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简介
中国文学名著及作者简介
的学生。周赧王三十五年(前280年)生于新郑(今 河南省新郑市),卒于秦王嬴政十四年(前233年) 。是战国末期韩国国君之子,中国古代著名的 思想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作为客居秦国 的法家代表人物,备受嬴政赏识,但遭到李斯 等人的嫉妒,最终被下狱毒死。他被誉为得老 子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一人为庄周)。
兰辞》并称“乐府双璧”。
。
盐 铁 论
是中国西汉桓宽根据汉昭帝时所召开的盐铁会议 记录“推衍”整理而成的一部著作。书中记述了当时 对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 的一场大辩论。该书共分六十篇,标有题目,内 容是前后相连的。
桓宽,西汉后期散文家。字次公。汝南(今河南 上蔡西南)人。生卒年不详。汉宣帝时被举为 郎,后任庐江太守丞。著有《盐铁论》十卷六 十篇。
。为当时纵横家〔即策士〕游说之辞的汇编。 其中所包含的资料,主要出于战国时代,包括 策士的著作和史臣的记载,汇集成书,当在秦 统一以后。原来的书名不确定,西汉刘向考订 整理后,定名为《战国策》。
的著作之一。
礼 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 记 著作之一。该书编定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 【战国】 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的故事小说 干宝(?~336年),字令升,祖籍河南新蔡。
搜 集,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多篇,开创了 初为著作郎,以平杜弢功,封关内侯,是一个
神
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其中大部分故事,在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集我国
有神论者,他在《自序》中称,“及其著述,亦 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后迁至梅园(今海盐
是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 。孔子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 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 尊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文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史简介.txt (2)先秦时期: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3)两汉时期:辞赋乐府民歌历史散文(4)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等(5)唐代时期:诗(6)宋代时期:词(7)元代时期:曲(8)明清时期:小说2 回复:中国古代文学史简介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1)所谓神话,是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术意味的解释和描叙的集体口头创作。
(2)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A、解释自然现象的: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B、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的: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C、反映社会斗争的:黄帝战蚩尤(3)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3 回复:中国古代文学史简介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2)在先秦,《诗经》统称为《诗》或《诗三百》直到汉武帝时期,儒学者将起奉为经典,才名为《诗经》。
(3)《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形式上以四言为主,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4)《诗经》的名篇有:《硕鼠》、《伐檀》、《关雎》等。
(5)《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
(6)《诗经》名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靡不有初,鲜克有初4 回复:中国古代文学史简介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1)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出身贵族。
他“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政治上主张修明法度,联齐抗秦,遭保守派反对,先后两次被放逐(前——汉北;后——江南洞庭)。
公元前278年夏历5月5日投汨罗江而死.(2)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得伸展抱负的愤懑。
名篇有:《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
(3)《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不朽的浪漫主义杰作,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抒情诗(第一首叙事诗是汉代的《孔雀东南飞》)。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大纲一、课程说明《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四年制本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旨在使学生扩大阅读面,进一步了解各时期重要作家、作品及其流派,了解各时期文学嬗变的基本概况,掌握基本的中国文学史发展线索。
二、课程基本要求联系作品,掌握文学史各个时期,各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发展、演变的情况,宏观地把握文学史发展的规律。
根据文学史的发展各种规律,联系各个时期的文论、诗论、戏曲论、小说论等,适当扩大作品的阅读面,加深对名家名作的理解。
在学完总课程后,能对各段文学史线索作口头、笔头的论述。
学生掌握情况通过作业(五次)和闭卷考试进行测查。
四、大纲内容一、先秦文学(一)概说(二)原始口头文学1 原始诗歌2 神话传说(三)《诗经》1《诗经》的编集、应用和流传 2《诗经》的思想内容3《诗经》的艺术成就 4《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四)《楚辞》1《楚辞》的产生与编集 2 伟大的楚辞作家屈原的生平与思想 3《离骚》 4《九歌》《九章》及其它作品 5 屈原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6 宋玉(五)历史散文1 历史散文的产生和发展 2《左传》 3《国语》 4《战国策》(六)诸子散文1 诸子散文的产生和发展 2《论语》《墨子》与《孟子》 3《庄子》 4《韩非子》(七)先秦寓言1 先秦寓言的产生和发展2 先秦寓言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二、秦汉文学(一)概说(二)汉赋1 赋的起源和特点2 汉赋的发展3 西汉赋作家4 东汉赋作家(三)秦汉散文1 政论散文2 记事散文3 抒情议理散文(四)司马迁与史传文学1 史传文学的产生2 司马迁的生平、思想与著作 3《史记》的思想内容 4《史记》的文学成就 5 班固与《汉书》(五)汉代诗歌1 汉代乐府民歌 2《孔雀东南飞》 3 文人五言诗三、魏晋南北朝文学(一)概说(二)魏晋南北朝诗歌1 建安诗歌2 