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中常犯的数字使用错误
公文写作基础语法错误常见问题
公文写作基础语法错误常见问题公文写作在日常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撰写公文时要避免语法错误,以确保信息的准确和专业性。
本文将列举公文写作中常见的基础语法错误,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主谓一致错误主谓一致是公文写作中最常见也是最容易犯错的语法问题之一。
主谓一致表示主语与谓语在人称和数上的一致,即单数主语对应单数谓语动词,复数主语对应复数谓语动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主谓一致错误:错误示例1:The documents has been submitted.解决方法:将谓语动词“has”更改为复数形式“have”以与主语“documents”保持一致。
错误示例2:Each of the employees were awarded a certificate.解决方法:将谓语动词“were”更改为单数形式“was”以与主语“each”保持一致。
二、代词错误代词在公文写作中被广泛使用,因此正确使用代词也是非常关键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代词错误:错误示例1:The manager spoke to Jane and I about the new project.解决方法:应使用宾格代词“me”而不是主格代词“I”,正确的表达应为“The manager spoke to Jane and me about the new project。
”错误示例2:Every employee must approach their manager for approval.解决方法:将不定代词“their”更改为单数形式“his or her”,正确的表达应为“Every employee must approach his or her manager for approval。
”三、时态错误在公文写作中,时态的使用要准确恰当,以确保文档的一致性和逻辑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时态错误:错误示例1:The report will discuss the findings from the previous research.解决方法:将“will discuss”更改为“discusses”,以与表示事实的名词“findings”保持一致。
公文写作常见的公文格式问题[推荐五篇][修改版]
第一篇:公文写作常见的公文格式问题一、发文字号不规范公文版头包括: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6个要素,在这6个要素中,出现问题最多的是发文字号。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发文顺序号组成,常见的错误主要表现在:一是年份书写不规范。
把2017年写成17,不够完整准确;二是年份外面使用中括号、小括号等。
不够规范,正确的写法是使用(xx)六角括号。
二、文种使用不规范在文种选择和使用方面,出现的问题比较多。
一是生造文种。
按照《条例》的规定,法定运行的文种包括: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这15种。
也就是说选择发文的文种时,不能在这15种之外。
比如:xx市人民政府关于xx年xx工作的实施方案,这种写法显然是不规范的,因为实施方案不是法定文种应该修改为:xx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 年xx工作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还有就是叠用文种。
《条例》中规范的15个文种,不能把两个不同作用的文种叠加在一起使用。
比如关于xxxx的请示报告,请示和报告都是上行文,上级接到此文以后无法确定到底是请示的事项还是报告的事项,不能正确处理。
因为,二者的行文目的和回复形式是不同的,请示的适用范围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
所以请示通常是请求上级批准、解决和指示,需要上级以批复的形式给予明确的答复,一个请示必须用一个批复回复;报告的适用范围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报告属于请阅件,上级通常会以阅存的方式处理。
