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学作业
农村社会学习题作业 (8)
第八章 自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执政党提出“新农村建设战略”,是在哪一年?A、2003年B、2004年C、2005年D、2006年2、“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趋向,是在哪个阶段出现的?A、工业化初始阶段B、工业化中期阶段C、工业化后期阶段D、工业化全过程3、基尼系数是一项国际上通用的判断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我国城乡基尼系数:A、低于0.2B、处于0.2和0.4之间C、高于0.4D、高于0.64、农业更多地表现为:A、产品B、商品C、公共产品D、私人产品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是:A、生产发展B、生活宽裕C、管理民主D、环境整洁E、乡风文明二、多项选择题1、执政党于2003年提出“五项统筹”,除了“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之外,还包括:A、统筹城乡发展B、统筹区域发展C、统筹经济社会发展D、人与自然和谐发展2、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依据有:A、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理论B、可持续发展理论C、农业是公共产品的理论D、经济学家关于制度创新的理论3、新农村新的服务业包括:A、农业生产服务和农产品销售服务组织的建设B、为城镇居民提供休闲、观光、旅游服务C、农、林、牧、渔等产业D、新型工业4、农业的功能主要有:A、经济功能B、生态功能C、社会功能D、食品提供功能5、河南省兰考县多年来知识分子参与的新乡村建设试验,其宗旨是A、人民生计为本B、合作组织为纲C、多元文化为根D、招商引资为主三、判断题1、 执政党于2003年提出科学发展观。
2、执政党于2005年提出建设现代农业和生态文明战略。
3、“ 两个趋向”的重要判断是指“以工补农、以城返乡”的趋向。
4、 判断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的基尼系数已达到0.45以上,超过了美、英等西方国家的基尼系数。
5、 中国已经步入了全球中等国家收入行列,已经达到了中期工业化阶段。
6、 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提出了国家经济发展阶段论,先后依次为:传统社会阶段、准备起飞阶段、起飞阶段、走向成熟阶段、高额消费阶段和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农大网校 农村社会学 在线作业ABCDE
第1 题【选择题】社会学的发源地是()。
• 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日本正确答案: B您的答案: B知识点:绪论—社会学的来龙去脉第2 题【选择题】在社会学的经典作家中,社会有机论的提出者是()。
• A.孔德• B.迪尔凯姆• C.马克思• D.斯宾塞正确答案: B|D您的答案: A|D知识点:绪论—社会学的来龙去脉第3 题【选择题】农民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
• A.教导生活和生产技能• B.教导社会行为规范• C.培养社会角色• D.传递社会文化• E.学习耕作技能正确答案: A|B|C|D您的答案: A|B|C|D知识点:中国农村的村落文化第4 题【选择题】日本农协规定农民必须具备4项条件。
下列哪些条件属于这4项条件之一。
()• A.在城镇打工• B.有田间劳动• C.在农村有长期稳定住所• D.有农业户口正确答案: C您的答案: C知识点:农村社会的主体——农民第5 题【选择题】传统农民具有普遍的特殊主义倾向,是指()。
• A.人们“安土重迁”的观念• B.熟人社会特征• C.诚信• D.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标准正确答案: D您的答案: D知识点:农村社会的主体——农民第6 题【选择题】农民是改革开放的推动力量,其中()作为农民的创造,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 A.家庭承包经营• B.生产发展• C.乡风文明• D.为工业提供积累正确答案: A您的答案: A知识点:农村社会的主体——农民第7 题【选择题】社会学主要是研究中层的社会制度,下面哪个不属于社会学研究的范畴:• A.经济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家庭制度• D.宗教制度正确答案: B您的答案: A知识点:农村社会组织与制度第8 题【选择题】构成农村社区的要素是指():• A.人口、互动、文化与地域• B.制度、法律与社会结构• C.民俗、习惯和村规民约正确答案: A您的答案: A知识点:农村社区第9 题【选择题】文化维系力在维持社区秩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西南大学《农村社会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1:[单选题]陆学艺在研究转型期中国农村社会结构时,强调农村社会分层的原因是()A:文化的繁荣B:商品经济的大发展C:社会流动的增强D:分配制度的改革参考答案:B2:[单选题]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河北定县开展乡村建设运动的领导人是()A:晏阳初B:梁漱溟C:杨开道D:费孝通参考答案:A3:[单选题]最早倡导进行社区研究的中国学者是()A:吴文藻B:费孝通C:杨开道D:陈翰笙参考答案:A4:[单选题]认为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农村文化的学者是()A:索罗金B:沃格特C:桑德森D:霍桑参考答案:B5:[单选题]费孝通从理论上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基本观念进行解剖的著作是()A:江村经济B:云南三村C:乡土中国D:乡土重建参考答案:C6:[单选题]作为社会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农村社会学产生于()A:1870B:1908C:1912D:1915参考答案:B7:[单选题]1924年中国最早的《农村社会学》出版,其作者是()A:顾复B:杨开道C:冯和法D:孙本文参考答案:A8:[单选题]我国转型期的农业、农村、农民这个"三农”问题,归根到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A:发展问题B:农业问题C:农村问题D:农民问题参考答案:D9:[单选题]霍桑认为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不应太广泛,应着重研究()A:农村生活B:农村社会问题C:农村社会化D:农村社会组织参考答案:C10:[单选题]引起和推动全国对小城镇问题展开热烈讨论的学者是()A:吴文藻B:李守经C:费孝通D:陆学艺参考答案:C1:[单选题]从总体上看,目前我国农村家庭结构以()为主体。
