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部编统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精品教案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优质教案
《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第二单元语文园地共有三个板块的内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时不仅能把握故事的内容,还能针对人物和情节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交流平台”围绕人物评价展开交流,引导学生留意描写人物的句子,立体、多元地评价人物。
“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
第一项内容引导学生体会夸张手法的表达效果,并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第二项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不同译者对相同内容的不同表达,旨在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了解不同译者对同一作品的理解和独特的翻译风格。
“日积月累”编排了一组出自《增广贤文》的格言和谚语,旨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文化。
教学目标:1.关注作品中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并从中感知人物形象。
学会多方位、多角度评价人物。
2.学习和运用夸张等修辞手法生动传神地表达情感。
3.对比不同译者笔下的文学名著语言,学会琢磨语言,体会各自语言的巧妙之处,增强译本意识。
4.能背诵一组出自《增广贤文》的格言和谚语。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时目标:1.读名著,能围绕如何对人物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
引导学生关注名著中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语句,学会对人物做出立体、多元的评价。
2.背诵一组《增广贤文》的格言和谚语。
教学重点:对名著中的人物做出自己的评价。
关注作品中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的句子,并从中感知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关注描写人物的语言,学会多方位、多角度评价人物。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统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的第一课时。
我们先来学习“交流平台”,共同回顾本单元的课文,围绕对这三篇课文中的人物评价展开交流。
二、回顾课文,品评人物。
1.回忆本单元读过的三篇课文,想想哪个人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大多数学生可能回答作品中的主人公,也鼓励汇报其他人物。
2.名著中塑造的这些鲜活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板书:人物评价】鲁滨逊:勤劳、聪明、勇敢、乐观……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对人物进行多元、立体地评价。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精品)语文园地二【教案】
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拓展知识面。
2.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哲理的句子,从中学会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积累的读书方法。
3.回顾本单元课文,学习抓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情节或人物交流感受;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进一步激发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
4.积累《增广贤文》中关于交朋友、做人方面的民间谚语。
▶教学重难点1.学会抓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情节或人物交流感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指导学生读书方法,推荐一些优秀的外国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读好书。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拓展知识面。
2.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哲理的句子,从中学会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积累的读书方法。
3.回顾本单元课文,学习抓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情节或人物交流感受;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进一步激发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过程一学习“交流平台”1.自由读“交流平台”,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课件出示:读名著时,我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如,在我眼里,汤姆·索亚是一个热爱自由、喜欢冒险的孩子,同时他又很有趣,还有点儿虚荣心。
从小说中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出他的这些特点。
我特别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之前学习《穷人》,读到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我想,她是多么善良而勇敢啊!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
如,很多人觉得尼尔斯太淘气、太顽皮,但是当我读到他心里想“父母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我觉得尼尔斯其实也是一个体贴父母的孩子。
2.学生自由读,画出相关语句,在旁边作批注,学习评价作品人物的方法。
3.回忆人物:这段时间我们接触了不少外国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回忆一下,他们都有谁?(板书:鲁滨逊、尼尔斯、汤姆·索亚……)4.教师指名反馈。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外名著及其作者,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熟记名著及作者。
2.能够正确理解文本中的生僻字,能够在阅读中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能够运用课本知识,独立完成文章的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等任务。
4.初步了解祖国文化传统,发挥积极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实际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名著选读:《红楼梦》、《小燕子她爸爸》等。
2.生字词学习:常见生僻字的字形、字义及用法。
3.阅读理解:有关名著及现代人文关怀等方面的文化故事。
4.写作表达:以《红楼梦》、《小燕子她爸爸》为依托进行写作练习。
5.口头表达:课文鉴赏、说话方言、宋词朗诵等。
三、教学方法1.听说读写相结合。
2.引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获取信息,如课外阅读、广告创作、实际体验等。
