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范医疗纠纷
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机制
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机制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机制医疗纠纷是指医疗行为产生争议或纠纷,包括医疗责任纠纷、医疗病案纠纷、医疗服务投诉纠纷、医疗保险理赔纠纷等多种方面。
医疗纠纷不仅对病人及其家属带来财产、健康等方面的损失,同时也影响了医院的声誉和医生的职业荣誉感,甚至会引发社会不安和舆论压力。
为了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维护医疗系统的顺畅运转,保证病人及家属的合法权益,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机制显得至关重要。
一、医疗纠纷防范机制1. 加强医疗服务质量控制。
医院应全面实施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建立完善的医疗服务标准和流程,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医生应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每一位病人,严格遵守医德医风,避免医疗过失和医疗误诊等情形的发生。
2. 加强医患关系的管理。
医院应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消除患者的不安和疑虑,建立“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服务。
医生应养成耐心、细心、贴心的工作态度,尽量满足病人的需求和要求。
3. 建立医疗纠纷预警和风险防控机制。
医院应定期对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医生要认真学习各种医学知识和新技术,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减少医疗风险。
4. 加强医疗纠纷信息公开。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公开医院的经营情况、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纠纷处理情况等。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医院的透明度和公信力,还能减少病人和家属的猜忌和不信任,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度和互动性。
二、医疗纠纷处理机制1. 建立医疗纠纷的处理机构。
医院应设立医疗纠纷处理机构,由专业人员负责处理医疗纠纷,并及时将处理情况反馈给相关部门和病人及家属。
2. 建立医疗纠纷处理的程序。
在发生医疗纠纷时,医院应建立明确的处理程序,如对纠纷进行初步调查、听取当事人陈述、整理证据、进行调解等,最终通过协商或其他方式解决纠纷。
3. 加强协商调解和仲裁机制。
医院应建立和完善医疗纠纷协商调解和仲裁机制,将医患纠纷纳入合法程序,如组建协商专家组、设立纠纷仲裁委员会等。
防范医疗纠纷的8项措施
防范医疗纠纷的8项措施说到医疗纠纷,嘿,谁能没点儿烦心事呢?医院、医生、病人之间,真是三角关系,有时候就像打麻将,谁都想赢,结果却总是有人不高兴。
为了避免这种尴尬局面,咱们得好好聊聊那些“防火墙”。
沟通!沟通!沟通!哎呀,真的是金子般的道理。
病人和医生之间,如果没个明白的交流,谁知道你要啥?医生忙着治病,病人忙着担心,这样一来,误解可就来了。
你想啊,如果你跟医生说清楚自己的症状,那医生可就能给你开个明白的药方,不至于让你在药店那儿傻傻的找不到自己需要的药。
再说了,医生的责任心也是极为重要的。
好的医生不仅会看病,还得对病人负责。
像个老妈子一样,得关心病人的情况。
嘿,病人一旦感觉被忽视,心里那叫一个委屈,心里默念“这可怎么办啊!”所以,医生们要时刻保持关注,不要等病人喊救命时才回过神来,这样可不太好。
再来一个,医疗记录,听着是不是有点严肃?其实啊,这可是保护大家的法宝。
医生得仔细记录每次的诊疗,病人也可以要求查看,避免出现“我没说过这句话”的情况。
别小看这些记录,它们就像是解救你的“铁证”,将来真要有纠纷,也能用得上。
咱们再聊聊医院的管理。
医院可不是随便开张的地方,得有规章制度。
想想看,如果医院的管理松松垮垮,那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真是麻烦。
医院得有明确的流程,让病人知道该怎么做,该找谁。
这么一来,病人心里也有个谱,避免了不必要的误解,大家心里都明白,岂不是好事?哦,对了,法律知识也得普及一下。
病人啊,医生啊,谁都得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这就像打工的人要知道自己的工资和假期一样。
法律知识得普及到每个人心里,咱不能让那些不懂法的小白随意被忽悠。
医院也应该组织一些知识讲座,让大家都能听得懂。
这可不仅仅是为了防范纠纷,更是为了保护自己,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投诉机制必须得健全。
病人如果觉得不满意,得有地方可以说说。
就像是心里憋着口气,不发泄可真难受!医院应该设置明确的投诉渠道,真心希望能听到病人的声音,及时调整,不至于让问题发酵。
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措施
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措施医疗纠纷防范措施(一)强化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依法执业意识和诚信服务意识,树立法制观念,保障医疗安全,防范医疗纠纷。
1、院科两级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职责、规范,使其懂得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更重要的是使医护人员自觉的依法行医、诚信服务,有效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2、进一步加强医务人员的法制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医疗质量安全教育和医德医风教育,采取以自学为主,集体培训、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为辅的教育方式,不断提高其思想觉悟及文化素养。
(二)院科两级加强诊疗质量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考核,全面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1、强化“三基三严”培训、考核力度,加强医务人员基本功训练。
2、医务人员认真执行医疗护理核心制度、诊疗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并定期/不定期组织学习、考核。
3、提高医疗护理文件书写水平,做到客观、真实、规范、及时、准确、完整并做好保管工作。
4、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和选择权,对有创操作、抗生素使用、手术知情同意等内容,切实履行告知义务及签字同意程序。
