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心得)之心理辅导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学校心理辅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校心理辅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校心理辅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随着社会变革和学生压力的不断增加,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给学生发展和教育带来了许多隐患。

作为一个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重要场所,学校应该承担起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支持。

然而,在实际执行中,学校心理辅导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引言】如今,大多数学校都认识到了保护、促进和恢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开设了各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活动。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必须正视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方案。

【一级标题:不合理人员配置】从目前情况看,许多学校在人员配置上存在明显不足。

通常每位心理辅导老师需要负责几百名甚至上千名学生的工作量。

这种人员紧张局面导致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学生资源分散:由于师资不足,每位辅导老师无法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关注和支持,使得学生的心理困扰未能及时得到解决。

2. 老师工作负担过重:辅导员需要面对大量学生的咨询需求,超出了他们的承载能力。

这可能导致辅导员自身压力过大,影响到他们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因此,针对不合理人员配置问题,学校应采取以下对策:【二级标题一:加强师资建设】通过增加专职心理辅导老师的数量、培训更多教职工成为兼职心理辅导员来缓解人员紧张局面。

同时,校内可以寻找志愿者或引入实习生等途径扩大心理支持团队规模。

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覆盖范围和效果,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单个老师的工作压力。

【二级标题二:优化管理机制】针对现有资源分配问题,在组织层面上进行调整与改进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学校可以简化报备流程、加大协同与合作力度,并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与各部门沟通交流,以提高心理辅导师资源的合理分配。

【一级标题:缺乏科学有效的方法】除了人员配置不合理外,很多学校还存在着缺乏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方法和手段的问题。

这会导致以下几个方面的困扰:1. 通用性差:许多学校只能采取泛化、模糊处理方式进行心理支持,而无法因材施教,满足学生个体化需求。

心理辅导教学反思总结与反思

心理辅导教学反思总结与反思

心理辅导教学反思总结与反思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作为教育工作者,心理辅导教学是我们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进行心理辅导教学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并积极进行反思与总结,以便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水平。

一、心理辅导教学存在的问题在开展心理辅导教学时,我意识到以下几个问题:1. 缺乏系统性:在开始时,我往往没有一个完整明确的辅导计划。

我更多地采取临场发挥的方式来进行授课。

这种零碎无序的方式容易使学生感到迷失和无助。

2. 资源匮乏:由于缺少经验和资源的支持,我的讲解内容常常较为简单和单调。

这给了学生们过于轻松的感觉,从而影响了他们对课程内容的吸收和参与度。

3. 缺乏互动与参与:我往往将大部分时间用于讲解教材内容,忽视了与学生互动、鼓励他们参与讨论的重要性。

这导致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积极思考和主动参与的机会。

二、问题原因分析通过对我的心理辅导教学进行反思,我发现以下两个主要原因:1. 缺乏相关培训:在开始心理辅导教学之前,我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和指导。

这导致我对于心理辅导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并不熟悉,无法很好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2. 自身认识不足:我对教育及心理学领域的知识了解有限,对于如何开展高效和富有互动性的心理辅导教学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迷茫。

缺少深入的自省和反思,也进一步影响了我的工作质量。

三、改进措施与策略针对以上问题和原因,我制定了以下几点改进措施:1. 提高专业素养:从现在起,我计划加强自身关于心理辅导教学方面的相关知识储备。

将利用寒暑假或空余时间,参加具有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和导师组织的培训课程,学习相关知识和技巧,并加以实践。

通过专业的学习和实际操作,提高自己在心理辅导教学方面的能力。

2. 构建系统化的辅导计划:为了更好地开展心理辅导教学,我决定在每次授课前制定具体明确的教学计划。

该计划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并根据每位学生的个体需求进行灵活调整。

透视心理辅导课——心理辅导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透视心理辅导课——心理辅导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学 科 教 学 教 法 的 惯 性
— —

是 心 理 健 康 辅 导 课 留 给 人 们 的 缺 憾
心 理 辅导 课 存 在 的 问题 及 原 因分 析
重 庆 市 渝 中 区教 师 进 修 学 校 郭 蓓
立一 系列 主题进 行 系列辅 导 。 心 理 辅 导 课 存 在 的 问 题
维普资讯
■ 专 题 讨 论
新 型 的 师 生 关 系
活 跃 的 课 堂 气 氛

发 自 内 心 的 真 情 实 感
思 想 火 花 的 巨 烈 碰 撞
— —



是 心 理 健 康 辅 导 课 留给 人 们 的 深 刻 印 象
教 师 心 理 学 基 础 的 薄 弱 传 统 教 育 观 念பைடு நூலகம்的 影 响
不少 学 生 的心 理 问题 与 困惑 ( 自卑 、人 际 关 系与 社 如 会 适 应 的不 良等 )多 是 由学 习 方 面 的 挫 折 带 来 的 。在
辅 导 课 上 ,学 生 也 反 应 出这 个 问 题 。但 由于教 师 在认
巧 等 。这 三 个 分 解 目标 所 含 内容 十 分 丰 富 ,所 以应 设
成 长 营 造 良 好 的 环 境 。 在 短 短 的 4 分 钟 里 ,要 达 到 智 ” 5 力 开 发 , 人 际 关 系 的 建 立 , 良好 环 境 的 营 造 , 怎 么 可
能 呢?
传 统 的 课 堂 教 学 强 调 社 会 本 位 和 知 识 本 位 ,对 学 生 的 心 理 发 展 与 主 观 需 求 比 较 忽 略 。 而 心 理 辅 导 课 强
生 认 识 到 与 人 合 作 是 培 养 他 们 合 作 能 力 的 重 要 因 素 。 ”

