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科院校工业设计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合集下载

“新工科”视域下工业设计教学改革思路探析

“新工科”视域下工业设计教学改革思路探析

“新工科”视域下工业设计教学改革思路探析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材料科学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工科理念逐渐兴起并成为了未来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

在这一背景下,工业设计作为涵盖技术、创新、艺术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也面临着新时代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在新工科视域下进行工业设计教学改革,成为了高校教育界和产业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

一、新工科背景下的工业设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新工科理念的提出,是基于当前科技和产业发展的现状而提出的。

随着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传统的工业设计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产业的需求。

将工业设计教学与新工科理念相结合,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使命。

新工科理念注重跨学科融合。

传统的工业设计教学往往局限于设计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其他学科知识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已成为了创新的重要源泉,因此工业设计教学改革应当充分融入跨学科的理念,促进设计与工程、材料、艺术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培养具有全方位创新能力的设计人才。

新工科理念强调产学研结合。

传统的工业设计教学由于缺乏与产业发展的密切结合,导致学生很难适应未来产业的需求。

工业设计教学改革应当引入新工科理念,建立与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紧密联系,通过项目合作、实习实践等方式,将学生的学习和实际工作相结合,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设计人才。

新工科理念注重创新与实践。

传统的工业设计教学往往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际能力的培养。

在当今社会,创新和实践已成为了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因此工业设计教学应当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项目实践、实物制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1. 创新课程体系。

在新工科视域下,工业设计教学应当更新课程设置,注重跨学科融合。

除了传统的设计理论课程外,还应增设工程、材料、电子、信息等相关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知识结构。

可以引入跨学科合作的项目课程,向学生传授整合不同学科知识的能力。

浅谈高校理工科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浅谈高校理工科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浅谈高校理工科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工业设计专业在全国多数高校均已开设、建立,因其专业性质不同、学科建设方向不同,又可以划分在两个不同领域之中。

一个是偏向于艺术设计的人文学科领域;另一个则是以产品设计为代表的理工学科领域,二者既有学科建设上的相似之处,又有各自学科发展的不同方向。

仅就个人观点,我认为工业设计专业兼容在以理工科为主的院系下更为合理,其原因大致有三。

首先,工业设计专业从设计史上是以德国包豪斯学校的建立为里程碑的,而那时期从事工业设计教育活动的设计师、教师、学员大多是建筑设计师,他们都具有良好的理工科知识体系,对材料、工艺及力学等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因此,当时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建设方向也是在充分考虑这一情况下制定的。

目前,我国高校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有相当一部分仍在沿袭当时的课程内容。

其次,工业设计的最终设计目标是设计一种能为大多数消费者认可的,可以满足人们使用需求的、提升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生存环境的、方便易操作的产品,并将之投放于市场流通,成为热门抢购商品。

这样的目的就需要设计师不单纯是将设计方案停留在纸上或计算机中,而是要在工厂中进行加工、生产、组装等,最后在市场上流通,其过程要求设计师掌握一定的理工科知识。

最后,在理工科院系下兼容工业设计专业可以使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经常与其他专业的理工科学生交流,学到更多的生产知识;利用理工科院系下的加工设备及技术手段,使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设计的方案不单单停留在效果图阶段,可以试制出验证模型,为下一步投入生产做好准备。

基于以上三点,工业设计专业兼容在理工科院系之下是有着更大的优势的,那么具有理工科工业设计专业特色的基础课程教改方向也要与人文学科院系下的工业设计专业有所区分。

这里以设计素描课程作为工业设计专业基础课的代表进行分析,原因是本课程一般是工业设计专业的本科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于学生正确理解和认识工业设计专业、树立自信心及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有着重要的意义。

“新工科”视域下工业设计教学改革思路探析

“新工科”视域下工业设计教学改革思路探析

“新工科”视域下工业设计教学改革思路探析“新工科”是指面向未来、跨学科、注重创新与实践的一种全新的工科教育模式。

在“新工科”的视域下,工业设计教学也需要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本文将探析“新工科”视域下工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路。