5、做好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指导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低年资医师、护士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
6、不定期选派科室业务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培训,积极参加院内外学术交流和技术研讨,不断开拓眼界,同时做好所学知识的讲授工作,提高全员业务素质。
7、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前,充分做好论证、预案、知情同意等准备工作,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三)加强院科两级质控,分析总结院内、外的不安全因素,及时消除隐患,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1、院质控组织除不定期抽查外,每月对各科进行一次全面质量检查考核。
监督各科室和医务人员对医疗卫生法规、规章、职责、诊疗护理规范、常规等的执行情况,同时对医疗工作中发现的医疗缺陷和问题进行动态分析、评估和跟踪调查,并制定改进措施,从严把好质量关,使诊疗全过程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标准。
如何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
如何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现代社会医疗卫生方面的技术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人们的生命健康有了很好的医疗保障。
但是在医疗机构看病,也还是会发生意外,出现医疗事故,引发医疗纠纷,那么如何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现在,我就来为大家答疑解惑。
一、如何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医务人员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首要前提,也是衡量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起码标准,所以医院应该教育医务人员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活动,文明就医。
2、医疗机构应加强质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预防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
要提高医疗质量、对医疗安全有保障、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就要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对影响医疗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监控。
3、提高病历及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并加强管理。
严格依据客观情况如实记载患者的实际情况,补正病历时依照法律规定进行标注,保存病历时安全妥当,对待病历严格负责。
二、医疗事故责任认定医疗诉讼的责任认定一般有三种:法官判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过错司法鉴定。
1、法官直接判定并不是所有医疗纠纷都必须经过医疗鉴定才能明确责任,根据《民事诉讼法》第72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专门性问题认为需要鉴定的,应当交由法定鉴定部门鉴定;没有法定鉴定部门的,由人民法院指定的鉴定部门鉴定”。
2、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按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目前我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分为首次鉴定和再次鉴定,首次鉴定工作由设区的市级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级地方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进行;再次鉴定工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组织进行;对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商请中华医学会组织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但一般情况下,再次鉴定就是最终鉴定。
医疗纠纷的防范及处理工作总结【通用11篇】
医疗纠纷的防范及处理工作总结【通用11篇】医疗纠纷总结篇一为减少和杜绝我院医疗纠纷的发生,促进医患关系根本好转,推动全院各项事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如下培训计划: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明确职责为保障全院防范医疗纠纷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成立由院领导、医务科、护理部、院办室、病历质量检查小组、临床各科室主任护士长组成的“嫩江县中医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明确分工,各有侧重,采用协同共管的模式。
其中医务科负责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和综合协调工作并与护理部组织业务学习;医患关系办公室负责医疗纠纷的调节处理。
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听取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汇报,及时发现问题,排除隐患,消灭在萌芽。
遇有临时性情景随时召开会议,决策重大事项,部署重要工作,处置和应对突发医疗纠纷事件,追究职责。
二、培训资料(1)、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执业医师法、护士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侵权职责法、核心制度、临床疾病诊疗常规、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等。
强化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
(2)、加强医德医风方面的学习:运用正反两方面的典型,营造讲医德、树新风的良好医疗氛围,为败坏医务人员形象,影响全院事业的人和事敲响警钟。
