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数学四级下册等量关系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等量关系(找等量关系)》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等量关系(找等量关系)》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等量关系(找等量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等量关系的概念,理解等量关系在生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等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等量关系的概念2. 找出等量关系的方法3. 应用等量关系解决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等量关系的概念,找出等量关系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应用等量关系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等量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等量关系的概念结合实例,讲解等量关系的含义,让学生理解等量关系是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它们在数量上是相等的。

3. 讲解找出等量关系的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题目中的信息,找出等量关系。

(2)画图法:通过画图,找出等量关系。

(3)列表法:通过列表,找出等量关系。

4. 应用等量关系解决问题(1)讲解例题:通过讲解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等量关系解决问题。

(2)课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难题,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等量关系的重要性。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拓展思考:引导学生思考等量关系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等量关系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合作交流意识。

3. 单元测试:检验学生对等量关系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等量关系。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发现等量关系。

3. 加强课后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4.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 教师应不断反思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北师大版四级下册《等量关系》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四级下册《等量关系》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数学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并学会表示等量关系。

2.过程与方法。

结合具体情况,了解什么是等量关系。

会用线段、列式这两种方法来表示等量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等量关系的学习培养数学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学会找到等量关系,锻炼协作交流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跷跷板图:
师: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有三幅图,第一幅图是一只鹅和两个鸭子在玩跷跷板,结果鹅的质量比较大。

(教师说明质量就是物体的重量)第二幅图是1只鹅和3只鸭子玩跷跷板,结果3只鹅的质量比较大。

第三幅图1只鹅和2只鸭子1只鸡比较,结果跷跷板平衡。

师:跷跷板平衡说明了什么?
跷跷板两边的质量相等,也就是1只鹅的质量相当于2只鸭子和1只鸡的质量。

师:嗯,说的非常棒,这就是咱们今天要学的等量关系。

那如果用等式表示两边的关系,你可以吗?写一写,试一试。

1只鹅=2只鸭子+1只鸡。

师:做的很棒,既然大家初步认识了等量关系,那么咱们就继续挑战。

精心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等量关系(找等量关系)》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等量关系(找等量关系)》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等量关系(找等量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知道什么是等量关系。

学生能够通过实物模型和计算找出等量关系。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物模型和计算找出等量关系。

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等量关系的兴趣,对数学的热爱,发现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1. 学习等量关系的概念和通过实物模型和计算找出等量关系。

2. 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挖掘学生自学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2. 教学工具:实物模型、练习册、黑板、彩色粉笔、计算器。

3. 教学环节设计:导入,探究,整合,练习,归纳。

四、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单介绍等量关系的概念,并举例解释。

2. 探究(20分钟)(1)让学生观察实物模型,并思考实物模型之间是否存在等量关系。

(2)通过计算器计算物品的重量,思考哪几个物品重量相等,形成等量关系。

3. 整合(10分钟)将找出来的等量关系整合在黑板上,梳理发现规律,帮助学生理解等量关系。

4. 练习(15分钟)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题目,阅读题目中的信息,分析问题,找出等量关系,并通过计算器计算,快速解决问题。

5. 归纳(10分钟)教师进行小结,让学生归纳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和解题方法。

五、教学反思:此次教案的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通过实物展示和计算器的使用,帮助学生找到了等量关系之间的联系。

在课堂上注重调动学生的思考和自学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

同时,课堂上的例题和练习都具有较高的实际意义,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更加亲近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等量关系》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等量关系》教案及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等量关系》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理解等量关系的含义,能正确运用“等于”、“大于”、“小于”等关系符号进行比较。

2.学习使用天平称量物品的方法,感受等量关系。

3.体验等量的变换,掌握“三等分”、“四等分”等概念。

二、教学准备1.电子白板、投影仪等教学设备;2.数学课本《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3.天平、小砝码、教学实物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1)引导学生回忆物品的重量关系,激发学生对等量关系的认识。

