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开展“公民教育实践”的必要性

合集下载

浅析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浅析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浅析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作者:刘学松来源:《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4年第08期一、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必要性2012年4月至6月,我校通过知识测试、个别访谈、集体座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本校学生的权利责任意识、道德信仰意识等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了解和分析。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现代中学生具有一定的公民意识,表现在对国家历史、国情常识有一定了解,比较关注社会发展,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民主意识等。

同时,中学生在现代公民意识方面还存在较大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光说不做,说到做不到。

中学生对公民意识的认识更多停留在书本上和口头上,没有真正内化为个人意识,更不能在实际生活中体现出应有的公民素质。

一个人道德知识不论有多么渊博,若无切身体验或情感的介入,就不会有任何行动;或者一个人光有善意,却无坚决执行善意的性格力量,那也只不过是一种伪善;即使有道德知识和道德情感,不付诸行动,依然构成不了一种美德。

2.生活圈子小,缺少责任感。

现代公民意识强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良好的公民意识也必须包括正确的权利与义务意识。

中学生生活与学习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这个小天地中,对社会的关注不多,不太关心政府解决社会问题的相关政策,更缺少对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等知识的了解,因而他们对社会缺乏责任心,做事情缺乏主动性。

3.价值观模糊,缺少现代公民意识。

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使得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明显增强。

社会上出现的观望、自保、冷漠等现象,对中学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以致他们中的不少人价值观模糊、缺乏现代公民意识。

为此,我们必须加强“自主、公心、宽容、理解、同情、正义、责任、参与、奉献”等风尚教育。

二、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可行性1.组织安排的可行性。

因为所有活动主要在学校与班级范围内展开,所以非常便于采用发放调查问卷、访谈、案例教学的方式进行。

研究小组可与学校德育处、团委联系,组织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性社会实践活动,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与热情。

青少年的公民教育培养良好公民

青少年的公民教育培养良好公民

青少年的公民教育培养良好公民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青少年公民教育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青少年具备良好的公民素养,使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思考能力、有社会参与意识的良好公民。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的公民教育以及如何培养良好公民。

一、公民教育的重要性良好的公民教育对于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

首先,公民教育可以提高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教育,他们将学会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去。

其次,公民教育能够培养青少年的思考能力。

他们将学习如何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并形成独立、理性的思维方式。

最后,公民教育有助于激发青少年的社会参与意识。

他们将主动参加社会活动,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并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二、青少年公民教育的途径青少年公民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

首先,学校教育是重要的渠道。

学校可以在课程中加入公民教育的内容,例如开设公民课程、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

其次,家庭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家长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通过家庭活动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

此外,社会组织和媒体也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社会组织可以组织各类公益活动,为青少年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媒体可以借助各种平台传播正能量,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三、培养青少年良好公民的措施培养青少年成为良好公民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

首先,加强公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公民教育的重要推动力量,需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

其次,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学校应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正直、勇敢、宽容等品质。

再次,加大社会实践的力度。

学校和社会组织可以共同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此外,加强家校合作也是关键。

家长和学校应加强沟通,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形成合力。

四、面临的挑战与建议在培养青少年良好公民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社会价值观的多样性使公民教育面临困难。

每个家庭、每个地区的价值观差异较大,如何统一教育目标需要克服的问题。

加强学生的公民教育

加强学生的公民教育

加强学生的公民教育在当今社会,培养学生的公民素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公民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法治观念和公民意识,使他们成为积极参与社会和国家事务的公民。

本文将重点探讨加强学生公民教育的必要性和方法。

一、加强学校公民教育的必要性1.1 培养社会责任感加强学生的公民教育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公民是社会的一员,有义务为社会作出贡献。

通过公民教育,学生将学习并认识到自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从而主动参与公益活动,关心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1.2 培养法治观念公民教育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石,学生应当了解和遵守法律法规。

通过公民教育,学生将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和作用,培养遵纪守法的品质,从而为构建法治社会做出贡献。

1.3 培养公民意识公民教育还旨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一个公民对社会和国家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体现。

通过公民教育,学生将了解国家历史、文化、宪法等方面的知识,增强他们作为公民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更好地融入社会。

二、加强学校公民教育的方法2.1 课堂教育课堂教育是加强学生公民教育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公民教育课程或将公民教育融入各个学科的教学中,让学生学习到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教师应当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想观念。