(3)、加强医疗业务的学习:技术业务水平低,对工作中出现的意外情景不能正确处置,和缺乏防范意识是引发事故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为医务人员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在精通本专业的基础上拓展知识面,不断更新知识,进取参加各种类型学术会议,了解医学新动态,善于总结经验,在技术操作上做到准确熟练,对疑难疾病和急救患者有必须的分析本事和鉴别本事,没有过硬的医疗业务水平,在工作中就无法避免消除存在的医疗安全隐患,就会给医院和患者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害。
2、培训方式和要求每季度由医务科组织一次全院学习。
全院所有卫生技术人员除值班外,必须参加学习。
3、监督落实参加培训纳入医院年终考核,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培训的人员,由医务科按照绩效考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医疗纠纷防范处理预案及实施细则(四篇)
医疗纠纷防范处理预案及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工作,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保证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制定本预案及实施细则。
第二条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在医疗过程中因不同意见而产生的争议和矛盾,包括医疗过程中的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医患之间的不当行为等。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按照本预案及实施细则的要求,建立健全医疗纠纷防范和处理机制,加强医患沟通,有效预防和处理医疗纠纷。
第二章预防医疗纠纷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加强医患沟通,提供全面、真实的医疗信息,向患者和其家属解释医疗过程和治疗方案,积极征求患者的意见和需求。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医疗人员的培训和监督,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第六条医疗机构应做好医疗事故的报告和处理工作,及时向患者和其家属说明事故原因和处理结果,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建立患者投诉处理机制,保障患者的投诉权益,及时处理医患之间的矛盾和纠纷。
第三章处理医疗纠纷第八条医疗机构应设立医疗纠纷处理部门,负责处理医疗纠纷相关事务,制定纠纷处理流程和标准。
第九条患者对医疗纠纷提出投诉时,医疗机构应积极调查核实,听取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和证据,遵循公正和客观原则,依法处理医疗纠纷。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根据事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协商解决、调解处理、仲裁或诉讼等,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和完善医疗纠纷调解机制,为双方提供独立、公正的调解服务,促进医患双方通过协商解决纠纷。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指定专人负责处理医疗纠纷,提供法律咨询和支持,引导医患双方妥善处理纠纷,维护医患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第四章监督和评估第十三条监督部门应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和检查,查明医疗纠纷的原因和责任,及时处理和记录相关信息,并对医疗机构的防范和处理工作进行评估。
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定期整理和公布医疗纠纷相关数据,向社会公众介绍医疗纠纷的防范和处理情况,提供给患者和其家属参考和借鉴。
防范医疗纠纷的八大措施
防范医疗纠纷的八大措施
1.健全医院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规定。
建立完善的医疗诊疗制度,加强医疗服务质量监管,严格控制医疗风险,确保医疗安全。
2.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升医疗技能和责任意识。
医生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医疗方案,确保诊疗效果。
3. 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知识水平。
医生要尽可能详细地告知患者有关治疗方案、医疗风险、注意事项等,帮助患者有效防范医疗纠纷。
4. 加强医患沟通,解决患者疑惑。
医生要耐心倾听患者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避免患者因误解或不满情绪而引发医疗纠纷。
5. 加强医疗记录管理,确保医疗记录真实可靠。
医院要严格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地记录患者的诊疗过程和治疗方案,为防范医疗纠纷提供有力证据。
6. 主动公开医院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医院要公开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纠纷处理情况,接受患者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和评价。
7. 加强医疗纠纷调解和解决工作,尽力化解医患矛盾。
医院应加强医疗纠纷调解员队伍建设,通过合法、公正、及时的调解,协调医患关系,化解医疗纠纷。
8. 建立医疗纠纷处理机制,确保医患合理、公正地维权。
医院
应建立健全医疗纠纷处理机制,规范处理程序,保障医患合法权益,依法处理医疗纠纷。
医疗纠纷的防范及处理工作总结(5篇)
医疗纠纷的防范及处理工作总结在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疗纠纷很难完全杜绝,一旦形成医疗纠纷,会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医患双方的权益、道德和法律责任问题。
因此,必须重视医疗纠纷的防范工作,只有有效地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才是解决医疗纠纷的关键所在。
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改善服务态度,加强责任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重点防范以上多发环节,在临床工作中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按规范进行诊疗操作。
我院制定医疗纠纷防范的几个要点:1、执行查对制度要求医护人员把查对意识和医疗责任结合在一起,贯彻于医疗活动中,使其成为医护人员的基本素质。
2、执行检诊制度误诊漏诊常常是由于诊疗经验、技术和责任心等综合因素造成的。