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丁克家庭参考答案:A2:[单选题]家庭的基础和纽带是()A:婚姻和血缘关系B:地缘和血缘关系C:婚姻和业缘关系D:血缘和趣缘关系参考答案:A3:[单选题]农村社会关系的承担者是()A:农业生产关系B:农村经济关系C:农民D:乡镇企业参考答案:C4:[单选题]中国第一部对农村家庭进行系统调查的著作是()A:《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调查》B:《亩差异》C:《华南乡村生活》D:《清河:一个社会学的分析》参考答案:A5:[单选题]二元经济这个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在1954年提出来的。
农村社会学习题作业 (5)
第五章 自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哪个不属于组织的构成要素:A、组织成员B、特定的活动目标和严谨的权力系统C、明确的社区界限D、一定的物质技术设备2、我们依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结合实际,认为村民委员会属于A、行政组织B、经济组织C、文化组织D、社会群团和自治组织3、乡亭制度是一种重要的农村组织制度,乡三老是基层社会的最高民间领袖,“非吏而得与吏比”,这种组织制度发生在:A、周朝B、秦汉时期C、宋朝D、明朝4、社会学主要是研究中层的社会制度,下面哪个不属于社会学研究的范畴:A、经济制度B、社会主义制度C、家庭制度D、宗教制度5、由两户以上农户参与,能人挑头,按照以联合经营,对等分红的原则合股办厂的属于:A、横向参股联合型B、农户参股合作型C、财产折股型D、土地入股型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农村政治组织的有:A、乡镇人民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乡镇委员会C、乡镇人民政府D、乡镇企业联合会2、农村社会文化团体包括:A、农村科技组织B、教育组织C、文化组织D、医疗卫生组织E、宗教组织3、马克思·韦伯认为,权威分为:A、政治权威B、感召权威C、合法权威D、传统权威4、制度的构成要素包括:A、制度成员B、规则体系C、组织系统D、设备系统E、价值系统5、当前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新形式包括:A.农民专业技术协会B.股份合作制C、土地流转D、反租倒包三、判断题1、组织是以地缘为纽带,为实现特定的社会目标,执行特定的专业社会职能,而把人们结合在一起,所组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单位。
2、梅奥的霍桑实验印证了劳动条件的改善会对工人的生产效率有直接和积极的影响。
3、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规定县以下的组织机构为区→村(里)→闾→邻4、20世纪50年代初、中期的互助合作和公社化运动,等制度安排,是受制于国家追求工业化目标的宏观高度和工业化从农业提取原始积累的必然要求。
5、家庭承包制的实质是所有权与使用权的“两权分离”。
2023国开《农村社会学》形考作业2-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农村社会学》形考作业答案国开电大答案形考任务2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农村社会学产生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C)。
A.中国B.日本C.美国D.英国2.被认为是中国农村社会学诞生标志的著作是(C)。
A.《中国农村生活——一个社会学的研究》B.《华南乡村生活》C.《农村社会学》D.《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3. 20世纪20~30年代由知识分子倡导并参加的、以建设和复兴中国农村与解决农村问题为主旨的社会改良运动是(A)。
A.乡村建设运动B.新文化运动C.新生活运动D.五四运动4.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农村社会调查,1949年以前,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最著名的著作是(B)。
A.《兴国调查》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C.《长岗乡调查》D.《才溪乡调查》5.“社会”构成要素中的首要条件是(A)。
A.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B.社会活动C.文化D.设施设备6.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来看,被认为是农村社会主要形式的是(D)。
A.地级市以下B.县以下C.乡镇D.行政村和自然村7.一个人从出生到成为一个基本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我们称之为(A)。
A.基本社会化B.继续社会化C.再社会化D.终身社会化8.一位村干部与乡镇干部、其他村干部、村民等人建立的角色关系,我们称之为(D)。
A.实际角色B.自致角色C.复式角色D.角色丛9.人类群体生活主要是社会交往的结果,更具有(D)。
A.自然性B.直接性C.互动性D.社会性10.由父母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A)。
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其他家庭11.目前在我国农村干扰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最主要的是(B)。
A.家庭B.家族C.宗教组织D.民间会社12.社会组织的灵魂是指(B)。
A.核心成员B.目标C.规则D.物资设备13.认为工人来厂做工仅仅是为了挣钱,因此通过物质刺激激励工人勤奋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的理论是(B)。
A.科层制B.泰罗制C.家长制D.行为科学与参与式管理14.中央在全国农村普遍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时间是(D)。
农村社会学习题作业 (2)
第二章 自测试题及答案1.日本农协规定农民必须具备4项条件。
下列哪些条件属于这4项条件之一。
( )A、在城镇打工B、有田间劳动C、在农村有长期稳定住所D、有农业户口2.界定农民的职业标准是指( )。
A、 从事农业生产B、有农村户口C、兼业D、土地所有者3. 传统农民具有普遍的特殊主义倾向,是指( )。
A、人们“安土重迁”的观念B、熟人社会特征C、诚信D、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标准4. 传统农民具有浓厚的乡土特征,下列那些品质属于乡土性品质( )。