正始至永嘉诗歌3 南北朝诗歌4 南北朝民歌(三)陶渊明1 陶渊明的生平与思想2 陶渊明作品的思想内容3 陶渊明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对后世的影响(四)魏晋南北朝赋1 魏晋南北朝赋的发展2 魏晋赋作家与代表作品3 南北朝赋作家与代表作品(五)魏晋南北朝散文1 魏晋南北朝散文的发展及其骈俪化倾向2 魏晋散文作家与代表作品3 南北朝散文作家与代表作品(六)魏晋南北朝小说1 魏晋南北朝小说的渊源和发展2 志怪小说3 志人小说(七)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1 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发展的原因 2《典论论文》《文赋》与《诗品》 3《文心雕龙》《昭明文选》四、隋唐五代文学(一)概说(二)隋及初唐诗歌1 隋及初唐诗人 2“四杰”与沈佺期、宋之问 3 陈子昂(三)盛唐诗歌1 孟浩然、王维与山水田园诗派2 高适、岑参和边塞诗派(四)李白1 李白的生平与思想2 李白诗歌的思想内容3 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4 李白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五)杜甫1 杜甫的生平与思想2 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3 杜甫诗歌的艺术成就4 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六)中唐诗歌1 中唐前期诗人2 韩愈、孟郊诗派3 刘禹锡和柳宗元4 李贺(七)白居易与新乐府运动1 新乐府运动2 白居易生平与诗歌理论3 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八)晚唐诗歌1 杜牧2 李商隐3 晚唐其他诗人(九)唐代散文1 唐代古文运动2 韩愈3 柳宗元4 晚唐散文(十)唐代小说1 传奇小说的产生与发展2 传奇小说的代表作品3 传奇小说的艺术成就和影响4 唐代变文(十一)唐五代词1 词的产生与发展2 晚唐词3 五代词五、宋辽金文学(一)概说(二)宋代诗文革新运动1 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起因2 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发展3 宋代诗文革新运动的成就和影响(三)北宋词1 北宋前期词人2 柳永3 北宋中后期词人(四)北宋诗1 宋初诗人2 梅尧臣与苏舜钦3 欧阳修与王安石4 黄庭坚与江西诗派(五)苏轼1 苏轼的生平与思想2 苏轼的词3 苏轼的诗4 苏轼的散文5 苏轼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六)南宋词1 李清照2 南宋前期词人3 南宋中后期词人(七)辛弃疾1 辛弃疾的生平与思想2 辛弃疾词的思想内容3 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八)南宋诗1 陈与义、杨万里、范成大2 四灵派与江湖派诗人3 文天祥与宋末爱国词人(九)陆游1 陆游的生平与思想2 陆游诗歌的思想内容3 陆游诗歌的艺术成就4 陆游的散文(十)宋代散文1 北宋散文2 欧阳修散文3 王安石散文4 南宋散文(十一)宋代“话本”小说1 “说话”的兴起与“话本”2 “话本”的思想内容3 “话本”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十二)辽金文学1 辽金文学概况2 元好问3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六、元代文学(一)概说(二)元代杂剧的发展1 戏曲的渊源与元杂剧的体裁特点2 元杂剧的兴盛与衰微3 元杂剧的题材内容(三)关汉卿1 关汉卿的生平与创作2 《窦娥冤》3 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4 关汉卿的散曲(四)王实甫1 王实甫的生平与创作2 西厢故事的演变3 《西厢记》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五)元代其他杂剧作家作品1 元代前期杂剧作家作品2 元代后期杂剧作家作品(六)南戏1 南戏的兴起与发展2 “荆”“刘”“拜”“杀”3 高明《琵琶记》(七)散曲1 散曲的兴起与发展2 马致远与前期散曲作家3 张可久与后期散曲作家(八)元代诗文1 元代诗歌2 元代散文七、明代文学(一)概说(二)《三国演义》1 《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2 《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3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与影响(三)《水浒传》1 《水浒传》的成书过程与作者2 《水浒传》的思想内容3 《水浒传》的艺术成就与影响(四)《西游记》1 《西游记》的成书过程2 《西游记》的思想内容3 《西游记》的艺术成就与影响(五)《金瓶梅》及其明代其他长篇小说1 《金瓶梅》2 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小说3 神魔小说和世情小说(六)明代短篇小说1 冯梦龙和“三言”2 “二拍”及其他3 文言短篇小说(七)明代戏剧1 明代杂剧2 明代传奇(八)汤显祖1 汤显祖生平思想与创作2 《牡丹亭》(九)明代诗歌1 明初诗歌2 明中叶诗歌3 明末诗歌4 明代的词和散曲5 明代民歌(十)明代散文1 明初散文2 明中叶散文3 明末散文八、清代文学(一)概说(二)《聊斋志异》和清代其他短篇小说1 蒲松龄的生平与创作2 《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3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4 其他短篇小说(三)《儒林外史》和清代其他长篇小说1 吴敬梓的生平与创作 2《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3《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 4 其他长篇小说(四)《红楼梦》1 曹雪芹与《红楼梦》的成书 2《红楼梦》的思想内容3《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4《红楼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五)清代戏曲1 清代戏曲的发展2 李玉与《清忠谱》3 李渔与《风筝误》(六)《长生殿》与《桃花扇》1 洪昇的生平与创作2 《长生殿》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3 孔尚任的生平与创作4 《桃花扇》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七)清代诗词1 清初诗歌2 清中叶诗歌 3清代词(八)清代散文1 清初散文2 桐城派及清中叶散文九、近代文学(一)概说(二)近代诗歌1 近代诗歌的发展2 龚自珍3 魏源及鸦片战争、太平天国时期诗人4 黄遵宪与改良派诗人5 秋瑾与革命派诗人6 柳亚子与南社诗人(三)近代散文1 近代散文的发展2 梁启超与新文体作家(四)近代小说1 近代小说的发展2 李伯元与吴趼人3 《老残游记》及其他五、教材及参考书目《中国文学史》,游国恩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袁世硕陈文新第2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 - 袁世硕陈文新第2版
简介
本文档是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概述,基于袁世硕和陈文新合著的第2版。
文中将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作品以及文学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文学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
在这个时期,古代文学主要以经典文学为主,如《诗经》和《尚书》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多样化的领域,涵盖了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等不同形式。