三、标题写作不规范标题是公文内容的提炼概括,是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出公文核心的内容,让收文者通过阅读标题,清楚文件的基本内容。
完整的公文标题包括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个部分。
在实际写作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标题要素不完整,有的机关单位发文只写事由和文种,有的只写文种,随意的省略发文机关和事由,这样的写法不利于收文者掌握公文基本的内容,影响工作效率。
公文写作中常见的12个错误
在标示发文年号时使用括号不规范
例11:根据×发[2013]3号文件精神,……(错误)
根据×发〔2013〕3号文件精神,……(正确)
解析:标示公文发文字号中的发文年份时,应使用六角括号。
常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误九:
书名号内用顿号表示停顿
例12:根据《××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市建制镇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标准的批复》(××规〔2012〕59号)文件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办法。(错误)
(一)整合监管职能和机构
为减少监管环节,保证上下协调联动……(正确)
(一)整合监管职能和机构。为减少监管环节,保证上下协调联动……(正确)
解析:二级标题在换行分段时不使用句号,如使用句号则不需要换行分段
常见错误三:
在并列分句中使用逗号统领
例5:各职能部门在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中要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工商部门负责查处取缔未取得有效许可证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工信部门负责依法监督管理无线电和电子电器产品维修行业;公安部门负责依法监督管理旅馆业、公章刻制业。(错误)
各职能部门在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中要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工商部门负责查处取缔未取得有效许可证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工信部门负责依法监督管理无线电和电子电器产品维修行业;公安部门负责依法监督管理旅馆业、公章刻制业。(正确)
解析:同一形式的括号应尽量避免套用,必须套用括号时,应采用不同的括号形式配合使用。
常见错误六:
阿拉伯数字表示次序时使用点号不当
例8:1、督促主办单位按时办结。(错误)
1.督促主办单位按时办结。(正确)
例9:(1)、督促协办单位按时办结。(错误)
(1)督促协办单位按时办结。(正确)
公文中的数字使用例析
公文中的数字使用例析目前,公文中数字使用上的错讹屡见不鲜,应用不规范的问题也比较突出。
本文试联系实际指讹纠错,以期对广大秘书工作者有所帮助。
一、公文中应注意避免较普遍或易出现的错讹(一)避免“二”和“两”错用一般量词前和不定的数目用“两”不用“二”,如“两个人”“两份文件”“过两天”“过两年”等。
“三月份召开两次全委会议”,如将“两”错成“二”易让人误成召开第二次全委会议。
有时用“二”用“两”并无大错,但公文中应遵循习惯用法。
多位数中的百、十、个位习惯用“二”不用“两”,如“二百二十二”一般不用“两百二十二”。
另,新度量衡单位前和“千”“万”“亿”前多用“两”,如“两吨”“两公里”“两千”“两万”“两亿”;传统度量衡单位前和“千”在“万”“亿”后时习惯用“二”,如“二斤二两”“三万二千”“两亿二千万”。
(二)避免概数模糊两头如“近500人左右”,应确切表述为“近500人”或“500人左右”;“接近80%以上”,应确切表述为“接近80%”或“80%以上”;“近10万多元”,应确切表述为“近10万元”或“10万多元”。
(三)避免增减表达错误增加(提高)不能将“增加(提高)到”和“增加(提高)了”混淆,如“产量提高到20%”,“提高到”宜改为“提高了”。
不能将“增加×倍”用“是×倍”表示,如“是去年的一倍”,宜改为“是去年的两倍”或“比去年增加一倍”。
减少不能用倍数表示,如“时间比原计划缩短了一倍”,“一倍”宜改为“一半”;“他打磨的工件缝隙比发丝还细15倍”,应改为“……缝隙是发丝直径的l/15”。
(四)避免和“以上”“以下”等方位词连用时存在歧义按约定俗成的用法,用“以上”或“以下”单独表示数字界限时可包括前面的本数在内(在“以上”或“以下”后面用括号内的文字明确说明是否含本数则更好)。
