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产业化发展与传媒理论创新高峰论坛
传媒产业化发展与传媒理论创新高峰论坛论文
传媒产业化发展与传媒理论创新高峰论坛论文网络文化产业:机遇与挑战赵志立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并进一步提出了“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明确要求。
什么叫文化产业?国际上至今没有形成一个严格的、统一的界定,各国的官员和学者都在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从不同的意义和角度去理解和使用这一概念,有称之为“文化工业”(culturalindustry)、有称之为“创意产业”(creativeindustries)、有称之为“内容产业”(contentindustries)、也有称之为“版权产业”(copyright industries)等等。
但无论对文化产业作出何种界定,都把正在蓬勃发展的网络媒体以及形成的相关产业纳入其中,网络媒体以及相关产业在文化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已经得到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
一.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产业中的一支新军为什么把网络媒体以及相关产业纳入到文化产业中去呢?首先,从文化产业的定义来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产业定义为:“结合创造、生产与商品化等方式,运用本质是无形的文化内容。
这些,内容基本上受到著作权的保障,其形式可以是货品和服务。
”以这个定义为基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产业包括了印刷、出版和多媒体、视听、唱片和电影的生产,以及工艺和设计。
此定义作于1980年,互联网还没有完全投入商用,但作为网络媒介的雏型——多媒体已成为文化产业的一部份。
2000年,欧盟在其信息规划中第一次提出了“内容产业”的概念。
根据欧盟的定义,内容产业是指那些“制造、开发、包装和销售信息产品及其服务的产业”,它包括“各种媒介上所传播的印刷品内容(报纸、书籍、杂志等),音像电子出版物内容(联机数据库、音像制品服务、电子游戏等),音像传播内容(电视、录像、广播和影院),用于消费的各种数字化软件等”。
传媒峰会主持词创新媒体引领传播
传媒峰会主持词创新媒体引领传播尊敬的各位嘉宾、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各位莅临参加本次传媒峰会,相聚于这个媒体交流的盛会。
在这里,我们将共同探讨创新媒体在传播领域中的引领作用,分享最新的媒体发展趋势和经验,为未来媒体产业的繁荣做出贡献。
新闻传媒,作为当代社会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之一,以其迅猛的发展速度和广泛的传播范围,深刻地改变着人们获取信息和思维方式的方式。
传统媒体已然落后,而创新媒体的兴起,展现了它在新时代的活力和创造力。
此次峰会聚焦于创新媒体,意在推动传媒行业的变革和创新,引领传媒发展的脚步。
在这一主题下,我们将共同探讨数字媒体、社交媒体、移动媒体等新兴媒体形式的应用和创新,分享取得的成果和启示。
首先,我们将聆听来自国内外专家的分享,他们会带来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成功案例,向我们展示创新媒体如何在传播中发挥引领作用。
其次,我们也将邀请一些媒体行业的领军人物,他们将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和观点,揭示挑战和机遇的所在,并提出未来媒体发展的倡议和方向。
除了专家和行业领袖的分享,我们还将举办创新媒体项目展示和创意竞赛活动,为各位参会者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成果和创意的机会。
在这次峰会上,我们将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是如何在数字化时代推广和传播创新媒体。
互联网的兴起为创新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们需要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等新兴平台来实现传播的创新。
传媒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竞争的时代,只有不断创新,不断突破传统媒体的限制,我们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在这里,我想借此机会呼吁广大传媒从业者,要不断提升创新意识,积极追求技术和内容的突破,勇于尝试新的传播模式和策略,准确把握受众需求。
每一次传媒峰会,都是我们传媒人的盛宴,是我们展示自己风采的机会。
我希望这次峰会能够成就更多的创新和创造,让我们共同见证媒体行业的繁荣和进步。
最后,希望本次传媒峰会取得圆满成功,感谢各位出席和支持本次峰会的嘉宾和观众。
传媒行业论坛探讨媒体发展的新趋势
传媒行业论坛探讨媒体发展的新趋势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传媒行业正面临着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传媒行业的专业人士们聚集在一起,在传媒行业论坛上探讨媒体发展的新趋势。
本文将对传媒行业论坛所讨论的媒体发展新趋势进行概述。
一、技术驱动的媒体变革在传媒行业论坛上,专家们普遍认为技术是媒体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传媒行业开始向数字化、智能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
比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媒体可以根据用户的兴趣和喜好推送定制化的内容。
同时,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媒体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和行为,从而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和内容。
二、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传媒行业论坛上,与会者们也关注到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
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和杂志等与新媒体如互联网、移动应用和社交媒体相结合,形成全媒体传播格局。
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媒体形式,也为用户提供了更多元、便捷的获取信息的途径。
此外,媒体融合还鼓励传统媒体进行创新,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观众需求。
三、用户参与的增加在传媒行业论坛上,与会者们一致认为用户参与是媒体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