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课题研究体会(反思)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一)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存在模糊认识相比学生的身体健康来说,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是相当模糊。

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出现身体健康问题,教师和家长都能迅速带学生到医院进行治疗;然而,学生一旦出现心理方面的问题及由此引发的负面现象时,教师、家长却不懂得结合学生所处的自然及人文环境从心理方面分析和处理。

有关“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等一些关于心理方面的知识还了解甚少。

不能认清“心理健康课”与其他课程的关系,认识不到心理健康对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性。

如:中考前的心理辅导讲座,调查问卷分析结果是中等生存在心理焦虑现象较严重,讲座时,部分班级只让学习成绩较差者参与听讲座,理由是怕耽误学习。

另外,学生也羞于参与心理咨询活动,总认为心理有障碍是见不得人的事。

(二)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由于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没有专业的人才,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是由课任教师或班主任老师兼任,他们一是专业学科任务重,心理辅导经验不足;二是没有新知识、新理念支撑,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不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对症下药,形成共识。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的所作所为班主任是最有发言权的,班主任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对班主任的培训,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没有系统的、具有实用性的理论基础。

那么班主任老师该如何发现学生的心理疾病,如何判断学生有心理疾病,如何调控、疏导,就没有理论支撑。

(三)教师家长、学校教育方法不当,造成学生心理障碍据调查学生流失辍学,并非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是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导致对家长产生不理解的情绪。

厌学只是作为一种现象外在的表现出来。

个别学生因压力过大,而走上了离家出走的道路。

有的学生专门与老师作对,不服教导,这些表现都是心理出现种种问题。

而教师对这些现象不了解,甚至轻率地给学生下评语、扣帽子、做结论,甚至认为学生品质有问题,学生及家长对此事实上也缺乏清醒的认识,学生自暴自弃;家长们漠不关心,久而久之,便生成了品学不优的学生。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问题分析
1. 缺乏专业师资力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专业的心理学教师,导致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2. 教育内容单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缺乏实践和操作的环节,难以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自我调适能力。

3. 缺乏个性化关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普遍缺乏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关注,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

4. 教育评估薄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的评估体系,难以对教育效果进行准确评估和改进。

对策分析
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招聘和培养专业的心理学教师,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2. 丰富教育内容: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拓展,加入实践和操作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实施个性化教育:针对不同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开展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和关怀活动,提供针对性的支持和帮助。

4. 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建立完善的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教育方案。

以上是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分析。

通过加强师资力量、丰富教育内容、实施个性化关怀和建立科学评估体系等措施,可以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

学生心理辅导情况分析与反思

学生心理辅导情况分析与反思

学生心理辅导情况分析与反思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

他们可能面对学业困扰、人际关系问题、自我认知不足等各种心理困境。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提高其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心理辅导在教育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对学生心理辅导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对其进行反思。

一、学生心理辅导现状1. 心理辅导资源不足由于社会对于心理问题的认识逐渐提高,学校普遍开始引入心理辅导服务。

然而,在很多学校中,专职或兼职的心理教师数量仍然不够,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

同时,医院、社区等外部机构也存在资源不均衡和供需矛盾的问题。

2. 学生意识尚未普及虽然现如今大家对于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已经有了一定程度上的认识,但许多学生仍然缺乏心理健康意识。

他们可能对于自己的问题不够敏感,或是因为面子问题而不愿意主动寻求帮助,导致潜在的心理困扰无法被及早发现和解决。

3. 辅导技术有待提高虽然学校普遍设置了心理辅导服务,但部分老师缺乏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往往仅仅依靠经验和直觉进行指导。

这种情况下,学生可能得不到系统性、个性化的帮助,辅导效果被限制。

二、学生心理辅导存在的问题1. 心理辅导过程中缺乏隐私保护一些学生反映,在接受心理辅导时担心个人隐私泄露问题。

他们担忧会影响与他人的关系,害怕被标签化等。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对于隐私保护的宣传和培训,并建立相应的机制来确保学生信息安全。

2. 针对性和个性化不足由于资源紧张以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一些学校倾向于将所有学生归类为同一个辅导群体,使用通用的方法进行干预。

然而,每个学生的心理问题都是独特的,需要针对性和个性化的辅导方式。

因此,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开展相应的评估和指导。

三、提升学生心理辅导效果的建议1. 多元化资源整合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在心理辅导服务中可以引入多元化教育资源。

例如,在校内配备社会工作者、家庭教育专家等专业人员,与心理教师共同组成团队为学生提供全面支持。

心理辅导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心理辅导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心理辅导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心理辅导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帮助人们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

然而,与任何形式的治疗一样,心理辅导也有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关注和改进。

本文将探讨心理辅导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一些建议来克服这些挑战。

I.过度依赖药物治疗在现代医学中,药物治疗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心理健康问题。

尽管它可以缓解症状,但过度依赖药物可能忽视了患者面对根本问题的需求。

长期使用药物可能导致形成依赖性和副作用,并未真正解决患者内心深处的困扰。

因此,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非药物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情绪调节技巧等,在帮助患者有效管理情绪同时提供更持久的效果。

