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高考物理复习冲关习题 第10章 第3讲 一卷冲关的课后练案 鲁科版
2003高考物理复习冲关习题 第1章 第3讲 一卷冲关的课后练案 鲁科版
2003高考复习冲关习题:第1章第3讲一卷冲关的课后练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KOH的摩尔质量是56 gB.一个碳原子的质量就是其相对原子质量C.硫原子的质量就是硫的相对原子质量D.氦气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1)在数值上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解析: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而不是g;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指一个碳原子的质量除以一个12C原子质量的1/12所得的比值;一个硫原子的质量除以一个12C原子质量的1/12所得的比值才是硫的相对原子质量。
答案:D2.某氯原子的质量是a g,12C原子的质量是b g,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该氯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 a/b②m g该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m/(aN A) mol③该氯原子的摩尔质量是aN A g④a g该氯原子所含的电子为17 molA.①③ B.②④C.①② D.②③解析:③中摩尔质量的单位错误;由于该氯原子的质量是a g,故a g该氯原子所含的电子数为17个,④错。
答案:C3.如图两瓶体积相等的气体,在同温同压时瓶内气体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所含原子数相等B.气体密度相等C.气体质量相等D.摩尔质量相等解析:两瓶内的气体所处的温度和压强相同,二者体积也相同,则两瓶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即分子数相同;又因两瓶所盛气体都是双原子分子,故原子数相等。
答案:A4.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子数相同的是( )A.2 L SO2和2 L CO2B.9 g水和标准状况下11.2 L CO2C.标准状况下1 mol氧气和22.4 L水D.0.1 mol氢气和2.24 L氯化氢气体解析:A项,SO2和CO2所处的温度和压强不一定相同;B项,二者的物质的量都是0.5 mol;C项,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D项,HCl不一定处于标准状况下。
2003高考物理复习冲关习题 第5章 第2讲 一卷冲关的课后练案 鲁科版
2003高考复习冲关习题:第5章第2讲一卷冲关的课后练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1·天津高考,有改动)以下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第Ⅰ A族元素铯的两种同位素137Cs 比133Cs 多 4 个电子B.同周期元素(除 0 族元素外)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C.第ⅦA 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逐渐降低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A 项二者质子数和电子数相同,但中子数相差4;C项第ⅦA 族元素自上而下,其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D项同主族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自上而下熔点降低,同主族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单质自上而下熔点升高。
答案: B2.如表所示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e的氢化物比d的氢化物稳定B.a、b、e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e>b>aC.六种元素中,c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D.c、e、f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解析:首先需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准确推断出a~f是何种元素,然后再结合元素周期律进行推断。
a是Na,b是Mg,c是C,d是O,e是S,f是Cl。
H2O比H2S稳定;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原子半径:a>b>e;在四种非金属元素中,O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非金属性:Cl>S>C,所以酸性:HClO4>H2SO4>H2CO3。
答案:D3.111号元素Rg所在周期和族是( )A.第七周期ⅠB族B.第七周期ⅡB族C.第六周期ⅠB族D.第六周期ⅡB族解析:氡的原子序数为86,111-86=25,所以Rg在氡下一周期第11(25-14)纵列,即第七周期ⅠB族。
答案:A4.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共有7个周期,16个族B.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在第2周期C.第ⅡA族的右边是第ⅢB族,第ⅢA族的左边是第ⅡB族D.某主族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 n RO m,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一定为H2m-n R或RH2m-n解析: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C在第2周期ⅣA族;在H n RO m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2m-n),则其气态氢化物中R元素的化合价应为-(8-2m+n),因此,其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应为H8-2m+n R或RH8-2m+n。
高考真题2003物理试卷
高考真题2003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如果一个物体的质量为2kg,受到的力为10N,那么它的加速度是多少?A. 2m/s²B. 5m/s²C. 10m/s²D. 20m/s²2.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加速度为2m/s²。
经过4秒后,它的位移是多少?A. 8mB. 16mC. 32mD. 64m3.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能量守恒定律表述?A. 能量可以被创造或消灭B.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化,但总量保持不变C. 能量只存在于机械运动中D. 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封闭系统4. 一个电路中,电阻R为10Ω,电流I为0.5A,根据欧姆定律,该电路的电压U是多少?A. 2.5VB. 5VC. 10VD. 20V5. 以下哪个选项描述了电磁感应现象?A. 电流通过导线时,导线周围会产生磁场B. 导线在磁场中运动,导线两端产生电压C. 导线两端的电压使导线产生磁场D. 磁场的变化可以产生电流6. 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从高度为5m的地方自由落体,忽略空气阻力,落地时的速度是多少?A. 10m/sB. 20m/sC. 50m/sD. 100m/s7.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热力学第一定律表述?A.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转化,但总量保持不变B. 热能可以完全转化为机械能C. 机械能可以完全转化为热能D. 热能和机械能之间不能相互转化8. 一个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温度和体积的关系是什么?A. 温度与体积成正比B. 温度与体积成反比C. 温度与体积无关D. 温度与体积的平方成正比9. 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相对论效应描述?A. 随着速度的增加,物体的质量会增加B. 随着速度的增加,物体的长度会增加C. 随着速度的增加,时间会变慢D. 随着速度的增加,光速会改变10. 以下哪个选项描述了光电效应?A. 光照射到物体上,物体会发出电子B. 物体在光照射下,温度升高C. 物体在光照射下,产生电流D. 物体在光照射下,发生化学反应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________,方向________。