(2)出示两张图片,其中一张为天秤,另一张为两个不同大小的果实。

引导学生理解“相等”和“不相等”的概念,并运用“等于”、“大于”、“小于”等符号进行比较。

(3)出示多组物品(可以是小球、卡片、纸片等),让学生自由搭配,用天秤进行称量,感受等量关系。

2. 学习等量的变化(1)出示一个苹果,把它切成三份。

让学生发言,三份中每一份与原来的苹果有什么关系。

(2)再出示一个苹果,把它切成四份。

让学生自行讨论,四份中每一份与原来的苹果有什么关系。

(3)让学生在小组内用手中的纸张、卡片等自由拼贴,呈现“三等分”、“四等分”等等量变化。

3. 确定等量关系(1)出示多组物品(可以是书、铅笔、橡皮等),先进行称量,让学生判断它们的重量关系;然后再让学生根据等量的意义进行组合,排除相同的物品,形成相等的组别。

(2)出示多组形状不同的物品(可以是积木、拼图等),让学生先自由拼合,然后去除相等的部分,形成两组等量的物品。

引导学生总结等量关系的特点,能够正确描述。

4. 巩固练习(1)出示小学数学题目,让学生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符号进行判断,验证对等量关系的认识。

(2)出示天秤和教学实物,让学生自己进行称量,巩固对等量关系的认识。

5. 课堂总结复习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等量关系?有哪些表现形式?2.等量的变化有哪些?能否自己拼凑出更多等量变化?3.如何确定等量关系?有哪些方法?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等量关系的含义,并能用“等于”、“大于”、“小于”等符号进行正确描述;能够用天平称量物品的方法感受等量关系;在学习“三等分”、“四等分”等概念时,能够自行探究一些规律并形成自己的思考;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运用手边的教学实物、纸张等拼凑出不同的等量模型,并根据等量的特点进行正确描述。

北师大版四年下册数学《等量关系》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下册数学《等量关系》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等量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知道等量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使学生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等量关系,并能用代数式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等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等量关系的概念2. 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3. 等量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等量关系的概念,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

2. 教学难点:等量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用代数式表示等量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天平称重、量杯量水等,引导学生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

让学生明白,等量关系就是两个量相等的关系。

2. 讲解等量关系的概念讲解等量关系的定义,让学生知道等量关系是数学中一个基本的概念。

通过举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等量关系的含义。

3. 讲解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讲解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包括文字表示法和代数式表示法。

让学生学会用数学语言描述等量关系,并能用代数式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等量关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如购物找零、分配任务等,都可以用到等量关系的知识。

5. 练习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等量关系的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等量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让学生回顾等量关系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实际应用。

强调等量关系在数学中的重要性。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等量关系的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等量关系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实际应用,让学生对等量关系有了深入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同时,要加强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等量关系的知识。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讲解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

这个部分是本节课的核心,它关系到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和运用等量关系。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等量关系(找等量关系)》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等量关系(找等量关系)》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等量关系(找等量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寻找等量关系的能力。

2.能够正确解决问题,找出等量关系。

3.加深学生对于等量关系的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对于等量关系的理解。

2.学生寻找等量关系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等量关系,例如让学生分别取一元、两元和三元的清茶和奶茶,看看用不用的纸杯数量相同,这是什么关系。

让学生感受到有些物品之间的关系是等量关系。

2. 输入:教师在课件上呈现若干组等量关系的情境,鼓励学生理解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例如:1.雨伞和雨衣的关系;2.书包和书本的关系;3.杯子和水的关系。

3. 积累: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去寻找其中的等量关系。

例如:1.母鸡和小鸡之间有什么等量关系?2.蝴蝶的翅膀和人的手之间有什么等量关系?3.盾牌和刀剑之间有什么等量关系?4. 练习:让学生通过解决练习题来巩固等量关系的概念和寻找等量关系的能力。

