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模式概要解析

合集下载

PPP模式的最全最完整解析

PPP模式的最全最完整解析

PPP模式的最全最完整解析一、操作基础PPP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首字母缩写,常译为“公共-私营-合作机制”,是指为了建设基础设施项目,或是为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政府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式,与私人组织(社会力量)以政府购买服务合同、特许经营协议为基础,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发挥双方优势,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由社会力量向公众提供市政公用产品与服务的方式,提高质量和供给效率,最终实现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PPP模式本质上是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全过程合作关系,以授予特许经营权等为基础,以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为特征,通过引入市场竞争和激励约束机制,发挥双方优势,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供给效率。

即建立政府与企业“利益分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模式,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运营、社会评价”的良性互动格局。

PPP模式的核心是在公共服务领域引入市场机制,因此,它不仅仅是单纯的融资方式,也是一种机制和制度设计。

推广PPP模式进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运行,可以将适度的市场竞争引入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在实现社会福利、提高基础设施服务质量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合理的投资回报,同时也能够增强公共基础设施可持续运行的效率和能力。

PPP模式项目的实施主要包括项目选择、社会力量合作伙伴确定、组建项目公司、融资、建设、运行管理等过程。

项目收入来源主要分三类,一是完全依靠使用者付费,二是政府支付服务费用,三是前两种方式的结合。

PPP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PPP可以理解为一系列项目融资模式的总称,包含BOT、TOT、DBO、BTO、股权转让、委托运营等多种模式。

狭义的PPP与BOT原理相似,都是由“使用者付费”,但它更强调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全过程合作。

二、总体要求1、打破地域垄断和所有制限制。

PPP模式分析范文

PPP模式分析范文

PPP模式分析范文PPP模式,全称为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即公私合作模式,是一种公私合作的合同形式,它将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资源和技能结合起来,共同运营和管理一个项目或服务。

PPP模式广泛应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等领域,具有吸引私人资本投资、分担政府财政负担、提高项目效益等优势。

本文将从PPP的定义、发展背景、分析框架及实践案例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更好地理解和评估PPP模式的特点和应用。

一、PPP模式的定义及发展背景PPP模式由英国人工科研究所(The Institution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于1985年首次提出,并在1992年正式命名。

而PPP在中国的应用起源于2005年,是我国政府通过引进国外经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合同形式。

PPP模式的核心是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通过将双方的优势资源结合起来,实现互利共赢。

公共部门通常提供项目的土地、权益、许可、政策支持等,而私营部门则负责项目的融资、建设、运营和维护等。

这种合作模式往往通过建立合同形式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责任,以实现预期的项目效益。

1.资金压力:政府在经济转型和发展中,既面临着大量的公共基础设施改造和建设的需求,同时也面临财政支出的压力和限制。

PPP模式通过吸引私人资本和专业技能的投入,能够有效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2.效率与管理改善:传统的政府投资项目通常存在着资金浪费、拖延工期、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而PPP模式引入了私营部门的竞争机制和市场化运作,能够更好地实现项目效益的最大化和投资回报的最优化。

3.风险共担:PPP模式充分考虑了项目风险的分摊和管理,通过协商和约定明确双方在项目运营和维护中的权责。

这种风险共担的机制能够有效降低政府的风险承担,提高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性。

二、PPP模式的分析框架为了更好地分析和评估PPP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项目选择:PPP模式适用于那些具有一定规模和投资回报的项目,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等。

PPP模式解析与案例分析

PPP模式解析与案例分析

PPP模式解析与案例分析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是公私合作模式的缩写,是指政府与私营部门(企业或非营利组织)之间为实施公共项目或服务而建立的合作关系。

它是一种同时整合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资源、共同承担风险和利益、共同实施项目的合作模式。

PPP模式具有政府监管和引导性与市场供需自主性相结合的特点,在实施公共项目或服务的过程中,既能发挥政府的监管和引导作用,又能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以下将通过分析PPP模式的特点和优势,以及案例分析,进一步阐述PPP模式的意义和应用。

首先,PPP模式的特点和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资源整合:PPP模式能够整合政府和私营部门的资源,发挥各方的优势,共同实施项目。

政府可以提供政策支持、项目审批和监管等资源,而私营部门则能提供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资源,使得项目的规模和执行能力得到提升。

2.风险共担:在PPP模式中,政府和私营部门共同承担项目的风险和利益。

通过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可以降低私营部门的风险,增加其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同时,政府也能分享项目的收益,提高公共财政的可持续性。

3.市场机制:PPP模式注重市场供需的自主匹配,充分发挥市场的竞争机制。

通过公开招标、竞争选优等方式,引进优质的私营企业参与项目,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市场机制还能促进资源的配置效率和项目的创新性。

接下来,通过一个实际案例来进一步说明PPP模式的应用和效果。

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公共交通设施建设需求巨大,政府常常需要引入民间资本和企业参与公共交通项目的建设和运营。

例如,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普遍采用PPP模式进行开发。

以北京市地铁为例,北京地铁运营公司与私人投资方合作,共同投资、建设和运营地铁线路。

政府提供土地和规划支持,私人投资方提供资本和技术,共同实施地铁项目。

在这个案例中,PPP模式的应用带来了以下几个显著的效果。

1.资源整合:通过PPP模式,政府的政策和规划能力与私人投资方的资本和技术能力得到有机整合。

PPP运作模式详解

PPP运作模式详解

PPP运作模式详解一、管理外包类1.O&M概念O&M是Operations&Maintenance的缩写,即委托运营。

是指政府保留存量公共资产的所有权,而仅将公共资产的运营维护职责委托给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并向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支付委托运营费用。

