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4.6汽化与液化教案(新版)浙教版

合集下载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4.6 汽化与液化 教案设计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4.6 汽化与液化  教案设计

汽化和液化【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汽化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2)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影响因素,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够列举并分析增大蒸发和减少蒸发的事例。

(3)确认液体蒸发时,温度要降低并以此来解释相关的现象。

2.能力目标:进一步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初步学会归纳知识的能力。

3.德育目标:学会与人合作,培养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科学研究方法【教学方法】引导、分析、归纳学习方法:实验探究、合作讨论、归纳实验器材:烧杯、玻璃片、温度计、酒精、酒精灯、滴管、棉花。

【设计理念】1.《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2.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失败的原因,成功的关键。

3.让学生参与对自身学习的评价,体验到自主学习的收获与乐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学生游戏:往玻璃片上呵气,写字导入汽化和液化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水哪里去了?水的状态发生怎样的变化?2.同学们能够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汽化现象吗?(洒在地上的水变干,湿衣服晾干,打开瓶塞的香水瓶里的香水愈来愈少,日久不见……)3.从实例中引出蒸发的概念4.从实例中引出蒸发是有快慢的二、从日常现象入手,产生问题,探索问题,导入研究课题1.创设情景讨论如何让湿的校服干的更快?学生分组比赛,列举具体方法,并想老师汇报讨论结果让其他组补充,并进行归类,归纳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学生回答:有风干得快,太阳晒到干得快,摊开干得快……思考:蒸发是否受一些因素的影响然后进入下一个环节——“是真是假”提问:研究科学最基本的方法是什么?2.实验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先让学生根据桌上的器材设计实验来验证第一个假设,讨论后再汇报,老师对学生设计的实验进行评价,并让学生改进,最后用Flash演示。

(2)接着按同样的方法完成第二、三假设的实验设计(3)让学生自己挑一个实验做,并把实验现象记下来,得出结论。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第6节汽化与液化教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第6节汽化与液化教案浙教版

汽化与液化教学目标1.知道汽化现象及汽化的两种方式;2.认识蒸发现象,理解蒸发快慢的条件;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4.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性,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物理现象的物理道理。

2新设计一、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二、注重科学探究,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三、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3学情分析“汽化”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与汽化联系起来4重点难点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

2、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3、蒸发是吸热过程,有致冷作用5教学过程5.1.1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教案教学过程实验引入课题实验:在黑板用酒精棉球写下“液体”两个大字,过一会儿“液体”不见了。

教师:“液体”到哪里去了?学生:液体变成气体到空气中去了。

实验:在白色透明塑料袋,滴入几滴酒精,排尽空气后封口,并将其放入热水中,观察塑料袋的变化。

教师:酒精到哪里去了?学生:液态酒精变成气态酒精。

实验:塑料袋从热水中取出,观察塑料袋的变化。

学生:塑料袋瘪了,酒精又回来了,袋中气态的酒精又变成液态的酒精。

教师总结:物理学把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

这节课我们首先研究汽化现象。

新课教学首先让学生举出一些生活和自然现象中汽化现象的实例。

如湿衣服晾干、水壶里水烧开、打火机打火、使用液化石油气、洒在地上的水变干、洗过的头发用吹风机吹干等等,再通过讨论对汽化现象进行分类,总结出汽化现象可分为两类,蒸发和沸腾。

一、【讨论】液体蒸发的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得出结论。

)(1)夏天晾衣服比冬天干得快(液体的越高,蒸发越快)(2)衣服撑开晾比堆在一起晾干得快(液体的越大,蒸发越快)(3)衣服在有风时晾比在无风时晾干得快(液体的越快,蒸发越快)二、【课内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①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的温度高低的关系②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的关系③研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

七年级科学上册 4.6 汽化和液化第二课时教案 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 4.6 汽化和液化第二课时教案 浙教版

汽化和液化(第二课时)【设计意图】:汽化和液化这两部分的内容,是物态变化中互为相反的过程,本节教材的特点是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比较侧重于引导学生充分结合身边的事例。