一、注重跨学科融合在“新工科”视域下,工业设计教学应该注重跨学科融合。

工业设计涉及到许多不同学科的知识,如工程学、材料学、美学等,而且工业设计的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教学内容应该尽可能地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合作,开设跨学科的课程,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工业设计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强调实践能力培养“新工科”强调实践与创新,工业设计教学也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工业设计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在实践环节上却较少涉及。

实践能力是工业设计师必备的素质之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掌握设计技巧和方法。

在工业设计教学中应该增加实践环节,让学生能够亲自动手进行设计实践,通过实践来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设计项目,让学生从中学习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并通过反思来不断改进自己的设计思路。

三、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新工科”强调创新与实践,工业设计教学也应该开设创新创业课程。

工业设计不仅仅是产品的外观设计,还包括产品功能的创新和用户体验的优化,这涉及到创新和创业的能力。

开设创新创业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帮助他们在将来成为创业者或者独立设计师时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的需求和挑战。

创新创业课程可以包括市场调研、创意发散、项目管理等内容,让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创新和创业的过程,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四、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新工科”强调国际化,工业设计教学也应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工业设计是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学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设计风格和理念都有所不同。

通过与国外的设计学院开展交流与合作,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设计思维和文化,开拓自己的设计视野。

“新工科”视域下工业设计教学改革思路探析

“新工科”视域下工业设计教学改革思路探析

“新工科”视域下工业设计教学改革思路探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迅速变迁,工业设计这门学科也在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种情况下,针对工业设计教学进行改革,成为了摆在教育界和产业界面前的重要问题。

而在“新工科”视域下,工业设计教学的改革思路也应该随之而来。

本文拟从“新工科”视域出发,探析工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式。

一、“新工科”视域下的背景“新工科”是中国教育部于2015年提出的概念,目的是引领高等职业教育向应用型、实用性转变,实现培养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实用型人才。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工科”涵盖了许多领域,包括工业设计。

而工业设计教学改革也应该契合“新工科”的理念,以满足社会和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新工科”视域下的工业设计教学改革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强化跨学科融合,三是紧密贴合产业需求,四是推崇创新思维。

这些都将对工业设计教学带来深刻的改革。

二、工业设计教学改革思路1.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新工科”视域下,工业设计教学改革思路的第一步是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工业设计教学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实际的实践能力却常常被忽视。

现实社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因此工业设计教学也应该向这个方向发展。

教育模式的改革是第一步。

传统的教育模式更多是老师讲学生听,而现在应该实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

学生需要在实际项目中获得实践经验,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场需求。

学校应该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开设更多的实践课程,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让学生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更需要在实际项目中进行实践操作。

2.强化跨学科融合跨学科融合不仅仅是在课程设置上,更应该是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们应该引导学生去了解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比如工程知识、心理学知识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工业设计的知识。

这种跨学科融合将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紧密贴合产业需求“新工科”视域下的工业设计教学改革,还需要紧密贴合产业需求。

工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工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础 , 教学 汁 划 和排 课 方 式 进 行 合 理 的 调 整 和修 订 。主 要 构 想 如 下 : 对