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不负责用户服务的PPP运作方式。

适用项目类型:存量项目合同期限:≤8年。

2.MC概念MC,ManagementContract,是指政府保留存量公共资产的所有权,将公共资产的运营、维护及用户服务职责授权给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的项目运作方式,政府向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支付相应管理费用。

适用项目类型:存量项目合同期限:≤3年。

二、特许经营类1.BLT概念BLT,Build-Lease-Transfer,即建设一租赁一转让,是指政府出让项目建设权,由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负责项目的融资和建设管理,在项目建成后租赁给政府,并由政府负责项目运行和日常维护,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用政府付给的租金收入回收项目投资、获得合理回报,租赁期结束后,项目所有权移交给政府。

适用项目类型:新建项目2.BTO概念BTO,Build-Transfer-Operate,即建设-移交-运营,是指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为设施融资并负责其建设,完工后即将设施所有权移交给政府,随后政府再授予其经营该设施的长期合同。

适用项目类型:新建项目3.BOT/BOOT概念BOT,Build-Operate-Transfer(建设-运营-移交),或者BOOT,Build-Own-Operate-Transfer(建设-拥有-运营-移交),是指由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承担新建项目设计、融资、建造、运营、维护和用户服务职责,合同期满后项目资产及相关权利等移交给政府的项目运作方式。

适用项目类型:新建项目合同期限:20~30年。

4.TOT概念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即移交—经营—移交,是指政府部门将存量资产所有权有偿转让给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并由其负责运营、维护和用户服务,合同期满后资产及其所有权等移交给政府的项目运作方式。

PPP模式基本知识

PPP模式基本知识

PPP模式基本知识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是公共-私人合作模式的简称,是一种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提供的合作方式。

在这种合作模式下,政府与私人部门合作共同投资、建设、运营和维护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

PPP模式的目的是实现政府的资源整合和私人部门的效率优势,从而提高项目的质量、效率和可持续性。

PPP模式的基本原理是政府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和监督,私人部门负责融资、建设、运营和维护基础设施项目。

政府通常会与私人部门签订合同,在合同中规定项目的目标、责任、风险分配、回报机制等内容。

双方在合同期限内共同合作,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1.资源整合:政府与私人部门合作,可以充分调动双方的资源,实现资源优势的互补,从而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率。

2.风险分担:PPP模式可以有效分担项目的风险,政府和私人部门可以根据各自的能力和经验承担相应的风险,降低项目的失败风险。

3.激励机制:通过合同约定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励私人部门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促进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4.创新能力:私人部门通常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可以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项目的竞争力。

5.有效管理:政府和私人部门在项目管理和监督方面可以互相监督,确保项目按照计划顺利进行,提高项目的治理效率。

PPP模式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等领域,如交通运输、水利水电、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

在国际上,PPP模式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提供的合作方式,得到了各国政府和私人部门的广泛认同和应用。

在中国,PPP模式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指导意见,鼓励和支持PPP项目的建设。

目前,中国PPP市场规模庞大,涉及多个领域,如交通运输、环保、能源等。

通过PPP模式,中国政府能够有效利用私人资本和管理经验,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改善,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PPP模式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风险,如信息不对称、合同管理、监督机制等问题。

PPP模式解析与案例分析

PPP模式解析与案例分析

PPP模式解析与案例分析PPP模式,即政府—公司—社区(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是一种公私合作的模式,旨在通过政府、公司和社区三者之间的协作,共同提供公共服务和项目的管理、运营和融资。

该模式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和能力,在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间取得平衡,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PPP模式中,政府作为主导方,负责制定政策、监管和审批等职责。

公司作为合作方,负责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维护等。

社区作为受益方,通过参与决策、监督项目进展、享受社会福利等方式参与其中。

PPP模式的关键优势之一是合理分配风险。

政府、公司和社区各自承担一部分风险,降低了单一方的压力和风险。

政府在项目的初期和终期阶段承担较多的风险,公司在项目运营期间承担较多的风险,而社区通过监督和参与等方式提高了对项目的信任和满意度。

然而,PPP模式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是合同和规范的设计。

合同的双方需要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包括风险分担、利润分享、绩效评估等。

合同的缺失或设计不当,容易导致争议和纠纷。

其次是政府协调和监管能力的限制。

政府在项目管理和监管方面,需要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源,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和维护公共利益。

最后是社区参与的不足。

社区在PPP项目中的参与度通常较低,导致社会公众对项目的意见和需求得不到充分的反馈和应对。

一个成功的PPP案例是英国伦敦地铁的私有化和改造。

在该项目中,政府与私人企业合作共同运营和管理地铁系统。

政府通过竞标方式选择了一家私人公司作为合作伙伴,该公司负责地铁线路的维护、改造和运营。

通过PPP模式,地铁服务得到了改善,客流量和利润也得到了提升。

政府在项目中扮演了监管和市场规范的角色,确保了公共利益的维护。

而公司通过投资和经营,实现了盈利和回报。

该案例的成功经验在于政府的有效监管和私营公司的创新能力。

政府通过明确的合同与公司约束和奖励机制,保证了项目的高效运营和服务质量。

公司则通过引入新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了地铁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PPP五大投融资模式全解析