其次要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

通过探究让学生得出蒸发和沸腾的特点,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究的意识。

【教学目标】:1、了解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对两种方式进行对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明确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理解液体沸腾的规律和实质,掌握沸点概念,掌握液化放热现象,明确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能列举液化现象及液化在实际中应用的事例。

2、会紧密联系生活经验,分析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自主探究蒸发致冷实验,加深对蒸发致冷的深刻印象。

自主探究水沸腾的实验,深入了解沸腾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沸腾实验观察【教学准备】:酒精水温度计烧杯酒精灯铁架台乙醚注射器等第二课时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七年级科学上册 4.6 汽化与液化(2)教案 浙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科学上册 4.6 汽化与液化(2)教案 浙教版(2021学年)

七年级科学上册 4.6汽化与液化(2)教案(新版)浙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七年级科学上册4.6 汽化与液化(2)教案(新版)浙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七年级科学上册4.6 汽化与液化(2)教案(新版)浙教版的全部内容。

汽化与液化实验器材:两张小纸、一杯清水、滴管、酒精灯等引入新课:绍兴书圣:王羲之每天都练很多字,可是家里并不富裕,买不起每天需要的笔墨,怎么办呢?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想了一个练字不用笔墨的好办法。

(教师用醮水的毛笔在黑板上写“鹅”字,展示给大家看)。

一会儿功夫,字慢慢消失了。

师:大家看到什么现象?水到哪里去了?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师:生活中还有这样的例子吗?生:头发干了;衣服晒干了;葡萄干;牛肉干;晒盐;壶中的水烧干了;苹果放时间长了会干瘪;雨过天晴后水洼里的水没了;晾着的衣服阴天也会干…师: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方式师:你有什么办法让湿衣服干得更快?生:拧干;用衣架展开晾好;放到太阳下晒干…让我们来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生猜想:可能与温度有关可能与物体的表面积大小有关可能与空气的流速大小有关……请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各小组以完成一个实验设计),教师提醒学生在研究多个变量的问题时最好能控制变量.设计完成后各组代表交流实验方案.请学生自己说说为什么这样设计?(优点)学生之间相互评价:是否设计对照组;控制变量是否做到位。

师:请大家选择合理的方案进行实验。

生各自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交流:根据现象得出结论:液化蒸发随着温度升高、表面积增加、空气流速加快而加快。

4.6《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4.6《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4.6《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教材分析:《汽化和液化》是初中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第四章第六节的内容。

本节是在学习了融化和凝固之后安排的。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物态之间是会变化的,以及探究物态变化的实验基本操作,例如:酒精灯和温度计的使用,本节课在知道固体和液体之间的相互转化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液体和气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过程,教材注意创设情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适时地提出对沸腾的规律总结,通过实验探究的过程,启发学生沸腾和汽化的联系,并知道运用汽化液化现象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升华了学生对物态变化的认识,通过科学知识的学习,科学素养的培育,更清楚的认识到大自然虽奇妙又有规律可循。

学情分析:初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科学实验的设计能力还有一定的欠佳,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设计好实验,抓住学生这一关键期,顺利的建构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其科学素养。

汽化和液化是生活中常见到的现象之一,学生已经有了基本的感性认识基础,对比沸腾和蒸发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容易。

在这个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引导学生在小实验中找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在教学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充分体现科学来源于生活的教育理念,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汽化和液化的两种方式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3.知道蒸发可以制冷。

会对蒸发和沸腾进行比较,知道他们的区别。

4.会用汽化和液化的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物态变化现象。

二、能力目标1.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 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概括,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做液体沸腾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三、德育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4-6汽化与液化提优手册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4-6汽化与液化提优手册新版浙教版

第6节汽化与液化知识点1 有关汽化和液化的现象(1)物质从__液态__变为__气态__的过程是汽化,汽化是吸热的,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2) 物质从__气态__变为__液态__的过程是液化,液化是放热的。