例如:1.一枝钢笔可以换五支铅笔,那么五支铅笔和一枝钢笔之间有什么等量关系?2.一支笔芯可以写满十页,那么十页和一支笔芯之间有什么等量关系?3.三个苹果可以换一个香蕉,那么一个香蕉和多少个苹果之间有什么等量关系?5. 互动:让学生自己寻找身边的物品之间的等量关系,并且可以给出自己的答案,互相交流讨论,从而深化对等量关系的理解。

四、教学扩展:1.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寻找等量关系的情境,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2.教师可以让学生写出无法寻找等量关系的物品组合,并探讨可能的改变方法。

五、教学反思:学生很容易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但在找出等量关系时,需要耐心且仔细地分析。

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加思考,并鼓励学生探究未知,不断追求完善。

《等量关系》(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等量关系》(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等量关系》(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等量关系》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80页,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等量关系的概念和运用。

学生们将学习到等量关系的基本定义,如何判断两个量是否相等,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等量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掌握判断两个量是否相等的方法,并能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等量关系的概念,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问题,判断并运用等量关系解决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实物和练习题作为教具和学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通过向学生们展示一些图片和实物,让他们观察并思考这些图片和实物之间的等量关系。

2. 讲解:我向学生们解释等量关系的概念,并通过示例让他们理解两个量相等的判断方法。

3. 练习:我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们运用所学的等量关系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写下了等量关系的定义和判断两个量是否相等的方法,以及一些实际问题的解答过程。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两个量是否相等,并说明理由。

答案:2. 题目:运用等量关系解决下列问题。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学生们在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上还存在一些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进行解释和引导。

同时,我也给出了拓展延伸的任务,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的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认为需要特别关注的。

等量关系的概念理解是整个教学的核心,学生们需要清楚地理解什么情况下两个量是相等的。

如何判断两个量是否相等的判断方法是学生们需要掌握的关键技能。

再者,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应用是学生们容易出错的地方,需要我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引导。

对于等量关系的概念理解,我会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让学生们感受和理解。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单元 等量关系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单元 等量关系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第五单元等量关系(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掌握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能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等量关系的概念:使学生了解等量关系是指两个量的大小相等的关系。

2. 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使学生掌握用“=”表示等量关系。

3. 等量关系的应用:使学生能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掌握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能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掌握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能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等量关系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等量关系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等量关系。

3. 演示讲解:通过实物演示,讲解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

4. 练习巩固: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等量关系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5. 应用拓展:布置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以及对等量关系概念的理解程度。

2. 练习巩固:检查学生练习题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等量关系概念和表示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应用拓展:检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学生对等量关系应用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教学,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等量关系。

2.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采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注重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七、教学资源1. 实物:用于演示等量关系的实物。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教学设计
教材特点
教材注重从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具体 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 同时,通过多样化的练习,提高学生 运用等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基础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 学基础,如加减乘除运算、简单 的图形与几何知识等。
学习困难
对于等量关系的理解可能存在一 定的困难,尤其是当等量关系涉 及多个未知数时。
学生展示与交流
1. 展示准备
提前通知学生准备一道自己解决 过的等量关系问题,并准备好展 示所需的道具或PPT。
2. 学生展示
每位学生依次上台展示自己的问 题、解决思路和方法,以及得出 的结果。
3. 互动交流
在展示过程中,鼓励其他学生提 问或发表意见,形成良好的互动 氛围。
活动目标
通过学生展示与交流,让学生进 一步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并能 够借鉴他人的思路和方法。
课堂活动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生 活中的等量关系实例,并尝试用
数学语言进行描述。
动手实践
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 作中感受等量关系,如使用天平
称量物品等。
游戏互动
开展与等量关系相关的游戏,让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
掌握数学知识。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01
针对本课所学知识点,设计基础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
1. 自评
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填写自评表, 包括对自己在小组探究、展示交流等方面 的评价。
3. 结果汇总
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结果进行汇总,形成 综合评价结果。
2. 互评
每位学生根据他人的表现,填写互评表, 包括对他人在小组探究、展示交流等方面 的评价。
05
教师指导与点拨

