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 9.2 液体压强教案

合集下载

《液体压强》教案(精选12篇)

《液体压强》教案(精选12篇)

《液体压强》教案〔精选12篇〕篇1:《液体压强》教案【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知道液体内部和液体对容器底部有压强,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的大小和方向。

2.体验和感悟游泳时身体受到水产生的压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和探究,鼓励学生参与探究并积极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关注周围现象的意识以及亲密联络实际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液体内部有压强以及液体压强的特点,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

【教学难点】猜测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及实验。

【教学用具】装满水的薄塑料袋,液体压强的演示装置、水槽、U形管压强计、水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播放视频:潜水艇,提出问题:问题:“的里雅斯特”号深潜器在探测马里亚纳海沟后出现了什么情况?〔整个外壳直径缩小了〕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液体的压强二、新课教学〔一〕引入探究课题1.出示一个装满水的薄塑料袋。

〔问题:发生了什么现象?〕2.将水倒入上端开口、下端扎有橡皮膜的玻璃圆桶内。

〔问题:发生了什么现象?〕3.将蒙有橡皮膜的容器浸入水中。

〔问题:发生了什么现象?〕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并且向各方向都有压强。

提问:同学已经知道了液体内部存在着压强,那么液体的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二〕猜测:学生考虑:液体的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并根据实验现象提出篇2:《液体压强》教案一、设计意图压强的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因为其概念较为抽象,大局部学生在初二下学习时会感到困难,对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处理的不够好,不会灵敏应用固体压强、液体压强的特点来解决实际问题,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帮助学生建立起压强的知识体系、框架,认清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不同之处,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中采用比照法和归纳法,师生讨论的方法等。

二、复习目的1. 正确理解压强,区分固体压强与液体压强的不同之处,知道固体压强等于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液体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 2液体的压强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 2液体的压强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液体的压强教案一、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1)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和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2)知道液体压强的公式、应用及传递;(3)学会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培养学生学会探究问题的一般方法。

2.科学思维通过科学探究活动,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思维能力。

3.科学探究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教学难点: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三、教学分析1、在进行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时间浪费的有点多,而且有的实验现象不是特别明显,后面的同学看的不是很清楚。

2、在讲课的过程中语速控制不好,有些地方语速过快,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太短,所以有很多现象都是由老师来表述了,所以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被我扼杀在了摇篮里。

3.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比较多,对于实验仪器的使用不规范,在实验之前还要对一些注意事项强调仔细。

在学生实验的过程中,老师要不停地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一些错误操作,并解释纠正指导。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讲解手压胸部时,感觉憋闷,因为手给胸部压力和压强了。

泡温泉或游泳时,当水齐胸后有什么感觉?为什么?那能否观察到水产生压强的现象呢?观察实验:模拟帕斯卡实验(1)观察到什么现象?是谁给气球的压强?(2)当手提高漏斗时,观察到气球怎样了?如果将漏斗提高到更高会怎样?这就是著名的帕斯卡裂桶实验。

图片展示:帕斯卡裂桶实验。

提出问题:为什么液体内部会有压强呢?首先观察矿泉水瓶中未装水时,橡皮膜的是什么样的?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提出问题:通过上面的实验,猜想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如何?压强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说出你的理由。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9.2 液体的压强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9.2 液体的压强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9.2 液体的压强一、教学内容1. 液体的压强概念:介绍液体压强的定义,即液体对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2. 液体压强的特点:讲解液体压强的方向、大小与液体密度、深度等关系。

3. 液体压强的计算:介绍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 = ρgh,其中P表示压强,ρ表示液体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深度。

4. 液体压强的应用:举例说明液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潜水艇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2. 教学重点: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液体压强计、实验台、演示文稿。

2. 学具:实验报告册、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液体压强的概念,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用水压清洗地面,让学生了解液体压强的存在。

2. 讲解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深度有关,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液体压强向各个方向都有。