知识点2 有关蒸发现象与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概念: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叫蒸发。

2.特点:蒸发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能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3.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的温度越高,液体蒸发越快。

例如:湿衣服在阳光下干得快。

(2)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液体的表面积越大,液体蒸发越快。

例如:碟子中的水比放在瓶中的水干得快;香水瓶子的口做得很小,就是为了减慢香水蒸发。

(3)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的快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越快,液体蒸发越快。

例如:湿衣服在有风的地方干得快。

说明要加快液体蒸发,可以提高液体的温度,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和加快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而要减慢蒸发,应该采取相反的措施。

蒸发快慢还与液体上方的气压有关,减小气压可加快蒸发;与空气湿度有关,湿度越大,蒸发越慢。

4.蒸发的作用(1)蒸发有致冷的作用①液体蒸发时,要从自身或周围的物体吸收热量,使自身或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即蒸发是吸热的过程,所以,蒸发有致冷的作用。

例如:在皮肤上擦一点酒精就会感到凉爽,这是因为酒精在蒸发时,从人体吸收了热量,使皮肤的温度降低的缘故。

②液体蒸发致冷的实际应用:医生常用蒸发得很快的氯乙烷作麻醉剂,使病人的皮肤冷却到失去疼痛感觉的程度,从而进行手术。

(2)人能利用汗液的蒸发来调节体温。

知识点3 有关沸腾现象1.概念: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沸点(1)液体的沸腾只有在一定的温度下才能进行,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__沸点__,不同液体的沸点不同。

利用液体沸点不同,可以分离某些混合物。

(2)低沸点物质的特殊应用:冷冻治疗法。

它是将低沸点的液态氨等物质涂在身上的治疗部位,利用液态氨汽化吸收大量热量,使局部组织冷冻,从而破坏或切除病变的活组织。

4.6汽化与液化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4.6汽化与液化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4.6汽化与液化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汽化与液化,这是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4章第6节的内容。汽化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而液化则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汽化与液化的概念、原因和条件,以及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1)科普文章:为学生提供一些关于汽化与液化的科普文章,如《汽化与液化的原理与应用》、《生活中的汽化与液化现象》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汽化与液化的知识。
(2)实验视频:为学生提供一些关于汽化与液化的实验视频,如《水的蒸发实验》、《空气的压缩实验》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汽化与液化的过程。
重点题型整理
题型1:概念理解题
题目:请简述汽化与液化的定义及其区别。
答案:汽化是指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汽化需要吸热,而液化则需要放热。汽化过程中,物质的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液化过程中,物质的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运动速度减慢。
题型2:原因与条件题
题目:请说明汽化与液化的原因及其条件。
3. 下列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____________,属于液化的是____________。
4. 观察水的蒸发过程,可以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汽化方法中,加热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压缩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 汽化与液化是物质三态变化中的两种过程。( )
2. 汽化过程中,物质的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
3. 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过程,但蒸发发生在任何温度下,而沸腾发生在沸点温度下。( )

4.6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4.6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4.6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一、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知道液化的方法以及液化放热过程和方法:1、让学生经历实验探究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分析,概括物理规律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与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习,学生能体会到物理实验的魅力.2、通过对航天、青藏铁路的了解,激发民族自豪感.3、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过程中,感受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意识到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心理品质.二、教学的重难点:重点:通过探究实验,观察沸腾现象,归纳总结沸腾特点。

难点:归纳总结沸腾的特点及条件三、教学方法:实验、归纳、类比法四、课前准备:酒精、棉球、温度计、烧杯、试管、课件、投影片、停表、打火机、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若干个、手感瓶、塑料袋展示思维导图展示学习目标活动一:用酒精在黑板上写字,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活动二:在透明塑料袋里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用细绳把口扎紧,放在80°C以上的热水中。