A、人们“安土重迁”的观念B、守望相助C、诚实守信D、勇于接受新生事务5.下列哪些表现属于传统农民的保守倾向。
( )A、求稳,缺乏冒险精神B、对新事务持怀疑和观望态度C、诚实守信D、有责任感6. 改革开放后,农民的开放性增加,突出表现在农民获得了( )。
A、流动自由B、村民自治C、诚实守信D、生产效率提高7. 农民是改革开放的推动力量,其中( )作为农民的创造,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A、家庭承包经营B、生产发展C、乡风文明D、为工业提供积累8.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职业出现分化,主要指( )。
A、家庭承包经营B、出现了农业的纵向分工C、流动就业D、农民兼业9. 毛泽东曾经说过:( )是中国革命的最广大动力,是中国革命队伍的主力军A、工人B、农民C、知识分子D、农村包围城市10. 中国革命的实践证明:谁发现了( )的力量并赢得农民,谁就会赢得全中国。
A、工人B、农民C、知识分子D、农村包围城市11.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特殊历史条件下,中国制定了优先发展工业的方针, 1952-1989通过剪刀差,( )提供积累7000多亿元。
A、工业为农业B、农民个人缴纳C、农业为工业12. 目前,农业收入仍然是农民的主要收入,农民靠农业增收困难,主要是由( )所决定的。
A、农业特性B、农民素质C、农业产业结构D、农民工资低13. 农民要靠农业经营增收,一方面要提高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补贴力度,另一方面要靠农民( )。
《农村社会学》平时作业及答案
《农村社会学》平时作业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提出社会学一词的社会学家是( )。
A.斯宾塞B.孔德C.韦伯D.迪尔凯姆2.以农村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是的研究对象( )。
A.农业社会学B.农村社会学C.农村经济学D.农业推广学3.农村社会的主体是( )。
A.农村人口B.小商人C.农民D.乡镇企业工人4.由已婚的兄弟姐妹家庭组成的是( )。
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其他家庭5.农村自治组织是指( )。
A.乡镇党委会B.村党支部C.村民委员会D.乡镇人民政府6.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
A.过度城市化B郊区化 C.逆城市化 D.城乡融合8.社会问题都有许多成因,其中最主要的成因是( )。
A.政治条件B.经济基础C.文化基础D.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9.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人均占有淡水量仅为世界平均占有量的( )。
A.1/2B.1/3C.1/4D.1/510.判定越轨行为的标准是( )。
A.社会行为规范B.政治条件C.出身D.环境11.认为社会结构缺乏整合会造成极度紧张,从而引发失范行为的理论是( )。
A.失范理论B.手段-目标论C.标签论D.亚文化群体论12.社会保障的实质是( )。
A.政治保障B.精神保障C.安全保障D.经济保障13.社会救助体现的是( )。
A.集体主义精神B.平均主义精神C.互助主义精神D.人道主义精神14.被称为第一生产力的是( )。
A.科学技术B.劳动手段C.劳动工具D.劳动对象15.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可能有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条件和社会制度,但现代化的道路相同,这种观点属于( )。
A.依附理论B.趋同理论C.均衡理论D.后工业社会论16.《农村社会学》创刊于( )。
A.1917年B.1935年C.1937年D.1951年17.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农村社会调查,1949年前,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最著名的著作为( )。
《乡村社会学》作业1—4标准答案(1)
《乡村社会学》作业1—4(形成性考核)参考答案作业1题目:结合我国乡村家庭的实际,谈一谈我国城乡家庭功能的异同。
目的:这是一道理论联系实际题,让学生理清家庭功能理论的基本内容,在理清理论的同时。
分析家庭功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深对家庭功能理论的理解,同时发挥家庭功能在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应有作用。
要求:(1)要求学生认真审题和研读第三章家庭的含义、结构、特点、功能,搞清家庭基本理论的内容;(2)完整准确地阐述家庭功能的基本理论内容;(3)联系实际时既可以逐条进行,也可以将所有理论阐述后进行;(4)字数不低于800字;(5)作一次小型的家庭情况的调查(以一个自然村或行政村为单位)。
时间:学习第三章后做本作业(约第3周)解题思路:(1)家庭的涵义、特点;(2)乡村家庭的功能;(3)简要概述乡村家庭的发展趋势;(4)结合乡村家庭的特点,分析城乡家庭功能的多少、强弱。
答题提示:1、答题前应采用访谈、问卷等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完成对一个自然村或行政村的家庭情况调查。
以家庭为单位登记户主及其成员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受教育状况、婚姻状况、处所或职业以及与户主的关系等,记录每个家庭的人口数、经济收入及消费等情况,然后进行统计分析。
2、请学员按照解题思路去答题,答题时以理论要点结合相应的调查材料分层叙述。
3、答题所需要的理论要点如下,请学员自行整理形成800字以上的文字材料。
(一)家庭的涵义与特点(P.35/§3.2乡村初级社会群体/乡村家庭)1、涵义:家庭是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成员间有着共同的利害和亲密关系的群体。
这些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兄弟姐妹关系、婆媳关系、祖孙关系等。
2、特点:(1)家庭目标一致,内聚力强。
在家庭中,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表现为很自然的一致。
群体目标在众多场合下,能够变成个人的自觉行动。
(2)家庭满足其成员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比任何一种群体都多。
【西大2017版】[0714]《农村社会学》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714]《农村社会学》第一次[单选题]()指父母和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