医疗管理有接诊、二级查房、会诊以及病案讨论等制度,严格执行这些制度会使误诊、漏诊率极大减低。
3、健全病案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病案管理制度,可减少医疗纠纷以及医疗纠纷的复杂性。
病案作为医疗档案,是医生对病情分析和处理的真实记录,当发生纠纷时,它又是出具医疗鉴定和调解处理医疗纠纷的主要依据。
4、转变服务观念要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医院和医务人员必须切实重视患者的权利,转变医疗作风。
5、严格管理,堵塞漏洞在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预防医疗纠纷的实际手段主要还是靠加强管理、堵塞漏洞,例如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不完善,监督执行不力;科室和部门之间衔接协调不够;个别医院工作人员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得不到及时制止;病案和其它医疗文书书写和管理不规范等。
6、告知义务医患关系的改变,消费者意识的抬头,医疗人员在诊疗病人的过程中,应充分让病人与家属了解病人目前的病情,即将采行的检查或治疗之原因和可能之结果,让病人与家属感觉受到尊重与参与感。
对严重副作用的药物以尽到事前告知之义务。
7、不要轻易承诺对于病情治疗的愈后状况之措辞应较为谨慎,千万不要向病人保证能治愈或根治,也不要让病人有错误之期待,对于一个可理解的病人,虽然可能确信病人会有好的结果,也不要轻易给予承诺。
如何防范医疗纠纷
如何防范医疗纠纷高尚的医德.求精的作风和精湛的技术,使病人愿意将生死托付于所信任的医务人员。
但是,仅有这些还不够,面对复杂的情况,医务人员应有预见突发事件的能力,利用各种条件,预防不良事件的能力,利用各种条件,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以确保医疗安全及医疗活动的正常进行。
先总结几条防范措施如下:1.完整的病历.抢救记录,精湛的技术,运行良好的设备,严格的医疗制度是防范医疗纠纷的关键。
(1)简明.扼要.全面地询问病史,减少遗漏.重复,避免病人的不信任及厌烦情绪,使自己在病人中树立威信。
(2)病例字迹要清楚,内容全,有鉴别意义的阴性症状和体征也要记录。
(3)接诊时间.抢救时间要写清,按严格规定时间完成各项工作,并做到首诊、首问负责制。
(4)患者有生命危险、需要住院或留院观察的,要告知疾病的风险、住院的好处,介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你,治疗方法的利弊,向家属或患者交代后,仍拒绝住院或观察的,要由患者或家属签字。
(5)诊断要经得起推敲,要有回旋的余地,以避免误导其他医务人员。
(6)诊断或处理存在疑问、有异议时,应及时申请会诊。
(7)要向患者交代清楚需要注意的事项,特殊项目除在门诊病历写清(如骨折复位、固定后的注意事项、复查时间等)交代清楚,还要由医院留档备查。
(8)危重病人做CT、拍片、化验,要有医务人员跟随,以防不测。
(9)根据患者的经济条件,选择适当的检查、治疗方案,避免诊疗过度。
但对于必须的检查项目及治疗项目必须写清、并交代清其必要性。
(10)合理应用抗生素及其他药物。
告诉患者用药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做到处方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
(11)不在患者面前评判兄弟科室工作,不对兄弟科室工作品头论足。
(12)尊重患者隐私权,特殊部位的检查要注意无关人员的回避问题。
2.良好的沟通能力,友善和关切地对待患者和患者家属,改善医患关系,可是纠纷减少到最低点。
(1)与患者交朋友。
尽力推销自己,让患者觉得医生值得信任,可以依靠值得长期交往。
医疗纠纷防范处理预案
医疗纠纷防范处理预案一、前言医疗纠纷是指在医疗活动中,因医疗行为或医疗服务引起的医患双方在权利、义务、责任等方面产生的争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医患关系日益复杂,医疗纠纷的发生也呈现出上升趋势。
为了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制定医疗纠纷防范处理预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医疗纠纷防范意识,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2. 规范医疗纠纷处理程序,提高处理效率。
3. 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4.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三、医疗纠纷防范措施1. 加强法律法规教育(1)组织全体医务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法律意识。
(2)定期开展医疗法律法规培训,使医务人员熟悉法律法规,明确医疗行为规范。
2. 完善医疗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加强对医疗质量的管理。
(2)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和操作规程,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3)加强医患沟通,及时了解患者需求,提高服务质量。
3. 提高医疗服务水平(1)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2)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注重患者体验,提升患者满意度。
(3)加强医疗风险防范,及时识别和处理医疗安全隐患。
4. 建立医疗纠纷预警机制(1)建立健全医疗纠纷预警系统,对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进行预测和预警。
(2)加强医疗纠纷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 加强医患沟通与协作(1)积极开展医患沟通技巧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沟通能力。
(2)建立医患沟通机制,及时解决患者诉求。
(3)加强与其他医疗机构和相关部门的协作,共同维护医疗秩序。
四、医疗纠纷处理程序1. 医疗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应当及时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
2. 科室负责人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4小时内,组织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向医疗机构负责人报告。
3. 医疗机构负责人应当在接到报告后3日内,组织医疗纠纷处理小组进行初步处理。
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措施
医疗纠纷的防范与处理措施医疗纠纷是指因医疗行为或医疗结果引发的患者与医务人员或医疗机构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为了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医疗机构要加强内部管理。
