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加工性质(1)

合集下载

第一节肉制品加工的原辅料及特性

第一节肉制品加工的原辅料及特性

第一节肉制品加工的原辅料及特性学习目标在具备相关学科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明确肉制品加工的主料—肉的组成和性质,肉制品加工所用辅料的类型以及各类型辅料的特点和作用。

一、肉的化学组成化学组成:肉主要由水、蛋白质、脂肪、浸出物、维生素、矿物质和少量碳水化合物组成。

1.水分不同组织水分含量差异很大(肌肉、皮肤、骨骼的含水量分别为72%~80%、70%~60%和12~15%)。

肉品中的水分含量和持水性直接关系到肉及肉制品的组织状态、品质,甚至风味。

(1)肉中水分的存在形式结合水(bond water) 吸附在蛋白质胶体颗粒上的水,约占5%。

无溶剂特性,冰点很低(-40℃)。

不易流动水( immobilized water) 存在于纤丝、肌原纤维及膜之间的一部分水,占水分总量的80%。

能溶解盐及溶质,冰点:-1.5~0℃。

自由水(free water) 存在于细胞外间隙中能自由流动的水,约占15%。

(2)肉的持水性(water capacity)指肉在冻结、冷藏、解冻、腌制、绞碎、斩拌、加热等加工处理过程中,肉的水分以及添加到肉中的水分的保持能力。

肉的持水性主要取决于肌肉对不易流动水的保持能力。

影响不易流动水的量的主要因素:a. 物理因素蛋白质凝胶的网状结构的间隙中所封闭的水b. 化学因素蛋白质分子所具有的引力决定持水性的因素是凝胶结构和蛋白质所带净电荷的数量。

净电荷是蛋白质分子吸引水的强有力的中心,静电荷使蛋白质分子间具有静电斥力分子结构松弛从而持水性提高。

2.蛋白质肌肉中蛋白质约占20%,分为:肌原纤维蛋白(40~60%)、肌浆蛋白(40~60%)、间质蛋白(10%)。

3.脂肪肌肉内脂肪的多少直接影响肉的多汁性和嫩度,脂肪酸的组成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肉的风味。

家畜的脂肪组织90%为中性脂肪,7~8%为水分,蛋白质占3~4%,还有少量的磷脂和固醇脂。

4.浸出物除蛋白质、盐类、维生素外能溶于水的浸出性物质,包括含氮浸出物和无氮浸出物。

数控加工技术(第4版)第一章

	 数控加工技术(第4版)第一章
下一页 返回
1. 1 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
• 1949 年, 帕森斯公司在麻省理工学院 ( MIT) 伺服机构试验室的协助 下开始从事数控机床的研制工作, 经过三年时间的研究, 于 1952 年试 制成功世界第一台数控机床试验性样机。 这是一台采用脉冲乘法器 原理的直线插补三坐标连续控制铣床, 即数控机床的第一代。 1955 年, 美在美国进入迅速发展阶段, 市场上出现了商品化数控机床。 1958 年, 美国克耐·杜列克公司 ( Keaney Trecker) 在世界上首先研 制成功带自动换刀装置的数控机床, 称为 “ 加工中心” ( Machining Center, MC)。
• 数控技术 ( 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 是指采用数字控制的方 法对某一个工作过程实现自动控制的技术。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使用 数控机床时, 可将其运行过程数字化, 这些数字信息包含了机床刀具的 运动轨迹、 运行速度及其他工艺参数等, 而这些数据可以根据要求很 方便地实现编辑修改, 满足了柔性化的要求。 它所控制的通常是位移、 角度、 速度等机械量或与机械能量流向有关的开关量。 数控的产生 依赖于数据载体及二进制形式数据运算的出现, 数控技术的发展与计 算机技术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
• 数控系统 ( Numerical Control System) 是实现数控技术相关功能 的软、 硬件模块的有机集成系统。 相对于模拟控制而言, 数字控制 系统中的控制信息是数字量, 模拟控制系统中的控制信息是模拟量, 数 字控制系统是数控技术的载体。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 1 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
• 数控技术的发展过程见表 1 - 1。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 1 数控加工的基本概念

第1篇切削加工的理论基础

第1篇切削加工的理论基础
f = vf /n = 2/4 = 0.5 mm/r ap = (dw-dm)/2=(62-56)/2=3 mm
第1章 切削加工的理论基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1.2.1 切屑的形成
挤压与切削 正挤压:
金属材料受挤压时,最大剪应力方向与作用力方向约 成45°
偏挤压:
金属材料一部分受挤压时,OB线以下金属由于母体阻 碍,不能沿AB线滑移,而只能沿OM线滑移s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刀具 O
切屑根部金相照片
1.2.2 切削层的变形及其影响因素
变形区的划分
第一变形区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第二变形区
第三变形区
1.2.2 切削层的变形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变形区的变形特征:
切削层金属沿滑移线的剪切 滑移变形及随之产生的加工 硬化。
第一变形区的实际厚度为 0.02~0.2mm,切削速度越 大,厚度越小。故第一变形 区可看成是一个剪切面。
剪切面与切削速度之间的夹 角成为剪切角,体现变形的 难易程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1.2.2 切削层的变形及其影响因素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第二变形区的变形特征:
切屑底层金属受摩擦挤压后的塑性变形及晶粒纤维化。
受力:
挤压
摩擦
滑移与晶粒的伸长
1.2.2 切削层的变形及其影响因素
前刀面内的摩擦(内摩擦与外摩擦) 区域划分: 粘结区lf1: 剪切滑移,内摩擦 滑动区lf2: 滑动摩擦,外摩擦
切屑长度压缩比(Λl)
l
LD Lch
h
hch hD
OM
sin(90 OM sin
o)
cos( o ) sin
表示切屑变形程度的方法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第1章 冲压加工概述与冲压设备