2.2 社区实践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社区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问题,并通过参与社区建设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社区实践可以是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也可以是定期参与社区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将更好地理解社会和国家的运作。

2.3 个案讨论学校还可以通过个案讨论的方式加强学生公民教育。

选取一些具有社会问题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思考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通过个案讨论,学生将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关心社会问题的意识。

三、总结加强学生的公民教育对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法治观念和公民意识的公民至关重要。

新学期的公民教育思考

新学期的公民教育思考

新学期的公民教育思考随着新学期的开始,公民教育再次引起了教育界和家长们的重视。

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责任感至关重要。

在此,本文将从理解和实践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家庭和学校角色的分工,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理解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公民教育是培养学生成为有思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的过程。

它涉及到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社会意识和责任感等多个方面。

公民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国家和社会的一员,拥有权利和义务。

通过公民教育,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并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贡献。

二、家庭和学校角色的分工家庭和学校都扮演着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角色。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世界的地方,父母在家庭环境中应该树立榜样,教导孩子遵守道德规范和社会规则,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精神。

家庭可以通过组织亲子活动、生活中的点滴示范和教育等方式提升孩子的公民意识。

学校作为学生第二个重要社交环境,在公民教育方面有着更广泛的影响力。

学校应该倡导普及公民法治知识,开展各类公民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通过模拟法庭、社区服务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学校还可以通过特色课程设置、社团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公民教育的兴趣,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是公民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

以下是一些方法和建议,可帮助学校和家庭共同实现这一目标。

首先,学校和家庭可以通过学习公民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国家和社会的运作机制,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通过教育课程,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培养他们对公共利益的关注和尊重。

其次,学校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开展社会实践课程,让学生亲身感受公民责任的重要性。

通过参与社区服务,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社会参与意识,增强公民责任感。

此外,学校和家庭也可以通过开展学生自治组织和意见表达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和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公民教育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公民教育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公民教育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培养学生的公民教育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项重要任务。

公民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和参与意识,使他们成为有良好道德素养和社会行为规范的公民。

本文将探讨培养学生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方法和措施。

一、1.1 提高社会参与意识公民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共利益意识。

通过学习社会科学和参与社区服务等活动,学生能够了解社会问题,关心社会发展,主动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作出贡献。

这样的学生更加关注公共事务,愿意参与社会事务,积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1.2 培养文明礼仪与社会规范意识公民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明礼仪意识和社会行为规范。

学生通过学习公民道德和社会规范,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和行为准则,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这些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将指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使他们做到尊重他人、遵守法纪、守礼参俗。

1.3 培养民主价值观和法治意识公民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民主价值观和法治意识。

学生通过学习民主理念和法律法规,了解和尊重国家法律,了解和参与民主选举和决策过程,培养民主意识和法治观念。

这样的学生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权利,参与社会事务,推动社会的民主化和法治化进程。

二、培养学生公民教育的方法和措施2.1 整合课堂教育与社会实践学校应该将公民教育融入到课堂教育中。

通过开设公民教育相关课程,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公民教育的理论知识。

同时,学校也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例如社区服务、义工活动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问题和社会需求,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2 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学校应该注重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中成长。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类主题讲座、文化活动和志愿者服务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同时,学校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和行为规范引导,培养他们的文明礼仪与社会规范意识。

推进中学公民教育的意义与重要性

推进中学公民教育的意义与重要性

推进中学公民教育的意义与重要性引言在当今社会,公民素质的培养越发凸显出其重要性。

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中学生的公民教育显得尤为关键。

推进中学公民教育既是培养合格公民的需要,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助力。

本文将探讨推进中学公民教育的意义与重要性。

第一部分公民教育塑造兼容并包的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是中学公民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

推进中学公民教育的意义在于通过培养公民意识,让学生明白作为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公民意识应强调公共利益和集体主义,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情怀。

一个具备公民意识的中学生将在行为选择中更加注重社会道德、忍受与助人为乐等公民品质。

第二部分公民教育引导健康的社会参与推进中学公民教育的意义还在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通过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学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社会问题和需求,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和贡献社会的能力。

公民教育应该教会学生认识到个体努力与社会进步的有机联系,激发他们勇敢追求社会进步的动力。

第三部分公民教育强化法治意识法治是社会稳定和公正的基石,推进中学公民教育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通过了解法律和学习法治道德,学生将明白法律的作用和约束,并形成对不公正行为的抵制能力。

