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

教学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科学,有人把教学设计看成是连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科学。下面我们来看看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是指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规划的过程。

设计过程具体包括:

1.分析学习需求;

2.确定教学目标;

3.设计解决方法;

4.就解决方法进行实施、反馈、调整方案,再行实施直至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设计要素具体包含:

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等基本要素。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

现代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信息传播学、教育技术学和系统科学方法。

教学设计与写教案的关系:

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提倡教学设计的主要目的:

1.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

3.促进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深化。

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方案必须体现现代教学观;

教学观通常是指教育工作者对一些重大的教育现象、问题或事件的比较稳定的看法,它集中反映了教育工作者的教育价值取向。

当代的教育改革都是以教学观念的变革为先导的,故此,转变教学观念已成为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临的首要问题。

当前必须树立的教学观念有:

1.素质教育观

①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从三个方面七项基本素质构建素质教育培养目标。

三个方面是:身体、心理、文化科学;

七项基本素质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劳动素质交往素质;

七项基本素质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身体素质;

第二层次:心理素质;

第三层次: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审美素质;

第四层次:劳动素质、交往素质。

②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发展个性:

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同的,因此,人的差异性是绝对的。

要求通过有效的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同时,潜能得到发挥,个性得到发展;

③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上要着力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思维活跃、平等和谐、积极参与和探索的教学氛围以及教学情景;

④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生存。

学会学习:主要是要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为终身教育打好基础;

学会生活:主要培养学生独立生活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交往能力和健康生活的能力,为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打好基础;

学生做人:重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爱国情操,做一个遵纪守法、文明有礼的现代公民;

学会生存:重点培养学生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能力。

2.系统方法观

所谓系统方法就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研究对象放在系统形式中加以考察的一种科学方法。即从系统的观点

出发,着重从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整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关系中,考察和处理研究对象,实现整体优化,以求系统获得最大功能的一种科学方法。

教学过程就是一个系统,组成要素有: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

系统方法应用于教学设计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①整体性:

即教学的各个要素、各个环节是互相关联、互相作用,缺一不可的。因此,要求教学系统中的各个组成要素必须匹配、相容,且达到最优组合,使产生最大功能的“整体效应”,这样,才能使教学系统达到最佳的预期目标。

因此,教学设计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分析系统各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协调要素之间的联系和组合,使系统功能得到最佳发挥。故此,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将系统各要素按照它们的内在联系的规律,加以配置、组合的过程。

②有序性:

教学系统有序性是指教学要结合学科内容的逻辑结构和学生身心发展情况,有次序,有步骤进行,以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系统的有序性,不仅包括知识教学要按照学科知识的逻辑顺序,而且包括能力、情意教学也要有一定的顺序和层次;这不仅表现在教师的教的活动上而且也表现在学生本

身的学习中,不仅要贯穿课堂教学之中,也要贯穿于其它教学活动之中,即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③最优化:

最优化系指系统整体功能最优,而不是系统的要素“样样都好”。

最优化强调在正确的方向指引下,设计合理的投入,获得最大可能的产出的工作方案。

最优化的实现,还要依赖于不断完善的改进工作来达到。

3.教育效能观

教育产出

教育效率

教育投入

要求合理的投入,最大的产出。

1.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

教学的基本任务首先是帮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和技能,并把凝聚于知识中的智力因素转化为个体的能力和智力,把蕴含于知识中的思想、道德、观念转化为个体的观念和心理品质,逐步完成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的教育、教养和发展的任务。

2.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为主客体过程的辩证统一。

一种是杜威的“学生中心论”,强调学习过程学生内因

的作用,忽视外因的作用;

一种是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论”,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的绝对支配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认知的主体;而教师则既是教学的主体,也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和评价者。

当前,应当注意屏弃“注入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以及“唯师至上”、“重教轻学”、“重灌输轻启智”的教学理念。

正确的做法是:既注重教师教的设计,也注重学生学的设计。

3.教学过程是学生全身心参与的认识活动和意向活动的统一;

心理学认为:人的全部心理活动由两大部分构成,一部分是意向活动,另一部分是认识活动。

人的认识活动的心理特点称为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记忆力、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

人的意向活动的心理特点称为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情感、动机、意志、兴趣、爱好;非智力因素构成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条件。

有学者研究证明:①非智力因素与学生学业成绩呈正相关;②越是低年级,相关系数越大;③智力水平中,下等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