第1章 冲压加工概述与冲压设备

电机 小带轮 传动带
离合器 曲轴
大带轮
连杆 滑块
传动轴
大齿轮 小齿轮
(3) 离合器
离合器是用来接通或断开大齿轮—曲轴的运动传递的机 构,即控制滑块是否产生冲压动作,由操作者操纵。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是,大齿轮空套在曲轴上,可以自由 转动。离合器壳体和曲轴用键刚性连接。在离合器壳 体中,抽键随着离合器壳体同步转动。通过抽键插入 到大齿轮中的弧形键槽或从键槽中抽出来,实现传动 接通或断开。由操作者将闸叉下拉使抽键在弹簧(图中 未示出)作用下插入大齿轮中的弧形键槽,从而接通传 动。当操作者松开时,复位弹簧将闸叉送回原位,闸 叉的楔形和抽键的楔形相互作用,使抽键从弧形键槽 中抽出,从而断开传动。如图1.4所示。
(1) 偏心压力机
曲轴压力机的滑块行程不能改变,而偏心压力机 的滑块行程是可变的。偏心压力机和曲轴压力 机的原理基本相同,其主要区别在于主轴的结 构不同。偏心压力机的主轴为偏心轴。其工作 原理如图1.11所示。偏心压力机的电动机,通 过带轮、离合器带动偏心主轴旋转。利用偏心 主轴前端的偏心轴,通过偏心套使连杆带动滑 块作往复冲压运动。制动器、脚踏板和操纵杆 控制离合器的脱开或闭合。
图1.15 闭式双动压力机模型
曲轴 连杆 凸轮
机架
内滑块 外滑块 凸模 压边圈
凹模 制件 安放板料
压边
拉深
(3) 按照压力机上连杆的数目
可分为单点、双点和四点压力机,分别由一个、 两个或四个连杆同步驱动滑块。图1.16所示为 闭式双点压力机原理图,图1.17所示为闭式单 点压力机。闭式单点压力机基本参数和闭式双 点压力机基本参数。
修正系数的方法(如弯曲力的计算、拉深件的应力分析及起皱分 析)。
1.2 冲压加工设备

车工(初级)第1章车工基本知识

车工(初级)第1章车工基本知识
(2) 刃磨的步骤与方法 1) 先把车刀前刀面、后刀面上的焊渣磨去,并磨平车刀的底平面。 2) 粗磨主后刀面和副后刀面的刀杆部分。 3) 粗磨刀片上的主后刀面和副后刀面。
图1-29 粗磨主后角、副后角
第一章 车工基本知识
第四节 车刀的基本知识
4) 磨断屑槽。 5) 精磨主后刀面和副后刀面。
图1-30 刃磨断屑槽的方法
主偏角( κ r ) ' 副偏角(κ r ) 刃倾角( λs ) 副后角( α o) 楔角( β o) 刀尖角(εr )
图1-26 外圆车刀角度的投影表达
第一章 车工基本知识
第四节 车刀的基本知识
3.车刀的切削性能与角度作用和选择
(1) 前角的作用及选择 前角大小影响刀具的锐利程度与强度。 应根据工件材料、刀具材料及加工性质选择。 (2) 后角的作用及选择 后角可减少刀具后刀面与工件加工表面之间的磨损。 不根据加工性质和工件材料选择。 (3) 主偏角的作用及选择 主偏角影响刀尖部分的强度与散热条件,影响切削分力 的大小。 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刚性选择。
第一章 车工基本知识
第四节 车刀的基本知识
四、车刀的几何参数及其与切削性能的关系
1.车刀的几何参数
(1) 车刀的组成(图1-23) 1) 2) 3) 4) 5) 6) 前刀面 后刀面 主切削刃 副切削刃 刀尖 修光刃
第一章 车工基本知识
第四节 车刀的基本知识
图1-23 车刀的组成 a)车刀的组成 b)过渡刃
2.弹簧夹头和弹簧心轴
弹簧夹头和弹簧心轴是一种定心夹紧装置。它既能定 心,又能夹紧,如图1-19所示。
图1-19 弹簧夹头 a)拉式 b)推式
第一章 车工基本知识
第三节 工件定位与夹紧的基本知识

农药学加工原理(第1章)

农药学加工原理(第1章)