培养法治意识有助于树立学生的法律意识、规则意识和责任意识,从而提高他们遵纪守法、依法行动的自觉性。

第四部分公民教育培养全球视野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推进中学公民教育的意义也体现在培养学生全球视野。

公民教育应该帮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族群、文化和国家的差异和共同点,并理解全球问题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通过全球教育,学生将更好地把握时事动态,培养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提高他们作为世界公民的竞争力。

第五部分公民教育推动社会进步推进中学公民教育的意义最终体现在社会进步的推动上。

通过培养具备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和企业家精神的中学生,社会将迎来更加和谐、稳定和富裕的未来。

中学公民教育不仅帮助学生确立人生目标,还为他们提供了实现目标所需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七年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

七年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

七年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对于七年级学生的重要性公民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积极的公民意识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接受公民道德教育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公民道德教育在七年级学生中的意义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法。

首先,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的道德观念正在构建和形成。

通过公民道德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其独立自主、积极向上的品质,使他们成为具有责任感和爱心的公民。

其次,公民道德教育可以促进七年级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学习国家法律法规、社会公德、人际关系等内容,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遵守法律、尊重他人,培养自律、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另外,公民道德教育还可以帮助七年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合作他人,培养爱心和同理心,形成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集体氛围。

为了有效地进行公民道德教育,学校可以采取多种方法。

首先,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德育讲座、学习社会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深化对社会的认识,增强责任感。

其次,学校可以建立相关制度和规则,明确学生行为规范,规范学校管理,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公益活动,促进学生实践锻炼和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公民道德教育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有效的教育和培养,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法治观念,提高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团队意识,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校和家庭应共同努力,重视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成就奠定坚实基础。

中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与实践方法

中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与实践方法

中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与实践方法引言:公民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有良好道德品质的公民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探讨中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实践方法,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中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重要性1.1 培养公民意识中学生公民素质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使其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学习公民权利和义务、法律法规等知识,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为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2 培养社会责任感公民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参与社区服务、志愿活动等实践,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社会的需求,增强对他人的关爱和帮助意识,从而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

1.3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公民素质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通过道德教育,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诚实守信、友善宽容等良好品质,为未来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中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实践方法2.1 课堂教学的创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案例分析、讨论等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例如,在历史课堂上,可以通过讲解历史事件的背后的公民意识和责任,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2.2 社区服务与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与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公民素质的有效途径。

学校可以与社区合作,开展义工活动、环保行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的需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3 课外教育的拓展除了课堂教学,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课外教育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公民素质教育。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法庭、博物馆等,让学生了解法律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2.4 校园文化建设学校的文化建设对学生公民素质教育起着重要作用。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主题班会、文化节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公民意识。

同时,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让学生参与学校的管理与决策,培养他们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

公民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与实施策略

公民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与实施策略

公民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与实施策略引言公民教育是培养学生成为有责任感、有道德观念和社会意识的公民的重要环节。

在中学阶段,公民教育的实施尤为关键,因为这是学生性格塑造和价值观建立的关键时期。

本文将探讨公民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实施策略。

一、公民教育的重要性1. 培养公民责任感公民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公民责任感。

通过教育,学生将了解到他们作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并明白自己对社会的责任。

这种责任感将使他们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中。

2. 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公民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学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正在形成。

通过公民教育,学生将学会尊重他人、关心弱势群体,并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

3. 培养社会意识公民教育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学生将了解到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学会关注社会问题,并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这种社会意识将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二、公民教育的实施策略1.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公民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讲授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并进行讨论和辩论。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社区、博物馆等地,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问题,增强他们的社会意识。

2. 社区参与社区参与是公民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学校可以与社区合作,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活动,如环境保护、老年人关怀等。

通过实际行动,学生将学会关心他人,并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3. 学校活动学校活动是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途径。

学校可以组织各类活动,如模拟选举、辩论赛等,让学生亲身参与并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

此外,学校还可以开展公民教育主题的讲座和研讨会,加强学生对公民教育的认识。

4. 个案教育个案教育是培养学生责任感和道德观念的有效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真实的个案,让学生了解到不同行为的后果,并引导他们思考正确的行为方式。

义务教育的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义务教育的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义务教育的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在现代社会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是义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公民意识是指个体对国家、社会和人类整体利益的认同和责任感。

通过教育,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公民品质,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本文将探讨义务教育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方法和实施策略。

一、义务教育中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基础教育的核心环节,义务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易受外界影响。