3. 液体压强的计算:介绍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 = ρgh,讲解公式的含义和应用。

4. 实验操作:让学生使用液体压强计进行实验,测量不同深度处的压强,验证液体压强的特点和计算公式。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液体压强的题目,让学生现场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6. 液体的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讲解液体压强在船舶、潜水艇等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液体的压强2. 板书内容:a. 液体压强概念b. 液体压强特点:方向、大小与密度、深度关系c. 液体压强计算公式:P = ρghd. 液体压强应用:船舶、潜水艇等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已知液体密度ρ为1.0×10³kg/m³,深度h为2m,求该液体产生的压强P。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2液体的压强 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2液体的压强 教案

甲 乙 第二节液体的压强
当堂检测:
1. 如上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像。

则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为( )
A 、 ρ甲 = ρ 乙
B 、 ρ甲 < ρ 乙
C 、 ρ 甲 > ρ 乙
D 、无法确定
2.如下图所示,甲杯盛满水,乙杯未盛满水,现将同一木块分别放入甲、乙两杯中(乙杯中水未溢出),水对杯底的压强P 甲与P 乙的变化是( )
A 、都增大
B 、都不变
C 、P 甲变小,P 乙不变
D 、P 甲不变,P 乙变大
3.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底面积大小相同的容器,若分别装入同种液体且深度相等,比较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4.上题中,若甲、乙、丙三个容器中分别装入质量相同的水,比较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5.计算题
一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内装150g 的水,杯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02
cm ,如图13-34所示.求:(1)水对杯底的压强;
(2)若桌面所受玻璃杯的压强是Pa 3107.2⨯,求玻璃杯的质量.(取kg N g /10=)
图13-34。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9.2 液体的压强教案(新版)新人教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9.2 液体的压强教案(新版)新人教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 9.2 液体的压强教案(新版)新人教9.2 液体的压强教案课时:1课时上课时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以及液体内部压强听方向。

◎ 了解液体压强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 认识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形形色色的连通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的事实,知道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处压强的大小和方向。

◎ 体验和感悟游泳时身体受到水产生的压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 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技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液体压强的特点教学难点:液体压强的特点教学用具:液体压强的演示装置、水槽、U形管压强计、连通器、水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有关图片(潜水艇)、用塑料袋装水时塑料袋会胀起来等引入液体会产生压强,二.新课教学(一)液体压强的特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做好演示实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通过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归纳、推理、总结得出结论。

演示实验1.用塑料袋装水时,它会胀起来,让学生感知液体会产生压强,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用侧壁开有几个小孔的筒装有水,让学生观察到水从小孔流出来,且处于不同位置的小孔流出来的的射程都不一样,用液体压强计测出不同深度的压强大小,让学生感知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3.用压强计测量深度相同时,各个方向的压强的大小有何特点,让学生感知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4.演示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且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

引导学生把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出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1)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在同一深度,各方向的压强都相等;(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4)在相同深度,液体的压强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二)、连通器1.定义:上端开口、下端连容器叫做连通器。

八年级物理下册92液体的压强教案一等奖3篇

八年级物理下册92液体的压强教案一等奖3篇

1、八年级物理下册92液体的压强教案一等奖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八年级物理下册9.2液体的压强教案1(新人教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整体设计说明通过复习放在水平面上的固体的压强产生的原因,提出新问题:液体也受重力,在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有没有压强呢?继而用实验来直观地观察液体产生的压强,再对液体的压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展开讨论与探究,最后进行整理总结。

这样的安排使知识学习过程过渡自然,不是突兀地提出液体的压强,并能自然地了解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对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实验探究,使学习过程成为在探究中学习的过程,既学到知识,又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协作精神。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压强在液体中的表现。

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较少,已有的感性认识少,使得本节知识比较抽象,加上学习本节内容需要用到密度和重力的知识,对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液体压强是固体压强知识的延深,并是浮力产生的原因,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因而要重视本节的教学。