PPP五大投融资模式全解析

PPP五大投融资模式全解析[摘要]一、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模式一般情况下,PPP模式是公私合营各种模式的统称。

此处是作为一种独立而具体的模式。

就此而言,PPP融资模式主要应用于基础设施等公共项目。

首先,政府针对具体项目特许新建一家项目公司,并对其提供扶持措施,然后,项目公司负责进行项目的融资和建设,融资来源包括项目资本金和贷款;项目建成后,由政府特许企业进行项目的开发和运营,而贷款人除了可以获得项目经营的直接收益外,还可获得通过政府扶持所转化的效益。

20世纪90年代后,一种崭新的融资模式-PPP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即“公共部门-私人企业-合作”的模式)在西方特别是欧洲流行起来,在公共基础设施领域,尤其是在大型、一次性的项目,如公路、铁路、地铁等的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PPP模式是一种优化的项目融资与实施模式,以各参与方的“双赢”或“多赢”作为合作的基本理念,其典型的结构为:政府部门或地方政府通过政府采购的形式与中标单位组建的特殊目的公司签定特许合同(特殊目的公司一般是由中标的建筑公司、服务经营公司或对项目进行投资的第三方组成的股份有限公司),由特殊目的公司负责筹资、建设及经营。

政府通常与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达成一个直接协议,这个协议不是对项目进行担保的协议,而是一个向借贷机构承诺将按与特殊目的公司签定的合同支付有关费用的协定,这个协议使特殊目的公司能比较顺利地获得金融机构的贷款。

采用这种融资形式的实质是:政府通过给予私营公司长期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及有效运营。

PPP模式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第一,PPP是一种新型的项目融资模式。

PPP融资是以项目为主体的融资活动,是项目融资的一种实现形式,主要根据项目的预期收益、资产以及政府扶持的力度而不是项目投资人或发起人的资信来安排融资。

项目经营的直接收益和通过政府扶持所转化的效益是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项目公司的资产和政府给予的有限承诺是贷款的安全保障。

图解PPP模式,秒懂

图解PPP模式,秒懂

图解PPP模式,秒懂一直以来,大家看到的似乎非常高端但似乎又和自己没啥关系的新闻,XXX中标XX亿PPP环保项目、XXX化工PPP项目获得XX亿投资、XXX斥资XX投资某PPP水处理项目,这种项目都是PPP。

在中国古代,商人虽有万贯家财,无奈社会地位低下。

比如在秦朝时,商人不可穿丝绸衣物,唐朝时,商人不可入朝为官。

然而现代社会并非如此。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直译为公私合作关系,在我国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

PPP模式是由社会资本承担设计、建设、运营、维护基础设施等主要工作,并获得合理投资回报;政府部门负责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价格和质量监督,确保公共利益最大化。

PPP模式的优点:1、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率,实现物有所值。

PPP项目可以使社会资本在项目确认、设计和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中就参与进来,明确方向、降低社会资本的投资风险。

且可发挥社会资本在建设施工、技术、运营、管理方面的优势,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标。

2、有助于增加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资金来源。

PPP模式下,项目融资更多地由社会资本完成,缓解政府部门的资金压力,节省支出。

3、可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品质得到改善,为社会和公共提供更好的服务。

PPP的运作模式主要包括BOT、BOO、TOT、ROT、O&M、MC、LOT等等一、管理外包类1. O&MO&M是Operations & Maintenance的缩写,即委托运营。

是指政府保留存量公共资产的所有权,而仅将公共资产的运营维护职责委托给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并向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支付委托运营费用。

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不负责用户服务的PPP运作方式。

适用项目类型:存量项目合同期限:≤8年。

[1]2. MCMC,Management Contract,是指政府保留存量公共资产的所有权,将公共资产的运营、维护及用户服务职责授权给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的项目运作方式,政府向社会资本或项目公司支付相应管理费用。

PPP模式运作分析报告(含案例解读)

PPP模式运作分析报告(含案例解读)

PPP模式运作分析报告(含案例解读)一、PPP模式概述(一)PPP概述PPP模式即(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公共政府部门与民营企业合作模式,它以参与方双赢和多赢为合作理念,指公共部门与私企建立合作模式,通过引入私人资本将市场中的竞争机制引入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私企与政府进行合作,并给予私企长期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从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及有效运营。

参与PPP项目的社会资本:(1)应该拥有强大的资金实力,因为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额比较大;(2)这些社会资本应该是追求长期稳定回报、而非短期超额利润的;(3)这些社会资本应该具有较强的项目管理能力。

因此,参与PPP项目的私营合作伙伴往往是银团、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等与经营丰富的大型工程建筑企业组建的项目联合体。

(二)PPP模式三大核心1、伙伴关系PPP模式的第一要素是伙伴关系,这是PPP最为首要的问题,而伙伴关系的首先表现是具有共同的项目目标。

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给予授权、征收税费和收取罚款,这些事务的处理并不必然表明合作伙伴关系的真实存在和延续。