通过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意识。

同时,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还有利于提高社会道德文明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方法1. 课堂教育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和观念转变的重要场所。

在各个学科中,老师可以结合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社会问题,并与公民意识教育相结合。

例如,在语文课堂上,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社会的关注与思考;在科学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探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个体在其中的作用。

通过这些教育方法,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建立起对公民意识的基本认识。

2. 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是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等,让他们亲身感受社会的运作和工作环境。

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保活动等,让他们了解社会问题,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可以增强公民意识、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3. 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是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可以通过开展关于公民意识的主题活动、设立道德课程、组织辩论赛和社团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公民品德和责任感。

三、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实施策略1. 制定科学的教育方针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实施需要制定科学的教育方针。

青少年的公民教育为何重要

青少年的公民教育为何重要

青少年的公民教育为何重要公民教育是指对个体在社会中的角色、责任和权利进行全面培养和教育的过程。

作为社会的一员,青少年在塑造社会未来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青少年的公民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并介绍有效的公民教育策略。

一、青少年是未来社会的希望与主力军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个体观念形成和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

公民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公民观。

通过公民教育,青少年能够增强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培养自我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他们将成为未来社会的决策者、领导者和改变者,他们的公民素质将直接影响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二、青少年公民教育有助于培养社会责任感青少年是社会责任感形成的重要阶段。

在公民教育过程中,他们可以学习到社会责任的概念和意义。

通过参与公民行动项目、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他们能够体验社会问题和困境,学会关心他人、关爱环境,并主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这种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仅使他们成为有担当的公民,也有助于建设和谐、进步的社会。

三、青少年公民教育促进社会参与意识的形成青少年公民教育不仅培养了社会责任感,还能激发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

在学校、社会组织或社区活动中,青少年可以参与辩论、社团活动、选举等实践,了解民主决策和协商的重要性。

通过这些实践经验,他们不仅能够学会合作、解决问题,还能够培养自信、表达能力和领导才能,为未来的社会参与打下基础。

四、青少年公民教育促进社会价值观的形成青少年公民教育还有助于培养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青少年容易受到各种价值观的冲击和干扰。

而通过公民教育,他们可以接触到各种社会问题的多样性,并学会分辨信息的真伪和价值。

同时,教育机构和社会组织也可以通过公民教育活动为青少年提供正确、丰富的社会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五、青少年公民教育培养积极的参与文化公民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传授,更应该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培养。

培养初中生的公民意识公民责任的意义

培养初中生的公民意识公民责任的意义

培养初中生的公民意识公民责任的意义公民意识和公民责任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培养初中生的公民意识公民责任不仅有助于他们的个人成长,而且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培养初中生的公民意识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作为公民,学生应当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应当以社会利益为重,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通过教育,学生们可以了解社会价值的重要性,培养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和经典故事,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判断,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操。

其次,培养初中生的公民责任意识有助于他们关注社会问题和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公民责任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的义务和责任,是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一种行为态度。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帮助学生们了解社会问题,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社区,了解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激发他们关心弱势群体的意识;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如为社区老人提供帮助,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捐赠物资等。

此外,培养初中生的公民意识公民责任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国家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公民的积极参与。

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公民责任,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能够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只有每个公民都有社会责任感,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稳定和繁荣。

因此,培养初中生的公民意识公民责任是实现社会进步的重要一环。

总之,培养初中生的公民意识公民责任对于学生自身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应加强相关的教育和培养,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公民的身份,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只有全体公民都具备公民意识和公民责任感,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美好、更加繁荣。

探索中学生参与公民教育的意义与策略

探索中学生参与公民教育的意义与策略

探索中学生参与公民教育的意义与策略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公民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中坚力量的中学生,他们参与公民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中学生参与公民教育的意义,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第一部分:中学生参与公民教育的意义1.培养公民意识:通过参与公民教育,中学生可以逐渐培养起明白自己的权益和义务的意识,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培养社会参与意识:中学生积极参与公民教育活动可以让他们从被动的学习者转变为积极的社会参与者,了解社会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3.增强思辨和批判能力:公民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和批判能力,在面对复杂的社会问题时,中学生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

第二部分:中学生参与公民教育的策略1.学校课程设置:学校应该将公民教育纳入课程设置,通过教授公民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社会问题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2.社区活动参与: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如义务劳动、环保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3.学生自治组织:建立学生自治组织,如学生会、社团等,让中学生能够自行组织和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培养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举办讲座和研讨会: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公民教育相关的讲座和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和社会组织代表来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观点,激发中学生对公民教育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结论中学生参与公民教育不仅对他们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社会的健康发展和公民素质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学校和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为中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公民教育的机会和平台,让他们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注:以上文本已按照Markdown格式输出,请复制到Markdown编辑器中查看效果。

