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聚落形态、原始宗邑与酋邦社会的整合研究

合集下载

考古学中的聚落形态

考古学中的聚落形态

考古学中的聚落形态当我们沉浸在考古学中宏大的历史长河和神秘的文明密码时,不禁会注意到人类定居点的特殊组织形式——聚落形态。

聚落形态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空间表现,展现了人类如何利用和塑造环境,以及社会结构、文化习俗和经济发展的侧面印记。

本文将带大家深入探讨考古学中的聚落形态,从其概念、研究方法到文明发展的映射,最后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和启示。

一、聚落形态:定义与背景聚落形态是指人类在特定地理环境下,为了满足生产、生活和生态需求而形成的居住区的空间形态。

自古以来,聚落形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不断演变,从早期的原始村落到复杂的城市网络,体现了人类对环境的认知和影响。

作为考古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聚落形态研究旨在从空间和时间的维度上,揭示人类社会的组织结构、文化习俗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演变过程。

通过聚落形态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从而为人类历史的演进提供更全面的视角。

二、聚落形态的研究方法与应用聚落形态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技术、空间分析等。

通过这些技术手段,研究人员可以对遗址进行全面的调查、测量和绘图,进而分析聚落的空间布局、规模、形态等特征。

此外,聚落形态研究还涉及人口统计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揭示聚落与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人类社会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也为文化遗产保护、城市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三、聚落形态与文明发展聚落形态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与文明发展密不可分。

从历史上看,一些重要的聚落形态转变时期,如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等,都伴随着人类社会的重大变革。

这些变革往往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如权力集中、资源分配、社会等级等。

同时,聚落形态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例如,气候变化、自然灾害、资源短缺等条件,可能促使人类改变聚落形态和居住方式,以适应生存环境的变化。

中心聚落_酋邦与中国的前国家形态

中心聚落_酋邦与中国的前国家形态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总第92期)*收稿日期:2009-04-07;本文获宁德师专重点科研课题资助。

国家政治中心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殷商、西周和东周初是中国的“早期国家”时代,也是中国的“准政治中心时代”。

所谓准政治中心就是早期的非严格意义上的国家政治中心。

新近发表的《中国的准政治中心时代述略》一文,概括了这个时代的“准政治中心”在其控御形态上的三大特征,一是控御对象(疆土)的“据点”形态,缺乏关塞设施和边界观念;二是控御主体即都城体系和都城内部格局上的原始性;三是控御方式比之后世而言,硬控力(军队、刑罚、官僚等)较弱,而软控力(血缘、祭祀、盟誓、艺术等)较强。

[1]那么,由此上溯,当中国远古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分化达到一定水平,群落的首领已经掌握一定的权力资源,而国家(包括早期国家)尚未产生,在这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头领及其所在群落对周边群落的控约干预又是何种情形呢?探索这个问题,需要掌握丰富的考古资料和扎实的人类学理论,笔者力所不能及,本文拟从几个相关概念入手,主要借助学界已有成果,略作综述,间或参以已见,疏谬难免,亟盼读者指正。

一、国内学者对城市、酋邦、聚落与早期国家诸概念的理解、使用情况简述1.城市(城邑)何谓城市,中国和西方的理解有比较大的差异。

英国学者戈登·柴尔德(V.Gordon Childe )在《城市革命》一文中提出影响力一度甚为深广的关于“城市”形成的十项指标,其中主要有:(1)城市规模广大,人口也较稠密,苏美尔城市人口据估计在7000-20000之间;印度河流域古代文明的城市人口可能接近20000。

(2)城市人口构成变化,包括不从事农业、畜牧业、渔猎或采集以取得食物(食物生产者除外)的其他阶层――专门化的工匠、运输工人、商人、官吏和僧侣。

(3)直接生产者缴纳赋税,造成城市剩余中心聚落、酋邦与中国的前国家形态林石(《宁德师专学报》编辑部,福建宁德352100)摘要:结合中国丰富的中心聚落考古资料和国外人类学对酋邦的深入研究成果,可以看出龙山时代中心聚落(及原始城邑)内、外部分化都相当发展,“不平等氏族”、“再分配社会”特征很显著,但尚不可能建立官僚队伍和使用合法暴力,尚未进入早期国家阶段,从中心控约的角度说,即是还处于“前政治中心时代”。

红山文化——精选推荐

红山文化——精选推荐

红⼭⽂化红⼭⽂化考古表明六千年前红⼭⽂化先民为蒙古⼈种刘国祥指出,红⼭⽂化⽜河梁遗址集坛、庙、冢于⼀体,是红⼭⽂化晚期规模最⼤的⼀处中⼼祭祀遗址,其社会结构明显分化,等级制度确⽴,农业经济取代狩猎采集经济占据主导地位,⽣产⼒⽔平显著提⾼。

在红⼭⽂化时期科学与艺术成就及其宗教形态的相对⾼等级发展现状⼗分引⼈注⽬,⽂明元素凸显;尤其是红⼭⽂化先⼈对天⽂现象观察的朴素科学认知及其抽象艺术的智慧,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动⼒。

通过对红⼭⽂化的研究,证实⽜河梁遗址坛、庙、冢现象所代表的社会,正处在由前国家时代向国家⽂明时代过度的关键时期,由于国家还没有正式形成,当时的社会管理主要通过祭祀祖先与神灵来运作实现。