医院要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医疗机构要明确医师执业权限和责任,确保医生在合理范围内提供医疗服务,并建立医疗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机制,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
其次,医务人员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医生作为医疗服务的主体,要持有事业心和责任心,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诚实守信,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医生要提高自身的医学素养和职业技能,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第三,患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患者在就医过程中要主动了解自己的健康情况,全面了解医生的执业资格和医疗机构的信誉情况,谨慎选择医生和医疗机构,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患者要按照医生的嘱咐进行治疗,不要盲目相信偏方和治愈率过高的宣传,同时要保留医疗记录和相关资料,以备纠纷发生时使用。
第四,加强医疗纠纷调解机制的建设。
在医疗纠纷发生后,需要有专门的调解人员和机构来进行调解,双方通过平等的协商解决争议,减少纠纷的进一步升级。
调解机构应该具备合法性、公正性和专业性,为患者和医生提供公正的调解平台,保障双方的权益。
第五,完善医疗纠纷解决的法律规定。
医疗纠纷一旦无法调解,就需要通过法律手段解决。
法律的存在可以保障患者和医生的合法权益,提供合理的赔偿方式和法律救济途径。
同时,法律规定的存在也能够对医生和医疗机构起到规范约束的作用,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综上所述,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需要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患者、医疗纠纷调解机构和法律途径的共同参与。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加强管理,增强意识和完善制度,才能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处理医疗纠纷,维护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权益的同时促进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常见医疗纠纷的防范及处理技巧
常见医疗纠纷的防范及处理技巧1医疗纠纷的防范1.1加强医疗管理,提高医疗质量首先要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增强工作责任心,规范服务语言,积极提倡礼貌用语。
在诊疗过程中通过加强对病人疾病知识的健康教育、解释沟通、心理护理等,建立融洽的医患关系,努力提高对病人的服务满意度。
其次是建立健全医疗服务质量控制体系,对违反诊疗护理规范的人员要认真查处,责任到人。
建立培训考核制度,严格实生、进修人员的管理,明确带教人员的责任。
加强医疗质量监督管理,定期进行医疗技术质量的动态分析、评估和跟踪调查,从严把好质量关,使医疗技术操作达到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的标准。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不能存在侥幸心理,在医疗活动中绝不能违反医疗卫生方面的国家法律或职业规范,杜绝失职行为是医院避免医疗纠纷的根本方法。
1.2改善就诊环境,轻易病人就诊积极改善诊疗区的医疗条件和根本设施,努力为患者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根据患者的需求,调整门诊布局,轻易病人就诊,努力创建“花园式环境,宾”的现代化医院,彻底消除病人挂号、收费、取药排队的现象。
建立便民服务措施,如供应茶水、免费邮寄化验单、设立安康教育咨询台、值班主任及时解决病人的需求等,形成便民服务流程和网络。
1.3强化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组织医务人员研究有关法律、法规。
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使其懂得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更重要的是使医护人员自觉的依法行医,有效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因此,医务人员通过法律的研究应具备以下2点意识。
1.3.1纠纷意识医院医务人员应更新观念,树立法律意识和纠纷意识,在诊疗活动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若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病人的不满,就有可能引发医疗纠纷。
1.3.2举证责任意识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在举证责任的分配上使医疗机构承担了较大的责任。
在医疗诉讼案件中,原告病人只需证明自己曾在被告处接受过诊疗并在诊疗后出现了人身损害后果,就算完成了原告的举证责任。
防范医疗纠纷的八大措施
防范医疗纠纷的八大措施1. 完善医疗制度要想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就需要完善医疗制度。
政府可以出台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医生、医院的行为,并明确医疗纠纷的处理方式。
同时,医院也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加强对医生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医生的专业水平和医疗质量。
2. 加强沟通医患之间的沟通非常重要,是避免医疗纠纷的关键。
医生应该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想法,给予适当的建议和解释,让患者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
同时,患者也应该积极与医生沟通,提出自己的问题和需要,以便医生更好地为其服务。
3. 强化安全措施医院应该加强安全措施,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性。
例如,加强药品管理,防止误用或滥用药品;加强手术安全管理,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性;并针对高风险病例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
此外,还可以采用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如电子病历、智能医疗设备等,提高医疗过程的安全性。
4. 消除误解和偏见在医患之间,很容易出现误解和偏见。
例如,患者可能会认为医生不够细心,医生则可能认为患者不配合治疗。