青少年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

青少年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

青少年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和实施策略青少年阶段是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而公民教育则是培养青少年成为有责任感、良好道德和积极公民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探讨青少年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实施策略。

一、青少年公民教育的重要性青少年公民教育对于培养良好的公民素养、社会责任感以及提升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以下是几个重要原因:1. 培养良好价值观:公民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提供道德标准来引导他们的行为准则。

通过教育,青少年能够认识到自己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并且能够树立起尊重他人、团结友爱、诚实守信等良好的价值观。

2. 提升社会参与能力:通过公民教育,青少年有机会了解社会问题和公共事务,并学习如何参与社会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解决问题。

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社交能力,让他们成为积极参与社会的一员。

3. 培养公民意识:公民教育有助于青少年理解并尊重自己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文化。

他们能够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并学会如何通过合法途径行使自己的权利和履行义务。

这样的培养能够增强他们的公民意识,形成民主的思维方式。

二、实施策略1. 学校教育:学校是公民教育的主要场所之一。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公民教育课程,传授相关知识和价值观,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 社区参与:社区是培养青少年公民意识的重要环境。

组织社区活动、志愿服务项目,鼓励青少年参与其中,并通过互助合作等方式培养他们的公民责任感。

3. 家庭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

家长应该为孩子树立榜样,并对他们进行公民教育。

可以通过家庭讨论、共同参与社区活动等方式加强家庭教育的力度。

4. 媒体教育:媒体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政府和社会应当加强对媒体的监管和引导,确保媒体内容积极健康,能够传递正确的公民价值观。

5. 政府支持:政府应当加大对公民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公民教育在学校、社区和家庭中的普及。

鼓励孩子参与公民教育活动的重要性

鼓励孩子参与公民教育活动的重要性

鼓励孩子参与公民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作为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我们对于培养孩子们的公民意识和参与公民教育活动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

公民教育活动不仅仅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培养未来社会中积极、负责、有参与意识的公民的关键。

本文将围绕鼓励孩子参与公民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展开讨论。

首先,鼓励孩子参与公民教育活动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参与公民教育活动,孩子们能够深入了解社会问题,并从小树立起为他人、为社会做贡献的观念。

比如,他们可以参加社区清洁日,帮助老人购物等实际行动,从而培养起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而这些积极的行为将会帮助他们建立起为他人着想的意识,培养起社会责任感。

其次,参与公民教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社会参与意识。

在活动中,孩子们将与不同背景的人们一起工作和交流,从而学会尊重不同的意见和观点。

这样的经历将使他们逐渐领悟到民主、平等和合作的重要性,并且促使他们成为社会参与的积极分子。

例如,在学校举办的模拟选举活动中,孩子们可以自己参与竞选,倾听同学们的声音,并通过辩论和投票来了解民主选举的基本原则。

此外,参与公民教育活动对于培养孩子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活动中,他们需要思考并讨论当前社会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样的过程,他们将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并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这些能力将帮助他们在面临社会挑战时,能够以开放的心态进行思考,并努力寻找最佳的解决方案。

此外,鼓励孩子参与公民教育活动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在公民教育活动中,孩子们将有机会接触到跨学科的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

他们将了解环境保护、社会公平、人权等议题,从而使他们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这样的经历将有助于构建孩子们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意识,培养他们成为有思想、有情感、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总之,鼓励孩子参与公民教育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孩子们可以培养起社会责任感、社会参与意识、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公民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意义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公民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意义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公民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意义在当今社会,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公民教育与社会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过程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本文将探讨学生参与公民教育与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的培养方法。

公民教育是一种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并履行公民义务的教育。

通过公民教育,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公民意识,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并更好地融入社会。

首先,积极参与公民教育和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和知识面。

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和现象,从而增加他们对社会的了解。

学生们可以亲身体验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了解到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和不平等现象。

这些经历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促使他们更加关注社会问题,并为改变社会不公做出贡献。

另外,积极参与公民教育和社会实践能够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实地考察等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能够了解到自己作为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增强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同时,学生在实践中也能够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