3.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利用多媒体技术,幻灯片、视频等展示文化信息。
四、教学步骤1. 名著选读1.阅读《红楼梦》和《小燕子她爸爸》等名著的相关章节。
2.朗读、背诵、默写名著及作者,了解其文化内涵。
3.小组合作,以有关名著为题材写作短文,展示个人见解和分析。
2. 生字词学习1.学习常见生僻字的字形、字义及用法,练习写出规范的笔画和读音。
2.运用生字词,比较用词的优劣,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3. 阅读理解1.阅读有关名著及现代文化的故事,理解其中的人文关怀,掌握其文化内涵。
2.运用阅读策略,如预测、猜测、推断、概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写作表达1.以《红楼梦》和《小燕子她爸爸》为依托进行写作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比较不同文章的结构、语言、用词,分析其表达手法,提高写作表达水平。
5. 口头表达1.课文鉴赏:对教材中的经典句子、成语、谚语进行口头表达,多角度描述和涵义分析。
2.说话方言:运用本地话、方言等进行口头表达和演讲表达,增强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宋词朗诵:选择部分优美的南宋词句,进行朗诵和鉴赏,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质量和理解能力。
语文园地二 (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语文园地二(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教学内容本课为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主要包括古诗词鉴赏、现代文阅读、作文训练三个部分。
古诗词鉴赏选取了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分析诗词的意境、用词、韵律等方面,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现代文阅读选编了一篇记叙文《草原小木屋》,要求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文章表达的主题。
作文训练则是围绕“我的梦想”这一主题,指导学生进行写作。
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登鹳雀楼》,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
2. 通过阅读《草原小木屋》,培养学生对现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3. 指导学生围绕“我的梦想”进行写作,提高写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文学素养。
教学难点1. 《登鹳雀楼》中的意象和意境的理解。
2. 《草原小木屋》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和主题理解。
3. 学生写作时的思路拓展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教具学具准备1. 课文教材。
2. PPT课件。
3. 黑板、粉笔。
4. 学生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学生对“梦想”的理解,引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导入新课。
2. 古诗词鉴赏:- 介绍作者背景,解读《登鹳雀楼》。
- 分析诗词的意象、意境、用词、韵律等。
- 引导学生背诵诗词,感受其韵律美。
3. 现代文阅读:- 介绍《草原小木屋》的背景,引导学生阅读。
- 分析文章内容、人物形象、主题等。
- 讨论文章表达的主题,引导学生理解。
4. 作文训练:- 讲解写作要点,指导学生构思。
- 学生现场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 选读优秀作文,进行评析。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
1. 古诗词鉴赏:列出《登鹳雀楼》的重点词句,分析其意象、意境。
2. 现代文阅读:列出《草原小木屋》的关键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主题。
3. 作文训练:列出写作要点,提醒学生注意。
作业设计1. 背诵《登鹳雀楼》。
2. 总结《草原小木屋》的主题,写出自己的感悟。
3. 围绕“我的梦想”写一篇作文。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熟悉《语文园地二》课本内容并能正确朗读出课文;•理解课文的意思及其所表达的情感,培养良好的语文素养;•学习正确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作文水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
课程内容课文讲解本课程的课文为《我和荷花》。
本课中的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与荷花之间的感情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同时帮助学生掌握人称代词的运用。
在讲解课文时,我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其对自己思想的表达做出更加积极的贡献。
通过集体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洞察。
写作技巧讲解本课的写作训练主要围绕着“母爱”的主题展开。
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经历中寻找与母爱相关的情感,并帮助他们用生动、贴切的语言进行表达。
在写作训练中,我将结合丰富的实例,给学生们讲解写作中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细节描写等。
同时,我也会注重学生的自我发现和探究,引导他们不断寻找自我风格,努力打造个性化的言语表达。
阅读理解训练阅读理解训练主要针对《语文园地二》课本中的相关内容展开。
课程中针对篇章结构、语义理解和推理能力,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
在阅读理解训练中,我将通过阅读材料的选择、讲解方式的多样性等方式,尽可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让他们在不断地实践中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课前导入:通过情境引入或故事引入,吸引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课中讲解:通过讲解、示范等方式,详细解读课文和写作技巧,并指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课后巩固:通过小组合作、个人练习等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课程总结:通过课程总结反思学习过程,梳理学习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课后作业必做部分1.朗读并背诵本节课《我和荷花》的课文;2.用不少于100字的篇幅写一篇关于“母爱”的作文。
3.阅读并完成课本中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
选做部分1.阅读其他有关荷花的文章,写一篇作文以表达自己对荷花的感受。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优质教案)《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通过交流学习一些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学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2.留意作品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并从中感知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精神的闪光点。
3.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人物。