等量关系(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等量关系(教案)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等量关系(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和本质;2.在实际问题中识别并建立等量关系;3.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解等量关系的应用。

二、教学内容1. 比例和等量关系1.从乘法的角度理解比例;2.引入等量关系的概念;3.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2. 解决应用问题1.运用等量关系的概念,解决实际的应用问题;2.建立等量关系模型,分析应用问题。

三、教学重难点1.等量关系的概念和本质;2.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识别并建立等量关系;3.如何运用已有的知识,理解等量关系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出已学过的乘法概念,回顾比例的概念;2.提问:什么是等量关系?2. 梳理知识点1.从乘法的角度再次理解比例,并引入等量关系的概念;2.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引导学生发现等量关系的本质;3.解释什么是等价物,再次强调等量关系的概念。

3. 实践运用1.通过案例演示,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验等量关系;2.引导学生建立等量关系模型,解决应用问题。

4. 总结1.总结等量关系的概念,求证等量关系的四个基本条件;2.总结如何在实际问题中建立等量关系模型,解决应用问题。

五、课堂练习与作业1.练习册P68-69的练习题;2.作业:做一道实际应用题,建立等量关系模型。

六、板书设计1.比例和等量关系–比例–等量关系2.如何建立等量关系–发现等量关系的本质–确定等价物–建立等量关系模型3.等量关系的应用七、教学反思1.教学中应重点强调等量关系的概念和本质,并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验和理解等量关系;2.在作业中,应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建立等量关系模型,提高他们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四年下册数学《等量关系》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下册数学《等量关系》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下册数学《等量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通过实例加深对等量关系的认识。

2.能够利用等量关系解题,养成实际问题中挑选等量关系并运用等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够运用等量关系探索数学中的某些规律和定理。

二、教学重点:1.等量关系的定义。

2.用等量关系解决实践问题。

三、教学难点:1.提高学生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对等量关系的理解,以及在具体运用中的深刻理解。

四、学法指导:1.把握关键词:等量关系。

2.培养学生通过实例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感受等量关系的具体实现过程。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通过一些有趣的问题,引入等量关系的概念,如古代商人称斤为钱的事件,引导学生思考数学中的等量关系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何意义。

2.讲解等量关系的概念(10分钟)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教师也可通过有趣的故事增加学生们对等量关系的认知,如“公案”、“流打”的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引导学生自主去发现等量关系,提高学生自学探究的能力。

3.解题环节(30分钟)教师安排学生进行等量关系的应用题,让学生通过实例加深自己对等量关系概念的理解,同时提高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知识拓展环节(15分钟)教师提出几个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等量关系和一些数学规律和定理的联系,建立起一些数学思维模型,提高学生发现等量关系背后的共性和规律的能力。

5.练习环节(30分钟)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目,让学生自主解题,并在班内交流答案与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等量关系应用的实操能力。

6.课堂总结(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所讲解的知识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指导学生如何运用等量关系理解一些数学定理或者题目。

六、板书设计:等量关系例题: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一些具体例子引导学生理解了等量关系的概念,并引导学生自主去发现和探究等量关系,对提高学生对等量关系的认知和运用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5.2《等量关系》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5.2《等量关系》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5.2《等量关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等量关系》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掌握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并能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等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他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可能对等量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等量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掌握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能够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掌握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

2.难点: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场景和实际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等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际例子,用于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等量关系。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创设一个生动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等量关系的话题。

例如,展示两盘水果,让学生观察和描述两盘水果的等量关系。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黑板,呈现等量关系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等量关系的定义,学会用符号表示等量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运用等量关系解决问题。

可以设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和解答。

等量关系(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等量关系(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等量关系(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能够识别和描述等量关系。

2. 学会使用等式表示等量关系,并进行简单的计算。

3. 能够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

2. 学会使用等式表示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1. 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