然而,要实现学生积极参与公民教育和社会实践的目标,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教育和社会实践的支持力度,提供相关资源和环境,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开展相关活动。

同时,学校和家庭也有责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学校可以将公民教育纳入课程体系,开设相关的选修课程和社团活动。

家庭可以通过家庭教育培养孩子的社会意识,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实践,提高他们的公民素养。

总之,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公民教育与社会实践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参与公民教育和社会实践,学生能够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青少年公民教育的重要性

青少年公民教育的重要性

青少年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青少年公民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其价值观、道德观和公民意识的塑造对于社会的发展和繁荣至关重要。

本文将通过介绍青少年公民教育的定义、意义和实施方式等方面,阐述青少年公民教育的重要性。

一、青少年公民教育的定义青少年公民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培养和塑造青少年群体的公民意识、公民道德和公民能力的过程。

它旨在提高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道德素养、法治观念和参与意识,使他们成为具备良好公民素质的人才。

二、青少年公民教育的意义1. 培养良好的公民意识青少年公民教育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对于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一员,应该为社会做出贡献。

同时,公民意识的塑造还能够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 培养积极的道德观青少年公民教育注重培养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

通过教育引导,使青少年养成尊重他人、守法纪、诚实守信等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习惯。

3. 培养民主参与意识青少年公民教育旨在让青少年了解和参与社会事务,培养其民主意识和民主参与能力。

通过模拟选举、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使青少年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参与决策,并且尊重他人的意见。

4. 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青少年公民教育还应注重培养青少年的信息素养,使他们能够正确获取、评估和利用信息。

这有助于他们识别和防范错误信息,培养批判性思维,增强自主判断能力。

5.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青少年公民教育的实施有助于培养青少年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社会价值观,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

公民教育不仅可以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还能够预防和减少犯罪、暴力和其他不良行为现象的发生。

三、青少年公民教育的实施方式1. 学校教育学校是青少年公民教育的主要场所之一,因为教育机构有着专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

通过学校教育,可以将公民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中,如语文、历史和政治等课程,开设公民教育专题班会或社团活动等。

2. 家庭教育家庭是青少年公民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在家庭中担负着培养青少年公民意识的重要责任。

学生在基础教育中的公民教育的意义

学生在基础教育中的公民教育的意义

学生在基础教育中的公民教育的意义公民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履行公民责任、提高公共意识、培养公民素养的一种教育。

在基础教育中,公民教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巨大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学生在基础教育中接受公民教育的意义。

一、塑造全面发展的个体公民教育有助于学生在基础教育中全面发展。

公民教育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公民教育,学生将学会如何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明白什么是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

公民教育不仅仅聚焦学术知识的传授,还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让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习惯,从而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个体。

二、培养积极的公民意识公民教育在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非常重要。

积极的公民意识是指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感、对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意愿以及对公民权益和公共利益的重视。

公民意识的培养需要基础教育系统创造条件,例如,课程设置要突出公民教育的内容,学校要注重培养社团和义工活动等,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

只有让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树立起积极的公民意识,他们才能在未来成为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为社会的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学生在基础教育中接受公民教育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公民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培养尊重他人、关爱社会的观念。

通过公民教育的引导,学生能够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培养友善互助的品质,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公民教育还能教育学生遵守法律法规,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从而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和法制稳定。

四、推动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学生在基础教育中接受公民教育的意义还在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

公民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拓展思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关注社会的发展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学生在公民教育的引导下,将会成为具有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为社会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中学生公民教育课程

中学生公民教育课程

中学生公民教育课程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培养中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公民教育作为一门课程,旨在引导中学生认识社会责任、遵守法律法规、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并培养良好的公民品质。

本文将从公民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内容设置和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公民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公民教育是中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重要性:1. 培养公民意识:公民教育课程使中学生了解国家法律、道德规范和社会准则,引导他们自觉行使公民义务,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

2. 塑造正确价值观:公民教育课程通过深入分析社会问题,引导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能够正确对待权利和义务、自我与社会的关系等。

3. 培养社会实践能力:通过公民教育课程,中学生将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提升实践操作技能。

4. 增强法律意识:公民教育课程引导中学生遵守法律法规,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提升法律意识,从小树立法律意识。

二、公民教育课程的内容设置公民教育课程应包含以下内容:1. 国家法律法规:介绍国家的基本法律法规,使中学生了解并遵守国家法律,增强法治观念。

2. 社会公德:培养中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他人,讲究公平、公正、公开的行为准则。