由祀到礼,是中华⽂明起源的根本途径。

”他强调,中国古代社会不断整合升华远古以来各民族祭祀礼仪制度,逐渐形成多民族社会中共有的“礼制”融合,从⽽渐进完成中华⽂明多元⼀体的构成。

⽟器是中华⽟⽂化的表现形式之⼀,能够始终贯穿中华⽟⽂化发展过程的⽟材只有岫岩⽟与和⽥⽟。

从5000余年前的红⼭⽂化⽟器到经过汉代到明、清⾄今,岫岩⽟⼀直默默地⽀撑着中华⽟⽂化的脊梁。

”考古发现表明,古⽼的兴隆洼先民开创了岫岩⽟雕之先河。

红⼭先民继承了岫岩⽟雕的光辉传统,⽟雕技术飞跃发展,⽟礼制应运⽽⽣⽟猪龙、⽟⼈、勾云型器等⼀批典型器类成为中华五千年⽂明的象征和重要物质、精神载体。

良渚⽂化当⼀块⿊红⾊的⽯锥清晰呈现在考古学家们⾯前时,周润垦⼏乎可以确定,连同它⼀起出⼟的打磨⽤砾⽯、被称作解⽟砂的⽯英砂,是⼀整套的制⽟⼯具。

⽟器,正是由马家浜⽂化⽽崧泽⽂化、⽽良渚⽂化这⼀脉相承的江南远古⽂明共有的鲜明特征。

⽐整套制⽟⼯具更让⼈惊讶的,则是这处遗址的8座⾼等级⼤墓:位于崧泽⽂化区域的江苏张家港东⼭村遗址,由是成为良渚⽂化的源头。

⾼度发达的良渚⽂化⼀现世,便展现⾼度发达的姿态,⽽作为其源头的崧泽⽂化150多处遗址,往往长度不超过2.6⽶,随葬品通常只有20多件⽇⽤品,显⽰的都是先民的原始⽣活状态,没有阶级分化、社会结构也较简单。

谈聚落形态考古(张光直)

谈聚落形态考古(张光直)

谈聚落形态考古张光直聚落形态(settlement patterns)是美国当代考古学最为常用的一种概念。

美国的考古工作者一般来说是人类学系毕业的,在他们的训练中养成把古代的人类在他们的社群里来研究的习惯,就好象社会人类学者在村落或社区里面来研究当代人类一样。

同时,美国考古学目前对文化生态学(culturl ecology)特别重视,而聚落研究对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提供一个尖锐的焦点。

在另外一方面,也许是因为这一方面的研究太寻常、太普遍了,它很难得到一个普遍接受的定义,甚至在名字上也有种种异称;除了聚落形态以外,这种研究题目还可以叫做“聚落形态式的研究方式”“聚落系统”、“聚落考古”、“空间或位置分析”空间考古“或”人口集团的分布“,等等。

这些名称的含义未必全然相同,有时指基本的理论系统,有时指待研究的现象范畴,有时指特种的方法体系。

“聚落形态“这个名词在考古学上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的,我还不敢说定。

美国民族学家至摩尔根开始便对印第安人橘络居址的研究有很大的兴趣。

在北美西南,尤其对石屋聚落的史前分布有很早的研究历史。

但是,把聚落形态当做一个方法论上的焦点在考古学上的运用则始于安地斯山区研究所在四十年代从事的秘鲁北部海岸的”维鲁河谷研究计划“。

社会人类学与文化生态学大师朱理安。

史都华在聚落形态这个研究方式的使用上有启导的作用,但这方面划时代的一篇研究文章是1953年发表的戈登-魏利的(Gordon R Willly)的〈〈维鲁河谷聚落形态之研究〉〉。

在这书里魏利给聚落形态所下的定义:“人类将他们自己在他们所居住的地面上处理起来的方式。

它包括房屋的安排方式,并且包括其他与社团生活有关的建筑物的性质与处理方式。

这些聚落要反映自然环境,建造者所实用的技术水平,以及这个文化所保持的各种社会交接与控制的制度。

因为聚落形态有一大部分为广泛保有的文化需要所直接形成的,它们提供了考古文化的功能性的解释的一个战略性的出发点。

新时期中国历史学的回顾与思考

新时期中国历史学的回顾与思考
2 如所周知, 恩格斯关于“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 这一经典的论断, 历来为中外学界所认同,
认为这是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然而,国家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在 它形成之前有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或模式,这就是西方 学界所说的“早期国家”问题。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国内开始研究西方的早期国家理论,并从 这一新视角探讨中国文明起源的路径。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新时期中国历史学的回顾与思考
——以中国历史的发展道路研究为线索 ——以中国历史的发展道路研究为线索 卢钟锋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中国历史学发展的新时期。如所周知,建国后至今,中国历史学经历了前三十 年和后三十年两个时期。 前三十年, 中国历史学的最大成就是确立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主 导地位。“文化革命”期间,因受极左思潮的干扰和破坏,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主导地位一度 受到削弱和动摇,中国历史学的发展一度严重受挫。后三十年,中国历史学的最大成就是重新恢 复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主导地位,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中国历 史学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得到全面发展。这不仅表现在打破史学“禁区”,深化重大史学理论问 题研究方面, 也表现在根据中国历史学全面发展的需要进行史学研究的结构性调整, 拓展新的研 究领域、建设新的分支学科、关注新的研究热点方面,还表现在提出新的研究课题,转换新的研 究视角,从理论到方法进行新的探索方面。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持用唯物史观进一 步构建中国历史解释体系、 从社会形态变迁的角度重新探索中国历史的发展道路方面更取得了新 的进展。这是新时期中国历史学发展的基本面。与此同时,新时期中国历史学的发展也出现了与 上述基本面相背离的新倾向,最突出的表现是:在理论“创新”的名义下,竭力鼓吹历史研究的非 社会形态化。