教法建议探究、实验、分析讨论法。

学情分析学生已学习了固体压强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压强的因素,并具有密度知识,这为学习液体压强打好了基础。

在我们的生活中,能体验到液体压强的事件很少,就是游泳,由于水不会太深,也难以觉察到水的压强的存在,造就了液体的压强这一知识比较抽象。

教学过程中多用现象比较直观的实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就容易接受新的知识。

学法引导自学与互学总结归纳实验探究。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2)了解液体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知道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

(3)认识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连通器,了解生活和生产中的连通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串联、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人教版8下物理9.2液体的压强教案

人教版8下物理9.2液体的压强教案

教案:人教版8下物理 9.2液体的压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液体的压强概念、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计算以及液体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掌握液体压强的特点;2. 能够运用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计算液体内部的压强;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液体的压强概念及计算;2. 液体压强的特点;3. 液体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液体压强计、实验器材;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液体压强计进行实验,观察液体内部的压强变化,引发学生对液体压强的兴趣。

2. 液体的压强概念:讲解液体压强的定义,即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

3. 液体压强的特点:讲解液体压强的特点,包括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等。

4. 液体压强的计算:介绍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讲解公式的含义和应用。

5. 液体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液体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的浮力、水坝的设计等。

6. 例题讲解:出示液体压强计算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7. 随堂练习:布置液体压强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 实验操作: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深度液体的压强,填写实验报告单。

六、板书设计1. 液体压强的概念;2. 液体压强的特点;3.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4. 液体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液体压强计算题:计算一个液体柱在不同深度时的压强;2. 生活应用题:分析船的浮力原理,解释为什么船能浮在水面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检查学生对液体压强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对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引导他们思考液体压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石油开采、潜水等。

八年级物理下册 9.2 液体的压强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 9.2 液体的压强教案

9.2液体压强教学目标1.知道液体压强的产生。

2.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

3.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

重点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难点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及密度的关系。

教具演示玻璃圆筒、侧壁开口的玻璃圆筒、橡皮膜、压强计、水、盐水等学生压强计、200的量筒、水、盐水等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提问1.什么叫压强?计算公式?压强单位是什么?10帕表示什么意思?二.新课教学1.液体压强产生原因:液体受到重力和具有流动性。

2.液体对它的支承物体有压强(演示下图1、图2)启发学生得出以下结论:图1:说明液体对容器底有压强。

图2:说明液体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二.实验1.介绍压强计2.实验步骤①将压强计金属盒放入水中,并改变橡皮膜所对的方向结论:液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②金属盒中心保持在水面下3处,使橡皮膜朝上、朝下、朝任何侧面。

结论: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压强相同。

③把金属盒移至水下6和9,观察U形管内液柱的变化。

结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④改用盐水重复②,③。

结论:液体内部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学生归纳液体压强特点: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三.小结四.练习:本节《同步训练》观察实验并得出液体压强特点1。

观察压强U形管内液体高度差的变化。

并得出结论。

图1 图2。

八年级物理下册9.2《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word版本

八年级物理下册9.2《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word版本
(2)深度是指液体某处到液体的自由面的竖直高 度。
参与实验、 观察、思 考、交流、 回答。 聆听、观 察。
阅读、设计 实验方案、 参与实验。
根据实验结 果归纳总 结。
推导液体压 强公式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学习液 体压强 计的使 用。
研究液 体内部 压强特 点,培 养学生 动手操 作能力 和归纳 总结能 力。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的实验过程,认识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和密度的关系,能准确陈述液体压强 的特点。会利用液体压强的特点解释有关现象。 2. 能熟练写出液体压强公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 能说出连通器的特点,并能举出一些常见连通器的实例。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公式及应用。
对容器底有压强 )
考。
2.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33 页“想想做做”,回顾家中水池
装水和不装水时拔橡皮塞时的用力情况,说明:装水 时拔橡皮塞时费力,是因为水对橡皮塞有压强。 3. 讨论:液体为什么会对容器底部产生压强呢?( 液
阅读、总 结。
体受重力 )
4. 演示:把装水矿泉水瓶用钉子在侧壁不同高低的位 置扎孔,引导学生观察水喷出的情况,问:水从侧壁
阅读、观 看。
了解三 峡船 闸。
16. 问:为什么会有上述现象?(利用 U型管演示连
通器原理,利用“液片”分析)
17. 问题:生活中有很多连通器,同学们能不能举出
一些例子?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 36 页“想想议议”,了解实际的
连通器)
18.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 37 页“科学世界”,利用动画
播放轮船通过船闸的过程。
学习利 用“液柱 法”推导 液体压 强公 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9.2 液体的压强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9.2 液体的压强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2 液体的压强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自己的兴趣、能力和学习方式。