3. 知识产权保护:教育中学生尊重知识产权,遵守著作权法,强调学术诚信和知识尊重。

4. 公益事业参与:鼓励中学生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5. 环境保护意识:培养中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引导他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公民教育课程的实施策略为了有效实施公民教育课程,以下策略可予以采用:1. 多种教育手段相结合:结合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公民教育的形式,提高中学生的参与度。

2. 优秀公民典型的宣传与引导:通过向中学生宣传当代或历史上的优秀公民典型,引导他们学习和模仿,明确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3. 建立与社会机构的合作关系:与政府、非营利组织、社区等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为中学生提供丰富的公民教育资源和实践机会。

主题初一公民教育

主题初一公民教育

主题初一公民教育初一公民教育公民教育是指通过培养学生的基本国家观念、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初一是公民教育的重要起点,正是在这个阶段,学生们开始理解国家的运行机制、了解法律的作用以及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

本文将从初一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实施方法和培养目标三个方面来论述公民教育的重要性。

一、初一公民教育的重要性初一时期是学生进行公民教育的重要阶段。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经历了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开始逐渐独立思考问题,并开始关注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

因此,进行公民教育可以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国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

首先,进行初一公民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国家观念。

通过了解国家的历史和发展,学生们能够了解国家的重要性和自身作为国家公民的责任。

这将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爱国情怀,并激发他们为国家繁荣与发展做出贡献的意愿。

其次,实施初一公民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学生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能够明白法律的作用和法律对社会的保护作用。

这将有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法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并避免违法行为。

最后,进行公民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参与社区服务和志愿者活动,学生们能够感受到自己对社会的影响力,并培养关爱他人、关心社会的主动意识。

这将有助于他们在未来成为积极的社会公民。

二、初一公民教育的实施方法初一公民教育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实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度。

首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进行公民教育。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案例、组织讨论和开展小组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的制度和法律,并学习相关基本知识。

其次,学校可以组织实地考察和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参观法庭、警察局等实地考察,学生们可以更加融入到法律实践中,增加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此外,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公民教育。

通过观看相关教育片、访谈节目等,学生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国家的运行机制和法律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生开展“公民教育实践”的必要性
作者:庄素娟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4年第17期
我校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由思品学科承担,在一个阶段的宣传发动后,大部分学生对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有了总体的了解,这次开展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消息刚提出,学生们反应强烈,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与热情。

一、活动前调查及动员
我曾这样问学生:“同学们,我们都是社会一员,作为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合法公民,我们知道什么是公共问题吗,它对我们每个公民有什么影响吗?”学生们大都只能模糊地认识到:公共问题就是不属于某个人的事,但对于自身的影响,却很难感知到。

接下来,我首先帮助他们认识作为社会合法公民具有的权利和义务,帮助他么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其次,我对公共问题的内涵和影响,再到上述中一些交通不文明现象、垃圾处理、河流污染、道路安全、秸秆焚烧和“城市牛皮癣”等具体事例,逐步分析,逐步引导,使学生感受到了:面对社会公共问题,作为公民,人人相关,人人有责。

近而,让学生也进一步意识到探究本课题、开展本活动研究的意义所在。

此后,他们提出了很多问题,当然有的只是与他们自身相关的“私人问题”,还需要我们指导学生去甄别“私人问题”和“公共政策问题”,最后留下一些社区百姓关注度较高的“公共政策问题”。

二、活动中精彩镜头再现
1.确定选题的一场唇枪舌战
一周的调查与走访,学生们满载而归,迫不及待的将自己寻找的“公共政策问题”展示出来,我们将学生们提出的被选定的几个公共政策问题集中反馈在一张表上,以待大家讨论决定最终要选择的研究课题。

接下来的场景是感动人的,每个成员都争着展示自己的才能,“老师,我认为我的课题很新颖……”,“老师,我认为我的课题很具有代表性,因为……”,每个成员都希望自己所提的问题被确定为研究课题,一场唇枪舌战就这样开始啦,谁都不甘示弱,这可怎么办?商讨一致后决定通过演讲比赛的形式,以少数服从多数为原则展示自己的选题,其他成员和我们指导老师做评委。

最终刘锦芸同学的“公共场所遛宠物对环境和他人人身安全危害”问题以9.8分的成绩率脱颖而出,因此,我们本次研究课题确定为:“公共场所遛宠物对环境和他人人身安全危害”问题的调查研究。