2. 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数学知识,如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等量关系吗?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解释等量关系的概念:等量关系是指两个量相等的关系,可以用等式表示。

2.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识别等量关系。

例如,两个苹果的重量相等,可以用等式表示为:苹果1的重量 = 苹果2的重量。

三、实践与应用(15分钟)1.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等量关系,并尝试用等式表示。

2. 引导学生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如:小明有10个苹果,小红有5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答案:10 5 = 15。

四、巩固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完成练习题,巩固等量关系的概念和应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等量关系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等量关系的理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能想到其他生活中的等量关系吗?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等量关系,并尝试用等式表示。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应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等量关系的概念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学生能够顺利掌握等量关系。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补充和说明: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5.2《等量关系》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5.2《等量关系》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5.2《等量关系》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等量关系》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中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等量关系的概念,学会用等量关系来解决问题。

教材通过简单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等量关系,并运用等量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也有大量的练习题,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等量关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比大小、加减法等运算已经有所了解。

但是,对于等量关系这一概念,学生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等量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能够识别等量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等量关系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能够运用等量关系来解决问题。

2.难点:对于一些复杂的问题,能够正确地找出等量关系,并运用等量关系来解决。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引导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我还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实例、练习题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等量关系。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等量关系,并引入等量关系的概念。

2.讲解:讲解等量关系的定义和运用方法,让学生理解等量关系。

3.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题,运用等量关系来解决问题。

4.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掌握等量关系。

5.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等量关系的定义和运用方法。

可以通过图示和文字的形式,将等量关系的形式和应用展示给学生。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练习题的正确率来进行。

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能够正确找出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的,给予表扬和鼓励。

对于那些在理解上存在困难的学生,要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等量关系。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 5.2《等量关系》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 5.2《等量关系》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 5.2《等量关系》一、教学内容1. 教材本次课程使用教材为《数学》(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二节:等量关系。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能识别等量关系的图象。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比较、分类和归纳能力,引导学生广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问题。

•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积极探究、勤奋学习的态度,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副图片,让学生观察其中的物品,并向学生提问:“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物品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自由回答,教师引导他们识别这些物品之间是否有相等的关系。

•教师提出问题:“如果将其中一些物品用另一种方式表示,会不会更容易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2. 呈现任务(10分钟)•教师出示一个图像,里面有数个方块,让学生观察图像并发现方块之间的规律。

•学生可以自由观察与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到图中的方块数量相等,建立等量概念。

3. 认识等量关系(10分钟)•教师呈现“等量关系”的概念,并通过上述任务来讲解该概念。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并通过图像来识别等量关系。

4. 团体合作训练(25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组物品(如书、橙子等),将它们按组分类并计数,比较出哪一组物品的数量相等。

•每组向全班演示他们所选物品之间的等量关系,同时教师宣布观察和记述中间的结果,开启整合、展现和总结阶段。

5. 解决问题(10分钟)•教师出示一个情景,让学生运用等量关系来解决问题。

•学生可以在问题中找到等量关系,并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6. 总结(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这一节课的重点内容。

•学生向教师分享自己学到的东西。

•教师也可以设立小考试,测试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

三、教学评价和改进1. 教学评价本课程采用观察法、记录讨论、小组演示、问题解决和考试等多种评价方法,可以全面地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情况。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等量关系》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掌握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并能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对于新的学习内容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但是,对于等量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能够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2.让学生掌握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能够运用等量关系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掌握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等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发现等量关系,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自主发现等量关系的表示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运用等量关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学生作业本、彩笔。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其中的等量关系。

引导学生发现,购物时商品的价格和数量之间存在等量关系,即总价等于单价乘以数量。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述等量关系,并板书本节课的课题《等量关系》。

3.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并用语言表述。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学具,验证等量关系的正确性。