因此,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时候,充分考虑了这一点,以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通过有趣的实验和互动,引导他们探索液体的压强。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验探究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液体压强的理解。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让他们在探究中体验到科学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知道液体压强与深度、密度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孩子们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液体压强的概念、液体压强与深度、密度之间的关系。

难点: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液体压强计、水、盐、玻璃管、橡胶塞、测量尺等。

学具:实验记录表、画图工具。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潜水员潜入深水压力的感受,引出液体压强的概念。

2. 实验一:液体压强的测量。

让孩子们使用液体压强计,测量不同深度水的压强,记录数据。

3. 实验二: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

向水中加入盐,观察液体压强的变化,记录数据。

4. 实验三:液体压强的计算。

使用测量尺测量液体压强计的刻度,计算液体压强。

5. 小组讨论:分析实验数据,探讨液体压强与深度、密度之间的关系。

7. 实践环节:让孩子们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简单的液体压强实验,观察并记录数据。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液体压强的概念、液体压强与深度、密度之间的关系。

2. 难点: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活动中,孩子们是否掌握了液体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实验操作是否准确?2. 拓展延伸:液体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潜水艇等。

八年级物理教科版下册9.2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教科版下册9.2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通过实验和图示,强化学生对液体压强与深度、密度正比关系的认识。
-以实例引导学生掌握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特别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转换和计算。
-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帕斯卡定律的理解,领会其在液压技术中的应用。
2.知识难点: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及其在复杂情境下的应用。
-采用逐步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过程,强调每一步的逻辑性和物理意义。
3.拓展题:结合帕斯卡定律,分析液压机械的工作原理,设计简单的液压装置。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邀请几名学生分享他们在本节课中的学习心得,然后我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强调液体压强与深度、密度的关系,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以及帕斯卡定律的应用。最后,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生活中的液体压强现象,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指导学生通过绘制图表,直观展示实验数据,增强对液体压强规律的理解。
3.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提高表达和交流物理知识的能力。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液体压强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应用,相互交流心得体会。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液体的压强知识的理解,提高其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知识巩固题:请同学们完成课后习题第1、2、3题,这些题目主要考察对液体压强公式及其应用的掌握,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2.实践应用题:请同学们观察生活中与液体压强相关的现象,如水利工程、液压机械等,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现象。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话题,撰写一篇300字左右的短文,分享你的观察和思考。
-通过对生活中液体压强现象的观察和解释,使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9.2液体的压强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9.2液体的压强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9.2液体的压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的9.2节,液体的压强。

本节主要内容包括:1. 液体压强的概念:介绍液体压强是指液体对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2. 液体压强的特点:讲解液体压强的方向、大小与深度的关系。

3. 液体压强的计算:介绍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 = ρgh,其中p表示压强,ρ表示液体的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深度。

4. 液体压强的应用:举例说明液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水泵、潜水艇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知道液体压强的方向和特点。

2. 让学生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公式计算液体压强。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和液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液体压强的概念、特点和计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液体压强计、水、玻璃板、潜水艇模型等。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液体压强计的实验,让学生观察液体压强计的指针随着液体深度的变化而变化,引发学生对液体压强的兴趣。