比如,一个政府部门每天都从同一个企业采购办公用品并不能说明构成伙伴关系。

PPP 中私营部门与政府公共部门的伙伴关系与其他关系相比,独特之处就是项目目标一致。

公共部门之所以和民营部门合作并形成伙伴关系,核心问题是存在一个共同的目标:在某个具体项目上,以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多最好的产品或服务的供给。

私营部门是以此目标实现自身利益的追求,而公共部门则是以此目标实现公共福利和利益的追求。

形成伙伴关系,首先要落实到项目目标一致之上。

但这还不够,为了能够保持这种伙伴关系的长久与发展,还需要伙伴之间相互为对方考虑问题,具备另外两个显著特征: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担。

2、利益共享需明确的是,PPP中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并不是简单分享利润,还需要控制私营部门可能的高额利润,即不允许私营部门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形成超额利润。

PPP模式解析范文

PPP模式解析范文

PPP模式解析范文PPP模式(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公众-私营合作模式)是一种政府与私营部门之间合作的合作模式,旨在共同投资和管理公共服务项目。

本文将从PPP模式的背景、特点、优势和局限性等方面进行解析,探讨该模式对于公共服务项目实施的重要性和影响。

首先,PPP模式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许多国家面临着公共服务项目的资金短缺和管理不善的问题。

PPP模式的出现,是政府为了弥补财政困难、提高公共服务质量而进行的一种创新探索。

在PPP模式中,政府与私营部门通过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投资、建设和管理公共服务项目,分享风险与收益。

其次,PPP模式的特点在于各方的合作共赢。

首先,政府可以利用私营部门的投资和管理经验,提高公共服务项目的质量和运营效率。

私营部门也有动力投资和运营项目,以获得回报。

其次,PPP模式通常采用长期合作,政府可以将公共服务项目的资金需求转化为长期的利息支付,降低财政压力。

此外,PPP模式注重投资回报和风险分担的平衡,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机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与创新。

PPP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引入私营部门的资金和管理经验,弥补财政短缺,加快公共服务项目的建设和提高效率。

其次,私营部门的参与可以引入创新的技术和管理理念,提升项目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再次,PPP模式注重长期合作,政府可以分散风险,降低资金和管理成本。

最后,PPP模式鼓励市场竞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经济的发展。

然而,PP模式也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挑战。

首先,PPP合作协议的签订和执行需要政府具备较高的法律和管理能力,对政府的监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由于PPP模式涉及到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平衡,如果合作协议的设计不合理,可能会导致资源分配不公和财政风险的加大。

再次,PPP模式在一些领域(如教育、卫生等)的应用相对较少,其中的原因包括政策限制、市场不成熟等。

PPP模式分析解读

PPP模式分析解读

PPP模式分析解读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即公共-私人合作伙伴关系模式,是指政府与私人部门之间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合作关系。

在这种伙伴关系模式下,国家政府与私人方通过签订合同,在特定项目领域共同投资、运营和管理,实现资源共享、风险分担、效益共享的目标。

PPP模式的实施旨在通过调动私人资本,提高公共项目的质量和效能,缓解政府融资压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该模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涵盖了基础设施、教育、医疗、旅游等多个领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PPP模式可以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在公共项目实施过程中,政府和私人方通过合作,可以将双方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配置。

私人方可以提供资金、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支持,政府则可以提供项目土地、政策和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支持,减少资源浪费和冗余。

其次,PPP模式可以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由于私人方的参与,公共项目的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得到了更加专业和高效的管理,提高了项目的质量和效益。

私人方通常具有更为灵活和创新的运营方式,可以有效推动项目的进度和效果。

再次,PPP模式可以缓解政府融资压力。

在公共项目实施过程中,政府通常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而PPP模式可以吸引私人方的投资,减轻政府的融资负担。

私人方通过投资项目可以获取一定的回报,同时也承担项目运营和管理的风险,实现了双赢的局面。

此外,PPP模式还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通过PPP模式实施的公共项目往往具有一定的规模和长期性,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推动经济增长。

同时,公共项目的实施也能够改善社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和社会福利。

然而,PPP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政府和私人方之间的利益分配和权责问题可能成为合作的瓶颈。

双方在项目的收益分配、合同约定等方面可能存在分歧,需要进行良好的合作沟通和协商。

其次,PPP项目的融资和立项流程相对复杂,需要政府加强监管和规范,防范潜在的风险和腐败问题。

干货PPP模式详细分析解读(最全图文)

干货PPP模式详细分析解读(最全图文)

干货PPP模式详细分析解读(最全图文)感谢您的一路相伴PPP与BOT和BT模式的关系PPP模式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英国,广义PPP以授予私人部门特许经营权为特征,包括BOT等多种形式。

狭义的PPP是政府与私人部门组成特殊目的机构(SPV),引入社会资本,共同设计开发,共同承担风险,全过程合作,期满后再移交政府的公共服务开发运营方式。

PPP模式分类PPP模式含义狭义的PPP不仅仅是一种融资机制,是政府与私营投资机构长期合作关系,公营和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贯穿于项目的全过程,更是一种管理机制、合作机制,它与BOT等其他模式在操作上有很大的不同。

BOT与PPP的共同点主要包括:①这两种融资模式的当事人都包括融资人、出资人、担保人;②两种模式都是通过签订特许权协议使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发生契约关系的;③两种模式都以项目运营的盈利偿还债务并获得投资回报,一般都以项目本身的资产作担保抵押。