代表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有许多经典的代表作品。
其中,最著名的包括《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等。
这些作品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学与社会文化
中国古代文学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非常深远。
文学作品是记录
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
通过文学作品,人们可以了解古代社
会的风貌、人文景观和价值观念。
同时,文学也是人们表达思想、
情感和审美追求的重要途径。
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丰富多样的领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留下了许多经典的代表作品。
文学对社会和文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
作用。
通过研究古代文学史,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
和精神内涵。
(800字以上)。
6-1《中国古代文学史》使用教材、参考文献、阅读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史》使用教材、参考文献、阅读书目一、使用教材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四卷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2版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六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6月二、参考文献袁行霈著《中国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原统编教材)人民文学出版社;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委七五规划重点教材)上海古籍出版社;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教委七五规划重点教材)湖南出版社;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李道英选编〈中国古代文学名作三百篇〉(本科生背诵作品)四川人民出版社;三、阅读书目范文澜《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 1978 年版林庚《中国文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 年版罗宗强、陈洪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周先慎《古诗文的艺术世界》北京大学2002年7月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 年版张梦新主编,《中国散文发展史》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张庚,郭汉城著,《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出版社1987年版陆侃如,冯沅君著,《中国诗史》人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陈兰村主编,《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语文出版社1999年版【清】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版夏康达,王晓平著,《二十世纪国外中国文学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乐黛云,陈珏选编,《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王实甫著《西厢记》王季思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汤显祖著《牡丹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孔尚任著《桃花扇》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洪昇著《长生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罗贯中著《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施耐庵著《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吴承恩著《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曹雪芹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吴敬梓著《儒林外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抱瓮老人辑《今古奇观》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阅读书目神话袁珂《中国古代神话》中华书局1960年版。
介绍中国古代诗人的书
介绍中国古代诗人的书
介绍中国古代诗人的书籍有很多,以下是其中一些:
1.《中国古代文学史》:这本书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历程的全面介绍,其中包括古代诗人的简介和作品分析。
2.《全唐诗》:一本收录了唐代所有诗人的诗歌作品的巨著,其中包含了大量诗人的简介和作品赏析。
3.《全宋词》:这本书收录了宋代所有词人的作品,也有相应的简介和作品分析。
4.《古诗人传》:这本书从唐代以前的骚体、风体等早期文学流派入手,系统而全面地介绍了古代中国诗人的生平和诗歌创作,涵盖了从先秦到明清时期的众多诗人。
此外,还有很多介绍中国古代诗人的书籍,如《唐才子传》、《宋才子传》等,这些书籍大多介绍了古代诗人的生平和作品,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和文化史有很大的帮助。
游国恩《中国文学史》笔记考研题及典型题详解(爱国词人辛弃疾)【圣才出品】
第7章爱国词人辛弃疾7.1 复习笔记一、辛弃疾的生平爱国词人辛弃疾和陆游的同时出现,标志着南宋文学爱国主义的主流在诗词创作方面所达到的新的高度。
1.简介字幼安,济南人,自号稼轩。
青年组织起义军抗金,撰《美芹十论》致宋孝宗、《九议》致宰相虞允文,条陈战守之策,显示其卓越政治、军事才能与爱国热忱。
韩侂胄当权时一度复出,寻遭罢免,怀憾而终。
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作品集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
2.词风与形成原因远大政治抱负和与当权投降派的斗争态度使他处于孤危地位,屡受政治打击,复杂矛盾交织于心,形成辛词特有的豪壮而苍凉、雄奇而沉郁的风格。
二、辛词的思想内容:爱国思想与战斗精神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
和苏轼、陆游不同,辛弃疾在文艺创作上是以词作为主要表现形式的。
他的《稼轩词》存词六百多首,不但在数量上超过他前辈和同时的作家,在思想内容与艺术成就上也是丰富多姿、别开生面的。
1.辛词的爱国思想与战斗精神表现在:(1)他对被分裂的北方的怀念和对抗金斗争的赞扬上,如《贺新郎》(起望衣冠神州路)就比较突出的表现了这种思想。
(2)他对南宋苟安局面的强烈反感上;揭露南宋统治集团的腐朽本质。
如《贺新郎》(剩水残山无态度)等。
(3)他对志业、才能上的自负和怀才不遇、有志无成的不平上。
由于志业、才能在南归后一直不能实现和发挥,不能不在词里表现他的愤慨与不平。
登临怀古之作尤擅长,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2.辛弃疾在上饶、铅山隐居时期还写了不少流连诗酒、啸傲溪山,表示与世相忘的作品。
如《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发泄自己对现实不满的牢骚,也流露了逃避现实的倾向。