2. 概念讲解:讲解液体压强的概念,让学生明白液体压强是指液体对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3. 特点讲解:讲解液体压强的方向和大小与深度的关系,让学生了解液体压强的特点。

4. 计算方法讲解:介绍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 = ρgh,讲解公式的含义和运用方法。

5. 应用举例:举例说明液体压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水泵、潜水艇等,让学生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液体压强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板书设计: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概括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方便学生复习。

六、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深度为5米的液体压强。

答案:我们需要知道液体的密度。

假设液体是水,其密度为1000 kg/m³。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2液体压强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2液体压强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2液体压强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9.2节“液体压强”。

本节主要介绍液体压强的特点、计算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液体压强的定义、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和密度的关系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掌握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液体压强的概念、计算方法和特点。

难点: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密度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液体、容器、压强计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实例(如用水泵抽水)引出液体压强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液体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及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3. 实验演示:进行液体压强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验现象。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密度的关系,分享讨论成果。

5. 练习巩固: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液体压强1. 定义: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的压强。

2. 计算公式:p = ρgh3. 特点: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同一深度处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 关系: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密度有关。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深度为5m的水箱底部受到的压强。

答案:p = ρgh = 1.0×10³ kg/m³ × 10 N/kg × 5m = 5×10⁴Pa2. 题目:一个油桶,底面积为0.5m²,装满油时油面高度为1m,油的质量为50kg,求油对桶底的压强。

答案:p = ρgh = 0.8×10³ kg/m³ × 10 N/kg × 1m = 8×10³ Pa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液体压强的概念,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液体压强的实际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液体的压强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2液体的压强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9.2液体的压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的第九章第二节,主要涉及液体的压强的概念、公式及其计算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1. 液体的压强定义: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的压强。

2. 液体压强公式:p = ρgh,其中p表示压强,ρ表示液体密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h表示液体的高度。

3. 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且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4. 液体压强的计算实例:计算液体容器中某一点的压强。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液体的压强定义,掌握液体压强公式及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液体压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液体压强公式的理解和应用,液体压强的特点。

2. 教学重点:液体压强的概念,液体压强公式的记忆和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液体压强计,水,容器,尺子。

2.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液体压强计进行实验,观察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变化。

2. 讲解液体压强的定义和公式,解释液体压强的特点。

3. 例题讲解:计算液体容器中某一点的压强。

4.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液体压强计算的练习题。

5.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深度处的液体压强。

六、板书设计1. 液体的压强定义2. 液体压强公式:p = ρgh3. 液体压强的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液体容器中某一点的压强。

容器内装有水,水面高度为1米,水的密度为1000 kg/m³,重力加速度为9.8 m/s²,求水面上方0.5米处的压强。

2. 答案:p = ρgh = 1000 kg/m³ × 9.8 m/s² × 0.5 m =4900 Pa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使学生掌握了液体压强的概念、公式和特点。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2液体的压强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9.2液体的压强优秀教学案例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
3.设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我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例如,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时,我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实验研究,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实验现象,共同解决问题。此外,我还设置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解决,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与合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物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同时,我采用人性化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液体压强的概念,知道液体压强的计算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合作交流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学生认识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和实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的魅力。我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我还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的意识。通过这样的教学,我希望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学习物理的意义和价值。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 9.2 液体的压强 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 9.2 液体的压强 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9.2液体的压强》【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通过观察微小压强计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2) 知道液体内部压强公式,能用该公式简单说明一些物理现象;(3) 能用液体压强公式解题,培养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橡皮膜玻璃管液柱平衡实验,引导学生初步学习替代的思想,了解它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之一。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对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推导,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逻辑性强、科学严密的特点;(2)通过液体的压强实验的学习,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重点】用液体压强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难点】液体压强公式的推导。

【教学过程】一、液体压强的特点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来学习《液体的压强》——(板书课题)首先我们看一副图片,这是深水潜水员穿的特制的潜水服,这种深海潜水服是用很厚的特种钢板加工而成。