中心聚落、酋邦与中国的前国家形态

中心聚落、酋邦与中国的前国家形态
个结 ” 。这 是 中国城市起 源 上 的一个最 主要 用 现在很 多学 者把 原始城 市作 为探 讨 中国文
( ) 模宏 伟 的公 共 建筑 。 4规 统治 阶级 ) 。
产生 。
() 5 阶级 分 化 ( 侣 、 吏和 军 事 首长 形 成 不是扮 演经济 中心 的角色 ,而 是扮 演政 治 中心 僧 官 ( ) 字发 明 、 学 ( 学 、 6文 科 数 几何 、 文学 等 ) 约瑟 认 为 :无 论 古代 还 是 近 代 的 中 国城 市 , 天 都 ( ) 易发 达 。等 等 。闭 7贸 在 国际上 已少人 使用 ) 。 生提 出五项 指标 : ( ) 土城墙 、 争 、 1夯 战 兵器 ; () 2 宫殿 、 宗庙 与 陵寝 ;
过 程 。殷 商 、 周 和 东 周初 是 中 国的 “ 期 国 西 早
拟从 几个 相关 概 念人 手 , 要 借助 学界 已 有成 主 果, 略作 综 述 , 间或 参 以 已见 , 疏谬 难 免 , 盼 亟 读者指 正 。

家” 时代 , 也是 中国的 “ 政治 中心 时代 ” 准 。所谓
生, 在这 个 相 当 长 的历 史 时 期 里 , 领 及 其所 头
在群 落 对 周 边 群落 的控 约 干 预又 是 何 种 情形
呢?探 索这 个 问题 , 需要 掌握 丰 富 的考古 资料
和扎 实 的人 类 学 理论 , 者 力所 不 能 及 , 文 笔 本
( ) 接 生 产 者 缴 纳 赋 税 , 成 城 市 剩 余 3直 造
尚 不 可能 建立 官僚 队伍 和 使 用合 法 暴 力 , 未进 入 早 期 国 家阶 段 , 中心 控 约 的 角度 说 , 尚 从 即是
还 处 于“ 政 治 中心 时代 ” 前 。

关于聚落考古学研究中的共时性问题

关于聚落考古学研究中的共时性问题

关于聚落考古学研究中的共时性问题一、本文概述我们需要明确文章的研究背景和目的。

聚落考古学作为考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关注的是人类社会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居住形态和社会组织结构。

共时性问题则是指在研究过程中,如何准确理解和解释不同聚落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及其发展变化的同步性问题。

我们要介绍文章的研究方法。

本文将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结合历史学、人类学、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聚落考古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同时,文章还将运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统计学方法,对聚落分布、规模、形态等进行定量研究,以揭示共时性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文章还将对现有的聚落考古研究成果进行回顾和评述,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对共时性问题的忽视或误解,以及对聚落间互动机制的简单化处理等。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剖析,本文旨在提出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推动聚落考古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概述段落应简要介绍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本文将分为若干部分,包括对共时性问题的理论阐述、案例分析、方法论探讨等。

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聚落考古资料的深入研究,本文力图构建一个更为全面、系统的聚落考古学研究框架,为理解人类历史和文化提供新的视角和材料。

本文旨在通过对聚落考古学研究中的共时性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推动该领域的理论和方法创新,为人类历史和社会研究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料和见解。

二、共时性问题的定义与重要性共时性问题在聚落考古学研究中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单个聚落遗址内部各类考古遗存之间的共时性确定,二是不同聚落之间的共时性确定。

前者关注于同一聚落内不同类型遗存(如建筑、墓葬、陶器等)是否同时存在或使用,而后者则关注于不同聚落在时间上的对应关系,即它们是否同时存在或发展。

聚落内部结构与演变研究的基础:了解一个聚落的内部结构和平面布局,关键在于把握各类考古遗存之间的共时性。

只有确定了遗存的共时关系,才能准确还原聚落的生活场景、社会组织和功能分区等方面的信息。

国内有关酋邦的研究评述

国内有关酋邦的研究评述

国内有关酋邦的研究评述作者:李志伟来源:《文物春秋》2021年第05期【关键词】酋邦理论;社会演进;不平等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摘要】酋邦是国外人类学家构建的人类社会演进体系中的一个发展阶段,介于原始平等社会和国家社会之间。

自20世纪80年代酋邦理论被引入国内,至今已有近40年的研究历程,根据研究内容及研究层次,这一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983—1994年,初步引入酋邦理论;1995—2005年,聚焦酋邦的政治特征和成因探讨;2006年至今,侧重酋邦理论的适用性辨析和比较研究。

综合前人关于酋邦理论的见解可知,酋邦是一个由多聚落或多社群组成的、存在等级分化与权力集中现象的政治单位,其最本质的特征是产生了政治不平等现象。

“酋邦”与“聚落群(团)”“古国”等概念的基本内涵相近,且能够较为准确地表述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不平等社会,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在探索国家起源方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为山东大学青年交叉科学创新群体项目“黄淮海地区文明探源的科技支撑与多学科合作研究”(项目编号:2020QNQT018)和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海岱地区史前时期玉器材质及制作工艺研究”(项目编号:21CKGJ04)研究成果在国外人类学家构建的人类社会演进体系中,酋邦作为一个社会发展阶段,指国家出现之前就已存在的不平等社会,是介于原始平等社会和国家社会之间的过渡社会形态。

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奥伯格(K.Oberg)在研究美洲低地的土著居民时最先使用“酋邦”一词,提出“同姓部落、氏族部落、酋邦、国家、城市国家和帝国”的演进序列,开启了酋邦研究的先河[1]。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人类学家塞维斯(E.R.Service)在其著作《原始社会组织》和《国家与文明的演进》中将早期社会的发展历程分为游团、部落、酋邦和国家四个阶段[2,3],认为酋邦处于早期社会向国家过渡的关键阶段(又称“酋邦理论”)[4]15,自此,对酋邦社会的研究逐渐受到国外人类学家的重视。