2003高考物理复习冲关习题 第9章 第3讲 一卷冲关的课后练案 鲁科版
2003高考复习冲关习题:第9章第3讲一卷冲关的课后练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1·全国大纲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B.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可区分己烷和3己烯C.用水可区分苯和溴苯D.用新制的银氨溶液可区分甲酸甲酯和乙醛解析:因为乙醇分子含有羟基,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气泡,但乙醚分子只有醚键,不含羟基,故无明显现象,A项正确;因为己烷属于饱和链烃,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但3己烯分子结构中含碳碳双键,极易被氧化,而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项正确;苯、溴苯都难溶于水,且密度前者比水小、后者比水大,C项正确;因为甲酸甲酯和乙醛分子结构中都含有醛基,所以都能发生银镜反应,D项错误。
答案:D2.乙醇分子结构中的各种化学键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醋酸、浓硫酸共热时断裂①B.在空气中燃烧时断裂④⑤C.和金属钠反应时断裂②D.在Cu催化下和O2反应时断裂②③解析:乙醇与浓硫酸、醋酸共热发生酯化反应:+H2O,断裂①,A正确。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全部断裂,B错误。
与金属钠反应:2CH3CH2OH+2Na―→2CH3CH2ONa+H2↑,断裂①,C错误。
在Cu催化下与O2反应:断裂①③,D错误。
答案:A3.(2011·东北师大附中检测)某有机物是药物生产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有机物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B.该有机物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可发生消去反应C.1 mol 该有机物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3 mol NaOHD.该有机物经催化氧化后能发生银镜反应解析:该有机物不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但能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A错。
由于醇羟基的邻碳无氢,故不能发生消去反应,B错。
能和NaOH溶液反应的官能团有酚羟基、酯基和卤原子,完全反应共需NaOH 4 mol,C错。
(高中物理)高考复习冲关习题第10章第2讲一卷冲关的课后练案
高考复习冲关习题:第10章第2讲一卷冲关的课后练案一、选择题(此题包括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1.为确定以下露置于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变质,所选检验试剂(括号内物质)不能到达目的的是( )A.NaOH溶液[Ba(OH)2溶液]B.FeSO4溶液(KSCN溶液)C.KI溶液(淀粉溶液)D.Na2SO3溶液(BaCl2溶液)解析:A选项中,假设NaOH溶液变质,必是吸收空气中的CO2生成Na2CO3溶液,滴加Ba(OH)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B选项中,假设FeSO4溶液变质,那么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Fe2(SO4)3溶液,滴加KSCN溶液,溶液立即变为红色。
C选项中,假设KI溶液变质,那么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I2,滴加淀粉溶液,溶液立即变蓝色。
而D选项中,不管Na2SO3溶液是否变质,滴加BaCl2溶液,都会生成白色沉淀。
所以只有D选项不能到达目的。
答案:D2.(·检测)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就可以鉴别的以下各组溶液是( )①AlCl3溶液和NaOH溶液②Ca(HCO3)2溶液和NaOH溶液③NaAlO2溶液和盐酸④Al2(SO4)3溶液和氨水⑤AgNO3溶液和氨水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③④ D.③④⑤解析:满足相互滴加时现象不同那么满足题意:①中假设AlCl3溶液中逐滴参加NaOH溶液,开始时有沉淀生成,反之那么开始时无沉淀生成。
③中假设NaAlO2溶液中逐滴参加盐酸,开始时有沉淀生成,反之那么开始时无沉淀生成。
⑤中假设AgNO3溶液中逐滴参加氨水,开始时有沉淀生成,反之那么开始时无沉淀生成。
故①③⑤正确。
而②和④中溶液互滴,现象相同——即开始和整个过程中都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A3.(·调研)根据以下实验内容得出的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选项实验内容结论A 某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物质一定是氨气B 某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该气体一定是氯气C 某物质的水溶液中参加盐酸产生无色无气味气体该溶液一定含有大量碳酸根离子D 向铁和稀硝酸反响后的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反响后溶液中肯定有Fe3+,可能还溶液显红色有Fe2+解析:A项,只要是碱性溶液均可;B项,只要是氧化性气体均可,如NO2、溴蒸气;C 项,HCO-3也可能;D项正确。
2003年高考物理试题全集(含答案)
2003年高考物理试题全集目录2003年江苏高考物理试题 (2)2003年上海高考物理试题 (11)2003年高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 (21)2003年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物理部分) (28)2003年春季高考试理科综测试(物理部分) (29)2003年高考(上海卷)综合能力测试试卷(理科使用) (33)2003年高考(广东、辽宁卷)综合能力测试 (35)2003年江苏高考物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由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03江苏】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质子与中子的质量不等,但质量数相等B.两个质子之间,不管距离如何,核力总是大于库仑力C.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核有相同的质量数,但中子数可以不同D.除万有引力外,两个中子之间不存在其它相互作用力【03江苏】2.用某种单色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
现将该单色光的光强减弱,则(AC ) A.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 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减少 C.单位时间内产生的光电子数减少 D.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03江苏】3.如图,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 ,乙分子位于x 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
F >0为斥力,F <0为引力。
a 、b 、c 、d 为x 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