为什么深水潜水要穿特制的潜水服呢?请同学们结合上一节课《压强》的相关内容来回答这个问题。

学生回答:因为流体(液体)内部存在压强1.提出问题老师: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是因为流体(液体)内部存在压强,那么液体的压强有什么特点呢?2.猜想与假设让学生结合教材中几位同学的猜想,也提出一些自己的猜想。

甲同学:在同一深度,物体各个方向受到的压强可能相等。

乙同学: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物体所处的深度有关。

丙同学: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3.设计实验(1)认识微小压强计及其原理为了验证我们的猜想,需要进行实验,实验中需要用到微小压强计,一起认识压强计。

原理:如果液体内部存在压强,放在液体里的薄膜就会变形,U行管的两侧液面就会产生高度差。

那么压强越大,液面的高度差也越大。

4.进行实验并根据现象得出结论那么下面我们依次结合书中的实验现象来验证同学们的猜想是否正确(1)实验步骤一:保持探头在水中的深度不变,改变探头的方向,看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压强的关系。

八年级物理下册 9.2 液体的压强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物理下册 9.2 液体的压强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液体的压强》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既是压强知识的延伸扩展,又是学习大气压强知识的基础和铺垫。

本节安排了“设计实验感受液体压强存在”和“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因素”的活动,让学生在自我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引领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

本节课用两个课时完成第一课时,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引导学生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计算公式的推导。

第二课时,连通器的原理,船闸。

下面我说的是第一课时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的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所以准确、易懂、可行、可测的目标能使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和任务,从而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

我依据《物理课程标准》相关要求,同时针对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教材,本着面向全体学生发展的原则,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1) 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认识到液体内部和液体对容器底部、侧壁都有压强。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2、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初步了解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2)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3)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从中得出规律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感悟研究物理的过程和方法,享受学习的愉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本节重点放在知道液体压强的特点,因为这是解释社会生活中相关现象的基础知识。

(2)难点:公式P=ρgh的理论推导的理解.难点的突破,通过演示实验模拟液柱对底面的压强来建立模型液柱,通过求解液柱对底面的压强来推出液体内部压强的一般公式,让学生从具体实物到抽象的理想化模型,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有助于学生思维的过渡,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二、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通过一年多的物理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的能力。

八年级物理下 9.2 液体的压强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 9.2 液体的压强教案

液体的压强皮膜,让学生观察橡皮膜表面与筒口相平;

示:
出现的高度差,力稍大点,两管液面的高度差也增大,表明:
引导学生使用以前用过的控制变量法.
学生参考.
同之处?
连通器内盛有液体时会出现什么情况?提示学生注意观察连
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__

)(2) B.只有(3)(4) C.只有(1)(3)(4) D.(1)(2)(3(4
小刚家中的洗碗池被菜渣堵塞,他将一根细长管插入池孔,然后往管中注水,并将管和家中的排污管之间设计一段弯管?平常这段弯管中有水还是无水?你能否用学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2液体压强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及液体内部压强的方向。

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压强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二、过程与方法能联系生活实际,感知液体压强是一种客观存在。

根据固体压强的概念,设计出证明液体压强存在的方法。

能通过实验探究体会到液体压强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整堂课的学习中,能经过发散式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乐于参加探究的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

难点:液体压强特点及其计算。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演示实验:用一个塑料袋装满水,用一个钉子从底部扎一小孔,水就会从底部流出。