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扩展家庭参考答案:A[单选题]()奠定了社区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论基础A:冯和法B:陈翰笙C:吴文藻D:费孝通参考答案:C[单选题]乡镇企业工会属于()A:政治组织B:经济组织C:事业组织D:群团组织参考答案:D[单选题]两代人之间的流动,在社会学上称作( )A:纵向流动B:横向流动C:代际流动D:垂直流动参考答案:C[单选题]马克斯•韦伯提出的社会分层的三个标准,不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 A:财富B:权力C:声望D:职业参考答案:D[单选题]农村社会庞大的社会系统,决定着农村社会变迁具有()的特点。
A:变迁缓慢B:可以发生突变C:综合性D:多样性参考答案:C[单选题]社会保障的实施主体是( )A:家庭和家族B:私人慈善团体C:国家和社会D:营利性保险公司参考答案:C[单选题]城乡之间的本质差别主要表现在()A:工农差别B:城乡差别C:收入差别D:发展水平的差距参考答案:D[单选题]()认为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农村社会组织。
A:吉勒特B:泰勒C:桑德森D:霍桑参考答案:C[单选题]“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在()年的世界环境大会上正式提出A:1972B:1991C:1992D:1994参考答案:A第二次[单选题]在中国农村社会学史上,《定县土地调查》一书的作者是()A:杨开道B:晏阳初C:李景汉D:毛泽东参考答案:C[单选题]从性质上说,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的( )A:营利性的经济组织B:基层人民政府C:基层政府的派出机关D: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参考答案:D[单选题]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山东邹平县开展乡村建设运动的领导人是( ) A:晏阳初B:梁漱溟C:杨开道D:费孝通参考答案:B[单选题]家庭的基础和纽带是( )A:婚姻和血缘关系B:地缘和血缘关系C:婚姻和业缘关系D:血缘和趣缘关系参考答案:A[单选题]城乡融合是指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 ( )A:非农业人口的比重上升B:农村教育极大发展C:农村二、三产业大发展D:城乡本质差别的缩小以至最后消失参考答案:D[单选题]农村社会庞大的社会系统,决定着农村社会变迁具有()的特点。
农村社会学作业答案
1、如何从现代化的角度来看乡村建设?答:现代化是18世纪以来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是现代文明的形成、发展、转型和国际互动的复合过程,是不同国家追赶、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争。
经典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其典型特征包括工业化、城市化、民主化、理性化、市场化、福利化、大众传播和普及义务教育等。
后现代化理论认为,上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社会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转变,已经从现代化阶段进入后现代化阶段,后现代化的核心目标不是加快经济增长,而是增加人类幸福提高生活质量。
从实践层面看,目前全世界有些国家刚开始现代化,有些国家正加速进行现代化,有些国家接近从现代化向后现代化的转折,有些国家如英美已进入后现代化,北欧国家基本是后现代社会。
理论与实践表明,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现代化模式和现代化理论,现代化路径可以借鉴但不能等同或复制。
回顾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乡村建设和发展中的种种艰难探索,深感中国乡村问题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乡村建设的艰巨性。
我们必须深入认识中国,不断思考国家与民族现代化的走向。
那种现代化路线就是“道路通向城市”,“农民变市民”,现代化目标就是“把90%的农民市民化”,“剥夺农村甚至是消灭农村进而建设城市”的现代化方案并不适用于中国。
我们处于现代化与后现代化、城市化与逆城市化并存的时代,处在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的时代,处在全球化及农产品武器化时代。
农村和农业是城市和城市人的命根子,农村文明和农业文明无疑具有很高的价值,我们应该科学设定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和路线,需要在这样宏大的战略目标之下思考中国乡村的建设方向,重新认识中国乡村文明的价值和创新乡村生活方式对于当下中国的意义,而不是在单向度的“所谓现代化”过程中消灭乡村文明和生活方式。
现在我们已经明确了,中国不可能有13 亿人全盘城市化,甚至是6亿人真正城市化都是极为漫长的历史过程。
农村社会学习题作业 (9)
一、选择题 1.二元社会结构的内涵是 A.生产方式 B.组织方式 C.生活方式 D.职业分化 2.我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重要政策包括 A 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 B.人口统计制度 C.户籍制度 D.人民公社制度 E.种粮补贴制度 3.按照一般规律,工业化后期,工业和农业的资金关系应当是 A.工农业平行发展 B.工业反哺农业 C.通过剪刀差由农业向工业提供原始积累 D.剪刀差有所缩小 4.实现“城乡一体化”有三个衡量标准,即: A.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相结合 B.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社会文化建设与农村生产生活相 适应; C.农村城市化 D.国家福利实现城乡居民平等 E.城乡同一化 5.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包括: A.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B.农村五保救济制度 C.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D.农村扶贫制度 E.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6. 我国户籍改革的实质是 A.取消户口管理 B.取消农村户口 C.取消附在户口上的城乡差别,实现公民身份平等和自 由流动 D.取消农业户口 7.“剪刀差”指的是在工农业产品交换时 A. 工业品价格低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也低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 B. 工业品价格低于价值,农产品价格高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 C. 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也高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 D. 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 8.目前我国农村耕地流转形式包括 A.转包 B.出租 C.买卖 D.土地入股 E.馈赠