要消除这些误解和偏见,就需要加强沟通和理解,让双方更好地相互了解。
5. 促进公开透明医院应该促进公开透明,让患者知道医院的管理和运行情况。
例如,可以公布医院的质量报告、医生的聘用及考核情况等,让患者对医院和医生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同时,也可以通过公开透明来防范一些医院和医生的不当行为。
6. 建立健全的投诉机制建立健全的投诉机制,是预防医疗纠纷的一个重要手段。
医院应该建立明确的投诉渠道,并及时处理投诉。
对于一些有关医疗质量的投诉,医院应该设立相关的专门部门,进行专业的调查和处理。
7. 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医德医风是指医生在工作中应该遵守的一些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医院应该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培养医生的敬业精神、患者至上的理念,要求医生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医疗管理规定,维护医疗秩序和患者权益。
8. 加强宣传教育针对医患之间的沟通、医疗纠纷的处理等问题,可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认知和意识。
医疗纠纷防范措施
医疗纠纷防范措施医疗纠纷是医院、医生和患者之间的纠纷,涉及到双方的权益和利益。
为了避免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以下是一些医疗纠纷防范措施。
1.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医院应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建立健全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包括完善的医疗程序和规范化操作流程,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2.强化医务人员培训:医务人员是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直接影响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评价。
医院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职业培训,提高他们的医疗技能和服务意识。
3.完善医患沟通:良好的沟通是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
医务人员应提供及时、准确的医疗信息,与患者建立信任和理解的关系。
患者也应积极参与医疗决策,了解并遵守医生的建议。
4.建立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医院应建立健全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包括投诉和申诉渠道,专门的纠纷处理人员和机构。
及时处理和解决医疗纠纷,增强公众对医院的信任。
5.提高医疗保险覆盖率:医疗费用是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高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和报销比例,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也可以减少因经济纠纷引发的医疗纠纷。
6.加强医患双方权益保护:医院和医生应当尊重患者的知情权、自主权和隐私权,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同时,患者也应遵守相关规定,不滥用权益,不进行虚假诉讼。
7.宣传医疗保健知识:医院应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医疗保健知识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的健康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
8.加强对医院和医生的监督管理: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医院和医生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的机制和规章制度,严惩违法违规行为,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
总之,医疗纠纷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
通过加强医院的管理体系,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加强医患双方的沟通与协商,建立健全的纠纷处理机制,加强监督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维护医生和患者的合法权益。
医疗纠纷防范措施
医疗纠纷防范措施一、防范措施1、提高综合素质,提升社会形象综合素质,要求医务人员首先要有良好的医德修养,自律,慎独,敬业和无私奉献。
其次,要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加强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美学等边缘知识的学习。
2、掌握沟通技巧,开通交心桥梁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沟通效果。
提高沟通能力,首先要讲究语言艺术,说话恰到好处。
谈话的声音不高不低,语气柔和可亲,语速不快不慢,语言简练而重点突出。
另外,还要注意行为沟通肢体语言的运用,包括护理人员的表情、眼神、手势、体态等。
与患者交谈时面带微笑,是赢得患者好感的最快途径。
目光适当相接且柔和、自信会增强亲和力和感染力,使患者易于接受。
3、互相尊重理解,学会换位思考为了预防类纠纷的发生,就应提前对患者履行告知义务,既取得免责,也获得患者的理解。
反过来,医护人员也要尊重和理解患者的感受,患者并不想无理取闹,在风险保障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他们在一定程度上是无辜的。
只有双方都能设身处地地为对方考虑,在相互理解和信任中,才能取得解决问题的满意效果。
4、构建和谐氛围,医护合作双赢和谐的科室氛围是医患和谐的前提。
尊重和理解,既来自于医患之间,也来自于医护之间,尤其在有可能出现医护耦合性差错的情况下,分歧、意见和对医生(护士)的评价不能在患者面前流露,否则将对患者起到暗示作用,在潜意识中给患者灌输了治疗、护理有问题的思想,埋下纠纷的种子。
5、尊重患者权利,实施人性化护理如今的医疗事故鉴定以有无医疗事故为准,而司法鉴定则侧重于医疗行为中有无过失,医疗事故鉴定否认事故的情况下,司法鉴定往往得出相反的结论。
治病救人不可避免地具有双刃性,所以为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人性化护理非常重要。
6、加强护理管理,落实规章制度在日常的管理中,常因物品准备未达到100%,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护理文件记录缺乏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而引发纠纷。
