是作业的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或直接劳动力的数量。
第五步:计算成本完成以上步骤后,可以计算每个作业的总成本。
将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分摊的制造费用相加,即可得到作业的总成本。
第六步:确定作业的收入除了核算作业的成本外,还需要确定作业的收入。
这可以通过将作业产品的售价与销售量相乘来计算得出。
第七步:计算利润利润是作业的收入减去成本的差额。
将作业的收入减去作业的总成本,即可得到作业的利润。
第八步:分析成本最后一步是对作业的成本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比较不同作业的成本和利润,可以确定哪些作业是盈利的,哪些是亏损的。
这种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确定如何提高作业的效率和盈利能力。
以上是作业成本法的核算步骤。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每个作业的成本结构,并提供决策支持和管理控制。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程序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程序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管理会计的手段,常用于制造企业中的成本控制和管理。
它通过将制造成本按照成本驱动因素(主要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间接成本等)进行分配,最终计算出每个产品的成本。
本文将详细介绍作业成本法的计算过程和程序。
一、作业成本法的概述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按照作业或工序进行成本分配的方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将每个产品的制造成本分解成一系列作业或工序所需的成本,然后按照这些成本分配到相应的产品上。
常见的成本驱动因素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间接成本。
它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准确计算每个产品的真实成本,使企业的成本控制更加精细化和科学化。
二、作业成本法的计算过程作业成本法的计算过程可以分为三个主要步骤:收集作业成本数据、计算成本池、分配成本到产品上。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具体内容。
1. 收集作业成本数据作业成本法的第一步是通过收集和分类作业成本数据来确定每个成本池的成本量和成本驱动因素。
常见的成本池包括人力成本、制造费用、设备折旧等。
根据不同成本池的特点和管理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成本驱动因素来进行计算。
例如,人力成本可以按照工时、直接工资等来计算,制造费用可以按照机器小时数、生产线数等来计算,设备折旧可以按照设备原值、设备使用时间等来计算。
2. 计算成本池作业成本法的第二步是根据成本池和成本驱动因素来计算每个成本池的总成本。
这一过程涉及到多个账户和科目,需要采用一定的编码和分类方法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易于管理。
一般来说,成本池的数据应该是反应一个制造过程或作业流程的总成本,因此需要在计算时将各项成本进行分类和合并。
3. 分配成本到产品上作业成本法的第三步是按照作业或工序将成本分配到相应的产品上,从而计算出每个产品的成本。
这一过程涉及到作业成本的分配和合并,需要采用一定的逻辑和计算方法来完成。
分配的具体方法包括直接分配法、单项作业成本法和最终作业成本法等。
其中,最终作业成本法是将所有成本池的成本通过作业流程和成本驱动因素进行分配后汇总计算得出的最终成本。
作业成本法九个步骤
作业成本法一般包括以下九个步骤:
1. 确定作业和作业中心:首先,需要确定企业的各项作业,并将相似的作业合并为作业中心。
2. 确定资源和资源成本:识别和计量企业在各项作业中消耗的资源,并确定各项资源的成本。
3. 分配资源成本到作业中心:将资源成本按照资源动因分配到各个作业中心。
4. 确定作业成本库:将各个作业中心的成本汇总,形成作业成本库。
5. 确定作业动因:确定各项作业的作业动因,即各项作业的成本驱动因素。
6. 分配作业成本到产品或服务:将作业成本库中的成本按照作业动因分配到各个产品或服务。
7. 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作业成本相加,得到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
8. 计算单位成本:将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除以产量,得到单位成本。
9. 进行成本分析和管理:通过对作业成本法计算得到的成本信息进行分析,找出成本控制的关键点,优化作业流程,降低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需要企业进行较为复杂的成本核算和管理,但可以提供更为准确的成本信息,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决策。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步骤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步骤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一种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它将企业的成本分配给不同的活动或作业,然后再将这些成本分配给产品或服务。
相比于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作业成本法更加准确地确定了产品的成本,使企业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控制成本。
下面是作业成本法的详细计算步骤:1.确认活动:首先,企业需要确定它所有的活动,例如采购、生产、销售等。
每个活动都会产生成本。
2.识别成本驱动因素:成本驱动因素是指影响各个活动成本的因素。
例如,对于采购活动来说,成本驱动因素可能是采购订单的数量或采购订单的类型。
对于生产活动来说,成本驱动因素可能是生产线的启动次数或生产线的运作时间。
企业需要仔细分析每个活动,并确定其成本驱动因素。
3.分配资源:根据成本驱动因素,企业需要将各项资源分配给各个活动。
这些资源可以是人力资源、机器设备、原材料等。
分配资源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每个活动的实际成本。
4.计算活动成本:根据分配的资源和成本驱动因素,企业可以计算每个活动的成本。