4. 锤炼语言,品味语言的夸张性,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刻涵义和表达作用,并发挥想象,学会仿写夸张性句子。
5. 对比不同译者笔下的文学名著语言,学会琢磨语言,体会各自语言的巧妙之处,交流自己的喜好感受。
6. 理解并积累古人不同年龄的不同称谓。
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交流学习一些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学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2.留意作品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并从中感知人物形象。
3.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人物。
第一课时一、回忆人物形象1.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样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
本组课文让我接触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那些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短篇和长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都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某一类人物的典范代表,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鲁滨孙、汤姆•索亚、尼尔斯。
二.探究人物的评价方法(一)从作品情节评价人物1.下面请同学们观察一段由课本上摘录的话,仔细品味一下课文中描写了一个怎样性格的汤姆索亚?出示段落:“汤姆躺在一张沙发上......直到风筝线不够用了为止。
”2.学生归纳反馈:充满虚荣心的汤姆。
3.你还能从课文的那些情节中的找出不一样汤姆?学生从课本内容中,找出具体内容,说出自己的感受。
4.师总结归纳:引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从具体的情节中,学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板书:作品情节)(二)从人物描写评价人物1.下面请同学们观察一段由课本上摘录的话,仔细品味一下课文中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桑娜?出示段落: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2.学生归纳反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语文园地》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本读本,也是小学生的语文阅读必修书籍之一。
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语文园地的作用不可忽视。
本次教案将对《语文园地》六年级第二册进行解读,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语文园地》。
教学内容:《语文园地》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 熟悉《语文园地》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的内容。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文本中的词汇和句子。
2. 了解传统文化,做好相关知识的铺垫。
3.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自主思考,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传统文化。
2.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法。
2. 案例分析法。
3. 互动答题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资治通鉴1. 教师先向学生介绍资治通鉴这本书的出版背景,作者,写作时间等相关知识,为进一步讲解文章内容做好铺垫。
2. 读一读文章,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回答问题:(1)《资治通鉴》是一本什么样的书?(2)《资治通鉴》的作者是谁?(3)《资治通鉴》的写作时间是什么时候?(4)《资治通鉴》收录了什么内容?3.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出现的词汇和句子,例如“编年体”等专有名词。
4. 分小组讨论,学生们就什么是编年体以及其特点进行深入探讨。
第二课:大雪红梅1. 教师向学生介绍“大雪”的时间、特点等相关知识,为后续分析文章内容做好准备。
2. 学生阅读全文,回答问题:(1)文章讲的是什么内容?(2)文中“大雪红梅”这一搭配有什么意义?(3)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3.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的修辞手法,例如拟人、比喻、象征等,学生们通过阅读分析体会其中的美感。
第三课:诗经1. 教师向学生介绍诗经的背景、起源、代表作品等相关知识,为分析文章内容做好铺垫。
2. 学生们分组,每组选择一篇诗经进行朗诵和解析,进一步深入了解诗经文化。
【新课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文化自信:理解并积累谚语。
思维能力: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评价人物。
语言能力:锤炼语言,品味语言的夸张性,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刻涵义和表达作用,并发挥想象,学会仿写夸张性句子。
审美创造:理解积累谚语。
教学
内容
感知名著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精神的闪光点,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评价人物。 锤炼语言,品味语言的夸张性,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刻涵义和表达作用,并发挥想象,学会仿写夸张性句子。 对比不同译者笔下的文学名著语言,学会琢磨语言,体会各自语言的巧妙之处,交流自己的喜好感受。理解并积累谚语。
四、日积月累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出自《增广贤文》。解释:想文采出众,一字千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告诫世人读书不可囫囵吞枣,而应该用心。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出自《增广贤文》。这句诗的意思为别以为你走得早,还有比你走得更早的人。不要以为只有你行,也有比你更强的。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出自《增广贤文》。解释: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
二、交流平台
本次“交流平台”要求大家在阅读名著时,对文中人物作出多角度的评价。
读名著时,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可以对书中人物的性格和精神作出评价。由于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所以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例如,读《骑鹅旅行记》时,抓住尼尔斯、鸡群、大黑猫和牛群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可以体会到尼尔斯是一个经常欺负小动物,喜欢搞恶作剧的,淘气、调皮的坏孩子。但读到“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时,又可以体会到尼尔斯是一个热爱家庭、关心父母的好孩子。