SAA 临界胶束浓度是非常重要的特征数,达到CMC后,SAA形成胶束, 对许多物质具有乳化、分散、可溶化(增溶)作用。SAA所有(物化参数)性 质和用途,都与CMC值直接或间接有关。 农药SAA在应用时,SAA助剂用量要过量,即必须使浓度高于SAA 临界胶 束浓度才能实现预期效果。
第二节 湿润原理
液体
沾湿过程中的变化(S-固相 L-液相 G-气相)
浸湿(浸渍润湿)
浸湿指固体浸入液体的过程,即变固-气界面为固-液 界面的过程。
如图,设浸湿面积为单位值(如 1cm2 ),该过程中自由能的变化 为: 一△G=γSG -γSL =Wi
浸湿过程中自由能的变化(S-固相 L-液相 G-气相,Wi-浸润功)
表面活性剂的亲油基
SAA亲油基(或叫疏水基hydrophobic group):对水没有亲和力,不溶于水,而 易溶于油,具有亲油性质。 SAA的亲油基团主要是烃类,主要有: 饱和烃:有直链烷烃、支链烷烃和环烷烃, 其碳原子数大都在8~20范围内; 不饱和烃:包括脂肪族烃和芳香族烃。
SAA亲油基
SAA的表面活性原理
SAA疏水基的疏水作用,使分子在水溶液中 发生自聚,即疏水基链相互靠拢在一起形成 内核,远离环境,亲水基朝外与水接触。 SAA在水溶液中的自聚(或称自组装、自组) 形成多种不同结构、形态和大小的聚集体。 使SAA具有增溶以及衍生出胶束催化、模板 功能、模拟生物膜等多种特殊功能。
SAA的表面活性原理
由于SAA有亲油基和亲水基,依据“相似相亲”原 则; SAA进入水溶液后,疏水基为了减少与水的接触, 有逃离水相的趋势,但由于SAA中亲水基,又无法 完全逃离水相,其平衡的结果是表面活性剂分子在 溶液的表面上富集,即疏水基朝向空气,而亲水基 插入水相。 表面上SAA的浓度达到一定值后,SAA呈竖立紧密 排列,形成一层界面膜,从而使水的表面张力降低, 赋予表面活性剂润湿、渗透、乳化、分散、起泡、 消泡等作用。

塑料加工原理 第一章-聚合物熔体的流动特性-2

塑料加工原理   第一章-聚合物熔体的流动特性-2

图2-29 几种高分子熔体在200℃的粘度与剪切速率的关系 〇-HDPE;Δ-PS;●-PMMA;▽-LDPE;□-PP
材料的“剪切变稀”曲线,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几方面的信息: 1)材料的零剪切粘度高低不同;对同一类材料而言,主要 反映了分子量的差别。 2)材料流动性由线性行为(牛顿型流体)转入非线性行为 (非牛顿型流体)的临界剪切速率不同; 3)幂律流动区的曲线斜率不同,即流动指数 n 不同。流 动指数反映了材料粘-切依赖性的大小。 流动曲线的差异归根结底反映了分子链结构及流动机理的 差别。一般讲,分子量较大的柔性分子链,在剪切流场中易 发生解缠结和取向,粘-切依赖性较大。长链分子在强剪切场 中还可能发生断裂,分子量下降,也导致粘度降低。
ln
x3
33 31 32
ln
n>1 n<1
13 12 21 22 11
x1 x2
23
n=1
ln
1.1 变形与流动
几种典型的流体: 假塑性流体 流动特征:流动很慢时,剪切粘度为常数,而随着 剪切速率的增加,剪切粘度反常减少。
图2-17 假塑性高分子液体的流动曲线 左图:剪切应力-剪切速率曲线; 右图:表观粘度-剪切速率曲线
多数橡胶材料的粘-切依赖性大于塑料
几种材料的表观粘度与切应力关系
粘-切依赖性与分子链结构密切相关,分子链柔性好的聚甲醛、聚乙烯等, 对切应力敏感性较大,而分子链柔性差的聚碳酸酯、尼龙,敏感性较差。
1.3.3 分子结构参数的影响
主要参数为超分子结构参数,即平均分子量、分子量分布、 长链支化度。 (1) 平均分子量的影响
相关方程-Carreau方程
特点:既能反映在高剪切速率下材料的假塑 性行为,又能反映低剪切速率下出现的牛顿 性行为。 流动方程: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答案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答案

2014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期末总结第一章概论1.产品造型设计的三个要素及相互关系。

产品设计的三要素:产品的功能、产品的形态、材料与工艺功能与形态建立在材料与工艺基础上,各种材料的的特性因加工特性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材质美,从而影响产品造型设计。

2.材料的特性有哪些?固有特性:物理特性:(1)物理性能:密度、硬度(2)(力学)机械性能:强度、弹性和塑性、脆性和韧性、刚度、耐磨性等(3)热性能:导热性、耐热性、热胀性、耐燃性、耐火性(4)电性能:导电性、电绝缘性(5)磁性能:铁磁性、顺磁性、抗磁性(6)光性能:对光的反射、折射、透射化学特性:(1)抗氧化性(2)耐腐蚀性(3)耐候性派生特性:(1)加工特性(2)感觉特性(3)环境特性(4)经济性第二章材料的工艺特性1 什么是材料的工艺性?材料适应各种工艺处理要求的能力。

材料的工艺性包括成型加工工艺、连接工艺、表面处理工艺2 材料成型加工工艺的选择。

(1)去除成形(减法成形)在坯料成形过程中,将多余部分去除而获得所需形态,如车削、铣削、刨削、磨削等。

(2)堆积成形(加法成形)通过原料堆积获得所需形态。

如铸造、焙烧、压制、注射成型。

(3)塑性成形坯料在成形过程中不发生重量变化,只有形状的变化,如弯曲、压制、压延等。

3 材料表面处理的目的、工艺类型及选择。

表面处理的目的:(1)保护产品(2) 赋予产品一定的感觉特性工艺类型及选择A 表面精加工工艺技术:研磨、抛光、喷砂、蚀刻效果:平滑、光亮、肌理B 表面层改质工艺技术:化学处理、阳极氧化效果:特定的色彩、光泽C 表面被覆技术:镀层、涂层(PVD、CVD)、珐琅、表面覆贴效果:覆盖产品材料,表面呈现覆贴材料的效果。