二、判断题 1.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是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核心制度。 2.一般的讲,城市在城乡关系中占统治或支配地位。 3.二元经济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典型特点是二元经济结构,一元是以村落为 载体的传统农业部门,另一元是现代城市工业部门。 4.我国当前发展已经进入了工业和农业协同发展的阶段。 5.城乡一体化即消除城乡一切差别,实现农村城市化。
农村社会学习题作业 (6)
一、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划分阶级的标准是:
A.职业标准 B.经济标准 C. 文化标准 D. 社会地位标准
2.马克斯韦伯提出的社会分层标准是:
A.经济标准——财富 B.政治标准——权力
C.文化标准——学历
D.社会标准——声望
E.职业标准——工种
3.按照社会流动的方向,社会流动可以分为:
6. 在人类历史上,导致社会分层的最直接原因是
A.性别分工 B.社会分工 C.父系社会 D.生产工具
7.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中的“离土不离乡”模式指的是
A.农民流动到大城市从事非农职业 B.农民流动到其他省市农村从事农业劳动 C.农民在
本地从事非农职业 D.农民同时从事农业劳动和非农业劳动
8.按照收入水平,可以把农民分为
三、简答题 1.社会流动的特征有哪些? 2.简述当前我国农村社会阶层结构的分化情况。 3.简述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三个阶段。 4.什么是社会分层?
四、论述题 从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的视角,如何看待“民工潮”现象和“农民工”社会阶层?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BD 3.A 4.C 5.BCDE 6.B 7.C 8.ABCD 9.B 10.ABE 二、判断题 1.√ 2. √ 3.× 4. × 5. √ 6. √ 7. × 8.× 三、简答题 答案要点: 1.个人或群体在具有差异性的社会位置间移动是社会流动产生的前提(这也是社会流动与 人口流动的区别之一);个人或群体社会位置的变动引起社会性资源的再分配(如劳动力 乡城流动不仅改变了城市社会性资源的再分配,也改变了农村社会性资源的再分配);合 理的人职配合具有质与量的规定性。
A.贫困户 B.温饱户 C.宽裕户 D.小康户 E.暴发户
电大农村社会学(2017年新版)作业2-4
19、对生活方式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是(A)(P.119) A、生产方式 B、科学技术 C、自然环境 D、社会制度 20、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达到了(C) (P.131) A、温饱型 B、小康型 C、富裕型 D、豪华型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3分,总计 15分。多选、少选不得分) 1、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ABCD)(P.5) A、农村居民的社会生活 B、农村社会关系 C、农村社会结构 D、农村社会变迁 E、农村社会发展史 2、费孝通在《小城镇 大问题》中提出的命题是(ABC)(P.14) A、无工不富 B、无农不稳 C、无商不活 D目前在我国农村干扰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最主要的是(B) (P.68) A、家庭 B、家族 C、宗教组织 D、民间会社 12、社会组织的灵魂是指(B)(P.73) A、核心成员 B、目标 C、规则 D、物质设备 13、认为工人来厂做工的仅仅是为了挣钱,因此通过多劳多 得、物质刺激就能够激励工人勤奋,提高效率的理论是(B) (P.78) A、法约尔的管理理论 B、泰罗制 C、韦伯的科层制理论 D、行为科学和当代管理理论
3.简述社会组织的构成要素。(7分)(P.71-72)
答题要点:(1 )一定数量的成员。这是任何一个社会组织能够建立和存 在的基本条件。 (2 )特定的活动目标。组织目标代表着组织的发展方向和存在根据,是 组织活动的宗旨和灵魂,是组织制定和修正方针、路线、政策的依据,也 是判定组织活动效率的标准。同时还起着团结、动员、鼓励组织成员为之 奋斗的重要作用。 (3 )相对规范的组织规程。尽管任何一个社会群体都是按照一定的规程 进行活动的,规范大多是成文的和成体系的,是关于本组织的性质、目标、 任务、结构,组织成员的地位与角色、权利与义务以及组织活动规则的规 定。它指导着整个组织及其成员的行为,规范着他们的活动,是保障组织 正常运行的必要手段。 (4 )职责、权力的分层体系。其中包括一个权威的领导体系,也包括不 同成员间的职责分工。 (5 )一定的物质设备。这是任何一个社会组织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和必 要条件,没有它们,社会组织就难于发挥其固有功能。
《农村社会学》(A卷)试题答案.doc
《农村社会学》(A卷)试题答案—、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农村家庭:是农村居民以婚姻关系为基础,以血缘关系(包括收养关系)为纽带而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与城市家庭相比,农村家庭在类型、规模和功能上具有自己的特点,满足了农村居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2、农村人口:是指生活在农村地区,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的总称。
我国农村人口存在着数量众多、分布不均衡、性别比失调、老龄化问题严重等问题。
3、城镇化:城镇化是指随着农村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城市形态转变, 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以及农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变的过程。