等量关系(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等量关系(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等量关系(教案)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今天我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四年级下册数学的等量关系教案,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科书,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第67页至第69页。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等量关系的概念,如何判断两个量是否相等,以及如何用数学符号表示等量关系。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等量关系的概念,学会判断两个量是否相等,并能够用数学符号表示等量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等量关系的概念,以及学会用数学符号表示等量关系。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理解并判断两个量是否相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的教具和学具,包括尺子、圆规、量杯等,以及一些与生活相关的物品,如水果、糖果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让学生观察一些生活中的实际情境,如两个人喝同一杯水,他们的水量是否相等?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初步理解等量关系的概念。

2. 概念讲解:接着,我会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说两个量是相等的?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明确等量关系的概念。

3. 例题讲解:我会用一些具体的例题,让学生通过解题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等量关系的概念。

4. 随堂练习:让学生通过一些实际的练习题,运用所学的知识,判断两个量是否相等,并学会用数学符号表示等量关系。

5. 板书设计:我会将等量关系的概念和判断方法,以及用数学符号表示等量关系的方法,用板书的形式展示给学生。

六、作业设计a. 一杯水的体积为200毫升,一杯牛奶的体积为300毫升,这两个量是否相等?b. 一个长方形的长为5厘米,宽为3厘米,面积为15平方厘米,这个面积是否等于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2. 应用题:小明买了一瓶饮料,喝掉了一半,然后又加了一些水,现在瓶中的饮料量和之前一样多。

请问小明加了多少水?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等量关系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判断两个量是否相等,并用数学符号表示等量关系。

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可以通过姚明与妹妹的身高学会解方程,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会学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学会解答简单的方程。

教学难点:学会用画线段图来分析、理解和解决含有两未知的数学问。

教法:发现法、尝试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教具准备:小黑板、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通过姚明的身高,算一算这姊妹两个的身高。

板书课题:等量关系二、探究新知(一)、交流自学情况活动一:姊妹两跟姚明身高的关系找出等量关系。

看书回答下列问题:1、我比妹妹高20厘米。

这句话中隐含了什么?2、姚明的身高是我的2倍,这句话中隐藏了什么?3、这题的等量关系是:活动二:画线段图列方程1、你会根据他们的对话画出线段图吗?2、根据线段图列方程并解答。

3、你可以根据其他的条件找出别的等量关系吗?试试看(二)、小组展示成果,适时导学(展示部分)1.、小组内交流自学的收获和疑问。

2、展示汇报学习情况。

其他小组补充完善,评价病可以提出疑问,由展示组优先解惑,有问题其他组补充,最后由组长做总结发言。

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四、点拨升华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不明白的地方? 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六、达标检测1、我能行。

(1).果园里有桃树a棵,平均每棵桃树收桃子360千克,果园共收桃子( )千克。

(2).打字员小王每分钟打字90个,一份稿件她打了m分钟还剩c个字没打。

这份稿件一共有( )个字。

(3).苹果和香蕉的单价分别是每千克4.5元和6元,买x千克苹果和y千克香蕉共需要( )元。

(4).五个连续的整数,其中最小的数是n,这五个连续的整数的和是( )。

2、完成练一练第2题,并交流。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七、拓展提高甲乙两人共写了200个大字,其中甲写的是乙的4倍,求甲乙两人各写了多少个大字?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数学北师大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 教案

数学北师大四年级下册-等量关系  教案

等量关系教学内容:等量关系。

(教材第64、65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等量关系的含义。

2.会列出等量关系式。

3.初步体会等量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难点:重点:列出等量关系式。

难点:理解同一个等量关系的多种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教材第64页例题1)教师: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1:第一个跷跷板和第二个跷跷板不平衡,第三个平衡了。