4 快速成型的原理及特点,了解几种快速成型技术。

快速成型的原理:是基于离散、堆积原理而实现快速加工原型或零件的加工技术。

过程:1)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建立零件的三维模型;2)对该三维(3D)模型进行分层离散处理,将三维模型数据变成二维(2D)平面数据。

乳品加工手册 第1章

乳品加工手册 第1章

牛乳的生产始于6000年前或更早。

现在的乳业用畜是野生动物经驯化而来。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未驯化的动物分布在不同纬度和经度的自然界中,数度经历了自然界严酷的环境。

事实上,世界各处都有人们起始饲养动物,通常是选择多用途的草食性动物,从动物身上,人们获取乳、肉及服装等以满足自己的需要。

选择草食动物是因为它们比食肉动物更安全并易于饲养。

草食动物也不与人类直接争夺营养源,因为它们吃草,而人类自己不能。

第一章牛乳的生产驯养的草食动物除了马和驴之外都是反刍动物。

反刍动物食量很大,进食速度也很快,之后再反刍已食入的食物。

现在,这样的动物一直保留下来用于乳的生产,而乳一直是人类食物的基础组成部分。

世界上最广泛用于生产乳的动物是乳牛,它们分布在各大洲并几乎在所有的国家都能见到。

然而,还有一些动物是不能被忘的,它们所产的乳是当地居民重要的动物蛋白及其它营养的重要来源。

其中绵羊是重要的产乳动物,尤其对于地中海地区国家和亚洲的很多地区显得尤为重要。

世界上绵羊总数超过十亿头,它们是乳及肉类生产的主要来源。

有绵羊往往就有山羊。

在一些乳、肉生产缺乏地区,山羊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绵羊和山羊是廉价、高质量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并主要生存在因气候、(地形)、经济、技术或社会的因素所限,不能开发更为精细的蛋白质生产系统的地区。

表1-1所示为不同品种的动物所产乳的组成成份,然而表上所绘数据为平均值,因为任何品种的乳的组份受许多因素诸如品种、饲养和气候等等的影响。

● 青年牛在两岁龄前配种(自然或人工受精)● 孕期为九个月● 产犊后乳牛有10个月的产乳期● 产犊后1~2个月乳牛再次配种●经产犊5次后,乳牛被淘汰表1-1不同品种的动物所产乳的组成成份动物 蛋白质 酪 乳清 脂肪% 碳水 灰分%总量% 蛋白% 蛋白% 化合物%人 1.2 0.5 0.7 3.8 7.0 0.2马2.2 1.30.9 1.7 6.20.5乳牛3.5 2.80.7 3.74.80.7水牛4.0 3.50.57.5 4.80.7山羊3.6 2.70.94.1 4.70.8绵羊5.8 4.90.9 4.9 4.50.8牛 乳乳是幼小哺乳动物出生后最初阶段的唯一食物。

机械加工工艺与实训-第1章.

机械加工工艺与实训-第1章.

1.2.1 机床的分类与型号的编制
2.机床型号的编制
机床主参数: 机床主参数代表机床规格大小参数。主参数在型号规格中位于组系代号之后, 用数字表示。其数值是实际值(单位mm)或实际值的1/10或1/100。
机床的重大改进顺序号” 当原机床重新设计、试制和鉴定,使其在性能、结构和布局上有重大改进时, 则在原机床型号的尾部添加重大改进顺序号,以区别于原机床型号。重大改进顺序 号按A、B、C…字母的顺序选用。
特型零件
1.2.3 常用机床的基本结构
1.分析机床结构的基本思路
机床产品的设计制造,综合了机械制造专业许多知识。分析一台现有设备, 均应从下面几方面去考虑。 (1)加工对象,即所设计机床设备的功能。 包括加工零件的外形、材料、精度、表面粗糙度、强度性能、生产率及批量。 (2)加工方法、工装夹具以及自动化程度 如加工方法包括成形法、切削法、电加工法、激光加工法、腐蚀法等等。 自动化方面的考虑包括手动操作和手动上下料、半自动操作、全自动操作、 测量控制等。 (3)机床的总体布局 包括工作空间的尺寸和布局、运动坐标数及其位置、部件的功能计算 (静力、动力、驱动)、控制装置类型、传感器、测量手段、夹具、工件运输装置等。
例1:CA 6140型卧式车床:
例2:MG1432型高精度万能外圆磨床:
1.2.2 机加工及工件类型
1.机床加工类型
机床加工定义:
在机床上利用切削工具从工件表面切除多余金属,使工件获得所需几何 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的工艺方法。简称“机床金属切削加工” 主要类型: 车削 钻削 铣削 刨削 磨削
1.2.2 机加工及工件类型
1.机床加工类型
(1)车削加工 定义:工件旋转作主运动,车刀作进给运动的加工方法。 应用:加工回转面,在加工方法中所占比例最大。