部分描写农村景物和农民生活的小词,颇能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如[《清平乐·村居》。
三、辛词的艺术成就:剪红刻翠之外,别立一宗(《四库提要》)辛弃疾继承了苏轼豪放的词风及南宋初期爱国词人的战斗传统,进一步扩大了词的题材,几乎达到了无事无意不可以入词的地步。
中国文学史全
❖ 第二段,诗人发挥想象力,进行了大量超现 实的描写。上天入地,涉水登山,来表达自 己的愿望和对理想的执著追求,“路漫漫其 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24页,共267页。
❖ 5、《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 位
❖ 《诗经》是我国文学光辉的起点, 它的出现以及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成 就,是我国文学发达较早的标志, 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极 高的地位。
第25页,共267页。
《楚辞》
楚辞产生的文化 政治背景:
先秦北方
史官文化同南 方巫官文化融 汇、交流的产 物,是春秋以 来楚国形成的 独特地方文化 的结晶。
第22页,共267页。
《关雎》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 参差荇菜,左右 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第23页,共267页。
❖ 总的来看,诗经里的爱情诗,昵而不亵,谑而不 虐,乐而不淫,洋溢着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
❖ 《宾之初筵》具体描写了贵族宴饮的 场面;《鸣鹿》“呦呦鹿鸣,食野之 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通过喜 迎嘉宾,欢天喜地,表现了社会景象 的繁荣太平。
❖ 另外《大雅》中的一些诗篇叙述周族 历史的一些片段,如《公刘》叙述周 的远祖公刘率领部族迁移到幽的经历。
第16页,共267页。
❖ “雅颂”有文献价值和文学价值。 “国风”的大部分和“鲁颂”、 “商颂”的全部则是平王东迁以 后至春秋中叶的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简介及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1-207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总学时/学分:216 / 12开课学期:第三、四、五学期适用对象:汉语言文学专业、文秘与办公自动化专业先修课程:古代汉语、文艺理论、中国通史内容简介:“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的内容,主要是叙述和分析我国先秦至清代鸦片战争前文学发展的历史和代表性的作家、作品,概括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等。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中国古代文学史”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之一。
它通过对各个时期的文学概况的描述及对作家作品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史发展的基本情况,对重要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能够对相关的内容进行独立的分析,并养成记诵一定数量作品的能力。
进一步增进学生对我国优秀文学传统的了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课程内容及要求分三个部分:一、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共18周,72学时)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神话了解神话的产生和记录。
熟悉上古神话的内容,掌握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
了解神话的影响。
第二章《诗经》了解《诗经》概况。
重点掌握《诗经》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
使学生了解《诗经》的影响。
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了解先秦叙事散文的发展概况。
重点掌握《左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熟悉《国语》、《战国策》等先秦叙事散文。
了解先秦叙事散文的影响。
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了解先秦说理散文的发展概况。
重点掌握《孟子》、《庄子》散文的艺术成就。
了解《荀子》、《韩非子》。
了解先秦说理散文的影响。
第五章屈原和楚辞掌握楚辞的概念。
了解楚辞产生的地域和历史背景。
熟悉屈原的生平及其作品。
重点掌握《离骚》等作品的主要内容及艺术特色。
了解屈原及其作品的影响,了解宋玉等楚辞作者和作品。
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一章秦汉散文了解《吕氏春秋》。
熟悉李斯的散文。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复习笔记及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近代前期的小说与戏曲)
第2章近代前期的小说与戏曲2.1 复习笔记一、侠义公案小说1.侠义公案小说的兴起清王朝后期步入封建衰世,统治阶级迫切需要惩人心,整肃纪纲,因而大力宣扬封建的纲常名教,加强文化专制,嘉、道年间成为清代禁毁小说戏曲书刊的高潮时期之一。
另一方面,都市文化繁荣,南北方评话评书、弹词鼓词流行,地方戏勃起,曲艺、戏剧、小说三者互相融合,风靡于市井坊间,促使小说接近民众,同时也滋长了徇世媚俗的倾向。
因此,近代前期小说的发展,承受着文化专制政策与商业媚俗倾向的双重负荷。
2.侠义公案小说的基本趋向侠义小说与公案小说的合流,是这一时期小说中的突出现象。
这既符合民众的心愿,又颇适应鼓吹休明、弘扬圣德的需要。
此类小说回归世俗,表现了鲜明的取容于封建法权、封建伦理的倾向。
主要体现在:(1)从以武犯禁到皈依皇权。
(2)江湖义气被恋主情结所取代。
侠客精神中重然诺、轻生死、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江湖义气趋于淡化,而士为知己者死的思想则趋于强化,发展成为失落自我的恋主情结。
(3)从绝情泯欲到儿女英雄。
开后世武侠兼言情小说风气。
3.侠义公案小说的代表本时期侠义公案小说中较为出色的作品,当推《三侠五义》和《儿女英雄传》。
前者在粗犷的平民气息中,保留了较多的傲兀不群的英风侠概;后者则堪称京味小说的滥觞,在小说史上别开生面。
(1)《三侠五义》①作品简介《三侠五义》是在石玉昆说唱《龙图公案》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长篇章回小说,是侠义与公案合流模式的典型作品。
三侠指南侠展昭、北侠欧阳春、双侠丁兆兰与丁兆蕙兄弟。
五义指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锦毛鼠白玉堂。
②艺术特色a.这是一部“为市井细民写心”的作品,体现了市井细民对于贤明政治的渴望与幻想,具有民间评话的艺术特色。
b.小说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巧妙,大故事中穿插小故事,映带成趣。
c.小说语言体现了评话艺术的魅力,声口宛肖,俚俗中带着朴野、粗犷的平民气息。
d.小说流露出浓重的封建等级观念、奴化意识,恪守封建礼教,对于妇女抱有轻蔑歧视心理,并掺进若干荒诞怪异成分,是其明显的思想局限。
翟理斯的《中国文学史》
子、 先秦诸子、 先秦诗歌以及道家与《 道德经》 。第二章“ 汉朝”述及秦朝“ , 始 皇” 与焚书的历史 , 介绍了汉朝的诗歌、 史传文学与辞书编撰方面的成就, 还
注意到佛教对于 中国文学 的影响 , 并设专节论述。第三章大略对应三 国两 晋
d ei eH s r hns i ui r 等 。翟理斯八 十五岁 寿辰时 , ut nt t io o C i ePc r A t o oh t f y e ta l ) 已