BOT与PPP的区别主要包括:①组织机构设置不同,BOT模式参与项目的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之间是以等级关系发生相互作用的,PPP模式是政府、赢利性企业和非赢利性企业基于某个项目而形成的以“双赢”或“多赢”为理念的相互合作形式,参与各方可以达到与预期单独行动相比更为有利的结果;②运行程序不同,两种模式的不同之处主要在项目前期,PPP模式中私人企业从项目论证阶段就开始参与项目,而BOT模式则是从项目招标阶段才开始参与项目,PPP模式中政府始终参入其中,而在BOT模式中在特许协议签订之后政府对项目的影响力通常较弱。

PPP模式法律关系所谓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或者说,法律关系是指被法律规范所调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为前提而产生的社会关系,没有法律的规定,就不可能形成相应的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的社会关系,当法律关系受到破坏时,国家会动用强制力进行矫正或恢复。

法律关系由三要素构成,即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客体和法律关系的内容。

PPP模式及其相互政策解读

PPP模式及其相互政策解读

PPP模式及相关政策解读第一部分 PPP模式讲解一、项目融资项目融资分为狭义项目融资(Project Financing)和广义项目融资。

从各国和国际组织对PPP的理解来看,相对应PPP的定义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一)广义项目融资1.广义项目融资的含义“为项目融资——为特定项目的建设、收购以及债务重组进行的融资活动”。

广义项目融资,是指债权人(银行)对借款人(项目公司)抵押资产以外资产有100%追索权的融资活动,即债权人对借款人抵押资产以外的资产也有追索权。

2.广义项目融资的形式广义项目融资可以分为外包、特许经营和私有化三大类。

(1)外包类即运营与维护合同(O&M),私营部门的合作伙伴根据合同,在特定的时间内,运营公有资产,公共合作伙伴保留资产的所有权。

政府或政府性公司通过签定外包合同方式,将某些作业性、辅助性工作委托给外部企业或个人承担和完成,如:设计建造(DB),从而来达到集中资源和注意力于自己的核心事务的目的。

项目一般是由政府投资,私人部门承包整个项目中的一项或几项职能,例如只负责工程建设,或者受政府之托代为管理维护设施或提供部分公共服务,政府为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付费,项目投资和经营的风险完全由公共部门承担,私人部门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

作业外包一般由政府方给作业承担方付费,并通过委托运营和管理合同方式来执行。

(2)特许经营类项目需要私人参与部分或全部投资,并通过一定的合作机制与公共部门分担项目风险、共享项目收益。

根据项目的实际收益情况,公共部门可能会向特许经营公司收取一定的特许经营费或给予一定的补偿,项目的资产在特许经营期限之后需要移交公共部门,即合同结束后要求私人部门将项目的使用权或所有权移交给公共部门。

因此一般存在使用权和所有权的移交过程,参与项目的公共部门需要协调私人部门的收益性和项目整体的公益性之间的关系。

(3)私有化类在私营部门的合作伙伴设计和制造基础设施,以满足公共部门合作伙伴的规范,往往是固定价格,私营部门合作伙伴承担所有风险。

PPP模式的概念及内涵

PPP模式的概念及内涵

PPP模式的概念及内涵PPP模式是指公私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模式,是一种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合作的经济合作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共同合作,通过共享资源、风险和利益来实现项目的共同目标。

PPP模式通过引入私营部门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解决了公共部门的资金短缺和管理不足的问题,提高了项目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PPP模式的主要特点包括:1.共享风险: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共同分享项目的风险,降低了项目的风险率。

2.共享资源: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共同使用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

3.共享利益: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共同分享项目带来的收益,建立了互利合作的关系。

4.长期合作: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促进了双方的共同发展。

PPP模式适用于各种领域的项目,例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供、社会事业发展等。

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PPP模式可以帮助政府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效率和质量,缓解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压力。

在公共服务提供领域,PPP模式可以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满足市民的需求。

在社会事业发展领域,PPP模式可以促进社会事业的发展,提高社会事业的质量和效率。

PPP模式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合作共赢:PPP模式通过公私合作,实现了双方的合作共赢。

公共部门可以借助私营部门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私营部门可以通过项目获取收益和市场机会。

2.创新管理:PPP模式通过引入私营部门的管理经验和市场机制,创新了项目管理方式,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效率和灵活性。

3.规范约束:PPP模式通过合同约束和监管机制,规范了公私合作的行为和关系,保障了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合作的长期性。

PPP模式的实施有助于解决政府资金短缺、基础设施滞后、公共服务不足等问题,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然而,PPP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合作风险高、合作关系复杂、监管不足等。

PPP模式简介

PPP模式简介

一、PPP模式的基本含义PPP(Private-Public-Partnership),即:公私伙伴关系,是指公共部门为提供某种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以特许经营权协议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

这种伙伴关系通常需要通过正式的协议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

在这种关系下,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发挥各自的优势来提供公共服务,共同分担风险、分享收益。

PPP模式的实质是政府通过给予私营公司长期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将市场中的竞争机制引入基础设施建设中,以期达到更有效地提供公共服务的目的。

PPP代表的是一个完整的项目融资概念。

政府并不是把所有项目的责任全部转移给私营企业,而是由参与合作的各方共同承担责任和融资风险。

政府的公共部门与私人参与者以特许经营协议为基础进行合作,与以往私人企业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不同,他们的合作始于项目的确认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并贯穿项目的整个过程。