聚合物加工原理复习及作业

聚合物加工原理复习及作业

四、粘度随时间的变化
聚合物完成熔融过程以后,流变性质应不随时间而改变。 但实际上,许多聚合物的粘度均随时间而逐渐变化。 引起这种变化的原因,其中有工艺的如加聚类聚合物的 热降解和热氧化降解,缩聚类聚合物与低分子杂质(如水) 之间的交联反应所造成的降解反应等。 因此,在成型过程中聚合物熔体处于注射喷嘴、挤出口 模或喷丝头高温区域的时间应尽可能缩短。
聚合物流体(熔融状聚合物和聚合物溶液或悬浮液)的 流变性质主要表现为粘度的变化,根据粘度与应力或应变速 率的关系,可将流体分为以下两类:牛顿流体和非牛顿流体。
一、牛顿流体及其流变方程 1.流动类型
层流和湍流
Re<2100
层流
低分子流体 Re>2100
湍流
Re=2100~4000 过渡态(介于层流与湍
剪切增加,粘度升 高
1.粘性液体及其指数定律
切力变稀原因(假塑性流体)
假塑性流体的粘度随剪切应力或剪切速率的 增加而下降的原因与流体分子的结构有关。
解缠理论:
造成粘度下降的原因在于其中大分子彼
对 此之间的缠结。
聚 合 物 熔
当缠结的大分子承受应力时,其缠结点 就会被解开,同时还沿着流动的方向规则 排列,因此就降低了粘度。
二、压力对粘度的影响 原因来自熔体的可压缩性。利用自由体积来解释。 因为在加压时,聚合物的自由体积减小,熔体分子间的自
由体积也减小,使分子间作用力增大,最后导致熔体剪切粘度 增大。
与低分子液体相比,聚合物因其长链大分子形状复杂,分 子链堆砌密度较低,受到压力作用时,体积变化较大。
聚合物熔体成型压力通常都比较高,例如注射成型时,聚 合物在150℃下受压达350kPa到3000kPa,其压缩性是很可观的。

食品加工概论复习资料1

食品加工概论复习资料1

⾷品加⼯概论复习资料107包装专业《⾷品加⼯概论1》复习资料绪论1、⾷品是指:“可供⼈类⾷⽤或饮⽤的物质,包括加⼯⾷品、半成品和未加⼯⾷品,不包括烟草或只作药品的物质”。

(我国国家标准《⾷品⼯业基本术语》的解释,似乎更像是指⾷物。

)2、⾷品⼯业所指的⾷品往往是经过加⼯的产品,包括成品和半成品。

3、⾷品加⼯是指“是指改变⾷品原料或半成品的形状、⼤⼩、性质或纯度,使之符合⾷品标准的各种操作。

”4、⾷品加⼯⼯艺包括::基本原理、⽣产过程、加⼯操作单元、⼯艺条件5、加⼯操作单元包括:选料、清理、输送、杀菌、⼲燥、冷冻、破碎、加热、过滤、包装等。

6、⾷品作为商品的基本要求卫⽣安全性—最基本的要素营养可消化性—⾷⽤(保健)价值的体现风味、质地、外观耐贮藏性—拥有⼀定的货架(保质)期⽅便性—⾷⽤, 贮藏与运输等⽅便性价廉—消费依赖7、⾷品加⼯的⽬的:(1)获得和维护产品中微⽣物的安全性,建⽴⾷品质量与微⽣物之间的关系。

(2)延长⾷品货架寿命8、粮⾷:粮⾷是⼈类主⾷⾷料的统称。

它⼜包括原粮和成品粮。

9、农产品加⼯概念:农产品加⼯是以农产品为基础原料,采⽤物理、化学、⽣物⼯程等技术,制成供⾷⽤、⼯业⽤或医药⽤的成品或半成品的⽣产领域。

第⼀章粮油原料加⼯前清理⼀粮油原料的物理性质● 1 个体性质(单个籽粒)⾊泽、⽓味、形态、表⾯状态粒形、粒度(长、宽、厚)、均匀度千粒、密度籽粒透明度● 2 群体性质体积、质量和密度⾃动分级和散落性导热性和吸湿性千粒重:1000粒籽粒的重量,⽤克表⽰。

密度:籽粒重量与体积⽐。

容重:单位容积内的重量。

⽤g/L或kg/m3表⽰。

散落性:粮油原料颗粒群体构成的粮堆具有流动性,容易变形,这种特性叫散落性。

散落性是确定粮⾷清理、输⼊及各种⾃留设备的依据。

静⽌⾓:当量是从⼀定⾼度⾃然落下时,会向四周流散,当达到相当数量是会形成⼀个圆锥体,这个圆锥体的底⾓叫⾃动分级:当粮⾷在运动时,由于各组成分具有不同的散落性,就会发⽣性质相类似的组成部分趋向聚集于同⼀部位,结果使粮堆不同部位的粮⾷在品质上发⽣差异,这种现象叫做粮⾷的⾃动分级。

材料成型及加工原理第一章

材料成型及加工原理第一章

第一章1.聚合物材料的加工性质:可模塑性、可挤压性、可纺性、可延性。

2.什么是可挤压性?答:可挤压性是指聚合物经过挤压作用形变时获得形状和保持形状的能力。

发生地点:主要有挤出机、注塑机料筒、压延机辊筒用、模具中等聚合物力学的状态:粘流态。

表征参数:熔融指数3.什么是可模塑性?答:可模塑性是指材料在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形变和在模具中模制成型的能力。

发生地点:主要有挤出机、注塑机、模具中等聚合物力学状态:高弹态、粘流态表征方法:螺旋流动试验在成型加工过程中,聚合物的可模塑性常用在一定温度、压力下熔体的流动长度来表示。

4.什么是可纺性?答:可纺性是聚合物材料经过加工形成连续的固态纤维的能力。

发生地点:主要有熔融纺丝聚合物力学状态:粘流态表征方法:纺丝实验5.什么是可延性?答:可延性表示无定型或半结晶聚合物在一个或两个方向上受到压延或拉伸时变形的能力。