例如,如果一些活动消耗了100小时的人力资源,而每小时的人工成本为50美元,那么这个活动的成本就是5000美元。
5.确定作业成本驱动因素:作业成本驱动因素是指影响产品或服务成本的因素。
与活动成本驱动因素类似,作业成本驱动因素可能是产品的数量、产品的种类或产品的特征等。
6.关联活动和作业:根据作业成本驱动因素,企业需要将活动和作业关联起来。
这意味着企业需要确定哪些活动与哪些作业相关联,并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
7.计算作业成本:根据关联的活动和作业成本驱动因素,企业可以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
作业成本是所有活动成本的总和。
8.分配作业成本:最后一步是将作业成本分配给产品或服务。
这可以根据作业成本驱动因素来计算,例如根据产品的数量或产品的特征。
分配作业成本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每个产品的实际成本。
通过以上计算步骤,企业可以更准确地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方法摘要:一、作业成本法概述二、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步骤1.确定作业中心2.确定成本动因3.计算作业成本4.计算产品成本三、作业成本法的应用领域四、作业成本法的优势与局限性五、提高作业成本法计算精度的方法正文:一、作业成本法概述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一种现代成本核算方法,它是以作业为核心,将成本对象的生产过程划分为各个作业环节,通过对各个作业环节的成本进行追踪、计算和控制,从而实现对产品成本的准确核算。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相比,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二、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步骤1.确定作业中心作业中心是作业成本法的基础,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具有相同成本动因的环节。
确定作业中心有助于对企业内部的成本流动进行有效追踪和控制。
2.确定成本动因成本动因是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如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原材料、人工等。
通过对成本动因的分析,可以找出成本波动的原因,为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3.计算作业成本作业成本是指在作业中心中,单位成本动因所产生的成本。
计算作业成本时,需要对各个作业环节进行成本分析,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4.计算产品成本产品成本是指将各个作业成本按照成本动因分配到各个产品上的成本。
通过作业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可以更加精确地反映产品实际成本,有助于企业进行产品定价和盈利分析。
三、作业成本法的应用领域作业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复杂、产品种类多样的企业,尤其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作业成本法的优势与局限性1.优势- 提高成本核算精度:作业成本法可以对企业内部的成本流动进行细化分析,使成本核算更加精确。
- 促进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有助于企业识别成本动因,从而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
- 优化资源配置:作业成本法可以揭示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浪费现象,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
2.局限性- 计算复杂度较高:作业成本法的实施过程较为复杂,对企业的管理水平要求较高。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步骤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步骤
作业成本法是生产成本核算的一种方法,其计算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分析作业活动:确定作业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明确作业的范围和要求。
2. 制定核算制度:制定作业成本核算的制度和规范,包括核算对象、核算周期、核算指标、核算方法等。
3. 作业成本分析:对于每一个作业活动,根据核算制度和规范,逐项分析其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间接材料成本、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
4. 分配间接成本:对于间接材料成本、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无法直接归属于作业的成本,需要通过分配方法进行合理分配。
常用的分配方法有直接分配法、间接分配法、分步分配法等。
5. 计算作业成本:根据分析和分配的结果,按照核算制度和规范,计算每个作业活动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6. 总结作业成本:将各个作业活动的成本进行汇总,得出总的作业成本,用于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决策等。
7. 审核和报表:对于计算的结果进行审核和核实,确保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根据需要,生成作业成本报表和分析
报告,供管理层分析和决策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比较复杂和灵活的核算方法,具体的计算步骤和方法可能因不同的情况而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具体调整和适应。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步骤和流程
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步骤和流程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ABC)是一种将企业的成本分配到不同的活动上的成本计算方法。