4、村民自治:是指农村居民通过村民自治组织,依法办理与村民利益相关的村内事务,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5、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和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农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农村社会整体及其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农村社会整体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揭示农村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变迁规律,促进农村社会系统的协调、健康发展。
2、农村家庭有哪些功能?家庭功能是指家庭对于家庭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所起的作用和效能。
农村家庭作为农村社会的基本单位,担负着农村社会的多种功能,包括生育功能、生产功能、消费功能、赡养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
3、农村社区发展的趋势是什么?随着农村社区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普及,我国农村社会将发生巨大的变化,逐步实现由传统社会去向现代化农村社区的过渡。
(1)农村生产趋向于机械化和自动化。
随着整个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将会越来越高,锄头、镰刀、铁锹等手工工具和耕畜将退出生产领域。
(2)土地进一步集中化。
目前我国农村社区己出现了不少承包儿十公顷甚至几百公顷的种粮大户,就体现了这一趋势。
农村社会学习题作业 (11)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要求改革、重建农村的灾害、保障与合作医疗制度; (3)公民社会性质决定必须建立城乡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 (4)计划生育的配套工程; (5)充分利用世贸组织“绿箱”政策保护农民。
2、(1)基本原则; (2)任务目标; (3)资金筹措; (4)管理监督; (5)个人账户与社会统筹……。
3、“必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这句话是中国古代哪位思想家所说( )。 A.孔子 B.孟子 C.老子 D.墨子
4、改革前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主要体现在( )。 A.社会救助 B.五保制度 C.优抚工作 D.社会养老 E.医疗保险
5、农村优抚制度的主要对象是( )。 A.残疾军人 B.烈士家属 C.军人家属 D.贫困家庭 E.五保对象
3、 问答题
1、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
2、社会保障的功能。
3、社会保障的基本特征。
4、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4、 论述题
1、试述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
2、建立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的操作思路。
参考答案:
一、D D D ABC ABC
二、对 错 对 错 错
三、
1、社会保险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社会救助制度看,优待抚恤制度,医疗保障制度, 社会服务制度。
第十一章 自测试及答案
1、 选择题
1、“没有社会的安定,就没有社会的发展;没有社会的保障,就没有社会的安定。”这句话 是哪个国际组织的名言( )。 A、联合国粮农组织 B、世界卫生组织 C、世界银行 D、国际劳工组织
2、实施社会保障的主体是( )。 A.单位 B.社区 C.集体 D.国家(政府)
2、保障功能,稳定功能,恢复功能,调节消费的功能,收入再分配的功能。
陕西开放大学《农村社会学》形考作业四(权重20%,主观题需辅导教师评阅)-60分
陕西开放大学《农村社会学》形考作业四(权重20% ,主观题需辅导教师
评阅)-60 分
题1:根据一定的标准把人们划分为若干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是()。
A.社会分化
B.社会分层
C.社会流动
D.社会变迁
B
题2:社会分化的原因是()。
A.劳动分工
B.私有制的产生
C.阶级的诞生
D. 国家的出现
A
题3:调查员从一个社区中抽出一些熟悉该社区情况的人作为评判员,让他们按照事先规定的高低层次给本社区成员进行分层归类的方法是()。
A.客观法
B.主观法
C.声誉法
D.分析法
C
题4:农村社会流动的根本动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城镇化速度加快
C.市场经济的确立。
内蒙古电大农学院《农村社会学(本)》形考作业二(权重25%,主观题需辅导教师评阅)-60分
内蒙古电大农学院《农村社会学(本)》形考作业二(权重25%,主观题需辅导教师评阅)
-60分
题1:农村社会学产生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
A.中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正确答案:C
题2:被认为是中国农村社会学诞生标志的著作是()。
A.《中国农村生活——一个社会学的研究》
B.《华南乡村生活》
C.《农村社会学》
D.《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
正确答案:C
题3: 20世纪20~30年代由知识分子倡导并参加的、以建设和复兴中国农村与解决农村问题为主旨的社会改良运动是()。
A.乡村建设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新生活运动
D.五四运动
正确答案:A
题4: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农村社会调查,1949年以前,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最著名的著作是()。
A.《兴国调查》
B.《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C.《长岗乡调查》
D.《才溪乡调查》
正确答案:B
题5:“社会”构成要素中的首要条件是()。
A.具有一定社会关系的人
B.社会活动
C.文化
D.设施设备
正确答案:A
题6: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来看,被认为是农村社会主要形式的是()。
A.地级市以下
B.县以下
C.乡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社会学》作业答:1.台州当地农村社会分层的现状:我们依据社会资源的标准,把我们当地农村居民分为四大阶层:上层(精英阶层)、中上层(代理人阶层)、中层(普通村民)以及下层(弱势群体)。