1 更 新 办学理念 和注重 以人为本
我 国的工业设计高等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培养模式 :一 种是 以艺 术类招生为主的艺术院校的培养模式 ; 另一种是以理科生招生为主的理工 类 院校的培养模式。此两种模式各具所长 , 也各有所 短, 但不管是哪种模 式, 其所传 承的办学理念都沿袭了我国高等教育传统的办学思想 , 即以知
包 括 以 下 几方 面 的 内容 : () 1密切 各 门课 程 之 间 的 相 互 联 系 , 建课 程 群 。以全 新 的 教学 理 念 构
目 前我 国有 2 0 0 多所高等院校开设有工业设计专业 , 每年从这些 院
校走 出来的应届毕业生将近万人。无论从毕业生的人数上看 , 还是从开 设设计专业的高校数量来 看 , 中国都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工业设 计教育大国 , 然而这样规模 惊人 的设计教育却并没有得到理想的设计成 果。 正如清华大学美术学 院博士生导师柳冠中先生所指 出的:与超大规 “ 模 的设计教育所形成鲜明对照 的是设计产业 的幼 小或畸形 。 汁教育与 设 设计产业 处于严重 的失衡状 态 , 造成我 国设计业 的两端大 、 巾问小的模 式, 即设 计教育与设计需求在增 大 , 专业化的设计 队伍 与合格设计 人才 却相 当缺乏。这是一个奇怪的现象 , 一方面设计人 才被大批量 、 快速地生 产着 , 方面巨大 的设计需求却不能得 到满足 , 似经 济学的术语 : 另一 类 滞
识传授型为主, 以单科授课为主, 以若干 门单独的课程构成课程体 系; 重传
统 的课 堂 教 学 , 实践 环 节 ; 轻 注重 教 学结 果 , 略 教学 过 程 等 。对 以研 究 人 忽

工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工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工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本文将从介绍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与创新思想、探讨当前工业设计专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以及对未来工业设计专业发展前景的分析等几个方面,结合自身的经验,对工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进行论述。

首先,介绍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与创新思想。

随着产业结构升级,时代发展的要求,工业设计专业在新形势下,需要有一套完善、丰富的课程体系,每一门课程须有它的定位,其内容也要相应的创新与变革,从而丰富专业的学习内容及提高设计专业的实践能力,促进科技进步。

因此,如何改革与创新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是工科院校的老师面临的紧迫问题。

具体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专业新课程标准,增设数字设计课程,开发新专业实训室,提供全新的教学设备,开设外联课程及联合培养项目等等多种改革模式来创新专业课程体系。

其次,探讨当前工业设计专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当前,工业设计专业存在课程结构资源薄弱,课程内容模式千篇一律,从事设计技术落后的现象,都需要改进。

这就要求高校强调学习的灵活性,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立体的设计知识平台,打开思维的窗口,拓展学生的认识,加强对实践的重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学会思考。

最后,对未来工业设计专业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进入新世纪,人类逐步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科技发展催生了智能时代,改革与创新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将为工业设计专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考和实践方式,为未来科技创新提供人才积累,以及各类产品的技术创新,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从上述内容看,改革与创新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将极大提高学生设计技能,提升专业设计能力,开拓工业设计领域新思维,为企业带来新的科技创新,以及改善当下工业设计专业存在的问题,进而拓宽未来的发展前景,无疑是一次重大的跨越。

因此,工科院校应加强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实施,推进工业设计专业的发展,建设优秀的工业设计人才队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新工科”视域下工业设计教学改革思路探析

“新工科”视域下工业设计教学改革思路探析

“新工科”视域下工业设计教学改革思路探析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传统的工业设计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于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

在这样的情况下,“新工科”视域下的工业设计教学改革成为了迫在眉睫的任务。

本文将从“新工科”视角出发,探讨工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以期为工业设计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新工科”是指新型工科教育模式,其核心是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注重产学研深度融合、跨学科创新与协同、教育育人全过程。

在“新工科”视域下,工业设计教学改革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1. 背景和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设计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工业设计教学模式主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毕业后面对实际工作时,往往无法胜任岗位所需的技能要求。

为适应现代工业设计的需求,工业设计教学需要进行全面的改革,以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工业设计人才。

2. “新工科”视域下的意义“新工科”视域下的工业设计教学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工作需求,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实现教育与产业的有效融合,为工业设计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推动工业设计教育向现代化、应用型、实践性发展。

1. 以项目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新工科”视域下,工业设计教学应当以项目为导向,通过设计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性的设计项目,在实际项目中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胜任各种工业设计岗位的需求。

2. 跨学科的教学模式工业设计的实际操作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工业设计教学应当倡导跨学科的教学模式,将工程学、美术、心理学、材料学等多种学科知识融入到工业设计教学中,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其具备更强的综合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