试论都邑性聚落布局的宇宙观指导理论

试论都邑性聚落布局的宇宙观指导理论

试论都邑性聚落布局的宇宙观指导理论试论都邑性聚落布局的宇宙观指导理论以陶寺遗址为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何驽一、理论依据介说都邑性聚落包括酋邦社会的文化区中心聚落和早期国家社会的都城遗址, 是考古探索一个史前酋邦社会或国家社会的核心。

都邑聚落较之普通聚落有着完备的城墙或壕沟防御系统。

城墙或壕沟所围护的范围内,根据社会的分层、社会的分工、聚落的政治、军事、宗教、经济等职能 , 比较清晰地划分功能区划。

区划的功能由都邑聚落的社会组织结构与聚落的功能与性质所决定, 但是每个功能区的具体坐落的位置,却很可能根据本文化的宇宙观来进行规划。

林奇指出:“在建造人类的权力结构、安定宇宙秩序时, 城市的宗教仪式性及其物质空间形态是主要的手段, 而且这种手段的心理作用大于其物质作用。

这样威严而诱人的空间设计是基于魔法般的理论的。

这个理论认为: 任何一个永久聚落的空间形态都应该是宇宙或神的魔法模式。

这是一个把人类与巨大的自然力量联系起来的手段, 也是一个促使宇宙世界安定与和谐的方式。

人类因此而得到其长居久安的场所,宇宙也得以继续它的和谐运行。

神灵被拥戴、骚动被排除 ,同时,必然地, 人类的权力结构?? 帝王僧侣和贵族?? 被延续下来。

……两个发展最完善的宇宙1模式理论是中国和印度的。

”林奇所谓的“宇宙模式”我们称之为“宇宙观”。

中国古代的宇宙观是关乎天、地、人三者关系在时空框架内发展变化的认知与理论解说。

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认为, 世界是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世界。

运动是标志物质根2本属性的哲学范畴。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

宇宙观的内容可以分为事物本源论、空间论、时间论三大版块。

具体说空间论是古人对四极四维、五方、上下、天文北极、磁北等等观念的把握。

时间论包括四时、年月日、昼夜时刻等。

事物本源论关乎天、地、人的起源、演化、要素、运动变化法则的本体论。

本体论必须建立时间与空间的框架内才能成立, 因为时间与空间是宇宙的基本存在形式。

聚落社会的形成与演变

聚落社会的形成与演变

聚落社会的形成与演变自人类出现以来,社会作为人们生活的载体,一直都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在最初的时期,人们生活在小规模的氏族之中,通过亲属关系和紧密的联系来维持生活。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演化,人类逐渐走上了聚落社会这一阶段。

本文将从聚落社会的定义、形成、演变等方面作一论述。

一、聚落社会的定义聚落社会是指人类在农业文明时期,由于生活需要,形成了以家庭为单位,相互之间生活密切联系的社会现象。

在这一时期,人类开始选择在一定的地理范围内形成聚居区域,并在这些区域中建造起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聚落,如农村、城镇等。

聚落社会的形成是农业文明的必然结果,它不仅代表了人类逐渐走向稳定和集中的生活状态,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

二、聚落社会的形成聚落社会形成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逐步的过程。

首先,是人类慢慢地离开狩猎采集方式,采用种植和畜牧方法获取食物。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长期地稳定地获得养分,也可以增加农产品的产量。

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开始有了定居的想法,过着定居生活。

其次,是人类在定居过程中逐渐发现了相互之间的社会关系。

在这一时期,人类逐渐开发了各种各样的技能,并且开始专门从事手工艺、贸易和其他某些特定职业。

这些交流使得人们之间形成了更加紧密的联系,同时也增加了聚落之间的互动。

最后,是在城市的建设和国家的形成的过程中,聚落社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这一时期,人类逐渐开始生产和使用货币,并发展了今天我们所熟知的文化和法律体系。

三、聚落社会的演变在聚落社会的演变过程中,它经历了很多变化。

随着经济、文化、技术的进步,人们产生了更多的需求。

人们需要更多的资源,需要更多的土地,于是乎,人类逐渐开拓了新的地域,建造起了更有规模和分工的城市,这时聚落社会已经逐渐进入到了城市化阶段。

城市化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带来了很多便利,正是城市的存在,使得各种职业交流得以更为频繁。

但城市化过程中,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如资源的竞争、利益的纷争、政治的不稳定等。

2014年先秦史研究综述

2014年先秦史研究综述

二 里 头 文化 是 中 国 早 期 国 家 形 成 中


个 重 要节 点

段 天璟

二 里 头 文 化 时期

的中 国》


将二 里头 文 化 定 位 于 夏 王 朝 后期 的 考古 学 文 化



二里 头 《 从齐 家 到

夏文 化探 索 》


学术 月 刊 》 第





认定 新 砦 遗 址 的 羊 被 先 民 畜 养 的 主 要



是 提 供羊 毛 等 次级 产 品
而非 提供 肉 类 资 源


史事考 订
中 原文 化

宁镇 疆



历史 记忆 的 传 承再说 涉 禹 三器 所述 大 禹 史事 的 可 靠性 》


研究 》 第 平安
区域性聚


中 国 史研 究 动 态

20


年第


落中心

次 区域 性 中 心

普 通 聚 落 多 层 级 的 社 会 结 构 和 组织


袁广阔


朱 光华




于 二 里 头 文化 城址 的 几 点 认识 》

江 汉 考古 》 第 6 期


从 都城选 址理 念

年度 综 述

评论

2 01 4

裴安平:聚落群聚形态是复原与研究血缘社会的必由之路

裴安平:聚落群聚形态是复原与研究血缘社会的必由之路

裴安平:聚落群聚形态是复原与研究血缘社会的必由之路关键词:史前、血缘社会、聚落、聚落群聚形态摘要:根据考古发现,本文论述了中国聚落群聚形态的特点与演变,及其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