现把乙分子从a 处由静止释放,则 (BC )A.乙分子从a 到b 做加速运动,由b 到c 做减速运动B.乙分子从a 到c 做加速运动,到达c 时速度最大C.乙分子由a 到b 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少D.乙分子由b 到d 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03江苏】4.铀裂变的产物之一氪90(Kr 9036)是不稳定的,它经过一系列衰变最终成为稳定的锆90(Zr 9040),这些衰变是 (B ) A.1次α衰变,6次β衰变 B.4次β衰变 C.2次α衰变 D.2次α衰变,2次β衰变【03江苏】5.两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金属平板平行放置,构成以平行板电容器,与它相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接通开关K ,电源即给电容器充电 (BC ) A.保持K 接通,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电场的电场强度减小 B.保持K 接通,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极板上的电量增大 C.断开K ,减小两极板间的距离,则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减小 D.断开K ,在两极板间插入一块介质,则极板上的电势差增大【03江苏】6.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CD ) A.先等压膨胀,再等容降温,其温度必低于其始温度 B.先等温膨胀,再等压压缩,其体积必小于起始体积 C.先等容升温,再等压压缩,其温度有可能等于起始温度 D.先等容加热,再绝热压缩,其内能必大于起始内能【03江苏】7.一弹簧振子沿x 轴振动,振幅为4cm 。
高考物理 第10章 章末强化训练 鲁教版
高考物理 第10章 章末强化训练 鲁教版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1.某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的转轴匀速转动,产生交变电流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 .在A 和C 时刻线圈处于中性面位置B .在B 和D 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为零C .从A ~D 时刻线圈转过的角度为2πD .若从O ~D 时刻历时0.02 s ,则在1 s 内交变电流的方向改变100次 【解析】 根据图象,首先判断出感应电流的数学表达式i =I m sin ωt .另外应该进一步认识到线圈是从中性面开始旋转,而且线圈旋转一周,两次经过中性面,经过中性面的位置时电流改变方向.从该图形来看,在t =O 、B 、D 时刻电流为零,所以此时线圈恰好在中性面的位置,且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在A 、C 时刻电流最大,线圈处于和中性面垂直的位置,此时磁通量为零;从A 到D 时刻,线圈旋转3/4周,转过的角度为3π/2;如果从O 到D 时刻历时0.02 s ,恰好为一个周期,所以1 s 内线圈运动50个周期,100次经过中性面,电流方向改变100次.综合以上分析可得,只有选项D 正确.【答案】 D2.下图表示一交流电的电流随时间而变化的图象,此交流电的有效值是( )A .5 2 AB .5 A C.72 2 A D.72A【解析】 本题要求的是矩形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与平时所熟知的正弦交变电流的有效值(即I 有效=I m /2)不同.因此,有的同学对这样的题目感到无从下手.只有从有效值的定义出发才能顺利解答本题.该交变电流通过阻值为R 的电阻1个周期的时间(即0.02 s)内所产生的热量为: Q 交=(42)2×R ×0.01+(32)2×R ×0.01 =50×0.01R .设直流电流I 通过电阻R 一个周期的时间(即0.02 s)内产生的热量为Q 直=I 2R ×0.02. 由交流电的有效值定义得Q 直=Q 交,即50×0.01R =I 2×0.02R .则I =5 A ,即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5 A. 【答案】 B 3.(2011届·合肥检测)在垂直纸面向里的有界匀强磁场中放置了矩形线圈abcd.线圈cd 边沿竖直方向且与磁场的右边界重合.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从t=0时刻起,线圈以恒定角速度ω=2π/T 绕cd 边沿图示方向转动,规定线圈中电流沿abcda 方向为正方向,则从t=0到t=T 时间内,线圈中的电流I 随时间t 变化关系图象为( )4.(2011届·广州检测)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交流电源电压u =200sin100πt V ,电阻R =100 Ω.则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 )A .1.41 A,200 VB .1.41 A,141 VC .2 A,200 VD .2 A,141 V 【解析】 电流表和电压表显示的是有效值,U =U m2=100 2 V≈141 V ;I =UR=1.41 A ,故选项B 正确.【答案】 B5. (2011届·滨州测试)如图所示,M 是理想变压器,电源电压U 不变,当变阻器的滑片P 向上移动时,示数发生变化的电表是( )A .电流表A 1B .都发生变化C .电压表V 1D .电压表V 2【解析】 副线圈电压不变,所接的电路按直流电路分析:电阻变小,电流增大,而原线圈电压不变,电流随副线圈中的电流增大而增大.【答案】 A6.在家用交流稳压器中,变压器的原、副线圈都带有滑动头,如图所示.当变压器输入电压发生变化时,可上下调节P 1、P 2的位置,使输出电压稳定在220 V 上.现发现输出电压低于220 V ,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A .P 1不动,将P 2向上移B .P 2不动,将P 1向下移C .将P 1向上移,同时P 2向下移D .将P 1向下移,同时P 2向上移【解析】 由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比等于线圈匝数比U 1U 2=n 1n 2可知,输出电压低于220 V ,可以增加副线圈匝数或减少原线圈匝数,A 、B 、D 正确,C 错误. 【答案】 C7.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2sin100πt(V)的正弦交流电源,图中电流表内阻不计.副线圈接入“110 V 60 W”灯泡一只,且灯泡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通过灯泡的电流的频率为50 HzC.电流表的示数为32 22AD.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2∶1【解析】由P入=P出得P入=60 W,A错误;交流电的周期T=2π/ω=1/50 s,故频率为50Hz,B正确;交流电的峰值U m=2202 V,则其有效值U=U m/2=220 V,由P=UI得I=P/U=60 220A=311A,C错;由n1n2='UU得n1n2=220110=2∶1,D项错误.【答案】B8.传感器是一种采集信息的重要器件.如图所示是一种测定压力的电容式传感器,A为固定电极,B为可动电极,组成一个电容大小可变的电容器.可动电极两端固定,当待测压力施加在可动电极上,可动电极发生形变,从而改变了电容器的电容.现将此电容式传感器与零刻线在中央的灵敏电流表和电源串联,组成闭合电路,已知电流从电流表正接线柱流入时指针向右偏转.当待测压力增大时( )A.电容器的电容将减小B.灵敏电流表指针在正中央零刻线处C.灵敏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D.灵敏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解析】当待测压力增大时,电容器板间距离缩小,由C=εS4πkd知,电容器的电容增大,A错;由于电容器与电源相连,故电压U不变,由Q=CU知,电容器的电量将增加,即电容器需充电,故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指针将向右偏转,D正确.【答案】 D二、非选择题(共60分)9.(2011届·青岛检测)(12分)热敏电阻是传感电路中常用的电子元件.现用伏安法研究热敏电阻在不同温度下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特性曲线尽可能完整.已知常温下待测热敏电阻的阻值约为4~5 Ω.热敏电阻和温度计插入带塞的保温杯中,杯内有一定量的冷水,其他备用的仪表和器具有:盛有热水的热水瓶(图中未画出)、电源(3 V、内阻可忽略)、直流电流表(内阻约1 Ω)、直流电压表(内阻约5 kΩ),滑动变阻器(0~20 Ω)、开关、导线若干.(1)在下面虚线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要求测量误差尽可能小.(2)根据电路图,在下图的实物图上连线.(3)简要写出完成接线后的主要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由于常温下热敏电阻的阻值为4~5 Ω,与电流表内阻很接近,故采用外接法;又因特征曲线尽量完整,电压表、电流表读数范围大,故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答案】(1)电路图如图所示(2)实物图如图所示(3)①往保温杯中加一些热水,待温度稳定时读出温度计的值;②调节滑动变阻器,快速测出几组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值;③重复步骤①、②,测量不同温度下的数据;④绘出各测量温度下热敏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10.