3. 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传统的工业设计教学模式往往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分开,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无法很好地应用到实践中。

工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工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

工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近几年来,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和变化,工科院校的工业设计专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改变和挑战。

为了让学生跟上市场发展的趋势,工科院校必须调整和改革其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以期实现创新和完善教育。

首先,工科院校在调整和改革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时,必须充分考虑其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增加实践性知识的课程尤为重要。

例如,在设计课程中,增加有关CAD / CAM软件的实践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其理论知识,并增加系统地处理设计问题的能力。

另外,工科院校应增加有关新材料、新技术等最新思想和研究成果的课程,使学生能够更多地接触到最新的知识和思想,为他们的未来发展铺路。

其次,工科院校应加强国家和行业的合作,共同参与教育和培训,以更好地结合实践与理论,培养高素质的工业设计人才。

例如,为了增强理论知识的实践性,可以要求学生参与实习或在企业中参加大型实际项目,真正在实践中体验专业领域。

此外,为了更好地发掘学生的潜力,工科院校也应邀请国家和行业的优秀老师参与教学,为学生提供全面的专业指导。

最后,为了增强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的实效性,工科院校还应重视科学研究工作和成果创新。

在实践中,开展科研工作,鼓励学生深入钻研科学问题,从中收获多种学术知识和思想,这样,学生才能在专业中有较深的理解,并在实践中提高设计水平。

以上是工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的若干思考,希望有助于工科院校更好地培训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并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工科”视域下工业设计教学改革思路探析

“新工科”视域下工业设计教学改革思路探析

“新工科”视域下工业设计教学改革思路探析一、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工业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偏重理论,给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但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却很有限。

在新工科的视域下,工业设计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种可行的做法是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

通过将课程内容与实际项目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参与实际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真实的工业设计项目,让他们在项目中承担一定责任和角色,与团队成员合作完成设计任务,锻炼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

也可以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训基地应当配备先进的设备和工具,可以提供真实的场景和环境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模拟训练,使学生能够熟悉工业设计的各个环节,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

二、拓宽学科边界在新工科的视域下,工业设计教学需要跳出传统学科的框架,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拓宽学科边界,提高创新能力。

一方面,可以引入计算机科学和人机交互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设计与计算机科学和人机交互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两者之间有很多交叉的领域。

学生可以学习计算机编程、虚拟现实技术等,将其应用于工业设计中,提高设计品质和用户体验。

可以引入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知识。

工业设计不仅仅是外观设计,还需要考虑用户的需求、文化背景以及社会影响等因素。

学生可以学习人类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以便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和文化背景,为设计提供更全面的视角。

工业设计教学改革需要站在“新工科”的视域下,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

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和拓宽学科边界,是有效的改革思路。

通过这样的探索和改革,我们能够培养出更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业设计人才,以适应新工科的发展需求。

2024年工业设计教学革新探讨

2024年工业设计教学革新探讨

2024年工业设计教学革新探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工业设计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为了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设计师,工业设计教学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革新。

本文将从教学理念、技术融合与应用、跨学科合作与交流、实践项目引入、教学评价体系优化、国际视野拓展、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环境与资源改善等方面,探讨工业设计教学的革新路径。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理念的更新是工业设计教学革新的前提。

传统的工业设计教学往往注重技能传授和理论灌输,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新时代背景下,工业设计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实践能力提升。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设计实践,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技术融合与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工业设计教学的手段和方法也在不断变革。

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探索新技术与工业设计教学的融合与应用。

例如,利用3D打印技术,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设计作品的形态和结构;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以模拟真实场景进行产品体验,提高设计的实用性和用户体验。

此外,还应关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在工业设计领域的应用,不断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

三、跨学科合作与交流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美学、人机工程学、材料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

为了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设计能力,工业设计教学应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合作与交流。

通过与建筑学、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产品设计的多个方面,提高设计的综合性和创新性。