三、词句段运用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加点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再从后面的词语中选择一两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六年级语文部编版语文园地二教案5篇
六年级语文部编版语文园地二教案5篇六年级语文部编版语文园地二教案篇1教材分析:位于四川松潘藏龙山上美丽神奇的五彩池绚丽斑斓,作者用生动明快极富想象力和感染力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五彩池的数量颜色大小深浅形状以及池水显出神奇色彩的奥秘,使人读后不禁陶醉于祖国的山水美景,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更使得五彩池成为了我们魂牵梦绕心驰神往的地方。
学情分析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本课是六年级的语文课,由于六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课前让学生收集五彩池的有关资料和图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但他们自制能力差,好动,缺乏耐心,有一定的自主性但不够强,学习靠兴趣,因此教学时,巧妙利用多媒体渲染气氛,激发兴趣,激发探究的欲望。
2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六年级学生能读通读懂课文,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作文能力及分析感悟能力,因此教学中,让学生用读读划划说说议议的方法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主动读议探究,从而体会出五彩池景美情美语言文字更美。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14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第四自然段。
3.抓住重点词句感悟五彩池的美丽与神奇,了解五彩池的特点及其成因,体会作者的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4.感悟课文的景色美文字美,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多姿,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观看五彩池图片,整体感知五彩池。
2.紧抓“五彩池的神奇”,统领全文,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感悟五彩池的美。
3.合作探究五彩池形成的原因。
4.充当小导游,为五彩池写一段广告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五彩池这一奇特景观,从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重难点分析:l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用读划说议的方法自主学习,再加上教师适时的点拨和媒体辅助给学生充分创设的语言情景,从而体会到五彩池的景色美文字美。
2如何引导学生理解五彩池颜色不同的原因是本课教学中的一大难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设计(含反思)
二、日积月累
1.古人在日常的生活中总结了许多名言警句,直到今天仍对我们的言行有指导意义,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学习。
2.自由读句子,把句子读通顺。
3.同桌互读,借助工具书理解句子的意思。
4.全班交流,理解句意。
(1)“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意思是读书须用心,能下苦功夫,才会文辞精妙,一字千金。
(2)“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出自明朝时期的道家儿童启蒙书目《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意思是别以为你出发得早,还有比你出发得更早的人。引申为:不要以为只有你强,还有比你更强的。
饿 安静 厚 盼望 喜欢
三、布置作业
1.评价最近读过的一本书中的一个人物。
2.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写某人遇到困难时的样子。
第二课时
(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一、词句段运用——修辞的妙用
1.课件出示课本中的例句。自读句子,对比句子,你认为哪个句子写得比较好?为什么?
2.小组交流,指名答。
3.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分析:
教学建议:语文园地中需要积累的语文知识,只理解还不够,还应该贴近生活。所以,教学词句段的运用部分时,教师应引导和帮助学生反复地训练,才能真正地让学生学会运用。
鲁滨逊:他充满了探索和冒险精神。因向往海外的天地,他放弃安逸而平庸的生活毅然远行,及至获得成功,亦不肯停息。虽然流落于无人的荒岛28年,但却靠双手在艰苦中赢得了生存的权利。他坚信人的聪明才智及劳动能战胜任何困难。这个信念使他终于成了生活的主人、荒岛的征服者。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部编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二部编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语文园地二中的新词汇和成语;能准确描述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互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通过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1. 词汇学习:教授语文园地二中的新词汇,包括词义、用法,并通过例句加深理解。
2. 成语学习:讲解成语的来源、含义和用法,让学生通过例句学会正确使用成语。
3. 课文理解: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人物性格和事件发展。
4.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仿写或创造性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新词汇和成语的学习与运用;课文的深入理解。
2. 难点:成语的正确使用;写作中的思维拓展和表达准确。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相关图片。
2. 学具:学生需准备笔记本、文具,用于记录重点和做笔记。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2. 新知识学习:讲解新词汇和成语,通过例句让学生理解并学会运用。
3. 课文分析: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和事件。
4. 课堂互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5.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6. 总结与反思:回顾所学内容,让学生自我评价学习效果。
板书设计- 词汇:列出重点词汇,附上词义和例句。
- 成语:展示成语及其含义、用法。
- 课文内容:梳理课文结构,标注重点段落。
作业设计1. 词汇练习:用新学的词汇造句。
2. 成语运用:用成语编写小故事。
3. 写作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短文。
课后反思- 教师需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掌握了重点知识。
- 学生应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为下一课的学习做准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期望学生不仅掌握了语文知识,还培养了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正确的价值观。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阅读文章时评价人物的方法以及评价人物的不同角度。