II.缺乏科学评估和个性化定制另一个问题是缺乏科学评估和个性化定制的心理辅导。

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背景和需求,并且他们面临的心理问题也各不相同。

然而,目前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往往过于通用化,忽视了个体差异。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对患者进行全面科学评估,并根据其具体情况量身定制合适的辅导方案,以便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

III.缺乏标准化和监管尽管心理辅导行业得到了广泛发展,但仍然存在缺乏标准化和监管这一问题。

目前市场上存在着各种各样水平参差不齐、素质良莠不齐的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

缺乏明确的专业资格认证标准和有效监督机制,容易使得行业陷入混乱和误导消费者。

为了保证心理辅导质量,我们需要建立统一而严格的职业道德规范以及监管机构来确保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资质与技能。

IV.社会文化因素影响社会文化因素对于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在某些社会和文化环境下,心理辅导可能受到限制或忽视。

在一些保守的社会中,将心理问题视为弱点,并且遭受污名化是常见的,这进一步阻碍了人们寻求心理辅导的动力。

教育公众、打破偏见以及鼓励积极的心理卫生观念对于克服这些挑战非常关键。

V.缺乏长期支持心理问题不仅需要暂时性的解决方案,更需要长期支持来确保患者持续改善和发展。

学校心理辅导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学校心理辅导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学校心理辅导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引言: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心理健康的关注逐渐增加。

作为学生们精神成长的重要一环,学校心理辅导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学校心理辅导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核心问题:资源紧缺学校心理辅导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资源紧缺。

现如今,每所学校通常只有几名或者更少数量的专职心理咨询师,很难满足全体学生对于情绪管理和压力释放方面的需求。

此外,教师自身也可能缺乏相关培训与知识储备。

解决思路:合作与支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考虑以下两方面的解决思路:1. 加强合作:建立起与当地医疗机构或者非盈利组织等外部机构紧密合作的渠道,以获得更多专业资源及人才支持。

2. 提供教师培训:针对学生群体进行针对性的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

二、问题之二:缺乏普及和宣传学校心理辅导服务虽然存在,但众多学生并不了解、不熟悉这一资源。

加之尚存心理健康话题的社会观念障碍以及家长们在该领域的认知缺失,致使学校心理辅导面临着信息传递与推广中的困境。

解决思路:多元化渠道宣传为了改善这一情况,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多元化渠道宣传:除了在学校网站和公告栏上进行信息发布之外,还可通过线下活动、社交媒体等方式向学生、教职员工和家长群体介绍心理辅导服务,并强调其重要性。

2. 强化合作共建:同样需要政府部门、学校管理层以及其他相关机构达成共识,并联手进行普及与宣传工作。

三、问题之三: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在现实中我们发现,由于各个学校规模的差异以及资金投入不足等因素限制,部分学校心理辅导服务的质量参差不齐。

解决思路:优化服务体系为了提高学校心理辅导服务的质量,可以考虑以下改善途径:1. 建立评估机制:建立对学校心理辅导服务的定期评估机制,包括学生满意度调查以及咨询师资格认证等,以确保服务质量达到一定标准。

2. 加强培训与沟通:通过举办专业研讨会、开展实践练习等形式,加强咨询师之间以及咨询师与教职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心理辅导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心理辅导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心理辅导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当今社会,学生们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困扰以及情绪管理等各种挑战。

因此,心理辅导针对学生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重点探讨学生在心理辅导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办法。

一、焦虑和压力1. 形成原因学生在备考期间,由于课业负担沉重以及竞争激烈,产生了过度焦虑和压力。

同时,在人际交往中也容易感到不安全或者受到排斥。

2. 解决方法心理辅导师可以采取积极倾听和倡导放松技巧来帮助学生缓解压力和焦虑。

通过教授他们应对焦虑的策略并帮助他们找到平衡即可有效改善其情绪。

二、自尊与自信1. 形成原因许多学生可能受到家庭环境、同伴评价或者老师指责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降低自尊和自信。

他们可能会感到自己不如其他人,并且对自己存在负面评价。

2. 解决方法心理辅导师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优点与潜力,并给予肯定和支持。

通过开展一系列自尊训练活动和情感释放技巧来提高学生的自尊心与自我效能感。

三、人际关系问题1. 形成原因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常常面临着种种复杂的人际关系问题,例如友谊的建立、同伴之间的竞争以及恋爱关系等。

这些问题往往使学生感受到困惑、挫折甚至孤独。

2. 解决方法在心理辅导中,帮助学生发展有效沟通技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非常关键的。

通过进行角色扮演或者设立小组讨论等方式,促进学生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并培养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

四、情绪管理困难1. 形成原因学生在青春期经历了大量由于内外部变化而引起的情绪波动。

他们可能陷入情绪低落、激动或者易怒的状态中,无法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感。

2. 解决方法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帮助学生认识到不同情绪对应的行为和体验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培养情绪识别和积极表达的能力,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感。

五、学习技巧与时间管理1. 形成原因学业压力使得很多学生存在学习技巧欠缺以及时间管理不当等问题。

他们可能没有高效的学习方法,影响到他们在短时间内获取足够知识点。

优质高中心理活动课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优质高中心理活动课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优质高中心理活动课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 内容单一目前很多学校的心理活动课内容比较单一,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缺少实践环节。