四、实践项目的引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工业设计教学中,引入实践项目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参与真实的设计项目,学生可以亲身体验设计的全过程,从需求调研、方案设计到成品制作,每个环节都能让学生得到锻炼和成长。

同时,实践项目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用户心理,提高设计的实用性和市场竞争力。

工业设计专业创新工作室教育改革研究

工业设计专业创新工作室教育改革研究

工业设计专业创新工作室教育改革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的进步,工业设计专业的教育也在不断进行着改革和创新。

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工作室在教育改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工业设计专业创新工作室的教育改革进行研究,探讨其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一、创新工作室的定义及其作用工业设计专业创新工作室是指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而设置的实践教学平台。

它不同于一般的实验室或教学工作室,更注重学生的创新实践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创新工作室通常由一名或多名教师带领,结合学校的教学资源和企业的实践需求,提供一系列的设计项目和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创新的学习环境。

创新工作室在工业设计专业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实践项目的设计和实施,学生能够在实际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和执行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生活。

二、创新工作室教育改革的意义1.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工业设计专业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工作室正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来实现这一目标。

通过参与各种实践项目和设计比赛,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不断挑战自己的设计极限,从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创新工作室中的项目通常都是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这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设计项目中,学生需要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还能够加强学生与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1. 强化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创新工作室中的教学活动通常都是以项目为导向的。

针对各种不同的设计项目,学生需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来解决问题,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还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2. 建立校企合作的机制创新工作室通常需要结合企业的实践需求来设计项目,而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正是创新工作室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

工业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工业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工业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摘要:工业设计概论作为工业设计专业的专业理论课,其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对课程的教学效果尤为重要。

文章针对工业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当下面临的新挑战进行分析、总结,就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作业三个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提出探索性改进方案。

关键词:工业设计概论教学改革创新工业设计概论作为工业设计本科教育的引导课程,承担着协助学生塑造专业思维模式、培养学生专业兴趣、拓展学生专业视野的重要教学任务,在新的时代不断面临新的挑战。

教育者有必要根据近年来工业设计概论课程的教学实践,总结课程教学正在面临的新变化、新问题,通过寻找原有教学方式的不足,提出新的教学策略,使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得到创新,以提高课程有效性和教学质量。

一、工业设计概论课程面临的新挑战1.课程教学对象出现变化工业设计在专业划分中从以前的文学转向工学,因为大类合科的教学要求,很多刚刚入学的大学新生对工业设计专业产生质疑,缺乏兴趣甚至抱有转专业的想法,错误地认为工业设计是一门艺术型设计课程,需要有绘画等艺术表现能力。

他们在刚刚接触工业设计概论这门课时,表现出缺乏信心、学习不认真或积极性低下的特点,缺乏学习动力和兴趣。

2.以往教学模式受到冲击随着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的获取方式越来越便捷。

工业设计概论作为一门理论基础课,其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教师按照教科书的内容逐个讲解知识点,内容多且不容易记忆及理解,学生很难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课程教学中也缺乏师生的互动和教学反馈,使课程更加显得枯燥乏味,难以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

3.时代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出更高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工业设计概论课程,培养自我创造力和科学的思维模式,是成为一名工业设计师的必要过程。

工业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的平铺直叙,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扩散式联想。

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是工业设计概论课程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

浅谈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改革

浅谈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改革

浅谈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改革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市场是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地提升,而且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人才的需求,我国教育制度需要进行改革。

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将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改革的目的,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学生的探究精神进行培养。

21世纪信息时代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现代设计教育的模式,使工业设计的本质和内涵都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

随着社会特别是企业对创新人才需求的增长,工业设计专业也将更强调可持续发展,更具国际性、交叉性、创新性和前沿性。

一、工业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现状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当前学校教育制度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为了向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有知识、有文化、有素质、有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么推动了,工业的发展,就是经济的发展,但是当前很多工业企业的发展依旧是墨守成规,产品的设计一直保持着传统的风格和样式,虽然保持传统是其一大特色,但是在日益紧张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创新才会有出路。