(14分)某发电站通过升压变压器、输电线和降压变压器把电能输送给生产和照明用户,发电机输出功率是100 kW,输出电压是250 V,升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5,输电线上功率损失为4%,用户所需要的电压为220 V,则输电线的电阻和降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是多少?若有60 kW分配给生产用电,其余电能用来照明,那么可装25 W的电灯多少盏?【解析】输电线路如图所示,由变压比知U 1U 2=n 1n 2,所以U 2=U 1n 2n 1=25×250 V=6 250 V. 副线圈电流I 2=P U 2=100×1036 250A =16 A ,输电线电阻R 上损失的功率为I 22R =4%P ,得R =4%P I 22=0.04×100×103162Ω=15.6 Ω. 降压器输入电压U 2′=U 2-I 2R 线=6 250 V -16×15.6 V=6×103 V.降压器匝数比n 1′n 2′=U 2′U 3=6×103220=30011.由功率关系可知:P 入=P 损+P 生产+P 照.则P 照=96%×100×103 W -60×103 W =36×103W ,又P 照=nP L ,得n =P 照P L =36×10325=1 440盏.【答案】 15.6 Ω 300111 440盏11.(2011届·东莞检测)(16分)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n 1=440,副线圈匝数n 2=22,在原线圈的两端加图甲所示的交流电压,求:(1)副线圈中电压表的示数;(2)电阻R 在什么范围内取值,才能使副线圈中电流表的示数不超过2.0 A?【解析】 (1)U 1=U m 2=3111.414V =220 V ,由U 1U 2=n 1n 2,得U 2=n 2n 1U 1=22440×220 V=11 V.(2)I 2=U 2R≤2.0 A,R ≥112.0Ω=5.5 Ω. 【答案】 (1)11 V (2)R ≥5.5 Ω 12.(18分)发电机的端电压为220 V ,输出电功率为44 kW ,输电导线的电阻为0.2 Ω,如果用初、次级匝数之比为1∶10的升压变压器升压,经输电线路后,再用初、次级匝数比为10∶1的降压变压器降压供给用户.(1)画出全过程的线路图. (2)求用户得到的电压和功率.(3)若不经过变压而直接送到用户,求用户得到的功率和电压. 【解析】(1)线路图如图所示.(2)升压变压器次级输出电压U 2=n 2n 1U 1=2 200 V. 升压变压器次级输出电流I 2=n 1n 2I 1, 升压变压器初级输入电流由P=U 1I 1,得I 1=1PU =34410220⨯ A=200 A,所以I 2=121n P n U =3441010220⨯⨯ A=20 A,输电线路上的电压损失和功率损失分别为U R =I 2R =4 V , P R =I 22R =0.08 kW,加到降压变压器初级上的输入电流和电压分别为 I 3=I 2=20 A ,U 3=U 2-U R =2 196 V.降压变压器次级的输出电压和电流分别为U 4=43n n U 3=219.6 V,I 4=34n n I 3=200 A.。
2003高考物理复习冲关习题 第10章 第4讲 一卷冲关的课后练案 鲁科版
2003高考复习冲关习题:第10章第4讲一卷冲关的课后练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2·福州质检)下述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的是( )编号实验目的实验设计A 除去CO2中少量的SO2将混合气体通过饱和Na2CO3溶液B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向混合物中滴加适量稀硝酸C 证明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向AlCl3溶液中投入镁条D 证明H2CO3酸性比HClO强将CO2通入Ca(ClO)2溶液中解析:除去CO2中少量的SO2应通入饱和的NaHCO3溶液,A选项错误;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应通入氢气加热还原,B选项错误;可以通过镁和铝分别和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来比较两者的金属活动性强弱,C选项错误;将CO2通入Ca(ClO)2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此实验可以证明H2CO3酸性比HClO强,D选项正确。
答案:D2.(2011·湛江模拟)下列有关实验或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室可采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氨气B.向碘水中加入苯或酒精,均可从碘水中萃取碘C.向AgCl沉淀中滴加少量KI溶液,可说明K sp(AgCl)<K sp(AgI)D.某溶液用盐酸酸化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有SO2-4解析:A项中氯化铵在试管底部分解生成NH3和HCl,在试管口或导管内两者又反应生成氯化铵,不正确。
酒精与水互溶不能作碘水的萃取剂,B不正确。
C项中生成溶解度更小的AgI,说明K sp(AgCl)>K sp(AgI)。
答案:D3.(2012·杭州质检)下列实验设计能完成或实验结论合理的是( )A.证明一瓶红棕色气体是溴蒸气还是二氧化氮,可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B.铝热剂溶于足量稀盐酸再滴加KSCN溶液,未出现血红色,铝热剂中一定不含铁的氧化物C.测氯水的pH,可用玻璃棒蘸取氯水点在pH试纸上,待其变色后和标准比色卡比较D.用新制氢氧化铜鉴别乙醇和乙酸解析:溴蒸气、二氧化氮均具有强氧化性,均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无法区别;铝热剂溶于足量稀盐酸后因发生反应:Al+3Fe3+===3Fe2++Al3+,再滴加KSCN溶液,不会出现血红色,所以此方法不能检验铝热剂中是否含铁的氧化物;氯水有强氧化性,能使pH 试纸退色,所以用pH试纸不能测量氯水的pH值;乙酸能与Cu(OH)2反应,故可根据沉淀是否溶解鉴别乙醇和乙酸。
2003高考物理复习冲关习题 第3章 第3讲 一卷冲关的课后练案 鲁科版
2003高考复习冲关习题:第3章第3讲一卷冲关的课后练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酒精清洗附着在试管壁上的硫黄B.二氧化硫的排放会导致产生光化学烟雾C.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退色,体现了其漂白性D.浓硫酸可用来干燥SO2、CO、Cl2等气体解析:硫黄微溶于酒精;排放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形成酸雨,但不会导致产生光化学烟雾;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退色,体现了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干燥SO2、CO、Cl2等气体。
答案:D2.有一关于实验操作的谜语:“我入水中较安全,水入我中真危险,我与水合多放热,实验牢记保平安。
”这一实验操作是指( )A.将金属钠保存在水中B.将盛有一粒白磷的一烧杯水加热至60℃C.用压强计测某一深度处的水压D.稀释浓硫酸解析:浓H2SO4稀释时要把浓H2SO4沿玻璃棒慢慢倒入水中并不断搅拌,而不是把水倒入浓H2SO4中。
答案:D3.(2011·山西四校联考)“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直径小于10-7m),不易沉降(可漂浮数小时甚至数年),它与空气中的SO2、O2接触时,SO2会转化为SO3,使空气酸度增加。
飘尘所起的主要作用与下列变化中硫酸的作用相同的是( ) A.胆矾中加浓硫酸B.浓硫酸与木炭共热C.乙酸乙酯与稀硫酸共热 D.浓硫酸与铜共热解析:飘尘与空气中的SO2、O2接触时,SO2会转化为SO3,则飘尘在该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胆矾中加浓硫酸,浓硫酸表现了吸水性;浓硫酸与木炭共热,浓硫酸表现了强氧化性;乙酸乙酯与稀硫酸共热时,乙酸乙酯水解,稀硫酸起催化作用;浓硫酸与铜反应时,表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
答案:C4.(2011·海南高考)下列固体混合物与过量的稀硫酸反应,能产生气泡并有沉淀生成的是( )A.NaHCO3和Al(OH)3 B.BaCl2和NaClC.KClO3和K2SO4 D.Na2SO3和BaCO3解析:A项,NaHC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Al(OH)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没有沉淀生成;B项,BaCl2与稀硫酸生成硫酸钡沉淀,没有气泡产生;C项,KClO3和K2SO4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硫酸不发生反应;D项,Na2S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SO2气体,BaC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O2气体和硫酸钡沉淀。