当“以上”和“以下”连用时,则须作出明确交代,以免丢掉或重复本数。
如“这次考核干部共×××人,群众满意率90%以上的有×××人,90%以下的××人”,应确切表述为“……群众满意率90%及其以上的有×××人,90%以下的×××人”。
公文写作中的常见错误
公文写作中的常见错误在公文写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错误。
这些错误可能导致信息不明确、表达不准确、文章逻辑混乱等问题。
为了准确、清晰、有效地传达信息,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公文写作错误,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用词不当在公文写作中,用词不当是常见的错误之一。
一方面,过于复杂的词汇会增加读者的阅读难度,另一方面,过于简单的词汇可能会降低文章的专业性。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选择准确、简明的词汇,并根据读者的背景和专业程度来选择合适的术语。
二、语法错误语法错误是公文写作中常见的错误之一。
这些错误可能包括主谓不一致、时态混乱、句子结构错误等。
为了避免语法错误,我们应该加强对语法知识的学习,并在写作过程中多加注意。
此外,使用语法检查工具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三、篇章结构混乱在公文写作中,篇章结构混乱也是一种常见的错误。
一个清晰、有条理的篇章结构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写作之前进行详细的规划和提纲,将文章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等部分,并在每个部分内保持逻辑连贯。
四、信息不明确信息不明确是公文写作中容易犯的错误之一。
为了确保意思表达准确清晰,我们应该尽量使用简短明了的句子,并避免使用模糊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另外,提供具体的事实和数据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五、格式错误公文格式的错误也是常见的问题之一。
不同类型的公文有不同的格式要求,如信函、备忘录、会议纪要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在写作之前详细了解公文的格式要求,并在写作过程中遵循相应的格式。
六、篇幅过长在公文写作中,篇幅过长也是容易犯的错误之一。
过长的篇幅可能会让读者产生疲劳感,降低阅读兴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尽量简明扼要地表达信息,并避免冗长而重复的句子和段落。
七、不注重文风和语气在公文写作中,不注重文风和语气也是一个常见的错误。
公文往往需要维持一种正式、严肃的风格。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选择适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并避免使用口语化或随意的语言。
公文中,几种易犯的数字书写错误
公文中,几种易犯的数字书写错误公文中,数字的正确书写方式(作者:万里有邻)(图片源自网络)在日常的公文写作中,特别是汇报材料中包含各类经济指标和相关数据时,会涉及到很多数字的书写。
我们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是:XX数字到底是用的大写还是小写?XX数字和XX数字之间需不需要用顿号隔开?XX数字后的计量单位能否省略掉?等等。
由于一篇文章中数字书写的规范性,会影响其本身的质量,所以我们平时需要需要认真学习,专心积累。
(初入门时,提供的公文写作干货能解大家燃眉之急,但以长远计,大家还是要选一本好的公文写作书籍,对自己的公文写作能力进行系统的提升哦!)1.公文中,是“三十几”还是“30几”?正确答案:“三十几”答案解释:在公文中,含“几”的概数,不能用阿拉伯数字,而是应该用大写的数字。
例子:六十几、八百几十等等。
2.公文中,是“100多件”还是“一百多件”?正确答案:都对答案解释:前提条件如果是,进行计量或者编号的数字本身不大时,或者说在用汉字或者阿拉伯数字表达时,在简洁、辨识方面并没有明显的差别,两者都可以使用。
例子:200多件(二百多件)、30余次(三十余次)、约600人(约六百人)、70左右(七十左右)、90上下(九十上下)、20多人(二十多人)等等。
3.公文中,“五六米”还是“五、六米”?正确答案:“五六米”答案解释:对于概数,如果两个数字是连续的,两个数字之间不需要用顿号隔开。