尤其在病情急,护理人员缺乏的情况下,常会发生违反操作规程的现象,如查对不认真、用错药、用药途径错误等。
怎样防范医疗纠纷
怎样防范医疗纠纷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2、医疗机构应加强质量管理,堵塞漏洞。
3、提高病历及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并加强管理。
4、重视医疗以外的其他安全问题,减少非医疗因素引发的医疗纠纷。
每年我国医疗纠纷案件的数量都在逐渐增加,而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永恒的话题也是患者关心的问题,提高医疗质量是保障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
医疗纠纷是由患者及医务人员等多方面愿因产生的,作为医务人员也应该持有正常的心态,多做批评和自我批评。
下面,小编将为您提供以下几个关于▲怎样防范医疗纠纷的措施。
▲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1)增强医务人员的法制观念、应熟悉掌握常用的卫生管理法律、法规。
医务人员自觉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如《民法》、《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执业医师法》等相关法律知识,不断增强侵权损害赔偿及自我保护意识,从而不断提高预防医疗差错与医疗事故的警觉性和责任感。
▲⑵加强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服务意识。
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首要前提,也是衡量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起码标准,所以我们要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活动,文明行医,养成良好的服务态度,与病人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摆脱“医家至上,病家求治”的传统观念,在诊疗活动中尊重患者的意愿,向患者履行告知义务,使患者及时了解有关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的信息,以行使患者本人对疾病诊治的相应权利,减少由于病人对医疗行为不理解而引发的纠纷。
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是预防医疗纠纷至关重要的一环。
▲⑶医务人员应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操作规范、常规是医学实践长期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是评判医疗护理工作是否存在过失的准则。
医疗纠纷防范十条
A:极 危 重 三项异常 B:危 重 二项异常
C:潜 危 一项异常 D:普 通 生命体征均正常
神志、
发生纠纷沉着应对
既要设身处地同情患者,又要坚 持原则,冷静思考,做好打“持久战” 的准备,反复同患者沟通思想,使患 方缓解对立情绪,消除不切实际的想 法,并认识到院方解决纠纷的诚意, 理解解决纠纷的措施。
治疗方案选择与家属参与
• 治疗时多提出几套方案,将每一治疗
方案的优缺点、副作用讲清楚,让病 人参与制定。(患者及家属有知情权 和最终决定权)
服务与费用
• 尽量不去刺激情绪高度急躁的急症病人及家属。服
务态度在过去是导致医疗纠纷的主要因素,但近年 来有所减少,只要医务人员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确定以病人为中心,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 便可有效化解。
• 注意病人(家属)的职业、住址、外围关系、年龄、定位
(病人在家族中的位置、家属对诊疗的态度)
• 注意纠纷危险人群
家庭内部有矛盾者
享受低保的人群 打架、斗殴、外伤(果断处理、当时开证明)
慧眼识病
• 注意八大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瞳孔、尿量、血氧。
• 病情评估:意识、血压、呼吸、脉搏(四项)
• 该解释的解释,不该说的不要乱说 • 谨慎为秒,搞不好病人家属有录音机录像
机等设备!
循证诊疗护理操作与设备药品完好
• 规范医疗行为、制定诊疗和护理常规 • 注意:针对急诊的常见病(或相关科室的)
突出急症思维的特点:症状处理、抢救生命、 稳定病情。
• 诊断依据是什么 • 鉴别诊断1、2、3.
医疗设备药品保持完好
• 除颤器(放电) • 吸引器(负压) • 洗胃机(故障) • 氧气(有无)、喉镜(电)、插管导丝() • 心电监护(联网) • 抢救药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防范医疗纠纷
医疗质量就是医院管理永恒得话题,提高医疗质量就是保障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
医疗纠纷就是由患者及医务人员多方面愿因产生得,作为医务人员也应该持有正常得心态,多做批评与自我批评。
在医疗活动中要积极创造良好文化环境,为患者提供优美得就医环境,树立“以人为本”得服务理念,从社会客观因素上尽量减少纠纷得发生;更应该从既往发生得医疗纠纷中汲取经验教训,积极改善自己得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还应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尽量避免医疗纠纷得产生,因此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防范医疗纠纷。
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与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得医患关系,预防医疗纠纷得发生。
(1)增强医务人员得法制观念、应熟悉掌握常用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
医务人员自觉加强法律、法规得学习,如《民法》、《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与《执业医师法》等相关法律知识,不断增强侵权损害赔偿及自我保护意识,从而不断提高预防医疗差错与医疗事故得警觉性与责任感。
⑵加强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服务意识。
具有高尚得职业道德,就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得首要前提,也就是衡量一个医务工作者得起码标准,所以我们要树立爱岗敬业得精神与“以人为本”得服务理念,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得优质服务活动,文明行医,养成良好得服务态度,与病人建立与谐得医患关系,摆脱“医家至上,病家求治”得传统观念,在诊疗活动中尊重患者得意愿,向患者履行告知义务,使患者及时了解有关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得信息,以行使患者本人对疾病诊治得相应权利,减少由于病人对医疗行为不理解而引发得纠纷。