2.了解比喻与夸张的表达特点。
3.了解自古以来,我国各个年龄段的不同称谓。
教学过程一、学习“交流平台”。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本单元学的几篇文章吗?1.展示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说一说对文中人物的评价,并说一说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出示文中重点的语句。
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讨论人物性格特点。
3.探讨评价人物的角度。
《骑鹅旅行记》(节选)中的尼尔斯是个怎样的男孩?除了顽皮、淘气,你觉得他还是个怎样的孩子?(从他担心父母发现雄鹅不见后会伤心可以看出他其实也是个好孩子。
)4.教师总结阅读名著的方法。
(1)我们要结合事件,对人物作出评价。
例如,汤姆·索亚是一个热爱自由、喜欢冒险的人,这是从他五次历险的经历中分析出来的。
从他叙述历险经过时,添加了许多动人的情节,大肆渲染了一番,可以看出他的有趣和有点儿虚荣心的特点。
评价人物要立体、全面。
例如,《骑鹅旅行记》(节选)中的尼尔斯有淘气、顽皮的一面,也有有孝心的一面。
经历了骑鹅旅行之后,他更是变成了一个具有正义感、真诚、智慧、勇敢、善良的小英雄。
(2)评价人物还要注意结合文化背景和时代特点。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中的鲁滨逊,正是由于受当时英国的航海和冒险热潮的鼓动,而参加的冒险活动。
(3)塑造人物可以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通过这些描写可以分析出人物性格,这样就能更好地评价人物。
例如,《骑鹅旅行记》(节选)中“‘如果这只大雄鹅飞走,可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他想,‘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
’当他这样想的时候,他又忘记了他是多么弱小无力。
他一下子从墙上跳下来,跑进鹅群里,用双臂抱住了雄鹅的脖子。
”这些心理、动作描写细致地刻画了尼尔斯有孝心、勇敢的性格特点。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第一题。
1.读下面的例句,说说加点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022-2023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附反思含板书共两套
2022-2023年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语文园地二》。
主要内容为引导学生引导学生通过与“交流平台”中的阅读伙伴和身边的阅读伙伴交流等方式,既从整体上把握,又留意细节,学会立体、多面地评价人物,从而提升阅读文学名著的能力;另一方面注重“学为中心”,运用“比较”“拓展”“合作”等学习策略,开阔学生的思维,真正落实学习目标。
分为三部分: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园地二的内容使学生感知名著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精神的闪光点。
锤炼语言,品味语言的夸张性,理解重要词句的深刻含义和表达作用,并发挥想象,学习写夸张句。
最后是积累《增广贤文》中的五句名言警句。
二、教学目标1.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拓展知识面。
2.回顾本单元课文,学习抓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情节或人物交流感受;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进一步激发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的兴趣。
3.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哲理的句子,从中学会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积累的读书方法。
4.了解中国古代年岁的别称,并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锤炼语言品味语言的夸张性,理解词语的深刻含义和表达作用,学习仿写夸张性句子。
2.对比不同译者笔下的我心目中,学会琢磨语言,体会各自的语言的巧妙之处。
【教学难点】:1.感知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精神的闪光点,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评价人物。
2.对比不同译者笔下的我心目中,学会琢磨语言,体会各自的语言的巧妙之处。
四、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感悟能力,能够读懂要求;习作对于学生来说一直比较困难,要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
五、教法学法分析教法分析: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启发引导法、分角色朗读入景体验法,同时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法,仔细品味重点词、句、段,体会文中的情感,做到读中悟,悟中读,既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也锻炼学生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精品教案
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回顾本单元所学的课文,评价文中的主要人物,交流自己在平时的阅读中是如何对书中的人物做出正确评价的。
2.体会句子中运用夸张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引导学生体会不同风格的外国文学名著译文在表情达意上的不同效果。
4.了解并积累关于年龄的古代文化常识,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
重点难点1.掌握评价人物形象的方法。
2.体会夸张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并学会仿写。
3.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课时安排2课时1.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来评价本单元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掌握评价人物形象的方法。
2.体会夸张修辞手法在句中的表达效果,并学会仿写。
1.掌握评价人物形象的方法。
2.掌握夸张修辞手法的特点,学会运用夸张修辞手法。
一、交流平台1.教师出示人物形象,引导学生观察,激起学生评价人物的欲望。
导语:这三个人物形象(教师图片出示鲁滨逊、尼尔斯、汤姆·索亚这三个人物的图片。
)是我们在这个单元学习的三篇外国文学名著中的主要人物,这些个性鲜明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家能不能用一两个词语分别来评价这三个人物呢?(1)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出示范例。
(鲁滨逊——乐观、顽强;尼尔斯——淘气、顽皮;汤姆·索亚——勇敢、机灵。
)(3)教师提出疑问:大家知道老师为什么这样评价这三个人物吗?2.师生简单交流,出示课文中描写相关人物的语段,唤醒回忆。
过渡:小说中很多地方直接表现了人物的特点,只要我们稍加分析就能对人物做出正确的评价。
我给大家看一段《鲁滨逊漂流记》中描写鲁滨逊的句子,大家先读一读,再说说老师对鲁滨逊的评价准不准确。
(学生读句子,交流感受。
)3.学生在本单元课文中标一标,读一读自己喜欢的语段,评价相关人物。
过渡:同学们也到文中去找一找类似的句子,读一读,评一评。
看谁对人物的评价最准确。
4.学生自主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示例一:鲁滨逊走遍荒岛,在山坡上选择了一块有水源、可以防御野兽的地方,用木头和船帆搭起一座简陋的帐篷。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及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读名著,能围绕如何对人物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体会夸张手法的表达效果,并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3.感受不同译者对相同内容的不同表达,增强译本意识。