随着社交媒体和UGC(用户生成内容)的兴起,用户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对象,而是变成了信息的创造者和传播者。
媒体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平台,而是与用户进行互动和交流的空间。
因此,媒体需要更加关注用户需求,与用户进行有效的互动,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内容和体验。
四、移动媒体的普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媒体正在成为媒体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在传媒行业论坛上,与会者们讨论了移动媒体的潜力和挑战。
移动媒体不仅改变了用户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广告形式。
传统媒体需要适应移动媒体的特点和用户习惯,提供更加优质和个性化的移动媒体服务。
五、内容创新与优质内容的重要性在数字化时代,内容创新和优质内容成为媒体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传媒行业论坛上,与会者们强调了内容创新和优质内容的重要性。
“传媒产业化发展与传媒理论创新高峰论坛”提交论文
“传媒产业化发展与传媒理论创新高峰论坛”提交论文论传媒产业化过程中的八大关系张春林产业化是我国传媒改革中不可回避的话题,毫无疑问,产业化的目的是做大做强整个传媒业。
然而,目前我国传媒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现实问题,又势必影响到传媒产业化的整体效果。
因此,笔者认为,传媒产业化过程中应处理好八大关系。
一、统一政策与区别对待的关系传媒产业化发展需要政策支持,而且产业化是就整个传媒业而言的,因此,国家在出台有关政策的时候以及在政策的执行过程中要注意区别对待。
一般来讲,需要区别对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区别对待意识形态功能强的媒体和意识形态功能不明显的媒体。
譬如《电脑报》集团这样意识形态功能不明显的科普类传媒集团,可以广泛借鉴其他产业的运作经验,而且产业化的力度可以大一些,如公司化运作、引进境外资本、股票上市等。
而对于《重庆日报》报业集团这样意识形态功能强的新闻类传媒集团,则应该充分尊重其意识形态属性,在产业化过程中应十分慎重。
同样道理,对于同一传媒集团内部不同性质的媒体,也可以采取这样的区别对待。
区别对待党报党刊党台和非党报党刊党台。
对于党报党刊党台,由于在承载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任务比其他媒体要重,因此不能完全用产业化的标准来要求,相反,给予适当的行政保护是十分必要的。
而非党报党刊党台,在产业化过程中的自主权完全可以大一些。
区别对待内容生产环节与经营销售环节。
传媒的内容生产环节往往涉及舆论导向,我们要牢牢控制,这是毫无疑问的。
不过,在经营销售环节,只要不危及传媒业的健康发展,完全可以大胆采用其他产业的运作规则。
区别对待新闻方面内容的生产与娱乐消遣方面内容的生产。
对于新闻宣传方面内容的生产,不能也不应该产业化,因为这是我们掌握意识形态主动权的重要阵地。
而对于娱乐消遣方面内容的生产,在不出现舆论导向偏差的前提下,完全可以大胆推行产业化策略。
区别对待发达地区媒体与欠发达地区媒体。
媒体的发达程度往往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呈正相关性,如果不注意不同地区媒体差距所形成的信息不平衡,势必会加大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高峰论坛的作用与发展
高峰论坛的作用与发展近年来,“高峰论坛”已经成为了国际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交流平台。
它旨在促进各国间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种方面的交流合作。
针对不同主题、不同领域、不同具体问题,世界各国都会举办不同的高峰论坛,其中一些已经成为了年度、周期性的国际盛会。
本文将从高峰论坛的作用和发展两个方面来探讨,在探讨中也将结合一些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
高峰论坛的作用高峰论坛的第一个作用是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也十分紧密。
在国际上举办各种形式的高峰论坛,就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各国间的经济合作、投资、贸易等方面的交流和发展。
例如,目前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一个高峰论坛就是世界经济论坛(WEF),它每年一次,并且一般都要在瑞士的戈斯达帕举办。
世界各国的商界领袖和财经界大佬们都会汇聚在这里,分享全球经济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市场趋势,寻找携手发展、合作共赢的新机遇。
高峰论坛的第二个作用是促进社会发展。
社会问题是国家和全球性最棘手、最繁杂的问题之一。
例如人权和社会正义等问题,不仅涉及到政府的责任,也涉及到公民社会的责任。
因此,高峰论坛也正致力于通过信息的流通、经验的分享,寻求更有效的反贫困、民主、治理和发展关系。
例如,每年举办的联合国高峰论坛就是为了响应联合国的“千年发展目标”,从全球范围内找到最佳的经验和习惯,以推动可持续发展,继续推进全球治理。
第三个作用是促进互动交流。
高峰论坛不仅拓展了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还将人民之间的交流带到了新的高度。
这种交流不仅包括政府、商业领袖、社会精英之间的互动,也包括一般公民之间的互动。
例如,亚洲民间高峰论坛(ACF)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是一个民间社会组织,旨在通过共同的讨论、交流和行动,提高亚洲各国及其居民的文化、社会和人权情况,并应对现代世界的各种挑战。
高峰论坛的发展虽然高峰论坛的作用十分显著,但是在今天的世界上,高峰论坛本身也面临着一些重要的挑战。
首先,随着高峰论坛的越来越多,它们之间的交叉和重复要处理的问题就越来越多。
高峰论坛发言稿精选5篇
高峰论坛发言稿精选5篇高峰论坛是一种为某个主题或某类主题而召开的会议,通常都是高层人员参加。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5篇高峰论坛发言稿,欢迎大家阅读!高峰论坛发言稿1___在集团管理信息化高峰论坛上的致辞集团企业信息化是企业信息化领域的一大热点,经过了10多年的实践和探索,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深化、提升的新阶段。