2003高考物理复习冲关习题 第6章 第2讲 一卷冲关的课后练案 鲁科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1·杭州质检)以硫酸铜溶液作电解液,对含有杂质Fe、Zn、Ag的粗铜进行电解精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粗铜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②阴极发生的反应为Cu2++2e-―→Cu③电路中每通过3.01×1023个电子,得到的精铜质量为16 g ④杂质Ag以Ag2SO4的形式沉入电解槽形成阳极泥A.①③ B.②④C.③④ D.②③解析:粗铜应与电源正极相连,作阳极,①错误;阴极上Cu2++2e-―→Cu,②正确;电路中每通过2 mol e-析出铜64 g,通过3.01×1023个电子,即0.5 mol电子时析出铜0.25 mol,质量为16 g,③正确;粗铜中的Ag以单质形式形成阳极泥,④错误。
答案:D2.(2011·山东高考)以KCl和ZnCl2混合液为电镀液在铁制品上镀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未通电前上述镀锌装置可构成原电池,电镀过程是该原电池的充电过程B.因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电镀时通过的电量与锌的析出量无确定关系C.电镀时保持电流恒定,升高温度不改变电解反应速率D.镀锌层破损后即对铁制品失去保护作用解析:本题考查电镀,意在考查考生对电镀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未通电前,题述装置不能构成原电池,A项错误;锌的析出量与通过的电量成正比,B项错误;电镀时电解反应速率只与电流大小有关,与温度无关,C项正确;镀锌层破损后,会形成铁锌原电池,铁作正极,得到保护,D项错误。
答案:C3.(2011·福州期末)能够使反应Cu+2H2O===Cu(OH)2+H2↑发生的是( )A.用铜片作阴、阳极,电解氯化铜溶液B.用铜片作阴、阳电极,电解硫酸钾溶液C.铜锌合金在潮湿空气中发生电化学腐蚀D.铜片和碳棒用导线相连后同时插入一烧杯内的氯化钠溶液中解析:本反应是不自发的反应,只能设置为电解池反应,铜发生氧化反应,只能用铜作电解池的阳极,溶液中水电离的氢离子放电,所以不能用氯化铜作电解质溶液。
2003高考物理复习冲关习题 第9章 第5讲 一卷冲关的课后练案 鲁科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下列各物质的转化过程中,属于加聚反应的是( ) A .CH 2===CH 2――→H 2CH 3CH 3解析:A 项,属于加成反应;B 、D 两项属于缩聚反应。
答案:C2.(2011·滨州质检)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橡胶的产量和性能已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
近年来,人们合成了一种无机耐火橡胶,它的结构应是( )解析:无机二字为解题突破口,因为A 、B 、D 均为有机物,所以C 项正确。
答案:C3.高分子材料 是由三种单体聚合而成的,以下与此高分子材料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高分子材料属于纯净物,合成它的反应是加聚反应B.形成该高分子材料的单体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处于同一平面C.三种单体中有两种互为同系物D.三种单体都可以使溴水褪色,但只有两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解析:因为分子式中的n值不为定值,因此高分子材料不为纯净物,所以A选项错误;由于与碳碳双键、碳碳三键、苯环相连的原子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单体分了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因此B选项正确;三种单体分别为CH3—CH=== CH—CN、,都不互为同系物,因此C选项错误;三种单体都既可以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因此D选项错误。
答案:B4.(2011·北京海淀期末)一次性使用的聚苯乙烯( )材料易造成“白色污染”,其替代物聚乳酸( )是由乳酸( )聚合而成的,聚乳酸可在乳酸菌的作用下降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聚苯乙烯的单体为B.聚苯乙烯与聚乳酸的聚合方式相似C.聚苯乙烯和聚乳酸均为纯净物D.乳酸可发生消去反应解析:聚苯乙烯的单体为,A项错误;合成聚苯乙烯的反应是加聚反应,聚乳酸是通过缩聚反应合成的,B项错误;由于n值不同,高分子化合物一般属于混合物,C项错误。
答案:D5.丁腈橡胶的结构简式为,具有优良的耐油、耐高温性能,合成丁腈橡胶的原料是( )①CH2===CH—CH===CH2②CH3—C≡C—CH3③CH2===CH—CN ④⑤CH3—CH===CH2⑥CH3—CH===CH—CH3A.③⑥ B.②③C.①③ D.④⑤解析:该高聚物的主链上全是碳,可判断该高聚物为加聚产物。
2003高考物理复习冲关习题 第7章 第2讲 一卷冲关的课后练案 鲁科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对于合成氨的反应来说,关于使用催化剂和施以高压的措施,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都能提高反应速率,都对化学平衡状态无影响B.都对化学平衡状态有影响,都不影响达到平衡状态所用的时间C.都能缩短达到平衡状态所用的时间,只有压强对化学平衡状态有影响D.催化剂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用的时间,而压强无此作用解析:对于化学反应N 2(g )+3H 2(g)2NH 3(g ),催化剂只能提高反应速率,缩短达到平衡状态所用的时间,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高压能提高反应速率,使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所用的时间缩短,也能使化学平衡向生成NH 3的方向移动。
答案:C2.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 与B 反应生成C ,反应速率分别用v (A )、v (B )、v(C )表示,且v (A )、v (B )、v (C )之间存在如下关系:v (B )=3v (A ),3v (C )=2v (B ),v (C )=2v (A ),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A.A +BC B.2A +2B 3CC.3A +B 2C D.A +3B 2C 解析:由v (B )=3v (A ),v (C )=2v (A ),得v (A )∶v (B )∶v (C )=v (A )∶3v(A )∶2v (A )=1∶3∶2,即A 、B 、C 的系数之比为1∶3∶2,化学方程式为A +3B2C 。
答案:D3.(2012·铜川质检)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 2S 2O 3+H 2SO 4===Na 2SO 4+SO 2↑+S↓+H 2O ,下列各组实验中最先出现浑浊的是( )实 验 反应 温度/℃Na 2S 2O 3溶液4 稀H 2SO H 2O V /mL c /(mol·L -1) V /mL c /(mol·L -1) V /mL A25 5 0.1 10 0.1 5 B25 5 0.2 5 0.2 10 C35 5 0.1 10 0.1 5 D35 5 0.2 5 0.2 10解析:解答本题需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众多因素中提炼出浓度和温度两个因素,只要抓住浓度越大、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大,便可以选出正确答案D 。
2003高考物理复习冲关习题 第10章 第1讲 一卷冲关的课后练案 鲁科版
2003高考复习冲关习题:第10章第1讲一卷冲关的课后练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1·重庆高考,有改动)在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括号内的实验用品都能用到的是( ) A.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烧杯、胶头滴管、分液漏斗)B.蛋白质的盐析(试管、醋酸铅溶液、鸡蛋白溶液)C.钠的焰色反应(铂丝、氯化钠溶液、稀盐酸)D.肥皂的制取(蒸发皿、玻璃棒、甘油)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基本实验原理、化学仪器的使用等知识。
A选项,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不使用分液漏斗;B选项,醋酸铅是重金属盐,会使蛋白质变性,在蛋白质的盐析实验中不会用到;D选项,肥皂的制备中用到的药品是氢氧化钠不是甘油。