出版的各类 论著多达六十余种 , 中就包括 《 其 中国文学史》 A Hsr o Ci ( io h t f — y
维普资讯
【j外汉 警研 宄】 6 5
Hale Waihona Puke 翟理斯 的《 中国文学史》
◎ 李 倩
翟理斯 ( e et lnGl , 85 13 ) 或译 贾尔斯 , 国著名汉学 H r rAl is 14- 95 , b e e 为英
家、 剑桥大学中文教授。他曾翻译《 庄子》 《 、聊斋志异》 等中国古典文学作 品 亦编著过大量与中国文学、 中国文化相关的著作 , 华英词典》 C i s 如《 ( h ee n
第 四章
第五章 第七章
唐朝 (h ’n yay ( . .0 — 0 ) T e agDns ) A D60 90 T t
宋朝 ( h u gD ns ) A. .90—10 ) T eSn yat ( D 0 y 2 0 明朝 ( h n y at) A D 3 8 6 4 T eMi D ns ( . .16 —14 ) g y
—
E gi i oay 、 古 今姓 氏族 谱 》 A C i s Borp i l i i a ) nlhDc nr) 《 s i t ( hn e i ahc co r 、 e g a D tn y
《中国古代文学史》总绪论部分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总绪论部分知识点第一节:文学史的性质、任务和研究方法一、唯物史观是文学史研究的指南二、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①文学史研究应当考察作家的生平事迹及其创作的社会背景、作品的影响,做到知人论世,但这不能取代对作品的解析、评说。
②历史上创作出传世之作的作者方才有资格进入书写的文学史。
③文学作品与宗教学、哲学、史学著作都是以语言文字为表述工具的精神产品,而且在历史进程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混合胶合、互渗互动的关系。
④文学掌握世界的方式是以象见义,借助想象、幻想,取象造型,表达人生感悟和精神诉求;运用语言文字要讲究修辞及声韵,富有感染力和欣赏性,所以称之为审美文化形态。
三、文学史的任务1、文学史研究和书写的任务,是通过对历史上相继产生的文学作品的解析,展示文学的历史面貌及其成就、特色。
②对文学史的认识,最根本的任务是在于显示本民族文学成就和对世界文学的贡献,弘扬传统的审美精神和文化创造力,为现代文艺创作发现提供历史的资源和精神力量。
③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研究和书写,赋有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建设更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使命。
四、文学史研究的方法是历史和美学的统一1、史学的属性是如实地叙述已经消逝了的社会人事的实际的状况,叙述的基本原则是求真求实,文学史的书写也应当是如此。
2、文学发展演变的情况,诸如文体的兴替,写作范式的变化,语言的变迁,都具有历史的客观性,也是有迹可循、可以表述的。
3、文学史研究方法是历史的和美学的统一。
五、文学史撰述的多样性通史、断代史、文体史、类型史第二节: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演变一、先秦:浑融辉煌的文学源头1、诗的起源:《诗经》2、官方文书:《尚书》3、占卜,卦爻辞:《周易》4、哲理书:《老子》5、史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二、两汉:辞赋蔚兴,传纪文学的成立和诗体的整合1、两汉叙事散文:《史记》2、文赋:《上林赋》《子虚赋》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自觉、批评理论的兴起和文学审美的提升1、曹丕:《典论论文》2、刘勰:《文心雕龙》3、萧统编纂:《文选》4、建安风骨、正始之音;游仙、玄言5、陶渊明开辟田园意境6、谢灵运观照山水之美7、声律和辞藻并重,生成以皇族为中心的宫体诗四、隋唐五代:诗的黄金时代1、李白翻新了古乐府诗,书写不羁豪情2、杜甫缘时事而发,怀忧国之思3、中唐白居易回归风雅美刺,重“歌生民病”,平易通俗。
中国文学史(1)
中国文学史中国文学史,是一部漫长而辉煌的历史,五千年古国盛衰兴亡的风云在其中舒卷;是中华文明最值得自豪的瑰宝。
悠久的中国文学史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应称前时期为“古代”,后时期为“近代”,“古代”为中国文学发生以后不断的发展,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学,而使其传统文学发展到其顶点的时期,就是中国文学最光荣的时期。
“近代”为中国的传统文学受某种势力的压力,失去自己的传统,不能再向上发展,由其顶点日趋下坡的时期。
这是中国文学史上非常分明而极重要的事实。
绪论第一节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一、史家记述:1.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为屈原、贾谊立传,涉及宋玉、唐勒、景差等屈原之后贾谊之前辞赋家,文学发展过程初步描述。
2.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赞》,《史记》前史官之文发展过程追述;3.齐梁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南朝宋以前诗歌发展历程,关于诗歌史比较详细论述。
4.(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始创《文苑传》,将22位文学上有成就的人的传记合在一起,按时代先后排列,提供文学发展线索。
二、目录学著作:1.斑固在刘歆《七略》的基础上撰成《汉书·艺文志》,其《诗赋略论》对诗赋发展有初步的描述。
2.此后,如《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大都继承《汉书·艺文志》传统,在著录书目的同时考辨源流。
(清)幻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可算是这类书中的集大成者。
三、在诗文评方面:1.(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以下20篇论及文体形成过程,《时序》等篇也有关于文学发展论述。
2.(梁)钟嵘的《诗品序》,文学发展详细论述。
3.郑玄《诗谱序》追述诗歌起源,历数周文、武、成王以至懿、夷、厉、幽王时政治变迁与诗歌关系,政治角度对诗歌发展描述。
4.(西晋)挚虞《文章流别论》文体流变角度,论述文学发展。
5.白居易《与元九书》,《诗》、《骚》以来诗歌发展历程作总结。
袁世硕陈文新著: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
袁世硕陈文新著: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
版)
本文档为袁世硕和陈文新合著的《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的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是袁世硕与陈文新合作完成的一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权威著作。
该书的目标是全面而系统地梳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为读者提供一个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视角。
本书以清朝文学家袁世硕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陈文新作为合著者,带入了更多现代研究的观点和理论,使得本书的内容更加全面和深入。
本书分为多个章节,每个章节都以不同的时代为背景,探讨了该时代的文学特点、作品和重要作家。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的特点之一是简明扼要。
袁世硕和陈文新都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专家,他们在本书中力求用简练的语言描述复杂的文学演变过程,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和吸收知识。
另一个特点是避免法律复杂性。
作为法学硕士,袁世硕注重在本书中避免涉及法律复杂性的内容,确保读者能够专注于文学史的研究,而不被法律问题所干扰。