在中国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中,政府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和引导作用,财政部发布并实施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内控配套指引》,提出了会计准则、内部控制和会计信息化“三位一体”的标准和实施体系,出台了《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国资委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意见》,制订了“登高计划”;工信部大力推动两化融合,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软件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
良好的产业环境和产业政策,极大的推动了集团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集团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动力还源自企业内在的强劲需求。
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购并和扩张带来的整合和风险压力,迫切需要建立强大的集团总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集团管控模式和风险预警体系。
今年8月份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这将使企业间的并购、整合活动更加频繁,完善和健全的集团管控模式和信息化系统,将显得更为重要。
其次是集团企业对集团化运作的效率、效益和业务模式创新的需要。
此刻集团型企业越来越多,而且快速发展,但很多是透过购并重组而来的,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这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实现集团化运作、产业链协同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升整个集团的运作效率和效益,并利用信息技术创新业务模式。
三是应对强劲的集团企业信息化需求,有关集团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控体系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深入。
在中国,由于众多集团型企业成立和转型的时间不长,再加上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特点,因此,对中国集团企业的管理模式,及其信息化建设的策略、路径和方法的实践和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
第二届国际传媒产业论坛(IMIC2013)圆满召开
交 流
加 强 国 际
中央 电视 台技 术 制 作 中心 崔 建 伟 副 主 任就 《 新 一代 网络 制 播系 统 》作 了技 术 专题 报 告 ,从综 合 制作 系 统 后 期制 作 资源 、系 统 的工 艺 流程 、 自主 研发 的 主要 特 点 、综合 制 作 系统 应 用 等 方 面介绍 了 CC TV新 址综 合 制作 系 统 。百 事 通 新媒 体 公 司 COO 郭 京 申
内 容产 业 四 个方 面对 新 媒 体的 发 展现 状和 趋 势 进 行 了剖 析 ,他 把新 媒 体 的
发 展 分 为 了三 个 阶段 : 网络 建 设 阶段 、 内容 建 设 阶段 和 需 求建 设 阶段 。在 新 网络 电视 台 路 在 何 方 深圳 广 电集 团总 工 程师 傅 峰 春 在 演 讲 中分 析 了广 电 目前遭 遇 的七 大 危 机 ,并为 我 们解 读 了 网络 电视 台的 发 展 出路 。他 认为 广 电生 存 环 境发 生 了 改 变 ,给 广 电带 来 了 品牌 危 机 、收 视 率 危 机 、版 权 危机 、广告 危 机 、 内容 资源 危 机 、媒 体影 响 力 危机 和 3 G 的 网络 , 下
二 屏在 北 美 》 、I MD 集 团 中 国 首席 执
行 官 石 立仁 先 生就 《基 于云 的 电视 广 告交付业务 》 、 巴基 斯 坦 国 立 现 代 语 言大 学 中 文部 博 士穆 尼 卜先生 就 《 沿 新丝 绸 之路 的媒体 传 播 与合 作 》等 作 了大 会 主题 报 告 ,介 绍 了美 国 、印度 、
联 网,互联 网的经 济发 展潜 力 巨大, 根 据艾瑞 统计 预 测模 型估 算 , 2 0 1 4年
文化传媒产业高峰论坛发言稿
文化传媒产业高峰论坛发言稿尊敬的各位嘉宾,亲爱的朋友们: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各位一同参加文化传媒产业高峰论坛。
文化传媒产业作为当代社会的重要部分,承载着传承与创新、交流与共享的使命。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我对文化传媒产业未来发展的思考与看法。
首先,我想强调文化传媒产业的巨大潜力。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信息交流和传播的速度前所未有地加快。
这为文化传媒产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将极大地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升级。
同时,市场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也将为文化传媒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因此,我坚信,文化传媒产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必将迎来更为辉煌的时刻。
其次,我想谈谈文化传媒产业的核心价值。
文化传媒产业所创造的不仅仅是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文化价值。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传播文化多样性和多元价值观成为一项重要使命。
文化传媒产业作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递艺术、音乐、电影、文学等各种形式的文化作品,促进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交流。
文化传媒产业还能通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推动创新文化,培养社会公民的文化自信与责任感。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文化传媒产业的核心价值,积极致力于传递积极、正能量的文化信息。
第三,我想谈谈加强文化传媒产业创新的重要性。
文化传媒产业具有创新性的特点,不仅需要在内容上不断追求创新,还需要在技术和商业模式上进行创新。
在内容层面,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新的主题和表达方式,挖掘不同人群的需求,并为他们提供全新的文化产品。
在技术上,我们应该密切关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将其融入到文化传媒产业中,打造更具沉浸感的媒体体验。
在商业模式上,我们应该拓宽市场渠道,加强与新兴产业的合作,推动文化传媒产业的跨界融合与创新。
只有不断创新,文化传媒产业才能持续发展。
最后,我想强调文化传媒产业的社会责任。