学生们往往无法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缺乏对情绪管理、人际关系等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2. 师资力量不足许多学校的心理活动课是由一些兼职老师或者非心理专业的教师来教授的,他们对心理学的理解和掌握不够,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导致心理活动课的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3. 学生参与度低由于内容单一和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很多学生对心理活动课持消极态度,或者是听课时缺乏积极性,缺少学习动力。

二、改进措施1. 丰富课程内容为了丰富心理活动课的内容,可以引入一些实践性较强的活动,比如分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让学生们通过实践来加深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情商和思辨能力。

2. 提高师资水平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可以加大对心理学专业的教师的培训力度,鼓励更多的心理专业人才来从事心理活动课的教学工作。

还可以邀请心理学专家和心理咨询师来开展一些专题讲座,为师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交流平台。

3. 拓展学习方式通过引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可以吸引更多学生来参与心理活动课。

可以引入电子课件、视频教学、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还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

4. 注重实践教学为了让学生将所学的心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可以开设一些与社会实践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课程,比如情感管理、决策与沟通、职业规划等。

通过这些实践课程的开设,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心理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5. 提高学生参与度学校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小组活动、心理实验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老师也应该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三、建设心理活动课评价机制除了改进心理活动课的教学方式和内容,建设完善的评价机制也是十分必要的。

学校心理辅导存在的问题

学校心理辅导存在的问题

学校心理辅导存在的问题随着社会压力不断增加,学校心理辅导在教育领域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我们也必须面对学校心理辅导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来改进学校心理辅导。

I. 忽视个体差异学校心理辅导经常忽视了个体之间的差异。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自己独特的情感、需要和挑战。

然而,当前的心理辅导过程往往集中在一般性建议和解决方案上,没有针对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有效计划。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应该投入更多资源来培养专业化的心理辅导师,并与他们建立密切合作。

这样可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量身定制的支持和指导。

同时,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强调尊重和包容个体差异也非常重要。

II. 缺乏综合性计划另一个存在问题就是缺乏综合性计划。

“治标不治本”的情况经常发生,只关注解决表面问题而不关注根本原因。

学生往往只得到片面的帮助,而无法解决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学校应该制定全面的心理辅导计划,并将其纳入整体教育体系中。

这个计划应该包括预防、干预、治疗和支持等各个方面,从而提供学生一个综合性的心理保障。

III. 缺乏足够资源由于缺乏足够资源,许多学校无法提供充分的心理辅导服务。

精力有限的心理咨询师,经常需要处理大量的学生咨询需求,导致他们没能花更多时间去深入了解每个案例并给出充分支持与建议。

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学校应该增加心理辅导服务的资金投入,并雇佣更多心理咨询师。

此外,还可以利用技术手段来提高辅导效率,例如使用在线聊天或视频会议进行远程咨询。

IV. 缺少专业化培训另一个存在的问题是缺乏专业化培训。

虽然有些老师接受过基本的心理辅导培训,但他们缺乏深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因此,在处理学生心理问题时,他们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支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化培训。

这包括提供更多的机会给教师参加相关课程、研讨会和工作坊,从而增进他们在心理辅导方面的专业素养。

V. 缺乏有效沟通渠道最后一个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学生、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有效沟通渠道。

心理辅导的问题及措施心得体会

心理辅导的问题及措施心得体会

心理辅导的问题及措施心得体会在现代社会中,心理健康问题愈发突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寻求心理辅导帮助。

作为一个从事心理辅导工作的专业人士,我深知在实践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并常常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

以下是我在心理辅导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以及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失眠与焦虑睡眠障碍是许多人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很多时候,失眠与焦虑是相互影响、相互加剧而产生的。

当有人向我反映他们无法入睡或频繁醒来时,首先我会建议他们尝试以下几点:1. 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创建适宜的睡眠环境和维持良好的睡前习惯可以帮助恢复健康的睡眠。

2. 放松技巧:通过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等方法缓解焦虑情绪,有助于入睡。

3. 情绪管理:帮助个体识别和应对焦虑的触发因素,提供积极应对策略和心理支持。

二、自卑与社交困难许多人在社交场合中感到不自信,容易产生自卑情绪。

他们可能害怕被拒绝、害怕出糗或无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针对这一问题,我通常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自尊感:通过认识个人长处和成就,并引导客户审视负面自我评价的根源,营造更积极的自我形象。

2. 建立社交技巧:教授适当而有效的沟通技巧、身体语言以及如何与他人建立连接。

还可以模拟社交场景进行角色扮演,提高沟通能力和战胜紧张情绪的能力。

3. 赞美与鼓励:及时给予正面反馈,鼓励客户面对挑战并肯定其进步。

三、压力调适现代生活节奏快、竞争激烈,很多人常常面临工作压力或其他压力。

如果不加以处理,长期的压力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措施:1. 情绪表达:鼓励个体讲述他们所经历的压力源和感受,提供关注、支持和倾听。

2. 压力管理:教授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等),帮助客户建立有效缓解压力的方法,例如时间管理和优先级处理。

3. 身心锻炼:引导个体进行身体活动,如有氧运动或瑜伽等,以释放紧张情绪和提高身体素质。

四、挫折与失落每个人都会经历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在这些困难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并且迅速恢复至关重要。

心理辅导反思不足之处

心理辅导反思不足之处

心理辅导反思不足之处在进行心理辅导工作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惑。

尽管我们可能已经具备了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但仍然可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对于这些反思出现的问题,我们需要积极寻找解决办法,以提高自身的能力和效果。