答案:C2.现有下列仪器①集气瓶②量筒③烧杯④表面皿⑤蒸发皿⑥容量瓶⑦圆底烧瓶其中能用酒精灯加热的是( )A.②③⑤ B.③⑥⑦C.①③④D.③⑤⑦解析:集气瓶、量筒、表面皿、容量瓶不能加热,烧杯、圆底烧瓶要隔石棉网加热,蒸发皿可直接加热。
答案:D3.下列实验问题的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中不慎打破温度计,可用吹风机加快水银(Hg)的蒸发B.在气体发生装置上直接点燃甲烷(CH4)气体时,必须先检验甲烷的纯度C.实验结束后,将废液倒入下水道排出实验室,以免污染实验室D.制取NH3实验中,将多余NH3用导管直接导入水槽,用水吸收解析:甲烷与空气的混合物组成在一定范围内点燃时会造成爆炸,所以必须验纯。
答案:B4.(2011·温州十校联考)下列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浓硫酸,后注入蒸馏水B.检验单质C与浓H2SO4反应产生的气体产物时,先检验CO2,再检验SO2C.为检验酸性溶液中的Cl-和SO2-4,先加硝酸银溶液,滤去沉淀后加硝酸钡溶液D.在制取干燥纯净的氯气时,先使氯气通过水(或饱和食盐水),后通过浓硫酸解析:稀释浓硫酸时应向浓H2SO4中慢慢注入蒸馏水,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A错误;CO2、SO2均为酸性氧化物,与Ca(OH)2、Ba(OH)2溶液反应时现象相同,故应先检验SO2后检验CO2,B错误。
2003高考物理复习冲关习题 第9章 第2讲 一卷冲关的课后练案 鲁科版
2003高考复习冲关习题:第9章 第2讲 一卷冲关的课后练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关于CH 4和 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能用C n H 2n +2组成通式来表示B.与所有烷烃互为同素异形体C.因为它们结构相似,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相同D.通常情况下它们都是气态烷烃解析:B 项它们与其他烷烃互为同系物;C 项化学性质相似,但物理性质不同;D 项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4的烷烃常温下是气体。
答案:A2.[双选题](2011·海南高考)下列化合物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于同一平面内的有( )A.乙烷B.甲苯C.氟苯D.四氯乙烯解析:由烷烃的结构特点可知乙烷中所有原子不会处于同一平面中;甲苯中所有原子不会都处于同一平面中;氟苯是氟原子取代苯中氢原子形成的,所以氟苯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由乙烯的结构特点可知四氯乙烯中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内,故C 、D 正确。
答案:CD3.(2011·全国课标高考)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①CH 3CH===CH 2+Br 2――→CCl 4CH 3CHBrCH 2Br ②CH 3CH 2OH ――→浓H 2SO 4△CH 2===CH 2+H 2O ③CH 3COOH +CH 3CH 2OH ――→浓H 2SO 4△CH 3COOC H 2CH 3+H 2O④C 6H 6+HNO 3――→浓H 2SO 4△C 6H 5NO 2+H 2O A.①② B.③④ C.①③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有机反应类型,意在考查考生对有机化学反应的理解与区别能力。
①是加成反应,②是消去反应,③、④都是取代反应。
答案:B4.(2010·新课标全国卷)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A.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C.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解析:本题考查有机反应类型的判断,意在考查考生从有机物结构的变化中理解有机物性质的能力。
2003高考物理复习冲关习题 第3讲 一卷冲关的课后练习案 鲁科版选修2
一、选择题1.下列离子中,引起水质硬度较大的是()①Ca2+②Al3+③Na+④Mg2+⑤HCO-3⑥SO2-4A.全部B.①④⑤⑥C.⑤⑥D.①④解析:含Ca2+、Mg2+较多的水为硬水,由Ca(HCO3)2、Mg(HCO3)2造成的硬水为暂时硬水,由CaSO4、MgSO4造成的硬水为永久硬水。
答案:D2.钠型离子交换剂磺化煤(NaR)可使硬水中的钙、镁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而软化。
海水的一种淡化方法是使海水(含钠离子、镁离子、氯离子等)依次通过两种离子交换树脂A、B(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为氢型离子交换树脂(HR),B为羟型离子交换树脂(ROH)B.A为羟型离子交换树脂(ROH),B为氢型离子交换树脂(HR)C.HR与镁离子的反应可表示为:2HR+Mg2+===MgR2+2H+D.ROH与氯离子的反应可表示为:ROH+Cl-===RCl+OH-解析:若使海水先通过ROH树脂,溶液中会有较多的OH-,这样使海水中的Mg2+转化为Mg(OH)2沉淀,造成堵塞而使海水淡化失败。
所以A为氢型离子交换树脂(HR),B为羟型离子交换树脂(ROH)。
答案:B3.[双选题]在合成氨工业中,为增加氨的日产量,在实现此目的过程中与平衡移动无关的是()A.不断将氨分离出来B.使用催化剂C.采用500℃左右的高温D.采用20 MPa~50 MPa的压强解析:选项A不断将氨分离出来,可以降低生成物的浓度,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从而提高氨的产量;选项B使用催化剂,只能同等倍数地增加正、逆反应速率,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但平衡不发生移动;选项C采用高温,平衡左移,实际上是抑制了氨的合成;选项D采用高压,使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动,有利于氨的生产。
答案:BC4.下列氮肥中,氮的百分含量最高的是()A.NH 4ClB.(NH 4)2CO 3C.CO (NH 2)2D.(NH 4)2SO 4解析:A 项,含氮量:28107×100%; B 项,含氮量:2896×100%; C 项,含氮量:2860×100%; D 项,含氮量:28132×100%。
2003高考物理复习冲关习题 第7章 第1讲 一卷冲关的课后练案 鲁科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1·郑州质检)25℃、101 kPa条件下,反应2N2O5(g)===4NO2(g)+O2(g)ΔH =+56.7 kJ·mol-1能自发进行的原因()A.是吸热反应B.是放热反应C.是熵减小的反应D.是熵增效应大于热效应解析:因放热反应、熵增加的反应有自发进行的趋向,而该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也是一个熵增加的反应,故A、B、C错而D对。
答案:D2.(2011·山东实验中学二次诊断)下列关于平衡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温度下的可逆反应,只有达到平衡时才具有平衡常数B.化学平衡移动时,平衡常数一定改变C.对于一个确定的反应来说,平衡常数的数值越大,反应限度越大D.化学平衡常数大的可逆反应,所有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大解析:平衡常数是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的物理量,对于确定化学反应,它只受温度的影响,与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无关,对确定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数值越大,反应限度越大;利用化学平衡常数来比较不同反应的限度时,必须表示方式相同否则无法比较;反应物的转化率还与起始量有关。
答案:C3.(2012·合肥质检)COCl2俗名光气,是有毒气体。
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OCl2(g)CO(g)+Cl2(g)ΔH<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在一定条件下,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率并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B.当反应达平衡时,恒温恒压条件下通入Ar,能提高COCl2的转化率C.单位时间内生成CO和Cl2的物质的量比为1∶1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解析:催化剂不影响平衡,不能改变反应物的转化率,A错;恒温恒压通入Ar气,反应容器的体积必然增大,相当于反应体系的压强减小,平衡正向移动,COCl2的转化率增大,B 对;CO和Cl2同为生成物,单位时间内生成CO和Cl2的物质的量比始终为1∶1,不能作为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C错;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D错。