例子:八米、五六个小时、三五天等等。
4.公文中,“40亿~70亿”还是“40~70亿”?正确答案:“40亿~70亿”答案解释:公文中,在表示数值范围时,可通过连接号“~”或“—”进行连接。
对于后面的计量单位而言,主要看省略计量单位时,会不会造成歧义,如果省略不会造成歧义,则可以省略。
本例子中,如果前面的数值除掉计量单位“亿”,会造成误解认为是40到70亿,所以选择不省略。
例子:333—444页、111—222kg、21600~30 000元、40亿~70亿(不写40~70亿)、80%~90%(不写80~90%)等等。
公文写作常见错误100例
错例3:战略新兴产业范例:烟囱倒了,矿产品深加工业、现代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加速崛起。
解析:“战略新兴产业”应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错例4:GDP不是国民生产总值范例:2016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民生产总值(GDP)比率为14.9%。
解析:把“国民生产总值”注释为“GDP”是错误的。
:国民生产总值的英文缩写为GNP;国内生产总值的英文缩写为GDP。
错例5:防范于未然范例:摘自某机关电话通知:加强节日安全教育,大力普及安全知识,切实做到防范于未然。
解析:“防范于未然”应为“防患于未然”。
错例6:时间表述不妥范例:摘自某机关电话通知:具体情况,请于24日下午16时前电话报值班室。
解析:“下午16时”应改为“16时”(24小时制里,16时就代表了下午4时的概念)。
错例7:布署范例:摘自某地会议纪要:会上,并对下一步安全稳定工作进行了详细布署。
解析:“布署”应为“部署”。
错例8:作文章范例:摘自某市领导讲话材料:打造“旅游小镇”,积极改善民生,围绕“互联网+旅游”作文章。
解析:“作文章”应为“做文章”。
错例:9:擎画范例:某市党代会会议材料:擎画宏伟蓝图,实现新的跨越。
解析:“擎画”应为“擘画”[bòhuà]。
“擘画”的意思是谋划、经营。
“擎”是向上托举的意思。
错例10:收关范例:摘自某县领导讲话材料:2017年是脱贫攻坚收关年,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年。
解析:“收关”应为“收官”。
错例11:绣花工夫范例:摘自某省领导讲话材料:精准扶贫也要弘扬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工夫。
解析:“绣花工夫”应为“绣花功夫”。
错例12:报刊杂志范例:摘自某单位电话通知标题:关于订阅2017年下半年报刊杂志的通知。
解析:“报刊杂志”可改为“报刊”或“报纸杂志”。
错例13:蜚然范例:摘自某市领导讲话材料:过去的一年,我市治理污染成绩蜚然,多项指标名列全省前列。
解析:“蜚然”应为“斐然”。
错例14:趟出范例:摘自某市领导讲话材料:……多措并举,趟出一条精准帮扶新路。
公文写作十大常用错误格式
公文写作十大常用错误格式
1. 字号字体格式错误:公文中使用的字号和字体不正确,如标题可能使用了错误的字号或字体。
2. 段落格式错误:公文中的段落没有正确缩进或对齐,使得文中的内容显得杂乱无章。
3. 表格错误格式:若公文中包含表格,表格的格式可能存在错误,如单元格大小不一致或表头格式不统一等。
4. 标点符号使用错误:文中的标点符号可能使用错误,如逗号和句号的使用位置不正确。
5. 冗余或累赘的措辞:公文中的表达可能存在冗余或累赘的措辞,使得读者难以理解公文的意思。
6. 词语用词错误:公文中使用的词语可能不准确或不恰当,导致表达不明确或产生歧义。
7. 句子结构错误:公文中的句子结构可能不正确,如句子过长或断句位置不准确等,影响了句子的流畅性。
8. 拼写或用字错误:公文中可能存在拼写错误或用字错误,如错别字、错用字等,影响了公文的专业性和规范性。
9. 语法错误:公文中可能存在语法错误,如主谓不一致、动词时态错误等,使得公文的表达不准确或不流畅。
10. 上下文连贯性错误:公文中的段落或句子之间的连贯性可能存在错误,使得公文内容不连贯或逻辑不清晰。
公文技巧:文种、标题、简称,公文写作中常犯的四大错误
文种、标题、简称,公文写作中常犯的四大错误“公文无小事”。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1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体现着党和国家意志,具有法定效力,容不得半点闪失。
2公文水平直接反映出写作者的从业态度和素养,乃至影响其职业发展。