二、PPP模式的发展为适应现代经济飞速发展,各国愈加重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但是仅靠政府财政资金已不能满足需求。

随着政府财政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地位的下降,私营企业在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开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世界各国在利用国际及国内民间资本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中,BOT模式是目前比较成熟和应用最广的项目融资模式,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着几个方面的缺点: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往往都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调查了解、谈判和磋商过程,以致项目前期过长,使投标费用过高;投资方和贷款人风险过大,没有退路,使融资举步维艰;参与项目投资各方利益冲突大,对融资造成障碍;机制不灵活,降低私人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性;在特许期内,政府对项目失去控制权等等。

为了弥补BOT模式的不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国便积极推进其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模式的改革,最早提出了PPP的概念。

目前,英国被公认是最先进的PPP模式使用者,它不仅已经将PPP模式成功运用于公用事业、社区建设中,而且在医疗、监狱及地方政府部门事业的建设应用中也同样取得了进展和成效。

ppp项目模式

ppp项目模式

ppp项目模式第一篇:PPP项目模式概述随着新时期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PPP项目模式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机构和企业的重视。

PPP项目模式是指政府与企业合作,共同承担建设项目的投融资、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责任。

PPP项目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政府和企业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各负其责,共同承担风险;二是PPP项目模式能够缓解政府财力压力,同时为企业提供投资的机会;三是PPP项目模式能够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在PPP项目模式中,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是基于市场化的原则,通过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法规来引导企业的参与,使其在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

政府在PPP项目中的角色主要是提供基础设施的用地、政策支持和监管等方面的服务,企业的角色则是投资、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公共设施。

PPP项目模式的实施需要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充分沟通和协调,特别是在项目的投资、融资、合同等方面,需要明确各自的权利和责任。

同时,政府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PPP项目评估和风险管理机制,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PPP项目模式是一种创新的投资方式,通过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合作,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和推动经济发展。

在PPP项目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政府和企业应该遵循市场化、公正、透明的原则,共同推进项目建设。

第二篇:PPP项目模式的优势和挑战随着PPP项目模式的逐渐推广和实施,其优势和挑战也日益明显。

PPP项目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够提高项目的效率和质量,避免政府在项目建设中的浪费和耗费;二是能够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节省政府的财政支出,使得政府资金得到更好地运用;三是能够促进社会资本的投资,提高社会资本的运用效率和企业的投资收益;四是通过PPP项目模式的实施,能够增强政府部门的透明度和监督意识,降低政府的腐败率和失信程度。

然而,在PPP项目模式的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挑战。

首先,政府在PPP项目中对于投资建设的监管不力,容易导致企业在建造和运营过程中的不正当行为。

搞懂“PPP”模式,看一篇文章就够了!

搞懂“PPP”模式,看一篇文章就够了!

搞懂“PPP”模式,看一篇文章就够了!一、什么是PPP(一)基本概念、核心理念PPP,即公私伙伴关系是指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为提供公共服务而建立起来的一种长期合作关系。

这种关系用商业协议来确立,公共部门将融资、建设、运营风险转嫁给私营部门,并与私营部门发挥各自的优势来提供公共服务。

在这样的框架下,PPP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如BOT(建设-运营-转让)和BOOT(建设-运营-拥有-转让)等。

一般而言,按照私人部门的参与程度和公共部门将各类风险向私营部门转移的程度会产生多种PPP模式,如BOT,BOOT,DBFO等。

PPP的核心理念是追求资金最佳使用价值,通过引进社会资本,发挥公私双方各自优势,紧密合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得到最优的投资回报及社会公共效益,实现公共财政或者公共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二)PPP的比较优势相对于政府传统项目开发模式及公共融资方式,PPP有以下比较优势:1、提高公共财政使用效率PPP项目一般由社会私人资本或者联合体融资建设及运营,提供公共服务。

共用财政投入很少,较好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这对公共财政短缺的情况下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同时,由于捆绑了建设和经营,并以服务和产出付费,使得私人部门能够发挥最大的能动性,通过创新、自我施压等避免项目成本超支。

在风险管理上的合理分配和良好的合作机制也使得项目失败的概率大大降低,避免了公共资源的浪费。

2、保障项目和公共服务质量评审中标的私人资本或联合体组建项目公司建设项目并提供公共服务。

联合体一般是由建设方、融资方、运营方组成的利益共同体,它比传统开发模式具有更好的内部协调能力。

另外,很多PPP项目通过引进国际知名建设、管理机构,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利于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

3、实现合作双方互利共赢合理的PPP模式可以平衡公私双方的权责利。

在风险分配上遵循“最优承担”原则,即将风险分配给最有能力承担的一方。

同时,全寿命周期特点使得合同具有较大的灵活空间,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机制既能维护共用部门的利益,也能最大限度满足私人资本的诉求。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详解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详解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详解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概念PPP模式是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字母缩写,通常被称为“公共私营合作制”,是政府与社会资本为了合作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或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全过程”合作关系,以授予特许经营权为基础,以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为特征;通过引入市场竞争和激励约束机制,发挥双方优势,提高公共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供给效率。

世界运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现状1992年,英国最早应用“PPP”模式,适于“PPP”模式的工程包括:交通(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卫生(医院)、公共安全(监狱)、国防、教育(学校)、公共不动产管理。