(组织学生讨论)说明:水对底部有压强。

老师用钉子从袋子的四周扎上一些小孔,水就会从四周喷出。

(组织学生讨论)说明:水对侧面有压强。

如果塑料袋子装的是别的液体,实验现象是一样的。

拓展:液体对容器底和容器壁有压强。

(组织学生讨论)液体有重力,所以对底部有压强;液体与固体不同,有流动性。

容器壁阻挡着它流动,它就会对容器壁有压强。

二、进行新课水对底部和侧壁有压强,水的内部是否有压强?有。

为什么说有?就像我们在吃火锅时,在中间有一个隔板把辣的和不辣的分开了。

假如设想一下,把隔板的一边的水拿走,另一边的水对侧壁就有压强。

因此,我们都同意当隔板还在时,两边的水对它有压强,那么,把隔板拿走,水的内部有压强。

(一)提出问题液体压强有什么规律?或者说,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二)引导类比咱们先看能不能把液体分成若干小液滴,(边画示意图,边讲解)这些小液滴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在这个描述中,关键词是“大量、密集”。

1. 直接类比请找出日常与“大量、密集”有关的事物,请同学们想得越多越好,尽可能多地告诉我。

街上走的人群、乱哄哄的苍蝇、箱子中的苹果、一袋子大米……我们从一大箱苹果开始研究。

2. 拟人类比现在我们可以想象自己就是一只只苹果,被装在箱子中。

这时,你有何感受?呼吸困难、愤怒、受到挤压、挣扎、无奈……3. 象征类比大家的感受也就是:无奈地承受。

现在以“无奈地承受”为题,说说日常哪些现象是这样的?在圈中的羊、在网中的鱼、同学们的学习状况……我们不妨来讨论一下:我们学习状况是如何无奈地承受?各方面的压力,如家长、同学、亲戚……;在班中的名次前后对于个人的感受也不同;同样的成绩在不同的班级或不同的学校感觉也不同。

可见,由于学习的状况造成的无奈与压抑,来自各个方面,并与名次、学习环境都有关系。

(说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类比,从而使陌生的问题变为熟悉的问题。

该环节是学生思维最独特、最发散的环节。

在以上的这三个环节中,学生的想法很多,发散思维得到从没有过的训练,他们的好多想法来自生活,他们更熟悉,更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在这几个环节中,只起组织、引导的作用。

为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发展,切不可为了赶进度,匆匆而过,使学生来不及思考讨论,在最能锻炼学生能力的环节,达不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三)适用问题对应学习的无奈,你能否体验液体中的每个液滴的感受?每个小液滴感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作用,这种作用与小液滴所在的位置(深度)有关,也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四)找到方案或建立假说根据刚才的讨论,请你谈谈对液体压强有关因素的看法。

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不同的深度压强不同,不同的液体中同一位置的压强也不同。

(五)检验论证我们用实验来验证,现在有这样一种测液体压强的仪器──压强计(教师简介:我把手指压在橡皮膜上,在右侧的“U”形管中出现高度差,我们看到“U”形管中出现高度差,就知道橡皮膜上有压强)。

请学生讨论,设计实验方案;交流。

下面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实验。

得出结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同一液体、同一深度压强是相等的。

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六)评估今天的实验只能到此为止。

让我们回顾一下今天的实验:①实验设计有无不合理的地方?②操作中有没有失误?③测量结果是不是可靠?连通器1.读图:读课本中图9.2-5、图9.2-6,观察它们的共同特点(下部都是连通的),像这两幅图,上都开口,下部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教师板书)。

2.演示连通器如图2所示,在连通器内装入红水,平放在讲桌上,在水不流动时,几个容器中的水面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几个容器中的水面相平)教师可用尺子平放在几个容器的水面处,启发学生回答出上面观察到的现象。

用黑板刷把连通器的底坐垫成斜的(即连通器斜放置在讲桌上),又观察几个容器中的水面是否相平(仍用尺子比一比),让学生回答,水面仍然相平。

把连通器平拿在手上,将出口最矮的容器口上端的橡皮帽取掉,又观察到什么现象?(水从该容器口喷出,喷的高度跟另外几个容器中的水面几乎相平,同时这些容器中的水面降低。

)3.小结实验结果:由以上实验可知:连通器里的水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水面总保持相平(教师板书)。

