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家校共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家校共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承担单位:重庆三峡教育文化研究院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一、问题的提出(解决为什么?)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育和教案过程就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要全盘地、全面地“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的重大问题。《决定》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都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把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的任务。要认真贯彻落实这一根本任务,首先需要我们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要转变教育观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其次,各项改革都要落实到制度上,转变教育观念要用制度来促进、来保证。

人的成长综合了家庭、学校、社会诸方面的因素,是一个综合体。英国教育家克拉克认为教育的功能:“首先是家庭,家庭为一切目的而存在,是有最强烈的情感生活,同时家庭是我们称作道德心的价值观和标准体系的制定者。其次是学校,学校的主要功能在于传达家庭

不适宜传达的思想,即抽象、正义的思想。学生在学校中是唯一与同辈或上级没有特殊钟爱纽带的人,有他被配给的有其权利和义务的位置。再次是行为或职业。作为社会组织,他们对提出了人的自我意识和价值意识作出了贡献。”人的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人共同努力合作,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在教育机会匮乏的时代,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在教育大众化的时代,仅有知识不一定改变命运,决定学生命运的是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而不仅仅是知识性教育的被传输。因此,学校不能把教育局限在自己内部,要用大教育观来发展教育,要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应该把家庭、社会看成最丰富的资源,建立学校、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才能圆满完成《决定》中提出的教育改革任务。家长作为联系学校和学生的特殊纽带,家庭教育作为青少年所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习惯养成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学校都是社会组织的一个小细胞,社会就是一个巨大的人体,离开整体去谈个体是不可能的,是片面的。这就意味着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不是单一的,是多方面的。对学生的教育绝对不单单是老师、学校一方面的事。尤其是当今的许多学校,外来人口子女入校越来越多,参差不齐的家长素质、对独生子女的关心和爱护、对现行教育体制的不同看法等,越来越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结合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要和关键性因素。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学校、教师的工作也绝对不是孤立的,要实现和家长、和社会的横向联

合,才能让自己的工作充满实效性、艺术性和专业性。因此,孩子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是学校的事情,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事情,必须家校平等交流沟通,家长、老师携手共育,才能共同促孩子的健康成长。为此,在全面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今天,我们提出在基础教育领域大力开展“家校共育”,积极研究、探索实施“家校共育”的理论及实践操作模式,促进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的和谐,从而构建和谐学校、和谐家庭,实现和谐教育。

二、国内外研究简况

(一)国外学校开展家校共育的研究与实践

当今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的能力合作,家校共育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学校所采取的主要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在美国的中小学校,按照家长在学校合作中担任的角色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家长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家长以这种角色参与的家校合作方式主要有: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小报、家庭教育咨询、家校书面联系、电话联系和个别家长约见等。二是家长作为学校活动的自愿者参与。这类家校合作的方式和要有:家长报告会、课外辅导、家长帮助指导职业实习和特殊技能训练等。三是家长作为学校教育决策参与者。家长参与决策的具体合作方式有:家长咨询委员会、教师—家长会、家长出任校董事会成员等。

美国学者戴维斯(D.Davies)主张,家校合作活动的类型以其合

作目的来划分,可分为四类:一是以解决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目的,合作方式有约见家长、成立临时咨询委员会等;二是以促进家长参与其子女的教育为目的,合作方式有家庭教育指导、开放日等;三是以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来丰富学校教育为目的,合作方式有参观博物馆、开辟教育基地等;四是以吸收家长参与教育决策为目的,合作方式有家长咨询委员会、家长与教师协会等。

英国北爱尔兰大学教授摩根(V.Morgan)等人按家长参与的层次将学校开展家校共育的形式概括为三类:一是低层次的参与。这个层次的家校合作方式有:访问学校、参加家长会、开放日、学生作业展览等活动,其中包括家长联系簿、家长小报、家庭通讯等。二是高层次的参与。这种层次的合作方式有:经常性的家访、家长参与课堂教案和课外活动、帮助制作教具、为学校募集资金等。三是正式的组织上的参与。合作方式有家长咨询委员会等。

在法国,学校把家长当成“伙伴”请入学校,使他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让他们更具体地了解到他们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担当的角色的重要性。

在日本,几乎所有学校都成立有家长委员会,外来人员参观学校,都有家长参与接待,学校的一切事务都是由家长来进行。

在韩国,学生家长每月都要到学校值一次班,从早上6点到校,看学校食堂所卖的饭菜是不是新鲜、是否搭配合理,都要监督,甚至连学生吃饭时的分饭工作都有家长参与。

在菲律宾,家长和教师在经过合作培训的基础上,家长被结合到

教案过程中来,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帮助子女在家庭或学校中学习,他们也在授课过程中协助教师观察子女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所用的教案方法,他们的评论和建议在他们和教师定期召开的会议上得到讨论,随后共同采取措施。

在我国台湾,学校也设有家长委员会、家长义工,在开学初,学校都要首先征求家长们的意见,包括能不能来学校服务,是哪一天来学校服务,是一个月来一次还是几个月来一次等,都要事先安排好。

(二)国内开展家校共育的实践

在我国,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形式主要有四种:一是传统的“家长会”。学校根据工作日程安排,一般在期中、期末考试结束或举行大型活动之前,召集家长到校,沟通双方的情况。一般农村学校每学年召开一次,而且主要针对毕业班的学生家长,其内容包括向学生家长通报学生的学习情况、升学率等方面;城市学校每学期两次左右,对升学率抓得比较紧的学校差不多每月一次,主要内容有通报学生的在校表现、完成作业情况、学习成绩以及老师(主要是班主任)对家长的“希望”。二是近年来兴起的“家长学校”。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家长了解家庭教育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为家长提供一些教育孩子的知识和技巧。三是家访。一般情况下,学校会将普访、随访和定期访问结合。家访可以是具体个别地针对学生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家校联系,其最大的作用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家长对教育子女主动性。四是近年从国外引进的“社区教育委员会”。由地方政府牵头,以当地的财政、工商、税务等部门为主体,吸收少量的学生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