树立良好得职业道德,就是预防医疗纠纷至关重要得一环。
⑶医务人员应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与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规章制度与诊疗护理操作规范、常规就是医学实践长期经验得科学总结;就是医疗服务质量得重要保证;就是评判医疗护理工作就是否存在过失得准则。
我们也相继下发了三级医师查房制度、首诊负责制度、术前术后讨论制度、疑难危重与死亡患者讨论制度、病历书写制度、交接班制度、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处方管理制度、“三查七对”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会诊制度、术前与患者或其家属谈话制度等。
这些核心制度也就是规范我们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
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与掌握,不要流于形式要与我们得临床工作密切结合,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医务人员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得培训,作为院、科两级管理工作得重点,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纠,使医院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得轨道,减少医疗纠纷得发生。
卫生部出台得临床路径就就是对疾病诊治得规范标准,采用临床路径后,可以避免传统路径使同一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同得治疗组或者不同医师个人间出现不同得治疗方案,避免了其随意性,提高了费用、预后等等得可评估性。
临床路径通过设立并制订针对某个可预测治疗结果病人群体或某项临床症状得特殊得文件、教育方案、患者调查、焦点问题探讨、独立观察、标准化规范等,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执行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2 加强质量管理,堵塞漏洞,就是预防医疗纠纷得有效措施。
医疗质量事关患者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
医疗纠纷得发生与医疗质量得高低成正相关关系。
要提高医疗质量、对医疗安全有保障、减少医疗纠纷得发生,就要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对影响医疗质量得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监控。
健全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坚持“预防为主”得原则,制定切实可行得防范与处理医疗纠纷得预案,狠抓基础质量,环节质量与终末质量得三级管理,堵塞漏洞,做到防患于未然,很抓“三基、三严”得培训,才能确保医疗纠纷不发生或少发生。
3 提高病历及各种医疗文书得书写质量并加强管理。
病历就是疾病得诊治经过及疗效得原始记录,就是进行医学研究得原
就是资料,也就是判断医务人员得医疗行为就是否得当得法定证据。
它不仅涉及到医学技术问题,还涉及日后可能发生得医疗纠纷赔偿问题。
发生纠纷后,病历将成为认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得民事法律责任得一种重要依据。
鉴于病历在医疗及法律诸方面得重要作用,首先,提高医务人员应对病历在医疗纠纷处理中得法律地位得认识,加强对医护人员书写病历基本功得训练,提高病历书写质量,确保病历得客观、真实、完整。
其次,要对病历质量实行层层负责,严格执行三级查房制,各级医师把关修改,科主任、医务科、病历管理委员会定期检查,杜绝有缺陷得病历归档。
这些措施将无疑对防范医疗纠纷得发生起到初步把关得作用,也对日后可那能发生得医疗纠纷提供抗辩证据。
应当引起高度注意得就是,切忌自作聪明,为掩盖有过失或有缺陷得医疗行为而违背客观事实涂抹、篡改病历资料,否则,很可能会要承担更加严重得法律责任。
法院仅凭这一点(提供虚假证据——举证不能)就可判定医方败诉。
4 改进服务作风,提高医疗质量
强化我们医务人员及时服务、应答服务、谨慎服务、非特异性服务以及廉洁服务观念,加强对医务人员医德教育与业务素质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得思想,一切以患者为中心,改善服务态度,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工作得效率性、严密性、科学性、全面性与纯洁性,切实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减少医疗纠纷得发生。
在这方面请大家牢记“十个一点”:医疗技术再高明一点、服务态度再热情一点、询问病情再详细一点、检查身体再全面一点、辅助检查再完整一点、病程记录再准确一点、告知家属再具体一点、治疗护理再合理一点、发现病情变化再及时一点、抢救再迅速一点。
要就是真正能够做到这“十个一点”,就可以显著提高医疗质量,这对减少医疗事故、降低医疗纠纷风险度就是十分有益得。
5实施知情同意,防范医疗争议
医院在医疗活动得不同阶段,自始至终都要根据患者得实际情况,通过告知明确医疗服务合同得目得、疾病发展转归过程与医疗服务得
损害特性,明确医疗服务合同履行得风险;治疗时多提出几套治疗方案,将每一方案得优缺点、副作用讲清楚,提出可供选择及建议选择得诊疗手段,让患者参与制定与选择;告知其服务得标准、价格与可能得服务期限,以及通过积极得救治措施仍可能发生不能预料或者不能防范得意外;凡就是患者死亡得均应告知患者家属应当尸体解剖,从而实现医患双方在认识上得一致,避免大多数医患矛盾得发生。
6建立良好医患关系
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冲突不断,很重要得一个原因就是由于部分医护人员得服务意识差,服务不到位造成得。
为此,要加强医护人员得服务意识,强化医务人员得服务观念,改善医务人员得服务态度。
主要从以下4点要求医务人员:①强化及时服务观念,提高服务工作效率;
②加强“谨慎”服务态度,提高服务工作得科学性;③强化“应答”服务观念,提高服务工作得严密性;④尊重与维护患者权益,尊重患者得知情权。
7 重视医疗以外得其她安全问题,减少非医疗因素引发得医疗纠纷。
医疗以外得安全问题在近几年医疗纠纷得投诉案中占有一定得比例。
例如:请假或自行外出得患者在院外出现意外;患者在医院内得摔伤、烫伤、自杀;精神病人在院内伤人、或外逃伤人等,依据国家得法律,医院虽对患者没有监护责任,但应负有监管责任,一旦出现问题,很难证明医院完全没有过错。
所以,重视与防止医疗以外得其她因素引发得意外情况得发生,就是新时期给医院管理者提出得新得要求。
各部门应协调一致,通力合作,制定与建全各项医疗以外得安全防范措施,严格对在院病人得管理,坚持各种“告知、协议”制度,做好入院须知教育,并应取得患者及家属得支持,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得原则,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得思想,不仅要满足病人必须得医疗服务,还要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得其她合理要求,把非医疗因素引起得纠纷降到最低。