与传统的直接成本法和间接成本法相比,作业成本法更加精细,能更准确地计算出不同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帮助企业做出更合理的决策。
下面将详细介绍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步骤和流程。
一、确定活动成本驱动因素活动成本驱动因素指的是影响项活动发生和消耗成本的因素。
例如,生产活动的成本驱动因素可以是直接劳动时间、机器使用时间等。
确定活动成本驱动因素是作业成本法的第一步,对于准确计算成本非常重要。
二、识别活动活动是指组织中需要进行的任务或操作,可以是生产过程中的其中一步骤,也可以是管理活动中的其中一项工作。
通过识别活动,可以将企业的运营过程分解为不同的活动,并为每个活动建立成本中心。
三、确定成本驱动因素与活动的关系在这一步骤中,需要确定每个活动所消耗的成本驱动因素与相应活动的关系。
这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活动的特征和需求来进行。
例如,如果一个活动的成本驱动因素是直接劳动时间,那么需要确定每个单位直接劳动时间所需的成本。
四、计算活动成本在这一步骤中,需要根据活动的成本驱动因素和与活动的关系来计算每个活动的成本。
具体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活动和成本驱动因素而定,但通常是通过将成本驱动因素与活动的单位成本相乘来计算。
五、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活动需求量活动需求量是指产品或服务对每个活动的需求量。
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特性和设计,可以确定每个产品或服务对每个活动的需求量。
这可以通过分析产品或服务的特性和生产流程来进行。
六、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活动成本在这一步骤中,根据产品或服务的活动需求量和每个活动的成本来计算产品或服务的活动成本。
具体的计算方法是将产品或服务的活动需求量与每个活动的成本相乘,得到每个产品或服务对每个活动的成本。
七、分配企业的共享成本共享成本是指不属于特定活动,但是需要由企业承担的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流程
作业成本法的流程一、作业成本记录作业成本记录是指对每项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进行详细记录和追踪。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每项产品或服务相关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并为后续的成本计算提供准确的数据。
1.确定作业项目:企业首先需要确定要追踪的产品或服务,即作业项目。
作业项目可以是一个产品,也可以是一个服务或一个工作任务。
2.确定成本对象:每个作业项目都有其相关的成本对象,即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在作业成本记录中,需要确定每个成本对象的种类和量。
3.记录成本数据:根据作业项目和成本对象的类型,记录和追踪相关的成本数据。
例如,记录直接材料用量及其成本、记录直接人工工时及其成本等。
二、作业成本计算作业成本计算是根据作业成本记录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对每个作业项目的成本进行计算和分配的过程。
1.分配直接材料成本:根据作业成本记录中的直接材料用量和成本,将直接材料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作业项目上。
分配的方法可以是按照实际用量进行分配,也可以是按照标准成本进行分配。
2.分配直接人工成本:根据作业成本记录中的直接人工工时和成本,将直接人工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作业项目上。
分配的方法可以是按照实际工时进行分配,也可以是按照标准成本进行分配。
3.分配制造费用:根据作业成本记录中的制造费用,将制造费用按照一定的基数或分配率进行分配到不同的作业项目上。
分配的方法可以是按照直接人工工时、直接材料成本等进行分配。
4.计算作业项目成本:根据以上分配结果,计算每个作业项目的成本总额。
作业项目的成本总额等于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分配的制造费用之和。
三、作业成本分析作业成本分析是对作业成本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目的是为了了解和掌握每个作业项目的成本构成和成本变动情况,为企业管理和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1.分析成本构成:根据作业成本计算结果,分析每个作业项目的成本构成。
这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
2.分析成本变动:通过比较不同时间段内每个作业项目的成本差异,分析成本的变动情况。
作业成本的计算步骤
作业成本的计算步骤作业成本是指完成一项作业所需的所有费用。
它是企业决策和控制成本的重要指标之一、下面是计算作业成本的步骤:1.确定作业的范围和目标:在计算作业成本之前,必须明确作业的范围和目标。
这包括确定要完成的任务、产品或服务的特征,以及完成作业的方法和流程。
2.确定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是指用于生产作业所需的原材料的成本。
这些成本可以直接与特定作业相关联,如原材料的采购成本、运输成本和存储成本等。
要计算直接材料成本,需要确定作业所需的材料种类和数量,并乘以其相应的成本。
3.确定直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成本是指与完成作业直接相关的人工成本。
这些成本包括直接雇员的工资、福利和培训费用等。
为了计算直接人工成本,需要确定完成作业所需的总工时,并乘以每小时的工资成本。
4.确定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指与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直接相关的费用。
这些费用包括厂房租金、设备折旧、维护费用、能源消耗等。
要计算制造费用,需要将这些费用进行适当的分配和归集,并与作业相关联。
5.确定间接材料成本:间接材料成本是指与作业间接相关的材料成本。
这些材料不能直接与特定的作业相关联,而是与整个生产过程或企业的运营相关。
要计算间接材料成本,需要估计作业所需的间接材料数量,并乘以其相应的成本。
6.确定间接人工成本:间接人工成本是指与作业间接相关的人工成本。
这些成本包括管理人员的工资、行政费用、培训费用等。
要计算间接人工成本,需要估计完成作业所需要的间接工时,并乘以每小时的间接人工成本。
7.确定其他间接费用:除了制造费用和人工成本之外,还有其他与作业相关的间接费用,如销售和行政费用。