文化传媒产业对于社会的影响力不可忽视。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的社会责任,积极展现社会责任担当。
融合创新助推产业升级 2021广电视听产业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
融合创新助推产业升级 2021广电视听产业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
作者:
来源:《综艺报》2021年第19期
9月24日,在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举办期间,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办的2021广电视听产业高峰论坛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本次论坛以“深度融合创新未来”为主题,旨在解读政策、汇聚智慧,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全行业积极主动把握当今文化数字经济的大势和产业发展的趋势。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孟冬在主旨演讲中表示,总局坚持内容供给与基础建设并重,持续推进和完善城乡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
“互联网融合平台和网络综合业务能力不断提高,未来将不断提高标准化、智能化水平,有力保障人民群众收听收看权益。
”
近年来,我国大视听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进入变革的关键阶段。
孟冬强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政策供给、加快技术迭代升级,正推动创新应用贯穿广电视听产业全流程各环节。
据统计,目前全国开展广电视听业务的机构约4.8万家,从业人员超过100万人。
2020年我国持证及备案机构网络视听收入达2943.93亿元,同比增长69.37%。
论坛还发布了《中国广播电視全媒体发展报告(2021)》《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21)》。
传媒业创新与发展论坛发言稿
传媒业创新与发展论坛发言稿尊敬的各位嘉宾、亲爱的传媒业界同仁们:大家好!首先,我要对本次传媒业创新与发展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并且对能够参与这次盛会感到非常荣幸。
传媒业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传递信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使命。
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我们必须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
创新是传媒业发展的关键,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内容创新,都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虚拟现实等,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渠道和工具来传播信息和内容。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技术来开拓新的市场,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同时加强与受众的互动。
此外,内容创新也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要关注当前受众的需求,还要不断挖掘和发掘新的受众群体。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赢得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但是,传媒业创新并不只是技术和内容的创新,它更是思维的创新。
我们需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接纳新的观念和理念。
随着信息传播的快速发展,我们看到了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趋势。
这种转变要求我们有勇气去面对和接受变革,并且要具备不断学习和适应的能力。
作为传媒业的从业者,我们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及时捕捉变化的脉搏,并主动拥抱变革。
另外,传媒业创新与发展也需要政府的支持和鼓励。
政府在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上起着重要作用。
政府应该加大对传媒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并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同时,政府还应倡导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维护市场秩序,保护知识产权,为传媒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加稳定和可靠的保障。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传媒业的创新和发展需要以用户为中心。
用户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他们的需求和反馈是我们改进和创新的动力源泉。
所以,我们必须时刻关注和倾听用户的声音,及时调整和改进我们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我们也要以用户的利益为出发点,坚持高质量的内容和诚信的传播原则,赢得用户的信任和支持。
传媒行业创新发展论坛演讲稿
传媒行业创新发展论坛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各位朋友:大家好!很荣幸能够在这个传媒行业创新发展论坛上发表演讲。
今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传媒行业创新发展的思考和观点。
传媒行业作为当今信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传递信息、引导舆论和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角色。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技术的发展,传媒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挑战。
面对这些变革和挑战,我们需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创新,不断提高传媒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创新内容是传媒行业发展的关键。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对于信息的获取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传媒机构需要找到差异化的竞争优势,注重内容的创新与价值的提升。