2003高考物理复习冲关习题 第2讲 一卷冲关的课后练习案 鲁科版选修3
2003高考复习冲关习题:选修3 第2讲一卷冲关的课后练习案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化学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某原子跟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时,其共价键数一定等于该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数B.水分子内氧原子结合的电子数已经达到饱和,故不能再结合其他氢原子C.完全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离子键D.配位键也具有方向性、饱和性解析: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数目取决于该原子最外层的不成对电子数,一般最外层有几个不成对电子就能形成几个共价键。
共价键具有饱和性,一个氧原子只能与两个氢原子结合生成H2O;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也可能是离子键,如NH4Cl等铵盐中存在离子键;配位键属于共价键,具有方向性、饱和性。
答案:A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σ键比π键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B.两个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时,最多有一个σ键C.气体单质中,一定有σ键,可能有π键D.N2分子中有一个σ键,两个π键解析:从原子轨道的重叠程度看,π键轨道重叠程度比σ键重叠程度小,故π键稳定性低于σ键;根据电子云的形状和成键时的重叠原则,两个原子形成的共价键最多只有一个σ键,可能没有π键,也可能有1个或2个π键;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不存在化学键。
答案:C3.在硼酸[B(OH)3]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
则分子中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及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分别是()A.sp,范德华力B.sp2,范德华力C.sp2,氢键D.sp3,氢键解析:硼酸晶体与石墨结构相似,即每层为平面结构,故中心原子采取sp2杂化且存在氢键。
答案:C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NH3、CO、CO2都是极性分子B.CH4、CCl4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C.HF、HCl、HBr、HI的稳定性依次增强D.CS2、H2O、C2H2都是直线形分子解析:CO2、CH4、CCl4、CS2均为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H2O为V形分子,HF、HCl、HBr 、HI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鲁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习题课件 第10章 10.2势 能
势能最大的橡皮条是( D)
A.窄而长的
B.宽而长的
C.窄而短的
D.宽而短的
【点拨】由以上分析可知,橡皮条越短、越宽,弹性
势能越大。
探究培优拓展练
11.【中考·德州】某运动员做蹦极运动,如图甲所示, 从高处O点下落,A点时弹性绳处于自由长度,在B点 运动员所受弹力恰好等于重力,C点是第一次下落到 达的最低点。运动员所受弹性绳弹力F的大小随时间t 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 (蹦极过程视为在竖直 方向上的运动),下列 判断正确的是( )
整合方法提升练
比较第1次和第3次实验可知,拉伸相同的伸长量,橡皮 条的弹性势能还与橡皮条的____宽__度__有关。 【点拨】比较第1次和第3次实验可知,拉伸相同的伸 长量,橡皮条长度相同,宽的橡皮条使弹珠射出的水 平距离远,故橡皮条的弹性势能与橡皮条的宽度有关。
整合方法提升练
用同种材料相同厚度的橡皮条,拉伸相同的伸长量,弹性
夯实基础逐点练
4.【中考•邵阳】正在匀速上升的观光电梯,关于它的动 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大 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 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 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
夯实基础逐点练
【点拨】正在匀速上升的观光电梯,速度不变,质 量不变,则它的动能不变;同时高度增大,其重力 势能增大,故A正确。 【答案】A
夯实基础逐点练
2.【中考•扬州】扬州城区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但高空 抛物却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因为高处的物体具有较 大的( )
A.弹性势能 B.重力势能 C.体积 D.阻力
夯实基础逐点练
【点拨】高处的物体由于高度较大,因而具有较大 的重力势能,故B正确。 【答案】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下列关于气体的制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碳酸钠粉末可以制备CO2B.用铁片和稀H2SO4反应制取H2时,为加快产生H2的速率可改用浓H2SO4C.加热分解NH4HCO3固体,将所得的气体进行适当处理可获得NH3D.用KMnO4固体和用KClO3固体制备O2的装置完全相同解析:本题考查几种重要气体制备的实验原理。
选项A,Na2CO3粉末可以与稀硫酸等反应获取CO2,但不能使用启普发生器。
选项B,Fe在浓H2SO4中发生钝化,不能得到大量的H2。
选项C,加热NH4HCO3得到CO2、NH3、H2O的混合气体,将混合气体通过碱石灰除去CO2和H2O 即可得到NH3。
选项D,用KMnO4固体和KClO3固体制备O2都属于“固+固”加热型,其装置完全相同。
答案:B2.(2011·烟台一模)下列各实验装置图及其作用正确的是( )解析:B选项仍会引发倒吸;C选项应是加热氯化铵与消石灰的混合物;D选项NO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答案:A3.(2012·沈阳四校测试)如图装置可用于收集气体并验证其某些化学性质,你认为正确的是( )选项气体试剂现象结论A NH3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NH3的水溶液显碱性B NO2KI淀粉溶液溶液变蓝NO2的水溶液有氧化性C X 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X是CO2D Cl2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退色Cl2有酸性和漂白性解析:氨水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且氨气极易溶于水,进行检验时,导管不能插入溶液中,否则会造成倒吸;NO2通入KI淀粉溶液,溶液变蓝是由于NO2溶于水生成HNO3,HNO3有氧化性,将碘离子氧化为碘单质,B项正确;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还有二氧化硫气体;氯气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退色,是由于其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漂白性。
答案:B4.(2012·大连模拟)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如下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瓶中盛满水,从B口进气,用排水法收集NO2B.瓶中盛适量浓硫酸,从A口进气来干燥NH3C.从B口进气,用排空气法收集CO2D.瓶中装满水,A口连导管并伸入量筒中,从B口进气,用排水法测量生成H2的体积解析:NO2能与水发生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NO2,NH3不能用酸性干燥剂(如浓H2SO4)干燥;CO2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CO2时应A口进气,相当于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答案:D5.(2012·广东惠州调研)选用下图所示仪器组合一套可用来测定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氧气体积的装置,其合理的连接顺序是( )A.1-2-3-4-5-7 B.1-2-3-5-4-7C.6-4-5-7 D.6-5-4-7解析:测量反应生成的氧气,不需要排空气,所以不需要连接储氮气的气囊。