2.分工合作时的你争我抢
我们研究的课题确定后,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组织学生分工与合作,参加本次活动的同学们根据实际需要,自行分成自然小组,小组成员间要相互合作,小组之间也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作。

第一次分组剪辑:明确“我们的问题、现行公共政策检讨、我们自己的方案、行动计划”四个方面的目标,围绕这四个环节搜集材料。

同学们有的带着数码相机或手机、有的带着笔记和笔,走上街头巷尾、大小公园或生活小区,拍摄马路上任意遛宠物妨碍正常的交通(人行道为主)、马路边以及相应的绿化带上宠物留下的尿液、粪便等垃圾、小区内宠物伤人(儿童为主)现象、电梯内宠物不守规矩伤人问题、公交车上宠物占着位置不让座等现象作了详实拍摄和记录;有的同学设计调查表,对我校全体教师和八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公共场所遛宠物及宠物垃圾处理对策”问题的认识;有的则走进图书馆,有的打开电脑,查询各级政府关于“公共场所遛宠物对环境和他人人身安全危害”法律法规,查到了《动物检疫管理办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使得维护公共安全,文明守法饲养宠物有法可依;有的结合指导老师的帮助,采访了连云区人大王彩凤、连云区政协宋其娟、城管局孙亚东、教育局杜成芳和交通管理大队杨波等机关领导,初步了解他们对于“公共场所遛宠物对环境以及他人人身安全危害”问题的看法和对策,等等。

3.听证会上精彩纷呈
10月17日下午3点,东港中学会议室座无虚席,钱太翔、刘亦轩、刘锦芸、秦佳琪、王皓、陈艺璇、张艺泷、林芸竹、杨欣瑜等同学抬着展板,先后走上主席台。

听证会上互动场面精彩纷呈,听证员的提问刁钻,小公民的回答精辟;来自观摩席旁听席的困惑和疑问,学生也能对答如流,妙语连珠。

同时,学生既能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又能另辟溪径,大胆创新。

他们举止彬彬有礼,解说井井有条,赢来阵阵掌声和喝彩。

三、活动后总结与反思
我们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大课堂就这样开展起来,我们的活动得到了家长们的大力支持,受到到校领导的表扬,也得到广大市民的支持与认可。

我们关心的不只是自己的事情,更是社区的,大家公共的问题。

我们活动中提出的方案和策略也得到相关部门领导的采纳,孩子们得知我们的课题活动取得优异的成绩后,学习思品的兴趣和学习上的自信心倍增。

这样的课堂别样精彩,这样的课堂精彩纷呈。

1.活动实践“三维目标”
活动增强学生浓烈团队合作的精神,这种精神感染了我,此项目中每一次活动我都能觉察到每组成员的团队精神,集体归属感都得到增强,此外,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这个大课堂积极走进社区,融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亲近社会并融入社会,在提升作为社会公民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活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如活动中与他人交流能力,收集﹑处理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信息活动展板制作的动手能力,听证会上答辩能力等,都在活动中得以锻炼与提升。

活动让学生对“公民”、“公共政策”等概念有个一进步认识和把握,并且学习掌握了与课题有关的法律法规,提升法律素养;同时对连云区人大、卫生局、教育局和城管局等政府职能机关的工作职责和作风有了一定的了解,拓展课堂内的狭隘的知识面。

2.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在计划这个课题时,我曾疑虑:“公共场所遛宠物对环境及他人人身安全危害”这一课题,学生会感兴趣吗?会关心吗?会投入吗?实践却证明,孩子们的兴趣很浓,所有同学,对项目方案都争相献计献策,对具体事务,都争抢着做,使这次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孩子们对课外实践表现出来的兴趣,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

看来,我平时只是过多的关注于学生的书本知识学习了,所以,在今后的思品德育课上,我要充分把书本理论知识结合生活实例和社会实践,多开展些课外的实践活动,激发对思品学科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3.活动增进生生、师生间情感
在这过程中让我们指导老师更欣慰的一是看到男女生之间相处的和谐,男生主动承担累一点的任务,让我们感受到男子汉身上的绅士分度。

而女同学特有的心细,柔美与谦让也感染了我们,有她们做记录我们很放心。

同时活动中对学生产生了新的评价,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得成功,我还体会到那种作为她们指导老师的自豪与骄傲,孩子们真的长大啦!这次活动对教师也有了新的认识,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做学生的益友,我们需要也能够与学生一起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港中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