本文将就心理辅导中常见的一些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第一、缺乏个案监督和同行评议心理辅导工作是一个高度个性化和实践性很强的过程,而缺乏有效的个案监督和同行评议可能会限制我们的发展空间。

在实际操作中,我发现自己往往难以完全客观地看待问题,在某些情况下也容易产生偏见。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积极与其他同行进行交流与合作,并争取参加更多关于个案监督和同行评议的活动,以纠正自身局限性。

第二、忽视情感与表达在进行心理辅导时,情感交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我的实践中我发现,我有时候过于注重问题解决和技术应用,而忽视了与被辅导者的情感互动。

这可能使得辅导无法达到最佳效果。

为了改善这一不足之处,我计划加强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并提升对他人情感表达的观察能力。

通过更多地关注被辅导者的情感需求并在沟通中表达出来,我相信心理辅导的效果会更加显著。

第三、疏忽文化背景和多样性在进行心理辅导时,尤其是面向不同文化背景和群体的辅导工作中,我们需要深入理解和尊重被辅导者的特点。

然而,在我的经验中我发现自己有时会因为个人价值观或不熟悉某些文化而对被辅导者产生误解甚至歧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将积极学习跨文化心理学知识,并广泛开展交流活动以增进对其他文化的理解。

只有真正做到全方位、立体式地对待每个被辅导者,我们才能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和指导。

第四、缺乏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心理辅导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要想保持自身的竞争力和专业水平,我们需要进行持续学习和专业发展。

然而,在我实践中常常因为时间紧迫或其他原因而无法充分投入到学习当中,导致对新理论、新方法的了解不够深入。

为了改进这一局面,我计划合理安排工作与学习之间的时间,并加强与心理辅导领域内同行们的沟通交流,通过参加相关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来积极拓宽视野。

优质高中心理活动课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优质高中心理活动课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优质高中心理活动课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高中心理活动课作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其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高中心理活动课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师资源不足、活动形式单一、缺乏权威性和规范性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采取一些具体的改进措施,以提升高中心理活动课的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更好地成长。

一、问题分析1.教师资源不足在很多学校,心理活动课大多由班主任或者其他学科教师负责,缺乏专业的心理教育背景和教育经验。

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这些教师难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心理活动,也难以解答学生的心理问题,导致心理活动课的效果不佳。

2.活动形式单一目前,心理活动课的形式较为单一,多为讲座、小组讨论或者填写问卷等形式。

这种形式容易导致学生的兴趣不高,参与度不够,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由于缺乏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学生在心理活动课中的参与度也不尽如人意。

3.缺乏权威性和规范性由于缺乏标准的教学指导和评估体系,心理活动课在实施过程中缺乏权威性和规范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也缺乏评估方法和评估标准,导致教学效果不明显,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二、改进措施1.加强心理教育专业师资力量针对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学校应当加强心理教育专业师资力量的建设,引进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和丰富心理教育经验的专业心理教师。

学校也可邀请心理专家或心理学者来开展心理活动课,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持。

为了克服活动形式单一的问题,学校可以探索多元化的心理活动形式,如心理游戏、心理体验、心理测试、心理小品等多种形式,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3.建立权威性和规范性的教学指导和评估体系学校应当建立起权威性和规范性的教学指导和评估体系,明确心理活动课的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制定专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规范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

加强学生对心理活动课的评估和反馈,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心理辅导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心理辅导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心理辅导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 目标大而全,显得空洞心理辅导课以课程的形式表现出来,是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辅导课目标是否具体、有针对性,直接影响到对学生辅导的成败。

笔者在看了不少心理辅导课后,深感不少教师确定的目标偏大偏全,缺乏小而实的特点。

如一位中学教师上课的主题是“走出人际交往中的困惑”,确定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在短短的45分钟里,要达到智力开发,人际关系的建立,良好环境的营造,怎么可能呢?又如一位小学教师在20分钟的班会上,辅导的主题是“合作精神的培养”。

确立的目标是:“通过游戏使学生认识到集体活动的重要性;通过游戏使学生认识到合作精神对形成班集体凝聚力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的良好品质;通过游戏,使学生认识到与人合作是培养他们合作能力的重要因素。

”这样的目标对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既空又难。

心理辅导的辅导内容概括起来有:学习心理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和职业辅导。

每一块辅导内容都是由一系列具体目标构成的。

比如人际交往辅导可分为人际沟通的意义、人际沟通的原则、人际沟通的技巧等。

这三个分解目标所含内容十分丰富,所以应设立一系列主题进行系列辅导。

2 过于讲究结构,模式化倾向较重心理辅导课以活动为主,当然也具有一定的结构。

在师与生、生与师的多向交流中,虽然每一段活动的训练重点不同,但都要体现其主题。

但是它的结构绝不同于学科教学。

它是开合自如的,是组块式的,并富含色彩的。

但不少教师受学科教学的影响,形成了思维定势,反应在操作上,带有明显的学科模式的特点。

比如讲究“引入课题—展开课题—升华课题—教师赠言”。

在活动的开始和结束环节,教师的语调、语气非常讲究抑扬顿挫、一板一眼,连站姿也是挺胸抬头,少了亲切、自然、平和。

优质高中心理活动课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优质高中心理活动课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优质高中心理活动课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随着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日益凸显,心理健康教育也成为了教育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心理活动课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目前优质高中心理活动课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素质不高、教学内容不合理等。