工业设计专业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个专业,在教学中需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为创造实践教学、实践体验、实践参观的机会,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获取工业设计新的理念和想法,将自己的工业设计知识进行扩充,产生新的知识,充分地感受到工业设计的魅力。

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就需要将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的方法进行革新、转变,将更多实用性强、效果好的教学方法应用在工业设计专业教学中。

二、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1、工业设计的教学方式存在偏差。

我国的工业设计教学以艺术类和理工科两大体系为主。

在工业设计的教学中,两者都沿袭了自身的教学方式,因此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缺乏必要的交流与沟通,存在顾此失彼的问题。

由于大多学校的课程体系与教学目标不健全,不明确,课程缺少针对性和系统性,导致办学质量不高。

“新工科”视域下工业设计教学改革思路探析

“新工科”视域下工业设计教学改革思路探析

“新工科”视域下工业设计教学改革思路探析“新工科”是指面向新兴领域、新兴产业,以新兴技术、新兴模式和新兴媒介为基础的工科学科群。

工业设计作为“新工科”之一,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后,亟需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本文将从“新工科”视域出发,探析工业设计教学改革的思路。

要紧密结合工业设计行业的发展趋势。

当前,工业设计正面临着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制造模式的变革。

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的兴起,给工业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工业设计教学应紧跟时代潮流,加强对新兴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跨学科的综合素质。

要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工业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的学习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教学改革应加强实践环节,设置更多的实践课程,组织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搭建实践基地,提供实践场地和先进设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环境。

要加强国际化教育交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工业设计行业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主战场。

工业设计教育需要加强与国际接轨,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工业设计人才。

可以通过开设国际化课程,招聘外籍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国际设计竞赛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国际化素质。

要加强跨学科的融合。

工业设计是一个跨学科的学科,需要借鉴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在教学改革中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合作,开设相关的跨学科课程,培养学生的多领域综合能力。

学校也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其他学科或专业的选修课程,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能力范围。

工业设计教学改革思路的核心是以“新工科”视域为导向,与时俱进,注重实践能力培养,加强国际化教育交流,加强跨学科的融合。

通过这些改革举措,可以提高工业设计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培养更多的优秀工业设计人才,满足新时代工业发展的需要。

工业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工业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

工业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1引言工业设计是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它是指以工学、美学、经济学为基础对工业产品进行创造性的活动。

现代信息技术,一般指计算机技术、数字音像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仿真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和信息高速公路等。

它具有信息的多维化、学习的个性化、资源的集成化等优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工业设计课程的影响是非常广泛而深刻的。

不但改变了工业设计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及学习方式,而且极大地拓宽了设计的时空界限,极大地拓展了学习者的认知领域。

2工业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现状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当前学校教育制度在不断的进行改革,学校教育制度的改革,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为了向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更多有知识、有文化、有素质、有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工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么推动了,工业的发展,就是经济的发展,但是当前很多工业企业的发展依旧是墨守成规,产品的设计一直保持着传统的风格和样式,虽然保持传统是其一大特色,但是在日益紧张的市场竞争中,只有创新才会有出路。

工业企业想要稳定、高效的发展,就需要进行改革,进行创新,引进大量工业设计人才。

随着创新理念的应用,当前工业产品市场中,对工业设计人才的需求量在不断地增加,这为学校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

如何提升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技能、素质,是教育教学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当前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也相对陈旧。

目前部分高校的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教学设备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教学内容与当前社会对工业设计专业的需求不同等等。

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是为了向社会、国家培养优秀的人才,人才的培养,由学校设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素质、知识、能力、结构等都是培养的内容。

工业设计专业教学在人才培养中,大多是设置基础理论知识教学,将教学的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教学上,忽视了学生的动手、实践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卷第3期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9月塑:21:№:圣:匹墅避堡蛩盟咝里墅垡型垡堕避墅。