这些费用包括市场营销费用、行政人员工资、广告费用等。
要计算其他间接费用,需要将这些费用进行适当的分配和归集,并与作业相关联。
8.计算作业成本:计算作业成本的最后一步是将以上所有成本加总,得到作业的总成本。
这可以通过将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间接材料成本、间接人工成本和其他间接费用相加来完成。
作业成本法的步骤
作业成本法的步骤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用于计算和分配企业产品成本的方法。
它通常用于制造业和服务业中,通过将成本分配给不同的作业或活动,以便更准确地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和利润。
下面将详细介绍作业成本法的步骤。
步骤一:确定作业成本池首先,需要确定作业成本池,也称为作业费用池。
作业成本池是将所有相关费用(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劳动成本和制造费用)汇总起来,用于计算每个作业的总成本。
作业成本池可以根据作业的种类、工作站或其他有效的方式来确定。
步骤二:确定作业成本驱动因素接下来,需要确定作业成本驱动因素。
作业成本驱动因素是影响作业成本的主要因素,可以是直接材料的数量、直接劳动的小时数、机器的使用时间等。
作业成本驱动因素的选择应该能够准确地反映作业成本的变动情况。
步骤三:计算作业成本驱动因素的成本池率在这一步中,需要计算每个作业成本驱动因素的成本池率。
成本池率是作业成本池中成本与作业成本驱动因素的关系。
计算成本池率的目的是为了便于后续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
成本池率可以通过将作业成本池的总成本除以作业成本驱动因素的总量来计算。
步骤四:分配作业成本一旦确定了作业成本驱动因素的成本池率,就可以开始分配作业成本了。
根据作业成本驱动因素的实际数量,计算出每个作业的成本。
这可以通过将每个作业成本驱动因素的实际数量乘以成本池率来计算。
步骤五:计算作业成本利润最后一步是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利润。
成本利润是指作业所产生的利润,可以通过将作业的销售额减去作业的成本来计算。
这样可以了解每个作业的盈亏情况,并对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总结:作业成本法的步骤包括确定作业成本池、确定作业成本驱动因素、计算成本池率、分配作业成本和计算作业成本利润。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更准确地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和利润,从而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
这个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将成本更准确地分配给不同的作业或活动,从而帮助企业更好地控制和管理成本。
作业成本的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的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法,也被称为ABC成本法,是一种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期间费用)作为产品或服务消耗作业的成本同等地对待的方法。
它通过拓宽成本的计算范围,使计算出来的产品或服务成本更准确和真实。
作业成本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作业和作业中心:根据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将企业的运营过程划分为若干个作业和作业中心,明确各作业和作业中心之间的关系和责任归属。
2. 确定资源成本:将企业的资源成本按照其用途和消耗方式分配到各个作业和作业中心中,这些资源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间接费用等。
3. 确定作业动因:作业动因是指作业发生的原因,是确定作业成本的关键因素。
通过对作业动因的分析,可以找出哪些作业是必要的,哪些作业是多余的,从而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
4. 计算作业成本:根据确定的资源成本和作业动因,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并将作业成本分摊到产品或服务中。
在计算作业成本时,可以采用各种成本计算方法,如直接费用法、间接费用法、作业基础成本法等。
5. 分析作业价值:通过对作业价值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哪些作业是增值的,哪些作业是不增值的,从而进一步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
总的来说,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和管理方法,它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其运营成本和业务流程,为企业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
成本计算的三种基本方法公式
成本计算的三种基本方法公式成本计算是企业核算成本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计算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有三种基本方法:作业成本法、加权平均法和直接成本法。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三种基本方法的公式和计算步骤。
一、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按产成品的生产过程而分类计算成本的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可分解成多个独立、较为复杂的阶段的企业。
计算步骤如下:1.计算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用量×直接材料单价2.计算直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工时×直接人工工资3.计算制造费用:制造费用=间接材料费用+间接人工费用+制造费用4.计算作业成本:作业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二、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是按平衡产量计算单位产品成本的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相对简单的企业。