如果一篇公文写得东倒西歪、错漏百出,连最基本的体例、格式都不到位,领导看了对这位写作者能有好印象吗?不管是备考中的小伙伴还是成功上岸的小伙伴,公文书写都是必须掌握的,今天小编就好好梳理一下公文处理工作中的常见错误,帮助大家少走弯路。
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写作公文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吧!一、文种不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规定的法定公文有十五种,但大多数单位尤其是基层单位实际应用的就那么几种,通知、报告、请示、批复、函和纪要,其中最容易混淆误用的是两对:1批复和复函这两个文种都是对来文的回复。
比如,《海关总署关于北京海关采用××的复函》,内容为对北京海关有关请示事项的回复,属于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回复,错用“函”文种,应为《海关总署关于北京海关采用××的批复》。
再比如,《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同意××有限公司开展××业务的批复》,或者是《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同意××有限公司开展××业务的通知》,主送对象为不相隶属的单位,用户“批复”或“通知”都不对,应改为《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同意××有限公司开展××业务的复函》。
审批下级机关申请事项,用“批复”,审批不相隶属单位申请事项,用“函”。
2请示和报告这两个文种都是下级单位向上级单位的行文。
比如,《广州市××局关于赴美国、加拿大开展交流活动的报告》,我们知道,涉及外事的都要经过上级审批,这个内容明显为请示事项,需要上级回复是否同意,只能用“请示”文种。
公文中数字使用常犯的错误分析
公文中数字使用常犯的错误分析1. 数字的格式错误数字的格式错误是最常见的错误之一。
例如,用文字表示大型数字而不是使用数字本身,这会使阅读者很难理解。
另一个常见的错误是忽略数字的单位或使用错误的单位。
例如,使用“39%”而不是“0.39”,或者使用“45.6千克”而不是“45,600克”。
要避免这些错误,我们应该始终使用数字来表示数量,并确保使用正确的单位。
另外,在一篇文章或文件的开始或指南中,使用明确的格式规范,以便确保所有作者都遵循相同的规则。
2. 数字的精度错误数字的精度错误是指在使用数字时忽略或错误地记录小数点后的数字。
例如,如果某个统计数据为“48.2%”,我们可能在文章中将其误写为“48%”。
这个错误可能会导致信息传达不准确,因为48%与48.2%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
避免这个错误的方法是在写数字时,始终给予足够的注意力和细心。
另外,使用关键数据时,最好从可靠的来源获取数据,并在引用此类数据时记住其精度。
3. 数字的间距错误数字的间距错误是另一个常见的错误,特别是在较大的数字中。
例如,将数百万写为“1000000”而不是“1,000,000”。
这可能会导致混淆和误解,并使读者很难快速理解数字。
要避免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始终记住使用适当的千位分隔符。
此外,确保数字的解释清楚,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提供上下文,以使数字更易于理解。
4. 数字的计量单位错误数字的计量单位错误是指在使用数字时使用了不正确或不恰当的单位。
例如,用“升”表示重量而不是使用“公斤”,或者使用“公里每小时”表示温度而不是用“摄氏度”。
为了避免这个错误,我们应该对相关的计量单位有足够的了解,并在使用数字时确保使用正确的单位。
在不确定时,最好在相关的指南、参考文献或专家的建议下使用正确的单位。
总的来说,数字在公文中的使用非常重要,因此我们应该特别注意数字的格式、精度、间距和计量单位等方面的准确性。
遵循正确的规范和正确使用数字对于确保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起草公文常见数字误用例析
起草公文常见数字误用例析起草公文常见数字误用例析起草公文常见数字误用例析写作中,我们经常要与数字打交道,数字如果用得恰当,其简明直观的特点会有效增强公文的说服力,而如果错误地使用数字,那么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下面,请看几种常见的数字误用现象。
一、公文文末成文时间书写不标准根据目前的有关规定,行政机关公文文末的成文时间要用汉字数字来书写。