例如,通过深度报道和独家专访等形式,提供给用户有深度、有品质的信息内容,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此外,要注重挖掘独特的故事和人物,通过独到的视角和立意,打造出富有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引领舆论导向,推动社会进步。
其次,创新技术是传媒行业发展的驱动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给传媒行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如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传媒的各个环节,有效地提高了传媒行业的生产效率和服务效果。
例如,在新闻采编方面,人工智能可以用于快速筛选并推荐热点新闻,提高编辑的工作效率;在广告营销方面,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精准定位受众,提高广告传播的效果。
因此,传媒从业者要紧跟科技的发展,善于运用新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技能。
再次,创新商业模式是传媒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互联网的兴起催生了新的商业模式,给传媒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变革。
传统媒体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传统媒体的盈利模式被互联网冲击,在广告收入锐减的同时,还要面对网络媒体的免费竞争;另一方面,传统媒体要适应用户需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服务。
因此,传媒行业需要积极探索创新的商业模式,如通过付费内容、会员制度、移动支付等方式,为用户提供有价值的精品内容,并逐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中国传媒产业化的历程、机遇、挑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黄芝晓教授访谈
中国传媒产业化的历程、机遇、挑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黄芝晓教授访谈
黄芝晓;陆柳
【期刊名称】《甘肃社会科学》
【年(卷),期】2007(000)005
【摘要】陆柳(以下简称“陆”):黄老师,您好。
受《甘肃社会科学》的委托,今天想请您谈谈二十多年来中国传媒产业化的问题。
我们知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新闻媒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最大的变革莫过于传媒的产业化了。
那么一路走来,能否请您总结一下,传媒产业化所经历的过程。
【总页数】4页(P182-185)
【作者】黄芝晓;陆柳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上海,200433;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上海,200433【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06
【相关文献】
1.文献整理、史论撰述与体系建构三重奏——复旦大学著名教授黄霖先生中国文论史研究访谈录 [J], 黄霖;李桂奎;
2.对话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胡正荣教授:r文化创意产业的机遇、挑战与对策 [J], 牛
禄青
3.新闻教育要注重实践品格--访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黄瑚 [J], 陈娜
4.历史小说创作的极限挑战——《道可道》、《化蝶飞》作者、复旦大学教授吴礼权博士访谈录 [J], 鄢文龙;吴礼权
5.黄升民:调整思路,寻求合身、实效媒体--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黄升民教授谈广告主应用地方媒体 [J], 蔡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传媒-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传媒-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京举行袁国女【摘要】如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离文化强国还有多远?2011年12月17日,在北京举行的“传媒-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来自全国各报业集团、广电集团的负责人和高校的专业学者就此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rn与会代表认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口号,不仅对文化建设意义重大,而且对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期刊名称】《中国出版》【年(卷),期】2012(000)001【总页数】1页(P71-71)【关键词】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传媒;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体制改革;报业集团;广电集团【作者】袁国女【作者单位】《中国出版》编辑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06本刊讯如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国离文化强国还有多远?2011年12月17日,在北京举行的“传媒-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来自全国各报业集团、广电集团的负责人和高校的专业学者就此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与会代表认为,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口号,不仅对文化建设意义重大,而且对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文化产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在推动新闻出版业改革发展方面的整体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传媒产业科学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此外,与会代表还充分交流和分享了传媒文化产业发展改革的经验,围绕“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国际视野下的互动趋向和融合浪潮”、“文化产业坐标中的传媒角色”、“怎样解开传媒文化产业发展的密码”以及“文化强国的传媒发展路径”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论坛由人民日报《新闻战线》杂志社和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共同主办。