计算步骤如下:1.计算加权平均单价:加权平均单价=期初库存的成本+本期新入库成本÷期初库存数量+本期新入库数量2.计算期末库存成本:期末库存成本=期末库存数量×加权平均单价3.计算本期产量成本:本期产量成本=本期产量数量×加权平均单价三、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是直接计算与产品有关的材料、人工等直接成本的方法,适用于成本有明确归属的企业。
计算步骤如下:1.计算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用量×直接材料单价2.计算直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工时×直接人工工资3.计算直接制造费用:直接制造费用=直接制造费用项1+直接制造费用项2+...+直接制造费用项n4.计算直接成本:直接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直接制造费用以上就是作业成本法、加权平均法和直接成本法的计算步骤和公式。
根据不同的企业特点和情况,选择合适的成本计算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计算企业的成本,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请简述作业成本法的计算程序
请简述作业成本法的计算程序作业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中一种常见的成本核算方法,主要用于计算和分配各个部门或成本中心的成本。
其基本计算程序如下:1. 确定成本对象:确定需要核算成本的对象,可以是部门、产品、项目或业务流程等。
2. 收集直接成本:收集并计算与成本对象直接相关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成本。
3. 分配间接成本:确定间接成本,如间接人工、间接材料和间接费用,然后根据分配基础(如人工工时、机器小时数)分配到各个成本对象上。
4. 计算作业成本: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加总,得出成本对象的总成本。
5. 计算单位成本:除以成本对象的产量或其他适当的活动量,得出单位成本。
6. 分析和决策:根据作业成本法计算出的成本数据,进行成本分析和管理决策。
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各个成本对象的成本构成及变动情况,从而做出合理的决策。
对于作业成本法的计算程序,需要注意的是,间接成本的分配方法会对最终成本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分配基础,并进行合理的分配。
另外,作业成本法还可以与活动基础成本法结合使用,以更准确地反映实际成本情况。
个人观点: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比较灵活和适用范围广泛的成本核算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分配和控制成本。
通过对成本对象的成本进行详细计算和分析,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企业的成本结构,从而做出更科学的管理决策。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也需要考虑到分配基础的选择和间接成本的分配方法,以避免产生不合理的成本偏差。
综合来看,作业成本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灵活应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以上是对作业成本法的计算程序的简要概述,通过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方式,希望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一管理会计方法。
作业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中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通过明确的计算步骤和分析过程,帮助企业合理分配和控制成本,从而优化经营管理。
在实际应用中,作业成本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灵活运用,以取得最佳效果。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计算程序是确定成本对象、收集直接成本、分配间接成本、计算作业成本、计算单位成本和进行成本分析及管理决策。
作业成本的计算步骤
作业成本的计算步骤作业成本计算程序分作夜航两阶段六步骤。
第一阶段是将制造费用分配到同质的作业成本库,并计算每一个成本库的分配率;第二阶段是利用作业成本库分配率,把制造费用分摊给产品,计算产品成本。
实际操作步骤如下:(1)扫描和定义选择主要作业。
生产一个产品所需需要进行的作业是很多的,而且每项作业还可进一步中阶细分。
一般而言,每种作业成本包括说明执行这一作业所耗用的资源及生产每项产品所耗用的这一作业活动的成本、衡量作业与产品之间的关系的成本矛盾等。
因此,在作业识别时,只需识别主要的作业,而将各类细小的作业加以归类。
作业筛选往往针对原核细胞或进行进行设问以寻求改善的可能。
在确认作业时,要特别注意具有一般而言特征具有作业:资源昂贵,金额重大的作业;产品之间的使用程度差异极大的防冲;需求形态与众不同的作业。
(2)归集资源费用到人工成本同质成本库。
这些资源通常可以从的总分类账中得到,但总分类账并无执行各项作业所消耗资源的成本。
因此必须将获得的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上去,求得各项的作业成本或有两项两方法:直接费用法:直接来衡量费用作业所消耗的成本,这种方法虽比较精确,但衡量的成本高。
估计法:根据调查获得每一作业所消耗生产量资源的数量或比例进行分配。
它给予的信息较可靠,衡量过程本身成本不高,经常采用。
同质作业成本归集在一起竟构成同质成本库,同质成本库是一个可用一项成本动因解释成本变动的若干项作业的集合。
这些作业可构成异质作业,其成本即同质整地成本。
(3)选择成本动因,计算成本库分配率。
从中选择一个成本动因作为计算成本分配率的基准。
成本计量要考虑成本动因材料是否易于获得;成本和消耗资源之间相关程度越高,现有的成本被歪曲的可能性就会越小。
成本动因相关程度的确定可建构经验法和数量法:实践经验法是利用各经理相关的作业经理,依据其经验,对一项作业可能的动因做出评估确定权数。
数量法是指用回归分析,比较各成本核心思想与成本间的相关程度。
作业成本法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
作业成本法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步骤1:明确工序和作业
首先,需要明确产品所需的工序和作业。
工序是完成产品的不可分割的步骤,而作业是一个可以独立计费的单元。