你能解释看到的现象吗?什么使塑料袋膨胀起来的?里面的空气被排净了,气体从哪来?一、汽化:思考1:生活中的哪些汽化现象?举例思考2:这杯水,用什么方式可以把它汽化掉?冷天、热天这杯水都会被慢慢的汽化掉,可见蒸发对温度没有要求,那么沸腾对温度是否有要求?分一:沸腾探究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1.提出问题: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2.猜想: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做出猜想3.设计实验: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的纸板(盖)、温度计、水、停表、火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4.进行实验注意观察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产生的部位以及运动过程中大小的变化,观察水温度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4.6《汽化和液化》教案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4.6《汽化和液化》教案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4.6《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度上学期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什么是汽化和液化,知道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2.知道蒸发和沸腾是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

3.知道沸腾现象和沸腾的特点;知道什么是沸点;了解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4.能用汽化和液体的知识解决有关的简单热现象。

过程与方法1.经历水的沸腾实验的探究过程,观察液体沸腾时的现象和特点。

2.经历用图像描述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把生活现象和自然现象与物质的沸点联系起来,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水的沸腾”的实验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小烧杯、酒精、烧杯,水、温度计、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秒表等。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启发教学法、观察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新课:播放一段视频:滚烫的油锅里捞铜钱他是真的从滚烫的油锅里捞出的铜钱吗?其实有时候眼见不一定为实,这其中的奥秘我们今天来揭示,一起学习汽化和液化。

二、进行新课一、汽化我们经常洗衣服,洗的衣服会变干,水都到哪里去了?变成什么了?引出汽化的定义。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1、说说你见过的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

2、思考:这些汽化发生的剧烈程度相同吗?根据所举出的汽化的例子对汽化进行分类,得出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

(一)沸腾以水为例,首先探究液体的沸腾规律实验探究:沸腾的规律烧开水是我们生活中常做的事,水烧开其实就是水沸腾了,请同学们来说说你所见到的、感受到的沸腾现象有哪些?水沸腾时的温度是怎么变化的?学生根据日常观察回答,并且提出猜想。

提出问题:1、加热过程中有哪些现象?2、水沸腾时的温度是否变化?3、停止加热,水能继续沸腾吗?猜想与假设:气泡情况、温度情况为了验证猜想,需要实验证明,为了更好的完成实验,小组讨论以下问题:设计实验:1、实验中测量、记录哪些物理量?选用什么样的实验器材?组装顺序怎样?2、课上时间有限,怎样让水尽快沸腾?学生讨论交流,之后老师总结:实验器材:铁架台(带铁圈和铁夹)、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水、温度计、停表让水尽快沸腾的方法:A用温水代替冷水;B水量少一点,但必须没过玻璃泡;C烧杯加盖温馨提示:1.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当水温达到90°C后,每隔30s记录一次温度。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4.6 汽化和液化 学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4.6 汽化和液化  学案

汽化与液化【学习目标】1.了解汽化和液化。

2.能通过实验观察水的沸腾现象,了解沸点的概念。

3.能区分沸腾和蒸发。

4.知道汽化和液化过程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学习重难点】汽化和液化过程中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1.夏天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变干了,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一会就干了,地上的水和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1)这些水发生了这样的物态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能否再列举两例发生同样物态变化的生活中的实例。

(3)从上述实例中能否归纳出物质发生从________态到______态的变化需要从周围环境中不断的______(吸热或放热)。

2.请同学们向自己冷的手掌心呵气,除感觉到掌心变热外还能感觉到掌心变________,这些水发生的物态变化与上述1中一样吗?(1)这些水发生了这样的物态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能否再列举两例发生同样物态变化的生活中的实例。

(3)从上述实例中能否归纳出物质发生从________态到______态的变化需要从周围环境中不断的______(吸热或放热)。

3.上述1中物质发生的变化我们称为_______,即物质由______变成_____过程,该过程需要________;上述2中物质发生的变化我们称为_______,即物质由______变成_____过程,该过程需要________。

4.放置在桌面上的一杯冷水和一杯正在加热的沸水过一会儿会怎样?(1)这两杯水都会变_____(多或少),因为都发生了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