最后,本书强调独立性。
袁世硕和陈文新都是独立思考并独立做出决策的人,他们在本书中力求独立地呈现他们的观点和研究成果,而不依赖他人的帮助。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版是一部权威且简明扼要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著作。
无论是对于专业学者还是对于对中国古代文学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本书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中国文学史资料
中国文学史资料
中国文学史,是一部漫长而辉煌的历史,五千年古国盛衰兴亡的风云在其中舒卷;是中华文明最值得自豪的瑰宝。
悠久的中国文学史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应称前时期为“古代”,后时期为“近代”,“古代”为中国文学发生以后不断的发展,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学,而使其传统文学发展到其顶点的时期,就是中国文学最光荣的时期。
“近代”为中国的传统文学受某种势力的压力,失去自己的传统,不能再向上发展,由其顶点日趋下坡的时期。
这是中国文学史上非常分明而极重要的事实。
中国文学起源于生产劳动。
它的产生一直要追溯至人类生活的最原始阶段。
原始人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由于筋力的张弛和工具动用的配合,自然地发生劳动的呼声。
这种呼声具有一定的规律之后,就产生了节奏。
这种简单的节奏就是音乐,舞蹈的节拍和诗歌韵律的起源。
在远古时代的村落中,每当春天到来,准备开始农耕之际,为了祈求丰盛的收成,要举行祭祀之类的活动。
秋天收获之后,也要举行类似的活动、仪式,从中便产生了歌谣,这些歌谣就成了中国文学的源泉之一。
原始的神话传说和歌谣,在人们口头代代流传,经过漫长的时间,才用文字记下一鳞半爪。
由于时间久远口耳相传导致变异,后世见诸文字记载的原始文学很难说是其原貌。
这些远古歌谣和神
话,我们称之为传说时期的文学。
6-1《中国古代文学史》使用教材、参考文献、阅读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史》使用教材、参考文献、阅读书目一、使用教材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四卷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2版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六册)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2年6月二、参考文献袁行霈著《中国文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游国恩主编《中国文学史》(原统编教材)人民文学出版社;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委七五规划重点教材)上海古籍出版社;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教委七五规划重点教材)湖南出版社;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李道英选编〈中国古代文学名作三百篇〉(本科生背诵作品)四川人民出版社;三、阅读书目范文澜《中国通史》人民出版社 1978 年版林庚《中国文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2 年版罗宗强、陈洪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褚斌杰《中国古代文体概论》(增订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周先慎《古诗文的艺术世界》北京大学2002年7月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3 年版张梦新主编,《中国散文发展史》杭州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
张庚,郭汉城著,《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出版社1987年版陆侃如,冯沅君著,《中国诗史》人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陈兰村主编,《中国传记文学发展史》语文出版社1999年版【清】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版夏康达,王晓平著,《二十世纪国外中国文学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乐黛云,陈珏选编,《北美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名家十年文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王实甫著《西厢记》王季思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汤显祖著《牡丹亭》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孔尚任著《桃花扇》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洪昇著《长生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罗贯中著《三国演义》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施耐庵著《水浒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版吴承恩著《西游记》人民文学出版社1955年版曹雪芹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吴敬梓著《儒林外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版抱瓮老人辑《今古奇观》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阅读书目神话袁珂《中国古代神话》中华书局1960年版。
四川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中国文学史》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四川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中国文学史》考试试卷(A卷)考试范围:《中国文学史》;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院/系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1.楚辞2.明清才子佳人小说3.赋、比、兴4.三言二拍二、填空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烟柳画桥,风帘翠摹,参差十万人家”出自柳永的词作《________》。
2.___________,越鸟巢南枝。
3.___________,秋雨梧桐叶落时。
4.________诗的特点在内容上是以谈论老庄玄理为主,少数兼及佛理的表述,在表达上则是抽象玄虚,淡乎寡昧。
5.周密所写关于南宋杭州社会生活的笔记叫《________》。
三、简答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1.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2.简述《汉书》的文章风格。
四、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1.屈原有哪些作品?代表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鲁迅评价《西游记》:“……又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惚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而玩世不恭之意寓焉。