4.积累《增广贤文》中关于读书、做人方面的民间谚语。
教学重难点1.学会抓重点词句、含义深刻的情节或人物交流感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感受不同译者对相同内容的不同表达,挑选自己喜欢的译文并说明理由。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读名著,能围绕如何对人物进行评价发表自己的看法。
(重点)2.能结合语境体会夸张手法的表达效果,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重点)教学过程一、学习“交流平台”1.激趣导入本单元的课文让我们接触到了一些外国文学名著,那些血肉丰满、性格迥异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莎士比亚曾说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你又怎样评价我们课文中的人物呢?大家一起来交流一下。
2.自由读“交流平台”(课件出示)读名著时,我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如,在我眼里,汤姆·索亚是一个热爱自由、喜欢冒险的孩子,同时他又很有趣,还有点儿虚荣心。
从小说中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出他的这些特点。
我特别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
之前学习《穷人》,读到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我想,她是多么善良而勇敢啊!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
如,很多人觉得尼尔斯太淘气、太顽皮,但是当我读到他心里想“父母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我觉得尼尔斯其实也是一个体贴父母的孩子。
3.合作探究:回顾本单元课文,填写学习单,写出自己对人物的评价和评价依据。
人物课文评价依据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生活能力强,聪明不畏艰难能驯养动物、培育庄稼、建房……3.学生交流后,教师归纳方法总结。
①结合与人物相关的具体情节,尤其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的具体描写,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语文园地二》的内容和特点。
2.能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准备1.课本: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
2.教学材料:相关习题和教师备课笔记。
3.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仪、黑板、粉笔。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教师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语文园地二》封面,并向学生介绍教材的内容和特点。
重点强调《语文园地二》是小学六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包含了各种丰富的文章和习题。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出问题。
Step 2:解析教材结构教师用黑板将《语文园地二》的目录和各篇文章的题目列出来,然后解释每篇文章的主题和目的。
教师可以使用一些教学材料或故事来引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含义。
Step 3:讨论文章内容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每篇文章的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能力。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情节和人物形象。
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演绎一些情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Step 4:小组讨论和展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讨论和分享对不同文章的理解和感受。
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将他们的讨论结果展示给全班。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观点和思考,并帮助他们改善表达能力。
Step 5:巩固知识点教师根据教学材料和习题,设计一些巩固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点。
教师可以口头提问,也可以让学生书面完成相关练习。
Step 6: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反馈意见,以便做出相应调整和改进。
四、课堂延伸1.鼓励学生自主阅读更多的文章和书籍,提高语文素养。
2.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分享阅读心得和体会。
3.鼓励学生参加语文比赛和朗读比赛,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五、课后作业1.完成相关习题,巩固已学的知识点。
【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统编教案)
语文园地二【教学目标】1.在阅读时能从多角度体会人形象,能立体、多角度的评价人物。
2.体会夸张修辞手法的作用,学会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3.体会同一作品的不同翻译效果。
4.背诵积累表示年龄的古代别称。
【重点难点】重点:体会夸张修辞手法的作用,学会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
难点:背诵积累表示年龄的古代别称。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本单元语文园地的内容。
下面请大家先浏览交流平台版块的内容。
板书:语文园地。
二、交流平台1.分小组读交流平台版块的内容,读完之后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体会。
2.师引导:本单元我们学习的都是经典名著,对于名著经典,我们要反复阅读和咀嚼,才能更好的认识书中的人物,感受人物的心理。
阅读经典名著,品味精彩的语句,学习作品巧妙的写法,是这次交流的主要内容。
3.学生结合版块内容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倾听学生交流情况。
4.总结明确:在阅读时能从多角度体会人形象,能立体、多角度的评价人物。
三、词句段运用(一)体会夸张修辞手法的作用,能仿照例句,运用夸张的修辞仿写句子。
1.课件展示课本上的三个例句,指名学生读句子,说一说加点的部分有什么特点。
(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2.讲解夸张修辞手法的作用。
夸张,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故意夸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能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引起读者的共鸣或者想象。
3.学生根据例句,完成仿写,教师检查指导。
(二)体会同一作品的不同翻译效果。
1.课件展示课本上的三个句子,学生默读,读完之后交流,说一说自己更喜欢哪一种翻译,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
2.引导学生体会这三种翻译的不同效果。
示例:我更喜欢第二种,语言简洁,读起来不拗口,“泪水如雨,洒了一地”一句生动明了。