(2)但冷水的变化比沸水要慢,是因为冷水只是在液体的______发生变化,我们称之为________;沸水在液体的________和________都发生了变化,并且还需达到一定的_______条件,我们称之为______。

(3)由此可知水的汽化存在着两种方式即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第6节 汽化与液化教案 (新版)浙教版-(新版)浙教版初中七年级

七年级科学上册 第4章 物质的特性 第6节 汽化与液化教案 (新版)浙教版-(新版)浙教版初中七年级

第6节汽化与液化教学目标:1.了解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能比较两种方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借助实验分析液体蒸发的三个因素以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确认液体蒸发时温度要升高,并以次来解释相关的现象。

3.理解液体沸腾的规律,确认液体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的。

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但要吸热。

4.根据实验数据做出液体沸腾的图像,并叙述沸腾的特点。

5.理解沸点的概念,了解低沸点物质在实际中的应用。

6.能用实例说明液化的两种方法和现象,确认气体液化要放热,及液化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1.影响液体蒸发速度的三个要素,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但要吸热。

教学过程:(一)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

例如:(1)夏天游泳上岸后人感觉很凉,风一吹感觉到更凉是为什么?(2)发烧病人常用酒精擦身是为什么?(3)小狗在很热的夏天经常把舌头吐得很长,这是为什么?(4)生活在热带的大象的耳朵很大,而北极熊的耳朵却很小,这是为什么?讨论:液体蒸发的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通过生活中的各种实例来得出)(1)液体的温度越高(2)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3)液体的表面空气流动越快结论1:液体的温度越高,液体的表面积越大,液体的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应用:人们利用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来加快或减慢蒸发。

例:农民在收割后,把谷放在通风的操场上,在太阳底下摊开来晒,然后隔段时间会把谷翻翻,这里面用到了哪些原理?思考:(1)某某的葡萄干在制作时挂在四周有孔的墙上,这是用什么方法来加快蒸发的?(2)烘干机、吹风机是怎样使蒸发加快的?(3)我们的手擦上酒精后感觉凉凉的,这能说明什么呢?结论2:不同液体蒸发的快慢不一样。

结论3:液体蒸发要吸热。

实验:P148酒精蒸发实验。

可以观察到温度先下降(蒸发吸热),后上升了(蒸发完了,回到室温)。

补充:干温度计,用书扇,温度不降;湿温度计,用书扇,温度下降说明:水蒸发时降温。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4.6汽化与液化教案浙教版(2021年整理)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4.6汽化与液化教案浙教版(2021年整理)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店口镇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4.6 汽化与液化教案(新版)浙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店口镇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4.6 汽化与液化教案(新版)浙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店口镇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4.6 汽化与液化教案(新版)浙教版的全部内容。

课题:§4.6 汽化与液化教学目标:1)了解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2、明确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3、了解蒸发与沸腾的异同及微观认识教学重难点:1、液体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2、蒸发与沸腾的异同课中助学:一、预习反馈二、引入用湿抹布在黑板上写上“水、气”。

即可干掉,水不见了,水哪里去了?三、展开1、汽化与液化黑板上的水从什么状态变成了什么状态?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反之,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或凝结。

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汽化或者液化的例子?2、蒸发(1)刚才的例子和实验都在什么情况下发生?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的汽化现象。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属于蒸发?出示蒸发实质图片,你能从微观角度解释蒸发现象吗?(2)通过晒衣服的例子提出影响蒸发的因素。

(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实验器材:两块相同的磨砂玻璃片、酒精灯、酒精、药棉、水、滴官、扇子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对这个问题,你们提出哪些猜测和假设呢?……(注意培养学生对照实验的设计及变量控制的能力)实验完成P148实验填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蒸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时我们要增大或加快蒸发,有时又要减少或减缓蒸发。