”(《中国小说史略》)结合作品,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四川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中国文学史》考试试卷(A卷)【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1.“楚辞”既是一种诗体的名称,又是一部总集的名称。
作为诗体名称,楚辞是指战国时候产生在楚地的由屈原吸取楚神巫文化和民间歌谣的特色而创造的一种新诗体,又称“骚体”,它是指以具有楚国地方特色的乐调、语言、名物而创作的诗赋,在形式上与北方诗歌有较明显的区别。
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宏伟繁复的体制、句式的加长和“兮”字的大量运用。
作为总集名称,楚辞是指西汉末年刘向编辑的一部用“楚辞”作书名的辞体诗歌集,收录了屈原《离骚》、《天问》、《九章》、《九歌》及宋玉、景差等楚辞体作家的作品。
蒋勋《中国文学史》目录-wangtao807整理
蒋勋《中国文学史》目录(前面是我整理的目录,【】中是爱书音网站上的目录)01.诗经(上)【01. 詩經】02.诗经(下)【02.初民的歌聲】03.楚辞(上)【03.楚辭】04.楚辞(下)【04.南方的激情】05.汉乐府(一)【05.田陌間的民歌a】06.汉乐府(二)【05.田陌間的民歌b】07.汉乐府(三)【06.漢樂府a】08.汉乐府(四)(残)【06.漢樂府b】09.古诗十九首(上)(残)【07. 古詩十九首】10.古诗十九首(下)【08. 文人的憂思】11.曹操+曹丕(上)【09. 三曹父子】12.曹丕(下)+曹植(上)【10.1 霸權與愛情】13.曹植(中)【10.2 霸權與愛情】14.曹植(下)【10.3 霸權與愛情】15.陶渊明(上)(残)【11.陶淵明】16.陶渊明(下)【12.桃花源的塑造者】17.唐诗【13.初唐盛世】18.春江花月夜(上)【14.1 春江花月夜】19.春江花月夜(下)【14.2 春江花月夜】20.王维(上)【15.王維】21.王维(下)【16.山水诗】22.李白(上)【17.李白】23.李白(中)【18.1 浪漫的貴遊文學】24.李白(下)【18.2 浪漫的貴遊文學】25.杜甫(上)【19. 杜甫】26.杜甫(下)【20.社會的關懷】27.李商隐(上)【21.李商隱】28.李商隐(下)【22.晚唐的靡麗】29.李煜(上)(残)【23.李煜】30.李煜(下)【24.五代詞的變革】31.韩愈(上)【25.1 韓愈】32.韩愈(中)【25.2 韓愈】33.韩愈(下)+柳宗元(残)【26 柳宗元】34.白居易(上)【27.白居易】35.白居易(下)【28.寫實詩與敘事詩】36.唐五代词【29.1 馮憑延巳】37.北宋词(上)【30.1 晏殊】38.北宋词(下)【30.2 陽修、張先】39.苏轼【31.蘇軾_标清】40.柳永【32.柳永】41.南宋词【33.南宋詞的美學】42.宋代文物介绍+秦观【34.1 周邦彥、秦觀】43.周邦彦【34.2 周邦彥、秦觀】44.李清照(上)【35.1 李清照】45.李清照(下)【35.2 李清照】46.辛弃疾【36.1 辛棄疾】47.姜夔【36.2 姜白石】48.元曲【37.元曲的戲劇性】49.关汉卿(上)【38.1 關漢卿】50.关汉卿(下)【38.2 關漢卿】51.元代戏剧(上)【39 水滸傳】52.元代戏剧(中)【40.1 小說與歷史】53.元代戏剧(下)【40.2 小說與歷史】54.晚明文学(上)【43.晚明文學】55.晚明文学(中)【44.1 徐渭、張岱】56.晚明文学(下)【44.2 徐渭、張岱】57.红楼梦(一)【45 紅樓夢(一)】58.红楼梦(二)【46.1. 紅樓夢(二)】59.红楼梦(三)【46.2. 紅樓夢(二)】60.红楼梦(四)+晚清文学【47.晚清文學】61.民国文学(上)【48.1 民国文學】62.民国文学(下)+近现代文学【48.2 民国文學】蒋勋《中国文学史》校记最近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听完了蒋勋老师的《中国文学史》。
选择性必修下册语文目录
选择性必修下册语文目录第一单元《中国文学史》1. 中国古代文化简介2. 周文、孔文统治时代的文化3. 春秋时代文化4. 战国时期文化5. 秦汉时期文化6.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7. 唐宋传统文化8. 道家文化9. 书法文化10. 武术文化11. 射艺文化第二单元《五四新文学运动与中国当代文学》1. 中国五四新文学运动2. 现代诗歌发展及其流派3. 小说发展及其流派4. 戏剧发展及其流派5. 新闻编写和报纸撰写6. 中国现当代文学风格7. 评论文本理论及其实践8. 现当代语言文学9. 现代文学理论第三单元《语文教学与研究法》1. 语文课程理论2. 语文教学目标与原则3. 语文学习和能力培养4. 语文教学理论及方法5. 教学研究法6. 教学评价7. 语文辅导与指导8. 教师发展与管理第四单元《中国古代文学》1.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2. 诗歌及其传统3. 典籍文学及其发展4. 篇章文学及其发展5. 其它文类文学及其发展6. 中国古代文学思想7. 中国古代文学形式第五单元《中国现代文学》1.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2. 新文学思潮3. 民间文学及其发展4. 报刊文学及其发展5. 现当代文学思想6. 现当代文学集7. 中国现当代文学表现形式第六单元《中国外国文学》1. 世界各国文学述评2. 外国古代文学3. 外国文学发展史4. 外国文学体裁及其发展5. 外国文学思想研究6. 中国读者如何认识外国文学。
《中国文学史》课程教学标准
《中国文学史》课程教学标准一课程的性质、目标、教学要求:中国古代文学是对外汉语专业最重要的主干课之一,是一门基础学科、传统学科,是中文专业学生学好其他各门功课的基础。
学好这门课,对于掌握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概况和成就,对于提高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分析评论能力,对于全面提高文学素养,对于将来胜任中学语文教师这一职业,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加强爱国主义思想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
其教学要求具体如下:1、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演变历程。
2、认识各时代文学的基本特征、熟悉各时期重要的文学现象与文学流派。
3、认识各种文体的基本特征及其发展演变规律。
4、熟悉各时期一些重要作家的创作风格及其代表作品。
二教材、参考书的建议:教材:自2003年以来本课程使用的教材是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四卷本。
本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它集中了北大、南大、复旦的众多名师,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以实事求是、守正出新未宗旨,深入描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将中国文学置于广阔的中国文化背景上进行研究与探讨,打破了以往简单堆积作家论作品论的旧模式。
材料翔实,观点新颖,注重文学本位。
在传统中求新变,具有区别于旧教材的开放性和前瞻性。
本书是适于高校中文系的通用教材,亦可供古代文学爱好者、研究者学习。
作品选仍采用朱东润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六册),此套教材选编的作品仍具有很强的典范性。
参考书:游国恩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学史》(四册)虽然文学观念教陈旧,但这套教材所体现出来的思考问题的方法及某些文学观点仍具有很强的启发性,值得借鉴参考。
三课程教学内容纲要:中国古代文学是按照文学发展的进程来与历史朝代相结合进行分期教学的,文学的分期有“三古七段”之说,历史朝代则有九段之分。
本课程从每届的第一学期到第六学期,我们用六个学期的时间,共324学时,完成古代文学课堂教学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 扩展 的愿望 , 她 近年来 散 文 的写作 也 因接续 上 了
一
种 质朴 的现 实情 怀 得 以进 入 一 个 更 为 丰饶 的精
【 5 ] 林
[ 6 】 林
非. 林非论散文[ M】 . 南 昌: 江西高校出版社 , 2 0 0 0: 1 0 0 .