1994年,智利为平衡基础设施投资和公用事业急需改善的背景下于引进“PPP”模式的,已完成中包括交通领域工程、机场、监狱、水库,年投资规模由3亿美元增加到17亿美元。

1997年,葡萄牙启动“PPP”模式,首先应用在公路网的建设上,正在实施医院的建设和运营、修建铁路和城市地铁。

2004年,巴西通过“公私合营(PPP)模式”法案,将公路、铁路、港口和灌溉工程作为PPP模式招标项目。

21世纪以来,联合国、世界银行、欧盟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在全球大力推广“PPP”的理念和经验,目前发展中国家已经纷纷开始实践,同样在我国引入“PPP”模式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亟须为“PPP”模式在我国的发展提供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层面的支持。

我国推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背景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职责和能力,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

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

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

国务院要求财政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更好地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要在制度安排上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索。在去年底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专门召开了一个 专题研讨会,从体制机制创新的角度,对PPP模式 做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财政部长楼继伟指出“要 实实在在把这件事开展起来”“抓出几个真的PPP 项目出来”。目前财政部正在从制度、机构、项目 和能力建设等多方面着手推广PPP模式。
2013年1 1月,财政部已选定哈尔滨市与洛阳
2014年lO月 总第531期第10期
经济论坛
Economic Forum
Otc.2014 Gen.531 No.10
文/郭文卿 【摘 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通过改革让社会资本进入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这为
PPP模式的运用和发展确定了政策基调。PPP兴起于上世纪末,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过程中,
市为亚洲开发银行PPP项目全国首批试点城市,亚 洲开发银行将通过技术援助和优惠贷款支持试点城 市。今年4月初的消息显示,哈尔滨市预计将于今 年年底正式与通过招标确定的社会资本合作伙伴签 订PPP协议;今年2月的公开信息显示,洛阳市的 市政路桥和污水处理打包项目已初步选定为贷款支 持项目。目前,财政部正在酝酿成立PPP中心。江 苏省已被财政部确定为建设省级PPP试点中心的省 份之一,湖南、浙江等省份也在争取PPP模式在当 地率先试点。 对于未来PPP模式的发展,财政部表示将着手 研究三方面的具体操作问题:一是研究明确“建设 什么”的问题,尽快梳理建立PPP项目库;二是研 究明确“如何管理”的问题,建立健全循序渐进的 PPP模式法律体系;三是研究明确“怎样支持”的 问题,营造良好的PPP模式运作环境。
合同关系复杂、前期成本比较高、准备工作时间比 较长的特点。相关专家建议,适用PPP的项目投资 额一般不应少于2亿人民币。 四、我国推行PPP模式的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 完善,各级政府对投融资模式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 索和实践,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而积极 的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传统投融资模式 存在“一高、一低、一难”的问题,即融资平台债 务高,公共供给效率低;私人进入难。从PPP功能 和发展看,运用PPP可以有效缓解这些矛盾和问 题。 一是有助于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在当前基础设 施刚性需求旺盛、财政支出压力加大的情况下,通 过PPP模式既可拓宽融资渠道,还可将一部分政府 性债务剥离出去,减轻政府债务压力,从以往单一 年度的“预算收支管理”,逐步转向强化中长期财 政规划和“资产负债管理”,可有效降低政府资产 负债率。同时,在PPP中,公共部门和私人企业在 初始阶段共同参与项目的识别、可行性研究和融资 等过程,保证了项目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降 低了项目运作成本。研究表明,与传统的融资模式 相比,PPP项目平均可为政府部门节约17%的费 用。这些对于减轻财政负担、缓解财政压力具有重
让私人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政府公共部门职能的管理模式。PPP中融入了
科学的风险分担机制和“物有所值”评价方法。其鲜明特点是合作各方是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合作伙伴 关系。从国内外诸多的成功案例中可以看出,PPP的成功运用对于减轻财政负担、拓宽融资渠道、转变政府 职能、提升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要现实意义。
二是有助于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近年来,由 于政策激励不足和投资风险较高等原因,对于投资 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的基础设施项目,民营资本存
万方数据
在“不想进人也不敢进入”的问题。PPP通过“风 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管理设计可以较好地予以解 决,从而有效调动民间资本参与的积极性。另外, 适用PPP模式的基础设施项目收益较为稳定,与股 票、债券等相关性低,是产业基金和养老基金等机 构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选择,有助于吸引此类资金进 入。 三是有助于转变政府职能。推行PPP模式有助 于公共部门强化法律意识、契约意识和市场意识, 落实“权责对等”原则,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从 而把该管的管好,该放的放开。有助于政府从繁重 事务中脱身出来,从过去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直 接提供者和经营者转变为项目的战略规划者、市场 监管者、关系协调者和公共利益维护者。同时,在 PPP中,政府公共部门还可以向私人部门学习先进 管理理念,引进新的管理技术,降低政府运行成 本,提升公共服务效能。 五、我国laPP模式发展情况 据世界银行统计,1990年以来,我国共有 1000多个基础设施方面的公私合作项目(总价值超 过1600亿美元),其中以BOT等传统模式为主。其 中少数项目也探索实践了PPP模式,比如国家体育 场“鸟巢”项目、北京地铁4号线等,但这些项目 在利益分配、风险分担、政府监督等环节,与真正 意义上的PPP模式还有差距。 当前,在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和政 府负债较重的大背景下,面对交通、医疗、教育、 卫生、环保等民生项目建设的刚性需求,PPP正在 以其独特的管理模式,摆上了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 程。据悉,目前国家财政部、发改委、人民银行和 金融相关机构,都在为此项改革任务进行研究和探 2≥
用私人资源进行设计、建设、投资、经营和维护公共基础设施,并提供相关服务以满足公 共需要。 PPP专指长期的基于合同管理下的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的合作,以结合各方必要的资