2023浙教版七上科学4.6汽化和液化

2023浙教版七上科学4.6汽化和液化

【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小明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 质量相同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的 快慢与 液体表面积 是否有关。
【交流反思】该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___温__度___和液体表面上方 空气流动速度相同。 【联系实际】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__吸__热____,请你列举一个应用 该特性的事例:夏__天__在__地__上。洒水来降温
对干燥的温度计扇扇子,温度计的读数不会降低,由于温 度计玻璃泡上没有发生液体的蒸发,读数不会降低。
课堂练习
1、夏天,人站在吊扇下吹风有凉爽的感觉,如果把一支温度计也
放在吊扇下吹风,温度计的示数将( B )
A. 升高
B.不变
C. 降低
D.无法确定
课堂练习
2、夏天,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C ) A.电风扇吹来的是冷风 B. 电风扇吹风可降低室内温度 C. 电风扇吹风可加速人体汗水的蒸发,吸收了皮肤的热量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课堂练习
3、将刚从开水中捞出的鸡蛋放在手中,发现不很烫。待蛋壳表面
的水消失后,便会感觉到很烫,原因是( C )
A.蛋壳的温度很高
B.蛋壳传热速度变慢
C.先有水蒸发吸热
D.蛋壳传热速度加快
课堂练习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 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 B. 液体的质量越多,蒸发得越快 C. 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 D. 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得越快
新知讲解
二、汽化的方式之一:蒸发
1、蒸发: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发生部位:液体表面
温度条件:任何温度
剧烈程度:缓慢、不知不觉中进行
温度变化:吸热、降温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4.6 汽化与液化 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4.6 汽化与液化  教案

汽化和液化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液体汽化的概念;2.了解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3.知道影响液体的蒸发快慢的四个因素;4.借助实验能分析蒸发会吸收热量,温度要降低;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同时采用对比的方式对液体蒸发和沸腾进行学习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人类根据实际,利用汽化或者尽量减少汽化,进行生产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知识,能学以致用。

教学重难点:影响液体蒸发速度的四个要素;液体汽化时吸热教学过程阶段安排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活动教学设计意图教师反思过程1 导入汽化概念实验:让学生擦上某种液体(酒精)观察,思考,积极发言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出新课过程2 汽化吸热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演示实验,并分析,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得出液体汽化要吸热过程3 汽化的两种形式通过几幅画面的比较引导学生讲出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观看画面和录像,分析比较蒸发的几幅画面和沸腾的录像的展示让学生在比较归纳中明白汽化的两种形式过程4 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几个因素指导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应用分组讨论,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得出结论模拟实验的演示科学探究过程的应用和控制变量实验的设计过程5 小结引导学生进行小结过程6 生活中有关汽化的应用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有关汽化事例的分析能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积极回答一些汽化事例画面的展示让学生感到生活与科技的紧密联系,产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学以致用。

课堂练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展示相关题目巩固,查漏补缺布置作业配套作业本A板书汽化与液化一、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汽化吸热二、汽化的两种形式: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汽化现象。

2.沸腾:需要一定的温度下才能进行的汽化现象。

三、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2.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4.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性质有关。