传媒产业化发展与传媒理论创新高峰论坛
传媒产业化发展与传媒理论创新高峰论坛民营电视机构的SWOT分析及未来发展王宇内容提要: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内地民营电视机构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但也因政策等因素的制约一直未能成为当前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当前民营电视机构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民营电视机构未来将如何发展?本论文采用营销学的SWOT分析法对当前民营电视机构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客观的描述和分析,并结合中国广播电视业的发展实际对其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和前瞻性分析。
关键词:民营电视机构 SWOT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民营影视机构的出现和发展成为我国广播影视改革的重要现象之一。
尽管早在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我国一些地区就出现了堪称我国第一批以拍摄电视剧为主业的影视剧制作公司。
但直到1994年11月,京城第一家民间电视机构——嘉实广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开张,才标志着中国民间电视制作群体正式走向前台1。
在2000年北京国际电视周上民营电视制作公司数量竟然比参展电视台还多出2倍,共计317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大约有上千家专业电视节目制作公司,新出现的公司每年以将近100%的速度递增。
当前我国内地电视节目制作与发行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种是中央电视台直属和下属的节目制作发行公司,包括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以及上市公司中视传媒等;第二种是各省级广电集团下属的节目制作和运营公司;第三种是非公有制形态的民营电视制作公司。
经过10年的发展,民营电视机构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产业现象,作为非公有制经济形态在电视文化产业领域的现实体现,民营电视机构成为我国现阶段文化产业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在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民营电视机构以非主流的面目出现,只得以作为国有传媒机构的制作和营销补充部分的姿态出现。
因此,与国内民营企业多年来在国民经济各大领域蓬勃发展的形式相比,我国民营电视机构整体上则显得起步较晚、速度较缓、规模不大、起点不高。
传媒产业化发展与传媒理论创新高峰论坛
“传媒产业化发展与传媒理论创新高峰论坛”电视内容产业:挑战.机遇.对策谭天[内容提要]“内容为王”,“内容至上”,已成为当今中国电视业的共识,但如何真正地把它做成一个产业,做成强大的电视内容产业,却需要理性的思考。
要对这一产业建设与发展的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作一个客观全面的分析,要明确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大好机遇。
尔后在此基础上拿出科学的决策和有力的措施,对我们今后发展的走向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明智的选择。
如何打造内容生产力?如何塑造产业主体?如何在与国外强势传媒的竞争中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把中国电视内容产业做强做大。
[关键词]电视内容产业数字电视内容生产力产业主体[正文]有人悲观地预测:数年后,中国电视将进入一个冬眠期。
有人乐观地展望:数字化集团化产业化将给中国迎来又一个春天。
是春天?还是冬天?它取决于能否成功开发一个最有增长潜力的产业--中国电视内容产业。
一、挑战1.1中国的电视内容供应1.1.1纵向与横向的比较近二十年来,中国电视产业逐步形成并有了飞速的发展,电视广告成了产业支柱。
尼尔森媒介研究部门公布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内地2004年广告花费(尼尔森媒介研究所监测的电视和平面媒体范围)已攀升至2614亿元,较2003年增长了32%,其中电视广告占76%,即电视广告达2100亿人民币,这几乎是中国电视的年总收入。
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视产业规模和效益仍是小巫见大巫。
美国的时代华纳,一年的总收入是360多亿美元,而美国的新闻集团是140多亿美元。
差距在什么地方呢?在于人家是“两条腿”走路,即广告经营和内容建设并举,而我国电视产业还基本是电视广告经营“一条腿”走路,在整个产业集群中缺失电视内容产业。
“瘸腿”前行的中国电视没有很好地开发一座“富矿”--电视内容产品。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个产品。
1.1.2电视内容产品的属性电视节目是最主要的电视内容产品,它具有三重属性。
首先它是一种精神产品,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其次它是一种艺术产品,具有文化属性;它还是一种信息产品,具有产业属性。
本刊将举办“传媒产业化发展与传媒理论创新高峰论坛”
本刊将举办“传媒产业化发展与传媒理论创新高峰论坛”佚名
【期刊名称】《当代传播》
【年(卷),期】2005()3
【摘要】2005年被定义为'传媒产业改革的攻坚年',如何提升中国媒体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传媒产业发展,不仅需要在实践层面探索新路,更需要具有指导意义理论的创新,对'传媒产业化发展与传媒理论创新'的深入探讨与研究,无疑是新闻传媒业界、学界、以及媒体管理层的共同需要。
鉴于此,新疆日报报业集团(筹)与深圳报业集团决定于2005年6月举办'传媒产业化发展与传媒理论创新高峰论坛'。
【总页数】1页(P89-89)
【关键词】传媒产业;理论创新;产业化;高峰论坛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
【相关文献】
1.“传媒产业化发展与传媒理论创新高峰论坛”论文评选揭晓 [J],
2.在理论支撑、智力支持下推动上海传媒业发展——二○○二首届上海传媒高峰论坛名誉主任王仲伟答本刊记者问 [J],
3.本刊将举办"传媒产业化发展与传媒理论创新高峰论坛" [J],
4.探寻传媒产业发展之路——传媒产业化发展与传媒理论创新高峰论坛综述 [J], 郑瑜