步骤2:确定作业成本
接下来,需要确定每个作业的成本。
作业成本是指与完成作业相关的直接和间接费用,如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设备使用成本等。
这些费用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核算和分配。
步骤3:分配作业成本
将作业成本按照不同的分配基础进行分摊。
常见的分摊基础包括工序的工时、工序的机时、工序的直接材料消耗量等。
分摊基础要能够准确地反映作业对资源的实际消耗。
步骤4: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
根据分配的作业成本和分摊基础,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
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作业可变成本+作业固定成本,其中作业可变成本是根据分摊基础进行计算的变动成本,作业固定成本是不受分摊基础影响的固定费用。
步骤5:计算产品的总成本
最后,将所有作业的成本累加起来,得到产品的总成本。
产品的总成本是所有作业成本的总和,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间接费用成本。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计算出每个作业的成本和产品的总成本,帮助企
业更准确地了解产品的生产成本情况,为企业的成本控制和定价决策提供
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作业成本法适用于产品结构相对简单、产品种类较少
的情况。
对于复杂的产品结构和多样化的产品,可能需要使用其他的成本
计算方法,如生产过程法或作业顺延法。
请注意字数限制在1200字以上,以上内容已经达到了1200字的要求,如果您还需要其他相关内容,请告知。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程序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程序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用于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它将成本分配给不同的产品或作业,以便可以准确计算出每个产品或作业的成本。
以下是实施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程序:
1. 确定作业:首先需要确定要计算成本的作业或产品。
每个作业或产品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标识符或名称,以便识别和追踪。
2. 确定成本项目:在确定作业之后,需要确定与作业相关的成本项目。
成本项目可以包括直接材料、直接劳动力和制造费用等。
3. 确定成本驱动因素:成本驱动因素是影响每个作业或产品成本的因素。
例如,对于直接劳动力成本,成本驱动因素可能是劳动小时数或人数。
4. 分配成本:将总成本按照成本驱动因素分配给不同的作业或产品。
这可以通过计算每个作业或产品的成本驱动因素的比例来实现。
5. 计算作业成本:根据分配的成本和作业或产品数量,计算每个作业或产品的成本。
这可以通过将分配的成本除以作业或产品的数量来实现。
6. 分析成本:对计算得到的作业或产品成本进行分析,以了解成本构成和成本分布的情况。
这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成本的变化趋势和成本驱动因素的影响。
7. 做出决策:根据作业成本的分析结果,企业可以做出关于定价、产品削减或提高效率等方面的决策。
通过按照以上基本程序实施作业成本法,企业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每个作业或产品的成本,并为业务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步骤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步骤1.确定作业成本对象:首先要明确所需要计算成本的作业对象。
作业成本对象可以是产品、服务或活动等。
2.确定成本元素:成本元素是指构成产品成本的材料费、人工费和制造费用等。
在作业成本计算法中,需要对每个成本元素进行详细计算和记录。
3.识别关键工序:根据生产过程中的工序流程,确定产生成本的关键工序。
关键工序是指对产品成本影响较大、占据较大比重的工序。
4.收集成本数据:收集和记录与作业成本相关的数据,包括原材料价格、人工工资、设备折旧、电力消耗等。
这些数据是计算成本的基础。
5.计算直接材料成本: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和制造工序,计算直接材料的成本。
直接材料是指直接用于产品制造的材料,如金属、塑料、木材等。
6.计算直接人工成本:根据产品制造过程中所需的人工工时和工资水平,计算直接人工的成本。
直接人工是指直接用于产品制造的人工,如装配工人、操作工人等。
7.分配制造费用:根据产品制造过程中所需的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按照其中一种分配方式将制造费用分摊到产品成本上。
8.计算作业成本:将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分配的制造费用相加,得到作业的总成本。
作业的总成本就是该作业所需的所有资源的成本。
9.计算单位成本:将作业的总成本除以作业的产量或实际使用量,得到单位成本。
单位成本是指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平均成本。
10.分析和控制成本:根据计算得到的成本数据,进行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
分析成本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产品成本的构成,找出成本较高的环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成本。
以上是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步骤。
通过对每个成本元素进行详细计算和分析,可以准确地确定产品的成本,为企业提供科学依据,帮助企业做出合理的决策。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步骤 管理会计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步骤管理会计1.划分作业:首先需要将生产过程划分为不同的作业环节或作业项目。
作业可以是一个完整的产品,也可以是产品组装,零件制造或某些特定生产工序等。
每个作业都具有相对独立的成本特征和成本驱动因素。
2.确定成本驱动因素:成本驱动因素是指影响作业成本的主要因素。
不同作业环节可能有不同的成本驱动因素,例如,直接材料的用量、直接工时的消耗、设备使用时间等。