答案:D6.要组装一套利用液体和液体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现在设计了如下五步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①将蒸馏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②将酒精灯放在铁架台上,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高度,固定好铁圈,放好石棉网③用漏斗向蒸馏烧瓶中加入一种液体反应物,再向分液漏斗中加入另一种液体反应物,并将导气管放入气体收集装置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利用固定装置微热的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在蒸馏烧瓶上装好分液漏斗,连接好导气管A.②①⑤④③ B.④①②⑤③C.①②⑤④③ D.①⑤④②③解析:实验仪器的安装原则:从下向上,从左向右。
首先固定酒精灯,根据酒精灯确定铁圈高度,固定好铁圈,放好石棉网;把蒸馏烧瓶固定在铁架台上,在蒸馏烧瓶上装好分液漏斗,连接好导气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若装置不漏气,再加液体反应物开始反应,制取气体。
答案:A7.(2011·江南十校联考)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甲、乙、丙、丁四种仪器装置的有关用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A.甲装置:可用来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B.乙装置:橡皮管的作用是能使水顺利流下C.丙装置:用图示的方法不能检查此装置的气密性D.丁装置:先从①口进气集满二氧化碳,再从②口进气,可收集一氧化氮解析:甲装置可通过证明碳酸的酸性比硅酸强来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A选项正确;乙中项橡皮管的作用主要有两个:平衡分液漏斗与蒸馏烧瓶的压强,使液体能顺利流下,定量实验时还有减小液体体积对反应生成的气体体积的影响,减小误差,B选项正确;丙装置用图示的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只要甲乙管内的液面能形成高度差,就能证明装置不漏气,C选项错误;丁装置先从①口进气可以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再从②口进气,可收集密度比原气体密度小的气体,D选项正确。
答案:C8.从绿色化学的理念出发,下列实验不宜用图示装置进行的是( )A.不同浓度的硝酸与铜反应B.稀硫酸与纯碱或小苏打反应C.铝与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反应D.H2O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分解解析:如图所示装置没有尾气吸收装置,所以凡是生成有污染的气体都不行,B、C、D 都没有污染气体产生,只有A项中有氮氧化合物产生,所以A符合题意。
答案:A9. 右图为实验室制氢气的简易装置。
若在加稀硫酸时,发现锌粒与稀硫酸没有接触而稀硫酸又不够了,为使该反应顺利进行,则可以从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试剂是( )①食盐水②KNO3溶液③适量稀硫酸溶液④Na2CO3溶液⑤CCl4⑥浓氨水A.①③⑤ B.②⑥C.③⑤ D.①②④解析:②加入KNO3溶液后不再产生H2,会产生NO气体。
④Na2CO3溶液会与H2SO4反应,生成的CO2即消耗H2SO4又会使H2不纯净。
⑤CCl4在下层,使稀H2SO4与锌粒接触。
⑥浓氨水会与H2SO4反应。
答案:A10.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其中发生装置相同,干燥和集气装置有两套,分别用图1和图2表示。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发生装置的药品干燥和集气装置A 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图1B 大理石和稀盐酸图1C 铜和稀硝酸图2D 生石灰和浓氨水图1解析:A项,产生O2,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项产生的CO2不能用碱石灰干燥,也不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C项,生成的NO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D项,产生的NH3可用碱石灰干燥,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11.(12分)(2011·济南模拟)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和探究气体(H2、O2、NH3、Cl2、SO2、NO2)的性质。
(1)装药品前,应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用该装置制取H2、O2、NH3,可选用的试剂组合是________(填序号)。
H2O2NH3①Zn、稀盐酸KClO3、MnO2氯化铵、氢氧化钙②Zn、稀硫酸H2O2、溶液、MnO2浓氨水、NaOH固体③Zn、稀硝酸KMnO4浓氨水、生石灰(3)六种气体中,可同时采用下图两种收集装置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
(4)两同学分别利用该装置制取并探究气体性质。
同学甲利用亚硫酸钠固体与硫酸反应制取SO2,同学乙用高锰酸钾和盐酸制取氯气。
请回答:①写出亚硫酸钠固体与硫酸反应制取S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溶液A为溴水,通入SO2后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溶液A为溴化钠溶液,通入氯气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证明Br2、SO2和Cl2氧化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两同学想比较Cl2和SO2漂白速率的快慢,A溶液选取的是相同量的品红溶液。
同时制取气体Cl2和SO2,观察品红溶液退色的时间,比较退色的快慢,该方法存在的缺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同学还想比较Cl2和SO2漂白效果的差异性,还需要的操作和可能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仪器按要求组装好后应先进行气密性检验,后加药品。
(2)①中KClO3、MnO2制O2需要加热,不能用图示装置;③中Zn和稀硝酸反应不能生成 H2。
(3)用图①所示方法收集的气体是H2、NH3,用图②所示方法收集的气体是H2、O2,故同时可用①②两方法收集的为H2。
(4)②SO2通入溴水,溴水退色,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r2+SO2+2H2O===4H++2Br-+SO2-4;Cl2通入NaBr溶液中,离子方程式为2Br-+Cl2===Br2+2Cl-,由反应关系可知,Br2、SO2、Cl2的氧化性强弱关系为Cl2>Br2>SO2。
③比较Cl2和SO2的漂白速率,应在外界条件完全一致的情况下进行,否则没有可比性,Cl2和SO2的漂白性差异在于生成无色产物的稳定性大小。
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②(3)H2(4)①Na2SO3+H2SO4===Na2SO4+SO2↑+H2O②溶液退色2Br-+Cl2===2Cl-+Br2Cl2>Br2>SO2③气体产生的速率和总量可能不同,不能用该方法比较退色速率的快慢将退色后的溶液分别加热,观察溶液颜色是否还能恢复12.(14分)(2011·济南模拟)熟悉和使用中学化学实验中常见仪器及用品,是化学学习的基本要求。
试回答以下问题:(1)在仪器:a.分液漏斗 b.试剂瓶c.集气瓶d.滴定管e.容量瓶f.量筒g.托盘天平中,标有“0”刻度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磨砂”是增加玻璃仪器密封性的一种处理工艺。
在下列仪器中,没有用到“磨砂”工艺处理的有________(填序号)。
a.试管b.分液漏斗c.带滴管的试剂瓶(滴瓶)d.集气瓶e.酸式滴定管 f.碱式滴定管(3)用装置甲、乙、丙和乳胶管组成一套装置(气密性已检查),可用于制取并收集NH3或HCl气体。
可供选择的液体试剂有:浓硫酸、浓盐酸、浓氨水,丙中试剂为紫色石蕊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