发生地点:压延或拉伸工艺聚合物力学状态:高弹态、或玻璃态。

表征方法:拉伸试验(速率快慢、式样)可延性源于:1)大分子结构非晶高聚物单个分子空间形态:无规线团:结晶高聚物:折叠链状细而长的长链结构和巨大的长径比2)大分子链的柔性。

6.什么是粘弹性?答:粘弹性是纯弹性和纯粘性的有机组合。

A,粘性:物体受力后,形变随时间发生变化,除去外边后,形变不能回复。

B,弹性:物全受力后,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形变能回复1)普弹性:物体受力后,瞬时发生形变,除去外力能迅速回复,与时间无关。

(符合胡克定律)2)高弹性:物体受力后,瞬时发生形变,除去外力能回复,与时间有关。

(不符合胡克定律)7.什么是滞后效应?答:在外作用力下,聚合物分子链由于跟不上外力作用速度而造成的形变总是落后于外力作用速度的效应。

形成原因:长链结构和大分子的运动具有步性,存在松弛过程,需要松弛时间。

聚合物的可挤压性:粘度---流动性---MFR表征、表征意义及使用意义聚合物的可模塑性:可模塑性的影响因素聚合物的可延性:冷拉伸、热拉伸、滞后效应线型高聚合物的聚集态与成型加工:力学三态的特征(分子运动状态、宏观力学状态)及适应的成型加工方法重要的成型加工特征温度:Tb /Tg/Tm/Tf/Td习题:1.请用粘弹性的滞后效应相关理论解说塑料注射成型制品的变形收缩现象以及热处理的作用。

机械制造工程学 李伟 谭豫之 第1章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1新PPT课件

机械制造工程学 李伟 谭豫之 第1章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1新PPT课件
切削过程中,主运动、进给运动合理的组合,便可以加 工各种不同的工件表面。
切削过程中,工件上形成三个表面,如图1-2所示 1)待加工表面——将被切除的表面; 2)过渡表面——正在切削的表面; 3)已加工表面——切除多余金属后形成的表面。
切削过程中,为提高 生产效率,机床除切削运 动外,还需要有辅助运动, 如切入运动、分度转位运 动、空程运动及送夹料运 动等。
图1-2 车削加工工件上的表面
1.1.2 切削用量
1、切削用量三要素
1)切削速度 v c :切削刃的选定点相对于工件主运动的瞬
时速度。主运动是旋转运动时,切削速度计算公式如下:
c
dn
1000
式中 d——工件加工表面或刀具某一点的回转直径(mm); n——工件或刀具的转速(r/s或r/min)。
2)进给量 f:在工件或刀具的每一转或每一往复行程的时
1、刀具的分类:
刀具的种类很多,根据用途和加工方法不同,通常把刀 具分为以下类型。
1)切刀:包括各种车刀、刨刀、插刀、镗刀、成形车刀等。
2)孔加工刀具:包括各种钻头、扩孔钻、铰刀、复合孔加工 刀具(如钻一铰复合刀具)等。
3)拉刀:包括圆拉刀、平面拉刀、成形拉刀(如花键拉刀) 等。
4)铣刀:包括加工平面的圆柱铣刀、端铣刀等;加工沟槽 的立铣刀、键槽铣刀、三面刃铣刀、锯片铣刀等;加工特殊 形面的模数铣刀、凸(凹)圆弧铣刀、成形铣刀等。
(1)刀具安装位置对工作角度的影响
图2-8 a)刀尖高于工件轴线 b)刀尖低于工件轴线
5.
图2-9 (θ为切削时刀杆纵向轴线的偏转角)
5. (2)进给运动对工作角度的影响
图2-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横向进给运动对工作角度的影响 图2-10 纵向进给运动对工作角度的影响

(完整版)机械制造基础第一章(答案)

(完整版)机械制造基础第一章(答案)

第一章机械加工基础一、名词解释:1.工艺过程:生产过程中为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P3)2.机械加工工艺过程:采用机械加工方法来改变生产对象的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和性质等,使其成为成品或半成品的过程。

(P3)3.工序:是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个或同时对几个工件进行加工,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P4)4.安装:工件经一次装夹后所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称为安装。

(P4)5.工位:为了完成一定的工序部分,一次装夹工件后,工件与夹具或设备的可动部分一起,相对于刀具或设备的固定部分所占据的每一个位置称为工位。

(P4)6.工步:在加工表面和加工工具不变的情况下,所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

(P5)7.复合工步:用几件刀具或者用复合刀具同时加工同一工件上的几个表面,称为复合工步。

(P5)8.进给:在加工过程中,有些工步需要对同一表面进行多次切削,从被加工表面上每切下一层金属即称为一次进给。

(P5)9.生产纲领:企业在计划期内应生产的产品产量和进度计划称为生产纲领。

(P6)10.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零部件制造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

(P8)11.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所设计的零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P11)12.基准:用来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间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

(P14)13.设计基准:在设计图样上所采用的基准。

(P14)14.工艺基准:在工艺过程中所采用的基准称为工艺基准。

按照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定位基准、测量基准、装配基准和工序基准。

15.工序基准:在工序图上用来确定本工序被加工表面加工后的尺寸、形状、位置的基准称为工序基准。

(P15)16.定位基准:在加工时,为了保证工件被加工表面相对于机床和刀具之间的正确位置所使用的基准称为定位基准。

(P15)17.测量基准:测量时所采用的基准。

(P15)18.装配基准: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产品中的相对位置所采用的基准称为装配基准。