垫堡
浅谈工科院校工业设计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陆雨苗
(江苏科技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00)
摘要:文章分析了工科院校工业设计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针对传统以工科模式为主的教学方法,结合现
代设计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提出了一套以构建“立体课程链”教学体系为核心,以培养创新设计思维为灵魂,以
开放式、个性化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主导,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前提的改革措施。

关键词:工业设计教育;改革;创新;教学模式
中圈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325(2008)03-0112-02
作者简介:陆雨苗(1981-),女,河南郑州人,留俄硕士,讲师。

研究方向:工业设计教育教学。

我国工业设计教育开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短
短二十几年,很多高校相继开设了工业设计专业。

据统计,在全国400所开设工业设计专业的高校中,
工科类院校占有很大的比例,是设计教育的一支生
力军。

在这些工科院校中,大部分院校的工业设计
教育起步较晚,缺乏师资和办学经验,一定程度上影
响了教学质量,制约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笔者通
过对部分高校的调研,对工科院校工业设计教育的
改革进行了思考与探索。

一、工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工科院校开办设计教育在某些方面比艺术类院
校有着明显的优势:科研环境好,工程技术实力雄
厚,在对产品进行加工制造以及新材料的开发研制
等方面见长。

但同时也存在不足。

首先是由于现代
设计教育在全国开办的历史较短,设计教育的体制
不够完善,缺乏一定的办学经验。

其次是由工业设
计专业自身的特殊性决定的。

工业设计是一门高度
综合的交叉学科,它对设计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不
是平面的,而是立体和综合的。

工科院校一般是在
工科的基础上开设了工业设计专业,招生对象为理
科生源,因此在课程设置上重技术、轻艺术,形成了
学生知识结构不够全面、创新意识薄弱等特点。

归纳起来,目前工科院校设计教育主要存在以
下三面的问题。

112收稿日期:2008-06-12
(一)教学计划的制定缺乏科学性
教学计划决定着如何科学地培养人才。

工业设
计教育的重心在于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设计思维,由
于它涉及的学科范围较广,在课程设置时应始终以
发展学生的设计思维为核心。

但目前多数工科院校
课程设置采取“基础绘画+设计基础+专业设计”的
教学形式。

这种简单的“艺术+技术”的模式,使课
程之间缺乏有机的衔接,教师之间更缺乏必要的交
流。

就算每个教师在自己担任的学科中教授得再
好,那些知识也像散落的珍珠,无法在学生的脑中形
成合理的知识体系。

最常见的现象是,当专业课老
师开始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产品设计图时,学生却不
知如何下笔,而在大一基础课上学生已经进行了严
格的绘画训练。

这种基础课与专业课严重脱节的现
象值得我们深思。

(二)教学模式老化
中国几千年来读书的基本模式是以课本为内
容,以教室为阵地,老师讲,学生听。

这种班级授课
制有它的优点,但是并不完全适合设计教育。

设计
思维不是死读书就能产生的,它来源于灵感的碰撞,
来源于天马行空的想象,但“填鸭式”的教学阻碍了
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思考能力的发挥。

在国外,教授
设计的老师往往已由讲述者的角色转变为聆听者和
引导者的角色。

这种角色的改变,给学生更大的发
挥空间,在课堂上能听到热火朝天的讨论,在激烈的争辩中创意产生了。

而在中国的课堂上,多数是老师讲满整堂课,而在回答问题阶段学生的积极性却并不高。

这其实是一种消极的学习方式,结果是培养出大批“高分数、低能力”的学生。

这种现象的形成和教学模式有着极大关系。

(三)教师知识结构简单
工业设计这门学科涉及了科学技术、工程技术、艺术、人文、社会经济、市场等多个领域,学科跨度大、知识结构复杂。

目前工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师队伍的构成不合理。

教师队伍多数是由工程技术类和艺术类教师组成,毕业于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师比例很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以自己熟悉的学科进行教学,这就导致了课程之间的脱节,学生对知识无法融会贯通。