与此同时,也指出了国内外目前流行的“区域聚落形态”、“酋邦”、“四级聚落等级国家论”等理论与方法的错误与缺陷。

2014年,作者专著《中国史前聚落群聚形态研究》出版了;2019年,《中国的家庭、私有制、文明、国家和城市起源》出版了。

这二本书不仅在国内外第一次提出了聚落群聚形态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第一次在聚落群聚形态的平台上从事了有关起源问题的研究,更重要的是还在国内外第一次证明了利用聚落群聚形态复原血缘社会研究血缘社会是可行的,并为复原血缘社会研究血缘社会提供了一种新的理念与视角。

一、中国聚落群聚形态的特点与历史演变就人类的组织发展史而言,人类先后经历了二大阶段。

第一阶段,是血缘社会,人类的组织以血缘为纽带;第二阶段,是地缘社会,以一定地区的自然环境、语言和生活习俗为纽带。

已有的研究表明,人类早期之所以会需要并形成群聚现象,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人的自然属性使然。

考古发现,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始,人类的居住遗址就存在明显的群聚现象,河北阳原泥河湾盆地就是如此,在桑干河的南岸东西约2公里南北约1公里的范围内就聚集了12个遗址,其中有9个明显相聚为4群,群内成员之间的距离都不超过400米①(图1,1)。

另外,飞梁与东谷坨二个相距仅数百米的遗址,不仅时代接近约210万年,而且发掘表明还拥有时代与特点相同的文化层②。

这说明群聚现象完全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自然现象,是人的自然属性使然。

第二,人的社会属性使然。

由于群体内所有的人都是同血缘的亲戚,虽然后来分家了,但相互之间还是亲戚,原本的婚姻关系依然存在。

正因此,自有人类以来就有同血缘的“族外婚”,即部落内氏族与氏族之间的婚姻。

由于方便婚姻的需要,所以也要求各自居住遗址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远。

从聚落中心到良渚酋邦

从聚落中心到良渚酋邦

从聚落中心到良渚酋邦
戴尔俭
【期刊名称】《东南文化》
【年(卷),期】1997(000)003
【摘要】良渚文化的聚落群具有明显的规模和结构上的差异;其墓葬亦表现出不同的等级关系;良渚文化的上层人物已拥有祭祀、财富、军事等方面的特权。

结合现有民族学材料的对比和分析,可以看出良渚文化已超越了部落联盟阶段而与酋邦制社会比较契合。

【总页数】7页(P43-49)
【作者】戴尔俭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928.6
【相关文献】
1.中心聚落、酋邦与中国的前国家形态 [J], 林石
2.考古学与民族学视野中的酋邦 [J], 蒂莫西·厄尔;沈辛成;陈淳
3.中心聚落形态、原始宗邑与酋邦社会的整合研究 [J], 王震中
4.良渚聚落环境的溯源与营建智慧 [J], 吴晓华; 严少君; 林功寒; 彭重华
5.良渚古城遗址区民生差异化发展现状与振兴策略研究——基于三个典型边缘聚落的比较与分析 [J], 张志豪;马锡栋;郭少卿;都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现状与思考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文章作者:王震中一、文明起源研究既是理论问题亦是考古学的实践问题重建过去是历史学者的任务,但在今天看来,重建上古社会的历史就不仅仅是历史学家所能完成的。

它至少需要与考古学、人类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的结合。

诚然,中国人历来以自己有悠久而连续不断的历史和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而感到自豪,也以有丰富的史书、浩瀚的典籍和发达的史学而举世瞩目。

在传统史学中,中国的历史自三皇五帝开始,一直是清楚的;中国的第一部以纪传体为体裁的通史性的历史巨著《史记》,也是从《五帝本纪》开始的,五帝中的首位是黄帝,后来的人称黄帝为华夏族的人文始祖,也就是说在传统史学中,我们今日称之为“文明”的中国历史的起源至少从黄帝开始是可以讲清楚的。

然而,进入近代以来,在西方科学思想和实证史学的影响下,在“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界、学术界民主科学精神空前高涨的氛围中,儒学和经典的权威受到了极大的怀疑和动摇,以顾颉刚为核心的疑古辨伪学派(亦称为“古史辨”派)应运而兴起,他们以“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为辨伪的理论核心,彻底否定了“三皇”“五帝”的古史体系,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对中国史学界乃至国际汉学界有过广泛的影响。

古史辨派研究的对象,是以儒家经典为基础的传统性的中国古代的史料,对此加以严密的文献辨析,究明其成书年代,淘汰后世的伪作和附加的史料,欲进行古代史研究的基础性作业。

其业绩主要是在文献上证明古籍中的古史传说是如何通过战国、秦汉及其以后的政治学说的影响而发生变形的,所关心的主要是经书本身,注意力主要在于其神话被文献化、被观念化、被变形的过程。

学术是时代的产物,必然也会带有时代的局限性。

说到古史辨派的局限性,日本著名学者贝冢茂树先生曾指出,神话传说,作为时间性的变化系列来考虑,“层累地造成的古史观”和“加上说”[1]的假说都是很有说服力的,但被文献化的神话传说的变化,并不是单纯的时间性的问题,空间性地域性的差异也应考虑进去。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起源与形成