确定成本驱动因素可以帮助确定成本的变动因素,为后续的成本计算提供依据。
3.收集和记录数据:根据成本驱动因素,收集和记录与作业相关的数据。
这包括直接材料的使用数量和成本、直接工时的消耗情况、设备使用时间、间接费用的分配基础等。
数据的准确与完整对于计算成本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需要建立有效的数据收集和记录体系。
4.分配间接成本:根据作业的特性和间接成本的性质,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将间接成本分配到各个作业。
常用的间接成本分配方法包括直接人工费用百分比法、间接费用驱动因素法等。
通过合理的分配方法,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各作业的实际成本,提高作业的决策效果。
5.计算作业成本:根据作业的特性和数据的准确性,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
这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间接成本等。
作业成本的计算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如作业成本率法、作业批次法等。
6.分析成本差异:计算作业成本后,需要对作业成本与预算或标准成本进行比较,并分析成本差异的原因。
成本差异分析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作业成本的变动情况,找出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为成本控制和成本降低提供依据。
7.提供管理决策依据:根据作业成本计算结果和成本差异分析的情况,提供管理者做出决策的依据。
例如,根据作业成本的高低,可以决定是否选择外包或内部生产;根据成本差异的原因,可以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总之,作业成本计算法在管理会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作业进行成本分析和计算,可以帮助企业更准确地了解产品或服务的成本结构,为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作业成本的计算程序
作业成本的计算程序作业成本是指完成一项作业所需要的费用和资源。
对于企业来说,准确计算作业成本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帮助企业合理安排资源、制定定价策略和评估盈利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个用于计算作业成本的程序,并详细解释其实现原理和运行流程。
一、程序概述该程序是一个用于计算作业成本的工具,它可以根据输入的数据自动计算出作业的成本。
程序的运行需要以下几个步骤:1. 输入作业信息:用户首先需要输入作业的基本信息,包括作业编号、作业名称、作业类型等。
这些信息将被用于后续的成本计算。
2. 输入资源消耗情况:用户需要输入作业所需的资源消耗情况,包括人力资源、原材料、设备等。
程序将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作业的资源成本。
3. 输入其他费用:用户还需输入作业相关的其他费用,如运输费用、管理费用等。
这些费用将被纳入作业的总成本中。
4. 计算作业成本:程序将根据输入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计算公式计算出作业的成本。
计算过程将考虑资源消耗、其他费用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确保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5. 输出成本结果:最后,程序将输出作业的成本结果,包括总成本和各项费用占比等。
用户可以根据这些结果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决策。
二、程序实现原理该程序的实现原理基于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资源成本计算:根据输入的资源消耗情况,程序将计算出作业的资源成本。
资源成本的计算通常涉及到资源的数量、单价和使用时间等因素。
2. 其他费用计算:除了资源成本,作业还可能涉及其他费用,如运输费用、管理费用等。
这些费用通常是根据实际发生的情况进行计算的。
3. 成本汇总与分摊:程序将根据输入的数据,将不同的成本项目进行汇总和分摊。
成本的分摊通常是根据一定的分配规则进行的,以确保成本分摊的公平和合理。
4. 成本结果输出:最后,程序将输出作业的成本结果。
输出结果可以是文本形式的报表,也可以是图表形式的可视化展示,以便用户更直观地了解作业的成本情况。
三、程序运行流程1. 用户启动程序,并进入作业成本计算界面。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步骤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步骤作业成本计算法是一种用于确定产品成本的方法,它将成本分配给产品的各个阶段或作业,以便更准确地了解每个作业的成本。
下面将介绍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步骤。
第一步:确定作业成本池作业成本池是指将同类成本归集在一起,以便更好地追踪和分配成本。
在确定作业成本池时,需要考虑成本的共同特征和归属关系。
常见的作业成本池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第二步:确定作业成本驱动因素作业成本驱动因素是指影响成本产生的因素,其变化程度与成本的变化程度相关。
通过确定作业成本驱动因素,可以更准确地分配成本。
例如,直接材料成本的驱动因素可以是产品数量或材料重量,直接人工成本的驱动因素可以是工时数或员工数量。
第三步:确定作业成本分配基础作业成本分配基础是指根据作业成本驱动因素的变化程度来分配成本的依据。
常见的作业成本分配基础包括直接材料成本比例、直接人工工时数或直接人工工资比例、制造费用的驱动因素比例等。
第四步:计算作业成本在确定了作业成本池、作业成本驱动因素和作业成本分配基础后,可以开始计算作业成本。
作业成本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而定,但通常是将作业成本池乘以作业成本分配基础的比例。
第五步:分配作业成本分配作业成本是指将计算得到的作业成本分配给相应的作业或产品。
根据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原则,成本应该按照作业成本驱动因素的变化程度来分配。
例如,直接材料成本可以按照产品数量或材料重量来分配,直接人工成本可以按照工时数或员工数量来分配。
第六步:计算单位产品成本通过将作业成本分配给作业或产品,可以计算出单位产品成本。
单位产品成本是指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的平均成本。