例如“2022年12月28日〞应当写成“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应当注意,其中的汉字数字“〇〞不要写成阿拉伯数字“0〞。
有的公文把“二〇〇八年〞写成“二零零八年〞,也不妥。
“二〇〇八〞是一串没有数位的数字,要用“〇〞,不宜用“零〞。
“二零一一年〞宜写成“二〇一一年〞。
公文成文时间中的“〇〞也不要写成拉丁字母“O〞。
例如把“二〇〇九年〞写成“二OO九年〞,是不妥当的。
二、“20世纪80年代〞写成“二十世纪80年代〞有人把“20世纪80年代〞写成“二十世纪80年代〞,这是不妥的。
“世纪〞前应当用阿拉伯数字,不宜用汉字数字,“二十世纪80年代〞的写法也造成了同一场合汉字数字跟阿拉伯数字的混用,因此,宜写成“20世纪80年代〞。
历史朝代纪年和农历要用汉字。
例如:秦文公十四年、唐贞观十年、咸丰十年九月二十日。
“八月十五〞是传统节日中秋节,是农历,不宜写成“8月15日〞。
三、误用“翻两番〞有人用“翻两番〞的时候,往往发生计算结果不对的情况。
其实,这是由于没有弄清楚“翻……番〞的含义。
“翻一番〞,指增加到原来数目的两倍。
“翻两番〞是指在“翻一番〞的根底上再乘以2,以此类推。
例如200吨翻一番是400吨,200吨翻两番是800吨,200吨翻三番是1600吨。
四、“九八年〞写成“98年〞把“九八年我去过北京〞写成“98年我去过北京〞是不妥当的。
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年份的时候,不应采用简写形式,否那么容易产生歧义。
例如把“1998年〞写成“98年〞,容易让人误解为“九十八年〞。
五、“3400〞写成“3千 4百〞根据《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如果需要在汉字数位前出现阿拉伯数字,只可以在“亿〞和“万〞这两个汉字数位前使用。
公文中使用数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注重细节与审查
在公文写作过程中,要注重数字的细节处理,如数字 的排版、格式等。在完成公文后,要对文中的数字进 行仔细审查,确保无误。同时,也可请教同事或上级 ,获取更多意见和建议,不断提高自己在公文中运用 数字的能力。
简洁性
在公文中使用数字时,应注意简洁性。避免使用过多的数字或过于复杂的数字表达方式, 以免使读者产生困惑。在保证准确传达信息的前提下,应尽量简化数字的使用。
提高数字在公文中的运用能力
学习数字技巧
通过学习和实践,掌握数字在公文写作中的技巧。例 如,如何准确、简洁地表达数字,如何利用图表等辅 助工具更好地展示数字信息等。
05
总结与建议
总结数字在公文中使用的关键问题
准确性
在公文中使用数字时,首先要确保数字的准确性。错误的数字可能导致误解、误导决策者 ,甚至可能影响公司或组织的运营。因此,在撰写公文时,必须对数字进行仔细核对和审 查,以确保其准确性。
规范性
公文中数字的使用应遵循一定的规范。例如,应使用阿拉伯数字而非罗马数字,且数字的 书写应清晰、规范,避免出现模糊不清的情况。此外,对于数字的排版、格式等也应遵循 公文写作的规范。
公文中使用的数字必须符合国家法定计量单位的标准,如长度、重量、时间等必须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进行计量。
遵循数字用法规范
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数字用法的规范,如《标点符号用法》、《出版物数字用法规定》等,确保数字 书写规范、符号使用恰当。
统一数字表述方式和计量单位
统一的数字表述方式
在公文中,对于同类数据的表述方式应 保持一致,如整数、小数、百分数等应 统一表述方式,避免造成混淆。
谈谈公文中的数字运用问题-农行
谈谈公文中数字的运用问题在日常接触的公文中,常见文章标题的序号用法不统一,正文存在着汉字和阿拉伯数字使用不规范,概率数字表述不正确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文章的质量及行政机关的形象。
为此,公文中的数字使用需注意以下的问题:一、使用阿拉伯数字时要注意的十个问题(一)文章中的数字,除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在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二)统计表中的数值,如正负整数、小数、百分比、分数、比值等,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
(三)年份不能简写。
如2010年不应简作“一○年”或“10年”,2010年一2012年不能写成“2010年一12年”。
(四)5位以上的数字,尾数多零的,一般可以“万”、“亿”为单位计数。
如123000000,也可写成1.23亿或12300万。