非. 林非论散文【 M】 . 南昌 : 江西高校出版社 , 2 0 0 0: 1 0 9 .
A b s t r a c t :X u Ya n w e n ’ s p r o s e c o l l e c t i o n S i n k a t t h e B o t t o m o f t h e L a k e P a r a d i s e o n 也e s t a t u s o f w o me n i n t e l l e c t u a l s l n
poetry中国文学史简介由方铭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分先秦秦汉卷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卷辽宋夏金元卷明清卷于2013年12月由长春出版社出版该书试图构建一个以中国固有文学观念为指导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体系发掘民族传文学的人文诉求和发展脉络及价值
第 2期
张
鹏
时
群: 生活感言
诗 意 寻 觅
道、 历史 重量 和情感 浓 度共 同构 筑 了许 艳文 散文 的 精 神平 台 。 “ 散文需 要 理智 、 情感 、 胸怀 、 知识 的融 会
n a t u r e ; r e v i e w t h e h i s t o r y s i ua t t i o n o f he t t o u r , ma k i n g Xu Ya n we n ’ s p r o s e e mb o d i e s t h e h i s t o i r c a l me s s i n e s s ,a d d e d t o t h e s e n s e o f v i c i s s i ud t e s ; f e e l i n g s o f p r o f o u n d s e n t i me n t s o f f r i e n d s h i p , h e a l o u r c o n t e mp o r a y r p e o p l e t o i l d u s t h e a r t s c a r .
t we n y・ t i f r s t C e n ur t y l i f e ,e mo t i o n ,s o c i a l t r a n s f o r ma t i o n p e i r o d o f wo r k p l a c e o f i n — d e p t h r e l f e c t i o n a n d a c c u r a t e d e s c i r p t i o n .
R e a d i n g N o t e s o n X u Y a n w e n s | ' S i n k a t t h e B o t t o m o f t h e L a k e fH o e a v e n
Z HA NG P e n g S HI Q u n 2
神世 界 。 她把 面对 广 阔生活舞 台的种种 生命 情状 作 为新 的叙 事增 长点 , 把 耐心 叙说 和感 谢 生活 作为 基
[ 责 任 编辑
余三定 ; 责 任校 对
鲁
涛】
本 的写作 伦理 , 从 而使女 性 知识 分子 的 生活 发 出 自
DA I LY LⅣ I NG A ND POETI C S EE NG
( 1 .S c h o o l o fT e a c h e r ' s Ed u c a t i o n , T a i s h a n Un i v e r s i t y , T a i 。 a n 2 7 1 0 21 , Ch i n a ; 2 . P u b l i c i t y De p a r t me n t , Ta i s h a n Un i v e r s i y, t Ta i ’ a n 2 7 1 0 2 1 , Ch i n a )
艳 文 的散 文是 当代 中国女性 散 文 中重要 的一 维 . 她 的散 文气 质谦 和而 热情 , 她 的语 言 自由而玲 珑 。她
对 自己所 拥 有 的盛 大 而 丰盈 的情 感 阈 限深 怀 升 华
【 2 ] 王兆胜. 论新世纪中国的散文创作[ J ] . 北京 : 文艺争鸣 , 2 0 0 7 , ( 2 ) . [ 3 】 于世英. 散 文 的 历 史感 [ J 】 . 江汉论坛 , 2 0 0 1 , ( 1 ) . [ 4 】 ( 美 国] 马斯洛. 个性与历史[ M】 . 上海 : 上 海译 文 出 版 社 , 1 9 9 7 : 1 3 .
己独 特 的声 音 并被 这 些 真 实 的声 音 所 重 新 建构 起 自己的精 神 内核 与情 感外延 。
参考文献 :
[ 1 】 刘 勰. 文心雕龙・ 情采篇[ M】 . 北京 : 人 民 文学 出 版社 , 1 9 6 2 : 5 3 7 .
贯通 与触 类旁 通 , 如此 , 精 神 的盛 宴才 能丰盛 。 ” 【 6 ] 许
L i s t e n i n g t o t h e w i n d mo n t h Q i n g k u a n g p o e t i c , g i v e s X u Y a n w e n ’ s p r o s e f r o m t h e a n g l e o f e c o l o g y h a r mo n y b e we t e n ma n a n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