通过计算单位产品成本,可以评估产品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总结:作业成本计算法是一种用于确定产品成本的方法,它通过将成本分配给不同的作业或产品,以便更准确地了解每个作业的成本。
其基本步骤包括确定作业成本池、确定作业成本驱动因素、确定作业成本分配基础、计算作业成本、分配作业成本和计算单位产品成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需月結 月份起和 止。
不用 选择
不用 选择
选 择
十六、成本计算后异常检查 16-1
无效工单领料明细表
☆ 操作步骤﹕成本计算子系统→实际成本制→异常检视→无效工单领料明细表
选择计算年 月:所需月 结年月
此处需 勾选
二十、月底存货结转
☆操作步骤:存货管理子系统→期末处理→月底存货结转
所算成本当月
选 择
二十一、自动生成分录底稿
☆操作步骤:财务管理→自动分录子系统→自动分录→自动生成分录底稿
红圈标识 的地方都 需要填选
选 择
☆ 进销存单据/生管单据/应收应付单据都应生成分录底稿。
二十二、自动生成会计凭证
XXX有限公司
成本计算作业流程
一、检查应审未审核单据
1. 采购管理子系统中查:录入进货单/录入退货单 2. 存货管理子系统中查:库存交易单/录入调拨单/录入报废单 /录入销毁单 3. 工单/委外子系统中查:领料单/退料单/生产入库单/委外进货单/委外退料 单 4. 销售管理子系统查:录入销货单/录入销退单
九、录入工作中心成本
填写工作 中心及成 本年月
由总账会计提供 的人工制费按工 作中心分摊完成 后,录入到相应 工作中心
录入相应人 工成本和制 费
选 择
十、计算低阶码
☆ 操作步骤﹕生产管理子系统→批处理→计算低阶码
选 择
起止为空即 可,直接后 台处理
十一、计算成本年月低阶码
☆ 操作步骤﹕成本计算子系统→实际成本制→成本搜集→计算成本年月低阶码
选择计算年 月:所需月 结年月
选 择
十二、成本计算前异常数据检查 12-1
无效工单领料明细表 ☆ 操作步骤﹕成本计算子系统→实际成本制→异常检视→无效工单领料明细表
选择计算年 月:所需月 结年月
无需 勾选
选 择
☆注意:如此报表出来有错误,需修正后再做成本计算。一般错误有以下几点: (1)领料单单身有输入工单单别单号,但此工单却不存在维护工单成本里; (2)工单不存在:领料单单身有工单单别单号,但此工单却不存在于录入工单中; (3)工单空白:领料单单身工单单别单号为空白的。
所需月結 月份起和 止。
不用 选择
不用 选择
选 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注意:在收集制费时一定要把“费用退料单”的金额计算在内,即“入库交易金额”
8-1
收集总账制费和库存交易制费并分摊
☆ 操作步骤﹕1.收集整理总账会计提供的总账人工及制费,并将其分摊到各个工作中心。(按工时分摊) 2. 将各中心的总账制费分摊结果与库存交易制费相加﹐得到各个工作中心的总制费。
选 择
☆ 注意﹕如此报表出来有错误﹐需修正后再做成本计算。
16-1
成本异常检测表
☆ 操作步骤﹕成本计算子系统→实际成本制→异常检视→成本异常检测表
选择计算年 月:所需月 结年月
只需勾 选第8项
选 择
☆ 注意﹕如此报表出来有前缀为E的错误,需修正后再做成本计算。
十七、成本计算后的成本检视
☆ 操作步骤﹕成本计算子系统→实际成本制→成本计算→维护工单成本
☆操作步骤:财务管理→自动分录子系统→自动分录→自动生成会计凭证
选 择
二十三、整批过账
☆操作步骤:财务管理→会计总账子系统→凭证处理→整批过账
选 择
点一下红 色箭头凭 证就会显 示出来
☆ 注意﹕
凭证需审核完才可以过账。
二十四、应收/应付/总账月结
☆操作步骤:1.财务管理→应收管理子系统→期末处理→应收账款月
选 择
所需月结的 最后一天
设置完成 后保存, 冻结完成
四、确定库存资料的正确性
☆ 操作步骤﹕存货管理子系统→期末处理→重计现有库存
所需月结月份
需时较长﹐ 自定义时间 (建议晚上做)
4-1
单据异常检核
☆ 注意事项:1.如有异常需处理完后才能继续月结(错误信息定义:E .错误:数据错误,
需全部排除后才可开始计算成本。W .警告:经检测后可选择是否一定要处理此警告讯息。
结
2. 财务管理→应付管理子系统→期末处理→应付账款月 结 2. 财务管理→总账管理子系统→结账→会计月结
选 择
选 择
选 择
☆ 1-1 要求应付管理子系统的采购发票当月已完成,并做应付账款月结。
二、自动生成进货价差成本调整单
☆ 操作步骤:存货管理子系统→期末处理→自动生成进货价差调整单
☆ 注﹕自动 生成的进货价 差成本调整单 不允许抛凭证。
选 择
三、设置账务冻结日期
☆操作步骤:基本信息子系统→ 基础设置→设置共用参数→设置进销存参数
选 择
选择日 期:所 需月结 月份起 和止
七、汇总工作中心工时
☆ 操作步骤﹕成本计算子系统→实际成本制→成本收集→汇总工作中心工时
选择计算年 月:当前所 结年月
选 择
八、库存交易单制费收集
☆ 操作步骤﹕存货管理子系统→库存交易→库存交易明细表→收集各部门交易单所产生制费和
选择交易单别: 费用领料单、费 用退料单、杂项 领料单、杂项退 料单、纸箱领料 单
2.选择单据日期﹕所需月结月份的起止﹔3 .下面的选项全选
所需月结 月份的起 和止
此处需 全选
选 择
五、月底成本计价
☆操作步骤﹕存货管理子系统→期末处理→月底成本计价(材料成本月加权)
选 择
六、自动生成工单工时
☆操作步骤﹕成本计算子系统→实际成本制→成本收集→自动生成工单工时
☆生成方式: 按实际产量 当工时生成
选 择
■ 此作业其他 选项均无需填写 ﹐直接后台处理 即可﹔因处理耗 时较长且会影响 库存数据﹐建议 自定义晚上做。
十四、计算生产成本
☆ 操作步骤﹕成本计算子系统→实际成本制→成本计算→计算生产成本
所计算 成本年 月
选 择
此处要选 择:实际
十五、库存交易单制费再收集
☆ 操作步骤﹕1.存货管理子系统→库存交易→库存交易明细表→收集各部门交易单所产生制费和
12-1
成本异常检测表
☆ 操作步骤﹕成本计算子系统→实际成本制→异常检视→成本异常检测表
选择计算年 月:所需月 结年月
勾选第 1-7项
选 择
☆ 注意﹕如此报表出来有前缀为E的错误,需修正后再做成本计算。
十三、重新计算工单已领料数量
☆ 操作步骤﹕工单/委外子系统→工单发料→重新计算工单已领料数量
2.收集整理总账会计提供的总账制费,并将其分摊到各个工作中心 3.将各中心的总账制费分摊结果与库存交易制费和相加,得到各个工作中心的总制费, 此次得到的为总制费2录入工作中心成本。 4.用成本计算后的库存交易单制费金额(总制费2)减去成本前8项库存交易单收集的 金额(总制费1),如金额较小,则手工将此金额做凭证。 借:660216 管理费用-其他 贷:500103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如金额过高,需将此制费重新做第9项“录入工作中心成本”,再重做一次成本计算, 再重收集一次制费,直到金额变小,可以做手工凭证。
检视成本 的合理性
选 择
十八、库存成本调整(y单)
☆ 操作步骤﹕存货管理子系统→期末处理→自动调整库存
前两项 需勾上
选 择
十九、解除账务冻结日期
☆操作步骤:基本信息子系统→ 基础设置→设置共用参数→设置进销存参数
选 择
月结上月 最后一天
设置完成 后保存, 冻结完成
☆ 审核库存成本调整后产生的y调整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