社会资源的内容包括象征性资源和经济资源,而测象征性资源的指标是社会权力。
因此,我们分层的指标体系实际上是经济资源与社会权力的综合,而这种综合在农村社区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个人生存权利与发展机会的受保障程度。
精英阶层:是指直接握有社会资源的人,这种人的生存权利和发展权利都会得到最充足的保障。
主要包括农村管理者骨干、私营企业主、村集体经济的负责人、农村的种养殖大户等,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谓的农村政治精英、经济精英、社会精英。
这些人是农村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精英阶层有几个共同的特点:首先,他们摆脱了生存压力,在经济上较富裕。
从理论上讲,只有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人才会有参政的欲望和闲暇。
其次,他们的活动范围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超社区的,因此他们的社会关系网络也相应超出了社区的控制。
再次,他们社会关系网的质量较高。
也就是说他们交往的层次要高于普通村民,因此他们获得发展的机会也远远高于普通村民。
代理人阶层:是指那些间接握有社会资源或掌握社会资源中某一小的方面。
代理人阶层的生存权利首先是得到保证的,另外,他们的发展机会虽然比不上精英阶层,但也超过普通村民。
代理人阶层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代表农民完成某方面超社区的交往;其二作为中介人为普通农民与某个机构或某精英人物建立联系。
与精英阶层不同的是,代理人阶层虽然也拥有超社区的社会关系,但它的重量和层次要低于精英阶层的关系网,而且他们的生活重心也是农村社区。
中层即普通农民:普通农民是指那些拥有少量经济资源和社会关系网的农村居民。
这些人的生存权利得到了一些保障,解决了温饱问题。
但是他们的发展权利受到很大限制。
普通居民由三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所谓的身份农民。
这些人只是名义上的农民,他们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小的工商业、加工业、副业等而不是以家庭农业收入为主。
一部分是职业农民,也就是“纯农户”。
还有一部分人介于两者之间,我们称之为“半职业农民”,他们在经营家庭农业的同时,也外出务工或做雇工。
身份农民是普通村民中的上层,他们中的某些人是代理人阶层的主要来源。
职业农民和半职业农民是村民自治的主体和基础,他们的态度将决定村民自治的成败。
弱势群体是农村社区的下层,他们基本上没有多少社会资源可以利用,最基本的生存权利也受到威胁。
他们主要包括农村的孤寡老人,农村的贫困家庭以及好吃懒做的“农村二流子”等。
这些人占农村人口的极少数,他们是农村社区中的边缘人口。
特点:社会分层在思路上应该有新的突破:财产所有形式上的多元特征以及财产占有并非社会阶层归属的唯一标准,即划分阶层时不能如前二者那样以生产资料的占有作为阶级分析的唯一标准;阶级分析的目标与价值取向也应由“冲突论”转向“功能论”,也就是说,对社会阶层进行分析并非要进行新的“阶级斗争”,而是要协调各个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与社会整合。
在这个基础之上,他提出了他对当代中国社会阶层进行划分所依据的标准。
“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及利益认同的差异”是最宏观的标准。
而基于对阶层分化特征的认识:职业分化是最主要的特征、特殊的制度性安排对资源配置有重要影响、生产资料所有权是重要但仍不足够重要的因素、社会的过渡特征导致阶层的不稳定性加剧特别是不确定的边缘性群体(如农民工群体)出现,以上四大特征让作者认为正确的阶层划分标准应是:职业化、以及组织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这三大资源的占有状况。
具体来说,书中对这三种“资源”的定义分别是:组织资源指“依国家政权组织和党组织系统而拥有的支配社会资源的能力”,经济资源指“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文化资源指“社会(通过证书或资格认定)所认可的知识和技能的拥有”。
在这三种资源中,组织资源具有“决定性意义”;经济资源变得越来越重要,但“现有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都在抑制其影响力的增长”;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则上升很快,并且作者认为其重要性“不亚于经济资源”。
无疑,“组织资源”这个是一个中性词。
根据这样的标准作者对当代中国社会状况作了分析指出,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体制转轨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也促使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结构性的改变。
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分化,一些新的社会阶层逐渐形成,各阶层之间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及利益认同的差异日益明晰,以职业为基础的新的社会阶层分化机制逐渐取代过去的以政治身份、户口身份和行政身份为依据的分化机制。
这些迹象表明,社会经济变迁已导致新的社会阶层结构的出现而且趋于稳定。
基于以上分析作者提出了“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形态”:把中国社会分为五大社会经济等级和十大社会阶层。
五大社会经济等级是:上层、中上层、中中层、中下层和底层;十大社会阶层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
影响:(一)阶层结构不合理,包括农业劳动者阶层在内的该缩小的阶层还没有小下去,而该扩大的社会中间阶层还没有大起来;(二)不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非市场化的收入分配机制与制度性垄断使得阶层位序等级的合法性受到社会民众的普遍质疑,而制度创新的滞后又使得一些合理合法地获致的阶层与群体如农民工群体未能得到国家与制度的确认,这导致目前的社会阶层结构中的地位秩序未能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反而使得人们怀疑现存社会的合理性;(三)社会阶层结构发育的地域不均衡性。
这些问题将影响社会心态的稳定,影响全社会的(社会学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阻碍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并甚至危及社会稳定。