德国
源(如专业知识、运营基金、资金、人力资源)和根据项目各方风险管理能力合理分担项 目存在的风险,从而有效地满足公共服务需要。
万方数据
2004—2007年共有23个 巴西 公共事业项目成为首批招标项
医院、学校、公 路、铁路、港口、灌 溉工程等
目,总投资约合130.67雷亚尔
至2009年已完成36个项
政府投资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 筹集部分项目建设资金;
加快了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
智利
交通、机场、监
目,投资额达60亿美元
狱、水库等
表3
PPP模式的机构目标层次 机构之间
情况详见表2。 二、PPP模式的目标及运作思路 在PPP模式中,政府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都有 各自不同层次的追求目标:一是低层次目标,指特 定项目的短期目标;二是高层次目标,指引入私人 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综合长期合作目标。详见
表3。
PPP模式的运作思路为政府部门或地方政府通 过政府采购形式与中标单位组成SPV特殊目的公司 签订特许合同(特殊目的公司一般由中标的建筑公 司、服务经营公司或对项目进行投资的第三方组成 的股份有限公司组成),由特殊目的公司全过程参 与项目的立项和可行性调研,负责筹资、建设、经 营等。政府通常与提供融资的金融机构达成一个直 接协议,此协议不是对项目进行担保的协议,而是 一个向金融机构承诺将按与特殊目的公司签定的合 同支付有关费用的协议,这个协议使特殊目的公司 能比较顺利地获得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采用这种 模式融资形式的实质是政府通过给予私营公司长期 的特许经营权和收益权来换取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 及有效运营。具体运作思路如图1。

PPP模式的几种定义 PPP模式定义
PPP是指政府、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性组织基于某个项目而形成的相互合作关系的形 式。通过这种合作形式,合作各方可以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有利的结果。 PPP是指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之间的一种合作关系,双方根据各自的优劣势共同承担 风险和责任,以提供传统上由公共部门负责的公共项目或服务。
发展计划署

欧盟委员会
加拿大PPP

PPP是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一种合作经营关系,它建立在双方各自经验的基础 上,通过适当的资源分配、风险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更好地满足事先清晰界定的公共需 求。 PPP是介于外包与私有化之间并结合了两者特点的一种公共产品提供方式。它国PPP 国家委员会
一、PPP模式的起源与发展
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的缩写,意为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是指政府公共部门与私人部 门合作过程中,让私人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 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政府公共部门职能的管 理模式。 有关资料显示,PPP一词最早由时任英国财政
表1 序号 定义机构 联合国
【关键词】PPP模式;基础设施;项目融资 【作者简介】郭文卿,石家庄市循环化工园区管委会会计师,研究方向: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
2014年4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首批推出 80个示范项目面向社会公开招标,鼓励和吸引社 会资本参与建设营运。PPP被视为其中重要的合作
方式。
大臣肯尼斯・克拉克于1992年提出,并于1993年 11月出版了《新突破》,其副标题是“面向公共部 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1997年英国 又出台了相关法律,为私人部门参与政府融资削除 了政策和法律障碍,同时设立了一个PPP工作组, 负责开展相关工作。关于PPP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 个大家公认的说法,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 同的理解。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几种PPP模式的定义 详见表1。 从各国和国际组织对PPP的理解来看,PPP有 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PPP是指公共部门与私人
目标层次 公共部门 私人部门
机构内部
低层次目标
提高基础设施服务水平
资金的有效利用; 增加公共福利供给
获取项目的有效回报
分配责任和收益
高层次目标
增加市场份额或占有量; 体现企业价值和社会责任
有效服务设施的供给
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合作关系,以 授予特许经营权为特征,主要包含BOT、BOO、 PFI等模式。狭义的PPP与BOT原理相似,都由 “使用者付费”,但其更加强调合作过程中的风险分 担机制和“物有所值”(Value for Money,VFM)评 价方法。本文所指的是狭义的PPP。 在发达国家,PPP的应用范围很广泛,既可用 于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也可用于非盈利设施的建 设。适用的项目具有收益比较稳定、投资规模比较 大、长期合同关系比较清楚、技术发展比较成熟的 特点,如交通(公路、铁路、机场、港口)、卫生 (医院)、公共安全(监狱)、国防、教育(学校)、 公共不动产管理等。据有关资料显示,英国75%的 政府管理者认为PPP模式下的工程达到或超过了价 格与质量要求。80%的工程项目按规定工期完成, 相同比例的工程耗资均在预算之内。巴西于2004 年12月通过“公私合营(PPP)模式”法案,该法 对国家管理部门执行PPP模式下的工程招投标和签 订工程合同做出具体规定。智利于1994年引进 PPP模式,提高了基础设施现代化程度,并获得充 足资金投资到社会发展计划。上述三国的PPP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