5.本刊将举办"传媒产业化发展与传媒理论创新高峰论坛"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创新超越未来——2010数字传媒高峰论坛专题报道(上)
创新超越未来——2010数字传媒高峰论坛专题报道(上)
韩志国
【期刊名称】《中国传媒科技》
【年(卷),期】2010(000)008
【摘要】@@ [编者按]正当世博盛会进行得如火如茶之时,备受传媒界关注的"数字传媒高峰论坛"也在炎热的上海悄然召开了.国内数十家知名报社领导均亲自到场参会.与会人员和主办方北京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的技术专家共同就新媒体形式下的新闻采编业务创新、媒体融合形式下报社新闻采编流程再造、数字时代背景下的新媒体应用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会上,方正电子总裁刘晓昆致辞,方正电子数字报业业务部副总经理霍为兵等技术专家,以及来自文新集团技术中心主任杨俭俭等报业负责人也在会上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总页数】5页(P34-38)
【作者】韩志国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坚定信心深化创新驱动未来--在中国电动自行车产业创新高峰论坛上的讲话 [J], 马中超
2.中国绿色商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助力中国绿色商业创新发展——首届中国绿色商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将于2010年元月举办 [J],
3.中国绿色商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助力中国绿色商业创新发展——首届中国绿色商
业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将于2010年元月举办 [J],
4.2010数字传媒高峰论坛上海开幕方正电子传媒信息化解决方案引关注 [J],
5.推进产学研创新融合提升种猪业育种水平——河南省种猪育种高峰论坛暨雏鹰
集团种猪育种产学研创新中心成立仪式专题报道[J], 《河南畜牧兽医(市场版)》编辑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媒产业化发展与传媒理论创新高峰论坛”电视内容产业:挑战.机遇.对策谭天[内容提要]“内容为王”,“内容至上”,已成为当今中国电视业的共识,但如何真正地把它做成一个产业,做成强大的电视内容产业,却需要理性的思考。
要对这一产业建设与发展的内在因素与外在环境作一个客观全面的分析,要明确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大好机遇。
尔后在此基础上拿出科学的决策和有力的措施,对我们今后发展的走向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明智的选择。
如何打造内容生产力?如何塑造产业主体?如何在与国外强势传媒的竞争中调动各种积极因素,把中国电视内容产业做强做大。
[关键词]电视内容产业数字电视内容生产力产业主体[正文]有人悲观地预测:数年后,中国电视将进入一个冬眠期。
有人乐观地展望:数字化集团化产业化将给中国迎来又一个春天。
是春天?还是冬天?它取决于能否成功开发一个最有增长潜力的产业--中国电视内容产业。
一、挑战1.1中国的电视内容供应1.1.1纵向与横向的比较近二十年来,中国电视产业逐步形成并有了飞速的发展,电视广告成了产业支柱。
尼尔森媒介研究部门公布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内地2004年广告花费(尼尔森媒介研究所监测的电视和平面媒体范围)已攀升至2614亿元,较2003年增长了32%,其中电视广告占76%,即电视广告达2100亿人民币,这几乎是中国电视的年总收入。
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电视产业规模和效益仍是小巫见大巫。
美国的时代华纳,一年的总收入是360多亿美元,而美国的新闻集团是140多亿美元。
差距在什么地方呢?在于人家是“两条腿”走路,即广告经营和内容建设并举,而我国电视产业还基本是电视广告经营“一条腿”走路,在整个产业集群中缺失电视内容产业。
“瘸腿”前行的中国电视没有很好地开发一座“富矿”--电视内容产品。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个产品。
1.1.2电视内容产品的属性电视节目是最主要的电视内容产品,它具有三重属性。
首先它是一种精神产品,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其次它是一种艺术产品,具有文化属性;它还是一种信息产品,具有产业属性。
因此,电视内容产品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商品和精神产品。
电视内容产品的专业生产和市场运营可以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电视内容产业。
围绕着电视内容产品的生产、流通、研发及中介服务可以形成一条电视内容产业链。
1.1.3受众市场与经营模式我国约有3000个电视频道,年播出节目约1000万小时。
光纤网络和卫星电视让观众可以收看上百套电视节目。
观众每天观看180分钟电视,每天晚上更换100次频道。
这是这个注意力高度分散的时代,内容建设不在于数量而在于质量。
节目个性化、栏目对象化、频道专业化,大众广播变成了分众窄播,给电视内容供应提出更高的要求。
如何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电视节目呢?中国电视业的传统经营模式:“以广告为支柱,节目自产自销”。
由于受意识形态的制约,我国的广播电视一直是一个受到播出终端垄断控制的行业,内容建设缺乏创新机制,节目供应难以进入流通,导致了整个产业链难以形成。
众多频道的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电视剧成了众多电视媒体的“救命稻草”,单一的广告经营使频道专业化举步维艰。
我国的电视节目生产应从适应播出需求转变成适应市场需求。
1.2全球化背景下的内容产业1.2.1美国的内容扩张美国好莱坞的制片策略:高投入、高科技、保守主义、国际合作拍片和全球化市场营销。
美国海自堡的玩具公司将变形金刚这个动画片,免费赠送给中央电视台播出,但是人家跟着的是50亿玩具产品对中国市场的掠夺性侵占,而中国动画的年销售额大概在200亿元左右。
98年迪斯尼制作了取材于中国传奇故事的《花木兰》,故事虽然保持着中国传统故事的情节,但是又被赋予了崭新的美国主义。
1.2.2日本的文化立国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源匮乏的日本制定了文化立国的方略。
其生产的动漫画风靡亚洲,目标锁定青少年。
日本的银行业运用资本运作的方法,号召大公司到海外收购文化公司。
成功的收购行为,就是索尼公司收购了哥伦比亚电影公司等。
好莱坞最有名就是七大片场,索尼公司一家就收购了三个。
过去日本侵占亚洲靠的是武力,如今他们靠的是文化。
1.2.3韩国的影视进军韩国步日本后尘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救国方针,先后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五年计划,文化产业前景21和文化产业推进计划等具有纲领性的规划。