4.画出“U”形管,设液片AB的面积为S,左、右两管内水深分别为h左和h右,由于水不流动,即液片AB左、右两面所受二力平衡,这两个力同作用于液片AB上,则左、右两管中的水对液片AB的压强相等;因为两管中同是水(即液体密度相同),只有两管水深相等,压强才能相等。

即h左=h右,所以左、右两管水面总保持相平。

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应用公式p=ρhg,证明h左=h右。

5.列举例子,说明连通器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我们知道了连通器的这一特点及其具有这一特点的道理后,了解一些它的应用是很有必要的。

除了课本上例子外,同学们还能举出一些例子吗?请同学们举手发言,列举出自己所见到的连通器的例子。

然后请同学们课后多观察,了解一下你家中哪些地方、哪些部件上应用了连通器。

7.讲述船闸:(1)首先讲述船闸就是一个巨大的连通器,根据连通器的特点,船只在修筑了大坝的江河中航行,必须修建船闸。

(2)然后介绍我国三峡大坝船闸。

(3)出示船闸活动挂图,讲述船闸的简单结构和船只从上游经船闸航行到下游的过程(讲述时,请同学看清“闸门”和“阀门”的位置和它们的开闭情况,明确船闸就是一个巨大的连通器)。

三、小结四、巩固:1、如右图容器中水的重量为40N,容器的重量为10N,容器底面积为0.01m2,求:(1)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多少?(2)水对容器底面的压强和压力分别为多少?2、如图所示两端封口的圆台形玻璃容器中盛了一定量的水,水和容器共重70N,容器的下底面积为300cm2,放在水平木板上,水的高度为30cm,则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为 Pa,压力为 N;木板受到容器的压力为 N,压强为 Pa。

3、如图所示,一密封的圆台形容器,内装有一定质量的水,若把它倒置,则水对容器底面的作用情况是:()A、压强减小,压力增大B、压强减小,压力减小C、压强增大,压力增大D、压强增大,压力减小4、在图中的几种情况中,不能称为连通器的是( )。

5、图所示,甲、乙两容器间有一斜管相通,中间有阀门K控制,容器中装有水,且两容器中水面相平,则()A.打开阀门K后,由于水受重力作用,水将从甲流到乙B.打开阀门K后,由于b处的压强大于a处的压强,水将从乙流到甲C.打开阀门K后,因为甲、乙两容器中液面高度相等,所以水不会流动D.打开阀门K后,因为乙中的水多,所以从乙流到甲五、作业:课本P382、4、5题。

7.1 《力》【教材分析】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

学好力的概念是今后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力已有许多感性认识,如何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知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先让学生列举一些有关力的实例,然后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再通过实验现象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最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本节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实例(实验)——分析——概括”。

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科学探究中的分析与论证这一环节。

二、三、过程与方法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实例——分析——概括”。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

2.善于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力的概念、单位及其作用效果。

2.力的三要素,会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教学用具】气球,弹簧,磁铁,铁钉,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情景导入通过吹气球的小游戏,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气球会飞出去?”,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进行新课一、什么是力通过这几幅图“人推.车人拉.弹簧起重机提.重物压路机压.路面”归纳总结出力的概念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的。

(2)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让学生举事例说明)2.在物理学中,力的符号为F.3.(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我们把)力的单位规定为: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4.小常识: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

一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500N。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①速度大小改变②运动方向改变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我们就可以判断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

不同的力作用效果不同,那么它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二、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1.用弹簧演示实验,用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再结合生活中的例子。

归纳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2.用弹簧演示实验,拉弹簧可使弹簧伸长,压弹簧可使弹簧缩短,同时结合生活中的例子。

归纳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3.推门实验,教师在门前,门边处推门,学生在门后靠近门轴处推门,都用全力,结果教师很容易就把门推开了。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作用位置有关,这个力的作用位置在物理上叫做力的作用点。

老师总结: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

生活中,打台球、高尔夫球时,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很重要。

四、力的示意图力看不见摸不着,那么怎样去表示力呢?1、在物理学中,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

有时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