这样的一种方式是向执政党与政府提出善意的警告:阶层结构的问题“往往是引发经济-社会危机的深层次因素,或者会使一个社会难以应对由其他原因引起的经济-社会危机”。
2.台州当地的社会保障状况:关于当地农民社会保障的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11年5月调查地点:三门县泗淋村调查对象:所调查的村庄随机抽取访谈的农户调查方式:访谈式调查目的:希望通过对该地区的调查,了解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状况,以及农民对社会保障的要求,探讨如何实现公平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前言“三农”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未来一个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政策目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指出,“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的关键时期。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城乡之间在生产水平、收入水平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现实的差别,城乡的“二元结构”和不平等的“国民待遇”严重限制了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农村社会保障的滞后也成为制约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瓶颈。
因此,健全和完善与之相伴随的现代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铺垫。
本文旨在探讨实现农村社会保障的对策。
一、我国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困境和挑战除了传统的五保制度、救灾救济制度得以延续外,随着农村低保工作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试点的展开和逐步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初步具有向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对接的趋势。
但总体看来,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还处于缝缝补补的非规范化、非系统化阶段,仍然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这种传统的保障方式逐步陷入困境。
面临以下难题和挑战:(一)土地保障功能弱化。
主要是以下原因弱化了土地保障功能:一是耕地减少与农业人口增多的矛盾。
一方面城市的扩张不断侵占原本紧张的耕地,另一方面不断增加的农业人口使人多地少的矛盾进一步凸显;二是小规模家庭农业经济投入产出比极低,同时还要面临自然灾害的风险,农民收入极不稳定。
(二)家庭保障功能弱化。
随着社会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农村家庭结构日趋小型化,一对中年夫妇将要承担双方父母四人的生老病死和一个或两个子女的抚养责任,这将使未来家庭不堪重负。
同时,具有中国特色的“打工经济”造成农村无子女共处,只剩下老年人独自生活的“空巢家庭”增多,使农村养老问题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三)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据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到1.34亿,超过总人口的10%,其中65岁以上人口1.1亿,占总人口的8.5%。
目前,全国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地区,农村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
人口老龄化导致社会劳动人口减少、社会负担加重等一系列问题,客观上进一步加重了农村养老的压力。
(四)疾病问题依然是困扰农民生活的瓶颈因素。
虽然许多地方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是它的作用还是有限的,仍有不少农业人口依然处于医疗无保障的境地。
农民因长期过度劳累、日晒雨淋、缺少劳动保护、往往落下一身疾病。
但在医疗费用日益高昂的情况下,相当多的农民无钱治病,有病难医,不少农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特别是在老、少、边、穷地区,疾病实际上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综上所述,二元社会结构下形成的二元社会保障体系导致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功能缺位。
对传统的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模式的过度依赖已无法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建立符合现代文明、体现社会公平与公正的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二目前农村农民经济状况与社会保障状况(以三门县泗淋村为例)。
在对泗淋村的调查过程中,从一部分愿意透漏其收入和支出状况的的农户中可以得出:一.平均月开销:A.500元以下:45%B. 500员至1000元:35%C.1000元以上:20%从被调查对象中可以看出,当地农户可分为贫困,温饱,小康三种类型。
所谓我国农村已经达到温饱水平,只不过是算平均水平,仍然有一部分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如果采用严格的指标来衡量的话,贫困户的数量将会更大。
再来看看农村的社会保障状况。
在关于对是否感到生活有压力的一项调查中村民感到:A 生活压力很大30% B生活压力较大55% C生活压力较小10% D. 没有生活压力5%在农民生活压力来源的调查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子女教育问题,其次是生活费用上升,致富无门路,养老无保障,看病就医,农用生产资料价格贵,缺少生产资金和技术,另外还有一些如没有固定经济来源,社会治安,环境污染等因素。
农民反应生活中最沉重的负担有两个:医疗负担和教育负担。
基本上二者各占50% 从农民生活压力来源来看,教育问题,医疗问题,养老问题是三大主要问题。
目前,养老在农村仍然是以家庭保障为主,农民要养老,要么依靠子女,要么自己存款养老。
虽然现在农村也有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但对于广大的农村来说,作用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