其实就艺术课程和工学课程而言,很多教学原理是相通的。

比如在设计素描课程中结构和透视是学生比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但如果把画法几何这门课程中的阴影透视原理引入,学生就能很快地理解这一内容。

立体构成中的材料质感与肌理也是工程学科同样关注的课题。

因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改善教师知识结构是工科院校搞好工业设计教育的关键环节。

二、工科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改革与创新
(一)构建立体的课程链式教学体系
一个完善的教学计划就像一串珍珠项链,要有一根线把珠子串起来。

线是培养人才的核心目标,珠子就是每门课程的含金量。

这种学科体系打破了“课程+课程+课程+……”的简单堆积,取而代之的是“课程X课程X课程X……”的质的改变。

课程之间的相互渗透,使学生可以融会贯通地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学生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系统地掌握了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了综合设计能力。

目前一些高校相继对工业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的新教学计划提出了“课程环”的构想,即在每个学期形成若干基础课程围绕一个设计课题构成课程循环。

每个课题重点解决设计上的某个问题,每个课程环由初级向高级不断上升,这样的体系把先前平面化、缺乏关联的课程变成类似D N A双螺旋链结构的教学体制。

湖南大学工业设计系2001年教学计划也进行了创新。

每个学期分别以设计初步、基础设计、设计程序与方法、产品开发与设计、系统设计、专题竞赛设计为核心,配合相应的基础及专业课程,并在每个学期末安排一个综合设计周。

(二)提倡开放式、个性化教学和实践性教学
开放式教学主要是指教学形式的开放。

教师在根教学内容组织教学的时候可以更加多样化,尤其是在学生如何自主思考这一问题上,想办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如对某一课题的研究可以采用“小组讨论一团队合作一阐述方案”这种模式锻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也应相应地调整教学角色,让学生敢开口、愿开口。

个性化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保持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但综合素质的构建更是不容忽视的,学生在大学一方面是学习文化和技能,另一方面是形成成熟的世界观。

学生可以从教师身上学习良好的工作作风,从而形成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创造力、合作精神、钻研精神等优秀的品格。

因此教师要把自己的人格魅力带到课堂上,从而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实践对于工业设计专业十分重要。

工业设计的核心任务是设计产品,在对产品的功能、材料、构造、形态、色彩等因素全面考虑的基础上从社会的、市场的、技术的、心理的角度进行综合设计。

随着时代的发展,工业设计的重点开始从对“物”(产品)的设计转变为对“人”(生活模式)的设计』整日呆在学校这座象牙塔内,不走入社会,不了解市场,是不具备实际生产力的。

教师应带领学生走进社会,以更加开阔的视角审视工业设计的轨迹,预见设计发展的动向,在实践中检验设计,完善设计。

(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工业设计教师不仅应该具有知识深度,还应该具有知识广度。

因此,有计划地制定教师培养方案,加强教师之间的知识交流,优化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组织教师到名校进修学习,把科学合理的教学经验引入到学科建设中就显得尤为主要。

当代教师一般都是大学毕业就进校,缺少实践经验,因此应组织教师走入中小企业进行学习,时间应不少于两个月。

鼓励教师多参加设计大赛,积累经验。

在学术方面邀请著名的学者来校讲学、讲课,促进交流,开拓视野。

目前,我国的设计教育正日趋成熟。

工科院校工业设计教育应扬长避短,重新整合资源,在保持工科院校传统教学优势的同时,不断改革创新。

从国情、校情出发,发挥地区、学校的伊势,建立一套适合时代需求的设计人才培养模武,从而培养出一批批具有时代精神的工业设计师。

参考文献:
[1]何人可.走向综合化的工业设计[J].装饰,2002(4).
[2]沈法,张福昌.工科院校工业设计教育特色论[J].无锡
轻工大学学报,2001(3).
[3]夏勋.设计教育理论与实践[M].台北:世界文物出版社,
【责任编校王素】
1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