4.6汽化与液化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4.6汽化与液化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4.6 汽化与液化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六节“汽化与液化”。本节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汽化与液化的定义:让学生了解汽化与液化的概念,知道它们是物质状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D. 压缩气体使其体积缩小
2. 简答题:
a. 请简要说明汽化与液化的条件。
b. 请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汽化与液化现象。
c. 请解释汽化与液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3. 实验报告:
a. 描述你进行的水的蒸发实验的步骤、现象和结论。
b. 描述你进行的冰棍融化实验的步骤、现象和结论。
八、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汽化与液化”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汽化与液化”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汽化与液化”新课呈现结束后,对“汽化与液化”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汽化与液化”内容,强调“汽化与液化”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汽化与液化”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六、学生学习效果
1. 理解并掌握“汽化与液化”的概念: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汽化与液化的定义,理解它们是物质状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精品七上第4章第6节汽化与液化 教学设计_2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科学精品七上第4章第6节汽化与液化 教学设计_2
①实验现象:玻璃片的下表面会出现小水珠。表明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后液化。
②结论: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成为液体。
实际生活中,许多气体需要在常温下液化,那么,除了降低温度,还有什么方法可以使气体发生液化呢?
针对练习
冬天早晨看到房间的玻璃窗出现小水珠,水珠出现在玻璃窗的__________(填“内”或“外”,下同)表面;夏天开着空调的汽车,车窗的__________表面会出现水珠。
B、寒冷的冬天,地面上结了一层厚冰
C、放在盘子里的水,过一段时间变少了
D、夏天,冰块化成水
【答案】A
拓展提高
1、小轿车驾驶室内装有冷暖空调,可使驾驶室内冬暖夏凉,但是在使用空调过程中常易造成前方玻璃模糊,影响视线,对此叙述正确的有( )
A.冬天,玻璃模糊属于液化现象
B.夏天,玻璃模糊属于汽化现象
C.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要放热
上面一段,温度较低,水蒸气发生液化,形成小水珠所以上面一段能够看见“白气”
2.为什么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的水烫伤严重得多?
100℃的水蒸气液化成100℃的沸水要放出热量——液化放热。烧水、做饭的时候,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会伤得很厉害,就不只是因为水蒸气的温度高,还因为水蒸气液化时放热的缘故。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汽化与液化第3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汽化与液化
单元
4
学科
科学
年级
七上
学习
目标
1、能用实例说明液化现象,确认气体液化时要向外放出热量。
2、能说出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3、能例举液化现象以及液化在实际中的应用。
重点
能说出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4.6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4.6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2021—2022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4.6汽化和液化教学设计---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分汽化和液化两部分内容,是物态变化中互为相反的过程。

本节教材的特点是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通过实验的探究,学生自己能得出沸腾的特点,同时进一步培养了科学探究的意识。

【学生分析】学生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已经熟练的掌握了温度计的使用,对有关生活中的热现象有所了解,能够知道物态变化与温度有关,对于仪器的组装已经能够掌握方法。

对沸腾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其发生的全过程未必很清楚,沸腾时有什么特征学生不一定了解。

学生对于实验方法的掌握和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还有待提高。

【教学策略】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感知汽化和液化现象,通过演示实验引入汽化和液化的概念,重点突出水的沸腾实验,引导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实验现象并作好记录,将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

通过多媒体再现实验现象的细节,加深学生对沸腾现象的认识。

由于本节内容较多,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重点是沸腾现象和特征,第二课时重点是蒸发现象及与沸腾现象的比较,了解液化现象。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了解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理解液体沸腾的规律,确认液体沸腾是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能根据实验数据做出液体沸腾的图象,能根据液体沸腾的图象叙述液体沸腾的特点。

理解沸腾概念,能说出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

◇过程与方法培养使用基本工具和仪器进行测量的实验技能、科学探究的初步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通过实验操作和科学实验的教育,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并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重点】掌握汽化和液化的概念1探究沸腾现象产生的条件及沸腾现象的特征【难点】探究沸腾现象产生的条件及沸腾现象的特征【教具准备】烧杯、水、酒精灯、铁架台、铁夹、石棉网、温度计、硬纸板(中间有让温度计插入的小孔)、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在黑板上用沾有水的棉花写两个字,如“好学”过一会儿黑板上的字迹逐渐模糊以致消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4.6 汽化与液化教学目标:
1)了解液体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2、明确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3、了解蒸发与沸腾的异同及微观认识
教学重难点:
1、液体蒸发快慢的影响因素
2、蒸发与沸腾的异同
课中助学:
、引入
三、展开1、汽化与液化
黑板上的水从什么状态变成了什么状态?
)刚才的例子和实验都在什么情况下发生?
温度下都会发生的汽化现象。


)蒸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时我们要增大
生活中的降温例子的应用介绍
水未沸腾时温度的变化及现象?
明确沸点与气压有关系
分馏技术等生活生产实例。

四、小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