为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提升心理活动课的质量,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一、存在的问题(一)教师素质不高在一些学校中,心理活动课的教师并非专业心理学背景,甚至有些是因为其他原因而被调到心理活动课教学岗位上来的。

这些教师在心理知识、教学技巧等方面存在着不足,无法给学生带来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

(二)教学内容不合理有些心理活动课的教学内容单一,只注重了解心理知识,缺乏实际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这不仅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还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三)缺乏个性化教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各不相同,但目前的心理活动课教学普遍缺乏个性化教学,导致一些学生收效甚微,甚至会觉得这门课程无用。

(四)心理活动课与学校管理不协调一些学校并未将心理活动课纳入学校管理体系,导致心理活动课的重要性不被重视,甚至被当作填鸭式的教育。

这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影响了心理活动课的质量。

二、改进措施学校应该加强对心理活动课教师的选拔与培训,特别是在心理知识和教学技巧方面的培训。

只有确保了教师的素质,才能更好地完成心理活动课的教学任务。

心理活动课应该注重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教学内容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获取心理健康知识,并灌输心理健康观念。

教师在心理活动课中应注重学生个性化需求,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建议。

可以加大一对一心理咨询的力度,丰富心理活动课的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学校需要将心理活动课纳入学校管理体系,给心理活动课提供更多的资源和帮助,同时也要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评估心理活动课的教学效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心理辅导问题分析

心理辅导问题分析

心理辅导问题分析在现代社会中,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变得严重而普遍。

由于各种压力和挑战,人们经常面对焦虑、抑郁和其他心理困扰。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心理辅导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

然而,在提供有效帮助之前,我们需要全面分析来自不同背景与需求的个体可能面临的问题。

一、心理健康意识薄弱许多人对于自身的心理健康并没有足够的意识,他们倾向于将身体健康置于优先位置,并忽视了内心情感的重要性。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无法正确处理负面情绪或面对压力时采取相应措施。

因此,在心理辅导过程中,首先需要加强个人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知。

二、工作生活平衡不足现代社会节奏加快,竞争压力也日益增大。

许多人陷入了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失衡状态。

长时间工作可能导致疲劳、紧张和情绪波动等问题。

同时,在家庭和个人关系方面也存在挑战,例如与爱人、家庭成员和朋友之间的冲突。

这些问题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心理辅导中需要帮助他们建立一个更好的工作生活平衡。

三、焦虑与抑郁情绪困扰焦虑和抑郁是当前常见且普遍的心理问题。

一些人可能感到沮丧、无助,并失去对未来的信心。

而另一些人则在各种压力下变得过于紧张,无法应对日常生活中的挑战。

这些情绪问题不仅会影响个人的精神状态,还可能干扰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工作效率。

针对不同类型的焦虑和抑郁症状进行全面评估并提供相应解决方案,是心理辅导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四、自我认知缺乏有时候,个体难以正确认识自己,并正确看待自身所拥有的能力和潜力。

低自尊或自卑情结可能妨碍个人发展,并引发其他许多情绪困扰。

通过心理辅导,根据他们现阶段所面临的问题,帮助他们理解自己的优点和能力,并促进积极自我发展。

五、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是个体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益于心理健康,而不良的人际交往则可能带来压力和矛盾。

在心理辅导中,需要协助个体处理与亲密伴侣、家庭成员、同事以及朋友之间出现的冲突和困惑。

提供积极建议和技巧,有助于改善他们与他人之间的沟通方式,加强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心理辅导活动课反思与总结

心理辅导活动课反思与总结

心理辅导活动课反思与总结引言:心理辅导活动课作为一种重要的学校教育形式,旨在提供学生个体发展和心理健康成长所需的支持与指导。

本文将对最近进行的一次心理辅导活动课进行反思和总结,并探讨其中遇到的挑战、取得的成效以及需要改进之处。

一、背景和设计在过去一个学期中,我作为一名心理辅导师参与了一个针对初中生开展的心理辅导活动课,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增强情绪管理能力、促进积极社交互动,并提供应对压力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此次活动包括四个主题: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压力应对和自我成长。

二、挑战与困境1. 学生参与度不高:虽然我们精心准备了多种互动游戏和小组讨论,但仍有部分学生表现出缺乏兴趣或被动态度。

可能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表达内心感受或者缺乏信任感。

这给我们传递知识和建立连接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2. 技术设备问题:活动中使用了一些多媒体教学工具,但在使用过程中遇到技术问题。

有时候投影仪出现故障或者网络连接不稳定,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麻烦和延误。

三、取得成效1. 激发学生参与兴趣: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活动,我们成功激发了部分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分享。

例如,在情绪管理主题中,我们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到各种情绪表达方式,并进行演绎表演。

这样的活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并且提供实践机会以培养他们的情商。

2. 实用技巧传授:针对压力应对和解决问题的主题,我们向学生介绍了有效处理压力和问题的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探讨,学生们获得了解决困境时理性思考和行动的技巧,他们表示很受启发并愿意尝试运用这些方法。

3. 建立信任关系:在辅导过程中,我们注重与学生建立信任关系。

通过倾听、理解和回应学生的问题和疑虑,我们争取到了他们的信任和接受。

这为未来更深入的辅导提供了基础。

四、改进措施1. 提升互动设计:针对参与度不高的学生群体,我们需要进一步提升活动课程的互动性设计。

可以增加更多个人反思和小组分享环节,鼓励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创造一个支持性的氛围。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他论文之心理辅导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心理辅导课存在的问题1 目标大而全,显得空洞心理辅导课以课程的形式表现出来,是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辅导课目标是否具体、有针对性,直接影响到对学生辅导的成败。