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起源与形成

第一章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起源与形成主要内容:这是中国政治思想是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随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中国政治思想形成了独特的特征和路径依赖。

产生了商周时期以君权至上、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的思想。

春秋以后,学在官府的格局被打破,私家办学之风兴起,百家争鸣周面的出现。

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建立系统的政治思想。

儒家主张德治、礼治和施仁政;墨家主张兼爱、尚贤、尚天;道家主张清虚自守,无为而治;法家则站在专制君主的立场上,主张依法治国,法术势兼用,实行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发展的最为重要的时期,先秦儒家的思想学说对于秦汉以后中国社会大发展和思想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

重点难点:1、中国文明化道路及其对中国政治思想的影响2、商周政治思想特征3、周公礼治民本政治思想4、《易传》的政治思想5、轴心期文明第一节、中国文明化的独特道路及其影响一、历史条件:1、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落后的生产力。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说:“随着野蛮时代的到来,我们到了这样一个阶段,这是两个大陆的自然条件上的差异,就有了意义”。

恩格斯所说的自然条件,主要是指以地理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生活条件。

中国处于亚洲大陆的封闭的地理环境。

不可能有发达的海上交通和海上贸易,因此也就没有发达的商品经济。

因此在中国早期国家形成的文明化过程中,缺少像希腊、罗马以及地中海沿岸国家那样的商品经济因素的影响。

华夏民族生活的中原地区属于黄土高原。

2、经济条件:这样的地理环境难以象西方在荷马时代发现铁矿。

当时气候湿润多雨,需要利用集体的力量集体劳动从事原始农业。

中国人必须靠天吃饭。

3、人口增长与部族合并战争:征服与宗法制度相结合二、演进道路:通过部族合并战争的维新改良的道路。

1、恩格斯指出:“有粗野的儿童,有早熟的儿童。

希腊人是正常的儿童。

”侯外庐指出:“如果用家族、私有和国家作为文明路警的指标。

古典的古代是从家族到私有再到国家。

从聚落中心到良渚酋邦(戴尔俭)

从聚落中心到良渚酋邦(戴尔俭)

排斥于社会之外[8 ] 。”人类学家 E ·R ·塞尔 维斯也有同样描述 ,如提到波利尼亚的塔希 提人 ,其社会分层现象和相应的等级特权 ,他 认为也正是酋邦社会的特征 “ : 等级的再分化
役来建设灌溉工程 、宫殿和庙宇 。” “酋长的职 表现为从顶端到底层的连续不断的各个级别
位是在最大 、最富有的亚氏族中世袭的[6 ] 。”社 ……在一些大区内的最高世系集团的酋长的
祀大权 ,控制了整个部落联合体的财富和劳
但同国家相比 ,酋邦社会的生产力还不
动力 ,以及以劳动力为根基的军事力量 ,其世 够高 ,经济基础还不够雄厚强大 ;还没有明确
袭地位无疑当比部落首领更为坚强和持久 。 的阶级区分 ;社会虽然冲破了单一血缘关系
而另一端处在社会最低层面的 ,则是以某些 的范围 ,但作为社区单位的血缘性的部落本
48
《东南文化》1997 年第 3 期总第 117 期
的英雄祖先 ,操持着以标有神人族徽的玉琮 并的部落或社区的加入而被突破 ,不同血缘
为中心的琮 、璧 、钺和陶质鼎 、豆 、壶等礼器 , 渊源的群体和成员的溶入 ,使社会明显地呈
挟祖神与日神的结合神为号令[5 ] ,垄断了祭 现成份的不同质和群体的非同一性 。
从聚落中心到良渚酋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9
的权力 ———一句话 ,包含了一种神权政治的 原则[9 ] 。”
谢维扬对酋邦社会作了较为全面深入的 论述和介绍 ,对于良渚文化的社会特征 ,也作 了如下的归纳 : (一) 社会的规模超过简单氏 族 、部落社会 ; (二) 社会分化的程度甚于一般 氏族 、部落社会 ; (三) 出现了掌握社会最高权 力的个人 ; (四) 在社会高层权力者之间存在 着金字塔式的等级结构 ; (五) 宗教与世俗权 力的结合 。他还指出 ,其最大特点是社会明显 地不均质 ,因此它同部落间均质的联合 (如部 落联盟) 是不相同的 ;认为这种社会形态实际 上就是酋邦[10 ] 。

[调研报告]二里头遗址论文:二里头遗址 酋邦 早期国家 个人取向 民众需求 人地关系

[调研报告]二里头遗址论文:二里头遗址 酋邦 早期国家 个人取向 民众需求 人地关系

[调研报告]二里头遗址论文:二里头遗址酋邦早期国家个人取向民众需求人地关系二里头遗址论文:二里头早期国家兴衰的聚落考古学研究【中文摘要】二里头遗址是我国中原地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具有都邑性质的聚落遗址,在社会形态方面属于早期国家。

从聚落演变来看,二里头遗址经历了一般聚落—中心聚落—都邑聚落—一般聚落的发展历程。

通过采用聚落考古的方法,分别从宏观、微观角度对各时期的考古学信息进行提取、梳理、分析,探索二里头早期国家的起源、形成、发展和衰落过程,并结合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对其兴衰过程进行分析,将有利于中国早期国家兴衰与人地关系、人际关系相关研究的细化和深入。