(表面现象的描述)学生2:第一个跷跷板中1只鹅的质量比2只鸭子的质量重。

(左右质量不相等)学生3:第二个跷跷板中3只鸭子的质量比1只鹅的质量重。

(左右质量不相等)学生4:第三个跷跷板中1只鹅的质量相当于2只鸭子和1只鸡的质量。

(质量相等)教师:(画出第三个跷跷板简易图)就学生4的回答,刚才他说的话中“相当于”或“等于”在我们数学中用一个符号就能表示?——生:等号(师板书,对应跷跷板中间,带着孩子们补充等号左右两边的量)小结:(指着板书)像跷跷板这种两边数量关系达到相等时,我们把它叫做等量关系。

(二)自主探究1.课件出示教材第64页例题2。

教师:请你用喜欢的方式画一画或写一写表示出妹妹的身高与姚明、笑笑身高的关系。

2.多种方法尝试解决。

学生:教师:你能看明白这位同学的思考吗?谁来说一说?学生:妹妹的身高是1份,姚明的身高是妹妹的2倍,所以姚明的身高是2份。

笑笑的身高比妹妹高20厘米,所以笑笑的身高比1份多20厘米。

教师:说的非常好,那图的作者,你的意思和他一样吗?除了画图来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有没有其他的表示呢?学生1:妹妹身高×2=姚明身高。

学生2:妹妹身高+20厘米=笑笑身高。

教师:不错,用式子表示的等量关系很简洁!认真观察这两个等式,你还能写出其他的等式吗?学生1: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

学生2:笑笑身高-20厘米=妹妹身高。

教师:你能说说原因吗?学生1:姚明的身高是妹妹的2倍,所以,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数学四级下册等量关系教学设计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等量关系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用多种方法表示等量关系的活动中了解等量关系。

知道同一等量关系可以用不同的表示形式。

2、初步体会等量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用多种方法表示等量关系的活动中了解等量关系。

难点:知道同一等量关系可以用不同的表示形式。

教学方法:探究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课的开始,老师先请大家猜个谜语,你能猜一猜这首儿歌讲的是一种什么游戏吗(PPT展示)(跷跷板)你们谁玩过跷跷板游戏吗
二、探究新知
《一》探究活动一
1、一只大白鹅和它的小伙伴也在玩跷跷板游戏。

(PPT展示)
指名说一说每幅图是什么意思,并说一说跷跷板平衡说明了什么左右两边有一个相等的关系,对吗
你能再说说这里的相等关系吗
如果用一个算式可以怎么说
2在数学上,表示这样的相等关系,我们又称为等量关系(板书)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等量关系。

《二》探究活动二
1、下面我们看一看,天平中什么时候两边平衡呢(PPT展示)
天平两边相等我们也可以说他们存在等量关系。

(PPT展示)下面每幅图中你能找出什么等量关系
《三》探究活动三
1、刚才我们从跷跷板和天平当中找到等量关系,下面老师带大家认识一位体育明星——姚明,姚明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么他是一名着名的篮球运动员,他的身高达到226cm,妹妹和笑笑觉得非常有趣,也想来比一比身高,谁能把她们的话读一读(PPT展示)
她们的话分别描述的是谁与谁的关系
板书:姚明身高妹妹身高
笑笑身高妹妹身高
2 、同学们能不能用画图或写等量关系的方法表示他们之间的身高关系,使大家一看就明白呢(学生活动)
请画的好的同学上台板演,现在请同学把自己的想法介绍给大家。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妹妹身高×2=姚明身高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
笑笑身高-20厘米=妹妹身高妹妹身高+20厘米=笑笑身高
3、淘气找出了这样的等量关系,你能看懂吗(PPT展示)
姚明身高÷2=笑笑身高-20厘米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引导学生明白同一个等量关系可以写成不同的形式,表示等量关系的形式也不是唯一的,可以画图或用式子。

三、巩固练习
(PPT展示)
四、课堂小结
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板书设计:
等量关系
妹妹身高×2=姚明身高姚明身高÷2=妹妹身高
妹妹身高+20厘米=笑笑身高笑笑身高-20厘米=妹妹身高
姚明身高÷2=笑笑身高-20厘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