(五)一个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应避免断开移行。
(六)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表示数值范围时,使用波纹式连接号“~”,前后必须加单位,如,37℃~38℃。
(七)如果文中出现一组具有统计和比较意义的数字,其中既有精确数字,也有用“多”、“余”等表示的约数,为保持局部体例上的一致,其约数也可以是使用阿拉伯数字。
如,某县从机动财力中拿出300万元,调拨水泥500多吨,用于乡村道路建设。
(八)物理量量值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并正确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公文的计量单位可使用中文符号,如,800克。
非物理量量值一般情况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3200亿欧元。
(九)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记时的时、分、秒,要求使用阿拉伯数字。
如,公元前3世纪。
(十)部队番号、公文编号、印发日期和份数、证件号码和其他序号,用阿拉伯数字。
序数词即使是多位数也不能分节。
如128团,维生素B6等。
二、使用汉字时要注意的七个问题(一)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
如,一律,二倍体,三令五申、四书五经,六脉神剑,省委第九次党代会等。
文章中使用数字的一般规范及常见错误拾例
文章中使用数字的一般规范及常见错误拾例文章中使用数字的一般规范及常见错误拾例参考国家《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以下简称《试行规定》)、《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以下简称《国家标准》)及国家汉语使用数字有关要求,结合工作实践,笔者用归纳法撰写本文,目的是使大家能规范使用数字,在今后撰写文章时,不犯或少犯数字使用错误。
一、正确用法在一般的文章中,经常要使用数字,但数字使用是有具体规定的,不能自行其是。
具体有下列几种规定:(一)使用阿拉伯数字或汉字数字唯一而确定的情形。
1、统计表的数值,如正负数、百分比、分数、比例等,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
如75、-1.3、21.2%、1/7、1:1000等,如用汉字数字就累赘难看。
2、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数字。
如一把刀、二倍体、三叠纪、四面八方、五四运动、六五规划、七上八下、八面玲珑、九三学社、十月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百团大战等等。
如用拉伯数字代替,就显得滑稽可笑。
(二)使用拉伯数字或汉字数字,目前体例尚不统一且不确定情形。
凡遇此种情形,总的原则是,凡可以使用阿拉柏数而且又很得体之处,特别是当所表示的数目比较精确时,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当不好确定到底用阿拉伯数字还是汉字数字时,可以灵活运用,但全文体例应相对统一。
1、时间量①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的情况一是公历世纪、年代、月、日。
如公元前3世纪、20世纪90年代、2007年5月20日;年份一般不应简写,如2001年不应简作:“零一年”或“01年”。
二是时、分、秒。
如2时、17时30分。
②应当使用汉字数字的情况一是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月日。
如丁卯年八月十五日、正月初一、九月九日重阳节等;二是中国清代及以前的历史纪年、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
如康熙十二年、贞观八年、藏历阳木龙年一月;三是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他意义的词组。
如“一•二八”事变、五一国际劳动节、三八妇女节等。
文秘公文写作中最常见语法差错
⽂秘公⽂写作中最常见语法差错 公⽂写作,是公务⽂书的简称。
我国现存最早的公⽂是殷商时代的甲⾻⽂⼘辞。
下⾯给⼤家介绍⽂秘公⽂写作中最常见语法差错,欢迎阅读! ⽂秘公⽂写作中最常见语法差错 句⼦中的常见差错 并列成分的结构宜保持⼀致 例如: (1)这个连队的战⼠今年多次参加救灾、扶贫、共建精神⽂明、和谐社会创建等活动。