在我国,早期国家是残留有一些酋邦特征的特殊社会形态。

其在邦群竞争中孕育,脱胎于酋邦。

如何用聚落考古的方法判断复杂社会的性质是酋邦还是早期国家的依据如下:个体聚落等级和层级;同一区域中聚落之间的关系;最高统治者的号召力;劳力投入的规模;公共建筑物的特殊功能;生产专业化、分配集中化和经济区域化;人口集中化。

判断的核心都是遗址内各遗迹、遗物的社会功能和所属。

从仰韶文化时期至二里岗文化时期,二里头遗址的聚落等级发展历程为:一般聚落—中心聚落—都邑聚落—一般聚落,在二里头文化时期经历了中心聚落—都邑聚落的演变。

用聚落考古的方法结合酋邦和早期国家理论分析二里头文化各时期社会形态的演变可知,...【英文摘要】Erlitou settlement relic is one of the earliest capital settlements in the Central Plains of China found sofar, and was an early state in terms of social form. From the evolution point of view, Erlitou Site went through settlement development process from general settlement—centre settlement—capital settlement—general settlement. It will help in detailed and in-depth research of rise and fall of Chinese early states,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place, an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by abstracting, sort...【关键词】二里头遗址酋邦早期国家个人取向民众需求人地关系【英文关键词】Erlitou Site Chiefdom Early State Personal Requests Collective Requests Human and Places Relationship 【索购全文】联系Q1:138113721 Q2:139938848【目录】二里头早期国家兴衰的聚落考古学研究摘要4-6Abstract6-7绪论10-20一选题解释101 研究的时空范围及内涵102 相关概念的界定10二选题意义10-11三学术史回顾11-171 对二里头宏观聚落形态研究的回顾122 对二里头微观聚落物质的研究12-163 关于二里头遗址的自然环境研究164 对二里头早期国家及其起源、形成、发展和崩溃问题的研究16-17四以往相关问题的局限性和本文的突破点17-18五本文规划18-19六研究思路和方法19-20第一章通过二里头聚落演变考察二里头早期国家起源、形成、发展和崩溃的过程.20-54第一节二里头早期国家的起源24-36一中国早期国家在酋邦中的孕育24-31二宏观的聚落形态的演变与二里头早期国家的起源31-33三微观的聚落物质要素的历时性研究与二里头早期国家起源的探究33-36四小结36第二节二里头早期国家的形成和发展36-48一宏观的聚落形态演变与二里头早期国家形成、发展的过程37-39二从微观研究中探寻二里头早期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39-48三小结48第三节二里头早期国家的衰落48-54一早期国家崩溃的理论与中国考古现实的结合48-49二宏观聚落形态的演变与二里头早期国家衰落、崩溃的关系49三微观世界中的二里头早期国家衰落迹象49-53四小结53-54第二章试论二里头早期国家兴衰的动力与途径54-68第一节系统论在二里头遗址的可行性54第二节二里头早期国家形成的动力和途径54-60第三节二里头早期国家的发展动力和途径60-64第四节二里头早期国家的崩溃原因和途径64-68结语68-72参考文献72-79后记79-80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80。

福建省福州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福建省福州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段期末六校联考历史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命题校:福州市马尾第一中学命题人:审核人: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座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二里头文化的聚落分布,由王都(大邑)、区域性中心聚落(大族邑)、次级中心聚落(小族邑)及众多村落(属邑)组成,形成金字塔式的聚落结构和众星捧月式的聚落空间分布格局。

这种格局本质上反映了A. 早期王权国家的形成B. 家国一体观念的出现C. 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D. 国野分立的城乡之别2.如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A. 铸铁技术的进步B. 商品交易的需要C. 审美观念的不同D. 国家统一的推动3.下表为春秋时期的几则史料。

据此可知,当时史料出处(晋)邵绮夺夷阳五田……执而梏之《左传•成公十七年》(鲁)施氏之宰,有百室之邑《左传•成公十七年》齐懿公之为公子也,与丙歇之父争田《左传•成公十八年》A. 土地私有制得以确立B. 社会呈现转型之势C. 诸侯国之间冲突不断D. 铁犁牛耕技术扩展4.战国时期,法家两大派之一的田齐法家主张“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群臣不用礼仪教训则不祥。

”这反映其思想特点是A. 尚法存礼B. 尊法敬天C. 崇德重法D. 外儒内法5.在西周,诸侯被认为是国王的臣属,有些诸侯国的国君在中央任职,这些诸侯国的一些重要官职也是由天子任命。

据《礼记•王制》记载:“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

”这反映出A. 西周的集权专制得到加强B. 分封制树立了天子独尊地位C. 周王室对地方有一定控制D. 周王对诸侯国实行层层分封6.有学者研究简牍发现,秦代上级机构向下级机构下达的行政文书中通常有“书到相报,不报,追”等字样,郡向属县下发文书时也特别要求“别书相报……”,汉代同类文书则不再额外强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 稿 日期 : 2 0 1 4 — 0 3 — 1 2 基金项 目: 国家社会科 学基金 重大项 目“ 中国 国家起 源研究的理论和 方法” ( 1 2 &Z D1 3 3 ) 、 “ 上 海0 8 5 社会 学学科 内 涵 建 设 科 研 项 目” 阶段 性 成 果 。 作者简介 : 王 震 中, 男, 河南大 学黄河 文明与 可持 续发展研 究 中心 兼职教授 、 博 士 生导师 , 中国社会科 学院历 史 研 究所副所长 、 研 究员( 北京 1 0 0 7 3 2 )  ̄主要 从事先秦 史、 早期文 明史、 史前文化等研 究。
时 展 现 出 自己 的 个 性 特 色 , 为此 , 笔 者 曾 联 系
会 形态 为 主 , 去整 合酋 邦理 论 和社 会 分层 理
论” , 通 过 整 合 可 以达 到 “ 互 补互 益 ” _ 】 "的 效
应 。但 是 , 如 何 把 这 种 整合 体 现 于 具 体 的 研 究
之 中, 又 与学 者 们 的研 究 视 角 与 方 法 密 切 相 关 是 需 要 首 先 解 决 的 问题 。 因此 , 我 们 首 先 梳 理