笔者在看了不少心理辅导课后,深感不少教师确定的目标偏大偏全,缺乏小而实的特点。

如一位中学教师上课的主题是“走出人际交往中的困惑”,确定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正常的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在短短的45分钟里,要达到智力开发,人际关系的建立,良好环境的营造,怎么可能呢?又如一位小学教师在20分钟的班会上,辅导的主题是“合作精神的培养”。

确立的目标是:“通过游戏使学生认识到集体活动的重要性;通过游戏使学生认识到合作精神对形成班集体凝聚力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的良好品质;通过游戏,使学生认识到与人合作是培养他们合作能力的重要因素。

”这样的目标对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既空又难。

心理辅导的辅导内容概括起来有:学习心理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和职业辅导。

每一块辅导内容都是由一系列具体目标构成的。

比如人际交往辅导可分为人际沟通的意义、人际沟通的原则、人际沟通的技巧等。

这三个分解目标所含内容十分丰富,所以应设立一系列主题进行系列辅导。

2 过于讲究结构,模式化倾向较重心理辅导课以活动为主,当然也具有一定的结构。

在师与生、生与师的多向交流中,虽然每一段活动的训练重点不同,但都要体现其主题。

但是它的结构绝不同于学科教学。

它是开合自如的,是组块式的,并富含色彩的。

但不少教师受学科教学的影响,形成了思维定势,反应在操作上,带有明显的学科模式的特点。

比如讲究“引入课题(读课题)—展开课题—升华课题—教师赠言(总结)”。

在活动的开始和结束环节,教师的语调、语气非常讲究抑扬顿挫、一板一眼,连站姿也是挺胸抬头,少了亲切、自然、平和。

在引人课题时还要演示教学目标,并让学生读本堂课的重难点。

这显然是受了学科教学的影响。

3 内容缺乏针对性,忽略不同年龄段学生的需要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社会本位和知识本位,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与主观需求比较忽略。

而心理辅导课强调从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主体需要出发,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因此主题内容的选择一定要有针对性,要在课前了解的基础上精心设计,确实保证学生一课一收获,避免肤浅。

在笔者观摩过的几十节心理辅导课上,大多数的教师选择的是人际交往和怎样面对挫折。

这两个选题的确具有现实意义,但在满足不同年龄学生的需要和发展方面,显得视角偏窄。

比如初一新生辅导重点应放在学习适应与学习方法的辅导上。

事实上,不少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困惑(如自卑、人际关系与社会适应的不良等)多是由学习方面的挫折带来的。

在辅导课上,学生也反应出这个问题。

但由于教师在认识、方法上准备不够,对此问题只是一晃而过。

事实上,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苦恼是不同的,概括起来,学生感到困难最多、最需要帮助的是如何学习的问题。

而目前学校心理辅导课在学习辅导方面做得很不够。

就拿挫折辅导来说,如果从学习的挫折与学习方法、科学用脑这个角度切人,比以一些肤浅的例子让学生进行空泛讨论更能帮助学生。

又如,对高中生的辅导除了学习辅导继续是重点外,关于未来发展和职业选择的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于职高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而这方面的指导是却是非常有限的。

4 取例儿童化,未考虑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辅导课的材料引入,其作用是多方面的。

比如为了激发兴趣、情感共鸣、辨析思考、感受领悟等。

因此内容事例的选择必须考虑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否则难有实效。

但不少教师选择材料显得儿童化和随意性。

比如一个教师在“挑战自卑”的辅导课上,屏幕上出现一道“3+5=?”的题,旁边一个小学生满脸通红、战战兢兢、结结巴巴。

教师就让学生讨论这类行为的性质,最后教师归结为自卑。

这个事例对中学生既无吸引力,又缺乏充分的说服力,还会让学生感到幼稚。

又如,一位教师在“认识自我”的辅导课上,一开始就出现“小马过河”的动画。

接着让学生讨论“小马过河的行为反映了什么?”结果根本未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讨论不起来。

只三两个学生发言。

最后教师总结道:“小马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这一材料选自《小学生语文》第三册。

虽经过修改,但对中学生而言,实在难以激起他们的兴趣。

5 交流单向,缺乏平等、尊重、宽松的氛围心理辅导课的本质决定了它的氛围应是平等的、尊重的、接纳的、宽松的,其交流形式应是多向的,交流的内容应是多元的。

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中积极地参与,自由地倾诉,获得一种在其他学科中无法得到的全新体验与感悟。

但有些教师常常是大段大段地替学生发言,大段大段地总结,还常常打断学生发言,急于评价,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学生,自己成了主角。

生与生的交流沟通也很不够。

有些教师请学生分组讨论,无具体要求,小组间还没有充分交流就结束了,完全流于形式。

6 活动流于形式,效果甚微心理辅导课是以班级为单位。

因此它的辅导功能主要表现在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心理体验感悟心理知识、感悟心理问题、感悟自我调控的技能,掌握一定的技巧方法,促进自我发展上。