四、日积月累1.课件展示日积月累版块的内容。
指导学生读这些词语。
2.讲解这些格言的内涵,学生有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教师讲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己的感悟。
物形象的方法,帮助学
2.讨论阅读方法
生找到从整体上名著
(1)激发持续的阅读兴趣:外国文学作品是人类文明的 阅读的方法。
宝贵财富,是几千年来各国民族创作的艺术瑰宝。优秀的
作品其实就是生动形象的教科书,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
的社会风貌、风土人情等进行综合反映。是我们了解世界
的窗口,更是我们与文学大师对话的阶梯,是精神的享受。
C.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人物。每个人,每件事都
有多面性,我们不能以偏概全。
D.在选择外国文学作品时,可以略读。粗略地快速阅读
了解主要内容和大意,看自己是否有阅读兴趣,来判断是
否选择阅读。
E.选择后要尽可能读完整作品,可采取见缝插针式的阅
读方式,有时间就读,连续几天读完一部。
F.在开始阅读一部作品前,可以先浏览作家生平简介、
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人物。
第一课时
1.通过交流学习一些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引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学会对书
教学 目标
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2.留意作品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并从中感知人物形象。
教具 准备
3.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人物。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交流平台
一、交流阅读的外国文学作品
分钟
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板书 内容
语文园地二【出示课件 9】 1.修辞手法:夸张 2.锤炼语言:连贯,清晰,精炼 3.谚语
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偶)
B.皇帝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下面我们就来讨论,有哪些好的阅读方法,能够让我们走
进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
(2)组讨论
A.划分小组,推选小组长组织讨论,汇总大家的意见,
最后参与班级交流。
新课 B.明确讨论要求:小组成员要结合课内外阅读经验,探
教学 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 33 C.最好能结合自己阅读的外国文学作品。
自主学习探究,发现问
)分 (3)全班交流
题,并小组合作探讨阅
钟
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共同总结阅读方法(板书:人物的 读的方法。让学生成为
评价方法):
课堂真正的主人,为以
A.学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后学习课文、阅读名著
B.留意作品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并从中 打下基础。
感知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精神的闪光点。
第二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具 准备
1.锤炼语言,品味语言的夸张性,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刻含义和表达作用,积 累词语。 2.了解文学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夸张”,感受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发挥 想象,学会仿写夸张的句子。 3.对比不同译者笔下的文学名著语言,学会琢磨语言,体会各自语言的巧妙 之处,交流自己的喜好感受。 4.理解并积累古人不同年龄的不同称谓。
逊、汤姆·索亚、尼尔斯。
二、交流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
(一)了解课外阅读情况
【出示课件 3】1.你还阅读哪些外国文学作品,哪些作品
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谈谈你是在什么时间、怎样进行阅读的。
(二)交流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
此环节的设计是教师
1.充分表达自己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中所见所想,以及 帮助学生探讨品味人
共同的特点。
表达效果。
小结: 加点的词语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板书:修辞手法:夸张)
新课 教学 ( 33
)分钟
二.再读一读, 说说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出示课件 6】1.教师简单介绍“夸张”:夸张是为达
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
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2.再读句子, 感受三句话表达的意思,说说自己读懂
出自《增广贤文》。解释:临近水边,时间长了, 就会懂得水中鱼的习性;靠近山林,时间长了,就会 知道林中鸟儿的习性。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以及
及拓展延 作用,学习了不同语言的表达的巧妙之处,理解并积
伸
累谚语。语文是不断积累的, 在我们以后的语文学
( 2 ) 习中,一定要多积累、多对比、多运用,才能够灵活
2.他跑得很快。(使用夸张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老师好瘦。(续写夸张句)
老师好瘦
。
【答案】 一、C 二、1. 桂花开了,远在十万八千里的地方都能闻到香味。 2. 他跑得很快,就像一支离弦的箭。 3. 瘦得一阵风就能吹走。
板书
语文园地二 鲁滨逊、汤姆·索亚、尼尔斯 人物的评价方法 作品情节 人物描写 多方位
课堂作业新设计
阅读短文
老 人 与 海(节选)
[美]海明威
他已经在海里走了两个多钟头。这时他又看见了两条凶残的鲨鱼。
它们来了。一条鲨鱼( )了一个身,就( )到船底下看不见的地方,它把那条死鱼一( )
又一( ),老头儿感觉到船在晃动。另一条鲨鱼用它一条缝似的黄眼睛望着老头儿,然后飞快地游
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走进外国名著”,语文园地二由“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 “日积月累”三部分学习内容组成。“交流平台”重在交流人物的评价方法,“词句段运用” 由夸张修辞手法的学习和语言的锤炼两部分组成,“日积月累”重在谚语的积累。
第一课时主要学习“交流平台”部分。在上课伊始,我先利用多媒体手段给孩子们出 示人物的图片,了解名著作品的阅读方法,在课堂上孩子们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寻 找人物的评价方法,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共同总结阅读方法。
三、品味句子,探究研析 【出示课件 7】 1.先让学生自由读一读三组例句,重点对比不同译者 笔下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中表达意思一致的句子。 2.想一想, 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3.请小组合作,让学生用形象的动作或语言解释自己
通过对比不同译者 笔下的《汤姆·索亚历 险记》中的句子,学会 琢磨语言,体会各自语 言的巧妙之处,交流自 己的喜好感受。
了什么,并提出疑问。
(第一句和第三句分别使用扩大夸张。第二句使用了
缩小夸张,让我们知道了春节马上就要到了,时间的
紧迫性。)
3.学生品句子,请说一说夸张的作用是什么?