第1章数控加工基础教案

第1章数控加工基础教案

第1章数控加工基础教案第1章数控加工基础本章要紧介绍数控加工的基础知识,内容包含数控编程简述、数控机床、数控加工工艺概述、高度与安全高度与走刀路线的选择等。

1.1 数控加工概论数控技术即数字操纵技术(numerical control technology),指用计算机以数字指令方式操纵机床动作的技术。

数控加工具有产品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与生产成本低等特点,在制造业及航天加工业,数控加工是所有生产技术中相当重要的一环。

特别是汽车与航天产业的零部件,其几何外形复杂且精度要求较高,更突出了数控加工制造技术的优点。

数控加工技术集传统的机械制造、计算机、信息处理、现代操纵、传感检测等光机电技术于一体,是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基础。

它的广泛应用给机械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及产品结构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近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的迅速进展,数控技术的进展相当迅速。

数控技术的水平与普及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与工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1.2 数控编程简述数控编程通常能够分为手工编程与自动编程。

手工编程是指从零件图样分析、工艺处理、数值计算、编写程序到程序校核等各步骤的数控编程工作,均由人工完成的全过程。

该方法适用于零件形状不太复杂、加工程序较短的情况,而关于复杂形状的零件,如具有非圆曲线、列表曲面或者组合曲面的零件,或者者零件形状虽不复杂,但是程序很长,则比较适合于自动编程。

自动数控编程是从零件的设计模型(即参考模型)获得数控加工程序的全部过程。

其要紧任务是计算加工走刀过程中的刀位点(Cutter Location Point,简称CL点),从而生成刀位数据文件。

使用自动编程技术能够帮助人们解决复杂零件的数控加工编程问题,其大部分工作由计算机来完成,编程效率大大提高,还能解决手工编程无法解决的许多复杂形状零件的加工编程问题。

CA TIA V5数控模块提供了多种加工类型用于各类复杂零件的粗精加工,用户能够根据零件结构、加工表面形状与加工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加工类型。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电子课件第1章机械加工方法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电子课件第1章机械加工方法
(1)孔径大于规定尺寸。 (2)钻孔偏移。
1.2.5 镗削
1. 镗削的定义
镗削是一种用刀具扩大孔或其他圆形轮廓的内径车削工 艺,其应用范围一般从半粗加工到精加工,所用刀具通常为 单刃镗刀(镗杆)。
镗削加工通常作为大直径和箱体零件上的孔的半精加工 或精加工工序,其切削运动由刀具回转来实现,进给运动可 通过工件或刀具的移动来完成。在卧式镗床上可以完成钻、 镗孔、车外圆、车螺纹、车端面、铣平面、斜面、各类槽、 内孔、孔端面、平行面、倒角、钻孔、同轴孔等。
1.2.1 车削
(4)适用于有色金属零件的精加工。有色金属 零件表面粗糙度(Ra值)大,当Ra值要求较小时, 不宜采用磨削加工,需要用车削或铣削等。用金刚 石车刀进行精细车时,可达较高质量。
(5)刀具简单,刀具的制造、刃磨和安装都比 较方便。车削加工的精度一般为IT8~IT7,Ra值为 6.3~1.6 μm。精车时,加工精度可达IT6~IT5,Ra 值可达0.4~0.1 μm。
1.2.5 镗削
2. 镗削加工的特点
镗削运动时,镗刀随镗杆一起转动形成主切削运动, 而工件不动。
用镗刀对已有的孔进行再加工,称为镗孔。对于直径 较大的孔(D>80~100 mm)、内成形面或孔内环槽等, 镗削是唯一合适的加工方法。
一般镗孔精度达IT8~IT7,表面粗糙度值为1.6~0.8 μm。
精细镗时,精度可达IT7~IT6,表面粗糙度值为 0.8~0.1 μm。
1.2.6 齿形加工
(1)主运动为滚刀的旋转。 (2)展成运动为保持滚刀与被切齿轮之间 啮合关系的运动。这一运动使滚刀切削刃的切 削轨迹连续,包络形成齿轮的渐开线齿形,并 连续地进行分度。 (3)轴向进给运动是为了在齿轮的全齿宽 上切出齿形,滚刀需沿工件轴向做进给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延性源于: ①大分子结构
非晶高聚物单个分子空间形态:无规线团; 结晶高聚物:折叠链状; 细而长的长链结构和巨大的长径比;
②大分子链的柔性
(1)冷拉伸 拉伸温度:室温——Tg; 特点:①细颈,易产生拉伸不均匀;
②需要较大的外力,生产设备庞大, 耗能高;
成型加工中一般不采用; 但用于材料拉伸强度的测定。
( 2 )热拉伸:
Tg <拉伸温度<Tf( Tm)
特点:该状态下不需较大的外力,即可 获得较大的可逆形变。
成型加工常利用热拉伸使高分子产生 取向,制品获得较高的力学强度。
热拉伸温度:
非晶高聚物: Tg < Tp < Tf ,
约 Tg +( 10 ~30℃); ·
结晶高聚物: Tp ≈ Tm-( 10 ~30℃ ) 思考: 在高弹态通过拉伸使制品获得了较大 的形变、取向、高强,如何将取向结构保持 下来?
t1 —t2 外力作用 bc:,பைடு நூலகம்弹形变和粘性形变。
t1 外力作用 ab:普弹形变,
γE小。 大分子健长、健角、晶 体中平衡粒子形变和位 移贡献。
t2 外力去除 de:经过一定时间, 高弹形变γH完全 恢复。
外力去除,粘 性形变 γV 作为永久形变 保留于制品中。
三种形变的性质
t2 外力去除 cd:普弹形变γE立即恢复。
Flory在半个多世纪里的研究范围广泛、硕果累 累:
① 缩聚反应过程中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理论; ② 自由基聚合反应的链转移理论; ③ 体型缩聚反应的凝胶化理论; ④ 橡胶弹性理论; ⑤ 高分子溶液热力学理论; ⑥ 溶液或熔体黏度与分子结构关系; ⑦ 非晶态聚合物本体构象概念; ⑧ 半结晶高聚物的分子形态、液晶高聚物理论 等。
Holmes认为:高剪切速率(103 ~104S-1)下,
螺旋线长度L=f( (流动长度)
即:
P d 2 • H
T