中原 文化 研 究
2 0 1 4 年第 4 期
申 到史 前 社 会 而 提 出的 一 个 新 概 念 , 或 者 说 原 始 宗 邑 是 中心 聚 落 形 态 在 中 国史 前 社 会 的 具
之君 为之 宗焉 。 ” 因此 , “ 君 之宗 之 ” 说 的 是 君 统与 宗统 的统一 , 也 就 是说 , 在公 刘 时代 , 周
个 性 的概 括 , 以 中国新 石器 时代 的聚 落形 态为 主对酋 邦理论 和 社会 分层 理论 进行 整合 , 这样 的整合 实
际上 也是对 重建 中国上古社 会历史 的一种 尝试。 关键词 : 中心聚 落; 酋邦; 原 始 宗 邑; 整合
中 图分类 号 : K 2 1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2 0 9 5 — 5 6 6 9 ( 2 0 1 4 ) 0 4 — 0 0 0 5 — 1 0

下 中心 聚 落 , 原 始 宗 邑和 酋 邦 这 些 概 念 之 间
的关 系 , 然后通 过对 中心聚落 、 原始宗 邑和酋
邦 社 会 之 间共 性 与 个 性 的分 析 概 括 , 进 行 整 合
方 面 的尝 试 。
我 国商 周 时 期 的 历 史 特 点 把 中 国 史 前 社 会 的 中心 聚 落称 之 为原 始 宗 邑¨ ¨ ' ” ” 1 4 0 - 1 5 4 。 也 就是说 , 原 始 宗 邑 是 笔 者 把 周 代 的宗 邑概 念 引
人 就 出 现 了 最 高 酋 长 与 大 宗 宗 主 合 一 的组 织 结构 。 “ 宗之” 是从 宗法和族 长 的角度 , 统 一 在
宗族 和 宗 主的 旗 帜下 ; “ 君之” 是 从 部 族 和 聚
落 群 的社 会 权 力 的角 度 , 统 一 在 最 高 酋 长 及 其
中心 聚 落 的 周 围 。 这 是 当 时 宗 族 组 织 及 其 权
用搴 邑交换薄 邑。宋公 断然拒 绝 , 杜预注说它
是“ 宗庙所在 ” 地 。可 见 宗 邑 的 标 志 之 一 即宗 庙 所 在 地 。在 春 秋 时 期 , 对 于 有 先 君 宗 庙 之 邑
力 关 系 的 反 映 。有 趣 的是 , 《 诗经 ・ 大雅 ・ 公 刘》 第 四节 文 字 所 描 写 的那 种 盛 大 而 有 秩 序 的
“ 中心聚 落 ” “ 酋邦 ” 和“ 原始宗 邑” 是 笔 者 用 来 描 述 中 国 上 古 时 代 由 原 始 社 会 向 国 家 社 会 过 渡 阶 段 所 使 用 的 三 个 概 念 。 对 于 这 三 个概 念 之 间 的长处 与不 足 , 笔 者 也 曾 进 行 过



宗 邑、 原 始 宗 邑及 其 与 中心 聚 落
Th e Ce n t r a P l l a i n s Cu l t u r e Re s e a r c h
中 心 聚 落 形 态 原 始 宗 邑与 酋 邦 社 会 的整 合 研 究术
王震 中
摘 要 : 原始 宗 邑是把 周代 的 宗 邑概 念 引 申到史 前社 会而提 出的一 个新 概念 , 它是 中心聚 落形 态 在 中 国史前 社会 的具 体 表 现形 式 , 而周 代 宗 邑的原 始形 态 正是 史前 社 会 的 中心聚 落 或人 类 学上 的酋 邦 。 中心 聚 落 、 原始 宗 邑和酋 邦 三者在 外在 特征 和 内在功 能上是 一致 的 , 它们 共 同 的特 征 主要是 神权 政 治或神权 与军权 并 重, 氏族部 落社会 中的不平 等和 以血缘 亲疏作 出身份 和政 治上 的等差 。 中心聚 落 的某 些专 业化 生产则属 于这 一 阶段 的个 性化表 现。通 过对 中心聚 落 、 原始 宗 邑和酋 邦社会 之 间共性 与
体表现形式 。 周 代 的 宗 邑 即宗 庙 所 在 之 邑 。 《 左传 ・ 哀 公 十 四 年 》日 : “ 魑( 桓魅) 先谋公 , 请 以章 易 薄 , 公日: ‘ 不 可。薄 , 宗 邑也 。 ” ’ 杜预注 : “ 宗 庙 所 在。 ” 这 是 说 宋 国 的 桓 魅 先 欲 图谋 宋 公 , 请 求
和 酋 邦 的关 系
些分 析 … ’ ” , 并 提 出“ 以聚落形 态 和社
所谓 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聚落 , 就是在具有 亲缘关系 的聚
落 群 中 出 现 一个 权 力 相 对 集 中 、 有 能 力 统 辖 其 他 聚落 、 集 中 了贵 族 阶层 或 者 高 级 手 工 业 生 产 者 的 聚 落 。这 里 所 说 的 中 心 聚 落 是 从 聚 落 考 古 学 和 人 类 学 的 视 角 提 出 的 一 个 一 般 性 概 念 。 由于 世 界各 民族 的历 史 总 是 具 体 的 , 并 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