【出示课件 6】夸张的作用:
A.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B.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C.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教师提醒应该注意的地方
体会夸张修辞手法的 作用,积累写作方法。
老头儿又把刀子扎进它的脊骨和脑子中间去……
1.选择恰当的动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钻扯拉转
2.从老人的
、
、
等动作中,可以看出老人
。
3.选文主要描写了
的情景,表现了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
_的精神。
4.读了这篇文章后,有的同学批评老人太残忍,不爱惜动物。对此你是怎么看的?
5.在《老人与海》这本书中,作者借老人之口说出了一句名言,请把这句话补充完整。
2.小组进行汇报,全班交流。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出自《增广贤文》。解释:想文采出众,一字千
金,就得在读书时下一番苦功夫。告诫世人读书不可 囫囵吞枣,而应该用心。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出自《增广贤文》。这句诗的意思为别以为你走 得早,还有比你走得更早的人。不要以为只有你行, 也有比你更强的。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课题
语文园地
课型 语文园地
授课 时间
2 课时
教学 目标
教学 重点
教学 难点
1.感知名著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精神的闪光点,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评价人 物。 2. 锤炼语言,品味语言的夸张性,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刻涵义和表达作用,并发 挥想象,学会仿写夸张性句子。 3. 对比不同译者笔下的文学名著语言,学会琢磨语言,体会各自语言的巧妙之 处,交流自己的喜好感受。 4. 理解并积累谚语。 1.感知名著人物形象,找到人物精神的闪光点,学会从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人 物。 2.品味语言的夸张性,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刻含义和表达作用,并发挥想象,学会 仿写夸张性句子。
喜欢的原因。
4.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发现了什么,课文中采用的是哪
一种语言,与你的有什么不同,哪一种更好?好在哪
里?
小结: 语言表达是否连贯,语意是否清晰,语言是否
精炼。
(板书:锤炼语言:连贯,清晰,精炼)
四、日积月累 【出示课件 8】1.小组交流合作,联系生活理解谚语 的意思。 (板书:谚语)
此环节设计是为 了让学生理解体会谚 语的含义。
鲨鱼从船底下出来。一看见鲨鱼,他就从船边弯着身子把刀子朝它身上扎去。可是鲨鱼的皮很结实,好
不容易才把刀子戳进去。这一下不仅震痛了他的手,也震痛了他的肩膀。鲨鱼又很快地露出头来,当它
的鼻子伸出水面来靠在死鱼身上的时候,老头儿对准它的扁平的脑顶中央扎去,然后把刀子拔出,又朝
同一个地方扎了一下。它依旧闭紧了嘴咬住鱼,老头儿再从它的左眼上戳进去,但它还是缠住死鱼不放。
出自《增广贤文》。解释:与对方交谈的时间虽 然很短,但是受益很大。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意为路途遥远,才可以知道马的力气的大小;经 历的事情多了,时间长了,才可识别人心的善恶好歹。 【出处】元·无名氏《争报恩》第一折:“则愿得姐 姐长命富贵,若有些儿好歹,我少不得报答姐姐之恩, 可不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第二课时主要学习了“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两部分。主要是学习了夸张的修 辞手法。同过大量的举例与学生实践,孩子们大体上掌握了夸张修辞手法的运用。接下来 学习了如何锤炼语言,为孩子们平时的习作和语言运用打下了基础。对于谚语,孩子们的 兴趣比较大,积极性比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