加工条件、 流变性、 模具形状 热性能
影响可模塑性的主要因素(温度、压力):
(1)温度 高温,易流动;
太高,模塑易分解; 制品收缩率大; 低温,流动难,成型性差,制品产生熔接不良;
在成型加工中:聚合物的形变:高弹形变(可逆)、粘 性形变(不可逆);加工条件不同,两种形变成分存在 差异。
但MFR值与实际生产有对应关系;

1、2 聚合物的可模塑性(Mouldability ) 1、可模塑性定义
材料在温度、压力作用下产生形变和在模具 中模制成型的能力(熔体的充模能力)。
2、可模塑性的表征
在成型加工过程中,聚合物的可模塑性常用 在一定温度、压力下熔体的流动长度来表示。
3、流动长度与MFR区别
保持外力的作用,控制适当的温 度,
将弹性形变转变成塑性形变。
2、可延性影响因素
(1)高聚物结构
具有长支链、交联、刚性、极性分子链聚合物 延伸倍数较低;
例:LDPE;聚砜( PSU、PSF )、聚苯硫醚 ( PPS );
工业常用:PP、HDPE、PVC、PA、PET;
(2)拉伸温度
3、可延性的表征
MFR不能反映成型加工过程中聚合物熔体 的实际流动情况;
流动长度反映了实际熔体的流动性 。
△P—压力降;
△T—熔体与螺槽壁间的温差;
d—螺槽横截面的有效直径;
ρ—固体聚合物的密度; △H—熔体和固体间的热焓差;
λ—固体聚合物的导热系数;η—熔体粘度;
C—常数,与螺线横截面的几何形状有关;
4、可模塑性的影响因素
(3)MFR应用注意 ①不同材料的MFR值不可比较;PP,PE, PS ②不同条件下测定MFR不可比; ③PVC及氯乙烯共聚物不能测定MFR; 其品种、牌号以粘数区分;

0 ~CH2 CH CH2 CH CH CH2 CH2 CH
粘数= c
Cl
Cl Cl
Cl
0
⑤MFR不能代替实际的聚合物熔体的流动,
PE相对分子量与熔体流动速率、熔融粘度的关系
Paul J. Flory (1910-1985)
实验家及理论家,是高分子科学理论的主要开拓者和奠 基人。
著名的学术专著《高分子化学原理》和《链分子的统计 力学》;
由于他在“大分子物理化学实验和理论两方面做出了根 本性的贡献”而荣获1974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自然拉伸比Λ——材料在恒定应力下被 拉长的倍数。
见图 应力——应变曲线
实际上,常用断裂伸长率表征材料的可 延性。
1、4 聚合物成型过程中的粘弹行为
成型——流动、变形——粘弹性 1、加工中的粘弹形变 加工总形变γ=γE + γH + γV
= σ—作用外力;t—外力作用时间; E1—普弹形变模量; E2—高弹形变模量; ŋ2 —高弹形变时的粘度; ŋ3—粘性形变时 的粘度;
若低温下增加压力,强迫分子发生变形,制品 内部存在内应力,开模后,制品尺寸、形状不稳 定。
(2)压力 压力高,可以改善流动性; 压力过高,产生溢料、内应力; 压力低,型腔产生缺料。 模塑最佳区域? 不同的高聚物最佳模塑区域不同,
如何确定?
5、测定流动长度意义
①确定模塑最佳条件(成型温度、压力、 成型周期);
②确定聚合物体系的加工性能;
生产制件,或开发新产品首先应进行材 料的配方设计。
配方设计的二个要素:
①易于成型;②性能优良;
通过测定材料体系的流动长度 则可知体 系模塑性的优劣,选取最佳配方。
总结: 聚合物本身属性(流变性、热性能、 物理力学性能以及热固性塑料的化
可模塑性 学反应性能等); 工艺因素(温度、压力、成型周期); 模具结构尺寸
成型(注射、挤出、模压等) 对聚合物的可模塑性要求:①顺 利充满模腔获得制品所需尺寸精度,
②有一定密实度,满足制品使用性能。 参考教材P6~P8。
1、3 聚合物的可延性(Stretchability )
1、可延性
聚合物在一定状态下,在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上受 到拉伸或压延时的变形能力。
一定状态——高聚物的高弹态或玻璃态; 高弹态下的拉伸——热拉伸; 玻璃态下的拉伸——冷拉伸; 压延——因挤压而得到延展; 为什么高聚物具有可延性?
第一章 材料的加工性质
1、1 聚合物的可挤压性 1、2 聚合物的可模塑性 1、3 聚合物的可延性 1、4 聚合物加工过程中的粘弹行为 1、5 线型高聚物的聚集态与成型加工
(2)MFR表征意义
1 2
根据Flory经验方程:logη=A+B M w
__
MFR 流动性好 ηa
Mw
结论:MFR间接地反映了分子量的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