这个句⼦中“参加”后并列的“救灾”“扶贫”“共建精神⽂明”都是动宾结构的,唯独后⾯的“和谐社会创建”是主谓结构的,宜将其改为“创建和谐社会”,以便跟前⾯⼏项并列的成分在结构上保持⼀致。
两个联合关系的词语宜按照事理顺序排列 例如: (2)⽀持主任、副主任和其他同志的⼯作,增进和维护新成⽴的秘书处的团结。
句⼦中两个联合关系的动词宜按照事理顺序排列,⽽不宜颠倒过来。
例如“保持和发扬” “巩固并提⾼” “继承和发展”。
因此例(2)中的“增进和维护”宜写成“维护和增进”。
不丢失介词“与” 例如: (3)这些⼈员享有外出执勤的⼯作⼈员同等的保护条件和福利补助。
这句话宜在“享有”后加介词“与”,构成“与外出执勤的⼯作⼈员”这⼀完整的介词结构。
不因句⼦长⽽丢掉宾语 例如: (4)打击⽹络恐怖主义和⽹络犯罪以及通过信息⽹络传播恐怖主义、分裂主义、极端主义思想…… 这句话宜在“极端主义思想”后⾯添上宾语“⾏为”(或“⾏径”等)。
词语运⽤中的常见差错 “标志”“标识”不宜连⽤ 例如: (5)尽快完善车站标志标识系统。
例(5)中的“标志”“标识”⽤⼀个“标识”即可。
“标识”常⽤来指帮助⼈们识别事物的图形。
“地铁站的引导标识”“完善交通标识标线”等说法是正确的。
“篡改”跟“窜改”⽤法有别 例如: (6)不得伪造、篡改、隐匿、销毁证据,故意夸⼤或缩⼩案情。
(7)必须惩治伪造或篡改环境监测数据等违法⾏为。
例(6)⾄(7)中的“篡改”宜写成“窜改”。
“窜改”表改动、删改,其对象⼀般是⽂字、词语、成语、⽂件、古籍、账⽬等,多是具体的书⾯材料⾥的字句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文写作中常犯的数字使用错误
数字是公文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使用非常频繁。
但由于写作人员大多对数据的敏感度不高,对数字不够认真,常出现一些小错误。
结合写作经验,将几种出现频率较高的数字使用毛病简单归纳如下:
一是数据不准确。
准确性是公文数据使用的首要要求,是决策的依据,一旦出错,影响较大。
公文中数据不准确主要表现为:①数据来源不准确。
采用过期老数据,有些同志,对数据更新把握不好,又懒得去找,便用相近时间的数据,以致出错。
或是引用非正式文件数据,平时工作中常会用到一些非严格意义上的数据,一不小心,就会用到正式公文中,造成错误。
我们有位同事在写一项工程专报时,引用工程投资估算值作为投资规模,但实际上该工程投资规模尚未确定,上报领导后,被批评。
②对下级单位上报或其他外来的数据,未核实直接使用。
外来数据,包括下级单位提供的数据,不一定全部准确,有些是为应付,随便填写,有些则为表功而蓄意夸大,使用数据的人如不进一步核实,极易出差错。
我们建设的某项工程,施工单位上报完成90%并按此请款,经核实,实际工程才完成70%多一点,如轻易批付,必然超支付,造成资金流失。
③计算错误。
计算过程中不小心,造成失误。
④未认真校对。
在日期方面比较突出,常见4月写成
3月,5日写成10日笔误。
再者,部分文件领导签发时间较长,待印发时,文件内时间已过期,但未跟进更改,造成错误等。
二是使用不规范。
根据国务院2000年颁布的公文写作规范规定:“公文中的数字,除成文日期、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在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
”但实际公文写作中不规范书写还是不少,比较突出的有:①随意简写。
如“2009年”简写成“09年”或“0九年”、“2001年~2009年”写成“2001一09年”。
后者犯了3个错误:一是“2001年”中的“年”不能省;二是“~”不能以“-”代替,表示数值范围时,必须使用“~”,并且前后都加单位,如“36米~45米”;三是“2009年”不能写成“09年”。
②概数、约数表述不当。
如“工程投资约300万元左右”、“至少需要资金50万元以上”、“三、五天”、“20几人”等,前两项出现重复,第3项多加了“、”,第4项带“几”时必须使用汉字,如“二十几人”。
③日期书写不规范。
如公文成文日期写成“二零零九年二月二日”或“二00九年二月二日”等。
按照有关规定,党政公文用阿拉伯数字。
又如“腊月23日”应为“腊月二十三”,干支纪年、夏历月日和中国清代及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星期几要求使用汉字等。
三是表述不科学。
这一类问题,虽然没违反规定,也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但如加以注意,对提高公文的简洁、准确、规范性有帮助。
主要表现有:①非精确要求的较大数值直述,较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