力争在五年之内将韩国在世界文化产业市场上的占有率份额从1%提升到5%。
力争在五年内培养出一万个内容的创造者。
预计到2005年,他的文化科研的研发开支将增加到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
扶持影视歌作为文化产业的拳头产品,韩流最早是通过韩剧撞开中国大门的。
1.2.4山雨欲来风满楼从全球来看,80%的文化产品来自美国和西方跨国传媒集团。
从美国的《蒙坦尼克号》到英国的《哈里.波特》之所以在中国攻城掠地,他们凭借的是强大的内容制作能力和灵活的文化产业机制。
迪斯尼的《花木兰》讲述的是一个中国的故事,韩国电视剧出口的是我国的儒家文化。
等于制造者向发明者收取版税。
作为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继承者,岂能看着我们的文化疆土被“文化八国联军”大块的蚕食!无论从意识形态争夺的高度,还是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振兴中华民族文化,中国电视内容产业都负有历史重任。
二、机遇数字电视给中国电视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市场,也给电视内容产业提供了一个巨大的发展空间。
2.1什么是数字内容产业?数字内容产业包含了所有的数字内容产品和服务以及技术的生产、设计、经营和销售,既包含传统内容产业与IT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融合,也包含一些完全新型的产品和服务,如网络游戏、移动内容服务等。
数字内容产业的特征:附加值高、关联度高、成长性高。
截止到2004年7月,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8700万。
网络的普及不仅包括普及在PC终端上,还应该“跟移动平台融合,和电视平台整合起来”。
2.2数字时代的数字国家计划到2015年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数字电视广播。
预计2015年我国数字电视市场规模将达到5000亿元。
宽带电视(IPTV)是一项专为网络用户提供数字视频节目的广播和点播服务和其他增值服务的业务。
到2010年宽带电视潜在市场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
不管是数字电视还是宽带电视,在数以千亿元的潜在市场规模里,内容供应那怕只占十分之一,就是一块数以百亿元的大“蛋糕”。
2.3视听传媒的内容供应商面对以创新和融合为特征的数字内容产业,正如麦克卢汉所说:“媒介的影响之所以非常强烈,恰恰是另一种媒介变成了它的‘内容’。
”[1]广电总局计划到2005年底,付费电视频道将扩大到80个,用户达到1000万。
但最新统计数据却显示今年我国数字电视用户只能达到120万左右,仅为预期12%。
付费电视的推广不理想,除国家标准迟迟没有出台外,制约它的“瓶颈”就是内容供应跟不上。
IPTV的情况也大致相同,IPTV主要有三个突出的特性:第一是超强的互动性;第二是服务的个性化;第三是传播的分众特性。
IPTV专业节目的匮乏导致了其节目内容与开路电视节目内容的高度同质化,既然在IPTV上收看到的节目都能在开路电视频道上看到,受众又何必每月花钱在IPTV上定制节目呢?广电运营商具有内容优势,电信运营商手中的牌则是交互技术和网络。
广电和电信的合作竞争才是IPTV产业走向健康发展的现实选择。
麦克卢汉说:“媒介的影响之所以非常强烈,恰恰是另一种媒介变成了它的‘内容’。
”[2]目前电信业和网络业进军数字电视的决心和行动要比电视业大得多。
电信商来了,网络电视台与3G移动电视也在酝酿力量。
在中国网通、中国电信明确了明年将大力发展网络电视的计划后,这种基于宽带网传输互动性强的收视方式被许多传统媒体看中。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等传统媒体都宣布进入网络电视市场。
目前,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都在加强对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研发和试验。
由于这种新技术支持视频流和视频内容下载,它最终使运营商将移动电视推向大众市场成为可能。
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移动电视,无论谁能成为新媒体的领军者,电视内容产业都将成为它的内容提供商。
面对嬗变中的中国广播电视,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总裁王克曼如此诠释:“内容产业是广电产业的重点、核心和龙头,是广播电视综合竞争力的主要标志。
”[3]三、对策面对跨国传媒的抢滩登陆,面对数字电视的市场机遇,我们要拿出行之有效的对策:3.1打造强大“内容生产力”DVR是一种具有联网功能并能由观众主动“控制”电视节目的新一代家电产品,这意味着观众能随心所欲地跳过任何不想看的商业广告片。
据英国《金融时报》18日报道,业内领先的预测机构表示,电视广告在全球广告市场中的份额2006年将达到顶峰,2007年起将开始回落,并有可能进入一个长期下滑期。
中国电视要保持一个高速增长、傲视群雄的产业地位,就要形成强大的“内容生产力”。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们看看国外电视内容产品是怎样开发的?电视内容产品的市场价值可通过多次销售来实现:第一轮是广告置换,即以节目内容吸纳广告费;第二轮是直接的节目销售,可以靠征订用户,收取用户费,还可以出售它的衍生产品,如音像制品等。
美国的探索频道与国家地理频道之所以成功,就是他们凭借出色的市场营销和品牌战略,通过多次销售获取收益,而这种回报也保证了资金的高投入和节目的高品质。
电视内容产品的市场价值是通过版权的开发和营销来实现的。
对内容产品知识产权的购买、开发和保护是跨国传媒集团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来看一下维亚康姆的扩张“三部曲”:(1)A-Acquire,就是购买,指购买和开发最好的内容;(2)B-Brand,就是内容,指对内容进行品牌建设;(3)C-Copywrite,指为自己创建品牌的内容进行严格的版权保护。
在知识经济时代,电视内容产品的价值体现是版权。
版权是有形资产(制作成本)和无形资产(产品品牌)的综合体现。
以内容生产为龙头,以机制创新为导向,建立与完善产业链。
目前我国大力推动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等重点内容产品的生产,积极推进电视内容相关产品、后产品、衍生产品的开发以及跨媒体发展。
要形成产业链和内容生产力,就要构建一个强有力的产业主体。
我们还要为这个产业主体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用不断的完善的产业制度去维护它,用不断出台的产业政策去扶持它。
3.2塑造新的产业主体我国电视内容产业新的产业主体,从产业体制构成来说,应该是国有、民营、外资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同时也要把这三股力量凝聚起来把中国电视内容产业做强做大。
首先,我们要积极地推进制播分离,专业化分工企业化运营是市场化产业化成熟的一个标志。
上海文广新闻集团采用了公司化运作方式。
针对不同的业务,成立相应的公司单独运作,如地面移动公司、互动电视公司、时尚文化传媒公司等,不仅经营本地业务开发本地市场,还把触角伸向外地市场,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