这就决定了它的性质主要是活动,其形式是丰富的,且能达到实效。

在实践中有些教师虽然采用了“问题情境、小组讨论、游戏、角色扮演、小测验”等形式,但表现出的问题,要么是创设情境的事例不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第4条中所举例),难以激发学生兴趣,产生不了情感共鸣;要么是不依据主题精心设计,随意进行小品表演,像场闹剧;要么是不管问题的深浅都叫学生讨论,表面热烈,实际上学生未有收获;要么是一堂课里,塞满了动的外显形式,少了内在的思考和感受。

7 “贴标签”现象较普遍,评价呈两极化、德育化特点学生在心理辅导课上真诚地表露,大胆地讲出自己的情况时,有的教师不是给予肯定或否定的两极评价,就是根据德育的标准去分析。

如在主题为“挑战自卑”的一次辅导课上,一开始教师叫学生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作用何在?)。

歌毕,师问:“你们是否对自己容貌满意?”(无人应)。

见状,师点了一位男生,这位学生把自己的苦恼展现在同学和老师面前:“我对自己的容貌、个子都不满意。

”师又问:“有对自己很满意的吗?(无人应)接着,这位教师小结道:”对自己劣势太强调,就易形成自卑心理,就是心理障碍。

“又如,在主题为”人际交往的技巧“课上,当一个学生谈到自己对人的熟悉很慢时,教师语重心长地说:”这样是不利于你的成长的,要努力克服,大方地与人交往。

“(学生尴尬地坐下了,一些学生大笑。

)还有的教师用”诱导方式“一步一步把心理辅导课变成了陈旧的政治思想课。

如在”嫉妒——心灵的腐蚀剂“一课上,师问:”你们有嫉妒心吗?“(生无反应,于是生做测试卷。

)师:你们在测试卷上列的几种情况和我想的不一样。

不要着急,慢慢想,在生活中嫉妒给你们带来伤害没有?(生无反应)师:比如,老师总是表扬XX,你很不满。

(学生嘀咕:当然不满。

)生甲:这是嫉妒。

师:一个同学穿名牌,另一个学生用刀片划破。

(有学生嘀咕:我们班没有。

)生乙:这种行为很恶劣。

师:同学们,想想,嫉妒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两生:破坏人际关系!师(激动):对!破坏人际关系!导致心灵扭曲!害人害己!(师接着讲了一个钓鱼的典故。

说的是一个人钓鱼很在行,钓了很多鱼……)师:你们会怎么想?生:我如是那人,该多好。

生:我会祝贺他。

生:我会把这个池塘买下来。

生:那人钓鱼,我就买鱼。

师:有没有消极的办法?生:把那人的船打个洞。

生:往水里扔石头。

师:哪种是积极的?生:结网。

师小结:买鱼是不劳而获。

打洞、扔石头是不道德的行为。

所以”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试问,这样的课怎么能称得上是心理辅导课?8 测验随意,缺乏科学解释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常常使用心理测验,其目的是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资料,并为辅导决策提供参考意见。

通过测验和评价,促进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自己,扬长避短,发展自己。

这里指的测验是标准化量表。

在学校心理辅导课上,不少教师喜欢搞小测验,好像不测验就无法体现心理辅导的科学性。

而教师常使用的却是非标准化测验量表,而且解释全凭教师一张嘴。

另外,由于缺乏心理学专业知识,一些教师在解释测验结果时,就很不科学。

如把”对别人的羡慕“解释为嫉妒;把”做不完代数应用题,感到烦躁“解释为消极情绪等等。

准确地选择,科学地编制和使用测验表,并科学地解释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因此,使用时需要十分谨慎。

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1 观念陈旧、僵化无论是学科教学,还是心理辅导活动,都需要建立新的现代教育理念。

心理辅导尤其要体现新的学生观,要”以人为本“,视学生为独立的个体,是发展中的个体。

只有把现代教育理念内化为教师本人的思想,才能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与深入提供保障。

2 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够主要表现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作用、特点、原则等方面存在模糊不清的认识。

大多数教师仅凭班主任工作经验或德育工作经验进行心理辅导,未能从观念上把握两者的区别,必然效果不好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3 缺乏心理学专业知识的认知准备一是基础理论,二是专业理论。

有些教师仅了解一些普通心理学的概念。

对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从未涉及,更何况心理辅导理论了。

因此难以从心理学角度看待学生的心理困惑、心理问题和心理行为。

由于我国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起步晚(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因此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十分缺乏。

即便是一些大城市在开展这项工作时,由于行政部门对辅导教师的培训工作认识不够,更未制定一项切实有效的规划,培训也仅限于上千人的讲座、报告,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心理学方面的认知需求,故在心理辅导课上出现解释的泛化、脸谱化、贴标签、知识的错误就不足为奇了。

这样辅导的结果可能使学生包裹自己,不再愿意让自己的苦恼、快乐、伤心等情况真实地层现出来。

4 缺乏心理辅导的基本技术和经验即使对心理健康教育有比较全面的认识,有一定的理论储备,但未掌握专门的心理辅导技术,诸如倾听、谈话、沟通、共感等技术,缺乏团体辅导的操作技能,也不可能上好心理辅导课。

此外,教师经验的欠缺也是影响辅导效果的重要因素。

5 原有认知行为模式影响心理辅导课的质量目前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主要是班主任、辅导员、政治或生物等教师。

这些教师在心理辅导课上,不可避免地以固有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方式操作课程。

正如前文所举列,带有很明显的学科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